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完整资料).doc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植树问题(第二课时)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植树问题(第二课时)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植树问题(第二课时)人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第七单元的第二个课时——植树问题。

在这个课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栽树的棵数和段数来计算栽树的密度,并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七单元的栽树问题。

具体来说,我们会学习如何根据段数和栽树的棵数来计算栽树的密度,并通过实际问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栽树密度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们理解栽树密度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而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栽树场景图,以及一些有关栽树问题的练习题。

我还准备了一些小树苗的模型,以便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栽树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利用板书来呈现栽树密度的计算公式,以及一些关键的解题步骤。

通过板书的辅助,学生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和学习栽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七、作业设计1. 小明在一条长度为200米的公路上栽了50棵小树,请问栽树的密度是多少?答案:栽树的密度是4棵/米。

2. 小红在一段长度为150米的农田里栽了30棵农作物,请问栽农作物的密度是多少?答案:栽农作物的密度是2棵/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栽树密度的计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课后,我将继续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我也会通过一些拓展延伸的活动,让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学习栽树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第七单元的第二个课时——植树问题,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科目数学年级五年级班级时间课题植树问题(一)课时安排教学目标:1.能利用线段图或其它方法理解在线段上植树的三种情况中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发现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抽取数学模型的能力。

2.能将植树问题推广到生活中的其它问题,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自主探究,发现规律,抽取数学模型。

难点灵活解决实际问题及数学思想方法的提升(归纳推理,转化思想)。

教学用具课件学习用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一些乱砍伐,水土流失严重的图片及荒山的图片)师: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这是前几年森林被乱砍伐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破坏生态平衡,现在我县各级部门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提出打造“青山绿水”工程,那怎样才能让这些荒山绿起来呢?生:……师:植树是最好的办法,但植树中也有许多数学问题(出示课题),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出示例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同学们要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友情提示:可用画图或列式等方法)(1)学生读题,搜集信息,找出问题。

(2)学生列式,老师强调友情提示。

(3)学生汇报交流,上台板演。

学情预设:20÷5=4(棵)20÷5=4(个)4+1=5(棵);(4)集体订正①请第2种解法的同学来说算理。

②模拟栽树,验证算理(让学生根据条件,在一条泡沫小路上模拟栽树)。

学生栽完后师:这两棵树之间距离是多少?生:是5米,师:这5米就叫做间隔,20米里面有几个这样的间隔呢?生:有4个。

师:但一共要栽几棵树?生:5棵③让其他同学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④分析线段图师:如果我们离开了小路,可用什么办法留下小路的痕迹?生:画图(指名说说怎样画,老师归纳总结)2.接受考查同学们要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第一课时植树问题∣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第一课时植树问题∣人教新课标

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一课时植树问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理解在一条线上植树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2. 在一条线上植树的方法3. 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一块空地上植树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在一條线上植树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一块空地上植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植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

2. 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植树问题是指在一条线上植树,要求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

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

3. 讲解在一条线上植树的方法(1)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在一条线上植树的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在一条线上植树的方法。

4. 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一块空地上植树(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一块空地上植树。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教师点评学生的方案,引导学生优化方案。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6.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思考如何在一块空地上植树,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在一条线上植树的方法。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一块空地上植树”。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数学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植树问题的教学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一块空地上植树”,不仅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还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3课时 植树问题(3)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3课时  植树问题(3)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第3课时植树问题(3)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公式,能够熟练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植树问题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树问题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教学难点: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植树问题的已有认知,引导学生回顾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2. 探究新知(1)植树问题公式的推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发现植树问题中存在的规律,进而推导出植树问题的公式。

(2)植树问题公式的应用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植树问题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灵活运用公式进行变形。

3. 实践应用(1)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与植树问题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发现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4.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植树问题公式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植树问题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与植树问题相关的现象,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3. 探究植树问题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植树问题的公式和应用,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注:本教案适用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第3课时,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稳固练习:
1.为了爱护公园里的一棵千年古树,园林局确定为它做一个圆形防护栏。

假如护栏有10个间隔,一共须要打多少根木桩?
2、四年级共选49位同学参与校运会开幕式,他们排成一个方阵人场。

这个方阵的最外层一共有多少人?
3、陈庄小学有一个长60米、宽40米的小操场,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长边上每隔10米种一棵,宽边上每隔8米种一棵。

操场四周一共种树多少棵?
4、李大爷以一样的速度在乡间布满线杆的小路上漫步。

他从第1根线杆走到第12根线杆用了22分钟。

他假如走36分钟,应走到第几根线杆?
5.华美小区要在区内的一块正方形草坪四周种树。

要使每边都有5棵树,可以怎样支配?请你画出示意图。

稳固练习:
1,在一条长32米的马路一侧插彩旗,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5面,相邻两面旗之间间隔相等,相邻两面旗之间相距多少米?
2,在公园一条长25米的路的两侧放椅子,从起点到终点共放了12把椅子,相邻两把椅子间隔相等。

相邻两把椅子之间相距多少米?
3,有一根木头,要锯成8段,每锯开一段须要2分钟,全部锯完须要多少分钟?
稳固练习;
1,一根木料,要锯成4段,每锯开一处要5分钟,全部锯完要多少分钟?2,一根圆木锯成2米长的小段,一共花了15分钟。

每锯下一段要3分钟,这根圆木长多少米?
3,小明爬楼梯,每上一层要走12级台阶,一级台阶需走2秒。

小明从一楼到四楼共要走多少时间?。

第7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第7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求解不同类型的植树问题。

3. 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案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求解不同类型的植树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案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求解不同类型的植树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植树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植树问题。

2. 讲授: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线性植树、环形植树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案例,让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求解不同类型的植树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 总结:总结植树问题的求解方法和注意事项。

六、作业布置1. 课后习题: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植树问题的求解方法。

2. 实践作业:观察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了植树问题的应用。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求解不同类型的植树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小组讨论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通过分组讨论求解不同类型的植树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以下对这一重点细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1. 分组原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兴趣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实力均衡。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精品教案(详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精品教案(详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精品教案(详案)第1课时植树问题(1)教学内容:教材P106例1,完成教材P107“做一做”第1题和P109“练习二十四”第1、2、4题。

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试验等数学活动,初步体会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

2.经历和体验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发现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好不好?(课件出示)【预设】学生们会回答:手。

师:请你们伸出左手并张开手指,仔细观察,大家看到了什么?【预设】学生会回答有5根手指和4个空隙。

如果学生只能说出有5根手指,教师要引导学生数一数5根手指之间有几个空隙。

师:这4个“空隙”也可以说成4个“间隔”,5根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那4根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呢?3根手指之间呢?(学生在自己的手上数一数)师追问:2根手指之间呢?(全班一起找)师:通过刚才我们找手指数和间隔数的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预设】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或间隔数比手指数少1。

师:你们真聪明,发现了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像这类隐藏着总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我们称为植树问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1)]二、探究新知师:学校开展“美化校园”的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认真地植树呢。

在植树的过程中,大家遇到了一些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P106例1)1.理解信息。

指名学生读题,并要求学生说出从题中知道的信息。

师:谁能说一说“一边”“两端要栽”的含义?【预设】学生可能会说“一边”就是一旁,有可能是左边也有可能是右边,“两端要栽”指的是路的一头一尾都要栽。

师:“每隔5m”是什么意思?【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m。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七单元数学广角《身份证号码的编排结构和意义》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七单元数学广角《身份证号码的编排结构和意义》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七单元数学广角《身份证号码的编排结构和意义》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P114例2.二、教材分析《身份证号码》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上册认数的时候,从“生活中的数”版块见到过像邮政编码、门牌号、车牌号这样数的应用实例.其次,在日常生活中也接触到一些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另外,在学习例1时也初步了解了邮政编码的结构和含义,在此基础上本节课通过初步探索身份证号码的结构和意义,从而进一步了解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运用数字或者符号来表示事物蕴含的客观规律的简洁性、准确性、科学性,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身份证号码的编排结构与意义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究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了解身份证号码编排的结构和意义,初步学会编码。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观察比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身份证号码的编排特点,会用数字编码。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身份证号码的编排结构与意义。

四、教学方法: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体,我们应该从教与学两方面确定教学方法。

(一)教法:本课的教学力求树立以“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教学的起点。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五年级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听说或见到过几个身份证号码,但对于身份证号码的编排规律却了解的很少,学生从知道身份证号码到了解身份证号码的编排规律,需要一个探究的过程。

为唤起学生对身份证号码的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上课伊始,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编码,你知道哪些?接着再问“关于身份证号码你知道哪些?”学生各抒己见,在此基础上寻问:今天这节可我们来学习身份证编码,你想知道关于身份证编码的哪些知识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本课内容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大齐学校李爽、井婷婷(一)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会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数学广角”主要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本单元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标准》中指出,第二学段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在日常生活中,数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有了初步体会,特别是在一年级上册认数的时候,教材在“生活中的数”版块中就已经出现了像邮政编码、门牌号、车牌号这样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本单元就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数字编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字编码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比如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在这些号码中都蕴含着数字编码的思想,同时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

运用数字或者符号来描述事物,可以比较简洁、准确地表示出事物蕴含的客观规律,也便于我们分类查询和统计。

在这一单元我们主要是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向学生渗透数字编码思想,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并通过实践活动加以应用。

教材首先从老师点名的情境引入,说明我们可以用数字编码来区分班上的每个学生。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整单元(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整单元(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整单元(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3. 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2. 教学难点: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特别是与生活相关的植树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用具、示例题目。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植树节的相关内容,引起学生对植树问题的兴趣。

2. 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通过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定义和特点。

同时,通过讲解植树问题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植树问题。

3. 讲解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通过讲解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让学生掌握解决植树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4. 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通过讲解与生活相关的植树问题,让学生了解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练习与讨论:通过练习和讨论,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反思:通过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 思考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解题思路、答案正确性等。

3. 学习效果:通过测试或口头提问,检查学生对植树问题知识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整理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第1课时线段上的植树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106页例1及第107例2。

内容简析例1 借助生活实际学习两端植树的问题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例2 脱离实际,学习两端都不植树的问题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原理,掌握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理解两端都植树和两端都不植树的问题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3.在自主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4.用数学知识解答生活问题,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端都植树和两端都不植树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教法与学法1.本课时解决两端都植树和两端都不植树的计算方法时,主要是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和抽象思维的教学方法:首先根据实例探索两端都植树的方法和算理,其次是把植树问题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方法,找出两端都不植树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本课时学生主要是通过探讨、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等方法学习两端都植树和两端都不植树的算理和方法。

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情景导入:1.出示:公路两旁的树。

师:为什么要在公路的两旁栽树呢?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讲解:树木能够涵养水分减少水分的流失,还能净化空气,因此植树造林有助于环境的改善。

(渗透植树造林的环保意识)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植树的问题。

(板书课题) 【品析...:.这种导入方式......,.与课本例题内容贴切.........,.可直接过渡到教材例题中。

】.............创设情景,谜语导入:1.猜谜语。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开花来不结果,能写会算还能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2.我们这双小手不仅能写会算,它里面还藏着有趣的数学问题呢,想了解吗?现在就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右手,五指张开,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5个手指,4个空)师:在数学里面我们把空叫作“间隔”,那么我们张开的5根手指,有几个间隔呢?(4个间隔)如果将5根手指换成5棵小树,那么5棵小树中间有几个间隔呢?6棵呢?7棵呢?观察表格:你发现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趣的植树问题。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人教版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人教版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包括植树线路的封闭与开放,以及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难点: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判断植树线路的封闭与开放,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植树棵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植树造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教师提出问题:在一条直线上植树,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这是什么样的植树线路?(2)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植树线路是封闭的。

(3)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封闭植树线路的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3. 探究活动(1)教师提出问题:在一条封闭的植树线路上,植树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植树棵数等于间隔数的关系。

4. 实际问题(1)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在一座长方形的花园四周植树,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求植树棵数。

(2)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植树线路的封闭性,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植树棵数。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等。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在一座圆形花园周围植树,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求植树棵数。

(3)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拓展问题,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找出身边的植树问题,并尝试解决。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植树问题,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植树问题(第四课时)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植树问题(第四课时)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植树问题(第四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学生对植树问题解题方法的熟练掌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张植树问题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植树问题是什么?2.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植树问题是一种应用题,主要研究在一条直线上或围成一个封闭图形时,植树的数量和间隔的关系。

二、新课讲解1. 老师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老师讲解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包括画图法、公式法和列方程法。

3. 老师通过例题示范,展示植树问题的解题过程。

三、课堂练习1. 老师出示一些植树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合作学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植树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2. 每组派代表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五、课堂小结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六、作业布置1. 老师布置一些植树问题的作业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2. 老师提醒学生要认真审题,注意细节,避免常见的错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同时,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在下一节课中,老师可以继续讲解植树问题的其他类型,如环形植树问题、不等间隔植树问题等,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第1课时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第1课时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1课时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植树问题》的第1课时,主要围绕“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线形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线形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概念理解:学生对植树问题中“间隔”和“植树棵数”的概念理解。

2. 计算方法:线形植树问题中,如何准确计算植树的总棵数。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黑板。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现实生活中的植树场景,引导学生思考植树中的数学问题。

2. 新授: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通过例题演示线形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总结线形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5. 练习:布置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解答疑问。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围绕植树问题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进行。

通过图表和公式,直观展示植树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线形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

2. 选做题:研究植树问题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例如环形植树、方形植树等。

课后反思本节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适中,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掌握线形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

同时,关注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此教案共计约600字,详细阐述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等八个方面,符合2000字以内的要求。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以第一人称,详细描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具体包括教材的第101页例1及相关练习,以及第102页的“做一做”。

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在一条直线上植树时,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在一条直线上植树时,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2.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在一条直线上植树时,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树木图片、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树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一条直线上植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新课: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教材中的例1,并讲解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同时,我会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理解这个关系的应用。

3. 练习巩固:我会让学生进行教材中的“做一做”练习,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4. 应用拓展:我会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进一步巩固他们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植树问题植树棵数 = 间隔数 + 1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教材第102页的“做一做”,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2. 设计一道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答案:1. 教材第102页的“做一做”练习题目答案。

2. 学生设计的实际问题及其解答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例文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例文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例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小数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竖式计算。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复习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2)教师举例说明小数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

3.讲解(2)教师通过实例演示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1)教师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解答,对解答过程进行点评和指导。

5.应用(1)教师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问题的解答。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正确率。

3.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讨论内容、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一、导入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计算小数的情况?谁能举一个例子?”二、探究1.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例题:“小明有3.2元,小红有4.5元,他们一共有多少钱?”2.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分组讨论,发现小数加法的运算规律。

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讲解小数加法的运算方法。

2.教师通过实例演示小数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3.同样地,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小数减法。

四、练习1.教师布置课堂练习题:“小明买了一个苹果,花了1.8元,他还剩下多少钱?”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新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比》优秀教案

新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比》优秀教案

第七单元《比》比的意义教学内容:青岛版85页附:人教版《比的意义》教学设计<比的意义>教学设计钱守旺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46~47页,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二的第l~4题。

教学目标: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是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老师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班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男女生人数。

)师:男多女少这种现象从全国来看也非常明显。

教师在大屏幕上显示几个网页,在网页中突出以下数据:1、海南省新生儿男女比例为135:100。

2、我国于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在新生的婴儿中,男女人数的比为119.2:100。

3、男女比例失调,十年后我国将会有数千万光棍汉!师:刚才我们提到的135:100和119.2:100都是比,关于比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师:比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的意义。

(板书课题:比的意义)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l、教学比的意义。

(1)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说了,咱们班有男生35人,女生20人。

要对咱们班的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可以用什么方法?(注:为了便于叙述,先假设上面的数据,实际讲课时根据当时学生提供的数据进行教学。

)启发学生说出:用减法,比较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或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用除法,比较男生是女生的几倍或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

学生回答用除法比较时教师板书:男生是女生的几倍:35÷20=1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20÷35=师:(指着黑板上的板书)刚才我们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对男女生人数进行了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1.为了保护公园里的一棵千年古树,园林局决定为它做一个圆形防护栏。

如果护栏有10个间隔,一共需要打多少根木桩? 2、四年级共选49位同学参加校运会开幕式,他们排成一个方阵人场。

这个方阵的最外层一共有多少人?
3、陈庄小学有一个长60米、宽40米的小操场,四个顶点都种有一棵树,长边上每隔10米种一棵,宽边上每隔8米种一棵。

操场四周一共种树多少棵?
4、李大爷以相同的速度在乡间布满电话线杆的小路上散步。

他从第1根电话线杆走到第12根电话线杆用了22分钟。

他如果走36分钟,应走到第几根电话线杆?
5.华美小区要在区内的一块正方形草坪周围种树。

要使每边都有5棵树,可以怎样安排?请你画出示意图。

1,在一条长32米的公路一侧插彩旗,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5面,相邻两面旗之间距离相等,相邻两面旗之间相距多少米?
2,在公园一条长25米的路的两侧放椅子,从起点到终点共放了12把椅子,相邻两把椅子距离相等。

相邻两把椅子之间相距多少米?
3,有一根木头,要锯成8段,每锯开一段需要2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多少分钟?
巩固练习;
1,一根木料,要锯成4段,每锯开一处要5分钟,全部锯完要多少分钟?
2,一根圆木锯成2米长的小段,一共花了15分钟。

已知每锯下一段要3分钟,这根圆木长多少米?
3,小明爬楼梯,每上一层要走12级台阶,一级台阶需走2秒。

小明从一楼到四楼共要走多少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