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的速率》【创新教案】
思考,
交流讨论对原有知识进行回忆总结,学会归纳
思考,交流
学会交流,学
会用化学语言解决简单的问题
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回忆做过的实验观察,为下面的实验探究现象观察做铺垫
问题
探究
二:
化学
反应
速率
的定
量表
示
【过渡】运动的快慢可以用“速度”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快慢该怎么表示呢?
一、化学反应速率
的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
意的几个问题。
学会进行学科知识迁移
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掌握简单计算
通过习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突破了本节课的第一个难点。
问题探究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设疑】下列反应的速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1、28℃时,新鲜牛奶约4个小时后变酸,但在冰箱内,鲜奶48个小时后才变酸。
板书设计
一、化学反应速率
(1)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表达式:
(3)常用单位:mol·(L·min)-1或mol·(L·s)-1
mol·L-1·min-1或mol·L-1·s-1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内因:反应物的性质
外部条:温度↗,v↗浓度↗,v↗
(3)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以减小反应速率
(4)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思考,
回答
大胆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整理归纳
培养学生给定条件下的合理猜想能力
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让学生感受探究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第二课时)课件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0.24
3小时 (mol) 0.08 0.04
0.24 ……
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很多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
一、可逆反应
1、定义:在相同条件下能向正、反两个方向同时进行的 化学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如:2HI(g) H2(g) + I2(g); 可逆反应。 2KClO3 ==== 2KCl + 3O2(g) 不可逆反应。
(1) 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3mol·L-1·s-1。 (2) 2s 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 30% 。
拓展:反应物的转化率 化学平衡计算的一般步骤: “三步曲” 1、写出有关平衡的化学方程式
2、找出各物质的 起始量 转化量 平衡量
3、根据已知条件列式
例:将6 mol H2和 3 mol CO充入容积为0.5 L的密闭容器,
(2) t1以后:v(正)=v(逆)
率 v(正)
v(正)= v(逆)
t1以后反应处
v(逆)
于平衡状态!
0
t1
时间(t)
二、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当一个反应进行到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 相等时,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 止的一种“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2、特征:
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等:v(正)=v(逆) ≠0 。 动:动态平衡。 定: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 变: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时,原平衡发生移动。
害的化学反应发生,这就要讨论反应条件的控制。
思考并讨论P48,思考如何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1、煤的状态与煤燃烧的速率有何关系?与煤的充分燃 烧有何关系? 2、空气用量对煤的充分燃烧有什么影响? 3、应选择什么样的炉膛材料?理由是什么? 4、如何充分利用煤燃烧后烟道废气中的热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_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高一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1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本节内容是对前两节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特征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
本节内容是后面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概念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1) 通过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及分析探究能力;(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原因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2)通过同组合作实验和全班共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
(3)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学习中渗透辩证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四、教学方法1.实验法:课堂探究实验:实验2-5和实验2-6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6-7人一组,多媒体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第二课时
•此条件下进行到什么时候达到了这个反应的限度? •此时的反应是否停止了?
•此时为何3种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
【课堂练习】
1.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特征( A.反应停止了 B.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 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 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D
)
2.对于可逆反应M+N Q达到平衡状态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2C(g)
C
)
A的生成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3nmolB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3、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
对于可逆反应m A(g) n B(g) + p C(g) 在一 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有以下几个标志
(1)A的生成速率和分解速率相等 (2)单位时间生成n mol B和p mol C的同时,生成m mol A
反 应 速 率
v(正) v(逆)
(1)0~t1:v(正)>v(逆) (2)t1:v(正)=v(逆) 平衡状态
时间(t)
0
t1
二、化学平衡状态
1、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当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 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 此状态是给定条件下化学反应所能达到或完成的最大 程度,即该条件下的反应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 下的最大转化率。
(2)瞬间后c(N2) 、c(H2 )变小 , c(NH3)≠0
N2
+
H2
NH3
正逆反应都进行,v(逆) ≠0,v(正)> v(逆)
一定时间段内有什么特征?
(3)c(N2) 、c(H2)逐渐变小,c(NH3)逐渐增大,三种物质的浓度达到一个特定值。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精选6篇)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精选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是高中化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通过对初中化学的学习,了解了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而在前一专题中又学习了化学键的相关知识:一般来说,化学键的键能越大,键就越牢固,物质的化学活性就越小。
在此既基础上,就比较容易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首先取决于反应物分子的内部结构即内因,外界条件如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
在必修1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可逆反应的概念,此时,通过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化学反应的限度,知道什么事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
因此,教材编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即从易到难,层层推进,保持了学习的连贯性。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理解基本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并能用于说明有关问题。
2、认识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知道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过程与方法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
三、学习重、难点分析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难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到化学反应速率问题,所以把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定为本节重点。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
课程篇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的内容。
在前面两节中,教材着重探讨化学能向其他能量的转化,并指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及伴随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两大基本特征。
本节教材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化学反应,是对前两节内容的延伸和完善。
它探讨人们在面对具体的化学反应时要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影响。
人类要利用和控制化学反应,如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必须了解这些问题。
通过学习,学生会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化学反应特征,能够建立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
同时为《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中化学平衡的建立、化学平衡常数、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进行知识储备。
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为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为化学反应的限度。
本节课重点讨论化学反应的限度。
二、学情分析学生认知发展:高一上学期,学生已经接触过部分可逆反应,对化学反应速率也有一定认识,知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够正确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并且已经初步具备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思路,会对数据进行基本的处理,能够基本概括出数据所蕴含的规律。
学生认知的障碍:教材上没有呈现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这一微观过程的教学素材,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使学生在建立平衡的观念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反应限度的存在,了解化学反应限度产生的原因并理解其概念。
2.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达到限度的外在特征及本质原因。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追其根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知识,学生更能理解化学科学,了解化学,体会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养成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完美版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分析(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不同的化学反应其速率不同。
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达方式。
(2)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能解释有关现彖。
认识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的意义(3)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化学反应进行有一定的限度。
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4)知道达到化学反应限度的特征。
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5)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及分析探究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例和实验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认识控制反应条件对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的意义,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从化学反应速率的角度初步理解化学平衡。
知道在一定条件卞的可逆反应,其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在反应体系中共存,理解化学反应进行有一定的限度,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问题。
(3 )通过实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习惯。
(4)逐步学会识图、读表、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科学史实等事例,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限度问题,经过化学反应的可逆性、T可逆反应T化学平衡状态的分析推进,带领学生逐步形成化学反应的限度问题。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的精神。
(2)通过同组合作实验和全班共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本节内容是对前两节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特征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全面,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
从本节的两部分内容里来看,第一部分,从口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彖和化学实验入手, 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二2.3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三段式”法在化学反应速率计算中的应用》课程教学设计
《“三段式”法在化学反应速率计算中的应用》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一、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分析1.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教学,在《化学必修2》和《化学选修4》中都有出现,《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能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中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发现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慢,结合物理学中物体的运动快慢用“速度”来表示,引出化学反应过程进行的快慢用“反应速率”来表示,通常用单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去正值)来表示。
接着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未过多提及计算。
但是在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中,却常常以计算题的形式考察相关知识,特别是在高二《化学选修4》中会进一步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若高一就学得糊里糊涂,高二的学习就会显得更加困难,因此在规定的2课时之后,我又加入了“三段式”法在化学反应速率计算中的应用这1课时,作为补充。
2.学生分析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中数据比较多、关系也比较复杂,特别容易混淆,在学习完本节内容后发现,学生做题遇到计算都很头疼,只能做简单的带入公式的直接计算,而对于略显复杂的计算也有畏难情绪,所以希望通过“三段式”法的教学,可以使得各种数据直观、调理清晰、便于分析和计算,为《化学选修4》中进一步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奠定基础。
本班学生是我校普通班的学生,基础较薄弱,教学中要多鼓励,多启发,让他们觉得计算题也是可以有突破口的,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该班的座位是按照“3过道3过道3”排布的,前后两排的6位同学为一个学习小组(如下图),在教学过程的探究学习都以小组为单位,内部先达成一致,再派代表发言,然后有异议的组再派代表发言,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三段式。
2.理解化学反应速率、转化率等计算方法。
3.掌握“三段式”法在化学反应速率计算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精品篇)2
苏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限度》《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董新伟许俊杰一、设计思想本节教学以体现教材编写意图为根本,努力营造“新课标化学课堂教学”研究氛围。
化学反应速率内容的教学,遵循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本课以充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设计。
主要特色:注重在生活中获取化学知识、强调学生探究实验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培养读表、读图和作图的能力。
通过探究实验来提升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认识,给学生搭建平台,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体现新课程理念。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高一下学期《专题2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限度》。
学生已经预习知道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并初步了解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对这些以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加深,在引导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关系式,并要求利用公式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并且通过计算得出用不同物质的表示同一反应的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例。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就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探究实验设计作为本节课的亮点。
这部分内容是后面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概念的基础。
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我的学习合作伙伴是高一的学生,可塑性非常的强,对某些概念的理解都有自己的特的见解。
高中阶段自主学习方法的运用、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都需要一定的锻炼机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实践,探究,学生已经初步涉及物质的本身性质,浓度,温度、催化剂以及反应物的颗粒大小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已经掌握了一些实验基本能力(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简单运用实验解决问题能力、评价简单实验能力等)。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导学案:2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导学案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二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知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通过实验探究、推理分析掌握温度、浓度、压强(有气体参加)、催化剂等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能够通过对图形、图表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
3.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温馨提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应用。
【自主学习】旧知回顾:(1)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2)计算公式:v(B)=()c Bt∆∆=()n BV t∆•∆,单位:mol/(L·s)或mol/(L·min),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新知预习: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最主要因素是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外界条件只起次要作用。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在因素主要有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外,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溶剂的性质、光、超声波、磁场等也会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
3.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通过改变容器体积而使压强变化的情况:压强增大,浓度增大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相反,亦然。
情景导入:不同的化学反应,其反应速率是不相同的,那么同一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又怎样呢?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活动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在因素1.讨论: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金属颗粒大小相当)的铁、镁、铝、钠与足量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速率谁最快?为什么?【答案】相同条件下,金属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因此反应速率是镁> 铝>铁。
2.小结: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对客观上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外界条件的改变可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高一必修2《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
高一必修2《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高一必修2《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高一必修2《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建立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重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因素[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情景引导,激发欲望[展示图片资料]使学生了解自然界或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反应进行有快、慢之分。
例如,爆炸、铁桥生锈、奶的变质、溶洞的形成。
结合这些例子说明人类需要控制反应进行的快慢[板书]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第二环节:组内合作,自学讨论1.观察图片,这些反应的发生所经历的时间一样吗?我们期待这些反应快一些还是慢一些?怎么做才能达到目的?2.你能通过观察什么现象来判断反应进行得快慢?还有哪些其他方法观察该化学反快慢呢?在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过程中,观察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慢的方法都有哪些?3.化学反应快慢如何定量描述?4.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有哪些?第三环节:班内交流,小组展示1.图片介绍的是快慢差别很大的化学变化。
2.观察反应快慢的方法:冒气泡快慢;固体量的改变;浑浊程度;颜色变化;温度变化等。
3.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因素[观察]视屏实验展示结合课本问题讨论,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有哪些?总结:(1)温度: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2)催化剂:通常加入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一般无特别说明得就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3)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有固体参加的反应,固体的表面积越大,固体在同一时间内与其他反应物的接触越多,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4)反应物状态:通常气相或液相反应比固相反应的反应速率大。
(相当于增大接触面积)(5)溶液浓度: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98%浓硫酸例外)(6)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改变压强将使气体的体积发生改变,也即相应地改变气体的浓度。
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深化对化学反应的本质认识;2、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化学平衡与反应限度,并用得到的结论去指导分析和解决时间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时间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
教学难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原因教学过程:[提问]从物质结构(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讲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组成微粒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也就是说,就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
例如,在2HBr+Cl2=2HCl+Br2反应中,HBr、ClCl断裂,形成HCl、BrBr。
[板书]二、化学反应的实质及条件:1、化学反应就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
[提问]上述反应中,HBr、ClCl的断裂是否是自发产生的呢?[学生思考讨论][讲解]分子中化学键并不会自发断裂的。
只有分子间相互碰撞,化学键才可能断裂,反应才能发生。
[板书]2、反应物微粒间的碰撞是发生反应的先决条件。
[提问]是否所有的的碰撞都能使化学键断裂、化学反应得以发生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相关,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讲解]分子间的碰撞与打篮球相似。
正如图2-2所示。
图(1)表示能量不够;图(2)表示虽能量足够,但是没有合适的取向;图(3)则表示有足够的能量和合适的取向,于是发生有效碰撞。
[板书]3、必须是有效碰撞才能发生反映。
有效碰撞的条件是:1)微粒要有足够的能量;2)有合适的取向。
4、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
[讲解]由于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时,化学反应才能发生。
因此,改变反应体系中的活化分子数目,就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化学反应限度教学设计说课稿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反应的限度》,选自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二课时。
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本节的教学设计加以说明:一. 教材分析及处理二. 教学背景分析三. 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确定四. 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的限度》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1.本节教材在编排上具有以下特点:(1)安排在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探究和总结之后,为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知识基础。
(2)通过化学史实(炼铁高炉尾气之迷),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望,为学生学习本节知识铺设了心理桥梁(3)经过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分析推进,逐步形成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体现了学习循序渐进的原则。
(4)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知识的实践性。
(5)注重知识的基础性,没有从原理、定义的高度予以重点讨论,体现了大众教育的思想,并为选修教材的学习留有充足的空间.2.教学设想:本节课的教学旨在由浅入深,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实验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
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动态平衡的观点,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主要过程是:3.教材处理(基于以上设想,我对教材进行了如下处理)(1)引入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对学生熟悉的化学反应的实验设计和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从而认识并相信可逆反应的存在。
(2)通过动画模拟,变微观为直观,化抽象为具体,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可逆反应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3)以学生实验为媒介,通过对溶解平衡状态的分析讨论,类比导入化学平衡状态和化学反应限度的学习。
必修2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教案
必修2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教案篇一: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2+2.3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案2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二2.3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案第一课时【教材分析】《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第1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本节内容是对前两节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特征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完整而又合理的知识体系。
本节内容是后面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概念的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1)通过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及分析探究能力;(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原因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2)通过同组合作实验和全班共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
(3)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学习中渗透辩证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基础较差,特别是对实验现象的概括叙述不规范,需要老师规范学生的用语,本节学生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以及计算应该没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会有一些困难。
【教学方法】1.实验法:分小组进行课堂探究实验:实验2-5和实验2-6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实验《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完成学案。
2009学年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教学建议(沈国品)
必修2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沈国品一、教材分析为了降低教学难度,不增加高一学生学业负担,课程标准对本部分学习内容进行分解,既体现学习的阶段性,又体现学习的层次性。
在必修模块中侧重定性分析和描述,在选修模块中侧重定量推理和应用。
教材这种安排,是为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形态,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这部分内容是后面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概念的基础。
第二部分,在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和总结后,教材通过科学史实等事例,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限度问题,经过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的分析推进,认识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并以上述观点为指导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学习中,有关定性判断的问题难度不大,但在探究实验设计中,学生对实验条件的控制存在的问题较多,如在方案设计中,不会控制条件研究某一因素的影响,而在对比分析中,也不能科学完整描述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等。
学生对于可逆反应地认识问题不大,但对与之相关的正、逆反应速率的认识会有些困难。
对高一学生来说,化学限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需要借助课本P51图像分析来认识。
三、教学建议1.把握好本节教学内容的难度有关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应着重引导学生认识概念表达的物理意义及其单位的意义,淡化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教学;而有关化学反应限度的教学,只要求学生会判断达到平衡时的宏观特征即可,不要增加平衡移动的教学。
2.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用好教材设置的各个栏目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生产常识和化学实验及化学情境基础上展开学习的。
为了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学习,教材设置了5个“思考与交流”栏目,结合学生熟悉生活常识和实验情景,提出了很多与“速率和限度”相关的问题,这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陌生度,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复习课 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2(新课标)】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复习课◆本章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1)本章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性知识。
同时,本章内容又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因此,化学能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化学反应速率、限度及其条件控制对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决定了本章学习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原理。
本章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为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学生通过学习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与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的认识;通过引入新型化学电池开发与利用的知识,学生将对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有更多的体会;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学习与讨论,学生将对化学反应的条件有更深的认识。
这些都会增进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2)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新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及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状态。
根据新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在此只点出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其主要原因,并笼统地将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能量归结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不予深究。
关于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侧重讨论化学能向热能或电能的转化,以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化学电池,主要考虑其应用的广泛性和学习的阶段性。
基于PBL模式的化学教学问题设计———以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为例
[摘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知识传递,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为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现将以PBL 教学法为指导思想,以Merril 问题教学设计模式构建教学过程框架。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想,也便于服务我国新课标工作的全面开展。
[关键词]PBL 教学法;问题设计;影响因素;设计模式;教学过程[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25-0197-01基于PBL 模式的化学教学问题设计———以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为例林伟彬(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550025)PBL ,即Problem-Based Learning 。
PBL 教学法是基于真实世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
近几年来,我国新课标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重视。
以“学”为主的教学明确提出要以“问题”为核心来驱动学习,问题可以是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也可以是已学知识无法解释的矛盾。
因此,问题设计逐渐引起教学设计者的关注。
J.E.Kemp 于1977年提出“J.E.Kemp 模式”,是第一代教学设计(ID1)的代表性模式,强调学习者特征分析。
Merril 作为教学设计研究的领衔人物,以第二代教学设计(ID2)为基础,推进了教学设计的自动化研究。
一、PBL 问题设计模式(一)问题设计的特点PBL 问题设计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 率先研究,快速发展于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的探讨和挖掘。
其设计特点需从以下六个方面考虑。
1.一致性。
提出的问题其实是相当于抛出一个“锚”,相当于抛锚式教学法。
那么这个问题首先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2.可行性。
问题的提出应该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
我们提出的问题应该是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或者是稍微拔高一小层,而不是让学生想尽办法都无法解答的。
3.实际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在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和总结后,教材通过科学史实
等实例,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限度问题,经过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的分析推进,认识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并以上述观点为指导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限度的存在,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2)知道达到化学反应限度的特征。
(3)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的重要性和方法。
2.能力目标:
(1) 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化学平衡与反应限度,并用得到的结论去指导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原因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质疑精神。
(2)通过同组合作实验和全班共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限度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限度的因素。
难点: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
三、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需要教师多引导,学生对于反应限度的理解不透彻。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设疑]炼铁高炉尾气之谜(学生阅读课本45页科学史话)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就能解开这一谜底了。
你想知道吗?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化学反应限度。
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存在化学反应限度的问题?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为什么存在化学反应限度的问题?
[设问]为什么存在化学反应限度的问题?
[教师]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都能同时进行的反应。
正向反应:反应物→生成物
逆向反应:生成物→反应物
[讨论]
(1)在2SO2+O22SO3中,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是怎样改变的?
(2) 刚开始时,正向反应逆向反应同时进行,反应速率是否相同?(提示:此时反应速率
与浓度有关)
(3)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是怎样改变的?最终达到怎样的状态?
(4) 能否用图示表示该过程?
[小结]反应开始时,反应物浓度最大,正反应速率最大;生成物浓度为零,逆反应速率为零。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降低,正反应速率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
当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时,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改变,达到表面静止的状态——平衡状态。
探究二:达到化学反应限度的特征有哪些?
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各组分的浓度、物质的量、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例1]对于反应N2+3H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3,下列说法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①υ(N2生成)=υ(N2消耗),②N2、H2、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3∶2,③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NH3,同时消耗1molN2,④N2、H2、NH3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练习1] 下列哪种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 3H2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3达到平衡状态()
A.1个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1个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 键断裂
C.1个N 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H—H 键断裂
D.1个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 键形成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特征的理解。
探究三:学习化学反应的限度有何意义?
【思考交流】(1).观看有关定向爆破的图片,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 阅读课文52页,回答课文中的有关问题,归纳:提高煤的燃烧效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小结]2、提高煤燃烧效率的方法:
①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能量转化率):
用煤粉(增加固体的表面积)、空气或氧气适当过量(增加反应物浓度)……
②充分利用释放的能量(提高能量利用率)
炉膛采用保温材料、废气用以烧水取暖等等。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课堂实录)(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限度问题,就学完了《化学反应与能量》这一章,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这一章的知识点。
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复习这一部分,着重理解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二、化学反应的限度
1、化学反应限度: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完成程度
2、达到化学反应限度的特征(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1)υ正=υ逆≠0
(2)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
三、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控制反应条件,最大程度地得到产物,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科学史话“炼铁高炉之谜”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继而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反应限度的问题,随着问题探究的步步深入,引导学生理解可逆反应中存在反应限度的原因,理解反应限度的概念及达到反应限度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煤的燃烧效率,理解控制化学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本节知识的意义所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时间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5分钟,讲解化学平衡的建立用时5分钟左右,讲解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相应练习10分钟左右,反思总结当堂检测5分钟左右,其余环节15分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研究本节课,争取设计的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完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