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

合集下载

安徽大学研究生中特政治期末考试试题精选

安徽大学研究生中特政治期末考试试题精选

1.苏联模式失败的原因和启示? (2)2.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3)3.中国的党政关系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3)4.在未来较长时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线,试分析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和基本要求? (4)5. 试述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

(5)6.试述我国社区建设的成效及发展趋势 (6)7.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7)8.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应如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8)1、问题: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请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谈谈认识。

(9)2、有人说,发展是硬道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0)3、在新世纪之初,中国为什么会提出和平崛起发展战略?怎么平和看待“中国威胁论”和“文明冲突论”? (10)4、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13)5、当前在如何解决贫富差距拉大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继续发展经济上,唯有经济发展了、蛋糕做大了,才有能力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另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完善分配体制上,只要分配公平了,蛋糕分合理了,就能缩小贫富差距。

请结合实际评析上述观点。

(15)6、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

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16)7、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17)8、面对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和认可中国的制度优势。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力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力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有力科技进步和创新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过去,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劳动力的廉价优势,这种发展方式带来了一些问题,如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而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首先,科技进步和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等,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科技进步和创新还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灵活性,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这样,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空间,增加投入研发和创新的动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其次,科技进步和创新可以带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原有产业的附加值可以得到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牌价值可以得到增加。

如,通过应用新材料和新技术,传统产业可以实现绿色化、智能化和高端化的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同时,科技进步和创新也能够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例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使经济结构更加多元化和先进化。

第三,科技进步和创新可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企业能够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

科技进步和创新也可以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繁荣和发展。

同时,科技进步和创新也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为经济发展转变提供更好的人力资源。

最后,科技进步和创新可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传统的“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过去,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劳动力和资本的扩张,而科技进步和创新可以将经济增长的驱动力由要素转向创新。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使我国的经济从依赖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依赖科技进步和创新,强调质量效益和效率提升的发展模式。

高考政治热点:“两会”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高考政治热点:“两会”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10年高考政治热点:“两会”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湖南罗石文背景资料:2010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了2010年我国经济以及民生工作的主要任务以及要着力抓好的八个方面的工作,其中第二个方面的工作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这部分的具体内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

一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用好技改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节能降耗。

二是促进企业兼并重组。

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推动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三是全面提升产品质量。

引导企业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社会责任。

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努力把我国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

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

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

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一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抓紧修订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服务网络和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减少、简化行政审批,坚决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

二是继续落实财政对中小企业支持政策。

中央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106亿元。

对部分小型微利企业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

中央财政预算内技术改造专项投资要覆盖中小企业,地方政府也要加大投入。

三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完善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

鼓励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中小企业贷款税前全额拨备损失准备金。

发展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落实好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准备金提取和代偿损失在税前扣除的政策。

如何认识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如何认识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SpecialEditorial本刊专论如何认识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周叔莲刘戒骄【摘要】作为描述经济发展总体性质和特征的一个概念,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经济系统由当前状态向理想状态或目标状态进化需要遵循的规范.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其内涵比经济增长方式更广泛、更深刻。

我国经济发展必须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必须更好地促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为重点,加快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

加快建立和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并继续深入研究经济增长方式问题。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资源环境『中图分类号1F121【文献标识码1A【文章编号】1007—1962(2008)06—0005—05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

也是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命题。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是把“增长”改为“发展”。

但是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个改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又一次飞跃.将对我国发展方式产生重大导向作用。

本文围绕怎样认识和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切把握发展规律、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

历史地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已经开始探索如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强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把握的几个战略要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把握的几个战略要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把握的几个战略要点陈庆修【摘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根据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其实质是解决经济如何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有科技和管理创新作为支撑,以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作为根本,配合政府职能的转变、现代能源与资源制度的完善,以及市场机制的健全.只有将这些因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也就是说,要把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路子;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更多地依靠法律的、市场的手段节能降耗减排;继续深化改革,完善政绩考核机制和财税体制,从体制、机制、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形成有利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具体地说,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加强自主创新结合起来;二是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提高比较优势素质结合起来;三是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政府职能结合起来:四是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结合起来;五是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完善现代资源环境制度结合起来.【期刊名称】《中国流通经济》【年(卷),期】2010(024)005【总页数】4页(P34-37)【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学发展;科技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市场机制【作者】陈庆修【作者单位】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北京市,1000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0.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发展的问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质上是解决经济如何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

《政治经济学》第三章考点手册

《政治经济学》第三章考点手册

《政治经济学》第三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考点3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二级考点,单选、多选、简答)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平赎买资本等途径建立的。

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②通过和平赎买民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③改造个体私有经济,建立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

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①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区别。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

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简述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原因。

(简答).....................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原因:(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

社会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决定的。

(2)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在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条件下,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可以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也为其他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平台。

(3)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4.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不仅指量的优势,更注重质的提高。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整个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反映的则是财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具有可变性和灵活性。

6.股份合作制是一种兼股份制和合作制为一体,实现了劳动者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相结合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7.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这是我们党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把握我国发展规律基础上确定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一、转变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

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

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方针以来,我国虽然已在这方面取得不少成效,但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不仅影响短期的健康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将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这两个字的改动,寓意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

第一,更好地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这种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

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就是简单地把增长当做发展、把增长作为第一位的追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法律问题:论科技法的任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法律问题:论科技法的任务
摘 要: 科技 法是一 个新 兴的 法律 群体 , 由科技 政 策法 、 科技 研发 法和科 技成 果转 让法组 成 , 典型 的 问 是
题 中心主 义的法 , 别 强调 特定 时期 国 家科技发 展 战略 的 支撑和 实现 。科 技 法通 过 催 生、 养 和 引领 、 强 特 培 增
高技术 产业 的成 长 , 动 经济结构 调整 ; 推 通过 确立 国 家介入科 技 活动 的原 则和路 径 , 建立科研 人 员、 科研机 构
的兴 起 和 在 1 纪 的发 展 , 1一 l 8世 为 8 9世 纪 资 产 阶级 近 代 法
的建立奠定 了理论 基础 , 近代法 的全部成就 浓缩 为一句话就 是法典化支撑 的“ 六法体系 ” 。在六法的法典化体 系中 , 内在
逻 辑 的一 致 性 、 念 的普 适 性 和法 律 与 案 件 事 实 之 间 的 三 段 概 论演绎推理 准则 的完美 性 , 成 了欧 洲 大陆 法 系法 治 的根 构
活 动 正 逐 渐 成 为 常 态 。 正 是 在 此 背 景 下 , 国 于 16 英 9 5年 制
定了《 科学技术法》 这标 志着科技法概念的诞生以及科 技法 , 制度建构 的启 动。随后 , 奥地 利 于 16 9 7年制定 《 科学 研究
具及发射技术和洲际导弹发射 能力上都 领先于美 国, 给美 国
案 的形式 出现 ; 二是 日本为代表 的通 过《 科学技术基本法》 确
立 “ 学技术创 造立 国” 基本 国策 , “ 二章 基本计 划 ” 科 为 在 第
的基础上 , 分别制定实施《 学技术基 本计划 :96 20 ) 科 19 - 0 0 、 ) 《 学技术 基 本计 划 :0 1 2 0 》 《 学技 术基 本计 划 : 科 20 - 05 和 科 20 - 2 1), 中第三期计 划道 , 理 性 ” 中 心 的 自然 法 学 在 1一 l 以“ 为 6 7世 纪

政策理论

政策理论

政策理论:把握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十二五”时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应抓住对经济发展全局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影响较大的主要问题,强化措施,重点推进。

调整需求结构。

调整需求结构就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首要任务。

我国需求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

一是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二是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三是处理好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的关系。

调整产业结构。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就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工作重点。

调整城乡结构。

我国的现代化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

调整城乡结构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一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二是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完善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三是加强城镇化管理,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一是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二是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健全扩大就业,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三是积极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四是加大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是规范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再分配机制,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加强和改善价格调控努力保持物价总水平的措施1.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第一是货币发行过量、输入性通胀。

特别是最近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国际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都在急剧上涨;流动性泛滥是物价上涨的罪魁之一,是通胀的祸首之一。

自然辩证法 题目与答案

自然辩证法 题目与答案

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清醒认识和科学回答四个基本问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2)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4)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2.简述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最基本国情是中国始终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主要是:第一,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第二,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第三,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第四,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何不包括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与发展,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是对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又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也是对毛泽东同志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重要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它们具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

毛泽东思想主要的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道路探索和新中国怎么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即是改革开放以后提出的新课题,中国人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探索,和思想的总结都是凝聚在邓小平理论中的。

因此毛泽东思想是不包括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

4.简述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关系。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二者的联系是:第一,二者都是经济发展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

第二,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

用“两大战略”托起创新型国家未来

用“两大战略”托起创新型国家未来

用“两大战略”托起创新型国家未来新华社记者崔静、余晓洁、单纯刚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创新驱动”的两个轮子,将成为未来五年中国加速科学发展进程的重要支持和巨大动力。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突出强调了“科技进步和创新”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关键作用。

这一判断凝聚了社会的强烈共识,传递出鲜明的政策指向。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普遍表示,要通过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这两大战略,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没有科技能力提升的“作为”,就没有创新型国家的“地位”神舟七号返回舱,“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模型,探月工程三期月球着陆器和月球车样机……全国两会期间,“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同期举行。

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模型,向人们展示着我国科技创新的巨大成就。

目睹这些,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姜杰委员感慨万端:“‘十一五’时期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十二五’时期要在此基础上再上台阶!”代表委员普遍认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十二五”要进一步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驱动国家持续发展。

共识凝聚十分宝贵,征途上前行仍须砥砺。

切实加大科研投入,让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加快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围绕走向创新之路的关键问题,代表委员们展开热烈讨论。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到2015年,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由现在的1.8%上升至2.2%,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

“在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政府在增加科研投入的同时,还要加强政策引导。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北方软件学院院长张桂平代表说。

十二五题目及部分答案

十二五题目及部分答案

一、填空1.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万亿,城镇新增就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

2.全国总人口控制在亿人以内。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岁,达到岁。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万套。

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4.城镇年均就业万人,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

2*105.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_________________的指导方针,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3*6 全对得20分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较有意义的知识点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

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大力开发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国际商务、能源资源、农业科技等经济领域和教育、文化、政法、医药卫生等社会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统筹推进党政、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高技能、农村实用、社会工作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人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

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

推动人才管理部门职能转变,规范行政行为,扩大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

深化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营造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

形势与政策复习题和答案

形势与政策复习题和答案

一、名词解释:1、海权:国家在经济,军事等方面控制和利用海洋的力量。

2、海洋权益:海洋权利和有关海洋利益的总称。

包括海洋政治权益,海洋经济权益,海洋科技权益等。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以五年为一个阶段,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战略规划和部署,设立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引导未来五年的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式、路径、目标提供思路指南和行动纲领。

4、中等收人陷阱: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5、老龄化社会:指老年人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

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6、扩大内需:指扩大某经济体内部的需求。

内需,即内部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

扩大内需,就是要通过发行国债等积极财政货币政策,启动投资市场,通过信贷等经济杠杆,启动消费市场,以拉动经济增长。

7、消费率:消费率又称最终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的最终消费(用于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总额)占当年GDP的比率。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用于最终消费的比重,是衡量国民经济中消费比重的重要指标。

其公式为:消费率=消费基金/GDP×100%。

其中,消费基金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8、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指由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以提高货币供应,可视之为“无中生有”创造出指定金额的货币,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

其操作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入证券等,使银行在央行开设的结算户口内的资金增加,为银行体系注入新的流通性。

“量化”指将会创造指定金额的货币,而“宽松”则指减低银行的资金压力。

9、金砖国家:传统“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

深刻理解“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

深刻理解“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

深刻理解“十二五”规划的主题和主线十二五规划问题是当前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也是今明两年各地公选考试的热点,尤其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公选王专家提醒广大考生,要深刻理解这一核心观点,有可能在论述题和案例分析、策论中灵活出现。

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深刻理解这个主题和主线,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认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综观国际国内形势,世情和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变化孕育着机遇,也伴随着挑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一)国际环境的新趋势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发展模式、供需关系、治理结构调整变化,外部环境更趋复杂,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多方面影响。

一是世界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发生新变化。

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各国经济复苏仍不均衡,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

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不振,房地产、金融等支柱产业在危机中受到重创,新的经济增长点短期内还难以形成。

一些国家政府负债过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其潜在危害和影响不容小视。

特别是一些主要经济体为刺激本国经济复苏,持续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大量投放流动性,可能会引起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推动能源资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热钱的涌入也会对新兴经济体发展带来冲击。

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重组引人关注。

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倡导储蓄、鼓励出口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试图解决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过高、经济“虚拟化”等问题。

有的发达国家还实施扩大出口战略,推行产业回归和制造业再造,力求改善贸易失衡状况。

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在线测试

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在线测试

在线学习必修课测试题(模拟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

A.第一产业比重低B.制造业水平低C.服务业比重较低D.第二产业比重低2、()年,我国经济总量第一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A.2008B.2009C.2010D.20113、“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平均()%的水平。

A.7B.7.5C.8D.94、在贵州瓮安事件中,()组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A.黑恶势力群体组织B.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的组织C.越位的社会组织D.社区组织5、在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A.黑恶势力群体组织B.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的组织C.越位的社会组织D、社区组织6、陕西镇平县华南虎事件所表现出的新社会需求所带来的挑战是()。

A.基本生存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发展需求越来越强烈B.基本需求的标准在逐步提高,权利需求越来越强烈C.社会安全需求愈来愈强烈,阶层和代际之间需求差异较大D.社会经济需求全面得到满足,政治民主权利要求越来越强烈7、在劳资关系里面,工会应()。

A.调节劳资关系B.维护保障工人的合法主权C.协调各方矛盾D.主持公正裁判8、城市的拆迁本质是()的问题。

A.金钱B.土地C.住房D.户口9、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以()为本。

A.弱势群体B.利益集团C.政府人员D.工商阶层10、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发展B.建设C.以人为本D.统筹兼顾1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与时俱进B.以人为本C.统筹兼顾D.全面协调可持续12、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是()。

A.以人为本B.全面协调可持续C.统筹兼顾D.发展13、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全面协调可持续B.统筹兼顾C.调整结构D.加快转型14、()是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持久、最难替代的竞争优势。

A.经济竞争力B.政治竞争力C.军事竞争力D.文化竞争力15、文化自觉,首先是()。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精心整理]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精心整理]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摘要:在现代社会,科技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乃至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经济发展使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

在目前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下,经济唯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文主要通过我国国情分析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研究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举例说明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总结科技进步对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科技进步与许多国家相比,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水资源等重要资源占有量不足,生态环境脆弱。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基于技术进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迫在眉睫。

因此,早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邓小平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

1995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就提出把科技进步提高战略高度来认识。

1996年3月召开的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上,李鹏总理就谈到“面向经济建设,加快科技进步”这个话题时,说道“在当代条件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的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可以看出,科学技术是目前我们发展经济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我国经济社会走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无论是提高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还是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都必须建立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

新型工业化道路决定了技术进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试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意义

试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意义

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是掌握 和探索经 济发展规 律
的途径
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 使我国经济得以迅猛发展。
但 自改革开 放以来 , 国经济发展主要 特征是 , 我 投入特别 高, 增长特别快 。 经济增长 量逐年攀升 , 即使是 受全球 金
融危机 的大背景 影 响, D G P增 长率也达 到 了 8 。与 此 %
供公共产品的服务力度, 集中精力调配经济体制及政策。
因此 , 变经 济发 展方式 能够促 进政 府管 理体 制 改革 。 转 总之 , 变经 济发 展方式可 以促进各种 体制 的改革 , 以 转 可 健全各项保障制度 , 从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发展。
四、 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是全面 实现 小康社 会的重 要
种 现象 , 国企进行体制改革 , 对 使包括国企在 内的所有企
了显著的提高 。然而 . 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 , 诸如社会基 看病难 、 房价居高不下等问题也随之出现 , 主要原 因就是 政府对公共服务不 到位 。矛盾 最主要 的体现是 , 的地 有 区甚至是全国大部 分地 区 , 随着经 济的发 展 , 城乡贫 富差 关注和重视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是胡锦涛 主席在党 ,

些关键 的资源还没 有实现市场 化改革 。比如 说 , 石油
等资源 , 市场改革缓慢 , 有形成有效 的市场化 改革 , 没 从 而不能从市场供求关 系和能源紧缺程度等方 面反 映开发
经济 发展成果 主要体现 在 , 人们 的收 入水平得 到显 著提高 , 对物质产品和服务 的拥有量和需求量不断提高 ,
高, 做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从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 [ 关键词] 经济; 发展方式; 转变; 意义 [ 中图分类号]F2 . [ 14 1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10 4 1 (02 0 — 05 0 04— 87 2 1 )2 07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题
运用经济常识,从国内国际两个角度,论述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

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视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有利于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促进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好更快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从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

/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促进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协调,实现清洁生产,使经济增长可持续地进行,从而加快经济由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例如,国家鼓励企业研发风能这一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中国风电装机总量已经达到700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五,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产业结构随着科技的广泛应用而不断发展变化。

/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利于我国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从而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巩固第一产业;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也有利于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第二产业,并促进信息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因此,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例如,中央发布有关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一号文件,促进农业的现代化,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利于提升国际竞争力,从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我国要敢于并善于参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

/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有利于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也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走出去”的实力,才能由小到大逐步形成自己的跨国公司,以便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竞争。

例如,国家实施出口退税政策,鼓励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从只占国际市场的2%,到现在成为世界最大高科技产品出口国,有利于转变我国贸易发展方式,提升国际竞争力。

(再如海尔集团通过提高科研能力,不断改进产品,提高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逐步成长为大型的跨国公司,增强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实力,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从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由投资和出口两驾马车拉动,这会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安全性。

而消费具有动力功能,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

科技的进步和创新能够创造新的消费方式,引起新的消费需求,催生新的消费热点,从而有助于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使我国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从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我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安全性。

例如,我国企业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带动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消费,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