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疗法简介
拔罐法的概念
拔罐法的概念
拔罐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也被称为拔罐疗法或吸罐疗法。
它主要是通过在人体表面施加负压,利用罐子内的火、吸气、真空泵或其他方法,使罐体吸紧或产生负压,将罐固定在人体特定部位,以达到理疗的效果。
拔罐法可以通过改变体内气血运行、改善组织血液循环、调节人体气机和神经系统等途径,来促进血液循环、解除淤滞、舒筋活络、消除肌肉疼痛、增强免疫力、调理内脏功能,以及达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拔罐法在中医传承中广泛应用,并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简单的治疗方法。
中医拔罐疗法护理培训
拔罐结束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及时清理现场,将罐具消毒后备用。同时,要嘱咐患者 注意保暖和休息,避免受凉和劳累。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
02
拔罐器具介绍及使用
常见拔罐器具种类
竹罐
采用坚固的细毛竹制成,具有轻 便、耐用、不易摔碎、价格低廉 、吸附力大等优点,但易燥裂漏 气,且拔罐后罐体内存留的竹膜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拔罐疗法适用于多种病症,如风湿性 关节炎、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 等。同时,对于感冒、咳嗽等呼吸系 统疾病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禁忌症
虽然拔罐疗法具有广泛的适应症,但 并非人人适用。如皮肤破损、过敏体 质、孕妇及月经期妇女、高热抽搐等 人群应禁用或慎用拔罐疗法。
安全操作规范
理论考试主要考察学员对拔罐疗法基本知 识的掌握情况;实际操作考核则注重学员 在操作过程中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
成绩评定和反馈机制
01
成绩评定
根据考核标准对学员的成绩进行客观评定,确保评定结果 公正、准确。
02
反馈机制
及时向学员反馈考核成绩和不足之处,指导学员进行针对 性改进和提高。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
及时就医
若出现严重不适或疑似过敏反应等情况,应立即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
皮肤损伤
01
由于吸附力过强或拔罐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皮肤出现水泡、破
损等现象。
局部感染
02
拔罐后皮肤毛孔张开,若不注意保暖和清洁,容易引发局部感
染。
晕罐
03
部分患者拔罐过程中可能出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等症状,
留罐5-10分钟。
拔罐疗法名词解释
拔罐疗法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法的一种,有悠久的历史。
拔罐疗法是以杯罐为工具,借用某种方法产生负压而使杯罐吸着于皮肤,造成局部瘀血,用于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拔罐疗法具有祛风散寒、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
拔罐治疗后,病变局部皮肤就会出现青紫的瘀血,说明局部经络瘀阻较重,而拔出的瘀血就越明显,严重者会出现血块,轻者仅皮肤紫红,无病变者局部皮肤无变化。
瘀血明显者多为感受风寒、寒邪凝滞、经络气血不通、瘀血痹阻而致病。
如果经过拔罐治疗,局部皮肤颜色逐渐变淡,瘀血逐渐减少,说明治疗有效,继续坚持。
如果经过多次拔罐治疗,局部瘀血仍较明显者,罐印长期不消退,说明病程较久、瘀血较重,需要服用中药调理。
2024版拔火罐疗法[1]
2024/1/29
14
04
常见病症拔火罐治疗
2024/1/29
15
感冒咳嗽拔火罐治疗
取穴
大椎、风门、肺俞、曲池、合谷。
操作方法
采用闪罐法,将罐体吸拔在穴位 上,然后立即取下,再迅速吸拔, 如此反复多次,至皮肤潮红为度。
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注意事项
拔罐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风着 凉。
2024/1/29
2
骨关节康复
对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骨关节疾病,拔火 罐疗法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促进关节 功能的恢复。
软组织损伤康复
3
对于肌肉拉伤、韧带损伤等软组织损伤,拔火罐 疗法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损伤组织的修 复。
2024/1/29
26
在预防保健中应用前景
2024/1/29
亚健康调理
对于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拔火罐疗法可以调和气血,平 衡阴阳,改善亚健康状态。
2024/1/29
13
促进血液循环
拔火罐的温热作用可以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改善皮肤的血液供给和营养供给,增强皮肤深层细胞 的活力,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使局部温度升高,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旺盛。
拔火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细血管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象。红细胞中 血红蛋白的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促进白 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5
适应症与禁忌症
2024/1/29
适应症
拔火罐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软组 织损伤等。
拔罐法小结
拔罐法小结
拔罐法又称为拔火罐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患者的皮肤上放置罐子,利用罐子内的负压力,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拔罐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
下面我将对拔罐法进行小结。
首先,拔罐法能够加速身体的血液循环。
通过罐子的负压作用,可以有效地加强周围组织的血液流动,使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更快地被输送到各个器官和组织中,加速新陈代谢,促进受损组织修复。
同时,拔罐还可以加速废物和有害物质的排出,净化血液,改善体内环境。
其次,拔罐法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
拔罐可以刺激皮肤和软组织,促进血液和淋巴液流动,帮助减轻组织的水肿和炎症,缓解疼痛。
拔罐还可以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提高疾病和损伤的康复速度。
此外,拔罐法还可以促进消化和排泄功能。
拔罐可以刺激胃肠道的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缓解胃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拔罐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改善排泄功能,保持肠道的健康。
然而,拔罐法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拔罐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部位,避免在皮肤损伤、淤血、骨折等特殊情况下进行拔罐。
此外,拔罐过程中要控制拔罐的力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吸力和过长时间的罐子放置,以免对皮肤和组织造成损伤。
另外,拔
罐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以免引起感冒等不适。
综上所述,拔罐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加速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炎症、促进消化排泄等多种作用。
但在使用时需注意适应症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以上是对拔罐法的小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拔罐疗法
4、不同患者因年龄、皮肤状况的不同所适宜的留罐 时间亦有差异。一般儿童留罐7-10分钟,成人可 适当延长留罐时间,但一般要控制在15分钟以内。 一般留罐时间愈长,疗效相对愈好。但必须密切 观察患者情况,视情而定。 5、应用针罐疗法时,需防止肌肉收缩,发生弯针, 并避免将针撞压至深处,造成损伤,对胸背部腧 穴均应慎用此法;应用刺血拔罐时,针刺皮肤出 血的面积,要小于火罐口径,出血量需适当,每 次总量成人以不超过10ml为宜;在使用多罐疗法 时,火罐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 被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且因火罐互相排挤,亦 易于脱落;在应用走罐疗法时,应尽量避免在骨 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火罐漏气脱落。
起罐方法
起罐时,一般先用一手夹住火罐,另一 手拇指或食指从罐口旁边按压一下, 使气体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若 罐吸附过强时,切不可用力猛拔,以 免擦伤皮肤。
十、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
1、每次使用前要认真检查玻璃火罐,保证罐口光滑 无破损,罐体无裂纹。破损者应及时更换,以免 损伤皮肤。 2、拔罐时宜选择肌肉丰厚部位,且根据不同部位, 选用大小合适的罐。体位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 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及体位移动等情况 时,火罐易于脱落而需注意;环境要干净卫生, 拔罐后需盖好衣被以避风寒。 3、应用闪火法拔罐时,棉球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 酒精下滴烧伤皮肤。火力大小适中,左右手配合 默契,动作迅速,手法娴熟,所拔力量适度。力 量过大患者难以耐受,过小则影响疗效。
三、拔罐法分类
•
火罐—利用火力排去空气
排气方法分类
水罐—利用煮水热力排去空气 抽气罐—抽去空气
•
单罐—单罐独用
多罐—多罐并用
拔罐形式分类
闪罐—吸拔后当即起去,反复多次
中医拔罐疗法
•
贴棉法:将蘸有适量酒精的小片棉花,贴于罐的中、下、或
罐底,点燃后迅速扣于应拔的部位,即可吸附在皮肤上。贴棉法时,须
防止燃着棉花脱下。
•
投火法:将酒精棉球或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乘火最旺时,
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附在皮肤上。应用投火法拔罐时,火
焰须旺,动作要快,使罐口向上倾斜,避免火源掉下烫伤皮肤。
四、拔罐原则
(一)就近拔罐
即在病痛处拔罐。这是由于病痛之 所以出现,是因为局部经络功能之失调, 如经气不通所致。在病痛处拔罐,就可 以调整经络功能,使经气通畅,通则不 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地目的。
(二)远端拔罐
就是在远端病痛处拔罐。这远端部位 的选择是以经络走向为依据,刺激经过 病变部位经络的远端或疼痛所属内脏的 经络的远端,以调整经气,治疗疾病。 如牙痛拔合谷,胃腹疼痛拔足三里。
操作方法
针罐:先将毫针
刺入穴位,得气后 留针,然后以针刺 部位为中心,将罐 拔住,约10~ 15min,至皮肤潮 红充血起罐、起针。 此法能起到针罐配 合的作用,多用于 风湿痹证。
起罐方式
• 起罐时,应动作轻柔,协调。一手握罐将其稍 倾斜,另一手拇指近罐口沿处挤压皮肤,使气体 流入罐内,自然松落。不可生硬拔,以免损伤皮 肤,产生疼痛。
治疗盘、罐 具、95%酒精棉球、 火柴或打火机 、血管钳、弯盘、盛
水的治疗碗等。必要时备凡士林、 纸巾、毛毯、屏风。
罐的吸附方法
• 火吸法:闪火法:一手拿血管钳夹住95%酒精棉球,点燃。另一手
握住罐体,罐口朝下,将点燃的棉球深入罐的底部或中部绕1~2圈后迅 速抽出,立即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即可吸附在皮肤上。应用闪火法时, 棉球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烧、伤皮肤。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主治风寒湿痹痛、哮喘、咳嗽、腹痛、腹泻、各种闭合性软组织急性扭伤和慢性劳损、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官能症、面神经麻痹、目赤肿痛、脱肛、月经病与带下病、蛇蛟伤、产后子宫收缩疼痛、感冒、咳喘、阳缩、头痛、落枕拔罐疗法又称“负压疗法”,是用罐状器具,扣在患处或穴位上,用烧火、温热或直接抽取罐中空气(或温水的方法,造成罐中负压,使它紧吸在皮肤上,造成瘀血现象,从而起到治病作用的一种常见的民间治疗方法。
拔罐疗法在我国古代称“角法”,是用牛羊角作罐子,后来改用竹管做罐子,最后又改为陶制罐子和玻璃罐子。
早在公元281—361年间,晋代葛洪著的《肘后方》中就提到“角法”,可以认为是中国拔罐疗法的起源。
到了公元752年,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进一步阐述了“角法”的操作方法:刺破患处,用竹管吸拔出血。
到了公元1765年,清代医家赵学敏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对拔罐疗法进行了更详细,更具体的记述。
他深入民间,对民间疗法作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其书中对拔罐疗法的应用地区、出处、形状、适应证、使用方法及优点都作了详尽的记述。
他写道:“火罐,江右及闽中皆有之,系窑户烧售,小如大人指,两头微狭,使促口以受火气。
凡患一切风寒,皆用此罐。
以小纸烧见焰,投入罐中,即将罐合于患处。
或头痛则合在太阳脑户或巅顶,脐痛则合在脐上,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
须待其自落,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水合出,风寒尽出,不必服药。
.治风寒头痛及眩晕、风痹、腹痛等证。
”也对拔罐疗法进行了记述。
拔罐疗法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被广泛应用。
印度、希腊、前苏联等国使用这种疗法有较长的历史。
而当代的拔罐疗法,无论是在火罐的制作,还是操作方法,以及适应证的研究,都较过去有了进一步的改进提高。
目前,我国使用的火罐有以下几种:一、竹制火罐用直径3~5cm的竹筒,制成8~10cm长,中间略粗,两端略细,形如腰鼓的圆柱形管子,一端留节做底,罐口打磨光滑。
其优点是轻便、耐用、不易损坏。
中医适宜技术-拔火罐
1
主要内容
❖ 1、拔火罐的简介 ❖ 2、拔火罐的原理 ❖ 3、拔火罐所用的罐的类别 ❖ 4、拔火罐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2
一、简介
❖ 古称“角法”,最早记载首见于战国时期 《五十二病方》。即用小兽角吸拔。
❖ 拔火罐是一种充血疗法,利用热力排出 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紧吸在施治 部位,造成充血现象,从而产生治疗作 用。
❖ (6)背部拔罐,相应背俞穴及附近出现罐印:提示 与此穴相关脏腑功能异常或存在病变;
❖ (7)罐印中夹有隆起的风团:提示风邪所致,或过 敏体质;
❖ (8)罐印颜色深浅不一、泾渭分明:排除重罐前提 下,多提示风、寒、湿、热夹杂;
❖ (9)治疗过程中罐印逐渐减少或变淡:提示邪气减 退,病情好转、减轻或痊愈;
❖ (10)治疗过程中罐印逐渐变深或增多:提示病情加 重。
20
❖ 2、颜色: ❖ (1)罐印呈白色,或潮红、淡红:多为气虚血亏或慢性虚损性疾病; ❖ (2)罐印灰白、色淡或无颜色,且局部皮肤不温:多为虚寒证或湿邪体
质; ❖ (3)罐印红,罐内皮肤隆起明显:多为阴虚火旺; ❖ (4)罐印红而暗,罐内皮肤隆起不明显:多为瘀热; ❖ (5)罐印深红色或丹痧红点,或皮肤隆起程度不明显,触之微痛,兼见
11
常用的治疗罐法
❖ 留罐法 ❖ 指罐吸拔在皮肤后留置一段时间的拔罐法,
留罐时间一般为5到20分钟,夏季及皮肤薄 处留罐时间不宜过长。 ❖ 临床应用 ❖ 此法适用于治疗风湿痹症、感冒咳嗽等病症。
12
❖ 走罐法 ❖ 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
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 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这样就治 疗了数个部位。走罐时应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 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 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 ❖ 临床应用 ❖ 此法适用于治疗肌肉丰厚,皮肤平坦部位的病症, 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 痛等病症。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一、定义拔罐疗法是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出罐内空气,造成负压,是罐吸附体表腧穴或患处产生刺激,以防病治病的一种方法。
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起初并不是使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脓血,所以一些古籍中又名为“角法”。
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
二、常用器具拔罐的常用器具有:陶瓷罐、玻璃罐、竹罐(临床多用于煮药罐)、抽气罐(家庭使用最多)、橡皮罐等。
三、常用方法常用的火罐操作方法有:火罐法、水罐法(煮药罐即属此法)、抽气法。
四、拔罐时间拔罐的时间为5—15分钟;短者5分钟;长者20分钟。
治疗时要根据体质、病情、实术部位的不同决定拔罐的数目、时间。
拔罐后一般需到罐印消退后方可进行下一次拔罐。
五、常用疗法1、留罐法:也叫坐罐法,指罐体吸附在选定的部位或穴位或病灶点上且留置一段时间(5~15分钟)的一种拔罐手法。
2、闪罐法:指使罐体吸附在应附的部位上,立即提拉罐体使之脱落,直至皮肤潮红的手法。
适用于头面部、定点痛及耐受力较低的患者。
3、走罐法:又称推罐、飞罐等。
指罐体吸附肌肤后,用手握着罐体在皮肤上进行移动,以皮肤上出现红、紫、黑色斑为度的一种手法。
注:此手法作用力度、面积都较大,与刮痧疗法有相似之处。
操作前应在待走罐的部位涂上润肤剂。
一般背部走罐宜上下走,胸部应按肋骨走行方向走,带脉横走,肩胛内缘肩上横走。
上下肢、腹部宜旋转移动(顺时针、逆时针均可)。
此法对经络气血不通、脏腑功能失调、外感等病症如腰痛、肩周炎、坐骨神经痛,感冒发烧、高血压、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胃肠炎、痤疮等病症都可广泛应用,且效果颇佳。
4、摇罐法:用手握着吸附肌表的留置罐体,均匀、有节奏的上下(或前后)左右摇动,以一个部位20~30次为宜。
适用于小的包块、节结。
注:此法通过对局部的反复牵拉,可增加刺激量,提高疗效。
操作时,力求做到手腕放松、力量柔和、动作协调、均匀,忌快与生硬,以病人自感放松、舒适、能耐受为度。
拔罐疗法
有些病,拔火罐效果更好拔火罐是我国中医的传统疗法之一,古称“角法”,民间就有“针灸火罐,病好一半”的说法。
据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周仲瑜副教授介绍,拔罐疗法主要是通过机械刺激、负压和温热作用,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人体局部微环境,起到医疗和保健作用。
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拔火罐治疗效果更好。
感冒感冒了头昏、鼻塞、肩背酸痛,这时在肩膀和后背上拔上几个火罐,立时会感觉肩背松快、头脑清醒。
慢性咽炎药物治疗往往难以令人满意,可要是时不时地在脖子前面的廉泉穴或天突穴拔上个罐,会让你迅速不那么“堵得慌”。
慢性鼻炎在后背脊柱两侧的膀胱经第一侧线走罐治疗,效果非常好。
痛经拔罐对寒湿凝滞型和气滞血淤型的痛经效果明显,可在腹部的中极、归来、天枢穴和背部的肝俞、肾俞穴上拔罐。
运用拔罐疗法还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养颜美容,是家庭保健的好帮手。
很多人对拔罐有个误区,认为拔罐后印迹越深越好。
对此,周教授提示,拔罐部位的淤青程度主要是提示身体局部寒、淤、湿等病邪的程度,但并非淤青越深效果越好。
火罐吸附的强度要以不损伤皮肤为度,局部皮肤有炎症或是溃破、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都不宜拔罐。
另外,在前一次拔罐部位的淤青没有消失之前,不要在原处拔罐。
此外,妊娠妇女的腹部和腰骶部应禁用拔罐,儿童皮肤娇嫩,拔罐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起水泡。
对于过度疲劳、饥饿、大渴、醉酒的人不宜马上进行拔火罐,应休息恢复后再进行。
1. 额头长痘原因:压力大,脾气差,造成心火和血液循环有问题。
改善:早睡早起,多喝水。
2.双眉间长痘:原因:胸闷,心律不整,心悸。
改善:不要做太过激烈的运动,避免烟、酒、辛辣食品。
3.鼻头长痘:原因:胃火过盛,消化系统异常。
改善:少吃冰冷食物。
4.鼻翼长痘:原因:与卵巢机能或生殖系统有关。
改善:不要过度纵欲或禁欲,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5.右边脸颊长痘:原因:肺功能失常。
改善:注意保养呼吸道,尽量避免芒果、芋头、海鲜等易过敏的食物。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的应用范围
消化系统疾病:拔罐疗法可以促进消化系统的功能恢复,缓解胃痛、 腹泻、便秘等症状。通过刺激腹部和背部的一些穴位,可以调节胃 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改善消化功能
呼吸系统疾病:拔罐疗法可以缓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如咳嗽、 气喘、慢性支气管炎等。通过刺激背部和胸部的穴位,可以放松呼 吸肌肉,改善呼吸功能
同时,在进行拔罐治疗 时,也需要注意适应症 和禁忌症,选择合适的 拔罐工具和操作方法, 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6
第7章
拔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的优势
拔罐疗法的优势
拔罐疗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适宜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操作简便:拔罐疗法操作相对简单,容易掌握,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技巧。治疗过程 中,患者只需配合医生的指导,就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适用范围广:拔罐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包括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神经 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同时,拔罐疗法还可以用于养生保健, 如缓解疲劳、增强免疫力等
-
A
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
广泛的应用
拔罐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缓解疼痛、调整神经系
C
统、增强免疫力等多种
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拔罐疗法
D
的历史、原理、操作方法
和注意事项
1
第2章
拔罐疗法的历史
拔罐疗法的历史
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 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角
法
角法是一种利用动物的角作为 工具,吸附在人体表面,以达
2
在接受拔罐治疗后,可能会出现一些 不良反应,如局部疼痛、淤血、瘙痒 等。这些反应通常属于正常现象,但 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呼吸急 促、心悸等,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并采 取相应措施
拔罐疗法
5、推罐:又称走罐,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富的部位,如腰背、大腿等部,须选口径较大的罐子,罐口要求平滑,最好用玻璃罐,先在罐口涂一些润滑油脂,将罐吸上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即后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慢慢向前推动,这样在皮肤表面上下或左右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为止。
(5)起罐:左手轻按罐子,向左倾斜,右手食、中二指按准倾斜对方罐口的肌肉处,轻轻下按,使罐口漏出空隙,透入空气,吸力消失,罐子自然脱落。
6)火力大小:火力大小,也要掌握好。酒精多,火力大则吸拔力大;酒精少,火力小则吸拔力小。还有罐子叩得快则吸力大;叩得慢则吸力小。这些都可临时掌握。
(7)间隔时间;可根据病情来决定。一般讲来,慢性病或病情缓和的,可隔日一次。病情急的可每日一次,例如发高烧,急性类风湿,或急性胃肠炎等病,每卧一次、二次,甚至三次,皆不为过,但留罐时间却不可过长。
颈肌痉挛。主穴:肩井、大椎、肩中俞、身柱。
腓肠肌痉挛。主穴:委中、承山及患侧腓肠肌部位。
面神经痉挛。主穴:下关、印堂、颊车,用小型罐,只能留罐6秒钟,起罐,再连续拔10次到20次。
隔肌痉挛。主穴:隔俞、京门。
[妇科方面的适应症]
痛经。主穴:关元、血海、阿是穴。
操作方法
(1)准备材料:玻璃火罐二个(备用一个),根据部位,选择号型,镊子一把,95%酒精一小瓶(大口的),棉花球一瓶,火柴一合,新毛巾一条,香皂一块,脸盆一个。
(2)术前检查:检查病情,明确诊断,是否合乎适应症。检查拔罐的部位和患者体位,是否合适。检查罐口是否光滑和有无残角破口。
拔罐详解
拔罐详解第一章:拔罐基础 (3)1.什么是拔罐疗法 (3)2.刮罐与点罐的区别 (4)3.拔罐的中医理论依据 (4)4.什么是摇罐和转罐 (5)5.什么是发泡罐 (5)6.拔罐中的常见情况及处理 (7)7.拔罐疗法的中西医机理 (8)8.中医拔罐如何操作 (9)9.什么是药罐? (9)10.火罐都有哪几种? (10)11.拔罐的适应症 (11)12.什么是水罐 (11)13.什么是走罐 (12)14.拔罐的操作方法简介 (14)第二章:拔罐的介质 (15)1.拔罐的器具 (15)2.拔罐的吸拔方法与运用 (16)3.拔罐法 (17)4.拔罐疗法 (18)5.拔罐疗法时间探讨 (20)6.拔罐适应症 (21)7.拔罐治疗白癜风 (21)8.用火罐:三个误区要明白 (24)9.拔火罐新法浅散法 (24)第三章:火罐的种类 (25)1.角制罐 (25)2.竹制罐 (25)3.陶制罐 (25)4.玻璃罐 (25)5.挤气罐 (26)6.抽气罐 (26)7.火罐与负压初探 (26)8.几种拔火罐的方法 (27)9.走罐 (27)10.走罐疗法 (28)11.拔火罐三大误区 (29)12.拔罐疗法的功能及特点 (32)13.常用罐法及其特点--火罐法 (34)14.常用罐法及其特点--闪罐法 (35)15.常用罐法及其特点--走罐法 (36)16.常用罐法及其特点--转罐法 (36)17.常用罐法及其特点--刺络拔罐法 (37)18.常用罐法及其特点--水罐法 (37)19.常用罐法及其特点--药罐法 (37)20.拔罐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38)21.拔罐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41)第四章:拔罐文化 (43)1.先秦时期 (43)2.晋唐时期 (43)3.宋金元时期 (44)4.拔罐简史--先秦时期 (45)5.拔罐简史--晋隋唐时期 (45)6.拔罐简史--宋金元时期 (45)7.拔罐简史--清代时期 (46)8.拔罐简史--现代时期 (47)9.火罐疗法的源流 (48)10.火罐的源流 (48)11.拔罐疗法发展概况 (49)12.拔罐操作 (50)13.拔罐可助您轻松戒烟 (51)14.拔罐养生常用穴位 (52)15.拔罐疗法的保健功效 (53)16.拔罐养生常用方法 (53)17.儿童保健拔罐 (55)18.足三里穴拔罐的保健作用 (56)第五章:百病拔罐 (57)1.哮喘的拔罐疗法 (57)2.风湿关节炎的拔罐疗法 (57)3.治胃炎的拔罐疗法 (57)4.儿童哮喘的火罐疗法 (58)5.百日咳火罐疗法 (59)6.拔火罐治哮喘 (61)7.感冒的拔罐疗法 (62)8.咳嗽的拔罐疗法 (64)9.肺炎的拔罐疗法 (68)10.高血压病的拔罐疗法 (71)11.惊悸的拔罐疗法 (73)12.健忘的拔罐疗法 (75)13.眩晕的拔罐疗法 (76)14.慢性胃炎的拔罐疗法 (78)15.泄泻的拔罐疗法 (80)16.胃痉挛的拔罐疗法 (82)17.呕吐的拔罐疗法 (84)18.腹痛的拔罐疗法 (85)19.腹胀的拔罐疗法 (87)20.呃逆的拔罐疗法 (88)21.便秘的拔罐疗法 (90)22.偏瘫的拔罐疗法 (92)第一章:拔罐基础1.什么是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拔罐常识拔罐的吸拔方法与运用(2024)
全身反应
拔罐后,患者可能感到全身轻松 、舒适,精神状态有所改善。
2024/1/29
29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 2 3
皮肤破损
若拔罐力度过大或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皮肤破损 。应立即停止拔罐,并对破损皮肤进行消毒处理 ,避免感染。
晕罐
部分患者拔罐过程中可能出现头晕、恶心、面色 苍白等晕罐现象。应立即停止拔罐,让患者平卧 休息,适当补充水分。
拔罐后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保 暖,避免受凉;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为主,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避免感染。
2024/1/29
27
07 效果评估与风险 防范
2024/1/29
28
效果评估标准
症状缓解程度
拔罐后,患者的症状应得到一定 程度的缓解,如疼痛减轻、肿胀
消退等。
皮肤反应
拔罐部位可能出现红色、紫色或 黑色的瘀斑,以及局部发热、瘙 痒等反应,这些反应通常会在短
2024/1/29
19
05 拔罐疗法适应症 与禁忌症
2024/1/29
20
适应症范围
呼吸系统疾病
如感冒、咳嗽、哮 喘、支气管炎等。
妇科疾病
如月经不调、痛经 、乳腺增生等。
2024/1/29
疼痛类疾病
如颈肩腰腿痛、便秘等。
其他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 、神经衰弱等。
17
穴位选择与功能
肺俞穴
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 开1.5寸。主治咳嗽、气喘、鼻塞
等病症。
2024/1/29
中脘穴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 4寸。主治胃痛、腹胀、呕吐等消 化系统疾病。
足三里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之,复习近十年来有关拔罐疗法在临 床各科应用及实验研究文献并进行分析,总 结拔罐疗法作用机理研究的成果。我们发现, 目前多从免疫调节这一角度进行探讨并涉及 自由基代谢、组织血红蛋白、机体代谢、神 经传导、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等领域。可以 认为,拔罐疗法是由局部的理化生物刺激达 到多系统的整体调节,故从神经免疫内分泌 综合调节网络开展研究有望取得更进一步的 成果。
宋金元时期 竹罐已完全代替了兽角; 在操作上,则进一 步由单纯用水煮的煮拔筒法发展为药筒法。 明代 拔罐法已成为中医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 当时一些主要外科著作几乎都列有此法。主要用于 吸拔脓血,治疗痈肿。 清代出现了陶土烧制成的陶罐,并正式提出了沿用至 今的“火罐”一词;其次拔罐方法,有较大进步,出 现目前仍颇为常用的投火法;治疗范围也突破了历代 以吸拔脓血疮毒为主的界限,开始应用于多种病症
机械刺激 拔罐疗法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 得以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 管以及皮下的腺体;这种刺激,可以被皮肤、血管 感受器捕获,经过传入神经纤维传至大脑皮层,反 射性的调节兴奋和抑制,这种双向调节的功能,使 整个神经系统趋于平衡。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当轻而缓的拔罐可 使神经受到抑制;当强而急的拔罐则可使神经兴奋。 负压吸拔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其治疗效果。 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孔充分张开,汗腺和 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 脱落,从而是使体内的毒素、废物得以加速排出。
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重视传统医药的发展, 对民间疗法进行了广泛的发掘、整理、研究。随着 针灸、经络学科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拔罐疗法得到 不断改进和完善,使之得以继承和发展,并广泛应 用于临床。 科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拔罐疗法,特别是 真空抽吸拔罐法,配合不同规格的透明塑料罐,适 应各种不同部位,罐内皮肤反应明显可见,即可留 罐,也可走罐,方便耐用,更有利于家庭保健和推 广普及。得到广大医护工作者和保健爱好者的高度 赞赏和评价。
多项试验表明,吸拔刺激能激发吞噬细 胞作用。拔罐前后比较,拔罐后白细胞总数 有少量增加,其吞噬细菌指数细胞反应白细 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及血清补体效价都明显 的提高。而且其数目并无明显增多,而吞噬 细胞的功能却明显地提高了。
溶血刺激 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 细血管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组织 胺,5-羟色胺以及红细胞中血红蛋白释放,对机 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 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 同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肤对外 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 力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 调节。
协助诊断 祛除病邪
通过观察所有拔罐后体表的变化可以推 拔罐疗法以负压吸拔体表的穴位,能够
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及与内脏的关系。
开腠理、散风寒,而且还能调整脏腑经络的作用, 鼓舞人体的正气,也有助于体内致邪气的排出。 双向调节 在取穴和拔罐方法都不变的情况下,拔
罐疗法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
现代医学对拔罐疗法的认识
温热刺激 负压收缩,产生温热效应,表现为: 局部的浅层皮肤组织发生波动充血,血管扩张,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改善局部 组织的营养状态。 吸拔之后引起的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可迅 速带走炎性渗出物及致痛因子,消除肿胀和疼 痛。吸拔之后局部白细胞数目的轻微增多的和 吞噬机能的增强可以吞噬细菌和病毒,所以有 消炎作用。
历 史 沿 革
先秦时期
《五十二病方》是中国现存最古的医书,大约 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这就表明我国医家至少在公 元前六~二世纪,已经采用拔罐这一治疗方法。 晋唐时期 东晋人葛洪,在其所撰的《肘后备急方》特别 告诫要慎重地选择适应症候,书中强调:“痈疽、 瘤、石痈、结筋、瘰疬皆不可就针角。针角者,少 有不及祸者也” ; 拔罐的工具有了突破性的改进,开始用经过削 制加工的竹罐来代替兽角。
拔 罐 疗 法 简 介
概 述
拔罐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在我国民间广 为流传,操作简便、经济、病人无痛苦,而且疗效 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古称“角法” (以兽 角做罐治病,故而得名),又称吸筒法,。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挤压 等方法排除罐内的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施 术部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淤血现象, 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特点: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器具价廉、疗效 迅速、使用安全、易于掌握、治病保健范围广, 便于推广应用。
总之,拔罐疗法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不 断完善,已发展为中医辩证,循经选穴的配 方的有效治疗手段,中医不再只有针、灸、 药、按摩等方法的辅助手段。拔罐疗法将会 不断被人们认识和发展,以其简、便、廉、 验、速、无副作用等优点,成为单独治疗疾 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拔
罐作用ຫໍສະໝຸດ 平衡阴阳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发热是阳气盛实 的表现,而寒战恶寒是阴气盛实的症状,在大椎 进行拔罐能够治疗发热的疾病,而在关元进行则 能治疗寒性的疾病。 调和脏腑 拔罐疗法可产生充血、瘀血等变化,通 过经络与内在的脏腑相连,从而治疗各种脏腑疾 病。 疏通经络 拔罐疗法通过其温热机械刺激及负压吸 引作用,刺激体表的穴位及经筋皮部,祛除经络 中的各种致病的邪气,气血畅通,筋脉关节得以 濡养、通得,从而治疗各种疾病。
拔罐疗法的适应症
内科 使用于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头痛,高血压,三 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失眠,健忘,糖尿病,胃肠炎, 腹泻,便秘,消化不良,脑血管意外,胆囊炎,肝炎等。 外科 适用于胃肠痉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肥大,坐 骨神经痛,肩周炎,泌尿系结石,脱肛,落枕,神经损 伤等。 妇科 适用于月经不调,盆腔炎,带下病,痛经,功能性 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子宫脱垂等。 男科 适用于阳痿,早泄,遗精,不射精症,慢性前列腺 炎,前列腺增生症等。 儿科 适用于百日咳,哮喘,消化不良,遗尿,疳积。 五官科 适用于结膜炎,近视,红眼病,鼻炎,牙痛,咽 炎,下颌关节炎,口腔溃疡,目赤肿痛等。 皮肤科 适用于座疮,湿疹皮炎,带状疱疹,荨麻疹,酒 渣鼻,皮肤瘙痒等症。同时还可用于防病、强身。 其它 常用于保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有关实验表明推罐操作时能获得近似 380mmHg的负压强极限值,这样大的负压吸拔 能引起皮肤发红、瘀紫,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产生自我溶血现象, 使部分蛋白质分解,产生组织胺或类组织胺物 质,并使局部皮肤营养得以改善,促进神经兴 奋或抑制,刺激末梢感觉传导,提高肌肉工作 能力与耐力,加速血液及淋巴循环,促进胃肠 蠕动,改善消化功能,促进和加快肌肉和脏腑 对代谢产物的清除和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