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论死亡
论托尔斯泰的生命理论
论托尔斯泰的生命理论张鸣凤摘要:生命理论是托尔斯泰影响较大的伦理思想,主要包括生命的矛盾性与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生命的矛盾性主要体现在:个体意识的两重性;个体生命与他人生命的矛盾性;生与死的矛盾性。
关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相关理论,则是随着托尔斯泰死亡观的不断变化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托尔斯泰的最终解决方案是实现对宗教的回归,回到上帝的怀抱,同时对“上帝”概念有了新的解释。
在东正教教义中,上帝是不证自明的存在,托尔斯泰的上帝则是每个人心中的善。
关键词:托尔斯泰;生命;矛盾性;死亡观;人生目的和意义中图分类号:I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0-0148-03托尔斯泰对生命问题的追寻贯穿他的一生,关于生命的相关理论也构成其伦理思想的基础。
托尔斯泰一生并未留下专门的伦理学论著,他的相关伦理思想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政论文章、日记及书信中。
托尔斯泰的生命理论主要包括生命的矛盾性与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两个方面。
一、生命的矛盾性首先,托尔斯泰认为生命的矛盾性体现在个体生命自身所具有的冲突性。
他赞同“性善论”的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但同时认为人性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随时发生变化,而环境的影响多呈现为负面因素,这也就使得人性中的恶得以产生。
个体生命从降生的那一刻起,就不得不开始置身于外部大的环境之中,那么也就意味着个体生命必将具有矛盾性,个体意识具有两重性。
其次,生命的矛盾性还体现在,个体生命与他人生命在追求幸福过程中所必然产生的冲突。
最后,生与死的矛盾性,实质上就是托尔斯泰关于死亡及面对死亡的态度问题的相关论述。
(一)个体意识的两重性托尔斯泰用二分法来分析生命,发现个体是两重性的生命体,他认为个体包含两个“我”,一个是生物的“我”,一个是理性的“我”,个体意识具有两重性。
他曾在日记中写道,“我们知道自己身上存在着两种生命,即我们通过内在意识认识到的精神生命和我们通过外部观察认识到的肉体生命。
培根论死亡
10班黄丽萍培根论死亡死亡与生命都是自然的产物,一个婴儿的降生也许与死亡同样痛苦。
在炽热如火的激情中受伤的人,是感觉不到痛楚的。
而一个坚定执着、有信念的心灵也不会为死亡畏惧而陷入恐怖。
死亡无法征服那种伟大的灵魂。
这种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始终如一不失其本色。
而塞涅卡说:“厌倦和无聊也会使人自杀,乏味与空虚能致人于死命,尽管一个人既不英勇又不悲惨。
”如果将死亡看作人对大自然的被迫献祭,那么当然会对死亡心怀恐惧。
…………………………然而,人类的心灵并非真的如此软弱,以至不能抵御和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人类可以召唤许多伴侣,帮助人克服对死的恐怖——仇忾之心压倒死亡,爱情之心蔑视死亡,荣誉感使人献身死亡,哀痛之心使人奔赴死亡而怯懦软弱却会使人在死亡尚未到来之前心灵就先死了。
与死俱来的一切,甚至比死亡本身更可怕。
--------塞涅卡厌倦和无聊也会使人自杀,乏味与空虚能致人于死命,尽管一个人既不英勇又不悲惨---------赛涅卡死亡无法征服伟大的灵魂--------培根成人惧怕死亡恰如儿童怕进黑暗。
《谈死亡》-----------培根论逆境如果奇迹就是超乎寻常,那么它常常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显现的。
塞涅卡还说过一句更深刻的格言:“真正的伟大,即在于以脆弱的凡人之躯而具有神性的不可战胜。
”这是宛如诗句的妙语,其境界意味深长。
一切幸福都绝非没有忧虑和烦恼,而一切逆境也都绝非没有慰藉与希望。
最美好的刺绣,是以暗淡的背景衬托明丽的图案,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镶嵌于明丽的背景上。
让我们从这种美景中去汲取启示吧。
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檀木,只有在烈火的焚烧中才会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
正如恶劣的品质会在幸福而无节制中被显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逆境中而灼放出光辉的。
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
------拜伦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巴尔扎克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列别捷夫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
死亡观.doc
死亡观种种乘此机会,不妨对哲学史上的死亡观作一简略的回顾。
哲学和诗不同。
诗人往往直抒死亡之悲哀,发出“浮生若梦”、“人生几何”的感叹。
哲学家却不能满足于悲叹一番,对于他来说,要排除死亡的困扰,不能靠抒情,而要靠智慧。
所以,凡是对死亡问题进行思考的哲学家,无不试图规划出一种足以排除此种困扰的理智态度。
大体而论,有以下几种死亡观:一、功利主义的入世论。
这是一种最明智的态度:死亡既然是不可避免的,就不必去考虑,重要的是好好地活着,实现人生在世的价值。
例如,伊壁鸠鲁说:“死对于我们无干,因为凡是消散了的就没有感觉,而凡无感觉的就是与我们无干的。
”“贤者既不厌恶生存,也不畏惧死亡,既不把生存看成坏事,也不把死亡看成灾难。
”应当从对不死的渴望中解放出来,以求避免痛苦和恐惧,享受人生的快乐--肉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静。
斯宾诺莎说:“自由人,亦即依理性的指导而生活的人,他不受畏死的恐惧情绪所支配,而直接地要求善,换言之,他要求根据寻求自己的利益的原则,去行动、生活,并保持自己的存在。
所以他绝少想到死,而他的智慧乃是生的沉思”,“而不是死的默念”。
中国儒家尽人事而听天命的态度亦属此种类型,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就是教导人只须关心生,不必考虑死。
总之,重生轻死,乐生安死,这种现实的理智的态度为多数哲学家所倡导,并为一般人易于接受。
二、自然主义的超脱论。
这种观点以中国的庄子为典型代表,他主张:“齐生死”,“不知说(悦)生,不如恶死”,“无古今而后入于不死不生”。
生死都是自然变化,一个人只要把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超越人世古今之变,就可以齐生死,不再恋生患死了。
超脱论与入世论都主张安死,但根据不同。
入世论之安死出于一种理智的态度:死是不可避免的,想也没用,所以不必去想,把心思用在现实的人生上。
它教人安于人生的有限,把小我化入宇宙的大我,达于无限。
所以,超脱论安死而不乐生,对人生持一种淡泊无为的立场。
三、神秘主义的不朽论。
第三章--迪尔凯姆
社会地位平等—野心膨胀—利己主义与失范的思考 权力集中倾向——暴政,对外战争 良好社会结构整合的条件:权力分立;个人属于集体组织;个人
自由受到政府保护;普遍信仰;公民和政治联盟
第
一节 4、孔德与迪尔凯姆
迪尔凯姆从孔德那里借用了关于“社会事实”的科学 的设想,同意孔德关于社会组织的法则能够被揭示的 观点;孔德的方法论影响了迪尔凯姆的方法论,孟德 斯鸠对类型的强调,通过孔德强调使用类型作为比较 的分析工具的强化,形塑了迪尔凯姆的方法,迪尔凯 姆全部的学术生涯都坚持依据“形态学”或结构对现 象的分类必须优先于因果和功能分析.
第 一
节 1、孟德斯鸠与迪尔凯姆:
迪尔凯姆将自己社会学中的许多部分归功于孟德斯鸠的洞察力: 社会世界能被当做“事物”研究;构建类型是最佳的途径;构建 类型时研究数量、排列和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把法律看做 更宽泛的社会的和文化力量的指征是重要的;同时进行因果和功 能分析是明智的。
2、卢梭与迪尔凯姆
联系。
3、宗教将人们的活动置于一种神圣的意义体系中,
把集体意识内化于个人意识中,使人们感到对社会规范
的服从不是强迫性的,而是自觉自愿的,从而加强了集
识意识的社会整合功能。
宗教的基本要素:圣神的情感;关于圣 神事物信仰和价值;针对神圣事物的仪 式;强化的氏族结构。
世俗形式的替代:职业群体和国家成为 教会和部落;民族主义的信仰成为半神 圣性的。
推测-检验”过程。
(讨论大学扩招的原因及功能?)
第 三
节迪尔凯姆一生的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社会与个人的 关系方面,亦即社会秩序和社会团结问题。社会团结 的产生(宗教)、社会团结的类型,影响社会团结的 因素(社会分工),社会失范。
迪尔凯姆的《自杀论》
3. 失范性自杀 由于人们的行动缺乏适当的规范以及由此引起的痛苦而导致的自 杀行为。 在经济危机期间骤然增加的自杀现象实际上与社会秩序的重大变 更有关。一旦社会秩序出现重大更迭,无论是骤降的好运还是意外的 灾难,人们自我毁灭的倾向都会格外强烈。 和动物不同,人的欲望并不完全是由生理需要所决定,如果没有 适当的约束,它是可以永无止境地增长的。未加遏制的欲望总有一天 会与现实的可能性产生冲突,使人们痛苦不堪,陷入精神危机。为了 避免这种精神危机,就有必要对人的欲望加以限制,使之与人们的能
2. 利他型自杀 由过度的利他主义而导致的自杀。在利他型自杀盛行的地方,自我完全不属 于自己,个体的生命本身毫无价值,它只是集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个人扼杀自 己的个性,正是为了使自己淹没在自认为是其真正本质的那种东西之中。因此, 个体才会或者是出于对所属群体尽义务,或者是出于获得所属群体尊崇的某种荣 誉,或者是出于所属群体的默许与鼓励,而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生命。 利己型自杀和利他型自杀的区别: 利己型自杀是由于极端的个性化造成的,原因在于社会部分地甚至整体地涣 散而无力阻止自杀;而利他型自杀则是由于个性的极端退化造成的,因为社会 把个人严格地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而造成的。 在利己型自杀中,社会禁止选择死亡,在利他型自杀中,社会却给人们以压 力,使他们不得不选择死亡。 如果说利己型自杀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整合不足,那么利他型自杀则是由于社 会整合过度。
《社会分工论》 社会分工论》
一、主要思想 劳动分工的发展或工业社会的出现,是由于“社会 容量”(即人口的数量及关系)和“社会密度”(社 会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频率和强度)的增加所导致的 人们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的结果。 “两个有机体越是相似,就越容易产生激烈的竞争。 正因为它们有着相同的需要,追求着同样的目标,所 以他们每时每刻都陷入一种相互敌视的状态中”;
自杀论
• 第三章 自杀与自然因素 • 涂尔干分别从气候类型、季节交替和昼夜变换三个方面来 否证自然因素的影响。 • 首先,他认为气候类型与自杀率没有关系。自杀率同样高 的地区可以属于不同类型的气候。意大利自杀人数最多是 北方,而英国和比利时自杀人数最多的却是南方。 • 其次,他证明季节变换与自杀也没有多大关系。一般认为 最利于自杀的季节是天空最阴暗、气温最低或最潮湿的季 节。孟德斯鸠就认为有雾和寒冷的国家特别有利于自杀的 发展,而且这种看法长期以来一直被当作规律。涂尔干按 照温度的变化来排列一年中的4个季节和12个月份,并未 发现季节或者月份的变化与自杀率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 自杀率按照季节排序是:夏春秋冬;而按照月份排序是:从1 月起自杀的人数逐月增加,然后逐步减少,直到年底。
• 原因:第一,作者认为比自杀更容易确定的课题 不多,自杀是一个特别适当的例子。第二,”自 杀在今天的情况下正是我们所遭受的集体疾病的 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它将帮助我们理解这种疾 病。“第三,向学术界证明社会学方法的优越性 。涂尔干认为社会学方法完全基于这样的基本原 则:各种社会现象应被当作事物,即外在于个人 的现实来研究。
第一编 非社会因素
• 在这一部分,涂尔干主要论证了自杀率与“心理变态”“ 正常的心理状态”“种族”“遗传”“自然因素” “仿效 ”之间的关系。 • 第一章 自杀率与心理变态的关系。 • 涂尔干认为精神错乱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因素,精神错乱 的年发生率与自杀现象一样,在某个社会里相对地稳定, 而在不同的民族中又有相当大的差别。而且,自杀和精神 错乱一样,城市比农村多。涂尔干认为这种论调是站不住 脚的,他从五个方面否证了这个论调: (1)从性别方面来看 ,所有的统计资料都证实,在精神病院里,住院病人中女 性略多于男性;如果说自杀率与神经衰弱之间有什么因果 关系的话,那么妇女的自杀率就必然高于男人的自杀率, 至少应该一样高。但是,根据自杀的统计资料来分析,在 每个国家的中,男性的自杀率是女性的4倍左右。
第三章 论死亡
2021/7/1
未知死,焉知生?
3
影音资料:生命的尽头
2021/7/1
未知死,焉知生?
4
一、什么是死亡?
(一)一个平常而又复杂的问题
死亡很平常
♣ 人类已经有800亿(一说为850亿)个体经历了死亡。 ♣ 全世界每年的死亡人数在5000万至5500万之间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有三千多万人死亡。
20
三、死亡方式
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
士兵 矿工 记者 国家领导人
2021/7/1
未知死,焉知生?
21
(一)出生前死亡
出生前自然死亡的几率 堕胎
1988年竞选期间,一名10岁的美国学生问副总 统候选人德恩·奎尔:“奎尔先生,假如我遭强奸 而怀孕,我有堕胎的权利吗?” 奎尔丝毫不因提 问者的年龄而感到窘迫,他回答说,他“原则上 反对堕胎”。
2021/7/1
未知死,焉知生?
18
问题
死亡当然令人恐惧,但是设若这个世界没有 死亡,是否就意味着特别美好?
2021/7/1
未知死,焉知生?
19
二、死亡过程
濒死期、临床死亡和生物学死亡 死亡过程中的感觉 高柳和江的观点
既不痛苦也不可怕 柔道中被“勒倒”者的证明
2021/7/1
未知死,焉知生?
偷吃智慧果的寓意——人以必死的代价换取了对 这世界的了解
《旧约》对死亡的理解:不再有任何行动的可能 死后生活如何?尼西亚公会议(公元325年) 的
灵魂不朽观念的形成
2021/7/1
未知死,焉知生?
12
一、什么是死亡?(续)
4、死亡的伊斯兰教的观点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犹太教的两个分支,都信奉同一 个上帝,但教义有别。
论死亡
论死亡犹如儿童畏惧黑暗,人类对死亡的畏惧,也由于听信太多的鬼怪传说而增大。
其实,与其视死亡为恐怖,倒不如采取一种宗教性的虔诚,从而冷静的看待死亡——视之为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以及对尘世罪孽的赎还。
如果将死亡看做人对大自然的被迫献祭,那么当然会对死亡心存恐惧。
但是,在那种宗教的沉思中,也难免掺杂着虚妄与迷信。
在一些修道士的苦行记录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说法:试想一指受伤就何其痛苦,那么当死亡侵蚀人的全身时,其痛苦不知要大多少倍。
实际上,死亡的痛苦未必比手指的伤痛来得重——因为人身上致命的器官,并非也是感觉最灵敏的器官啊!所以,塞涅卡(以一个智者和一个普通凡人的身份)讲的是对的:“与死俱来的一切,甚至比死亡本身更可怕。
”这里是指将死前的呻吟与痉挛,惨白的肤色,亲友的悲号,丧具与葬仪,如此种种都把死亡的过程衬托得十分恐怖。
然而人类的心灵并非真的如此脆弱,以致不能抵御和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人类可以召唤许多伴侣,帮助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仇忾之心压倒死亡,爱情之心蔑视死亡,荣誉感使人献身死亡,哀痛之心使人奔赴死亡,而怯懦软弱却会使人在死亡尚未到来之前心灵就先死了。
在历史中我们曾看到,奥陶大帝伏剑自杀后,他的臣仆门只是处于忠诚和同情(一种软弱的感情)而甘愿毅然为之殉身。
而塞涅卡说过:“厌倦和无聊也会使人自杀,乏味与空虚能制人于死地,尽管一个人既不英勇又不悲惨。
”但有一点应当指出,那就是,死亡无法征服那种伟大的灵魂。
这种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始终如一不失其本色。
奥古斯都大帝在弥留之际唯一关注的只是爱情:“永别了,理维亚,不要忘记我们的过去。
”提比留斯大帝根本不理会死亡的逼近,正如塔西拓所说的;“他虽身体日衰,智慧却敏锐如初。
”费斯帕斯幽默的迎接死亡的降临,他坐在椅子上说:“难道我就将这样成为神吗?”加尔巴之死来之不测,但他勇敢的对那些刺客们说:“你们杀吧,只要这样对罗马人民有利。
”随后他从容引颈就戮。
塞纳留斯直到临死前所惦念的还是工作,他的遗言是:“加入还需要我办点什么,就快点拿来。
茨威格语录 论生命
茨威格语录论生命(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实习报告、自我鉴定、幼儿教案、小学教案、初中教案、高中教案、教学设计、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internship reports,self-evaluation, early childhood lesson plans, primary school lesson plans, junior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teaching designs, other sample articles, and so on.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茨威格语录论生命茨威格语录论生命有先于死亡的死,也有超出一个人生活界限的生。
自杀论读书笔记
自杀论读书笔记【篇一:自杀论读书笔记】自杀论读书笔记一、自杀论的结构概述自杀作为一种任何社会都普遍存在不正常的社会事实,人们往往把它归因于个人的心理状态,认为是由精神错乱等心理因素或酗酒、仿效等个人因素引起的,也有人认为是气候的特点等自然原因引起的。
而迪尔凯姆的研究则认为是由社会整合程度过低或过高,社会规范出现混乱或真空引起,迪尔凯姆先对心理因素和自然因素进行证伪,然后又对自杀现象进行分类,采用倒果溯因的方法对引起自杀的社会原因进行实证,从而向读者充分说明了自己的观点。
第一编:导论(非社会因素)先是阐述对自杀进行定义的重要性,确定自杀这一事物的范畴,然后得出初步的定义,即:凡是当事人自己采取的或间接、积极的或消极的行动,达到了预期死亡结果的情形都算作自杀。
在迪尔凯姆看来社会学对个人自杀事件并不感兴趣,这是心理学的研究课题。
社会学感兴趣的只是自杀者在某一群体或某一社会中所占的比例,即自杀率。
自杀率是基于社会整体层次的社会事实。
对现在存在的将自杀归因于个人心理因素和自然因素的观点进行否证。
1、对精神错乱引起自杀的观点进行否证:性别比较、宗教信仰比较、年龄比较、社会阶层比较等。
2对酗酒观点的否证: :有些人认为,酗酒是一个引起自杀的不正常心理因素。
作者用两个统计事实驳斥了这种说法。
(1)在法国国内,酒鬼最多的地区是自杀倾向最严重的地区,而酒鬼最少的地区也不是自杀倾向最不严重的地区。
(2)比较不同国家情况,一个国家人均酒的消费量和这个国家自杀率之间也没有相关性。
3、对仿效的否证:迪尔凯姆先对仿效下了他的定义:当一种行为有一种类似的,以前由别人完成的行为的表现作为直接的先例,没有明确的或不明确的思想活动介乎这种表现和实施之间来影响这种重复行为的本来性质,那么仿效是存在的。
但迪尔凯姆指出,仿效是一种纯粹的心理现象,它可能在没有任何社会联系的个人之间发生,他指出仿效必须先有被仿效的对象,如果自杀是仿效引起的,那么自杀率就应该以被仿效对象所在的地方为中心向周围逐渐减小,但是根据自杀者在一个城市的分布图来看,自杀根本不是围绕某些中心发生,从这些中心均匀的扩散开来,而是以差不多同样的数量成批的发生,没有任何的辐散趋势。
死亡、自由与秩序的重生——塞涅卡《致玛姬娅的劝慰书》中的灵魂治疗术
死亡、自由与秩序的重生———塞涅卡《致玛姬娅的劝慰书》中的灵魂治疗术◎徐 健内容提要 公元1—2世纪是以死亡训练为根本任务的灵魂治疗术的黄金时代,尤以罗马大文豪塞涅卡的《致玛姬娅的劝慰书》为典型。
它作为西方历史上几乎完整传世的最早的死亡慰藉之书,非常独特地讴歌了死亡。
塞涅卡对死亡的复杂态度异于廊下派同仁。
他承认死亡乃非善非恶的必然,并将其凝聚在当下一瞬。
但他随后通过创作生死之旅的神话,并主要利用廊下派的存在论和自然学说,提出死亡虽可能是“无”,但更有可能让灵魂升至无限自由的天界,并声称神通过吞噬万物而重启宇宙秩序。
透过塞涅卡的死亡观可以发现,所有作为犬儒精神化身的主流希腊化灵魂治疗术都具有“迈向老年”的本质,为了应对城邦时代终结后的秩序危局,以追求某种为现代人所乐道的非政治的“消极自由”为旨归。
关键词 塞涅卡 死亡 灵魂自由 宇宙秩序 灵魂治疗术〔中图分类号〕B502;I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10-0099-09 众所周知,希腊化哲学最重要的遗产之一就是灵魂治疗术。
据福柯在《主体解释学》中所言,公元1—2世纪是西方历史上灵魂治疗术的“真正的黄金时代”。
①相比其他主要的希腊化哲学流派,廊下派本就更加突出哲学与医术的类比,以致多少引起了政治哲人西塞罗的厌倦;②而到了这一时期,廊下派就更是将灵魂治疗术发挥到极致,尤以伟大的拉丁语作家塞涅卡为典型。
并且,既然静观死亡是哲思本身最重大的关切之一,那么灵魂治疗术的根本就是要教人如何进行死亡训练。
塞涅卡一生共著有4篇以死亡为主题的作品,分别是《致玛姬娅的劝慰书》(ConsolatioadMarciam)、《致珀律比俄斯的劝慰书》(ConsolatioadPolybium),以及《致鲁基利乌斯的道德书简》(EpistulaemoralesadLucilium)第63、99封劝慰信。
③据考证,《致玛姬娅的劝慰书》很可能写于盖乌斯统治时期(公元37—41年),系塞涅卡传世散文中最早的一篇,要早于另一篇劝慰书(克劳狄乌斯统治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斯多亚学派残篇的编译与研究”(22BZX105)①[法]米歇尔·福柯:《主体解释学》,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65页。
死后的世界:生命不息
这段摘录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死后世界的无限可能性。作者认为,生 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开始和结束过程,而是一个永恒的循环和转化过程。在这个 过程中,我们的身体和灵魂不断地进行着转化和更新,保持着一种不灭的状态。
《死后的世界:生命不息》这本书的精彩摘录为我们揭示了生命的无限循环 和死后世界的无限可能性。这些摘录不仅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 我们对死后世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精彩摘录
《死后的世界:生命不息》是一部探索死后世界的著作,作者以独特的视角 和深入的思考,为我们揭示了生命不息的奥秘和无限的可能性。这本书不仅是一 本关于生死的哲学著作,也是一本关于生命本质和人类精神的探索。
书中有一段精彩的摘录,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死后世界的看法:“死后的世 界并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的生命并不是一个直线,而是一个 永恒的循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旅程,只是这个循环中的一个阶段。当我们离 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并不是消失,而是进入了另一个阶段。”
这段摘录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的无限循环和死后世界的可能性。作者认为,人 类的精神和意识在死后并不会消失,而是会继续存在,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 个新的阶段可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也可能是一种回归到宇宙本质的状态。
书中还有一段摘录,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看法:“生命并不是一个开始和结 束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我们的身体和灵魂不断地进行着循环和转 化。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化成了 另一种形式。”
这本书使我意识到生命的高度。在面对生死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无助和恐惧。 然而,穆迪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向我们证明,生命的高度并不是我们可以通过财 富、权力或地位来衡量的。相反,它取决于我们如何度过我们的生命,如何面对 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关爱他人并为他人付出。
试伦埃德加爱伦坡的死亡观
(adlr) Bw e i 所说. ae 显示出一种“ ‘ 源于智慧. 富于逻辑
的荒谬” 莉吉娅) e ) 。《 (i i 中莉吉娅和她的丈夫, Lg a
《 厄舍古屋的倒 塌》 中罗德里克 ・ 舍( oe c 厄 R drk i U hr和他的孪生妹妹玛德琳 ( dl e .椭圆形 se) Maen ) i 《 的画像》T e a P r a ) ( h O l t i 中画家和他的妻子, v o rt 此
亡将变得充满生气 , 更加生动地展现在坡眼前 ; 死亡
因此, 我们可以说 : 坡的死亡观至少可以划分为 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在坡亲身感受到死亡之前。
在这一时期, 坡的心中总是怀有希望。 尽管拥有不幸 的童年。 坡仍然是乐观的。 因此, 在这一时期 , 坡创作
了一些非常优美的抒情诗 。但坡并没有获得他本该
批注本地保存成功开通会员云端永久保存去开通
20 年 1 01 月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n2 1 . 0 a 0
Vo . N o l l2 5 .
第 2卷 第 1 5 期
l ra o S eyn N , a U i rt(oi Si c E io ) o nl hnag 一 l v sy c l e e tn u f o, n n e i S a cn d i
t te o mee tly. h b u d r s i o l f r mr i . T e n ai whc h o t at . o e h
dvd L f fo De t ae t s s a o a d iie i r m ah r a b t d w n e e h
将不仅仅是想像中的幻觉 , 而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永 恒的美丽。 坡的这种对死亡的看法可以追溯到《 提前 的埋葬)T e m tr B r l。 中有这样 的句 ) h Pe a e i )其 ) ( r u ua 子: o br d i av , byn qet n e " b ui w l lei eod so , T e e h e s i u i t h
社会研究方法与涂尔干的自杀论
利他型自杀
• 利他自杀几个类型: (1)开始衰老或得了病的男子的自杀 (2)妻子在他们丈夫去世时的自杀 (3)被保护者或仆人在他们主子死后的自杀 • 不同于利己主义自杀的权利,利他主义的自 杀者认为自己有自杀的义务
失范型自杀
• 失范:人类的行动缺少规范以及由此引起的痛苦
• 迪尔凯姆运用统计资料发现:
反驳4:自杀是模仿结果
• 如果是模仿,应该在自杀的地域分布上体现 出来,有中心向外扩散,但在法国的自杀分布 上看不出这点 • “一个有着某些特殊条件使其特别具有自杀倾向
的国家,从来不会仅仅由于榜样的力量就把它的 倾向强加给邻国,如果这些邻国不在同等程度上 存在这些条件或其它类似条件的话。”
反驳5:季节、气候和昼夜变化是自杀因素
自杀的分类
• 利己主义的自杀
• 利他主义的自杀 • 反常的自杀(失范型自杀)
对自杀分类和定义
• 利己型自杀:由于极端个人主义引发自杀 (新教徒自杀率高由于强调个人主义,缺 少集体控制) • 利他型自杀:过渡利他主义导致自杀。 (如寡妇殉节、仆人殉葬) • 失范型自杀:由于人们行动缺少适当规范 由此引起痛苦而导致自杀。
利己主义自杀
• 不同宗教信仰对自杀的影响 自杀率数据比较:新教>天主教>犹太教 从宗教制度中寻求原因(教义和仪式) (1)新教比天主教更允许自由思考,主张个人只有通过 努力获得救赎。 (2)新教教会不象天主教教会有非常多的仪式。
(3)基督教对犹太教的谴责引起犹太人特别强烈的团 结一致的感情, 犹太教的宗教仪式详尽地规定了生 活的全部细节,给个人的判断只留下很少的余地。
如何预防自杀
•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杀数量不断增加,涂尔干把这种现象 归咎于社会生活变得越来越没有感情的纽带,过去对自杀 起到一定预防作用的宗教和家庭等因素,在现代社会开始 退化。
《自杀论》读书报告
<<自杀论>>读书报告《自杀论》这本书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的著作。
涂尔干在书中批判了把自杀现象归为心理学畴的传统的错误认知,并且指出自杀不是一个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个特定社会一段特定时间里所发生的自杀当作一个整体”,因此自杀是以社会性质为主的一种行为。
涂尔干以社会学的视角建立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自杀的理论,并且用了大量详细的数据和各种研究报告来分析了个人自杀与社会的关系,解释了自杀是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可能会发生的一种现象。
本书将实证研究和社会学的理论有机的结合了起来,使得空泛的理论在实际研究中获得了具体的体现。
在当今社会,据调查资料显示,自杀在人口死亡原因排名中始终排在靠前的位置,成为除了传统的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意外死亡等导致死亡的原因外又一重要的因素。
根据卫生部的调查,自杀在青少年的死亡原因中高居榜首,远远超过其他的因素,这就让人不得不重视自杀这种现象。
而要预防自杀,就必须要从自杀的起因上来着手,只有能够充分分析自杀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个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自杀论》就是一本从社会学角度来剖析自杀原因的书籍,它对于自杀的预防和针对性的社会调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以社会学角度来看,自杀率与个人自杀事件分属于社会与个人两个不同层次,社会学研究的层面并不是个体,因此不会去用大量篇幅来分析个人的自杀,就像书中涂尔干说的,社会学是以社会群体为研究对象,以个体作为研究对象是属于心理学的畴。
因此《自杀论》中所研究的自杀,只是自杀者在某一群体或某一社会中所占的比例,即自杀率,本书的分析也是以社会群体为基础来进行说明的。
在书的导论中,涂尔干提到自杀作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曾经有无数学者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
正因为人们对这个词太熟悉了,因此似乎并没有必要对自杀来下一个定义。
但是涂尔干指出日常语言中的词,就像这些词所表达的概念一样,是模棱两可的,如果学者按照惯用法来使用这些词而不另作详细说明就很可能会陷入混乱,所以对自杀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义是必要的。
文学中的死亡主题:生命观、悲剧美学与超越性
• 人类对死亡的认知和恐惧 • 死亡主题在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共 鸣 • 死亡主题在文学作品中的哲学思 考
•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死亡主题表现 • 社会变迁对死亡主题的影响 • 文学作品中的死亡主题与道德伦 理的关系
死亡主题在文学作品中的多样表现方式
文学作品中的死亡主题表现方式
文学作品中的死亡主题 与文学手法的关系
• 死亡主题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类精 神的挑战 • 死亡主题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类精 神的升华 • 死亡主题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类精 神的超越
02
死亡主题与生命观的关联
文学作品中的生命观演变及其对死亡主题的影响
文学作品中的生命观演变
文学作品中的生命观与 死亡主题的关系
文学作品中的生命观与 道德伦理的关系
•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生命观及其对 死亡主题的影响 • 中世纪文学作品中的生命观及其 对死亡主题的影响 • 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生命观及其对 死亡主题的影响
文学中的死亡主题:生命观、悲剧美学与 超越性
01
死亡主题在文学作品中的普遍存在及其意义
文学作品中的死亡主题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文学作品中的死亡主题现象
文学作品中的死亡主题 背后的原因
文学作品中的死亡主题 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 死亡主题在文学作品中的普遍存 在 • 不同类型文学作品中的死亡主题 表现 • 文学作品中的死亡主题与审美价 值的关系
悲剧美学在文学作品中的基本特征
• 悲剧美学在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现 • 悲剧美学在文学作品中的主题表现 • 悲剧美学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手法
悲剧美学与死亡主题的关联
• 悲剧美学在文学作品中对死亡主题的探讨 • 悲剧美学在文学作品中对死亡主题的表现方式 • 悲剧美学在文学作品中对死亡主题的审美价值
马列文论课 《论自杀》
社会的悲哀迷梦-------论自杀中国从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尽管还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但中国始终是朝着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在发展。
在一个如此艰苦却又美好的历史进程中,自杀的例子是屡见不鲜,于是我们思考是什么东西让这些人们择死,而不愿意在共产主义的迷梦中沉睡。
择死之人,并不是中国传统观念上看来的,仅仅是精神、心理问题,逃避和不堪肩上的社会责任。
同时,也是社会环境锻造出来的结果。
因此,这篇文章主要结合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和现今的自杀现象进行探讨。
一、非社会原因首先我们明确地定义“自杀”:人们把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指导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杀。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因此,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应当是人。
人是具有意识的、能动地对这个世界万事万物做出反应。
通常在非社会造成的非正常个人原因中,自杀主要针对于精神错乱者而言。
若是将精神错乱比作黑色,正常的心理比作白色,神经衰弱则是鉴于精神错乱和正常心理状态之间的一种灰色状态。
通常这类人神经敏感,沉迷在自我想象力营造的空间,越是接触活跃的生活,反而越是空虚和怅然若失。
一丁点不在意的小事,或许正常人认为理所当然或是无所谓,可能给他们的眼前是被放大的,过分纠缠而达到变态的程度,以至于其他器官的功能处于了瘫痪的状态。
在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在《自杀论》里对自杀方式做了以下四类分类:1、躁狂性自杀。
这类人群主要是出于幻觉,或者是某些荒诞性观念。
自杀是为了躲避某种危险或者某种想象的耻辱。
,或者是为了服从他从上面接到的一道神秘的命令等等。
这类人自杀的动机以惊人的速度出现、变化和消失。
2、忧郁性自杀。
这种自杀与极度抑郁和过分忧伤的综合状态有关,这种状态的人不再正确地评价周围的人和事与他的关系。
娱乐对于他来说没有任何的吸引力;他把一切都想象成是丑恶的。
生活只是使人困扰和痛苦。
古希腊生死观
二、《从申辩篇》到《斐多篇》
• “死不是被理解为一般的认识对象或最重要的 认识对象, 而是被理解为一切认识的根本对象 。‘记住, 你将死去’与‘认识你自己’的同一性说 明, 每一认识都旨在认识自己将要死去及必然 死去”(云格尔《死论》)
• 所以,对于苏格拉底而言,死亡本身根本不 是一种“恶”,甚至在某些时候是一种福气。 逃避死亡并不难,难的是逃避罪恶。
• 但是,问题是,这终极意义上的彻底相似是 否意味着每一个死亡的等同?
• 换句话说,我们思考“死亡”问题的意义和 目的是什么?
• 就正常情况而言,年轻人离死亡最为遥远。 但是,年轻人思考死亡问题却是最有意义的
• 第一,人生的不可完全把握性使死亡对于每 个人而言都可能是突然降临的;
• 第二,处理死亡问题其实是处理如何生存, 处理的是人生的意义问题
二、《从申辩篇》到《斐多篇》
• “而这种净化,要尽可能使身体和灵魂分理, 使之脱离与身体的接触,并在可能的情况下, 拥有自己的居所”
• 灵魂,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的理性的、思维 的元素。
• 而灵魂,代表的才是人本质的自我; • 人根本上是理性的存在者,只是由于和肉体
的结合,才遭到扭曲和堕落,只有净化了欲 求和恐惧之后,才是真正的自我
魂不朽
一、死亡,作为哲学的永恒主题
• 保罗·蒂利希:三种类型的焦虑: • 对命运和死亡的焦虑 • 对空虚和丧失意义的焦虑 • 对罪过与谴责的焦虑 • 爱比克泰德:“可惧怕的事情不是死亡,而是
对死亡的恐惧” • 雅斯贝尔斯:“对死的恐惧其实也就是对虚
无的恐惧。” • 作为人,必死性是最终归宿。
一、死亡,作为哲学的永恒主题
二、《从申辩篇》到《斐多篇》
• 问题:死亡是一种“恶”么 • 苏格拉底《斐多篇》:“解释一下为什么在我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第一次死亡。 的第一次死亡。 ☯ 偷吃智慧果的寓意 偷吃智慧果的寓意——人以必死的代价换取了对 人以必死的代价换取了对 这世界的了解 ☯ 《旧约》对死亡的理解:不再有任何行动的可能 旧约》对死亡的理解: ☯ 死后生活如何?尼西亚公会议(公元 死后生活如何?尼西亚公会议(公元325年) 的 年 灵魂不朽观念的形成
2012-3-27
未知死,焉知生?
12
一、什么是死亡?(续) 什么是死亡?
4、死亡的伊斯兰教的观点 、
☯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犹太教的两个分支,都信奉同一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犹太教的两个分支,
个上帝,但教义有别。 个上帝,但教义有别。 ☯ 凡忠顺安拉,而且行善者,必获安拉的善赏,无惧无 凡忠顺安拉,而且行善者,必获安拉的善赏, 忧。 ☯ 在有了《古兰经》以后,伊斯兰教便形成一种观念, 在有了《古兰经》以后,伊斯兰教便形成一种观念, 在死亡和最后审判日之间, 在死亡和最后审判日之间,当真主最终决定所有人的 命运时,有一种过渡的“屏障”状态。 命运时,有一种过渡的“屏障”状态。在这个过渡状 态中,死者的肉体仍然具有感知力。 态中,死者的肉体仍然具有感知力。虽然它们已经埋 但灵魂或飞入乐园(穆斯林的灵魂); );或落入哈 葬,但灵魂或飞入乐园(穆斯林的灵魂);或落入哈 德拉毛(干河)的井里(不信道者的灵魂)。 德拉毛(干河)的井里(不信道者的灵魂)。
2012-3-27
未知死,焉知生?
6
一、什么是死亡?(续) 什么是死亡?
(二)关于死亡的各种观点
☯ 1、死亡的医学定义 、
1951年,美国布莱克(Black)法律词典:“血液 年 美国布莱克( )法律词典: 循环的完全停止,呼吸、脉搏的停止” 循环的完全停止,呼吸、脉搏的停止”。 ♣ 《牛津法律大辞典》:“对于大部分法律问题,认定 牛津法律大辞典》 对于大部分法律问题, 死亡的最主要的标准是:心跳、脉搏和呼吸的停止。 死亡的最主要的标准是:心跳、脉搏和呼吸的停止。” ♣ 我国出版的《辞海》也把心跳、呼吸的停止作为死亡 我国出版的《辞海》也把心跳、 的重要标准。 的重要标准。 ♣ 传统死亡标准 ♣ 脑死亡标准
2012-3-27 未知死,焉知生? 13
一、什么是死亡?(续) 什么是死亡?
5、死亡的伦理学观点 、
☯ 对于死亡的理解,对于个人存在的终结性和唯 对于死亡的理解,
一性的认识, 一性的认识,使得人们不得不思考生存的价值 和死亡的意义。 和死亡的意义。 ☯ 对人类死亡现象进行伦理学的考察,有助于维 对人类死亡现象进行伦理学的考察, 持社会道德动态平衡,遏制人的侵略本性, 持社会道德动态平衡,遏制人的侵略本性,避 免发生大量的凶杀和自杀事件。 免发生大量的凶杀和自杀事件。 ☯ 生命的唯一性加上人类的思考,使人们把死亡 生命的唯一性加上人类的思考, 与道德相联系,人总是害怕受到惩罚。 与道德相联系,人总是害怕受到惩罚。 ☯ 从某物种过度繁殖会导致大自然本身的毁灭这 一点来看,死亡更象一种善。 一点来看,死亡更象一种善。
第三章 论死亡
——未知死,焉知生?
2012-3-27
未知死,焉知生?
1
接触死亡
现代生活条件下, 现代生活条件下,城市青少年很少有机会正 面接触死亡,这是指: 面接触死亡,这是指:他们很少有机会亲身 经历亲人的死亡。 经历亲人的死亡。 医院、呼吸机、 医院、呼吸机、ICU 尸体先被运往太平间, 尸体先被运往太平间,再匆匆运往殡仪馆
2012-3-27
未知死,焉知生?
2
直面死亡可以促进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现代青少年很少思考人生意义 今朝有酒今朝醉 失去以后才会珍惜 对临终者的临终关怀、心理抚慰、 对临终者的临终关怀、心理抚慰、悲伤辅导 死亡,以及对死亡的处理——与临终者道别 死亡,以及对死亡的处理 与临终者道别 居丧、丧事的处理、对死者的哀悼、 、居丧、丧事的处理、对死者的哀悼、痛失 亲人者的悲伤
2012-3-27 未知死,焉知生? 14
一、什么是死亡?(续) 什么是死亡?(续 ?(
6、死亡的哲学观点 、
☯
从事哲学即是死亡的实习——柏拉图, 柏拉图, 从事哲学即是死亡的实习 柏拉图 ☯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 ☯ “当我们面对宇宙中数不清的发光球体时,难道我们不是在无 当我们面对宇宙中数不清的发光球体时, 穷的虚无中流浪吗?我们难道不感觉到在虚无中喘息吗? 穷的虚无中流浪吗?我们难道不感觉到在虚无中喘息吗?”— —叔本华 叔本华
问题:生命轮回的意义是什么?
2012-3-27 8
未知死,焉知生?
没 有 轮 回 的 涅 磐 境 界 。
2012-3-27
出 来 , 证 得 不 生 死 , 不
要 人 从 生 死 轮 回 中 解 脱 佛 教 的 最 终 的 , 是
9
目
未知死,焉知生?
界 、 人 界 、
六 道 轮 回 图 (
界
西 藏 壁 画 ——
♣
2012-3-27
未知死,焉知生?
7
一、什么是死亡?(续) 什么是死亡?
2、死亡的佛教观点 、
☯ 人生皆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 人生皆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
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盛荫苦) 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盛荫苦) ☯ 生死轮回(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 生死轮回(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 鬼道、地狱道) 鬼道、地狱道) ☯ 死亡看作人生痛苦的终结,是另一轮回的开始 死亡看作人生痛苦的终结,
、
、
)
、
2012-3-27
未知死,焉知生?
10
万般皆瞬息, 万般皆瞬息, 死在生中藏; 死在生中藏; 造物即为毁, 造物即为毁, 悠然入静乡。 悠然入静乡。
2012-3-27
未知死,焉知生?
11
一、什么是死亡?(续) 什么是死亡?
3、死亡的基督教观点 、
☯ 亚当之子亚伯被其兄该隐杀死,乃是人类在世间 亚当之子亚伯被其兄该隐杀死,
2012-3-27
未知死,焉知生?
5
一、什么是死亡?(续) 什么是死亡?
(一)一个平常而又复杂的问题
☯ 死亡也很复杂
♣
人类对死亡的恐惧 ♣ 人类对死亡的谨慎 ♣ 人类照顾濒死病人的巨大代价
经济代价:统计数字表明,二十世纪末的美国, 经济代价:统计数字表明,二十世纪末的美国,医疗费 用的12%花费在病人生命的最后一个月。 花费在病人生命的最后一个月。 用的 花费在病人生命的最后一个月 生活代价:长程照顾濒死病人,常令人心力交瘁。 生活代价:长程照顾濒死病人,常令人心力交瘁。 心理代价:预期性悲伤;恐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心理代价:预期性悲伤;恐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失 眠等。 眠等。
2012-3-27
未知死,焉知生?
16
欧洲中世纪死人世界与活人世界的关系
一个醉汉在墓里发现一个颅骨,醉意朦胧中邀请那死者去家里做客。 一个醉汉在墓里发现一个颅骨,醉意朦胧中邀请那死者去家里做客。 颅骨回答说: 你前面走,我跟在后面。 那个醉汉吓坏了, 颅骨回答说:“你前面走,我跟在后面。”那个醉汉吓坏了,到家就 把门闩起来,但那死人,实际也就是一具骷髅,强迫他开门, 把门闩起来,但那死人,实际也就是一具骷髅,强迫他开门,洗了手 多精彩的细节!),同大家一道在桌子旁坐下。他不吃不喝, !),同大家一道在桌子旁坐下 (多精彩的细节!),同大家一道在桌子旁坐下。他不吃不喝,一声 不吭;但是离开的时候邀请主人第八天去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 不吭;但是离开的时候邀请主人第八天去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家里 人都吓坏了,不知道该怎么办。醉汉去悔了罪,接受了圣餐, 人都吓坏了,不知道该怎么办。醉汉去悔了罪,接受了圣餐,但不得 不去赴约。骤然而来的一阵风把他刮进一个空荡荡的奇异城堡, 不去赴约。骤然而来的一阵风把他刮进一个空荡荡的奇异城堡,他在 酒宴桌旁见到了那个死人。死人让他放心,说不会对他使任何坏, 酒宴桌旁见到了那个死人。死人让他放心,说不会对他使任何坏,但 要他今后对死人不要再如此冒失。那僵尸说他原是城里的法官, 要他今后对死人不要再如此冒失。那僵尸说他原是城里的法官,对上 帝毫不关心,喜欢喝酒。但是他执法公正,上帝怜悯了他。 帝毫不关心,喜欢喝酒。但是他执法公正,上帝怜悯了他。后来一阵 风把这位活的客人刮回了家,他的亲友对他的变化惊讶不已: 风把这位活的客人刮回了家,他的亲友对他的变化惊讶不已:他的手 上和脚上长出了鹰爪似的指甲, 上和脚上长出了鹰爪似的指甲,他的恐惧则印在那张看起来很可怕的 阴沉沉的脸上。 俄罗斯]A. .拉夫林《面对死亡》 阴沉沉的脸上。——[俄罗斯 .Π.拉夫林《面对死亡》 俄罗斯
2012-3-27 未知死,焉知生? 15
死亡并不可怕——伊壁鸠鲁 伊壁鸠鲁 死亡并不可怕
“论自己习惯于这样一种思想:死亡与我们毫无关系……一切好 论自己习惯于这样一种思想:死亡与我们毫无关系 一切好 坏都在感觉之中,而死亡则是感觉的丧失。因此, 坏都在感觉之中,而死亡则是感觉的丧失。因此,正确地认识到 死亡与我们丝毫无关,能使生而有死的规律令人快乐——倒不是 死亡与我们丝毫无关,能使生而有死的规律令人快乐 倒不是 因为能让这个认识为生命无限增加时间, 因为能让这个认识为生命无限增加时间,而是因为它能消减对长 生不死的渴求……有人说他怕死并不是因为死之将至会带来痛苦 生不死的渴求 有人说他怕死并不是因为死之将至会带来痛苦 而是死会使前来者痛苦,说这话的人是愚蠢的: ,而是死会使前来者痛苦,说这话的人是愚蠢的:因为如果有什 么东西不打扰人的存在,那么在该物还在等待的时候, 么东西不打扰人的存在,那么在该物还在等待的时候,悲伤便是 枉然。如此一来,恶中之最的死亡便与我们毫无关系, 枉然。如此一来,恶中之最的死亡便与我们毫无关系,因为我们 活着的时候,死亡还不存在;而死亡到来的时候, 活着的时候,死亡还不存在;而死亡到来的时候,我们又不存在 这样,无论于生者还是于死者,死亡都毫无关系。 了。这样,无论于生者还是于死者,死亡都毫无关系。因为对于 一种人来说,它是不存在的,而另一种人,则已经不存在了。 一种人来说,它是不存在的,而另一种人,则已经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