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第4讲 光合作用

合集下载

光合作用(Ⅱ)

光合作用(Ⅱ)

第4讲光合作用(Ⅱ)考点一|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及应用1.光合作用强度(1)含义:植物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

(2)两种表示方法①一定时间内原料的消耗量。

②一定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

2.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1)空气中CO2浓度。

(2)土壤中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

(3)光照的长短与强弱,光的成分。

判断下列有关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叙述的正误。

(1)生长于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其光合速率未随之增加,主要限制因素是光反应。

(√)(2)延长光照时间能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提示】延长光照时间只能提高光合作用的量,不能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3)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提示】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4)停止供水,植物光合速率下降,这是由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光合产物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介质。

(√)1.说明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原理。

【提示】光照强度通过影响植物的光反应,进而影响光合速率,CO2浓度是通过影响暗反应制约光合速率;温度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

2.大棚生产中,为什么多施有机肥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提示】有机肥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产生了CO2和无机盐,能够增加大棚中的CO2浓度并为作物提供矿质营养。

3.解读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曲线A点:光照强度为0,只进行细胞呼吸;AB段:光合作用强度小于细胞呼吸强度;B点: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时的光照强度);BD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C点:光饱和点(光照强度达到C点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加强)。

4.解读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曲线图1中A点表示CO2补偿点,即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时的CO2浓度,图2中A′点表示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最低浓度。

初中化学 光合作用教案

初中化学 光合作用教案

初中化学光合作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和过程。

2. 掌握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

3. 了解光合作用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1.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2. 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

3. 光合作用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光合作用的反应机理。

2. 光合作用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学准备:1. 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

2. 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提问:植物是如何生长和生存的?2.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和生存的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化学反应?二、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1. 介绍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2. 解释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三、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10分钟)1. 介绍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2. 解释反应方程式中的各个物质:CO2是二氧化碳,H2O是水,C6H12O6是有机物(如葡萄糖),O2是氧气。

四、光合作用的应用和重要性(10分钟)1. 介绍光合作用在农业、林业和渔业等领域的应用。

2. 强调光合作用对地球上生物的重要性,如提供食物和氧气。

五、总结和练习(10分钟)1. 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和反应方程式。

2. 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光合作用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和互动,帮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和反应方程式。

同时,通过介绍光合作用的应用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解答学生的疑问,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练习题目的布置,巩固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知识。

光合作用教案

光合作用教案

光合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定义和过程。

2. 掌握光合作用的方程式和原理。

3. 了解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二、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植物叶片、试管、实验盘等。

2. 教学素材:光合作用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3. 知识索引卡:记录光合作用的定义、方程式等关键信息。

4. 教学资料:包括光合作用的基本知识点、概念解释和示意图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一张包含植物叶片的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植物是如何生存的吗?”2. 基础知识讲解:教师简要解释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基本过程,并通过示意图说明光合作用的关键步骤。

3. 实验演示:教师组织实验,向学生展示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

具体步骤包括:a. 将一片植物叶片放置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b. 将试管倒置在实验盘中,确保叶片充分暴露在光线下。

c. 观察试管内发生的变化。

4. 概念解释:结合实验结果,教师对光合作用的方程式进行解释,以及相关概念的阐述。

5. 讨论与分享: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光合作用进行讨论,并组织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实验体会。

6. 生态意义讲解:教师向学生介绍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包括氧气的产生、二氧化碳的吸收、食物链的形成等。

7. 应用拓展:教师分享一些光合作用的应用场景,如植物的种植、食物的生产等,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索。

8. 总结与评价: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光合作用的关键点,并进行知识梳理和评价。

四、教学延伸:为了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生态圈等地方,实地观察和体验光合作用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在亲身参与实验和讨论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方程式和生态意义。

同时,通过实践和探索,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理解程度做适当调整,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生物课代表演讲稿:解析植物光合作用的步骤与原理

生物课代表演讲稿:解析植物光合作用的步骤与原理

生物课代表演讲稿:解析植物光合作用的步骤与原理:大家好!我是你们班级的生物课代表。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

想必大家对于光合作用这个名词都不会陌生吧。

简单地说,光合作用就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光合作用的关键在于光合色素,它们能够吸收和利用光能。

那么,在光合作用中,到底发生了哪些步骤呢?这里,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下植物光合作用的步骤与原理。

第一步,吸收光能在光合作用中,光合色素是吸收光能的关键。

植物体内就含有大量的光合色素,比如葡萄糖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

当光线照射到植物的叶片上时,光合色素能够吸收部分光线,而剩下的光线则反射出去或穿过叶片继续向下照射。

第二步,产生ATP和NADPH当光合色素吸收到光线后,它们会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并通过光合作用反应中的电子传递过程,将这部分能量转化为ATP和NADPH。

这个过程需要光合作用反应中的电子接受本来处于低能态的光子,并释放出该光子的能量。

这个反应中涉及到的电子接受了足够的能量后,就会跃迁到更高的能级。

第三步,固定CO₂在接下来的步骤中,植物利用这些ATP和NADPH来固定CO₂,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

这个过程中,CO₂被加入到反应中,然后与RuBP(核酸糖单磷酸)结合成为不稳定的中间产物。

该组合物分解为两个磷酸甘氨酸分子,并且通过酶的启动,进行有机物质的合成。

第四步,产生有机物在最后的步骤中,已经产生的ATP和NADPH会被用来转化CO₂,从而形成糖分子及其它植物组织所需的营养物质。

这个过程中,还会释放出氧气,是为光合作用的副产物。

以上,就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步骤了。

,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和精细的,需要植物体内的多种酶和化学反应来协同完成。

在此,希望我的讲解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植物光合作用,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生物学的知识。

谢谢大家!。

光合作用详细讲解

光合作用详细讲解

第4章光合作用光CO2+2H2O*——→(CH2O)+O*2+H2O叶绿体意义:无机物→有机物光能→化学能CO2→O2第1节叶绿体和光合色素1 叶绿体的结构类囊体基质2 光合色素高等植物中的叶绿体色素主要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2.1光合色素的结构与性质l)叶绿素叶绿素a (chl a):是叶绿酸的酯。

叶绿酸是双羧酸,其中一个羧基被甲醇所酯化,另一个被叶醇所酯化。

叶绿素b (chl b):叶绿素a第二个吡咯环上的一个甲基(-CH3)被醛基(-CHO)所取代。

•2)类胡萝卜素•一类由8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的、含有40个碳原子的化合物。

•胡萝卜素:主要有α、β、γ三种同分异构体。

•叶黄素:胡萝卜素衍生的醇类。

• 2.2 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叶绿素A和b的吸收光谱相似,有两个强吸收区,分别在红光和蓝紫光部分。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h v =h.c/λ*• 2.3光合色素的荧光现象和磷光现象•叶绿素分子受光激发后, 电子从第一单线态回到基态所发射的光称为荧光。

处在第一三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回到基态时所发出的光为磷光。

•说明:叶绿素能被光所激发• 2.4 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2.4.1 叶绿素的生物合成•谷氨酸→→氨基酮戊酸(ALA)•↓•↓•↓•↓Fe•原卟啉Ⅸ→→亚铁血红素•↓Mg2+•↓光•叶绿素酯a →叶绿素a•↓ O2•叶绿素b•2.4.2 影响叶绿素形成的条件•l).光照•2). 温度•3). 矿质元素:氮、镁、铁、铜、锰、锌•4). 水分•……第2节光合作用的机制希尔反应:光2H2O+2A ——→2AH2+O2叶绿体说明:1)氧是从水中来的,同位素标记实验也可证实:H2O18+CO2=18O2+H2O+CH2O 2H2O+CO218=O2+H2O+CH2O182)水的氧化和二氧化碳的还原是可以分开的。

3)进一步实验证明:整个光合作用过程在叶绿体中进行。

光合作用中各种能量转变情况能量转变光能——电能——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贮存能量物质量子电子ATP.NADPH 糖类等能量转变过程原初反应电子传递, 碳同化光合磷酸化反应部位基粒类囊体膜基粒类囊体膜叶绿体基质光、暗反应* 光反应光反应暗反应• 1 原初反应•光合色素分子对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过程。

第4讲 光与光合作用(解析版)

第4讲 光与光合作用(解析版)

第4讲光与光合作用一、单选题1.(2023秋·海南·高三海南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农业谚语是劳动人民口口相传的生产实践经验,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学原理,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玉米带大豆,十年九不漏”——玉米和大豆间作,可以促进增产B.“人黄有病,苗黄缺肥”——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之一,缺镁会导致叶片发黄C.“春天粪堆密,秋后粮铺地”——粪肥中的能量流向植物,促进粮食增产D.“稻子出在犁头上,勤耕深耕长得壮”—— 中耕松土有利于植物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答案】C【分析】1、间作是指在同一生长期内,同一块耕地上间隔地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

2、及时松土有利于植物根系进行有氧呼吸,为无机盐的吸收提供能量。

水和无机盐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条件。

【详解】A、玉米和大豆的间作套种,可以提高阳光利用率,大豆上的根瘤菌还具有固氮作用,增加土壤中氮的含量,充分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A正确;B、氮、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必需成分,植物缺乏氮、镁会导致叶片发黄,B正确;C、粪肥中的能量不能流向植物,粪肥中有机物可被微生物分解形成无机物,无机物可被植物吸收利用,促进粮食增产,C错误;D、中耕松土增加土壤的含氧量,为根系提供更多的氧气,促进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植物的根部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盐离子,D正确。

故选C。

2.(2022秋·天津河西·高一天津市第四中学校考期末)如图表示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及在滤纸条上的分离情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丙、丁两种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B.四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乙D.若用发黄的菠菜叶进行该实验,则甲、乙色素带会变窄【答案】C【分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叶绿体色素被层析后,滤纸条上色素带从上至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分析图可知,甲为叶绿素b,乙为叶绿素a,丙为叶黄素,丁为胡萝卜素,据此答题即可。

光合作用说课稿

光合作用说课稿

光合作用说课稿教学内容:光合作用教学目标:1.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原理;2.掌握光合作用的方程式和其中的重要过程;3.理解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方程式及其中的重要过程;2.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光合作用的方程式及其中的重要过程;2.光合作用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及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略)二、展现和呈现(约5分钟)1.向学生展示一张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思考;2.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光合作用的方程式: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3.让学生观察展示一段关于光合作用的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三、学习和探究(约10分钟)1.向学生讲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原理,强调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2.通过图片和动画,向学生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水的分解和氧气的释放等;3.让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光合色素、叶绿素和酶等的作用和意义。

四、归纳和总结(约5分钟)1.帮助学生回顾光合作用的方程式,并要求学生默写方程式(根据水和光能的参与,注重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转化关系);2.总结光合作用的过程和重要的物质转化,强调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能源的主要来源之一;3.与学生共同归纳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提供氧气和有机物质,维持碳循环等。

五、拓展和应用(约5分钟)1.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夏季草地上的植物更绿?2.通过引导,让学生想到夏季阳光充足,植物光合作用活跃,叶绿素含量增加,植物更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六、巩固和评价(约10分钟)1.设计一道选择题,考察学生对光合作用方程式的理解;2.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不同光强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活跃程度;3.让学生撰写一篇短文,论述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光合作用在日常生活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
30亿—20亿年前,蓝藻制造O2,使进行有氧 呼吸的生物得以发生和发展。 O2可形成O3层,可滤去紫外线,减轻其对生物的破坏,使水生 生物开始逐渐在陆地生活,进而形成广泛分布的各种动植物。
四、光合作用影响因素
通过研究发现影响光合作用的主 要因素有: 1、光照强度 2、二氧化碳浓度 3、温度 4、矿质元素的供应 5、水分的供应
2.光合作用过程中,哪些过程需要酶的参与?
【提示】 光合作用中色素的吸收、传递、转化过程中不需要
酶的催化,而ATP的形成、(C2O)的固定、C3的还原离不开酶
的催化。
个性知识归纳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中国地图版)
※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的比较
项目 场所 区 条件 光反应阶段
类囊体的薄膜上 光、色素、酶
还是二氧化碳?还是两者兼而有之?同学们考
虑一下,应标记哪一种元素?如何设计这个实
验呢?
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使它分别 成为H218O和C18O2。进行两组光合作用的实验: 1、第一组向绿色植物提供C18O2和 H2O 。
18O +H O 光照 C 2 2
O2
鲁 宾 、 卡 门 实 验
径。
卡尔文循环:CO2 → C3 → (CH2O)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 暗反应
划分依据:反应过程 是否需要光能
吸 收
转 换
H2 O
2e 2H


吸 收
转 换 光 反 应
叶绿素a(多数)、b, 叶黄素, 胡萝卜素
传递
特殊的叶绿素a
2e 2H
1/2O2
ADP+Pi ATP NADP+ NADPH
2.多因子分析

关于光合作用教案(优秀7篇)

关于光合作用教案(优秀7篇)

关于光合作用教案(优秀7篇)关于光合作用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别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说出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

(重点)2、解释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难点)3、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有物场所。

4、举例说出光合作用需要光。

(二)能力目标:1、练习徒手切片。

2、观察叶片的结构,观察绿叶细胞中的叶绿体。

(重点)3、情感目标: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2、难点:解释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离不开光和叶绿体。

你知道光合作用是在植物体的哪个器官中进行的呢?回答:叶提出问题:参天大树拔地而起,枝繁叶茂;纤纤小草茁壮成长,生生不息。

无论是参在大树,还是纤纤小草,一般都具有叶,叶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

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它具有哪些结构及其结构相适应的功能?二、引导学生进行试验探究[讲述]:让我们通过实验观察并认识叶片的结构。

[实验]:叶片的结构。

[步骤]:(1)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玻片,再观察叶片的永久横切片,根据《叶片结构》认识叶片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其功能。

4人一小组进行实验,先制作并观察徒手切片,然后再观察叶片结构的永久切片,对照书P36的“叶片立体结构模式图”认识叶片各部分名称。

[想一想]:(1)叶片的背面与正面的绿色一样深吗?为什么?(2)怎样区分上表皮与下表皮?(3)气孔的开关受什么控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1)叶片正面颜色深,栅栏层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2)上表皮的气孔少,下表皮较多;上表皮靠近栅栏层,下表皮靠近海绵层。

(3)气孔的开关受保卫细胞控制。

[小结]:叶片的结构表皮——保护作用气孔——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栅栏层——细胞排列紧密且整齐,细胞里含有较多的叶绿体海绵层——细胞排列较疏松,细胞内含有较少的叶绿体。

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 (二轮课标生物)第4讲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精校

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  (二轮课标生物)第4讲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精校

易漏排查 栏目索引
5.(必修一P99学科交叉)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不能利 用紫外光和红外光)。
高考导航
6.(必修一P102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用 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改变。科学家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 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7.(必修一P106拓展题1)夏季晴朗的白天的中午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光照 过强、温度过高,有些植物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会关闭部分气孔,导致CO2供 应不足,直接限制暗反应阶段;早晨和傍晚光合速率较低的原因是光照较弱, 直接限制的是光反应阶段。
栏目索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 关知识。影响植物细胞呼吸方式的主要因素是O2含量,细高胞考导呼航吸方式与光照 强度无关,黑暗状态下植物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能量 在食物链上传递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能量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 正确;有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CO2和酒精或乳酸,C错 误;植物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有ATP合成,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和无氧呼 吸的第一阶段均有ATP合成,D正确。
C6H12O6 M+[H] N+CO2 A.①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M可能是丙酮酸 B.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②过程均有[H]的消耗 C.若N是水,则②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且有ATP的生成 D.若N是酒精,则②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且消耗水
考点一
栏目索引
解析 无论示意图代表有氧呼吸过程还是无氧呼吸过程,葡萄糖在第一 阶段转变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M代表的物质可能是丙酮酸,也
考点一
栏目索引
考向三 借助种子的萌发和发育,考查科学思维能力

初中光合作用教案

初中光合作用教案

初中光合作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2. 掌握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

3. 能够运用光合作用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1. 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2. 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

教学难点:1.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条件的理解。

2. 光合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光合作用的相关图片或实物。

3. 实验材料(如植物、二氧化碳、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光合作用的概念。

2. 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的意义和重要性。

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15分钟)1. 介绍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

2. 分组讨论并展示光合作用的过程。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合作用的过程。

三、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对植物和人类的重要性。

2. 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应用光合作用的知识(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光合作用现象。

2. 分组讨论并展示光合作用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加深对光合作用的理解。

2. 开展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践活动,如种植绿色植物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探究、理解、应用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了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同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光合作用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光合作用过程的讲解,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

光合作用讲解高中生物教案

光合作用讲解高中生物教案

光合作用讲解高中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意义;2. 掌握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3. 理解光合作用发生的条件和过程;4. 了解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光合作用的定义及意义;2.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3. 光合作用发生的条件和过程。

教学难点:1. 光合作用中化学能的转化过程;2. 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可通过问答或展示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1. 光合作用的定义及意义: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生物能源的重要来源,维持了地球上生物圈的平衡。

2.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其中,光合作用中光能被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吸收,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3. 光合作用发生的条件和过程: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光线和二氧化碳等条件。

在叶片内,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细胞器。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叶绿体膜上,利用光能将水分解为氧气和氢离子;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内,利用光合成生成的氢离子和ATP合成葡萄糖。

三、讨论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在生物界中的重要性,并与其他生物过程进行比较和联系。

四、总结教师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定义、化学方程式、发生条件和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忪,便于复习和巩固。

五、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希术本节课教案能对教师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初中《光合作用》教案

初中《光合作用》教案

初中《光合作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掌握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

2. 能够设计并完成光合作用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培养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1. 光合作用的概念,即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

2. 光合作用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教学难点:1. 光合作用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教学准备:1. 实验室设备:显微镜、载玻片、洋葱表皮细胞、碘液等。

2. 教学材料:PPT、实验指导书、实验材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光合作用的已有知识,教师总结并引导今天的学习内容。

二、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教师巡回指导。

2. 每组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实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光合作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设计并完成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光合作用实验。

2. 学生操作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并记录实验结果。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

2. 学生分享总结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应用: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如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等。

2. 学生分享应用实例,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总结和反思,教师点评并鼓励。

教学延伸: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植物,记录它们的光合作用的现象,并和家长分享光合作用的知识。

2.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环境的影响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条件,设计并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高考二轮专题综合复习:第4讲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高考二轮专题综合复习:第4讲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高考二轮专题综合复习 第4讲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

( × )(2)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 × ) (3)无氧呼吸不需要O 2参与,最终有[H]的积累。

( × )(4)放置时间过长的牛奶发生胀袋,是乳酸菌污染导致的。

( × )(5)无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到分离色素的作用。

( × )(6)暗反应中14C 的转移途径是14CO 2→14C 3→14C 5→(14CH 2O)。

( × )(7)夏季晴天,植物光合作用的“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环境中CO 2浓度过低。

( × )[解析] (1)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中的能量,ATP 是直接能源物质,不是能量。

(2)葡萄糖的初步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3)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H],无[H]的积累。

(4)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能产生气体,所以胀袋不是乳酸菌污染导致的。

(5)无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层析液起分离色素的作用。

(6)暗反应中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

(7)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是因为夏季中午温度高,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

2.细读教材,查缺补漏(1)无氧呼吸都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ATP。

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则存留在酒精或乳酸中。

(教材必修1 P94)(2)一般来说,线粒体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中。

但是,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往往可以定向地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

(教材必修1 P93)(3)肌细胞内的肌质体是由大量变形的线粒体组成的,肌质体显然有利于对肌细胞的能量供应。

(教材必修1 P93)(4)细胞呼吸中产生的[H]是氧化型辅酶Ⅰ(NAD+)转化成的还原型辅酶Ⅰ(NADH)。

第三单元 第4讲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第三单元  第4讲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课时作业·巩固提升]单独成册方便使用一、选择题1.将甲、乙两株同样的植物放在两个密闭的装置中,甲给予光照,乙遮光处理,其他条件相同。

下列关于这两株植物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给予光照的装置中O2含量将持续增加B.遮光处理的植株有机物的含量将减少C.如果乙植株突然给予光照,叶绿体内C3含量将增加D.甲、乙植株的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相同解析:甲密闭装置O2含量的变化情况与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强度有关,A错误;乙装置遮光处理,因植株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的含量将减少,B正确;如果乙植株突然给予光照,C3的消耗加快,所以C3的含量将减少,C错误;两植株叶肉细胞中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均可产生ATP,另外甲植株的叶绿体也可产生ATP,D错误。

答案:B2.用足量的14CO2“饲喂”叶肉细胞,让叶肉细胞长时间在较强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

一段时间后,关闭光源,将叶肉细胞置于黑暗中。

下列关于叶肉细胞中含放射性三碳化合物(C3)的浓度的推测正确的是()A.光照中含放射性的C3的浓度持续上升,黑暗中含放射性的C3的浓度持续下降B.光照中含放射性的C3的浓度先上升后下降,黑暗中含放射性的C3的浓度持续上升C.光照中含放射性的C3的浓度先上升后保持稳定,黑暗中含放射性的C3的浓度持续上升D.光照中和黑暗中含放射性的C3的浓度的变化均是先上升后保持稳定解析:在较强光照下,当叶肉细胞开始利用14CO2进行固定时,产生的含放射性的三碳化合物的浓度将上升,由于暗反应循环进行,最终含放射性的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保持稳定。

黑暗环境下,由于光反应停止,含放射性的三碳化合物积累,其含量持续上升,但最终达到某个值后将维持稳定。

答案:D3.科学研究发现:小麦、水稻等作物在强光、干旱时会发生比较强的光呼吸作用,在光呼吸过程中,叶绿体基质中的Rubisco起到了重要作用,该酶在O2浓度较高时,可催化五碳化合物与O2结合生成一个三碳化合物和一个二碳化合物,此二碳化合物不参与光合作用,而是在消耗一定ATP和NADPH的基础上,重新形成五碳化合物,并释放CO2。

第三单元 第4讲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第三单元  第4讲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2)曲线分析 P 点: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为 横坐标 所表示的因子, 随着因子的不断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 Q 点: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不再是影响 光合速率 的因素, 影响因素主要为 各曲线 所表示的因子。 (3)应用:温室栽培时,在一定光照强度下,白天适当提高温 度,增加光合酶的活性,提高光合速率,也可同时适当增加
固考基·双基体系优化 研考点·重点难点探究 悟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固考基·双基体系优化
2.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的比较
光合作用 本质 能量 代表生物
化能合成作用
都能将CO2和H2O等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 光能 ______ 绿色植物 _________
氧化无机物放出的能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4讲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固考基·双基体系优化
C
目 录
ONTENTS
研考点·重点难点探究 悟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考纲要求]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
固考基·双基体系优化 研考点·重点难点探究 悟高考·真题演练
课时作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固考基· 双基体系优化
尾页
固考基·双基体系优化
(2)物质联系 ①C
暗反应 有氧呼吸Ⅰ 元 素 : CO2 ――――→ (CH2O) ――――――→
有氧呼吸Ⅱ 丙酮酸 ________―――――→CO2
光反应 有氧呼吸Ⅲ ②O 元素:H2O―――→O2―――――→ H2O
光反应 [H] 暗反应 ③H 元素:H2O―――→ ―――→
启动高考长句应答模式 助考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4(真题)光合作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l分,共l 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所示装置可以用来验证()
A. 光合作用需要CO2作为原料
B. 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C. 呼吸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
D. 呼吸作用能产生CO2
2.右图所示装置可以用来验证()
A. 光合作用需要CO2作为原料
B. 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C. 呼吸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
D. 呼吸作用能产生CO2
3.在金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 )
A.清洁鱼缸里的水B.提供新鲜的食料C.增加水中氧的含量D.起杀菌作用
A B C D
6.正确表达光合作用过程的反应式是光叶绿体()
A、有机物+氧→水+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C、水+氧→有机物+二氧化碳
D、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
7.科学家萨克斯天竺葵的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后,再将此部分叶片用锡箔遮住.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如图).该实验可以证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8.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B.绿色植物是生产者
C.绿色植物维持大气中的碳一氧平衡 D.包括以上三者
9.呼吸作用彻底分解有机物后,产生的物质是()
A.二氧化碳和水 B.水和淀粉 C.氧气和水 D.无机盐和水
10.正确表达光合作用过程的反应式是()
A、有机物+氧→水+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C、水+氧→有机物+二氧化碳
D、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分)
1.请你仔细观察分析下面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甲装置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的。

(2)乙装置验证的是植物。

(3)丙装置所示实验,a和b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4)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

2.为探究某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蓝蓝设计了如下实验。

请分析:
①将甲、乙两装置(如下图)暗处理两天;②将两装置移至光下两小时;
③摘取叶片A、B进行水浴加热;④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1)甲、乙两装置中,除了空气中的______ ____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同。

据此可知,蓝蓝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

设计甲、乙两装置的目的是进行____________。

(2)步骤①,暗处理是为了避免叶片中原有的______对实验造成影响。

(3)步骤③,装酒精的烧杯是[ ],酒精溶解了__ ___后,达到使绿叶_____的目的。

(4)步骤④滴加碘液后,只有叶片[ ]变蓝色,该结果表明:______装置不能进行光
合作用,所探究的因素会影响光合作用。

3.下图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请据图回答:
(1)正确的实验步骤是:③→[ ]→⑤→[ ]→②。

(2)实验前对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处理,目的是为了将叶片内的 耗尽。

(3)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另一部分不遮光,目的是设置 。

(4)分析实验结果,结论是: 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4
、下图的曲线表示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吸收与释放二氧化碳的情况(不考虑温度因
素)。

A 、B 、C 为曲线上的三个点,D 为横坐标上的点。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A
点植物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在C 点植物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
___。

(2)B 点为曲线与横轴的交点,该交点表示植物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的情况是__ __ __。

(3)整条曲线说明光照强度与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关系是:光照强度在D 点之前__
______
_ _。

(4)如果白天光照强度长时期为B 点,植物不能正常生活,原因是_ _ 。

5.以下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各步骤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②→⑥→③→ →①.
(2)在步骤②中,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 .
(3)步骤⑤的目的是使叶片内的 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 色.
① ② ③ ④ ⑤ 黑暗处理 蓝色
(4)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叶片(选填“见光”或“遮光”)部分.(5)此实验可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6.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基本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1)此方案设计不严谨,还应增设对照组:将玻璃钟罩同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其它保持不变.
(2)“暗处理一昼夜”,目的是让绿色植物通过作用消耗体内贮存的有机物.(3)实验过程中,叶片颜色的变化是,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依次
为.
(4)若“二氧化碳不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则在其它实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预测实验结果是:.
(5)光合作用所需原料还有,是通过输导组织:运输的.
7.将一盆天竺葵和一只小白鼠一起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如图所示,根据如下实验回答问题;
(1)将此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小白鼠将,原因是;(2)将此装置分钟在阳光下,小白鼠将,在此过程中,小白鼠为天竺葵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了,请写出天竺葵光合作用的反应式:;(3)小白鼠和天竺葵体细胞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这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4)上述装置中,若取出天竺葵,小白鼠将,由此可见,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7题图 8题图
8、如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圆纸片将C处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问题:(1)经酒精脱色后,叶片B处变成____.
(2)滴加碘液后只有B处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叶片A处不变蓝的原因是___,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
(3)B、C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得出的结论是__
(4)收集天竺葵在光下放出的气体,可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可知光合作用可产生_(5)收集天竺葵在暗处放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吸作用放出___
9、生物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员老师的帮助下,选取栽培于花盆中正常生长的牵牛
回答问题:
(1)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图中序号)
(2)_____溶解到这种液体里。

(3)图中④的目的是。

(4)图中②叶片先用清水漂洗,然后滴加碘液染色,来检验是否有光合作用的产物
__生成。

本实验中叶片上被黑纸遮盖部位(变蓝、不变蓝),未被黑纸遮盖部位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说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 ____。

(5)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进行运输时需要的能量来自于作用,该生理活动的场所是细胞中的。

11.示意图中A、B、C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a、b代表某种物质,请据图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