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蠹

合集下载

韩非子《五蠹》原文和翻译

韩非子《五蠹》原文和翻译

韩非子《五蠹》原文和翻译韩非子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

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眼养不亏于此矣。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函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

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

夫山居而谷汲者,媵腊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欀岁之秋,疏客必食。

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

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

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

《五蠹》原文及对照翻译

《五蠹》原文及对照翻译

《五蠹》原文及对照翻译《五蠹》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作品,可以反映出韩非文章的一般特点。

作者举出了大量的事实,于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事实切中肯綮。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五蠹》原文及对照翻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五蠹原文阅读出处或作者:《韩非子》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近古之世,桀纣动乱,而汤武征伐。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

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眼养不亏于此矣。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函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

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

夫山居而谷汲者,媵腊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欀岁之秋,疏客必食。

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

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五蠹》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

《五蠹》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

五蠹原文阅读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近古之世,桀纣动乱,而汤武征伐。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

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眼养不亏于此矣。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函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

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

夫山居而谷汲者,媵腊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欀岁之秋,疏客必食。

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

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

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

《五蠹》原文及对照翻译

《五蠹》原文及对照翻译

《五蠹》原⽂及对照翻译《五蠹》原⽂及对照翻译 《五蠹》全⽂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进⼀步发展的作品,可以反映出韩⾮⽂章的⼀般特点。

作者举出了⼤量的事实,于对⽐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事实切中肯綮。

下⾯,⼩编为⼤家分享《五蠹》原⽂及对照翻译,希望能帮助到⼤家! 《五蠹》原⽂阅读 出处或作者:《韩⾮⼦》 上古之世,⼈民少⽽禽兽众,⼈民不胜禽兽⾍蛇。

有圣⼈作,构⽊为巢以避群害,⽽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有巢⽒。

民⾷果蓏蚌蛤,腥臊恶臭⽽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有圣⼈作,钻燧取⽕以化腥臊,⽽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燧⼈⽒。

中古之世,天下⼤⽔,⽽鲧、禹决渎。

近古之世,桀、纣暴乱,⽽汤、武征伐。

今有构⽊钻燧于夏后⽒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然则今有美尧、舜、鲧、禹、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是以圣⼈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宋⼈有耕者,⽥中有株,兔⾛触株,折颈⽽死,因释其⽾⽽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古者丈夫不耕,草⽊之实⾜⾷也;妇⼈不织,禽兽之⽪⾜⾐也。

不事⼒⽽养⾜,⼈民少⽽财有余,故民不争。

是以厚赏不⾏,重罚不⽤,⽽民⾃治。

今⼈有五⼦不为多,⼦⼜有五⼦,⼤⽗未死⽽有⼆⼗五孙。

是以⼈民众⽽货财寡,事⼒劳⽽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不免于乱。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藜藿之羹[4];冬⽇麂裘,夏⽇葛⾐;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

禹之王天下也,⾝执⽾臿以为民先,股⽆完胈,胫不⽣⽑,虽⾂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以是⾔之,夫古之让天⼦者,是去监门之养⽽离⾂虏之劳也,古传天下⽽不⾜多也。

今之县令,⼀⽇⾝死,⼦孙累世絜驾,故⼈重之。

是以⼈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

夫⼭居⽽⾕汲者,膢腊⽽相遗以⽔;泽居苦⽔者,买庸⽽决窦。

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

《五蠹》原文及对照翻译

《五蠹》原文及对照翻译

《五蠹》原文及对照翻译《五蠹》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作品,可以反映出韩非文章的一般特点。

作者举出了大量的事实,于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事实切中肯綮。

下面,为大家分享《五蠹》原文及对照翻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出处或作者:《韩非子》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近古之世,桀纣动乱,而汤武征伐。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

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眼养不亏于此矣。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函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

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

夫山居而谷汲者,媵腊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欀岁之秋,疏客必食。

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

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五蠹原文及翻译

五蠹原文及翻译

— 1 —五w ǔ 蠹d ù韩非子〔先秦〕【原文欣赏】上sh àn ɡ古ɡǔ之zh ī世sh ì,人r én 民m ín 少sh ǎo 而ér 禽q ín 兽sh òu 众zh òn ɡ,人r én 民m ín不b ú胜sh èn ɡ禽q ín 兽sh òu 虫ch ón ɡ蛇sh é。

有y ǒu 圣sh èn ɡ人r én 作zu ò,构ɡòu 木m ù为w éi 巢ch áo 以y ǐ避b ì群q ún 害h ài ,而ér 民m ín 悦yu è之zh ī,使sh ǐ王w án ɡ天ti ān 下xi à,号h ào 曰yu ē有y ǒu 巢ch áo 氏sh ì。

民m ín 食sh í果ɡu ǒ蓏lu ǒ蚌b èn ɡ蛤ɡé,腥x īn ɡ臊s āo 恶è臭ch òu 而ér 伤sh ān ɡ害h ài 腹f ù胃w èi,民m ín 多du ō疾j í病b ìn ɡ。

有y ǒu 圣sh èn ɡ人r én 作zu ò,钻zu ān 燧su ì取q ǔ火hu ǒ以y ǐ化hu à腥x īn ɡ臊s āo,而ér 民m ín 说shu ō之zh ī,使sh ǐ王w án ɡ天ti ān 下xi à,号h ào 之zh ī曰yu ē燧su ì人r én 氏sh ì。

《五蠹》原文及对照翻译

《五蠹》原文及对照翻译

《五蠹》原文及对照翻译《五蠹》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作品,可以反映出韩非文章的一般特点。

作者举出了大量的事实,于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事实切中肯綮。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五蠹》原文及对照翻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五蠹原文阅读出处或作者:《韩非子》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近古之世,桀纣动乱,而汤武征伐。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

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眼养不亏于此矣。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函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

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

夫山居而谷汲者,媵腊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欀岁之秋,疏客必食。

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

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五虫韩非子原文及其翻译

五虫韩非子原文及其翻译

五虫韩非子原文及其翻译韩非子《五蠹》原文: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

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韩非子《五蠹》译文:上古时代,人民少,可是禽兽却很多,人类受不了禽兽虫蛇的侵害。

有位圣人出现了,在树上架木做巢居住来避免兽群的侵,人民很爱戴他,便推举他做帝王,称他为有巢氏。

当时人民吃野生植物的果实和蚌肉蛤蜊,有腥臊难闻的气味,伤害肠胃,人民疾病很多。

有位圣人出现了,钻木取火来消除食物的腥臊,人民很爱戴他,便推举他做帝王,称他为燧人氏。

中古时代,天下发大水,鲧和禹疏导了入海的河流。

近古时代,夏桀和商纣残暴淫乱,商汤和周武王起兵讨伐。

如果有人在夏朝还在树上架木筑巢,还钻木取火,一定会被鲧、禹耻笑了;如果有人在商朝还尽全力去疏导河流,一定会被商汤、周武王耻笑了。

这样说来,那末如果有人在今天还赞美尧、舜、汤、武、禹的政治措施,一定会被新的圣人耻笑了。

因此圣人不要求效法古代,不取法所谓永久适用的制度,而应研究当前的社会情况,并根据它制定符合实际的措施。

古代诗文名篇之韩非子《五蠹》原文、鉴赏和解读

古代诗文名篇之韩非子《五蠹》原文、鉴赏和解读

古代诗文名篇之韩非子《五蠹》原文、鉴赏和解读散文·诸子散文·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決渎。

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決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然则今有美尧、舜、鲧、禹、汤、武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

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完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於此矣。

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

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

夫山居而谷汲者,媵腊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決窦。

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

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心异也。

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土橐,非下也,权重也。

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

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韩非子五蠹原文注释

韩非子五蠹原文注释

韩非子五蠹原文注释韩非子《五蠹》是一篇寓言故事,以五种虫子的形象,暗喻了不同的人性弱点和问题。

下面是对《五蠹》的原文注释及创作。

注释一:《五蠹》是韩非子的一篇寓言故事,通过描述五种虫子的行为,暗示了人们的五种弱点和问题。

创作一:《五蠹》是韩非子的一篇经典寓言。

故事中,五种虫子分别代表了人性中的五种弱点和问题。

这篇寓言故事通过独特的形象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人们在面对诱惑和困境时的种种表现。

注释二:其中,蠹衣者代表了人们对物质欲望的追求,蠹粮者代表了人们的贪婪心态,蠹木者代表了人们的破坏欲望,蠹书者代表了人们对知识的浅尝辄止,蠹壁者代表了人们的愚昧无知。

创作二:故事中的五种虫子各有所指。

蠹衣者象征着人们对物质欲望的执着追求,蠹粮者则代表了人们的贪婪心态。

蠹木者则象征着人们破坏环境的欲望,蠹书者则暗示了人们对知识的肤浅追求。

最后,蠹壁者象征了人们的无知和愚昧。

注释三:通过描写这五种虫子的行为,韩非子警示人们要警惕自己内心的弱点,引导人们追求真正的价值和精神追求。

创作三:通过精心描写这五种虫子的行为,韩非子告诫人们要警惕自己内心的弱点,并引导人们追求真正的价值和精神追求。

他希望人们能够认识到这些问题,并通过自我反省和修正来改善自己的人生。

注释四:这篇寓言故事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写,将人们的弱点和问题展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四:韩非子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将人们的弱点和问题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以幽默的方式,将复杂的人性问题用简单的形象表达出来,让读者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也能深思自己的行为和思考方式。

注释五:这篇寓言故事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通过对五种虫子的描写,韩非子启发人们思考自己的内心,认清自己的问题,并寻找解决之道。

创作五:这篇寓言故事具有深远的寓意,引人深思。

通过对五种虫子的生动描写,韩非子启发人们思考自己内心的问题,并激励人们寻找解决之道。

他希望读者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和问题,并通过自我反省和改进来提升自己的品质和境界。

韩非子五蠹原文注释

韩非子五蠹原文注释

韩非子五蠹原文注释《韩非子·五蠹原文注释》前言:韩非子的《五蠹》一文是一部讽刺性的作品,通过对五种害人的蠹虫的比喻,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良现象和人性的弱点。

本文将对原文进行注释,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

第一蠹:贪婪之蠹原文:“贪蠹者,食人之财,苦人之力,伤人之生。

”注释:这里的“贪蠹者”指的是那些贪婪的人,他们追逐金钱和权力,不顾他人的生活和幸福。

他们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使人民陷入困境,伤害社会的发展。

第二蠹:欲望之蠹原文:“欲蠹者,食人之心,纵人之邪,乱人之好。

”注释:这里的“欲蠹者”指的是那些贪求无厌的人,他们沉迷于物质欲望,追逐享受和快乐,却忽视了道德和良知。

他们纵容邪恶,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破坏社会的秩序。

第三蠹:傲慢之蠹原文:“傲蠹者,食人之才,耗人之志,败人之事。

”注释:这里的“傲蠹者”指的是那些傲慢自大的人,他们自视甚高,看不起他人,不愿意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意见。

他们消耗他人的才智和志向,破坏他人的事业和努力。

第四蠹:怠惰之蠹原文:“怠蠹者,食人之时,废人之业,损人之利。

”注释:这里的“怠蠹者”指的是那些懒散无为的人,他们不愿意付出努力,依赖他人的劳动成果。

他们浪费他人的时间,破坏他人的事业,削弱社会的发展。

第五蠹:猜忌之蠹原文:“猜蠹者,食人之情,乱人之和,敌人之亲。

”注释:这里的“猜蠹者”指的是那些心存猜忌的人,他们充满怀疑和敌意,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他们破坏人际关系,使人们相互猜疑,导致社会的不安和紧张。

总结:《韩非子·五蠹》通过对五种蠹虫的比喻,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贪婪、欲望、傲慢、怠惰和猜忌等不良现象。

这些蠹虫侵蚀着人们的心灵和社会的基石,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通过对这些蠹虫的描绘,韩非子告诫人们要警惕并避免这些不良现象的侵袭,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的幸福。

在当下的社会中,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汲取教训,避免陷入这些蠹虫的诱惑,追求良知和道德的准则,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五蠹原文及翻译

五蠹原文及翻译

五蠹原文及翻译《五蠹》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作品,作者举出了大量的事实,于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事实切中肯綮。

原文: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近古之世,桀纣暴X乱,而汤武征伐。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

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眼养不亏于此矣。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函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

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

夫山居而谷汲者,媵腊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欀岁之秋,疏客必食。

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

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

《五蠹》原文及对照翻译

《五蠹》原文及对照翻译

五蠹原文阅读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近古之世,桀纣动乱,而汤武征伐。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

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眼养不亏于此矣。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函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

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

夫山居而谷汲者,媵腊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欀岁之秋,疏客必食。

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

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

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

五蠹

五蠹

韩非结论
• 韩非曰:“此五者,邦之蠹也。”
• 韩非认为这五种人无益于耕战, 就像蛀虫那样有害于社会。
1.蛀虫
1.蛀虫
木蠹 书蠹: 读书人自称流 Nhomakorabea不腐户枢不蠹
儒家
学者
纵横家
外交家
带剑者
游侠刺客
患御者
工商之民
工商之民
我的衣服 好看吗?
在2元店 买的吧!
韩非

• 1.蛀虫:名词
• 2.蛀蚀:动词 成语: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也比喻人经常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五蠹
• • • • • • 五蠹,指当时社会上的五种人: (一)学者(指战国末期的儒家) (二)言谈者(指纵横家) (三)带剑者(指游侠刺客) (四)患御者(指依附贵族私门的人) (五)工商之民(指从事工商业的人)

《五蠹》原文及翻译

《五蠹》原文及翻译

五蠹原文阅读出处或作者:《韩非子》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近古之世,桀纣动乱,而汤武征伐。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

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

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眼养不亏于此矣。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函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

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

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

夫山居而谷汲者,媵腊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欀岁之秋,疏客必食。

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

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

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

韩非子《五蠹》原文及翻译

韩非子《五蠹》原文及翻译

韩非子《五蠹》1、楚之有直躬(直身而行的人),其父窃羊而谒(禀告)之吏。

令尹曰:“杀之”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判决)而罪(治罪)之。

以是观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败走)。

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让他做了高官)。

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

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使动词,使听见,报告),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

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而人主兼举(称赞)匹夫之行,而求致(追求,想得到)社稷之福,必不几(希望)矣。

楚国有个叫直躬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便到令尹那儿告发,令尹说:“杀掉他:”认为他对君主虽算正直而对父亲却属不孝。

结果判了他死罪。

由此看来,君主的忠臣倒成了父亲的逆子。

鲁国有个人跟随君主去打仗,屡战屡逃;孔子向他询问原因,他说:“我家中有年老的父亲,我死后就没人养活他了。

”孔子认为这是孝子,便推举他做官。

由此看来。

父亲的孝子恰恰是君主的叛臣。

所以令尹杀了直躬,楚国的坏人坏事就没有人再向上告发了;孔子奖赏逃兵.鲁国人作战就要轻易地投降逃跑。

君臣之间的利害得失是如此不同,而君主却既赞成谋求私利的行为,又想求得国家的繁荣富强,这是肯定没指望的。

2、古者苍颉之作书(创制文字)也,自环(环绕)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本来)以知之矣。

今以(后省略宾语之,代公私)为同利(利益一致)者,不察之患也。

然则为匹夫计(从个人的角度考虑)者,莫如修仁义而习文学。

仁义修则见信,见信则受事(接受国君委派的工作);文学习则为明师,为明师则显荣(尊贵显荣):此匹夫之美(普通民众最求的美事)也。

然则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为有政如此,则国必乱,主必危矣。

故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

古时候,苍颉创造文字,把围着自己绕圈子的叫做“私”。

与“私”相背的叫做“公”。

公和私相反的道理,是苍颉就已经知道的。

现在还有人认为公私利益相同,这是犯了没有仔细考察的错误。

韩非子《五蠹》原文及翻译

韩非子《五蠹》原文及翻译

韩非子《五蠹》原文及翻译韩非子《五蠹》1、楚之有直躬(直身而行的人),其父窃羊而谒(禀告)之吏。

令尹曰:“杀之”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判决)而罪(治罪)之。

以是观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败走)。

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让他做了高官)。

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

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使动词,使听见,报告),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

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而人主兼举(称赞)匹夫之行,而求致(追求,想得到)社稷之福,必不几(希望)矣。

楚国有个叫直躬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便到令尹那儿告发,令尹说:“杀掉他:”认为他对君主虽算正直而对父亲却属不孝。

结果判了他死罪。

由此看来,君主的忠臣倒成了父亲的逆子。

鲁国有个人跟随君主去打仗,屡战屡逃;孔子向他询问原因,他说:“我家中有年老的父亲,我死后就没人养活他了。

”孔子认为这是孝子,便推举他做官。

由此看来。

父亲的孝子恰恰是君主的叛臣。

所以令尹杀了直躬,楚国的坏人坏事就没有人再向上告发了;孔子奖赏逃兵.鲁国人作战就要轻易地投降逃跑。

君臣之间的利害得失是如此不同,而君主却既赞成谋求私利的行为,又想求得国家的繁荣富强,这是肯定没指望的。

2、古者苍颉之作书(创制文字)也,自环(环绕)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本来)以知之矣。

今以(后省略宾语之,代公私)为同利(利益一致)者,不察之患也。

然则为匹夫计(从个人的角度考虑)者,莫如修仁义而习文学。

仁义修则见信,见信则受事(接受国君委派的工作);文学习则为明师,为明师则显荣(尊贵显荣):此匹夫之美(普通民众最求的美事)也。

然则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为有政如此,则国必乱,主必危矣。

故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

古时候,苍颉创造文字,把围着自己绕圈子的叫做“私”。

与“私”相背的叫做“公”。

公和私相反的道理,是苍颉就已经知道的。

现在还有人认为公私利益相同,这是犯了没有仔细考察的错误。

五蠹文言知识

五蠹文言知识

五蠹文言知识五蠹是文言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也是许多古文中常用的表现方法。

五蠹常常用来形容人物、描写景物、渲染气氛等,使文辞更加生动有趣、文采斐然。

本文将介绍五蠹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并运用五蠹。

一、五蠹的概念“五蠹”一词出自《礼记·曲礼上》:“音蠹五能熟,诗書五能究。

”其中,“音蠹”指音乐中的五种音调,而“诗書五能究”指文学中的五种修辞手法,即五蠹。

五蠹分别是比、兴、夸、捧、讽,具体解释如下:1. 比:用事物的相似之处来比拟另一事物,以达到明显的修辞效果。

2. 兴:用词语之间的关联性和暗示性引起读者的想象,从而增强文本的艺术性。

3. 夸: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事物的美好或者优秀,从而抓住读者的眼球。

4. 捧:用另外的事物或者方法来阐述主题,以达到烘托主题的目的。

5. 讽:通过讽刺或者嘲讽来表达某种思想或者观点,以达到一定的文学修辞效果。

二、五蠹的使用方法五蠹是文言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通过运用五蠹可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下面将介绍五蠹的具体使用方法。

1. 比比喻是最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通过将一种对象或事物与另一种对象或事物做类比,从而使之更容易被理解和表述。

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里作者用大漠孤烟比喻自己孤单无助的感觉,用长河落日比喻自己的心情。

2. 兴兴指用词语之间的关联性和暗示性引起读者的想象,从而增强文本的艺术性。

兴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通过排比,使读者产生强烈的节奏感和冲击感,从而加强文章中的表现力。

比如:“岂曰无衣?与子共袍。

”这个句子中的“岂曰无衣”与“与子共袍”虽然表面上义不相同,但是却有很强的暗示性,能够产生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

3. 夸夸有夸张、超越寻常之意,用于修饰某些事物或者事实的好处或者优点,从而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感受。

比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个句子表面上来看有点夸张,但是隐含了作者对于民族的未来的美好期望,对于人的生命价值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农夫。卒:士兵。
距:通“拒”,抵御。 恃:依靠。
文学之士:指儒家。 废:等于说弃而不用。 属:类。
举行:举动,这里指政治措施;一说指用人和行事。
治:指国家太平。 强:强盛。பைடு நூலகம்
介:甲。介士:披甲的兵士。
服事:服役。服事者:指农民和兵士。 简:怠慢。 游学者:指游侠和儒生。
【原文】 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 而国愈贫;言耕者众,执耒者寡也。境内皆言兵, 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而兵愈弱;言战者多,被 甲者少也。故明主用其力,不听其言;赏其功, 必禁无用;故民尽死力以从其上。夫耕之用力也 劳,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富也。战之为事也 危,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贵也。今修文学、 习言谈,则无耕之劳而有富之实,无战之危而有 贵之尊,则人孰不为也?是以百人事智而一人用 力。事智者众,则法败;用力者寡,则国贫。此 世之所以乱也。
轨:本义车的轨道,引申为法则,用如动词,这里 有遵循的意思。 动作者:指从事劳动的人。 归:使动用法。 功:指农耕;一说指耕战。 使他们全部到军队中去服务;一说想成为勇士,都 要从军作战。尽:尽力。 王资:建立王业的资本,这是比喻。 既:已经。 畜:通“蓄”,积累。 承:通“乘”。 釁:同“衅”,缝隙,引申为弱点。 超:胜过。 侔:音mó u,相等,齐等。 法:办法。
【原文】 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
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今近习之请行,则官
爵可买;官爵可买则商工不卑也矣。奸财货贾得
用於市,则商人不少矣。聚敛倍农,而致尊过耕
战之士,则耿介之士寡,而高价之民多矣。
【注释】 游食之民:指没有定居的人,如商贾、工匠等。 寡字当为衍文。趣:通“趋”,奔赴。本务:指农耕。 趨:当为“外”(依王先慎说)。外,用如动词, 有排斥、疏远的意思。末作:指商业和手工业。 近习:亲近宠幸的人,指君主左右的亲信。 请,指近习的请求。行,实行;一说盛行。 奸财货贾:指用非法之财做买卖;一说买卖货物, 骗取财利。 用,这里有施行的意思。 聚敛:搜括,指奸商牟取暴利。 致尊:获得别人的尊重。 过:超过。 耿介之士:光明正直的人。 高价:当为商贾。
五 蠹
韩非子
韩非和《韩非子》概况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末期 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法家思想的集大 成者,他与李斯同是荀子的学生,李斯自以为不 如。韩非出身韩国贵族,曾屡次上书韩王,主张 变法图强,终不为韩王采纳,于是发愤著书。他 的书传到秦国,秦王(秦始皇)读后非常赏识, 于是发兵攻韩寻求韩非。韩非入秦后,得不到重 用,遭李斯、姚贾嫉妒、谗毁,死于狱中。
【注释】
外权:国外的权势、力量。
市官:市,买。市官指猎取官位;一本作“士”, 士官即做官; 内重:国内的力量、权势。 求利于外:向外国求取利益。
私家:指权门豪族。
退处:指隐居。
长重:长期受到重用。
矰缴:用来射鸟的带细绳的箭,射出后,箭能收回。 矰缴之说,比喻用来猎取功名富贵的花言巧语。 缴:拴在箭上的生丝绳。
【原文】 今则不然,士民纵恣於内,言谈者为势於外, 外内称恶,以待强敌,不亦殆乎?故群臣之言外 事者,非有分於从衡之党,则有仇雠之患,而借 力於国也。从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衡者, 事一强以攻众弱也;皆非所以持国也。今人臣之 言衡者,皆曰:“不事大,则遇敌受祸矣!”事 大未必有实,则举图而委,效玺而请兵矣。献图 则地削,效玺则名卑。地削则国削,名卑则政乱 矣。事大为衡,未见其利也,而亡地乱政矣。人 臣之言从者,皆曰:“不救小而伐大,则失天下, 失天下则国危,国危而主卑。”救小未必有实, 则起兵而敌大矣。救小未必能存,而交大未必不 有疏,有疏则为强国制矣。出兵则军败,退守则 城拔。救小为从,未见其利,而亡地败军矣。
【注释】
士民:这里主要指儒生、游侠;一说指知识分子。
纵恣:放肄,指不守法度。 内:指国内。 言谈者:指在各诸侯国之间游说的纵横家。 为势于外:指借国外的力量造成自己的权势。 称:举,行。 待:抵御 殆:危险。
外事:指外交。分:分属。
非……则……:不是……就是。 从衡:即纵横,指合纵、连横。 仇:仇怨。患:一本作 “忠”,通“衷”,心思。 指报私仇的个人打算。
浮说:夸夸其谈。
当:适当。必:一定,有“坚决执行”的意思。
人君不明乎公私之利:人臣的私利,在于外事,在 于纵横;国家的公利,在于内政,在于法术。人 君不明公私之利,便被人臣所欺骗。 外事:外交事务,指诸侯国之间的事务。 王:统一天下。大、小:指外交活动的效果。 责:求。内政之有:有内政。有:取得。 事智于外:把智力用在外交上,指合纵连横而言。 至:达到。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 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 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於法,动作者归 之於功,为勇者尽之於军。是故无事则国富, 有事则兵强,此之谓王资。既畜王资而承敌 国之釁,超五帝侔三王者,必此法也。
【注释】 言治:指议论治理国家的问题。 商、管:指商鞅和管仲。 法:指有关法令发面的书。 家:每家。 耒:犁 兵:指军事。 孙、吴:指孙武或孙膑,吴指吴起。 言战:谈论战略。被:通“披”。被甲:指当兵。 明主用人的力,不听人的空言。其:泛指。力:耕 战的力量。言:耕战的言论。 赏耕战的成效,禁谈论耕战无实际效用。 无用:指对国家没有用处的儒家和游侠的活动。
【原文】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
此所以乱也。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故法之所非,君之
所取;吏之所诛,上之所养也。法、趣、上、下 四相反也,而无所定,虽有十黄帝不能治也。故 行仁义者非所誉,誉之则害功;工文学者非所用, 用之则乱法。
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令尹曰:“杀 之”。 以为直於君而曲於父,报而罪之。以是观之,
韩非批判继承了儒、道、墨各家思想,又 综合了“法”治、“术”治、“势”治,建立 了他的刑法术之学的理论体系,主张因时制宜, 强调法治和君主集权,提倡“耕战”,主张在 发展农业的基础上以武力统一中国。韩非的思 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他主张一切权势归君主一人掌握,秦始皇第一 个实践了他的学说。这种君权至上的集权统治 思想,支配中国封建社会达二千年之久。他的 所谓“法制”,随着奴隶主贵族势力的消灭, 就纯粹成为镇压劳动人民的工具了。
《韩非子》是先秦政论散文的重要著作,全书五
十五篇,约十余万字,大部分为韩非自著,有些
篇章可能是后代学者补充的。
《韩非子》的文章体裁,包括两类作品,一类 是政论文,以说理精密、文笔犀利见长,表现出 一种严峻、峭刻的文风;另一类是利用记述历史 故事和创作寓言进行说理,寓意深刻,形象生动。
【题解】
蠹即蛀虫。“五蠹”指“学者”(主要指儒 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刺 客)、“患御者”(逃避兵役的人)、“商工之民” (经营工商业的人)。韩非认为这五种人是法治的破 坏者,如同国家的蛀虫,君主应加以清除。 《五蠢》是韩非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也是他论证 法治主张的重要文章,它集中地反映了韩非子的社会 历史观和政治思想。
上闻:向上报告使国君了解。 闻,使听见,相 当于报告。
而:假设连词,意犹假如。
举:称赞;一说兼举指兼用。
匹夫之行:指个人谋私利的行为;一说个人德行, 行:读第四声,指德行。 致:获。 几:通“冀”,希望;一说是近的意 思,不几指不能接近成功。
【原文】
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 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以知之矣。今以 为同利者,不察之患也。然则为匹夫计者,莫如 脩行义而习文学。行义脩则见信,见信则受事; 文学习则为明师,为明师则显荣;此匹夫之美也。 然则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有政如此,则国 必乱,主必危矣。故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斩 敌者受赏,而高慈惠之行;拔城者受爵禄,而信 廉爱之说;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饰;富 国以农,距敌恃卒,而贵文学之士;废敬上畏法 之民,而养游侠私剑之属。举行如此,治强不可 得也。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 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 是世之所以乱也。
【注释】
苍颉:仓颉,传说为黄帝时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 作书:创造文字。 环:营。自环:自营,即为自己打算。 私:古文作“ ”。字形向内旋绕象征为自己打算。
公:从八从厶,“八”是违背的意思。 。
固:本来。 以:通“已”,已经。 计:计划、考虑。者:语气词。 行义:通“行谊”,品德;王力注“行当作仁”; 或谓德行和道义
上:指君主。 以富:靠(耕种)富足起来。 事智:从事智力活动,指“修文学、习言谈”。 用力:指从事耕战。 书简:即书籍。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所以称“书 简”。 书简之文:指记载于简册里的经典。 先王之语:古圣王的遗言遗教;一说王为生之误, 即无先生之语,战国时百家争鸣,各有传授,韩 非子主张无先生之语。 以吏为师,就是以官吏教导人民,学习法律。 捍:通“悍”,强悍;王力注“通扞,干犯,指上 文侠以武犯禁。”意思是不准游侠暗杀逞强。 是:这样,则。
见信:被信用。
受事:接受官职。
显荣:显贵荣耀。 有政:政治。“有”是语助词。 不两立:不并存。 高:意动用法,以……为高,这里有“推崇”的意 思。 慈惠:犹言仁爱,是儒家的主张。 行:读第四声,德行。 拔城:攻克城市。 坚:使动用法。 厉:后来作“砺”。厉兵:把武器 磨锋利。坚甲厉兵:加强战备的意思。 备:防备。难:危难,指战争。 美:意动用法。 荐:通搢,插。绅:宽的衣带。荐绅:古时官吏上 朝时把手版(用以记事)插在衣带间。这里指穿
私剑:不遵守国家法令而仗剑行凶,犹言暗杀。 养,供养。 诛:处罚。 趣:通“取”。 法、趣、上、下:指上文“法之所非,君之所取; 吏之所诛,上之所养。” 非所誉:不是(应当)称誉的人。 功:耕战。 工:擅长。 之:为“人”之误。 直躬:人名,据说因他正直而得名;王力注“直身 而行的人(指品行,参用朱熹说) 谒:音yè ,禀告,告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