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游褒禅山记复习学案

游褒禅山记复习学案

高三第一轮复习之文言文——《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梳理1.一词多义:(1)“卒”:○1卒葬之(2)“文”:①其文漫灭。

②独其为文犹可识③文质彬彬(3)“道”:①有碑仆道②何可胜道也哉③传道受业解惑者也(4)“极”:①不得极夫游之乐②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5)“观”: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②“非常之观”。

③建筑物的一种,读,“大王见臣列观”。

(《廉颇简相如列传》)(6)“得”:①不得极夫游之乐。

②往往有得(7)“夷”:①夷以近(8)“相”:①无物以相之②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

“卒相与欢。

“(《廉颇商相如列传》)。

(9)“胜”:①何可胜道也哉②沛公不胜杯杓(《鸿门宴》)。

③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2.词性活用:(1)“舍”:始舍于其址(2)“名”:①名之曰褒禅②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3)“穷”: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4)“谬”:后世之谬其传(5)“传”:后世之谬其传……”3.虚词:以:(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无物以相之”。

(3)险以远(4)由山以上其:(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3)距其院东五里(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5)其文漫灭(6)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7)其下平旷(8)问其深(9)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10)其进愈难(11)而其见愈奇(12)然视其左右(13)盖其又深(14)则其至又加少矣(15)既其出(16)则或咎其欲出者(17)而余亦悔其随之(18)以其求思之深(19)其孰能讥之乎(2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二、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并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1.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一: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非常: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所以:学者:三、背诵默写课文第二、三段巩固练习:1.对下列各句中的“其”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游褒禅山记》教案(通用6篇)

《游褒禅山记》教案(通用6篇)

《游褒禅山记》教案(通用6篇)《游褒禅山记》教案篇1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

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

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

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

12年后(1070年)拜相。

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

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一)指名朗读、口译。

《游褒禅山记》学案

《游褒禅山记》学案

《游褒禅山记》复习教案一、通假字1.长乐王回深父。

二、古今异义词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今义: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古义: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三、一词多义1.道(1)名词①会天大雨,道不通。

②策之不以其道。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④伐无道,诛暴秦。

⑤于是废先王之道。

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⑦道不同,不相为谋。

(2)动词①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②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

③何可胜道也哉!④故园谁道有书来?⑤道之以政。

⑥不如小决(决口),使道。

2.盖(1)名词①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②今已亭亭如盖矣。

(2)动词①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②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3)副词①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盖世强援,不能独完。

②盖余所在,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5)疑问代词技盖至此乎?3.然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②吴广以为然③有穴窈然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4. 乃(1)代词①今欲发之,乃肯而从我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副词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②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③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④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⑤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连词①良乃入,具告沛公。

③老臣今日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5.其⑴始舍于其址。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⑶距其院东五里。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⑸其文漫灭。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⑻问其深。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游褒禅山记》学案(语文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游褒禅山记》学案(语文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游褒禅山记》学案(语文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游褒禅山记》学案(语文版高一必修三)1《游褒禅山记》学案(语文版高一必修三)《游褒禅山记》是中国宋代诗人苏轼所写的一篇游记散文,被誉为散文中的经典之作。

学生们在高一语文必修三中会接触到这篇文学作品,本文将为大家提供《游褒禅山记》的学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经典之作。

一、阅读理解1. 请简述《游褒禅山记》的基本内容及林和靖与苏轼之间的一次对话。

2. 苏轼为什么会想去褒禅山游玩?他在褒禅山游玩中有怎样的感受?进而有怎样的思考?3. 苏轼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游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请问他的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4. 请以你的语言描述一下《游褒禅山记》的风格和特点。

二、阅读分析1. 请结合全文,分析《游褒禅山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2. 谈谈你对苏轼“戒骄戒躁”的看法。

3. 请分析文中的“太守防疫”的故事,谈谈苏轼在此处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

4. 苏轼在《游褒禅山记》中大量运用议论文手法,表达了他的个人情怀和人生哲理,请分析其中的议论文手法和思想内涵。

三、写作实践1. 请结合全文,用800字左右撰写一篇文章,谈谈苏轼游玩褒禅山时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对人生的启示和思考。

2. 以苏轼“游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话为主题,写一篇400字的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受。

四、拓展阅读请自行查找《登高》《昭君怨》《赤壁赋》等苏轼的其他作品,与《游褒禅山记》作比较,分析苏轼不同作品的写作风格、内涵和特点。

五、评价点评请评价苏轼的《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你认为它在文学、哲学、历史等方面有哪些价值和意义在我看来,苏轼的《游褒禅山记》是一篇兼具文学、哲学、历史价值的佳作。

在文学方面,苏轼游玩褒禅山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生动的笔触详实叙述,给人们带来了鲜明的视觉感受和思想启示。

在哲学方面,苏轼以人生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述,深刻阐述了自己的思想和人生哲理,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心灵滋养。

关于游褒禅山记语文教案5篇

关于游褒禅山记语文教案5篇

关于游褒禅山记语文教案5篇关于游褒禅山记语文教案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

下面给大家分享游褒禅山记语文教案,欢迎阅读!游褒禅山记语文教案篇1一、自学发现(自习完成)(一)书声琅琅(以读为本,入情入境)1、通读一遍,独立感知(1)读出文言节奏来,注意停顿、重音、语气等。

(2)不看注释,在读的过程中运用储存的相关知识,试着迅速理解、翻译词句的意思,并标出一时不能理解的词句。

(3)梳理整体印象。

2、根据整体印象,再默读一遍,理解不懂的词句。

读完后,借助注释、参考书、文言词典、同学老师和相关理解方法,试着去理解不懂的词句的意思和用法。

(二)夯实基础(九层之台,起于垒土)1、文学常识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

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

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子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

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时代背景资料: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2、解释黑体字的含义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有碑仆道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何可胜道也哉:3、指出古今异义并解释非常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于是于是余有叹焉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至于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学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

一轮复习:《游游褒禅山记》一轮复习学案(含答案)

一轮复习:《游游褒禅山记》一轮复习学案(含答案)

《游褒禅山记》复习学案答案一、通假字长乐王回深父(____通____)答案父甫二、古今异义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于是..余有叹焉古义:今义:合用为一个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今义:表示另提一件事或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答案 1.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2.“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

为单音词连用。

3.到,到了。

三、一词多义1.道①有碑仆道()②何可胜道也哉()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④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⑤策之不以其道()⑥伐无道,诛暴秦()答案①路,道路②说,讲③道理④主张,思想,学说⑤正确的方法⑥道义2.盖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③今已亭亭如盖矣()④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答案①用在句首,表推测,相当于大概、推想②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③古称伞④遮盖、掩盖3.得①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古人之观于……,往往有得()③意气扬扬,甚自得也()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⑤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⑥此言得之()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答案①动词,能够②名词,心得、收获③得意④得到,获得⑤形容词,融洽⑥形容词,对,合适⑦动词,具备4.卒①舍于其址,而卒葬之()②旦日飨士卒()③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④卒廷见相如()⑤五万兵难卒合()⑥初,鲁肃闻刘表卒()答案①最终②步兵③结束,到……止④副词,终于,始终,到底⑤副词,通“猝”,仓猝⑥死亡5.其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③其孰能讥之乎()④何为其然也()⑤吾其还也()⑥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答案①代词,那②代词,它③语气副词,难道,表反问语气④代词,这样⑤语气副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⑥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相当于“应当”“一定”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始舍.于其址()②名.之曰“褒禅”()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2.名词作状语有泉侧.出()(二)动词作名词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②而其见.愈奇()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2.形容词作动词①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②火尚足以明.也()③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答案(一)1.①筑舍定居②命名③识其本名 2.从旁边(二)①到达的人②见到的景象③流传的文字(三)1.①深度②艰险的地方;遥远的地方③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2.①走到……尽头②照明③尽,这里有尽兴的意思3.弄错,使……错五、文言句式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游褒禅山记+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学案:游褒禅山记+Word版含答案.doc

《游褒禅山记》复习学案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和尚)慧褒始舍(建舍定居,名作动)于其址(地基,这里指山脚),而卒(最终)葬之;以故(因此)其后名(称呼,命名名作动)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屋舍)冢也。

距(距离)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因为)其乃(是)华山之阳(南面)名(称呼,命名,名作动)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p ū,倒下)道,其文(碑文)漫灭(模糊,磨灭),独其为文(碑上的文字)犹(还)可识(辨认)曰“花山”。

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解释原因,大概因为)音谬(错误)也。

其下平(平坦)旷(空旷),有泉侧(在一侧,名作状)出,而记游(题诗文留念)者甚(很,非常)众(众多),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向上走,名作动)五六里,有穴(xu é)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入之甚寒,问(探询)其深(深度,形容词作名词),则其好(喜欢)游者不能穷(走到尽头,形容词作动词)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拿)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见到的景象,动作名)愈奇。

有怠(懈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将要)尽。

”遂(于是)与之俱出。

盖(大概)余所至,比好游者尚(还)不能十一(十分之一),然(然而)视其左右,来而(并且)记之者已少。

盖(大概)其又深,则(那么)其至(到达的人,动作名)又加(更)少矣。

方(当,正在)是(这)时,余之力尚(还)足以入,火尚足以明(照明,形作动)也。

既(已经)其出,则或(有的人)咎(责怪)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尽)夫(这,那)游之乐也。

于是(对于这种情况)余有叹焉:古人之(取消句子独立性)观(观察)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以(因为)其求思之深而.(表递进)无不在也。

夫(句首发语词)夷(平坦)以(并且)近,则(那么,就)游者众;险(险峻)以远,则至者少。

[精品]《游褒禅山记》复习学案.doc

[精品]《游褒禅山记》复习学案.doc

《游褒禅山记》复习学案1.选出“其”字用法相同的两项()A.独某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B.盖基又深。

C.而余亦悔基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此所以学善•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然视其",来而记之者已少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帮之观,常在于险远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此乃歌夫“长铁归来”者也B.以其求思之深四无不在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基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4.将下列句中属于词类活用的加点的词语挑出来,并加以分类,正确的-项是:()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②以故其后务之曰“褒禅”③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④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帝之观,常在于险远⑤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⑥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压⑦彳了竿之往来,共其乏困⑧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⑨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务者⑩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A.①②⑦⑨/③④⑧⑤/⑥/⑩B.①②⑨/③/⑤⑧/⑩C.①②⑨/③/⑤⑥⑧/⑩D.①②⑨⑩/③⑤/⑧5.翻译例句正确的-项是()例: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A,这就是有学问的人不能不深入思考,谨慎选取的缘故。

B,所以要求这些有学问的人不能不深入思考,谨慎选取。

C,这就是治学的人不能不深入思考,谨慎选取的缘故。

D,所以要求治学的这些人不能不深入思考,谨慎选取。

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的问题: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游褒禅山记》的教案(精选6篇)教师上课之前,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就叫做教案。

下面店铺给大家整理了《游褒禅山记》的教案,大家可以参考阅读。

《游褒禅山记》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

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二、能力目标——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词类活用。

教学难点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学课时:2 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初中我们学习过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有《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满井游记《醉翁亭记》等,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呢?(那就是抓住景物的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

) 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习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记游实际上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学习这类游记有助于我们同学们提高思维的能力。

为此我们共同来研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他推行以理财和整军为主要内容的新法。

由于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遭到强烈的反对,变法失败。

然而王安石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

他认为“变法”对国家有利,就尽力推行新法,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但毫不动摇退缩。

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王安石还是一位有名的著述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他的政论性文章,立意超卓,切中时弊,结构谨严,说理透辟。

二、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情况①作者一行游山一共几人?(五人)②“游褒禅山记”,那么这篇文章中有关于记游的部分,集中在文中哪些段?(1、2节)③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2节)④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

《游褒禅山记》教案7篇

《游褒禅山记》教案7篇

《游褒禅山记》教案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游褒禅山记》教案7篇教师上课之前,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就叫做教案。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通用5篇)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通用5篇)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1【教学目的】1、理解:领会前人关于“志”、“力”、“物”三者关系看法的精神实质,记住做学问要“深思慎取”的告诫,学习他们不相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2、积累:⑴丰富学生有关文言文的诵读知识,培养诵读文言文的习惯。

⑵了解几种文言句式,特别是宾语前置句。

3、运用:辨析几种常见的修辞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1、诵读知识及诵读习惯的培养。

2、理解“志”、“力”、“物”三者关系,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作者略写仆碑、前洞,详写后洞,与全文主旨的关系。

4、掌握“观”、“名”、“文”、“求”等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其”的不同用法。

【知识点】1、读准难字字音,掌握异读的三个类别。

2、读准文言句子,不要读破句。

3、了解文言虚词在表达语气、传达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方法】串讲法、诵读法、多媒体。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解题1、本文体裁:游记散文。

2、全文内容:通过游山,阐发两点感想。

二、范读全文,自读三、逐段辨析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对照译文,辨析疑难)1、第一段:⑴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浮图、庐冢、漫、华、谬等。

⑵译句: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⑶分析“其”字的用法。

⑷找出名词用作动词的例句。

2、第二段:⑴找出名词作状语的例子:侧出。

⑵找出形容词作动词的例子:穷、明。

⑶解词:旷、拥、怠、加、咎、极等。

⑷不要读破句:“而余亦悔之……之乐也。

”3、第三段:⑴辨析:“焉”、“而”、“也”等虚词用法。

⑵解词:观、得、非常、至于等。

⑶读准音:“相之”。

⑷口译本段。

4、第四段:⑴标出下列句子的语中停顿处:“后世”句。

《游褒禅山记》复习学案

《游褒禅山记》复习学案

《游褒禅山记》复习学案制作人:赵红会审稿人:郝向华一、翻译下面的句子1、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字词归纳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有泉侧.出。

游褒禅山记 复习学案

游褒禅山记  复习学案

余于(对于)仆碑,又以(以【之】,因此 )悲(感叹叹息)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 (弄错,使……错)其传而莫能名(识其本 名,说明白)者,何可胜道也哉!(哪能说 得完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也。(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 考、谨慎地选取地缘故)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 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 日,临川王某记。
【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古今异义(划横线的词语) ①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基数词。 ②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底,达到,动词。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关联词。 ③ 于是余有叹焉
古义:(于是,对此)在这个时候。 今义:由于这个、因此。)
②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往往有得
译文:古人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 观察,往往有所 得益 六、固定结构 1.其孰能讥之乎?(“其……乎”意为“难道 ……吗”)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文学文化常识】
•浮图:也作“浮屠”“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也 指和尚、佛塔。 2、阴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我国许多地名 与此有关,如“江阴”、“淮阴”、“汉阳”、“汉阴 ”、“华阴”“河阳”等。《愚公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游褒禅 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①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因为, 介词) ②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③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用来,介词)

游褒禅山记复习学案修订版

游褒禅山记复习学案修订版

游褒禅山记复习学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游褒禅山记》复习教案凝聚产生力量,勤奋创造辉煌,同学们,期待着你们的进步!复习要点:1.重点积累文中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课本重点实、虚词(给加阴影的字注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名之曰“褒禅”。

今所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乐也。

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二、文学常识填空王安石字_________,晚号__________,是时期着名的______家和________家。

他的作品有《王临川集》,集子的命名是因为________,人称他王荆公,是因_______,称他王文公,是因_________,列宁称他是_________。

初中我们学过他的文章《_____________》。

三、解释文中加点词语(一)通假字长乐王回深父。

____通___,___________(二)词类活用1.始舍于其址。

__________2.名之曰褒禅。

____________________3.有泉侧出____________________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___________________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而其见愈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_________________8.火尚足以明也。

________________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言固定格式1.其孰能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2.何可胜道也哉! __________________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游褒禅山记》复习学案

《游褒禅山记》复习学案

《游褒禅山记》复习学案《游褒禅山记》复习学案一.自主复习《游褒禅山记》 1.梳理课文,加深理解,逐字解释,逐句翻译,将问题写在下面。

2.课文复习完成后,翻译下面的句子,以检查复习效果。

唐浮图慧褒始合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独其为文犹可识有穴窈然其进愈难不出。

火且尽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fú)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fú)夷以近,则游者众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之所罕至焉然力足以至焉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二、针对性训练得分等级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结束后,完成下面的练习。

每个选择题3分,共12分。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余有叹焉叹:叹惜。

B.夫夷以近夷:平安。

C.而人之所罕至焉罕:少。

D.其孰能讥之乎孰:怎么。

2.下面所列各句加点的“之”字与“又以悲夫返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① 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③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释:①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②捐:白白费掉.③市:买. 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君遣之( )2.而捐五百金( )3.于是不能期年( )二,辨析下列"以"字的意义1.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3.而吾以捕蛇独存( )4.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三,涓人为什么用五百金买下马的骨头 (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翻译1.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游褒禅山记》复习学案

8《游褒禅山记》复习学案

《游褒禅山记》复习学案一、高考展台1、(04高考辽宁卷)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之所罕至焉。

2、(2007天津卷)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余于仆碑,,,何可胜道也哉!”3、(08高考湖南卷)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08高考浙江卷)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5、(2011年天津卷)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

6、(2011年四川卷)有志与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

7、(2012湖南卷)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之所罕至焉,。

8、(2014年天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9、(2014年江西)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二、找出活用的词并释义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其下平旷,有泉侧出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则其至又加少矣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火尚足以明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三、重点实词虚词解释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四、古今异义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于是余有叹焉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五、重点句子翻译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予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游褒禅山记 复习学案老师

游褒禅山记 复习学案老师

《游褒禅山记》复习学案主备人:王海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基础导学一、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

(题目中有“记”不见的就是游记。

)二、知识梳理(一)、给下列字注音庐冢()何可胜()道窈()然仆()道音谬()既往不咎()无物以相()之为文犹可识()余弟安国平父()(一)、通假字1、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词类活用1、始舍于其址。

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禅。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有泉侧出。

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穷尽,走到头。

6、而其见愈奇。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三、虚词“乃”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是因为它在华山南面来命名的。

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

这也真是奇怪啊!3、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词,于是于是张良进入帐中,详细的报告给刘邦4、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于是就替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送他到齐国去做人质,齐国的救兵才出动。

2、而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其奇而:表示转折越难进入,就越能看见它的奇妙之处。

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而:因而表示因果而且未能游尽游洞的乐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表示并列这就是为什么研究学问的人不能这样(书上说什么就是什么)去理解和学习(书中的内容)而不加以自己的意思判断的道理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表示递进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褒禅山记》复习学案
编制:杨立合审稿:谢达
【复习目标】:1.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作者“有志”“尽吾志”的观点。

2. “乃”“道”“盖”“文”等多义词辨析,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积累作文素材。

【复习过程】:
一.回归课本:10分钟时间,结合课下注释内容,理清诗人情感线索,读背本诗。

二、课前预习结果检测:
1、古今异义词:以上不能十一于是非常所以
2、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词:
①始舍于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②有泉侧出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深:a--n. 深度。

穷:a-- v.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

v--n.到达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

a--v.照明.
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愈奇。

见:v--n. 见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险远。

a-n.险阻僻远的地方。

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使动,弄错,使…错。

传:v-n,流传的文字。

名:n-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3、找出文中的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一词多义:
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观察)
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大王见臣列观(建筑物的一种,宫廷中的楼台、宫殿)
⑵此余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5. 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 其孰能讥之乎
(7) 此余之所得也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三、拓展训练《文征明习字》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书林纪事》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
①以十本为率②书遂大进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四、素材积累
素材一:王安石把治学处世比做游山,在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而不能至”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事、创业的道路上坚定自己的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

此素材可用于如下作文话题与观点:
1、志当存高远
2、尽志无悔
3、要成就一番事业,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等
素材二:王安石在游褒禅山的过程中发现“有碑仆道”,“花”“华”音讹,于是生发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

其实,不仅做学问应深思慎取,在生活中,做人做事都应如此。

此素材可用于如下作文话题与观点:
1、凡事要深思慎取
2、不能以讹传讹
3、对待文化遗立要有严谨的态度等
素材三:在游山途中因轻信随从,半途而废,褒禅山最为奇妙之处能一睹为快,王安石懊悔不已,从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生活中,只有远大的志向还远远不够,还要有个人能力和外物的帮助。

此素材可用于如下作文话题与观点:
1、人要善假于物
2、立志、蓄力、借物是做事成功的三要素
3、善假于物,但不依赖于物等
《游褒禅山记》有感
一代大文豪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尽志可以无悔”这个观点。

我十分认同。

列宁曾经说过:“人没有理想就成了动物,理想推动着进步。

”由此看来,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理想、志向。

但是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志向,取得成功。

有一位作家就曾经说过:“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奋斗。

”这句话一针见血的指出,奋斗的意义远大于成功。

王安石提出的“尽志”不就是指在通向成功之路上的“奋斗”吗?是的,成功源于奋斗。

但是,奋斗并不都一定成功。

有些奋斗者历尽艰难困苦却与成功无缘,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没能看到成功,但他们的奋斗为后继者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他们的奋斗仍具有重大的意义。

历史不会单凭成败论英雄。

就像提出“尽志可以无悔”的王安石,他试图变法,改善百姓的生活,他用尽了一些方法,努力奋斗过,但最终没有成功。

他尽了他最大的努力,他可以问心无愧。

我们后代也同样不会因为他的失败而视他为一个无能的失败者,他竭力争取的过程不同样值得我们钦佩吗?
人生如一条曲线,转折多变,人们总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像直线那样一帆风顺,然而却常常事与愿违,曲线的人生需要经受许多磨练。

尽了力不能获得成功的事在人生中屡见不鲜。

如果只是因为尽了力却不能成功而一蹶不振,那怎能获得成功?所以,失败了并不要紧,只要你认为在这条路上尽了力,自己问心无愧就行了。

只要生命不止,就奋斗不息;只要没有成功,就继续努力,就算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也是不需要觉得悔恨的,因为“尽志可以无悔”。

读《游褒禅山记》
写游记,除了在记叙所见到的山川景物、人情风俗外,当然还可以写作者的感触,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般说来,在游记中带一些抒情成分比较常见;借着记游发许多议论,而不失去游记体裁的文学意味,这却需要工夫。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作到了这样,它在千百年来是深深地为读者所喜爱的。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古文家,本来以写议论文见长。

在这篇游记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不多写景物,而是尽量就他游览后的感触大发议论。

在这篇六、七百字的文章中,记游的部分和发议论的部分约各占一半。

而在记游的部分中,几乎处处是为后面所发议论立下根基。

后面发议论的部分,都是回应前面。

文章的结构很严密,通篇显出作者的精心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