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合集下载

论文《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合集5篇)

论文《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合集5篇)

论文《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合集5篇)第一篇:论文《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论文《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论文《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1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

”也就是说,从小养成怎样的习惯,成人后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一个人自幼就应该通过教育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我们的学习、生活、做人、处世,它以一种无形的方式干预着我们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我们的人生。

然而,一个人的好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后天成长中慢慢养成的。

如何才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从细节入手,潜移默化地融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一、改变固有环境,培养良好习惯一个孩子性格与思想情感的形成往往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

尤其是在农村小学,孩子所处环境的特殊性致使孩子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受到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大环境的特殊性。

农村地区相对来讲,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居住分散,人与人之间交流较少,是一个不利于孩子好动和发展好奇心的环境,容易致使孩子性格孤僻;2.家庭环境的特殊性。

由于当前农村家庭青壮年父母外出务工,孩子大多留守与老人生活,成为留守儿童,孩子缺少与父母的情感交流,缺少文化知识的教育,致使影响孩子性格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孩子的思想情感处于一个自我形成与发展的状态,无法得到很好的引导。

因此,教师要营造环境,制造氛围,尽可能地弥补孩子在这种大环境下的教育缺失,给予孩子更多情感上的帮助、心灵上的慰藉。

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追求上进,希望获得别人特别是老师的认可与赞扬的孩子,他们不想犯错更不想与老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的固化习惯所致。

因此,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减少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和手段,多一些理智的思考。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至关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还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家长和教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一、塑造良好的日常习惯1.规律作息时间:让孩子每天养成固定作息时间,包括早睡早起、按时吃饭和做作业等。

家长可以制定作息计划表,并与孩子一起制定奖惩机制,激励他们按时完成任务。

2.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孩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刷牙、洗澡等。

可以通过给予表扬和奖励来鼓励他们,并与他们一起制定个人卫生计划表,提醒他们注意细节。

3.整理、清洁环境:教育孩子保持整洁的生活环境,要求他们每天整理床铺、桌面和书包等。

家长可以给予示范,与孩子一起制定整洁环境的规则,并建立奖励机制以激励孩子主动参与。

二、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1.均衡饮食:引导孩子养成均衡饮食的习惯,鼓励他们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营养的食物。

教育他们避免过多食用垃圾食品和含糖饮料,培养健康的饮食观念。

2.定时进餐:教育孩子养成定时进餐的习惯,规定固定的餐食时间,并避免在饭前吃零食。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营养均衡的饮食计划,并在家庭聚餐时加强亲子交流,培养孩子的餐桌礼仪。

3.节约粮食:教育孩子节约粮食,提醒他们不浪费食物。

可以与孩子一起参与家庭菜园种植,让他们亲身体验种植和收获的过程,培养他们对食物的珍惜与感恩之心。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制定学习计划:家长和老师可以指导孩子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和具体的学习内容。

同时,要教育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和调控,让他们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安静、整洁的学习空间,避免干扰和娱乐设备的诱惑。

同时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学习工具,如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培养良好的信息搜索与整理能力。

3.激励与奖励:及时给予孩子鼓励与肯定,奖励他们在学习上的努力和成绩。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它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律和责任感。

下面将介绍一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和建议。

1. 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他们需要学会每天洗脸、刷牙、洗手等基本卫生习惯。

家长应该教育他们定期进行房间的整理和清洁,以及垃圾的分类和处理。

2. 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尊重他人是一个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

小学生应该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学会礼貌地与他人交往。

家长可以通过给予他们正确的社交指导和示范来培养他们尊重他人的习惯。

3. 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诚实守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良好行为习惯。

小学生应该学会说实话、遵守承诺,并且不撒谎。

家长可以通过给他们正面的激励和肯定来培养他们的诚实守信的习惯。

4. 学会自律和规划时间自律和规划时间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他们应该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并且按时完成任务。

家长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律和规划时间的习惯。

5. 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帮助小学生应对困难和挫折。

家长可以通过正面的引导和激励来培养他们的积极乐观的心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挑战和困难。

6. 培养分享和合作的习惯分享和合作是小学生必须学会的重要习惯。

他们应该学会与他人分享、合作,以及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不同。

家长可以通过给予他们机会参与团队合作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分享和合作的习惯。

7. 学会管理情绪和处理冲突情绪管理和处理冲突是小学生需要学会的重要技能。

他们应该学会识别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学会用积极的方式处理冲突。

家长可以通过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讨论,教育他们正确处理情绪和冲突的方法。

8. 培养独立和自信独立和自信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素质。

他们应该学会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事情,并且相信自己的能力。

家长应该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培养独立和自信的习惯。

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

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

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1. 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应该成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榜样。

他们的行为举止应该遵守道德规范,注意言谈举止,以及尊重他人的权利。

小学生会模仿他们父母的行为,所以父母应该以身作则。

2. 温和而明确的规矩:制定明确的规矩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

规矩应该具体明确,并且要与小学生的年龄相适应。

父母可以与孩子共同制定规矩,讨论他们的期望和纪律。

规矩也应该被贯彻执行,以便小学生能够形成习惯。

3. 奖励机制:设置奖励机制可以激励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小学生表现好时,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比如一个小礼物、一份鼓励信或额外的时间来做他们喜欢的活动。

这种奖励不仅可以激励小学生,还能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 给予责任:给小学生适当的责任可以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

可以让他们自己整理书包、布置自己的房间、做一些家务活等。

通过这些责任,小学生可以学会自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5. 培养正面思维方式:教育小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是培养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一环。

父母可以通过鼓励、赞美和积极的指导来培养小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思维方式。

要帮助他们学会应对挫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有效地处理冲突。

6. 设定日常规划:制定日常规划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和活动安排。

学习计划应该合理安排时间,并有固定的规律性,这样小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7. 培养良好的社交技巧:小学生的社交技巧对于他们的发展和成长非常重要。

父母可以通过模拟社交场景和鼓励他们主动交流来培养小学生的社交技巧。

要教导他们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情感,并培养良好的友谊。

一致性和坚持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

父母应该持之以恒地引导和激励小学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通过这些方法,小学生将能够发展出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为以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导语:只有让幼儿做到在家与在园一个样,幼儿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所以,教师要引导、发动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的要求,做到家园教育的同步,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篇11、关注学习情绪。

之所以,将关注孩子的情绪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我觉得,只有孩子在学校开心了,他才会喜欢学习,渐渐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渐渐才善于学习。

三年前,我教一年级时,就要求学生每天回去给父母讲讲自己在学校一天的学习、生活情况,说出自己开心与不开心的事情。

这样让家长与孩子之间养成平等交流的习惯,也便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有利于对症下药。

2、关注学习伙伴。

朋友,是倾诉的对象;朋友,是进步的动力。

人是最怕寂寞的动物,小孩子更加需要朋友,而且需要在某个方面比他强的朋友。

我没有强调一定要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交朋友。

因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多方面的,不仅仅表现在学习方面。

一个孩子的成绩好不好,并不是给他带来朋友的唯一因素,还涉及到性格、为人等因素。

3、关注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要培养一个好的习惯至少需要21天。

家长要注意养成孩子良好的看书、读书、写字的学习方面的习惯;还要养成书写整洁、学习专注、用眼卫生、劳动习惯等行为方面的习惯。

如:每天保持看书最少半个小时,读书要大声,有感情,眼睛离书本一尺远,握笔姿势正确,学习时不开小差,书写尽量做到不用橡皮擦,每天能帮家里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扫地、抹饭桌、端碗等)。

4、关注作业完成情况。

学生完成学校的作业就好比家长的工作一样,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

建议孩子一放学回家,先喝点水,吃点水果,就要开始完成家庭作业了。

做作业的时候,一个人单独在一个专门的书桌旁学习,不要打扰他。

每学习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休息10分钟。

当孩子遇到不懂的问题,家长千万不要马上回答他,要等作业做到最后,实在不会的时候,家长才去帮助他。

不光是要让他养成思考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学习的效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它们不仅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还能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社交技能。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帮助家长和教师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1. 设立明确的规则和期望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首先我们需要设立明确的规则和期望。

这些规则应该简明扼要,语言简单明了,易于理解。

例如,我们可以制定以下规则:尊重他人、保持诚实、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等。

同时,我们还应该明确告知他们这些规则的重要性以及遵守规则所获得的好处。

2. 奖励和认可奖励和认可是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一种重要方式。

当小学生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家长和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以鼓励他们继续保持。

奖励可以是一些小礼物、表扬的话语或是特殊的活动。

这种正向激励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起良好行为的积极反馈循环。

3. 建立良好的师生和家长间的沟通渠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和家长间的沟通渠道对于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向他们反馈孩子的行为和表现。

同时,教师和家长之间也需要相互交流,分享对于孩子行为习惯的观察和建议。

通过有效的沟通,家长和教师可以共同制定适合孩子的具体行为培养计划。

4. 培养自律和责任感自律和责任感是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给予孩子一些独立完成的任务,如整理书包、按时完成作业等,让他们能够逐渐建立起自律和责任感。

同时,家长和教师也需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行为后果,从而培养起他们的责任感。

5. 提供良好的榜样家长和教师作为孩子行为习惯的榜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家长和教师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行为习惯的良好榜样。

他们应该展示出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态度,并且以平等和尊重的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提高学习成绩,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品格和思想素养。

要想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全面加强教育引导,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是小学生最主要的任务,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学业成绩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培养自觉性。

小学生应该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要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学习任务,不拖延、不推诿,做到主动学习,严格要求自己。

2. 培养专注力。

小学生在学习时应该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不被周围的环境或事物分心,努力做到专心致志,全神贯注。

3. 培养定期复习的习惯。

小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及时总结所学的知识,定期复习,巩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4. 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小学生应该学会独立思考,主动学习,遇到问题要主动解决,不要总是依赖他人,做到自主学习。

通过以上的培养,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1. 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小学生应该养成合理膳食的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身体健康。

2.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小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爱干净、讲卫生,养成勤洗手、勤换衣、勤换袜的好习惯。

3. 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小学生应该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好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4. 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小学生应该养成运动的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1. 培养尊重他人的习惯。

小学生应该学会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尊重家长和尊重他人,做到言行有礼。

2. 培养守纪律的习惯。

小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纪律,不打架斗殴,不早恋早婚,不说脏话,不欺负同学,做到守纪律。

3. 培养助人为乐的习惯。

小学生应该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帮助他人,做到乐善好施。

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

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

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1.制定规则和纪律:家庭和学校都需要给小学生制定一套明确的规则和纪律,让他们明白哪些行为是被接受的,哪些是不被接受的。

这些规则和纪律应该公平、合理,并且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

2.榜样的力量:大人是小孩子最好的榜样。

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大人都应该展示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诚实、守时、尊重。

小学生会通过观察和模仿大人的行为习惯来塑造自己的习惯。

3.给孩子明确的期望和目标:小学生往往需要明确的目标来引导他们的行为。

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他们制定短期和长期目标,例如每周完成课后作业,每天完成家务,等等。

这些目标应该适应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并且可以逐渐提高难度。

4.奖励和惩罚:适度的奖励和惩罚可以激励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当孩子表现良好时,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如夸奖、小礼物等。

相反,当孩子违反规则或者养成不良习惯时,也需要适度的惩罚,比如限制一些特权、扣除一些奖励等。

5.教育孩子自律:自律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

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小学生建立自律的能力,让他们学会自我控制和管理。

可以利用计划表和提醒工具帮助孩子管理时间和任务,鼓励他们自觉遵守规则,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

6.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小学生关键的一部分。

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如制定学习计划、培养专注力、合理分配时间等。

同时,也要鼓励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整洁的书桌、安静的学习场所等。

7.培养团队合作和社交习惯:家庭和学校应该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和社交交往。

通过与他人互动,他们可以学会分享、合作和尊重他人的习惯。

同时,也可以教导他们如何处理冲突,与他人沟通,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8.提供正确的引导和指导:家长和老师应该提供正确的引导和指导,帮助小学生正确理解和培养良好习惯。

通过与他们讨论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并给予正确的建议和指导。

9.提供适当的反馈和支持:小学生需要及时的反馈和支持来确保他们能够坚持良好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____张丽梅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____张丽梅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曹迁红曾经有位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你成功的秘密是什么?那位化学家回答:“是在幼儿园里养成的良好习惯。

”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给学生的一生带来无法估量的影响。

下面我就结合自身实践,谈几点做法:一、狠抓常规教育。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而小学生精力旺盛,喜欢追逐打闹,这样,极易发生事故,作为一位教师,我必须对学生的安全负责,为此,我充分利用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通过讲解示范、榜样激励等督促学生认真遵守,养成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使整个班集体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有如在班级卫生方面,刚开始,我发现刚刚打扫干净的教室,过不了多久,又会有废纸出现,很少有同学捡起来的,怎么办?我来捡,我来扫,但事实上并没有收到预设的效果,于是干脆实行“卫生包干”,即每位学生都有一块属于你的“卫生包干区”,监督别人的同时监督自己,人人都是卫生监督员。

这样,就“乱扔垃圾”的现象展开讨论,让学生从思想上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自那以后,班级中再也没有乱扔垃圾的现象发生,而且,教室里每天都能保证至少打扫两次。

反思这样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体验—自责—感情的情感变化过程,在他们内心深处烙上了难以泯灭的印记。

我深深感到,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强制压服和惩罚都很难起到本质的效果。

只有有用地创造教育和契机,才能激发孩子们内心的矛盾冲突,唤起他们自觉的正义行为。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们的祖辈十分注重学习环境行为习惯的影响,“昔孟母,择邻处”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儿童时期模仿了最强,所以我很注意班风的建设,如果说学习成绩是一个班级的生命,那么良好的学风将是它的保障。

所以,接一个班级,我首先得了解每个学生的过去,做到心中有数。

在排位置时,做到让先进带动后进,真正发挥榜样的力量,对于极个别“顽固”分子,可以采用四周包围策略,当他感到“孤立无援”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地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培养孩子好习惯的10个有效方法

培养孩子好习惯的10个有效方法

培养孩子好习惯的10个有效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成功非常重要。

以下是十个有效方法,可以帮助您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1.以身作则。

孩子们往往模仿父母和家人的行为。

作为父母,要以身作则,展示出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保持整洁和有条理,遵守时间规划,做事认真和负责等。

通过自己的表率,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培养起良好的习惯。

2.建立日常例行公事。

制定一份家庭日常任务清单,让孩子每天完成固定的家务,如整理书包,洗碗,搬运垃圾等。

通过让孩子参与家务,他们会学会负责和自律,养成良好的习惯。

3.设定目标和奖励制度。

与孩子一起设定小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

例如,如果孩子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可以给予他们额外的自由时间或者一个小礼物。

奖励制度可以增加孩子完成任务的动力,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

4.培养运动和健康的习惯。

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和户外运动。

运动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并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自信心。

同时,要给孩子提供均衡营养的食物,教育他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5.建立良好的沟通习惯。

教育孩子如何有效地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良好的沟通习惯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与人交流,并且在学校和社交场合中更加自信和成功。

6.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鼓励孩子每天阅读一定时间的书籍,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的读物。

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同时也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阅读习惯。

7.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教育孩子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鼓励他们制定任务清单和时间表,学会合理规划和分配时间。

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能够帮助孩子充分利用时间,提高效率,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的习惯。

8.培养节俭和理财习惯。

教育孩子如何节约和理财是很重要的教育内容。

给孩子一定的零用钱,并教他们如何合理利用和储存钱财。

鼓励孩子自己为自己的愿望存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财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了确保训练的效果,还需要进行检查评比。

定期检查学生的行为惯,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同时,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和奖励,激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惯。

可以设置“好惯之星”、“优秀班干部”等评比活动,让学生互相激励,共同培养良好的行为惯。

二、以身作则,引导学生作为教师,我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惯。

因此,我们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良好行为惯的榜样。

1、言行一致。

首先,我们要做到言行一致。

不能只口头上要求学生养成好惯,而自己却不遵守规则,甚至存在不良惯。

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言传身教,让学生在我们的身上看到良好的榜样。

2、引导学生。

其次,我们要引导学生。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通过引导和开展讨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引导他们寻找改正的方法。

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激发他们继续努力的积极性。

3、与学生交流。

最后,我们要与学生进行交流。

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支持。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更好地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三、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惯至关重要。

我们要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1、创设有利条件。

首先,我们要创设有利条件。

比如,在教室中设置醒目的班规班训,让学生时刻牢记自己的行为要求;在校园中设置交通安全标志,引导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在食堂中设置就餐规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就餐惯等等。

这些有利条件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2、严格管理。

其次,我们要严格管理。

对于违反规定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同时,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和奖励,鼓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行为惯。

3、营造良好氛围。

最后,我们要营造良好的氛围。

小学生怎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小学生怎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小学生怎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期,所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

一、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1. 建立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小学生应该建立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每天要按时起床、吃饭、睡觉,这种规律性的生活习惯能够培养他们的自律性和时间观念。

2. 培养自我管理的意识小学生应该从小开始培养自我管理的意识,比如说让他们自己整理书包、整理房间等等,这样能够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和责任感,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动手能力。

3. 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小学生的饮食应该以营养均衡、健康为主,并且要勤洗手、少吃零食等等,这样能够预防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许多身体问题。

4.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小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比如说勤洗手、勤刷牙和勤洗澡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习惯,既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也能够保持身心健康。

二、培养学习习惯1. 建立学习计划和目标小学生应该建立学习计划和目标,这样能够帮助他们掌握好学习的进度和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 勤奋学习小学生应该勤奋学习,一定要把每一门功课都认真对待,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及时复习和检查错题。

3. 搭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小学生的学习环境应该安静、整洁、明亮,并且有书籍、工具和学习资料等等,这样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创造力的发挥。

4.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地阅读各种书籍、杂志和报纸等等,这样可以开拓思维,增加词汇量,培养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总之,小学阶段是建立个人能力的重要阶段,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们要引导孩子养成好的习惯,这样他们在成长成熟的过程中会更轻松、更自信地前进。

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行为

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行为

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行为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成长阶段,他们的行为习惯和品德素养的养成对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承担着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的责任。

下面将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探讨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行为的方法。

一、家庭教育1. 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行为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

父母应该做一个好榜样,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就能够模仿到良好的行为模式。

2. 善于表扬当孩子表现良好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是被认可和肯定的。

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继续保持良好行为的动力。

3. 约定规则家庭中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行为规范和家规,让孩子明确自己应该如何行为,以及不良行为会有怎样的后果。

约定的规则要明确、简洁,让孩子能够理解和遵守。

4. 沟通交流家长要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独立性。

通过沟通交流,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念和品德观念。

5. 爱的教育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误,家长都要用爱心去教育,不要过分批评和责备。

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引导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帮助他们找到改正错误的方法。

二、学校教育1. 师生关系老师是学生在学校中的引路人,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深远。

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好榜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2. 课堂教育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育、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行为教育和品德教育。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良的行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激励机制学校可以设立一些激励机制,奖励那些表现良好的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努力付出的价值和意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 班级管理班主任和班级管理者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并进行正确的处理。

通过班级管理,让学生明白良好行为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培养良好的习惯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习与生活挑战,还可以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为资深教育家,我将在本文中分享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

1. 树立榜样小学生需要在成长过程中有良好的榜样来引导他们。

教师与家长都可以成为他们的榜样。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从而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家长则应该以身作则,以良好的行为激励和引导孩子。

通过树立榜样,小学生会受到积极的影响,更容易养成良好的习惯。

2. 制定明确的规则为了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与家长应该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纪律。

这些规则应该包括学习、行为、生活等方面。

例如,制定每天按时完成作业的规定,约定规范的校园行为等等。

通过规则的制定,小学生可以明确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从而更加有意识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3. 提供正向激励小学生对于积极的激励更为敏感。

教师与家长应该及时发现并表扬他们的好习惯和积极行为。

例如,当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时,可以给予赞扬和奖励。

正向激励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动力,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4. 培养自律能力自律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

小学生需要学会自我约束和控制。

教师与家长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入手,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例如,规定每天固定的起床、就寝时间,倡导按时完成任务等等。

逐渐培养自律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5. 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养成小学生良好习惯至关重要。

教师和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

这样的环境可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适当设置学习目标和计划,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 教育培养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教师与家长可以通过教育和培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例如,教育孩子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定期锻炼的习惯,督促培养个人卫生习惯等等。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小学生时期是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提高学习成绩,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

下面,我们来浅谈一下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自律能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它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开始,比如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起床、刷牙、洗脸、整理床铺等好习惯,培养孩子按时吃饭、按时休息的习惯,让孩子懂得时间的价值,明白规律对自己的重要性。

学校也可以通过制定规章制度,促使学生养成自律的好习惯,比如每天按时到校、课间不迟到早退、不带手机进校等,培养孩子自觉遵守学校规定的自律能力。

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

小学生是一个学习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学业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比如让孩子养成每天回家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教育孩子认真听讲、做认真听讲笔记的习惯,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等。

学校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比如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定期进行学习方式的讲座等。

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合作精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素质之一,它关系到孩子今后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团队活动,比如让孩子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等。

学校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比如定期开展班级集体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活动等。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自信心和责任感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它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发展。

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和自信心,比如赞扬孩子在学校取得的好成绩,赞扬孩子在学校表现出的勇敢、积极的一面,教育孩子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等。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及具体措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及具体措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及具体措施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小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它对他们的学业、日常生活以及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具体措施。

1.提供良好的榜样:小学生往往会效仿他们身边的大人的行为。

因此,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

他们需要展示出积极向上、诚实守信、友善有礼的行为,这样能够激发孩子模仿并养成良好习惯。

2.制定明确的规则和奖惩机制:制定明确的规则可以帮助小学生明确何种行为是正确的。

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有关日常学习、作业完成、卫生习惯等方面的规则。

同时,要设立奖励和惩罚机制,鼓励孩子遵守规则,同时对违规行为进行适当的处罚。

3.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小学生需要学会自我管理,包括时间管理、任务完成、整理卫生等方面。

可以通过让孩子自己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和时间表,以及要求他们自己收拾书包、整理房间等方式,培养他们的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

4.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良好的作息习惯对小学生的身体和学习都非常重要。

可以制定一个固定的作息时间表,包括每日的起床、吃饭、休息和睡觉时间。

同时,要鼓励孩子养成定时锻炼的习惯,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

5.培养阅读兴趣:培养阅读兴趣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非常有益。

家长和老师可以给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图书,鼓励他们阅读,并与他们一起分享读书的乐趣。

同时,要设立每天的阅读时间,让孩子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去阅读。

6.培养节约习惯:节约习惯对小学生的培养也很重要。

可以鼓励孩子学会合理使用资源,例如水电的使用,以及使用纸张的量等。

还可以教育孩子定期整理书桌,保持环境的整洁。

7.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养成良好习惯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的,小学生需要有坚持的决心和毅力。

家长和老师要时刻鼓励孩子,提醒他们坚持,坚信通过努力可以养成好习惯。

8.培养情绪管理能力:小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对于他们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教导孩子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例如深呼吸、与人沟通、寻求帮助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小学生如何培养好习惯

小学生如何培养好习惯

小学生如何培养好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好的习惯成为人们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好习惯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那么,如何培养好习惯呢?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包括起床、洗漱、吃饭、睡眠等一系列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增强小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减少患病率。

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帮助小学生生活有规律,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坚持读书、学习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自律、勤奋、专心、总结等。

小学生需要注重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自己的学习方法,配合老师的教学要点,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

3.培养社交礼仪社交礼仪是培养小学生品格、修养的一个方面。

小学生处在人际沟通的前沿,需要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懂得约定俗成的规矩,尊重他人,维护人际关系稳定。

让小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尊重和被尊重,培养起互动的能力。

4.开展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既是锻炼身体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压力下放及释放情绪的一种良好途径。

开展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小学生的抗病能力,同时也可以对抗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

5.合理安排娱乐活动合理的娱乐活动可以缓解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调节身心状态。

小学生的娱乐活动应该在规模、内容等方面合理安排,保障小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的平衡发展。

在实践中,家长和老师是小学生习惯培养的主要实践者和教育者,需要制定适合小学生的规范和计划,以达到培养好习惯的目的,增强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提升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品质。

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七个有效途径

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七个有效途径

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七个有效途径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良好的习惯不仅能够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效率,还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

为了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七个有效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作为教育者和家长,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力求做到言行一致、身教重于言教。

我们应该坚守道德底线,遵守规章制度,并以身作则地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影响到小学生,让他们从小就接触到正确的习惯。

二、设定明确的目标培养习惯需要明确的目标。

我们可以和小学生一起制定可以量化的目标,例如每天读书一小时、保持教室整洁等。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小学生可以更好地意识到需要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明确自己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

三、制定详细的计划只有目标还不够,还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我们可以和小学生一起制定每天、每周、每月的计划,详细规划他们应该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进行什么样的活动。

这样一来,小学生就能够清楚地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从而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和执行力习惯。

四、激发兴趣和动机培养习惯需要小学生内心的积极性和动力。

作为教育者,我们可以通过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趣味游戏、举办有奖竞赛等,让小学生在参与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进而增强对习惯的积极认同。

五、建立规范的环境良好的习惯需要在规范的环境下培养。

为了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我们可以在学校和家庭中营造规范的环境。

例如,教室里放置公共物品的位置明确、书本摆放整齐等,可以让小学生养成整理物品和保持环境整洁的好习惯。

六、及时认可和奖励小学生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及时的认可和奖励。

我们可以通过表扬、奖品、证书等方式,激励他们坚持养成好的习惯。

这样一来,小学生会更有动力并且更加坚定地养成良好习惯。

七、反思和改进培养习惯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改进。

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精选5篇]

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精选5篇]

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精选5篇]第一篇: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南区九年制学校陈玉成内容摘要: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要靠学校教育、教师引领、家庭监管、社会氛围各方面的共同教育,只有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掌握良好的教育方法,才能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关键词:学校教育家庭监管社会氛围从小培养良好习惯小学生的好习惯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养成的,而良好的习惯是小学生在小学生涯中必须要养成的,这是一个艰难切漫长的过程。

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除了学生本身主动的在学习生活和日常活动中要进行一点一滴的积累,并且依照一定的标准及时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判断,改正,和反省之外,更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运用正确的原则和方法,起到一个监督,评判,并纠正的作用。

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规范,训练,矫正和强化。

同时,也学要学校的积极配合。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场所,需要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来配合教师的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氛围,有助于加快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另外,家庭风气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重大的意义。

所以,家庭和学校应该形成统一的习惯养成计划,并在良好的社会风气下,共同为学生的好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方法不仅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且要突出个人的性格特点。

一、学校履行教育义务首先,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校应绿化、美化校园,使校园环境优美整洁,充分发挥学校环境的育人作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师生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就会增强。

让健康、向上、优美的校园环境在陶冶学生情操、创建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次,组建良好的班集体。

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良好的班集体犹如一个大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培养自律能力、培养良好的社交技能,以及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未来的成功。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家长们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1.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和引导者。

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行,给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尽量避免不良习惯和负面行为。

2.清晰的规定和目标:制定明确的规定和目标,让孩子清楚知道什么是期望和正确的行为。

规定可以包括家庭作业、家务分担、床上时间等方面。

确保规定和目标是具体和可实现的。

3.建立日常例行的规矩:制定家庭规矩和日常例行事项。

例如,每天规定固定的时间完成家庭作业、每天整理自己的房间等。

通过这些规矩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并提供稳定的日常结构。

4.积极的反馈和奖励机制:鼓励和表扬孩子的积极行为和努力。

给予奖励,如奖品、表扬或特别待遇等,可以增强孩子的积极性和动力。

5.设定适当的规则和界限:给孩子明确的规则和界限,帮助他们建立自律能力。

规则要公平和合理,并且要讲明原因。

同时,要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和不可逾越的底线。

6.引导解决冲突的方式:教导孩子如何解决冲突和处理问题。

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并尝试寻找平衡和解决方案。

7.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倾听他们的想法和疑虑。

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8.培养责任感和自律能力:教导孩子承担责任和自律,让他们明白自己行为的后果。

鼓励他们按时完成任务,培养计划和组织能力,并让他们参与决策过程。

9.提供适当的模仿和模拟环境:提供适当的模仿和模拟环境,让孩子模仿和学习成年人的行为。

例如,在家庭中为孩子创造统一有序的环境,让他们模仿父母的行为和习惯。

10.坚持和耐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们的坚持和耐心。

不要期望立即看到结果,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适应和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南宁市西乡塘小学韦小玫
内容摘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对小学生以后的成长乃至一生将会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使他们从小就懂得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基础。

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成,应当作为一项长期的常规工作来抓。

它需要不断地给予督促与引导。

关键词:培养养成习惯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充分说明人在自然状态下,不假思索,不必费什么心思,更不用意志去控制而形成的某种行为,就是一种习惯。

所谓习惯是指由于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对小学生以后的成长乃至一生将会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使他们从小就懂得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具有健康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基础。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我的体会是:
一、明确要求
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非常重要。

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本班的实际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了班规班约,经常组织学生逐条学习,让学生明确班级建设的目标要求。

如集会集队时,一听到集合号响起就要立刻排队,而且还要做到“快速、安静、整齐”;上学放学时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得在路上追逐玩耍,注意交通安全。

又如在学习上,也向学生要求,做作业时要做到四点:①书写规范;②格式正确;③正确率高;④先完成作业,再玩耍;朗读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有感情。

总之,我会根据不同阶段或不同情况,及时地向学生提出各方面的具体要求,使学生明确并认真落实。

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生理和心理特点的限制,他们对一些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不能完全理解。

但他们的模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强,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教师的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的道德观念是学生的楷模。

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

平时教师要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自觉拾起一片废纸,扶正课桌椅、见到学生问早问好等,学生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都会模仿学习。

长期以往,学生就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做出的比喊出的有份量。

小事情大内涵,大道理小行为。

”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不光动嘴去说服教育学生,更多的时候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学生。

要求学生每天7:50到教室早读,我就会在教室和学生一起读书;要求学生不在教学楼内大声喧哗,跟学生说话时我一定会轻声细语。

总之,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都会努力要求自己先做到。

有一天早上,学校要在8:00在大操场举行活动,而我们的清洁区就在大操场旁。

我对值日生说,我们只有10分钟时间,大家要抓紧时间把清洁区打扫干净。

可大约5分钟后,我看到清洁区地面一片狼藉,有的学生在清扫,有的却在拿着扫把玩耍。

这时,我二话没说,拿起扫把开始扫地,这时“奇迹”出现了:玩的学生不玩了,打闹的学生不闹了,所有人都加入到清扫的队伍,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很快就把清洁区打扫得干干净净。

行动是无声的语言,
不需任何鼓动性的语言,事实证明,教师不必声嘶力竭地去训斥学生。

只要在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正人先正己,时时事事做学生的榜样,注意自身修养,处处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影响教育学生,就可以塑造学生,成为学生的表率。

这样对小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影响将更加深远。

三、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强化行为习惯
小学生集体荣誉感强,好胜心强。

教师要善于用集体力量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学校的卫生评比,领巾佩带,纪律评比等等,都是班级之间的竞争,是以班集体为单位的参与活动。

集体荣誉来源于每个同学,要靠大家共同维护,因此就形成了坏事有人管,好事有人评,事事有人管、人人都为集体荣誉争光,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不随手丢垃圾,将垃圾丢到指定的位置,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学习用品摆放,坐立姿姿端正,书写规范,集会思想专注,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放学出校门有序等。

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都建立在种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之上的。

四、在学习中渗透
俄罗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乌申兹基说过: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

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

这个比喻非常好。

加强德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求真务实,从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开始,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习惯就是素质,习惯影响人格。

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一生最大的财富。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尤为重要。

1、在教学中让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有机的渗透读书习惯、写字习惯、听的习惯、复习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遵守纪律、尊老爱幼的习惯、热爱劳动、热爱劳动的习惯等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

现在的小学生很多读书姿势不正确,眼睛离书本太近,弯腰驼背的不少,现在班上的孩子才二年级就有几个近视了,近视情况非常严重。

我们老师一定要让孩子读书写字姿势端正,让家长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和上网时间。

2、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

班上孩子每天都有一两个不是忘记带书本,就是忘记戴红领巾。

我问他们为什么?有的说:“我妈没把我的书装进我的书包里。

”有的说:“我奶奶帮我洗红领巾忘记帮我放进书包了。

”到准备上体育课时,时常有孩子问我要电话,问他们要干什么,就说:“今天有体育课,我忘记穿运动鞋了,我想打电话叫妈妈送来。

”我就说这些事情不是你父母的事,是你们自己应该准备好的。

你们应该养成自己的学具自己准备的好习惯。

3、今日事今日毕。

有的孩子喜欢拖拖拉拉,本来一会工夫可以完成的事情,非得要等。

有的孩子双休日只顾玩,把作业压
到星期日晚上才去做,开了夜车还做不好,结果会越来越不喜欢学习。

4、及时纠正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

班上有一个小男孩,挺聪明,可是每回考试的时间都不够,原因就是写得太慢了。

原来这个小男孩一直都是用左手写字,不仅写得慢,而且写字基本上都是拼成的,很少有按笔顺写的。

比如凡是最后一笔是横的,他一律变成勾来写,只是勾写长了封口就算了,说了他多少遍都是这样写。

我就觉得奇怪。

后来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这个小男孩在一开始写字的时候,就是用左手写,家长认为这样会能更好地开发好孩子的右脑,认为是孩子的本领。

其实这是孩子一开始养成的坏习惯造成的错误。

这么一个小故事告诉大家,孩子在第一次错误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及时地帮助孩子纠正,所以孩子才会一直把错的当对的。

现在要纠正已经很困难了。

五、文明行为习惯早养成
在日常生活中,礼貌用语的学习和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学生的行为举止有一定的依据,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还应该把握其具体可行的特点,如我们要求学生使用礼貌用语,就应当让学生知道哪些是礼貌用语,应怎样使用。

遇见教师要问“老师好”,和同学见面之间要互相打招呼,见到客人要说“您好”,给别人添麻烦时要说“对不起”,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有人向你表示感谢时要回答说“不用客气”,向别人提出要求时要说“请”,对长辈要尊称“您”,不能直呼其姓名等等。

要求具体明确,学生就容易掌握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从点滴做起,那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日积月累的话,就可小中见大,小事情中体现高品质,小事情中成就大事业。

总而言之,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成,应当作为一项长期的常规工作来抓。

它需要不断地给予督促与引导,需要学生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