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izarov技术.ppt

合集下载

Ilizarov技术原理

Ilizarov技术原理

Ilizarov技术原理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的库尔干市有一位能控制骨骼生长,使驼背、跛足以及四肢畸形者恢复健康的医生,他就是伊里扎洛夫(Ilizarov)。

Ilizarov1944年从克里米亚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多尔戈夫卡村当医生。

在那里,他一边担任包括助产、镶牙在内的内、外、儿、妇和五官科医生的工作,还要处理二次世界大战后遗留的伤残病员。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手足外科冯建书一次Ilizarov给一个膝关节严重破坏的病人实施膝关节加压融合术(用加压器),对病人交待了加压器使用方法后,他因公外出。

一个多月后回来Ilizarov发现了一个现象:这个病人因错误理解了伊的指示,加压器朝相反的方向旋转牵伸,本应加压融合的膝关节间隙反而开大了一个多厘米,在拉开的间隙内出现了很多新生骨的影像改变。

这一意外发现使Ilizarov产生了骨断端牵伸也能诱导骨再生的灵感。

Ilizarov 发现,人的骨骼就像人体内的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周围神经组织一样,具有很大的再生能力和极大的可塑性,只要掌握其规律,运用一定的医疗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骨骼按照医生的意愿生长或缩小,可以使病人在各种事故中失去的手指、脚趾、脚后跟等“失而复得”,使某些人体先天缺陷或后天畸形获得修复。

约旦王国前首相的女儿下肢残废,经Ilizarov6个月的治疗,便基本恢复了健康。

中国第一例找Ilizarov治疗的是长沙市17岁的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徐某,她左下肢短缩12厘米,膝关节变形,肌肉萎缩,于1987年12月2日在库尔干接受治疗,术后左下肢伸直,双下肢等长(左下肢生长12厘米)。

Ilizarov及其助手曾为一截肢病人延长了52厘米,且在胫骨残端牵伸背屈形成足。

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瑞士、巴西、美国、日本等国都有人到Ilizarov那里学习,回去后推广应用,至20世纪90年代初,Ilizarov理论和技术即为西方国家所普遍接受,1997年伊氏理论和技术成为美国骨科学会的骨科教程。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Ilizarov 股骨延长术讲解模板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Ilizarov 股骨延长术讲解模板
并发症:
肌肉挛缩 通常由于延长使得肌肉的张力 增加所致。由于屈肌和伸肌的肌力不平衡, 肌肉挛缩容易发生在强大的肌群一侧和跨 越2个关节的肌肉。如胫骨延长中的小腿 三头肌和股骨延长中的腘绳肌。另外,如 果克氏针穿透肌腱或筋膜,将阻碍关节的 活动度。因此,预防肌肉挛缩是肢体延长 治疗中的一部分,主要预防
手术资料:Ilizarov 股骨延长术
概述:
干截骨延长和悬臂式延长器,当达到所需 长度后,需要自体骨植入和内固定; DeBastiani选择干骺端截骨,使用单臂外 固定器固定,骨痂形成后,再逐日延长; Ilizarov则采用环形延长-加压系统,进 行骺板延长和干骺端截骨延长,同样不需 要植骨和内固定。
Ilizarov 股骨延长术
科室:骨科 部位:下载
手术资料:Ilizarov 股骨延长术
麻醉: 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仰卧位,患侧小腿 垫高使下肢与地面保持平行。
手术资料:Ilizarov 股骨延长术
概述: Ilizarov 股骨延长术可用于儿童肢体的 延长。
手术资料:Ilizarov 股骨延长术
手术资料:Ilizarov 股骨延长术
概述: 肢体延长术包括骨骼、肌肉、 神经及血管等组织的延长和 再生。在肢体延长过程中涉 及问题较多,此处着重讨论 下肢骨延长的问题。
1.根据影响肢体短缩的原因
手术资料:Ilizarov 股骨延长术
概述:
长发育情况,选择骨延长的最佳时机。正 常儿童在生长发育阶段,下肢骨生长发育 停止时间,男孩为16岁,女孩为14岁。 Colemen(1967)认为儿童8~12岁为骨延 长的最佳时间段。20岁以后由于骨愈合变 慢,因此做骨延长时要慎重考虑。
手术资料:Ilizarov 股骨延长术
概述:

奇妙的骨搬移:illizarov应对骨缺损的又一神作!

奇妙的骨搬移:illizarov应对骨缺损的又一神作!

奇妙的骨搬移:illizarov应对骨缺损的又一神作!骨搬移技术(bone transport)是 20 世纪 70 年代伊利扎洛夫医师又一独创的治疗骨缺损的方法,80 年代后逐渐应用于临床。

具体方法是通过外固定器对骨缺损的肢体提供支持(固定),然后在骨缺损骨干的上或下端人为地将正常骨截断,将外固定架上可移动的钢针固定在截断的正常的活性骨块上。

按照既定的方向、合适的速度与频率,人为地每天移动(约1 mm)截断的骨块,使骨块逐渐与对应的骨缺损的断端靠拢,进而修复骨缺损。

伊利扎洛夫骨搬移技术(模拟图)A. 伊利扎洛夫骨搬移法;B. 在骨缺损上端正常骨干部位做截骨;C. 待机 2 周后,每天 1 mm 距离移动截断的活骨块,最后将骨缺损修复。

这个过程与单纯牵拉(张应力)的骨延长不同,它是牵拉应力(张应力)和压缩应力(压应力)同时作用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即:牵拉使部分骨组织延长再生;压缩使骨缺损内的软组织,包括炎性的瘢痕组织等在内的一部分组织凋亡或发生转化,再根据局部组织的功能需求进行再生修复。

病例示图:伊利扎洛夫骨搬移技术骨搬移骨形成方式骨搬移技术治疗骨缺损,其生物学原理是以每天1 mm 的速度不断移动活性骨块的位置,通过骨再生和不需要的软组织消失或转化后发生组织再生的方式完成的。

骨搬移的骨再生过程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截骨延长部位的「牵拉性骨再生」。

•一部分是移动具有活性的骨块被逐渐压缩将骨缺损部位修复的「引导性骨再生」。

1、牵拉性骨再生骨搬移过程中骨延长部分的生物学原理被称为伊利扎洛夫「张力牵拉法则」(Low of tension-stress),也被誉为 20 世纪骨科领域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①组织逐渐被牵拉而达到一种紧张状态,这种张力紧张状态可促进组织的再生、发育,它主要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向多形态间充质细胞移行,最后演变为成骨细胞。

这种确实的慢性牵拉作用,可促进组织代谢及细胞合成,增殖加快(细胞内线粒体增大,其中含有核糖体的小胞体大量增殖,细胞核内的核小体量增加)。

Ilizarov

Ilizarov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 0 1 5年 3月 第 3卷 第 2期
T r a u ma a n d C r i t i c a l C a r e M e d i c i n e Ma r . 2 0 1 5 V o 1 . 3 , N o . 2
・6 5・

专 题报 道 ・
2 0 1 3年 1 0月 , 应用 I l i z a r o v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 骨折不愈合伴骨缺损患者 1 3例。清创术后骨短缩缺损 5~1 6 c m, 平 均缺损 9 c m; 皮 肤缺损 5 c m×8 c m一1 0 c m×1 0 c m。所有 患者行 I期胫骨 截骨术 , 术后第 7天后开始行 骨搬运 与皮肤延长 , 4次/ d , 每次 1 / 4 m m。结果 本组 1 3例患者 均获 5~ 2 4个 月随访 , 平均 1 6 . 2个 月 , 均获稳定 骨折愈 合 。骨外 固定时 间8~1 4个月 , 平均 9 . 6 4个 月。其 中, 1例针道感染 , 1 例在 骨对接端 仍有分泌物 , 2例对 接端部分 缺乏血运而造成 断端 硬化 , 1例对线不 良, 上 述患 者经对症 处理后 均得 到 良好 疗效 。结论 I l i z a r o v骨段延 长是 治 疗 胫骨感染性骨折不 愈合 伴大段骨缺损 的一种有效方 法。 关键词 : 外固定支架 ; 骨缺损 ; 胫骨骨折 ; I l i z a r o v 技术 ; 骨延长 文章编号 : 2 0 9 5 - 5 5 6 1 ( 2 0 1 5 ) 0 2 - 0 0 6 5 - 0 3
t i b i a l i fe n c t e d n o n u n i o n w i t h l a r g e d e f e c t s u n d e r w e n t o p e r a t i o n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1 .A f t e r d e b r i d e me n t , t h e me a n b o n e d e f e c t

ilizarov技术-畸形矫正原理与图解

ilizarov技术-畸形矫正原理与图解
2 位 KA 胫骨力线轴,从膝中心到 踝中心。划胫骨平台线TP。测内侧角 AKP 87°±2°,此外胫骨对MAD起作 用。
3位 比较FC和TP,彼此间应平行, 如果相交大于1°~2°,则关节松弛形 响MAD。 A股骨排列紊乱 B胫骨排列紊乱 C关节松驰排列
二、基本原理
三角形原则
图61-64 相似三角的原则。牵引 小杆D的牵引率将产生1mm的开 放楔状物,在胫骨凹面皮层的T被 计算在同样的三角形的基础上。 在这个例子当中展示的比率是四 比一,因此它采取了在离心小杆 的4mm的牵引来产生了胫骨的 1mm的开放楔状物。在这个对比 中腓骨位于牵引小杆和链钩之间。 因此在每天4mm的牵引中腓骨将 延长每天2mm。因为腓侧的神经 在腓骨的水平面上,它可以是更 可取的对于这个开放的楔形物涉 及到了腓骨的1mm的率。
图61-49 在矢状面畸形横截面金属线的作用对于强制系统 来说和前额面畸形的橄榄体是同样的方式 图61-50 转移的畸形,橄榄体应该是被对抗的。 图61-51 就结合了成角横向移位的畸形而言,拇指更正的 原则帮助决定橄榄体的位置。作为以往的碎片在食指和拇 指之间被握住,另外的碎片在骨的对侧边的同样水平面上 的拇指和食指握住并且中指在食指前的位置。橄榄体的图 形在图61-42D被图示。
B 移位展开:如果铰链被放在截骨面水平面 的近端或者是远端,凹面牵引将导致骨末 端的平衡移位。在这个例子中,铰链被放 在两个骨的凸面皮层的交叉点上,因此凹 面牵引导致骨末端的角状平衡移位的矫正。
图-42
图61-46 链钩放置水平面的决定取决
于平分线的概念。 A.牵引链钩 B.开放楔状物链钩 C.压缩链钩
– 髋关节的位置。骨盆摆向负重侧(髋关节外展)使重力线向机械轴靠近。 相反,骨盆摆向对侧(髋关节内收)则使重力线与机械轴远离。

Ilizarov技术概述

Ilizarov技术概述

固定骨折器械之间的生物协同性, 除药物因素外, 只有通过 外部固定的器械才能在某种程度上解决生物学方面的问题。
Ilizarov 技 术 治 疗 四 肢 各 种 骨 折 , 几 乎 不 须 开 刀 , 术 中 在 牵拉下穿针安装可调式环型外固定器, 术后通过器械的三维 调整完成各种骨折的复位。根据前苏联 1989 年对 90 余万例 用 Ilizarov 方法治疗骨 折 的 结 果 统 计 , 骨 愈 合 时 间 比 内 固 定 方法缩短 33.4% ̄88.0%[1], 基本避免了用内固定手术方法所 发生的感染、骨折成角、骨不连等并发症, 且避免了 皮 肤 切 口 瘢痕。早期运动是 Ilizarov 疗法的组成部分, 治疗区必须配备 功能训练厅, 对不同骨折类型和部位制定特定的动作和锻炼 体操, 一般下肢骨折术后由理疗师指导进行规定的训练。
·642·
中华骨科杂志 2006 年 9 月第 26 卷第 9 期 Chin J Orthop, September 2006, Vol. 26, No. 9
·骨科教程·
Ilizarov 技术概述
秦泗河
一、Ilizarov 理论与技术的发现背景与传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前苏联遗留下很多并发慢性骨髓 炎、骨不连、骨缺损而不能治愈的伤员。Ilizarov 在自行车轮稳 定性结构的启示下, 于 1951 年发明了细钢针穿 骨 、张 力 下 固 定的环形外固定器。在一次实施膝关节加压融合术时, 患者 误 将 外 固 定 加 压 器 朝 相 反 的 方 向 旋 转 牵 伸 , 复 查 时 Ilizarov 意外地发现逐渐拉开的截骨间隙出现了骨形成的 X 线影像 改 变 。于 是 他 通 过 进 行 犬 腿 折 断 后 的 牵 伸 实 验 和 人 体 创 伤 骨 折断端外固定下的推拉成骨研究证实, 给予骨折断端和长骨 干 骺 端 一 个 持 续 、稳 定 与 缓 慢 的 牵 拉 应 力 , 能 刺 激 骨 组 织 的 再生。 1963 年 , Ilizarov 在 前 苏 联 骨 科 学 术 会 议 上 首 次 报 告 了 15 例用他发明的器械和技术治疗骨不连和肢体短缩畸形 , 引 起骨科专家的重视。1965 和 1971 年, 前苏联政府分别在库尔 干和列宁格勒市 建 立 了 创 伤 矫 形 外 科 研 究 所 , 对 Ilizarov 发 现的牵拉成骨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最终 形 成 了“张 力- 应 力 法 则 ( law of tension stress, LTS) : [1, 2] 给 活 体 组 织 持 续 、稳 定 的 缓 慢 牵 伸 , 可 刺 激 或 激 活 某 些 组 织 细 胞 的再生和活跃生长, 其生长方式类似胎儿组织, 均为相同的 细胞分裂, 即控制牵拉的张应力, 骨与软组织可再生。这简称 牵拉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DO)技 术[3] 或 牵 拉 组 织 再 生 技术。 1980 年 11 月, 意大 利 探 险 家 Carlo Mauri 去 西 伯 利 亚 探 险时发生感染性胫骨 假 关 节 , 被 Ilizarov 治 愈 , 从 而 此 技 术 引 起意大利骨科医生的注意。1981 年 6 月, Ilizarov 应邀去意大 利 Bellogio 的 AO 协会, 第一次在西方国家作学术报告。1986 年, Ilizarov 的技术由意大利传到美国, 在北美成立“Ilizarov 技 术研究与应用推广学会”, 很快此技术传遍全世界。 二 、多 用 途 环 型 外 固 定 器 Ilizarov 创 造 出 100 多 种 外 固 定 器 附 件 , 能 够 组 装 成 600 多种构型[4] , 能满足绝大多数骨科疾病治疗的需要。器械安装 在肢体上能多平面调整活动, 可以同时在一个平面上进行牵 引而在另一个平面上进行压缩, 从而同时矫正一个肢体上存 在的多种畸形。Ilizarov 用 1.5~1.8 mm 细钢针穿骨, 在张力下 多 平 面 、多 方 向 固 定 在 外 固 定 器 的 钢 环 上 , 能 明 显 减 少 穿 针 的 创 伤 和 术 后 的 针 道 感 染 。治 疗 期 间 患 肢 负 重 可 发 挥 周 期 性 轴向微动( axial micro- motion) 效应, 有利于骨愈合。 三 、肢 体 延 长 术 、骨 转 位 与 肢 体 畸 形 矫 正 ( 一) 肢体延长术: Ilizarov 对肢体延长的贡献不仅是研制 了环形外固定器与标准的操作技术, 更重要的是牵张再生概

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伴皮肤软组织缺损

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伴皮肤软组织缺损

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方法对11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病灶彻底清除,微创截骨+骨段延长及皮肤软组织牵伸延长修复骨缺损及皮肤软组织缺损。

结果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37(19.41±7.75)个月,感染、骨不连及皮肤软组织缺损均得到治愈,延长区骨生长满意,拆架后1年随访感染无复发。

结论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较满意,软组织缺损创面可在骨段延长过程中逐渐缩小并闭合。

标签:Ilizarov技术;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骨段延长感染性骨不连伴皮肤软组织缺损一直是临床较为棘手的问题,感染难以控制,创面经久不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2009年2月~2013年3月,我科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11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11~63(34.96±17.31)岁,其中伴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或钢板外露5例,窦道、流脓6例,病程8~33(18.32±9.77)个月,既往手术次数1~8(2.81±2.14)次。

1.2 术前准备术前取创口分泌物做细菌培养,明确感染细菌及敏感抗生素,指导抗生素的选用,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

双侧胫骨全长片及病灶段CT检查,以明确术中截除病骨的长度、截骨平面,根据患肢情况选择大小合适的Ilizarov 外固定环,术前组装消毒备用。

1.3方法取出内固定物,术中取标本送细菌培养加药敏,彻底清创,切除窦道,清除炎性肉芽、坏死组织及死骨,修整骨折端直至较丰富的血供,打通骨髓腔,创面反复生理盐水、双氧水、稀碘伏、生理盐水冲洗并稀碘伏液浸泡10min,更换器械,术区重新铺无菌巾,术者更换无菌手套,将预先组装好的Ilizarov外固定器套入患肢,设计截骨平面及穿针位置(进针点尽量远离创口),保持各环与胫骨长轴垂直,穿针固定方法遵循Ilizarov技术的原则[1],将钢针与相应钢环固定,在胫骨设计截骨平面另做一1.0cm的切口,微创截骨器导航下横行截断胫骨,并在滑移骨段前内侧打入2~3枚2.5mm半针,于皮外1.5cm处剪断,使皮肤软组织随滑移骨段一起向缺损侧移行,从而达到修复缺损的骨与软组织创面。

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重建技术知识讲解

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重建技术知识讲解
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重建技 术
(伊里扎洛夫)
胡小军
2017-08-
张力-应力原则
张力-应力法则(LTS)是俄罗斯医学专家Ilizarov创立的肢体 再生与功能重建的理论,其原理是:生物组织被缓慢牵拉时会 产生一定的张力,可刺激组织再生和活跃生长。其生长方式如 同胎儿组织一样是细胞分裂。人的骨骼和人体的上皮组织、结 缔组织一样,具有很大的再生潜力和可塑性。给骨骼一个合适 的应力性牵拉,骨骼及其附着的肌肉、筋膜、血管、神经就会 同步生长。 lizarov已经证明在皮质截骨和逐步牵引延伸的过 程中,骨和肢体的血管均发生明显的再生。骨组织的再生必须 首先依靠血管再生,在创伤导致的骨折患者,其骨折端均有明 显血肿,此血肿凝成血块,引起局部无菌性炎症,产生新生的 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逐步形成肉芽组织,转化为纤维组织。 目前已有实验证明,在创伤后,骨折端血肿中含有大量血管内 皮生长因子,其对血管再生、血运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典型病例3,男,42岁,Ⅱ型糖尿病,右足广泛坏疽a:术前 创面情况 b:术前X线片提示骨感染破坏,CTA显示动脉硬化 闭塞 c:术后7d外观 d:术后15d外观 e:术后40d外观 f: 术后40d动脉造影显示微循环大量绍
手术成功的要素: 1、股动脉、腘动脉通畅是保证手术成功的 关键。 2、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对骨膜及骨髓的破 坏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术后处理:适当抬高患肢,以促进淋巴及血液回流,减轻 水肿,术后第5~7d复查患肢胫腓骨正侧位X线片,视局部 伤口情况开始缓慢横向搬移胫骨骨窗,每天向上搬移1mm, 分6次完成,21d后停止,再次复查患肢胫腓骨正侧位X线 片后,反向搬移胫骨骨窗,每天向下搬移1mm,分6次完成, 21d后停止,将胫骨骨窗放回原位。1个月后复查X线片, 根据骨愈合情况,拆除骨搬移装置。治疗期间严格控制血 糖(糖尿病患者)、静脉使用敏感抗生素、溃疡创面定期 换药。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Ilizarov 胫骨延长术讲解模板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Ilizarov 胫骨延长术讲解模板

手术资料:Ilizarov 胫骨延长术
概述:
端克氏针时,在胫骨内侧端 要稍偏向骺板(图12.44.54A~C)。截骨完成后,将 远近两组圆环调整至相互平 行。这时出现了5°的过度 矫正,这个成角会在延长过 程中会逐渐得到矫正变成直 线。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在 大多数的胫骨延长中这一步 是没有必要的,待延长过程 中出现成角畸形再矫正也不
手术资料:Ilizarov 胫骨延长术
概述:
延长器完成的。两种规格克氏针,即直径 1.5mm和1.8mm,通常后者用于下肢。有的 克氏针上带有“橄榄”,用以在骨延长期 间对抗骨外侧的预期应力。为了避免克氏 针对骨骼和皮肤产生异常的压力,必须采 用各种方式将克氏针固定到圆环上,目的 是保持克 氏针无论在冠状面,还是矢状面都呈直线、 不能弯
手术资料:Ilizarov 胫骨延长术
概述:
用于胫骨延长的伊氏架主要零部件有直径 为9cm、11cm、13cm、16cm 4种型号的半 环形圈,使用时将2个半环形圈用螺栓和 螺母组合成完整圆环,通常由4个圆环组 成伊氏架,每端2个构成一组,由六面形 柱体连接;两组环之间用4根丝杠或延长 器连接,无论是延长,还是压缩,都是通 过调节丝杠或
手术资料:Ilizarov 胫骨延长术
概述: 外侧(图12.44.5-3)。截骨完成后这2根 丝杠将被取掉,代之以4根丝杠将远、近 两组内侧圆环连接起来。
手术资料:Ilizarov 胫骨延长术
概述:
用于小腿肌肉的分布关系,胫骨延长过程 中预计将会发生向前成角和外翻,为避免 上述情况发生,两组圆环不能平行安装, 而应将近侧组环向后下、向外倾斜5°。 这个度数通过在近侧组环的丝杠上添加2 套锥形垫圈来控制,这种垫圈可以提供任 何方向上7°范围内的调节,安装时每套 垫圈的锥形突起朝向圆环;钻近

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重建技术ppt课件

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重建技术ppt课件
3
4
5
技术介绍
手术方法:在胫骨中下段内侧做一长约 15 cm 的弧形切 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筋膜表面,确定胫骨的截骨范 围,截骨长度约 12 cm,宽度约 2. 0 cm。在截骨范围中 间纵行切开骨膜,并向两侧完整掀开骨膜,显露截骨区域。 按照计划好的截骨范围用摆锯切开骨皮质 (注意勿伤及骨 髓),形成可活动骨瓣 (开骨窗),在骨瓣上下部各置入 1 枚 2 mm Schanz 针作骨横向搬移作用(牵引针)。尔后在 胫骨近端和远端分别平行置入 2 根直径 4 mm Schanz 针作外固定支架固定用,安装支撑外固定架,最后在外固 定支架上装两个可活动的横向牵引器,横向牵引器与牵引 针固定连接 (图1)。清洗创面,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逐 层缝合骨膜、皮下组织及皮肤,敷料包扎。
11
12
典型病例3,男,42岁,Ⅱ型糖尿病,右足广泛坏疽a:术
前创面情况 b:术前X线片提示骨感染破坏,CTA显示动脉
硬化闭塞 c:术后7d外观 d:术后15d外观 e:术后40d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观 f:术后40d动脉造影显示微循环大量再生
13
谢谢!
14
谢谢!
15
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重建技 术
(伊里扎洛夫)
1
2
张力-应力原则
张力-应力法则(LTS)是俄罗斯医学专家Ilizarov创立的肢体再 生与功能重建的理论,其原理是:生物组织被缓慢牵拉时会产 生一定的张力,可刺激组织再生和活跃生长。其生长方式如同 胎儿组织一样是细胞分裂。人的骨骼和人体的上皮组织、结缔 组织一样,具有很大的再生潜力和可塑性。给骨骼一个合适的 应力性牵拉,骨骼及其附着的肌肉、筋膜、血管、神经就会同 步生长。 lizarov已经证明在皮质截骨和逐步牵引延伸的过程中, 骨和肢体的血管均发生明显的再生。骨组织的再生必须首先依 靠血管再生,在创伤导致的骨折患者,其骨折端均有明显血肿, 此血肿凝成血块,引起局部无菌性炎症,产生新生的毛细血管、 成纤维细胞,逐步形成肉芽组织,转化为纤维组织。目前已有 实验证明,在创伤后,骨折端血肿中含有大量血管内皮生长因 子,其对血管再生、血运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Ilizarov

Ilizarov
O 2
6 C n ol j G s o n t F, ueR, e e n t lAu y Ti ma 』 e d a
5 S a m S, r h m Gag NK, l t , ta F r Vei h a e l e —
产生 术史 , 上端 胫骨 还存 在明显 的 向后 弯 曲 4倒 , 加压术 治疗 者 7例 . 骨延 长 同时 加 骨 中的克 氏针 对骨 组织 的压应 力 , 使 加压力 量 不足 , 达 畸形 等因素 , 手术 中完全 矫直 尚有一 在 压术者 1例。5例骨 延长术者 均取胫骨 切割损伤 , 之松 动 , 而术后外 固定 器加 压时, 倘若处 上端 , 延长 最长 1 . 短 5m , 均 不到有效加压的 目的。关于加压 克 氏针 定 困难 , 2m 最 平 文献报道较少 , 对此问 理不 当 , 则容易出现轴 向犏 移 、 向前 内侧 7 6 。① 轴 向偏移 <5 者 4例 , .咖 。 向前 对骨组织 的切割 , 尚需 进一 步探讨 。我们 认 成角 , 胫骨 两断端之 间的前方 出现裂 隙, 外侧成角 8者 l ‘ 例 ②再 骨折 l :③ 题 如何处 理 . 例
矫正成角 和旋转畸形等多种用途 。尽 管 7 d开 始 加 压 ,每 日 05mm.每 次 和髓腔 内血 运 ,术 后1周 开始延 长 ,每 功能繁多 、 效果 好 , 但临床应用中仍有许 0 2 m, 二 次完 成 , X线 监视 下 , 日1 .5m 分 在 mm,每次 05mm,分二 次完成 , . 延
4 C r ol J ]j tb ㈣ o m t F n va l km y c e
rt s∞ si lt ai  ̄a tmuae ̄ tn et Ⅷ e rc g i
Or h p 9 5. 3: 8 t o 1 9 3】 8 1

环式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课件

环式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课件
术前根据所测病人患
肢的最大直径选择合 适的固定环,靠近关 节处建议选择半环或 C环
如图:直径140cm
孔数 36
环式支架的安装步骤(二)
单元环的搭配
支架的搭配,根据治 疗情况选择骨干一端 作为支点,单元环之 间的距离尽量大,这 样稳定性牢靠(高弓 足为例)
环形支架的安装步骤(三)
足踝部位环形构架
M6×100、
M6×120、
M6×140、 M6×160、
M6×180、
规格型号
• 万向关节器 • 螺杆关节器
• 管管关节器
规格型号
L型连接片
规格: 1×1、1×2 1×3、1×4 1×5、1×6 1×7、1×8 1×9、1×10 1×11、 1×12 1×13、 1×14
环式支架的安装步骤(一)
截骨双向延长(trifocal osteosynthesis)
慢性骨髓炎病例
外固定支架拆除后
Ilizarov广泛应用
• • • •
感 谢 聆 听
当角度比较小是最好应用
一枚橄榄针或者置入斜拉 钢针。
环形支架的穿针与固定
环形支架的穿针与固定
• 熟悉横截面解剖 • 避免使用肌松剂 • 避免热灼伤(酒精 盐水纱布/不使用止 血带/电钻停顿) • 当针尖刚穿透对侧 皮质进入软组织时, 改由锤子敲入,直 至穿出皮肤
环形支架的穿针与固定
残留 的马蹄足也能用环式纠正
使用橄榄针遵循 “拇指法则”
穿针要点
在关节附近穿针或钢针穿过骨筋膜室时,须将 关节维持在钢针所贯穿的肌(腱)群最大张力位
如何选择钢针和半钉
钢针 半钉 • 在干骺端作为定位针, • 在骨干使用,可能前 决定参考环方位 后向穿钉而不影响肌 筋膜室 • 短期固定目的 • 适合于骨质疏松,骨 • 尤其适合运用于肱骨 和股骨 质病变患者,儿童骺 板附近使用

医学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重建技术ppt培训课件

医学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重建技术ppt培训课件

技术介绍
手术成功的要素: 1、股动脉、腘动脉通畅是保证手术成功的 关键。 2、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对骨膜及骨髓的破 坏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术后处理:适当抬高患肢,以促进淋巴及血液回流,减轻 水肿,术后第5~7d复查患肢胫腓骨正侧位X线片,视局部 伤口情况开始缓慢横向搬移胫骨骨窗,每天向上搬移1mm, 分6次完成,21d后停止,再次复查患肢胫腓骨正侧位X线 片后,反向搬移胫骨骨窗,每天向下搬移1mm,分6次完成, 21d后停止,将胫骨骨窗放回原位。1个月后复查X线片, 根据骨愈合情况,拆除骨搬移装置。治疗期间严格控制血 糖(糖尿病患者)、静脉使用敏感抗生素、溃疡创面定期 换药。
Ilizarov胫 骨横向骨 搬移微循 环重建技

张力-应力原则
张力-应力法则(LTS)是俄罗斯医学专家Ilizarov创立的肢体 再生与功能重建的理论,其原理是:生物组织被缓慢牵拉时会 产生一定的张力,可刺激组织再生和活跃生长。其生长方式如 同胎儿组织一样是细胞分裂。人的骨骼和人体的上皮组织、结 缔组织一样,具有很大的再生潜力和可塑性。给骨骼一个合适 的应力性牵拉,骨骼及其附着的肌肉、筋膜、血管、神经就会 同步生长。 lizarov已经证明在皮质截骨和逐步牵引延伸的过 程中,骨和肢体的血管均发生明显的再生。骨组织的再生必须 首先依靠血管再生,在创伤导致的骨折患者,其骨折端均有明 显血肿,此血肿凝成血块,引起局部无菌性炎症,产生新生的 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逐步形成肉芽组织,转化为纤维组织。 目前已有实验证明,在创伤后,骨折端血肿中含有大量血管内 皮生长因子,其对血管再生、血运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适应症: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
如: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动脉硬化性闭塞
症 3、糖尿病足病
典型病例1 男性,49 岁,吸烟,脉管炎致右足小趾坏死,当地医院解脱坏死趾后,创面 2 年不愈伴有疼痛,行横搬治疗术后 1 个月创面肉芽新鲜,植皮后创面愈合, 疼痛消失。 a: 解脱坏死趾后溃疡创面 b: 行右胫骨横搬术治疗 c: 术后 1 个月,肉芽 新鲜,植皮 d: 术后 4 个月复诊,创面愈合,无疼痛

骨搬运

骨搬运
概述
骨搬运技术(llizarov 技术) 前苏联骨科医师Ilizarov 于上世纪50年代发明 近年来广泛运用于创伤骨科临床 1991年,Ilizarov先生应邀在北京301医院做了一次学术报告, 他的生物学理论、发明的器械与奇特、适宜技术,才进入我国骨 科界
原理
Ilizarov 张力 - 应力法则( LTS ) 生物组织被缓慢牵拉时会产生一定的张力,可刺激组织再生和活跃 生长。其生长方式如同胎儿组织一样是细胞分裂。人的骨骼和人体 的上皮组织、结缔组织一样,具有很大的再生潜力和可塑性。给骨 骼一个合适的应力性牵拉,骨骼及其附着的肌肉、筋膜、血管、神 经就会同步生长。
原理
原理
适应症Leabharlann 1 骨不连 2 骨缺损 3 肢体畸形 马蹄足 肘内翻 外伤性及儿麻后遗症 骨发育不良等引起的肢体短缩 复杂畸形合并肢体短缩 严重的骨关节畸形 侏儒症
Ilizarov 骨外固定器的介绍
Ilizarov 骨外固定器包括:环形固定器、半钢环、延长拉杆、螺 丝杆、平台钢针等主件和有孔连接钢板、有孔公拇螺柄、钢针固定 夹等附件。 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类别、具有三维空间结构和方向 调节的牵伸器。手术时在患肢穿上几组直径 2mm 的细钢针,连接
分期
• 截骨 外固定支架 潜伏期 牵开期 坚固期
病例
病例
病例
病例
病例
操作
延长时间的长短渐渐不成为一个研究的课题,但也并非千篇一律,这 主要考虑骨痂的形成时间,一般为7~10 d。如果局部血供差的活,可 延长至2周。 延长频率推荐为1 mm/ d ,分4 次进行。有人认为一次延长大于0. 7 mm 会导致新生血管的断裂
并发症
针道感染由于定义不同,针道口的轻微红肿,或偶然的疼痛、渗液,多数患者 均会发生,有人认为这并非感染,仅是异物反应,拔除钢针后可迅速消失。在 支架固定过程中可不予处理。 神经并发症 目前文献报道在肢体延长中,周围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 %~ 30 % ,有手术损伤造成的,也有延长时牵拉神经所导致。 神经并发症的最初征象是感觉过敏和疼痛,然后是感觉迟钝,肌力下降,最后 是麻痹。但单纯的临床症状往往并不可靠。疼痛和僵硬经常由于肌肉牵拉所 致,延长初始阶段并不少见。 新生骨骨折 如果不操之过急、过快延长的活,该并发症较少发生,

Ilizarov技术概述教学课件ppt

Ilizarov技术概述教学课件ppt

矫正关节畸形
修复骨不连和 骨缺损
矫正脊柱侧弯
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关 节畸形,如类风湿关节 炎、骨关节炎等, Ilizarov技术能够通过牵 伸和重塑骨骼来矫正。
对于因创伤、感染等原 因引起的骨不连和骨缺 损,Ilizarov技术可以促 进骨愈合和修复。
脊柱侧弯是一种常见的 骨骼疾病,Ilizarov技术 可以通过牵伸和重塑脊 柱来矫正。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早期 的被动活动、主动活动及负重训练等。
定期复查
患者需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恢复情况并对固定 架进行调整。
05
ilizarov技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矫正肢体不等 长
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引 起的肢体不等长, Ilizarov技术可以帮助矫 正。
治疗周期较长,需耐心坚持治疗 ;
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50岁者慎用 ;
治疗过程中应避免剧烈运动;
治疗后需定期到医院复查。
06
ilizarov技术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常见并发症及原因分析
感染
感染是Ilizarov技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原因主 要包括手术操作、固定器和钢针的存留以及患者 自身条件如糖尿病等。
手术时间短
因为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所以手术时间较短,减少了患者 的麻醉风险。
手术时间短也降低了医疗成本,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 率。
04
ilizarov技术的实施步骤
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患者评估
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X光片和CT等影像学检查,以确 定患者的病情和手术可行性。
反向弯曲与正向弯曲的关系
反向弯曲
指在外力作用下,杆件发生轴向压缩的现象。

Ilizarov技术教学课件ppt

Ilizarov技术教学课件ppt
手术操作要点
手术操作需遵循规范的技术要求,包括器械选择、消毒 、麻醉、切开、缝合等步骤,要求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 和熟练的操作技巧。
术后处理
术后需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可能 出现的并发症和异常情况。
手术难点与解决方案
手术难点
Ilizarov技术手术操作复杂,需要医生具备高超的技巧和经验 ,同时手术耗时长、出血量大,给手术带来一定的难度。
02
Ilizarov技术基本原理
生物力学原理
1 2 3
骨骼系统的生物力学原理
骨骼系统是人体最主要的支撑结构,其生物力 学原理是通过骨骼之间的相互作用,维持身体 的形态和功能。
肌肉系统的生物力学原理
肌肉系统通过收缩和放松来产生运动,其生物 力学原理是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与外界负荷的 大小有关。
关节的生物力学原理
研究成果与贡献
列举近年来有关Ilizarov技术的主要学术研究成果以及其对相关领 域的影响和贡献。
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发展趋势
分析当前Ilizarov技术的发展趋势,如与其他技术的结合、改进与创新等。
未来展望
探讨Ilizarov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潜在应用领域以及预期成果。
与其他技术的结合与创新
技术融合
为降低手术风险,医生需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范和卫生标准,同时,针对可 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异常情况,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患者安全。
05
Ilizarovizarov技术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主要应用领域。
技术原理与特点
详细阐述Ilizarov技术的原理、特点、优势以及局限性。
结合PPT、视频、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注 重实践操作和临床应用。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伊里扎洛夫技术治疗幻灯片PPT

伊里扎洛夫技术治疗幻灯片PPT
精品文档
①在中段水平局部切除腓骨,关闭腓骨切口; ②胫骨的手术区域位于胫骨结节下的干骺端交界区,做两处
横行3-5mm的切口,一处在前外侧,一处在后内侧,进展 骨膜下剥离.而后使用血管钳将线锯绕过胫骨。 ③将四环环形外支架通过下肢远端套在胫骨上,并使用 1.8mm橄榄克氏针,1.8mm普通克氏针,5或6mm半针进展 固定。近远端均经腓骨进展固定。使用线锯对胫骨进展截 骨,手术切口进以及各种各样技术的成功使最终进展膝关节置 换的时间得以延后。
然而,这些截骨有一些限制。并发症多,增加远期关节置换 的难度。此外,还非常容易出现力线校正不准确。在进展 一次矫形纠正力线的过程中,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冠状面 力线的矫正中,会不注意的无视掉矢状位和轴位的调整。
此外,随着胫骨结节位置的改变,髌骨关节的对位会发生异 常,而常常出现低位髌骨。
• 自身关节存活时间与术后力线角度,年龄,性别,术前关 节挛缩情况,Kellgren-Lawrence分级,佩戴外支架的时间 没有显著相关性。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 在治疗过程中,72例有6例〔8%〕发生了并发症。包括: 1例深静脉血栓;2例需要静脉抗生素治疗的针道感染;1 例需要进展膝关节镜清创的膝关节感染;1例临时出现了 腓浅神经激惹病症,未经特殊治疗得到了愈合;1例在腓 骨截骨部位出现了病症。有9例〔13%〕出现了针道轻微 感染,仅给予了口服抗生素。2例〔3%〕患者因为针道处 的软组织激惹而更换了1枚克氏针。
精品文档
材料和方法
• 从1998-2021 年间,总共有61例患者使用Ilizarov技术进展 了胫骨结节下截骨治疗。
• 所有患者都是特发性的胫骨近端内翻畸形,存在或不存在 胫股关节力线倾斜,即使使用保守治疗都伴有明显影响日 常活动的关节内侧疼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