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之三实践论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实践论课件

实践论课件

实践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 量,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社会制度优劣的试 金石,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实践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的根本途径,是人的解放的现
实基础。
0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解读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形成背景
19世纪中叶欧洲工业革命和社 会变革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对前人实践哲 学的批判继承。
实践论的意义和价值
课件强调了实践论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包 括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推动社会进步等。
对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和展望
实践论与人工智 能的结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 展,实践论与人工智能的结 合将成为一个重要趋势。人 工智能可以通过模拟人类实 践的过程,提高人的认识能 力和实践能力。
促进人类解放和全面自由 发展。
03
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运 用
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经验总结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01
通过不断解放思想,打破传统观念束缚,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探
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02
将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政府治 理效能。
文化领域: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 新性发展。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推动文化产业高 质量发展。
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改革供给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 量和效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

《实践论》《矛盾论》与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PPT精选文档

《实践论》《矛盾论》与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PPT精选文档
32
明确“四个坚持”的解读
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 的道路、不断拓展创新发展的内 涵,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理论体系、制度到道路、理 论体系、制度、文化,丰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涵,完善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结构,创造 性运用和发展了理论和实践具体 的历史的统一的思想。
33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解读
38
四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 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
思维能力,努力提高C解o决nc我lu国s改io革n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
中高速发展与 中高端水平相匹配
强化改革动力与 保持社会稳定 相协调
加强党的领导权威 与增强全党和全社会
创造活力相统一
纠风反腐提振 党心与保障民生 凝聚民心相一致
破除沉疴积弊与 重塑政治生态相结合
实现奋斗目标与 着力防控风险相统筹
大国治理与全球治理 相配合
28
从治国理政新实践看
进行伟大斗争、建设 伟大工程、推进伟大 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39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主体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 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坚持问题导向的实践认识论,着力回答解决国家未来 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坚持把握全面、突出重点的统筹辩证法,推动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
坚持勇于斗争、促进变革的矛盾辩证法,用伟大斗争 开创未来
坚持居安思危、知危图安的风险辩证法,化风险挑战 为有利局面 坚持人类前途命运的进步历史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
37

马原PPT课件

马原PPT课件

矛盾存在于一切
遍性:矛盾的 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共性、绝对性、 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
无条件性
过程的始终。
59
矛盾着的特殊性:矛盾的个性、相对性、
有条件性
矛盾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的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
殊性 有三 种情 形:
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 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 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39
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 行动和生理活动作用
苏武牧羊
40
(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 律性的辩证统一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
二者的 关系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41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要求
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 的发展规律; 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 本途径;
35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 西,做或行是主观见之于 客观东西,都是人类特殊 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 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 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 物的特点。”
36
意识作用的表现
意识是能动的, 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37
意识活动具有 创造性
F=GM1M2/R2
想象
38
质、地位和作用
莱布尼茨
世界上决没有两片完全 相同的树叶。
60
2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 关系
一方面,矛盾的 特殊性,即矛盾的个 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 性,共性寓于个性之 中;另一方面,矛盾 的特殊性又贯穿于矛 盾的特殊性之中,共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实践论PPT课件

实践论PPT课件
26
四、抗日战争
2019/11/3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 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 族解放战争。
(2)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 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弘 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3)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 主战场。
27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实践论》强调的知行统一,认识和实践 的关系指导了革命的胜利。
1949年10月1日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结束了 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2019/11/3
28
六、改革开放
2019/11/3
时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总设计师:邓小平 理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改革开放的实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 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成果:建立建立经济特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4
表及里”的加工改造。
2019/11/3
15
三、认识的辩证过程
3、强调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 第一,只有通过这次飞跃,理性认识才 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第二,理性认识只有指导实践,才能达 2014 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2019/11/3
16
三、认识的辩证过程
实践
感性认 识
理性认识
4、(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曲折性 认识的发展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
2013
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 实践相适应。 (2)实践决定认识,由于实践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具体的、历史的,这就决定了主 观认识也必须是具体的、历史的。 2014 (3)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内在地要求主观和客观、认识与实践必须是具体的、历史的 统一。

《实践认识》课件

《实践认识》课件

错误的认识会导致人们采取错误 的行动,实现不了预期的目标和
效果。
错误的认识会导致人们走弯路、 浪费时间和资源,甚至造成不必
要的损失和伤害。
错误的认识会阻碍人们对事物的 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导致人们对
实际情况的误判和决策失误。
认识的发展推动实践的发展
认识的发展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促 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详细描述
人类的认识是通过实践活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 获得对事物的认识。实践提供了直接作用于事物的机会,人们通过感官观察、 操作和实验等方式,直接与事物接触并获得感性认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总结词
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 和研究。
详细描述
随着实践的深入和扩展,人们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 ,这促使人们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以解决这些问题和 满足新的需求。实践的发展推动了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使人 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是实现人类自由的重要前提
只有在正确的认识的指导下,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目标。
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是推动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通过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类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推动社会的 全面进步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 错误的认识则会导致实践失败。
实践与认识的相互转化
实践转化为认识
通过实践,人们可以获得对事物 的感性认识,进而上升为理性认 识。
认识转化为实践
通过理性认识,人们能够指导实 践,将理论转化为现实。

毛泽东 实践论(PPT-51)

毛泽东 实践论(PPT-51)
40
二、内容提要
41
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自 然、社会和思维的根本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分析了辩 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树立辩证法的发展观,反对形而上学的发 展观。
42
三、学习指导
43
1、论述了两种宇宙观的根本对立
(1)毛泽东所讲的两种宇宙观是指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指出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和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3)指出辩证法主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不断运动、 变化和发展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毛泽东 实践论
1
一、写作背景和意义
写于1937年7月,是毛泽东在延安 抗日军事大学所作的讲演。
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 认识论。
2
二、内容提要
3
围绕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论述了五个问题:(1)实践的观点 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的观点;(2)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3) 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改造主 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5)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4
中心思想:论述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 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因此,主观和客观、 理论和实践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 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5
三、学习指导
6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7
(1)实践和认识是对立的。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 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认识是指主体对客 体的能动反映,是一种主观的意识活动。
31
(2)这里的品格可以作特点、优点理解。首先,实践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这是指实践的共同性、规律性。就是说,在实践中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随时随地都可以产生同样的结果。当然,理论也具有普遍性,如马克思主 义理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是,理论的普遍性,不过是正确地反映了 实践的普遍性而已。

马克思主义哲学幻灯片PPT

马克思主义哲学幻灯片PPT

②主观唯心主义
把主观意识看成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 把主观意识看成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 切事物都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中,或是主观意识的产物。 切事物都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中,或是主观意识的产物。
a陆九渊: “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 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 b王阳明:“心外无物” 王阳明: 心外无物” 王阳明 c贝克莱:“物是观念的复合” 贝克莱: 物是观念的复合” 贝克莱
9
5.哲学 5.哲学派别——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②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两派划分依据: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 )两派划分依据: 理解) (2)关于唯物主义(理解) ) 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①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 证唯物主义。 证唯物主义。 朴素唯物论:把世界的物质性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 ②朴素唯物论:把世界的物质性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 初”物质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形而上学性(机械性) ③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形而上学性(机械性) 和唯心史观( )(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 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 和唯心史观(不彻底性)(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用力学的观点解释
6
2.哲学的研究对象 理解) 2.哲学的研究对象(理解)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是整个世界的普 遍本质, 遍本质,是世界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7
3.哲学的基本问题: 3.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理解) 哲学的基本问题
※内容(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即思维和存在何 内容(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本体论;( )思维能否认识存在, 本体论;( 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本体论;(2)思维能否认识存在, 即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认识论 即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认识论 意义:( :(1)理论意义:第一, ※意义:( )理论意义: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的问题, 的问题,是划分哲学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的唯一标准;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的唯一标准;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 划分哲学认识论中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划分哲学认识论中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2)实践意义: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包含认识世界、改造 )实践意义: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包含认识世界、 世界这两个基本方面, 世界这两个基本方面,其实质都是在认识和处理思维和 存在的关系问题, 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 中的根本问题。 中的根本问题。

实践论 PPT课件

实践论 PPT课件
阶级斗争科学活劢机械创作艺术活劢生产生活社会实践人的社会实践方式人的社会实践方式人的社会实践丌限二生产活劢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人的社会实践丌限二生产活劢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劢总之社会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劢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
艺术活动 创作
机械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 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 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 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 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 。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 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
•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 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 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 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 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⑻ 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 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 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 到实践去。
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 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 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 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 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 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 ,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 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 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 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毛泽东著作《实践论》PPT

毛泽东著作《实践论》PPT

三 、结构特点
• 第一部分(1—5自然段):全面地论述了认识对实 践的依赖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实践论 , 它不仅与一切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 内省论相反 , 而且与旧唯主义的机械论不同 ,它是能动的革命 的反映论。
• 第二部分(6—24自然段): 阐述了认识的产生 、 发展的历史辩证过程 ,揭示了认识发展中的两次 飞跃 。批判了哲学史上的唯理论 、经验论;批判 了中国党内的经验主义 、教条主义 .
第二 ,运用正确的思想方法 ,通过艰苦的脑力劳动 ,
对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概括 。
(保证)
2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
毛泽东说:“认识的能动作用 ,不但表现于从感 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 ,更重要的 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 跃 。” “这次飞跃 , 比起前一次飞跃来 ,意义更 加伟大 。” 第一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第二 ,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 ,才能得到检验和 发展。
二 、《实践论》 写作的历史背景
《实践论》 写于1937年7月 ,是毛泽东为纠正 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思想而写的。
《实践论》 不仅是对“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 三十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 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把共产国际决议和 苏联经验神圣化 ”的左倾教条主义在认识论上的 全面清算 ,也是毛泽东同志率领全党学习马克思 主义哲学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到来所做的理论准 备。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观对客观 的反映,而这种反映的前提是实践。 (3)只有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改造实践,才能 暴露事物的内在(非感性)本质,使我们了解 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4)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了解人与实践客体的 关系。

实践论ppt课件免费下载

实践论ppt课件免费下载
通过实践不断深化对事物的认识 ,从而推动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认识的指导作用
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正确 的认识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错
误的认识则阻碍实践的进步。
实践是人的本质活动
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 实践则是人的本质活动,因为人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与他人和社会
发生联系。
实践与人的发展
通过实践不断促进人的发展,提高 人的素质和能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
科技应用
实践论将更加注重科技应用,通过科技手段推动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 进步。
实践论对人类未来的影响与启示
推动社会进步
实践论的发展将有助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解决现实 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培养创新思维
实践论有助于培养人类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推动人类不断探索 和创新。
促进和谐发展
实践论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统一,有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 实践,只有将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 理论的价值。
实践的局限性
实践虽然具有检验真理的 能力,但也有其局限性, 例如实践的经验范围和实 践条件的限制等。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只有通 过实践才能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认识的深化
教育改革中的实践论
总结词
教育改革与实践相结合
详细描述
在教育改革中,实践论强调将教育理念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不断检验和修正教育理论,推动教育 改革的发展。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效果 。
05 实践论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实践论在当代的挑战与机遇

实践论 (新)PPT课件

实践论 (新)PPT课件
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 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 (P96)
• “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 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 这一飞跃。”(P96)
• 在从事政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科学、 文化和艺术的精神财富。
2021/3/25
授课:XXX
12
(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和首 要的观点。(§1—§5)
•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 源。”( §2 )
•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P92)
2021/3/25
授课:XXX
25
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实践到认识,由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6—§18)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 ②感性认识有待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论的辩证法
• “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 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 ( §9 P91)
• “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 动的东西。”
•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 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
2021/3/25
授课:XXX
11
(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和首 要的观点。(§1—§5)
•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4)揭露和批判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和“经 验论”

实践与认识PPT课件

实践与认识PPT课件
• 我们判断认识的正确与否,不以人数多少为标准 ,也不用权威来判定,而是通过实践活动来检验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二、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44蓝标题旁记笔记
来源 发展动力 基础 检验标准 目的 归宿
正确认识 推动实 践发展 反作用
错误认识 阻碍实 践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判断
• 下列中国古代俗语体现实践对认识起怎样作用?
价值观
人应该怎样存在更有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 第11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如何看待社会历史
第六课 探求真理的历程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最近坊间流传这样一 种说法:碳酸饮料可 以延长花期!
• 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了 大家的广泛关注,也 许就连碳酸饮料的发 明者也想不到自己的 发明还有这样的功效 ……
• 碳酸饮料(Sodas)的生产始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 • 最初的发现是从饮用天然涌出的碳酸泉水开始的。 • 1772年英国人普里司特莱(Priestley)发明了制造碳酸
糖有利于保鲜,但是……
• 花店老板表示,可以在水中放入少量的糖 来延长鲜花的花期。不过出于成本考虑, 花店很少这样做。
壳聚糖
有没有一种类似糖的物质价格低廉又具有保鲜功效呢?
3.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实践
产生新问题 提供新工具
提高认识能力 深化认识发展
• 壳聚糖: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chitin)经过脱乙酰 作用得到的,这种天然高分子生物具有很好的血液相容性、 安全性、微生物降解性等特点。
生活与哲学的基本框架
基本框架
哲学概述——第1、2、3课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唯物论 第4、5课“探索世界本质、把握思维的奥秘”
辩证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如何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全部社会生 如何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主体: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辨析:主体一定是人,人一定是主体。
主体在实践中 处于主导性地 位置。
二、如何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全部社会生 如何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如何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全部社会生 如何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的表现: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的表现:
第一,实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能 够生活,所以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正是这种实践活动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第二,人的意识是在实践中生成、实现和确证的。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产 生了人的意识,使人的生命活动成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成为有意 识的社会存在物。 第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类活动方式的一切社会关 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 关系、社会本质”,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 第四,人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 一切特征。所以,实践构成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
第一章第一节之三 实践论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 基本的观点: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主要问题
一、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 要的基本的观点? 二、如何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全部社 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三、实践中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一、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附1:教学进度表 :
第1~2周(4节)绪论; 周 节 绪论; 第一章第一节之( 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2周(2节) 第一章第一节之(前言 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周 节 第3周(2节)第一章第一节之(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周 节 第一章第一节之(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第一章第二节 第4周(4节)第一章第一节之(实践论);第一章第二节(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 周 节 第一章第一节之(实践论);第一章第二节( 心); 第5周(4节)第一章第二节(唯物辩证法); 第二章(认识论)之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 周 节 第一章第二节(唯物辩证法) 第二章(认识论) 第6周(4节) 放假 周 节 7周 2节 第二章(认识论) 第7周(2节)第二章(认识论)之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第8周(2节)第三章第一节(历史观)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周 节 第三章第一节(历史观)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性与多样性) 第9周(2节)第三章第二节(历史观)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性与多样性) 周 节 第三章第二节(历史观) 资本原始积累); 第10周(2节)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之(资本原始积累); 周 节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第11周(2节)第四章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之(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周 节 第四章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 第12周(2节)第五章第一节(经济全球化); 周 节 第五章第一节(经济全球化); 第13周(2节)第五章第二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周 节 第五章第二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 第14周(2节)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 周 节 第15 周(2节)复习; 节 复习; 第16周(2节)答疑。 周 节 答疑。
二、如何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 如何理解“实践是人特点、结构与功能 、 实践这种物质性活动的特点: ①实践这种物质性活动的特点: 客观现实性:受人的生命历程的制约。 主观能动性:适应自然又超越自然。 社会历史性:受社会环境及历史条件的制约。 实践的结构与功能: ②实践的结构与功能:
2、马克思对实践概念重新定义的意义:
①有了科学的实践观,终于解决了认识论中困扰旧哲学的“人的 观念从哪里来?”的问题。 唯理论:人的观念是先天赋予的。 经验论:认识来源于观察,外界之物进入头脑是骤然而至的。 马克思: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 ②有了科学的实践观,终于解决了历史哲学中困扰旧哲学的“人 类社会兴衰的决定因素是什么?”的问题。 唯心史观: 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决定历史。 客观唯心主义:绝对理念(上帝或神灵)决定历史。 马克思唯物史观: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某时期的生产实践方式)是社 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二、如何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 如何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上是实践的? 上是实践的?”
1、关于“人从哪里来”问题的探索。 (1)、神话传说:上帝或神创造人。 (2)、达尔文《人类的由来》从科学的角度作阐述。 (3)马克思、恩格斯从哲学角度作阐述:实践创造 人本身。 ①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 恩格斯: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 第一,劳动使猿手变成人手。 第二,劳动创造了语言,推动了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人类在以劳动为基础的交往中形成了人类社 会。
①、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与其他动物消极适 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本质区别。 ②、实践是人们变革客观事物的物质性活动,与纯 主观思维活动不同。 ③、实践是人类能动性、创造性的表现过程,是人 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体现,是人类社会赖以形成、 存在与发展的前提。
一、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 基本的观点? 基本的观点?
客体:是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 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辨析:客体一定是物,物一定是客体。
客体在实践中 处于被动、被 支配地位,但 对实践仍有重 要影响。
自然客体
社会客体
精神客体
三、实践中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分化 与统一
1、实践使世界二重化为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 思考题:从实践论的角度看,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是由哪 些因素引起的? 2、实践又将使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相互统一。 实践是人的活动,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实践方式,实 践有成功与不成功之分,其结果也有善与恶之别。前者关乎主观 与客观是否统一,后者关乎人的智慧与良知。人能超越自然之所 在是人能反思,懂得主动调节,从而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 然的和谐。 有人说当今人类面临着的环境问题看起来是天灾,实际上是 “人祸”,环境问题是人类不正当的实践生成的,也将最终由人类 的实践去解决。你们认为呢?(第二组演讲)
1、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旧 哲学的秘密武器。 (1)以往哲学家对实践概念的理解:
亚里士多德:实践是“人类追求正义、善良、美好的活 亚里士多德: 动”。 康德: 康德:实践是一种善良意志,是一种道德律,是道德理性。 黑格尔: 黑格尔:实践是一种理念活动,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实践是人为满足自身欲望和需要的一切活动。
一、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 基本的观点? 基本的观点?
(2)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重新定义:实践是人 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重新定义:实践是人 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重新定义 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 活动, 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人的存在方式。 是人的存在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