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设计汇总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一个列管式冷却器,冷却器的年处理能力为19.8×104 t。
将煤油液体从140℃冷却到40℃。
冷却水的入口温度为30℃,出口温度为40℃。
要求设计的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的压降不大于100kPa。
设计要求(1)换热器工艺设计计算(2)换热器工艺流程图(3)换热器设备结构图(4)设计说明目录一、前言 (3)二、方案设计 (5)1、确定设计方案 (5)2、确定物性数据 (5)3、计算总传热系数 (6)4、计算传热面积 (6)5、工艺结构尺寸 (6)6、换热器核算 (8)三、设计结果一览表 (11)四、对设计的评述 (12)五、参考文献 (12)六、主要符号说明 (13)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说明书一、方案简介本设计任务是利用冷流体(水)给煤油降温。
利用热传递过程中对流传热原则,制成换热器,以供生产需要。
下图(图1)是工业生产中用到的列管式换热器.选择换热器时,要遵循经济,传热效果优,方便清洗,复合实际需要等原则。
换热器分为几大类:夹套式换热器,沉浸式蛇管换热器,喷淋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热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等。
不同的换热器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而列管式换热器在生产中被广泛利用。
它的结构简单、坚固、制造较容易、处理能力大、适应性大、操作弹性较大。
尤其在高压、高温和大型装置中使用更为普遍。
所以首选列管式换热器作为设计基础。
二、方案设计某厂在生产过程中,需将煤油液体从140℃冷却到40℃。
冷却器的年处理能力为19.8×104 t 。
冷却水入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
要求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的压降不大于100kPa 。
试设计能完成上述任务的列管式换热器。
1.确定设计方案(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两流体温度变化情况:热流体进口温度140℃,出口温度40℃冷流体。
冷流体进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
该换热器用循环水冷却,冬季操作时进口温度会降低,考虑到这一因素,估计该换热器的管壁温和流体壁温之差较大,因此初步确定选用带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第1章⼯艺流程1.1 ARGG装置ARGG装置包括反应-再⽣、分馏、吸收塔、⽓压机、能量回收及余热锅炉、产品精制⼏部分租成,ARGG⼯艺以常压渣油等重油质油为原料,采⽤重油转化和抗⾦属能⼒强,选择性好的ARG催化剂,以⽣产富含丙烯、异丁烯、异丁烷的液化⽓、并⽣产⾼⾟烷只汽油。
1.2⼯艺原理1.2.1催化裂化部分催化裂化是炼油⼯业中最重要的⼆次加⼯过程,是重油轻质化的重要⼿段。
它是使原料油在适宜的温度、压⼒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分解、异构化、氢转移、芳构化、缩和等⼀系列化学反应,原料油转化为⽓体、汽油、柴油等主要产品及油浆、焦炭的⽣产过程。
催化裂化的原料油来源⼴泛,主要是常减压的馏分油、常压渣油、减压渣油及丙烷脱沥青油、蜡膏、蜡下油等。
随着⽯油资源的短缺和原油的⽇趋变重,重油催化裂化有了较快发展,处理的原料可以是全常渣甚⾄是全减渣。
在硫含量较⾼时,则需⽤加氢脱硫装置进⾏处理,提供催化原料。
催化裂化过程具有轻质油收率⾼、汽油⾟烷值较⾼、⽓体产品中烯烃含量⾼等特点。
催化裂化⽣产过程的主要产品是⽓体、汽油和柴油,其中⽓体产品包括⼲⽓和液化⽯油⽓,⼲⽓作为本装置燃料⽓烧掉,液化⽯油⽓是宝贵的⽯油化⼯原料和民⽤燃料。
催化裂化的⽣产过程包括以下⼏个部分:反应再⽣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原料油的转化。
原料油通过反应器与催化剂接粗并反应,不断输出反应物,催化剂则在反应器和再⽣器之间不断循环,在再⽣器中通⼊空⽓烧去催化剂上的积灰,恢复催化剂的活性,使催化剂能够循环使⽤。
烧焦放出的热量⼜以催化剂为载体,不断带回反应器,供给反应所需的热量,过剩的热量由专门的取热设施取出并加以利⽤。
分馏部分:主要任务根据反应油⽓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将他们分离成富⽓、粗油⽓、轻柴油、回炼油、油浆,并保证油⽓⼲点、轻柴油的凝固点和闪点合格。
吸收稳定部分:利⽤各组分之间在液体中溶解度的不同把富⽓和粗油⽓分离成⼲⽓、液化⽓、稳定汽油。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列管式换热器是一种常用的换热器类型,其结构简单、传热效率高、维修方便等优点使其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该换热器由多个平行排列的管子组成,热流体和冷流体分别流过管内外,通过管壁传递热量,实现热量交换。
根据不同的流体流动方式,列管式换热器又可分为纵向流式和横向流式两种形式。
其中,横向流式换热器传热效率更高,但结构较为复杂,维修难度较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浮头式换热器的特点是管板和壳体之间没有固定连接,只有一个浮头,管束和浮头相连。
浮头可以在壳体内自由移动,以适应管子和壳体的热膨胀。
这种结构适用于温差较大或壳程压力较高的情况。
但是,由于管束和浮头的连接是松散的,因此需要注意防止泄漏。
U型管式换热器:U型管式换热器的管子呈U形,两端分别焊接在管板上,形成一个U型管束。
壳体内的流体从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管内的流体也是如此。
这种结构适用于流体腐蚀性较强的情况,因为管子可以很容易地更换。
多管程换热器:多管程换热器是将管束分成多个组,每组管子单独连接到管板上,形成多个管程。
这种结构可以提高传热效率,但也会增加流体阻力。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多管程的数量。
总之,列管式换热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及酒精生产的换热器。
不同的结构适用于不同的工艺条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换热器。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保养和维护,及时清洗和更换损坏的部件,以保证换热器的正常运行。
换热器的一块管板与外壳用法兰连接,另一块管板不与外壳连接,这种结构称为浮头式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的优点是管束可以拉出以便清洗,管束的膨胀不受壳体约束,因此在两种介质温差大的情况下,不会因管束与壳体的热膨胀量不同而产生温差应力。
但其缺点是结构复杂,造价高。
填料式换热器的管束一端可以自由膨胀,结构比浮头式简单,造价也较低。
但壳程内介质有外漏的可能,因此不应处理易挥发、易燃、易爆和有毒的介质。
(完整版)列管式换热器设计
第一章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1.1概述列管式换热器是一种较早发展起来的型式,设计资料和数据比较完善,目前在许多国家中已有系列化标准。
列管式换热器在换热效率,紧凑性和金属消耗量等方面不及其他新型换热器,但是它具有结构牢固,适应性大,材料范围广泛等独特优点,因而在各种换热器的竞争发展中得以继续应用下去。
目前仍是化工、石油和石油化工中换热器的主要类型,在高温高压和大型换热器中,仍占绝对优势。
例如在炼油厂中作为加热或冷却用的换热器、蒸馏操作中蒸馏釜(或再沸器)和冷凝器、化工厂中蒸发设备的加热室等,大都采用列管式换热器[3]。
1.2列管换热器型式的选择列管式换热器种类很多,目前广泛使用的按其温度差补偿结构来分,主要有以下几种:(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的结构比较简单、紧凑,造价便宜,但管外不能机械清洗。
此种换热器管束连接在管板上,管板分别焊在外壳两端,并在其上连接有顶盖,顶盖和壳体装有流体进出口接管。
通常在管外装置一系列垂直于管束的挡板。
同时管子和管板与外壳的连接都是刚性的,而管内管外是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
因此,当管壁与壳壁温度相差较大时,由于两者的热膨胀不同,产生了很大的温差应力,以致管子扭弯或使管子从管板上松脱,甚至毁坏整个换热器。
为了克服温差应力必须有温度补偿装置,一般在管壁与壳壁温度相差50℃以上时,为安全起见,换热器应有温差补偿装置。
(2)浮头换热器:换热器的一块管板用法兰与外壳相连接,另一块管板不与外壳连接,以便管子受热或冷却时可以自由伸缩,但在这块管板上来连接有一个顶盖,称之为“浮头”,所以这种换热器叫做浮头式换热器。
这种型式的优点为:管束可以拉出,以便清洗;管束的膨胀不受壳体的约束,因而当两种换热介质的温差大时,不会因管束与壳体的热膨胀量的不同而产生温差应力。
其缺点为结构复杂,造价高。
(3)填料函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管束一端可以自由膨胀,结构与比浮头式简单,造价也比浮头式低。
但壳程内介质有外漏的可能,壳程终不应处理易挥发、易爆、易燃和有毒的介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doc
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设计一正丁醇冷却器设计条件⑴、处理能力:⑵、设备类型:列管式换热器(非定型式)⑶、操作条件:流体名称入口温度℃出口温度℃物料纯正丁醇冷却介质自来水允许压力降:热损失:按传热量的计算设计内容⑴、前言⑵、确定设计方案(设备选型、换热器材质)⑶、确定物性数据(冷却循环水的出口温度、纯正丁醇和水在物性温度下的物理性质)⑷、工艺设计初占换热面积、确定换热器基本尺寸(包括管径、管长、程数、每程管数、管子数排列、壁厚、换热器直径、流体进出管管径等计算)⑸、换热器计算①核算总传热系数(传热面积)②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校核(计算压降)⑹、机械结构的选用①管板选用、管子在管板上的固定、管板和壳体连接结构②封头类型选用③温差补偿装置的选用④管法兰选用⑤管、壳程接管⑺、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表⑻、结束语(包括对设计的自我评述及有关问题的分析讨论)⑼、换热器结构和尺寸(4#图纸)⑽、参考资料目录开始时期年月日结束时期年月日学生:牛俊健班级:73 学号:指导老师:冯伟流程图和工艺流程图冷却水出口管(温度:)纯正丁醇入口管(温度:)冷却水入口管(温度:)纯正丁醇出口管(温度:50℃)设计计算确定设计方案确定设备类型两流体的温度变化:①热流体的入口温度,出口温度;力体定性温度。
②冷流体的入口温度,出口温度;冷流体定性温度。
冷热流体的最大温差,因此,选用列管式换热器。
确定壳程流体和管程流体流体经过管程和壳程的选择原则:①不清洁或易结垢的流体,应走容易清洗的管道,可走管程。
②腐蚀性流体应走管程。
③压力高的流体应走管程。
④有毒流体应走管程。
⑤被冷却的流体应走管程。
⑥饱和蒸汽应走壳程。
⑦黏度大的流体或流量小的流体应走壳程。
两种流体的物理性质如下表:物性流体定性温度密度㎏比热容㎏黏度导热系数纯正丁醇 2.649水 4.178综上所述,纯正丁醇走壳程,水走管程;且采用逆流。
初算换热面积热流量(的热损失)若换热器无相变化,且流体的比热容可取平均温度下的比热容,则式中——换热器的热负荷,;、——分别为冷、热流体的质量流量,㎏;、——分别为冷、热流体的平均比热容,(㎏);、——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有效传热量冷却水用量(平均传热温差①平均温差先算出逆流的对数平均温差,再乘以考虑流动方向的校正因子,即Δ逆逆——按逆流计算的对数平均温度差,;式中逆——温度差校正系数,量纲为其中,,。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列管式换热器
《材料工程原理B》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处理量10×104吨/年煤油冷却器的设计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日期:指导教师:设计成绩:日期:设计任务书目录一、概述 0二、设计方案说明 02.1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简介 02.2 列管式换热器的类型 (1)2.2.1 固定管板式 (1)2.2.2 浮头式换热器 (1)2.2.3 U型管式换热器 (2)2.2.4 填料函式换热器 (2)2.3 换热器类型的选择 (2)2.4 流体流径流速的选择 (2)2.5 材质的选择 (3)2.6换热器其他结构的选择 (3)2.6.1 管程结构 (3)2.7工艺流程草图 (4)三、换热器设计计算 (5)3.1确定计算方案 (5)3.1.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5)3.1.2流体流径流速的选择 (5)3.2 确定物性参数 (5)3.3 估算传热面积 (6)3.3.1 热流量 (6)3.3.2平均传热温差 (6)3.3.3 传热面积 (6)3.3.4 冷却水用量 (7)3.4 工艺结构尺寸 (7)3.4.1管径和管内流速 (7)3.4.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7)3.4.3 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8)3.4.4 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8)3.4.5 壳体内径 (8)3.4.6 折流板 (9)3.4.7 接管 (9)3.5 换热器核算 (9)3.5.1 热流量核算 (9)3.5.1.1 壳程表面传热系数 (9)3.5.1.2 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 (11)3.5.1.3 传热系数K (11)3.5.1.4 换热器面积裕度 (11)3.5.2 换热器内流体阻力计算 (12)3.5.2.1 管程流体阻力 (12)3.5.2.2 壳程阻力 (12)3.6壁温核算 (13)3.7水泵 (14)四、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表 (15)五、设计心得体会 (16)参考资料 (17)主要符号说明 (17)一、概述课程设计是学习化工设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这一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熟悉查阅和正确使用技术资料,能够在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有较大提高,增强工程观念和实践能力。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_列管式换热器
适用的场合:
1)管壳程金属温差不是很大的场合;
2)壳程流体清洁,无需经常抽出管束清洗 的场合。
浮头式换热器
两端管板中只有一端与壳体固定,另一端可相对 壳体自由移动,称为浮头。浮头由浮头管板、钩 圈和浮头端盖组成,是可拆连接,管束可从壳体 内抽出。管束与壳体的热变形互不约束,因而不 会主生热应力。
iii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的计算步骤总结
设有流量为mh的热流体,需从温度T1冷却至T2,可用的冷 却介质入口温度t1,出口温度选定为t2。由此已知条件可 算出换热器的热流量Q和逆流操作的平均推动力。根据传 热速率基本方程
Q KAtm
当Q和△tm已知时,要求取传热面积A必须知K,则是由传热面积A的大小
每程直管阻力; 每程回弯阻力
式中 ΔPi、ΔPr------分别为直管及回 弯管中因摩擦阻力引起的压强降, N/m2
Ft-----结垢校正因数,无因次,对于φ25×2.5mm的管子,取为1.4, 对于φ19×2mm的管子,取为1.5;
Np-----管程数; Ns-----串联的壳程数。
(2) 壳程流体阻力 现已提出的壳程流体阻力的计 算公式虽然较多,但是由于流体的流动状况比较复 杂,使所得的结果相差很多。下面介绍埃索法计算 壳程压强的公式
污垢热阻Rd的大致范围
污垢热阻Rd
ii 流体流动阻力(压强降)的计算
换热器管程及壳程的流动阻力,常常控制在一定允许范围内。 若计算结果超过允许值时,则应修改设计参数或重新选择其 他规格大换热器。按一般经验,对于液体常控制在104~ 105Pa范围内,对于气体则以103~104Pa为宜。此外,也可依 据操作压力不同而有所差别,参考下表
4、计算管、壳程阻力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设计题目:换热器设计院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生姓名:井德水学号:201005010113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2班指导教师:路有昌2012 年11 月16课程设计任务书摘要首先对换热器的背景和设计知识进行了概述。
然后设总传热系数,根据公式假估算传热面积。
确定管壳程的程数,并计算壳体直径与换热器内部部件尺寸。
根据前面计算,再计算流速进而算总传热系数,核算传热面积与压降符合要求之后。
最后进行机械设计,根据标准选择各部件的材料与尺寸。
关键词换热器设计管程壳程传热系数压降目录1前言 (1)1.1工程背景 (1)1.2换热器介绍 (1)1.3设计概述 (4)1.4设计要求 (6)2换热器计算 (8)2.1试算并初选换热器规格 (8)2.1.1 选定换热器类型 (8)2.1.2流动空间的确定 (9)2.1.3.确定物性数据 (9)2.1.4冷却水用量 (9)2.1.5估算传热面积 (9)2.2工艺结构尺寸 (10)2.2.1管径和管内流速 (10)2.2.2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11)2.2.3壳体内径 (11)2.2.4折流板 (11)2.2.5接管 (11)3换热器核算 (12)3.1传热能力核算 (12)3.1.1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12)3.1.2.管程对流传热系数 (13)3.1.3总传热系数K (13)3.3核算压力降 (14)3.3.1管程压力降 (14)3.3.2壳程压力降 (15)4换热器的机械设计 (15)4.1壳体厚度的计算 (15)4.1.1壳体直径 (15)4.2封头的选择 (16)4.3壳体内部件的选择 (16)4.4法兰的选择 (16)4.5支座的选择 (17)4.6接管的选择 (17)4.6.1排净口及排气接管 (17)4.6.2壳程接管 (17)4.6.3管程接管 (17)总结 (18)参考文献阅读 (19)指导教师评语 (20)1前言1.1工程背景换热器是许多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在化工、石油、动力、制冷、食品等行业中应用极为广泛,且它们是上述这些行业的通用设备,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
目录1.综述 (3)1.1换热器较………………………………………………2.课程设计任务书 (4)3.设计计算 (5)3. 1 确定设计案…………………………………………………3. 2 流动空间以及流速的确定 (5)3.3 确定流体流动及进出口温度 (5)3.4 计算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 (8)3.5计算热负荷和冷却水流量………………………4.换热器主要附件的确定及工艺结构尺寸 (8)4.1 污垢热阻 (9)4.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9)4.3平均温度校正和壳程数 (10)4.4换热管排列和分程法 (10)4.5 折流板和接管 (11)5.核算总传热系数 (11)5.1 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11)5.2 管程对流传热系数 (12)5.3 总传热系数 (13)5.4 设计裕度 (13)6.核算压强降 (13)6.1 管程压强降 (13)6.2 壳程压强降 (14)7.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 (15)8.换热器的安装与维修 (16)6.参考文献 (16)1.综述换热器的分类与比较,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换热器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其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多,所以主要讨论此类换热器。
1.1换热器的分类与比较(一)管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分组成,壳体多呈圆形,内部装有平行管束,管束两端固定于管板上。
在管式换热器内进行换热的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其行程称为管程;一种在管外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
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
为提高管外流体给热系数,通常在壳体内安装一定数量的横向折流档板。
折流档板不仅可防止流体短路,增加流体速度,还迫使流体按规定路径多次错流通过管束,使湍动程度大为增加。
常用的档板有圆缺形和圆盘形两种,前者应用更为广泛.。
流体在管内每通过管束一次称为一个管程,每通过壳体一次称为一个壳程。
为提高管内流体的速度,可在两端封头内设置适当隔板,将全部管子平均分隔成若干组。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列管式换热器设计
操作
情况
操作压力
p/MPa
合理的压力降
△p/MPa
操作
情况
操作压力
p/MPa
合理的压力降
△p/MPa
减压
0~0.1(绝压)
P/10
中压
1~3(表压)
0.035~0.18
低
压
0~0.07
0.07~1
P/2
0.035较高压3~8来自表压)0.07~0.25
3.
流速(3-1)
式中 为管内体积流量;
3.
多管程列管式换热器,管程压力降
(3-2)
式中: 为直管中摩擦阻力引起的压力降,Pa;
为回弯管中因摩擦阻力引起的压力降,Pa;可由经验公式 估算
为结垢校正系数,无因次, 的换热管取1.4; 的换热管取1.5;
为串联的壳程数;
为管程数。
管内阻力损失
(3-3)
回弯阻力损失
(3-4)
管程总损失
(3-5)
为单程管长,m。
可以求得单程管长(2-10)
若选用6m长的管,4管程,则一台该换热器的总管数为 根。从谭天恩主编的化工原理第三版上册附录十九可查得浮头式换热器的主要参数,整理得表2-3
表2-3初选浮头式换热器的主要参数
项目
数据
项目
数据
壳径D(DN)
600mm
管尺寸
管程数Np(N)
4
管长l(L )
6m
表2-2列管式换热器中K值的大致范围
进行换热的流体
传热系数K
W·m-2·K-1
进行换热的流体
传热系数K
W·m-2·K-1
由气体到气体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管壳式换热器汇总
设计一台换热器目录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概述试算并初选换热器规格1.流体流动途径的确定2.物性参数及其选型3.计算热负荷及冷却水流量4.计算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5.初选换热器的规格工艺计算1.核算总传热系数2.核算压强降经验公式设备及工艺流程图设计结果一览表设计评述参考文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设计一台换热器二、操作条件:1、苯:入口温度80℃,出口温度40℃。
2、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35℃。
3、允许压强降:不大于50kPa。
4、每年按30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三、设备型式:管壳式换热器四、处理能力:99000吨/年苯五、设计要求:1、选定管壳式换热器的种类和工艺流程。
2、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和主要的工艺尺寸的设计。
3、设计结果概要或设计结果一览表。
4、设备简图。
(要求按比例画出主要结构及尺寸)5、对本设计的评述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1.设计概述1.1热量传递的概念与意义1.热量传递的概念热量传递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能量转移,简称传热。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在自然界中凡是有温差存在时,热就必然从高温处传递到低温处,因此传热是自然界和工程技术领域中极普遍的一种传递现象。
2.化学工业与热传递的关系化学工业与传热的关系密切。
这是因为化工生产中的很多过程和单元操作,多需要进行加热和冷却,例如:化学反应通常要在一定的温度进行,为了达到并保持一定温度,就需要向反应器输入或输出热量;又如在蒸发、蒸馏、干燥等单元操作中,都要向这些设备输入或输出热量。
此外,化工设备的保温,生产过程中热能的合理利用以及废热的回收利用等都涉及到传热的问题,由此可见;传热过程普遍的存在于化工生产中,且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总之,无论是在能源,宇航,化工,动力,冶金,机械,建筑等工业部门,还是在农业,环境等部门中都涉及到许多有关传热的问题。
应予指出,热力学和传热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热力学不研究引起传热的机理和传热的快慢,它仅研究物质的平衡状态,确定系统由一个平衡状态变成另一个平衡状态所需的总能量;而传热学研究能量的传递速率,因此可以认为传热学士热力学的扩展。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东莞理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时间:目录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4)1.1 设计题目: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4)1.2 前言 (4)1.3 合成氨工业概述 (5)1.3.1 合成氨工业重要性 (5)1.3.2 合成氨的原料及原则流程 (5)1.4 世界合成氨生产技术及进展 (6)1.4.1 国外合成氨技术现状及发展 (6)1.4.2 我国合成氨技术的基本状况 (6)1.5 概述 (7)1.5.1 换热器概述 (7)1.5.2 固定管板式 (8)1.5.3 列管换热器主要部件 (8)1.5.4 设计背景及设计要求 (10)二.热量设计 (11)2.1 设计条件: (11)2.2 初选换热器的类型 (11)2.3 管程安排(流动空间的选择)及流速确定 (12)2.4 初算换热器的传热面积SO (12)三.机械结构设计 (14)3.1 管径和管内流速 (14)3.2 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14)3.3 换热器筒体尺寸与接管尺寸确定 (16)3.4换热器封头选择 (17)3.4.1 封头选型及尺寸确定 (17)3.4.2 封头厚度选取 (18)3.5 管板的确定 (19)3.5.1 管板尺寸 (19)3.5.2 管板与壳体的连接 (19)3.5.3 管板厚度 (20)3.6换热器支座及法兰选定 (20)3.7 换热器核算 (21)3.7.1管、壳程压强降计及校验 (21)3.7.2 总传热系数计算及校验 (23)四.设计结果表汇 (25)五.参考文献 (26)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之心得体会 (26)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1.1 设计题目: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系(院)、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姓名:任务起止日期:1.2 前言换热器是实现化工生产过程中热量交换和传递不可缺少的设备。
热量交换中常有一些腐蚀性、氧化性很强的物料,因此,要求制造在换热器的材料具有抗强腐蚀性能。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者:班级生物0902姓名郑勇廖祥兵学号 20093503 20093509指导教师:陆爱霞设计成绩:进度说明书图纸总分日期: 2011-11-19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名目1.综述 (3)1.1换热器较………………………………………………2.课程设计任务书 (4)3.设计运算 (5)3. 1 确定设计案…………………………………………………3. 2 流淌空间以及流速的确定 (5)3.3 确定流体流淌及进出口温度 (5)3.4 运算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 (8)3.5运算热负荷和冷却水流量………………………4.换热器要紧附件的确定及工艺结构尺寸 (8)4.1 污垢热阻 (9)4.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9)4.3平均温度校正和壳程数 (10)4.4换热管排列和分程法 (10)4.5 折流板和接管 (11)5.核算总传热系数 (11)5.1 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11)5.2 管程对流传热系数 (12)5.3 总传热系数 (13)5.4 设计裕度 (13)6.核算压强降 (13)6.1 管程压强降 (13)6.2 壳程压强降 (14)7.换热器要紧结构尺寸和运算结果 (15)8.换热器的安装与修理 (16)6.参考文献 (16)1.综述换热器的分类与比较,依照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换热器差不多上可分为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其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多,因此要紧讨论此类换热器。
1.1换热器的分类与比较(一)管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要紧有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分组成,壳体多呈圆形,内部装有平行管束,管束两端固定于管板上。
在管式换热器内进行换热的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淌,其行程称为管程;一种在管外流淌,其行程称为壳程。
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
为提高管外流体给热系数,通常在壳体内安装一定数量的横向折流档板。
折流档板不仅可防止流体短路,增加流体速度,还迫使流体按规定路径多次错流通过管束,使湍动程度大为增加。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设计示例.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说明书设计者:班级:姓名:学号:日期:指导教师设计成绩日期目录一、方案简介 (3)二、方案设计 (4)1、确定设计方案 (4)2、确定物性数据 (4)3、计算总传热系数 (4)4、计算传热面积 (5)5、工艺结构尺寸 (5)6、换热器核算 (7)三、设计结果一览表 (10)四、对设计的评述 (11)五、附图(主体设备设计条件图)(详情参见图纸)·································六、参考文献 (12)七、主要符号说明 (12)附图··········································································一、方案简介本设计任务是利用冷流体(水)给硝基苯降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奸埠爭院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名称列管式换热器设计专业班级10级食品科学与工程(1)学生姓名fff学号77777指导教师赵大庆O 一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目录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 1)2 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2)…3 确定设计方案………•(•• 6)3.1 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6))3.2 管程安排……•••••(•• 6)…4 确定物性数据..... (•• 6)5 估传热面算算积..... •(• 7)5.1 热流....................................................................... (.. 7)5.2 平均传热温差.............................................................. (. 7)5.3 传热面积....................................................... •••••• (7)5.4冷却水用量 (7)6 工艺结构尺寸 (8)6.2 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 (. 8)6.3 传热温差校平均正及壳程数 (8)6.4 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 10)6.5 壳体内径 ................................................................. (.. 10)6.6 折流挡板 ................................................................. (.. 10)6.7 其他附件 ................................................................. (.. 10)6.8 接管 ....................................................................... (.. 10)7 换热器核算 ................................................................ (.. 10)7.1 热流量核算 (10)7.2 壁温计算 (13)7.3 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13)8 结构设计 (15)9 参考文献 (16)10 主要符号说明 (17)设计任务与条件某生产过程中,反应器的混合气体经与进料物流换热后,用循环冷却水将其从110C进一步冷却至60C之后,进入吸收塔吸收其中的可溶组分。
已知混合气体的流量为6.3 x 104kg/h,压力为6.9Mpa。
循环冷却水的压力为0.4Mpa,循环水的入口温度为29E,出口温度为39C,试设计一台列管式换热器,完成该生产任务。
经查得混合气体在85 C下有关物性数据:密度p i=90kg/m3,定压比热容C Pi=3.297kJ/(kg* C );热导率入i=0.0279W/(m*C );粘度u 1=1.5 x 10-5 pa*s。
循环水在34C下的物性数据:密度31=994.3 kg /m定压比热容c p1=4.174kJ/kg*K热导率1=0.624w/m*K粘度1=0.742x10 Pa*s设计说明书概述与设计方案简介换热器的类型列管式换热器又称为管壳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历史悠久,占据主导作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折流挡板和封头等组成。
一种流体在关内流动,其行程称为管程;另一种流体在管外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
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
其主要优点是单位体积所具有的传热面积大,传热效果好,结构坚固,可选用的结构材料范围宽广,操作弹性大,因此在高温、高压和大型装置上多采用列管式换热器。
为提高壳程流体流速,往往在壳体内安装一定数目与管束相互垂直的折流挡板。
折流挡板不仅可防止流体短路、增加流体流速,还迫使流体按规定路径多次错流通过管束,使湍流程度大为增加。
列管式换热器中,由于两流体的温度不同,使管束和壳体的温度也不相同,因此它们的热膨胀程度也有差别。
若两流体温差较大(50C以上)时,就可能由于热应力而引起设备的变形,甚至弯曲或破裂,因此必须考虑这种热膨胀的影响。
2.1换热器换热器是化工、石油、食品及其他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生产规模、物料的性质、传热的要求等各不相同,故换热器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
按用途它可分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
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可分为三大类:混合式、蓄热式、间壁式。
间壁式换热器又称表面式换热器或间接式换热器。
在这类换热器中,冷、热流体被固体壁面隔开,互不接触,热量从热流体穿过壁面传给冷流体。
该类换热器适用于冷、热流体不允许直接接触的场合。
间壁式换热器的应用广泛,形式繁多。
将在后面做重点介绍。
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又称混合式换热器。
在此类换热器中,冷、热流体相互接触,相互混合传递热量。
该类换热器结构简单,传热效率高,适用于冷、热流体允许直接接触和混合的场合。
常见的设备有凉水塔、洗涤塔、文氏管及喷射冷凝器等。
蓄热式换热器又称回流式换热器或蓄热器。
此类换热器是借助于热容量较大的固体蓄热体,将热量由热流体传给冷流体。
当蓄热体与热流体接触时,从热流体处接受热量,蓄热体温度升高后,再与冷流体接触,将热量传给冷流体,蓄热体温度下降,从而达到换热的目的。
此类换热器结构简单,可耐高温,常用于高温气体热量的回收或冷却。
其缺点是设备的体积庞大,且不能完全避免两种流体的混合。
工业上最常见的换热器是间壁式换热器。
根据结构特点,间壁式换热器可以分为管壳式换热器和紧凑式换热器。
紧凑式换热器主要包括螺旋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等。
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了广泛使用的列管式换热器以及夹套式、套管式、蛇管式等类型的换热器。
其中,列管式换热器被作为一种传统的标准换热设备,在许多工业部门被大量采用。
列管式换热器的特点是结构牢固,能承受高温高压,换热表面清洗方便,制造工艺成熟,选材范围广泛,适应性强及处理能力大等。
这使得它在各种换热设备的竞相发展中得以继续存在下来。
使用最为广泛的列管式换热器把管子按一定方式固定在管板上,而管板则安装在壳体内。
因此,这种换热器也称为管壳式换热器。
常见的列管换热器主要有固定管板式、带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浮头式和U 形管式等几种类型。
2.2 设计方案简介2.2.1 换热器类型的选择根据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以下根据本次的设计要求,介绍几种常见的列管式换热器。
1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如图1-1所示。
固定管办事换热器的两端和壳体连为一体,管子则固定于管板上,它的结余构简单;在相同的壳体直径内,排管最多,比较紧凑; 由于这种结构式壳测清洗困难,所以壳程宜用于不易结垢和清洁的流体。
当管束和壳体之间的温差太大而产生不同的热膨胀时,用使用管子于管板的接口脱开,从而发生介质的泄漏。
泮I t I 周锻怦机式换圳器I—2—W41 3—ft 体■!—列氓5—6—n^2. U型管换热器U型管换热器结构特点是只有一块管板,换热管为U型,管子的两端固定在同一块管板上,其管程至少为两程。
管束可以自由伸缩,当壳体与U型环热管由温差时,不会产生温差应力。
U型管式换热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只有一块管板, 密封面少,运行可靠;管束可以抽出,管间清洗方便。
其缺点是管内清洗困难;哟由于管子需要一定的弯曲半径,故管板的利用率较低;管束最内程管间距大,壳程易短路;内程管子坏了不能更换,因而报废率较高。
此外,其造价比管定管板式高10流右。
3.浮头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的结构如下图1-3所示。
其结构特点是两端管板之一不与外科固定连接,可在壳体内沿轴向自由伸缩,该端称为浮头。
浮头式换热器的优点是党环热管与壳体间有温差存在,壳体或环热管膨胀时,互不约束,不会产生温差应力;管束可以从壳体内抽搐,便与管内管间的清洗。
其缺点是结构较复杂,用材量大,造价高;浮头盖与浮动管板间若密封不严,易发生泄漏,造成两种介质的混合。
團I”2 评光成换培誥I—2同宅怦板A 隔板■*—汗%钩岡扶二5- if &—痔头蕴4.填料函式换热器填料函式换热器的结构如图1-4所示。
其特点是管板只有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采用填料函密封。
管束可以自由伸缩,不会产生因壳壁与管壁温差而引起的温差应力。
填料函式换热器的优点是结构较浮头式换热器简单,制造方便, 耗材少,造价也比浮头式的低;管束可以从壳体内抽出,管内管间均能进行清洗,维修方便。
其缺点是填料函乃严不高,壳程介质可能通过填料函外楼,对于易燃、易爆、有度和贵重的介质不适用。
图1 4 臥料圉式换热甜I 一祐型着輕 2—J—4—料由5—蚁向删雄1.3设计方案的选定1.3.1 设计任务题目反应器的混合气体列管式换热器设计1.3.2 设计任务和设计条件反应器的混合气体经与进料物流换热后,用循环冷却水将其从110C进一步冷却至60C 之后,进入吸收塔吸收其中的可溶组分。
已知混合气体的流量为39000kg/ h,压力为6.9 MPa 循环冷却水的压力为0.4 MPa循环冷却水的入口温度为29E,出口温度为39C,试设计一台列管式换热器,完成该生产任务。
列管式换热器工艺设计一.确定设计方案1. 选择换热器的类型两流体温的变化情况:热流体进口温度110C出口温度60 r ;冷流体进口温度29 r,出口温度为39 r,该换热器用循环冷却水冷却,冬季操作时,其进口温度会降低,估计该换热器的管壁温度和壳体温度之差较大,因此初步确定选用浮头式换热器。
2. 管程安排从两物流的操作压力看,应使混合气体走管程,循环冷却水走壳程。
但由于循环冷却水较易结垢,若其流速太低,将会加快污垢增长速度,使换热器的热流量下降,应使循环水走管程,混和气体走壳程。
二、计算定性温度,确定流体特性定性温度:对于一般气体和水等低黏度流体,其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
故壳程混和气体的定性温度为T= 110 60 =85 r2管程流体的定性温度为T=39 2934 r2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壳程和管程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混和气体在85r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密度 3190kg / m热导率1=0.0279w/m*T粘度51 =1.5X 10 Pa*s循环水在34C下的物性数据:密度’ 31=994.3 kg /m定压比热容c p1 =4.174kJ/kg*K热导率1 =0.624w/m*K粘度1=0.742 X 10- 3Pa*s三、计算热负荷和载热体用量1•热负荷:QFC M匕=23000X 3.297X (110-60)=kJ/h =105300kw2.冷却水用量W c=Q/c pc(t2-t i)=3.791 X 106十[4.174X (39-29)]=91000kg/h四、按逆流初算传热平均温度差丄_(110 39) (60 29)t m1=,110 39In60 29五、初选传热系数和计算传热面积1.由于壳程气体的压力较高,故可选取较大的K值假设K=320W/( m2k)2.22222估算的传热面积为:A1=Q*( K△t m1)=68.1m2考虑10%~20%的安全系数A=A 1X 1.1= 74.8m2六、工艺结构尺寸48.3K1 •管径和管内流速 选用①25X 2.5传热管(碳钢),取管内流速u 1=1.2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