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中枢阿片受体影响的研究
针刺治疗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NO,Ca2+水平的影响
针刺治疗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NO,Ca2+水平的影响陈瑜;林忆平【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年(卷),期】2007(023)004【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是否对痛经大鼠模型子宫NO和Ca2+有影响.方法:采用催产素所致大鼠痛经模型,选择治疗痛经的常用腧穴关元和三阴交对痛经大鼠模型进行针刺治疗,测定其子宫NO和Ca2+水平,并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推测针刺治疗痛经的机理.结果:针刺痛经模型大鼠关元、三阴交后,能明显减少痛经大鼠的扭体次数(P<0.05),对痛经大鼠子宫重量无明显影响(P>0.05),经针刺治疗后痛经大鼠子宫组织中NO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Ca2+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针刺的镇痛作用再次得到实验证实,针刺痛经大鼠模型的关元、三阴交能明显升高子宫组织中NO的水平,这可能是针刺治疗痛经的机制之一.【总页数】2页(P55-56)【作者】陈瑜;林忆平【作者单位】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200;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3【相关文献】1.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扭体反应及子宫内前列腺素物质含量的影响 [J], 齐丹丹;郭孟玮;赵雅芳;李晓泓;嵇波;张露芬;朱江;张玲;申松希;朱世鹏;沈小雨;许咏思;杨佳敏;罗丽;任晓暄2.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疼痛反应、子宫前列腺素含量的影响 [J],申松希;赵雅芳;张玲;张露芬;任晓暄;朱江3.舒经止痛颗粒对寒冷刺激致痛经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Ca2+、PGE2及氧自由基的影响 [J], 赵锐;辛玲歌;张丽;4.电针"三阴交-悬钟"对类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 [J], 辛思源;郭建恩;徐大钊;林凤;李春华5.贵州广西两产地吴茱萸对大鼠离体子宫痛经模型的影响 [J], 王嫣;杨卫平;陈天琪;彭芳;蔡恒懋;赵云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刺对痛经大鼠中枢及外周β-EP含量的影响
1 2 实验 药 物及 试 剂 :己烯 雌 酚 ( 肥 久 联 制 药公 . 合 司) 。缩宫素 注射液 ( 海 禾 丰制 药公 司) 上 。无 内毒 素 质粒抽 提试 剂盒 由天根 生化科 技有 限公 司 。pE — P放 射 免疫分 析 试 剂 盒 由 中 国 人 民解 放 军 第 二 军 医 大学 提 供 。Tr o RNA抽 提试 剂 ( 国 Gicb ) il z 美 b o r ,M— V ML
的关 系 ,及针 刺 的镇 痛机 制 ,本 实验 利 用 R NAi 术 技 沉 默穴位 局部 C 4 x 3的表 达 ,以催 产 素所 致 大 鼠子 宫 剧 烈 收 缩 为 模 型 ,观 察 针 刺 对 痛 经 大 鼠 下 丘 脑 、垂
2 ℃备用 。②动 物分 组及 干 预方 法 :将 动 物按 体 重 0
维普资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44 ・ 4
浙 江 中 医杂 志 2 0 0 8年 8月 第 4 卷 第 8期 3
【 验 研究 】 实
针刺 对 痛 经 大 鼠 中枢 及 外 周 1E 3 P含 量 的影 响 -
刘 芳 郑 翠红 黄光 英 王 伟
华 中科技 大学 同济 医学院 附属 同济 医院 湖北 武汉 4 0 3 30 0
1 1 实验动 物 :选 用 健 康 、雌 性 、未 孕 S 大 鼠 5 . D 0
只 ,体 重 1 0 1g 由同济 医 学 院 实验 动 物 中心 提 8 ~2 0 , 供 。保 持 动物 在 室 温 、昼 夜 节 律 条 件 下 , 自 由饮 水 、
进食 。
素钠 配成 悬混 液 )灌 胃,每 日 3 / g mg k ,连 续 1 d 2 ,再 于末 次 给药 1 h后 ,腹腔 注 射缩 宫 素 1 U/ g 4 k 。正 常 组 用生 理 盐 水 灌 胃,容 积 0 2 / 0 ,连 续 1 d . ml1g 2 。干 预 方法 :A、A+I 、A+I 以 自制 布 袋 固定 ,于造 模第 C
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疼痛及子宫μ受体的影响
升 高( P< 0 . 0 1 ) ; ② 与盐 水组相 比 , 寒 凝 证 类 痛 经模 型 组 子 宫收 缩 波 个 数 明 显增 加 ( P<0 . 0 1 ) , 子 宫收
缩 波峰峰 值 显 著升 高 ( P< 0 . 0 1 ) , 子 宫 活动 度 显 著 增加 ( P<0 . 0 1 ) ; 与 寒凝 证 类痛 经模 型 组 比较 , 刺 激 量 A组 显著 减 少 了子 宫收缩 波个数 ( P< 0 . 0 1 ) 并 降低 了子 宫 活动度 ( P< 0 . 0 5 ) , 并且 在 减 少子 宫 收 缩
原 发性 痛经 是 指生 殖 器 官 没 有 器 质 性 病 变 , 在 行 经前 后 或在 行 经期 出现 腹痛 、 腰酸 、 下 腹坠 胀或 其它 不 适, 影 响生 活 和 工 作 , 好发于 1 5~ 2 5岁 及 初 潮后 的 6 个月 ~ 2年 内 , 是 青春 期常 见病 之 一 。 中医学 称 为 “ 经
中
・
医
药
学
报
2 0 1 4年 4月第 4 2卷 第 2期
Vo 1 . 4 2, N o . 2, Ap r . 2 0 1 4
8・
Ac t a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a n d P h a r ma c o l o g y
不 同针 刺 刺 激 量 对 寒 凝 证 类 痛 经 大 鼠疼 痛 及子宫 受体 的影 响
针刺对应激性溃疡模型大鼠β-内啡肽等影响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针刺对应激性溃疡模型大鼠β-内啡肽等影响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探讨针刺对应激性溃疡模型大鼠β-内啡肽等影响,为深入理解针刺治疗应激性溃疡提供实验依据。
采用应激性溃疡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对照组。
模型组和针刺组分别在应激性诱导后进行不同处理,对照组不处理。
观察三组大鼠的溃疡面积、白细胞计数、胃粘膜β-内啡肽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显示,针刺组的溃疡面积和白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其胃粘膜β-内啡肽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
因此,针刺治疗应激性溃疡可以通过增加β-内啡肽的释放来发挥其治疗作用。
关键词:针刺治疗;应激性溃疡;β-内啡肽;大鼠一、研究背景应激性溃疡是由于各种精神、生理和环境因素引起的胃溃疡。
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5年,由于日常应激因素的影响,胃溃疡的患病率将继续上升。
目前,西药治疗应激性溃疡存在很多副作用,而针刺治疗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已经在应对各种消化系统疾病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然而,目前关于针刺治疗应激性溃疡的作用机制仍然不清楚。
β-内啡肽是一种内源性镇痛剂,可以改善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并增加免疫力。
本实验旨在探讨针刺对应激性溃疡模型大鼠β-内啡肽等影响,为深入理解针刺治疗应激性溃疡提供实验依据。
二、研究方法1. 实验对象采用SD大鼠,体重180-220g,雌性或雄性随机分配。
大鼠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2. 操作方法- 制备应激性溃疡模型:在大鼠空腹条件下口服直链多巴胺(60mg/kg),等待2小时后连续注射大鼠压力素(20U/kg)6次。
24小时后,分离出各组大鼠的胃,用1%酸乙酸痕迹染色检查胃溃疡面积。
- 针刺处理:将针刺组大鼠肚子上的白陶瓷针入穴位“神阙”和“太冲”,旋转针头并灌注理疗液(5%蔗糖水溶液),每天1次,共连续处理7天。
- 主要指标检测:测定三组大鼠的溃疡面积和白细胞计数。
采用ELISA法检测三组大鼠胃粘膜β-内啡肽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微循环及其相关物质的影响
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微循环及其相关物质的影响作者:章庆庆朱世鹏罗丽郭孟玮张玲申松希齐丹丹杨佳敏沈小雨许咏思王洋赵雅芳嵇波任晓暄张露芬朱江李晓泓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2015年第03期摘要:目的从子宫微循环角度探讨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的针刺效应。
方法动情间期3月龄SD雌性大鼠32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盐水组、模型组、刺激量A组和刺激量B组,每组8只。
采用全身冷冻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造模,刺激量A组予粗针深刺加手法干预,刺激量B组予细针浅刺不施手法。
观察各组子宫毛细血管、微血管管径及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
结果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5、10、20、30 min各时点毛细血管管径明显缩小(P关键词:不同针刺刺激量;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微循环;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3.014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3-0051-05研究表明,原发性痛经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子宫微循环障碍,常表现为子宫动脉血流减少、血流阻力增大及血液淤滞等[1-2]。
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A2 (TXA2)是具有强烈血管舒缩作用的循环相关物质,与痛经关系密切。
针刺对人体体表及内脏微循环均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3-5],而针刺达到一定刺激量是针灸取得疗效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因素。
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汇穴,为治疗痛经要穴。
本研究选择针刺“三阴交”观察寒凝痛经状态下大鼠子宫微循环及其相关物质的变化,以及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大鼠子宫微循环及其相关物质的影响,以期从子宫微循环的角度部分揭示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针刺效应的影响。
1 实验材料1.1 动物清洁级雌性SD大鼠,3月龄,体质量(240±20)g,购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许可证号SCXK(军)2007-004。
针药结合对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的镇痛作用研究
YANG Do n g— x i a , ZHOU Zho n g— g u a n g , HU Ni— n a , LI Ho ng— me i ,
WANG Xi a o—b i n , L I D o n g—me i , HOU L i n , WU Xi u—h o n g
中医针刺疗法在治疗痛经方面的临床应用及观察
中医针刺疗法在治疗痛经方面的临床应用及观察痛经是现在社会上许多女性常见且频发的疾病症状之一,它是指在经期或者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的小腹疼痛或者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昏厥的病人。
病人就诊时常处于急性发作状态,疼痛剧烈拒按,不能站立,不能行走,大汗淋漓,持续时间数小时,面色苍白,表情痛苦,伴有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乏力、腹泻等症状。
目前国内西医治疗急性发作时多采取对症治疗口服药物止痛,如:抑制排卵药(即口服避孕片)或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或解热镇痛类,非甾体抗炎药等,但在基层医疗单位和学校医务室因条件有限,采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许多患者存在耐药甚至无效的情况。
笔者从2020年1月-2022年12月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痛经,收到极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50例门诊女性急性痛经病人,年龄最小16岁,最大35岁,平均25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0年.因第一次出现痛经就诊的5例,其余为曾多次发作而来就诊者。
就诊者中大部分病人在尝试口服药物失败后而来针刺治疗,一小部分病人不用药物单一采用常规针刺治疗。
纳入标准:第一,年龄在18岁值40岁之间;第二,月经周期正常;第三,经检查确诊为急性痛经,且符合中医学诊断标准;第四,本研究前3个月内无其他痛经相关治疗史;第五,对临床研究目的和过程知情认可,且病例资料完整,依从性良好;第六,无酒精过敏现象。
排除标准:第一,并发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者;第二,并发造血系统、凝血系统疾病者;第三,全身脏器或是组织器官疾病或功能障碍者;第四,妊娠准备阶段或是哺乳期女性。
2 治疗方法选用0.35mm的1寸-1.5寸毫针,平补平泻法针刺,主穴选取:中极三阴交地机足三里关元气海。
然后根据中医四诊合参辩证论治,因人而异。
寒凝气滞型配血海、合谷;气虚血虚型配血海、阴陵泉;肾气亏虚型配太溪。
选择相应的穴位处最敏感的压痛点进针,单一爪切进针,进针深度约0.5-1cm,进皮后采用强刺激手法,快速捻转得气,得气后行针1分钟停止。
不同频率电针刺激缓解大鼠痛情绪的行为观察
不同频率电针刺激缓解大鼠痛情绪的行为观察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大鼠痛情绪的作用。
方法:本研究以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痛情绪的作用为研究对象。
给大鼠左侧后脚掌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其产生炎性痛并与环境相匹配,建立条件性位置回避(conditioned place avoidance,CPA)模型,给予大鼠环跳穴(GB30)电针刺激(电流3 mA,波宽0.1 ms,刺激频率2、10、100 Hz),通过条件位置回避装置观察在电针刺激前后痛情绪行为变化。
结果:2、10、100 Hz电针刺激均明显反转了大鼠的C-CPA 反应,但各刺激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不同频率的电针刺激均可缓解痛情绪,且无频率依赖性。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定义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包括痛感受和痛情绪两个成分[1],已知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是内侧痛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接受丘脑内侧核群的纤维投射,主要参与痛觉情绪信息的编码[2],也有实验证明,痛情绪引起的条件位置逃避(conditioned place avoidance,CPA)反應可通过切除大鼠双侧rACC得到缓解[3],这都说明ACC在情感情绪调节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
以往的研究表明电针可以镇痛,并且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大鼠痛感觉的作用机制有一定差异,低频电针通过促进脊髓上中枢的内源性阿片肽释放,作用于相应的阿片受体;在脊髓内,低频电针(2 Hz)和高频电针(100 Hz)释放内啡肽和强啡肽,作用于δ受体和κ受体发挥其镇痛作用,低频电针在脑内释放脑啡肽,作用于μ受体发挥镇痛作用[4-11]。
还有研究证实电针可以通过激活阿片受体缓解痛情绪反应[5],10 Hz的电针刺激可通过激活μ阿片受体反转大鼠CFA诱导的CPA反应[6-7,12],但低频电针(2 Hz)和高频电针(100 Hz)是否也可以和10 Hz的电针刺激一样有类似的缓解痛情绪的作用尚并不清楚。
不同针刺手法_刺激强度及机体机能状态对针刺调节胃运动的影响
系膜微血管直径明显变窄,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天枢组、足三里组大鼠肠系膜微血管直径扩张明显,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其中天枢组30min,足三里组10min、20min(P<0.01),足三里组30min、天枢组20min(P<0.05)。
血流状态,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血管血流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止,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与模型组相比,天枢组、足三里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血管血流速度明显加快,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
结论:针刺天枢、足三里可明显提高IBS大鼠内脏敏感性阈值,降低IBS大鼠内脏敏感性;能够明显改善肠系膜微循环血流状态,解除痉挛,从而缓解肠粘膜缺血、缺氧,达到缓解疼痛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微循环;内脏敏感性;穴位不同针刺手法、刺激强度及机体机能状态对针刺调节胃运动的影响宿杨帅陈淑莉景向红石宏尚红艳李江慧(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100700)[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穴位效应的因素,观察不同针刺手法及刺激强度针刺足三里、中脘穴对正常状态大鼠胃运动的影响,揭示生理状态下两穴位对胃运动的作用规律,并对穴位针刺的量效关系进行初步探讨;进一步建立不同机体机能状态模型,观察在病理状态下两穴位对胃运动的影响,比较不同机体机能状态下两穴位的作用异同,阐明穴位的作用性质与不同刺激参数和不同机能状态的关系。
方法:实验用健康成年SD大鼠,体重200~250g,10%乌拉坦腹腔麻醉(1-1.2ml/100g)。
经腹部手术将一薄膜囊置入大鼠胃窦部并固定好。
薄膜囊经聚乙烯管引出,经三通装置依次输入压力换能器和生物信号采集系统(NEURCLOGNL900D),使液体压力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经放大后,输入生物信号处理系统(Powerlab/4s),再由Chart4.2生理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对记录的胃内压数据进行分析。
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胃运动低下模型组和胃窦部扩张模型组。
针刺量效关系研究进展
166 环球中医药2024年1月第17卷第1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anuary 2024,Vol.17,No.1㊃综述㊃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3938㊁82274654);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210228074);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2022ZQ056);北京中医药大学揭榜挂帅项目(2022⁃JYB⁃JBZR⁃024)作者单位: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吴国庆(硕士研究生)㊁汪子栋(博士研究生)㊁李志刚];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赵永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中医康复科(唐银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孟泽宇㊁王忠义),药学院(刘浩天)作者简介:吴国庆(1999-),2022级在读硕士研究生㊂研究方向:针刺手法及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㊂E⁃mail:wuguoqing2021@通信作者:李志刚(1965-),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㊂研究方向:针刺手法及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㊂E⁃mail:Lizhigang620@针刺量效关系研究进展吴国庆 汪子栋 赵永波 唐银杉 孟泽宇 刘浩天 王忠义 李志刚【摘要】 针刺量效关系研究旨在于阐述针刺量与针刺效的核心内涵,明晰针刺量中刺激量与接受量的分类以及不同刺激量的量化和规范方法;进而分析针刺量效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单一因素与综合因素在同一疾病或不同疾病的最佳刺激参数,从而以疾病和穴位为基础探求针刺量效关系的核心规律,以获取针刺量效关系的更优刺激参数,优化疾病的临床针刺方案,从而稳定针刺的疗效㊂如今在医工结合的背景下,随着诸多新技术的引入,研究人员逐渐开展针刺量效关系的转化研究,聚焦于针刺量的数据采集和仪器仿真,以获取针刺量更精准的数据参数同时进行仿真输出以获得最佳针刺效,这有效的提高针刺操作的可重复性,对针刺的临床应用㊁传承㊁推广和研究都具有重要得作用㊂然而在针刺量效关系研究中还存在如:接受量的量化情况不佳㊁数据采集与仿真仪器不统一㊁量化形式不同以及缺乏确切的针刺量效关系中医评价标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本文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未来的研究方向㊂【关键词】 针刺; 针刺量效关系; 针刺量; 针刺效; 量效关系影响因素; 针刺量化; 针刺仿真【中图分类号】 R24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24.01.032Research progress on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of acupunctureWU Guoqing ,WANG Zidong ,ZHAO Yongbo ,TANG Yinshan ,MENG Zeyu ,LIU Haotian ,WANG Zhongyi ,LI Zhigang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 Zhigang ,E⁃mail :Lizhigang620@【Abstract 】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upuncture dose and effect was aimed atelaborating the core connotation of acupuncture dose and effect,clarifying the classification of stimulationdose and receiving dose in acupuncture dose,and quantifying and standardizing methods of differentstimulation dose.Then,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of acupuncture were analyzed.The best stimulation parameters of single factor and comprehensive factor in the same disease or different diseases were studied,so as to explored the core law of the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of acupuncturebased on the disease and acupoint,so as to obtained better stimulation parameters of the dose⁃effectrelationship of acupuncture,optimized the clinical acupuncture program of the disease,and stabilized thecurative effect of acupuncture.In the context of the combination of medicine and industry,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many new technologies,researchers gradually carry out the transformation research on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acupuncture dose and effect,focusing on the data acquisition and instrument环球中医药2024年1月第17卷第1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anuary2024,Vol.17,No.1167 simulation of acupuncture dose,so as to obtain more accurate data parameters of acupuncture dose andperform simulation output to obtain the best acupuncture effect,which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repeatabilityof acupuncture operation.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inheritance,promotion andresearch of acupuncture.However,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study of acupuncturedose⁃effect relationship,such as poor quantification of accepted dose,inconsistency of data collection and simulation instruments,different quantification forms and lack of exact evaluation criteria of acupuncturedose⁃effect relationship in TCM.Therefor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lu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for the above problems.【Key words】 acupuncture;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of acupuncture; the amount of acupuncture; acupuncture effec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acupuncture quantification; acupuncture simulation 针刺的量效关系是指针刺量和针刺疗效之间存在的重要相关关系,针刺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针刺的临床疗效㊂‘灵枢㊃小针解“: 针太深则邪气反沉者,言浅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则邪气从之入,故曰反沉也”,‘灵枢㊃终始“: 病痛者阴也 深刺之,病在上者阳也 浅刺之㊂”‘灵枢㊃经水“指出: 足阳明,五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弗散㊂”根据邪气深浅㊁经脉深浅的不同针刺取效的针刺深度存在差异,或当针刺深浅相同时由于病情㊁经脉的不同其治疗效果也会受到影响㊂长期以来由于针刺量效关系缺乏评定规范和操作准则使得针灸医生对针刺量的施行过多的受到主观因素影响,从而使临床疗效参差不齐,那么使用客观化的定量研究来分析评价针刺量和针刺效的关系,从而寻找针刺量效规律,探求能够使疗效最大化的针刺量,对针刺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的规范化㊁标准化㊁国际化都具有重要意义㊂1 针刺量效关系之针刺量与针刺效1.1 针刺量针刺量效关系是指针刺量与针刺效之间的对应规律,其中针刺量应分为刺激量与接受量,刺激量为实际针灸操作中对患者施加的量,接受量则为患者实际获得的起作用的刺激㊂刺激量多以针刺角度㊁深度㊁方向㊁频率㊁强度㊁手法㊁留针及针刺间隔时间等内容所体现,然而针刺指力㊁针刺得气㊁针刺介入时间㊁留针时间㊁针刺间隔时间㊁是否使用火针㊁电针㊁温针疗法等因素虽然对于针刺量效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受到临床实际情况及医生和患者的多重影响,使得在实际操作中的量化情况不佳,所以对于针刺深度㊁方向㊁频率㊁手法㊁强度进行研究和分析对针刺量效关系研究至关重要㊂接受量在宏观上多以针感的形式体现㊂针感分为医生针刺时的手下感觉和患者出现的酸麻重胀痛等感觉,中医称之为 气至”或 得气”,‘黄帝内经“中记载: 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㊂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说明得气是获得针刺效的重要前提条件,并为历代医家所推崇㊂然而针刺得气的评价方式在清以前的文献中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仅仅是以医者手下的沉紧感和患者的寒热感以及感觉传导为标准,清末‘针灸内篇“中出现了以患者接受针刺后产生的酸㊁麻㊁胀㊁重㊁痛的感觉作为得气的标准的雏形,经过现代医家的研究与发展,使其成为针刺得气的重要衡量标准,并在‘针灸学“教材中沿用[1]㊂然而对于感觉的描述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的医生和不同的患者对针感的认识和描述存在差异,更难以形成量化参数㊂尽管有研究者将以往研究中用于评估针感的马萨诸塞州总院针感测量标准(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Acupuncture Sensation Scale)[2]为参考标准,以抓住主要,忽略次要的方法进行改良制定了用于针刺RCT试验和针刺临床的针刺接受量的定量描述规则(M⁃QNS)[3],但这种评价体系依旧难以完全避免因为主观因素影响而导致的数据偏倚㊂1.2 针刺效针刺效为针刺产生的疗效,多表现为临床症状的改善与消除,病理状态的减轻与生理功能的恢复㊂在针刺量效关系的研究当中针刺效的评价主要着重于以不同的针刺量探求更佳的针刺效,或在相同或相似的针刺效的前提下探究最佳针刺量或其他刺激方法㊂传统中医认为针刺取效的前提是168 环球中医药2024年1月第17卷第1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anuary2024,Vol.17,No.1针刺量中的接受量,也就是针刺得气㊂然而得气感即使在针刺非经非穴时也能获得,而往往不能取效或疗效不佳,所以笔者认为仅仅用以感觉判定的针刺得气作为刺激量与针刺效的桥梁以及将得气作为针刺取效的保证并不十分严谨㊂所以在现代研究当中针刺量作为纯粹的量学概念应采用客观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4],以客观的方法量化针刺量并在控制单一变量的情况下,应用疾病的客观评价指标进行针刺量效关系的研究,如:症状体征评价量表[5]㊁生物化学指标[6]和物理仪器检测[7⁃9]等方法进行针刺疗效的评价,来探究以不同针刺量效关系影响因素为变量的条件下的最佳针刺疗效,从而获得最优针刺量效数据㊂然而在针刺量和针刺效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机体变化,为研究者探索针刺量效产生的核心机制以寻求多种治疗方法,带来了巨大困难㊂裴昕等[10]基于针剌能够使神经系统产生的放电模式及复杂的神经电信号这一原理,采用可视图方法对动物实验中针剌神经电信号进行复杂网络建模,量化了不同针剌频率刺激下的放电形式,从而为量化针剌手法及采用以相同刺激量的其他治疗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㊂金传阳等[11]基于脑 机接口探讨针刺量效关系,认为依托于脑 机接口能够采集针刺时患者高位中枢重要信号数据,并实时㊁动态掌握针刺治疗过程中,不同刺激量的个性化评价情况,以评估不同针刺量所带来的针刺效的微观信息,并基于针刺中枢响应规律㊁针刺临床效应的中枢交互规律㊁针刺效应靶器官的中枢调制机制等理论研究,以寻找更优针刺量,规范针刺操作㊂所以人体数字化及针刺效的解码研究可能会为针刺量与针刺效提供微观桥梁,更为寻找针刺作用靶点以及针刺原理的现代应用提供重要数据支撑㊂2 针刺量效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2.1 针刺深度廖柏丹等[12]以不同深度针刺廉泉穴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研究发现:相比于舌咽针刺法配合廉泉穴浅刺组(30~40mm),舌咽针刺法配合廉泉穴深刺(60~70mm)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㊂黎慕夫等[13]将7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芒针组(35例,脱落1例,深刺60~73mm)和毫针组(35例,脱落2例,直刺25~30mm),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毫针组,芒针针刺能够更加有效改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㊁生活质量评分和前列腺体积,疗效更优㊂赵海丰等[14]为探究不同深度针刺风池㊁翳风穴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差异,遂将1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病历号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其中观察组进针1寸,对照组进针0.3寸,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97.78%(88/90)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78/90),且观察组饮水试验评分㊁吞咽造影检查评分㊁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㊁中医症状评分㊁吞咽时间㊁表面肌电图(同步电极位置:舌骨上下2cm处,舌骨正中线两侧)最大波幅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深刺(1寸)风池㊁翳风穴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更佳㊂2.2 针刺方向袁蓉等[15]使用不同角度针刺法治疗大鼠颈部韧带慢性劳损,研究发现:相比于直刺组,平刺和斜刺组大鼠颈部韧带损伤的改善明显,且平刺疗效最佳㊂甘莹莹等[16]使用全身冷冻加雌二醇注射法制备寒凝证类痛经大鼠,以评估三阴交平刺法和直刺法的功能差异,结果显示平刺法相比于直刺法,能够更好地升高子宫中一氧化氮㊁一氧化氮合成酶含量,上调子宫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有效改善子宫微循环㊂马建功[17]为探讨不同针刺手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将120例PCI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风池穴的针刺方向分别为对侧外眼角和喉结方向,研究结果显示:向对侧外眼角方向针刺风池穴联合常规治疗对PCIV的治疗效果更好㊂2.3 针刺频率李蕾等[18]将7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㊁假手术组㊁模型组㊁低频针刺组(1次/s)㊁中频针刺组(2次/秒)和高频针刺组(3次/秒),针刺组在水沟穴进行60秒/次,2次/天,连续3天的针刺干预,结果显示:高频针刺组能够有效降低炎症因子,减少脑细胞凋亡,且优于低㊁中频针刺组㊂魏媛媛等[19]分别以频率(60次/分钟㊁120次/分钟㊁180次/分钟)与时间(5秒㊁60秒㊁180秒)组成9种不同刺激参数针刺水沟穴干预MCAO大鼠脑梗死面积,发现其中穴位组Ⅵ(频率180次/分钟,时间5秒)可以显著减小TTC染色下脑梗死面积百分比㊂李雅洁等[20]在不同参数针刺 水沟”穴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研究中证实了参环球中医药2024年1月第17卷第1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anuary2024,Vol.17,No.1169数6(针刺时间:5秒;针刺频率:3次/秒),为针刺 水沟穴”治疗脑梗死的较优参数,验证了魏媛媛等[19]的研究结果,证明了应用不同刺激量会导致效果差异,且并非刺激量大且时间长为最优解㊂不同针刺方法的量效差异在临床上也得以体现㊂有研究通过使用不同刺激参数(30㊁60次/分钟和120㊁180次/分钟)的提插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发现强刺激手法能够更好抑制急性内脏痛模型大鼠后脊髓背角中枢兴奋性相关宽动态范围神经元的尖峰频率,对急性胃扩张疼痛模型大鼠的急性内脏痛的抑制效果优于弱刺激组[21]㊂进一步说明了不同刺激频率对治疗效果存在差异影响㊂2.4 针刺手法针刺手法对于针刺疗效具有重要作用与影响[22⁃23]㊂宋来娜等[24]将8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白虎摇头针刺法治疗,发现在常规针刺上施行白虎摇头针法能更加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还能能提高常规针刺远期疗效㊂高岩等[25]发现鹊登梅针法可兴奋眼部周围神经,促进糖尿病大鼠眼部血液流动速度,增加视网膜血供,改善视网膜缺血和缺氧状态,且比普通平补平泻效果显著㊂黄聪敏等[26]将80例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烧山火复式手法)和对照组(单式提插补法),结果显示烧山火复式手法针刺能够有效改善脾胃虚弱证IBS⁃D患者的大便稀溏㊁畏寒怕冷㊁精神疲乏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优于对照组的单式提插补法针刺治疗㊂刘阳阳等[27]使用提插补法㊁提插泻法㊁捻转补法㊁捻转泻法四种手法针刺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足三里穴,记录神经细束放电情况发现,捻转组的放电频率均显著低于提插法,四种手法针刺电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有其各自特征存在一定差异㊂2.5 针刺强度余航等[28]对比观察强刺激(深刺㊁得气后提插捻转,角度90°~180°,频率60~90次/分钟,每个穴位行针20秒,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每10分钟行提插捻转手法1次)和弱刺激(浅刺㊁得气后提插捻转,角度<90°,频率<60次/分钟㊂每个穴位行针10秒后留针30分钟)多穴位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肝郁化火证型的原发性失眠,结果显示:相比于弱刺激,强刺激能够有效改善失眠多梦㊁急躁易怒㊁口渴喜饮等临床症状和血浆神经肽及5⁃羟色胺水平㊂王媚等[29]研究发现,相比于低强度针刺(提插深度为15mm,捻转频率为50~60转/分钟,幅度为45°~90°,操作2分钟,留针20分钟)高强度针刺(提插深度为45mm,捻转频率为180~240转/分钟,幅度为180°~360°,操作2分钟,留针20分钟)大肠俞与委中能够有效腰脊的活动度及功能,减轻腰脊疼痛㊂周清辰等[30]使用强刺激(0.25mm×40mm毫针深刺,行捻转90°~180°补法,频率60~90次/分钟,每穴行针20秒,留针期间每隔10分钟行捻转手法1次㊂弱刺激(0.18mm ×40mm毫针浅刺,行捻转<90°补法,频率<60次/分钟,每穴行针10秒,留针期间不行针)针刺多穴治疗66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发现:强刺激量和弱刺激量针刺均有效,但以毫针浅刺㊁弱刺激量疗效更优㊂针刺量效关系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并非所有因素都能够以纯量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如:针刺得气㊁医生指力㊁针刺环境等,也不是所有的量效关系影响因素研究结果都能够在真实世界中得以实施,如:针刺的介入时间㊁针刺的疗程等因素受到患者的主观意愿影响而不易量化;是否使用电针㊁温针㊁火针等则受到医生所掌握的针刺技术和诊室条件等因素影响㊂所以在研究当中多关注针刺的深度㊁方向㊁频率[31]㊁强度和手法等因素,然而复式手法的操作也受到医生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进行针刺手法的量化研究十分必要[32]㊂3 针刺量效关系的转化研究3.1 针刺量的数据采集随着现代科技的成熟与发展,在医工结合的背景下,针刺量学研究逐渐丰富和深入㊂上海中医药大学杨华元等自上世纪开始至今进行针刺手法参数测定分析仪[33]㊁ATP⁃I型针刺手法参数测定仪[34]的研究以及针刺手法参数信息分析系统[35]㊁针刺手法参数数据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36]研究,通过应用应变片传感技术设计传感器采集针刺手法参数,后经放大器与滤波器对手法参数进行放大并消除高低噪音,后进入A/D转化器形成数字信号完成针刺手法参数的实时采集,数字信号进入核心板,经基于ARM嵌入式处理器进行信息处理后进入包含嵌入式操作系统㊁BSP㊁以及针刺手法参数分析软件进行参数分析后传入PC端[37]㊂郭彦170 环球中医药2024年1月第17卷第1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anuary2024,Vol.17,No.1等[38]基于DSP芯片设计了针刺手法信号采集系统,将通过特制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处理后经A/D转化为数字信号,利用DSP的McBSP的串行模块将数据传入PC端,以获取更加精准的针刺量学数据参数㊂丁光宏等[39]报道了一种在针灸针上安装力传感器来测量运针过程中针体受拉压和扭转力的新方法和仪器,仪器通过传感器可以实时测量到施针者和受针者通过针体的作用力,并将检测到的信号经滤波放大和模数转换后进计算机中的软件系统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获取不同针刺方法的针刺量数据,经对临床医生的针刺数据采集分析发现,系统能够获取精确的针刺量参数,还能进行针刺手法的类型和精确度评价㊂苏业豪等[40⁃41]通过使用计算机视觉手段对5位医师的200组施行手法操作的视频关键帧序列的时空特征进行手势识别,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时记忆网络的混合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针刺手法分类方法㊂董明皓[42]通过单目相机定标,获取针刺操作视频序列㊁提取通道㊁分割通道图像得到圆盘区域和标示线区域,计算圆盘区域和标示线区域的几何参数,最后进行计算获得针刺捻转㊁提插和摇摆参数,其优势在于采用非接触式地㊁在不改变施针过程的情况下,实时采集针刺手法数据,可以对针刺手法的参数量化测量,使数据更加真实㊂这种基于相机视频关键帧序列的手法数据采集方式为针刺手法的量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量化数据的提取提供了新方向㊂3.2 针刺量的仪器仿真针刺手法仿真是对通过技术采集的针刺手法量学数据的转化应用,胡银娥等[43]基于章浩伟等[44⁃45]对基于运动控制的针刺手法仪及自动针刺机械手的设计,成功研制了ZSF⁃I型针刺手法仿真治疗系统㊂该仿真系统具有大㊁中㊁小三个刺激量,能够让针刺手法参数做到定量化和客观化,且实验可重复㊂闵友江等[46]将ATP⁃I型针刺手法参数测定仪收集的数据输入到ZSF⁃I型针刺手法仿真系统,并将其与针柄连接对同一患者进行手法仿真刺激治疗发现其感觉基本一致㊂然而针刺手法仿真是为了能够应用仪器来还原出古籍以及中医针灸名家的极具临床疗效的针刺手法㊂其核心在于疗效保证的手法还原而非简单的刺激量的模拟㊂唐学文[47]通过观察刺激 内关穴”来影响经注射乌头碱导致快速心律失常家兔从治疗到完全恢复到窦性心律所需时间和治疗前后的心率变化情况来对比分析针刺手法仿真系统(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工程教研室研制,具体型号未说明)和手针的治疗效果,经实验证明了仿真仪在动物实验有较好疗效,且在治疗前后心率及疗效上与针刺组对比在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在临床针灸降低心率的效果上两组有效率仅相差5%,无显著差异(P>0.05)㊂实验证明仿真系统的输出与专家的手法极为相似,说明了针刺手法仿真系统具有手法模拟与疗效的双重保障㊂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针刺量效关系的转化研究应结合多学科的新技术手段,不断深化针刺量的类型研究,发现针刺时针灸针与穴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能量及针刺量之接受量的物理感觉和生物量的外在量学参数,并进一步完善针刺量采集和仿真仪器的研发,以稳定的针刺量效参数输出获取最佳针刺疗效,推进针刺手法量化,对针刺手法操作性和可重复性具有重要意义[48]㊂4 讨论4.1 针刺量效关系研究的现实问题针刺量效关系始于‘黄帝内经“时期,并在针灸的发展过程中备受医家重视从而不断发展,但依旧局限于传统理论和医家的实践经验,未能形成客观的针刺量效关系体系㊂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49]创造性提出了针刺手法量学概念,以针刺量效关系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其团队开展了大量的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量化针刺量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成果十分显著㊂目前针刺量效关系研究经多学科交叉融合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与进展,但也存在诸多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亟待攻关的技术难点,如下:(1)针刺得气,因其多受到主观因素和个体差异的影响,导致其量化难度大,不易普及;针刺深度㊁角度的量化多以针具和针具与针刺平面的夹角进行区分,然而会受到患者体型的干扰使得定量数据不准确;针刺的频率㊁行针次数㊁留针时间㊁针刺间隔时间等因素受到门诊患者量㊁医生的数量和操作时间,以及患者自身意愿的影响使得在真实世界中难以准确按照量化规范进行操作㊂(2)针刺手法复杂多样,其操作方式不易规范,且目前从事针刺量化研究的研究者在针刺手法数环球中医药2024年1月第17卷第1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anuary2024,Vol.17,No.1171据的采集方面采用的测量仪器不统一,获取的数据信息种类㊁精确度㊁数据分析处理系统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使得难以形成标准的针刺量效参数,进而影响针刺手法的仿真输出,使针刺量效关系的研究缺乏统一标准㊂(3)针刺量效的评价方法也存在诸多问题,有效率的评价多采用西医临床量表,其量表设计与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存在差异,其有效的定义是否与中医传统所追求的向愈改变(如:脉象调和㊁舌象正常等体征)相一致有待商榷,且针刺量效的测量与仿真仍与实际存在差异,但当与手针的临床有效率未见明显差异时,其作用机制是否相同,也存在不确定性㊂4.2 针刺量效关系研究的未来方向基于上述问题,针刺量效关系研究在未来具有相当大的研究潜力和发展前景㊂其主要聚焦于下: (1)在针刺量效关系研究当中必须明确针刺量的概念,区分主观量和客观量的研究方式㊂对于主观量尤其是对于针刺得气这一对针刺的取效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因素和容易受到主观影响的客观量(如:针刺次数㊁间隔时间㊁针刺疗程等)的研究应采用倡议㊁建议㊁指导的形式来规范医生和患者,使用相对客观的评价量表进行量化评估㊂对于客观量应进行纯量学的分析研究,既进行单一因素的分析又要进行多因素的组合分析从而获得最优量学数据㊂(2)针刺手法的数据采集和仿真研究应在医工结合的背景之下,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以新技术不断优化数据采集设备,从而获得更加精准的针刺量效参数,并建立针刺量效数据库以备研究和仿真输出应用,并在不同阶段规范针刺数据采集和仿真仪器功能的基础标准,从而规范针刺量效规律的仪器研究或基于仪器的针刺量效规律研究㊂(3)针刺量效关系的评价体系应该引入中医诊断评价量表和大量的能够确切靶向疾病的生化指标以及借助多种先进的物理学检测方法进行综合评估检验,这对针刺量效关系核心机制的探索以及再应用具有重要意义㊂参考文献[1] 吴琼,李世永,曹原,等.浅谈‘针灸学“教材中对 得气”定义的认识[C]//中国针灸学会.2022年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2022:554⁃559.[2] YU D T,Jones A Y,PANG M Y.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Acupuncture Sensation Scale:An exploratory and methodologicalstudy[J].Acupunct Med,2012,30(3):214⁃221. [3] 屠健如.定量描述针刺刺激量及其效应的规则[J].中国针灸,2012,32(4):363⁃366.[4] 王东岩,杨海永,董旭,等.针刺量效关系研究进展与评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1):5014⁃5017. [5] 胡波,车睿,梁楚西,等.夹脊穴不同针刺深度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神经痛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23,32(4):272⁃275.[6] 洪寿海,丁沙沙,方哲科,等.不同频率提插针刺手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疗效及血清胃运动相关激素影响的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4(8):790⁃797.[7] 甄俊平,柳澄,何敬振,等.不同时辰针刺足少阴肾经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对比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8,6(5):325⁃331.[8] 熊繁,黎诗琪,王颖,等.不同强度电针刺激上巨虚穴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比较[J].时珍国医国药,2020,31(3):749⁃752.[9] 李香淑,胡佳慧,鲁海,等.可视化技术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6):3041⁃3043. [10] 裴昕,王江,邓斌,等.基于可视图的针刺神经电信号的量化描述[C]//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三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卷),2013:399⁃404.[11] 金传阳,朱海滨,熊嘉玮,等.基于脑⁃机接口的针刺手法量学规范化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4):587⁃591.[12] 廖柏丹,柳元娥,彭宣军.廉泉穴不同针刺深度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8,37(8):856⁃859.[13] 黎慕夫,吕金苗,赵凌飞,等.不同针刺深度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20,40(10):1071⁃1075.[14] 赵海丰,王立恒,伊璠.不同深度针刺风池㊁翳风穴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16(3):522⁃526.[15] 袁蓉,潘晓伟,高群,等.不同角度针刺对大鼠颈部韧带慢性劳损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5,22(3):241⁃243.[16] 甘莹莹,马良宵,于文颜,等.平刺与直刺三阴交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微循环及NO㊁NOS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3):1663⁃1667.[17] 马建功.不同针刺手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分析及机制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8,34(4):47⁃50. [18] 李蕾,王云卿,张潋.不同频率水沟穴提插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39(1):231⁃234,306.[19] 魏媛媛,樊小农,王舒,等. 水沟”穴干预MCAO大鼠脑梗死面积的特异性效应及针刺参数研究[J].中国针灸,2010,30(3):221⁃225.。
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疼痛反应、子宫前列腺素含量的影响
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疼痛反应、子宫前列腺素含量的影响申松希;赵雅芳;张玲;张露芬;任晓暄;朱江【期刊名称】《颈腰痛杂志》【年(卷),期】2014(35)5【摘要】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quantity of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on writhing re-sponse and uterine prostaglandin E2(PGE2),prostaglandin F2α(PGF2α) contents in dysmenorrheal rats with cold stagnation syndrome,to study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ntity and effect of acupuncture stimulating. Methods:Total 40 female rats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randamly,including:normal group,model group,A stimuli group,B stimuli group. Except for normal group,the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by general freez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estradiol benzoate injection molding. After model preparation ,acupuncture treatment were giv-en for 20 min,to observe the writhing response in rats,and to detect PGE2,PGF2α content in rat uterus tis sue. Results:①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group,the writhing latency of the mode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ned(P<0.01),the writhing times and writhing sco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0.01).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writhing latency of A stimuli group significantly longthened(P<0.05),the writhing times and writhing sco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0.01). B stimuli group,the writhing tim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the writhing score decreasedsignificantly(P<0.01). ②Compared with the normalgroup,PGF2αcontent,PGF2α/PGE2 of the model grou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0.01).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PGF2αcontent,PGF2α/PGE2 of A stimuli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0.01). In B stimuli gro up,PGF2αconten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PGE2 conten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P<0.01),PGF2α/PGE2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0.01). Conclusion:Acupuncture can obviously reduce pain reactions in dysmenorrheal rats, relieve spastic contraction of the uterus by regulating disorder level of uterine PGE2,PGF2α,which confirm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cupuncture stimulating quantity and analgesic effect.%目的:观察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扭体反应和子宫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针刺的量效关系。
电针不同介入时机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微循环影响的实验观察
J o L h n—h a, HAO Ya—fn R i o—x a ,GU Me g—w i IB , IC u u Z a g, EN X a un O n e ,DI C X —y n N i a ,ZHAN L G u一{ n,Z e . HU i n Ja g
r tmo e n di e e ti tr e i i a d li f r n n e v nng tme,o d s u s t e r lto s i ewe n i tr e i i n f cs o c — t ic s h ea in h p b t e n e v nng t me a d e e t fa u
・
46 ・
J CAM. V 2 0. o . 6 NO. 1 NO , 01 V 1 2 1
实 验 研 究
电针 不 同介 入 时机 对 痛 经 模 型 大 鼠子 宫
微 循 环 影 响 的实 验 观 察 术
嵇 波 , 李春 华 , 雅 芳 , 晓 暄 , 盂玮 , 喜艳 , 露 芬 , 赵 任 郭 丁 张 朱 江
先 电针 组 ( B组 ) 两组 又分 别分 为盐 水纽、 型组 、 刺纽 。除 盐水 组 外 , 余各 组 大鼠 均连 续 】 , 模 针 其 0天给 予皮 下 注射 苯 甲酸雌 二 醇注射液 , 次给 药 1h后 , 腔 注射 缩 宫 2u 只 , 末 腹 . / 制备 痛 经 大鼠模 型。 盐水
中图分 类号 :2 6 1 R 4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5— 7 9 2 1 】 —04 0 10 0 7 (0 0) 1 0 6— 6
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岳可焕,翟 燕,高雅萍,张琳琳摘要 目的:基于C i t e S p a c e 知识图谱分析国内采用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现况㊁研究热点㊁未来趋向,以期为未来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提供新的思路㊂方法:以2003 2023年中国知网㊁万方数据库㊁维普数据库㊁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源,利用C i t e S p a c e 软件绘制作者㊁机构合作㊁关键词共现图㊁聚类图㊁突现词表对年发文量㊁作者㊁研究机构㊁关键词等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㊂结果: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244篇,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形成以马玉侠㊁杨桂芬㊁张昶为中心的3个合作团队;山东中医药大学为主要研究机构;本研究共纳入357个关键词,有8个关键词频次ȡ10次,其中温针灸㊁临床疗效等为高频关键词;形成了痛经㊁临床疗效㊁寒凝血瘀型㊁温针灸㊁三阴交㊁综述等聚类;灸法㊁脐疗为近年突现关键词㊂结论: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研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对于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未来可借助新技术对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机制进行深入探究㊂关键词 针灸;寒凝血瘀型痛经;C i t e S pa c e ;可视化分析K e y w o r d s a c u p u n c t u r e ;c o l d c o a g u l a t i o na n db l o o d s t a s i s t y p e d y s m e n o r r h e a ;C i t e S p ac e ;v i s u a l a n a l y s i s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4.02.007 痛经是妇科常见症状之一,全世界约有45%~90%的女性存在痛经现象[1],中医认为痛经分为寒凝血瘀型㊁气滞血瘀型㊁肝肾亏损型㊁气血虚弱型㊁阳虚内寒型㊁湿热瘀阻型等证型[2],其中寒凝血瘀型痛经最常发生[3]㊂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色黯而有瘀块㊁肢冷畏寒㊁脉沉紧[4]㊂西医常规治疗方法为物理治疗㊁药物治疗㊁体育锻炼㊁饮食调节㊁健康教育等,临床研究表明布洛芬是治疗痛经的常规用药,但长期服用此类非甾体抗炎药(N S A I D s)可引起恶心㊁头痛㊁嗜睡等副作用,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痛经现象[5]㊂因此,如何增强疗效㊁提高治疗安全性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寒凝血瘀型痛经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㊂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方式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6]㊂同时,针灸疗效也被世界卫生组织所认可[7],且有研究显示针灸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治疗效果更加显著[8]㊂文献计量学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是一种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定量分析一切知识载体而描述研究对象发展趋势的方法[9]㊂C i t e S p a c e 软件是由陈超美教授于2004年使用J a v a 语言开发的信息可视化软件,将一定量的文献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展示出该研究作者简介 岳可焕,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翟燕(通讯作者)㊁张琳琳单位:250013,山东省中医院;高雅萍单位: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㊂引用信息 岳可焕,翟燕,高雅萍,等.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J ].全科护理,2024,22(2):231-236.领域的发展现状㊁研究热点[10]㊂本研究利用C i t e S pa c e 软件对中国知网㊁万方数据库㊁维普数据库㊁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出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知识图谱,探索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研究热点,为科研工作人员深入研究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提供借鉴与参考㊂1 资料与方法1.1 数据来源检索中国知网㊁万方数据库㊁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相关文献,设置检索条件:检索词为 针灸 寒凝血瘀型痛经 ;检索时限为2003年1月1日 2023年2月1日,共检索出相关文献393篇㊂1.2 方法1.2.1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研究主题为与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相关的文献;排除标准:1)会议通知㊁报纸等非学术类文章;2)与主题不相关的文献;3)重复发表的文献㊂1.2.2 数据转换将全部文献导入N o t e E x pr e s s 软件进行查重,再经人工筛选剔除会议通知㊁报纸以及与主题不相关的文献,最终纳入相关文献244篇㊂将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文献 数据库提供者 均改为C i t e S pa c e 5.7.R 5软件可以识别的 中国知网 格式,再以 r e f w o r k s -C i t e S pa c e2021 格式导出题录并将文件格式设置成d o w n l o a d _***.t x t㊂1.2.3 可视化分析㊃132㊃全科护理2024年1月第22卷第2期将数据导入C i t e S p a c e5.7.R5软件,参数设置为: 1)时间分区(t i m es l i c i n g):2003年1月 2023年2月,每年作为一个时间切片;2)节点类型(n o d e t y p e s):分别勾选作者(a u t h o r)㊁机构(i n s t i t u t i o n)㊁关键词(k e y w o r d s);3)阈值(s e l e c t i o n c r i t e r i a):勾选T o p N设置为50;4)其余参数设为默认㊂本研究将对作者㊁研究机构㊁关键词进行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㊂2结果2.1年发文量分析本研究纳入相关文献中关于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研究发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可将其分为3个阶段㊂1)新生阶段:2003 2007年,此阶段发文量较少,处于一个停滞增长的状态,年平均发文量为1篇;2)成长阶段:2008 2017年,发文量较先前有所增加,处于一个平缓增长的状态,年平均发文量在11篇左右,可能与针灸疗法在痛经领域的普及以及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有关;3)高速发展阶段:2018 2023年,发文量较之前有一个突破性增长,年平均发文量在22篇左右㊂详见图1㊂图12003 2023年针灸法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相关领域年发文量折线图2.2作者合作分析图谱中共有567个节点,932条连线,网络密度D e n s i t y=0.0058,说明共有567位作者被纳入研究,发文量前3位的作者为马玉侠㊁李姝婧㊁潘亚辉㊂分析作者合作网络可知,该领域形成了以马玉侠㊁杨桂芬㊁张昶为中心的3个作者合作团队,针对性研究后发现, 2019 2020年以多人团队的形式对该领域进行广泛研究且发文量排在前3位的作者均在马玉侠团队,说明该团队对于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研究比较深入,山东中医药大学为主要研究机构㊂详见图2㊂图22003 2023年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相关领域作者共现图2.3研究机构分析图谱中连线说明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线条粗细说明合作程度,字号和节点大小代表机构发文量的多少㊂研究机构共现图谱中节点数为200,连线数为1,㊃232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J a n u a r y2024V o l.22N o.2网络密度是0.0001,说明共200个机构被纳入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为主要研究机构㊂详见图3㊂图32003 2023年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相关领域研究机构共现图谱2.4关键词分析对纳入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可清晰把握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分布[11]㊂关键词的中心性>0.1,表明其在研究领域中的影响力较高[12]㊂本研究中关键词共现图谱节点数是357,连线数是1454,网络密度是0.0246,见图4㊂ 温针灸 临床疗效 等为高频关键词,在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中研究热点较高,出现频次ȡ10次的8个关键词见表1㊂图42003 2023年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相关领域关键词共现图谱㊃332㊃全科护理2024年1月第22卷第2期表12003 2023年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相关领域频次ȡ10次的关键词关键词频次(次)中心性寒凝血瘀型720.32温针灸480.15临床疗效220.05温经汤160.02针刺140.04艾灸130.02脐疗110.01少腹逐瘀汤100.012.5关键词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的目的是对纳入研究的文献中同时出现的关键词进行聚类[13],以此可以获得文献中蕴含的隐藏信息㊂在C i t e S p a c e5.7.R5软件中采用对数似然比算法(L L R)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共获得了7个聚类标签,如图5所示㊂导出聚类明细表见表2㊂聚类图绘制效果有2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即聚类模块值(Q)和平均轮廓值(S)㊂Q>0.3表明所获得的网络结构具有明显说服力,S>0.5说明聚类结果合理[14]㊂图5中Q值为0.4556,S值为0.7385,说明聚类图合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㊂聚类#0痛经是对痛经的治疗方案及作用机制进行阐述,探讨中医疗法在治疗痛经时的重要作用㊂聚类#1临床疗效是从临床角度去探求针药并用缓解寒凝血瘀型痛经症状的疗效㊂聚类#2寒凝血瘀型㊁聚类#5寒凝血瘀证是从寒凝血瘀型痛经发病机制方面寻找最佳治疗方法㊂聚类#3温针灸主要是温针灸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治疗机制的研究㊂聚类#6三阴交是对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常用穴位的研究㊂聚类#4综述标签主要是研究中医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进展㊂图52003 2023年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关键词聚类图谱表22003 2023年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相关领域关键词聚类情况聚类规模轮廓值年份关键词#0620.7382016T D P照射;解痉镇痛;t o l l样受体4;中医药治疗;#1520.6632016临床疗效;寒凝血瘀型;针灸疗法;少腹逐瘀汤;#2370.5062018寒凝血瘀型;浮针再灌注;前列腺素F2α;中药离子导入; #3330.8312018免疫功能;前列腺素E2;疼痛介质;血栓素B2;#4320.8722011中药汤剂;治疗进展;神阙温灸贴;中医药疗法#5310.7262017针刺治疗;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艾灸疗法#6250.9192013四神聪穴;神门穴;关元穴;八髎穴;临床疗效注:T D P是红外线医疗设备;t o l l样受体4是炎性信号因子㊂2.6关键词突现分析通过C i t e S p a c e5.7.R5软件获得相应的突现词,对突现词进行分析可以间接反映本领域研究的演化进程与研究前沿[15]㊂2003 2023年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排名前15名突现词图谱见图6㊂2003 2023年关键词突现强度最高的是寒凝血瘀,其次是脐疗,在2011 2016年主要关注三阴交㊁针刺㊁针刺疗法㊁针灸疗法,2017 2020年主要关注寒凝血瘀㊁脐疗㊁临床疗效㊁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2021 2023年主要关注灸法㊂㊃432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J a n u a r y2024V o l.22N o.2图62003—2023年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排名前15位突现词图谱3讨论中医学认为寒凝血瘀型痛经多是因经期受寒或吃生冷食物等,导致寒邪客于胞宫,经血得寒凝滞,以致冲任瘀阻㊁血行不畅㊁不通则痛[16],国外有研究表明针灸因其安全㊁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替代疗法[17]㊂本研究基于C i t e S p a c e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003 2023年国内4大数据库中关于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今后该领域的科研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㊂3.1学者对于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关注度逐年上升目前,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且在2020年发文量达到顶峰,但受研究方法落后㊁试验条件限制等因素影响,文献数量起伏较大,且主要为临床试验,关于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机制尚未明确,需要提出新的观点和看法,因此这将可能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㊂3.2国内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领域缺乏学术交流该领域的研究状况以多团队的形式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马玉侠团队探讨了脐疗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新思路[18]㊂杨桂芬等[19]为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选穴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㊂张昶团队总结了赵吉平教授应用经络诊察治疗痛经的经验[20],为该领域的发展增添助力㊂但本研究结果显示,各团队之间缺乏合作交流,形成了学术壁垒㊂对机构发文量分析可知,山东中医药大学发文量最多,内容多以临床疗效㊁机制研究为主,但机构中心性较低,在该领域的影响力较弱㊂对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可知,主要是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的内部合作且机构地域分布较为分散㊂因此,未来应加强专业领域内的学术交流,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突破局限,进一步推动国内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领域的发展㊂3.3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热点与方向应用C i t e S p a c e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㊁热点前沿及发展趋势㊂本研究结果显示该领域2003 2023年的研究重点为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㊂聚类结果显示该领域致力于探索针灸对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治疗机制㊂有学者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开展针刺疗法的结果表明,针刺在调节痛经病人体内各项激素水平方面有良好的综合疗效[21]㊂崔良慧等[8]发现温针灸联合内异煎可以抑制细胞分泌前列腺素F2α㊁神经生长因子(N G F)等致痛因子㊂宋越等[22]发现针灸干预后的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扭体反应潜伏期长于模型组,证明针灸通过降低血清和子宫加压素含量,抑制子宫精氨酸加压素受体1A(A V P R1A)蛋白及m R N A的表达,发挥对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治疗效应㊂国外有研究显示,针刺干预可调节感觉运动区对其他脑区的功能连接,进而减少疼痛感觉的传递[23]㊂因此,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治疗机制问题可能是日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㊂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学者对三阴交在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中的临床疗效较为关注㊂三阴交位于脚踝的内侧,内踝尖上三寸,被称为 妇科第一要穴 ,具有调经止带的功效㊂有研究者根据穴位和非穴位的红外辐射温度,探索出三阴交是痛经病人的致敏穴位之一[24]㊂甘莹莹等[25]采取不同刺法针刺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的三阴交穴后发现均显示出即刻镇痛效应㊂因此,三阴交是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领域应重点关注的腧穴㊂由关键词突现可以判断该领域的未来趋势,由图谱可知,脐疗的突现强度仅次于寒凝血瘀,且自2021㊃532㊃全科护理2024年1月第22卷第2期年起至现在学者对灸法持续关注㊂高澍中等[26]认为脐疗可以治疗全身疾病,脐疗具有温经通络㊁理气活血的功效㊂查阅相关文献可知脐疗现已广泛应用于内科㊁妇科临床疾病的治疗且脐疗方式多样[27]㊂脐灸是脐疗方式中的一种,目前,脐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机制仍在探索㊂潘亚辉等[28-29]以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为模型采用不同的脐疗方式探索其作用机制,表明脐灸通过上调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神阙穴区t o l l样受体2 (T L R2)蛋白及m R N A表达,发挥镇痛作用㊂朱慧娟等[30]采用隔药灸配伍不同穴位对寒凝血瘀型痛经病人治疗后发现相比于腰骶灸,腹灸可以明显提高病人血清中的前列腺素E2水平,有效减轻寒凝血瘀型痛经病人的症状㊂因此,该领域未来应着重多角度探究脐灸作用途径,使脐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机制更加明晰㊂4小结本研究在进行可视化分析时存在一定局限性,本研究所纳入文献仅为国内的相关文献同时还存在文献收集不全㊁遗漏㊁文献质量不佳㊁数量不足等问题,从而使得结论只符合国内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领域的发展㊂今后应设计更充分㊁严谨的步骤进行深层次的可视化分析㊂参考文献:[1] K HO K A,S H I E L D SJK.D i a g n o s i s 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o f p r i m a r yd y s me n o r r h e a[J].J AMA,2020,323(3):268-269.[2]梁潇,段彦苍,宋亚静,等.基于文献研究与专家共识法的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0,27(2):73-78.[3]李姝婧,马玉宁,陈辰,等.艾灸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子宫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1):41-44;260.[4]张素芳,陈苑平,陈柯,等.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月经周期中任督二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1):533-536.[5] D O M P E RA R N A LMJ,H I J O S-M A L L A D A G,L A N A SA.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a n d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a d v e r s ee v e n t s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N S A I D s[J].E x p e r tO p i n i o no nD r u g S a f e t y,2022,21(3):373-384.[6] L I U W T,WA N G C C,L E E K H,e ta l.E f f i c a c y a n ds a f e t y o fa c u p u n c t u r e a n d o rm o x ib u s t i o n f o rm a n a g i n g p r i m a r y d y s m e n o r r h e a:a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J].C l i n i c a lN u r s i n g R e s e a r c h, 2022,31(7):1362-1375.[7]佚名.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64种针灸适应证[J].中国针灸,2008,28(S1):65.[8]崔良慧,杨佳.温针灸联合内异煎对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成药,2021,43(4):926-929.[9] MA R TÍN-MA R TÍN A,T H E L WA L L M,O R D U N A-MA L E A E,e ta l.G o o g l eS c h o l a r,M i c r o s of t A c a d e m i c,S c o p u s,D i m e n s i o n s,W e b o f S c i e n c e,a n dO p e n C i t a t i o n s'C O C I:am u l t i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c o m p a r i s o n o fc o v e r a g ev i ac i t a t i o n s[J].S c i e n t o m e t r i c s,2021,126(1):871-906.[10]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 i t e S p a c 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11]雷挺,耿骞,吴义熔.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外电子病历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J].医学与社会,2023,36(2):84-89.[12] C H E NC M,D U B I N R,K I M M C.E m e r g i n g t r e n d sa n d n e wd e v e l o p m e n t s i nr e g e n e r a t i v e m e d i c i n e:as c i e n t o m e t r i cu p d a t e(2000 2014)[J].E x p e r tO p i n i o no nB i o l o g i c a lT h e r a p y,2014, 14(9):1295-1317.[13]胡媛,张江安,孙莉婷,等.手部白癜风255例临床表型的聚类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3,37(3):291-298.[14] L I U C,Y U R,Z H A N G J,e ta l.R e s e a r c h h o t s p o ta n dt r e n da n a l y s i s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i n f l a mm a t o r yb o w e l d i s e a s e:am a c h i n e l e a r n i n g b i b l i o m e t r i ca n a l y s i sf r o m2012t o2021[J].F r o n t i e r s i n I mm u n o l o g y,2022,13,972079.[15]赵咪,宋俐,贯华,等.基于C i t e S p a c e可视化分析催眠疗法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23,37(4):596-601.[16]张明健,刘君,林杪,等.对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任㊁督㊁冲三脉经穴热学特性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5(12):1266-1276.[17]J I A N G M,D I N GL,L IQ,e t a l.Ac o n t r o l s t u d y o nt h ee f f e c t o fl o n g s n a k e m o x i b u s t i o n o n p r i m a r y d y s m e n o r r h e a o f c o l dc o a g u l a t i o na n db l o o ds t a s i st y p e[J].J i a n g x i M ed i c a lJ o u r n a l,2020,55(5):568-570;611.[18]潘亚辉,李姝婧,马玉宁,等.脐疗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神阙穴区T o l l样受体2表达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3): 767-770.[19]杨桂芬,汪亚群,王新华,等.针刺不同单穴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止痛效应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1):2601-2603.[20]谭程,张昶,张佳佳,等.赵吉平教授应用经络诊察治疗原发性痛经经验[J].中国针灸,2016,36(3):303-306.[21]刘娟,王天兰,苏芬菊,等.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20,18(13):1562-1564. [22]宋越,马良宵,甘莹莹,等.直刺与沿皮刺 三阴交 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精氨酸加压素及其受体的影响[J].针刺研究,2020,45(11):895-901.[23] T U C H,L E E Y C,C H E N Y Y,e ta l.A c u p u n c t u r et r e a t m e n t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f u n c t i o n a l c o n n e c t i v i t y c h a n g e s i n p r i m a r yd y s me n o r r h e a:a r e s t i n g s t a t ef M R I s t u d y[J].J o u r n a l o f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2021,10(20):4731. [24] X I S H E N GF,X I A O Y I D U,L I J I A P,e t a l.A n i n f r a r e dt h e r m o g r a p h i c a n a l y s i so f t h es e n s i t i z a t i o na c u p o i n t so fw o m e nw i t h p r i m a r y d y s m e n o r r h e a[J].J o u r n a lo f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2022,42(5):825-832.[25]甘莹莹,马良宵,于文颜,等.平刺与直刺三阴交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微循环及N O㊁N O S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36(3):1663-1667.[26]高澍中,王秀英.脐通五脏六腑和十二经脉论[J].中医外治杂志,1994,3(1):1-3.[27]董萍,丛竹凤,徐桐,等.中药脐疗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7):3972-3977.[28]潘亚辉,李姝婧,马玉宁,等.脐疗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扭体反应及神阙穴区T L R4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8): 3697-3700.[29]马凤君,李姝婧,潘亚辉,等.基于T L R2靶点探讨脐灸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穴区启动-神经-内分泌-靶器官的调控作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9):4342-4347.[30]朱慧娟,兰向东,石芳,等.隔药灸不同穴位配伍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21,32(11):2781-2784.(收稿日期:2023-05-16;修回日期:2024-01-16)(本文编辑蒋尔丹)㊃632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J a n u a r y2024V o l.22N o.2。
针刺对痛经大鼠中枢及外周β-EP含量的影响
针刺对痛经大鼠中枢及外周β-EP含量的影响刘芳;郑翠红;黄光英;王伟【期刊名称】《浙江中医杂志》【年(卷),期】2008(043)008【摘要】RNA干扰(RNAi)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反义基因工具,较以往的重组反义DNA,反义寡聚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效率更高,细胞内少许siRNA分子就能发挥显著基因下调作用。
前期研究工作表明阻引,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与经络密切相关,那么沉默穴位局部Cx43的表达,对经络信号的传导有无影响,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痛经是青春期妇女的常见病之一,发病率为42%~90%。
针刺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但对其镇痛机制尚缺乏有力的实验依据。
为继续深入探讨Cx43与穴位——经络——针刺效应的关系,及针刺的镇痛机制,【总页数】3页(P444-446)【作者】刘芳;郑翠红;黄光英;王伟【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武汉,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相关文献】1.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中枢阿片受体影响的研究 [J], 齐丹丹;张露芬;朱江;张梅;郭孟玮;刘珍珍;章庆庆;任晓暄;赵雅芳;李晓泓;嵇波2.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扭体反应及子宫内前列腺素物质含量的影响 [J], 齐丹丹;郭孟玮;赵雅芳;李晓泓;嵇波;张露芬;朱江;张玲;申松希;朱世鹏;沈小雨;许咏思;杨佳敏;罗丽;任晓暄3.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疼痛反应、子宫前列腺素含量的影响 [J], 申松希;赵雅芳;张玲;张露芬;任晓暄;朱江4.不同时机针刺对卵巢早衰模型大鼠中枢及外周激素水平的影响 [J], 陈滢如; 董峰; 李春华; 陈虹; 肖涛5.痛经宁颗粒对痛经大鼠中枢及外周β-EP含量的影响 [J], 宋卓敏;屈彩芹;张远;哈孝贤;邢淑丽;罗美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薛晓;岳增辉;肖硕实;关闯
【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
【年(卷),期】2013(032)005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并比较其差异.方法将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寒凝血瘀组、气滞血瘀组和气血亏虚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采用针刺关元、足三里(双)、三阴交(双)治疗.比较各组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寒凝血瘀组总有效率为96.7%,气滞血瘀组为93.3%,气血亏虚组为100.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原发性痛经均有效.
【总页数】2页(P375-376)
【作者】薛晓;岳增辉;肖硕实;关闯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41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3
【相关文献】
1.不同疗程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J], 薛晓;岳增辉;肖硕实;关闯
2.辨证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J], 吴鲁华;周剑;何萍;张雪倩;郭燕
3.壮医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J], 施明华; 林辰; 黄浩; 李陈玲
4.不同中医证型原发性痛经动物模型制备及评价的研究进展 [J], 陈兆恒;任奎羽;李雪梅;周甜甜;杨莎;余曙光
5.不同证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特征分析 [J], 王丽;王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元胡止痛滴丸对痛经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元胡止痛滴丸对痛经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冯玥;张宗鹏;申秀萍;胡金芳【摘要】目的观察元胡止痛滴丸对痛经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雌性SPF级Wistar大鼠60只,按照体重随机区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元胡止痛滴丸小(0.2 g生药/kg)、低(0.4 g生药/kg)、中(0.8 g生药/kg)、高(1.6 g生药/kg)剂量组,每组各10只.腹腔注射缩宫素致痛诱发大鼠形成痛经模型,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致敏后连续灌胃给药3d,观察元胡止痛滴丸对痛经引起的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和扭体次数的影响,并检测血浆中前列腺素F2α前列腺素E2等与疼痛相关因子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元胡止痛滴丸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的扭体次数明显减少(P< 0.05或P< 0.01),扭体潜伏期有延长趋势,但由于个体差异导致标准差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元胡止痛滴丸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浆中β内啡肽及前列腺素E2含量显著升高(P< 0.05或P<0.01),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及前列腺素F2α/前列腺素E2比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元胡止痛滴丸高剂量组大鼠前列腺素F2α含量明显降低(P<0.05);元胡止痛滴丸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浆中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元胡止痛滴丸在0.8~1.6 g生药/kg剂量下对痛经模型大鼠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改善外周血中与疼痛相关的前列腺素、单胺类递质及β-内啡肽水平是其发挥多途径镇痛作用的可能机制.【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8(015)033【总页数】5页(P8-12)【关键词】元胡止痛滴丸;镇痛;痛经;缩宫素【作者】冯玥;张宗鹏;申秀萍;胡金芳【作者单位】天津药物研究院新药评价有限公司,天津300301;天津市新药非临床评价技术工程中心,天津300301;天津药物研究院新药评价有限公司,天津300301;天津市新药非临床评价技术工程中心,天津300301;天津药物研究院新药评价有限公司,天津300301;天津市新药非临床评价技术工程中心,天津300301;天津药物研究院新药评价有限公司,天津300301;天津市新药非临床评价技术工程中心,天津3003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元胡止痛滴丸为中药复方制剂,由延胡索和白芷组成,具有理气、活血、止痛之效[1],对胃痛、痛经、胁痛和偏头痛有显著疗效,收录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现已被列入国家医保甲类药品、国家重要保护品种目录,并被2009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版)》确定为纯中药止痛药物[2]。
艾灸三阴交、关元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收缩强度和OTR的影响
艾灸三阴交、关元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收缩强度和OTR的影响刘珍珍;张梅;齐丹丹;周瑾;崔晓;章庆庆;杨佳敏;张玲;沈小雨;申松希;任晓暄;郭孟玮;赵雅芳;朱江;张露芬【期刊名称】《中医药导报》【年(卷),期】2015(21)9【摘要】目的:观察艾灸三阴交、关元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收缩强度及子宫中缩宫素受体(OTR)的影响,旨在初步探讨艾灸不同穴位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镇痛效应的差异及可能的分子响应机制。
方法:将处于动情间期3月龄的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盐水组、寒凝类痛经组、三阴交组和关元组,每组10只。
除盐水组外,寒凝类痛经组、三阴交组和关元组采用全身冷冻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造模。
盐水组和寒凝类痛经组不予艾灸,三阴交组在造模第6天、第8天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后及在第10天注射缩宫素后,在大鼠三阴交穴(双侧)予以艾柱施灸,每次灸3壮。
关元组灸治方法与之相同。
运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检测在体大鼠子宫收缩强度,并用RT-PCR法测定大鼠子宫中OTR的表达水平。
结果:1.与盐水组比较,寒凝类痛经组子宫收缩强度明显增强(P<0.01);与寒凝类痛经组比较,两艾灸组均显著减少了子宫收缩波个数(P<0.01),且降低了子宫活动度(P<0.05)。
2.与盐水组比较,寒凝类痛经组子宫OTR的峰值增高(P<0.01);与寒凝类痛经组比较,三阴交组和关元组子宫OTR的峰值、均值、泳道值均显著降低(P<0.01)。
结论:(1)艾灸可明显减轻大鼠的类痛经反应,缓解子宫痉挛性收缩。
(2)本实验结果显示两穴镇痛效应未见明显差异。
【总页数】4页(P33-36)【关键词】艾灸;三阴交、关元穴;寒凝证类痛经;子宫收缩强度;OTR【作者】刘珍珍;张梅;齐丹丹;周瑾;崔晓;章庆庆;杨佳敏;张玲;沈小雨;申松希;任晓暄;郭孟玮;赵雅芳;朱江;张露芬【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生物学三级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特色疗法评价重点研究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针刺关元穴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扭体反应和血管舒缩物质的影响 [J], 王洋;杨佳敏;沈小雨;郭孟玮;赵雅芳;嵇波;任晓暄;张露芬;朱江;李凯歌;谭莉华;罗丽;李晓泓;赵鹏飞;章庆庆;朱世鹏;张玲;申松希;齐丹丹2.针刺关元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三阴交穴区温度及TXB2/6-keto-PGF1a比值的影响 [J], 罗丽;任晓暄;郭孟玮;赵雅芳;李晓泓;嵇波;张露芬;朱江3.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收缩强度及内分泌相关分子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J], 许咏思;朱江;张鹤;宋艳;刘亚利;张平;赵国桢;嵇波;齐丹丹;郭孟玮;任晓暄;赵雅芳;张露芬;李晓泓4.直刺与沿皮刺"三阴交"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精氨酸加压素及其受体的影响 [J], 宋越;钱旭;孙天祎;马良宵;甘莹莹;王俊翔;母杰丹;郭孟玮;任晓暄;于文颜;田园5.针刺、艾灸三阴交穴对寒凝类痛经模型大鼠影响的对比研究 [J], 崔晓;周瑾;杨佳敏;郭孟玮;赵雅芳;张梅;刘珍珍;齐丹丹;朱江;任晓暄;张露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血清及子宫组织内钙离子的影响
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血清及子宫组织内钙离子的影响齐丹丹;张梅;郭孟玮;刘珍珍;章庆庆;任晓暄;赵雅芳;李晓泓;嵇波;张露芬;朱江【期刊名称】《中医药导报》【年(卷),期】2015(21)7【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针刺刺激量诱导动物不同"得气"状态对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血清Ca2+及子宫Ca2+的影响,探讨针刺"得气"治疗痛经相关机制。
方法:将9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盐水对照组18只,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模型组)、刺激量A组(期望"得气"组)与刺激量B组(期望"不得气"组)各24只,采用全身冷冻联合雌激素法建立寒凝类痛经大鼠模型,并用粗针深刺行手法与细针浅刺不行手法干预模型20 min,采用不同检测方法观察血清及子宫组织内钙离子变化情况。
结果:1.血清内Ca2+含量: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及刺激量B组血清内Ca2+含量显著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刺激量A组血清内Ca2+含量显著降低(P<0.01)。
2.各组子宫组织内Ca2+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4组大鼠子宫平滑肌内Ca2+荧光强度及百分比比较,各组间P1/P2荧光强度无明显变化,但模型组P2百分比显著增多(P<0.01),而刺激量A组能够明显降低P2百分比(P<0.01)。
结论:刺激量A组能明显降低痛经模型血清Ca2+浓度及Fluo-3-AM负载细胞子宫Ca2+荧光强度百分比,分析认为不同针刺刺激量诱导的不同"得气"状态治疗痛经的机制是通过调节血清及子宫平滑肌内Ca2+水平实现镇痛。
【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钙离子;得气;痛经;寒凝证;子宫平滑肌;大鼠【作者】齐丹丹;张梅;郭孟玮;刘珍珍;章庆庆;任晓暄;赵雅芳;李晓泓;嵇波;张露芬;朱江【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生物学三级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特色疗法评价重点研究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3【相关文献】1.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微循环及其相关物质的影响 [J], 章庆庆;许咏思;王洋;赵雅芳;嵇波;任晓暄;张露芬;朱江;李晓泓;朱世鹏;罗丽;郭孟玮;张玲;申松希;齐丹丹;杨佳敏;沈小雨2.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疼痛及子宫m受体的影响 [J], 张玲;李晓泓;张露芬;郭盂玮;申松希;朱世鹏;齐丹丹;任晓暄;赵雅芳;嵇波;朱江3.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扭体反应及子宫内前列腺素物质含量的影响 [J], 齐丹丹;郭孟玮;赵雅芳;李晓泓;嵇波;张露芬;朱江;张玲;申松希;朱世鹏;沈小雨;许咏思;杨佳敏;罗丽;任晓暄4.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模型大鼠疼痛反应、子宫前列腺素含量的影响 [J], 申松希;赵雅芳;张玲;张露芬;任晓暄;朱江5.不同针刺刺激量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收缩强度及内分泌相关分子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J], 许咏思;朱江;张鹤;宋艳;刘亚利;张平;赵国桢;嵇波;齐丹丹;郭孟玮;任晓暄;赵雅芳;张露芬;李晓泓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前三剂止痛方治疗实验性痛经模型大鼠作用机制研究
经前三剂止痛方治疗实验性痛经模型大鼠作用机制研究方玲;朱新冰;尹菊;郭虹;高岚;张艳军【期刊名称】《天津中医药》【年(卷),期】2010()1【摘要】[目的]考察临床经验方剂经前三剂止痛方(JQF)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前列腺素和雌激素、孕激素的调节作用,探讨其治疗痛经的作用机制。
[方法]复制大鼠痛经模型,以西药阿司匹林作对照药,实验各组给予不同剂量的JQF后,采用放免法对照考察药物对子宫组织前列腺素F2α(PGF2α)、前列腺素E(2PGE2)、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雌激素(E2)和孕激素(P)含量变化的影响。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JQF高剂量组PGF2α含量显著性下降(P<0.01),PGE2含量显著上升(P<0.01),PGF2α/PGE2减小;TXB2含量显著性下降(P<0.01),TXB2/6-keto-PGF1α值减小(P<0.01);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孕激素水平升高。
[结论]JQF能够有效调节痛经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前列腺素和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从而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降低子宫平滑肌紧张度,可能是其治疗痛经的作用机制。
【总页数】4页(P46-49)【关键词】经前三剂止痛方;痛经;前列腺素;激素【作者】方玲;朱新冰;尹菊;郭虹;高岚;张艳军【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天津市中药药理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温胃舒胶囊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胃炎模型治疗作用机制研究 [J], 张良;袁冬平;方泰惠;许立2.从网络角度研究元胡止痛胶囊治疗头痛与痛经的分子作用机制 [J], 张新庄;柯志鹏;李娜;曹亮;王振中;萧伟;徐筱杰3.香延止痛方对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 [J], 曹卫平;马青;师伟;刘少玲;李霞;王东梅4.加味消肿止痛方对肛裂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J], 余军;马治国;葛志明;王宏伟5.经前三剂止痛方治疗痛经活性部位的筛选 [J], 孙绪美;姜国云;赖晓艺;范同梅;方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针法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镇痛后效应的比较研究
不同针法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镇痛后效应的比较研究
梁繁荣;刘雨星;余曙光;赵纪岚;罗荣;陈瑾
【期刊名称】《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4(27)2
【摘要】目的探求不同针法对急性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痛阈的影响。
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手针组、水针组、电针组和刺血组,每组44只,观察不同针法治疗后其痛阈的变化。
结果4个治疗组在针刺即时和针刺后15min,30 min及1h,其痛阈值均高于模型组(P<0.05);在针刺1h时,水针组和刺血组痛阈值高于手针组和电针组。
结论4种针刺法均可提高试验动物的痛阈值,其后效应至少持续60 min,且水针组和刺血组疗效优于手针组及电针组。
【总页数】2页(P33-34)
【关键词】针法;佐剂性关节炎;大鼠;镇痛;痛阈
【作者】梁繁荣;刘雨星;余曙光;赵纪岚;罗荣;陈瑾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932.2;R245.3
【相关文献】
1.不同针法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下丘脑镇痛效应比较 [J], 付弋;梁繁荣;陶巧林
2.缪刺法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镇痛效应及机制研究 [J], 李学智;唐成林;黄吉庆;汪莹;李庆姝;盛华均;黄学宽;杨里
3.不同剂量臭牡丹根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不同时点的干预效应与氢化可的松相比较[J], 刘建新;周青;周俐;连其深;黄贤华;赖飞;叶和杨
4.不同参数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镇痛作用的量化研究 [J], 蒯乐;杨华元;刘堂义;高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寒 凝证 类痛 经模 型 大鼠 中脑 及 脊 髓 内阿 片 受 体表 达起 到镇 痛 效 应 , 且 整 体 较 刺 激 量 B组 增 强更 为
显著 。 中图 分类 号 : R 2 4 6 . 3 ・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5— 0 7 7 9 ( 2 0 1 5 ) 0 5— 0 0 6 7— 0 3
LI Xi a o— h on g ’
,
J 1 B o , 一。 ZHANG L u—f e n r, Z HU J i a n g ,
( 1 . B e i i f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B e i j i n g 1 0 0 0 2 9 , C h i n a ; 2 . A c u p u n c t u r e a n d B i o l o g y L e v e l 一 3 L a b , S t a t e A 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f o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es n e Me d i c i e n o f t h e P e o p l e & R e p u b l i c f o C h i n a, B e f i n g 1 0 0 0 2 9 , C h i n a ; 3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f o E v a l u a t i o n fA o c u p u n c t u r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T h e r a p y , B e j i i n g 1 0 0 0 2 9 , C h i n a )
针灸临床杂志 2 0 1 5年第 3 l卷第 5期
・
67 ・
不 同针 刺 刺 激 量 对 寒凝 证 类痛 经模 型大 鼠 中枢 阿 片 受体 影 响 的研 究 水
齐 丹 丹 , 张 梅 , 郭孟玮 , 刘珍珍 , 章庆庆 , 任 晓暄 , 赵雅 芳 , 李晓泓 ,
嵇
动物 得 气的 不 同调 节机 制 。方 法 : 动 情 间期 S D雌 性 大 鼠 4 4只 。 随机 分 为 盐水 对 照组 、 寒 凝证 类痛 经模 型组 ( 模 型组 ) 、 刺 激量 A组 ( 期 望“ 得 气” 组) 与 刺 激 量 B组 ( 期望“ 不得 气” 组) , 除 盐 水 组 外其 余 各 组
均采 用全 身冷 冻加 雌二 醇 注射 方法制备 类痛 经大 鼠模 型 , 刺 激 量 A 组诱 导 动 物 “ 得 气” 状 态采 用粗 针 、
深刺 、 行手法; 刺 激 量 B组 偏 于避 免 “ 得 气” 的 干预 方 式 即细针 、 浅刺 、 不施手法 , 留针 2 0 m i n后 采 用
关键词 : 针刺 ; 寒凝证 ; 痛经 ; 得 气; K 、 受体
Ef f e c t o f Di fe r e n t Ac up unc t ur e S t i mul us o n Opi o i d Re c e p t o r s o f
Mi d br a i n a n d Sp i na l Co r d Ti s s ue o f Dy s me no r r he a Ra t s wi t h Co l d S y n dr o me
R T—P C R法半 定量检 测 大 鼠 中脑及 脊 髓组 织 内源性 阿 片肽 系统 K k 受体 基 因表达 的 变化 。结果 : ①中 脑 K受体 m R N A的表 达 : 与盐 水组 比较模 型组 表 达显著 减 弱 , 与模 型 组 比较刺 激量 A组表 达 显 著增 强 , 与刺 激量 A组 比较 刺激 量 B组表 达显 著减 弱 ( P< 0 . 0 5 ) ; ② 中脑 内 受体 m R N A的表 达 : 与盐 水组 、 模 型组 比较 , 刺 激量 A组表 达 显著 增 强 ( P<0 . 0 5或 P < 0 . 0 1 ) ; ③ 脊 髓 内 K受体 、 受体 m R N A 的表 达 : 与 盐水组 比较 刺激 量 A组及 刺激 量 B组 K 、 受体 表 达 均 显 著 增 强 , P<0 . 0 5; 与 模 型 组 比较 刺 激 量 A 组K 、 表达 均显 著增 多 , P< 0 . 0 5 。结论 : 不 同“ 得 气” 状 态下镇 痛机 制 存在 差异 , 刺 激量 A 组 能通 过增
波 , 张 露 芬 , 朱
江 , 。 △
( 1 . 北 京 中医药 大学 , 北京 1 0 0 0 2 9 ; 2 . 国家 中医药 管理 局针灸 生 物学 三级 实验 室 ,
北京 1 0 0 0 2 9 ; 3 . 国家 中 医药管 理局 针灸 特色 疗法 评价 重点研 究 室 , 北京 1 0 0 0 2 9 ) 摘 要 : 目的 : 观察 针刺 动物 不 同“ 得 气” 状 态下 , 对 中枢神 经 系统 内阿 片 受体 mR N A表 达 的 影 响 , 探 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