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复习重点
大二金融学易考知识点
大二金融学易考知识点金融学是一门涉及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等方面内容的学科。
作为大二金融学的学习者,了解并掌握一些易考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大二金融学易考知识点,并提供一些学习建议。
一、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资金的募集、投资和运营三个方面。
在大二金融学中,以下几个方面是易考的重点:1. 财务分析: 包括比率分析和财务报表分析。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比率(如偿债比率、流动比率等)的计算方法和含义,并能够根据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2. 资本预算: 学生需要了解什么是资本预算、资本预算决策方法以及NPV(净现值)、IRR(内部收益率)等概念,并能够应用这些方法进行投资项目的评估和决策。
3. 资本结构: 学生需要了解什么是资本结构、债务比率、权益比率等,并能够分析资本结构的选择对企业价值和风险的影响。
学习建议:建议学生在学习财务管理时,重点掌握各个知识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通过练习题和案例分析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证券市场与投资证券市场是金融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二金融学中的易考内容。
以下是易考的重点知识点:1. 证券市场类型: 学生需要了解主要的证券市场类型,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并能够区分它们的功能和特点。
2. 股票市场: 学生需要了解股票市场的基本知识,如股票交易的方式、交易所的功能和监管机构等,并能够解释股票价格的形成原理。
3. 投资组合: 学生需要了解投资组合的概念、资产配置的方法和风险管理的策略,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组合的设计和调整。
学习建议:建议学生关注证券市场的最新动态,以了解市场变化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同时,通过模拟交易和实践操作,提高投资分析和决策能力。
三、国际金融国际金融是研究跨国资金流动和跨国金融交易的学科,也是大二金融学中的考点之一。
以下是易考的知识点:1. 汇率制度: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汇率制度(如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并能够分析汇率制度对经济的影响。
金融学复习提纲及解答
金融学复习提纲及解答一、金融市场1.金融市场的分类及特点金融市场根据交易工具的种类可以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主要交易短期债务工具,资本市场则交易长期债务工具和股权工具。
金融市场的特点包括流动性、风险性、权益性和信息性。
2.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具有资金调剂、风险管理、信息传递和资源配置等功能。
通过金融市场,资金从蓄储者流向需求者,同时市场价格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风险和回报的评估。
3.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包括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个人投资者和政府等。
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等。
二、金融工具1.债务工具债务工具是一种承诺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金融工具,包括国债、公司债券、债务证券化产品等。
债务工具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利息收入。
2.股权工具股权工具是一种代表股东权益的金融工具,包括普通股、优先股和证券投资基金等。
股权工具的收益主要来自于股息和资本利得。
3.衍生工具三、金融风险管理1.风险的分类金融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其中,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违约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无法迅速变现的可能性,市场风险是指资产价格变动带来的损失,操作风险是指内部和外部交易操作过程带来的风险。
2.风险管理工具风险管理工具包括风险传递和风险规避。
风险传递通过保险合约和衍生工具将风险转移给其他市场参与者。
风险规避通过分散投资和选择低风险资产来降低风险。
3.金融风险管理的方法金融风险管理的方法包括风险度量、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
风险度量通过风险价值和风险敞口等指标评估风险的大小。
风险监测通过市场数据和风险模型等工具追踪和识别风险。
风险控制通过限制头寸和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来减少风险。
四、资本结构与成本1.资本结构的决策资本结构决策是指企业选择债务与股权融资的比例。
企业的资本结构会影响资本成本和风险水平。
企业应该通过权衡债务成本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最优的资本结构。
金融学重点整理
金融学重点整理金融学期末复习整理第一章1.货币的概念、职能概念:在流通中逐渐与其他商品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2.货币量层次划分(p26-28)第二章1.货币制度概念、构成要素概念: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准备制度等。
1.货币金属即规定哪一种金属作货币材料。
货币金属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确定不同的金属作货币材料,就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
2.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及其所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也称为价格标准。
3.一个国家的通货,通常分为主币(即本位币)和辅币,它们各有不同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4.货币准备制度是为稳定货币设立的。
在实行金本位制的条件下,准备制度主要是建立国家的黄金储备,这种黄金储备保存在中央银行或国库。
目前,各国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虽然不能再兑换黄金,但仍然保留着发行准备制度。
各国准备制度不同,但归纳起来,作为发行准备金的有黄金、国家债券、商业票据、外汇等。
2.货币形态(1)实物货币(2)代用货币(3)信用货币(4)电子货币3.格雷欣法则格雷欣法则:即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就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第三章1.信用的概念、特征、经济职能(1)概念: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是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2)特征:1.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
它的所有权掌握在信用提供者手中,信用的接受者只具有使用权。
2.以还本付息为条件。
3.以相互信任为基础。
4.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5.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
金融学考试重点 知识点
一、货币1、货币的价值形式: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2、货币型态:实物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3、货币量的层次划分:货币层次划分是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依据其流动性大小进行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
●M0=流通中的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其他存款●M3=M2+政府预算存款+债券市场票据。
●M1——狭义货币供应量●M2——广义货币供应量●M2-M1——准货币4、什么是货币量层次划分,我国划分的标准和内容如何?(1)所谓货币量层次划分,即是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进行相含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
(2)货币量层次划分的目的是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的特定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中央银行拟订有效的货币政策。
(3)我国货币量层次指标的划分标准主要为货币的流动性。
所谓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具有可以及时变为现实的购买力的性质。
流动性程度不同,所形成的购买力也不一样,因而对社会商品流通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
(4)我国目前货币量层次的划分内容如下:M0=现金;M1=M0+企业结算户存款+机关团体活期存款+部队活期存款;M2=M1+城乡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M3=M0+全部银行存款5、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流通手段、世界货币、支付手段、贮是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目前成为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采用的货币形态,可以说,信用货币是金属货币制度崩溃的直接后果。
20世纪30年代,由于世界性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相继爆发,各主要西方国家先后被迫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制度,所发行的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币,在这种情况下,信用货币便应运而生。
二、利率1、信用含义:信用(credit)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
金融学重点总结大全
金融学重点总结第一章货币概述1.商品的价值形式、货币职能、货币形态。
2.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构成要素、本位币、辅币、有限法偿、无限法偿、货币制度的演变过程、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各种本位制定义和分类。
3.国际货币制度分类、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其内容、牙买加协议及其内容、特里芬难题第二章信用、利息与利率1.信用、信用特征、信用分类及其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消费信用具体含义。
2.买方信贷、卖方信贷、补偿贸易、信用工具含义3.汇票、本票、支票含义及其分类(商业、银行)、信用证、信___卡、股票、债券含义,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
4.金融衍生工具分类及其功能5.利息、流动性陷阱、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第三章金融市场1.金融市场含义、分类、功能、趋向2.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分类及具体含义;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回购市场含义;贴现、转贴现、再贴现含义。
3.股票、债券含义、股票发行价格确定的三种方式、期货交易、期权交易定义。
4.远期交易、套汇交易、套期保值交易(买入、卖出)、离岸金融市场第四章金融机构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国际货币基金___及其资金来源、世界银行集团及其组成部分国际清算银行、区域性金融机构。
第五章商业银行1.最早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性质、职能及具体职能的含义、___形式2.商业银行业务: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含义和分类3.商业银行经营原则及相互间关系;4.巴塞尔协议及新巴塞尔协议内容第六章中央银行1.中央银行职能及其具体体现2.中央银行独立性过程第七、八、九章货币供需理论1.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含义;货币需求理论及具体内容、货币需求量测算方法;2.流动___,货币需求动机和分类;3.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变动因素、货币乘数、影响货币乘数变动因素;4.货币供需不均衡的状态及其产生原因和影响结果第十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1.通货膨胀定义、划分标准、度量指标、成因、治理措施2.通货紧缩定义、分类、成因、治理措施(我国)第十一章货币政策调控1.货币政策目标及其相互之间关系2.中介目标及其特征3.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各自优缺点、选择性货币工具及其定义。
《金融学》复习提纲
《金融学》复习提纲一、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的本质与职能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
其中,价值尺度是指货币用来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的职能;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方面的职能;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职能。
2、货币的形式货币的形式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等阶段。
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来充当货币;金属货币是以金属如金、银、铜等作为材料的货币;代用货币是指可兑换成金属货币的纸币;信用货币是指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的信用程序发行和流通的货币,如纸币、银行券、存款货币等。
3、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其主要内容包括: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准备制度等。
货币制度的演变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二、信用与利息1、信用的概念与形式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信用形式主要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和国际信用等。
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银行信用是以银行为中介的货币资金借贷活动;国家信用是国家作为债务人向社会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消费信用是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消费支出的信用;国际信用是指国与国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
2、信用工具信用工具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主要包括商业票据、银行票据、债券、股票等。
商业票据分为商业汇票和商业本票;银行票据包括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出具的、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的债务凭证;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息和红利的凭证。
金融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金融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1. 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
- 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GDP和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 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和影响因素
-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原因和后果
- 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政策的作用
2. 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
- 不同类型的金融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及其特点
- 金融工具的种类和功能(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
- 金融市场中的交易制度和交易方式
3. 风险管理和投资组合理论
- 风险管理的概念和目标
- 风险度量和风险评估方法
- 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概念
-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有效市场假说(EMH)
4. 公司金融和资本结构决策
- 公司金融的基本概念和目标
- 资本结构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 负债和股权融资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 公司价值评估和股权定价模型
5. 国际金融和外汇市场
- 国际金融市场的结构和功能
- 外汇市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式
- 汇率制度和汇率波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 汇率风险管理和国际投资决策
以上是金融学期末复习的重点知识总结。
请按照这些知识点进
行复习,确保对每个知识点都有清晰的理解和掌握。
祝你考试顺利!。
金融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汇总
金融学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章货币概述1.马克思运用抽象的逻辑分析法和具体的历史分析法揭示了货币之谜:①②③P92.货币形态及其功能的演变P103.货币量的层次划分,以货币的流动性为主要依据。
P17-204.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P205.货币制度:构成要素P27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6.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特里芬难题)、牙买加协议重点题目:1.银行券与纸币的区别:答:银行券和纸币虽然都是没有内在价值的纸币的货币符号,却因为它们的产生和性质各不相同,所以其发行和流通程序也有所不同。
(1)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它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银行证券。
(2)纸币是本身没有价值又不能兑现的货币符号。
它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在行使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只是交换的媒介,货币符号可以代替货币进行流通,所以政府发行了纸币,并通过国家法律强制其流通,所以纸币发行的前提是中央集权的国家和统一的国内市场。
(3)在当代社会,银行券和纸币已经基本成为同一概念。
因为一是各国的银行券已经不能再兑现金属货币,二是各国的纸币已经完全通过银行的信贷系统程序发放出去,两者已经演变为同一事物。
2.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答:含义: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良币)必然会被人们融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当金银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发生偏差时,法定价值过低的金属铸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法定价值过高的金属铸币则会充斥市场。
因此,虽然法律上规定金银两种金属的铸币可以同时流通,但实际上,某一时期内的市场上主要只有一种金属的铸币流通。
银贱则银币充斥市场,金贱则金币充斥市场,很难保持两种铸币同时并行流通。
P303.布雷顿森林体系答:背景:二战,美元霸主地位确立;各国对外汇进行管制.1944年7月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金融学笔试复习重点(已整理)
金融学名词解译货币存量:是指在某一时点上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货币余额,根据货币层次分为狭义货币存量和广义货币存量。
我国中央银行公布的年度货币供应量就是货币存量。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属于间接信用,是重要的融资形式。
商业信用——是指在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卖方以商品形式向买方提供的信用。
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运行机制。
格雷欣法则——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是指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即良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国外,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则充斥市场的现象。
官定利率——是一国货币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
该利率规定对所有金融机构都具有法律上的强制约束。
金融市场(96)——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
中央银行(178)——是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
货币乘数(205)——指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不同口径的货币供给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200)——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整个银行体系内扩张存款、创造货币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狭义金融监管(238)——仅指一国的中央银行或金融监督管理当局依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对金融业实施的监督管理。
金融结构(260)——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
资本市场(125这个概念好一些)——又称长期资金市场,是以期限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
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和有价证券市场,狭义的资本市场则专指发行和流通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的市场,统称证券市场。
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
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人们进行产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若要使交换顺利完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需求的双重巧合以及时间的双重巧合;2、货币作为一种人们能够普遍接受的支付工具,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3、货币形式的发展,其动因来自于人们对交换效率的要求;为了提高交换效率,作为货币的材料被人们普遍接受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价值稳定性、稀缺性、易于分割、易于辨认、易于携带和保存、弹性的供应;4、货币的形成经历4个阶段:实物货币阶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信用货币阶段;5、货币制度:简称“币制”,主要包括确定本位货币;货币单位;主币和辅币的制造及流通程序;货币发行过程及金准备制度等内容;从历史看货币制度大致经历了银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等阶段;6、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①确定本位货币金属②确定货币单位③确定主币和辅币的制造及流通程序④确定纸币发行和流通程序⑤规定金本位制度;7、货币制度类型:⒈银本位制;⒉金银复本位制①平行本位制:当金银铸币各按其本身所包含的价值同时流通时②双本位制:国家用法律规定金币与银币的比价③跛行本位制;⒊金本位制基本特点是①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毁②金币的价值与其所包含的黄金价值保持一致③辅币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④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⑤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⒋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8、金块本位制特点:①以价值符号的流通代替了金铸币流通,并规定价值符号的含金量②以有限制的金块代替了自由的金币兑换③以买入金块制代替了自由铸造;9、金汇兑本位制特点:①国内不铸造,也不使用金币,只流通价值符号②价值符号只能购买外汇,即可兑换金块的外汇③金汇兑本位制国家的通货同一个金块本位制国家的金币保持固定比价;10、我国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我国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②人民币是代表一定价值的货币符号,没有含金量的规定,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③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合法通货④人民币的发行实现高度集中统一,货币发行权集中于中央政府⑤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授权国有银行按国家规定,执行管理⑥由中国人民银行集中统一管理国家金银、外汇储备;第二章信用1、信用的概念:作为道德范畴的信用是一种广义的概念,是一切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基础;作为经济和金融范畴的信用是一种狭义的概念,是指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经济和金融范畴的信用是以道德范畴的信用为基础;2、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产生以后,在商品交换的基础上产生的;信用既是商品货币经济的产物,又是与商品货币紧密相连的经济范畴;3、信用对现代经济的推动作用:①通过信用活动实现资源再分配②提高资源使用效益③节约流通费用④信用是宏观调控手段⑤通过信用影响国际收支;4、信用的形式:⒈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①形式:包括商品赊销、分期付款、预付货款、委托代销等;②特点:商业信用的借贷行为与商品交易相联系,商品买卖行为与货币借贷相结合;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发生最简单的直接信用形式;商业信用状况与经济景气状况一致;③优点:方便及时,缩短了融资时间和交易时间,是商品销售的一个有力竞争手段;④局限性:规模和数量上的局限性;方向上的局限性;信用能力上的局限性;信用期限的局限性;管理上有一定的局限性;⑤商业信用中使用的票据是商业票据分为商业期票和商业汇票;⒉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①形式:吸收存款、发放贷款;②特点:银行信用是间接融资信用;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主体包括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工商企业以及个人等;③优点:银行的信用规模巨大;银行信用的投资方向不受限制;银行信用的期限长短均可;银行信用的能力和作用范围大大的提高和扩大;⒊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借贷活动;①形式:由国家发行政府债券,包括国库券和公债;政府发行专项债券,即政府特为某个项目或工程发行债券;银行透支或借款;②优点:是解决财政困难的较好途径;可以筹集大量资金,改善投资环境,创造投资机会;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⒋消费信用:是工商银行或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消费者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①形式:工商企业以赊销商品或者分期付款的方式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消费者提供的消费信用,也就是消费贷款;②优点: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消费者的购买力与现代化生活需求的矛盾,有助于提高消费水平;可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⒌证券信用:是商品经济和信用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⒍国际信用:是指跨越国界的信用活动,本质上是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的输出入;①国际商业信用表现为:国际租赁;补偿贸易;延期付款;②国际银行信用表现为:国际商业银行贷款;项目融资贷款;出口信贷;③其他:国际金融机构信用、国际政府间信用、国际直接信用;5、信用工具: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书面凭证;①特征:偿还性---是指信用工具的发行主体或债务人按期还本复习的特征;流动性---是指信用工具在短时间内转变为现金而在价值上又不受损失的能力;收益性---是指信用工具定期或不定期给持有者带来收益;注:收益的大小是通过收益率来表现的;分为名义收益率:即规定的利息与票面金额的比率;即期收益比率:即规定的利息与信用工具市场价格的比率;实际收益比率:即实际收益与市场价格的比率;风险性---是指投入的本金和预期收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注:风险可能来自两方面:1、违约风险指债务人不能按时履行契约,支付利息及偿还本金的风险;2、市场风险指市场上信用工具价格下降可能带来的风险考点:信用工具的偿还期与风险性成正比,即偿还期越长,其风险性越大;而信用工具的流动性与风险性成反比,即流动性强的信用工具,其风险越小;②分类:按偿还期限为标准,分为短期信用工具和长期信用工具;按发行者性质划分,分为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按是否与实际信用活动直接相关,分为基础性信用工具和衍生性信用工具;③几种主要的信用工具:票据:是具有一定格式,载明金额和日期,到期由付款人对持票人或指定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的信用凭证;一般分为:汇票、本票和支票;汇票---由出票人签发付款人见票后或到期时,对收款人无条件支付款项的信用凭证;其中商业汇票是由债权人签发,命令债务人支付款项的票据;银行汇票是汇款人将款项交给当地银行,由银行签发给汇款人的票据;本票---是债务人对债权人签发的在一定时期内承诺付款的信用凭证;其中分为商业本票和银行本票;支票---是银行活期存款人通知银行从账户上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票面指定人或者持票人的信用凭证;按支付方式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现金支票可以用来支取现金也可以办理转账结算,但是转账支票只能够用于转账,不能提取现金;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国内没有国外有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承诺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的债务凭证;分为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政府债券---是政府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是一种国家信用工具,一般包括公债债券、国库券和地方政府债券;公司债券---是公司或企业向社会发行承诺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的债务凭证,一般分为抵押公司债、无担保公司债、设偿债基金公司债、可转换公司债;金融债券---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作为债务人发行的债务凭证;股票:是股份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按其所持股份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所有权凭证;股票是一种有价债券;其特点有:非返还性、流动性、股东权、风险性、投机性;一般分为:普通股、优先股、记名股票和不记名股票、蓝筹股、成长股、绩优股、周期股、防守股和投机股等;我国股票现有种类为:普通股票、面额股票和不记名股票,此外还有A股、B股、H股和N股之分;衍生性信用工具不是重点,知道即可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1、利息:一般认为利息是借款人支付给贷款人超出本金部分的报酬;利息是作为信用的伴随物而产生,作为信用关系的附属物由信用决定,没有信用而就无所谓利息,信用决定利息的性质、量的大小及运动方向,但利息对信用又有影响;2、利息率:简称为“利率”,是一定时期收取的利息同借出款本金的数额比例,它是决定利息数量的因素与衡量标准;表示方法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及日利率;利息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单利计算法和复利计算法;单利计算法---指在计算利息额度时,不论期限长短,永远在初始本金上计算利息;公式为:利息=本金×利息率×计息期限复利计算法---指在计算利息时,按一定期限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逐期滚算利息;公式为:I=P× 1+r -1 A=P×1+r注:其中P为本金;I为利息;r为利息率;n为期限;A表示本利之和;3、利率的种类: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种类;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就是直接以货币表示的,市场通行使用的票面利率;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真实利率;关系为:实际利率 = 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注:判断利率水平的高低不能只看名义利率还应该考虑物价因素;实际利率可以呈现三种情况:正、负、零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短期利率是指在1年期以内的利息率;长期利率是指在1年期以上的利息率;一般情况下,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固定利率是指利息率在整个借款期间内固定不变,不随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和市场利率波动而发生变化;浮动利率又称可变利率,是指利息随市场利率的波动而定期调整变化的利率;市场利率和官方利率知道即可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知道即可4、利息与利息率的作用: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货币所有者因贷出货币而从借者手中获得报酬;利息既是贷款者的收益,也是借款者的筹资成本;利率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它对其他各种经济变量的影响上;如:物价、储蓄、消费、投资等;利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主要由以下几个途径实现:①利率---储蓄---经济运行:利息率越高,消费的机会成本就越大,而储蓄所得到的利息收入就越多;而储蓄的增加又会提高,国民收入储蓄率从而增加社会总产出;/C↓→AD↓→Y↓i↑→\S↑→Y↓注:其中i表示利率;C表示消费;S表示储蓄;Y表示总产出;AD 表示总需求②利率---投资---经济运行:降低利率意味着企业投资成本降低,从而会增加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利率就意味着企业投资成本上升,从而会减少投资,抑制经济增长;Ms↑→i↓→P股票→q>1→I↑→Y↑注:其中Ms表示货币供应量;i表示利率;P股票表示股票价格;I表示投资;Y表示总产出③利率---国际收支---经济运行④利率---物价---经济运行:调节商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调节货币的供给与需求;5、利率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利率市场化利率管理体制大致分为三类:国家集中管理、市场自由决定、国家管理与市场决定相结合;资金借贷双方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入主体;完善的金融市场;6、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理论基础:发达国家利率理论、发展中国家利率自由化的金融深化理论;必要性:①利率市场化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性作用的必要因素;②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前提条件;③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中央银行对金融的间接监控;④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企业市场化经营;⑤利率市场化与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⑥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国家化的客观要求;第四章金融市场1、金融市场的含义:即金融与市场的统一;金融是有关资金金融通和货币流通活动的统称,市场则是从事某种商品、劳务或技术等交易活动的场所;可以将金融市场的含义概括为金融产品交易的场所及交易活动和交易关系的总和;有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之分;2、金融市场的特征:金融市场具有抽象性;金融市场活动具有公开性;交易对象具有信用性;随着制度完善和技术的进步,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三个趋势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和演变;无形化推出了现代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证券化的发展驱动了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扩张;3、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①交易主体: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包括所有参与交易的个人是金融市场的资金供应者;企业金融市场运行的基础,也是整个经济生活的中心;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运行的主导力量和政府在金融市场是资金需求者也是资金供应者;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管理金融事业的中心机构,为了加强管理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②交易工具:是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客体,是资金供求双方进行交易的书面载体,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用以证明金融交易额、期限及价格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凭证;③交易对象资金的使用权:货币资金是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对象,是金融交易工具的最终目标;④交易的价格市场化的利率:金融市场的交易活动也要受交易价格的支配;4、金融市场的分类:按照资金融通的期限划分:金融市场可以分为短期金融市场和长期金融市场;按照金融交易程序划分:金融市场可以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按照金融交易的场地和空间划分:金融市场可以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按照成交后是否立即交割划分:金融市场可以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按照金融交易的地理范围划分:金融市场可以分为地方性金融市场和全国性金融市场以及国际性金融市场; 5、金融市场的地位及功能:地位:在商品货币经济中,金融市场是统一的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共同形成统一市场的有机整体;功能:融通社会资金功能供求双方灵活自由的进行资金调剂;优化资源配置功能追逐资金中合理的流动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反应经济信息功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体现;调控金融经济功能具体表现为国家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保持经济秩序的稳定、通过制定各种金融市场交易规则及运用必要措施指导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在需要时借助国际金融市场筹集建设资金满足国内需要;6、货币市场:①特征:交易期限短;交易目的主要是短期资金周转需要,弥补流动性的暂时不足;交易工具风险小,流动性强;②分类:⑴银行短期借贷市场⑵同业拆借市场:特点是拆借资金期限较短;成交金额大;拆借利率由融资双方根据资金供求关系及其他因素自由决定;拆借可以通过中介机构进行,也可由拆借双方直接洽谈而成;不需要提供担保,属于信用拆借;⑶商业票据市场:商业票据市场的关系人分为票据发行者和投资者两类;其中商业票据的发行者多为金融公司、非金融公司、银行控股公司、境外企业;而投资者主要是商业银行、非金融公司、保险公司、个人占的比重不大;⑷银行承兑汇票市场:是指银行承诺汇票转让的市场,即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持有人在汇票到期前向银行贴现换取现款并贴付利息的行为、转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银行将已贴现的未到期汇票转卖给其他银行的行为、再贴现市场指银行或转贴现银行将已贴现的未到期汇票再卖给中央银行的票据转让行为和买卖市场⑸可转让大定额定期存单市场:可转让大定额定期存单简称存单;存单特点是不记名、可转让、面额大、期限短、种类多样化;⑹国库券市场:是国家为了弥补财政财政收支差额或解决临时需要而发行的一种短期政府债券;其特点是风险最低;流动性很强;交投较为方便;税收优惠,净收益高;7、资本市场:指融资期限在1年以上的长期资金交易市场;资本市场交易对象主要是政府中长期公债、公司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以及银行中长期贷款;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是:交易工具期限长;交易的目的主要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供求矛盾;融资数量大以满足长期投资项目需要;资本市场金融工具即包括债务性工具也包括股权性工具;资本市场的交易工具收益高,风险大,流动性差;8、证券市场的分类:按照有价证券的交易程序分为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流通市场;ⅰ证券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通过发行市场增加证券的供给量,扩大证券市场的规模;主体:证券发行者;证券认购者;中介机构;方式:公募发行面向广泛的不确定的投资者与私募发行面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初次发行和增资发行;直接发行和间接发行;条件:由证券发行的额度、期限、票面面值、票面利率和发行价格有平价、折价、溢价三种等因素构成;ⅱ证券流通市场:又称二级市场或次级市场,是指通过一级市场已经发行的证券的交易市场;通常由证券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市场两个层次构成;其中,证券交易所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具有高度流动性;以竞价方式形成证券的公平价格;向投资者提供证券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及有关资料;促进了证券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的协调发展;主要主体是:佣金经纪人;专业会员;场内经纪人;场内交易者;而场外交易市场是非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和许多种不同债券的交易场所;具有的特点是非集中市场;开放性市场;证券种类繁多;双方协商议定价格;9、交易所内常用的指令:①市价指令---这是指示经纪人根据市场价格买入或卖出的指令;②限价指令---这是一种有条件的指令,设置指令执行的价格界限;③平单指令---只有当市场价格移动到特定价格时才会执行;④平单限价指令---当市场价触到平单的既定价时,就会变成一个限价指令;⑤触价指令---如果市场达到特定的价格,触价指令就变成市价指令;指令的期限:均在一定时间内有效,如日指令、周指令、月指令;10、外汇市场:定义:指由各种经营外汇业务的机构和个人汇合在一起进行具有国际性的外汇买卖的活动和交易场所;参与者: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顾客、中央银行;种类:从组织形式上划分:无形市场没有固定场所和时间、有形市场有固定场所和时间;从交易主体经营性质上划分交易层次: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外汇市场、银行同业间的外汇市场、外汇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外汇市场;从交易活动的范围划分:国内外汇市场、国际外汇市场;从外汇交易的交割期划分:即期外汇市场又称为现汇市场、远期外汇市场又称期汇市场、掉期市场同时进行现汇和期汇交易;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1、金融机构定义:从狭义角度看,金融机构是指专门从事金融活动或为金融活动提供专业服务的营利性组织;从广义角度看,金融机构还包括金融监管组织及国际金融机构;2、金融机构的类型:①按照管理地位不同分为:金融监管机构与接受监管的金融企业;②按照获取资金来源方式不同分为:存款性金融机构与非存款性金融机构;③按照是否担负国家政策性融资任务分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和非政策性金融机构;④按照业务方式不同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与非银行类金融机构;⑤按照服务领域和功能不同分为: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⑥按照出资的国别属性分为:内资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和合资金融机构;3、现代金融机构体系:↗中央银行---金融管理核心机构;金融机构体系→银行类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吸收活期存款、专业银行不能吸收活期存款储蓄银行、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抵押银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信用合作社、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资产管理公司;4、金融中介机构间接金融机构存在的必要性:由于资金的盈余者与借款者之间直接交易存在着交易成本、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诸多障碍,金融中介结构的存在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些障碍,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5、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①“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②银行体系: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其中,商业银行包括转制中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而政策性银行由政府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资本金由政府财政拨款;资金来源主要靠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及财政拨付;经营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力争保本微利;一般不设分支机构;③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机构、投资基金、财务公司、租赁公司;④外资金融机构第六章商业银行1、商业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的;一般认为如今的商业银行产生于古代的货币经营业早期:高利贷银行;现代:资本主义银行;注:1694年英国商人集资合股建立了第一家股份制的资本主义银行---英格兰银行;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2、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依据分支机构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的不同分为总分行制、单一银行制、银行持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3、现代银行的发展趋势:银行业务的全能化体现在业务经营出现证券化趋势;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银行资本集中化、银行公。
金融学复习重点精华版
一、名词解释1、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和组织形式的总称。
2、商业银行的存款制造:3、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
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
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采取信贷规模、现金计划等工具。
为实现其最终目标有一个传导机制,并有一个时间过程,一般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
也就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作,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活动,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最终影响国民经济宏观经济指标。
4、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指达成一笔交易所要花费的成本,也指买卖过程中所花费的全部时间和货币成本。
包括传播信息、广告、与市场有关的运输以及谈判、协商、签约、合约执行的监督等活动所费的成本。
5、信息不对称: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对称。
能产生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不公平或者市场效率降低问题。
6、逆向选择:定义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一般是指由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7、道德风险: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
8、利率风险结构:是指具有相同的到期期限但是具有不同违约风险、流动性和税收条件的金融工具收益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9、利率期限结构:是指在在某一时点上,不同期限的即期利率与到期期限的关系及变化规律。
10、终值:又称将来值或本利和,是指现在一定量的资金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价值。
现值是指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量现金折合到现在的价值。
二、简答题1、信用的本质与形式:①信用是如何产生的?如何理解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私有制是信用产生的基础。
金融学考试复习要点
金融学考试复习要点金融学考试复习要点金融学是现代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学科之一,它涉及股票、债券、外汇、货币政策、风险管理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职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能够掌握金融学知识的人才更受欢迎,在金融行业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因此,金融学考试备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将介绍金融学考试的复习要点,以便考生更好地备考。
1.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金融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商品市场等。
金融市场的特点、功能、分类、组织形式等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重要点,考生需要掌握它们的基本知识,例如:(1)金融市场的特点:流动性高、风险较大、信息不完全、价格波动剧烈等。
(2)金融市场的功能:资金调剂、风险转移、信息发现、价格发现等。
(3)金融市场的分类:按交易期限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按交易对象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按交易方式分为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等。
(4)金融市场的组织形式: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银行间市场等。
2.金融制度金融制度是指金融运作的各种规则、机制和制度,它包括货币制度、金融监管制度、信贷制度等。
正确理解和掌握金融制度对于答题至关重要,考生应该了解以下知识点:(1)货币制度:货币的职能、货币的种类、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等。
(2)金融监管制度:监管机构、监管框架、监管措施等。
(3)信贷制度:贷款业务、信用评估、资金来源等。
3.金融产品金融产品是指人们用来获取收益或分散风险的金融工具,例如股票、债券、基金、保险等。
金融产品的种类很多,且不断增加,考生应该统计和了解较为常见的产品,包括以下方面:(1)股票:股票的基本知识、股票市场的组织形式、股票分析等。
(2)债券:债券的基本知识、价格计算、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等。
(3)基金:基金的种类、基金公司的管理方式、基金定投策略等。
(4)保险:保险的基本知识、保险公司的分类、保险赔偿等。
4.金融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管理是金融学研究的一大重要方向,它是指通过多种手段和工具对金融活动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金融学复习重点
金融学复习重点-1货币制度的定义P20:简称“币值”,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体系2.货币需求的含义253: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把货币作为一种资产而持有的行为3.通货膨胀的含义P271: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持续、明显上涨的过程。
4.信用的含义P56:指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一种信贷行为,是商品或货币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
5.金融市场的含义P101: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工具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和交易机制的总和,是资金供求双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通过各种途径,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的交易活动的总称。
6.直接融资P70:资金供求双方通过特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是一种没有金融中介机构介入的融资方式。
7间接融资:资金供求双方不构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中介机构发生债权债务关系,是一种通过金融中介机构介入的融资方式。
8货币政策工具P305: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所采取的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中介指标都是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实现来实现的。
9.货币政策的含义P293:广义: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其他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以及所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
狭义: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金融变量,进而影响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1.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2.货币的职能p12: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3.货币的形态及其演变p5:①实物货币。
是最古老的货币形式。
金属货币有货币和铸币②代用货币。
指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并可以随时兑换为金属货币的货币。
纸币③信用货币。
纸币,辅币和支票性存款等④电子货币。
各种卡片和数字化货币4.货币层次划分标准:流动性p16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的货币层次:M0=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M1=M0+活期储蓄(包括邮政汇划制度或国库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债券(包括国库券)②中国的货币层次划分:M0=现金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场存款+个人信用卡类存款M2=M1+单位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6.货币制度的基本要素构成:P21本币和辅币1货币的种类,2货币的材料3,货币单位,4货币的发行和流通,5货币支付能力,6货币发行准备制度7.货币本位制度P23⑴银本位制:以白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本位制度。
金融学重点知识总结
金融学重点知识总结第一章货币与货币范畴一.单选题1.以金为币材的货币制度称为本位。
(单选,金,金币,银,金银)15页2.英国是什么时候正式宣布实行金币位(1816年)?15页注:英国是最早正式宣布实行金币位。
3.典型的金本位是金铸币制度,其基本特点是只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有无限法偿能力。
4.经过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任何形态的金本位都不复存在,现在各国5.所谓的双挂钩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既美元与黄金的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二.多选题1.货币的形态:实物货币,金属,信用,铜币,纸币,信用券2.货币制度大体涉及哪些方面?(15页)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的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支付能力的规定。
3.辅币的特点17页(1)辅币的面值大多是本位币的十分之一,半分之一。
(2)辅币由贱件金属铸造,为非足值通货(3)铸造权由国家垄断,铸造数量一般也有限制三填空题1.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规定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后来加上农民银行页这四行发行的钞票称为“法币“。
法币是法定不兑现的银行券。
2.人民币是1948年12月1日开始有刚刚组建的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不兑现的银行券。
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的开端。
3.可用于转账结算的存款,与银行券同样发货币的作用。
所以,这种可签发的支票的存款称为“存款货币”。
9页4.以货币作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是一个连绵不断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商品流通。
而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被称为流通手段,或购买手段、交易媒介。
11页5.典型的金本位是金铸币制度,其基本特点是只有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有无限法偿能力。
6.经过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任何形态的金本位都不复存在,现在各7.所谓的双挂钩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既美元与黄金的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金融学考试复习重点
金融学考试复习重点第一篇:金融学考试复习重点1、劣币驱逐良币律(格雷欣法则):劣节驱逐良币规律是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一种现象,这是因为货币按其本性来说是具有排他性、独占性的,于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2.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3.信用:经济学范畴的信用是指一种借贷行为,表示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
偿还性是信用的基本特征。
信用是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经济范畴。
4.收益的资本化:将各种具有特定收益的资产,在与利率的比较中表示出价格,称为收益的资本化。
2、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即这种利率发生变动,其他利率也会相应变动3.远期:是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约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相关资产。
1期货:交易双方按约定价格在未来某一期间完成特定资产交易行为的一种方式。
5互换:一种经双方协定在一定时间后彼此交换支付的金融交易。
20证券价格指数:是描述证券市场总的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主要有股票价格指数和债券价格指数。
.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
投资基金集中投资者的基金,由基金托管人委托职业经理人员管理,专门从事证券投资活动。
1.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1、价值尺度一定需要真实的货币吗?答:不需要,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它只需要表明这个商品的价值量是多少,相当于多少货币的价值量,并不需要将真实的货币摆在旁边。
比如,一台彩电的价值相当于十克黄金,在这里黄金充当货币,执行了价值尺度的职能,只要表明彩电的价值量,而不需要把十克黄金摆在一台彩电旁边。
这时货币是想象中的货币、观念中的货币,而不是真实的货币。
金融学部分复习题的参考答题要点
有赊销、赊购、分期付款等。它包含了销售与借贷两方面,作为信用制度的基础 , 调节资金余缺,对经济有润滑和促进作用。但其在方向上是严格单向的,规模上 也受到局限。
商业信用主要有以下特点: ①是企业之间提供的信用,债权人与债务人都是企业。 ②商业信用的发生必包含两种经济行为: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或者说是两 种行为的统一。 ③商业信用在生产资本循环和周转过程中为产业资本循环和周转服务,与产 业资本循环密切相联,其增减变化也受产业资本循环的影响和制约。 3.IS-LM 利率决定理论。 IS-LM 模型是由希克斯首创,由汉森补充和发展而成,它从商品市场和货币 市场的全面均衡来阐述了利率的决定机制。只有当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 均衡,即同时满足储蓄等于投资、货币供应量等于货币需求时,均衡收入和均衡 利率才能确定。如图 4-4 所示。
1 =500×
6% + 8% + 6% =2500(万元) 派生存款总额=存款总额-原始存款额=2500-500=2000(万元)
7..假设在银行系统有 20 亿元的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为 10%,银行体系 没有超额准备金。 (1)如果中央银行将准备金比率下调至 5%,最终货币供应量有何变化? (2)如果中央银行将准备金比率上调至 15%,最终货币供应量有何变化?
贴现率↑→商业银行借款成本↑→贷款数量↓ 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超额准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决策,贴现 变动一定程度反映了央行的政策意向,有一种告示效应。但运用起来比较被动, 而且贴现率高低也是有限度的,频繁调整也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 6.商业信用的作用与局限性 (1)作用: 有利于润滑生产和流通,加速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 有利于企业间的资金融通,加速资本周转; 有利于银行信用发展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 (2)局限性: 既受自身规模、方向和期限上的局限,也受实际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 商业票据流通局限在一定范围; 容易形成债务链和债务危机;影响货币供给的调控和信用总量的控制。
金融学重点
r1 r2
O
M1
M2
图12-3 凯恩斯利率论
第12章
利率的决定及作用
4.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利率决定:IS-LM模型
其理论核心是:利率与收入是
在投资、储蓄、货币供给、货 币需求四个因素相互作用同时 决定的。
r
LM
3. 如何看待货币的能动作用?增加货币供给有扩张效应,
效应的界限何在(可结合货币需求一章有关可使资源 结合的货币需求思考)?缩减货币供给有紧缩效应, 但紧缩货币供给并不一定能够使市场实现平衡,为什 么?
1.费雪认为商品价格水平 P 尤其是取决于:
A .金融资产价格 q 的变化
C.货币数量 M 的变化 2.费雪方程式:
哪些基本内容?
第5章
• 术语解释
存款货币银行
国际清算银行
金融中介概述
投资银行
储蓄银行
不动产抵押贷款银行
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简述
1. 2. 金融服务业与一般产业的异同何在? 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主要区别?
3.
4. 5.
我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能。 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
• •
•
什么是市场形成的基准利率?它起什么作用? 答:(1)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即这 种利率发生变动,其他利率也会相应变动。在市场经济中,基准利率是指通 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基准利率必须是市场化的利率:一方面,只 有市场机制才能形成整个社会的无风险利率;另一方面,也只有市场机制中 的市场化的无风险利率,其变化才可以使全社会其他利率按照同样的方向和 幅度发生变化。 (2)通过基准利率水平的变化趋势,可以了解全部利率体系的变化趋势。 另外,基准利率处于利率体系的核心主导地位,它不仅是稳定利率体系的 “锚”,更是调控利率体系的“纲”。“纲举目张”,整个利率体系将随之 调整。根据各国的实践经验,能够充当基准利率的只能是位于整个利率体系 的底部,风险最小,最满足公众流动性偏好,最能引导公众的预期,最便于 央行操作,传导效果最好的利率。目前世界各国的基准利率大致分为短期国 债回购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和再贴现率等,央行通过对这些利率的调控就能 实现对整个利率水平,乃至对经济的调控。显然,只有建立起有效的基准利 率,利率市场化改革才能有实质性突破,并能获得持续的进展。反之,如果 没有规范基准利率的主导作用,利率市场化改革就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金融学期末复习重点内容
金融学期末复习重点内容第一章:绪论部分1.金融含义:资金的融通,即资金的筹集、运用、融通及其管理。
2.金融学:金融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环境下如何进行资源跨期配置的学科。
金融学的核心问题是资本和资产的配资效率,分为宏观金融学和微观金融学。
第二章:货币1.货币含义是在商品和劳务交换,以及债权和债务关系清偿过程中用作支付手段和交易媒介,并被普遍接受的物体。
货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层次划分:现金、狭义货币、广义货币。
2.货币职能价值尺度,货币以自身的价值去衡量普通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功能。
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其作用是实现商品的价值。
支付手段,货币以信用方式买卖商品、借贷行为或单方面货币转让时发挥的功能。
贮藏手段,货币根据商品交易的需求,自动进入或退出流通,自发调节货币供给的功能。
世界货币,货币跨出国内流通领域,在国际间发挥商品交换一般等价物的功能。
3.货币制度含义:通常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结构、货币发行、货币流通和货币组织管理等的总称。
金属货币的出现是货币制度形成的基础,国家的建立使货币制度成为现实。
内容:主要分为金属货币制度和信用货币制度。
金属货币制度内容包括: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管理和准备制度,其类型有银本位货币制度、金银复本位货币制度、金本位制度。
信用货币制度内容包括:货币发行机构和权力、货币单位和结构、货币流通范围和对外比值、货币发行准备和保证,其类型有商品作保证的信用货币制度、有价证券作保证的信用货币制度、外汇资产作保证的信用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以白银为本位币的金属货币制度,最早在欧洲国家实行。
其基本内容包括:白银为货币材料,银币为本位币,可自由铸造无限法偿,银行券可自由兑换白银,白银可自由输出输入。
包括银两本位制和银币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国家以法律规定用金和银同时作为本位货币材料,并确定两种本位币单位的货币制度。
经历了金银平行本位制和金银双本位制两个主要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形式的演变:币材、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M0=流通中现金,即我们习称的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货币的职能: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势(价值尺度职能)
购买和支付手段
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储存职能)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1、规定货币材料2、规定货币单位3、对货币制造发行权的规定4、货币偿付能力的确定5、规定货币的发行准备
格雷欣法则:亦称“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金银复本位货币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必然出现实际价值较高的良币被贮藏、融化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无限法偿(主币):不论用于何种支付,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辅币):在一次支付中有法定支付限额的限制,若超过限额,对方可以拒绝接受。
背书:商业票据经债权人在票据背面作转让签字后,可以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流通转让。
这种在票据背面签字转让的手续就叫“背书”.▲背书人对票据负有连带责任.
★票据贴现:当票据的持有者在票据未到偿还期而又需要进行支付时,票据持有人就可以经过背书,然后把它以一定的价格转让给金融机构,获得现款满足支付需求,这种活动称作票据贴现.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想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商业信用的含义与特点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商业信用的典型形式----赊销。
商业信用活动包含了商品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买卖活动是基础。
商业信用的作用:商业信用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润滑剂作用,润滑生产和流通,加速了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和资本周转, 保证了产品供销的顺畅。
银行信用的含义与特点: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与商业信用不同,银行信用属于间接信用。
在银行信用中,银行充当了信用媒介。
银行信用的特点:第一,资金来源于社会各部门的暂时闲置货币,可以达到巨额的规模。
第二,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既独立于商品买卖活动,又有广泛的
授信对象。
第三,提供的存贷款方式具有相对灵活性,期限可长可短,数额可大可小,
可以满足存贷款人各种不同的需求。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具有密切的联系。
---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银行信用的出现又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完善;
---当商业票据进行票据贴现时,商业信用就转化为银行信用。
消费信用及其作用:
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消费信用可以刺激有效需求,促进商品销售,短期内可以发挥扩大消费需求和刺激生产
的作用。
但信用规模过大也会造成虚假繁荣。
消费信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赊销;--分期付款;--消费信贷。
制约消费信用的因素主要有:1、总供给能力与水平;2、居民的实际收入与生活水平;3、资金供求关系;4、消费观念与文化传统等。
国际信用的含义:国际信用是指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借贷活动。
国际信用体现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直接表现为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
国际信用的形式:1、出口信贷2、国际商业银行贷款3、政府贷款4、国际金融机构贷款5、国际资本市场融资6、国际租赁7、直接投资
利息:投资人让渡资本使用权而索要的补偿。
终值: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本利和
现值:未来某一时点上一定的货币金额,把它看作是那时的本利和,就可按现行利率计算出要取得这样金额在眼下所必须具有的本金
单利是对已过计息日而不提取的利息不计利息。
复利是将上期利息并入本金并一并计算利息的一种方法。
利率:利息率的简称,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
利率的种类:1、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2、市场利率、官定利率、行业利率3、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4、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
利息和利率的区别
利息是借贷关系中接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而利率则是利息率的简称,是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带出的本金额的比率,利率体现着借贷资本或生息资本增殖程度,是衡量利息数量的尺度。
凯恩斯利率论: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
如果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强,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就增加,当货币的需求大于货币的供给时,利率上升;反之,人们的流动性偏好转弱时,对货币的需求下降,利率下降。
影响利率水平的基本因素
1、平均利润率
2、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
3、国家的经济政策
4、物价水平
5、国际利率水平
影响利率的风险因素:1、影响利率的风险2、对利率的管制
决定利率对风险补偿(风险溢价)的要求:
——需要予以补偿的通货膨胀风险;
——需要予以补偿的违约风险;
——需要予以补偿的流动性风险;
——需要予以补偿的偿还期限风险;
——需要予以补偿的政策性风险
实际利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是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从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是实际利率。
汇率:国与国之间货币折算的比率
汇率的种类:1、单一汇率与复汇率2、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3、官方汇率、市场汇率、
黑市汇率
外汇种类:⑴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
⑵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⑶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
⑷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
⑸其他外汇资产。
广义的金融市场:以各种金融性产品为交易对象所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
狭义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运作以及资本资产的定价
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1、调剂资金余缺2、价格发现3、转移风险4、提供流动性5、降低交易成本6、增强宏观调控的灵活性7、促进金融工具的创新
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货币市场特征: 1. 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性低
2. 交易量大,主要是一种批发市场
3. 管制较宽松,较容易带来金融创新
货币市场构成:票据市场(贴现市场);短期国库券市场;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银行间短期拆借市场;回购市场……
资本市场:证券融资和经营一年以上的资金借贷和证券交易的场所,也称中长期资金市场。
资本市场基本构成:股票市场和长期债券市场。
这两者统称证券市场
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1)期限性;2)流动性;3)风险性;4)收益性;
金融工具的种类1)商业票据(1)本票(2)汇票(3)支票2)债券3)股票
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银行业的并购特征
1)并购主体由过去弱弱合并、以强吞弱转向强强合并;
2)并购跨度由过去以国内为主转向跨国并购;
3)并购形式由过去单一的横向并购转向混合并购;
4)并购策略由过去的恶意并购、强制并购转向主动并购;
5)并购地区由美国延伸到世界各地;
6)政府、社会中界服务部门和投资银行对并购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
商业银行
(一)性质: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一)作用:1、信用中介2、支付中介3、金融服务4、信用创造5、调节经济
商业银行的经营的三原则: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
中央银行与存款货币银行的比较: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不做业务各个银行没有钱了可以找央行借政府依靠这个特点来掌控国家经济
存款货币银行是一个企业做业务要盈利可以吸收存款然后放贷获得利润
但是需要听央行的话
中央银行的性质:是制定和执行金融方针、政策、法令制度,代表国家管理金融事业的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特征
1、不以盈利为目的。
2、不经营普通银行的业务,只与政府和各类金融机构往来。
即不办理存贷款等具体业务。
3、具有服务机构和管理机构双重性质,有执行金融监管、扶持金融发展的双重任务。
4、出于超脱地位,在各类金融机构之上,控制信用,调节金融。
中央银行的职能
(一)发行的银行
垄断货币发行权,是全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关。
(二)银行的银行
1、集中存款准备金
2、最终贷款人
3、组织全国的清算
(三)国家的银行
代表国家贯彻执行国家的财政金融政策,代理国库收支,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影响派生存款的因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超额准备金率。
原始存款: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
派生存款: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指由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申出来超过最初那部分存款的存款
金融创新的动因:1、金融创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2、金融创新是克服经济环境中各种风险的需要;3、金融管制和金融自由化思潮促进了金融创新的发展;4、科学技术进步加快了金融创新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