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课程领导的角色探究
浅谈校长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角色定位
浅谈校长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角色定位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从课程领导角度来看,校长则是影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探讨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功能和策略,对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中小学校长如何有效进行校本课程领导,笔者认为应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校本课程开发规划,绘制校本课程发展蓝图校本课程开发规划是学校为实现未来校本课程目标所作的设想和安排,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纲领和蓝图。
中小学校长应遵循预见性原则、统筹性原则、重点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民主性原则,从开设校本课程的基本依据、开设校本课程目的和意义、校本课程的总目标、校本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的保障措施等方面引导学校领导成员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发展目标,规划校本课程设置,并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的发展方案,指引校本课程发展方向。
二、促进成员之间交流,组建校本课程开发团队中小学校长在这方面需要校长充分发挥组织职能的作用,需要学校全体成员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群策群力、智慧分享,需要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的配合和支持,需要课程专家为学校把脉问诊。
首先要建立多方配合的校本课程开发支持体系,有意识地打破教师“单兵作战”的局面,整合校内一切可以利用的校本课程开发力量。
其次要广泛动员和发掘社会力量,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吸纳有识之士,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组建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
另外还要鼓励、支持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成员各抒己见,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样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的发展,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质量,降低校本课程开发成本。
三、提升教师课程理论素养,增强开发校本课程能力中小学校长应着力制定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明确校本课程开发中各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针对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不同需求,规划、组织各种形式的专业发展活动;给教师留出更多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协调好校内、外课程资源,鼓励、支持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定期评估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的落实情况,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长课程领导的角色探究
校长课程领导的角色探究【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领导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校长“行政领导者”的角色,而在课程领导的理念之下,校长角色的转换已势在必行。
校长必须明晰课程领导理念,准确地定位自身在学校运作中担任的角色,进而促进学校课程乃至整个课程体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校长课程领导角色校长角色的存在,是众多办校条件中的关键要素。
校长在学校层面的课程领导中占据主体地位,但校长应扮演什么角色却莫衷一是。
笔者认为,首先需要明确校长课程领导的内涵,并根据其内涵来映射校长课程领导的角色。
一、校长课程领导的内涵课程领导在本质上是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运用领导的理论、方法、策略与行为来完成课程范畴内的任务,推进课程理解、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一系列过程。
[1] 校长在学校层面进行有效的课程领导,不仅是其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校长个人领导素养的集中体现。
目前,学者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从不同的层面对校长课程领导的内涵进行阐释,在功能方面,托马斯·J·萨乔万尼提出,校长应为学校师生提供所需的优质资源,推出适合本校的教学方案,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最终达到优质教育的目标。
美国学者格拉索恩认为,课程领导是一种目标,用以实现增加学生的学习品质,并且强调课程领导具有导向性。
在角色任务方面,美国学者克鲁格将课程领导分成五个元素:订立愿景、管理课程与教学、监督教学、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提高教学的气氛。
我国学者黄显华认为,校长课程领导可能遵循两个路径,即对课程开发技术的领导和对课程文化的领导。
[2] 主要是以转变学校原有的一些陈旧的基本假定,形成新的教师观、学生观、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等,改组与改造学校组织,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课程开发的质量。
[3]从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的区别方面,钟启泉学者指出,校长的课程管理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官僚体制监控、监管,学校接受上级行政部门的指令之后才开始围绕学校的课程展开活动和运作,学校的动力来自于上级和外部。
浅谈学校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浅谈学校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校长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就必须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
因此,校长加强课程领导力的关键在于把握教学本质,指引教学理念,建设共同研究的团队,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实现教学质量和团队专业能力的提高和升华。
决定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有几个是最为重要的。
一是课程,一个是教师,一个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这三个要素中任何一个的状况不理想,学校的教育教学将很难进入理想境界。
并且,这三个要素的状况如何,不仅决定一个学校的今天,而且决定一个学校的未来走向。
而在这三者中间,课程又处在核心地位,教师整体素养与能力的提高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都有赖于一个科学、合理、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课程体系。
然而,目前在这几方面,许多学校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并不十分乐观。
学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自为的基本教育单位的性质所决定,学校课程的开发、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管理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也是校长工作的重心。
课程实施在学校工作的中心地位,决定着校长职责的本质内容,也决定着校长的工作价值取向长的首要能力这一观点必须被社会各界及校长自身所认同。
在当今的教育态势下,在校长诸多的职责和能力要求中,对课程的领导力以及进而对教学的领导力,应该是校长的首要能力,也是作为校长的所有能力要求中是学校管理和校长岗位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关键是找到着力点,一是提高校长自身的课程专业素养。
校长对课程应该有系统的思考,整体的把握,只有高瞻远瞩,才能运筹帷幄。
校长的课程专业素养还体现在对教学的指导上。
校长走进课堂不仅是对教师“教”的情况的了解,也需要了解学生“学”的情况,更应该关注学科课程实施的过程。
因此,校长要学会通式性听课方法,即脱离学科本身,从更一般的角度判断课的整体状态和教师的教学境界,关注课堂教与学方式和教学效果。
校长对教学的指导能力,是校长课程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部分。
浅谈科研型校长在课程领导中的重要角色
浅谈“科研型校长在课程领导中的重要角色”汕头市潮南区晓升中学黄敏华在“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指引下,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作为学校发展的领头羊——校长应努力使自己成为科研型校长,在新课程领导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因为新课程能否真正进入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对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和认同,以及能否进行积极的组织与领导工作。
所谓校长的“课程领导”,是指校长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其指引、组织课程改革、课程开发、课程实践和课程评价等活动行为的总称。
在顺利推进新课程实践过程中,作为科研型校长应努力扮演好以下四种角色:一、校长要做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的课程改革排头兵在新课程实践中,校长的领导,首要的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尤其是思想要解放、观念要更新。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更新观念,改革才有动因、才有动力。
校长作为学校课程改革的领导者,其观念具有群体影响力。
因为校长是“老师的老师”,其教育观念的突破和转变势必会左右全校师生在实践课程改革中所带来的思想自觉性。
因此,校长应带头更新教育观念。
1.校长要带领教师认真研读新“纲要”,践行新“课标”,明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功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把握新课程的标准,形成正确的课程观。
2.校长要与教师一起反思现今的教育教学实践,从分析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入手,为课程改革寻找动因。
探讨课程与学生成长的关系,树立新型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
3.校长要做教师的“心理医生”,经常接受教师的疑难咨询,不时解开教师心中的“疑难疙瘩”,排除其自身心理阻力,保持清醒头脑投入工作中。
二、校长要做资源开发、深掘、利用的课程改革倡导者新《纲要》规定课程三级分权,倡导提高课程的适应性。
对于国家课程可以创造性地实施,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可以自行开发,校长无疑应成为课程的“首席开发商”。
课程的创生离不开课程资源作依托,因此,课程资源如何开发、深掘、利用,校长应“引好路、把好关”。
校长作为课程领导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角色意识?
校长作为课程领导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角色意识?
学校是新课程实施的基地,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能否成功,学校的管理者起着关键作用。
课程改革是在具体的学校中通过学校的管理者领导下的教师队伍的创造性劳动实现的,学校的管理者要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必须要认真反思课程改革给中小学带来的深刻变化?思考学校应怎样应对新课程?学校课程领导者一定要认识到学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角色,科学探索将成为新型学校的重要特征。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学校办学的理念也要有新的转变。
第一,以“校”为本。
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进行了制度化建设,使之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
第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在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中发挥主人翁的作用。
第三,学校应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在新课程的实施下,要重建学校文化。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把学校办成为一个可以使学生“快乐、健康、学习、成长”这样的地方。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健康中成长。
综上所述,我认为一间学校的课程领导者除了要有丰富的学识,超强的教学能力之外,还要有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
浅论课程领导者角色对校长的要求
对新形势 , 校长 必须努力学 习, 尽快补充课程领导方
维普资讯
麓1j攀 0 年 3 I_ 2 6 第2期 F} 0
一
教 育 心 理
么采取攻击行为报复同学或老师 , 其结果将最终形成 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 也是使学生保持 良好学 习状态 的 个恶性 循环 , 使得恢复正常 、 健康 同伴 关系的希望 前提 。 变成渺 茫 。 第四, 严格 管 理 , 养 离异 家 庭 学生 的 自立精 神 。 培 二、 学校对离异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对策 让离异家庭学生明确知道 ,克服 自身弱点是自强 、 自 学校可以制定 以下措施来有的放矢地保护和教 立的基础 , 老师对他们的严格要 求是对他们 的最大的
能够 提 出 自己的 意见 和建 议 。及 时发 现课 程 体 威和个人魅力 ; ‘ 而 管理 ’ 则是强迫 的 、 外部授权的行 与否 , 为 ,它更多依赖于行政权威和法律法规 的约束 。”1 系 、 [ 1 课程 内容 、 课程 实 施 等方 面 的 问题 与 冲 突 , 并有 针 “ 课 程 管 理 ’ C r c lm A mii rt nC r c lm 对 性地 进行 解 决 , 取 改进 策略 。 ‘ ( ur uu d ns ai 。ur uu i t o i 采 三、 校长 应 通过 校 本课 程 开 发 。 突显 学 校 特色 。 实 M ngm n) aae et的术语其实是比较陈旧的 , 新近在 美国 多用 ‘ 课程领导’ 。这个术语之所以 ‘ ’主要表现为 施课 程领 导 新 , 意在摆脱历来的‘ 管理 ’ 思想 : 自上而下的官僚体制的 我 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具有中央集权 的传统 , 长 ‘ 监控 ’‘ 、管制’ 亦即, 。 改变学校接受上级行政部 门的 期 以来 , 国家 课 程 的 开 发 占 有 绝对 的统 治地 位 , 我 对 指 令 之 后 才开 始 围 绕学 校 的课 程 展 开 活 动 和 运 作 的 们 的校长来说 . 校本课程开发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 学校 正在 逐 步 推进 校 认识 ; 改变 行政 和 管理 是从 学 校 的 上 司和 外 部提 供 驱 念 。随着 课程 改 革 的 不断 推进 , 应该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是突显 动力的观念。 l 程改革倡导校长对课程改革与开发 本课程 的开发工作 。 ”l 2 课
简析校长课程领导的角色和任务
系, 而是平行 的民主协 商关 系。 在传统 的课 程管理模式 下 ,
校长 、 教务行政人员 、 教师处在金字塔 形的官僚等级 中 , 而 在课 程领导 的视域下 , 们并不存 在等级 关 系 、 他 自上而下 的指令 , 而是课程领导共 同体(o cmmu i ) nt 内平等 的成员 , y 校 长居于 中心地位 , 但不 居高 临下 , 们之 间主要 通过 民 他
维普资讯
一
刖 7 ~ 监 甘’
简 析 校 长 溧 程 领 导 的 角 色 和 任 务
口 郑 东 辉
( 宁波大学教育学院 , 浙江 宁波 3 5 1 ) 12 1
★
随着课 程改革的深入 , 对课程 领导的研究 提上议事 日 程, 并逐渐 成为课 程管理研 究视域 内的显学 。 其中 对校长
相应作 为 ,但并未 对校 长作 为课 程领导 者应 扮演何 种角
色 、 担 什么任务 进行解 释 , 多引用 国外 的相关研 究成 承 大
威、 技术一理性权威 、 专业 权威 和道 德权威 。每一种来 源虽 然 “ 都 是合理 的 , 都应 成为领导实践 的部分权威 基础 , 是 , 但 以哪
从理 论上 看 , 课程 领导强 调理解 与多元 , 视课程 的组 织体 系为 自由 、 民主、 开放 , 系里的最高管理 阶层及每个 体 学校和教师都 是具有 创意和创造力的 主体 , 同共同的课 认 程 目标 , 同分享权力 , 共 民主参与 , 领导者与追 随者的关系 是平 等的 , 他们发 挥各 自的 自主性 。 因此 , 在理想状 态下 , 校长不应该 是学校的“ 家长 ”他 与教务行政人 员及教师之 , 间存在 相当复杂的关系。 们之 间不 是上下等 级的从属关 他
浅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浅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作者:沙国禅来源:《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17年第12期摘要校长的领导主要表现为对课程的领导,校长的领导力主要就是课程的领导力。
校长应当有自己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教育信念,应具有创新意识,对国家、学区发起的课程变革,也应创造性地实施,并为此果断制定清晰而长远的课程策略与目标。
关键词课程领导文化塑造力课程架构力课程执行力课程评价力课程领导是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指引、统领课程,对课程进行规划、实施、协调、评价和支持的行动总称。
从学校来说,校长有天然的课程领导力,其实,教师、学生也应当成为课程的领导,只有这两方面有机结合,才会有课程的繁荣和学校的长足发展。
校长的领导主要表现为对课程的领导,校长的领导力主要就是课程的领导力。
校长应当有自己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教育信念,应具有创新意识,能够与教师、学生一起不断创生、发展课程,对国家、地区发起的课程变革,也应创造性地实施,并为此果断制定清晰而长远的课程策略与目标。
校长的领导形象如果能够由“管理”型的“反应者”发展至“领导”型的“发动者”,课程变革与实施的效率便会大大提高。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长的文化塑造力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载体,学校课程应当围绕文化展开。
学校文化系统的内核主要指学校的育人目标、育人理念、核心价值、“三风”建设等理念。
学校文化要有“根”。
当前,我们一些学校的文化往往无根,凭空想象,空穴来风,又不懂得坚守,哪里时髦奔哪里,不能根据学校的深厚历史底蕴,独特的时空特点,独有的文化资源,学校师生的特有组成情况来构建学校文化理念。
其实,哪怕是学校的校名都可以成为学校文化塑造的切入点。
学校文化要有“魂”。
有些学校看不清育人的目标、任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文化不能统领学校的思想,不能作为课程的核心。
学校文化要有“系”。
有的学校文化不成体系,目标、理念、课程各说各的,无内在联系,散乱无章。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实践探索
---------------------------------------------------------------最新资料推荐------------------------------------------------------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实践探索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实践探索浙江省桐乡第一中学王金福课程领导力,主要是指校长领导教师团队创造性实施新课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校长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重点。
因此,校长加强课程领导力的关键是要把握教学本质,指引教学理念,建设共同研究的团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实现教学质量和团队专业能力的提高与升华。
一、思想引领,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
校长对课程改革的领导,不但要体现在组织管理上,更要体现在思想的引领上。
思想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
校长领导学校的课程改革,必须准确理解当前课改的理念、课程的类型、课程的目标和课程的内容。
要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课改的稳步推进。
1. 明确学校教学发展的目标。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提醒管理者要经常问自己三个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1 / 14竟应该是什么?,作为校长我们也要经常问自己三个类似的问题:我校的教育教学现在怎么样?我校的教育教学将会发展成什么样?我校的教育教学应该发展成什么样?。
也就是校长要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有充分的了解,清楚学校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识别学校教学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学校教学发展的长远目标、近期目标以及各种目标的优先次序。
目标不仅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符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而且还要明确具体,能用可操作化的语言进行界定。
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曾经指出:学校只有将目标转化成明确的操作性定义,才能从目标着手,否则只能留下美丽的希望或只是一些陈词滥调而已。
校长课程领导的作用
推进课改:校长课程领导的角度一、校长作为课程领导者在我们的话语习惯中,校长是学校的主要领导,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负总责,课程改革是当前学校工作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校长当然要进行课程领导,是学校的课程领导者。
实际上,“课程领导”不只是对“课程管理”一词的替换,而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
不少中外学者从课程实现过程、学校文化改善、资源提供、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习等不同层面,对“课程领导”或“课程领导的策略”作了不同的阐释:课程领导是指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在一定条件下对课程领域的组织和人员施加影响的过程,具有决策、组织与引导等职能——课程领导是领导者和教师在校内围绕课程问题开展的一种持续变化、充满活力的互动过程。
(李定仁段兆兵)课程领导意在摆脱历来的“管理”思想—自上而下的官僚体制的“监管”、“监控”,倡导组织应该是一个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沟通和交流、合作的、民主的、开放的组织,它向对课程实施过程负有权职的学校和教师开放,确保他们有相当的权力进行课程决策;向实践开放,在与实践情景的互动中不断修正、完善课程决策内容;它偏重个人空间,通过领导者的影响和声望以及对下属积极性的调动、需求的满足、创造性的尊重,来引导下属为共同目标的达成而努力;它追求意义的创造,是过程取向的,是人类植根于生活世界的基本需要—“实践兴趣”的表达。
(靳玉乐赵永勤)课程领导应为学校成员提供必要的基本支持与资源,进而充实教师的课程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优质学校教育方案,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观摩,促使学校形成合作与不断改进的文化,最后把学校发展成课程社群,达成卓越的教育目标。
(Sergiovanni 1995)课程领导包括五个元素:规划愿景、管理课程及教学、观察教学、监控学生进度和提升教学气氛。
(Krug 1992)课程领导应当发挥作用,使组织内的每一个人都能达到目标。
应让学生发展多元智能,照顾个别差异,并向大部分学生提供优质的课程。
(Glatthorn 2000)课程领导者引领学校课程的设计、发展、改进、实施和评价。
论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
论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传金谢利民在过去,乃至于现在,我们往往更多地关注校长(本文中的校长均指中小学校长)的行政领导职能,给予校长相应的行政级别和待遇,为校长提供行政管理培训等,这本身没有错。
但我们不能“浓化”校长的行政领导角色,校长也不能仅仅陷于学校日常事务管理之中,这是因为校长不仅仅是行政领导,还应该是“首席教师”和学术领导.尤其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校长除了要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外,还应具有较高的课程领导能力,切实承担起课程领导的职责。
一、体现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能力的方面1.课程机制课程专家施瓦布认为,学校应成立由校长、教师、学生代表、社区人士以及校外专家、学者等共同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或课程改革小组、课题研究小组等),使得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者有自己的组织,他们可以在这个组织中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进行积极的探索,这对于学校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也有学者认为,课程领导是一种复合体形式,这一复合体由在相互关联的教室、学校和社区环境中工作的各种人群组成;课程的哲学意蕴是教师、学生、校长、家长、大学教员、中心办公室专业人员及其他有兴趣的人士互相合作,共同探究和研讨。
从这个角度上讲,校长是学校层面课程领导的领导,其课程领导角色的首要体现应该是创设有效的课程运作机制,而课程运作机制又包括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补救机制等。
我们认为,校长既不能行政事务缠身,陷于日常管理之中而不能自拔,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陷于琐碎的课程事物之中,事必躬亲。
这样,有效课程运作机制的创建和制度保障就变得尤为重要,也是校长课程领导能力的重要体现。
2.课程决策既然校长是学校层面课程领导的领导,那么课程决策理应是其课程领导能力驰骋的又一疆域。
我们将校长的课程决策分为参与决策和直接决策两个方面。
参与决策是指校长要主动参与上级的课程决策,也就是说,在上级的课程文件研制过程中,校长要以专业组织成员的身份和个人的身份进行调查研究,向上级课程决策机构陈述建议,必要时还要进行游说,而不能像过去那样被动等待,看到正式课程文件发布后再“牢骚满腹”,甚至“消极对抗”。
论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的角色行为
J u n l fYa g z r lUnv ri o r a n te No ma ie st o y
第 2 8卷 第 6 期
V0 .8 1 2 N . o6
21 0 2年 6 月
Jn 2 1 ue 02
口 课 程 研 究
论 中小学校 长课程领导 的角色行为
『 关键 词1 中小 学校 长 ;课程 领 导 ;角 色行 为
【 中图分 类号]4 3 6 G 2. 0 [ 文献标 识码 】 A [ 章编 号]6 4 3 5 (0 2 0 — 0 7 0 文 1 7 — 6 2 2 1 )6 0 4 — 4
课 程 领 导 是课 程 改 革 赋 予 校 长 的 新 职 责 .随 着新 课 程 改 革 的不 断 深 化 , 中小 学 校 长 课 程 领 导
教 师 解 读 和 阐 释课 程 标 准 ,根 据 学 校 的特 点 和 条 件 ,对课 程 资源 、课程 进度 、内容 顺序 、教 学方 法 等方 面进 行调 整 ,即对 国家课 程 和地方课 程进 行 校
[ 作者简介】 魏龙渝 男 ,重庆人 ,主要 从事 中小学校 长培训及教 师教 育研 究;蔡其 勇,男,四川武胜人 ,主要 从事基础教 育、课 程与教 学
论研 究。
4 8
口 长 江 师 范 学院 学报
学 校课 程愿景 是学 校师 生对 学校发 展 的共 同愿
望 和 设 想 ,是 学 校 希 望 学 生 在 完 成 该 阶 段 教 育 之 后
校 长 课 程 领 导 的 内 涵
资源 进行 整合 和开发 ,使 学生在 学校 得 到最 大程度 的发 展 。同时 还要 承担课 程实施 过 程 中的监 控和评 价 ,切实保 障课 程实施 的针对性 和实 效性 。
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角色与权力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角色与权力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小学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承担着课程领导的重要角色。
课程领导是指校长对教学课程的规划、制定、实施和评估等环节进行全面的指导、管理和监控,以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实现。
小学课程领导的重要性在于,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和教学效果,并且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绩效评价。
因此,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角色必须得到重视。
然而,目前国内关于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角色与权力研究仍不够充分,有待进一步深入。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角色与权力,以期为优化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二、研究问题1. 小学校长在课程领导中的角色有哪些?如何对应校长的权力?2. 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与其权力的关系如何?3. 小学校长在课程领导中所担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权力范围是什么?4. 学校管理体制、政策、规定法律等因素对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权力的影响如何?三、研究目的与意义1. 研究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角色与权力,有助于学校管理者深入了解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相关问题,并为学校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2. 通过本研究揭示小学校长在课程领导中的角色和权力,有助于校长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3. 对小学校长在课程领导中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较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有助于规范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 更好地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行。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五、预期研究结果1. 揭示小学校长在课程领导中的角色、权力和责任。
2. 探讨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对其权力的影响。
3. 研究小学校长在课程领导中所具备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权力范围。
4. 分析学校管理体制、政策、规定、法律等因素对小学校长课程领导权力的影响。
六、研究计划第一年:1. 确定研究方向和内容;2. 收集并整理相关文献,进行文献综述;3. 分析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角色与权力,深入探讨课程领导能力与权力的关系;4. 开始进行访谈,并将访谈结果进行梳理、分析。
校长在中学教育中的领导角色与策略
校长在中学教育中的领导角色与策略开篇部分:教育是一个社会的基石,而中学则是学生进入成年社会之前的关键阶段。
教育的质量和管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和未来。
作为中学教育的管理者,校长担负着重要的领导角色和责任。
本文将探讨校长在中学教育中的领导角色与策略,并探讨如何有效地推动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功。
角色一:教育愿景的塑造者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当具备远见和远大的目标。
他们应该能够看到学校的未来发展方向,并能够制定相应的教育愿景。
校长应该通过广泛的调研和了解,确定学生在未来社会中需要掌握的核心能力和知识,然后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和策略。
同时,校长也需要将这些目标和策略传达给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以形成整体的合力。
策略一:教师素质的提升作为教育管理者,校长需要重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他们应该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和进修,培养教师的教育研究和创新能力。
校长可以组织教研活动、邀请专家讲座、提供培训机会等,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通过提升教师的素质,学校的教学质量将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得到增强。
策略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学校作为一个组织体系,需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校长需要关注学校的教学设施、教材和课程等资源的更新和配备。
他们应该与学校董事会、学区和政府部门合作,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学校的建设。
此外,校长还应该注重班级资源的均衡配置,避免班级人数过多或过少,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支持。
角色二:教育文化的塑造者学校的教育文化对于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校长作为领导者,应该积极塑造学校的教育文化,以促进学生个体能力的发展和全面成长。
策略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校长可以通过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们可以引导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升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此外,校长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学术竞赛、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校长作为课程领导者的文化使命与行动策略
课程领导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符合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组织教师 团队进行课程设计,确保课程内容与国家课程标准相符合;监督课程实施过程, 确保教学质量;提供教师专业发展机会,促进教师团队的专业成长。
校长的角色定位与影响
校长的角色定位
校长作为学校的行政领导,对学校的整体运营和发展负有重要责任。在课程领 域,校长应担任课程领导者的角色,引领学校课程的规划、实施和管理。
课程领导策略。
持续学习与研究
03
校长应积极开展教育研究,学习新的课程理论和领导理念,不
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创新课程与教学
鼓励教师创新课程与教学 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和效果。
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校长应关注教师的专业成 长,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 ,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的提升。
03
校长的行动策略
制定学校课程规划
确立学校课程目标
根据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 ,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引领课
程建设和教学工作。
构建课程体系
校长的影响
校长的领导风格、教育理念和决策对学校的课程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校长的课 程领导力直接关系到学校课程的质量和效果,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校 整体的教育质量。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的重要性
引领学校课程改革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对于引 领学校课程改革、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具有至关 重要的作用。
通过设立优秀教师奖、提供晋升机会等方式,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和创造力。
促进教师交流与合作
搭建教师交流平台,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分享,共同提高教学质 量。
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文化视角下校长课程领导力的角色定位
探索研究TAN SUO YAN JIU文化视角下校长课程领导力的角色定位孙琳山东淄博临淄区福山小学 (山东省淄博市 255400)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守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学校课程指校本课程,属于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它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与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课程建设是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和必然选择,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
始于世纪之初的新课改工作,先后经历了努力开全开足课时、校本课程开发以及现在的学校课程整体建设三个发展阶段。
可以说,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建树、收获,从而达成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攀升和高质量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在课改进程中不断得到落实和强化。
可以说,学校课程建设是事关国家育人目标达成,事关学校工作长足发展的问题核心和问题关键。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战略和策略。
学校课程,是学校发展的载体和抓手。
二者都来源于学校的办学传统,二者又共践于学校立德树人的价值,二者还同向于学校未来的办学追求。
学校文化是学校课程的内涵,学校课程是学校文化的外延,二者互为补充,不可或缺;学校文化是学校课程的底色,学校课程是学校文化的建树,二者互润共生,相辅相成。
校长,作为一所学校发展历史中的阶段管理者、见证者、实践者,其作用和使命既要传承交接,把握和甄别学校过去的发展成果和既定策略,即传统的东西;又要审时度势,把握和制定当前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机制,即时代的东西;更要放眼未来,把握和预判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价值追求,即前瞻的东西。
校长正确的继承、甄别和预判,是精准施策的前提和保证,也是确保学校发展具备接续性和持久力的基础和内在,还是接受后人推敲和历史检验的关键和要求。
校长走向课程领导的策略
校长走向课程领导的策略•校长走向课程领导的意义•课程领导的核心概念•校长走向课程领导的实践策略•校长走向课程领导需注意的问题•校长走向课程领导的案例分析目•总结与展望录校长走向课程领导的意义CATALOGUE01校长领导力的体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校长走向课程领导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途径。
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培训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
校长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长过程,加强与教师、家长等各方的沟通与协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升学校教育质量课程领导的核心概念CATALOGUE02课程领导的内涵课程领导是引领课程发展、影响课程实施、优化课程评价的过程,它既包括对显性课程的领导,也包括对隐性课程的领导。
课程领导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合作精神。
课程领导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它需要具备战略眼光、创新思维和组织协调能力。
课程领导与教学的关系课程领导关注教学的全过程,包括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等。
课程领导对教学的指导意义在于,它能够促进教师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课程领导与教学密不可分,它是教学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集合。
课程领导的职责与能力课程领导的职责包括规划课程蓝图、组织课程实施、评价课程效果、引领教师发展等。
课程领导需要具备课程设计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师指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
课程领导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校长走向课程领导的实践策略CATALOGUE03构建以课程为中心的学校文化促进课程的跨学科整合建立课程与社区的联系确立课程在学校的核心地位03培养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引领教师专业发展01提供持续的专业发展机会02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优化课程设置与开发制定全面的课程计划根据学校的愿景和使命,制定全面的课程计划,包括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特色课程。
校长课程领导力建设实践研究
校长课程领导力建设实践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校长的角色日益突出,成为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建设和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内涵、建设和实践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一、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内涵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指校长在学校课程工作中发挥的领导作用,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课程评价的进行等方面。
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愿景与目标的确定。
校长应该明确学校的课程愿景和目标,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目标,确定学校的课程目标和发展方向。
2. 课程规划与实施。
校长应该通过科学的课程规划和组织实施,确保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3. 课程管理与评价。
校长应该通过严格的课程管理和有效的评价机制,持续改进和提升学校的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
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建设是校长能力提升和学校发展的关键环节。
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面向实践的能力培养。
校长应根据学校的特点和自身的发展需要,培养和提升自身的课程领导能力,包括课程规划、组织实施、评价反馈等方面的能力。
2. 团队建设与合作共赢。
校长应通过团队建设和合作共赢,引领学校教师团队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形成共识和合力。
3. 经验分享与案例学习。
校长应通过学习国内外成功案例和学校的经验分享,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课程领导力能力。
1. 校本课程建设。
校长应通过校本课程建设,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育资源,推动学校课程的创新和改进。
2. 教师专业发展。
校长应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引导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和实践,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校长课程领导的研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学校文化与氛围对课程领导起到潜 移默化的作用
校长应注重学校文化与氛围的建设, 提高课程领导效果
教育政策与法规
校长课程领导需遵循国家教育 政策与法规
教育政策与法规对课程领导的 指导和约束作用
校长需关注教育政策与法规的 动态变化
校长应具备解读和运用教育政 策与法规的能力
政策法规:政府的教育政策对校长 的课程领导有重要影响。
社会环境与资源
资源分配:学校资源的配置影响校 长对课程领导的实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社会期望:社会对学校的期望和评 价影响校长的课程领导行为。
教育环境:学校所处的教育环境对 校长的课程领导产生影响。
建立共同愿景与目标
校长应与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制 定课程愿景和目标,确保所有人对 课程发展方向有共同的理解和认同。
课程评价不健全:缺乏科学、 有效的评价体系
课程资源不足:缺乏足够的 教材、设备和教师资源
课程领导力不足:校长的课 程领导力有待提高
校长课程领导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未来教育环境的变化对校长课程领导提出更高要求 校长课程领导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需求 校长课程领导需要加强与教师、家长等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与沟通 校长课程领导需要注重课程改革的创新与实践,不断探索适合学校发展的教育模式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 课程评价,提出改 进意见和建议
建立课程评价的激 励机制,表彰优秀 课程和优秀教师
课程资源建设
校长应与教师合作,共同开 发适合学校特色的课程资源。
校长应注重课程资源的多样性 和丰富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
需求。
校长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以 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之刍议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之刍议一、明确角色,定义职责作为校长,要想提升自身的课程领导力,首先需要明确职责,明确自己的角色,确定自己在整个学校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要负责课程的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等职责。
校长需要了解教育部门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改革的最新要求和指导意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课程设置,并配合实施各项教育改革政策。
二、先人后己,注重师资队伍建设要想提升课程领导力,必须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校长课程工作成功的重要保障。
校长需要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质量、教学态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核,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培训、奖惩和聘用等措施。
同时,还需要加大招聘力度,吸引优秀的教师加入学校,保证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和优良性。
三、建立科学的课程管理制度课程管理制度是校长提升课程领导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校长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课程管理制度,包括课程开发、实施、考核和评估等方面。
要严格执行课程管理制度,保证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顺畅进行,确保课程质量体现。
同时,还需要及时收集各方面的课程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为课程改革和升级提供支持。
四、加强与教育局的沟通与协作要想提升自身的课程领导力,校长还需要加强与教育局的沟通与协作。
教育局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管理部门,对教育改革的指导和支持作用不可替代。
校长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教育局的政策和措施,积极响应和配合教育局的工作,争取教育局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推进课程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
总之,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校长注重自己的提升与教育改革的深度结合。
只有通过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加强与他人的协作,才能更好的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并获得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长课程领导的角色探究
作者:王旭阳
来源:《基础教育研究》2013年第18期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领导问题逐渐受到重视。
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校长“行政领导者”的角色,而在课程领导的理念之下,校长角色的转换已势在必行。
校长必须明晰课程领导理念,准确地定位自身在学校运作中担任的角色,进而促进学校课程乃至整个课程体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校长课程领导角色
校长角色的存在,是众多办校条件中的关键要素。
校长在学校层面的课程领导中占据主体地位,但校长应扮演什么角色却莫衷一是。
笔者认为,首先需要明确校长课程领导的内涵,并根据其内涵来映射校长课程领导的角色。
一、校长课程领导的内涵
课程领导在本质上是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运用领导的理论、方法、策略与行为来完成课程范畴内的任务,推进课程理解、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一系列过程。
[1] 校长在学校层面进行有效的课程领导,不仅是其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校长个人领导素养的集中体现。
目前,学者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从不同的层面对校长课程领导的内涵进行阐释,在功能方面,托马斯·J·萨乔万尼提出,校长应为学校师生提供所需的优质资源,推出适合本校的教学方案,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最终达到优质教育的目标。
美国学者格拉索恩认为,课程领导是一种目标,用以实现增加学生的学习品质,并且强调课程领导具有导向性。
在角色任务方面,美国学者克鲁格将课程领导分成五个元素:订立愿景、管理课程与教学、监督教学、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提高教学的气氛。
我国学者黄显华认为,校长课程领导可能遵循两个路径,即对课程开发技术的领导和对课程文化的领导。
[2] 主要是以转变学校原有的一些陈旧的基本假定,形成新的教师观、学生观、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等,改组与改造学校组织,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课程开发的质量。
[3]
从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的区别方面,钟启泉学者指出,校长的课程管理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官僚体制监控、监管,学校接受上级行政部门的指令之后才开始围绕学校的课程展开活动和运作,学校的动力来自于上级和外部。
而校长课程领导则从学校经营或是领导的功能出发,强调诉诸学校自身的创意和创造力,自律、自主地驱动组织本身运行,把日常的课程实践活动作为自身的东西加以自主、创造性地实施。
[4]
从课程领导作为一种活动或者行为方面,高博诠学者认为,校长进行课程领导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增进学生的学习成效,并且通过一系列过程有效地达成课程既定的目标。
杨明全学者认为,校长课程领导是校长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指引、统领课程改革、课程开发、课程实验和课程评价等活动的行为的总称,它的目的是影响课程改革与开发的过程和结果,实现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的目标。
[5]
二、校长课程领导的理念
校长课程领导理念的引入,使我国的课程体系得以长足发展,并在课程领导结构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作为其切入点,校长须从课程领导理念的更新入手采取详实的策略。
校长课程领导应着力于课程的最基本元素,对教师观、课程观、学生观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1.教师观
课程领导理念的校本课程模式强调了作为最直接参与课程实践的教师,是拥有相当智慧的群体,应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和课程的实施者,并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长需要关注、培养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校长与教师的协同努力,提高二者的专业素质。
关注教师潜在的能力,使其内在动力得以发挥,最终使教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性,同时此举将提高教师参加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与积极性,并成为课程发展的保障性条件,进而为课程发展提供支持。
2.学生观
课程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因此,学生观的差异作为课程管理模式的区分标志,起着关键的作用。
无论是在课程的设计或是实施过程中,都应做到以学生为本,所设情境须与学生的生活相关。
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要了解学生的需求,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内容的设置要结合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
校长课程领导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
在校长课程领导理念下,应关注学生的发展潜力,发挥学生的内在动力,这也必定会提高学生的素质。
学校要为学生参与课程决策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便引导学生发挥其内在潜力,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的目的。
3.课程观
课程领导的权力分享体现在课程决策主体的多元化,因此,教师和学生不再是传统的课程的接受者,教师和学生通过探讨和反思对知识进行理解,把自身的情感与书本上的知识连结起来,使知识和师生的生活相融合,以丰富课程知识的价值。
课程领导提倡人人都是课程的建构者,拥有对课程的不同释义。
校长课程领导必须坚持动态式、生成性的课程观,坚持课程及其知识的发展性、开放性,从而调动教师和学生对于课程知识进行创造性建构的积极性。
三、校长课程领导的角色定位
1.理念提倡者
课程改革首先要改革领导观念。
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关键是使他们理解并认同课程改革的理念。
许多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有失偏颇,主观上对课程改革持消极的情绪,或认为课程改革与教师无关。
因此,校长应协助教师改变观念,使教师理解并支持课程改革。
校长作为理念的倡导者,应夯实自身的理论知识,从各个方面吸收接纳新课程改革的讯息,并用新的理念指导学校工作,才能促使教师行为与心理的转变,使教师参与到课程改革当中。
2.专业引领者
校长应重点地针对课程领域进行领导,重视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长不仅是首席教师的身份,更应是课程专业发展的引领者。
校长的课程领导从各方面对其提出要求,如足够关心学校课程,将学校的课程发展划分到自身的责任范围之内。
通过专业引导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主动担任课程开发、课程决策的角色,最终达到为学生提供良好发展机会的目的。
3.沟通协调者
在学校内部,教师难免会因观点不一致而各持己见,因此教师需要良好的沟通,最终达成共识,此时校长需要以协调者的身份,协调教师之间进行良性的沟通。
作为沟通协调者,校长要信任、支持教师,让教师表达个人的观点,及其对课程的理解。
教师的职业具有独立、专业的特征,这从客观上阻碍了教师之间的对话。
然而学校课程的发展强调多层次、多方面的发展,统整包括校长、教师、学生、专家在内的人员,因此校长应从多方面、多角度为教师提供交流、共事的机会,使得教师实现共同发展。
4.资源提供者
资源的支持是推行课程改革的前提,因此校长应该确保课程资源得到有效的落实。
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其他资源的效果与作用。
因此,教师应该得到物质及环境的支持。
课程领导没有所谓正确的领导角色模式,校长需要依据情况而选择最适合的领导角色。
校长应该对自身领导角色具有清晰的定义,以避免角色冲突的发生,并且校长在明晰自身角色的范围与类型之后,须使教师与学生真正感受到其角色扮演带来的效果。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参考文献:
[1]郑东辉.教师课程领导的角色与任务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7(4).
[2]黄显华.课程领导与校本课程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林一钢,黄显华.课程领导内涵解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5(6).
[4]钟启泉.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J].全球教育展望,2002(12).
[5]杨明全.试论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J].河南教育,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