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分组自学分类点拨分层达标_人教版新课标-精选文档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一、趣味课堂,激发兴趣1.形象教学法。
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认知初级阶段,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感兴趣,能从中获取大量信息。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图片、实物、简笔画等直观手段来增强教学的形象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枯燥地认读、机械地拼写,学生识字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好。
如果利用学生所喜爱的简笔画来动态地进行识字教学。
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
这样的教学比枯燥的一笔一画的教学更具趣味性,能引起学生识字的兴趣,使他们享受识字的乐趣,从而让学生从音形义来认识生字。
2.问题教学法。
以问题为主线来贯穿教学,使学生处于不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这样比起教师直接讲解更加富有悬念性,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从而调动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如在学习《奇怪的大石头》一课时,我让学生思考:大石头“怪”在哪里?这样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欲望,学生自然会带着问题对文本展开有针对性地阅读与思考。
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导入比“开门见山”让学生直接阅读更加富有趣味性,更能引起学生的主动阅读。
二、开放教学,激活思维新课程倡导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
开放式教学与封闭式教学相比,将学生从传统教学中解脱出来,打开了学生思维上的“枷锁”,突破了教学时间与空间等诸多限制,能使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激活思维,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跳出传统教学的桎梏,做好学习的指导,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激活学生思维,打造高效课堂。
1.开放性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要机械地执行教材要求,按照教参被动教学,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设计开放性活动。
如在学习《窃读记》时,可以让学生思考:文中的小女孩说窃读是恐惧而快乐的。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人教版新课标一、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一)建立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一群活泼好动的小学生而言,环境更是具有一定的诱惑力和推进作用的。
所以,要想提高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质量就要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氛围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必要条件。
在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不会注意到课堂氛围的重要性,关注不到课堂教学是需要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的,这就导致以往的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天性,设计一些课堂活动,比如朗诵比赛、词语接龙游戏等。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这些小活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更有助于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有助于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团结。
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把以往沉闷无趣的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活跃、轻松愉快,能够做到集学和乐于一体。
这样,学生就会变得爱学习,主动去学习,从而提高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主动性。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有效工具。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学生的教学活动,比如,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制作课件。
这是因为多媒体是集信息量大,画面感强烈,音乐效果明显等特点于一身的,能够满足学生的一切需要。
教师对课本中的教材进行课件制作,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和掌握到课本中的知识内容。
相对于以往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教学更容易激发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更能够增强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
这样想要提高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质量就会变得更加容易了。
二、改变教学观念,落实新课程改革方案作为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面对新时期的课程改革,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落实新课程标准,遵循新课改的原则和观念,即要以学生为根本,使每一个学生共同发展;坚持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重视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法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法人教版新课标一、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尴尬现状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手段还是比较落后,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顾及到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特性,这样一来,老师将学生看成是一个心理成熟的人,在教学的过程也略显成人化。
在许多小学语文课堂中,老师只是将小学课堂作为培训学生考高分的地方,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的任务也是要学习如何答题才能获得高分,怎样才能记住考试中要考的内容。
语文课堂失去了它原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老师教学手段的落后,使得了老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严重脱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打击。
纵观在很多小学的课堂上,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相关考试会出现的问题,学生要记住从哪几个方面来回答问题,每个小学生都抬起高高的头,拼命地将老师在黑板上的内容抄下来,这样一来,学生完全感受不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分层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基础和对知识点的接受程度等综合各方面进行分析,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对这些进行分层,并将有相似学习基础和学习情况的学生分在一起,并分配适合他们教学的老师对这些学生进行教学。
分层教学不仅是将老师和学生的适应程度配合在一起,还能够使得每个老师都尽量地适合每位学生。
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使得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更加紧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适应程度得到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在分层教学中,每位学生都是经过老师的分析,老师清楚地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而且每位老师都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而配发的,每位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都是比较适合每位学生的。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接受知识的速度都相似,那么老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的难度都能够适合每一位学生,学生在课堂上不会出现老师讲授的知识超过他们的接受范围,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和老师进行互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学习效率也得到提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一、积累写作素材(一)生活中积累素材生活的过程即是学习的过程,丰富多彩的生活便是学生作文的源泉。
因此,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首先要细致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学会在生活中捕捉有价值、有意义的写作材料,并将这些素材及时记录下来,或者记住这些素材,以备将来写作之用。
叶圣陶先生曾说:“通常作文,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自然得很。
”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各方面的素材,形成丰富的素材库。
这样学生作文时才会厚积薄发、文思泉涌、下笔千言、挥洒自如,如此,其写作能力自然得以提高。
(二)多读范文,积累优美句段篇欧阳修就如何写好文章曾说:“无它术,唯勤读书而且多为之,自工。
”正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感悟、拓宽视野、发现美的句段,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唯有如此,学生在写作时才能淋漓酣畅、下笔如有神。
此外,优秀范文还可以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而写作文正需要充分发挥创造性想象力。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积累素材的同时,还应吸收借鉴所积累的优秀句段篇的优美语言和写作方法。
二、写出真情实感作文应该是学生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感悟生活中积累真实的写作素材;从学生人生的成长中记录真人真事,让学生“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让学生在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时抒发真情实感。
文贵有情,心由情动、文随情发,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是索然无味的。
三、充分发挥想象力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因此,作文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想象力。
当然创造性想象要以丰富的表象为基础,学生头脑中的表象越多,进行创造性想象的空间也就越宽阔。
这就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多积累素材,学生有了丰富的能激发创造性想象的生活表象,作文便有了源头活水。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新课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新课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人教版新课标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各有千秋,有不同的类型。
教学形式有关于拼音、汉字的教学;关于阅读理解的教学;关于写作的教学。
关于拼音、汉字的教学有集中识字、分散识字等,关于阅读理解的教学有情感阅读、思维阅读、管理阅读等。
关于写作的教学:引导学生的读写结合或者快速写作。
无论是那种教学的形式,都要按照新课程的教学指示和要求来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保证新时期下的学生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观因素教师在把握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控制的力度不够好。
小学语文是一个开发智力进行思维和促进交流的工具,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合理地控制教学的力度,比如,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讲课的知识晦涩难懂,给学生的理解造成混乱。
教师的反思工作做得不够好,不能及时在教学工作完成后,及时总结反思自己的不足。
比如,教师教学完成后,反思工作拖到最后一起总结,很难发现当时存在的教学问题。
另外,教师的道德素质也有待提高,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应当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客观因素语文教学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家长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
教学资源分配的不均匀,给孩子的发展造成影响。
对教师的培训流于形式,没达到实质性的要求。
此外,教师的评价机制也存在漏洞。
二、制定科学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针对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采用一些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
主要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制定教学目标首先,制定知识和运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新课改的形式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语文的学习,使学生获得语言的交流和理解的能力,掌握记忆思维能力,获得学习语言的经验和方法。
其次,方法和过程的目标,在教学的方法和过程上设立目标,鼓励学生积极的学习语文,锻炼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析-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析-人教版新课标一、引言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其中,作业设计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教版新课标的实施,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析,以期为人教版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原则1. 目标性原则:作业设计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使学生通过作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2. 层次性原则:作业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差异,分层次、分梯度地进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
3. 趣味性原则:作业设计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生动有趣的形式,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4. 创新性原则:作业设计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 实践性原则:作业设计应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1. 丰富作业类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如阅读、写作、口语表达、实践操作等,使学生在多样化的作业中全面发展。
2. 融入生活元素:将生活中的热点话题、趣味现象等融入作业设计中,提高作业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利用多媒体手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网络、课件等,丰富作业的表现形式,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4. 重视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同时指出不足,指导学生改进。
四、案例分析以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本文选取了某单元的作业设计进行分析。
通过对比传统作业设计与新课标作业设计的差异,探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势。
1. 传统作业设计:以练习册、抄写等为主要形式,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
2. 新课标作业设计:注重作业的多样化、生活化、实践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小学语文论文-浅议语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doc
小学语文论文-浅议语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一、巧组板块板块设计就是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而又彼此之间有密切联系的几部分,即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呈板块状并列又一步一步逐层深入。
使得学生学习学而有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父亲与鸟》这篇课文通篇是“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
对于这样的文章,老师常常感觉,处理起来,非常棘手,棘手在到底怎么划分,组建成几个板块,便于学习?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巧妙组建,形成三个清晰板块。
第一板块,抓“望了又望”、“闻了又闻”这两个词语,找找划划相关句子:“望到的”用直线,“闻到的” 用浪线标出。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在朗读中,了解父亲看到树叶在动,闻到鸟味, 就知道有鸟。
从中悟到父亲知鸟懂鸟。
第二个板块:抓一个词语“快活”,两个句子“这是树林和鸟儿最快活的时刻。
”“这也是父亲最快活的时刻”看图说话, 感受鸟儿的快活,运用口语交际的形式,让学生真正理解“这是树林和鸟儿最快活的时刻” 0通过朗读,让学生感悟到:当小鸟快乐时,父亲就喜悦。
当小鸟危险时,父亲就担心。
从而进一步悟到父亲知鸟、爱鸟。
第三个板块,抓一个问题: “你们说这样的父亲会成为猎人吗?”让学生明白: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父亲是鸟儿的朋友,一位爱鸟、知鸟、护鸟的人。
父亲经常来到树林,和这些可爱的小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听懂了鸟语,理解了小鸟的喜怒哀乐,他就是鸟儿的知心朋友。
而后适时地拓展到课外,我不是仅仅高兴父亲一个人不是猎人吗, 而是希望我身边所有的生灵都不要受到伤害,我们的自然和人类能友好相处。
和谐相处。
三个板块的巧妙组建,使得整堂课的教学简约而不简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认识循序渐进,学生学而有序,学得轻松,学得有效。
二、丰富形式,整合无痕“做审美之师,常怀童真之心,做学生的呵护者。
”“教不能代替学,必须促进学生的学。
”教师不能把自己解读到的、感悟到的硬塞给学生。
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丰富的语言实践形式,自己去理解,去感悟,去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人教版新课标一、语文教育的现状(一)观念保守,对新课程标准认识不够我国推行了多年的素质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其可操作性不强、目标无法量化、不够直观,所以没能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
这就造成了教师、学生和家长仍然过分依赖教材、重视分数。
表面看来,大多数学校对小学语文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研究很重视,但对于贯彻、落实并不热心,甚至担心新课程改革会影响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因此,实际教学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读写能力普遍不高,语文水平提升较慢。
这主要是于教师未能对现代教育形成共识,弄清语文教育的真正的目的,对现代教育认识不够。
(二)学习方式落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过去我们只强调学生的学习结果,重视成绩,学生的学习只是一个被动的反应、一个单向灌输的过程,学习效果较差,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非常薄弱,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更无从谈起,语文教学成了一个简单分析文章结构、归纳中心思想的过程,学生从来感觉不到语文的魅力。
正是这种机械、重复、无意义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语文迅速失去兴趣,口头表达拙劣、糟糕,写文章言之无物。
(三)硬件有待提高,语文教育投入不足首先,大多数地方的财政收入困难,在教学上的投入不高。
有限的资金除了用于教师工资发放外,没有更多的财力去添置教学设施,所以很多学校缺乏多媒体设备。
其次,普遍认为语文不需要多少教学教具,只需死记硬背就行,这使得语文教学相关设备尤为缺乏,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再次,学生对语文缺乏重视,在语文课的学习上花费的时间、精力,同其它课相比,严重不成比例。
二、原因(一)教学按部就班,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升过慢新课程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心中有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对学生的研究透彻,由单向的知识传递向双向互动转变。
而目前部分语文教师缺少正规培训,教学能力亟待提升,其教学信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仍有很大改进空间,他们离新课程、新教材提出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5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5一、引言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小学语文教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因此,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1. 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3.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1. 精选阅读材料,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 加强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开展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强化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1. 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加强作文指导,教授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开展作文讲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五、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1. 注重语文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总结小学语文教学论文5旨在探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注重阅读教学、强化作文教学和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的探讨,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然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期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七、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优化教学效果1.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专业素养。
2. 鼓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3. 建立教师评价体系,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
八、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1. 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40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40一、引言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小学语文教育具有重要地位。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
面对新时代的教育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探讨,旨在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1. 教学模式单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2. 教学内容枯燥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语法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使语文课堂变得枯燥无味。
3.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往往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综合素质的评价。
三、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索1.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具有一定情境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具体方法如下:(1)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表观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结合生活实际,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探究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方法如下:(1)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指导学生运用查阅资料、讨论等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3. 个性化教学法个性化教学法是指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具体方法如下:(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2)尊重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四、结论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个性化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论文-新课标下分散识字课例研究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新课标下分散识字课例研究人教版新课标识字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是儿童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重要环节,也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段学生应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因此,识字教学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段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上识字,激发起他们主动识字的愿望,为阅读教学打好基础呢?下面笔者就以《“红领巾”真好》一课为例,谈谈分散识字的教学研究。
一、随文正音读准字音是识字的首要任务,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我让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因为是初读,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会遇到拦路虎,这样暴露出来的问题是真实的。
因此,帮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正是教师要做的。
例如,读课题时,有学生把“红领巾”的“领”读成了前鼻音,有学生马上指出“领”是后鼻音。
接着,我就让这个指出错误的学生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这样,不仅读准了“领”,而且学生对它的印象特别深刻。
再如,“蹦蹦跳跳、叽叽喳喳”两个“AABB”式的词语。
当学生把它们读成“bènɡ bènɡ tiào tiào、jī jī zhā zhā”时,我告诉学生读这种形式的词语时,第二个字读成轻声会更好听。
接着,我进行领读:“bènɡ benɡ tiào tiɑo、jī ji zhā zhɑ。
”二、随文记字形字形教学是识字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识字的难点。
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利用生字的特点进行识记教学。
例如,教学“巢”字时,由于“巢”字字形比较复杂,如果单纯分析字形,学生不仅会感到厌烦,印象也不会深刻。
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先出示有关“巢”字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且图片可以清楚地展现“巢”字的字形,学生能非常容易地记住字形,且理解它的意思。
又如,教学“蓬”字,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容易把“蓬”记成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对“蓬”的意思理解不够。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育初探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育初探人教版新课标1.影响小学与中学语文教育衔接的要素(1)授课内容与授课方式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中,整体的课堂知识容量相对是比较少的,其涵盖的知识点也并不是很宽阔,基本的教学要求侧重于浅层知识面的理解和学习,思维难度并不会特别高。
一旦进入中学阶段,教材内容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有所提高,这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授课方式上,小学语文教师通常会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构建相符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相应的教学,由于课堂知识容量不高,讲课的速度比较慢,学生很容易掌握住所要学习的知识。
但是进入中学阶段,教材内容体系的增加,使得有限的课堂之中教师必然要加快讲课速度,教学方式也不同于小学阶段,再加之对刚进入中学学生的学习方法、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认识不足,极其容易导致刚进入中学的学生不能够很好地适应中学的语文教育,发生教育脱节现象,使得学习效果下降。
(2)学生特征与学生习惯小学生课余时间较为丰富,学习任务没有中学那么多,整体的学习氛围都是舒适宽松的,这也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
而进入中学,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一个陌生的新环境,学习要求高、学习任务重等问题都摆在了学生眼前,这种跨度的存在,往往使学生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无法很快适应新环境,跟不上中学语文教学的节奏。
从学习习惯的角度来看,能够迅速适应中学语文学习的学生必然是那些热爱语文、语文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这些学生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较高的语文素养。
而如果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对,极其容易导致进入中学后,难以适应新的语文学习环境,自然也会感到学习的吃力,随着教学内容难度的增加,学习所遇到的困难也会越来越多,进而使得学习语文的兴趣降低,造成学习成绩的滑坡。
2.衔接性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育如何开展(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学观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指导,直接决定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层次。
不同教育阶段观念的统一性也是衡量教育能否保持连贯的一个要素。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人教版新课标一、更新教育思想,改进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目标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一味传授学生知识的理念,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素质教育要求制定科学化的教学目标体系,要有利于教学操作和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明确语文教学体系及语文学科特点,促成教学目标的落实。
在制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时候,语文教师要全局把握课文,有效地将文章要表现的内容和所要传输给学生的知识体现出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要让学生明白每次课堂教学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锻炼的能力及其培养的习惯等,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以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素质教育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才能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的缘由,自制力比较低,而且天性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了新奇,课堂中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使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其注意力,一定要避免因为课堂教学枯燥而致使小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
语文教师要积累和运用授课技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能力,注重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的结合,让学生乐于学习,并且在学习中享受乐趣。
这样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素质教育的落实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为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长期养成的一种自觉、自动学习的行为倾向。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1.要培养学生课堂上认真听课的习惯。
小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课堂上注意力分散在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论文分层施教全面提高作文水平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分层施教全面提高作文水平人教版新课标一、分层作文教学的理论基础1.符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
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即教师要指导、引导、帮助和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而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则是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学习的主人。
分层教学,以学生自主理解、思考、讨论为课堂主要教学活动,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教师也可通过分层点拨起到引导、帮助和组织教学的主导作用。
2.符合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
分层教学中,教师将教学内容按不同的层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分解成若干单元,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要求。
3.分层教学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
分层教学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学、思考、讨论,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
4.符合竞争原则。
竞争是发展的动力。
分层教学可充分发挥竞争的激励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把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限。
5.符合“自我表现说”的原理。
学生希望获得好成绩,这是推动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动力。
通过分层施教,学生获得新知识并得到肯定后,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会更高。
二、分层作文教学的实施1.目标分层,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写作欲望。
设计教学目标和提出学习任务时,我们教师要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
这样才能让他们“跳一跳就摘到果子”。
我们要改变以往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采取目标分层教学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循序渐进的学习目标,从而增强他们获得成功的信心,激发他们主动参与作文教学的兴趣。
例如,指导学生写作文《难忘的一张照片》,我们就可根据训练目标制订如下总目标和分层目标。
总(甲层)目标可确定为:(1)具体生动地把拍摄照片时发生的事写完整;(2)展开想象,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写具体;(3)所写人物的年龄要与照片相符,并尽量写出当时的社会环境。
分层目标可确定为:(1)(乙层)把人物当时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写出来,且语言要流畅;(2)(丙层)要写出人物当时的语言、动作和神态;(3)(丁层)写出当时发生的事即可。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论教学_人教版新课标-word文档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论教学人教版新课标一、结合本校实际,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原有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这是当前深化课堂改革首先要回答的。
应该说,这问题人们都有在讨论,人们的认识也有了进展。
本校也曾进行一系列的教研教改。
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师的权威,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课堂上统得过“死”,“管得过多”。
从局限性来说,各类学生齐步走,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从课堂教学类型看,是减少了填鸭式的单向型,但还是存在被动状态的双向型;从教学现状看,仍偏重于三个中心,即“课堂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忽视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等。
由此,本校也进行了“开放式教学”的尝试和研究。
并总结了“开放式教学八法”:角色变换法、游戏学习法、伙伴学习法、分层教学法。
交流体会法、竞争学习法、引入社会教育资源法、改变教学场所法。
这八法在学校的教学进一步的运用,对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封闭、沉闷,为古老的班级授课制注入新的活力,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积极性也有了大的提高。
然而,一年来,我也发现了一些的问题,如八法的运用,有些形式化,虽说对教学的改革认识上有一些进展,但有时还局限在一个“框”里。
1、教学目标的锁定——①完成认识性任务每一个课时,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我个人认为可分为大致三类:一是知识点的教学;二是技能方面;三是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然而,我所见到的课中,教师是通过许多方法、方式,不再地强调、重复这认识性的目标,也就是说完成认识性任务,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或唯一任务,而其他的任务、目标或抽象,或附带,并无真正的地位。
即使有,各种目标大多未呈整合态。
②把握上的错位如语文教学,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主要帮助学生掌握语文这种工具进行社会交际。
衡量一个人是否掌握语言的主要标志,不是看他对这种工具的理解,而是看他是否能够应用,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却没有将运用能力的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最新3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最新3篇国家小学语文研究会理事长崔峦一再强调,小学语文教学要“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他认为“吃准目标,就是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那个年段的阅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
很清楚,其意是要求我们把握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阶段性,把好年段关。
在小学,年段的读写基本功重点呈阶梯式分布,由低段的词句训练为重点过渡到中段的自然段、结构段,再到高段的篇章训练。
自然,我们高段五六年级读写训练无可置疑要侧重篇章。
如何落实高段训练重点呢?我以为,首先应该明确高段的读写训练重点包含哪些具体内容,接着要研究怎样落实高段读写训练重点的策略。
一、篇章训练的内容有关篇章读写基本功训练的内容比较多。
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实际,考虑侧重选择小学生必须懂的基本篇章知识作为重点训练内容,为初中学习奠定基础。
具体侧重教学以下方面的篇章内容:1、四大文体的基本构篇知识小学语文的课文,多为写人、记事(含叙事性散文)、写景、状物四大类型的写实文章,诗歌比例也不小。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并懂得构成四种文体的基本要素,以增强学生的篇章意识,为写好四种文章奠定基础。
2、文章的结构方式及其特点万事万物的构成都有一定的结构方式,写文章也不例外。
无论什么文章,都会由开头、中间、结尾组成。
就一般课文而言,有“总分总”构篇方式,如《藏北草原》《伟大的出征》和《养花》;有“分总”方式,如《话说长江》;也有“总分”方式,如《被袋里装着什么》;还有并列结构方式,如《松坊溪的冬天》。
3、文章的表达顺序一般而言,文章的表达顺序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写人记事文章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或者时间顺序行文,写景状物的文章要按照移步换位的空间顺序行文。
4、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一般来说有五种基本的表情达意的方法: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
5、文章开头、过渡和结尾的方法文坛上积累了写好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的不少经验,传统上把它们比喻为“凤头、驼峰、豹尾”。
小学语文论文-如何学好新教材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如何学好新教材人教版新课标1.从整体入手学习研究新教材。
从整体入手学习研究新教材,就是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通览全套教材。
这是因为:首先每套教材,每册教材在编写前,都要先确定编写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基本框架、基本体例、基本呈现方式等,然后才着手编写。
从整体入手,就是要循着编者的思路,依据编者的思想,来学习研究新教材。
这样容易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认识教材的基本面貌特征。
其次,在了解了教材基本面貌的基础上,对所教教材在全套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会认识得更清楚、更明白。
再次,容易认识教材各部分的内在逻辑联系和知识联系,教学时,能前后呼应,有的放矢。
如,人教版一年级上、下册教材中《语文园地》安排的识字练习内容,仅就两册课本来看,都很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但呈现方式又不同。
上册教材直接展示识字练习内容,突出引导学生注意识字方法。
其形式有:加笔画、偏旁识字,比较形近字识字,同偏旁一类字的识写等。
下册通过“我的发现”的形式来呈现练习内容,突出的是引导学生自己探求识字方法。
方法有:发现加、换偏旁识字的方法,发现去掉偏旁识字的方法,发现独体字组成合体字识字的方法,发现相同偏旁一组字及相关意义识字的方法,发现反义词识字的方法等。
下册较上册教材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这说明上下册教材在编排上是有梯度的。
这是因为上册教材注意到了幼小衔接的问题,学生是刚从幼儿园上来的,还不具备识字基础,所以,教材突出“注意”学法;下册则不然,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教材更突出“探究”学法。
2.围绕单元主题,学习研究新教材。
按主题组织单元内容,是几套新教材的共同特点。
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共安排了八个主题,分成八个单元。
有“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环境保护”等。
围绕主题,学习研究新教材,就是要弄清楚每一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内容是按什么顺序编排的。
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写话(习作)都有什么内容,是怎样编排和呈现的,各部分属哪个认知水平。
小学语文论文-立足学科本位,把握语言特征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立足学科本位,把握语言特征人教版新课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而语文课上的学习,我们是以文本作为载体的,通过这一载体,把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作为核心能力,努力达成课程目标。
因此,教师应立足语文学科本位,从语文的视角来解读文本。
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语言的训练点,积累学生的语言经验,必须捕捉情感的触发点,把握语言内核,必须挖掘文字的留白点,促进学生语言生长,同时可以关注语言的焦点、文体的特点、写作的支点、表达的亮点等,力求“牵一发而动全身”,提纲挈领,汲取精髓,让语文教学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①.着眼语言的训练点,积累语言经验王尚文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焦点应该是话语形式,即怎么说,而非说什么。
”由此可见,教师的文本解读也不能只停留在理解、感悟上,还必须关注作者语言表达艺术,进行语言的训练,获取语言规律,积累语言经验。
如《桥》,它的语言在表达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这样安排结构,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2)多用简短的句、段,为什么?目的是渲染紧张的气氛。
“像泼。
”“像倒。
”短短四个字构成了两句话,不仅描写出雨水之“大”,更突出了雨的急促,来势汹汹,为下文的山洪暴发作了铺垫。
如果把句子改为“雨下得像泼,如有人在天空中倒下来。
”语义上虽完整,但情感被破坏了。
可见精练的语言更加强悲壮色彩。
“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情急之下,不可能慢条斯理,不可能长篇大论。
此外,全文段落多达27个,每段文字却都很少,既渲染了当时紧张的气氛和节奏,又显示当时情形的危急。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如“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分组自学——分类点拨——分层达标人教版新课标
教学策略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小组学习”这一教改经验,结合探索实践中的体会,加强教师点拨指导策略的内容。
下面结合《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教学,来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分组自学——自学辅导,暴露学情
⑴科学设疑,指导方法。
在教学《狼牙山王壮士》第2课时时,教者设置了这样三道自学题:①课文分几部分来写的?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②仔细读这几段,画出描写五壮士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想一想表现了五壮士什么精神?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③为什么把这几个部分写得很详细?这三道自学思考题紧扣住本课知识点(详细和略写)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又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朗读能力、分析理解中心和重点段关系的能力等),在本课的教学中牵一发而动全课。
由于第3题中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详写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思考的方法上进行指导,提示学生从文章的中心入手理解。
科学地设置自习题,指导学生自学方法,学生主动积极,取得理想的自学效果。
⑵组内交流,分层辅导。
听课时,笔者认真监测了第三学习小组交流辅导的情况:小组长首先提出交流的要求①提出学习中的疑问。
②互相帮助,理解的同学辅导讲解。
然后按规则展开交流。
一位同学提出为什么详写不理解时,小组长组织另外两个同学讲解,自己也进行补充。
怎样有感情地朗读,产生了激烈的争论,结果谁也没有说服谁。
通过交流辅导(特别是在同龄人之间,且缺少权威因素)学生畅所欲言,尽管有些内容理解不一定十分准确,有时不能形成统一的意见,但学生普遍都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同时,通过辅导,帮助后进生打好了下一步学习的基础,小组争论中也激发了他们潜在的竞争意识。
⑶自学总结,及时反馈。
自学结束,小组长根据讨论的情况,认真填写“分组自学”情况汇报单,交给老师。
从分组自学中,可以看出小组长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教者培训了小组长学会如何组织自学,如何组织交流,如何组织辅导,如何检测作业等,提高了小组长的组织能力,使分组自学得到有效的调控。
填写“分组自学”情况汇报单:
_________班_______学科自学情况汇报单
学习内容________学习时间__月___日第_____课
组长成员
自学题
自学情况1、自学后初步理解,组内意见一致的题目:
2、部分同学初步理解,帮助后统一意见的题目:需要帮助的同学:
3、部分同学初步理解,讲座后意见仍不一致的题目:共_______种盾法,没有发表看法的同学:
4、组内没有同学能初步理解的题目:
教师及时了解哪些题目学生会部初步理解,哪些题目部分学生理解,哪些题目学生不理解;哪些同学是在别人帮助下理解的;哪些同学发言积极,哪些同学没有发言。
掌握全班学生学习新知的真实情况。
二、分类点拨——顺“疑”施教,授渔解惑
⑴教师巡回点拨。
自学中,笔者所监测的小组有一组同学提“壮士”能不能换成“勇士”?对这个个别问题,教者就进行引导,点拨“壮”与“勇”的区别,让学生自己说出哪个字更能表现五壮士的精神,帮助这位同学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师深入到小组中去,个别点拨,帮助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了解自学进度,掌握全班学生自学的第一手资料。
⑵教师概括点拨。
自学中,绝大部分同学已经理解的题目,教师进行简要的、概括性的点拨:如自学题中的第1题,学生都理解了,教师就进行概括点拨:首先指名一小组推荐发言的同学代表小组回答(事先要求组长推荐辅导后学会的同学)。
其次,引发其他各组进行评价、补充。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表扬自学认真的小组,特别表扬了进行补充的两个小组的同学。
学生会的,教师略讲或不讲。
让同学代表小组发言,引发了小组间的竞争,激发集体荣誉感,调动了学习的积
极性。
⑶引导学生点拨。
对于部分学生不理解的问题,由教师引导理解的同学进行点拨。
如自学题中的第3题,有部分同学还不理解课文为什么将“诱敌上山”、“顶峰杀敌”、“英勇跳崖”写得很详细。
教师点拨时,首先表扬已经初步理解的三个小组的同学,然后要求其它同学听他们的讲解。
此时,已经初步理解的同学受到表扬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没有理解的同学则急于想明白其中的“为什么”。
不同层面的同学从不同的角度同时关注这一问题,教者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先让三个小组的代表发言,然后再指出他们的不足,接着精讲知识要点,满足了初步理解和没有理解的同学的心理需求。
在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的时候精讲,效果比较理想。
⑷教师重点点拨。
全部或绝大部分学生不理解的题目,就需要教师的重点讲解点拨了。
由于受知识、能力、理解程度的影响,学生对如何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争论比较激烈。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成为教学的难点。
教者就通过讲技巧、放录音、示范读、评点读,进行重点的点拨,训练朗读,突破了难点。
综上所述,“分类点拨”要求教师从学生理解新知的疑点出发,针对具体的情况,或不讲,或略讲,或精讲,或全面讲,因“疑”施教。
教师点拨并不是简单的对答案,求结果,而是放样子,指路子,激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索,在“解疑”的同时也“授渔”。
三、分层达标——分层练习,因材补标
⑴分层练习。
教学中进行作业练习时,教者出示基本题和拓展题。
拓展题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材料和中心,确定详写内容;二是将其中的一个重点写下来。
(具体材料略)规定学生完成的时间,并不限定完成的时间,凡预计可以有规定时间完成的同学都可以做,实施动态分层练习。
⑵因材补标。
就是从学生的知能基础出发,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达标要求,没有达标的及时进行补标。
这个环节主要在课后完成,如教者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了统计:完成基本题的同学100%,正确率92%;只完成拓展题第一题的同学占80%,正确率65%;完成拓展题第2题占8%。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①有
个别的同学基础知识没有能完全掌握;②有部分后进生也想完成拓展题,但错误较多;③有些优等生没有做拓展题第2题。
课后,教师找到没有完成拓展题第2题的优生进行了解原因,并要求补做第2题;对做错拓展题第1题的中等生和做错基本题的后进生进行具体的指点,让他们再做类似的练习;对做错拓展题的第1题的后进生进行表扬鼓励,指点后让他们订正,不要求他们再做类似的练习。
通过因材补标,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在“分组自学,分类点拨,分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中,“分组自学”是基础,只有组织好“分组自学”,才能让学生充分暴露出学习新知的难点、疑点;“分类点拨”是核心,教师只有针对学生学习亲知的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因“疑”施教,真正发挥其主导作用;“分层达标”是目的,及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环环相扣,突出了学生的中心地位,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