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的环境因素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与协同论文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与协同论文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与协同论文一、影响会计准则的因素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诸因素中对会计准则影响最直接、最主要的一种。
它不仅影响公开准则,而且通过影响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因素间接地影响会计准则。
它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结构特点、国家经济政策及社会政策、发展国际贸易及参与国际经济组织情况、通货膨胀程度等。
2.法律因素。
会计准则是对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进行统一管理的准则,它的强制性和权威性主要来源于制定和颁布法规的部门。
法律因素成为影响会计准则的重要因素。
3.文化因素。
会计是一种社会与技术相互影响的行为,牵涉到人和物质技术两方面,不能摆脱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化是影响会计准则的重要因素。
4.政治因素。
由于采用不同的会计准则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后果”从而影响相关者的利益。
因此,会计准则不纯粹是一种技术手段,也是一个政治程序。
5.教育因素。
教育因素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
只有普通教育和会计专业教育达到相当水平,才能设计拟定与现代发达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准则,并使之顺利付诸实施。
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1.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会计准则是会计规范的一种形式,另一种形式是会计制度。
财务会计有自己特定的、严密的会计程序,主要包括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程序,采取不同的规范形式,组织这些程序的方式或规范的重点会有所不同。
按准则和按制度来规范是不一样的。
会计准则是以特定的经济业务(交易与事项)或特别的报表项目为对象,详细分析各项业务或项目的特点,规定所必须引用的概念定义,然后以确认与计量为中心并兼顾披露,对围绕该业务或项目有可能发生的会计问题作出处理的规范。
人们通过学习具体的会计准则,将会熟练地了解特定会计业务处理的全过程。
会计制度则不同,以某一特定部门、行业或所有部门的企业为对象,着重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使用说明和会计报表格式及其编制加以详细规范。
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准则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准则差异首先,国际会计准则注重公允价值计量,即根据市场价格或公允价值来确定资产和负债的价值。
而中国准则则倾向于历史成本计量,即基于取得成本来确定资产和负债的价值。
这导致了两种准则对于资产和负债的估值方法有所不同。
其次,国际会计准则更加注重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全面性,以提供给股东和利益相关方更准确的财务信息。
国际准则要求披露更多的细节信息,比如重大审计事项和风险等,以便用户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
与之相比,中国准则的信息披露要求相对较少,一些重要的信息可能被忽略或不完全披露。
此外,国际会计准则更加强调财务报表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它要求企业按照一套统一的会计政策编制财务报表,以确保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能够进行。
中国准则则允许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比较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另外,国际准则更加注重会计准则的与时俱进和与国际经济形势相适应。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定期更新和修订国际会计准则,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业务模式。
与之相比,中国准则的更新和修订相对滞后,没有及时跟进国际会计发展的最新趋势。
最后,国际会计准则更加注重公司的全球化特征和国际投资者的需求。
它更加强调企业之间的比较和投资者之间的交流。
而中国准则更加注重国内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对中小型企业的关注。
综上所述,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准则在会计政策、会计报表要求和会计处理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种准则的不同的关注点和目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两种准则之间的差异也逐渐变得更加明显,为中国企业如何转向国际做好准备提出了新的挑战。
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差异总结
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差异总结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会计准则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尽管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不断努力促进国际会计准则(IFRS)的全球推广,但仍然存在国际与国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
本文将就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差异进行总结,并分析其中的原因与影响。
一、差异分类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可以分为三个维度进行分类:计量差异、披露差异和假设差异。
1. 计量差异计量差异主要体现在会计处理的计量标准上。
国际会计准则通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即根据市场价格或估计的公允价值来界定资产和负债的价值。
而国内会计准则则更偏向于采用“成本价值”计量,即原始购买成本或历史成本来评估资产和负债的价值。
这导致同一组经济交易在国际与国内会计准则下的计量结果存在差异。
2. 披露差异披露差异主要表现在对于财务信息的披露要求上。
国际会计准则对于财务报告的披露要求更为详细和严格,追求全面、及时和准确的信息披露。
而国内会计准则在财务信息披露方面较为灵活,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选择性。
3. 假设差异假设差异主要体现在会计处理的基本假设上。
国际会计准则强调信息真实和公允的原则,追求客观、中立和可比性的会计信息。
而国内会计准则更加注重经济监管与资源配置的需要,偏向于政府干预和宏观调节。
二、原因分析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差异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 国情与文化差异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国情和文化背景,这直接影响了国内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
国内会计准则往往更注重国家的特殊需要和实际情况,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
2. 法律与监管环境国际会计准则在全球范围内适用,需要考虑各国的法律和监管环境。
国内会计准则通常是受到国家法律和监管机构的制定,因此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3. 会计理论与实践发展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通常基于国际上最新的会计理论和实践发展。
国内会计准则受到国内会计学理论和国内实践经验的影响,存在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浅谈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浅谈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必须与国际接轨才能适应并促进经济的发展。
本文先讨论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原因,然后从资产减值转回、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披露、公允价值适用范围上的差异等几个方面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如何面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国际化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原因(一) 中国市场国际化的需要。
当会计准则国际化提供真实、公允、可比并能满足国外投资者、债权人需要的会计信息,因此要求我国会计必须国际化。
(二) 资本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
资本市场发展已成为推动中国会计向国际接轨的最主要动力,它客观上要求中国必须尽快实现会计国际化。
随着中国企业在香港、纽约等国际资本市场融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中国企业也必须按国际惯例向国际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真实、公允、可比的会计信息。
(三) 跨国公司国际经营的需要。
国际竞争的加剧、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加快以及市场的变化无常,使得跨国公司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得到了迅速发展。
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具体内容的比较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市场的全球化,中国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保持了高度趋同性,但同时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资产减值准备转回问题国际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发生了减值,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的资产以后价值回升时,可以将升值的价值予以转回。
为了防止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转回任意调节利润,我国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不包括存货、投资性房地产、建造合同资产、生物资产及金融资产等)减值准备,一经确认不得转回,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会计处理。
这是新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差异之一。
(二)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披露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最实质性的区别就是国际会计准则将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均视为关联方,所发生的交易作为关联方交易,在财务报表中要求充分披露。
应用文-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的环境因素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的环境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以及跨国公司均呈现出旺盛的发展态势,资本流动日渐迅速,这种趋势必然要求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信息越来越趋同,因而,如何应对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与国家化的摩擦就显得越来越迫切。
所谓会计国家化,是指会计与其所赖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特定国家的主导性制度、经济体制、传统和发展水平紧密相连,从而使会计理论和方法明显体现出各个国家的特色;而会计国际化则不受到此类约束与限制,在国家之间沟通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差异,寻求一致,即“协调”,其目标在于寻求各国会计的一致之处,消除不必要的分歧,尽量减少各国之间的会计和报告准则方面的差异,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同质性。
但是实行全球会计准则的一体化、统一化,即“规范”,包括共同的会计准则、统一的会计账户、结构与内容完全相同的会计报表,又与寻求一种各国都适应和接受的会计模式产生矛盾。
这正是本文研究的主题。
目前,我国已经颁布实施的具计准则有项,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从1973年成立至2000年3月完成使命,先后颁布了41项国际会计准则,截至目前为止,仍然有31项。
通过具体的对比与观察,我们发现,中国已经发布的各个具体准则与国际准则之间,都存在着普遍的、明显的差异,不仅如此,即使是在总体上,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鉴于具体准则的对比分析篇幅较长,本文着重对总体差异进行如下分析。
1.会计准则的结构层次不同我国会计准则结构由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构成,并将类似于概念框架的内容归入了基本准则中,而国际会计准则却不存在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之分。
同时;国际会计准则概念框架《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明确指出:“本框架不是一份国际会计准则,因此不对任何特定的计量和列报问题确立标准,本框架的任何内容均不支持特定的国际会计准则。
”而我国却将基本准则列入会计准则的范围之内,不仅混淆了概念框架的作用和性质,而且削弱了概念框架对准则在制定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中外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其环境因素分析
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绝大部分会计人员没有接触过物价变动会计模式,更不能实际应用。
所以,目前要实施通货紧缩下的物价变动会计可能性较小。
因此,在当前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应该在不改变现行的会计模式的基础上,在《企业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采取一系列保护性的措施来减少通货紧缩的影响:(一)采取适当方法重估资产价值。
在国家有关资产评估的法规、政策的指导下,采用物价指数法、重置成本法、现行市价法、收益现值法或汇率调整法等方法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重估,作为调整的基数,防止资产价值虚高。
在会计处理中重估价值与资产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计入企业资产重估当期的损益。
重估价值低于原资产账面价值,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有关资产科目。
国家税务部门应该考虑允许企业将固定资产重估的损失在税前列支,避免企业因为资产虚高而承担虚高税务。
(二)对某些价格下跌剧烈的重要资产,按重估价提取物价变动准备金,作为抵避险基金。
避免因为物价的剧烈变化对企业的资产和损益造成重大影响。
在会计处理中重估价值与资产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的损益。
重估价值低于原资产账面价值,按其差额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有关物价变动准备金”科目。
(三)对企业的存货发出成本或销售成本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对存货的结存成本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从而可以减少存货价值的虚示,减少利润计算的水分。
这既贯彻了稳健原则,又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存货价格下跌的影响。
(四)在进行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等决策时,引入通货紧缩因素。
考虑通货紧缩对企业理财的影响,企业应千方百计地提高企业理财系统应对不确定因素的能力,降低产品成本,压缩库存,努力聚集财务实力,采取有效措施抵消通货紧缩给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使企业能够在通货紧缩时期保持稳步发展。
(五)运用会计报表附注消除部分通货紧缩的影响。
通货紧缩降低了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可比性,同时也降低了其有用性。
为了提高会计报表的质量,可以采用会计报表附注的办法消除通货紧缩的影响。
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差异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加,国际会计准则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国际会计准则是一套被广泛接受和采用的会计规范,旨在提供全球范围内的财务报告准则。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的法律、文化和经济环境的差异,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的会计准则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探讨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差异的主要方面。
首先,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的差异在于会计政策的选择。
国际会计准则允许企业根据其经济实质选择会计政策,以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而中国的会计准则则更加注重规范性,要求企业按照固定的会计政策进行报告。
这导致了在某些情况下,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的会计准则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存在差异。
其次,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的差异还体现在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上。
国际会计准则允许企业根据公允价值或成本进行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以反映其真实价值。
而中国的会计准则则更加倾向于采用成本法进行计量,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这导致了在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上,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的会计准则存在一定的差异。
此外,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的差异还表现在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上。
国际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根据实现原则确认收入和费用,即在交易发生时确认收入和费用。
而中国的会计准则则更加注重实物交付和收款的时间,要求企业在实物交付和收款后确认收入和费用。
这导致了在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上,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的会计准则存在一定的差异。
最后,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的差异还体现在财务报表的格式和披露要求上。
国际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按照一定的格式编制财务报表,并披露相关的信息,以提供给利益相关者参考。
而中国的会计准则则更加注重报表的规范性和可比性,要求企业按照固定的格式编制财务报表,并披露特定的信息。
这导致了在财务报表的格式和披露要求上,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的会计准则存在一定的差异。
综上所述,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会计政策的选择、资产和负债的计量、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以及财务报表的格式和披露要求上。
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新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
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新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
1.背景差异:
由于背景差异,国际会计准则更加注重规范全球会计准则的一致性和
可比性,而中国新会计准则着重解决国内企业在会计实务中的问题和挑战。
2.税务要求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一般不涉及税务要求,而中国新会计准则则需要与中国
税务规定保持一致。
例如,中国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报告中披露有
关企业所得税的信息,并根据中国税法计算税务负担,以确保财务报告与
税务报告的一致性。
3.财务报告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新会计准则在财务报告要求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例如,在资产报表方面,国际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基于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
进行重分类,而中国新会计准则则要求企业根据历史成本对金融资产进行
分类。
此外,国际会计准则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披露方面有非常详细的
规定,而中国新会计准则对现金流量表的要求相对较简单。
4.往来核算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新会计准则在往来核算方面也存在差异。
国际会
计准则要求企业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和收入进行核算,例如,根据实际付
款金额确认债务。
而中国新会计准则则要求企业按照法定计量原则进行核算,例如,在往来款项未实际支付或收到时,根据合同约定的金额确认债
权或债务。
综上所述,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新会计准则在背景、税务要求、财务报告、往来核算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逐渐趋同,并不断改进和修订,以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比性。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一、背景介绍1. 会计准则的定义会计准则是对企业会计处理和报告的规定和要求,它是会计信息披露和核算的基础。
国际上通行的会计准则主要包括国际会计准则、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等。
2. 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我国的会计准则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完善和发展,经历了从旧会计制度到现行会计准则的过渡。
2006年1月1日起,我国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准则正式实施,进一步向国际接轨,推动了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和实施。
3. 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是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的,主要适用于国际上的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是全球范围内最为通用的会计准则。
二、差异分析1. 会计政策选择在我国会计准则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行业特点选择适合的会计政策,并在年度报告中进行适当的披露。
而国际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更加严格的会计政策选择原则,保证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2. 重要会计政策在资产减值、金融资产确认、债务重组等方面,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存在一定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对金融资产进行公允价值计量,而我国会计准则则允许企业自行选择以摊余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或者以成本计量。
3. 财务报告格式在财务报告的内容和格式方面,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披露更多的信息,如经营绩效、现金流量表、财务风险等,以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4. 会计处理方法在关联交易、合并并购、租赁等方面,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处理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关联交易的确认和披露上,国际会计准则要求企业进行更加严格的披露和报告,以保证关联交易的公平性和独立性。
5. 会计核算要求在资产清理、净利润确认、财务报表披露等方面,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也存在一些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要求企业进行更加严格的资产减值测试和财务报表披露,以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影响和建议1. 影响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造成了在跨国公司财务报告编制和审计工作中的一些困难和挑战,也增加了企业在境外融资和投资中的信息披露成本和财务风险。
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差异会计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全面的财务信息,还影响着投资决策和政策制定。
各个国家为了规范会计信息的报告与管理,往往会制定特定的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FRS)与中国会计准则(China Accounting Standards, CAS)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及其影响。
一、国际会计准则简介国际会计准则是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IASB)制定和发布的一系列会计原则和规则,旨在提供企业财务报告的统一标准。
IFRS覆盖了多个领域,包括资产评估、收入确认、金融工具的处理等。
这些标准旨在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从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
1.1 IFRS 的发展历程IFRS 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各国会计准则标准化和国际化的呼声日渐高涨。
1988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负责制定一系列国际公认的会计标准。
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更名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并开始全面负责IFRS 的制定与推广。
二、中国会计准则简介中国会计准则是在经济改革开放后逐步建立和完善的,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维护市场公平为目标。
自2006年起,中国实施的新一套企业会计准则与IFRS 更加接近,使得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
2.1 CAS 的发展历程中国的会计制度起源于1950年代,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在1992年,中国开始进行会计体制改革,并于2006年发布新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小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部分国际标准,为开展报表对比与海外投资提供了基础。
三、ISFRS 与 CAS 的主要差异尽管IFRS 和CAS 相似之处越来越多,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一些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资产负债表日在IFRS 中,资产负债表日是指财务报表编制时的静态时刻,而CAS 则强调当期资产与负债的确认时间。
了解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的差异
了解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的差异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的差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会计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简称IFRS)的逐渐推广和普及,已经成为国际上企业财务报告的标准。
然而,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这些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和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
首先,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在计量方法上存在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强调公允价值计量,即以市场价格或合理估计价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依据。
而国内会计准则则更注重历史成本计量,即以购买或生产成本作为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依据。
这导致了两种准则在资产和负债的计量结果上存在差异,进而影响到企业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其次,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在会计政策选择上存在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在符合公允价值计量原则的前提下,选择适用不同的会计政策。
而国内会计准则则更加规范,对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较窄。
这导致了企业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准则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进而影响到财务报告的可比性。
此外,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在财务报告格式和披露要求上存在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按照特定的格式编制财务报告,并提供详细的披露信息,以便用户能够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而国内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格式和披露要求相对较为灵活,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这导致了两种准则下财务报告的格式和披露信息存在差异,给用户带来了理解和比较的困难。
那么,为什么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呢?首先,国际会计准则是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IASB)制定的,其目标是推动全球财务报告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而国内会计准则则是由各国自主制定的,受到各国法律、文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
其次,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更加透明和开放,包括公开征求意见和广泛讨论等环节。
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
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国际会计准则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国际会计准则的出现,使得全球各国的企业在财务报告和会计实践方面有了更高的一致性。
然而,由于各国的法律制度、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在会计框架和概念上存在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更加注重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一致性,强调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而国内会计准则在一些方面可能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受到法律和税务等方面的要求的影响。
其次,二者在会计政策和估计上也存在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通常要求企业根据经济实质来确定会计政策,而国内会计准则可能更加注重法律规定和税务要求。
举例来说,不同国家对部分项目的计量方法可能存在差异,如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算等。
再次,在财务报表的披露和格式上,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存在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要求财务报表的披露更加详细和透明,包括对于关联方交易、薪酬福利等方面的披露要求较高。
而国内会计准则可能更加注重对企业内部管理和监督的要求。
此外,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内会计准则在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同。
国际会计准则更加注重将企业的经济实质反映到财务报表中,强调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而国内会计准则可能更加注重税务核算和财务报表的便利性。
最后,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内会计准则在监管和审计方面也存在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通常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但其在全球的实施和监管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
而国内会计准则受到国家相关监管部门的制定和执行。
综上所述,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在会计框架、会计政策、财务报表披露和格式、会计核算原则和方法以及监管审计等方面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受到国家的法律制度、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逐步提升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一致性将成为未来的重要课题,以推动全球企业之间的财务报告和业绩比较的有效性。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中美会计准则差异及其原因分析加入WTO后,我国企业面临着更多方面要与国际惯例相统一的问题。
我国的公司要参与国际竞争,到国际市场上融资,都需要我国的会计准则进行国际协调。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要进行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比较研究,才能更好地实行会计准则国际化。
考虑到西方会计主要以美国为代表,作为一个经济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所颁布的会计准则很大程度反映了国际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最高水平,并对其他国家,乃至国际会计团体制定会计准则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所以本文选择美国会计准则作为比较研究对象,并分析其存在差别的原因。
一、中美会计准则差异分析1.会计准则制定机制(1)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看,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主体是财政部会计司下的会计准则委员会,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而美国当今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是FASB,是一个代表各利益团体的民间组织。
我国会计准则目标是侧重“政府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双目标指向;而美国会计准则目标只侧重于“公众利益”的单目标指向。
我国会计准则是法的范畴;而美国其准则制定机构颁布的会计准则不具有任何法律约束力。
(2)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看,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具有保密性和依附性两特点,即保密性是指缺少多次征求环节,依附性是指过多地依赖政府机构。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特点是充分程序,即在准则制定过程中遵循一套完整。
充分、严密和稳定的程序,以保证准则制定的独立性、公平性和公开性。
(3)从会计准则制定方法看,形式上我国同美国一样,采用“概念框架法”,但在实际准则制定过程中,倒更多地表现为偏好集合法的原理。
2.基本会计准则(1)从基本会计准则制定与实施看,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制定动因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统一会计核算标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而以“会计法”为依据制定该准则的;而美国是基于改进会计准则的拟定工作,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的制定《财务会计概念公告》。
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制定之初的用途是直接规范会计实务并指导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而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主要是用来评价现有的会计准则并指导未来准则的制定。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
经济视野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
刘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06
【摘 要】中国为WTO 正式成员国,国际经济惯例在中国存在约束力。同样,中国会计准则也受到国际会计准则的约束。现实是,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比较明显。
二、中国会计准则与世界接轨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议
首先, 我们要明 确我国会计准 则中适宜的、科 学的内容与方法是 存在的,具有中国特色, 不可盲目抛弃。我国的会计准则 正在 经历制定 与完善的 道路, 走国际化道路应去粗取精, 借鉴先进,防止照搬照抄。要 多参加国际上会计准 则交流研讨会, 利用一切契 机学习成功经验、可 行方法。我国会计准则数量稀少,体系并不 完整 。随着时代的更新,原 有的会计准则很难满足现实需求,需要更新 。所 以,要加快制定会计准 则的速度,对原有准则的滞后 性给 予修订,从内部推进我国会 计的 国际 化步伐。关注国际会 计准则研究动态, 把握其改 革动因、制定目的、 变迁方向, 学 习制定方法, 为我所用。
理论 是具体行动的指导, 伴随 我国会计准则的加快完善, 需要一套 完整的理论框架给予指导。发达国家、国际会计准则都是在框架下工 作,但我 国并 无此类框架。制定与实施会计准则需要一定的理 论基 础, 若缺乏, 那么 关于会计准则的制 定、修改与评价 无一定的质量标准。
务、费用承担, 资产出售、 应收债权转移、 非正 常商品销售等是不 能 算作收益的, 也严格限制了 资金占用费收取 、正 常商品销售、关联 交 易、可形 成利润与收 入的金额等 。国际会 计准则在关 联披露上取 消 关联交易定价与企业 间交易披露豁免, 在我国是 国有企业间交易的可 豁免 。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之间的实质性差异及原因分析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之间的实质性差异及原因分析作者:周颖段跃芳来源:《财会学习》2017年第24期摘要:为了适应全球经济日益融合的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与完善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持续性趋同。
但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在关联方披露和资产减值等方面仍然存在实质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法律体系差异、政府干预程度不同、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差异、会计准则制定话语权差异等原因造成的。
各国会计准则趋同是全球会计准则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应当顺应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趋势,深度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不断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提升我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建设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从而使国际会计准则更多地兼顾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和需求。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性分析企业会计准则是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维护利益相关者权益的重要规则。
我国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为了顺应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加快了会计国际化进程。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不仅建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且与国际会计准则进一步全面接轨[1],企业会计准则在促进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进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7年12月,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香港会计师公会联合签署了《关于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HKFRS)等效的联合声明》;2008年11月由欧盟成员国代表组成的欧盟证券委员会(ESC)认可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具有同等效力。
这表明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道路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企业会计准侧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2014年我国财政部基于我国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陆续发布了公允价值计量、财务报表列报、职工薪酬等八项企业会计准则[1]。
尽管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持续趋同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目前还存在一些实质性差异,这些差异对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仍然产生了不利影响。
中国会计法规与国际标准的差异分析
中国会计法规与国际标准的差异分析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与国际市场的接触越来越紧密。
在这个背景下,了解和分析中国会计法规与国际标准之间的差异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中国会计法规与国际标准的差异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一、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不同中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负责颁布和监督实施会计准则。
而国际上通行的会计准则是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和发布的。
这种差异导致了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标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资产与负债的认定和计量差异中国会计法规对资产与负债的认定和计量偏保守,侧重于风险控制和保守估计。
相比之下,国际会计准则更加注重信息披露和市场反应,更加灵活和开放。
例如,在商誉的处理上,中国会计法规更趋向于全部计提减值准备,而国际会计准则则要求进行减值测试,并决定是否计提减值准备。
三、收入和费用确认差异中国会计法规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存在较严格的规定。
例如,中国会计法规要求在实际发生和确认之日匹配收入和费用,而国际会计准则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以预计收益的形式确认收入,并实行收入和费用的时间分配原则。
四、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差异中国会计法规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要求相对较严格。
例如,在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处理上,中国会计法规要求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并在确认减值时计提减值准备;而国际会计准则则采取单个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方法。
五、报告财务报表的形式差异中国会计法规要求企业按照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形式编制财务报表,并规定了财务报表的格式和内容。
而国际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的形式和内容并没有做过多限制,主要强调信息披露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六、会计信息披露的差异中国会计法规要求企业对会计信息进行全面披露,强调内外部信息用户的透明度。
国际会计准则也注重会计信息披露,但更加注重信息披露的质量和准确性。
同时,国际会计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的披露要求也更加详细和严格。
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对比技巧
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对比技巧会计准则是指为规范和指导财务报告编制和披露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准则。
在全球范围内,国家和地区采用的会计准则存在差异,其中最为代表性的是国际会计准则和国内会计准则。
对于从事国际业务的企业来说,了解和掌握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对比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一、背景介绍国际会计准则,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简称IFRS),是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简称IASB)制定和发布的一系列会计准则。
IFRS已被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接受和采用。
国内会计准则是各国根据自身国情和经济特点制定的会计规则,通常在国家的法律或规章中得以确立和推行。
中国的国内会计准则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
二、差异分析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一些细微但重要的差异。
下面将对一些关键领域的差异进行分析。
1. 货币计量单位国际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使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并建议以本国货币计量。
而国内会计准则允许企业自由选择计量单位。
2. 资产计量在资产的计量上,国际会计准则更加注重公允价值计量。
而在国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只用于特定的资产和情况,大部分资产采用的是历史成本计量。
3. 报表要求国际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制作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提供全面的财务信息。
而国内会计准则对报表要求相对简化,只要求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4. 收入确认国际会计准则提供了详细的收入确认准则,重点考虑交易的实质和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时间。
而国内会计准则在收入确认方面相对较少提供准则,较为注重交易的法律形式。
三、对比技巧了解国际会计准则与国内会计准则的差异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应对这些差异并进行财务报告编制。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探讨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探讨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陈高勇摘要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力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产物,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成为当前国际会计的发展方向。
2006年我国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准则是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里程碑也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最新成果。
那么,我国新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在总体同的情况下还存在哪些方面的差异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主要差异进行理论研究,重点分析了政府补助准则、资产减值准则和企业合并准则的差异。
其次,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
最后,提出了未来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差异Abstract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are the result of the progress and advanced of human productivity and socio-economic.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especially the growth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s,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has become the evolutional tendency of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In 2006, the Chines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were issued.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are the mileston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also are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in accounting convergence with IFRS. In that case,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stud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hines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IFRS by the condition of their convergence in the main. This paper does the rational study for th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IFR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comparison and bibliography. First of all, analys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pecific accounting standards, including the standard of governmental subsidies, the standard of the impairment of asset and merger of enterprise standards. Secondly, analysis the main reason caused to this difference. Finally, represent the advice for conversance of our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IFRS in the future.Key Words: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hinese Accounting Standards, Differences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己经成为国际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具体比较 ——关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具体比较——关为规范上市公司的关联方关系其交易和会计处理以及在财务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我国1997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一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2001年又颁布了《关联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的暂行规定》,对关联方交易作了补充规定。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更多的关联方关系和越来越复杂的关联方交易形式,原有的会计准则已经无法满足充分披露关联方关系和关联交易,2006年2月我国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一关联方披露》。
国际会计准则中适用于处理关联方及报告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交易的会计准则是《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一关联方披露》。
我国会计准则与IAS第24号很多方面相同,但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交易及关联方交易的定价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一、关联方的判定比较IAS的24号的5条将“关联方”定义为:指在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控制另一方或是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它们则被视为关联方。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一关联方披露》则没有对‘关联方”进行专门的定义,但在准则的第3条给出了关联方的判断标准: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多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
总的来看,我国虽然没有对关联方给出明确的定义,但是对构成关联方关系的判断标准更加具体,更具有灵活性,符合我国现实环境中企业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
(一)国际会计准则关联方的判定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以列举的方式限定该准则的“关联方”:直接或通过其他企业间接控制的企业,或受报告企业的控制、或是与报告企业同受控制的企业(包括控股公司、子公司和伙伴子公司)联营企业;直接或间接拥有报告企业的表决权,以此来对企业施加重大影响的个人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关键的管理人员(包括公司的董事和高级职员),以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上述中提及的个人直接或间接地拥有重大表决权的企业或能施加重大影响的企业,包括企业的董事或主要股东拥有的企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的环境因素
摘要:全球一体化和资本市场全球化越来越要求能够成为一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以增进各国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会计准则模式应通过比较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存在的差异,并结合中国特殊会计环境,坚持国家化,而不应该全盘国际化;不同类型应执行不同的会计准则。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以及跨国公司均呈现出旺盛的发展态势,资本流动日渐迅速,这种趋势必然要求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信息越来越趋同,因而,如何应对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与国家化的摩擦就显得越来越迫切。
所谓会计国家化,是指会计与其所赖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特定国家的主导性制度、经济体制、文化传统和发展水平紧密相连,从而使会计和明显体现出各个国家的特色;而会计国际化则不受到此类约束与限制,在国家之间沟通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差异,寻求一致,即“协调”,其目标在于寻求各国会计的一致之处,消除不必要的分歧,尽量减少各国之间的会计和报告准则方面的差异,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同质性。
但是实行全球会计准则的一体化、统一化,即“规范”,包括共同的会计准则、统一的会计账户、结构与完全相同的会计报表,又与寻求一种各国都适应和接受的会计模式产生矛盾。
这正是本文的主题。
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我国已经颁布实施的具体会计准则有项,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从1973年成立至2000年3月完成使命,先后颁布了41项国际会计准则,截至目前为止,仍然有31项。
通过具体的对比
与观察,我们发现,中国已经发布的各个具体准则与国际准则之间,都存在着普遍的、明显的差异,不仅如此,即使是在总体上,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鉴于具体准则的对比分析篇幅较长,本文着重对总体差异进行如下分析。
1.会计准则的结构层次不同我国会计准则结构由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构成,并将类似于概念框架的内容归入了基本准则中,而国际会计准则却不存在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之分。
同时;国际会计准则概念框架《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明确指出:“本框架不是一份国际会计准则,因此不对任何特定的计量和列报确立标准,本框架的任何内容均不支持特定的国际会计准则。
”而我国却将基本准则列入会计准则的范围之内,不仅混淆了概念框架的作用和性质,而且削弱了概念框架对准则在制定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2.会计准则的涵盖范围不同我国会计准则的具体准则是从1997年才开始陆续出台的,由于起步较晚,且我国经济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改革风险和成本不易把握,致使会计准则难以出台。
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就出台了三十多项具体准则的征求意见稿,但到目前为止,正式出台的具体准则也只16个。
即使从目前已出台的具体准则来看,其涉及范围仍然较小,仅仅是一些较为常见的经济业务,而且规定得不够详细,可操作性较差,对一些新问题未能涉及,例如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等。
而国际会计准则最早颁布于1973年,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41项会计准则涵盖了几乎所有的经济业务,具有明显的市场经济特征。
3.会计准则的侧重对象不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
规范的重点在于利润表,以收入、利润的恰当合理的配比为先,属于利润表观,而国际会计准则规范的重点则在于资产负债表,以资产、负债的准确计量为先,属于资产负债表观。
以开办费为例,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开办费应递延至企业开始经营之时计入费用,发生时先计入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
因为关注利润表,就会把根据配比原则将与未来期间收入相联系的费用先作为资产类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但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开办费发生时直接计入费用,因为它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不符合资产的定义。
又如,国际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数的基准处理方法是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备选方法是记入当期净损益;而我国准则则采用了国际会计准则规定的基准处理方法,即将累计影响数调整为期初留存收益。
其理由是以前期间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数不应由当年承担,因而不应包括在当年的净利润中。
4.会计准则的计量模式不同财务会计的核心问题是计量问题,我国会计准则的核心计量属性是成本,绝大多数情况下禁止使用公允价值;而国际会计准则的核心计量属性是公允价值,以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以固定资产的计量基础为例,我国准则规定一般采用历史成本,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或历史成本。
又如在非货币性交易中,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确认利得或损失;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以公允价值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利得或损失。
5.会计准则的治理目标不同财务目标是构架会计准则的重要内容,目标不同,则可能导致具体准则制定的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中指出,我国会计准则的制
定目标为满足三方面的需求,即国际宏观管理的需要、投资债权人的决策需要及企业内部的管理需要,所有这些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这样的财务目标虽然与我国的经济体制相适应,也可体现出我们国家现阶段经济管治的特色,但与国际会计准则规定的满足投资者决策有用的财务目标需要相比,就显得较为笼统,目标和范围尚欠明确。
同时我国会计准则还未就应该如何提供会计信息和提供怎样的会计信息做出具体的描述。
二、准则之间存在差异的环境因素上文所述两种准则总体性差异之所以存在,笔者认为,有两个层面的原因:一是会计准则所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环境不同;二是我国特定的发展环境所决定。
会计所处特定环境因素,可以分为外环境与内环境。
会计外环境,是指社会、经济和中同会计相关的部分;会计内环境包括专业导向、统一性、保守主义和保密主义等。
但两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
一方面,随着会计环境的发展,会计准则也日益发展和成熟;另一方面,某些新的会计方法也可以改变相应的会计环境,会计准则也会成为促进或阻碍会计环境(包括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众所周知,会计准则的发展与会计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而造成准则之间差异的环境因素又是多方面的。
1.经济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会计准则的根本因素,具体包括国家财政能力、资本市场发达程度、企业资本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运行方式等诸多方面。
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其会计准则的模式是截然不同的。
例如,在美英等国,以私营经济为主体,其会计准则必然采用投资者主导型模式
(share holder-focused)。
这些国家强调会计准则为投资者服务,维护投资者的权益,为投资者提供其进行决策的会计信息,会计准则多由民间组织制订,政府干预有一定限度。
而在德国,由于其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相关利益集团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取所需的会计信息,没有必要要求对外充分揭示信息,其会计准则必然采用利益相关者导向模式(stakeholder-fo cused)。
由于会计准则多由政府机构制定,政府对会计准则具有较强的干预能力,因而相对应的会计职业界的作用就是有限的。
又如,当一个国家的资本市场不发达,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于借贷资本时,其惯例和方法通常倾于稳健。
日本和德国就属于这种情况,其对收入的计量就比较稳健。
而对于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而言,其惯例和方法更多的是倾向于相关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就属于这种情况,因而它们对收入的计量就异于德国和日本,而不是以稳健为主了。
2.政治环境因素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对该国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一般都有着间接的影响,有时政治事件和政治变革还会对会计产生直接的影响。
两国间的政治关系会对两国的会计实务产生一定的影响,政治上联盟或敌对的国家影响着会计实务向相近或相反的方向发展。
以欧盟为例,欧洲联盟是欧洲国家政治上的结盟组织,是通过政治的力量影响着欧盟国家会计实务的发展。
欧盟已出台相应的法律,要求所有在欧盟上市的公司从2005年起必须按国际会计准则以及未来的国际财务报告标准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同时,政治管理体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政治权力相对集中的管理体制中,会计被视为国家经济管理的工具,国家对经济活
动的干预较多,对会计目标的研究往往被忽视,或只是对会计目标进行宽泛的描述,甚至直接由国家将其作为会计的任务提出来。
由于会计目标不明确,造成了会计准则与会计目标之间的逻辑不一致。
而在权力分散的政治环境中,会计自主发展的空间较大,民间会计业较发达,会计目标一般通过的方法来合理定位,并在会计理论中进行严密的表达,会计目标与会计准则之间有严密的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