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仅供参考
国家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章节测评一(第1章—第3章)
国家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章节测评一(第1章—第3章)标签: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1. ( )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C. 表现论2.中国古典文论的“风教”或“教化”说带有“”倾向。
B. 实用论3.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 。
C. 文章和博学4.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C. 文学5.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哲学家狄尔泰从生命体验视角入手思考文学问题,体现了一条明晰的“”思路。
A. 体验论6.文学的狭义阐释是( ) 。
A. 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7.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 。
C. 文化论8.文艺摹仿说以( )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A. 亚里士多德9.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 )。
B. 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 E. 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10.文学文化论十分关注文学的文化属性,它是一种( ) 的文论倾向。
B. 注重语言的社会文化意义 D. 以语言论为基础11.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 ) 和观众。
A. 作品 E. 艺术家12.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 。
A. 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B. 文学即文章C. 文学即博学D. 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13.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 ) 。
A. 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 B. 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 C. 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 D. 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一般情感的表现14. 文学文本通常包含着这样一些层面:形象层、衍意层、语言层、余意层、意蕴层,彼此之间的层级关系从第一层至第五层的排列顺序依次为( )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13
《文学概论》第一章答案
1.中国古典文论的“风教”或“教化”说带有“ D ”倾向。
选择一项:
A. 反映论
B. 信息论
C. 意志论
D. 实用论
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A.
B. 反映论错
C.
D.
题目2
正确
获得0.20分中的0.2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文艺摹仿说以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
到真理的境界。
选择一项:
A. 亚里士多德
B.
C.
D.
题目3
正确
获得0.20分中的0.2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选择一项:
A. 表现论
B.
C.
D.
题目4
正确
获得0.20分中的0.2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A.
B. 文章和博学
C.
D.
题目5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选择一项:
A. 佛学
B. 神学
C. 文学对
D. 诗学
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B. 文学即文章
C. 文学即博学
D. 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国开汉语言专科网核课《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第一章至第九章)试题及答案
国开汉语言专科网核课《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第一章至第九章)试题及答案国开汉语言专科网核课《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试题及答案说明:资料整理于2017年6月7日,涵盖国开平台汉语言专科文学概论网核“文学概论”章节测评(第一章至第九章)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课程的考核主要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总成绩=50%形成性考核+50%终结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构成:章节测评(每章5分,9章共45分)、研究活动(分布在第二章和第八章,分别为25分和30分,共55分)。
终结性考核构成:客观题(40分)、作品分析题(60分)。
考试截止时间为2017年6月25日,请大家注意截止时间,抓紧时间完成各项考核任务。
第一章:文学概论一、单项选择题(共1分,每小题0.2分)1.在魏晋时期,南朝XXX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文学”。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事件。
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文化论、信息论和反映论。
3.文学的原初含义是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
4.文艺摹仿说以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5.表现论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文学即文章、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文学即博学和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
2.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
3.美国学者XXX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语言、艺术家和观众。
以上为国开汉语言专科网核课《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试题及答案的第一章内容。
E.传播4.文学表现论和文学摹仿论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文学作品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而后者则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
春电大《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8春文学概论形考作业1答案:童庆炳编著的《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一书,是运用审美学的方法对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作了深人探讨,揭示了大学的审美本质、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艺术规律。
(1)在《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中,文学本质论的历史回顾、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方面对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谈到文学的本质,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使一种艺术生产过程,在文学的外壳形式下展现着内在的作为主体的“人”的情趣和意志。
我认为文学的本质如果泛化的讲是一切文明的本质,再细化精确那么就是人的力量的一种确认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对于规律而言是一切作品的共有的一个特性,对于文学我们通过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体裁样式,以及题材的选择构成了一类作品的本质,掌握这些本质的东西对于我们的感知、阅读是一种促进。
对于我们的创作也是一种无形的提升。
"论及文学的结构,在结构主义认为,结构就是自足,结构一旦独立存在就可以给我们造成一种内在的、不变的阅读效果。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文学的表层结构和文学的深层结构。
对于表层结构我认为应该是我们平常视野(视角)的一种对于文章的结构安排发展,而对于深层结构我们应该看到它的内在因素的联系和导致这一个结构的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2)在书中涉及的众多文学作品当中,对于《巴黎圣母院》的印象最为深刻。
《(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浪漫主义小说和美丑对比原则的美学主张得到极大发挥的代表之作。
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在这部小说中给阅读者的视觉和感知上造成了一重陌生化的阅读期待。
(3)对于《文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难点: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反映论、文学接受论和利用中外好的先进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现存的手头上能看到的作家、作品。
文学概论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期末大作业学号姓名课程代码020007课程名称文学概论评阅教师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开放大学本科《文学概论》形考书面作业之期末大作业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道德教化批评是指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伦理关系作为标准来评价作品的批评类型。
2. 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也具有直接性。
3. 在文学观念上,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都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所以二者是相同的。
4. 典型形象是文学文本中极具个性的形象,往往和此前的艺术形象截然不同,成为一种艺术的独创。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多选或少选不得分)1. 文学文本通常包含这样一些层面:语言层、形象层、( )。
A. 语音层B.文法层C. 意蕴层D.余意层E. 衍意层2.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 )等自然标记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
A. 颜色B. 线条C. 语言D. 形体3.以匀速叙述为标准,如果要在较短的叙述语言中讲述较长时间中发生的事,小说家就要采用加速叙述的语言策略: ( )A. 省略B. 减缓C. 大要D. 平息4. 读者的主体条件是读者据以阅读的自身条件因素,大致包括( )A. 阅读期待B.语言阅读 c. 形象感受 D. 意蕴体味5. 大众文化读物为出版商和公众所热衷,依靠文化市场和制作的优势成批生产,主要包括()。
C.畅销书刊D.明星掌故三、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10分)1.文学活动答:文学活动即指以文学文本为中心展开的创作、阅读、批评、研究行为。
文学活动,指文学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所形成的流程,是人与对象所建立的诗意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部展开。
2.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扁平人物就是具有单一或简单性格特征的人物,具有类型化,人物特征比较鲜明。
圆型人物是指具有多种复杂性格特征,内蕴丰富的人物。
四、简答题(共35分)1.简要阐释文学的基本属性,并对其中某一属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国家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章节测评二(第4章—第6章)
国家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章节测评二(第4章—第6章)标签: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1.所谓陌生化,也就是蕴涵或说创生了特定( )体验的文学语言形式。
A. 生命2.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
“陌生化”一词,是俄国()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D. 形式主义3.“互文性”也是语言之间的一种关联关系,是和其他()中的语言产生关系。
D. 文本4.文学文本中的语言与()是相互维系不可分割的。
C. 意义5.文学语言不是以信息的传达为重要目标,而是要显现自身的。
D. 形象6.对于杂语文本而言,往往是各种语言形态,如()和文学语言等,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后进入文学文本。
口语、土语、方言、书面语7.正如萨丕尔所言:“每一个语言本身都是一种集体的表达艺术。
其中隐藏着一些审美因素()是不能和任何别的语言全部共有的。
A. 节奏的;C. 象征;D. 形;态E. 语音的8.文学语言比普通语言更依赖()。
B. 文本语境;D. 文化语境9.文学语言塑造审美现实的功能,造就了它在()方面的独特之处。
A. 形式安排;C. 意义生成;D. 阅读效果10.语言是由声音或文字构成的一种表情达意的(),它成为人类交际最为重要的工具A. 符号系统11.语境化特征还表现在,文学语言的组织形式根据语境中的()效果来调整。
C. 感染12.在文学文本中,语言的美是文本美的()体现。
C. 现实13.蕴藉性其次表现为意义的()维度。
B. 多层14.语言学上的“文学语言”,指的是加工过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
它通常与()相对,是一定社会和教学情境中的标准语言形态。
A. 土语;D. 口语15.文学语言比普通语言更依赖()。
C. 文本语境;D. 文化语境16.作为一种表意的形象,意象的基本内涵是()。
C. 象征的17.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D. 朦胧性18.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文学意象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貌。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
文学概论(gàilùn)形考作业1 1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 40 分)1.试论文学(wénxué)风格的特征。
答:(1)、文学风格的独创性。
风格独创性是文学风格最突出的特征,它是与作家(zuòjiā)鲜明的创作个性和自觉的艺术追求密不可分。
(2)、文学风格的稳定性。
一个作家的风格形成后,往往在很长时间里保持(b ǎochí)不变,这与作家创作个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关,但风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3)、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这是作家创作个性各不相同的反映(fǎnyìng)。
表现对象的广阔无垠,受众审美的各异其趣,也是风格多样化的原因。
风格多样化也可能体现在同一个作家身上。
2. 简述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
答: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是指文学作品、创作它的作家、阅读它的读者以及作家和读者生活于其中并成为文学作品所反映所表现的大千世界。
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世界是文学的基础,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活动的产物。
3.简述文学的社会功能。
答:文学只有通过读者才能实现它的社会作用,而读者又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之中的。
无论他是否自觉,他的接受活动都会受其社会存在的制约。
因此,要正确认识文学的社会作用,就必须注意到人的社会存在是怎样从根本上规定他对文学作品的把握。
和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一样,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只能是一种反作用,是第二性的,要以社会存在对自身和读者的决定作用为前提。
就是说,社会存在不仅决定着某种文学艺术能否产生、存在,而且还决定这种文学艺术可能发生多大的社会影响。
当年,一些青年男女可以被汤显祖《牡丹亭》感动得死去活来,有人甚至因此伤心而死;可是今天的读者尽管还会欣赏这部古典名剧,却不会再达到那样的程度的。
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因为社会存在的条件已经完全不同了。
普列汉诺夫说过:“相似的社会原因,自然产生相似的精神结果。
”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首先要受社会存在的制约。
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童庆炳编著的《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一书,就是运用审美学的方法对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作了深人探讨,揭示了大学的审美本质、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与文学接受的艺术规律。
(1)在《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中,文学本质论的历史回顾、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方面对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谈到文学的本质,文学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使一种艺术生产过程,在文学的外壳形式下展现着内在的作为主体的“人”的情趣与意志。
我认为文学的本质如果泛化的讲就是一切文明的本质,再细化精确那么就就是人的力量的一种确认。
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对于规律而言就是一切作品的共有的一个特性,对于文学我们通过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体裁样式,以及题材的选择构成了一类作品的本质,掌握这些本质的东西对于我们的感知、阅读就是一种促进。
对于我们的创作也就是一种无形的提升。
论及文学的结构,在结构主义认为,结构就就是自足,结构一旦独立存在就可以给我们造成一种内在的、不变的阅读效果。
我们在这里瞧到的就是文学的表层结构与文学的深层结构。
对于表层结构我认为应该就是我们平常视野(视角)的一种对于文章的结构安排发展,而对于深层结构我们应该瞧到它的内在因素的联系与导致这一个结构的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2)在书中涉及的众多文学作品当中,对于《巴黎圣母院》的印象最为深刻。
《巴黎圣母院》(1831)就是雨果浪漫主义小说与美丑对比原则的美学主张得到极大发挥的代表之作。
它以离奇与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在这部小说中给阅读者的视觉与感知上造成了一重陌生化的阅读期待。
(3)对于《文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难点: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反映论、文学接受论与利用中外好的先进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现存的手头上能瞧到的作家、作品。
2017年电大中央电大《文学概论》形成性测评作业任务答案参考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精品文档下载【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03任务答案参考论文格式:例文文学意境与生活实境,即文学的真实性问题内容提要:文学意境与生活意境不同,文学意境欣赏教学是在教师主持下的双边活动,教师具备文学素养,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文学意境文学真实教学在一次讨论学习方法的班会上,谈到读书要学思结合、大胆质疑时,我引用了气象学家竺可桢的故事。
一次,竺可桢先生读《凉州词》,在读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句时,心里疑惑。
作为气象学家,他很清楚那里的天气。
凉州离黄河上千里,根本看不到黄河。
白云也并不多见,那里风沙大,经常是沙尘满天,一片混黄,说“黄沙远上白云间”还差不多。
他推测“黄河”应为“黄沙”,可能是在历代传抄刊印的过程中弄错了。
他查了很多资料,原句的确是“黄沙远上白云间”。
话音未落,就有学生问,现在为什么不改过来呢。
我说,“质疑”得还挺快的啊。
同学们都笑了。
其实,这就是文学意境与生活实境的问题,即文学的真实性问题。
“黄沙远上白云间”是纯客观的生活实境描述,实写凉州地区的天气特点——风大、沙尘大,这是科学的气象记录。
真则真,但缺少诗词的意境美。
“黄河远上百云间”,把千里外的黄河移到眼前,把满天的黄沙抹得澄明如洗,山与河形成上下、纵横、点线的和谐构图,诗境辽远、明朗、豪迈、舒畅。
这一移,现实生活的实境就变成了文学作品的意境,它源于生活而又不同于生活,对生活实境进行了选择和改造。
说到这,我又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大意是说父亲给儿子讲《龟兔赛跑》的故事。
父亲语重心长地问儿子听明白没有,儿子凝神沉思了一会儿说,乌龟事先一定知道兔子中途会睡觉,否则比赛太没有意义了。
还有在报刊上刊发的教学案例中,我们经常看到学生质疑《愚公移山》中“愚公为什么不搬家”。
其实,这都是没分清文学意境与生活实境而造成的误读,把文学真实误认为是生活真实而产生的理解偏差。
文学的真实着重指理性的真实,即多指文章中道理的真实、感情的真实、精神的真实,读后给人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真善美的情感体验,使人明白事理、养成美德。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文学概论形考作业1 1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 40 分)1.试论文学风格的特征。
答:(1)、文学风格的独创性。
风格独创性是文学风格最突出的特征,它是与作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自觉的艺术追求密不可分。
(2)、文学风格的稳定性。
一个作家的风格形成后,往往在很长时间里保持不变,这与作家创作个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关,但风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3)、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这是作家创作个性各不相同的反映。
表现对象的广阔无垠,受众审美的各异其趣,也是风格多样化的原因。
风格多样化也可能体现在同一个作家身上。
2. 简述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
答: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是指文学作品、创作它的作家、阅读它的读者以及作家和读者生活于其中并成为文学作品所反映所表现的大千世界。
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世界是文学的基础,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活动的产物。
3.简述文学的社会功能。
答:文学只有通过读者才能实现它的社会作用,而读者又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之中的。
无论他是否自觉,他的接受活动都会受其社会存在的制约。
因此,要正确认识文学的社会作用,就必须注意到人的社会存在是怎样从根本上规定他对文学作品的把握。
和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一样,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只能是一种反作用,是第二性的,要以社会存在对自身和读者的决定作用为前提。
就是说,社会存在不仅决定着某种文学艺术能否产生、存在,而且还决定这种文学艺术可能发生多大的社会影响。
当年,一些青年男女可以被汤显祖《牡丹亭》感动得死去活来,有人甚至因此伤心而死;可是今天的读者尽管还会欣赏这部古典名剧,却不会再达到那样的程度的。
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因为社会存在的条件已经完全不同了。
普列汉诺夫说过:“相似的社会原因,自然产生相似的精神结果。
”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首先要受社会存在的制约。
强调这一点并不是否认文学自身的价值,文学作品一经作家创作出来,其美学价值便客观地存在于作品之中,是不依赖于文化环境的变迁的。
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1.2.3.4答案
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1.2.3.4答案1、童庆炳编著的《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一书,是运用审美学的方法对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作了深人探讨,揭示了大学的审美本质、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艺术规律。
(1)在《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中,文学本质论的历史回顾、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方面对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谈到文学的本质,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使一种艺术生产过程,在文学的外壳形式下展现着内在的作为主体的“人”的情趣和意志。
我认为文学的本质如果泛化的讲是一切文明的本质,再细化精确那么就是人的力量的一种确认。
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对于规律而言是一切作品的共有的一个特性,对于文学我们通过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体裁样式,以及题材的选择构成了一类作品的本质,掌握这些本质的东西对于我们的感知、阅读是一种促进。
对于我们的创作也是一种无形的提升。
论及文学的结构,在结构主义认为,结构就是自足,结构一旦独立存在就可以给我们造成一种内在的、不变的阅读效果。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文学的表层结构和文学的深层结构。
对于表层结构我认为应该是我们平常视野(视角)的一种对于文章的结构安排发展,而对于深层结构我们应该看到它的内在因素的联系和导致这一个结构的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2)在书中涉及的众多文学作品当中,对于《巴黎圣母院》的印象最为深刻。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浪漫主义小说和美丑对比原则的美学主张得到极大发挥的代表之作。
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在这部小说中给阅读者的视觉和感知上造成了一重陌生化的阅读期待。
(3)对于《文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难点: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反映论、文学接受论和利用中外好的先进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现存的手头上能看到的作家、作品。
01546《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01546《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文学概论”章节测评(第一章)(本次测评覆盖第一章的内容,请在学完第一章后完成本次测评,要求第2周以前完成。
本次测评包括:单项选择题5道,每小题0.2分,共计1分;多项选择题4道,每小题1分,共计4分;满分为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分,每小题0.2分)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文学B.诗学C.佛学D.神学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A.文化论B.信息论C.意志论D.反映论3.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A.文章和博学B.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一切语言性符号D.语言性艺术4.文艺摹仿说以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康德D.德谟克利特5.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A.表现论B.信息论C.意志论D.反映论6.文学的狭义阐释是。
选择一项:A. 一切语言性符号B. 文章和博学C. 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D. 语言性艺术7.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哲学家狄尔泰从生命体验视角入手思考文学问题,体现了一条明晰的“”思路。
选择一项:A.再现论B. 文化论C. 体验论D. 语言论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A.文学即文章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D.文学即博学2. 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
A.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B.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一般情感的表现C.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D.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3.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国开形成性考核01564《文学概论》章节测评(1-9)试题及答案
国开形成性考核《文学概论》章节测评(1-9)试题及答案(课程ID:01564,整套相同,如遇顺序不同,Ctrl+F查找,祝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第一章章节测评题目:1、文学的狭义阐释是(A)。
【A】: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B】:一切语言性符号【C】:语言性艺术【D】:文章和博学题目:2、(C)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A】:信息论【B】:意志论【C】:表现论【D】:反映论题目:3、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C)”。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诗学【B】:佛学【C】:文学【D】:神学题目:4、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哲学家狄尔泰从生命体验视角入手思考文学问题,体现了一条明晰的“(B)”思路。
【A】:文化论【B】:体验论【C】:再现论【D】:语言论题目:5、中国古典文论的“风教”或“教化”说带有“(D)”倾向。
【A】:反映论【B】:实用论【C】:意志论【D】:信息论题目:6、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BC)和观众。
【A】:情感【B】:作品【C】:艺术家【D】:符号【E】:语言题目:7、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ABCD)。
【A】: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B】: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C】: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D】: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一般情感的表现题目:8、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ABCD)。
【A】: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B】:文学即文章【C】:文学即博学【D】: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题目:9、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
(BDE)【A】:强调文学是对宇宙万物的再现【B】: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C】:主张文学是为愉悦服务的【D】: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E】:主张文学是为教育而从事的摹仿题目:3、文艺摹仿说以(A)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3(仅供参考)
文学概论作业31.文学意象与文学意境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所谓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所谓文学意象是指反映了主体的一种愿望,以为此愿望受外界影响而产生的形象,也就是“表意之象”即具有象征意蕴的文学形象。
通过概念我们可以看到文学意象和文学意境都是文学形象,但却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简单的说意象偏重于象征,意境偏重于性情。
对于二者的区别我们可以在各自的特征来理解:文学意象具有指意性、暗示性和朦胧性的特点,而文学意境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感会于心、韵味无穷的特点。
一个重在表达、一个重在造境而传情。
2、结合具体实例谈你对文学典型的理解和认识。
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为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从价值形态看,典型是“这一个”,就有独创性。
比如鲁讯的《阿Q正传》中的阿Q,是国民劣根性的代表,又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
从审美表现看,典型是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写照,具有历史性。
比如反映骑士风貌的代表之作《唐吉柯德》中的主人公是既是一个荒唐可笑的骑士的代表,同时又反映了在变革时期人们的觉醒,他既是一个可笑者,又一个值得同情者,既是一个被评判者,又是一个值得肯定者的形象。
从阅读接受看,典型给人的感受复杂多样,具有多义性。
“人是一种矛盾的存在”在文学典型中得到了极大展现,比如《化身博士》中的主人公,比如《红与黑》中的于连。
从修辞效果看,典型形象往往可以激发人的强烈认同感,具有感染性。
但我们看到有的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为文学中的主人公而感动或者担心。
比如当看到安娜·卡列尼娜一步一步和沃伦斯基走到一起,我们看着她一步一步从一个深渊走到了另一深渊我们的心的担心和对安娜想得到真正的爱情同情是会不由自主充满我们的胸膛。
文学典型,就是黑格尔说的“这一个”以一种多义的,或婉转的,或传神的手法表现给我们得到大家的认同的艺术形象。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及答案解释全套
C:严羽的《沧浪诗话》D:刘勰的《文心雕龙》4、西方文学理论研究开先河之代表作品是(A )A: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B:贺拉斯的《诗艺》C:狄德罗:《论戏剧艺术》D:康德《判断力批判》5、西方文学理论思想的集大成者是(C )A:亚里士多德B:贺拉斯C:黑格尔D:别林斯基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许多文学理论专家没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这说明文学理论不能指导文学创作。
(错误)理由:文学理论不是关于文学的固定不变的法则,而是文学实践经验的概括。
它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又推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前进。
文学创作是最基本的文学实践,它是作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审美体验的形象反映,既包含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又包含着审美创造。
所以文学理论专家没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无关。
2、文学理论研究可以指导、影响文学创作活动,但文学创作对文学理论研究却不起什么作用。
(错误)理由:文学方面的研究会促进文学创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通过研究,可以避免创作方面的一些弊端。
另外,研究的学术性和创作的实用性互为促进,互为联系。
二者不是分割的。
四、简答题(含名词解释)1、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2、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3、文学活动:文学活动即指以文学文本为中心展开的创作、阅读、批评、研究行为。
4、文学的社会过程:文学是社会现象经过创造过程的反映;反过来,社会要受到文学的创造性的影响被塑造。
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
五、论述题1、简述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答: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是指文学作品、创作它的作家、阅读它的读者以及作家和读者生活于其中并成为文学作品所反映所表现的大千世界。
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世界是文学的基础,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活动的产物。
2、简述文学理论在文学研究系统中的地位答:文学理论是指研究有关文学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的原理、原则的一门学科。
国开汉语言专科网核课《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第一章至第九章)试题及答案
国开汉语言专科网核课《文学概论》形成性考核(第一章至第九章)试题及答案说明:1.资料整理于2017年6月7日;资料涵盖国开平台汉语言专科文学概论网核“文学概论”章节测评(第一章至第九章)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2..文学概论课程的考核主要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总成绩=50%形成性考核+50%终结性考核。
形考作业在本平台(国家开放大学)上完成,终结性考核则需要学生在期末考试的时候上中央电大终考平台考试。
3.形成性考核构成:章节测评:每章 5 分,9 章共 45 分。
学习活动:分布在第二章和第八章,分别为 25 分和 30 分,共 55 分。
4.终结性考核构成:客观题:40 分。
作品分析题:60 分。
5.考试截止时间:2017年6月25日,请大家注意截止时间,抓紧时间完成各项考核任务。
“文学概论”章节测评(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共1分,每小题0.2分)1.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A.文学B.诗学C.佛学D.神学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A.文化论B.信息论C.意志论D.反映论3.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A.文章和博学B.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一切语言性符号D.语言性艺术4.文艺摹仿说以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康德D.德谟克利特5. 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A.表现论B.信息论C.意志论D.反映论二、多项选择题(共4分,每小1分)1.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A.文学即文章B.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C.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D.文学即博学2. 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概论作业11、阅读一部论述清晰而又平易近人的文学理论著作,如童庆炳编著的《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初步理解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学理论的兴趣。
完成以下几项任务:(1)书中阐述的理论问题,哪几点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请列出三种以上观点:童庆炳编著的《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一书,是运用审美学的方法对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作了深人探讨,揭示了大学的审美本质、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艺术规律。
在《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中,文学本质论的历史回顾、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方面对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谈到文学的本质,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使一种艺术生产过程,在文学的外壳形式下展现着内在的作为主体的“人”的情趣和意志。
我认为文学的本质如果泛化的讲是一切文明的本质,再细化精确那么就是人的力量的一种确认。
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对于规律而言是一切作品的共有的一个特性,对于文学我们通过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体裁样式,以及题材的选择构成了一类作品的本质,掌握这些本质的东西对于我们的感知、阅读是一种促进。
对于我们的创作也是一种无形的提升。
论及文学的结构,在结构主义认为,结构就是自足,结构一旦独立存在就可以给我们造成一种内在的、不变的阅读效果。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文学的表层结构和文学的深层结构。
对于表层结构我认为应该是我们平常视野(视角)的一种对于文章的结构安排发展,而对于深层结构我们应该看到它的内在因素的联系和导致这一个结构的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2)书中涉及到的具体文学作品,你阅读过几部,以其中一部为例,说说你的大致印象。
在书中涉及的众多文学作品当中,对于《巴黎圣母院》的印象最为深刻。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浪漫主义小说和美丑对比原则的美学主张得到极大发挥的代表之作。
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在这部小说中给阅读者的视觉和感知上造成了一重陌生化的阅读期待。
(3)和同学或老师进行一次交流,谈谈你学习这门课程的想法,列出你认为学习这门课程的几个难题。
对于《文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难点: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反映论、文学接受论和利用中外好的先进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现存的手头上能看到的作家、作品。
最终达到理论和具体作品分析相得益彰的效果。
2、语言在文学中存在方式与普通语言中的存在方式是不一样的,请结合具体文学作品,用文学基本属性概念中,文学呈现为语言蕴籍的观点阐释文学语言的蕴藉性特点。
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文学是以语言为基本的符号形式的,可以说语言是文学的一种最基本的属性。
语言在文学中的存在方式与在普通语言中不同。
普通语言往往简练实用、明白易懂;而在文学中,语言却总是有所蕴藉。
“蕴藉”往往被用来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语言状况。
比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读者要了解诗人诗里表达的意义——”我爱这土地”,就必须专心阅读他写的全部诗句,如果离开了诗人精心设置的语言系统,是无法知晓他内心要说的东西的。
可以肯定地说,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是诗人写诗、小说家写小说,都必须通过媒介而阅读语言。
正是通过语言系统并且在语言系统中,文学形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完整意义世界。
文学语言的语言性是指文学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意义。
所以,语言是文学的又一基本属性。
当然并非一切的语言作品都可以成为文学。
文学的语言应当具有一定的“文采”。
这里的“文采”,约略相当于今天所说的语言的形式美。
这与西方的“美的艺术”中的“美”的含义是相通的。
文学的语言与普通的消息性语言或科学语言不同,不只是要传达消息或者表述概念,而是要充分地运用语言本身的特性而造成富于美感效果的组织。
在这个意义上文学并不是要泛指一切语言性符号,而是特定地指具有一定文采的语言性符号。
《我爱这土地》的“文采”,正突出体现在:它的语词和语句的独特选择和组合,渲染出一种强烈的表达效果。
诗人设想自己是一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嘶哑”一词,表明它的喉咙并不圆润、清亮、婉转,而已遭受挫折,所以是受损伤的喉咙。
那么,这受损伤的喉咙急切地要歌唱什么呢?紧跟着是三个“这......”式排比句:“这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和“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这里的排比句富有文采,而且成功地渲染了诗人对于“土地”的炽热的情感。
阅读过程中,读者固然可以满足于语言表层意义的解读,但是只有深入表层以下继续频度,那样的话才能真正发现诗的内质,当然,这样理解并不意味着最后的理解,不同的读者完全可能从中“读”出不同的意义。
其实这首诗的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组合的语言蕴藉情形,在文学中具有一种普通性。
诗如此,小说、散文和剧本也是一样。
这表明,文学具有一种语言蕴藉属性,它可以通过表层意义而呈现深层意义。
语言蕴藉,表示文学作品语言的蕴藉深厚状况,即是指语言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的持续生发和衍生状态。
持续生发和衍生,是说透过语言的表层意义可以持续不断地牵引出深层意义,而这些深层意义之间可以彼此不同。
可见,语言蕴藉是说一种具体的语言表达可以蕴藉着多重不同的意义。
文学正具有这种语言蕴藉性。
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文本的认识(1)高雅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想性深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
具体表现为:语言形式创新、社会关怀、个性化趣味。
对于语言的形式创新,是说高雅文化文本总是善于总结前人的语言形式惯例,发现其中的传统活力和弊端,并从民间文化和大众文化中吸取资源,从而力求做出新的原创性努力。
比如,白居易的诗歌,它作为高雅文化文本是毋庸置疑的,而它的在语言上汲取百姓生活的丰富的营养更是不可忽视的。
社会关怀,知识分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强烈的责任感自觉地关心社会问题,尤其表现为不顾或冲破僵化文化控制而执意针砭时弊、揭露矛盾。
知识分子创造的高雅文化文本就往往体现在这一方面。
比如杜甫的诗、鲁迅的杂文和小说等等。
个性化趣味,是指高雅文化文本在关注社会、注意语言创新的同时往往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来关注人生、个体命运、社会现实。
比如同样是写历史,司马迁和司马光的写同一段历史的视角、旨趣都是不同的。
(2)大众文化文本是工业化和都市化以来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传输、注重满足普通市民的日常感性预约需要的一种文化文本。
其主要特征是: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文体的流行性和模式化;故事的类型化;观赏的日常性;效果的愉悦性。
比如我们大家熟悉的武侠小说,既有这么一句概括的语言:”不是美女爱英雄,就是奸臣害忠良。
”武侠小说往往构成了一种流行性的叙事模式,故事类型化,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愉悦之作。
文学概论》作业21、(1)文学媒介可以分为书写媒介、承载媒介和传达媒介。
是文学文本得以传播的外在物质形态及渠道,它包含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和网络媒介等类型。
现在大部分同学偏重与大众媒介和网络媒介形式的文本进行阅读。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今天飞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给人的信息量要求快、要求愈来愈来丰富阅读,而网络媒介以其传输和复制快捷、储存和提取简单;在传播过程中就有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传播性质,达到人和人的真正的即时沟通等等原因给阅读者带来到了新的体验。
大众媒体是向大量受众传送信息或娱乐节目的各种现代传播形式的总称,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电影、录音带等。
大众媒体以四方面的优势:表达上的广泛性(能表达最广泛的思想和情感);时间上的永久性(能表现就有永久性意义的事件);空间上的迅速性(能面向所有阶层的受众);受众阶层的统一性(能面向所有阶层的受众)得到了大家的欢迎。
2、你怎么样理解“媒介优先”理论,谈两种以上观点,并做简要论证。
文学媒介往往先于语言而对读者发挥作用,我们把作者写作和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首先依赖于媒介的状况,称为媒介优先。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此题仅需要两方面就可以了)(一)文学文本呈现于文学媒介。
常见到这样的认识:“当你接触文学作品时,首先接触的是它的语言”。
这一“常识”看似合理而其实不确切。
因为,它忽略一个在简单不过的事实:语言并不是直接地向读者呈现的,而是借助特定的文学传播媒介而间接呈现的。
这种媒介优先状况并不是现代人的新发明,古人早就做过探讨,只是没有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罢了。
如《庄子》中的:“世之所随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
”中间题揭示了“书”这一文学媒介在他那个时代文学传输中的基本作用:书是传播语言的媒介。
二)文学写作在媒介基础上实现。
使用什么样的媒介形式进行写作,是一个作家语言写作之前就已经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在我国古代,作家使用毛笔在宣纸上面写作,这就造成了一种趣味生动的“古典写作”方式:“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蔡邕《笔论》);毛笔和宣纸是一种不利于反复修改的媒介,因此,一个写作者常常要在心中反复涵泳之后,将要写下的文字“捻熟于胸”(郑板桥语),然后落笔成文。
在这里,毛笔和宣纸使”写“的个体存在向世界敞开;从运脘到走锋,从平息到畅怀,书写可以使”我“感受”我“的存在。
这事实上造就中国人的生活情怀和生命理想。
毛笔宣纸的文学也就相应呈现出”言约而意丰“(刘知几:《史通》)的特点。
钢笔出现以后,许多作家一度难以适应,尽管钢笔字还是要讲究形和字体,依旧可以保证汉字以书写者所”赋予“的形式呈现在纸上。
这时,采用断断续续的书写方法虽然变得更加经常,如创作副刊体的连载小说,但是,相对章节的完整还是必要的。
写作内在的连贯性仍然可以立足于钢笔书写的体验之中。
无论怎样,钢笔的出现为文学写作带来了速度,其直接的后果或者是多卷本、大部头文学作品得以批量”生产“出来。
可见,媒介优先,在作家那里也是这样的。
(三)文学媒介凸现文学文本的审美形态。
不同的时代的文学具有不同的传播媒介,也就相应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形态。
(详细内容参照课本P78—P79的内容)2、结合实例谈谈你对文学媒介的特点中任意一个特点的认识。
文学媒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在这里我们简单的谈谈语境依托性。
语境依托性是指文学媒介往往依托特定的社会文化状况而发生作用,包括社会组织机构、文化出版机制、教育机制、文化价值系统、人文学科体制等。
例如,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为例,在这篇小说发表之前半个世纪,西方机械印刷媒介就已经传入中国,但那时的中国还没有这种机械印刷媒介的以发挥作用的合适的文化语境,具体而言,还没有合适的文化市场,来有效的利用职业新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