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产业结构变迁探究
北京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原因分析
北京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原因分析李东军;张辉【摘要】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偏离份额法等方法,研究了1979-2011年北京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且从产业结构红利和需求收入弹性两个方面分析了此关系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其原因是北京市1978年以后资源主要是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而北京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劳动生产率差别不大,以致北京市的产业结构红利并不显著,而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需求收入弹性相差不大.因此,作为全国率先发展的北京市,经济发展已经到了更多依赖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行业自身效率的改善,而不是依赖于市场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效应.【期刊名称】《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15)002【总页数】6页(P148-153)【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红利;需求收入弹性【作者】李东军;张辉【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8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1一、问题的提出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
一般采用各产业的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之比,或者各产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占国民生产总值之比等指标作为产业结构的衡量指标。
对于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初要追寻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做好结构调整是宏观经济的五大目标之一。
在这个大背景下,研究北京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库兹尼茨(1949)[1]对于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作了规范的定义,即国家的产业结构定义为其资源和最终产品在不同产业之间的分配,国民收入定义为国家该年度生产系统生产的、流向消费者或者国家资本积累的产品和服务的净产出,从而为以后的研究界定了范围。
首都北京经济发展历程与趋势
北京有 800 多年建都史,曾为辽、金、元、明、清五朝帝都。1911 年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民国定都南京,但 很快于 1912 年从南京迁都到北京,直至 1927 年北洋政府垮台。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从此成为新中国的首都。作为中国首都,北京在政治,经济, 文化,军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2010 全球城市排名北京跻身全球大城市第 15 位,居内地之首。
3、首都北京的旅游资源
北京的旅游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达 200 多处,全市共有文物古迹 7309 项,其中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42 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22 个。 北京历来以丰富的名胜古迹和迷人的自然风光著称于世。这里有天下奇观的 万里长城,世界之最的皇宫建筑群,美不胜收的古典园林,以及宏伟壮观的坛庙、帝陵、古塔、石刻等。 而且十 渡、 松山、龙庆峡、石花洞等自然景观,均是让人大饱眼福,乐而忘返的旅游胜地。北京的故宫、长城、周口店 猿人遗址和天坛、颐和园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yhwz/postdoc/index.shtml
5
首都北京经济发展历程与趋势
图:北京市行政区图
西城区
东城区
表:2010 年北京市各区县主要指标情况比较
常住人口 (万人) 1961.2 91.9 124.3 354.5 211.2 61.6 328.1 94.5 118.4 87.7 166.1 136.5 29 37.3 41.6 46.8 31.7 土地面积(平 方公里) 16410.54 41.86 50.53 455.08 305.8 84.32 430.73 1989.54 906.28 1019.89 1343.54 1036.32 1450.7 2122.62 950.13 2229.45 1993.75 常住人口密度 (人/平方公里) 1195 21960 24605 7790 6907 7306 7617 475 1307 860 1236 1317 200 176 438 210 159 户籍人口 (2010 年) 1257.8 95.6 134.5 188.6 106.3 36.2 219.6 76.8 66.3 58.2 53.3 59.9 24.6 27.7 39.5 42.8 27.9 地区生产总 值(亿元) 14113.6 1223.6 2057.7 2804.2 734.8 295.5 2771.6 371.5 344.8 867.9 399.9 311.9 86.4 148 117.9 141.5 67.7 生产总值增 长速度(%) 10.3 9 13.3 17.8 17.1 18.8 13.3 26.6 23.6 25.7 16.8 15 15.6 12.6 10.2 18.3 10.1
北京市产业结构分析
北京市产业结构分析山西大学北京市作为我国首都,其经济发展备受全国甚至全世界瞩目,北京的经济发展历程多年来受到了众多学者和其它相关人士的关注和研究。
在分析北京市的经济演变过程时,讨论与该城市经济发展变化联系紧密的产业结构演变是必不可缺的。
通过分析产业结构的演变可以清楚地得知一个城市的发展历程、发展速度以及其发展程度。
1. 北京市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从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状况看,北京产业结构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从北京市三次产业的比值作出分析:改革开放初期,北京市三次产业比值为5.2/71.1/23.7,而到2019年已经成为0.4/18.6/81.0,可以得知三次产业发展变化之大。
在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即改革开放至今,分析得知第二产业逐渐被第三产业所超越失去产业结构的主导地位。
第三产业在九十年代中期超越第二产业并在此后二十余年中势头强劲,持续增长,并在2016年首次超过百分之八十。
从产业结比值来看,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北京产业体系中的主体,产业结构逐步发展到服务经济阶段。
首都北京经过41年的改革开放历程,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迈上了新台阶、进入了新阶段。
换一种思路,从经济增速变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产业结构演变,在改革开放之后,又以2010年为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凭借首都优势,北京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到2010年获得高速发展,年均增速达到10.55%;第二阶段,在2011年前后开始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有所回落,实现中高速发展,年均增速达到7.3%。
以下是具体分析。
第一阶段:2011年之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积累下,呈现典型的工业集聚、由工业发展带动城市化的态势。
而在此期间,随着自然资源、人口、土地等发展要素限制的不断加大,北京一直在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点是第二产业中的重化工业、传统工业的转移扩散,比如本世纪初开始的首钢搬迁和整改,是北京工业由产业集聚向产业扩散转变的重要标志,意味着北京与区域内其它地方的产业关系出现了明显的功能区分。
浅谈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分析与优化建议
浅谈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分析与优化建议1. 引言京津冀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具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
然而,目前该地区的产业布局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分析与优化。
本文将对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布局进行浅谈,并提出一些优化建议。
2. 产业布局分析2.1 主要产业京津冀地区的主要产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
制造业在该地区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尤其是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和化工等行业。
服务业也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包括金融、旅游、物流和商贸等。
农业在京津冀地区的地位相对较低,但仍然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2.2 产业结构不平衡目前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
首都北京以政府机关、金融和科技创新等为主导,产业结构偏重于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比重较低。
天津作为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制造业和服务业并重,但仍然存在对重工业的过度依赖。
河北省在制造业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但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2.3 区域协同不足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布局缺乏良好的区域协同机制。
各个城市间的产业重叠和竞争现象较为明显,相互间缺乏合作和协调。
这导致资源分散和效益降低,对整个区域的产业发展不利。
3. 优化建议为了优化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布局,以下是几点建议:3.1 加强区域协同机制建立健全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调机制,加强各城市间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制定共同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同时,加强产业园区和产业链的建设,支持企业间的合作与创新。
3.2 调整产业结构对于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平衡问题,需要进行合理调整。
北京可以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科技创新。
天津可在保持制造业优势的同时,加大服务业的发展力度。
河北省可以通过发展服务业和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升整体产业水平。
3.3 加大投资力度为了推动京津冀地区产业布局的优化,需要加大投资力度。
政府可以增加对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一直致力于发展现代化产业和推动科技创新。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环境下,“高精尖”产业已经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为了加快该产业的发展,政府和企业需要研究当前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一、北京“高精尖”产业的现状1.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北京“高精尖”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政府支持政策的出台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这些产业的发展迅速。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已成为北京的经济增长点。
2. 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北京“高精尖”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大量的研发投入。
国家级、市级和企业自身的研发机构不断增加,创新力和研发实力得到提升。
政府还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政策推动企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为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 产业协同效应显现“高精尖”产业在北京以及京津冀地区呈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
各种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愈发紧密,产业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为整个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发展带来了新动力。
4. 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虽然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的势头良好,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高科技人才的匮乏和流失问题依然存在,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了企业的风险和压力,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一些关键技术仍然依赖进口,自主创新能力尚需提高。
1. 加大对高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大对高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起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加入“高精尖”产业,推动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和创新工作。
加强产学研合作,搭建更多的创新平台,培育更多的自主创新企业,提高整个市场创新能力。
3. 优化政策环境政府需要出台更多更具体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创新创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应得到加强。
北京市房山区产业结构分析
北京市房山区产业结构分析房山区,作为北京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结构在近年来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和发展。
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对于区域经济的增长、就业机会的创造以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房山区的传统产业在过去,房山区的传统产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开采和加工领域。
煤炭开采曾经是当地的重要产业之一,但随着资源的逐渐减少和环保要求的提高,这一产业逐渐式微。
此外,传统的制造业如建材、化工等也在一定时期内为房山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然而,这些传统产业普遍存在着能耗高、污染大、附加值低等问题,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环保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二、新兴产业的崛起近年来,房山区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1、高端制造业房山区加大了对高端制造业的投入和支持,吸引了一批具有先进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入驻。
在汽车制造领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涵盖了整车生产、零部件制造等环节。
同时,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推动了制造业的高端化发展。
2、新能源产业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重视,房山区在新能源产业方面积极布局。
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关企业在技术研发、设备制造等方面不断创新,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和产业的竞争力。
3、生物医药产业房山区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
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一批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在房山区的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1、旅游业房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如十渡风景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等。
通过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创新旅游产品等措施,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度假。
2、现代物流业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房山区的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
北京市产业分析报告
北京市产业分析报告1. 引言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全国政治、文化、科技创新中心,具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和高度发达的经济实力。
本报告旨在对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便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2. 北京市产业结构概况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呈现多样化和高度发达的特点。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北京市的主要产业包括IT和互联网、金融、房地产、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等。
2.1 IT和互联网产业IT和互联网产业是北京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北京市拥有众多的高科技企业和互联网巨头,如华为、百度、阿里巴巴等。
这些企业为北京市的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2 金融产业北京市的金融产业也十分发达。
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之一,北京市拥有众多的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机构。
同时,北京还是中国证券交易所和全国股转系统的总部所在地。
2.3 房地产产业房地产产业一直是北京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北京市的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热。
大量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建筑、装修、家居等。
2.4 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在北京市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北京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人文底蕴,吸引了大量的文化创意企业和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艺术表演、传媒、旅游等相关产业的繁荣。
2.5 科技研发产业科技研发产业是北京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北京市拥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吸引了大量的科研人员和创新项目。
科技研发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3. 北京市产业发展趋势根据对北京市产业的观察和分析,可以预见以下产业发展趋势:3.1 产业升级北京市将积极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加强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
3.2 服务业发展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北京市的服务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特别是文化创意、金融服务和旅游业等服务行业将迎来新的机遇。
3.3 绿色发展北京市将加大环保力度,推动绿色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二、 理 论 模 型 的提 出
( 一) 产业 结构 的含 义和 产业 分类
湖南省 2 0 0 0— 2 0 0 9年 的产 业 结构 和 竞 争 力 水平 。 [ 7 ] 此外 , 国 外 也 有 学 者 做 了 大 量 该 类 研 究。
S y r q u i n分 析 了产 业 结构 变 化 的原 因, 进 一 步探 讨 了经济增长 的根 源 。[ 8 ] Mi c h a e l P e n e d e r 运 用实证 方法研 究 了工 业结 构 对 国 民经 济 总收 入 和经 济增
L i n a n d Wa n g 通 过一 个 可追 溯 的 无 限期 一 般 均
衡模 型 , 从 理论 角 度 分 析 了封 闭经 济 中最 优 产 业 结 构 的动态 变化 , 认 为 资本 的不 断 增 长 是 推 动 产
业 结构 变化 的 动力 。[ 4 ] 此外 , 同产 业 结构 相 关 的
优 产 业结 构之 间 大体保 持 着 同向 变动 的趋 势 , 三次产 业在 不 同时期存在 一 定差 异 , 这 清
晰地反 映 了现 实中重 大事件 和政 策 等对 北 京市 经济发 展 的影 响 。
关 键词 : 最优 产 业 结构 ;最优 收 敛速 率 ;随机前 沿生产 函数 中图分 类 号 : F 1 2 7 . 1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4— 9 1 4 2 ( 2 0 1 3 ) 0 2— 0 0 6 1 — 0 7
优 收敛 速 率 的测 算 包括 以下参 数 : 各 产 业 劳动 产 出弹性 、 各 产 业人 口增 长 率 、 消 费者 主
观 效 用 贴现 因子 和 风 险 回避 系数 。 最后 , 基 于上 述 公 式 对 中 国 经 济 先 行城 市 北 京 市 1 9 7 9 -2 0 0 9年 间的 最优 产业 结 构进行 了测算 。 结果 显 示 , 北 京 市的 实 际产 业 结构 同最
《2024年旧工业区城市更新策略研究——以北京为例》范文
《旧工业区城市更新策略研究——以北京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旧工业区的城市更新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旧工业区的更新改造不仅关乎城市面貌的改善,更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手段。
本文以北京为例,探讨旧工业区城市更新的策略及其实施路径。
二、北京旧工业区现状及挑战北京作为历史悠久的工业城市,曾拥有众多的工业区和工厂。
然而,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城市发展的需要,这些旧工业区面临着诸多挑战。
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功能的转变、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对旧工业区进行城市更新显得尤为重要。
三、城市更新策略的制定(一)科学规划在制定城市更新策略时,应遵循科学规划的原则。
通过对旧工业区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产业特点等进行深入调研,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更新规划。
规划应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要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需求。
(二)产业升级与转型旧工业区的更新应与产业升级和转型相结合。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同时,也要注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三)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在旧工业区的城市更新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通过治理环境污染、恢复生态景观等措施,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四)社区参与与共建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应注重社区参与与共建。
通过与社区居民、企业等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与协作,共同制定更新规划,确保更新过程的公开透明和各方利益的平衡。
四、北京旧工业区城市更新的实践案例(一)案例一:798艺术区798艺术区是北京旧工业区城市更新的成功案例之一。
该区域原为一家国营印刷厂的老旧厂区,经过改造成为了一个集艺术创作、展示、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这个案例的成功在于其充分利用了历史文化遗产和原有的工业建筑,将旧的工业区转化为具有特色的文化创意园区。
(二)案例二:中关村科技园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旧工业区进行产业升级与转型的典型案例。
北京城镇化过程中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北京城镇化过程中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北京城镇化过程中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1.产业结构单一:北京的经济主要依赖金融、科技、文化创意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其他传统产业相对落后。
这种产业结构单一导致了北京经济的脆弱性和对外部经济波动的敏感性。
2.资源配置不均衡:在城镇化过程中,北京经济规模迅速增长,且资源集中,导致北京市区资源配置不均衡。
城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资源紧张。
3.人口问题:北京人口规模庞大,增长速度快。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人口外流和内部迁徙问题日益突出,造成了就业压力和社会保障问题。
4.产业分散:北京市的产业分散不均衡,中心城区与郊区之间产业发展差距明显。
长时间以来,郊区产业发展迟缓,产业结构单一且低端,无法满足城市经济发展需要。
二、对策:1.调整产业结构:继续加大知识型、技术型和创意型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力度,同时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通过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2.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郊区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郊区的产业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加强城市功能布局调整,合理引导人口和资源的分布,减少城市中心区的资源压力。
3.抑制人口增长:通过合理的人口发展政策,落实居住证制度,调整住房供求关系,控制人口增长。
同时,加强城市规划管理,限制新建项目规模,降低城市建设密度,减少对资源的压力。
4.推动郊区产业发展:加强对郊区的经济支持政策,加大对外来投资的引导力度。
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增加投资,鼓励外来企业在郊区设立总部或生产基地,推动郊区产业发展。
同时,加强区域合作,扩大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合作,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三、结论:在北京城镇化过程中,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不均衡、人口压力大和郊区产业发展不足等。
北京市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北京市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结构现状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北京市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结构的现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北京市劳动力流动情况和产业结构的分析,结合影响因素的探讨,揭示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在未来发展方面,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促进北京市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结构的有序发展。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对象都将在引言部分进行详细阐述。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北京市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结构的现状,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推动北京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北京市、劳动力流动、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关系分析、因素分析、发展趋势预测、存在问题、未来发展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和经济中心,人口规模庞大,劳动力资源丰富。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北京市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结构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北京市的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结构现状,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北京市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高端产业聚集地,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的聚集和流动。
这对北京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北京市的劳动力市场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包括高学历、高技能的人才相对较多,但也存在部分低技能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随着北京市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也日益紧密。
如何有效整合和优化劳动力资源,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成为当前北京市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通过对北京市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结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应政策、企业做出合理决策和个体劳动者提升就业能力提供重要参考。
1.2 研究意义北京市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结构现状分析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了解和分析北京市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变化和产业结构的演变,可以为政府部门、企业决策者和社会公众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和数据支持。
对北京市劳动力流动情况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政府部门更好地规划和管理人力资源,为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北京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分析
北京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分析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优化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构建首都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发展目标,并明确指出把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水平作为北京的重点工作。
本文选取北京市制造业的30个行业,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Analysis,SSA)对相关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分析各行业的优劣势,并提出促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十二五”时期北京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参考。
一、模型构建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Analysis,SSA)是由美国经济学家Daniel Creamer(1942)首先提出的,Dunn(1960)、Ashby(1964)等人对其进一步发展。
目前,SSA方法在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分析中已得到普遍应用。
杨爱荣等(2005)以河南省为例,介绍了SSA方法在城市与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及主导产业发展方面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此后,林涛(2005)用该方法进行了上海市国家级开发区工业结构分析,李岩(2009)用该方法对广东省制造业升级进行了实证分析,李博等(2011)对湖北省行业结构调整与定位进行了分析,谈建生等(2012)对青岛市工业结构进行了研究。
与其他方法相比,SSA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标示产业各区域结构发展状态、比较竞争力的大小,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此外,由于SSA 方法不需要对权重赋值,不进行主观评价,因此也能体现出客观性。
根据SSA方法原理,产业发展和升级受产业结构因素和竞争力因素两个方面影响。
如果一个地区产业的结构与全国经济结构相同,那么产业的发展速度与全国经济增长的差异只能由产业竞争力来解释;如果产业的增长速度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相同,那么排除产业竞争力因素,产业发展速度只能由产业结构的差异来解释。
应用SSA方法,通过对各个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分量进行比较,可以证明产业结构的差异变动方向。
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现状分析一、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和经济中心之一,作为全国规模大、底数厚、资源丰富的制造业中心城市之一,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也非常漫长。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就已经成为了国家重点发展的高科技、新兴产业的聚集地,同时也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的主要承担者。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更是为北京的制造业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将北京作为制造业中心逐渐推向全国乃至世界前列。
二、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现状目前,北京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已经呈现出一些显著的特征,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其产业体系更加完整。
具体来说,北京的制造业范围非常广泛,以高新技术制造业为主导,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同时也涵盖了传统制造业领域,如机械制造、化工等。
基于这些产业,北京的制造业产业链已经逐渐完善,其中高科技制造业的发展更是名列前茅。
此外,随着制造业集群的发展,北京还涌现出了不少中小型企业,成为了制造业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优势北京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有着许多优势,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其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强。
作为中国的科技中心之一,北京积累了大量的科技资源,吸引了众多高端人才,同时还建立了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在技术革新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
此外,由于北京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的迅猛,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不断优化,对于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成为吸引更多制造业企业进驻的重要因素。
四、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面临的挑战北京的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具体包括资金和人才的匮乏、产业转型和创新能力亟待提升、环保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同时,由于制造业企业所处市场不断变化,消费升级和市场竞争等问题也给北京的制造业集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何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升产品竞争力也对于制造业集群的发展至关重要。
五、北京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未来发展未来,北京的制造业产业集群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虽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是借助北京特别是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等优势,实现由渐进式发展向跨越式发展,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北京结构变革实施方案
北京结构变革实施方案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的变迁,北京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北京市提出了结构变革实施方案,旨在推动城市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首先,结构变革实施方案将着力于优化产业结构。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产业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挑战,而新兴产业也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发展空间。
因此,北京将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创业,推动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其次,结构变革实施方案将注重提升城市功能。
北京作为国家政治、文化、科技中心,需要不断提升城市的功能和服务水平。
因此,北京将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提升城市的软硬件设施,提高城市的智能化水平,打造更加便利、高效的城市运行环境,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另外,结构变革实施方案还将重点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北京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发展理念,优化生态环境布局,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提升城市的生态品质和宜居水平。
最后,结构变革实施方案将着眼于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北京将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提升城市的治理能力和水平,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北京结构变革实施方案的出台,将为城市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和保障,推动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首都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北京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基于北京案例的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力流动关系研究
问北 京 市产 业结 构 和就 业 结 构 ( 包 括数 量 结 构 和变 动 幅度 ) 具有 显 著 的相 关 性 和 同步 性 特征 。特别 是 2 0世 纪 9 0年 代 以来 , 这 种 趋 势 一 致 性 表 现得 尤 为
明显 , 意味着 该 时期 北 京 市 开 始进 入 加 速 工 业 化 阶
段。
一 .
京 市 域范 围 内总 人 口 的 4 1 % 。其 中居 住 半 年 及 以
上 的常住外来人 口约 7 0 4 . 7万人 。 与此相伴 随的 是北京市产业结构的不断变迁。总体上 , 1 9 7 8年以
来 的北京 市产 业结 构变 迁经 历 了 由相 对不 合 理到合 理、 相 对低 级 到高 级 的调 整 过 程 。 可以说 , 当前北 京 市 的产业 结 构水 平处 在 了历史 的最 优化 阶段 。那 么, 当前北 京市 的产 业结 构水 平 到底 如何 , 产业 结构
2 0 1 4年第 1期 经济管理研究
基于北京案例的产业 结构 变迁 与劳动 力流动关 系研究
纪 韶 朱 志 胜
( 首都经 济贸易大学 劳动经 济学 院 , : { E 京 1 0 0 0 7 0 )
[ 摘
要] 选择北京 市为研 究对象 , 从高度化和合理 化两个 维度梳理 了 1 9 7 8—2 0 1 1年 间北京 市产业 结构 变
2 0 1 0年 我 国外 出农 民工 人数 1 5 3 3 5万 人 , 占全 国总
纵观 已有 文献 , 关 于产 业 结构 变 迁 与 劳动 力 流 动动 态关 系 的考察 一直受 到学 术界 的高度 关 注 。国 外学 者对 于这 一 问题 的研究 主要从 产业结 构 与劳动 力就 业 结 构 的 关 系 角 度 展 开 , “ 配 第 一克 拉 克 定 律” _ 1 和库 兹 涅 茨法 则 是 其 中 的代 表 性 理 论 , 两 者共 同揭 示 了劳动 力在 三次 产业 问动态 流 动 的一 般 规律 , 即伴 随 经济 发展程 度 的演进 , 一 国或地 区的劳 动力 流 动遵循 着先 由第 一产 业 向第二 产业 进而 向第 三产 业 的梯次 流 动规律 。国 内的研究也 大 都顺延 了
主题4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导学案(含答案)
主题4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导学案一、规律探究:产业结构调整1、地区产业结构2、上海和内蒙古的产业结构时期主导产业产业结构特点工业化初期轻纺工业第二(一、二、三)产业为主导20世纪50年代以后重化工业第二(一、二、三)产业为主导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第三(一、二、三)产业为主导第一产业下降,第二产业先升高后降低,第三产业先降低后升高;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转变,由“二三一”型向“三二一”型转变。
③由图可知:2008年内蒙古产业结构以第产业为主导,据图文资料分析内蒙古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利用独特的自然条件,重点发展了农畜产品加工业、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六大支柱产业,形成了内蒙古独具发展优势和潜力的产业集群。
内蒙古的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充分利用本地气候、地形、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冶金、农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使产业结构与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生产力协调,以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表现出产业结构优化的特点。
对于产业结构的划分通常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
产品来源于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等)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个产业,如商业、金融、交通运输、通信及旅游。
规律总结: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1.产业结构升级(1)劳动力转移: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2)国民经济重心变化: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转向第三产业。
即产业结构从“一二三”型,依次变成“二三一”型、“三二一”型。
拓展:在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表现传统农业比重下降,现代农业比重上升;在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可表现为轻纺工业为主升级到以重化工业为主,由以原材料为主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由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服务业业的产业结构升级表现传统服务业(餐饮、住宿等)比重下降,现代服务业(金融、信息等)比重上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
前 言
北京市在经济 飞速发展 的今天 ,伴随着各种资本的不断 扩张 ,各产 业 间的的协调性发展极为重要 ,有必要探究产业结构 的内在 关联 ,探寻 北京在 加速转 型的同时实现经济增长 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
二 、模 型 变 量 本 文从北 京市统计年 鉴上 选取 1 9 7 8~2 0 1 2年 的第一 、二 、三产业 从 业 人 员数 ( 万人 ) 、 第 一 、二 、三 产 业 增 加 值 ( 亿 元 )、地 区 生 产 总 值等原始变量。并对第一 、二、三产业 增加值 ( 亿元) 、地 区生产总值 等四个变量进行平减以消除通货膨胀 。分 别以 G . 、 P . ( i =1 ,2,3 ) 表 示各 产业的增加值 、各产业从业人员数 。 三 、产 业 结 构 高 级 化 与 合 理 化 本文定义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为产业结构高级化 指标 ( 符号表示为 T S ) , 产业结构高级化从量上刻画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 传统的研究者一般根据配第 一 克拉 克定律 , 将非农 业产值 占所有 产 业产值 比重作为产业结构高级程度 的衡 量。但是 , 自从上世 纪 7 O年 代 以来 ,一些主要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随着信息技术 革新和普 及,产生 了极 大的变化 ,“ 经济服务化 ” 的趋势 日趋浓重 ,采用传统 的度量 方式 无法准确反映经济 结构 的此种 动 态。吴 敬琏 ( 2 0 0 8 )在 研 究 中指 出 , “ 经济服务化” 过程 中的一个 鲜明特 征是第 三产 业的产值增 速要快 予第 二产业 的产值增速 。 因此 ,T s 是一个更好 的衡量标准 。当 值 上升的时候 ,表示经济 结构在 向服务化 的方 向移动 ,产业结构在升级 。 在古典经济学 的假设 中,经济最终达到均衡状态时 ,各个 产业部 门 的生产率处 于同一水平上 。干春 晖 ( 2 0 1 1 )等人根据此标准构造泰勒指 数 ( 记为 T L ) 以衡量产业合理化水平 。泰勒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
l济 达到均 衡状态时, 有÷ , = 詈 , 此时T L =
i r
0 ,因此泰 尔指数 越趋近 于0 ,表示产业结构越合理 ,反之 ,则愈偏离合
理状 态 。
四 、北 京 市产 业 变迁 的 实证 分 析 ( 一)北京 市产业 结构 高级化指数
匡圜
图 2北 京 市 1 9 7 9— 2 0 1 2年 产 业
图 3 北京市 1 9 7 9—2 01 2年 产 业 结 构
结构 合理化指数
合理化指数 ( 分产业 )
( 三 ) 电 耗驱 动 变化 与 产 业 变 迁的 对 照分 析
化= …詈I 一 I n ( ‘ 号) l
( 二 ) 北 京 市 产 业 结 构合 理 化 指 数 田 l 产 …… 高 级 化 指 数平 … … 一
北 京 市 产 业 结 构 变 迁 探 究
鲍 宗 禹
摘 要 :在新常态的经济增长背景下,北京的当务之急是找全面协调 可 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所以 我们有必要深入探 寻产业结构变迁的内在逻 辑。本文构建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 了北京近几十年来各产业结构变迁的趋势以及产业变迁的总体趋势。
五 、政 策建 议
观察 图 1 ,产 业 高 级 化 指 数 除 2 0 0 2—2 0 0 5年 和 2 0 0 8— 2 0 1 0年 两 个 时 出现短期 的下降 趋势 ,其余 各 年度 均 上升的态势 。其 中 ,在 1 9 9 5年之前 ,
奎 速 率 警 詈 9 5 年 之 后 , 产 业 高 级 化 推 进图 l 北 京 市 1 9 7 9 - 2 0 1 2 年
^ ,1
将各个产业的 T L趋 势 图 放 到 一 起 ( 如图 3 ) ,发现 1 9 8 9~1 9 9 0年 的产业结构异动是 由第二产业造成的 ,1 9 9 4年之前 的总体 _ r L值快速 下 降也主要归 因于第二产业的贡献 。第一产业 T L 1 值产期处于稳定并 以较 缓 和的趋势趋于 0值。1 9 9 4年 一2 0 0 2年的 T L值 回升主要归结 于第 三产 业的T L 3值快速爬 升 ,结 合图 1曲线 ,1 9 9 5年之后产业高级化进程 明显 加快 ,这是 T L 3值在这段时间内激增的原 因。1 s值在 2 0 0 3~ 2 0 0 5年的 突降解释 了 T L值在这一时期的迅速下降。
将 北京的历年数据代 人公式 T S=
得 到如下图 1
从上文可 以观察到 : 1 .T L值与 T s值都具有一定 的波动性 ,但 T L值 总体呈 下滑趋 势 , 而T s 值 呈上升趋势 ,说 明北京市 的产业结构 1 3 渐趋于合理化 和高级化。 这主要 因为北京市从 改革 开放 以来 大力 推进产 业结 构 调整 ,加 强工 业 化 、现代化 的建设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 ,实行全面 、协调 、可持续 发展 的科 学 发 展 战略 。 2 .在 2 0 0 3年附近 ,北京 市全产业 的 T s值 和 T L值先后 出现 峰值 , 其后产业结构进一步趋 向合理 。这可能与两项重大经济事件有关 ,其一 是 1 9 9 2年的时候 ,我国从 计划经济 向市 场经济转轨 ,其 二是 2 0 0 1年底 中国正式加 入世 贸组织 。同时也注意到 ,重大经济事件在产业结 构合理 化指数上 的反映快 于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 3 .产业结构 的合理化并 不一定意 味着产业 结构会转 向高级 化。 因 为不同时期 北京市政府经济政策 的侧重点不 同,很难找到经 济政 策可 以 同时有利予产业结 构合理 化和高级化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