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光合作用(四)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5.1光合作用——叶片与光合作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5.1光合作用——叶片与光合作用

叶的结构 表皮
叶肉
观 思 活
察: 考: 动:
讨论:
正面颜色深绿色, 而背面颜色浅绿色
叶的结构 表皮
叶肉
• 叶肉结构和光合作用如何适应? 叶肉的两种组织中叶绿体分布有什么特 解释为什么叶片的正面颜色比背面 点? 颜色要深? 栅栏组织靠近上表皮,含有较多的 • 叶绿体在栅栏组织的叶肉细胞中的分布 叶绿体,排列整齐,可接收大部分 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栅栏组织靠近 较多,而海绵组织的叶肉细胞中分布较 的阳光;海绵组织靠近下表皮,含 少。 上表皮,含有较多的叶绿体;海绵
有利于每张叶片都能够得到足够的阳光照 相邻两片叶的排列有什么关系? 射进行光合作用
• 叶在茎上的排列有一定的顺序,相邻的两片
叶子是不遮挡的,这种现象称为“叶镶嵌”。
观 思
察: 考:
千姿百态的叶片, 是我们区分植物种类的 一个很重要的根据。虽 然叶片形态各有不同, 但是叶片的结构却基本 相同。
通过观看刚才的视频,我们能够知道叶片的 结构包括_________ 表皮 、_______ 叶肉 和_____ 叶脉三大部分。 这些结构有什么特点,在光合作用中起着什么 样的作用呢?
机械 和_____ 叶脉 三部分。 • 叶片的结构包括_________
• 表皮细胞外壁有一层透明而不易失水的______。既 角质层 可以透光,又可以防止________ ,具有 ______作用。 水分散失 保护 • 叶肉是由许多_________组成,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 叶肉细胞 个_________,其中含有的绿色色素叫做 _________, 它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 叶绿素 • 叶脉中的导管输送_________和溶解在水中的 水 _______________;筛管输送 _________。 无机盐 有机物

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4)鼓励与激励:对于作业完成优秀的学生,我将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以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作业进步的学生,我也将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5)持续关注:通过作业反馈,我将持续关注学生在学习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进展和问题,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反思与改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来自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光合作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 生命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建立生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5. 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显微镜等教学工具,确保教学过程中能够正常使用。
6. 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条件、场所等,以及与生活相关的光合作用实例。
7. 作业布置:准备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如光合作用过程的绘图、光合作用应用的案例分析等。
8. 教学反馈:准备反馈表或问卷,用于收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效果评价和建议。

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
在类囊体膜(光合膜)上进行; 暗反应是在暗处(也可以在光下)进行的酶促 化学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整个光合作用可大致分为三个步骤: ① 原初反应; ② 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 光反应 ③ 碳同化过程----暗反应

5.3.1 原初反应(primary reaction) 原初反应是指光合色素对光能的吸收、传递 与转换过程。 特点: a:速度快(10-9秒内完成); b:与温度无关(可在液氮-196℃或液氦-2




3. 矿质元素
氮、镁:叶绿素的组分;铁、铜、锰、锌:叶 绿素酶促合成的辅因子。以氮素的影响最大。


4.水分 植物缺水会抑制叶绿素的生物合成, 且与蛋白质合成受阻有关。严重缺水时, 叶绿素的合成减慢,降解加速,所以干旱 时叶片呈黄褐色。 5.氧气 缺氧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光能过剩 时,氧引起叶绿素的光氧化。




71℃下进行)

c:量子效率接近1 由于速度快,散失的能
量少,所以其量子效率接近1 。

光合色素分为二类: (1) 反应中心色素(reaction centre pigments), 少数特殊状态的、具有光化学活性的叶绿素a分子。 (2) 聚光色素(light-harvesting pigments),又 称天线色素(antenna pigments),只起吸收光能, 并把吸收的光能传递到反应中心色素,包括大部 分chla 和全部chlb、胡萝卜素、叶黄素。


5.2.3 光合色素的光合特性

5.2.3.1 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



两个最强吸收区: 640~660nm的 红光区,430~450 n m的蓝紫光区 叶绿素对橙光、黄 光吸收较少,尤其对绿 光吸收最少,叶绿素溶 液呈绿色。

光合作用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过程_理论说明

光合作用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过程_理论说明

光合作用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过程理论说明1. 引言1.1 概述光合作用是一种生物体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重要代谢过程。

它在地球上的生命系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不仅为大多数生物提供了能量和有机物质的来源,还维持着地球上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光合作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脊状体内,依赖于阳光的能量来进行。

它通过捕获和转化太阳光能,产生能量富集的分子(如ATP)和还原剂(如NADPH)。

而暗反应则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不依赖于阳光直接参与,而是依赖于前一阶段产生的ATP和NADPH来完成。

本文将详细讨论光合作用中这两个相互关联且协同完成的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

我们将重点描述其中涉及的关键步骤、相关酶以及能量转换与调节机制等内容。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光合作用光反应、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换与调节机制以及结论。

每个部分都将详细介绍相关的内容,并进行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说明。

在光合作用光反应部分,我们将探讨光能的捕获和转化机制,以及光合色素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光化学反应的步骤和相关酶的功能。

在光合作用暗反应部分,我们将详细描述ATP和NADPH在过程中的生成与使用情况,并介绍整个暗反应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酶。

同时,我们也将探讨光合作用暗反应对有机物质合成的重要性。

在过程中的能量转换与调节机制部分,我们将阐述ATP和NADPH在光合作用中如何进行能量转换,并讨论非光化学淬灭机制对能量损失进行调节和利用。

此外,我们还将研究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调控因子。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中所讨论的内容,并展望未来关于光合作用研究方面可能进行的发展和突破。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全面系统地介绍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原理和机制。

通过深入解析光合作用的各个环节,我们将更好地理解光能如何转化为有机物和能量,并揭示其中涉及到的关键酶、调控因子以及能量转换的路径等内容。

光合作用各阶段反应式

光合作用各阶段反应式

光合作用各阶段反应式光合作用是植物和一些原核生物的重要生命过程,它通过吸收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能吸收、光合电子传递、光化学反应和碳同化四个阶段。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四个阶段的反应式及其过程。

一、光能吸收阶段:光能吸收是光合作用的第一步,它发生在植物的叶绿素分子中。

叶绿素是植物中负责吸收光能的主要色素,它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光子。

在光能吸收阶段,光子被吸收后,叶绿素分子中的电子被激发,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光能吸收反应式:光子 + 叶绿素→ 激发态叶绿素二、光合电子传递阶段:光合电子传递是光合作用的第二步,它发生在叶绿体的光合膜中。

在这一阶段,激发态叶绿素分子中的电子经过一系列传递过程,最终被传递到反应中心复合物。

在光合电子传递过程中,光能被转化为电能,并产生了一系列的还原剂和氧化剂。

光合电子传递反应式:激发态叶绿素→ 反应中心复合物三、光化学反应阶段:光化学反应是光合作用的第三步,它发生在反应中心复合物中。

在这一阶段,光能被用来驱动化学反应,将氧化剂还原为还原剂。

其中最重要的反应是光解水反应,它将水分子分解为氧气和电子。

光化学反应反应式:光+ H2O → O2 + 2H+ + 2e-四、碳同化阶段:碳同化是光合作用的最后一步,它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

在这一阶段,植物利用光合产生的还原剂和二氧化碳进行化学反应,产生有机物质,如葡萄糖。

这个过程被称为光合碳同化。

碳同化反应式:CO2 + 2H+ + 2e- → (CH2O) + H2O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也是地球上维持生命的重要过程之一。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和有机物质。

同时,光合作用还能够释放出氧气,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含量,保持地球生态平衡。

总结:光合作用包括光能吸收、光合电子传递、光化学反应和碳同化四个阶段。

在光能吸收阶段,光子被叶绿素吸收,激发叶绿素分子中的电子。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化合物读法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化合物读法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化合物读法
一、光合作用基本过程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阳光下,经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二、叶绿体中的色素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其中含有绿色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

叶绿素主要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它们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它们能够吸收阳光中的光能,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三、光合作用的酶
光合作用过程中需要多种酶的参与,如ATP合成酶、NADPH合成酶等。

这些酶能够加速生化反应的进行,使植物能够高效地进行光合作用。

四、光合作用的产物
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葡萄糖和氧气。

在光反应阶段,植物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在暗反应阶段,葡萄糖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产生有机物。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植物会释放出氧气。

五、光合作用的能量转换
光合作用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

在光反应阶段,植物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葡萄糖中;在暗反应阶段,这些化学能被用来合成有机物。

因此,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六、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可以表示为:6CO2 + 12H2O + 光能→C6H12O6 + 6O2。

其中,C6H12O6表示葡萄糖。

七、光合作用的条件
光合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主要是光照、二氧化碳和水。

光照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水也是光合作用中必不可少的反应物之一。

此外,适宜的温度和pH值也是保证光合作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幼儿园光合作用基础知识分享 幼儿园光合作用

幼儿园光合作用基础知识分享 幼儿园光合作用

概述1.1 幼儿园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的化学过程。

在幼儿园阶段,学习光合作用的基本知识有助于培养孩子对自然的理解和对植物生长的观察能力。

1.2 为什么要学习幼儿园光合作用学习光合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园的孩子们了解植物是如何生长和获取能量的,还能够引导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2.1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2.2 光合作用的三个阶段(1)光照阶段:光合作用的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内,它需要阳光作用,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阳光的能量,从而激发光合作用的进行。

(2)光独立阶段:在没有阳光的情况下,植物可以利用合成醣丙糖的酶、辅酶和三磷酸腺苷等催化剂,完成醣丙糖的合成。

(3)光呼吸:光合作用的衍生反应,是指在黑暗条件下,叶绿体内的醣醛酶将光合作用过程中生成的糖分解成二磷酸腺苷和磷酸二酯,释放能量。

光合作用与生态环境3.1 光合作用对环境的影响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生物化学反应,它产生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光合作用与环境保护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可以引导孩子们从小热爱大自然,珍惜植物,保护环境。

培养孩子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幼儿园光合作用教学4.1 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引入光合作用可以通过举办植物种植活动,让幼儿园的孩子们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

4.2 如何设计幼儿园光合作用的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图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孩子们参与到光合作用的教学活动中,从中体会植物生长的奥秘。

结语通过学习光合作用,幼儿园的孩子们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环境保护意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家长和老师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为孩子创造了解、体验光合作用的机会,引导他们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保护自然。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1《光合作用-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素》实验设计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1《光合作用-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素》实验设计

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素》实验设计湛江一中培才学校崔丽丽教材分析《光合作用》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生物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植物的光合作用对整个生物圈有重要的影响,本节内容作为验证光合作用的经典实验,能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等教学知识的吸收、理解和运用。

要激励学生从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中汲取科学方法,通过探讨相关实验的设计,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索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激发学生对植物光合作用强烈的研究兴趣,有助于建构大科学、大自然观念,从而培养学生从光合作用角度评价人类自身行为准则的价值观。

学情分析:作为七年级上学期的教学内容,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已经有了理论上的认识,也掌握了探究实验的步骤,具备了一定的探究学习能力。

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表现自我,不喜欢老师的空洞说教。

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如何设计相关环节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素质是本节的关键之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重现当年的探究过程和体会其中的奥妙,并通过比较不同的植物的实验效果,得出一定的结论,从而体会到小科学家的成功喜悦。

设计理念: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选取校园中的常见植物,创设实验情景,让学生通过比较校园常见植物的实验效果,让他们在回顾旧知识的过程产生新知识。

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体会规范操作,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生发出积极的情感、主动的思维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植物在光下产生淀粉(2)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3)用不同的植物做实验,效果有差异2、技能目标:通过对经典实验的回顾和迁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养成善于探索的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体验光合作用的经典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及创新、合作精神,进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科学思想教育。

通过比较校园常见植物的实验效果,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学会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生物学问题。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1《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1《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教案设计

第5章第1节第1课时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导学案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领悟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的结果;2.领略科学家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3.通过分析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知道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2.使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植物实验现象的基本方法,初步明确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思维方式。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2.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及创新、合作精神,进行热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二、学习重点: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三、学习过程:(一)1642年,海尔蒙特的实验1、思考:海尔蒙特得出了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从植物生活环境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来源,还应该考虑什么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二)1771年,普利斯特利(英国)实验1.有无植物的两组实验装置起什么作用?2.该实验装置中玻璃罩有什么作用?3、普利斯特利根据自己的实验现象得出了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普利斯特利为什么没有得出“植物能释放氧气”的结论呢?5、当人们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时,有的获得成功,有的总是失败,甚至发现植物还会更严重地污染空气。

为什么学者们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1779年英格豪斯(荷兰)的实验1、英格豪斯通过实验证明了绿色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净化空气,他还发现,光照下的绿色植物能够释放气体,这种释放气体的能力在夕阳西下时降低,日落后则完全停止。

生物:5.1《光合作用》教案

生物:5.1《光合作用》教案

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光合作用一、教材分析教材先介绍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对光合作用形成初步认识。

在此基础上,通过几个不同类型的活动,引导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进行探讨。

然后,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新鲜树叶的徒手切片,认识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

最后,对光合作用的实质和重要意义进行总结归纳,通过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体会光合作用的实践意义。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别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概述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对作物种植的指导意义。

能力目标:独立完成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操作,尝试制作叶的徒手切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

情感目标:1、通过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等各种实验活动,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乃至自然界的意义,养成爱护一草一木的生态意识。

三、教学重点1、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的实验。

2、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四、教学难点1、探究叶绿素在光下形成的实验。

2、制作和观察叶徒手切片。

五、教学课时:7课时课题一从柳苗之谜说起——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使学生领悟到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的结果。

②使学生领略科学家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接受科学素质的启蒙教育。

2、知识目标:①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

②通过几个经典实验的图示,培养学生对图示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初步领悟科学家研究的方法。

教学重点:1、说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解释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

3、说明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

教学难点:阐明发现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引题】【多媒体播放】请学生观看屏幕上几幅图片,问:这几种鲜嫩蔬菜和诱人可口的水果中储存着什么物质?这些物质怎么来的?谁知道光合作用是怎么发现的?是哪些人发现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及课件讲解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及课件讲解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案及课件讲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三、教学难点:1.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的理解。

2. 光合作用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课件讲解。

2. 实验材料和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绿色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绿色植物的特点和作用。

2. 讲解:利用课件,详细讲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基本过程和原理。

3.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光合作用的过程。

4.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如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光合作用的意义和应用。

6.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附:课件讲解内容第一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概述1.1 光合作用的概念1.2 光合作用的意义第二章: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2.1 光反应2.2 暗反应第三章:光合作用的原理3.1 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3.2 光合作用的物质转化第四章:光合作用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4.1 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2 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第五章:光合作用的实验观察5.1 光合作用实验的基本方法5.2 光合作用实验的操作步骤六、教学策略与方法6.1 教学策略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合作用的相关问题。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6.2 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讲解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光合作用的过程。

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光合作用的奥秘。

互动法: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促进师生互动和学生间的交流。

七、教学评价7.1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回答、实验操作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理解程度。

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5篇)

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5篇)

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第一章:细胞结构与功能1.1 细胞的基本结构(2课时)1.1.1 组成细胞的基本化合物1.1.2 细胞器官的结构和功能1.2 细胞膜与物质的运输(2课时)1.2.1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1.2.2 物质的跨膜运输1.3 细胞的代谢(2课时)1.3.1 细胞的能量来源1.3.2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第二章:遗传与变异2.1 遗传的基本规律(2课时)2.1.1 遗传的基本概念2.1.2 孟德尔遗传定律2.2 遗传与进化(2课时)2.2.1 进化的基本概念2.2.2 进化的证据2.3 生物的多样性与分类(2课时)2.3.1 生物的分类与命名2.3.2 生物的多样性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和生长3.1 植物的营养(2课时)3.1.1 植物的光合作用3.1.2 植物的营养物质3.2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2课时)3.2.1 植物的生长条件3.2.2 植物的发育过程3.3 植物的繁殖(2课时)3.3.1 植物的有性繁殖3.3.2 植物的无性繁殖第四章:动物的营养和生长4.1 动物的营养方式(2课时)4.1.1 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4.1.2 外寄生动物和内寄生动物4.2 动物的消化系统(2课时)4.2.1 动物的消化器官4.2.2 消化过程4.3 动物的生长发育(2课时)4.3.1 动物的生长条件4.3.2 动物的发育过程第五章:人体的结构与功能5.1 人体的组成及呼吸系统(2课时)5.1.1 人体的组成5.1.2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5.2 循环系统和排泄系统(2课时)5.2.1 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5.2.2 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5.3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2课时)5.3.1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5.3.2 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第六章:卫生与健康6.1 常见传染病及预防(2课时)6.1.1 常见传染病的病因和预防措施6.1.2 公共卫生与个人卫生6.2 其他常见疾病及预防(2课时)6.2.1 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的病因和预防6.2.2 锻炼和合理饮食6.3 保护环境与健康(2课时)6.3.1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6.3.2 保护环境与健康的方法以上是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的教学计划。

5.1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实验

5.1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实验

如何检验生成物是淀粉?
见光部分+碘液 遮光部分+碘液 变蓝(有淀粉合成2:对照实验法
其他条件相同,一组有阳光,一组无 阳光这样的实验法叫对照实验法
形成对照:
不遮光(实验组) 遮光(对照组)
对照组:有阳光和无阳光
实验器具
小烧杯、大烧杯 酒精
培养皿 碘液
三脚架
可编辑将上述实验材料置于光下使部分遮光的叶片接受光照23小时根据光照强度可适当延长照光时间摘取遮光叶片取下纸片将叶片放置在装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置于盛有开水的大烧杯中水浴加热将褪色叶片放入清水中漂洗放在培养皿中滴加碘液再用清水洗去碘液进行观察思考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1节 光合作用——探索光合作用
石棉网
清水
酒精灯
火柴
镊子
操作步骤
1.暗处理 消耗原有的淀粉
2.遮光
在经过黑暗处理的实验材料上选1—2片生 长健壮的叶片,用不透光纸从上下两面遮盖 住叶片的一部分。 思考:为什么对叶片进行部分遮光?
3.光照
将上述实验材料置于光下,使部分遮光 的叶片接受光照2—3小时 (根据光照强度可适当延长照光时间)
变蓝
结论:
1、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作业: 练习册的相关内容 预习书本P71-72
4.酒精脱色(除去叶绿素)
摘取遮光叶片,取下纸片,将叶片放置 在装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置于盛 有开水的大烧杯中,水浴加热
5.滴加碘液
将褪色叶片放入清水中漂洗,放在培养皿中, 滴加碘液,再用清水洗去碘液,进行观察
思考:用碘液染色后的叶片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实验结果:
遮光部分 不遮光部分
不变蓝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1《光合作用》复习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1《光合作用》复习课说课稿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计划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首先,我会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点,引导他们总结和归纳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等。然后,我会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疑问,我会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并提供解答和建议。最后,我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情况,给予个性化的评价和建议,帮助他们巩固薄弱环节,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过程以及光合作用与生物圈的关系。
2.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过程,特别是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详细步骤和相互关系。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一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能够理解和掌握一定的生物学知识。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于光合作用这一概念,他们可能已经从之前的课程中学到了一些基本知识,但对于光合作用的详细过程和意义可能还不太了解。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也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可能习惯被动学习,有的学生则更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过程以及光合作用与生物圈的关系等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认识到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如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的理解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将采取以下应对措施:对于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的理解困难,我将通过实验演示、互动环节和多媒体资源等多种方式,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我将通过设计有趣的实验和互动环节,引入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5.1《光合作用》说课讲稿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5.1《光合作用》说课讲稿

初中生物说课稿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第五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一节光合作用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来自实验中学的栾杰,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这是一节探究实验课,通过实验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五方面说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分为三课时。

我所选择的说课内容是第二课时。

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光合作用也与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环境等问题关系十分密切。

这一节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着重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生课前预习——发现问题——课上探究——表达与交流的环环相扣的教学组织形式,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技能,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本节课采用探究式及对比式学习方法,通过验证性实验,让学生感悟探究过程,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同时为更好地学习下一节呼吸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结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的基本理念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说明绿色植物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

2、掌握鉴定淀粉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的节约意识。

2、提高学生保护绿色植被的意识。

教学重点: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操作。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生物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实验探究积极主动,愿意与同学合作性探究学习,敢于大胆质疑,针对学生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争取多用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其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多动口,培养其表达能力。

精编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5.1《光合作用》教案

精编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5.1《光合作用》教案
2、物、动物 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能
量直接或间接来源。
3、物的光合作用则能吸收二氧
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 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立体高效种植
小结 :
学生归纳
教师点拔
学生进行讨论
师生共同归纳
教师讲述
师生共同小结
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生产上为提高 植物的光合作用所采取的措施。
启发学生分析光合作用的实质,思考光合作用的意义。
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
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能量转化: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 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意义:
1、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人类
利用的多种原料,
关键
光合作用的实质
教法
讨论法,研究法。
教具
挂图
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
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光合作用可以释放什么气体?
3、光合作用需要__?
__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4、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
引入新课:根据前几节课的科学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将光合作用的原料、能源、场所和产物用下面的反应式表示: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光合作用包含两种变化(实质):
物质转变: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
无机物转变成淀 粉等复杂的有机物
教师提问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总结
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通过一系列实验等学习活动,对光合作用形成一定的感性誝,要及时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归纳,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光合作用概念的要素。

光合作用名词解释生理学

光合作用名词解释生理学

光合作用名词解释生理学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一些藻类和细菌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
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维持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和能量流动的重要机制之一。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1.吸收光能:叶绿素是主要的光合色素,负责吸收光能。

当叶绿素分
子吸收光子时,激发了其分子中的电子,使其进入激发态。

2.水的光解:通过光合作用,光合生物体将水分子进行光解,产生氧
气和氢离子。

这一反应释放的氧气是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生存所需的氧气来源。

3.固定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通过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如葡萄
糖)来固定碳元素。

这一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的Calvin循环中。

4.产生ATP和NADPH:光合作用还产生了一些重要的能量分子ATP
和还原型辅酶NADPH。

这些能量分子在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光合作用的类型
光合作用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光合作用I类型和光合作用II类型。

这两种类型的光合作用分别负责不同过程,其中光合作用II类型主要负责产生NADPH,
而光合作用I类型主要负责产生ATP。

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能量转换、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合作用还是地球上生物体存活的基础,维持了地球生态系统的持续运行。

结语
光合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理过程,不仅形成了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还影响
着整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机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以及生态系统的平衡机制。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5.1《光合作用》-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5.1《光合作用》-教案设计

光合作用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说出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

(重点)2、解释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难点)3、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有物场所。

4、举例说出光合作用需要光。

技能性目标:1、练习徒手切片。

2、观察叶片的结构,观察绿叶细胞中的叶绿体。

(重点)情感性目标: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解释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三、教学准备:1、准备新鲜的叶片——天门冬、菠菜叶。

2、根据课本准备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的材料用具。

3、叶片的结构模型。

4、FLASH: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

5、视频文件:(1)叶的生长;(2)植物的光合作用五、板书设计:光合作用一、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1、叶片的结构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观察实验:绿叶细胞中的叶绿体。

六、课堂作业:一、填空题1.绿色植物的叶片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叶的表皮细胞外壁上有一层_________________,它可以保护叶片_________________,并防止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是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由成对的_________________细胞构成的。

二、选择题1.叶肉栅栏层的特点是()A.细胞圆柱形,排列疏松,含叶绿体多B.细胞圆柱形,排列整齐,含叶绿体多C.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含叶绿体少D.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整齐,含叶绿体少2.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的重要区别是()A.细胞形状不一样B.保卫细胞中有叶绿体C.保卫细胞中无叶绿体D.两者都无叶绿体三、识图题根据叶片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各结构的名称。

2.叶片的叶肉部分是指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中有许多小颗粒,叫做_________________,其中含叶绿体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1《光合作用》课件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5.1《光合作用》课件

方法提示
1. 酒精脱叶绿素 2. 碘液验证淀粉的存在 3. 对比分析
结果
用碘液检验叶片
植物
绿色部分 白色部分
银边翠
蓝色
黄白色
银边天竺葵 蓝色
黄白色
彩叶草
蓝色
黄白色
思考:为什么下列植物的叶片边缘不呈绿色?
因为它们白色的边缘不含叶绿素。
结论
探究实验的结果证实,银边翠等植物的叶片, 只有绿色部分在光下合成淀粉,显然光合作用需要 叶绿素。在绿色植物的细胞中,叶绿素存在于叶绿 体内,因此,叶绿体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如何营造有光与无光的对照呢?
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
②遮光对照
③接受光照
④酒精灯水浴脱色 ⑤漂洗后漂洗 ⑥滴加碘液观察
讨论
1.实验前为什么要对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处理? 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避免叶片已有的淀粉对实 验结果造成干扰。
2.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 两部分在实验中各有什么作用?
观察叶片的结构
1.制作叶片的临时切片
2.观察叶片的结构 气孔
上表皮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叶脉
保卫细胞 下表皮
讨论
1.观察叶片的横切面结构为什么要制作很薄的临时切片? 切片越薄,细胞的层数就越少,对视野的干扰就
越少,胞内部有绿色颗粒结构?叶片内绿 色颗粒结构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支持
脉 机械组织:支持
运输
活动:探索叶绿素的形成条件
光下培养的玉米苗
黑暗处培养的玉米苗
实验结论: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等多种色素,叶绿素能 够吸收和转化光能,而且叶绿素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形成。 没有形成叶绿素时,叶绿体呈白色或黄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学 反 思
启发学生分析光合作用的实质,思考光合作用的意义。
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
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能量转化:光能转化为储存在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意义:
1、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人类
利用的多种原料,
2、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能
量直接或间接来源。
3、物的光合作用则能吸收二 氧
化碳和释放氧气,从而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立体高效种植
小结
学生归纳
教师点拔
学生进行讨论
师生共同归纳
教师讲述
师生共同小结
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生产上为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所采取的措施。
提 高 与 发 展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光合作用包含两种变化(实质):
物质转变: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
无机物转变成淀粉等复杂的有机物
师生问好
教师提问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在教 师的引导下进行总结
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通过一 系列实验等学习活动,对光合作用形成 一定的感性誝,要及时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归纳,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光合作用概念的要素。
重点
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难点
光合作用的实质
关键
光合作用的实质
教法
讨论法,研究法。
教具
挂 图,
教学过程
师生
互动
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组织教学
课前综艺:1、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什么?
2、光合作用可以释放什么气体?
3、光合作用需要__?
__可能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4、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引入新课:根据前几节课的科学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将光合作用的原料、能源、场所和 产物用 下面的反应式表示:
课题
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 用(四)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8
教育
教学
目的
知识方面
概述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对作物种植的指导意义。
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界乃至整个自然界的意义,养成爱护一草一木的生态学意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