苏教版数学二上1.3《加减混合运算练习》word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道加减混合运算的定义和意义。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
3. 建立加减混合运算的物理意义,提高运算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加减混合运算的定义和意义。
2. 进行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理解其物理意义。
三、教学难点1. 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综合运用。
2. 培养学生使用创新思维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法。
2. 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1. 教师简介谈起加减混合运算,它是在一道数学题的中加减运算和减去运算的结合。
在加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在初学阶段,数学难度对学生来说是很大的,因此,我们需要一步步来进行教授。
接下来,我们开始正式的教学。
2. 活动一题目:有3个苹果,小明吃了1个,香蕉有2个,小明又吃了一个,现在还剩下几个苹果?(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采取整数计算法。
解答:有3个苹果,小明吃了1个,香蕉有2个,小明又吃了一个,现在还剩下几个苹果?3 - 1 - 1 = 1。
答案:现在还剩下1个苹果。
3. 活动二题目:小明想要买一瓶可口可乐,可他只带了2元钱,可口可乐需要付钱3元。
小明接下来该做什么?(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采取整数计算法。
解答:小明只有2元钱,可口可乐需要付钱3元,那么小明不能买可口可乐了。
答案:小明不能买可口可乐了。
4. 活动三题目:一串珠子上有12颗白珠子,啥学校90名学生,你能极出有多少颗珠子是黑色?(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采取整数计算法。
解答:一串珠子上有12颗珠子是白色,总数不知道,然后我们可以思考,剩下的珠子都是黑色的,而且珠子总数应该大于12颗。
答案:一串珠子上一共有90 - 12 = 78颗珠子是黑色。
5. 活动四题目:班里有20名学生,现在还剩下3个蛋糕,班里的同学平均分得每人多少蛋糕?(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采取整数计算法。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名校教案
《加减混合运算》名校教案教学目标:(一)掌握不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二)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三)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板演26+25+38= 70-18-26=指名两人到前面板演,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并用简便方法书写。
2.口算其余学生口算,要求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复习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12+8+20= 50-30-6= 42+8-30=78-18-8= 78-40-6= 52-12+8=订正板演,由学生讲解计算过程。
(二)学习新知1.复习订正后,教师用简练的语言引出新课。
我们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
老师这里有一道题,看看同学们会做吗。
2.出示例2图,请学生仔细观察。
让学生说图意。
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你准备怎么列式呢?3.尝试列式。
启发提问:(1)这道题都有什么运算符号?(+ -)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用竖式怎样计算?学生动笔在小黑板上试算,教师行间巡视,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先出示正确的做法。
即:3 8+4 28 0-3 3小结性提问:(1)加减混合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2)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应注意什么?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由学生独立计算“试一试”的一道题。
(1)60-38+40=(2)这道题有什么特点?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巩固练习基本练习1.练习2.想想做做第2题,在书上填数。
3.想想做做第3题。
提高练习4.想想做做第4题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
(1)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要求还剩多少棵?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现在一共多少棵?又该怎样列式计算?学生计算,教师巡视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5.想想做做第5题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2《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2《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加减混合运算》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2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情境的图片,引出加减混合运算的需求,进而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方式,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学生在进行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对运算顺序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进行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方式,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正确进行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运算顺序,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方式,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动画、例题等,以便于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运算。
2.学具:为学生准备练习题、卡片等学习用品,方便学生动手操作。
3.教学场地:教室环境布置适宜,便于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等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引出加减混合运算的需求。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学生如何进行计算。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进行计算,并交流解题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苏教版数学二上《加减混合运算》word教案
意
板
书
加减混合运算
38+42-33
如何计算?先算什么?
分着列竖式。
3 8 8 0
+ 4 2- 3 3
8 0 4 7
简便写法。
3 8
+ 4 2
8 0
- 3 3
4 7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创意反思
问:怎样计算?
【创意学习】
1、出示主题图,学生说图意。
提醒学生看清题中的信息。
小组讨论,列出算式。
38+42-33
如何计算?先算什么?
分着列竖式。
3 8 8 0
+ 4 2- 3 3
8 0 4 7
简便写法。
3 8
+ 4 2
8 0
- 3 3
4 7
在用简便写法时要注意:相加满10,要进位。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生成记录
不够减时,要退位。
2、试一试。
60-38+40=
指名板演:6 0
—3 8
2 2
为什么只写一个竖式?
小结:在计算时哪一步如果能用口算,就可以用口算,口算有困难的就进行笔算。
【创意反馈】
想想做做1题。
50-26+49 45+38-24
44+52-37 74-27+36
想想做做4题。
想想做做5题。
教学难点
明确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媒体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生成记录
【创意导学】
知识回顾
1、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8+36= 78—59—11=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笔算?
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
教学内容:1. 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 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计算器、卡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加减混合运算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用性。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加减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1. 讲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
2. 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题目,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答他们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加减混合运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批改,及时反馈他们的学习情况。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板书设计:一、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二、例题解析三、练习题目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加减混合运算题目。
2. 尝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加减混合运算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仍有所欠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辅导。
同时,要继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更加详细和具体,以确保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效地学习加减混合运算。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混合4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混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混合精选4篇(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够解决带有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1.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带有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的解决。
教学难点:解决带有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算盘、纸箱、卡片。
课件:带有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
学具:学生练习册、解答卡。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 (5分钟)展示一些加法和减法的例子,引导学生回顾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Step 2:引导学习 (10分钟)1.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带有加减混合运算。
如:小明拿了5元,买了2个苹果,还剩下多少钱?2.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律和方法。
Step 3:巩固练习 (15分钟)1.学生使用纸箱和卡片制作自己的加减混合运算练习题。
2.学生互相交换练习题,用算盘或手算的方式计算答案。
3.学生互相检查,并共享解题方法和答案。
Step 4:拓展应用 (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带有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并展示在课件上。
2.学生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并用解答卡记录下自己的答案。
3.教师随机选择几个学生回答问题,并检查答案的正确性。
Step 5:小结与反馈 (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以及解决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的方法。
Step 6:作业布置 (2分钟)布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完成学生练习册上相关的练习题。
Step 6:教学反思 (3分钟)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并通过带有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制作练习题和交流讨论,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加、减混合精选4篇(二)《一株紫丁香》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通过描述作者种植紫丁香花的经历,引发对自然的观察和赞美之情。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
2.培养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教学重点:1.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2.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在解决混合运算问题中,学生容易忽略问题条件,需要注意细节。
2.解决混合运算问题时,需掌握操作方法,逐步分析,不要急躁。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形象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2.自主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练习,促进学生钻研学习,互相讨论、分享。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练习题,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学生之间互相借鉴、帮助。
教学内容:1. 认识加减混合运算加减混合运算指在同一个问题中既需要进行加法运算,又需要进行减法运算。
比如:小明有3元,他想买一个5元的玩具,还想吃一块2元钱的巧克力,他还差多少钱?计算方法为先将小明想买的东西的价钱相加,再将小明本身所拥有的钱数减去所得结果即可,即:5 + 2 - 3 = 4(元)。
这里既有加法运算,又有减法运算,因此称为加减混合运算。
2.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解决加减混合运算问题的方法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步:•第一步,看清题干,寻找问题要求及条件。
•第二步,将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分别列出式子,按照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的先后顺序进行计算。
•第三步,按照计算顺序,逐步计算。
首先计算括号里的式子,其次是乘法、除法,最后是加减。
3.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的重点之一。
通过练习加减混合运算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切实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小明去超市买东西,糖果原价6元每盒,现在打八折,可乐原价3.5元一瓶,现在2瓶装售价6.8元,请帮小明算一下他需要付多少钱?解题方法为:先计算糖果的折扣价和可乐2瓶的优惠价,再加起来,即:6 × 0.8 + 6.8 = 11.4。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加减混合运算》教案(终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加减混合运算》教案(终稿)一. 教材分析《加减混合运算》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2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对运算符号和运算规则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对运算顺序和法则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熟练掌握运算规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进行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进行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掌握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练习本等。
2.学具:学生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3.教学资源:与本节课相关的数学游戏、实际问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运算顺序和法则。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题目设置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算顺序和法则。
苏教版数学二上1.3《加减混合运算练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上1.3《加减混合运算练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上1.3《加减混合运算练习》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多个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对加减混合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可能会对运算顺序产生疑惑,对一些特殊的运算情况,如含有括号的运算,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进行加减混合运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特殊情况下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如含有括号的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通过学生的练习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练习题、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教师通过巡堂,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指导和辅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加减混合运算的难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或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加减混合计算-苏教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加减混合计算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概念,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加减混合计算的概念。
2. 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3. 加减混合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加减混合计算的概念及运算顺序。
2. 教学难点:运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鞭。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加减混合计算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加减混合计算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加减混合计算的含义。
3. 案例分析:通过PPT展示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加减混合计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二年级上数学教案加减混合计算2. 板书内容:加减混合计算的概念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加减混合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加减混合计算的题目。
2. 提高题:运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加减混合计算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加减混合计算的理解程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教师要关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本节课通过讲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概念、运算顺序,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掌握了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注重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教案)第一单元 加减混合运算-二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一单元加减混合运算-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读写两位数及以下的加减混合式。
2. 能够采用进位、退位等方法实现两位数及以下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3. 能够通过前后验算,确保算式的正确性。
【教学重点】1. 加减混合式的读写及运算方法。
2. 进位、退位的应用。
【教学难点】两位数及以下的加减法混合运算应用。
【教学过程】一、引入1. 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如:如果某天你有5元钱,买了一杯3元的可乐,还剩多少元?(5-3=2)或者你有3支笔,又拿了两支,现在一共有几支笔?(3+2=5)2. 引入加减混合运算概念,并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示例:6-2+5 = ?10+8-6 = ?(学生发言)3. 继续通过示例引导学生,将加减混合号拆解成两个运算式,如:6-2+5 = (6-2)+5 = ? (然后板书)10+8-6 = 10+(8-6) = ? (然后板书)并让学生判断哪个数是加数,哪个数是减数,哪个数是和数或差数。
二、讲解1. 讲解进位与退位的概念:(1)当某个数位的值大于等于10时,就需要向上一个数位进1,如:24+9,先计算个位数:4+9=13,13大于等于10,需要向十位上进1,即13将10进1,个位变成3,十位加上1后变成3,最后结果为33。
(2)当某个数位的值小于0时,就需要向上一个数位借1,如:24-7,先计算个位数:4-7=-3,3小于0,需要从十位上借1,十位上减去1,个位数变成7,最后结果为17。
2. 讲解两位数及以下加减混合运算格式如下:(1)加数+被减数+减数=差数;(2)被减数-减数+加数=和数;(3)被减数+加数-减数=差数。
三、练习1. 给出两位数及以下的加减混合式,引导学生学习解题方法。
(1)38+16-9 = ?(2)47+29-16 = ?2. 检查答案正确性,引导学生采用前后验算方法检查答案。
(1)38+16-9 = 45+7 = 52;(2)47+29-16 = 76-16 = 60;两个结果都正确,说明计算正确。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加减混合计算-苏教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加减混合计算-苏教版课程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二年级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加减混合计算(包括进位和退位)。
教学重点加减混合计算技巧的掌握。
教学难点进位和退位的概念理解和运用。
教学方法教师授课教师通过板书讲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和技巧,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和组员一起完成练习题。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教师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理解程度,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教师在引入环节告诉学生本课要学习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和技巧,并且告诉学生这种计算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步:讲解教师通过板书和举例讲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第三步:训练教师让学生个别完成一些简单的加减混合计算题目,并在黑板上讲解这些题目的解法。
第四步: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把学生分组,并让学生和组员一起完成一些练习题。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第五步:辅导教师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进行辅导,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第六步: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本课所学的加减混合计算方法和技巧。
教学评价教师根据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对学生练习题的评分,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课内作业教师布置相应的加减混合计算的练习题,并要求学生在家完成作业。
注意事项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学习的情况和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遇到学生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解决。
同时,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023苏教版二上加减混合教案
2023苏教版二上加减混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会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2. 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3. 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4. 实际问题中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通过示例和练,巩固学生对加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引导学生研究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4. 通过示例和练,巩固学生对减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 给学生进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练,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6.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7. 进行小结和复,巩固学生对加减混合运算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二上》。
2. 练册、笔、纸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练的表现评价。
2. 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
3. 课后作业的评价。
六、教学延伸1. 可以延伸到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2. 引导学生进行口算训练,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
3. 给学生设计更复杂的实际问题,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重要性。
以上是《2023苏教版二上加减混合教案》的内容安排,主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加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加减混合计算-苏教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加减混合计算-苏教版教学目标1.能够进行加减混合计算,如6+2-3=5,5-1+2=6。
2.能够将问题转化为竖式计算,如把4+3-1改成4-1+3,或把5-2+1改成5+1-2。
3.能够利用加减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灵活变换计算顺序,如把5+3+4变成4+3+5计算。
教学重难点1.能够熟练进行加减混合计算。
2.能够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灵活变换计算顺序。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学生练习题集。
3.教学录音。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识1.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我们平时学习加减法时是如何进行计算的?能不能将加减法混合计算?2.向学生阐述加减混合计算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Step 2 讲授新知识1.讲解加减混合计算的具体方法:将加减法计算分解成一步一步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注意计算顺序。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举例讲解加减混合计算的具体过程。
Step 3 讲授技巧1.着重讲解将加减混合计算转化成竖式计算的方法。
2.讲解加减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如何通过变换计算顺序简化计算。
Step 4 练习1.通过多个练习案例进行巩固练习,让学生逐渐熟练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2.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及完成一些有挑战性的练习题目。
Step 5 总结1.提醒学生需要反复练习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通过日积月累达到熟练掌握的效果。
2.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便于日后更好地应对类似问题。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关注加减混合计算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及完成练习,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在讲解时应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错位思考,以便更好地渗透并掌握知识点。
苏教版二年级上数学《加减混合运算练习》教学设计
加减混合运算练习
一、教学内容:书第5页练习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练习形式,达到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正确、熟练计算。
2、通过具体情境,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熟练计算
难点: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化
四、教具准备:课件口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口算
1、口算下面各题(书第5页第一题,学生写在数学书上)
2、出示口算卡片:要求二人合作:一人读算式,一人作答。
然后判断,错误的改正。
练习时要强调先想什么,再想什么,练习过程中,可以从中抽出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加强对口算方法的具体指导。
二、提高练习
1、数学书第5页第2题,先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用竖式计算,学生自己算,算好后板演反馈
2、数学书第3题,先让学生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分别用竖式计算每一条线上三个数的和
2、出示数学书第4题,引导学生理解表格。
再想怎么计算三天一共拾了多少个?
三、拓展练习
思考题读题审题,理解“尝试---调整”的策略解决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数补第3页
6+27+25= 23+14-15= 25+36+19= 74+9+7=
38-19-6=44-13+38= 39-17+49= 74+19-37=
29+33-28=45+26-16=99-69+18= 100-65-46=
16-11+48=44-21+12= 54+36-25=15+7+37=
57-18+25= 54-36-11=45+26+2= 29+33+26=。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教案设计(页)
加减混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
教学三维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算式。
2、通过情境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理解算理
教学准备: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45+28+1692-44-23
2、9+4-616-7+8
二、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让我们先来看一副图,谁能来说一说画面中说了些什么?
你能根据这条信息来编一道题吗?
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由学生独立计算一步计算的笔算。
2、探索新知
男生一共折了38只,女生一共折了42只,送给幼儿园33只,还剩多少只?
谁来说一说,你打算怎么算?
请学生试算,并请学生上台板演,可能会有出现书写格式的错误,由其他学生对其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
及时评价学生的方法。
比较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用你喜欢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3、出示试一试
60-38+40=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说说是怎样口算的。
2017-2018最新苏教版小学上册数学WORD版
2、指名说一说想想做做第3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
3、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
4、5题。
集体评议。
四、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P3:第2题
课后反思:
2017-2018最新苏教版小学上册数学WORD版。
苏教版数学二上1.3《加减混合运算练习》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上1.3《加减混合运算练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上1.3《加减混合运算练习》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加减法进行混合运算,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和判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对于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也已经有所接触。
但是,学生在进行混合运算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运算顺序不清晰,运算符号混淆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梳理运算规则,提高学生的运算正确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和判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2.难点:在进行混合运算时,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和判断。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学具:练习本、笔。
3.教学资源:教材、教学课件、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例如:加法和减法有什么区别?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应该如何进行计算?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例如:展示一个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计算步骤。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和操作,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检查。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加减混合运算教材第4页学习目标:1、让学生能列竖式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掌握比较简便的竖式书写方法,并能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选择笔算和口算。
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初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一、激发活动兴趣。
1、回忆一下,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怎样计算?(组织学生交流)2、谈话:这节课我们将这部分知识练习一下,比一比,看一看,谁不仅能掌握知识,还能正确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施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方案教师导学预案活动一:计算练习38+27+16= 70-15-38= 50-24+46= 小黑板出示1、自主(1)想想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独立在练习本上计算。
(3)检查。
指出:如果遇到进位或退位的情况,也可以不2、合作(1)任选一题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在十位右下角写小1。
(2)核对结果。
或不点退位点,可以把3、展示进在十位的1或退下的1记在头脑里,但在(1)选代表在黑板上板演,其余人观察。
的1记在头脑里,但在计算十位上的数相加。
(2)全班交流。
4、提升: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应怎样计算?计算时要注减时,要求记得加上或减去些什么?活动二:解决实际问题练习第4题1、自主(1)读题,说说从题中你知道些什么?(2)思考:要求还剩多少棵,怎样列式?又买来28棵,现在一共有多少棵呢?明确:要求现在一共有多少棵白菜?(3)独立列式解答。
2、合作剩的棵数加上又买来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算的。
的棵数,而还剩的棵数3、展示就是第(1)题中求出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全班交流。
的结果。
4、回顾刚才解决的问题,说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三、检测活动效果。
1、计算下面各题,能口算的就口算。
(教案)第一单元 加减混合运算-二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一单元加减混合运算-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注:以下教案根据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内容编写)一、教学目标1. 认识加减钱数,能用心算和列式的方式进行相关计算。
2. 理解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3. 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数字意识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加减钱数计算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加减混合运算的理解和使用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用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购物场景展示向学生讲解什么是钱数、什么是加减钱数。
(2)引导学生想象自己买东西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加减钱数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对钱的概念的认识和记忆。
2. 拓展(1)提供一些简单例子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加减钱数和列式求和的基本操作。
例:小刚买糖果用了2元钱,他还有3元钱,那么小刚现在有多少钱?解:小刚买糖果前有3元钱,他去掉了2元,所以小刚现在有1元钱。
列式:3元-2元=1元(2)在黑板上列出一些简单的加减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式子,寻找规律,建立数学思维。
例:2元-1元+3元=?解:2元-1元=1元,1元+3元=4元列式:2元-1元+3元=4元3. 提高(1)教师提示学生思路,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际的问题。
例:小明去超市,买了一块巧克力1元,三包饼干10元,一瓶果汁4元,他带了8元钱,他还剩下多少钱?解:一块巧克力、三包饼干和一瓶果汁的总价格是1元+10元+4元=15元小明有8元钱,还需要15元-8元=7元钱,所以小明还剩下7元钱。
列式:1元+10元+4元-8元=7元(2)让学生参与活动,增加学习娱乐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老师让学生设计一个买东西的游戏,要求学生把商品和价格写在纸上,自己设计购物车,还要用简单的口语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设置简单问题进行小结测试。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反思,并加以解答或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深入,达到收获的最大化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演示加连减的竖式计算
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竖式的计算方法。下面就请大家来看两道题目的计算过程。
(1)演示54+26+15=的计算过程
(2)问:哪一种计算方法最简便,为什么?
(3)演示90-58-24=的计算过程
(4)问:在计算这道题时要注意点什么?
2、复习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观察对比,提问这几组题目各有什么特点?说一说每一组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新授
1.出示例题2:男生一共折了38只,女生一共折了42只。送给幼儿园33只,还剩多少只?
2.提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根据图中条件可以求出什么问题?再出示例题的第三个条件和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3.算式:38+42-33=,
3 8
+4 2
8 0能口算的就不必竖式计算
-3 3
4 7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总计第2课时
课题
加减混合运算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掌握加减混合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用竖式计算列加减混合两步的应用题。
2.想想做做:
第1、2题,学生独立计算,汇报结果。
第3题,要求学生用竖式连写计算,哪一步能口算的就不必写竖式计算了。
第4、5题,先引导学生读题,弄清题意,说说解答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分别需要怎样的条件,再独立解答。
四、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教学板书设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加减混合运算
38+42-33=47(只)
学生独立思考,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汇报计算方法。要求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可能会出现两个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竖式连写和用两个竖式计算)。交流时鼓励学生用竖式连写的方法进行计算。
4.加强对比:两种方法哪种更简便?
三、巩固练习
1.出示试一试:60-38+40=
学生说一说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再用竖式计算60-38的差。接下来要算哪一步?同时指出:可以口算的就不必竖式计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