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批评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作用分析
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批评
论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批评
邓文华
( 武警 昆明消防指挥 学校 , 云南 摘 昆明 6 5 0 2 0 8 )
要: 在 中国现代文 学发展 中, 由于特 定的历史条件 , 一批知识 分子广 泛接 受外 国文 学影响 而形成新 的文 学作 家
和派别 , 文学批评也非 常活跃。从现代文 学批评的主要形 态、 现代文 学批 评 的主要 文体 、 关于现代 文学批评 的特 点三个
化 内涵 , 适应 自我 批评 展示 了“ 批判封建礼教 、旧制度” 、提倡人文
主义 等全新 的 主题 。
一
、
现 代文 学批评 的主 要形 态
1 . 介 入创 作 的文学 批评 介人创 作 的 文 学 批 评 是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史 上
作灵 感 , 与创 作 同 时 进 行 , 推 动 文 学 流 派 的 快 速 发展 。在现代 文学 研 究 过 程 中 , 创作 和批 评 是 一
对密切联系的文学伙伴 , 难分彼此 , 相辅相成 , 一 起维持着文学家族 的繁荣 与发展。胡风 、 鲁迅等 人的批评 , 都是围绕着创作 的实践来进行 的, 在
一
种 比较 独 特 的 文 学 发 展 形 式 。在 现 代 文 学 发
展过 程之初 , 文 学 的领 军 人 物 直接 以文 学 批 评 的
展中, 随着它从创作 中分化 出来 , 自身就 产生 了 种 自我价值的追求 。通过文学批评 , 从作 品中
一
方式介人到青年文学创作者的创作过程中。 介入 创 作 的 批 评 主要 就 是 文 学 批 评 家 用 心
精神灵魂的批评实际是伦理批评 ; 这 种批评
模式 历史 悠 久 , 以一 定 的道 德 意 识 , 以 及 由此 而
指瑕: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批评话语及其在当代的有效性
心雕 龙 ・ 指瑕》 篇 中最 早从理 论 的高度专 门对这 种 批评 进行 总结并 举例指 瑕 . 为后人作 出了指瑕批 评 的示范 。 它是 我 国古 代文学 批评 中常见 的一种批 评 方法. 常穿插于 诗文小 说评 点或诗话 等文 学评论 著 作中。 在刘勰之 前 , 有人 涉及到 指瑕批 评 的内容 , 就 如 陆机在 《 文赋 》 中就提 到 :或仰倡 于先 条 , “ 或俯 侵 于后章 。 辞害而 理 比 , 或 或言顺 而义妨 。 说 的是 文 ” 章前后互 相矛 盾 , 辞与文 意不 能相称 : 必所 拟 言 又“ 之不 殊 , 暗合 于曩篇 。 乃 虽杼 轴于予 怀 , 他人之 我 怵 先 。 伤廉 而愆义 , 苟 亦虽爱 而必捐 。 说 的是文章 中 ” 会有 雷 同前 人 的现象 , 有雷 同 , 于盗 窃 , 若 近 必须 舍 弃 , 指 出其他 一 些文 病 . 不过 没有 明确提 出来 还 只
评 的 涵 义 与 渊 源 、 型 与 方 法 、 义 与 有 效 性 等 几 个 方 面进 行 研 究和 归 纳 , 类 意 旨在 挖 掘 整 理 这 种 中 国 古代 文论 中原
有 、 天还 能 够 继 续 使 用批 评 方 法 , 今 以期 对 当代 的 文 学批 评 和 文 论 建 设 有 所 贡 献 , 之 更 加 自觉有 效 地 运 用 于 当 使
0 0 生 Fra bibliotek第 期
指瑕 : 中国古代 文论 中的批评话语及其在 当代 的有效性
。 荆 云 波 ( 郑州航 空工业 管理 学院
摘 要
河南 ・ 州 郑
401) 5 0 5
指 瑕 作 为 一种 文学 批评 话 语 , 指 出作 品 或 文章 写 作 中 的缺 点 、 是 毛病 , 并说 明 理 由。 文 从 指瑕 批 本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现当代文学是指从20世纪初至今的文学作品,包括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以及当代文学等流派和风格。
以下是一些与现当代文学相关的名词解释:
1.现代主义文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文学运动,强调个人
主义、独特的叙事形式、意象和对现实的批判,代表作品包
括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弗朗茨·卡夫卡的作品。
2.后现代主义文学:对现代主义文学的批判和超越,强调
多元性、断裂性和相对主义,挑战传统叙事结构和意义的稳
定性,代表作品包括托马斯·品钦的《声音与狂喜》和伊安·
麦克尤恩的作品。
3.当代文学:指现在的文学创作,包括多种风格和流派,
如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当代文学作品反
映了当代社会、文化和个体的经验和观点。
4.文学流派:指文学作品按照特定的风格、主题或形式分
类的方式。
常见的文学流派包括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
主义、奇幻文学、科幻文学等。
5.实验性写作:指在文学创作中采用新颖、非传统的形式
和技巧,挑战传统的叙事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追求创新和
独特性。
6.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的学科领域,包
括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和当代的文化批评、女性主义批评、
后殖民主义批评等多种批评理论。
这些名词解释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现当代文学及其相关领域。
然而,请注意文学领域是广阔而多样的,以上解释仅提供了一些常见概念的简要说明。
对于特定的文学作品和理论,可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阅读相关的文献和资料。
现当代文学的文学评论范文
现当代文学的文学评论范文现当代文学是一个广阔而多样化的领域,涵盖了各种文学流派、主题和风格。
文学评论是对这些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的过程,旨在理解作品的内涵、形式和意义。
下面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现当代文学的文学评论。
首先,文学评论可以从文学形式的角度进行分析。
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
评论家可以探讨作品的叙事结构、语言运用、节奏感和修辞手法等方面。
例如,可以分析小说的叙事视角、时间结构和人物形象塑造,或者分析诗歌的韵律、押韵和意象运用。
通过对文学形式的深入剖析,可以揭示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技巧。
其次,文学评论可以从主题和意义的角度进行分析。
现当代文学作品涉及的主题广泛,包括社会问题、人性探索、历史记忆、身份认同等等。
评论家可以探讨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价值观和情感,以及对社会和人类存在的思考。
例如,可以分析小说中对社会不公正的揭示和批判,或者分析诗歌中对自然美的赞美和人生哲理的探索。
通过对主题和意义的深入探讨,可以理解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此外,文学评论还可以从文学批评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
现当代文学批评理论涵盖了多种流派和方法,如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
评论家可以运用这些理论框架来解读和评价文学作品。
例如,可以运用结构主义理论来分析小说中的符号和意义,或者运用女性主义理论来探讨诗歌中的性别议题。
通过运用不同的批评理论,可以为作品提供多维度的解读和理解。
最后,文学评论也可以从文学作品与时代背景的关系角度进行分析。
现当代文学作品往往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评论家可以探讨作品与时代的对话和回应,以及作品对社会变革和历史事件的反映。
例如,可以分析小说中对战争和人权的关注,或者分析诗歌中对城市化和环境破坏的思考。
通过对作品与时代背景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
综上所述,现当代文学的文学评论范文可以从文学形式、主题和意义、文学批评理论以及作品与时代背景的关系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和领域。
其中,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研究方向:
1. 中国文学现代性研究:这个方向探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发展和变革,以及现代性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和挑战。
2. 性别文化研究:这个方向关注文学中的性别问题,包括男女关系、性别角色、性别歧视等,旨在揭示文学与社会性别文化的关系。
3. 文化批评研究:这个方向关注文学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探讨文学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反映,以及文学作品反映的文化意义。
4. 后现代主义研究:这个方向探讨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风格和特点,包括其主题、形式和语言等方面。
5. 民间文学研究:这个方向关注中国民间文学的创作、传承和发展,探讨其在当代文学中的作用和价值。
6. 作家研究:这个方向关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重要作家,探讨他们的生平、作品和文学观念,以及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7. 跨文化研究:这个方向探讨了中国现代文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旨在加深文学跨文化对话的理解和认识。
总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十分广泛,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
- 1 -。
《现当代文学》答疑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1答疑题1、第一次文代会召开的内容与意义。
答:第一代文代会是中国当代文学开端的标志。
在此次会议上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同时确立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今后全国文艺工作的总方针,确定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为全国文艺运动的总方向。
第一次文代会对国统区和解放区文艺工作的总结,实际是为建立新中国的文学范式提供了历史经验。
因此可看到建国初期文学创作始终带着解放区文艺地影子。
2、什么是“双百方针”?它给新中国文学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答:“双百方针”指的是毛泽东于1956年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这一方针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的背景下提出的。
它的提出是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目的的。
它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作和科研工作领域的表现,文艺工作者在为工农兵服务的前提下,可以运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来创作。
它的提出为文艺界解放思想、繁荣创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文艺理论批评和文学创作逐步活跃起来。
这种活跃主要表现在理论与创作两方面。
在理论上,努力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对于历来争论很多的问题进行了再认识和新的探索。
出现了较有影响的评论文有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等。
在创作上,则实现了三个突破:①敢于大胆正视人民内部矛盾,揭露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突破了“无冲突”论的禁锢。
如:王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②发挥讽刺的积极作用,突破了人民内部不适用讽刺这一文学手段的囿见。
如:秦似的《比大和比小》;③创作题材不断扩大,突破了回避描写爱情或爱情不能作为作品题材的禁区。
如:宗璞的《红豆》。
3、请分别评述建国后三次重大的文艺批判。
答:①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是建国后文艺界第一次重大的文艺论争。
毛泽东认为,全国对《武训传》的热烈赞扬反映了我国思想文化界的严重的思想“混乱”,因而参与修改、撰写了《人民日报》社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概述(基础知识框架梳理)
第一章现代文学批评的先导一、“新文体”与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端主要批评论著有《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1902)《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1922)《美术与生活》(1923)《屈原研究》(1922)《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1922)《情圣杜甫》(1922)新文体:指近代梁启超所创散文新体。
19世纪90年代,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在报刊文章写作上取得了突破,创造了一种“新文体”,或称“报章体”。
其基本特征为:平易畅达、语言丰富(俚语、韵语、外国语法杂用)、笔调自由(纵笔所至不检束)、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句法参差多变,常用排句及偶句。
梁启超的文章,特别是他在《时务报》和《新民从报》上发表的时事政治评论,充分地体现了“新文体”的特色。
因此,人们也称这种“新文体”为“时务体”、“新民体”。
这种文体服务于改良运动,一时风靡全国,效仿者众,开“五四”白话文运动先河。
梁启超文学批评的文体特征1、政论特征《陶渊明》2、引进外国名词与语言新变天演、风格、政治小说、心理学、情节、叙述等《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3、笔锋常带感情二、王国维与现代学术话语的产生王国维建立现代文学批评体系第一,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文学本体论、文学创作论和文学批评论第二,尝试了文学批评和研究的新方法文学批评理论1、悲剧观:《<红楼梦>评论》(1904)对文学的本质进行了思考(革新文学批评方法)王国维悲剧观产生的文化机制(心理动因)人生体验:叔本华、尼采、老庄的影响2、审美独立第二形式之美说(古雅说)的原创性探索审美批评理论3、境界说:《人间词话》(1908)4、文学进化论:《宋元戏曲考》(1912)王国维对现代文学批评体系建构的贡献首先,他的文学研究主要以非正统文学为研究对象,对小说、戏曲、词等非正统文学给予了更多关注其次,从理论上建立了新的文学批评标准,以美学理论取代传统文论中的经学意识和政教功利主义第三,他以客观的、理论的批评改造乃至取代了主观的、印象的批评第四,他自觉借鉴并运用了西方文论和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对传统文学批评进行了解构和挑战,从而使中国文学批评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与西方文学批评的接轨与对话,实现了传统文学批评的现代性转化第二章《新青年》批评家第一节“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文学批评的建构古典——现代;典雅——世俗;贵族——社会一、胡适与现代文学批评语言的重建胡适(1891—1962),汉族,安徽绩溪人。
中国现当代文学
填空/判断/多项选择1、1956年5月2日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其中,一类正视现实矛盾,大胆干预生活,触及人的灵魂,表现了强烈的探索精神和批判意识,例如: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刘绍棠《田野落霞》、李准《灰色的帆蓬》;另一类打破表现人情、人性的禁区,细腻地描写人的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充满浓郁的人情味,例如: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邓友梅《在悬崖上》、宗璞《红豆》。
2、矛盾先生把茹志鹃50年代的小说风格誉为清新俊逸,新时期则是静夜箫声。
50年代的小说《百合花》风格:清新俊逸。
新时期作品《剪辑错了的故事》。
3、李季以《王贵与李香香》而闻名,其代表作为《杨高传》。
4、50年代诗坛主力:郭小川、贺敬之、闻捷。
5、郭小川代表作:《将军三部曲》、《甘蔗林—青纱帐》(新辞赋体)、《白雪的赞歌》。
6、贺敬之代表作:《放声歌唱》、《十年颂歌》、《回延安》。
7、闻捷代表作:《天山牧歌》、《苹果树下》、《复仇的火焰》、《舞会结束以后》。
8、1958—1962年话剧出现历史剧热潮,主要的:郭沫若《蔡文姬》、《武则天》,田汉《关汉卿》、《文成公主》,曹禺《胆剑篇》。
9、为历史人物翻案的:郭沫若《蔡文姬》、《武则天》。
10、《关汉卿》是戏中戏。
11、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第一个文学思潮,开山之作是刘心武的《班主任》,它以卢新华的小说《伤痕》而得名。
12、王蒙是新时期第一个运用“意识流”写作小说的作家,《春之声》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13、刘心武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得第二届矛盾文学奖。
14、高晓声“陈奂生系列”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出国》。
15、汪曾祺主要作品:《大淖记事》、《受戒》。
小说特点:①在浓郁的乡土风俗画的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传统的哲学意识和审美态度;②兼具散文化与诗化;③传达出一种清新隽永、淡泊高雅的风俗画效果。
④语言别具一格,简洁明快,纡徐平淡,流畅自然,生动传神。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刍议摘要: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研究为核心,在批评-批评史-文学史的多重关系中,清理批评史研究的概念及相关学理问题,着重提出批评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问题、批评史研究的目标及其意义和价值等基本问题。
由此认识、强化当代文学批评史的学术独立性和研究主体地位。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文学批评;历史逻辑;价值地位从一般文学评价、文学史的发生来看,在相当程度上,所谓文学史其实是由批评史所支持甚至塑造的。
只是相对于后来文学史研究的明显强势,批评史本身倒被边缘化了,或被置入了广义的文学史。
何谓批评史?最简单的回答,批评史就是文学批评的历史。
但是要具体、准确说清批评、批评史、文学史三者的关系(彼此如何联系、区别或交叉),实在很难;引经据典恐怕也无济于事,甚至会如坠云里雾中。
还是从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为主来谈这个问题。
一般所指的文学批评,可分广狭二义。
狭义是指关于当代作家作品的批评,广义也包括对一般当代文学现象的研究,但其方式和形态有别于通常的文学史、思潮史及一般文学理论的研究。
因此,文学批评史主要就是关于作家作品批评历史的研究,同时兼及一般文学现象的批评和研究的历史。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的时间范畴,一般上限取通行狭义的1949年,下限划至近年(何年)则并无通则惯例可循。
(因《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项目于2010年获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则时间下限也可顺势划定在2009年,上下时限整60年。
由此产生的问题或难题,待后略详)有关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一般视野和具体实践中,类似“熟悉的陌生人”。
当代文学批评的历史与现状,既与文学发展的自身状态、演变逻辑等直接相关,也显著地受到政治走向、社会环境、文化思潮等宏观条件的影响或制约。
所以文学批评及其相关研究,既一向受到关注和重视,同时又往往会被更为宏大的背景问题所遮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滞碍了文学批评研究自身学术意义的充分阐明和认识,也模糊了对其功能、价值的认知和利用。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介绍7
华锐学院中文系系级重点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简介《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我院中文系第一批重点建设的两门课程之一。
学校对我系的重点课程的建设极为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采取了诸多相应措施,进行了非常有效的目标责任管理,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现将本课程建设的整体构想和基本做法简单介绍如下:一、课程目标(1)学习本课程将使学生获得对中国文学(现当代文学阶段)发展过程及其特点的正确认识,通过文学史的教学,力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发展的基本概况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
(2)通过文学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的、美学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家作品。
(3)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和鉴赏能力。
(4)提高学生阅读、评析各类文学作品的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研究文学现象的能力,能写出符合学位要求的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
二、课程定位与学习要求《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我院中文系所有师范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作为一门基础专业课,其对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熟练扎实的专业技能的中文师范教育的专业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从微观上赏析重要作家的经典作品,进而提高其文学作品的赏析、批评及创作能力,为以后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以及从事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宣传等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本课程作为师范教育专业的一门理论课程,其课程教学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同时体现师范特色和人文特色。
本课程教学要做好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对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有充分的了解和较全面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教学内容的设计、专业技能的培养等工作。
中国现当代文学
目录
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 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文学理论及批评 文学与社会文化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与展望
01
CHAPTER
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
定义
中国现当代文学指的是自20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变革,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体系。
特点
现当代文学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反映人民心声,同时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借鉴西方文学的技巧和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叙事方式、主题表达等方面为全球作家提供了新的创作灵感,激发了跨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创新。
丰富世界文学多样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视角,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多样性,为全球读者提供了新的阅读体验。
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探索现代性的过程中,注重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启示。
批评实践的局限性
批评实践受到主观性和个人偏好的影响,需要在客观性和主观性之间寻求平衡。
文学批评的实践
04
CHAPTER
文学与社会文化
政治对文学的塑造
政治力量在文学创作、审查和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塑造作用,影响了文学作品的风格、主题和形式。
文学的政治批判
一些文学作品通过批判和反思政治制度、社会现象和人性问题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起步阶段
02
CHAPTER
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01
02
03
04
总结词
鲁迅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呐喊》
这部小说集以揭示社会矛盾和民族危机为主题,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经典篇目。
现当代文学考研简答题
简答论述目录:(1)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2)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3)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4)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5)左联的主要成就:(6)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
(7)分析《呐喊》中的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
(8)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9)分析评价《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10)分析评价《阿Q正传》的思想及其艺术成就(11)分析《彷徨》中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妇女形象和妇女问题的提出。
(12)分析《彷徨》中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知识分子形象和在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13)分析评价《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14)分析《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地位(14)分析鲁迅杂文的思想特色(15)分析鲁迅后期杂文的思想特点(16)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17)简析《故事新编》中的古人形象(18)简析《故事新编》的艺术特点(19)简析《野草》的思想内容(20)简析《野草》的艺术特色(21)简析《朝花夕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2)简析《朝花夕拾》的人物形象(23)分析评价《女神》所表现的“五四”时代精神(24)简述郭沫若小说的基本倾向和创作特色(25)分析《女神》的浪漫主义特(26)分析评价《女神》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及不足(艾青、李金发)(27)★分析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作的基本思想(28)★分析郭沫若历史剧的悲剧精神(29)分析《屈原》中爱国诗人屈原形象(30)简述《屈原》的浪漫主义特色和诗情(31)★简述《屈原》的现实战斗意义(32)分析评价《尝试集》的思想和艺术形式及其地位与不足(33)分析评价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特色与风格(34)分析评价《倪焕之》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35)分析叶圣陶现实主义小说的特色和风格 1、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
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文学理论是文学的学科
体系,对文学的产生、发展、演变、传承等方面起着指导作用。
而中国现当代文学则是指20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和海外华人作家所写的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文学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方法论意义。
首先,文学理论
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工具和研究方法,如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化批评等。
其次,
文学理论也为现当代文学的创作、批评和教育提供了参考和指导,如“文学为人民服务”
的文艺理论、“先锋文学”的文学理论等。
然而,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文学理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
题和局限性。
与西方文学理论相比,中国的文学理论受到了特定的政治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如毛泽东时期的“三大改造”、文化大革命等,使得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被批判为“反动”、“资产阶级自由化”等,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在今天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需要对已有的文学理论进行反思和重新评价,开展新的理论探索,以更好地为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评价和传承服务。
同时,也需要兼顾
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时代发展的需求,积极拓展与国际化接轨的视野和理念,提高中国文
学研究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总之,文学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在文学理论的引领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与创作将在历史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的对话与融合中,探索出
更加丰富、有深度和创造性的发展方向。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理论创新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理论创新的几点思考【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理论创新的几点思考》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为中国文学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学传统和历史积淀。
本文围绕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方法创新、文学史分期的重新界定、文学史中的理论创新、中国文学史与世界文学史的对话以及文学史与文化史、社会史的交叉研究展开讨论。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探讨,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轨迹,并且为中国文学史的整体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论。
现当代文学史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学术的深度和广度,推动中国文学研究走向更高水平,同时也丰富了文学理论研究的话语体系,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野。
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理论创新的思考,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外部环境,为文学研究的深入探讨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理论创新、研究方法、文学史分期、文学史中的理论创新、中国文学史与世界文学史、文学史与文化史、文学史与社会史、对话、重要意义1. 引言1.1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要性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学传统与现代性相融合的产物。
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作品风格和思想内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文学作品。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了中国社会变革和思想观念的演变。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文学史的一部分,对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文学传统,促进文学创作的发展和创新。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在国际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于促进中外文学交流、文化互鉴和世界文学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深入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弘扬中华文化、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在文学批评中寻找承载现实理想的力量——评周景雷的文学批评
渤海大学学报二○二○年第六期韦勒克说20世纪是批评的世纪,他所谓的“批评”是一个大批评概念,包括理论,“批评”是“理论”先行的文学分析。
这样的西方式文学理论和批评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界影响甚巨,文学现实被一个比一个新的理论、名词、术语所切割,由此现实的文学图像便一方面光怪陆离,一方面支离破碎。
理论的背后其实是一个个理念,当理论切割文学现实的时候,一个个西方式理念也玄幻了人们的世界观,现实和历史也便由此一方面失真一方面失去其连贯性。
这种“理论先行”“理念为先”实际也是改革开放40多年文学创作的部分现实。
因此,如何在两者相应的对历史和现实的玄幻化、碎片化中,还原中国当代40多年文学创作地图及其与现实、历史的联系,便是当代文学批评家面临的艰巨任务。
周景雷的文学批评就努力承担着这样的任务。
一、“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相结合”———新世纪乡土文学批评恩格斯在致拉萨尔的信中提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审美理想,即“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融合”的审美理想,其实他也正确地指出了文学的批评标准。
它提示我们,文学批评绝不是单纯地、审美地把握“审美”的文学,而是要历史地把握“审美”的文学。
周景雷的文学批评难能可贵地坚持着历史地把握当代“审美”文学,使其集文学史视角和文学批评视角于一身的文学批评蕴蓄着宏阔的历史意识和透视文学现实的能力。
他的文学批评将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置于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百年中国现代化史以及新时期文学史和百年中国现代文学史进程中去打量,这种批评的多重“历史”意识和把握历史的能力渗透于他对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所有批评之中,使其对当代长篇小说的把握呈现出一种透视效果,使他的批评在对历史的深透把握中凸显出其批评对象的现实意蕴和文学底色。
在这方面,周景雷对新世纪乡土小说的批评最为深入。
他将新世纪乡土小说的新变关联于其所处的中国现实各方面的变迁和现代世界的发展中来解读,将其放置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长河中去分析,得出了很多富有启发意义的新见。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理解 -回复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理解 -回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中国现代及当代文学发展历程和作品的学科。
它涵盖了从20世纪初到今天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
这门课程旨在深入探讨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思想内涵以及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在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各种不同流派和风格的文学作品,如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等,以扩展对文学的认识和理解。
课程也会介绍一些著名作家和其代表作品,如鲁迅、茅盾、沈从文、余华等,以及他们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思潮演变以及作品的独特之处。
它也提供了一个思考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的机会,促使学生思考文学与社会、政治、人性等方面的关系。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批评眼光和文化素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文学史,学生将能够对文学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文学阅读和品味的水平。
这门课程也为学生未来从事相关研究或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内容丰富多样,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热爱与兴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通过分析、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掌握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工具,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学术能力。
该课程还强调对文学作品的背景知识和文化背景的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深层意义。
教师在课程中会引导学生参考相关课外资料和文献,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这门课程也提供了一些实践性的学习机会,如参观作家纪念馆、文学展览和座谈会等,以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文学。
这门课程不仅涉及中国本土的文学作品,还会介绍一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有关的国际文学作品和思潮,并进行比较研究。
通过比较研究,学生将更好地掌握文学作品的差异和共同点,拓宽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学生将更加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社会发展,增进对自己国家的认知和文化自信心。
这门课程不仅对于文学专业的学生有益,对其他专业的学生也能提供一种文化素养的培养。
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空洞化”现象分析
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空洞化”现象分析现当代文学作为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变迁。
然而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空洞化”现象,认为现当代文学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对于文学本质和文学内涵的关注,而更多地倾向于对于表层现象的描述和解释。
本文将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探讨可能的原因和应对之策。
我们需要明确“空洞化”现象是如何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体现的。
在过去的研究中,现当代文学研究往往着重于对文学作品的深入解读和评析,试图探讨作品背后的意义和内涵。
近年来一些研究却更多地局限于对作品表层意义的描述和解释,忽略了对作品深层次内涵的探究。
这种“空洞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现当代文学研究倾向于对作品表面现象的描述,比如对作家的生平、社会背景、文学风格等方面的分析,而忽略了对作品内在意义和文学性质的思考。
在研究方法上,现当代文学研究更多地倾向于使用一些表面化的方法和理论,比如考据、文本分析、文化批评等,而对于更深层次的文学理论和哲学思考的运用较少。
一些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成果往往更多地停留在对已有研究成果的重复和总结上,缺乏对文学研究领域的创新和突破。
现当代文学研究“空洞化”现象还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有一定关系。
当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碎片化特点,使人们更倾向于追求表面化和直接性,文学研究也受到了这种趋势的影响,研究者更多地关注文学作品的表层现象,而忽略了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
针对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空洞化”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对。
需要加强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科建构和理论体系的建设,明确研究范式和方法论,使得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能够有一个清晰的研究路径和研究目标。
培养研究者对于文学内在世界的关注和理解,鼓励研究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文学理论和哲学思考,提高文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需要关注当代社会文化环境对于文学研究的影响,引导研究者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社会的变革,使得文学研究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当代争鸣作品研究现状及理论批评意义
当代争鸣作品研究现状及理论批评意义当代争鸣作品的研究与探讨一直是当代文坛的热点、焦点问题之一,如何界定当代争鸣作品,其研究现状和特点如何概括,对文坛有何理论批评意义,文坛各执一词。
所谓当代争鸣作品是指在当代文坛上发表的有争议、有影响,对当代文学思潮、社会思潮产生巨大的轰动效应和较大反响,目前文坛尚无定论,很难有统一说法的文学作品。
当代争鸣作品目前研究现状总的说热闹非凡,轰轰烈烈,有令人目不暇接之感。
因此,应作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标签:争鸣作品;研究现状;研究特点;理论批评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不再是梦想。
高科技的信息网络和大众传媒将整个诺大世界距离拉近。
在这日益变革,市场经济浪潮不断涌动的年代,各种文化思潮、社会思潮纷至沓来,大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感。
而欣逢盛世的当代文坛则更是紧跟时代的脚步,唱响时代的主旋律,以优秀的文学作品塑造人、鼓舞人、鞭策人,始终坚持文学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创作方向,连续推出了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上乘的优秀作品。
尤其近几年,当代文坛更是喜获丰收,硕果累累,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当代争鸣作品,文坛佳绩着实让人们为当代文艺创作的繁荣感到喜悦、激动,然而在大喜过望之后,也不免产生一丝忧虑和感慨。
有些作品尤其是争鸣作品虽一时被炒得火热,对文坛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可时间一长,又经受不住时代和读者的考验,不是被大浪淘沙,就是昙花一现,真可谓各领风骚三五天。
而有的争鸣作品,缺乏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哲学内涵。
在社会传播和读者接受的过程中无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对提高全民族全社会的道德素质及审美教育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那么,这样的作品我们如何定位呢?当代争鸣作品如何界定呢?一、当代争鸣作品的界定所谓当代争鸣作品是指在当代文坛上发表的有争议、有影响,对当代文学思潮、社会思潮产生巨大的轰动效应和较大反响,目前文坛尚无定论,很难有统一说法的文学作品。
汉语言文学3000字论文范文
请各位高手帮帮忙写一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论文,字数为3000-50?爱文化批评:理论与方法文章类型:现当代文学文化批评:理论与方法 [内容提要]文化批评作为重新回到文学外部研究的批评,它的可能性如何证明?当年形式主义批评对于外部批评的指责是这样脱离了文学本身,那么文化批评有多少为自己加以辩护的理由呢?本文从文化批评的理论、方法以及它的言说的有效空间这样三个方面,对于文化批评的基本状况作了一些分析和说明。
并且认为,文化批评作为当代文学研究的一种方式,不是追求一劳永逸、包治百病的对待文学现象,而是更这重于对于文学研究提供思想的解剖刀和反思。
[关键词]文化批评理论方法话语权力“文化批评”已经成为当前文学研究中的一种普遍共识,即文学研究除了应该深入到对于文学自身的剖析,尤其是语言分析之外,还应该有着一种文化层面的眼光。
那么这里的文化可以是文化人类学意义的范畴,探讨植根于民族文化心理和民俗中的基本样态,也可以是着眼于当代生活中或隐或显地起着引导、支配或者影响人们生活的事体。
如果我们把眼光聚焦到后者,就有可能面对各种生活事实,这些事实是刚才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缺乏成系统的言说渠道,也没有可以依靠的理论范式和话语规则,因此有必要对于其中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讨。
一、批评的根基:为何理论与如何理论事实上,人们看待事物都是内含理论或依靠理论的。
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人们有“早晨”的观念,而“早晨”除了是一个特定时段,同时还是一种循环的、多次重复的时辰。
古代人们更多地从周而复始的意义理解它,今天人们主要从矢量发展的角度看待它,这里分别就有不同理论作为内在依据。
除了日常生活有着理论的背后的依托,就是在学科研讨中,也同样有着理论的先行。
在实验室里,科学家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对象,这是非常客观的了,可是这种客观中也有发现的预期,而预期就有某种假设,它是依据理论的。
诸如现代高能物理在探测新粒子时,要预先建立大型设备,投资巨大,探测的结果实际上是有着理论预期成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批评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作用分析
作者:张敏
来源:《学园》2015年第12期
【摘要】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毋庸置疑是沿着文化批评所改造的轨迹飞速前进的。
新形势下,文化批评需要更加立足于文化实际,远离凭空虚构;需要更加全面,远离片面。
只有当文化批评不再局限于文学外部环境,不再局限于形式主义,现当代文学才可以拥有持久动力,才可以回归文学本身。
【关键词】新形势文化批评现当代文学作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2-0057-02
文化批评一直都是以助力文学本身,净化文学,提升文化精神为目标,在这一希冀下,文化批评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有其标准,有其方法,以及文化批评自身的一套言说的有效空间。
文化批评对于现当代文学的作用一直以来都为文化界人士所认可,它对于激励文学界发展有绝对的话语权,为文化研究提供思想解剖刀,以其有生命力的气息直言文学研究的弊端,引起文学界人士的反思,从而求进步、求发展。
本文力图分析在21世纪的新时代,文化批评自身的发展及其对于现当代文学的作用。
一文化批评视野的开阔性发展
在20世纪众多的文学作品致力于构筑一个广大市民阶级的世界,描写市民生活,描写城市与人民,主流文学普遍采用阶级评判方法。
而针对现实的剖析,有些学者提出了文化背景分割的理论,实际上,老舍是这一评判理论批判的代表,他的理论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张捕捉文化领域下人性和人伦关系,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探讨,对国民特性进行反思和探讨。
在论及传统道德观时,文化批评的立场往往希望站在文化启蒙价值之上。
在文化批评视野不断开阔的时候,主张释放中国文化的真实力量。
在新的形势下,这种开阔性的眼光更加需要向深处发展,向文化内生力量发展,在更加开放的新世纪,我们的文化需要有屹立不倒的根基,有文化批评作为过滤文化发展的底色。
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文化发展的步伐要与物质相依,如今的文化大都局限在权力金钱,局限在消费享乐,质朴和本真似乎与人们越来越远。
时下的文化批评视野要开阔,首先要看得到物质世界外部环境的变化与问题,也要看得见问题的本质与核心。
错离人们太远的文化要看得见原因,这是关于文化批评视野的选择性。
其次是关于文化批评视野的现实性,很多的情况下,文化批评都是与空中楼阁相契,但是为人们所认可、所坚持的文化批评应该是理性客观、基于现实,不是脱离实际、一味空想、一味形式的文化批评。
说到文化批评的初心,还是基于现实为现实服务的。
如果连文化批评都是弄虚作假的,文化领域还怎么保有清新、保有朝气?
二文化批评的理性发展
文化批评在现当代文学中的发展来自于知识更新的需求,也源自于当下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
现实的挑战下,本土文化要跳过难关向前一步发展是离不开文化批评的。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的文化研究理论陆续进入中国,引起一股热潮,同时一些在实践中打磨出来的理论也被广泛地运用于文化领域,带动文化批评向着理性客观的方向发展。
事实上,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很多的网络平台非常繁荣,在网络上文学的发展异常活跃,借助网络,文化批评貌似是更加方便、更加大众、更加家喻户晓了。
可是,在这种广泛的文化批评现实下,文化批评离文学发展越来越远,离理性越来越远。
口诛笔伐,文化批评貌似离人们越来越近,可是其思想的本质却是越来越远。
回归理性的文化批评对于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文化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社会精神文明状态,有利于思想的建设,对于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有莫大的积极意义。
文学研究影响人们生活,文化批评可以针对当下飘忽不定的文化心态,可以针对当下盲目从众的文化消费习惯,也可以针对花花世界里文化错乱的发展方向。
文化批评的面积可以广泛,但立足的地方要带有理性。
文化批评要深入到对于文学自身的剖析,要使用一种文化的眼光去了解现当代文学的状态。
此外,文化批评的理性积累还需要植根于民族文化心理,需要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去评判历史与现今文学的优与劣,去洞悉、去发掘、去解剖、去解释、去改变,文化批评的理性高度是需要站在历史和现实二者的基础上探测未来,刺痛现当代文学的弊端,像揭开伤口一样,让文学保持清醒。
三与时俱进的文化批评砥砺现当代文学
1.文化批评是现当代文学的清新剂
文化批评对现当代文学起净化作用。
严格地说文化批评是一种文学研究方式,在文化批评的研究方式下,现当代文学在潜移默化中会向一条严峻有深度的道路靠拢,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当下的时代泛娱乐化,这不仅是娱乐圈和大众圈的现象,也波及文学圈。
大众传媒以惊人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可是当娱乐至上的现象出现,我们不禁吃惊,我们的文学怎么了,所有人津津乐道的是娱乐八卦,大家痴迷的是博眼球和求关注,似乎文学圈越来越低俗,越来越功利。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病态,是我们文学的病态,是文化批评应该有所诛伐的对象。
我们的文学要想恢复精神领域的饱满,要想有再次前进的力量,我们就要有文化领域的文化批评。
需要文化批评帮助祛除歪风,需要文化批评与时俱进,针对时代文学里的怪现象拿出让人清醒的灵药。
2.文化批评理论具有可实践性
文化批评所涉领域广阔,它是多学科化乃至泛学科化,它绝对是实践性的,不是空泛的理论。
文化批评贴近生活实际,有一套理论和标准并且符合常识,是如今天马行空的现当代文学
的一面真实的镜子。
文化批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保存自身文化更显艰难的今天面临着更多的难解之题,但是文化批评始终是我们意识形态里的解剖刀。
面对各种生活现实,面对各种社会大环境,文化批评为我们开辟了系统的言说渠道,为我们的文学发展拓展了理论范式的规则。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文化批评领域,高尚的趣味爱好、精准的判断理解以及贴合实际的思想意境已经给了我们生活的质感和美感。
文学作为一种精神领域的硕果,着眼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现实场景,依托冷静、细致和谦逊的文字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文化批评有多种理论,以一种近乎挑剔的眼光从社会的整体形态看待文学。
拒绝形式主义的批评,也不局限于一种视角。
从多视角看待现实状况,发现时常为人们所忽视却内含价值的东西。
文化作为一种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存在,同生活密不可分,同民族密不可分,也同世界密不可分。
举个例子,多媒体问世以后,很多电视文艺作品在人们生活中传播,由于市场的不规范,许多文学作品艺术性不高但有一定的大众反响,然而低俗始终是不能久行于世的。
文化批评在新形势下应运而生,关注的是文化的发展,是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因素,是文化的持久吸引力。
3.文化批评坚守着文学的本真
时代的发展让文化现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同时这个圈子里也有不少鱼龙混杂滥竽充数。
文化批评始终是这杂乱领域里的旁观者,看得清,看得透。
快餐式文化的发展造成三五天一种文化现象,文化大杂烩只有广度没有深度。
这几天流行“国民岳父”,接下来是“国民老公”;这几天流行火星文,接下来是甄嬛体。
大家的关注点不再深刻,没有思考只有流言。
新世纪以来,文化批评鲜见从不同的思维角度解剖人们的街谈巷议,解读当下的文化故事,还原文学的真善美,而这正是文化批评的重任。
四结束语
文化批评的关键词在于文化的精神价值,对于现当代文学而言,把握好文化批评,时而警醒,时而反思,应该看到文化批评对于文学进步、文学创新的不容忽视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金岱.当代文学批评:回眸与进路一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童芳芳、郭向、邓熙.当代文学批评及文学批评期刊之现状、困境与解决途径——“第二届全国当代文学批评期刊建设与当代文学走向学术研讨会”综述[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责任编辑:庞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