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B测试规范

合集下载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是指对软件测试过程中应遵循的一系列规则和要求的描述。

它的目的是确保软件测试的效率和质量,提高软件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下面是一份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的示例,包括测试计划、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执行、缺陷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一、测试计划1. 编制详细的测试计划,明确测试的目标、范围、资源和进度。

2. 测试计划应根据实际项目情况进行调整和更新。

二、测试准备1. 确定测试环境,并对测试环境和系统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准备。

2. 确保测试所需的测试数据准备就绪。

3. 检查测试工具和相关软件是否安装完整并正常运行。

三、测试用例设计1. 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测试用例,确保覆盖功能点和场景。

2. 测试用例应具有可执行性、可复现性和可验证性。

3. 设计测试用例时应注重划分等价类和边界条件的测试用例。

四、测试执行1. 根据测试计划进行测试用例的执行,并记录测试结果。

2. 在测试执行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测试记录和缺陷报告,并将缺陷报告提交给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3. 当测试遇到问题时,应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解决。

五、缺陷管理1. 对测试中发现的缺陷,应及时记录并进行分类和优先级划分。

2. 缺陷应进行合理的跟踪和管理,直到完成修复并确认已解决。

3. 完成对缺陷的跟踪和管理后,进行缺陷的统计和分析,并提供给相关人员进行参考。

六、测试评审1. 定期进行测试评审,对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提出测试改进措施的建议。

2. 对测试评审的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

七、测试文档管理1. 对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文档,包括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结果、缺陷报告等进行管理和归档。

2. 对测试文档进行版本控制,并进行适当的备份。

八、沟通与协调1. 在测试过程中要与开发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及时解决问题和协调工作。

2. 对重要的问题和进展要进行记录和报告。

上述是一份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的示例,可以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听力测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听力测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听力测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听力测试是一种常见的语言测试方式,广泛应用于学术、职业和日常生活中。

通过听力测试,我们能够评估一个人对听觉输入的理解能力和语言处理能力。

本文将介绍听力测试的操作流程以及常用的评分标准。

一、操作流程听力测试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测试目标:在进行听力测试之前,需要明确测试的目标和用途。

测试目标可以包括评估听力水平、识别语调、理解口语交际等。

2. 编制测试材料:根据测试目标,编制合适的听力测试材料。

材料可以包括录音、视频、对话等形式。

要确保材料的内容和难度适合被测试者。

3. 设计测试流程:确定测试的具体流程,包括测试时间、答题形式(选择题、填空题等)、评分方式等。

测试流程应该简单清晰,确保被测试者能够顺利完成。

4. 进行听力测试:按照设计好的流程,进行听力测试。

测试可以在实验室、教室或在线平台上进行。

被测试者需要仔细听取材料并根据要求完成答题。

5. 录入答案及评分:将被测试者的答案录入系统,并根据预先设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评分可以根据正确率、理解程度、语音准确性等方面进行。

6. 总结结果及反馈:将评分结果总结,向被测试者提供相关反馈。

可以采用标准得分、等级划分等方式呈现结果。

二、评分标准在听力测试中,评分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题型、难度、听力能力的层次等。

以下是常用的评分标准:1. 正确率评分:根据被测试者答对的题目数量计算得分。

正确率评分一般适用于选择题、填空题等答案具体的题型。

2. 部分正确评分:对于要求简略回答的问题,根据回答的准确程度给予部分分数。

部分正确评分可以更全面地反映被测试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完整性评分:对于要求连贯回答或者完整句子回答的问题,根据回答的完整性给予分数。

完整性评分可以评估被测试者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部分听清评分:根据被测试者听清的程度给予部分分数。

这种评分标准适用于有多个关键信息的听力材料,被测试者能够听清部分信息。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是指在进行软件测试过程中所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它能够确保测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

一、测试准备规范1. 定义测试目标和范围,明确测试的重点和测试的边界。

2. 根据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编写测试用例,确保测试用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确定测试环境和测试工具,包括硬件环境、操作系统和网络环境。

4. 准备测试数据,包括正常数据、边界数据和异常数据。

二、测试执行规范1. 执行测试用例,按照测试计划进行测试,确保每个测试用例都得到执行。

2. 记录测试结果,包括测试用例的执行结果和测试中发现的问题。

3. 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和优先级排序,确保问题的准确性和重要性。

4. 及时反馈测试结果,包括测试报告和问题报告,确保测试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问题管理规范1. 对于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记录和跟踪,确保问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对问题进行分类和优先级排序,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优先处理。

3. 每个问题都应该有唯一的标识符,方便追踪和统计问题的处理情况。

4. 对问题的处理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包括问题的解决时间和解决方案。

四、测试评审规范1. 在测试之前和测试之后进行测试评审,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 对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进行评审,确保测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对测试结果和问题报告进行评审,确保问题的准确性和处理情况的合理性。

4. 对测试过程和测试方法进行评审,确保测试的规范性和标准化。

五、测试验收规范1. 根据测试计划和测试报告进行测试验收,确保测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 验收测试结果和问题处理情况,确保问题的解决情况和产品的质量。

3. 对测试报告进行评审和归档,为后续的版本迭代和项目复盘提供参考。

4. 在测试验收过程中进行总结和反馈,为下一次测试工作提供经验和教训。

总结起来,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包括测试准备规范、测试执行规范、问题管理规范、测试评审规范和测试验收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大学英语试卷 考试规范(全英)---《英语测试学》

大学英语试卷 考试规范(全英)---《英语测试学》

SPECIFICATION FOR THE TESTTest PurposeThe test is a proficient test designed to measure how much the students have learnt with referent to English course before attending college.Test DomainTheoretical Construct:Students’ ability to process integrated skills in the teaching syllabus within limited time.Operations:Listening:1) be able to catch the main idea of the dialogue or text.2) be able to get details of a relevant specified need.3) be able to write down the needed information.Grammar and V ocabulary:1) be able to use right grammar rules as required in the teaching syllabus.2) be able to deduce the meaning of an unknown word from context.3) be able to distinguish synonyms, antonyms, etc.Reading:1)be able to scan text to locate specific information.2)be able to search through text to decide on the overall idea.3)be able to get detailed information of the text.4)be able to recognize certain words and translate sentences accurately.Writing;1)be able use organizational and logical skills to answer questions with own words.2)be able to address the writing task effectively.3)be able to write correct and appropriate sentences.4)be able to demonstrate an adequately developed structure with clearly stated main ideas and sufficientsupporting details.5)be able to make no mistakes of vocabulary, spelling or syntax, and display an adequate ability to usethe language with appropriacy.Spoken English Test:1)be able to read certain passages with good pronunciation and proper tone.2)be able to talk with others accurately and fluently with no grammar mistakes.Test TakersFreshmen from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hey are native speaker of Chinese, both male and female.Test ContentTest Types:dialogue and passages (Listening), multiple-choices and description (Grammar and Vocabulary), narration (Reading), argument(Writing), exposition and dialogue (Spoken English Test)Test LengthListening: there will be one dialogue with 150 words and one passage with 250 words.Grammar and V ocabulary: there will be 20 multiple-choices and one cloze with 200 words around.Reading: there will be one text of about 200 words.Spoken English Test: there will be one passage of about 150 words.Test MethodDiscrete-point test and integrative test ar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emphasis on the latter. Both direct and indirect test methods will be used to assess students’ writing.Test Tasks and Item TypesTest Organization and WeighingTime DurationThe test should be completed within 90 minutes.Scoring CriteriaFor the selected-response type or items, a standard key is provided. (omitted)For the constructed-response type tasks or items, scoring criteria are provided as follows: Essay writing:Spoken English Test:Spoken English Test AdministrationIt is advised that students be informed of the procedures of test administration beforehand.1)Supervisors should inform students of the procedure of test administration.2)At the end of 15 minutes, supervisors collect answer sheets within 5 minutes, and then the speaking test begins.3)Try to direct students into their topics if they made few mistakes but not allowed to help students in reading.4)The test should be accomplished within 10 minutes.Test Development Chart。

测试标准规范

测试标准规范

测试标准规范
引言
该文档旨在规范测试过程中的操作标准与方法,以确保测试环
节的高效并最终保证产品的质量。

本文档适用于全公司范围内的测
试工作。

测试计划
1. 测试计划应在项目启动之初制定。

2. 测试计划应包括测试目标、测试过程、测试时间、测试人员、测试范围等内容。

3. 测试计划应得到项目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的确认并得
到相应的批准。

测试用例设计
1. 测试用例应基于需求、设计文档等编写,并对测试用例进行
分类管理。

2. 测试用例应能涵盖所有需求,包括正常场景、异常场景等。

3. 测试用例应简明扼要且易于理解。

4. 测试用例应得到相应的验证及确认。

测试执行
1. 测试执行应按照测试计划执行。

2. 测试执行应记录测试结果、测试用例覆盖率等信息。

3. 测试执行应及时反馈测试结果,如存在问题应及时汇报并协
助开发人员进行问题定位。

测试报告
1. 测试报告应在本轮测试结束后及时编写。

2. 测试报告应说明测试过程、测试结果、问题总结及建议等。

3. 测试报告应得到项目经理、开发人员的确认并得到相应的批准。

结论
测试是一项关键的环节,良好的测试管理能最终提高产品质量
及用户体验。

该文档所列举的测试计划、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执行、测试报告等方面作为标准规范,应在测试实施中得到严格遵守。

测试规范及流程范文

测试规范及流程范文

测试规范及流程范文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保证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为了保证测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软件开发团队需要遵循一定的测试规范和流程。

以下是测试规范及流程的一般示例,供参考。

一、测试规范1.测试文档规范:测试团队需要编写详细的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等文档,以便跟踪和记录测试过程和结果。

2.测试用例规范:测试用例应该覆盖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并包括正常情况和异常情况的测试场景。

每个测试用例应该清楚地描述输入、输出和预期结果。

3.缺陷管理规范: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应该及时记录,并按照严重程度和优先级进行分类和处理。

对于已修复的缺陷,需要进行验证测试,以确保修复的有效性。

4.代码管理规范:开发团队应该使用版本控制工具对代码进行管理,并保证每个版本都是可测试的。

测试团队需要及时获取最新的代码版本,并在测试过程中密切关注代码更改。

5.测试环境规范:测试团队需要搭建稳定可靠的测试环境,包括硬件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

测试环境应该与实际使用环境尽可能一致。

6.测试数据规范:测试团队需要准备充分的测试数据,包括正常数据和异常数据。

测试数据应该覆盖各种情况,以验证软件在不同输入条件下的行为。

7.测试周期规范:测试团队需要在软件开发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等。

每个测试阶段需要明确测试目标和测试标准。

8.团队合作规范:测试团队需要与开发团队、项目经理和用户密切合作,及时沟通测试需求和进度,并共同解决测试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

二、测试流程1.需求分析:测试团队需要仔细分析软件需求文档,理解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并与开发团队和项目经理讨论测试策略和测试计划。

2.测试计划:测试团队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编写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测试资源、测试进度和测试方法等。

测试计划需要得到项目经理和开发团队的确认和支持。

3.测试用例设计:测试团队根据需求分析和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包括正常情况和异常情况的测试场景。

国家普通话水平等级计算机辅助测试应试指南

国家普通话水平等级计算机辅助测试应试指南

国家普通话水平等级计算机辅助测试应试指南报告书
一、概述
中国家普通话水平等级计算机辅助测试(CCTR)是一种根据普通话统
一测试大纲,以及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的语言测试。

它是以国家普通话统
一水平测试为基础,结合计算机实施测试的一种考试模式。

其目的是根据
考试要求,运用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解决国家普通话水平等级考试的质
量管理,提高考试的准确性和合法性,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的普通话考试。

二、考试内容
1、语言测试范围:CCTR考试覆盖了国家普通话水平大纲中涵盖的全
部测试项。

包括口语、读写、书写等多方面,并结合大纲对普通话进行全
面json检测,以确保考试的准确性。

2、答卷方式:CCTR考试使用计算机辅助答卷方式,考生需要在电脑
上键入答案,并需要依据答题要求完成考试。

3、时间:CCTR考试共考试2小时,在此期间,考生需要按照答题要
求准备答卷,系统将会根据考生答卷的质量评定成绩。

三、考试要求
1、口语考试:口语考试是CCTR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需要准备
和表达普通话句子,朗读文章等,并且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发音和语
音表达。

2、书写考试:书写考试是考查考生书写能力的考试,考生需要准备
一定数量的文章,并且要按照普通话的标准进行书写。

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测试(解决问题)等级标准

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测试(解决问题)等级标准

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测试解决问题能力等级标准1.初级标准:有基本的问题意识,能用常见的工具和方法分析简单问题并找出导致现状的原因,提出一个以上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支持他人或听从他人的建议,尝试用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按程序逐步检查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描述解决结果和提出修正意见。

能适应一般工作性对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

初级过程测评要求:1.能确认问题的状况和影响,检查是否知道何为正常情况,能正确地收集和处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2.在他人的帮助下,认识资源和条件,做出工作计划,并决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3.能简单通过测试、观察、测量或询问等方法进行检查,说明跟踪事态发展的结果,采取措施修正和反馈。

初级笔试要求:1.能简单了解问题的类型、分析问题的方法,简单掌握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方法与技巧;2.能理解解决问题的决策程序和方法、创新思维技巧和方法、判断推理的知识与技巧;3.能够对解决问题案例进行简单分析,做出较为合理的判断并提出评估与修正方案。

2.中级标准:有良好的问题意识,能用常见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较复杂的问题并找出导致现状的原因,提出两个以上解决问题的方案,能使用一些不熟悉的资源,至少用一个办法来解决问题,按程序逐步检查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清楚地描述解决结果和提出修正意见。

能适应较复杂的工作对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

中级过程测评要求:1.能清晰明确问题的状况和影响,明确理解何为正常情况,能正确地收集和处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2.能正确认识资源和条件,做出工作计划,并合理地决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3.能基本通过测试、观察、测量或询问等方法进行检查,合理说明跟踪事态发展的结果,采取措施修正和反馈。

中级笔试要求:1.能清晰理解问题,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能清晰理解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方法与技巧;2.能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决策程序和方法、创新思维技巧和方法、判断推理的知识与技巧;3.能够对解决问题案例进行合理而较复杂的分析,做出较为合理的判断并提出合适的评估与修正方案。

2024计算机四级软件测试工程师考试大纲

2024计算机四级软件测试工程师考试大纲

2024计算机四级软件测试工程师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和要求1.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了解软件测试的流程和技术。

3.能够独立进行软件测试活动。

4.具备熟练使用软件测试工具的能力。

5.具备分析和解决常见软件缺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1.软件测试理论基础(1)软件测试的定义、目标和原则。

(2)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的关系和区别。

(3)软件测试过程的概念和流程。

(4)软件测试的分类和层次。

(5)软件测试中的测试用例设计技术。

(6)软件测试中的缺陷管理和跟踪技术。

2.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1)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的概念和区别。

(2)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和兼容性测试的方法和技术。

(3)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的方法和技术。

(4)验证和确认测试的方法和技术。

(5)自动化测试的概念和工具。

3.软件测试工具的使用(1)常见软件测试工具的功能和特点。

(2)软件测试工具的选择和比较。

(3)软件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4)软件测试工具的扩展和定制。

4.软件测试项目管理(1)软件测试项目的组织和管理。

(2)软件测试计划和进度的制定和管理。

(3)软件测试资源的配置和管理。

5.软件测试质量保证(1)软件测试质量的评估和监控。

(2)软件测试过程的改进和优化。

三、考试要求1.理论知识扎实,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实践能力强,具备独立进行软件测试活动的能力。

3.技术水平高,熟练使用软件测试工具进行测试。

4.问题解决能力强,具备分析和解决常见软件缺陷的能力。

5.语言表达能力好,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软件测试相关的概念和方法。

四、参考资料根据考试内容的不同,可参考以下资料:1.《软件测试基础教程》3.《软件测试实践与案例分析》4.《软件测试流程与方法论》5.《软件测试管理与质量保证》以上为2024年计算机四级软件测试工程师考试的大纲,考生可以根据大纲的要求进行备考,重点复习各个考试内容,并查阅相关参考资料进行深入学习。

istqb通过标准

istqb通过标准

ISTQB(International Software Testing Qualification Board)即国际软件测试认证委员会,负责制定和推广国际通用的软件测试资质认证标准。

其认证考试分为初级(Foundation Level)、高级(Advanced Level)和专家级(Expert Level)三个级别。

对于初级认证,任何人都可以参加考试,没有工作经验要求。

对于高级认证,考生需要通过初级考试,并且具备三年以上的软件测试经验。

对于专家级认证,考生需要通过高级认证中的两个或三个模块的考试,并且具备七年以上的软件测试经验。

ISTQB认证考试的内容包括软件测试基础、软件生命周期中的测试、静态技术、测试设计技术、测试管理以及软件测试工具等多个方面。

考试形式为单选题,考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

需要注意的是,ISTQB认证并不是强制性的,但是持有ISTQB认证对于求职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加分项,可以证明其具备一定的软件测试能力和专业知识。

同时,ISTQB认证也是国际性的,其证书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使用。

软件等级保护 测试标准

软件等级保护 测试标准

软件等级保护测试标准
软件等级保护测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网络安全部分:应制作符合当前运行条件的拓扑图;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的配置应符合规定,如Vlan划分和Vlan逻辑隔离,QOS流量控制方法,访问控制策略,IP/MAC关联关键网络设备和服务器;应配备网络审计设备、入侵检测或防御设备;交换机和防火墙的身份识别系统应满足用户名密码复杂性对策、登录浏览失败解决系统、用户角色和权限管理等保证规定;需要提供冗余设计的网络链路、关键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

2. 主机安全部分:测评对象包括终端和服务器等设备中的操作系统(包括宿主机和虚拟机操作系统)和移动终端等。

应核查是否安装了防恶意代码软件或相应功能的软件;以及是否定期进行升级和更新防恶意代码库。

3. 应用安全部分:提供可信验证的设备或组件测评对象,应核查是否基于可信根对计算设备的引导程序、系统程序等进行可信验证,以及当检测到计算设备的可信性受到破坏后是否进行报警。

4. 数据安全部分:该测评单元要求应采用校验技术保证重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

此外,测评的实施应基于确定测评指标进行,并对每项指标进行符合性检查。

单元判定也应基于测评实施的结果进行,如果所有测评指标均符合要求,则符合本测评单元指标要求,否则不符合或部分符合本测评单元指标要求。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软件等级保护相关政策文件或咨询专业技术人员。

等级保护2.0四级通用要求测评方法

等级保护2.0四级通用要求测评方法

安全物理环境物理位置选择测评单元(L4-PES1-01)该测评单元包括以下要求:a)测评指标:机房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b)测评对象:记录类文档和机房。

c)测评实施包括以下内容:1)应核查所在建筑物是否具有建筑物抗震设防审批文档;2)应核查是否不存在雨水渗漏;3)应核查门窗是否不存在因风导致的尘土严重;4)应核查屋顶、墙体、门窗和地面等是否不存在破损开裂。

d)单元判定:如果1)~4)均为肯定,则符合本测评单元指标要求,否则不符合或部分符合本测评单元指标要求。

测评单元(L4-PES1-02)该测评单元包括以下要求:a)测评指标: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顶层或地下室,否则应加强防水和防潮措施。

b)测评对象:机房。

测评实施:应核查机房是否不位于所在建筑物的顶层或地下室,如果否,则核查机房是否采取了防水和防潮措施。

d)单元判定:如果以上测评实施内容为肯定,则符合本测评单元指标要求,否则不符合本测评单元指标要求。

物理访问控制测评单元(L4-PES1-03)该测评单元包括以下要求:a)测评指标:机房出入口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b)测评对象:机房电子门禁系统。

c)测评实施包括以下内容:1)应核查出人口是否配置电子门禁系统;2)应核查电子门禁系统是否可以鉴别、记录进入的人员信息。

d)单元判定:如果1)和2)均为肯定,则符合本测评单元指标要求,否则不符合或部分符合本测评单元指标要求。

测评单元(L4-PES1-04)该测评单元包括以下要求:a)测评指标:重要区域应配置第二道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b)测评对象:机房电子门禁系统。

c)测评实施包括以下内容:1)应核查重要区域出人口是否配置第二道电子门禁系统;2)应核查电子门禁系统是否可以鉴别、记录进入的人员信息。

d)单元判定:如果1)和2)均为肯定,则符合本测评单元指标要求,否则不符合或部分符合本测评单元指标要求。

在信息安全等级测评中,基本要求

在信息安全等级测评中,基本要求

在信息安全等级测评中,基本要求1. 信息安全等级测评的重要性信息安全等级测评是评估和确认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的过程,对于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至关重要。

在信息安全等级测评中,满足基本要求是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的前提。

2. 基本要求的内容信息安全等级测评的基本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认证与授权的管理:对用户的身份认证和授权进行合理管理,确保合法用户获得适当的权限访问系统资源。

- 访问控制的管理:实施有效的访问控制措施,限制未授权人员对系统资源的访问,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 安全漏洞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确保系统不受已知漏洞的威胁。

- 安全策略的执行:执行安全策略和规范,确保系统运行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 安全培训与认识:对系统管理人员和用户进行信息安全意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3. 系统完整性的保证满足信息安全等级测评的基本要求,能够保证信息系统的完整性。

在信息系统中,完整性是指数据不被恶意篡改或意外破坏的状态。

通过满足基本要求,系统能够防范外部攻击和内部错操作对系统完整性的影响。

4. 信息安全等级测评的重要意义信息安全等级测评的基本要求不仅是对信息系统安全性的保障,更是对信息安全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性管理的要求。

通过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可以帮助组织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为信息安全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另外,信息安全等级测评对于在全球范围内商业和公共部门的国际竞争是必需的。

只有通过信息安全等级测评,企业和组织才能证明其信息系统具有足够的安全等级,达到国际标准要求,保障其业务的安全和可靠。

在信息安全等级测评中,满足基本要求是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保障。

信息安全等级测评不仅对组织自身的信息安全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更是对国际竞争力的必需。

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满足基本要求,能够为组织在信息化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在信息安全等级测评中,基本要求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确保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英语测试考试规范

英语测试考试规范

英语测试考试规范英语测试考试规范讨论近年来,英语测试考试规范成为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规范的重要性、规范的内容以及规范遵守的意义等方面展开讨论。

规范的制定是为了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无论是学习者还是教育机构,规范的制定和执行都是必要的。

规范涵盖了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评分标准等方面的要求,确保了所有考生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考试,能够公平竞争。

同时,规范的制定还有助于提高考试的准确性,确保评分的客观性和一致性。

规范的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

首先,考试的内容应该与教育目标和学习者所学内容相符,以确保考试的有效性。

其次,考试的形式应该设计得合理,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确保考试的科学性。

此外,评卷标准也是规范中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明确评分标准,提供给评卷人员参考,以确保评分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遵守规范对于考生和教育机构都有重要意义。

首先,对于考生来说,遵守规范可以提高他们的考试技巧和策略。

只有了解和掌握规范,他们才能更好地备考并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其次,规范的遵守可以确保考试的公正和准确,从而保证考生的权益和学业发展。

对于教育机构来说,遵守规范可以提升机构的声誉和专业水平,并加强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和交流。

然而,在规范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

首先,规范的制定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各方的合作和共识。

其次,规范的执行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和设备来保障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此外,规范的更新和修改也需要与时俱进,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和学科发展的进步而调整。

综上所述,英语测试考试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规范的内容应包括考试的内容、形式和评分标准等方面的要求。

遵守规范对于考生和教育机构都有重要意义。

然而,规范的制定和执行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难点。

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确保规范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等级保护测评项目测评方案_2级和3级标准

等级保护测评项目测评方案_2级和3级标准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项目测评方案广州华南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二〇一六年目录第一章概述 (3)第二章测评基本原则 (4)一、客观性和公正性原则 (4)二、经济性和可重用性原则 (4)三、可重复性和可再现性原则 (4)四、结果完善性原则 (4)第三章测评安全目标(2级) (5)一、技术目标 (5)二、管理目标 (6)第四章测评内容 (9)一、资料审查 (10)二、核查测试 (10)三、综合评估 (10)第五章项目实施 (12)一、实施流程 (12)二、测评工具 (13)2.1 调查问卷 (13)2.2 系统安全性技术检查工具 (13)2.3 测评工具使用原则 (13)三、测评方法 (14)第六章项目管理 (15)一、项目组织计划 (15)二、项目成员组成与职责划分 (15)三、项目沟通 (16)3.1 日常沟通,记录和备忘录 (16)3.2 报告 (16)3.3 正式会议 (16)第七章附录:等级保护评测准则 (19)一、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2 级测评准则 (19)1.1 基本要求 (19)1.2 评估测评准则 (31)二、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3 级测评准则 (88)基本要求 (88)评估测评准则 (108)第一章概述2003 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 号)以及 2004 年 9 月四部委局联合签发的《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文件明确指出,“要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统,抓紧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指南。

”2009 年 4 月广东省公安厅、省保密局、密码管理局和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发文《广东省深化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方案》(粤公通字[2009]45 号)中又再次指出,“通过深化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全面推动重要信息系统安全整改和测评工作,增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整体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更加突出重点、统一规范、科学合理,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建设”。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1 目的对软件产品(项目)的特性进行测试,以确保产品(项目)的符合性。

2 范围适用于产品(项目)开发阶段及实施阶段的测试。

3 职责3.1 项目经理负责测试活动的申请、明确测试内容并将测试产品(项目)提交。

3.2 测试组成员负责测试用例的设计、编写和测试实施。

3.3 测试经理负责组织测试过程,执行完成后的统计分析与总结。

4 工作程序4.1 测试启动4.1.1 在产品(项目)开发完成阶段,由项目经理提交测试申请,测试经理组织编写测试大纲和测试进度计划。

4.1.2 测试经理参照测试大纲,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立测试小组。

4.2 测试4.2.1除单元测试以外,在进行各种测试前应做好下述准备:a、配备测试用的硬件环境;b、建立相应的运行环境和网络环境;c、准备测试数据;d、组织和培训测试人员;e、制定测试计划。

4.2.2 测试依据测试大纲、测试计划、测试用例、需求分析文档、设计说明书、上阶段测试记录、上版软件产品用户反馈意见记录和顾客提供的相关项目资料等。

4.2.3 测试计划的制定4.2.3.1各阶段的测试计划内容应包括测试时间、人员安排、设备环境的建立、测试记录、统计方法、问题反馈处理办法、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等。

4.2.3.2 测试人员或组长制定单元测试计划、系统测试计划、验收测试计划,提交测试经理批准后执行。

4.2.4 测试用例的设计4.2.4.1 单元测试用例的设计测试组成员根据单元测试计划并参阅详细设计说明书,针对详细设计说明书的每一个模块,设计出合理适用的单元测试用例,并指出用黑盒或(和)白盒方法进行测试。

测试经理确认测试用例是否充分覆盖,并组织项目室、技术室、测试室有关人员对测试用例进行评审并将白盒及黑盒测试用例分开,具体操作可参见《软件评审作业指导书》。

4.2.4.2 系统测试用例的设计测试组成员根据系统测试计划,参阅概要设计说明书、需求分析文档和用户提出的系统性能方面的要求,针对需求分析报告及功能规格说明书中描述的功能需求和概要设计说明书中描述的模块集成情况分别设计出适用的黑盒测试用例或(和)集成模块的白盒测试用例分析文档,测试用例应覆盖所有的功能点,(若因条件所限,不能进行测试的,应在测试报告中说明。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测评指标(二级与三级)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测评指标(二级与三级)

1.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测评指标等级保护的测评技术指标至少覆盖各系统等保二级、等级保三级的全部指标1.1.等级保护二级测评基本指标分类子类基本要求物理安全物理位置的选择(G2)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物理访问控制(G2)机房出入口应安排专人值守,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需进入机房的来访人员应经过申请和审批流程,并限制和监控其活动范围防盗窃和防破坏(G2)应将主要设备放置在机房内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记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处,可铺设在地下或管道中应对介质分类标识,存储在介质库或档案室中主机房应安装必要的防盗报警设施防雷击(G2)机房建筑应设置避雷装置机房应设置交流电源地线防火(G2)机房应设置灭火设备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防水和防潮(G2)水管安装,不得穿过机房屋顶和活动地板下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防静电(G2)关键设备应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温湿度控制(G2)机房应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设施,使机房温、湿度的变化在设备运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电力供应(A2)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应提供短期的备用电力供应,至少满足关键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电磁防护(S2)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免互相干扰网络安全结构安全(G2)应保证关键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应保证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的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应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重要性和所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划分不同的子网或网段,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子网、网段分配地址段访问控制(G2)应在网络边界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启用访问控制功能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拒绝访问的能力,控制粒度为网段级应按用户和系统之间的允许访问规则,决定允许或拒绝用户对受控系统进行资源访问,控制粒度为单个用户应限制具有拨号访问权限的用户数量安全审计(G2)应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记录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边界完整性检查(S2)应能够对内部网络中出现的内部用户未通过准许私自联到外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入侵防范(G2)应在网络边界处监视以下攻击行为:端口扫描、强力攻击、木马后门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IP 碎片攻击和网络蠕虫攻击等网络设备防护(G2)应对登录网络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应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员登录地址进行限制网络设备用户的标识应唯一身份鉴别信息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当网络登录连接超时自动退出等措施当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主机安全身份鉴别(S2)应对登录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管理用户身份标识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应启用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措施当对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应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用户名,确保用户名具有唯一性访问控制(S2)应启用访问控制功能,依据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应实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应限制默认帐户的访问权限,重命名系统默认帐户,修改这些帐户的默认口令应及时删除多余的、过期的帐户、避免共享帐户的存在安全审计(G2)审计范围应覆盖到服务器上的每个操作系统用户和数据库用户审计内容应包括重要用户行为、系统资源的异常使用和重要系统命令的使用等系统内重要的安全相关事件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时间、类型、主体标识、客体标识和结果等应保护审计记录,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入侵防范(G2)操作系统应遵循最小安装的原则,仅安装需要的组件和应用程序,并通过设置升级服务器等方式保持系统补丁及时得到更新恶意代码防范(G2)应安装防恶意代码软件,并及时更新防恶意代码软件版本和恶意代码库应支持防恶意代码软件的统一管理资源控制(A2)应通过设定终端接入方式、网络地址范围等条件限制终端登录应根据安全策略设置登录终端的操作超时锁定应限制单个用户对系统资源的最大或最小使用限度应用安全身份鉴别(S2)应提供专用的登录控制模块对登录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应提供用户身份标识唯一和鉴别信息复杂度检查功能,保证应用系统中不存在重复用户身份标识,身份鉴别信息不易被冒用应提供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措施应启用身份鉴别、用户身份标识唯一性检查、用户身份鉴别信息复杂度检查以及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并根据安全策略配置相关参数访问控制(S2)应提供访问控制功能,依据安全策略控制用户对文件、数据库表等客体的访问访问控制的覆盖范围应包括与资源访问相关的主体、客体及它们之间的操作应由授权主体配置访问控制策略,并严格限制默认帐户的访问权限应授予不同帐户为完成各自承担任务所需的最小权限,并在它们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安全审计(G2)应提供覆盖到每个用户的安全审计功能,对应用系统重要安全事件进行审计应保证无法删除、修改或覆盖审计记录审计记录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事件日期、时间、发起者信息、类型、描述和结果等通信完整性(S2)应采用校验码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通信保密性(S2)在通信双方建立连接之前,应用系统应利用密码技术进行会话初始化验证应对通信过程中的敏感信息字段进行加密软件容错(A2)应提供数据有效性检验功能,保证通过人机接口输入或通过通信接口输入的数据格式或长度符合系统设定要求在故障发生时,应用系统应能够继续提供一部分功能,确保能够实施必要的措施资源控制(A2)当应用系统的通信双方中的一方在一段时间内未作任何响应,另一方应能够自动结束会话应能够对应用系统的最大并发会话连接数进行限制应能够对单个帐户的多重并发会话进行限制数据安全及备份恢复数据完整性(S2)应能够检测到鉴别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完整性受到破坏数据保密性(S2)应采用加密或其他保护措施实现鉴别信息的存储保密性备份和恢复(A2)应能够对重要信息进行备份和恢复应提供关键网络设备、通信线路和数据处理系统的硬件冗余,保证系统的可用性安全管理制度管理制度(G2)应制定信息安全工作的总体方针和安全策略,说明机构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范围、原则和安全框架等应对安全管理活动中重要的管理内容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应对安全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执行的重要管理操作建立操作规程制定和发布(G2)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论证和审定应将安全管理制度以某种方式发布到相关人员手中评审和修订(G2)应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审,对存在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安全管理机构岗位设置(G2)应设立安全主管、安全管理各个方面的负责人岗位,并定义各负责人的职责应设立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岗位,并定义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人员配备(G2)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安全管理员不能兼任网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等授权和审批(G2)应根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明确授权审批部门及批准人,对系统投入运行、网络系统接入和重要资源的访问等关键活动进行审批应针对关键活动建立审批流程,并由批准人签字确认沟通和合作(G2)应加强各类管理人员之间、组织内部机构之间以及信息安全职能部门内部的合作与沟通应加强与兄弟单位、xx单位机关、电信公司的合作与沟通审核和检查(G2)安全管理员应负责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系统日常运行、系统漏洞和数据备份等情况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录用(G2)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人员录用应规范人员录用过程,对被录用人员的身份、背景和专业资格等进行审查,对其所具有的技术技能进行考核应与从事关键岗位的人员签署保密协议人员离岗(G2)应规范人员离岗过程,及时终止离岗员工的所有访问权限应取回各种身份证件、钥匙、徽章等以及机构提供的软硬件设备应办理严格的调离手续人员考核(G2)应定期对各个岗位的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及安全认知的考核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G2)应对各类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和相关安全技术培训应告知人员相关的安全责任和惩戒措施,并对违反违背安全策略和规定的人员进行惩戒应制定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对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等进行培训外部人员访问管理(G2)应确保在外部人员访问受控区域前得到授权或审批,批准后由专人全程陪同或监督,并登记备案系统建设管理系统定级(G2)应明确信息系统的边界和安全保护等级应以书面的形式说明信息系统确定为某个安全保护等级的方法和理由应确保信息系统的定级结果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安全方案设计(G2)应根据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选择基本安全措施,依据风险分析的结果补充和调整安全措施应以书面形式描述对系统的安全保护要求、策略和措施等内容,形成系统的安全方案应对安全方案进行细化,形成能指导安全系统建设、安全产品采购和使用的详细设计方案应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安全技术专家对安全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进行论证和审定,并且经过批准后,才能正式实施产品采购和使用(G2)应确保安全产品采购和使用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应确保密码产品采购和使用符合国家密码主管部门的要求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负责产品的采购自行软件开发(G2)应确保开发环境与实际运行环境物理分开应制定软件开发管理制度,明确说明开发过程的控制方法和人员行为准则应确保提供软件设计的相关文档和使用指南,并由专人负责保管外包软件开发(G2)应根据开发要求检测软件质量应确保提供软件设计的相关文档和使用指南应在软件安装之前检测软件包中可能存在的恶意代码应要求开发单位提供软件源代码,并审查软件中可能存在的后门工程实施(G2)应指定或授权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工程实施过程的管理应制定详细的工程实施方案,控制工程实施过程测试验收(G2)应对系统进行安全性测试验收在测试验收前应根据设计方案或合同要求等制订测试验收方案,在测试验收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测试验收结果,并形成测试验收报告应组织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对系统测试验收报告进行审定,并签字确认系统交付(G2)应制定系统交付清单,并根据交付清单对所交接的设备、软件和文档等进行清点应对负责系统运行维护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应确保提供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文档和指导用户进行系统运行维护的文档安全服务商选择(G2)应确保安全服务商的选择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应与选定的安全服务商签订与安全相关的协议,明确约定相关责任应确保选定的安全服务商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承诺,必要的与其签订服务合同系统运维管理环境管理(G2)应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定期对机房供配电、空调、温湿度控制等设施进行维护管理应配备机房安全管理人员,对机房的出入、服务器的开机或关机等工作进行管理应建立机房安全管理制度,对有关机房物理访问,物品带进、带出机房和机房环境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作出规定应加强对办公环境的保密性管理,包括工作人员调离办公室应立即交还该办公室钥匙和不在办公区接待来访人员等资产管理(G2)应编制与信息系统相关的资产清单,包括资产责任部门、重要程度和所处位置等内容应建立资产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信息系统资产管理的责任人员或责任部门,并规范资产管理和使用的行为介质管理(G2)应确保介质存放在安全的环境中,对各类介质进行控制和保护,并实行存储环境专人管理应对介质归档和查询等过程进行记录,并根据存档介质的目录清单定期盘点应对需要送出维修或销毁的介质,首先清除其中的敏感数据,防止信息的非法泄漏应根据所承载数据和软件的重要程度对介质进行分类和标识管理设备管理(G2)应对信息系统相关的各种设备(包括备份和冗余设备)、线路等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定期进行维护管理应建立基于申报、审批和专人负责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对信息系统的各种软硬件设备的选型、采购、发放和领用等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应对终端计算机、工作站、便携机、系统和网络等设备的操作和使用进行规范化管理,按操作规程实现关键设备(包括备份和冗余设备)的启动/停止、加电/断电等操作应确保信息处理设备必须经过审批才能带离机房或办公地点网络安全管理(G2)应指定人员对网络进行管理,负责运行日志、网络监控记录的日常维护和报警信息分析和处理工作应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对网络安全配置、日志保存时间、安全策略、升级与打补丁、口令更新周期等方面作出规定应根据厂家提供的软件升级版本对网络设备进行更新,并在更新前对现有的重要文件进行备份应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对发现的网络系统安全漏洞进行及时的修补应对网络设备的配置文件进行定期备份应保证所有与外部系统的连接均得到授权和批准系统安全管理(G2)应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安全分析确定系统的访问控制策略应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对发现的系统安全漏洞及时进行修补应安装系统的最新补丁程序,在安装系统补丁前,应首先在测试环境中测试通过,并对重要文件进行备份后,方可实施系统补丁程序的安装应建立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对系统安全策略、安全配置、日志管理和日常操作流程等方面作出规定应依据操作手册对系统进行维护,详细记录操作日志,包括重要的日常操作、运行维护记录、参数的设置和修改等内容,严禁进行未经授权的操作应定期对运行日志和审计数据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异常行为恶意代码防范管理(G2)应提高所有用户的防病毒意识,告知及时升级防病毒软件,在读取移动存储设备上的数据以及网络上接收文件或邮件之前,先进行病毒检查,对外来计算机或存储设备接入网络系统之前也应进行病毒检查应指定专人对网络和主机进行恶意代码检测并保存检测记录应对防恶意代码软件的授权使用、恶意代码库升级、定期汇报等作出明确规定密码管理(G2)应使用符合国家密码管理规定的密码技术和产品变更管理(G2)应确认系统中要发生的重要变更,并制定相应的变更方案系统发生重要变更前,应向主管领导申请,审批后方可实施变更,并在实施后向相关人员通告备份与恢复管理(G2)应识别需要定期备份的重要业务信息、系统数据及软件系统等应规定备份信息的备份方式、备份频度、存储介质、保存期等应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及其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制定数据的备份策略和恢复策略,备份策略指明备份数据的放置场所、文件命名规则、介质替换频率和数据离站运输方法安全事件处置(G2)应报告所发现的安全弱点和可疑事件,但任何情况下用户均不应尝试验证弱点应制定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置管理制度,明确安全事件类型,规定安全事件的现场处理、事件报告和后期恢复的管理职责应根据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对计算机安全事件等级划分方法和安全事件对本系统产生的影响,对本系统计算机安全事件进行等级划分应记录并保存所有报告的安全弱点和可疑事件,分析事件原因,监督事态发展,采取措施避免安全事件发生应急预案管理(G2)应在统一的应急预案框架下制定不同事件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框架应包括启动应急预案的条件、应急处理流程、系统恢复流程、事后教育和培训等内容应对系统相关的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应急预案的培训应至少每年举办一次1.2.等级保护三级测评基本指标分类子类基本要求物理安全物理位置的选择(G3)a) 机房和办公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b) 机房场地应避免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以及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计算机辅助测试第四题(说话题)评分标准细则

计算机辅助测试第四题(说话题)评分标准细则

计算机辅助测试第四题(说话题)评分标准细则(前三题由系统评分,第四题由测试员评分)一、语音标准程度评分(25分)执行国家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2005年测试大纲六档评分标准。

二、词汇语法规范程度(10分),分三档评分一档:词汇、语法规范,不扣分;二档:偶有不规范:2-3次扣1分,4-5次扣2分;三档:屡有不规范:6-7次扣3分,7次以上扣4分。

三、自然流畅度(5分),分三档评分一档:语言自然流畅,不扣分;二档:基本流畅,口语比较差,有背稿子表现,扣0.5-1分;三档:语言不连贯,语调生硬,有背稿表现,扣2-3分。

如有背网络稿件及背普通话朗读篇目原文情况,可扣4-5分。

四、缺时(一)缺时的认定1.说话过程中停顿超过10秒,认定为缺时2.说话时间未达到规定时长,认定为缺时(一)缺时60秒以内缺时10秒-20秒:扣0.5分缺时20秒- 40秒:扣1分;缺时40秒- 50秒:扣2分;缺时50秒- 60秒:扣3分;(二)缺时60秒以上60秒- 90秒:扣4分;90秒以上:扣5-6分。

(三)以下情况40分全扣,计零分1、考生说话时间小于30秒(含30秒)2、没有语音3、声音太小4、其他五、无效话语(一)无效话语的认定1.考生读面板上的考试注意事项2.反复读说话题标题3.重复说话内容(二)无效话语扣分标准1.60秒以内10秒20秒:扣1分20秒- 40秒,扣2分40秒- 50秒,扣3分50秒- 60秒,扣5分2.60秒以上:60秒- 90秒,扣8分90秒- 100秒,扣10分100秒-150秒,扣12分3.150秒以上,40分全扣,计零分。

反复读说话题标题,或重复某几句话(这几句话语的时长小于10秒)超过150秒计零分。

六、离题(一)离题的认定1.偏离所选说话题内容,选此题说彼题2.没有选择指定说话题,自选其他说话题3.考生自己杜撰一个说话题(二)离题扣分标准1.虽然按规定选择了指定说话题,但说话内容与话题有较大偏离,扣2分2.没有选择指定说话题,另选其他话题,扣3分3.考生自己杜撰说话题,扣4-5分(基于普通话测试的目的:测试语音能力,而非测试语文水平与识字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EEB测试内容一、无尘室测试规范有关无尘室定义、建造、控制、管理等等的国际标准,在网络上用〝contamination control〞搜寻,可以找到很多相关资料。

无尘室的定义,最早是在美国联邦标准209上出现,之后日渐普及并广为半导体业与制药业接受。

在欧洲与日本,随着工业的日益发展,各国的版本也逐渐出现。

到了90年代后期,产业界体认到若是无共同标准,就不能实现经济的全球化,于是有ISO-14644的产生。

以下说明无尘室的各种标准与规范。

1.Federal Standard 209E (Fed-Std-209E) :美国联邦标准209E,209的出版发行,是在1960年代,之后不断改版以因应科技进步与工业发展,版本从原始的209、209A,一直到1992年的最后一版209E。

在2001年11月29日,美国正式宣布废止209E,改用ISO-14644,于是209E在书面上走入历史。

但是在产业界,除了部份的欧洲公司之外,美国、日本、台湾、与中国大陆,都还沿用209E。

微粒计数器的制造商,虽然都推出满足公制计数法的新机型,但是要等旧机器完全淘汰,恐怕还要很长时间,因此新规范ISO-14644还没能取代209E。

2.ISO-14644系列;美国政府为了推动经济全球化,就很大方的放弃了自己的209E,改而推行全部使用公制的国际标准ISO-14644。

14644系列有8个子题〈Part〉,称为14644-1,14644-2,一直到14644-8。

整个系列涵盖了等级定义、测试与监视的规范、测试的程序方法、设计与建造、操作、以及其它的有关设备等,范围很广。

有些主题已经定案,如Part 1和Part 2,有些只有初稿〈Draft〉,有些连初稿都还没有,读者可以到ISO或IEST的网站上订购。

3.JIS B9920 (1989):日本的洁净标准,规定无尘室中浮游粒子的浓度测定方式,及洁净度的等级定义。

4.VDI 2083 (1993):德国的洁净标准,规定洁净度等级的定义方式,以及洁净度的量测技术。

5.Gost-R 50766 (1995):俄国的洁净标准,定义无尘室的分类与一般需求。

以上是无尘室等级规定,与洁净度量测的相关标准。

另外有关无尘室污染控制〈也就是洁净度控制〉,和环境控制〈如温湿度、震动噪音等〉,也有一些重要的测试规范,因为这些环境影响因素,都包含在无尘室性能测试的范围之内。

1.IEST-RP-CC-006.2:这本有名的测试规范,目的就是为了补209的不足。

209只有微粒量测,006 包括了风速风量、滤网泄漏、洁净度、温湿度、平行度、恢复率、粒子沉降测试、照度等。

006 的第一版称为006-84-T,006.2是第二版。

现在由于 NEBB 的兴起,0062已经功成身退,逐渐消失了。

2.NEBB 无尘室测试规范第二版:这是目前最广为流行的测试规范,提到无尘室认证,就非NEBB 莫属。

NEBB 无尘室测试规范,可说是IEST-0062的改良版,其测试涵盖范围差不多,但是测试程序更为清楚严谨,仪器使用也有详细规定。

因此 NEBB 无尘室测试规范的出现,解决了不少测试的争议,也因此 NEBB 无尘室测试规范成功的成为产业标准。

3.ISO-14698 系列:14698 有 Part 1、Part 2、Part 3 三个子题,是有关无尘室里面生物污染的控制,目前都只有初稿。

每一种行业,甚至每一家公司或工厂,对无尘室的要求可能都不一样。

以上所列无尘室定义与无尘室测试规范,虽然以可满足大部份厂商的需求,但是严格来讲,这些规范也只是一个参考。

各公司在订定测试规格时,应依照自己的制程需求,在上述规范里取出自己适用的部份,并要求供货商与测试单位照办,必要时可以酌情修改测试标准,才能真正满足自己的需求。

二、无尘室常用名词1.无尘室定义:无尘室是一个为了对空间内空气中的微粒做控制,所建造的特殊封闭性建筑。

一般而言,无尘室也会对温湿度、气流运动模式、与震动噪音等环境因素做控制。

2.微粒控制:无尘室微粒控制的第一步,是把室内微粒对制程影响的程度做完整分析,然后针对分析结果,订定恰当的微粒控制方式与无尘室管理模式,才能有效率的控制微粒污染。

在做微粒影响分析时,必须特别注意数据的量化,也就是粒径与其数量对制程的影响,才是有用的数据。

3.外来污染源:从无尘室外进入系统的污染源,外来污染源主要是由空调通风系统所导入,另外门、窗、墙壁裂缝等也是外来污染源的成因。

4.内部污染源:无尘室内部产生污染的来源,一般是制程机器与操作员工,最严重的内部污染源一般是操作员工。

5.隔离:隔离是污染控制的一种观念,也就是让污染源隔绝在无尘区域之外。

这种观念多应用在高洁净度的无尘环境,例如 Class 100,Class 10,Class 1等高滤网覆盖率的无尘室,或是使用迷你洁净室将机台整个包住。

6.稀释:稀释是污染控制的另一种观念,多应用在洁净度不高的无尘室。

例如在 Class10000的无尘室,因为换气量不大,制程与人员产生的粒子就会在室内打转,要比较常的时间才会排出。

因此新的干净空气只能稀释室内的微粒浓度,让室内洁净度控制在某一等级之下就可以了,部要求把人员与制程隔开。

使用稀释法作为粒控制时,要特别注意本节第二条微粒影响分析的正确性,能掌握微粒的产生速率,才能有效的稀释微粒。

7.气流模式:指的是流场型态,气流分布,气流的流向等性质。

由于微粒的移除完全掌握在气流的模式,因此愈洁净的无尘室或是无尘区域,对气流模式的掌控就愈重视。

基本上要先掌握气流模式,才能掌握洁净度。

8.单一流向型气流:气流以同一个方向移动,这种无尘室称为单一流向型无尘室,以前称为层流型无尘室,定义并无多大改变。

高洁净度无尘室需要单一流向型气流。

9.非单一流向型气流:气流方向不受控制,就是所谓的乱流型无尘室,洁净度较低的无尘室都是用非单一流向型气流以节省成本。

10.As-built cleanroom(刚完工的无尘室):已经完成且可以操作,所有相关支持设施皆已完成的洁净室,但并没有设备及操作设备的人员。

11.At-rest cleanroom(准备中的无尘室):已经完成且可以操作,所有相关支持设施皆已动作的无尘室,设备已加载并可以操作或已在运转,1如所指定,但没有操作设备的人员。

12.Operational cleanroom(操作中的无尘室设施):一个已在正常运转的无尘室,所有相关支持设施皆已动作,设备及人员皆已加载,运转状况可以呈现和达到其正常的功能。

三、无尘室等级定义无尘室的等级使用者在开无尘室的等级给供货商时,有以下几个小技巧。

首先是等级定义的模式如下:Class X (at Y μm )其中 X 是无尘室的等级,例如 100 或 10000 等等,Y是粒径如 0.2μm , 0.5μm 等,可复选。

意思就是使用者规定,该无尘室微粒含量,在这些粒径必须满足该等级的限度。

这样可以减少纷争,以下是几个例子:Class1 (0.1μm, 0.2μm , 0.5μm)Class 100(0.2μm , 0.5μm )Class 100(0.1μm, 0.2μm , 0.5μm )在 Classes 100 (M3.5) and Greater (Class 100,1000,10000....) ,一般看一个粒径即可。

在 Classes Less than 100 (M3.5) (Class 10,1.... ) ,一般要看多几个粒径。

第二个技巧是规定无尘室的状态,例如:Class X (at Y μm ), At-rest供货商就很清楚知道无尘室要在 At-rest状态下验收。

第三个技巧是自订微粒浓度上限,一般在 As-built 时无尘室都很干净,微粒控制能力测试不易,这时可以干脆把验收上限压低,例如:Class 10000 (0.3 μm <= 10000), As-builtClass 10000 (0.5 μm <= 1000), As-built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无尘室在 Operational 状态时,依然有足够的微粒控制能力。

以下两个表是Fed-Std-209E 的等级定义,和ISO-14644的等级定义。

Fed-Std-209E 洁净度定义ISO-14644的等级定义比较以上两表我们可看出1.209E 的公制和英制两套标准,虽然有公式做互换,但是仍究很难一眼看出其相关性。

两制放同一表,徒然造成混淆2.在两表中 0.5 μm 几乎出现在每一个等级定义中,表示粒径 0.5 μm 的粒子非常具有代表性3.在洁净度的分类上,不管是在高洁净度,或是低洁净度,ISO-14644 的范围比209E 都来的广,因此具有未来性四、无尘室测试范围凡是和无尘室环境控制有关的因素,都在无尘室认证的范围之内。

在无尘室完工之前,业主、施工单位、与测试单位‧应就以下几个主题做详细讨论并达成协议,以利测试进行。

1.待测无尘室涵盖范围、等级、面积、滤网位置、与数量2.测试的目的3.测试程序4.使用仪器5.测试报告撰写方式与内容6.工期在测试前,将以上项目定义清楚,可以使测试顺利进行,发现问题时也可以尽快排除,对业主和施工单位都有利。

IEST-0062 有一个表说明测试项目,以及适用状态,具有相当参考价值表列如下。

IEST-RP-CC006.2 Table 1测试的顺序没有硬性规定,但是仍旧存在某些比较理想的顺序1: 测试适用于As-built状态2: 测试适用于At-rest状态3: 测试适用于Operational状态N/A: 代表该测试在该状态下〝不适用〞OPT: 代表该测试在该状态下为〝选择性测试〞,可以视制程需求而定由上表可看出,风量测试〈使用气罩〉适用任何状态,因为不易受干扰。

风速量测,在非单一流向型〈乱流型〉无尘室就不推荐,因为容易受干扰。

当然这是 IEST 的建议,我们可以自行决定。

至于测试的项目选择,NEBB 建议:依重要性分成三级,说明如下。

第一级〈Level I〉: 第一级测试是所谓的主要测试,与洁净度直接有关的测试都属第一级,每个无尘室都应至少应做的测试。

第一级测试项目包括:A. 风速量测B. 风量量测C. 前两项的均匀度分析D. 滤网泄漏测试E. 洁净度测试F. 压力量测第二级〈Level II〉: 第二级测试,虽然也是与洁净度与气流有关,但是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需要进行。

A. 气流平行度量测〈只适用层流型无尘室〉B. 空间泄漏测试〈几乎已被压差测试取代〉C. 恢复率测试〈依建议只适用乱流型无尘室〉D. 粒子沉降测试〈近年来已经很少做〉第三级〈Level III〉: 第三级测试就与气流无关,都是属于环境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