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问题答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后题解答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后题解答
C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D.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状态 B.密度、硬度C.氧化性、可燃性 D.熔点、沸点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3.选择题(1)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C.氧气极易溶于水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C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B.氧气可以燃烧C.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设计制取氧气和试验其性质的实验方案(下表可供参考,你也可以利用一些其他代用品自行设计其他方案),征得教师同意后实施你的方案,实验后进行小结。
目标
1.寻找新的催化剂
2.制取氧气
3.试验氧气性质
仪器、药品
方案(可画简图)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6.你如何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答:此题属开放性习题,可从多方面来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的成分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燃料的燃烧离不开氧气,炼钢、气焊及化工生产和宇航等都要用到氧气,潜水、医疗急救时,还需要用纯氧;氮气是制造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灯泡中充氮可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可防腐,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超导材料在液氮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此外,稀有气体在生产和科研方面也有广泛的用途。总之,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化工、炼钢、运输、电光源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上册)习题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上册)习题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上册)习题答案第10 页: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举例说明。

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例如: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是物理变化;木柴燃烧、铁的生锈是化学变化。

2.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铜绿生成。

(3)纸张燃烧。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4)瓷碗破碎。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瓷碗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5)铁生锈。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6)石蜡熔化。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石蜡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8)下雪天把一团雪放在温暖的房间里,雪融化。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3.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答:因为蜡烛受热熔化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是化学变化。

所以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4.下列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为什么?(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描述空气的颜色、气味、状态。

(2)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3)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能变成水、二氧化碳等。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5)铜的密度是 8.9g/cm 3 , 熔点是 1083℃。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描述铜的密度、熔点。

(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下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章小结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例如: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是物理变化;木柴燃烧、铁的生锈是化学变化。

2.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铜绿生成。

(3)纸张燃烧。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4)瓷碗破碎。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瓷碗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5)铁生锈。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6)石蜡熔化。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石蜡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8)下雪天把一团雪放在温暖的房间里,雪融化。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3.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答:因为蜡烛受热熔化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是化学变化。

所以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4.下列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为什么?(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描述空气的颜色、气味、状态。

(2)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3)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能变成水、二氧化碳等。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上册)习题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上册)习题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上册)习题答案第10页: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例如: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是物理变化;木柴燃烧、铁的生锈是化学变化。

2.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铜绿生成。

(3)纸张燃烧。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4)瓷碗破碎。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瓷碗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5)铁生锈。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6)石蜡熔化。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石蜡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8)下雪天把一团雪放在温暖的房间里,雪融化。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3.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答:因为蜡烛受热熔化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是化学变化。

所以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4.下列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为什么?(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描述空气的颜色、气味、状态。

(2)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3)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能变成水、二氧化碳等。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5)铜的密度是8.9g/cm3,熔点是1083℃。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描述铜的密度、熔点。

(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问题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问题答案

变化后的物质
液态的水 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 淀等 二氧化碳气体等
变化后 有无新 物质生 成 无



P7 讨论:区分: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复燃,则是氧气,反之是二氧化碳。将澄清的石 灰水通入,并晃动,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不变就是氧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若 火焰燃烧的更旺,则是氧气,若火焰熄灭,则是二氧化碳。 P10 习题 1、主要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举例见第 2 题) 2、(1)(4)(6)(7)(8)是物 理变化,因为它们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2)(3)(5)是化学变化,因为它们在变化 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 3、因为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 4、 (1)(2)(5)(8)是物质的物理性质;(3)(4)(6)(7)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P12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进行观察和描述的参考资料: 点燃前:蜡烛呈圆柱状,直径约 2 cm,由半透明的白色固体制成,具有轻微气味,质地较柔软, 能用小刀切割,指甲也能划出刻痕。蜡烛的中心有一根烛芯,从底部一直伸延到顶部,并约有 1 cm 露出顶部。烛芯由多股细线拧合而成。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它不溶于 水,并能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 点燃时:当燃烧着的火柴接近烛芯时,约 2 s~3 s 即可点燃蜡烛。点燃的蜡烛能够持续燃烧, 燃烧时没有声音,并在燃烧的过程中缓慢地变短。蜡烛火焰由于气流而闪烁摇晃,并有黑烟产 生,在无空气流动的情况下,火焰可以长时间地保持轻微的闪烁。在距离蜡烛火焰约 2 cm 的地 方,蜡烛是温热的,并很柔软,可以用手任意捏塑,其余部分的蜡烛仍然是冷的。燃烧着的蜡 烛因其顶部受热熔化而形成一个凹槽,熔化后的无色液体贮于凹槽中,并浸润烛芯直至火焰的 底部。如果吹动蜡烛火焰或蜡烛燃烧时受热不均匀,贮于蜡烛凹槽中的无色液体会从凹槽中沿 烛体流下。在流下的过程中,无色液体遇冷变为半透明体,并逐渐凝固附着在烛体上。蜡烛火 焰分为三层,最里面的火焰底部呈淡蓝色;第二层的火焰是暗淡的,这一暗淡的区域略呈圆锥 形;围绕着这一区域的最外层火焰呈黄色,其火焰明亮但不耀眼。三层火焰既有明显的边缘, 又有不确定的顶部。当一根火柴梗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 2 s 后取出时,可以看到,处在火焰最 外层的部位最先变黑,第二层次之,最里层变黑最慢,说明外层火焰温度最高,第二层次之, 最里层温度最低。因此,应用外层火焰进行加热。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振荡, 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熄灭后:熄灭蜡烛时,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 烛重新点燃。 P15 步骤 2 现象:盛有空气的集气瓶无明显变化,而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石灰水变浑浊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全上下册)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全上下册)及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并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1)铁生锈有新物质(Fe2O3)生成,为化学变化(2)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3)纸张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为化学变化(4)瓷碗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5)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有新物质(Cu2(OH)2CO3)生成,为化学变化(6)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7)下雪后天气晴暖,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8)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气,会出现一层水雾。

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何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举例说明。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是否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如:铁生锈、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物质燃烧、食物腐烂、酿酒、新陈代谢、工业制碱、浓硫酸脱水、石灰浆刷墙,墙面变硬、玩火自焚、烈火焚烧若等闲、用酸除铁锈、烽火戏诸侯、动植物呼吸、中毒和解毒等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哪些是指物理性质,哪些是指化学性质?为什么?(1)酒精能燃烧。

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燃烧为化学变化),所以为化学性质(2)酒精能挥发物理变化中表现的性质(挥发为物理变化),所以为物理性质(3)水变成水蒸气物理变化中表现的性质(变为水蒸气为物理变化),所以为物理性质(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酿酒为化学变化),所以为化学性质(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为化学性质(6)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不发生化学变化即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为物理性质(7)铜的密度是8.9g/cm3,熔点是1083℃不发生化学变化即表现出来的的性质,所以为物理性质(8)石灰石(或大理石)遇到盐酸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为化学性质4.观察你身边的物质,如水、食盐、蔗糖、铜导线等,描述一下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问题标准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问题标准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问题答案————————————————————————————————作者:————————————————————————————————日期: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后问题答案(完整版)P7实验现象记录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1—1 液态的水沸腾时生成的水蒸气遇玻璃片又凝结为液体液态的水无1—2 蓝色块状的胆矾块状固体被粉碎为蓝色粉末蓝色粉末状的胆矾无1—3 蓝色的胆矾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有1—4 颗粒状石灰石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气体等有P7讨论:区分: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复燃,则是氧气,反之是二氧化碳。

将澄清的石灰水通入,并晃动,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不变就是氧气。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若火焰燃烧的更旺,则是氧气,若火焰熄灭,则是二氧化碳。

P10习题1、主要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举例见第2题) 2、(1)(4)(6)(7)(8)是物理变化,因为它们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2)(3)(5)是化学变化,因为它们在变化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

3、因为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

4、(1)(2)(5)(8)是物质的物理性质;(3)(4)(6)(7)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P1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进行观察和描述的参考资料:点燃前:蜡烛呈圆柱状,直径约2 cm,由半透明的白色固体制成,具有轻微气味,质地较柔软,能用小刀切割,指甲也能划出刻痕。

蜡烛的中心有一根烛芯,从底部一直伸延到顶部,并约有1 cm露出顶部。

烛芯由多股细线拧合而成。

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它不溶于水,并能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

点燃时:当燃烧着的火柴接近烛芯时,约2 s~3 s即可点燃蜡烛。

点燃的蜡烛能够持续燃烧,燃烧时没有声音,并在燃烧的过程中缓慢地变短。

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下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章小结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下册)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题号解析1氮气氧气,氮气,氧气点拨:空气的成分注意使用的是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2 (1)B点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且化学性质不活泼。

(2)C液态氧是氧气的液态存在形式,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3)(3)A臭氧可以用化学式O3表示,有固定的组成,属于纯净物(4) C 点拨:稀有气体性质很不活泼,过去人们认为这些气体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曾把它们叫做惰性气体。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发现有些稀有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

故C项错误。

3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点拨:此题属于开放性习题,引导学生从具体例子中来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

4 把空水杯或空饮料瓶口向下按入水中,水不能进入杯中或瓶中。

5 去过;感受不一样;在城镇繁华街道附近,空气质量较差,农村广阔的田野空气质量好,清新,安静。

点拨:此题属于开放式的习题,学生答案可有多种,不强求一致。

造成城镇繁华街道附近空气质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污染物较多、机动车尾气、尘土、细菌等,噪声也较大。

农村污染物较少,且绿色植物较多,光合作用强一些,所以空气质量好。

6 (1)氧气动植物的呼吸离不开氧气,燃料燃烧离不开氧气,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等都要用到氧气。

(2)氮气制硝酸和化肥的主要原料,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等。

(3)稀有气体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以使灯泡耐用;充人灯泡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氙可用于医疗麻醉等。

点拨:此题属于开放式的习题,学生可从多方面来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上册)习题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上册)习题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上册)习题答案第10 页: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例如: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是物理变化;木柴燃烧、铁的生锈是化学变化。

2.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铜绿生成。

(3)纸张燃烧。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4)瓷碗破碎。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瓷碗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5)铁生锈。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6)石蜡熔化。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石蜡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8)下雪天把一团雪放在温暖的房间里,雪融化。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3.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答:因为蜡烛受热熔化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是化学变化。

所以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4.下列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为什么(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描述空气的颜色、气味、状态(2)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3)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能变成水、二氧化碳等。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5)铜的密度是8.9g/cm3,熔点是1083C。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描述铜的密度、熔点。

(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1 氮气氧气,氮气,氧气点拨:空气的成分注意使用的是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2 1.3和5 混合物:空气主要含有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3 B C A4 氧气:支持燃烧可供呼吸氢气:可燃烧,清洁能源5在城镇繁华街道附近,空气质量较差,农村广阔的田野空气质量好,清新,安静。

6 (1)氧气动植物的呼吸离不开氧气,燃料燃烧离不开氧气,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等都要用到氧气。

(2)氮气制硝酸和化肥的主要原料,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等。

(3)稀有气体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以使灯泡耐用;充人灯泡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氙可用于医疗麻醉等。

课题2———氧气1 将带火星的本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此气体是氧气。

2 硫+氧气二氧化硫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铝+氧气氧化铝:3 CCDCD课题3——- 制取氧气1文字表达式(1)过氧化氢水+氧气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碳+氧气二氧化碳2 (1)C (2)B (3)(3)A(4)D3 在集气瓶内先装入少量水,一是可以防止燃烧物落下时炸裂集气瓶,二是可以用水来溶解吸收产物,如硫燃烧的产物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污染空气,二氧化硫可以溶于水,加水就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扩散,所以,硫燃烧时,要在集气瓶内先放少量水,不宜用细沙来代替,而铁丝、铝条燃烧时,在集气瓶内用细沙来代替水是可以的。

4 (1)不同,思考如何得到平稳气流。

把催化剂放在试管里,塞好带导管的瓶塞,用注射器向内逐滴加入过氧化氢可以得到平稳的气流,也便于收集。

、(2)探究报告目标1。

寻找新的催化剂 2。

制取氧气 3.试验氧气性质仪器,药品注射器,点滴板,红砖粉末,过氧化氢溶液,木炭注射器,带导管的试管,大试管,过氧化氢一试管氧气,木炭方案(可画简图)带火星的小木条步骤将红砖粉末放到点滴板的一个孔中,用注射器往上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再把带火星的小木条迅速地放在上面将红砖粉末少许放入试管底部,塞好瓶塞,将注射器吸满过氧化氢溶液,插入瓶塞,往里逐滴加入,导管插入试管中将烧红的木炭伸入盛满氧气的试管中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有气泡放出木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的更旺,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红砖粉末是催化剂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1 (1)间隔间隔大间隔小(2)分子原子(3)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2 间隔增大分子扩散分子扩散分子运动的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分子间有间隔3 D B课题2--—原子的结构1 原子离子分子分子原子原子离子正阳负阴离子16 16 8 6 得到小于失去大于得到82 8 8 16 16 12 122 (1)B (2)B (3)B (4)D4 N:14。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初三课后习题(全上下册)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初三课后习题(全上下册)及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并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1)铁生锈有新物质(Fe2O3)生成,为化学变化(2)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3)纸张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为化学变化(4)瓷碗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5)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有新物质(Cu2(OH)2CO3)生成,为化学变化(6)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7)下雪后天气晴暖,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8)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气,会出现一层水雾。

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何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举例说明。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是否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如:铁生锈、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物质燃烧、食物腐烂、酿酒、新陈代谢、工业制碱、浓硫酸脱水、石灰浆刷墙,墙面变硬、玩火自焚、烈火焚烧若等闲、用酸除铁锈、烽火戏诸侯、动植物呼吸、中毒和解毒等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哪些是指物理性质,哪些是指化学性质?为什么?(1)酒精能燃烧。

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燃烧为化学变化),所以为化学性质(2)酒精能挥发物理变化中表现的性质(挥发为物理变化),所以为物理性质(3)水变成水蒸气物理变化中表现的性质(变为水蒸气为物理变化),所以为物理性质(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酿酒为化学变化),所以为化学性质(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为化学性质(6)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不发生化学变化即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为物理性质(7)铜的密度是8.9g/cm3,熔点是1083℃不发生化学变化即表现出来的的性质,所以为物理性质(8)石灰石(或大理石)遇到盐酸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为化学性质4.观察你身边的物质,如水、食盐、蔗糖、铜导线等,描述一下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下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章小结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题解析号氮气氧气,氮气,氧气点拨:空气的成分注意使用的是体积分数,1而不是质量分数。

(1) B点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且化学性质不活泼。

(2) C液态氧是氧气的液态存在形式,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3) (3)A臭氧可以用化学式03表示,有固定的组成,属于纯净物(4) C点拨:稀有气体性质很不活泼,过去人们认为这些气体不跟其他物质发2生化学反应,曾把它们叫做惰性气体。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发现有些稀有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

故C项错误。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点拨:此题属于开放性习题,引导学生3从具体例子中来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

4把空水杯或空饮料瓶口向下按入水中,水不能进入杯中或瓶中。

去过;感受不一样;在城镇繁华街道附近,空气质量较差,农村广阔的田野空气质量好,清新,安静。

点拨:此题属于开放式的习题,学生答案可有多种,不强求一致。

造5成城镇繁华街道附近空气质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污染物较多、机动车尾气、尘土、细菌等,噪声也较大。

农村污染物较少,且绿色植物较多,光合作用强一些,所以空气质量好。

(1)氧气动植物的呼吸离不开氧气,燃料燃烧离不开氧气,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等都要用到氧气。

(2)氮气制硝酸和化肥的主要原料,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等。

(3)稀有气体焊接金属时用稀有6气体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以使灯泡耐用;充人灯泡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氙可用于医疗麻醉等。

点拨:此题属于开放式的习题,学生可从多方面来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题解析课题2---氧气题解析(1)氧气的物理性质;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压强为101 kPa,温度在--183C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C时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及习题答案(全上下册)(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及习题答案(全上下册)(人教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并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1)铁生锈有新物质(Fe2O3)生成,为化学变化(2)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3)纸张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为化学变化(4)瓷碗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5)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有新物质(Cu2(OH)2CO3)生成,为化学变化(6)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7)下雪后天气晴暖,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8)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气,会出现一层水雾。

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何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举例说明。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是否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如:铁生锈、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物质燃烧、食物腐烂、酿酒、新陈代谢、工业制碱、浓硫酸脱水、石灰浆刷墙,墙面变硬、玩火自焚、烈火焚烧若等闲、用酸除铁锈、烽火戏诸侯、动植物呼吸、中毒和解毒等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哪些是指物理性质,哪些是指化学性质?为什么?(1)酒精能燃烧。

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燃烧为化学变化),所以为化学性质(2)酒精能挥发物理变化中表现的性质(挥发为物理变化),所以为物理性质(3)水变成水蒸气物理变化中表现的性质(变为水蒸气为物理变化),所以为物理性质(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酿酒为化学变化),所以为化学性质(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为化学性质(6)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不发生化学变化即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为物理性质(7)铜的密度是8.9g/cm3,熔点是1083℃不发生化学变化即表现出来的的性质,所以为物理性质(8)石灰石(或大理石)遇到盐酸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为化学性质4.观察你身边的物质,如水、食盐、蔗糖、铜导线等,描述一下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下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章小结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例如: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是物理变化;木柴燃烧、铁的生锈是化学变化。

2.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铜绿生成。

(3)纸张燃烧。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4)瓷碗破碎。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瓷碗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5)铁生锈。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6)石蜡熔化。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石蜡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8)下雪天把一团雪放在温暖的房间里,雪融化。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3.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答:因为蜡烛受热熔化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是化学变化。

所以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4.下列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为什么?(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描述空气的颜色、气味、状态。

(2)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3)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能变成水、二氧化碳等。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5)铜的密度是8.9g/cm3,熔点是108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后问题答案(完整版)P7讨论:区分: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复燃,则是氧气,反之是二氧化碳。

将澄清的石灰水通入,并晃动,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不变就是氧气。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若火焰燃烧的更旺,则是氧气,若火焰熄灭,则是二氧化碳。

P10习题1、主要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举例见第2题) 2、(1)(4)(6)(7)(8)是物理变化,因为它们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2)(3)(5)是化学变化,因为它们在变化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

3、因为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

4、(1)(2)(5)(8)是物质的物理性质;(3)(4)(6)(7)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P1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进行观察和描述的参考资料:点燃前:蜡烛呈圆柱状,直径约2 cm,由半透明的白色固体制成,具有轻微气味,质地较柔软,能用小刀切割,指甲也能划出刻痕。

蜡烛的中心有一根烛芯,从底部一直伸延到顶部,并约有1 cm露出顶部。

烛芯由多股细线拧合而成。

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它不溶于水,并能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

点燃时:当燃烧着的火柴接近烛芯时,约2 s~3 s即可点燃蜡烛。

点燃的蜡烛能够持续燃烧,燃烧时没有声音,并在燃烧的过程中缓慢地变短。

蜡烛火焰由于气流而闪烁摇晃,并有黑烟产生,在无空气流动的情况下,火焰可以长时间地保持轻微的闪烁。

在距离蜡烛火焰约2 cm的地方,蜡烛是温热的,并很柔软,可以用手任意捏塑,其余部分的蜡烛仍然是冷的。

燃烧着的蜡烛因其顶部受热熔化而形成一个凹槽,熔化后的无色液体贮于凹槽中,并浸润烛芯直至火焰的底部。

如果吹动蜡烛火焰或蜡烛燃烧时受热不均匀,贮于蜡烛凹槽中的无色液体会从凹槽中沿烛体流下。

在流下的过程中,无色液体遇冷变为半透明体,并逐渐凝固附着在烛体上。

蜡烛火焰分为三层,最里面的火焰底部呈淡蓝色;第二层的火焰是暗淡的,这一暗淡的区域略呈圆锥形;围绕着这一区域的最外层火焰呈黄色,其火焰明亮但不耀眼。

三层火焰既有明显的边缘,又有不确定的顶部。

当一根火柴梗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2 s后取出时,可以看到,处在火焰最外层的部位最先变黑,第二层次之,最里层变黑最慢,说明外层火焰温度最高,第二层次之,最里层温度最低。

因此,应用外层火焰进行加热。

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熄灭后:熄灭蜡烛时,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P15步骤2现象:盛有空气的集气瓶无明显变化,而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石灰水变浑浊结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的空气的多P15步骤3现象:燃着的木条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而在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熄灭结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吸入的空气的少P16步骤4现象: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变化,而对其呼气的一块上有水雾出现结论: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吸入的空气的多P19讨论1.细口瓶塞子倒放在桌子上是为了避免塞子沾染桌上的杂质而污染试剂。

2.瓶口紧挨试管口倾倒液体可防止液体流在试管外或洒落,倾倒时应缓缓倒入以防止液体溅出。

3.拿细口瓶倒液时,标签朝向手心是为了防止瓶口残留液体顺试剂瓶外壁流下而腐蚀标签。

4.倒完液体要立即盖紧瓶塞,是防止试剂与空气中的物质接触发生反应而变质。

把瓶子放回原处是为下一次使用提供方便。

附:倾倒液体的方法: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应将瓶盖取下倒放在桌面上,将标签朝向手心拿起试剂瓶,使瓶口紧靠容器口缓缓倒入,倾倒完毕后,要把瓶口在容器口上贴靠一下(以防止瓶口残留液腐蚀标签)。

最后盖好瓶盖,放回原处。

P20讨论:仰视使读数偏小,俯视使读数偏大。

P20[实验1-8现象](1)中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碳酸钠粉末消失。

(2)锌粒表面产生无色、无味气体,锌粒变小。

P21[实验1-9]酒精灯灯焰中的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P21讨论:1、不能,液体沸腾出后可能伤人 2、不能,可能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不能,热试管骤冷会破裂 4、手持试管夹在酒精灯火焰外焰处左右移动试管,如果试管固定可以移动酒精灯。

补充:对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试管,位置在距试管口1/4处,长柄在下短柄在上,手握长柄,拇指不可按短柄,防止试管夹松开试管滑落。

不可用手夹持试管,以防烫手。

对盛固体的试管加热时,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防止湿存水或反应生成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后,倒流回试管底部遇热造成玻璃破裂。

先对试管均匀加热,然后集中在盛固体部分加热,防止受热不匀使试管破裂。

对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液体量不超过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保持45°倾角,加热部位在斜面下方,并且试管口不准对着人。

这些措施都是防止液体沸腾时溢出,或者发生暴沸时冲出伤人。

P22给物质加热的正确方法是:加热时,受热容器外壁不能含水,以防止受热不均而破裂。

操作时,先要来回移动使试管均匀受热,以防局部受热而使试管破裂。

对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要使管口向斜上方倾斜(约45°角度),不得将试管口对人,以防液体喷出试管口而伤人,加热时,还要不断振荡试管,以防止局部受热沸腾而飞溅。

P22[实验1-10]现象:(1)试管中有蓝色沉淀出现;(2)试管中的蓝色沉淀转化为黑色不溶物。

P27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就会进入集气瓶中,集气瓶中的水面上升,约占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分析: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

P27讨论:如果整个装置密封不好、红磷的量不够或没有等到红磷熄灭并冷却就打开弹簧夹均有可能造成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

另外,随着燃烧的进行,氧气含量不断减少,当氧气含量低到一定值时,红磷就不能燃烧了,故瓶中还有少量残余氧气。

P29讨论:1、氮气不能支持燃烧。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

该现象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3、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如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但却不能在氮气中燃烧)。

P30讨论:1.汽车尾气、工厂废气、沙尘暴、酸雨、使用含氟冰箱造成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等。

2.使人发生呼吸道疾病、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水中生物濒临死亡、温室效应使沿海城市下陷、酸雨使建筑物被腐蚀、臭氧空洞使人受到紫外线的伤害而易得皮肤病和影响视力等等。

3.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爱护花木,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空气的重要性及保护空气应采取的措施。

P33习题1.氮气氧气,氮气,氧气 2.(1)B (2)C (3)A (4)C 3.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4、略5.此题属于开放式的习题,答案可有多种。

在城镇繁华街道附近,一般空气质量较差,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污染物较多、机动车尾气、尘土、细菌等,噪声也较大;农村广阔的田野空气质量好,安静。

P34【实验2-2】现象: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木条复燃。

P34【实验2-3】现象:硫在空气里燃烧的现象硫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发出微弱的蓝紫色火焰,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P34讨论:物质在空气里燃烧不如在氧气里燃烧剧烈,这说明物质的燃烧主要是与氧气反应(而不是与空气里的其他成分反应)。

空气里氧气含量只有约1/5,物质的燃烧反应没有在纯氧中剧烈,这说明反应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P34【实验2-4】现象:铁丝在空气中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

实验编号反应前的物质反应后的物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反应方程知识见第五单元)实验2-1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4P+5O2点燃2P2O5)实验2-3 硫、氧气二氧化硫硫+氧气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S+O2 点燃 SO2)实验2-4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3Fe+2O2点燃Fe3O4)物质与氧的反应。

P36习题1、氧气的物理性质: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

液氧、固态氧为淡蓝色。

(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点燃Fe3O4(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 点燃 2P2O5(4)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O2点燃 SO2(5)碳在氧气中燃烧:C+O2 点燃 CO2(碳充分燃烧);2C+O2点燃 2CO(碳不充分燃烧)(6)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 2H2O (7)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 2CO2(8)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 CO2+2H2O (9)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 2CO2+3H2O氧气的用途:用于气焊、航天、潜水、登山、医疗、液氧炸药、炼铁、炼钢等2、氧气助燃,氮气却不助燃;氧气可以和金属,氢气等物质反应,氮气却不能;氮气可以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氧气则不能。

3、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入瓶内若木条复燃就是氧气4.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硫+氧气二氧化硫铝+氧气氧化铝5. (1) C (2)D (3)C (4)BD 6、燃料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反应生成CO2等实验编号现象原因(1)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得很慢,放出的O2少,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加MnO2后带火星的木条复燃MnO2加速了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放出的O2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实验编号现象原因(1)伸入水槽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集气瓶内水面下降反应产生气体,气体把水排出集气瓶(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反应产生的O2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上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P39讨论:(1)大试管、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木块、棉花、胶塞、导管、集气瓶、水槽(2)(铁架台左边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铁架台右边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3)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贴试管的外壁,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松开两手,使它冷却,导管中就会形成一段水柱。

(4)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P40(5)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

(6)如果先熄灭酒精灯,水倒会流到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现象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木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碳+氧气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C+O2点燃CO2)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3Fe+2O2点燃 Fe3O4)①过氧化氢水+氧气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O2↑②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化学方程式③碳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C+O2点燃 CO2以上三个化学反应中①②都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③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