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投资结构分析与评价

合集下载

TDT1013-2022TDT-1013-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附表宋体字

TDT1013-2022TDT-1013-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附表宋体字

TDT1013-2022TDT-1013-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附表宋体字TD/T1013-2022附录A(规范性附录)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TD/T1013-2022附录B(规范性附录)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TD/T1013-2022附录C(规范性附录)单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TD/T1013-2022附录D(规范性附录)某某某某合同段工程验收意见书D.1合同段工程概况说明合同段工程布局、主要内容、合同金额和计划工期等。

D.2合同任务情况说明合同文件中确定的工程数量、工艺要求等情况。

D.3工程变更情况说明工程变更手续履行情况及工程变更后工程数量变化情况。

D.4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情况说明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情况。

D.6工程质量复核情况对工程质量进行复核,说明复核结果。

D.7工程数量复核情况对工程数量进行复核,说明复核结果。

D.8存在问题和处理意见指出本次验收发现的具体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并明确整改的责任单位及完成时间。

D.9合同段工程验收结论说明具体的验收结论。

D.10合同段工程验收成员签字表合同段工程验收成员签字表见表D.1D.1某某某某合同段工程验收成员签字表TD/T1013-2022附录E某某某某合同段工程移交书注:本表由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监理机构、施工单位各存一份。

TD/T1013-2022附录F(规范性附录)某某某某合同段工程质量保修书F.1合同工程完工验收情况说明合同段工程内容,工程施工、验收情况。

F.2质量保修的范围和内容说明保修的范围和保修的具体内容。

F.3质量保修期说明保修期限F.4质量保修责任说明保修责任主体、质量缺陷处理方式等。

F.5其他其他需要补充说明的问题TD/T1013-2022附录G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报告G.1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封面格式(见图G.1)图G.1竣工验收报告封面格式G.2竣工验收工作概况说明参加验收的有关单位及验收组成员,验收时间、依据、方法、内容。

土地开发整理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报告

土地开发整理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报告

XX市XX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编制单位:XXXX水利土地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编制日期: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1)1.1XX市概况 (1)1.2项目区概况 (1)1.2.1 工程位置与范围 (1)1.2.3 水文 (1)1.2.4 气象 (1)1.2.5 土壤、植被 (2)1.2.6 土地利用现状 (3)1.2.7 项目区内交通现状 (3)1.2.8 社会经济状况 (4)1.3项目经济评价 (4)1.4土地权属调整 (5)第二章项目规划设计目标 (5)2.1项目类型及承担单位 (5)2.1.1项目类型 (5)2.1.2项目承担单位 (5)2.1.3项目主管单位 (6)2.2项目规模 (6)2.4项目建设实施期限 (6)2.5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 (6)2.6规划设计任务 (7)第三章项目分析 (8)3.1项目的合法性分析 (8)3.1.3 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 (8)3.2项目可行性分析 (9)3.2.1项目区新增耕地面积潜力分析 (9)3.2.3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 (9)3.2.2社会认识度 (13)3.3公众参与分析 (13)第四章项目规划设计 (14)4.1规划设计依据 (14)4.1.1法律法规、土地整理相关政策 (14)4.1.2行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15)4.2项目区工程布局 (15)4.3.1土地利用布局 (15)4.3.2工程布局 (15)4.4工程规划 (16)4.4.1 土地平整 (16)4.4.2农田水利规划 (19)4.4.2 田间道路 (23)4.4.5其它工程 (23)4.5整治后土地利用结构 (23)4.6工程量汇总 (26)第五章投资预算 (28)5.1编制原则 (28)5.2投资预算依据 (28)5.3总投资及年度投资 (28)5.4取费标准和计算方法的说明 (28)5.4.1 工程施工费 (28)5.4.2 其它费用 (29)5.5XX市XX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估算表 (31)第六章效益分析 (42)6.1社会效益 (42)6.2生态效益 (42)6.3经济效益 (42)6.3.1效益计算 (43)7.3.2费用计算 (44)7.3.3静态投资回收期计算 (44)第七章施工组织设计 (44)7.1施工条件分析 (45)7.1.1自然条件 (45)7.1.2社会经济条件 (45)7.2施工计划与程序 (45)7.2.1 土地平整工程施工 (46)7.2.2 水利工程施工 (46)7.2.3 道路工程施工 (47)7.3质量管理 (47)7.4施工进度管理 (48)第八章项目组织实施与管理 (48)8.1组织管理 (48)8.2项目管理制度 (49)8.2.1 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 (49)8.2.2 实行项目工程监理制 (49)8.2.3合同管理制度实施 (49)8.2.4 资金管理 (49)8.2.5项目实施管理 (50)第一章项目概况1.1XX市概况1.2项目区概况1.2.1 工程位置与范围项目区位于XX市泉山办事处XX村南部,开发规模46.22公顷。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编制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编制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编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编制一、项目概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指对一定范围内的土地进行合理开发利用,优化土地使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项目。

本项目拟对XX市某地区的土地进行整理开发,旨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项目目标1. 增加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2. 优化土地使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3.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地资本。

4. 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1. 土地调查与评估:对待开发土地进行详细调查,了解土地的地理条件、土壤状况、地貌特点等,并进行土地资源评估,确定可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

2. 土地规划设计:根据土地调查评估结果,制定土地规划设计方案,合理布局土地用途,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设施等,确保土地开发利用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3. 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土地规划设计方案,对开发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供水系统等,提供良好的城市配套设施。

4. 环境保护措施:在土地开发过程中,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保护绿地、建设雨水花园、推广节能环保建筑等措施。

5. 经济效益评估:对整理开发后的土地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分析土地利用收益,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四、实施步骤1. 确定项目团队:成立项目团队,由相关部门及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具体实施。

2. 土地调查与评估:组织开展土地调查,获取土地基础信息,并进行土地资源评估,确定可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

3. 土地规划设计:根据土地调查评估结果,制定土地规划设计方案,确定开发区域及各种用途的用地比例。

4. 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土地规划设计方案,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确保土地开发后的配套设施完善。

5. 环境保护措施:在整理开发过程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6. 经济效益评估:对整理开发后的土地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分析土地利用收益,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建筑工程设计)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程序

(建筑工程设计)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程序

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工作的基本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八个阶段:前期工作、基础分析、拟定设计标准、工程布局、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与工程量汇总以及成果整理。

一、前期工作前期工作主要包括成立土地整理工程设计专班、对土地整理区域进行实地踏勘、收集工程设计的所需资料,提出工程布局的初步方案等。

(一)成立工程设计专班土地整理牵涉的利益面较广,特别是土地权属调整工作难度大,因此,对土地整理区县(区)、乡(镇)地方政府而言,应成立土地整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协调部门关系,研究解决土地整理中的重要问题,落实前期工作经费。

对承担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的设计单位而言,由于土地整理工程涵盖的技术面较广,政策性很强,应成立由熟悉土地整理政策、了解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工作要求、精通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设计专班,负责整个工程设计与实施中的技术问题处理。

无论土地整理工程领导小组还是设计专班,都必须根据土地整理工作的特点,以保证质量为前提,合理安排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周期。

根据经验,一般规模和复杂程度的项目,从踏勘到提交正式设计成果需要90个工作日。

(二)熟悉项目可研及其批复意见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之一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评审与批复意见。

在开展工程设计前,设计人员必须全面阅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熟悉项目情况,掌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关键内容如项目合法性、安全性、建设规模与土地利用结构、新增耕地比例、灌溉水源、排水方式、工程建设标准、工程建设内容与工程布局、投资结构等。

此外,设计人员要重视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结论和批复意见。

这可能涉及到项目性质、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工程布局方案、投资等方面的调整,会对工程设计产生重要的影响。

尤其要注意专家评审对项目所提出的技术方面的意见。

(三)开展实地踏勘开展实地踏勘是进行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的必需前提。

踏勘人员必须全面熟悉土地整理区域的地形地貌、了解整理区的基础设施使用情况和土地利用结构、作物种植及生产效果、土地整理区的灌溉水源与排水方式、排水承泄区等。

国土资发[2003]21号,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暂行办法

国土资发[2003]21号,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暂行办法

《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3]21号)第一条为规范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工作,根据《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316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282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以下简称“竣工验收”)。

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指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示范项目。

第三条竣工验收依据确定的项目计划与预算、规划设计以及有关规定要求进行。

第四条竣工验收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计划任务完成情况,项目规划设计与预算执行情况,工程建设质量、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土地权属管理、档案资料管理情况以及工程管护措施等。

第五条竣工验收技术标准参照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和其他相关规范执行。

第六条国土资源部统一组织竣工验收。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协助做好竣工验收工作。

第七条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项目承担单位提出的项目竣工申请,组织开展项目竣工自查;自查合格的项目,向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竣工初验申请。

第八条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理竣工初验申请后,及时组织竣工初验;竣工初验合格的项目,每年一次集中向国土资源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

第九条申请竣工验收应提交以下材料:一、竣工验收申请;二、项目竣工报告。

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工程建设质量情况、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土地权属调整情况、工程管护措施、投资预期效益分析、项目组织管理的主要措施与经验、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以及文档管理情况等;三、项目建设情况表、项目经费收支情况表、项目投资预期效益表、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表(表样式附后);四、竣工验收图、土地开发整理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地籍图;五、项目财务决算与审计报告;六、项目工程监理总结报告。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的建设用地市场。
探索建立土地资源权益分配机 制,完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 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加强土地政策创新,完善土地 税收政策,发挥税收对土地节 约集约利用的调节作用。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土地开发利 用,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机 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 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反映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包 括容积率、建筑密度等。
生态环境指标
反映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 响,包括绿化率、环境质量等 。
社会效益指标
反映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包 括就业岗位、居民收入等。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方法与流程
数据收集与整理
收集相关数据,整理和分析,为评价提供基 础资料。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根据评价目的和实际情况,确定各评价指标 的权重。
02
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发展高新 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 现代服务业,限制高耗能、高 污染、低附加值产业的发展。
03
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 艺、新设备,提高土地利用效 率和效益。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效益
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宣传教育,提 高全社会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意识。
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方法
对比分析法
将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与国内外同类 开发区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和不足。
趋势分析法
根据历史数据和趋势预测未来土地利 用潜力的变化。
专家打分法
邀请专家对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 评价,给出潜力分值。
模型预测法
建立数学模型,对开发区土地利用潜 力进行定量预测。
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结果分析
优势分析

新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使用讲解

新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使用讲解

新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使用讲解新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使用讲解2005年4月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印发了《土地开发整理预算定额标准》(试行稿),该《标准》在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管理,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的编制和审查,确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在该《标准》试行过程中,《标准》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一、与当前土地开发工作需要不适应。

近几年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快速推进,围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两部于2008年在全国启动了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2010年启动了农村土地整治示范省建设。

土地开发整理逐步从单纯的农用地整理向农用地、农村建设用地和国有土地整治转变,从分散的土地整理向集中连片、实施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方式转变,从单纯的补充耕地为目标向建设性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综合产能、建设生态环境等多目标并重转变。

项目投资规模由2008年前的几千万,扩大到现在的几个亿,部分重大工程的投资规模达到了几十亿。

土地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对定额标准的合理性、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原《标准》是以2002年价格指数、建设标准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基础而制定。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施工工效水平,提升了资金使用成效。

该《标准》已不能正确反映当前土地整治工作的实际情况,表现在人工预算单价与市场价格差距较大、机械使用费偏低、定额子目缺项、计算标准欠合理等方面。

三、与“十二五”土地整治的任务不适应“十二五”期间国土资源部将以土地整治专项资金为主体,引导和聚合相关涉农资金,围绕4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建设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完成一批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土地整治示范省份建设等。

一个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标准》是规范项目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效、规范、有序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基础保障。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制指南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二OO七年七月目录《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编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和投资估,预算的依据.为指导各地开展《标准》编制工作,提高《标准》编制质量,制定本指南.1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1 指导思想《标准》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土地开发整理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进行编制.《标准》的主要内容是合理确定土地开发整理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并通过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以下简称"类型区"),构建不同类型区下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模式(以下简称"模式"),以实现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的分区,分类管理,切实保障土地开发整理以科学建设促耕地保护以及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大目标任务.1.2 基本原则(1)必须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结合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充分考虑使用和管护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2)以行之有效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经验和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为依据,纳入标准的有关指标,参数和方法必须是经过科学鉴定或实践检验的,技术上成熟的,经济上合理的研究成果.(3)充分发扬技术民主,编制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农业,水利,道路,林业等相关专业专家意见,对《标准》中有关政策性问题,应当认真研究,充分论证,统一认识;对有争议的技术性问题,也应当在调查研究,试验验证或专题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协商,恰如其分地做出结论.(4)《标准》既要体现土地开发整理综合性,多功能性和多效益性的特点,又要做好与现行相关标准的协调,避免重复或矛盾.2 主要目标与编制任务2.1 主要目标通过《标准》的编制,建立起省(区,市)域范围内统一完善的,既能体现当地特点又能与周边省(区,市)相同类型区相协调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技术保障,为下一步制定国家标准奠定基础.2.2 编制任务(1)确定《标准》的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引用标准和术语等基本事项;(2)确定土地开发整理建设内容,构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体系;(3)明确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建设目标和项目建设条件;(4)划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构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模式;(5)确定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总体布局和分区布局的原则和要求;(6)提出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及其他工程的具体建设标准.3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3.1 基本思路在类型区划分,模式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体系构建,术语归纳,相关标准应用等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条件,首先划定类型区,进而建立模式,然后确定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布局的原则和要求,最后按照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体系的一,二,三级项目提出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及其他工程的组成,建(构)筑物级别,布置要求,结构型式,材质,规格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具体建设标准.3.2 研究方法(1)抽样调查方法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研究当地不同地貌类型,不同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以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等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建设内容,模式,建设标准以及建设效果,为《标准》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支撑.(2)综合比较分析法在收集土地,水利,农业,交通,电力,林业,环保等行业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的特性,通过不同标准的比较,分析以及归纳综合,为《标准》条文和条文说明的形成提供依据.(3)典型案例分析法在全面调查省(区,市)域内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按照类型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分析土地开发整理中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及其他工程建设的区域特性,提出具体建设标准的技术要求.(4)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类型区划分,模式和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体系构建以及各具体建设标准确定过程中,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空间数据叠置法,统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定量方法,分析类型区的划分结果,工程建设条件和关键技术指标.(5)系统工程分析方法采用系统工程分析的方法,研究分析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规模,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等级,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体系的系统合理性,探讨《标准》施行后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从而科学,合理地制定《标准》.4 编制步骤与内容4.1 前期准备阶段(1)组建《标准》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课题组领导小组应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主管领导任组长,成员包括耕地保护处,财务处,土地整理中心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协调各部门关系,落实项目经费和组织成果论证及验收等工作,并对《标准》编制过程中涉及的重大问题进行指导和决策.课题组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同时明确1名课题组的核心专家.课题组成员的专业构成应涵盖《标准》编制所需的土地,水利,农业,交通,电力,林业,环保,水土保持等专业.课题组主要负责组织编制《标准》条文及条文说明,编写《标准》编制说明以及开展相关专题研究.(2)制定《标准》编制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应明确《标准》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任务,技术路线,主要方法,步骤与时间进度安排,工作分工,预算,成果要求和保障措施等内容.4.2 编制及征求意见阶段(1)内业资料收集主要应收集当地的地形地貌,土壤,气象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的资料,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资料和土地利用,土地规划,农业区划,农用地分等研究成果,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等相关研究成果资料,以及土地,水利,农业,交通,电力,林业,环保,水土保持等相关行业的标准资料.(2)外业补充调查主要应对省(区,市)域内已经实施的部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及水利,农业等相关项目进行实地调查,收集项目的现状条件,项目承担单位和农村基层组织对工程建设的要求,项目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和相应的建设标准.(3)合理确定土地开发整理建设内容,构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体系围绕土地开发整理实现耕地保护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大目标任务,合理确定土地开发整理建设内容,总结规律,构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体系.(4)划分类型区,构建模式应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土壤状况及其改良利用分区,农业综合区划,耕作制度分区,水资源状况,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按照融合地域特征和工程特征区内一致性和区间差异性的原则来划分类型区和构建模式.(5)规范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术语收集,整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的相关术语,按照与《标准》密切相关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准确界定《标准》的基本术语.(6)研究相关标准应用,确定应用的原则,依据,方法和内容研究与土地开发整理相关的标准应用,确定应用的原则,依据,方法和内容.(7)编写《标准》条文,条文说明和编制说明1)《标准》条文.《标准》条文分为总则,建设目标,建设条件,类型区与工程布局,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其他工程及附录.其中,其他工程是指不宜归入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的相关内容;附录分为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应主要附类型区划分结果,以及各省(区,市)结合实际需要提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设施农业整理,园地整理,养殖水面整理,人工草地整理等的建设标准.2)《标准》条文说明.应根据《标准》施行的需要,对《标准》的条文做出必要的解释,说明和补充.3)《标准》编制说明.应对《标准》编制的背景,《标准》编制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标准》编制的简要过程与成果,数据来源与相关标准应用,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说明,出具相关的验证报告.(8)对《标准》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标准》初稿编制完成后,应分别向有关专家,下级国土资源部门和同级水利,农业,交通,林业,环保,财政,建设等部门征求意见,对《标准》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并对所收集的意见进行归纳,汇总,形成《征求意见处理汇总表》.4.3 送审阶段将《标准》条文,条文说明送审稿及相关材料(包括《标准》编制说明,专题研究报告,《征求意见处理汇总表》等)报部.部,省共同组织专家组对《标准》送审稿进行审查论证,提出修改意见后反馈给课题组.课题组根据提出的修改意见,对《标准》进行修改,形成《标准》试行稿.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以下发部门文件形式开展《标准》试行,并将《标准》试行稿及相关成果报部备案.5 主要成果5.1 主件(1)《标准》条文及条文说明;(2)《标准》编制说明.5.2 附件(1)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划分研究报告;(2)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相关标准应用研究报告;(3)其他专题研究报告.6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说明6.1 条文1总则1.1目的要求:主要说明为什么要编制标准,其原则是什么,遵循什么样的方针政策,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说明:编制标准的目的要用概括的文字描述,在叙述时应体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和技术先进等要求.为统一编写内容,下面提出的编制目的供参考:"为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全过程管理,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合理确定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提高工程项目质量,严格控制建设投资,提高投资效益,特制定本标准".1.2适用范围要求:主要说明《标准》的适用范围,应用对象等.说明:若《标准》条文之外规定了农村居民点整理,设施农业整理,园地整理,养殖水面整理等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作为《标准》附录予以说明.1.3基本原则要求:主要说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而非《标准》编制的基本原则.说明:为统一编制工作,下面提出的基本原则供参考.1)因地制宜原则.须从各省(区,市)的省(区,市)情出发,合理划定类型区,确定不同类型区内的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2)实用性原则.标准的内容应便于实施,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既要坚持引进新技术,又要坚持可实施性原则.3)综合整治原则."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是土地开发整理主要任务和对象,制定《标准》时应充分体现综合,协调,统一的原则.1.4引用标准要求:主要说明《标准》编制中引用的标准内容及名称.说明:引用标准条文要遵从引用同级以及同级以上的标准的原则,本标准基本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引用顺序.为统一全国的《标准》编制工作,列出了相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有效版本,供参考.1.5术语要求:将在《标准》条文及条文说明中应用的,需要重新定义的专用名词进行界定.为统一规范相关术语,列出了相关术语说明.说明:编写术语时应严格区分与一般概念,方言(或土语)等区别,重点结合本省(区,市)实际情况,提出反映本省(区,市)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特点的术语名称.本标准尽量不用重复其他行业多年成熟且成习惯的术语,也不要给出定义不明确的术语.2建设目标要求:说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说明:建设目标应从土地开发整理的内涵和法定任务出发,体现土地开发整理综合性,多功能性和多效益性的特点,内容表达既要高度概括,又要明确具体.3建设条件3.1合法性要求:说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的合法合规条件.3.2基础设施要求:应提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对基础设施方面的具体要求.说明:基础设施是工程方案布置的基础,也是项目区选择的必要条件.基础设施包括:项目区外引水渠,流域型防洪堤,滞洪区排水骨干工程,盐碱地骨干排渍沟,大规模电网改造设施,区外硬化道路,区域防护林等.3.3水土资源要求:提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的限定条件;开发和复垦项目,提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具体约束指标.3.4其他提出土地权属,生态环境保护,灾害风险防治等其他制约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的因素和条件. 4类型区和工程布局4.1类型区要求:说明省级类型区的划分结果,并简要说明其主要地域特征,参数等.说明:类型区可分为两级.其中,一级类型区突出地域特征,融合工程特征,以关键的地域要素为基础,以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文地质等要素进行划分,一级类型区一般不超过5个.二级类型区(模式)突出工程特征,融合地域特征,以地貌,土壤,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土地开发整理目标等为依据和指标进行划分,二级类型区(模式)一般不超过10个.各省(区,市)按全国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类型区的划分思路和方法进行划分,具体内容格式见附录A.4.2工程布局要求:说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布局的基本原则和布局要求.提出省级二级类型区(模式)的主要建设内容,工程组合特征及其相关要求等.说明:工程布局应有利于建设目标的实现,并充分体现"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的要求.省级二级类型区(模式)宜以列表方式详细说明,具体见附录B.5土地平整工程5.1一般规定5.1.1耕作田块布置要求:按照田间灌溉,排水,防风,不同机械耕作等要求,分别提出不同类型区耕作田块布置的一般原则;提出田块布置的基本要求.说明:耕作田块是由末级固定沟,路,渠所围成的耕作单元.耕作田块内部包括田间灌水沟,畦(格田),田埂等.5.1.2土地平整单元要求:提出土地平整单元确定的原则和布置要求.说明:土地平整单元应结合耕作田块布置和灌水要求等,合理确定平整单元.5.1.3平整度要求:提出不同类型耕作田块的平整度.说明:平整度是指一个灌水单元内部的地面高差值.平整度应满足适种作物的灌水要求.5.1.4田面坡度要求:提出不同类型耕作田块的田面坡度.说明:田面坡度是指一个灌水单元内部沿灌水流向的地面坡度.田面坡度应满足适种作物的灌水要求.5.2耕作田块修筑工程5.2.1条田要求:提出条田修建的规模,田块规格(包括田块形状,坡向,长度,宽度),田面高程等参数规定以及水稻格田的规格等.说明:条田是末级固定渠道控制范围内的长方形田块.适用于地面坡度小于2°的平原区.对条田长度和宽度的规定,首先应符合当地自然环境,农田灌溉与排水等条件,同时应满足农业机械化耕作需要.对田块规模的规定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田面高程是影响农田灌溉和排水的重要因素,在田面高程设置时,不但要考虑同一田块内部的自流灌(排)水能力,同时要满足相邻田块间的灌(排)水位衔接.5.2.2梯田要求:提出不同梯田类型和不同筑坎材料下的田面宽度;根据机械耕作效率提出梯田长度值;按照不同筑坎材质类型,提出坎高,外坡,顶宽等指标规定.说明:梯田包括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三种类型,适用于地面坡度大于2°的丘陵区.坡式梯田既包括改造降缓原地面坡度后的坡地,又包括维持原地面坡度的坡地.梯田建设包括田面和田坎两部分.梯田田面宽取决于地面坡度,筑坎材质,工程地质等,因此梯田的田面宽不能太大.5.2.3其他田块工程要求:台田等其他田块工程,参照条田,梯田修筑标准,研究制定其建设标准.5.3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要求:对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中常见的客土回填,保护表土等措施,提出工程适用范围和技术指标规定等.说明: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也称耕作熟化层地力保持工程.该工程提出的具体指标包括:耕作层(熟化层)厚度,有效土层厚度,犁底层厚度,作物生长需要的基本理化指标等;土地开发和土地复垦项目,提出以上指标的最低范围值.6灌溉与排水工程6.1一般规定6.1.1工程级别要求:说明引水建筑物,泵站,灌排渠沟,渠系建筑物等工程级别.说明:工程级别是控制投资规模和工程设计的基础.灌溉与排水工程级别划分一般采用流量指标,一般指引水工程,泵站工程,灌排渠沟,渠系建筑物等工程级别.在相同工程等别下,项目区内允许建设的最高工程级别应按照工程等级对应的工程控制级别确定.结合现有政策规定,总结已实施项目的效果,根据土地开发整理建设规模,研究其工程级别,提出渠,沟,路,林及渠系建筑物等控制级别,以便于工程级别指标与其他技术标准的衔接.6.1.2灌溉标准要求:结合当地水资源状况和主要作物类型,说明灌溉设计保证率,抗旱天数或其他形式的灌溉标准.灌溉标准宜按类型区进行描述.说明:以灌溉设计保证率为内容的灌溉标准,应与当地水资源特点一致;以抗旱天数为内容的灌溉标准,应与当地主要作物类型一致;其他灌溉标准应符合当地农业生产习惯.有条件的地区,在提出灌溉标准的同时,也可参照当地水利部门颁发的用水定额,提出分类型区主要作物的需水量和灌溉定额;在制定灌溉标准时,也可给出分类型区的灌水率的经验指标.6.1.3排水标准要求:结合当地的水利规划和排水要求,说明排水,除涝,排渍,治碱等标准.排水标准宜按类型区进行描述.说明:排水标准的制定应与当地近,远期的水利规划相协调.在提出农田除涝,降渍,治碱等标准时,应根据不同作物种类提出耐淹时间,并规定暴雨历时和排水时间,提出地下水控制深度.有条件的地区,在制定排水标准时,也可给出分类型区的排涝模数,排渍模式的经验指标.6.1.4灌溉水质要求:根据水资源提供途径和污染状况,提出农田灌溉的水质,水温,地下水矿化度,污染物最低含量等指标.说明:灌溉水质标准制定,主要参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等规定内容,并结合当地灌溉水利用类型确定.6.1.5灌溉水利用系数要求:结合输水工程分级和类型,分别提出灌溉水利用系数.说明:灌溉水利用系数包括渠系水利用系数,管系水利用系数,田间水利用系数等.应结合输水工程类型和田间灌水措施,分别提出具体值.6.2水源工程6.2.1塘堰(坝)要求:提出塘堰(坝)修建的规模,类型和适用条件;提出不同坝体材料下塘堰工程规划的布局要求;提出不同坝体的高度,边坡,堤顶宽等指标.塘堰布置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注意防洪.说明:塘堰(坝)一般修建在丘陵区的河谷地区,起到拦截坡面径流的作用.有些地区将蓄水涝池(或集水池)也归入塘堰(坝)工程中.根据水利部门规定,塘堰(坝)蓄水量应小于水库,一般在1000 m3~100000m3,坝高一般不超过10m,据此提出塘堰(坝)建设标准.6.2.2小型拦河坝(闸)要求:结合本省(区,市)特点,提出拦河坝(闸)修建的类型和适用条件;提出不同拦河坝(闸)工程规划的布局要求;提出不同坝体高度,边坡,溢流面等规定指标.拦河坝(闸)布置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注意河道防洪.说明:小型拦河坝(闸)是修建在小型河沟上的坝和闸,起到拦截河道地面或地下径流的作用.在选择工程类型时,防洪应在河道行洪设计范围之内.6.2.3农用井要求:结合本省(区,市)水利部门规定,划定地下水限采区和控制超采区,提出农用井规划的原则和适用条件;提出农用井出水量最小值指标;结合类型区划分,提出农用井类型,最小井深,井径,井距及控制面积等规定;提出井壁滤管结构,滤料,井泵及配套设施等规定.农用井布置和泵房型式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说明:农用井是地下取水的一种工程类型,包括机井,管井,大口井,筒井,辐射井等.各省(区,市)应结合当地工程类型,分别提出上述规定.6.2.4小型集雨设施要求:提出小型集雨设施的种类,各自的适用条件和布置原则,蓄水池和水窖的基本组成及池深和边坡围护规定等.说明:本工程是指以蓄水池,水窖等为主的小型集雨工程.小型集雨工程布置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注意防洪.6.3输水工程6.3.1明渠要求:提出明渠输水的适用条件和布置要求,明渠输水的断面形式,加大流量,堤顶宽,不同防渗体厚度及分缝长度以及砌体强度,渠道防渗和抗冻等指标.说明:明渠规定应符合分级要求,并结合渠道防渗类型提出相关规定.6.3.2管道要求:提出管道分类,适用条件,布置的基本要求,管道埋深和管槽开挖宽度以及管道附属设施基本组成等.说明:管道规定应符合分级要求.按照管道所处位置,分为地埋管道,地上管道;按照管道内承受内水压力的大小,分为低压输水管道(0~0.2Mpa),中压输水管道(0.2~0.6Mpa),高压输水管道(>0. 6Mpa),分别提出规定.6.3.3地面灌溉要求:提出不同灌水沟的长度,沟底比降,入沟流量等指标以及灌水畦的长度和宽度,地面坡降,入畦单宽流量等指标.说明:地面灌溉是田间输水工程的一部分,包括沟灌,畦灌两种,是确定土地平整方案和连接灌溉,排水系统的基础.6.4喷微灌工程6.4.1喷灌提出不同喷灌工程的使用条件和选择原则,布置要求和组成,对不同水源的水质要求以及喷洒均匀度,喷洒强度,雾化指标等技术参数规定等.喷灌工程的选择和布置宜以社会经济条件做支撑.6.4.2微灌提出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等微灌工程的使用条件和选择原则,布置要求和组成,对不同水源的水质要求以及滴灌带间距,流量偏差等技术参数规定等.微灌工程的选择和布置要有社会经济条件做支撑.6.5排水工程6.5.1明沟排水要求:按照排水沟功能提出规划原则和布置要求;提出排水沟衬砌的使用范围和降水措施,排水沟沟底高程,堤顶保护宽度,沟深,边坡等规定以及末级排水沟间距等.说明:明沟排水包括排地面水和排地下水两种.结合本省(区,市)情况,分别进行规定.6.5.2暗渠(管)排水提出暗渠(管)排水的适用条件和布置要求,暗渠和暗管排水的基本构成,常用材料类型以及暗渠。

土地开发部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

土地开发部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

土地开发部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1.收集、整理、汇总、通报(土地、拆迁、市政工程)有关市场、政策、方面的信息。

2.土地开发的市场预测,市场分析,投资分析、市政工程分析论证,风险分析,参与决策论证。

3.商谈土地开发条件,申办土地供应,接受一级土地开发委托,订立委托开发,取得开发任务。

4.地产开发立项、拆迁许可证、拆迁和安置审批、冻结手续,拆迁公告批准,拆除手续,管网报装,市政规划审批、市政工程开工证,专业审批(园林、交通)。

5.制订开发方案,制订开发计划,拆迁预算管理,开发投资管理,拆迁安置方案及稳定工作预案。

6.参加投标、组织招标、土地挂牌、土地摘牌。

7.办理征地手续和文件,洽谈拆迁协议,委托拆迁公司,审定拆迁方案,负责对拆迁、拆除及评估公司的管理,组织入户调查,提出资金准备计划。

8.拆迁公告,拆迁补偿,办理注销,处理拆迁纠纷,参与仲裁或诉讼,实施物和管网拆除,对拆迁的稳定工作、拆除工程的安全负有责任。

9.市政咨询,市政方案设计,市政工程质量、进度、造价、现场管理,七通一平(道路、给水、排水、供电、供热、供气、通讯、场地)。

10.土地验收,土地交付(交易),开发收益结算。

11.合同谈判、合同监督执行、合同纠纷处理、合同统计、存档管理。

土地开发部经理职责:1.掌握国家有关土地政策、拆迁政策及市政专业部门相关政策。

2.参与公司年度计划的编制,并负责实施;做到事前有布置,事中有检查,事后有结论。

3.与土地管理部门、市政专业部门有较好关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4.参加土地开发工作的论证,选择土地开发项目;审核经济测算及实施计划。

5.掌握周边土地成本及拆迁补偿费用的构成。

6.考察、优选拆迁公司、评估公司、拆除公司及市政专业公司,并审核其组织设计及相关的实施方案。

7.协调有关政府部门及行业管理部门,组织办理拆迁许可证、拆迁仲裁、法制强迁、市政报批等工作。

土地开发管理人员职责:1.了解国家有关土地政策、拆迁政策。

土地整理质量验收评价标准

土地整理质量验收评价标准

第一部分湖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质量检验评价标准襄樊市华罡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二00八年三月前言为保障农业发展和耕地保护,解决“发展”和“吃饭”的矛盾,我们必须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开发整理。

所谓土地复垦开发整理(以下简称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土地利用现状,采用行政、经济、工程、技术、法律等手段,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对土地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以达到协调人、地关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2000年至今,国家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投入土地整理的资金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2008年“两会”召开时,把解决“民生”和“三农”问题放在首位。

所以搞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即有资金的保证又有政策的支持,它是解决“民生”和“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

纵观发达国家的土地整理形势,回顾我国土地整理工作的历史和现状,我们相信土地开发整理必将在我国蓬勃地发展。

可是由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是太长,目前国家尚未制定相配套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标准,致使项目的管理者、实施者从开始施工,带有盲目性。

为了提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水平,确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质量,我们在总结近几年实践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了《湖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质量评价标准》和《湖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验收规范》。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具有显著特点,它涉及面广、专业多、施工季节性强、建设地点往往偏僻。

同时,我省地势差异较大,有岗地、丘陵、又有平原,各地施工特点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在编制本书中,力争结合本省的实际。

可由于土地开发整理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加之它是多学科相互交叉的一项新兴行业,可参考的资料不是太多,同时因时间仓促和编者水平所限,本书编制时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之处,我们恳请广大的施工管理人员、监理人员、项目业主有关专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于我们修订和完善。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363号2003年10月8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已经国土资源部第十六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各地在贯彻落实中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报部。

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近年来,土地开发整理取得重大进展,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广大农民的欢迎。

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促进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根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在总结以往工作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土地开发整理面临的新形势,提出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如下:一、土地开发整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土地开发整理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保护资源基本国策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立足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科学规划、规范项目管理、加大投融资力度、合理分配收益,推进标准化、信息化和队伍建设,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水平,有效提供可利用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实现耕地保护目标,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二)土地开发整理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内部挖潜与外延开发相结合,以土地整理和复垦为重点,坚持维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实现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相统一;坚持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土地开发整理目的、任务和内容(三)土地开发整理目的。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效益评价研究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效益评价研究

算的基础和方法, 主要是根据 以往 的土地整理规划实施过程 中资金供给 情况 , 采用统计分析与情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来分析不 同区域 、 不 同类 型( 土地 开发、 土地整理 、 土地复垦 、 农村建 设用地整治) 、 不 同时间跨度 ( 短期、 中期、 长 期) 、 不同投资结构 ( 政府直接投资、 带 动 其 他 投 资 和 社 会 投资) 的土地 整治的资金供给量 。
3 土 地整治 效 益分析
3 . 1 土 地 整治 效 益 评 价 的 内容 、 指 标 和 方 法
1 土地 整 治 的意义
对 土地整 治投资需求 、 资金筹措 与效益 分析进行探 讨与研 究 , 目的 是为土 地整治规划的编制提供技术支持 。其意义在于 :
在综合研 究的基础 上, 提 出土地整治效益评价 的内容 、 指标和方法 。 土地整治效 益评价的 内容主要 是, 根据 《 方案》 所确定 的规划 目标 、 重大 工程和重大 项 目, 参照土地 整治的类型 , 分析 土地 开发、 土地整理 、 土地 1 . 1 有 利 于 提 高 土 地 整 治 规 划 的 可 行 性 农村建 设用地整 治等 四种类型的社会、 经济和生态效益 。 土地整治 新 一轮土地 整治规划 实施过程 中, 社会经 济条件 、 土地整 治 的 目标 复垦、 经济和生态效益三大类 。社会效益指标主要 和任 务有所变化。据此 , 开展土地整 治资金的需求和供 给情 况的研 究, 为 效益评价的指标 分为社会、 包括数量指标和 质量指标。数量指标主要是 ( 开发) 新增耕地率、 农村居 规划提供 决策 依据, 有利于有效地实施规划, 切实开展土地整治工作 。 民点整理增加耕地 面积 率、 农业劳动力节约度、 新增粮食产能 、 新增设施 1 . 2 有 利于提高土地 整治 规划的科学性 农业面积 、 新 增 耕 地 供 养 人 口数 、 土 地 整 理 受 益人 数 、 废弃土地 复垦率、 土 地 整 治 规 划 必 须 有 科 学基 础 做 支 撑 , 通 过对 影 响 土 地 整 治 投 资 与 农村建设用地整 理率、 农户 ( 公众) 参与程度 ; 质量指标主要包括 耕地集 筹 资的 因素进 行综合研 究 , 从 资金 需求与供 给两方面合 理分析 , 从而提 约度、 农 田基 础 设施 保 障度 ( 水利设施、 生产路) 、 现 代 农 业 生 产 能 力 提 高 高 土地 整 治规 划 的 科 学 性 。 程度 、 中低产 田改造率 、 耕地等 级提升度 、 农村 居民点集聚程度 、 农村居 1 . 3 有 利 于 发挥 土地 整治 投 资 的规 模 效 应 民点生活 设施 改善程度 。 根 据土地整 治资金来源 的研究 , 分析政府统 筹、 带动的其 它涉农 资 经济 效益评 价基本采用投入—— 产出的分析方法 , 生态效益评价基 金、 社会投 资等渠道, 有利于涉农 资金聚合 , 充 分发挥土地整治投 资的规 本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的分析方法, 采用三级评价指标 。 其 中, 一级指 模 效应 。 标包括耕地质量 、 生态条件 和环境质量; 二级指标, 耕地质量包括立地条 2 土地 整治 资 金规 模测 算 与分 析 件 和土壤质 量, 生态条件包括森 林覆盖率 、 水土流 失治理率和 自然灾害 2 . 1土地整治 资金规模测算方 法 抵 御 能力 , 环境质量包括土壤污染状况。 根 据 全 国 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及 各 地 批 准 的土 地 利 用 总 体 规 划 , 未来 3 . 2 土地 整 治 效 益 评 价 规划期 内拟 新增的建设用地规模确 定。方法一 , 新增 建设用地乘 以各地 根据 《 方案》 所 确 定 的 规 划 目标 、 重大工程和重大项 目, 参 照 上 述 评 平均新增建设 用地土地有偿使用 费征收标准后测算得 出。方法二 , 根 据 价 方法 , 分析 土地开发、 土地整 理、 土地复垦 、 农村建设用地整 治等四种 2 0 0 7 ~ 2 0 1 0年期间, 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 费的征收情况 , 测算规划 类 型、 不 同整 治分区 以及土地整 治重大工程和重 大项 目的社会 、 经济和 期 内新 增 建 设 用 地 土 地 有 偿 使 用 费 征 收情 况 。 生态 效益 。

(整理)土地整治工程质量评定规程

(整理)土地整治工程质量评定规程

T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实施××××-××-××发布土地整治工程质量评定规程Assessment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Quality of Land Improvement(征求意见稿)TD/T ××××—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ICS××.××P××备案号:J×××-×××TD/T ××××—20××I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5 工程项目划分 ...............................................................36 工程质量检验 ...............................................................47 工程质量评定 ...............................................................6附录A 工程项目划分表 (9)附录B 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表 (11)附录C 进场原材料、中间产品质量检验评定表 (19)附录D 土石方工程质量检查项目、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评定表 (24)附录E 砌体工程质量检查项目、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评定表 (31)附录 F 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查项目、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评定表 (36)附录G 设备与安装工程质量检查项目、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评定表 (40)附录H 其它工程质量检查项目、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评定表 (47)附录I 工程质量缺陷备案表 (51)TD/T ××××—20××II为加强土地整治工程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统一土地整治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方法,规范工程质量评定工作,根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和国土资源部等16个部、局《关于印发《2008—2010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的通知》(国标委工一联[2008]149号)文件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

四.费用构成及计算方法和标准
一 项目预算的组成 二 工程施工费 三 设备费 四 其他费用 五 不可预见费
项目预算的组成
资金来源:中央投资,其他投资 支出预算:工程施工费,设备费,其他费用
不可预见费
费用构成框架图
项目费用
直接费



间接费


利润
税金
设备费
其他费用
不可预见费
直接工程费
封面
(1)封面——首页
×××× 项 目 预 算 书 (一号黑体字)
项目承担单位:(三号宋体字)
(2)封面——扉页(签署页) ×××× 项 目 预 算 书 (二号黑体字)
项目承担单位(公章) 预算编制单位(公章)
预算编制单位:(三号宋体字)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三号宋体字)
负责人(三号宋体字) : (签字)
1 职工福利基金 元/工日 = 基本工资 元/工日 +辅助工资 元/工日 ×费率标准 %
2 工会经费 元/工日 = 基本工资 元/工日 +辅助工资 元/工 日 ×费率标准 %
3 养老保险费 元/工日 = 基本工资 元/工日 +辅助工资 元/ 工日 ×费率标准 %
4 医疗保险费 元/工日 = 基本工资 元/工日 +辅助工资 元/ 工日 ×费率标准 %
分部工程:单位工程中按工程结构、所用工种、材料和施 工方法的不同而划分为若干部分,其中的每一部分称为分 部工程,如:田埂 田坎 和田块平整排灌工程下设的支、斗、 农、毛渠 沟 ;喷 微 灌工程下设的管道工程等.
分项工程 :通过一定的施工过程就能生产出来,并且可以用 适当计量单位计算的建筑或设备安装工程, 如:土方开挖和 回填及运输等.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通知》的意见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通知》的意见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通知》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公布日期】2008.11.12•【字号】•【施行日期】2008.11.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山东省国土资源厅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通知》的意见各市国土资源局、财政局:我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经过各级各有关部门十多年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大成绩,对保护耕地资源,优化农用地结构,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要清醒看到,我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在统筹规划、制度建设、资金征管、严格监管、突出重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国土资源部已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76号)。

望各市结合本地实际,切实抓好贯彻落实,把我省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推向新阶段。

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统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做好专项规划修订工作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安排,认真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后备资源的调查、评价和论证。

以突出保护耕地为重点,明确目标任务、重点区域、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切实作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专项规划,为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提供依据,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步实施。

二、严格补充耕地,坚守红线不动摇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我省保护耕地坚守红线的艰巨性,严格依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专项规划和年度补充耕地计划,切实组织完成补充耕地任务,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不低于规划规定的保有量任务。

要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应立足于本市、县行政区域内补充完成。

对于后备资源少、确实难以完成的,可经市、县级政府同意后,报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在省域内统筹安排。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全)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全)1
15.3.1
15.3.2
15.4
15.4.1
15.4.2
15.4.3
15.4.4
a) 检查项目资金到达项目承担单位情况;
b) 查验财务核算、财务资料,检查财务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
c) 检查现金管理、费用支出范围和标准、资金支出审批程序等资金使用情况。
15.4.5
a)审阅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确认资料,包括查验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土地权属界线图或地籍图等有关材料;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验收报告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验收报告封面格式见图 D。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预验收报告
(黑体二号字)
××项目预验收组(宋体三号字)
××××年×月×日(宋体三号字)
图D。1预验收报告封面格式
D.1
参加验收有关单位及验收组成员,验收时间、依据、方法.
D.2
对照经批准的设计和变更材料,列表说明实际完成建设任务(包括土地开发整理规模、新增耕地面积)及其经济技术指标。
单元工程
指由几种施工工序完成的工程最小综合体,是构成分部工程质量考核和合同支付审核的基本单位,是分部工程的组成部分。
重要单项工程
占项目工程施工费用比重较大或对完成项目建设任务起控制性作用的单项工程。
主要分部工程
对重要单项工程发挥设计功能起关键性作用的分部工程.
13
13.1
13.2
13.3
13.4
13.5
F.1.4
机构设置及工作情况,项目实施管理采取的措施和制度执行情况,主要设计变更原因、内容和批准情况,价款结算及各类合同执行情况,拆迁补偿情况。
D.3
资金到位、管理、使用情况.

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

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

汇报人:2023-12-05•项目背景•项目投资环境分析•项目概况目录•技术方案•市场分析•财务分析•社会效益评价•结论与建议项目背景土地资源利用不足部分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不够充分,存在浪费和低效利用现象。

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土地开发整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巨大我国中低产田占比较大,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巨大。

土地开发整理现状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土地开发整理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进而提高农民收入。

土地开发整理可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

030201投资土地开发整理的意义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土地开发整理的政策,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政策依据。

国家政策支持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市场对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的需求不断增加,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市场支持。

市场需求驱动目前已经具备了先进的土地开发整理技术和设备,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技术条件具备项目提出的依据项目投资环境分析经济增长趋势通货膨胀与物价利率与货币政策汇率与外汇政策宏观经济环境分析01020304分析国内外经济增长趋势,了解投资大环境。

研究通货膨胀和物价变化,判断未来价格走势。

关注利率和货币政策调整,评估对投资项目的影响。

研究汇率变动和外汇政策调整,分析对项目投资的影响。

了解国家对土地开发整理行业的政策法规,评估项目合规性。

行业政策法规分析土地开发整理行业的发展趋势,把握投资机会。

行业发展趋势研究行业利润水平及变化,判断投资收益前景。

行业利润水平识别行业风险因素,评估项目风险承受能力。

行业风险因素行业环境分析主要竞争对手分析各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有率,了解市场份额分布。

市场占有率产品差异化营销策略01020403了解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及手段,制定应对措施。

市县国土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技术指南

市县国土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技术指南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市县国土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技术指南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市县国土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技术指南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市县国土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技术指南一、市县国土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总论评估目的与意义市县国土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旨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市县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制定和完善国土开发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评估结果将有助于提升市县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水平,强化资源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评估范围与对象本次评估范围涵盖全市国土空间,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镇村建设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

评估对象为市县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活动,以及相关政策和制度。

评估依据与方法评估依据为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市县国土开发保护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评估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运用现场调查、资料分析、专家咨询、遥感监测等手段,对市县国土开发保护现状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流程与组织评估流程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分析评估阶段和总结阶段。

准备阶段包括组建评估团队、制定评估方案、收集资料和数据;实施阶段进行现场调查、资料分析和专家咨询;分析评估阶段对获取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估;总结阶段撰写评估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评估组织方面,成立以市政府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评估小组,负责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

评估团队由国土、环保、农业、规划等领域的专家组成,负责具体评估工作。

浙江省山区26_县土地综合整治PPP_模式和绩效评价初探

浙江省山区26_县土地综合整治PPP_模式和绩效评价初探

㊀㊀2024年第65卷第4期979收稿日期:2023-12-23作者简介:华炯(1975 ),女,浙江岱山人,高级会计师㊁高级统计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政府会计制度㊁财政绩效评价等,E-mail:756760629@㊂文献著录格式:华炯.浙江省山区26县土地综合整治PPP 模式和绩效评价初探[J].浙江农业科学,2024,65(4):979-984.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240182浙江省山区26县土地综合整治PPP 模式和绩效评价初探华炯(浙江省国土整治中心,浙江杭州㊀310007)㊀㊀摘㊀要:文章以浙江省山区26县为例,探讨土地综合整治PPP 模式的优势和条件及其绩效评价方式㊂通过PP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进行土地综合整治能够有效缓解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文章对浙江省山区26县的自然和经济环境进行分析,讨论其采用PPP 模式进行土地综合整治的潜力㊂同时,为实现对土地综合整治PPP 项目的科学性评价,文章基于现行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项目评价和运行调整提供了参考㊂关键词:土地综合整治;绩效评价;PPP 项目;浙江;山区26县中图分类号:F301.2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0528-9017(2024)04-0979-06Preliminary study on PPP model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omprehensive land improvement in 26counties of mountain areas inZhejiang ProvinceHUA Jiong(Zhejiang Provincial Land Improvement Center,Hangzhou 310007,Zhejiang)㊀㊀Abstract :The article took 26mountainous coun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advantages andconditions of th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model for comprehensive land improvement,as well as it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s.The PPP model for comprehensive land consolidation could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financial pressure on local governments.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natur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of 26mountainous counties in ZhejiangProvince and discussed the potential of using the PPP model for comprehensive land consolidation.Meanwhile,in order toachieve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land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PPP projects,the article proposed suggestions based on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providing reference for project evaluation and operational adjustment.Keywords :comprehensive land improvement;performance evaluation;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roject;Zhejiang;26counties in mountainous areas㊀㊀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1]㊂开展土地综合整治,有利于破解耕地保护碎片化㊁乡村用地无序化㊁农村发展低散弱问题,有利于优化农村生态㊁生产㊁生活空间布局,有利于乡村有机更新㊁系统重塑㊁发展赋能,是深化新时代 千万工程 的重要行动,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抓手㊂浙江省委十五届三次全会作出 推进土地整治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建设 的重大部署,立足于共同富裕和城乡一体化大场景,以 千万工程 为牵引,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新需求为主线,以土地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全域推进国土空间整治现代化,创新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㊁幸福感㊁安全感㊂浙江省山区26县在经济发展㊁居民收入㊁公共服务等方面与全省平均水平尚有较大差距,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推动山区980㊀㊀2024年第65卷第4期26县高质量发展关乎全省共同富裕的底色和成色㊂土地综合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㊁加快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但对于经济相对薄弱的山区26县而言,资金难题成为该项工作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2]㊂2010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土地整治 积极引导民间资本通过招标投标形式参与土地整理㊁复垦等工程建设 ,在政策层面为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类项目明确了方向㊂近年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即PP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在我国蓬勃发展,被越来越多应用于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领域,已成为解决土地整治融资难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3-4]㊂对浙江省山区26县的土地利用现状㊁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情况进行分析,能了解其采用PPP模式进行土地综合整治的潜力㊂本文旨在分析土地综合整治PPP模式和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推动开展更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为及时调整或推广土地综合整治PPP项目的运营模式提供指导依据㊂1㊀浙江省山区26县土地综合整治潜力分析㊀㊀从区域发展潜力限制因素层面分析,山区26县由于地理区位㊁公共资源㊁历史发展等原因,存在平台能级偏弱㊁农业工业发展脱钩㊁经济发展和质效相对落后㊁龙头领军企业数量不多㊁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方面的限制㊂同时,正因为以上方面的限制,一直以来也被赋予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重大使命,并受到政策方面的关注和扶持㊂尤其是2022年7月,浙江省委农办印发‘关于支持山区26县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意见“,为加强山区26县国土空间规划,优化重大生产力㊁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布局,促进人口集聚㊁产业协同㊁要素流动,在土地综合整治方面给予了重大利好政策倾向㊂在土地综合整治领域具有优化县域空间发展格局㊁大力推进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建设㊁集成改革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㊁农业 双强 赋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㊁创新土地利用政策㊁赋权活权激活农民农村资产㊁统筹资源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建设㊁地质灾害风险治理等方面的政策潜力㊂从增强后发地区自我发展能力㊁激发区域内生发展动力的角度,推进山区26县土地综合整治发展可从以下三方面探寻发展:(一)由 资源优势 向 发展优势 转变㊂巩固和厚植生态优势,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充分借助 山海协作工程 平台,优化区域分工,推动 资源优势 转化为 发展优势 ,实现绿色发展㊁生态富民㊁科学发展㊂(二)由 政府主导 向 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 转变㊂加快金融服务供给㊁专业市场㊁旅游合作㊁基础设施㊁原料基地㊁生态环境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推动与发达地区在市场㊁资源㊁资本㊁技术㊁管理和劳动力等方面的信息对接和互补合作,打通双边优势合作与市场主体对接渠道,通过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通力合作,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服务平台,吸引优质资源和项目落户,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㊂(三)由单纯的 项目转移 向 全产业链协作 转变㊂提高本地产业发展的层次与水平,打造山区26县特有的优势产业㊁培育山区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㊂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升农业等产业链的附加值和效率;同时可聚焦生态旅游㊁康养㊁知识创业等,探索资金合作㊁产业合作㊁园区合作㊁村镇建设合作㊁社会事业合作等路径,加快实现 输血 向 造血 的转变㊂2㊀浙江省山区26县土地综合整治PPP模式的现状与问题2.1㊀浙江省山区26县土地整治PPP模式概述㊀㊀浙江省山区26县的自然㊁社会环境特征㊂土地整治作为对低效利用㊁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土地进行综合整治及对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生态修复,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5],其兼具工程建设和社会治理内容的特点,使其在山区26县的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建设中发挥作用成为可能㊂山区26县经济发展底子相对落后㊁自然资源利用条件基础薄弱,有需要有必要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进行土地综合整治㊂目前土地综合整治资金融资主要来源于政府,政府财力有限加上信贷政策调整要求,土地整治融资难的问题将进一步凸显,地方政府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新的融资模式㊂PPP项目通过政府与私营部门或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合作,共同参与投资㊁建设和运营某项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将公共和私人部门的资源㊁经验和专长结合起来,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6]㊂这既有利于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提高其投建大项目的能力,又在一定范围内打破了社会资本的投资壁垒,为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提供了更多更公平的机会㊂由于浙江省山区26县水资源丰富㊁植被覆盖率高㊁生物多样性丰富㊁生态保护意识强,地区整体生态环境水平较高,但同时26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通常也被称为 相对欠发达县(市㊁区) ㊂因此,山区26县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潜力类型主要可分为农业产业综合发展主导型土地综合整治项目㊁耕地指标交易主导型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和建设用地指标流转主导型土地综合整治项目3个类型,并通过对山区26县各主导类型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与PPP模式进行适应性匹配,分别对应PPP模式中的改建 运营 移交模式(rehabilitate-operate-transfer,ROT模式)㊁授权 建设 运营模式(authorize-build-operate,ABO 模式)㊁设计 采购 施工及运营一体化总承包模式(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operate, EPC+O模式)㊂当然,各主导类型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除以上三大主要PPP模式外,也存在部分其他相关模式,例如建设 运营 移交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BOT模式)和建设 移交模式(build-transfer,BT模式)㊂1)农业产业综合发展主导型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对应改建 运营 移交模式(rehabilitate–operate-transfer,ROT模式)㊂农业产业综合发展主导型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通常需要特别关注农产品需求市场㊁农业产业链完善㊁创新农业技术㊁农业资源配置㊁农业信息化建设㊁金融支持以及专业培训和技术支持等条件,在具备上述条件下,方可确保土地整治项目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㊁提高农民收入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效果㊂项目实施程序具体为:①地方政府通过实地摸排㊁政策宣讲等手段,引导并鼓励村民统一以村集体为单位参与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继而为农户提供非农财产性收入的选择㊂②地方政府通过平台担保㊁市场定价㊁资本招引等措施,推动村集体组织与社会资本力量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协议,一方面有效遏制山区农业抛荒㊁撂荒现象,另一方面推动农用地规模经营与效率提升㊂③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间建立合作关系,为业主单位开展后续的农用地质量提升与农业综合开发提供多维助力(图1)㊂图1㊀农业产业综合发展主导型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程序Fig.1㊀Implementation procedure for land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projects led by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从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阶段目标来看,可以将土地综合整治 ROT 项目分为农用地质量提升和农业综合开发2个阶段,质量提升阶段包括对农用地集中连片改造㊁农用地平整㊁土壤改良㊁田埂改造㊁灌溉㊁排灌㊁水利㊁电力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布设等等;综合开发阶段主要指对于改造后的农业综合体进行运行和维护,通过农业产业经营以及二三产业融合的方式实现项目盈利㊂2)耕地指标交易主导型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对应授权 建设 运营模式(authorize-build-operate,ABO模式)㊂耕地指标交易主导型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通常需要满足符合法律法规相关规定㊁交易市场机制健全完善㊁具备交易的耕地资源㊁符合农业结构调整需求㊁利益相关各方支持认同和参与等条件㊂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每个地区的情况和条件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具体实施前需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评估,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㊂ABO模式下,按项目实施主体,又可细分为包括 ABO+EPC模式 (图2)和 ABO+代建模式 (图3)2种子模式㊂ABO+EPC模式下,业主方通过与政府签订特许权协议,以ABO形式参与土地整治项目的投资㊁融资㊁建设和维护㊂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整治土地的指标交易和农产品经营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㊂政府对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和管护具有监督权和调控权,待特许期满后,签约方的企业将该整治后土地无偿移交给政府部门㊂982㊀㊀2024年第65卷第4期图2㊀土地综合整治 ABO +EPC 模式 示意图Fig.2㊀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ABO +EPC modelfor comprehensive land improvement图3㊀土地综合整治 ABO +代建 模式示意图Fig.3㊀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ABO +agencyconstruction model for comprehensive land improvement㊀㊀ABO +代建模式下,业主方负责项目融资工作,不直接参与工程的建设管理,项目实行代建管理的运作模式,所有前期和建设管理责任由乡镇代理主体负责㊂业主方盈利主要来源于2个渠道,第一个盈利渠道是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以产生一定数量的耕地指标,通过指标的市场交易,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融资公司的收益来源;另一个盈利渠道是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可改善项目区的农业种植条件,在整治项目竣工验收后的五年管护期内,开展粮食作物的规模种植与产品销售可增加业主单位的经济来源㊂3)建设用地指标交易主导型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对应设计 采购 施工及运营一体化总承包模式(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 +operate,EPC +O 模式)㊂建设用地指标流转主导型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通常需要具备符合法律法规相关规定㊁建设用地资源需求㊁指标流转市场机制健全完善㊁利益相关方支持㊁技术和专业支持:该项目需要具备科学评估㊁规划设计㊁土地整治和交易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支持㊁资金保障等条件㊂只有当这些条件得到充分满足,项目才能顺利进行㊂当然,因地区可能存在差异性,项目实施前应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评估,从而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图4)㊂EPC +O 模式下,项目按照市场化运行,实施主体结合自身业务范围和项目情况,开展农村产业运营㊁农产品加工贸易㊁水利农田垦造㊁涉农服务㊀㊀其中出资比例为列举㊂图4㊀项目运作的交易结构Fig.4㊀The transaction structure of project operation等方面,回报资金来源包括农村产业运营收入和土地指标交易收入等收益㊂2.2㊀山区26县土地整治PPP 模式存在的问题2.2.1㊀土地流转难土地整治项目需要大量土地流转,山区土地连片度不高㊁破碎化普遍,小而散的现状导致土地成片流转较难,影响了项目顺利进行㊂同时,受生态红线㊁坡度㊁水土保持的条件所限,山区26县适宜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影响了山区土地整治项目的规模㊂2.2.2㊀前期准备少㊀㊀充分有效的前期调查是保证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科学性保障,这一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㊁物力和财力,项目筹备期较长㊂然而,目前许多地区的土地整治项目前期准备都不够充分,直接进入到后续实施,常常导致后期工作很难执行㊂2.2.3㊀市场融资难㊀㊀土地整治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由于项目建设周期长㊁收益慢且不确定,市场主体参与项目建设普遍存在顾虑㊁积极性不高,当前仍以政府投资为主,项目融资较难,市场在土地资源的最优分配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强化㊂2.2.4㊀项目监管缺㊀㊀目前,尚未健全系统完善的土地治理项目建设评价体系,导致一些项目合规性不足㊁风险控制不力㊁资金使用不透明等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置,增加了项目运行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降低了土地整治PPP模式的社会效益和可持续性㊂针对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加强项目监管和风险控制,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良好运行㊂同时,需要加强社会沟通和风险预警,提高项目透明度和社会接受度,确保土地整治PPP项目的顺利推进㊂3㊀土地整治PPP模式绩效评价现状分析㊀㊀近年来,随着土地整治PPP模式的实施和推广,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也同步开展,并取得了一些效果㊂评价体系不断健全,设置了多元化的评价指标,提升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评价方法不断完善,采用了更多的定量分析和模型评估手段,提升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评价过程多方参与,增进了政府㊁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合作沟通,提升了评价结果的权威性㊂这些,为土地整治PPP模式的绩效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㊂山区26县土地整治PPP项目由于其项目共性和地域属性,既有一般项目绩效评价的共性问题,也有因合同结构复杂㊁参与方众多㊁融资渠道多样和特许协议期长等原因产生的特性问题㊂因此,相比一般项目,更需要通过合理的计划㊁执行㊁控制和改进,对项目进行定期监督和评价,促进各类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充分体现投资效益㊂3.1㊀评价方式重事后㊁轻过程㊀㊀目前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重心在预算执行概况和竣工结算评价,阶段在项目完工后,属于事后评价㊂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看,前期项目规划㊁项目预算㊁项目投资支出,建设期间采购㊁项目招投标㊁各个项目的质量㊁完工进度,建设后期是否存在未知风险,竣工决算等等,都是影响绩效的因素㊂3.2㊀评价指标重传统㊁轻创新㊀㊀大部分项目评价仍然采用过去的以国家规范制度或行业传统经验为准,导致设置的评价指标无法全面反映客观实际㊂同时,由于土地整治PPP项目模式类型不同,生命周期漫长,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经济效益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各有侧重,又受到自然条件㊁政策变动㊁市场供需㊁用地配套等各类风险影响,如何整体把控㊁有机统一评价目标,设置评价指标,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有效性真实性㊂3.3㊀评价工作缺队伍㊁轻专业㊀㊀土地整治项目具有综合度较高㊁针对范围较广㊁专业性较强等特征,对评价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要求㊂目前,熟悉财务评价知识和相关土地整治知识的人员比较稀缺,大部分仅在某一方面较为熟练㊂其次,缺乏专业从事土地整治项目的评价队伍,无法保证每个项目都有专人长时间跟进,影响了项目绩效评价的全面开展㊂4㊀土地整治PPP模式绩效评价建议4.1㊀提高评价体系综合性㊀㊀PPP模式下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具有复杂的结构流程,参与方多,周期较长㊂因此,一方面需要扩大评价指标范围,对项目的经济效益㊁社会效益㊁生态效益㊁环境效益等开展全面评价,避免评价片面化;另一方面需要考虑评价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建立指标体系时需要考虑各方的不同需求点和关注点,确保能够综合反映各方诉求㊂国家层面可以出台土地整治PPP模式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或标准指引,不仅可以规范项目运营,也可以引导更广泛的社会投资㊂984㊀㊀2024年第65卷第4期4.2㊀制定科学评价方法㊀㊀科学评价方法的制定需要考虑项目的特点和目标,确保评价方法与项目实际情况相符㊂各区域自然特征㊁区域经济特色都会影响PPP模式实施,地方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或行政单位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地方土地整治PPP模式的实施与评价细则㊂在制定评价方法时,应因地制宜㊁与时俱进,注重定量分析和模型评估相结合,注重指标选择和权重分配相适宜,注重事前㊁事中㊁事后评价过程相统一,注重评价绩效与结果应用相贯通,增强评价的全周期㊁多维度,提升评价的系统性㊁科学性㊂4.3㊀完善项目监管机制㊀㊀土地综合整治PPP项目的经营周期长,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需要一套有力有效的监管保障机制㊂鉴于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PPP监管机构,可由地方行政主管部门㊁乡镇政府㊁第三方监理机构㊁涉项目农户组成项目监管小组,共同监督PPP 模式下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执行㊂同时,加快项目绩效评价队伍建设,提高评价人员专业能力,明确评价人员职责权限,客观公正开展评价工作,确保项目取得预期绩效㊂参考文献:[1]㊀本书编写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2]㊀林倩茹,戴振阳.浙江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与时空演变[J].四川农业科技,2023(12):93-97. [3]㊀赵家敏,代秀龙.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编制探索:以广东省级试点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乡村规划),2023.[4]㊀马海涛,秦士坤.财政规则与地方政府行为[J].社会科学文摘,2024(1):79-81.[5]㊀贾文涛.从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的转型发展[J].中国土地,2018(5):16-18.[6]㊀丁敬雯,王浚丞.PPP项目监管的影响因素与决策机制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23(6):51-59.(责任编辑:张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15年10期257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投资结构分析与评价
杜志刚
嫩江县国土资源局,黑龙江 嫩江 161499
摘要:有效的土地开发整理可以确保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土地生产力,是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但土地的开发整理是项长期又系统的工程,并不能在瞬间达成,我们必须正视土地资源开发整理所面临的困难及问题,并及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方能让我国的土地开发整理进入到更为规范的轨道中去,为我国经济的发展造福。

本文对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投资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投资结构;;发整理的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780(2015)10-0257-01
1 引言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以综合效益为前提。

所谓综合效益,实质是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并举发展。

我国新时期建设需要将大量闲置或使用不力的土地资源综合改造,使其发挥经济效益,如房地产开发、高新区建设等。

同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不容忽视。

对同一土地资源的不同开发方向,将直接带来不同的社会和生态效益,如建设生态公园和用于工业生产就会直接对环境造成不同影响。

很多地区在土地资源开发整理的过程中并不能做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位一体的发展。

特别是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发展经济被视为土地开发的第一目标,因而忽视生态建设,不顾未来的社会效益。

2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投资结构问题分析 2.1 程序尚未成熟,投资无法放开
实际上,国内土地开发整理真正开展应该是起始于新中国成立后。

经历农业合作化、公社化、学大寨等阶段后,仍需不断的探索、实践、总结,才能逐渐形成成熟的土地开发整理机制。

因此,程序上难免存在一定缺陷,项目专项资金管理还不很理想,为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落到实处,采取“限额”设计,应该是在情理之中。

2.2 不同部门步调不一,设计理念有待统一
不同部门对相同项目区投入资金,提出不同的设计理念属正常的现象。

首先,投入资金总额的不同,可能就已经定格了不同项目总体规划的思路。

根据资金宽裕情况,结合现场实际要求,解决项目区内最紧要的设施,也是每一位设计者、策划者或业主预先考虑的问题。

这就基本确定了项目设计方向,局限了总体规划的思路。

其次,由于部门职能的不同,对项目建设的出发点不同,或由于不同部门策划者本身对投资项目不同程度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也可能直接影响了项目设计的方向。

所以往往形成有的工程内容重复建设,有的倍受冷落或刻意规避。

2.3 重数量,轻质量
由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项目是补充耕地、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因此很多地方单位考虑更多的可能是数据上的“一本账”,对于后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效果不够重视,耕地质量问题往往不能顾及。

与耕地质量息息相关的一些工程措施,比如:土壤改良、地力改善等措施视觉上大都难以辨别,难以技术检验,工程量审核只能通过签证来体现,效果也是滞后的。

因此,为了避免投资资金不落到实处,只能“忍痛割爱”,从而使得耕地质量问题遭受冷落。

3 做好土地开发整理投资的建议
3.1 建立健全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体系
为了保证土地整治、土地整理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建立土地开发整理规划领导小组对整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全权负责,同时,应该按照各个
部门的职责,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工作的任务落实到各个部门、乡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从而可以将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工作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使各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合力攻坚,从而保证整个项目工程有效的开展。

3.2 制定科学可行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土地整理开发规划的编制,首先,土地整理开发规划的编制要按照我国的基本国策进行,要遵循“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要求,认真、科学地进行。

其次是要以生态保护为主导,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进行土地整理开发,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土地整理开发结合起来,互相促进、互相保护,正确处理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增长关系,在土地整理开发中生态环境的改善要成为重要的条件。

3.3 加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投资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资金是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关键。

所以应建立资金保障体系,保证资金的合理运用。

可以建立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筹集和使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资金。

并且可以组织群众人民投资、投劳,并按照谁整理谁受益的原则进行吸引广大群众的投资。

还可以利用金融部门贷款,可以根据土地抵押债券可靠性、稳定性并且偿还周期长等特点,从而促进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具有充足的资金来源,促进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工作的进行。

3.4 保障群众利益,不断完善农民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制 实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必然会遇到调整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间题。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不同,土地开发整理类型复杂,其权属调整、利益调整的方式、方法存在诸多差异。

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方法,都必须服务于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要顺应民情、民心和民意,切实把土地权属调整工作做实、做好,最大限度地保护项目区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真正把好事办实,好事办好。

4 结语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各项建设都在蜂拥而上,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变得尤为珍贵。

土地开发整理成为目前国土资源工作深入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如何处理好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政府,更是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公众共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俞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的难点及建议[J].上海房地,2012(9):44-46.
[2]欧阳磊.文山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与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科协论坛,2012(3):143-145.
[3]刘明春.泸州市首批省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成效明显[J].现代审计,2010(5):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