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课程领导能力有待提高

合集下载

新时代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

新时代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

摘 要:新时代,学校课程建设成为办学的重要问题。

当前,我国中小学实施的是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的“神经中枢”,其核心领导力暨课程领导力对学校的未来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

分析了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内涵以及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升的七条路径,即系统研修学习、更新课程观念、准确设置目标、合理设置课时、细化实施管理、完善评价机制、注意动态调整等,为提升新时代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升路径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21)02-0028-02 DOI:10.12240/j.issn.2095-9214.2021.02.013校长领导力的核心是课程领导力。

新课改明确规定,校长不仅要熟悉各种改革方面的内容,为师生营造构建和谐舒心的环境氛围,更要创新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选择、结果评定等方面,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因此,新时代的中小学校长一定要围绕新时代的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学校课程建设,努力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

一、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内涵最早提出“课程领导”的是20世纪中叶哥伦比亚大学帕索(A.H.Passow)教授。

众多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对课程领导力的理解从功能、过程、实施三大方面不断完善。

在新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是课程意识力。

把校长的课程意识当作一种课程领导力,校长的课程意识力体现在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日常生活中课程开发点的敏感性。

第二是课程引导力。

这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对课程开发的方向把握、动力支持、方案设置、支架搭建、项目评议等方面。

第三是课程鉴别力。

课程由具体的项目组成,但是项目是不是有益于学生、是不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都需要校长具有识别真伪、判断价值、取舍优劣的作为,这就是校长的课程鉴别力,具体表现为对课程内涵的真伪、课程价值的优劣、课程实施的有效无效的甄别和判断。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措施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措施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校长课程领导力成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关键。

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指校长对课程领导方面的能力和素养,是发挥校长领导作用的重要表现。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措施。

一、强化校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学校的课程教学水平主要受制于校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因此,提升校长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于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具有重要意义。

校长应该不断更新教育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从而为学校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课程领导方案。

二、完善校长的管理体系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受制于学校的管理体系,因此要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必须完善学校的管理体系。

学校应该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畅通的信息交流机制,以便校长能够随时掌握课程领导方面的信息,并及时做出决策。

三、加强校长专业知识培训校长需要具备丰富的课程领导经验和专业知识,才能够有效地指导老师开展课程建设工作。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校长的课程领导培训,提升校长的专业知识水平。

通过学习和交流,校长可以进一步了解课程领导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四、建立校长之间的交流平台建立校长之间的交流平台,可以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

校长通过交流和学习,可以了解其他学校的课程领导经验,从而更好地指导学校课程领导工作。

同时,建立交流平台可以促进多校合作,借鉴其他学校的可行做法,不断完善本校的课程领导工作。

综上所述,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需要从校长的教育理念、管理体系、专业知识培训以及建立校长之间的交流平台等多个方面入手。

只有全面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才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和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措施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措施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措施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校长的领导力,而校长的领导力又需要不断地提升与完善。

在当今竞争激烈、信息爆炸的时代,校长的工作需要很高的领导能力来带领学校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提出一些措施,帮助校长提升课程领导力。

一、建立正确的领导理念校长需要树立正确的领导理念。

领导者的理念能够影响整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态度。

校长需要在国际化、综合化的背景下,树立开放包容、务实创新、严谨求真的领导理念,带领全体师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校长还需要具备开放的心态,积极接受社会的变化和创新,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

二、加强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校长需要对课程理论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和研究。

校长不仅需要了解国内外的教育课程理论和相关政策法规,还需要不断关注最新的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

通过学习和研究,不断完善自己的课程领导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校长需要注重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校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

毕竟,校长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而领导班子的团结合作有利于学校事业的顺利进行。

校长要善于倾听团队成员的建议与意见,积极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使团队成员能够在合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四、注重学校文化建设校长需要注重学校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学校文化,激发师生的学术情感,提高师生的教学科研积极性。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感,使学生在校园里积极向上,走向社会也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五、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校长需要积极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提高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实践能力。

实践可以帮助领导班子成员更好地理解学校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更好地制定应对措施和政策。

实践还能够激发领导班子成员的创新能力和凝聚力,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和支持。

六、加强自我反思校长需要加强自我反思,不断总结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

在快速变革的时代,校长可能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及时总结自身工作中的不足和错误,及时调整自己的领导风格和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

校长领导力提升中存在的困惑及问题

校长领导力提升中存在的困惑及问题

校长领导力提升中存在的困惑及问题校长领导力的提升在当今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大环境下,现代校长不仅要有敏锐的眼光和深刻的思考力,更要主动承担起教育改革领导者的角色,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在实践中不断体验自己的领导力,提升学校的内涵发展。

一、把握办学方向,提高决策能力校长是学校的掌舵人,是方向的引路人。

准确解读党的方针政策法规,明确办学方向,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把握教育改革的大局,使教育的航船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作为校长的首要任务,要加强学习,加强政策法规解读,明确办学方向,树立科学教育理念,把握教育改革发展大势。

只有这样,教育的航船才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在教育管理实践过程中,校长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抓住关键问题,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在工作的落实上下功夫,在细节上做文章。

校长也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学校的发展做出决策和规划。

通过民主决策和规划,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

实现学校办学和管理的民主化。

比如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规章制度、执行绩效等方面必须进行深入研究。

,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反复征求师生意见。

规划和决策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

校长也要胸怀宽广,高瞻远瞩,海纳百川,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教职工。

这样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

二、创设和谐氛围,提高沟通能力正确的决策得以贯彻落实,让教师理解与认同,这就离不开沟通。

沟通能力在校长的教育管理实践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效沟通是校长的力量之源、工作之本。

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校长更新办学思想,并获得多方支持。

校长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就能广开言路,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得到启迪,开阔办学思路,不断更新办学观念,调整办学举措,使之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需要。

贯彻、实施正确、合理的办学思想,不是校长一个人亲身力行就能完成的,它必须依靠学校内外相关的机构、人员的理解、支持和共同努力。

因此,校长必须增强沟通能力,最大限度地争取校内外各方的支持,这样才能办好一所学校。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的提升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的提升

农村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指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团队在明确的课程思想指导下,通过制订和实施学校课程规划,调控课程管理行为,实现课程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

新课程管理体制要求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将国家提供的课程框架转变成学校的课程规划,以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因此,制订和实施学校课程规划是校长课程领导的核心工作。

结合本校的办学实际,我认为,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提升校长认识课程的理解力对课程准确的理解表现在国家课程的正确理解、校本实施上。

对国家课程的忠实执行,既体现在对精神的领悟、思想的统一和步调的一致上,也体现在根据学校自身的教育背景、教育文化形态、教育特色和教育能力,甚至根据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教学追求、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和不同经验基础、不同智力水平、不同发展速度的学生对国家课程作符合实际的校本实施。

国家课程的权威性、指导意义和强制要求并非排除课程应具有的因地制宜的可选择、可创造的空间。

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和不同学生对国家课程在准确领会精神的前提下的不同理解和实施,才使国家课程呈现它的丰富内涵和多元价值,呈现它的教育魅力和弹性空间。

国家课程的校本实施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再创造的水平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

对课程准确的理解还体现在对校本课程的准确理解。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一种个性化补充、拓展、延伸和丰富。

校本课程强调的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的办学理想和培养目标,通过对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和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它强调的是国家课程的指导性、学校的主体性、资源的多样性和学生的选择性。

2.提升校长对课程现状的判断力分析判断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是学校的课程文化形态,主要是指学校管理层,尤其是教学管理部门的课程意识、课程设计能力、课程管理组织能力;二是全体教师对国家课程的理解力、忠诚度和执行力;三是课堂教学状况;四是学生对课程的需要度与满足度;五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六是学校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丰富度。

如何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

如何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

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思考当前, 课程改革实施的关键是课程领导力的提升。

而作为课改的主力军, 校长必须明确课程领导的意义、学校课程实施的现状和课程改革的思路。

校长只有具备高效的课程领导力, 才能增强学校课程实施的整体效应, 从而促进课程管理品质的提升, 学校的教育教学才可能有高质量、高效能的成果展现。

一、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内涵什么是校长课程领导力,通过查阅资料,我明白了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主要是指校长领导教师团队创造性实施新课程,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 是一个校级团队决策、引领、组织学校的课程实践的控制能力。

课程领导, 关键在于把握教学本质, 建设共同研究的团队, 善于在实践中发现、研究、解决问题, 不断实现教学质量和团队专业能力的提高与升华。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表现在对课程的准确理解力上, 包括对国家课程的正确理解、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实施、对校本课程的准确定位。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还表现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力,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对学校内部和与学校相关的外部教育教学资源的挖掘、组织和整合。

课程资源开发是学校的义务和责任, 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必要能力。

同时,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还体现在课程实施的规划力和课程文化的建构力上。

校长通过组织校本课程编制、指导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对学校课程实施科学、长远和超前的规划, 最终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文化。

二、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必要性课程改革使得课程支配权发生了变化, 它赋于了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 极大地调动了校主动开发和建设课程的积极性, 增强了课程对地方和学校的适应性。

因此, 在某种程度上,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决定了课程改革在学校中的实施能否成功。

提高学校管理者, 特别是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 是实施新课改的必要前提。

我们知道, 新课程方案在学校中是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创造性的劳动变为现实的。

校长的教育理念及其行为直接决定了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

校长提升课程教学领导力的“六大方法”

校长提升课程教学领导力的“六大方法”

---------------------------------------------------------------最新资料推荐------------------------------------------------------校长提升课程教学领导力的“六大方法”校长提升课程教学领导力的六大方法校长对课程教学的领导力,是一所学校发展的软实力。

主要是指校长领导教师团队根据新课改的教学方案和学校的办学目标,创造性地设计、编制、开发、实施新课程,从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办出学校特色品牌的能力。

新课程方案确定与教育现代化相匹配、与素质教育目标相吻合的顶层设计,但它必须通过校长领导下教师队伍的创造性劳动才能变为现实。

因此,作为学校课程教学的领导者,校长肩负引导全体教师尽力完成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任,必然应该走在新课改的前列。

然而校长如何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我,提升对学校课程教学的领导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增强课程教学领导力的意识校长是学校课程教学的领导者,但由于教材、认识、政策、措施、队伍、教育的模式和理念等,均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步形成、完善与发展的,并没有一次性成熟、设定的模式,因此校长一定要把自己从繁琐事务堆中解脱出来,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捕捉课程教学新动态,留意课程实施与完善的新方法,正确把握对新课程的理解,把学来的理念通过内化,转变成自己的理念,从而使先进的理念贯穿在学校课程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提高课程教学领导的技能提升校长课程教学领导力的核心是提高课程1/ 5教学领导技能,因此,校长应提高课程教学领导的几种技能:首先,校长要提高课程教学决策能力,即构建一个整体的课程教学愿景,包括课程教学规划、设计、选择等。

其次,校长要提高课程教学资源的统整能力,即不仅要充分利用、发掘校内优势课程教学资源,还要积极整合、开发校外资源,取长补短,争取课程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措施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措施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措施引言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校长在课程领导力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们需要在教育理念、课程发展、教师培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确保学校的教学工作能够更好的开展。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是当前学校管理者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措施,以帮助校长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一、建立专业发展团队为了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必须建立一个专业的发展团队,这个团队包括校长、教研主任、教学发展主任等。

这个团队应该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

在这个团队中,校长应该担任主导角色,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为课程的发展制定方向和政策,同时也要充分信任并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课程领导力的提升工作中来。

二、建立学校的教育理念在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过程中,建立学校的教育理念是非常重要的。

校长需要明确学校的教育理念,并将这个理念贯穿到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

一个好的教育理念可以为学校的课程发展和教学目标提供明确的指导,使全校师生都能够朝着相同的目标努力。

校长应该与教师们共同探讨教育理念,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不断完善学校的教育理念。

三、建立课程发展计划校长需要制定具体的课程发展计划,明确学校未来一段时间内课程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教育目标、教学方法、师资培训、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趋势。

校长需要与教研主任、年级组长以及学科组长们一起制定这个计划,确保每个教师都能够参与到课程发展计划中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贡献到整个学校课程的发展中来。

四、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以保证学校的教师都能够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校长应该指导教研主任、年级组长等教师骨干们,制定师资培训计划,并为其提供资源支持。

这个计划可以包括定期的教研活动、专业课程讲座、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从而激发教师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措施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措施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措施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校长不仅需要具备出色的管理能力,更需要具备优秀的课程领导力。

优秀的校长课程领导力可以带领全校师生顺利实现教育目标,提升学校整体实力。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下面就来探讨一下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首要措施就是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校长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论、课程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学习和掌握领导力管理以及沟通等领导能力技巧。

通过系统学习和培训,校长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强自己的课程领导力。

二、建立课程领导团队校长要具备优秀的课程领导力,就需要建立优秀的课程领导团队。

建立课程领导团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校长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来引领整个学校的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

校长应该重视团队建设,建立一支能够与其共同致力于课程改革和提升的专业团队。

三、鼓励教师创新优秀的校长必须懂得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鼓励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尝试和创新。

只有通过教师的创新实践,学校的课程才得以不断完善和提升。

校长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给予教师支持和鼓励,以激发教师的创新活力。

四、建立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可以有效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校长应该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通过定期的课程质量评估和教学效果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课程建设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课程的质量和课程的实效性。

五、搭建教研平台搭建良好的教研平台是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有效措施。

校长需要积极推动学校教研工作,创设良好的教研氛围,提供优质的教研资源和条件,鼓励教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从而不断提升学校的课程思想和教学水平。

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还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校长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家长的疑虑和困惑,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促进家校合作,以提升学校的整体课程效果。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措施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措施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措施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其领导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

在当今社会,教育环境日新月异,校长的工作越发繁重复杂,因此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尤为重要。

如何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将就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措施进行探讨。

一、加强自身学习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他们应该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力水平。

校长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新的管理方法、新的教学模式等,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课程领导力。

校长还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培训班、研讨会、读书会等途径,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不断提高自己的课程领导力水平。

二、搭建有效的团队要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就必须建立一个高效的团队。

在学校管理中,校长不可能包揽一切,因此需要有一个高效的团队来帮助自己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

校长需要具备优秀的领导团队的能力,要善于激励、团结和鼓舞团队成员。

校长需要在团队建设中注重培养和激发团队成员的潜能,使每一位团队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三、注重校本课程建设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需要注重校本课程建设。

校本课程是指校长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教育教学实际和学生的需求,制定的适合本校教育教学的课程体系和教材资源。

要提升课程领导力,校长就需要深入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以此为基础,制定出适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

通过校本课程建设,可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从而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

四、重视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重要手段。

校长要注重教学评价,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评价、教师教学评价等,校长需要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及时了解教学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提升途径

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提升途径

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存在的问题、
原因及提升途径
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提升途径
周翠萍
个人领导力缺失、团队领导力缺失、教学领导力亟待提升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缺失是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个人素养造成的。

从社会环境方面看,要为提高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从学校层面,要建设学校文化,提升校长领导力;从个人素养方面,校长要明确自己的职业角色,逐步培养持续学习、不懈实践、勤于反思的能力。

关键词:校长;领导力;提升途径
总结:一、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存在的问题
1.个人领导力的欠缺
目前一些校长的个人领导力在以下几方面还有待提高:
(1)知识过时或知识结构不合理。

(2)理念落后。

(3)领导能力欠缺。

2.团队领导力的不足
(1)团队结构不合理。

(2)没有形成合作、民主、共享的团队氛围。

3.教学领导力亟待提高
(1)缺乏领导课程改革的领导力。

(2)缺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领导力。

二、中小学校长领导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校长在学校系统,学校系统在社会系统。

因此,校长领导力的发挥与否必然受到宏观社会环境、微观学校环境和校长个人因素的影响。

三、提升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的途径
1.搭建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的平台
2.建设学校文化
3.增强校长职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出处:中小学校长2010.01。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措施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措施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措施怎样提升校长的领导力校长的领导力是获得学校师生员工支持、拥护和追随的能力,是校长基于其职位在引导学校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他人无法替代的领导作用。

那么如何提升校长的领导力呢?一起来了解了解!一、加强业务学习,靠理论指导工作提高校长的领导力校长必须具备有扎实的业务素质,必须具备让教师佩服的教学能力,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不能门外汉管理门内汉。

校长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把握关键问题,找准问题的突破口,在工作的落实上下功夫,在细节上做文章。

学校的校长都是来自曾经的优秀教师,而今做了校长以后,你是否还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你还能每周上一节满意的课?每学期上一节优秀的课?你能否还能在教师前面榜样上课?学校的教育是学校发展的生命,而今你已经离开课堂,离开学生,你还能在教学工作上有什么威信和权威呢?因此校长除了自己一直是教学工作的权威者更要是指导和引导学校教学工作的权威者才行。

因此,这就需要校长静下心来,认真钻研新的教材教法,深入课堂、深入教学、深入教师,时时走进学生,把握好工作的落脚点,引导教师把提高课堂效益作为教研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切实提高课堂效益,提高学生素质。

二、加强分工合作,靠协调合作提高校长的领导力长期以来,有不少校长甚是感叹,说:“校长什么权力都没有,怎么做好工作”。

实际上,校长本来就不是权力,而是一种职业:是一种研究教师、顺应教师、保护教师、服务教师的职业。

其实校长只要凝聚好学校领导班子的力量,激发和保护好教师的积极性,保持了学校本质的东西,使学校保持了健康向上的发展势头,这个校长就是好校长。

所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一所学校的本质好坏。

而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就要让大家明确管理工作的职责和意识。

要将中层干部进行明确的分工,让中层干部强化责任意识、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

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是要加强师德建设;其次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另外要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建设,创设和完善校本培训活动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如何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

如何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

如何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
如何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新形势下校长的职责使然,那么如何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先决条件是校长的自我觉醒
课程领导力虽是老概念,但就基础教育学校来讲,绝大多数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建构自己学校的课程
体系,也就是说,还没有真正用到课程领导力的,也就是大多数校
长还不懂课程领导力的真正含义。

因此,校长的觉醒才会本领恐慌,才会想办法提高自己的课程领导力!
二、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
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依赖于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因为中国是一个行政权力集中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评价了,就会触动校长反
思并下功夫,就会逼迫校长加深对课程体系建构的理解,就会激发
校长对课程体系的再认。

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有所作为,要通过
评价提升校长专业化成长的急迫感!
三、校长对课程的领导力的提升最需要校长的使命感
校长的使命感是建立在责任意识上的发自内心的对校长职业的热爱,是力促学校发展的勇气与担当,是真诚育人的.自为与自觉!对
课程的领导力不足真的会制约学校的发展。

因此,校长对课程的领
导力的提升最需要校长的使命感,有了使命感,校长就会有构建学
校课程体系的冲动,就会有对完美课程体系实施的憧憬,就会心无
旁骛的专研课程建设的方方面面!。

如何提升校长的领导力

如何提升校长的领导力

如何提升校长的领导力学校校长的领导力对学校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校长的领导力主要来源于领导者个人的经历与经验。

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下,校长的领导力越来越被认为是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那么,如何提升校长的领导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好的校长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经历与工作经验,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一个校长的领导能力,表现为较强的学校发展战略远景规划能力。

提升校长的领导力,首先要提高校长的这种能力。

所谓学校发展战略远景规划,是制定学校总体目标与寻求学校在环境中的地位并不断发展的谋划与方略,是有关学校全局性、长远性与根本性的重大谋划,是确定学校未来发展方向与总体框架的描述。

它是一所学校领导活动的核心。

所以,校长要学会从学校的特定时代背景与特定的环境特征出发,高瞻远瞩地确立一个能对学校发展产生重大变革与深远影响的好的远景,在“正确地做事”之前必须先坚持“做正确的事”,从中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促其成为学校全员执著追求的共同愿景,推动学校与谐持续发展。

我校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老校,学校一直重视师生的德育教育。

因此,我在“教育规划”中,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与谐校园”的口号,要求教师围绕“德、诚”两字,加强对学生的德育与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品质及综合素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后,我校开展“从小节中接受教育,从小节中展示自我”的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所有学生行动起来。

三十几年来,我校的师生一直坚持照顾残疾人杨振荣老人,虽然历经六届班主任,但我们的红旗中队一直旗帜不倒。

德育教育是我校的特色教育,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德育这个核心工作开展。

事实证明,我们是在做正确的事。

二、一个校长的领导力表现为校长具有较强的课程与教学领导能力。

一位有领导力的校长,首先是一名优秀的课程教学专家,所谓课程与教学领导能力,本质上是课程与教学实践的一种方式,是运用领导的策略、方法与行为来达成课程与教学发展的根本目标,以提升课程品质、提高教学质量、发展教师专业水平、增进学生学业成就。

校长个人领导能力提升计划

校长个人领导能力提升计划

校长个人领导能力提升计划一、前言作为一所学校的校长,我深知领导力在推动学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中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履行校长职责,提升个人领导能力,特制定本计划。

本计划将围绕学校战略规划、团队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制定具体可行的提升措施。

二、目标设定1. 短期目标(1-3年):- 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加强团队建设,提高教职工凝聚力和执行力;-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2. 中长期目标(3-5年):- 使学校成为地区内有影响力的教育品牌;- 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

三、具体措施1. 强化学习与研究- 定期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 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趋势;- 鼓励团队成员参与学习与研究,提升整体素质。

2. 优化学校管理机制- 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发教职工工作积极性;-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

3. 加强团队建设- 定期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 开展教职工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搭建沟通平台,促进团队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

4.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深入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推动课程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确保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5.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学校精神;- 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6. 拓展教育资源- 加强与其他学校、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发挥校友资源,推动学校发展;- 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支持,为学校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四、实施与评估1.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时间表和责任人;2. 定期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及时调整措施;3. 每学期进行一次自我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升领导能力;4. 每年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为下一年度计划制定提供依据。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措施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措施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措施1. 引言1.1 校长的领导力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校长的领导力对学校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学校的领头人,校长的领导力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校的运行和发展。

一个具有强大领导力的校长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发展工作,激发全校师生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学校不断进步和提升。

校长的领导力不仅体现在管理层面,更体现在对教育理念的引领和对师生发展的关注与引导。

只有校长具备了优秀的领导力,才能够引领全校师生走向成功的道路,实现学校的长足发展和持续进步。

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不仅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全面推动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加强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提升,可以为学校创造更好的管理环境和教学氛围,为师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从而实现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

2. 正文2.1 建立专门的课程培训计划建立专门的课程培训计划是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针对校长的特殊需求和职责,可以设计专门的课程内容,包括课程领导力理论知识、实际案例分析、团队管理技巧等方面。

这些课程可以由专业的教育机构或领导力专家提供,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帮助校长提升自身的领导力水平。

在建立课程培训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校长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保培训内容贴近校长的工作实践。

课程培训计划应该具有持续性和系统性,通过定期的培训活动不断加强校长的领导力能力。

还可以结合校长的个人发展计划,为其量身定制一套符合其特点和目标的课程培训方案。

通过建立专门的课程培训计划,可以有效提升校长在课程领导力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帮助其更好地领导学校的发展和提升教育质量。

这也有助于建立校长领导团队的信心和士气,推动学校向更高水平发展。

2.2 加强课程领导力评估机制加强课程领导力评估机制是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个有效的评估机制可以帮助校长了解自己在课程领导力方面的表现,并及时调整和改善。

下面是一些可以加强课程领导力评估机制的方法:1.制定明确的评估标准:为了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需要制定明确的评估标准,包括课程领导力的各个方面,如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长课程领导能力有待提高——我国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观念与行为调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走过十余年历程。

这十余年是我国广大中小学校长经历新课程改革深刻洗礼的过程。

为全面深入了解新课程改革带给广大中小学校长在课程领导观与行为方面的影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项目编号:BFA110054)“校长课程领导的策略研究”课题组对此做了较大规模的调查。

本调查从三个维度展开:第一,校长对课程领导的基本认识,即校长“应然”的课程观和课程领导观,涉及校长对学校课程目标、课程领导的理解,对国家课程及国家课程二次开发的认识,以及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看法;第二,当下校长课程领导的“实然”状态,包括学校课程目标建设、课程整体规划、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学校课程开发、课程资源建设、课程监控和评价等基本内容,从中透视校长课程领导能力的实际状态;第三,校长行使课程领导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考察,主要从国家教育政策、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社会环境、学校自身因素(包括师生因素)等层面来调查。

课题组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不同类别的校长培训班、校长研修班、校长论坛等途径,向中小学校长发放调查问卷1600份,回收问卷1533份,其中有效问卷1400份。

调查对象分布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份,包括京、浙、鲁、辽、吉、粤、豫、湘、渝、川、滇、甘、桂等。

调查对象在学校类型、年龄、性别、教龄、任职年限上都有有效分布。

课题组在统计处理时,除了运用频数和百分比等描述统计外,还运用了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等推断统计方法,分析了校长课程领导在各因素上的差异状况。

现状篇校长如何理解与实践课程领导(一)校长对课程与课程领导的理解情况调查发现,在“学校是否应该有自己的教育目标”认识上,51.3%的校长认为国家制定的教育目标需要学校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化;46.1%的校长认为学校最重要的目的是育人,因此可根据自己的育人思想制定学校的教育目标。

两者的比例加起来达到97.4%。

相反,仅2.6%的校长认为教育目标国家已规定,不需要学校考虑,学校要一丝不苟地执行。

从数据来看,几乎所有校长对学校课程目标的性质都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

在“对于国家课程,学校应该的做法”问题的回答中,78.3%的校长选择“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做好二次开发”;67.4%的认为国家课程二次开发要综合考虑学生、教师和学校环境的具体情况。

与此相关,在对“校本课程对学校的作用”问题的认识上,94.2%的校长站在了“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有机补充”的立场上。

这反映了校长比较成熟的课程思想。

在调查校长对课程领导的理解上,在对“校长课程领导最为重要的任务”认识上,63.5%的校长认为“引领全体教师制定并达成学校课程目标”;23.1%的认为“引领全体教师做好课程实施工作”;7.7%的认为“引领全体教师开发校本课程”;5.7%的认为“做好教学管理”。

绝大多数校长认为,校长进行课程领导最为重要的任务是“引领全体教师制定并达成学校课程目标”。

在对“校长课程领导最为重要的作用”的认识上,74.1%的认为“根据国家政策创造性地建立学校课程体系,提升学校教育质量”;23.6%的认为“强化学校管理,使学校管理制度化,提升学校教育效能”;1.7%的认为“开发校本课程”;0.5%的认为“一个新名词,没有什么作用”。

(二)校长课程领导能力的实际状态校长课程领导的“实然”状态是本调查的重点。

课题组从学校课程目标建设、课程整体规划、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学校课程开发、课程资源建设、课程监控和评价等方面来调查分析校长课程领导的实际情况。

调查中,校长对于“学生在学校获得什么样的成长”有异常清晰认识的占63.3%;有点感觉,但是还不清晰的占26.0%;按照惯性做下去,学生就可以获得很好的成长的占10.7%。

在“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的认识上,17.4%的校长回答“我自己很清楚,但是教师们理解不了”;12.3%的回答“目前还不清晰”;70.3%的回答“是我和教师们一起建立起来的,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对于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情况,调查反映出的情况是,校长选择“已经按照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开足、开齐课程”的占48.9%;选择“虽然尝试对各类课程进行整合,但是还不知道如何做”的占21.2%;选择“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已经围绕着学校的教育理念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占29.9%。

经卡方检验,不同的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情况上存在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当下,我国中小学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上存在着这样三种形态。

在对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和学校可以利用开发课程的资源认识上,校长明显地反映出不自信。

校长认为“本校教师完全有能力开发校本课程”的仅占8.3%;认为“有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但还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占72.9%;认为“学校老师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十分匮乏”的占18.9%。

对学校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的认识,7.8%的校长认为“自己学校的课程资源实在太匮乏了,无法进行课程建设”;64.8%的认为“自己学校虽然有一定的课程资源,但是还远远不够”;27.4%的认为“自己能够发现很多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可以用它们有效地开发课程”。

课程改革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什么?问卷给出4个选项。

校长在4个选项上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9%、23.9%、35.9%、24.4%,校长在4个选项上的比例相对均匀,没有哪一项很突出。

在与课程实施相关的学校内在能力认识方面,校长的自信度也不高。

30%的校长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带领教师做好课程实施”;58.1%的认为“国家课程实施比较好办,但是校本课程实施起来难度很大”;8.3%的认为“教师素质和学生素质不行,课程实施难度很大”;3.6%的认为“课程实施要求太高,教师根本达不到”。

“对于你自己学校课程实施的监控情况,你觉得如何”的问题,6.9%的校长认为“太过复杂,学校很难全面监控”;16.2%的认为“学校有能力监控,按要求全面实现目标”;22.1%的认为“应该给教师赋权,自我监控与他人监控相结合”;54.8%的认为“应该给教师和学生赋权,人人都是课程实施的监控者”。

与此相关,校长“对于课程评价,你觉得自己如何”问题的认识,22.6%的校长认为“具有丰富的课程评价经验”;6.0%的认为“从来没有做过,不知道怎么做”;39.9%的认为“做过一些,但是很麻烦”;31.5%的认为“自己虽然不能做,但是可以利用各种力量把它做好”。

(三)校长进行课程领导的制约因素或希望得到的支持课题组从国家教育政策、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社会环境、学校自身因素等几方面,调查了校长进行课程领导的比较大的制约因素,或者校长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支持。

关于“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你认为国家政策提供的最重要支持是什么”这一问题,问卷给出4个选项,调查结果显示,校长选择“给学校一定的课程开发权力”的占24.3%;选择“给学校一定的课程实施空间”的占31.6%;选择“给学校提供课程资源支持”的占39.9%;选择“对学校没多大帮助”的占4.2%。

与此相对应的一个问题是,“你认为国家政策对于学校课程建设最为重要的制约因素是什么”,校长选择“对学校赋权不够”的占20.0%;选择“强制性课时太多,学校没有发挥空间”的占53.6%;选择“对国家课程实施督导十分机械,学校不敢做出改变”的占26.4%。

对“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你认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最重要的支持是什么”问题,问卷给出4个选项。

调查结果显示,校长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提供课程资源以及其他物质支持”的占44.7%;认为“对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进行监督”的占15.5%;认为“为学校提供专家支持”的占24.6%;认为“对学校进行激励”的占9.5%;认为“对学校没多大帮助”的占5.6%。

通过学校类型的卡方差异显著性检验,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校类型的校长在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提供最为重要的支持的4个反映变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那么,教育行政部门对于学校课程建设最为主要的阻碍因素是什么?校长认为“行政事务太多,让学校忙不过来”的占62.2%;认为“行政干预太多,学校动辄得咎”的占23.6%;认为“行政不懂教育,瞎指挥”的占6.4%;认为“行政监控严,学校不敢改变”的占7.7%。

在“对教师在学校课程建设中提供的最大帮助”的看法中,校长认为是“教师的高素质”的占10.4%;认为是“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热情”的占46.9%;认为是“教师的服从和勤劳”的占3.6%;认为是“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的占39.1%。

因此,校长对教师在学校课程建设中提供最大的帮助的看法,主要集中在“教师工作责任心和热情”方面,其次是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

教师对于学校课程建设最为主要的阻碍因素是什么?校长选择“教师思维僵化,不愿意改变”的占62.9%;选择“教师能力太低,无法进行有效的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占35.3%;选择“教师太懒了,不愿意多付出”的占16.9%。

通过对不同学校类型校长在最主要的阻碍因素三个反应变量上进行卡方差异显著性检验,至少有一个选项的次数百分比之间存在差异,经过比较显示出,高中校长和小学校长在认为“教师思维僵化,不愿意改变”的看法上存在显著差异,高中校长对此的看法要明显强于小学校长的看法。

课题组还从评价制度、学校文化、学生条件三方面对学校课程建设产生的阻碍因素、对校长的认识态度进行调查。

针对“你认为我国的评价制度对于学校课程建设最为主要的阻碍因素是”这一问题,在3个选项中,校长选择“评价方式过于刚硬,学校不敢做出改变”的占17.7%;选择“社会对高考等评价十分看重,学校不敢出错”的占50.8%;选择“评价主体过于单一,学校不敢做出改变”的占31.5%。

从数据可以看出,社会的压力而非评价的方式是学校不敢做出改革的重要原因。

学校文化对于学校课程建设最为主要的阻碍因素是什么?在问卷给出的3个选项中,校长选择“学校文化具有太强的稳定性,教师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改变不易”的占77.0%;选择“学校文化中具有太多的消极因素,大家不愿意改变”的占15.9%;选择“学校文化中具有太多消极因素,大家不愿意做事情”的占7.1%。

从数据上来看,校长更多地看到学校文化自身的共有特性,而没有看出自己学校文化的具体特性。

在“你认为学生条件对于学校课程建设最为主要的阻碍因素是”这一问题中,校长在4个选项上的选择情况分别是,选择“学生基础差,只能学最基本的东西”的占23.5%;选择“学生家庭条件不好,无法开展一些校本活动”的占17.6%;选择“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接受太慢”的占12.8%;选择“学生家长对学校改变不支持”的占46.1%。

经卡方检验,校长在对学生条件对于学校课程建设最为主要的阻碍因素四个水平的认识上,存在显著差异,校长认为“学生家长对学校改变不支持”的较为普遍,接近一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