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16 生物变异类型的辨析-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模型解题法(原卷版)

合集下载

模型17 育种方法的选择及其流程图的分辨-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模型解题法(原卷版)

模型17 育种方法的选择及其流程图的分辨-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模型解题法(原卷版)

模型17 育种方法的选择及其流程图的分辨1.下列关于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杂交育种中,一般从F2开始选种,因为从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B.在单倍体育种中,常先筛选F1花粉类型再分别进行花药离体培养C.在多倍体育种中,用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诱变育种中,人工诱变能提高变异频率【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育种的相关知识。

由于杂交育种要从F2才发生性状分离,开始出现所需要的表现型,所以从F2开始选种,A正确;在单倍体育种中,先对F1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后经秋水仙素处理,长成植株后再进行筛选,B错误;在多倍体育种中,用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获得多倍体,C正确;在诱变育种中,人工诱变能提高变异的频率,大幅改良某些性状,可加速育种进程,D正确。

本题选B。

2.如图表示植物的五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据图回答:(1)E方法所用的原理是,通过该方法获得优良性状是不容易的,其原因是。

(2)上述育种过程中,哪两个过程所使用的方法相同?(填写字母),具体使用的方法为。

(3)B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为确认该过程得到的植株是否为单倍体,可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染色体,观察的最佳时期为有丝分裂的期。

(4)在玉米中,控制某种除草剂抗性(简称抗性,T)、除草剂敏感(简称非抗,t)和非糯性(G)、糯性(g)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科研人员利用上述育种方法培育玉米新品种,操作过程如下:以纯合的非抗非糯性玉米(甲)为材料,经过EMS(一种化学试剂)诱变处理获得抗性非糯性个体(乙);甲的花粉经EMS诱变等处理并培养,获得可育的非抗糯性个体(丙)。

若要培育符合生产要求的抗性糯性玉米的新品种,采用乙与丙杂交,F1只出现抗性非糯性和非抗非糯性的个体;从F1中选择表现为的个体自交,F2中有抗性糯性个体,其比例是。

【答案】(1)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突变大多是有害的(2)C、F 低温处理(或秋水仙素处理)(3)花药离体培养中(4)抗性非糯性3/16【解析】本题考查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变异、育种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018版高考生物(全国)一轮复习高考仿真模拟卷生物模拟目录含解析

2018版高考生物(全国)一轮复习高考仿真模拟卷生物模拟目录含解析

伴随着2016年高考的结束,备战2017年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

如何能更有效地进行科学备考,方法之一就是研究高考试题,明白高考试题经常考查哪些考点,常见的考查方式有哪些。

尤其是2016年刚统一使用课标全国卷的新增省份.因此本书在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考点分布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如何科学进行备考。

■2017复习备考建议1.多变的高考试题,不变的考查重点虽然每年的高考试题都在变化,但是通过对各地高考试题分析可知,仍然是重点内容重点考查,如细胞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规律的应用、食物链(网)与能量流动等一直是考查的重点。

2.高考对相同材料与知识点反复考查和多角度考查对于相同的材料,一方面在同年不同省份高考试题中会反复考查,另一方面,在同一省份不同年份高考试题中也会反复进行考查.当然,每年的高考试题又推陈出新,高考可以对同一材料从多个角度进行考查,正所谓“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化”。

以细胞呼吸为例,尽管在2016年高考中有关细胞呼吸考查不太多,但在近几年新课标卷中反复考查。

3.注意相似的曲线中的不同信息高考也能在相似的曲线形图中把有关信息稍加改变。

把“熟题”做细小的调整,这是最可能出错的地方。

4.从高考试题中捕捉命题新动向每年高考试题对相同考点进行考查时,为了去旧换新,常常用一些新的命题素材,往年在某个省份考查过的素材,如果放在新课标(或其他省份)试卷中符合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就可能在今年的高考试题中出现,有时虽有变化,但仍有异曲同工的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其他省份考过的试题。

■编写新理念本试卷是多位常年战斗在高三一线的名师为高三学子精心打造的一本精品材料,是根据高三生物复习的特点编写的,具有短平快的特点,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巩固、提升自己的成绩。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体例科学。

首先在分析多年高考命题特点的基础上,按高考模式编写出24套仿真题,以知识为依托进行标准化训练;其次,根据高中课程安排,生物学科复习时间少的特点,每周可做1-2套本试题,这样就可贯穿整个高三下学期的复习过程。

2018年生物真题及解析_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

2018年生物真题及解析_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6.00分)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6.00分)系统找不到该试题3.(6.00分)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6.00分)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回测定各组细胞数。

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5.(6.00分)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6.(6.00分)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

【推荐】解密18+染色体变异-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高频考点解密

【推荐】解密18+染色体变异-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高频考点解密

解密18 染色体变异考点1 变异的类型以及三种变异辨析 1.正确区分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2.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辨析(1)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判断(2)“缺失”问题关键词区别不同变异(3)变异水平问题染色体变异→细胞水平变异—显微镜下可见(4)关于不同生物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的类型问题。

病毒的可遗传变异的唯一来源是基因突变;细菌等原核生物不含染色体,所以不存在染色体变异,自然状态下也不存在基因重组;在大多真核生物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三种类型都存在。

3.染色体易位与交叉互换的区别【易混易错】关于变异类型的2个易混易错点(1)并非“互换”就是易位: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2)关于变异的“质”和“量”问题:基因突变改变基因的质,不改变基因的量;基因重组不改变基因的质,一般也不改变基因的量,但转基因技术会改变基因的量;染色体变异不改变基因的质,但会改变基因的量或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

调研1 下列与染色体变异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改变B .两条染色体相互交换片段都属于染色体变异C .猫叫综合征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第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D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答案】B调研2 下列有关图示两种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图A 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 .图A 中的变异未产生新的基因,但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C .图B 过程表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D .图B 中的变异未产生新的基因,也不改变基因的排列次序 【答案】B考点2 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比较及应用 一、染色体组数的判断方法1.一个染色体组所含染色体的特点(1)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2)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有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模型18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模型解题法(原卷版)

模型18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模型解题法(原卷版)

1.在一个理想的随机交配的果蝇群体中,4%的果蝇为黑身(由隐性基因b决定),96%的果蝇为灰身(由显性基因B决定)。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种群中,B基因的频率是80%B.基因型为Bb的个体的比例是16%C.灰身果蝇中,纯合子的比例是64%D.判断灰身果蝇基因型的最简便方法是让灰身果蝇个体间相互交配【答案】A2.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

下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

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

据图回答∶(1)R基因的出现是_________的结果。

(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

(3)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_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_________。

(4)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基因突变(2)97%(3)不再使用杀虫剂低(4)SS 在不使用杀虫剂的环境条件下,持续的选择作用使R 基因频率越来越低【解析】(1)新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2)RS 、SS 基因型频率分别是4%和1%,则RR 的基因型频率为95%, 则R 的基因频率为95%+4% ÷2 = 97%。

(3)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因此1967 年中期停用杀虫剂后,RR 基因型频率下降,SS 基因型频率上升,说明在不使用杀虫剂的环境条件下,RR 基因型幼虫比SS 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低。

(4)由(3)分析可知,不再使用杀虫剂,SS 基因型幼虫更能适应环境,RR 基因型幼虫不适应环境,从而使S 基因频率上升,R 基因频率下降,这样的持续选择作用导致SS 基因型频率最高。

2018年高考生物复习讲义(高考预测+应试技巧+真题回顾+专家押题)第十二章生物的变异含解析

2018年高考生物复习讲义(高考预测+应试技巧+真题回顾+专家押题)第十二章生物的变异含解析

第12天月日今日心情:生物的变异考纲考情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Ⅱ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五年考题2016·新课标卷III·32·非选择题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2015·新课标卷Ⅱ·6·选择题猫叫综合征与染色体结构变异2014·新课标卷I·32·非选择题杂交育种2012·新课标卷·31·非选择题基因突变与遗传定律综合考情分析生物变异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一向为高考热点,题型多为非选择题。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及特点与生物遗传和减数分裂相结合、结合新的背景材料考查内容涉及育种方法的选择、育种方案的设计、育种过程分析等,综合考查考生对育种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其中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的考查居多。

变异与育种试题一直是命题专家的钟爱,涉及范围广泛,其中基因重组的来源、基因突变的产生和结果分析以及对基因突变的特点的理解是重要考点,常常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及当前热点综合考查;基因重组发生时间与减数分裂的综合考查、基因突变的发生时间和过程等仍是命题的重点,尤其是对育种原理及各种育种方法的运用的实验设计题考查的可能性更大.考查以非选择题形式为主,常与遗传定律相结合,试题难度往往偏大.1.界定三类基因重组重组类型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重组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重组人工基因重组(DNA重组)发生时间减Ⅰ后期减Ⅰ四分体时期目的基因导入细胞后图像示意2(1)欲获得从未有过的性状-—诱变育种,如对从不抗旱的玉米诱变处理获得抗旱品种.(2)欲将分散于不同品系的性状集中在一起(优势组合)-—杂交育种,如利用抗倒伏不抗锈病的小麦和抗锈病不抗倒伏的小麦培育出既抗锈病、又抗倒伏的“双抗"品系。

(3)欲增大原品种效应(如增加产量、增加营养物质含量等)——多倍体育种,如用二倍体西瓜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四倍体",进而与二倍体杂交培育成“三倍体无子西瓜”。

2018-2016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专题 生物的变异 育种与进化分类汇编含答案课件

2018-2016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专题 生物的变异 育种与进化分类汇编含答案课件

【答案】(3)染色体分离
配子 组培苗(4)重组
2016-2018全国各地高考题
专题09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21.(2016新课标Ⅲ卷.3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 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到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 及的数目比后者________。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 发生以________为单位的变异。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 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 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 的个体,则最早在子_______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 _______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____代中能分离得 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___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20进化
6.(2018浙江卷,14)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 是C 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 B.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 C.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 D.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
【答案】(2)去除细胞壁(使细胞分离)染色体 吸水涨破 (3)花粉母 同源染色体联会 (4)同源染色体 ②④
2016-2018全国各地高考题
专题09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20.(2017•江苏卷.27)(8 分)研究人员在柑橘中发现一棵具有明显
早熟特性的变异株,决定以此为基础培育早熟柑橘新品种。 请回答下列
2016-2018全国各地高考题
专题09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高中生物遗传变异机制解析题常见模型及方法

高中生物遗传变异机制解析题常见模型及方法

高中生物遗传变异机制解析题常见模型及方法遗传变异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生物个体间遗传性状的差异。

研究遗传变异的机制和方法对于理解生物进化、疾病发生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中生物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遗传变异机制解析题,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模型和方法。

模型1. 两栖动物的遗传变异模型:鸟类的喙形状差异- 喙形状差异是两栖动物遗传变异的典型例子。

- 喙形状差异可能与食物类型、环境适应等因素相关。

- 分析喙形状差异的遗传模式,如显性遗传、隐性遗传等。

2. 植物的遗传变异模型:花色差异- 花色差异是植物遗传变异的常见模型。

- 花色差异可能与花瓣中的色素相关。

- 分析花色差异的遗传模式,如单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等。

方法1. 重组连锁法- 重组连锁法是研究遗传变异的重要方法之一。

- 通过观察基因座间的连锁程度,可以推断基因座的相对位置和遗传距离。

- 重组连锁法可以帮助解析遗传变异的机制和模式。

2. DNA测序技术- DNA测序技术是高新技术在遗传变异研究中的应用。

- 通过对个体DNA序列的测定,可以发现个体间的遗传变异。

- DNA测序技术可以帮助解析遗传变异的分子机制和模式。

3. 分子标记技术- 分子标记技术是一种常用于遗传变异研究的方法。

- 通过标记特定基因或位点的分子标记,可以分析个体间的遗传差异。

- 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帮助解析遗传变异的表现模式和遗传机制。

总结遗传变异是生物个体间遗传性状差异的表现,研究其机制和方法对于深入了解生物进化、疾病发生等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考试中常常会涉及遗传变异机制解析题,掌握常见的模型和方法可以有效解答此类问题。

常见的模型包括两栖动物的遗传变异模型和植物的遗传变异模型等。

常见的方法包括重组连锁法、DNA测序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等。

2018版高考生物(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讲义word题库二2第3单元第1讲生物的变异含解析

2018版高考生物(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讲义word题库二2第3单元第1讲生物的变异含解析

第三单元生物变异、进化、育种第1讲生物的变异1.下列关于基因及基因型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突变既可能改变基因的结构,又可能改变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B.自然选择通过选择不同表现型的个体,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C.S型肺炎双球菌的基因位于拟核的染色体上,呈线性方式排列D.基因型为Aa的植物自交,其雄配子比雌配子的数量多解析突变可以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的结构,染色体变异可能改变基因的数量或排序,A正确;自然选择通过选择相应表现型的个体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B正确;S型肺炎双球菌是细菌,无染色体,C错误;基因型为Aa的植物自交,其雄配子数远大于雌配子数,但雌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一致,D正确。

答案C2.若图甲中①和②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③和④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中字母表示基因,“.”表示着丝点,则图乙~图戊中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依次是( )A.缺失、重复、倒位、易位B.缺失、重复、易位、倒位C.重复、缺失、倒位、易位D.重复、缺失、易位、倒位解析图乙中②号染色体丢失了D基因,形成缺失;图丙中①号染色体多了一个C基因,形成重复;图丁中①号染色体上的“BC”基因位置颠倒了180°,形成倒位;图戊中②号染色体与③号非同源染色体间相互交换了部分片段,产生易位。

答案A3.亚硝酸可使胞嘧啶(C)变成尿嘧啶(U)。

某DNA分子中的碱基对G/C中的C在亚硝酸的作用下转变成U,转变后的碱基对经过两次正常复制后不可能出现的碱基对是(只考虑该对碱基,且整个过程不发生其他变异)( )A.G/C B.A/TC.U/A D.C/U解析整个过程如下:G/C在亚硝酸的作用下转变成G/U,复制后形成G/C和U/A,第二次复制后形成两对G/C、一对U/A和一对A/T。

答案D4.原核生物某基因原有213对碱基,现经过突变,成为210对碱基(未涉及终止密码子改变),它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蛋白质相比,差异可能为( ) A.少一个氨基酸,氨基酸顺序不变B.少一个氨基酸,氨基酸顺序改变C.氨基酸数目不变,但顺序改变D.A、B都有可能解析突变后少了三个碱基对,氨基酸数比原来少1个,C错误;若少的三个碱基对正好控制着原蛋白质的一个氨基酸,则少一个氨基酸,其余氨基酸顺序不变;若减少的三个碱基对正好对应着两个密码子中的碱基,则在减少一个氨基酸数目的基础上,还会改变一种氨基酸的种类,从而引起氨基酸顺序改变;若减少的不是三个连续的碱基,则对氨基酸的种类和顺序影响将更大.答案D5.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一个重要区别是()A.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见,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看见B.染色体变异是定向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C.基因突变是可以遗传的,染色体变异是不能遗传的D.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变异是有利的,基因突变产生的变异是有害的解析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少量碱基对的改变,发生在基因内部,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而染色体无论是结构的改变还是数目的增减,在光学显微镜下都可以观察到;无论是染色体变异还是基因突变,两者都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发生了遗传物质的改变,因此都是可以遗传的;一般来说,无论是染色体变异还是基因突变,大多数变异对生物体是有害的,但也有少数变异是有利的。

模型14 遗传致死问题的分析-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模型解题法(原卷版)

模型14 遗传致死问题的分析-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模型解题法(原卷版)

模型14 遗传致死问题的分析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合子(Aa)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F1,则F1的成熟植株中A.有茸毛与无茸毛之比为3∶1B.有9种基因型C.高产抗病类型占1/4D.宽叶有茸毛类型占1/2【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宽叶杂合子(Aa)表现为高产,基因型为DD的有茸毛玉米幼苗期死亡,所以高产有茸毛玉米的基因型为AaDd。

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和比例为(1AA∶2Aa∶1aa)(1DD致死∶2Dd∶1dd),有茸毛与无茸毛之比为2∶1,A错误。

由于DD植株幼苗期死亡,所以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只有6种基因型,B错误。

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高产抗病玉米(AaDd)的比例为(1/2)×(2/3)=1/3,C错误。

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宽叶有茸毛玉米(A_Dd)的比例为(3/4)×(2/3)=1/2,D正确。

遗传致死问题的突破类试题是对性状分离比偏离现象进行解释和推理的考查,导致性状分离比偏离的主要原因是致死。

遗传题中的“致死”问题可分两类:胚胎致死类和配子(花粉)致死类。

具体解法总结如下:1.胚胎致死类问题(1)当题干中提示胚胎致死情况与性别有关,后代雌雄比例不是1∶1且通常不会出现只有一种性别的情况时,则考虑致死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2)当题干中提示胚胎致死情况与性别无关,后代雌雄比例为1∶1时,则考虑致死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致死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显性基因纯合致死的情况下,Aa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2∶1;AaBb个体(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A基因纯合时致死)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6∶3∶2∶1(或6∶2∶3∶1)。

专题08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命题猜想)-2018年高考生物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原卷版)

专题08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命题猜想)-2018年高考生物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原卷版)

【考向解读】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Ⅰ)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Ⅰ)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7.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8.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中频考点:生物进化低频考点:基因重组、育种【命题热点突破一】三种可遗传的变异例1.(2017年江苏卷,27)研究人员在柑橘中发现一棵具有明显早熟特性的变异株,决定以此为基础培育早熟柑橘新品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判断该变异株的育种价值,首先要确定它的_______________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2)在选择育种方法时,需要判断该变异株的变异类型。

如果变异株是个别基因的突变体,则可采用育种方法①,使早熟基因逐渐_______________,培育成新品种1。

为了加快这一进程,还可以采集变异株的_______________进行处理,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选育成新品种2,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育种。

(3)如果该早熟植株属于染色体组变异株,可以推测该变异株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有多种联会方式,由此造成不规则的_______________,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力很低的______________,因而得不到足量的种子。

即使得到少量后代,早熟性状也很难稳定遗传。

这种情况下,可考虑选择育种方法③,其不足之处是需要不断制备_______________,成本较高。

(4)新品种1与新品种3均具有早熟性状,但其他性状有差异,这是因为新品种1选育过程中基因发生了多次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多种基因型中只有一部分在选育过程中保留下来。

【变式探究】(2016·高考天津卷)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注P :脯氨酸;K :赖氨酸;R :精氨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B .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C .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D .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特别提醒】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变式探究】 团头鲂(2n =48)是我国一种名贵淡水鱼类。

2016-2018生物高考真题09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2016-2018生物高考真题09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2016-2018⽣物⾼考真题09⽣物的变异及育种知识点9 ⽣物的变异及育种1.(2018·全国卷Ⅰ·T6)某⼤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的基本培养基上⽣长。

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肠杆菌(X)的菌落。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突变⽽得来的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了DNA转移2.(2018·天津⾼考·T2)芦笋是雌雄异株植物,雄株性染⾊体为XY,雌株为XX;其幼茎可⾷⽤,雄株产量⾼。

以下为两种培育雄株的技术路线。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形成愈伤组织可通过添加植物⽣长调节剂进⾏诱导B.幼苗⼄和丙的形成均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C.雄株丁的亲本的性染⾊体组成分别为XY、XXD.与雄株甲不同,雄株丁培育过程中发⽣了基因重组3.(2018·江苏⾼考·T8)花药离体培养是重要的育种⼿段。

如图是某⼆倍体植物花药育种过程的⽰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过程②的培养基中需添加较⾼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以利于根的分化C.过程③逐步分化的植株中可筛选获得纯合的⼆倍体D.过程④应将炼苗后的植株移栽到含有蔗糖和多种植物激素的基质上4.(2018·江苏⾼考·T15)下列过程不涉及基因突变的是()A.经紫外线照射后,获得红⾊素产量更⾼的红酵母B.运⽤CRISPR/Cas9技术替换某个基因中的特定碱基C.黄⽠开花阶段⽤2,4-D诱导产⽣更多雌花,提⾼产量D.⾹烟中的苯并芘使抑癌基因中的碱基发⽣替换,增加患癌风险5.(2018·天津⾼考·T9)为获得⽟⽶多倍体植株,采⽤以下技术路线。

2018年高考生物计算的题目解法分析-文档资料

2018年高考生物计算的题目解法分析-文档资料

高考生物计算的题目解法分析A:视不同情形选择待定法:①性状突破法;②性别突破法;③显隐比例法;④配子比例法。

B:综合写出:完整的基因型。

单独相乘法(集合交并法):求①亲代产生配子种类及概率;②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③某种基因型或表现型在后代出现概率。

解法:①先判定:必须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②再分解:逐对单独用分离定律(伴性遗传)研究。

③再相乘:按需采集进行组合相乘。

注意:多组亲本杂交(无论何种遗传病),务必抢先找出能产生aa和XbXb+XbY的亲本杂交组来计算aa和XbXb+XbY概率,再求出全部A_,XBX-+XBY概率。

注意辨别(两组概念):求患病男孩概率与求患病男孩概率的子代孩子(男孩、女孩和全部)范围界定;求基因型概率与求表现型概率的子代显隐(正常、患病和全部)范围界定。

有关遗传定律计算:Aa连续逐代自交育种纯化:杂合子(1/2)n;纯合子各1—(1/2)n。

每对均为杂合的F1配子种类和结合方式:2n;4n;F2基因型和表现型:3n;2n;F2纯合子和杂合子:(1/2)n1—(1/2)n。

例题: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Bb),连续自交四代,其后代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分别是( )A.1/4和3/4B.7/8和1/8C.5/16和9/16D.15/16和1/16解析:该杂合子自交一代,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再自交一代,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2;依次类推,自交四代,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4=1/16,因此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16=15/16。

答案:D例题: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与亲本基因型完全相同的有( )A.1/16B.2/16C.4/16D.9/16解析:依据自由组合定律可知,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其子代中有基因型9种,两对基因都纯合的有4种,各占1/16,一对纯合一对杂合的有4种,各占2/16,两对基因都杂合的有1种,占4/16。

答案:C例题:若正常双亲,生了一个白化病女儿和一个正常儿子(代号为A);A与正常女人(代号为B,其姐为此病患者)婚配,问A与B婚后生一个白化病子女的几率可能是( )A.1/3B.1/4C.1/6D.1/9解析:正常儿子(A)为携带者的概率为2/3,正常女人(B)为携带者的概率为2/3,一对均为携带者的夫妇,生一个患病子女的概率为1/4,A与B婚后生一个白化病子女的几率可能是2/3×2/3×1/4=1/9答案:D例题:下图为白化病(A-a)和色盲(B-b)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

模型16 生物变异类型的辨析-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模型解题法(解析版)

模型16 生物变异类型的辨析-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模型解题法(解析版)

模型16 生物变异类型的辨析如图是果蝇某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每个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AB段和DE段容易发生基因突变B.图中BC段和EF段可发生基因重组C.图中EF段的染色体分配错误,则该细胞产生的精细胞均异常D.若发现某个精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则至少还有一个精细胞异常【答案】B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辨析方法(1)可以看细胞的基因型:若正常细胞是纯合子,如BB,则引起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B与b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变;若正常细胞是杂合子,如Bb,则引起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B与b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发生了交叉互换)。

(2)可以看细胞分裂方式:若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则为基因突变的结果;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则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的结果。

(3)可以看细胞分裂图像:若是在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中出现两条子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不同,则为基因突变的结果,如图甲所示;若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图像中出现两条子染色体(同为白色或黑色)上的两个基因不同,则为基因突变的结果,如图乙所示;若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图像中出现两条子染色体(颜色不同)上的两个基因不同,则为交叉互换的结果,如图丙所示。

2.染色体的易位与交叉互换的辨析方法染色体的易位与交叉互换一直是部分考生易混淆的知识点,我们可以借助图形来加以区分:(1)图甲所示染色体行为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属于基因重组。

图乙所示染色体行为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2)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由图甲和图乙所示染色体行为引起的变异时,需要注意的是,基因重组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而染色体易位可以直接观察到。

3.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辨析方法涉及基因(或DNA)、碱基、染色体三者的变化时,判断变异类型关键看基因的数目和位置:(1)若染色体上个别基因减少,则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2)若染色体上的基因重复出现,则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3)若基因位置在同一条染色体中发生了变化,则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4)若基因位置在非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了变化,则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5)若只是染色体上基因内部的碱基对发生了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基因数目和位置未变,则为基因突变。

2018年高考仿真模拟生物试题新课标全国卷(十六)答案

2018年高考仿真模拟生物试题新课标全国卷(十六)答案

2018年高考仿真模拟试题(新课标全国卷)生物(十六)第一部分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活细胞都有核糖体B.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C.植物细胞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D.真核生物中只有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2.下列有关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大B.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在前期完成DNA的复制C.分化后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转变成未分化的细胞D.细胞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细胞中,核DNA、mRNA和蛋白质一般不同3.如图表示人体促甲状腺激素基因复制和表达的过程,①~④表示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需要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将DNA双链解开B.②过程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RNAC.③过程可在甲状腺细胞的核糖体中进行D.④过程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4.在蜗牛的天敌中,飞鸟最为可怕。

它们拥有敏锐的视力、飞快的速度和锋利的爪子,蜗牛只要离开树荫和草丛的庇护,就很容易被飞鸟发现。

已知蜗牛外壳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的1 000只蜗牛,对存活的个体数和被鸟捕食后剩下的蜗牛空壳数进行统计,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这1 000只蜗牛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49%B.由表可推测有条纹蜗牛更容易被其天敌捕食C.该种群经多个世代后,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变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的D.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将导致蜗牛形成新物种5.在甲、乙、丙、丁四种条件下,测得某种子萌发时二氧化碳释放量与氧气消耗量之比分别为10∶0、8∶3、6∶4、7∶7,底物均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条件下,呼吸产物除二氧化碳外还有酒精和乳酸B.乙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C.丙条件下,无氧呼吸程度最弱D.丁条件下,二氧化碳全部来自线粒体6.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分别处理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三天后观察到的胚轴生长情况如图所示(“—”表示未用生长素处理,“+”表示用生长素处理,“+”越多生长素浓度越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可以作为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B.在此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时还要设置空白对照组C.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是C组浓度D.该实验所示结果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一)必考题(共39分)7.(9分)下表为某探究实验的步骤,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此探究实验的课题名称是。

专题03 押新课标全国卷第3题-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解析版)

专题03 押新课标全国卷第3题-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解析版)

(2017·新课标全国卷III)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答案】C【解析】0.9%的NaCl 溶液为等渗溶液,所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 溶液,不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但是机体血浆量会增加,当排出相应量的NaCl 和水后会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学科&网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寒冷环境中,细胞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速度加快B .剧烈运动时,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利于机体散热C .剧烈运动后,血液中HCO 3-的含量较运动前有所增加D .紧张焦虑时,人体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答案】C1.“三看法”判断内环境的成分一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 如血浆蛋白、水、无机盐、葡萄糖、氨 基酸、脂质、O 2、CO 2、激素、代谢废物等 。

若是,则一定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二看⎩⎪⎨⎪⎧是否属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 如血红 蛋白、呼吸氧化酶、DNA 聚合酶,RNA 聚 合酶、载体蛋白等 。

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三看⎩⎪⎨⎪⎧是否属于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 如消化液、尿液、 泪液、汗液、体腔液等中的成分 。

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2.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包括2大层面和5项原因,如图所示:3.血浆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的关系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二者呈正相关;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二者呈负相关。

三者关系如图:4.体温调节过程中关于产热和散热的3个误区(1)体温调节过程中,改变的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而不是产热和散热相对平衡的状态。

模型15 遗传系谱图相关分析-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模型解题法(原卷版)

模型15 遗传系谱图相关分析-备战2018年高考生物之模型解题法(原卷版)

模型15遗传系谱图相关分析1.如图为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II3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病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的类型为伴X染色体隐性B.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家族中世代相传C.II7与II8再生一个孩子是患甲病女儿的概率为1/8D.II3与II4再生一个孩子两种病兼患的概率为1/8【答案】C【解析】假设甲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等位基因B、b控制,分析系谱图,II7与II8患有甲病,Ⅲ9不患病,推测甲病的遗传方式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遗传特点是家族中世代相传,II7和II8的基因型均为Aa,II7与II8再生一个孩子是患甲病女儿的概率为3/4×1/2=3/8,B项正确、C项错误;II3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Ⅲ10患有两种病,推测乙病的类型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A项正确;因为Ⅲ10患有两种病,则II3的基因型为aaX B Y,II4的基因型为AaX B X b,那么II3与II4再生一个孩子两种病兼患的概率为1/2×1/4=1/8,D项正确。

故选C。

2.如图表示人类遗传系谱图中有甲(基因设为D、d)、乙(基因设为E、e)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Ⅱ—7不是乙病的携带者。

据图分析下列问题:(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 ,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Ⅲ—12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3)若Ⅲ—11和Ⅲ—12婚配,后代中男孩的患病概率是____________ 。

(4)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与上述中的__________ (填“ 甲病”或“乙病”)相似,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X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同时患有苯丙酮尿症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孩子,若该夫妇生育了一个女儿,则该女儿表现正常的概率是__________。

高中生物遗传变异和细胞模型常考题型组卷

高中生物遗传变异和细胞模型常考题型组卷

高中生物遗传变异和细胞模型常考题型组

引言
高中生物遗传变异和细胞模型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考
试中常考的题型。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考题类型,以及如何
进行组卷。

遗传变异考题类型
1. 基因突变题:考察基因突变的原因、种类和影响。

2. 遗传变异与适应题:考察环境变化对物种基因组的影响,以
及适应演化的原理。

3. 遗传病题:考察常见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症状和治疗方法。

细胞模型考题类型
1. 细胞结构题:考察细胞膜、核和细胞器等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2. 细胞分裂题:考察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目的和结果。

3. 细胞信号传导题:考察细胞间的信号传导机制和调控方式。

组卷策略
1. 平衡考点:考虑到遗传变异和细胞模型的重要性,应保证考
卷中分布均匀,每个主题都有相应的题目。

2. 难易结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考试要求,合理安排难易
程度相对平衡的题目。

3. 多样性题型:使用不同的题型形式,如选择题、填空题、判
断题和应用题等,以考查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结论
高中生物遗传变异和细胞模型常考题型组卷时,应根据考点平衡、难易结合和多样性题型的原则进行组卷,既确保题目的合理性,又能全面考察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以上是关于高中生物遗传变异和细胞模型常考题型组卷的简要
介绍。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型16 生物变异类型的辨析如图是果蝇某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每个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AB段和DE段容易发生基因突变B.图中BC段和EF段可发生基因重组C.图中EF段的染色体分配错误,则该细胞产生的精细胞均异常D.若发现某个精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则至少还有一个精细胞异常【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图中AD段表示有丝分裂,DF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FH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

AB段和DE段都表示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等的合成,此时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即EF段,BC段不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

EF段染色体分配错误,会产生两个异常的次级精母细胞,进而导致所有的精细胞异常,C正确。

在某个精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前提下,若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则还存在另一个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精细胞,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则同一精原细胞产生的另三个精细胞也都异常,即四个精细胞都异常,D正确。

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辨析方法(1)可以看细胞的基因型:若正常细胞是纯合子,如BB,则引起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B与b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变;若正常细胞是杂合子,如Bb,则引起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B与b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发生了交叉互换)。

(2)可以看细胞分裂方式:若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则为基因突变的结果;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则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的结果。

(3)可以看细胞分裂图像:若是在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中出现两条子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不同,则为基因突变的结果,如图甲所示;若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图像中出现两条子染色体(同为白色或黑色)上的两个基因不同,则为基因突变的结果,如图乙所示;若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图像中出现两条子染色体(颜色不同)上的两个基因不同,则为交叉互换的结果,如图丙所示。

2.染色体的易位与交叉互换的辨析方法染色体的易位与交叉互换一直是部分考生易混淆的知识点,我们可以借助图形来加以区分:(1)图甲所示染色体行为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属于基因重组。

图乙所示染色体行为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2)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由图甲和图乙所示染色体行为引起的变异时,需要注意的是,基因重组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而染色体易位可以直接观察到。

3.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辨析方法涉及基因(或DNA)、碱基、染色体三者的变化时,判断变异类型关键看基因的数目和位置:(1)若染色体上个别基因减少,则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2)若染色体上的基因重复出现,则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3)若基因位置在同一条染色体中发生了变化,则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4)若基因位置在非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了变化,则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5)若只是染色体上基因内部的碱基对发生了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基因数目和位置未变,则为基因突变。

染色体结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

1.下列变化属于基因突变的是A.玉米子粒播于肥沃土壤,植株穗大粒饱;播于贫瘠土壤,植株穗小粒瘪B.黄色饱满粒与白色凹陷粒玉米杂交,F2中出现黄色凹陷粒与白色饱满粒C.在野外的棕色猕猴中出现了白色猕猴D.21三体综合征患者第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一条【答案】C【解析】玉米子粒播于肥沃土壤,植株穗大粒饱;播于贫瘠土壤,植株穗小粒瘪是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改变,A错误;黄色饱满粒与白色凹陷粒玉米杂交,F2中出现黄色凹陷粒与白色饱满粒,是基因自由组合及配子间随机组合的结果,B错误;在野外的棕色猕猴中出现了白色猕猴,新性状的出现只能是出现新的基因,这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正确;21三体综合症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结果,D错误。

2.如图为来自某二倍体生物的染色体模式图,字母表示基因,1号染色体上染色体排列顺序正常。

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3和4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B.该图体现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是线性排列的C.1和2为同源染色体、3和4为非同源染色体D.1和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必定分离【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染色体变异、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

1号染色体上染色体排列顺序正常,因此3和4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确;该图体现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是线性排列的,B正确;分析题图可知,1和2为同源染色体、3和4为非同源染色体,C正确;1和2是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分离,但是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细胞分离,D错误。

本题选D。

1.将某一核DNA被3H充分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的染色体数可能为2N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核含3H的DNA分子数一定为NC.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不可能存在四分体D.若某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该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发生基因重组2.某野生型细菌与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细菌核糖体S12蛋白第位的氨基酸序列链霉素与核糖体结合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野生型-P-K-P-K–K-R-P- 能0突变型-P-R-P-K-R-P- 不能100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链霉素在培养基中起筛选作用,不能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翻译功能C.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D.该突变也可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3.下列关于减数分裂中异常现象及其可能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A.基因型为AaX B Y的个体产生了一个不含A、a基因的X B X B型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都异常B.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了AB、Ab、ab、aB4种配子——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C.基因型为AaX B X b的个体产生了一个aX B X B型配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异常D.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了AB、Ab、ab3种配子——一个B基因突变成了b基因4.已知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MMNn,该动物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基因组成为MmN的配子,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配子形成的分析,正确的组合是①该配子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②该配子的形成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交叉互换有关③该配子的形成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有关④该配子的形成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有关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5.如图是三种二倍体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乙细胞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图甲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B.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也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属于次级精母细胞D.图丙细胞中若①上有A基因,④上有a基因,则该细胞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6.下列关于图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只有①③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人体正常细胞内可发生①③④过程C.①过程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基因可通过③⑤过程控制生物的性状7.如图所示为某染色体上的若干基因,其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片段。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c基因内插入一段序列引起c基因结构改变,属于染色体变异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交叉互换,可发生在a、b之间C.Ⅰ、Ⅱ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D.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8.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C.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个别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9.下列有关两种生物变异的种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A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B.图A中的变异未产生新的基因,但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C.图B过程表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D.图B中的变异未产生新的基因,但可以改变基因的排列次序10.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为2个,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是4条B.引起这4种果蝇变异的原因都属于染色体变异C.若红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交配产生了图中一所示变异红眼后代,则是由于母本减数分裂产生异常配子所致D.X R X r Y的个体会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精子11.摩尔根及同事发现控制果蝇红眼(W)及白眼(w)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大量的杂交实验中,发现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F1中2000〜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同样在2 000〜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会出现一只不育的红眼雄性果蝇,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注:XXX与OY(无X染色体)为胚胎时期致死型、XXY为可育雌蝇、XO(无Y染色体)为不育雄蝇] A.雌蝇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B.雌蝇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个X染色体没有分离C.雄蝇的精原细胞在臧数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没有分离D.雄蝇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12.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主要区别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的一个片段增加、缺失或替换等,而基因突变则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加或缺失B.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以发生基因突变,但只有真核生物能发生染色体变异C.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大D.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鉴别,而基因突变则不能13.决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

下列有关玉米染色体特殊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异常9号染色体的产生称为基因重组B.异常的9号染色体可为C和wx的基因重组提供细胞学标记C.图2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不能发生联会D.图2中的亲本杂交,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亲代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14.紫外线处理大肠杆菌,得到色氨酸合成酶第223位的氨基酸更换的几种突变型(如图),已知野生型大肠杆菌此位的氨基酸是甘氨酸,表格中是这几种氨基酸所对应的密码子,请分析回答:GG甘氨酸U、GGC、GGA、GGG天冬氨酸GAU、GACGCU、GCC、GCA、丙氨酸GCG半胱氨酸UGU、UGC(1)造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紫外线诱导大肠杆菌发生___,该变异最可能是DNA分子上发生了_,如果以上变化都只是一个核苷酸的改变引起的,请你利用密码子表推导出野生型大肠杆菌甘氨酸的密码子是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