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基础自主梳理+随堂巩固落实)气压带和风带学案(含解析)(1)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夯基固本练专题三气压带和风带(含答案)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夯基固本练专题:气压带和风带1.读某半球大气环流图(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高气压带是()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B.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2)此时,图示半球的季节可能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下图为“某大洲沿20°E的地形剖面图和某季节大气环流示意图”。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三地中()A.甲为地中海气候,乙为热带沙漠气候B.乙和丙都是热带沙漠气候C.乙和丙都是热带草原气候D.甲为地中海气候,丙为热带沙漠气候(2)此季节()A.甲地高温干燥B.乙地草木枯黄C.丙地森林茂密D.丁海区风大浪急3.下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B.我国东北山区河流出现春汛C.恒河进入枯水季节D.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2)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B.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4.下图为部分区域大气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常年受甲地附近气压带影响的区域,气候类型是()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季雨林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2)乙地气候特点是()A.炎热干燥B.寒冷干燥C.高温多雨D.温和湿润(3)丙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A.干冷的极地东风B.冷湿的极地东风C.干冷的中纬西风D.暖湿的中纬西风5.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盛行西北风D.30°~40°盛行西南风(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6.南亚高压是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对流层。
高中气压带和风带总结笔记
高中气压带和风带总结笔记气压带和风带是地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主要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以下是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总结笔记:1. 气压带:(1)定义:气压带是指地球上由于受到地球自转和地球引力等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高气压或低气压区域。
(2)分类:根据形成原因,气压带可以分为热力高压和动力高压。
热力高压是由于地面辐射冷却而形成的,动力高压则是由地球自转偏向力形成的。
(3)主要气压带:地球上有两个主要的高气压带和两个主要的低气压带。
高气压带包括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低气压带包括副热带低气压带和极地低气压带。
2. 风带:(1)定义:风带是指由于气压差异而形成的长期稳定的风的分布。
(2)分类:根据风向和风力,风带可以分为信风带、西风带和东风带。
信风带是指从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西风带是指从副热带高压吹向极地高压的气流,东风带是指从极地高压吹向副热带高压的气流。
(3)主要风带:地球上有六个主要的信风带,分别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和西北信风、南半球的西南信风和北半球的东北信风。
西风带和东风带的分布相对较广,但强度较弱。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考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1.读纬线,辨气压带和风带(1)0°纬线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
(2)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3)60°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4)90°纬线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
(5)0°~3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信风带。
(6)30°~6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西风带。
(7)60°~9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2.读风向,辨南北半球(1)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丙两图。
(2)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乙、丁两图。
高考地理冲刺之考点感悟与命题预测 专题3.2 气压带和风带(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3.2 气压带和风带过知识•基础知识梳理 1.气压带和风带(1)成因:高低纬度间获得的不同,产生热量差异。
(2)分布:环流、环流、环流。
(3)形成及特点:热力型气压带:和动力型气压带:和 信风带:带吹向带。
西风带:带吹向带极地东风带:带吹向带(4)季节移动规律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南北移动(如下图)。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夏半年移,冬半年移。
气压带风带感悟园①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从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来看(春、秋分日),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而且气压带表现为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
(2)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
②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极地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季风环流(1)成因:由于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
差异和的季节移动共同导致了季风的形成。
(2)表现:同纬度夏季冬季气温气压气温气压陆地海洋1月7月季风类型风向成因性质东亚季风夏季风冬季风南亚季风夏季风冬季风微拓展:我国的冬季风冬季风是指季风地区冬季由大陆冷高压吹出的风。
东亚的冬季风现象最为典型,风力较夏季风强。
在北半球的冬季由于西伯利亚高压与阿留申低压的相互作用影响而盛行西北风,即冬季风。
我国就处于冬季风的控制之下,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主要来自亚欧大陆北方严寒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冬季风带来的气流寒冷干燥,盛行风向在中国华北及日本北部和中部为西北风。
中国黄河以南,云贵地区南部还有我国某某南部等一些地区,位置偏南,处于蒙古—西伯利亚的南部,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东北风。
过能力•名校模拟欣赏考点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2014某某衡南高三一模)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A.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B.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2014某某省郯城高三一模)该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
高考地理考点气压带、风带整合复习教案
高考地理考点气压带、风带整合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定义及其形成原因。
2. 掌握气压带和风带对地球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3. 能够分析并解释实际气象现象中的气压带和风带作用。
4. 培养学生的地图分析能力和气象观测技能。
二、教学内容1. 气压带的定义和分类: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2. 风带的定义和分类:信风带、西风带、东风带。
3. 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地球自转、太阳辐射、地形等因素。
4.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带的划分、降水分布、气温分布等。
5. 气压带和风带的实例分析:季风气候、地中海式气候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气象站的数据和地图,引起学生对气象现象的兴趣。
2. 讲解:结合教材和图示,讲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定义、成因及其分类。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气象现象,如季风气候区的气压带和风带特征。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5. 练习:学生完成相关的气象图表分析和题目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讲解、讨论和练习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气象图表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在分析气象图表时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的掌握。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地理教材相关章节。
2. 图表: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气候类型分布图等。
3. 气象数据:气象站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
4. 多媒体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等。
六、教学活动1. 气压带和风带模型制作:学生分组制作气压带和风带的模型,增强直观理解。
2. 气象观测实践:安排学生参观气象站,进行实地观测体验。
3. 气象知识讲座: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的专业认识。
4. 气压带和风带主题报告: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制作PPT报告分享研究成果。
七、教学策略1. 互动教学:采用提问、回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高中高三地理复习教案:气压带和风带
高中高三地理复习教案:气压带和风带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概念;2. 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3. 学会绘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
教学准备:1. 地理课本和地理学习资料;2. 世界地图和彩色铅笔;3. 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识介绍气压带和风带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情况,并提问他们对于气压带和风带的了解和认识。
Step 2:讲解气压带1. 介绍气压带的概念:是指地球表面上由于不同地区气温差异造成的气压分布带。
2. 分别介绍地球的主要气压带,包括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
3. 解释各个气压带的特点及其与气温、降水和风向的关系。
Step 3:讲解风带1. 介绍风带的概念:是指对应于各个气压带上的辐合气流和辐散气流,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多年平均风向一致的气候带。
2. 分别介绍主要的风带,包括风向带、季风带和西风带。
3. 解释各个风带的特点及其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Step 4: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在黑板上或使用PPT上,根据地理课本上的图示,绘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分布情况。
Step 5:巩固和拓展1. 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回答一些相关的问题,以检查他们对气压带和风带的理解程度。
2.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找出气压带和风带对降水、气温和风向的影响。
3. 通过展示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特定地区的气候和天气状况的影响,如赤道降雨带和副高带。
Step 6: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根据资料,选择一小块地区,绘制该地区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并写一篇简短的报告,描述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气压、风向的分布情况。
Step 7:课堂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和天气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继续加深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学习和理解。
Step 8:课后反馈学生针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进行自我评估,并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优质学案:气压带和风带
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考纲呈现]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考纲解读]1.综合思维:联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气压带、风带的空间分布、随季节的移动规律,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2.区域认知:通过对比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差异、东亚和南亚季风的差异,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事物,明确区域之间存在差异。
[思维导图]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1)气压带、风带的名称:A赤道低气压带,B东北信风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D盛行西风带,E副极地低气压带,F 极地东风带,G极地高气压带。
(2)三圈环流的名称:①低纬环流,②中纬环流,③高纬环流。
(3)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冬季位置偏南。
位置如图所示:综合思维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高低纬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动力原因形成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2.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1)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
(2)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3)极地东风和信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燥;中纬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性质湿润。
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冰原气候全年严寒,降水稀少常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2)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赤道低气压带热带草原气候湿季高温多雨信风带干季高温少雨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炎热干燥(海南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及课标解读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基本概念。
2. 使学生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气压带和风带的概念。
2.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
3.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4. 气压带和风带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5. 气压带和风带的运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气压带和风带的基本概念。
2.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3. 气压带和风带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难点:1.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
2.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的推理过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法,讲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分布规律及其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分布。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气象图,引导学生关注气压带和风带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气压带和风带的概念,使学生了解其基本含义。
3. 讲解形成原因: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让学生理解其内在规律。
4. 展示分布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使学生形象地了解其分布规律。
5. 分析实际案例: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气压带和风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对于学生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加强。
也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与测试: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气压带和风带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高考地理考点气压带、风带整合复习教案
高考地理考点气压带、风带整合复习教案第一章:气压带和风带的基本概念1.1 气压带的定义和分类1.2 风带的定义和分类1.3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1.4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变化第二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2.1 赤道低气压带的分布和特征2.2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分布和特征2.3 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分布和特征2.4 极地高气压带的分布和特征第三章:气压带和风带对天气的影响3.1 气压带对天气的影响3.2 风带对天气的影响3.3 气压带和风带的相互作用3.4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第四章:气压带和风带的实例分析4.1 亚洲高压的实例分析4.2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实例分析4.3 北大西洋副极地低压的实例分析4.4 南极大陆极地高压的实例分析第五章: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与应用5.1 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方法5.2 气压带和风带的地图应用5.3 气压带和风带的数值应用5.4 气压带和风带的实际应用案例第六章:气压带和风带的模拟实验6.1 实验目的与意义6.2 实验材料与工具6.3 实验步骤与方法6.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七章:气压带和风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7.1 气压带和风带对作物生长的制约7.2 气压带和风带对农业布局的影响7.3 气压带和风带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7.4 应对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农业措施第八章:气压带和风带对交通运输的影响8.1 气压带和风带对航空运输的影响8.2 气压带和风带对航海运输的影响8.3 气压带和风带对陆地交通的影响8.4 应对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交通措施第九章:气压带和风带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9.1 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热量传输的影响9.2 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水分传输的影响9.3 气压带和风带在气候变化中的角色9.4 气压带和风带对我国气候的影响第十章:高考地理气压带和风带考点复习策略10.1 考点分析与预测10.2 复习方法与技巧10.3 练习题与解题方法10.4 考前冲刺与心理调适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基本概念解析:气压带和风带是地理学中的基础概念,理解它们的定义、分类和形成原因对于掌握地理知识至关重要。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2.2 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第2讲气压带和风带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的模式。
全球X围内大气大规模的运动我们称之为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在全球的分布上也主要体现为大陆东、西的差异。
大陆西岸主要表现为受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大陆东岸主要是受季风环流的影响。
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将热力环流模型扩大到全球。
1.赤道和极地之间的单圈环流。
假设条件:1.地球不自转;2.地表性质均一;3.太阳直射赤道。
结论:赤道和极地之间形成单圈环流。
2.三圈环流(动态过程)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单圈环流模式不成立。
而是形成三圈环流。
假设条件:1. 地表性质均一;2.太阳直射赤道。
【重点厘清高空的风和近地面的风的最终偏转方向不同】【六个气压带和风带形成过程术语及图解分析】:【赤道低气压带,0°为中心】赤道附近温度较高,空气膨胀上升,在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在高空则形成高气压,流向两极方向。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最终在北纬30°高空偏转成西风。
气流源源不断从赤道上来补充,越堆积越多,最终气流被迫下沉。
【副热带高气压带,30°为中心】气流被迫下沉在地面堆积,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高压气流流向赤道和高纬度。
流向赤道的偏转成[东北信风带]。
流向高纬度的偏转成[西风带]。
【极地高低压带,90°为中心】极地周围气温较低,空气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
高压气流流向四周,形成环绕极地的[极地东风带]。
高空气流则下来补充。
【副极地低气压带,60°为中心】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在60°附近相遇,来自低纬度的暖而轻气流被迫抬升,在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气压带风带的记忆及判别:°,30°,60°,90°等纬度,判断气压带的名称,风带则识记低纬信风,中纬西风,高纬极地东风。
2.结合气压带判断风向名称或根据风带推算气压带。
3.结合气压带的成因或者天气状况判断气压带风带。
高三地理复习教案:气压带和风带
高三地理复习教案:气压带和风带一、教学目标1.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理及分布规律。
2.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理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4.实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理、分布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
2.教学难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理。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地球上的气压分布规律,谁能简单介绍一下?2.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理(1)讲解:气压带是指地球上纬度带上气压分布相对均匀的地区。
风带是指地球表面上风向和风速相对稳定的地区。
(2)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地球自转、地球形状、大气运动等因素有关。
(3)展示:通过动画演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
3.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1)讲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受纬度、季节等因素影响。
(2)展示:通过地图展示不同纬度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情况。
(3)分析:讨论不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4.学习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讲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温、降水、风向等方面。
(2)实例分析:以我国为例,分析冬季风和夏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3)讨论:气压带和风带对农业、交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5.实例分析(1)展示:通过地图展示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实例。
(2)分析:讨论实例中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具体影响。
6.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理、分布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
7.课后作业(1)绘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
(2)分析我国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展示、实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理、分布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但在讲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理时,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改进。
【金版学案】2021届高考地理总温习(基础自主梳理+随堂巩固落实)气压带和风带学案(含解析)(1)
案6 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用箭头表示三圈环流的方向。
(2)在图上适当位置填出四个气压带的名称。
(3)用箭头表示三个风带的风向。
(4)图中三圈环流①表示____________环流,②表示________环流,③________环流。
(1)(见以下图) (2)(自北而南)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3)(见图) (4)低纬中纬高纬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1.1月份气压中心散布与冬季风。
气压中心M是________(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__________________。
风向:A________风,B________风。
亚洲副极地低气压带西北东北2.7月份气压中心散布与夏日风。
气压中心N是________,其切断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向:A________风,B________风。
印度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南西南以练促记以下图为某季节沿60°N纬线海平面气压转变柱状图(单位:hPa)。
读图完成(1)~(2)题。
(1)北半球最有可能是( )A.春天B.夏日C.秋季D.冬季(2)甲地盛行( )A.西南风 B.东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解析:(1)大陆为高压中心操纵,说明处于冬季。
(2)甲地位于亚洲高压的东侧,盛行西北风。
答案:(1)D (2)D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完成(1)~(2)题。
(1)从季风的形成缘故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A.①②B.②⑤ C.③⑤D.③⑥(2)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操纵地域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1)题,图中的③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越过赤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阻碍而形成的;图中的⑤风那么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越过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阻碍而形成的。
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地理 第2章 第2讲 气压带和风带随堂巩固 新人教版
第二讲气压带和风带(2014·菏泽检测)右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B.甲、乙中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C.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2.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B.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D.甲、丙交替控制区为热带草原气候解析:1.C 2.C 第1题,甲、乙可能同为极地东风带。
第2题,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受其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
据此完成3~5题。
3.1月,图中A地盛行( )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4.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5.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A地高温多雨B.正值1月份左右C.C地形成高压中心D.B地寒冷干燥解析:3.D 4.D 5.B 第3题,根据海陆轮廓判断,A位于中国东部,1月盛行西北季风。
第4题,B地为南亚季风区,夏季西南风来自热带印度洋地区,高温湿润;夏季风是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势力强盛;夏季风来得早、退得迟,影响时间长,易产生洪涝灾害。
第5题,C地为澳大利亚西北沿海地区,当地盛行西北季风时为1月。
6.(2011·江苏高考)图甲为北非简图,图乙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
读图回答问题。
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地理人教版总复习专题学案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
学习目标: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内容:
一、全球大气环流
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按类型(分布规律、最|大分布地区、不符规律地区)
按大洲(有多少类型?哪种面积最|大?缺少哪些? )
假定地球外表结构均一,且没有自转运动,结果,在地面上就形成了由极地流向赤道的气流.赤道地区空气以__运动为主,两极地区以__为主,从而形成赤道和极地之间的闭合环流.
但地球是在不停地自转运动着,这样,全球近地面气层就形成了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
:____________________
咆哮西风带的故事
思考:
按行星风系,我国每年夏季应为什么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冬季呢?
参加地球特色- -季风环流
二、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
夏季- - - -____气压带被大陆__低压切断
冬季- - - -____气压带被大陆__高压切断
总结: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北半球:气压带呈__状分布
2.南半球:海洋面积广,气压带成__状分布
3.季风的成因:
________;______的季节移动;大高原地形加强(南北半球气流的作用) .
比拟东亚和南亚季风气候的成因
东亚- -________
南亚:
冬季风- -________;
夏季风- -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6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用箭头表示三圈环流的方向。
(2)在图上适当位置填出四个气压带的名称。
(3)用箭头表示三个风带的风向。
(4)图中三圈环流①表示____________环流,②表示________环流,③________环流。
(1)(见下图)(2)(自北而南)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3)(见图)(4)低纬中纬高纬
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
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气压中心M是________(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__________________。
风向:A________风,B________风。
亚洲副极地低气压带西北东北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气压中心N是________,其切断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向:A________风,B________风。
印度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南西南
以练促记
下图为某季节沿60°N纬线海平面气压变化柱状图(单位:hPa)。
读图完成(1)~(2)题。
(1)北半球最有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甲地盛行()
A.西南风 B.东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解析:(1)大陆为高压中心控制,说明处于冬季。
(2)甲地位于亚洲高压的东侧,盛行西北风。
答案:(1)D(2)D
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完成(1)~(2)题。
(1)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A.①② B.②⑤C.③⑤D.③⑥
(2)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
A.甲B.乙C.丙D.丁
解析:第(1)题,图中的③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越过赤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图中的⑤风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越过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丁为一高压中心,该高压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该地原来应存在着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
答案:(1)C(2)D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
读图,完成(1)~(2)题。
(1)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最不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解析:(1)①为西南风,为北半球西风带,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处于偏北(北极圈以北)位置,因而可推知,①为夏至日;同理,根据风向和气压带可推知,②为南半球,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北移图,为北半球夏至日,③为南半球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示意图,故为冬至日,④为二分日。
(2)根据风向可知,①②④图中都有西风带影响,都有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1)A(2)C
读各纬度大气运动状况图,完成(1)~(3)题。
(1)D地所在的气压带名称是________,这里多雨和盛行________气流有关。
(2)C和E地所在的气压带名称是________,这里干旱少雨和盛行________气流有关。
(3)B和C之间的是________(风)带,在大陆西部,常年受这种风的控制形成________气候。
解析:第(1)题,D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气流上升运动强烈,易成云致雨。
第(2)题,C和E位于北纬30°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
第(3)题,B 和C之间部分位于北纬30°和60°之间,受盛行西风影响,大陆西岸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1)赤道低气压带上升(2)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3)西风温带海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