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重点难点及解析
现代汉语 第四章 词汇
孑——孑孓 孓——孑孓 § 注意三点:
×孓 孑×
(1)分割后各部分无意义。葡萄、琵琶。
(2)分割后只有一部分有意义。蝴蝶、骆驼、蘑菇。
(3)分割后的意义和作为整体时的意义毫无联系。
马虎、沙发。
以上三种情况都属于不能分割的语素。
3、语素的分类
(1)自由语素。 词根 词缀
(2)粘着语素。a、不定位粘着语素。
所:从斤,户声。本义是伐树的声音。
(2)基本义 (从共时的角度来看词的义项)
多义词的几个义项,有一个是在现代最基本、最 常用的意义,这就是该词的基本义。如:年、军。 本义与基本义一致:割、口、老、见。 本义与基本义不一致:兵、汤、走、浪潮、刻板、
酝酿。
(3)转义(派生义) 词义派生的方式:引申、比喻,还有夸张、象征。 •引申义:通过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联系派生出来的新意。 笔杆子:①指笔的手拿部分。
地震、面熟(主谓)
冰箱、雪亮(偏正)
2、构词成分上的联系。
同族词:红色、红茶、红颜、红晕、红旗; 朱红、通红、血红、鲜红、映山红。 3、词义关系上的联系。 同义、反义、上下位关系
二、词汇单位 (一)语素 1、语素? 最小的,“伟大”,“芙蓉” 音义结合体,“芙”、“蓉”、“玻”、 “璃” 2、语素的辨别——替代法 驼——驼绒 绒——驼绒 鸭绒 驼峰 鹅绒 驼色 灯心绒 驼员
要准确、协调。
(三)词义的性质
1、客观性
词义是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概括反映,客观存在
是词义形成的基础,所以词义具有客观性。
即使是一些以虚幻的事物、现象为基础形成的
词义依然有其客观性。
2、概括性
3、模糊性
4、民族性
二、词义的构成
理性义 色彩义 词法意义 句法意义 改革:
《现代汉语》教案
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语言与语言学,现代汉语的形成、特点、地位,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以及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言”、“现代汉语”、“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汉语方言”等基本概念以及现代汉语的特点。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加之讨论和练习教学手段:课件演示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语言、汉语、现代汉语(一)语言(语言的特征)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这是语言的本质特征。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维的工具,这是语言的功能特征。
语言的功能特征除了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外,还有人类必不可少思维工具。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这是语言的结构特征。
本质特征: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功能特征:思维工具,交际工具结构特征: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二)汉语1.汉语是汉民族使用的语言。
2.汉语在世界语言谱系中属于汉藏语系。
(三)现代汉语1.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2. 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含义。
①广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现代汉语方言。
②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3. 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形式。
↗书面语(文学语言)↘口语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判定标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过程1、共同语的发展过程:先秦“雅言”(《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汉代“通语”(见《方言》)——明代“官话”——民国“国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话”。
(1)共同语书面语的发展:先秦书面语(文言文)——白话文学——白话文——普通话书面语(2)共同语口语的发展:先秦口语——唐宋口语——明清以来“官话”、“国语”——普通话口语(3)共同语基础方言:北方方言。
以北京话为代表,原因:①官府通用,②白话文学作品使用。
现代汉语 语法1
- [状](时间、处所除外)
形态
- [不/很+ ~] - [重叠](少数量词性单音词除外)
思考题
实词 系统
从组合能力上看,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不、很”的修 饰。然而,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却出现了这样一些 组合:
人不人鬼不鬼、中不中西不西、不前不后、不上不下 什么山不山的,只是一座小土堆! 什么报酬不报酬,没有报酬照样干。 管它台风不台风,我们都不怕! 愫细很淑女地啜饮着高脚杯中的白酒。 他长就一张很西藏的忠厚的脸。 很青春、很绅士、很阳光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主宾语
谓语
定语
状语
说明:以上划粗线的是表示该词类的主要功能,划细线 的是次要功能,划虚线的是局部功能
他研究语法。(谓语) 研究是很费脑力的。(主语) 他不打算研究。(宾语) 最近,他在做一个研究课题。(定语)
三、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
4 .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 英语:句子与短语在结构上有明显区别
虚词的三大特点
封闭
实词每一类的数量都是开放的,虚词是可数的、有限的, 不会轻易增减,故称封闭词类
黏着
虚词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必须黏附在实 词前后才能发挥作用
定位
大部分实词的组合位置不固定,而虚词跟实词组合时的 位置相对固定
◆ 名词、动词、形容词是典型的实词 ◆ 连词、助词、语气词是典型的虚词
俄语是词形变化比较丰富的语言,比如它的每个名词都有单数、 复数两种形式,单数、复数两种形式各有六个格的变化,即主格、 属格、与格、宾格、工具格、前置格等。因此,每个名词应有十 二种语法形式。
四、语法单位
1.语法单位:是能够表达一定语法意义的语言单 位。
现代汉语知识要点
现代汉语知识要点1、基本知识的把握。
《现代汉语》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研究体系有自己的基本知识结构,因此,作为学习效果的检测内容,对学习者来说这些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是必要的。
每一章都有相关知识点,同学们可以结合《考试大纲》仔细揣摩、领会。
这里仅就"语音"一章作一例说。
首先,要分析语音现象,语音的物理、生理和社会这三大属性是最基本的,而进一步学习和分析语音现象,音素及其分类也是必须掌握的;其次,要分析和把握现代汉语语音,其最自然的语音单位音节及其结构构成是重要的,接着要进一步了解声母、韵母及声调的特征和初成,并在此基础上掌握音节的拼写规则;最后,我们还要掌握语音在实际运用中产生的临时变化现象即语流音变如轻声、变调、儿化等。
2、难点、重点的掌握。
由于本门课程的特殊性,要求考生在这一步学习中,不能有任何偏废,必须逐个地攻克堡垒。
当然,我们还要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准确地掌握相关难点和重点,从而增强应试效果。
下面分章说明:"语音"章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本章有这样几个重点,也是难点:①调值与调类的联系和区别。
首先要了解两者的联系,其次要把握两者之间的区别。
②声母的特征。
我们可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去掌握,这是考试的一个重点。
务必对每一个声母的特征有准确的了解。
⑦韵母的分类与特征。
其中单元音韵母的特征和复元音韵母的结构分类是难点,另外,四呼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
④音变中轻声的性质、上声的变调及儿化的拼法以及字母和音素(音位)的关系等。
"词汇"章重点理解和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⑦语素的性质、类型及其与音节、汉字的关系。
②词语的构造方式。
这里注意单纯词的形式、合成词的类型。
③语素义与词义的关系,尤其是第二、第四两种类型。
④多义词的意义构成、的类型及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关系。
⑤同义词的区别。
⑧基本词汇的特征、外来词的类型、术语义与普通义的区别、与惯用语的区别以及语素、字、词的联系和区别等。
现代汉语专题课程难点、疑点、重点、热点
现代汉语专题课程难点、疑点、重点、热点本课程使用的教材资源介绍文字主教材:《现代汉语专题》,张斌主编,胡吉成副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定价25元。
文字辅助教材:《现代汉语专题综合学习指导》,胡吉成编,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中央电大杂志社发行,定价16元。
电视录像:20讲,王明铭主讲,中央电大音像社出版发行。
除此以外,本课程还提供比较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包括10讲IP课件,各章疑难问题分析,相关教学文件。
同时每个学期安排2-3次实时答疑教学活动。
一、教学重点内容 第一章要注意普通话的内涵解释和汉语拼音方案的运用。
第二章要注意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把握。
第三章要注意的内容是语素的分类、合成词的分析。
第四章重点要注意短语的结构类别、层次分析和句子分析。
第五章要注意汉字的结构和规范分析。
第六章特邀注意网络语言的特点和规范分析。
二、教学难点内容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现代汉语专题》,已经是第三次更换教材,本课程第一次使用的教材是《现代汉字学纲要》,第二次使用的教材是《现代汉语专题教程》,两本教材都是北京大学教授编的,内容质量不用说,水平肯定高,但是不适合电大教学需要,因而遭到了很多批评。
现在这本教材是完美自己组织学者编写的,内容充分考虑到了电大学生的实际和学习需求,同时也接受了前两部教材的教训,因而现在的教材,教学内容比较浅显,特别适合自学。
因此,我们认我本课程的难点问题并不是很多。
需要特别注意的难点问题主要是:第二章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分析描写,第三章合成词的结构类型分析,第四章短语结构层次分析。
当然,具体到每一个学生,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和学习方法的不同,存在的难点问题可能会有差别,我们欢迎大家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出来交流研讨,我们一起解决。
难点内容其实是因人而异的。
对于有些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来说,本课程可能就没有难点问题,特别是本课程新编教材在内容设计方面充分考虑了电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在表述上也便于自学,对于相关名词概念有解析,对于理论问题则是条分缕析,便于把握理解。
记普通话的字音(讲解)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教学要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能正确辨音认读汉字。
[重点难点]1、形声字声旁与读音不符的字的读音;2、多音字的读音。
[教学内容]一、学法技巧1、读准字音“长字读一截,矮字读一边”,对一般形声字来说,这是一个规律。
但有些形声字由于时间演变、地域差异等,读音发生了变化,声旁已不表明它的读音,对这种字要特别注意。
其读音的变化有加种情形:⑴读音基本相同,但声调发生了变化。
如:“规矩”的“矩”,读jǔ,不读jù;“癖好”的“癖”,读pǐ,不读pì。
⑵声母发生变化。
如:“炽热”的“炽”,读chì,不读zhì;“畸形”的“畸”,读jī,不读qí;“悭吝”的“悭”,读qiān,不读jiān。
⑶韵母发生变化。
如:“酗酒”的“酗”,读xú,不读xiōng;“愤懑”的“懑”mân,读mǎn;“塑料”的“塑”,读sù,不读suî。
⑷声母、韵母都发生变化。
如:“臀部”的“臀”,读tún,不读diàn;“殄灭”的“殄”,读tiǎn,不读zhēn;“破绽”的“绽”,读zhàn,不读dìng;“脚踝”的“踝”,读huái,不读guǔ。
2、区别多音多义字⑴弄清多音字音义对应关系多音字的读音,一般有区别意义的作用,音随义转,字义不同,读音也不同。
如“开拓”音“tuî”,“拓片”音“tà”;“乳臭未干”的“臭”是一股气味,音xiù,与香相反,难闻的气味才读chîu。
⑵注意区别口语和书面语有些多音字的读音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只是表示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
如“血”,书面语读“xuâ”(血压、血债、血海深仇);口语读xiě(流血、血淋淋)。
又如“嚼”,书面读juã(咀嚼),口语读jiǎo(咬文嚼字、味同嚼蜡)。
⑶注意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区别。
现代汉语1期末复习
《现代汉语》(1)期末复习一、复习要求:总的要求是要理解各章的基本理论并能灵活运用,着重把一些理论问题搞清楚,并通过实践分析扎实掌握,做到活学活用。
具体要求:1、既要理解理论和知识,以要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
2、分析语言现象,要注意联系和区别。
3、正确对待现代汉语语言的一般规律、个别情况和特殊用途。
二、本课程重、难点:绪论部分两节内容,重点为第一节,这节内容主要掌握现代汉语基本概念,认识汉语的特点和现代汉语规范化意义。
对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内容、学习方法有明确的了解。
可以多用实例并适当补充有关语言学的基础知识。
重点掌握:什么是语言,口语和书面语,普通话和方言,现代汉语的规范化。
一般掌握: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现代汉语的特点。
第一章语音语音部分的教学是本期学习的一个难点。
应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语音的特点,能分析和拼写普通话音节,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
声母、韵母、声调三节为全章重点,学习声韵系统理论有一定难度,适宜采取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作练习。
重点掌握:1.语音及其性质;语音的基本概念;2.声母的发音变化;声音的发音方法;元音的发音;韵母的分类。
3.声调的性质及作用;调值和调类。
4.普通话音节的分类;音节的拼写。
一般掌握:1.汉语拼音方案,具体内容要求结合第二至六节学习掌握。
2.韵母的性质;押韵。
3.现代汉语音节的特点,普通话的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音节的拼读。
4.什么是音变,轻声,儿化、变调;语调。
第二章文字重点掌握:1.什么是文字,汉字的特点。
2.汉字字体的演变,简体字和繁体字。
3.汉字的造字方法,汉字的结构单位,独体字、合体字。
4.形旁与声旁;形旁和声旁的作用与局限。
5.汉字的标准化,汉字标准化的意义一般掌握:汉字因音义之间的关系;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纠正错别字的方法。
第三章语汇重点掌握:1.语素的切分,语素的分类。
2.单音节词与多音节词,单纯词与合成词,简称。
现代汉语[第二章语音]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二章 语音语音部分是现代汉语学习的一个难点。
应掌握现代汉语语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识记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语音的特点,能用国际音标记录汉语语音,能分析和拼写普通话音节,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
声母、韵母、声调三节为全章重点。
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一种社会现象。
识记语音具有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等三种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掌握语音的物理属性,即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能够理解音高与声调的关系,音强与重音、轻音的关系。
重点掌握决定音色的三个条件: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的形状。
理解语音的社会属性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从语音表示意义的社会性看出来,一是从语音的系统性上看。
二、语音单位识记语音的各级单位及其含义。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
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普通话的音素可以分为元音音素、辅音音素两大类。
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ng[ŋ]。
有的辅音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如n。
重点掌握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一般说来,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正确理解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的一般性和例外的特殊性。
理解汉语传统的音节分析方法: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并能够具体分析实例。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三、记音符号了解记音方法的历史。
掌握《汉语拼音方案》的结构及其用途。
掌握国际音标的有关知识。
掌握国际音标与汉语拼音方案字母的对应关系。
第二节声母重点掌握声母的发音,并能够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具体分析每一个声母。
一、声母的发音根据发音部位的不同,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七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
同时要能够具体分析每一个辅音的发音情况,能够写出每一小类的具体成员。
从发音方法看,普通话声母从阻碍的方式上可以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以声带是否颤动可分为清音和浊音;以气流的强弱可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现代汉语重难点
现代汉语重点、难点、分歧点语音部分1.辅音和声母有密切关系,为什么不能把这两个概念简化成一个概念呢?辅音是语音学分析音素得出的概念,声母是我国声韵学传统分析一个字的读音得出的概念。
这两者的发音特点是完全相同的,但不能因此而简化成一个概念,因为在构成音节的作用上两者略有区别。
凡音节中的声母都由辅音充当,但辅音不一定都是声母,它也可以作韵母的韵尾。
如普通话语音共有22个辅音,其中21个可以作声母,另有一个“—ng”只能作韵尾,不能充当音节的声母。
因此,这两个概念包含的音素不同,辅音是22个、声母是21个。
2.《汉语拼音方案》声母表的排列形式与它们的发音有没有关系?如果只用字母表而不采用声母表好吗?声母表把21个声母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排列在一起,便于学习和掌握。
如果只用字母表而没有声母表对学习很不方便,原因是:①字母表是按国际惯用的拉丁字母次序排列的,没有汉语字母传统排列次序的特色;②字母表中每个字母所表示的不只是声母(辅音音素)也有部分可作为单韵母(元音音素),两者混合在一个表中不利于学习;③声母中有的是采用双字母表示,在字母中无法显示。
3.元音和韵母这两个概念能不能通用?元音是语音学中分析音素得出的概念,韵母是我国音韵学分析一个字的读音得出的概念。
在汉语中元音可以充当一个音素的单韵母,但韵母有许多是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结合而成的,也有一个或两个元音音素与一个鼻辅音结合成的韵母。
因此,韵母的范围比元音大得多,普通话语音有10个元音音素,但韵母有39个,所以这两个概念不能通用。
4.复合元音由两个或三个单元音组成,为什么它们的读者不会误认为是连续发两个单元音或三个单元音。
复合元音不论是两个元音还是三个元音的结合,它们的发音实际上是从一个元音音素的舌位向后面的元音音素滑动,这个过程中由于舌位的连续改变(一般是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如果三个元音则中间还有高低变化),会产生一连串的声音变化,这种声音变化形成一个新的声音,它是一种结合或固定的声音,听感上类似一个语音单位。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教学案_1_说课讲解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教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汉语句子成分的类型和划分成分的方法。
2、能正确划分各类句子成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各类句子成分的构成及认定难点:正确划分句子成分【教学过程】一、复习:1、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2、指出下列短语属于哪类短语:好得很去了几趟非常高兴工人农民爱祖国发射成功极其清楚明天星期六慢一点儿一扇神奇的大门二、新授:(一)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如:张师傅修机器。
(二)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1、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2、符号:主语 ==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 补语 <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即句子主干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是句子的枝叶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三)分析句子主干主语、谓语、宾语。
1、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主语可分为名词性主语和动词性、形容词性主语。
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多表示人或事物,作为被陈述的对象,例如:(1)今天晚上‖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2)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短语)谓语2、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它的主要作用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谓语通常由动词、形容词短语充当,在一定条件下也用名词性词语充当,这跟主语的构成材料正好相反。
现代汉语词汇教案
现代汉语词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用法和词性。
2.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现代汉语词汇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现代汉语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现代汉语词汇的概念与分类。
2.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基本词性的用法和辨析。
3. 常用词汇的搭配和短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现代汉语词汇的基本词性和用法。
2. 难点:词汇的搭配和短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汇的概念、词性和用法。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词汇辨析和搭配练习。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句分析词汇的用法和搭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词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现代汉语词汇的概念、词性和用法。
3. 练习:进行词汇辨析和搭配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例句,理解词汇的用法和搭配。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其对词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包括准确性和速度。
3. 作业表现: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答案的正确性、书写的规范性以及思考的深度。
4. 期末考试:设计期末考试试卷,涵盖本课程的所有知识点,以全面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现代汉语词汇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知识点。
3. 练习题库:准备丰富的练习题,包括辨析、填空、改错等类型。
4. 案例句库:收集各种语境下的例句,用于分析词汇的用法和搭配。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现代汉语词汇的概念与分类。
2. 第二周:讲解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用法和辨析。
3. 第三周:讲解副词、介词的用法和辨析。
4. 第四周:分析词汇的搭配和短语。
5. 第五周:进行词汇练习和案例分析。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五章语法教学目的系统讲述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原则,各类词的用法,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及其类型,分析句子的方法,标点断句的方法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现代汉语语法体系,掌握用词造句的规则,具有辨别词性、短语和句子的结构类型,析句、造句以及分辨句子正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共分10节:语法概说,词类上、下,短语、句法成分,句子的分类,常见的句法失误,复句,句群,标点符号等。
其中了解短语和句子的结构类型,分析语句的结构类型和变换关系,掌握其表意的异同等是教学重点,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结构规律,提高驾驭汉语的能力是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安排34学时。
教学方法及手段1.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贯彻“少而精”的教学原则,精讲多练,练习方式采取口头书面相结合。
3.课内课外相结合,逐步提高学生运用语法知识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1.语法有两个含义:语法结构规则本身;研究语法的科学,即语法学。
2.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语法系统;语法学体系。
二、语法的性质1.抽象性。
语法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2.稳固性。
语法的发展变化相对于语音、语义、词汇来说是最为缓慢的,但不否认语法规则具有时代性。
3.民族性。
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
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1.语法单位汉语的语法单位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和句子。
前三种是语言的材料单位,而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是语言的基本使用单位。
句子的语气类型叫句类,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类型。
句子的结构类型叫句型,分单句和复句两类。
2.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是短语和句法结构的组成部分。
现代汉语词义分析
现代汉语课程教案第四节现代汉语词义分析词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本节讨论的是词的词汇意义,简称词义。
分析词义,首先可以分出若干义项〔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对义项再分析,可以分出若干个区别性语义特征,是义素。
词与词之间在拥有共同义素的基础上可以形成一个个聚合,即语义场。
一、词义词义包括概念义〔也称理性义〕和色彩义。
概念义是词义中反映客观事物自身的那部分内容。
它是客观事物或现象以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理性认识,不涉与人的主观感情和态度。
比如“死、逝世、去世、牺牲〞等的概念义相同,都指失去生命。
概念义是词义的核心部分,是词义的基础。
色彩义是附着在概念义之上表达某种特定感受的那部分内容。
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地域色彩、形象色彩等。
词的感情色彩义所体现的是人对有关事物、现象的褒贬情感。
分褒义、贬义、中性三种。
有些词在表示理性意义的同时,还带有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肯定、赞许、褒扬或是否定、如“逝世、辞世、谢世、牺牲〞等带有褒义色彩,“完蛋、蹬腿、瞪眼、一命呜呼〞等带有贬义色彩,“死〞是中性的。
词典释义主要是揭示概念义,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尽量照顾到色彩义。
如:[逝世]去世〔含庄重意〕。
[牺牲]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词的语体色彩义主要是指口语和书面语。
有些词经常在口语中使用,而有些词经常用于书面语,这样便带上了或口语或书面语的语体色彩。
如“挺胸收腹、双手下垂、头要正、颈要直、双目平视〞和“胸脯、肚子、搭拉下来、脑袋、脖子、眼、瞧〞匍匐前进——趴在地上往前爬表示“书信〞的意思,“函〞带有事务语体的色彩,而“书简〞带有文艺语体的色彩。
词的地域色彩义,主要是词所体现的各地地方色彩。
如:聊天儿、唠嗑儿〔东北〕、摆龙门阵〔XX〕词的形象色彩义是在概念义之外,给人一种生动、具体的形象感觉,如:蜂窝煤、瓜皮帽、猫头鹰、带鱼、佛手瓜、仙人掌、蘑菇云——具体形态爬山虎、碰碰车、碰锁、拼盘儿——动态感黄豆、绿豆、墨镜——颜色乒乓球、呱嗒板儿——声音色彩二、义项1.什么是义项义项又称义位,是由特定的词形表示的、能独立运用的、概括的、固定的语义单位。
“现代汉语”课中词汇部分的教学要点和难点
“现代汉语”课中词汇部分的教学要点和难点“现代汉语”课中词汇部分的教学要点和难点摘要:“词汇”是高校基础课程“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较为薄弱。
词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讲授词汇学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词汇的分析方法,提高词汇的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提高词汇的运用能力。
词汇教学应以词汇分析方法的介绍为主线,词汇的分析对象、词汇的划分方法、词的构造分析、词义的分析、词汇系统的分析等是词汇教学的要点。
要解决词义分析这一难点,可尝试介绍新的词义分析方法。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汇教学;目的;要点;难点一、引言《咬文嚼字》杂志社曾公布2014年社会上的十大语文差错。
这“十大语文差错”包括:(1)“两会”报道中的常见用词错误:“议案”“提案”混淆。
(2)中央巡视工作报道中的常见用字错误,“入驻”误为“入住”。
(3)国家计生新政宣传中的概念错误:“单独二孩”误为“单独二胎”。
(4)APEC会议报道中的一个病态词语,“国际间”。
五、马航MH370失联事件报道中用词滞后,“通信”误为“通讯”。
(6)明星“污点”事件报道中的常见用词错误,“拘留”误为“逮捕”。
(7)经济新闻报道中的常见数字用法错误,阿拉伯数字和“几”连用。
(8)清明纪念活动报道中的常见知识错误,“碑文”误为“墓志铭”。
(9)影视作品中的常见繁体字使用错误。
“松树”误为“?树”。
(10)文体新闻报道中的用典错误:“折桂”误为“折桂冠”。
这十大错误中,除“松树”误为“?树”、阿拉伯数字和“几”连用错误是与汉字书写有关的错误外,其他八个都是词语使用错误,可以说,社会上绝大多数语文差错都与词汇相关。
高校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一般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开设现代汉语课程,讲授现代汉语语法、语音、词汇和文字等方面的知识。
词汇在语言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目前高校现代汉语课程的现状是,相对现代汉语课程中语法教学、语音教学,词汇部分的教学却较为薄弱,教师对词汇部分的教学安排课时较少,有关词汇教学的研究也明显不足。
现代汉语绪论(1)
到了汉代,书面语和口语的分歧较大,书面语(文言文) 一般要经过注疏才能看懂。
到西汉,封建统治者独尊儒家学派,记载这些经典的文 言文,成了不可更改的楷模。汉魏以后,写文章的人沿袭 和模仿先秦,逐渐形成了一种相当固定的书面语,并占据 统治地位,即后来所说的“文言”。文言跟口语的距离越 来越远,能够使用的人只占当时全民中的极少数,这种情 况难以适应社会和语言的发展。历代不少学者为了让更多 的人看懂书面文字,主张书面语同口语相一致。但呼声较 弱,效果甚微。
社会发展过程中,常常发生社会的隔离和分化。 社会的隔离和分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山川阻 隔、交通不便、饥荒战乱、人口迁移,自然的、政治、 经济、军事、文化等。
社会的分化,促使了方言的产生。根据各方言的 特点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现代汉语的方言大致划 分为七大方言区,每个方言区还可分出次方言区,次 方言区下还有不同的方言点。
3. 理智性。动物的信号系统基于本能,人类的语言基 于理智。人有选择符号的自由,自由表达各种思想 感情。
4. 可继承性。动物所得的经验,不能传给后代。人类 因有语言,可以把信息传到远方,传给下一代。知 识的积累,文化的形成,是有了语言才可能的。
四个特点中,最重要的是可分离性和理智性。
三、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2.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合乎规律地共处 一个整体之中。
词汇:造句材料 语法:结构规律 语音:物质外壳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qiao )、以 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 体系。语音、词汇、语法成为语言的三要素。 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对立,构成语言的整体。 语言中的语法构造和基本词汇决定着每一种语 言的基本面貌,因此人们称这两者为“语言的 基础”。
❖ 【重点难点】
❖ 1、现代汉语的含义、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自考0082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精讲
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难点重点重点第九章第十章难点第四章难点本章重难点分析现代汉语语法的含义12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吃了写了看了红了亮了(动/形+了)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状语[+名词]+动词+补语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句子状语+动词+补语+名词一、语法的基本属性112一、语法的基本属性21••••••一、语法的基本属性22一、语法的基本属性23一、语法的基本属性2如:+谓语•••••……一、语法的基本属性312一、语法的基本属性334一、语法的基本属性3如:明天王明哥哥偏正一、语法的基本属性34如:a bc dea/c///d//e一、语法的基本属性412[xìng][wùmèi]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1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1••A.B.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A. :•B.•••dao ran)••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2•••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2••如:•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如: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2•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2•••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2•••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3•••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4••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14•••偏正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1••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1•a.b.如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1• c.如:a ()wave和()d.they them。
e.,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1•a.b.数,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1•c.+d.+股+浪+个+e.f.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2•••畴。
ab人----人们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22def二、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课后习题3【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谢谢现代汉语语法学体系119 2、1898一、传统语法学12(1(2(3二、结构主义语法学120世纪3020世纪50608021234三、转换生成语法学1)20世纪50三、转换生成语法学21234四、功能语法学12。
获奖教案《现代汉语》
获奖教案《现代汉语》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了现代汉语的定义、历史、特点、方言情况和现代汉语在当代国际中的地位。
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激发研究兴趣。
一、教学目的1.掌握现代汉语的定义、历史、特点、方言情况和现代汉语在当代国际中的地位。
2.了解本课程的基本结构。
3.帮助学生端正研究态度,激发研究现代汉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现代汉语的定义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现代汉语的特点,包括没有复辅音,词根复合法,缺乏形态。
在以后的教学中,这些内容会详细讲解。
本次课以介绍为主。
四、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听、说、练,教师讲解,体会不同方言的区别,比较方言、英语和普通话的不同。
通过讨论,深化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认识。
五、教学时数2课时。
六、参考资料1.XXX.现代汉语通论.XXX,2001.2.XXX.新编现代汉语.XXX,2002.3.漆权主编.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教程.XXX,2007.4.XXX.汉语方言学导论.XXX,2000.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要求学生用家乡话自我介绍:“我叫×××,是XXX的大学生,我的家在××省××县××乡。
”让学生体会方言阻隔带来的交际不便。
然后由学生用普通话说同样一句话,分析其语言中的语音错误。
指出:不同方言区的人需要一种共同的语言互相交际,现在人们选择了普通话。
二)内容讲解1.现代汉语的定义现代汉语是指标准音为北京语音,基础方言为北方方言,语法规范为典范、现代、白话文著作的汉语。
选择北京语音的原因是北京是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语音系统结构严整。
选择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的原因是北方广大地区比较发达,历代著作以北方方言写作,使用地域最广。
2.现代汉语的历史现代汉语是汉民族共同语,历史悠久。
秦汉时期叫“雅言”“通语”,唐代叫“白话”,明清时叫“官话”,民国时叫“国语”,新中国时叫“普通话”。
3.现代汉语的方言情况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XXX、湘方言、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重点难点及解析
第一章语音
第二节普通话语音系统
一、声母
普通话有22个声母,其中一个零声母,21个辅音声母,其发音特点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
从发音部位看,声母分双唇音、齿唇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七类,从发音方法看,声母分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类。
此外,还可分清音与浊音、送气音与不送气音。
二、韵母
普通话39个韵母,韵母可分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
从内部结构看,韵母可分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三类。
从韵头情况看,韵母可分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
三、声调
声调是贯穿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的调子,由音高变化形成,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声调的高低升降的实际读法叫调值,普通话四种调值分别是55、35、214、51。
根据调值归纳出来的声调类别叫调类,普通话四种调类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第二章语汇
第一节语汇概说
基本词是全民广泛使用、日常交际必不可少、意义最为明确的那部分词,是构成整个语汇系统的基础,是语汇的核心。
基本词具有普遍性、稳固性、能产性。
例如:水,从古到今基本没有变化,且具有极强的构词能力,水手、水草、水库、山水等;使用上不分阶级、阶层、行业、地域,全国普遍使用。
第二节词的构成
一、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除单音节单纯词外,还有多
音节单纯词,主要是连绵词、音译词、叠音词、象声词、感
叹词。
二、合成词:由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一)组合式合成词由不定位语素构成,具体分五类:
1、并列式:春秋、快乐、睡觉
2、限定式:白菜、天蓝、拖鞋
3、补充式:证明、缩小、花朵
4、支配式:司令、领队、伤心
5、陈述式:地震、月亮、脸红
(二)附加式合成词由定位语素与不定位语素构成,定位语素在前的是前附式,如:老师、阿哥、可爱;定位语素在后的
是后附式,如:桌子、读者、绿化、打手。
第三节词义
一、多义词是具有几项意义的词。
一个词在最初是单义的,
后来在运用中与别的事物发生联系,形成一词多义现象。
词义派生发展的方式有直接引申、比喻引申、借代引申。
二、同义词
同义词的辨析:
第一、概念意义的区别:
1、范围大小不同,如:时间—时候—时刻
2、词义轻重不同,如:良好—优良—优秀—优异
3、词义着重点不同,如:精巧—精美
4、适用对象不同,如:赡养—抚养
第二、附加意义不同:
1、感情色彩不同,有褒义、中性、贬义。
如:爱护——保护——庇护
2、语体色彩不同,有口语词和书面语词之分。
如:原谅—包涵
3、形象色彩不同,如:龟缩—躲藏
第三、用法上的差异:
1、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如:偶然—偶尔
2、搭配功能不同,如:猛烈—强烈—激烈
三、反义词
反义词是意义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一组词。
反义词分绝对反义词:生与死,真与假
相对反义词:白与黑,阴与晴
第三章语法
第二节词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区分方法:
1、鉴定字。
第一,名词可以用“不”、“不是”区别,凡
是不能同“不”组合的一般是名词,能同“不”组合的
是动词或形容词;凡是能同“不是”组合的是名词,
同“不是”组合的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第二,动词、
形容词可用副词“很”来区别;不能同副词“很”组合
的一般是动词,能同副词“很”组合的是形容词。
例如:(1)伟大、高兴、自觉、宽阔(形容词)
(2)桌子、道德、智慧、学生(名词)
(3)消失、奔跑、学习、想象(动词)
2、能否带宾语能带宾语的是动词。
不能带宾语而能
加“很”的是形容词。
不能带宾语又不能加“很”的
有动词,也有形容词,能加“不”或能接时间补语的
是动词,否则是形容词。
3、充当成分不同名词主要充当主语和宾语,也经常
充当定语。
名词充当状语,最常见的是时间名词和处
所名词。
动词和一般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充当述语。
此外,双音节的动词、形容词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重叠形
式加以区别。
要注意的是有几种例外情况:一是一些固
定短语中名词可以同“不”组合,如“不言不语”;二
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能同副词“很”组合,如“很理
解”、“很感激”等,但这类词前面同副词组合,后面同
时还可以带宾语,能带宾语的词,肯定是动词;三是非
谓形容词不能同副词组合。
第三节短语
短语的层次分析:
分析短语的结构层次,一般要求从大到小,逐层切分,到词为止。
要注意一些复杂短语的切分先后顺序:
第一、“状语+述语+宾语或补语结构:先切分状中成分。
第二、“述语+宾语+补语”结构:第一层要切分在宾语和补语之间。
第三、多项定语、状语的切分:短语中的多项定语、状语如果不是并列性的应逐层切分,不能在第一层把全
部定语、状语都切分出去。
第四、多义短语的切分:要把短语的几个意义分别切分。
第四节句子和句子的类别
一、句类是句子的语气类别,是根据说话人的语气划分
出来的。
可分陈述句,如:他在学习。
疑问句,如:
你来吗?祈使句,如:走吧!感叹句,如:太爽了!
二、句型是句子的结构类型,可分单句和复句。
三、动词性谓语句其下位句型可分:
1、动词谓语句:同学们在一起认真讨论。
2、述宾谓语句:我们打扫教室。
3、述补谓语句:他把作业做完了。
4、连述谓语:老师叫我帮助他。
5、主谓谓语:你说的那本书我去年就看过了。
四、“把”字句和“被”字句
第六节复句
一、复句和关联词语
二、多重复句的分析
第四章修辞
一、修辞的基本原则
修辞的基本原则是:1、从表达需要出发,为传情达
意服务;2、适应言语环境;3、切合不同的语体。
二、修辞格
1、借代和借喻的区别:
借代不同于借喻,借代的构成基础是事物之间的相关
性,本体和借体之间相关;借喻的构成基础是事物之
间的相似性,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似;借喻可以还原成
明喻,显示出本体,借代还原成明喻,本体不能显示
出来;比喻突出形象,借代渲染气氛。
2、排比和层递的区别:
排比和层递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区别在于排比各项没有程度上的差别,可以变序;层递各项有程度上的差别,不能变序。
3、对比和对偶的区别:
对比着重两种事物内容上的对立,对偶着重形式上的一致性。
第五章文字
一、汉字的结构单位
汉字的结构单位分笔画和偏旁。
偏旁和部首的关系:一般而言,部首都是偏旁,但偏旁不
一定是部首,偏旁范围比部首要大一些,如:“松”字,由两个偏旁组成,其中“木”是部首,“公”不是部首。
二、独体字和合体字
三、形旁和声旁的作用
四、汉字标准化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