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研说教材稿
十几减九说课稿
十几减九说课稿十几减九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青岛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2.教材简析:教材先安排加法,再安排减法,意图是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十几减九是在学生学习了十几和九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是学习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知识,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做好迁移准备。
3.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提取、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九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十几减九。
数学思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培养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教材重难点:根据教材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分别是: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十几减九的算法。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并理解十几减九的算法。
本课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让他们学会迁移,用类推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二、说学生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
在浓厚兴趣的状态下,学生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
三、说教学方法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操作探究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学进行思维。
动手操作让学生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英国教育家皮斯博说:“如果你想儿童能够独立的批判地思考,并且有想象的能力,你就应该采取加强这种智慧品质的方法。
”要把学生培养成富有创造力的开拓型人才,在教育方法上应采取启发式。
正如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四、说教学过程根据以上各方面的特点,我想通过五个环节来完成我的教学:创设情景,活跃气氛;引导参与,探究算法;自选算法,尝试练习;分层练习,在玩中学;总结体验,扩展延伸(一)创设情景,活跃气氛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100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
100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100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以下是100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欢迎借鉴。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二)。
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进行研说。
第一个方面:说课标说课标包括说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
首先说课程目标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构思、融为一体、综合论述的原则,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是小学数学说课稿《20以内退位减法》欢迎大家借鉴!(一)课程目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课程标准》把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一年级处于第一学段;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根据对第一学段“数与代数”的学段目标的研读,下面我对本单元进行解读:1.知识技能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加、不退位减、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相应的计算;会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本节课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获取新知,体验成功的乐趣,达到了我预期设定的教学效果。
2.数学思考目标: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在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问题解决目标:探索并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算。
4.情感态度目标:感受数学的价值,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再说内容标准(二)内容标准在小学阶段“数与代数”分为:“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
在认真研读第一学段内容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本单元的内容准标是:数的认识要求要求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数的运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加、不退位减、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相应的计算;会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研说教材稿
大家好!我研说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我的研说体系是1、说教材2、说目标3、说教学。
第一部分说教材1、编排体例和目的: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了含有丰富信息的情境图,由情境串故事串引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通过你说我讲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小电脑的提出问题,问题口袋的解决问题、自主练习的训练完成每节课教学,我学会了吗?栏目,利用数学情境图,通过实践和操作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做出自我评价。
丰收园栏目让学生初步的从四维目标的达成上全面评价自己,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力。
2、单元内容结构:本节课是青岛版教科书第八单元信息窗口的内容,通过阿福在做衣服的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明确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并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习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
信息窗二通过测量时师徒意见的不同,引出对厘米和米之间关系的认识。
3、跨单元知识立体整合厘米、米的认识,这部分是学习测量的基础,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是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内容,图形的周长是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认识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习各种图形计算的基础。
教材内容、深度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由低年级到高年级不断拓展,注重内容的相互渗透、逐步深入,循序渐进,层层上升。
本套教材首次出现了厘米、米的认识,它是学习其它长度单元和测量的基础。
第二部分说目标《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阐述。
一年级处于第一学段本学段目标:一、阶段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运算技能;了解简单图形;统计的相关知识(二)数学思考:发展数感及空间观念;简单的数据进行归纳;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解决问题: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研说教材
丰收园
“板块”编排方式 板块” 板块
培养问题意识
情境串到 问题串
教
素材联系生活
材 特 点
“板块”编排方式 板块” 板块 情境串到 问题串
培养问题意识
学习方式多样化
教
评价方式多元化 素材联系生活
材 特 点
说建议
突出实践性, 突出实践性, 加强亲身体验。 加强亲身体验。
提倡算法多样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 优化计算方法。 优化计算方法。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教 材 研 说
教材特点
知识和技能 的整合 单元教材分析
编写体例和 意图 说教材 说课标 内容标准 说建议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研 说
课程目标 课程资源
流 程
说课标
发现. 发现.提出 方法多样性 问题 合理性 过程体验 空间观念 合作交流 数感 数学思考 知识与技能 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充分利用信息窗
教 学 建 议
培养学生初步 的应用意识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学生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对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评价
评价方式 注重对学习 过程的评价
评 价 建 议
巧用课堂 错误资源
挖掘生活中 教学资源
及时捕捉 课堂生成资源
课 程 资 源 的
开 发 与 利 用
积极参与 数学活动
第
运算技能 数据处理 作图技能 技能
成功体验
一 学 段 目 标
(1-3年级) 年级) 数学与生活 合理性 密切联系
形成估算意识 发展空间观念
提出问题和 解决问题 合作
数感和 符号感
数学思考 知识与技能
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积极参与 数学活动
一年级下数学说课稿认识钟表青岛版
《认识钟表》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下雨了——认识钟表》。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理念、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以及课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常见的量”这部分的内容。
新课标对本节课提出的目标是:能认识钟表。
本单元是时间教学的起始单元,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二年级下册“时、分、秒”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由于时间和时刻都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本节课我只进行整时和半时的教学,把“大约几时”这个知识放在第二课时,作为巩固整时、半时知识的补充学习,从而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二、学情分析。
钟表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由于生活中经常接触钟表,所以大部分学生对钟表上的时针、分针,甚至秒针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整时和几时半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但学生的这种认识只停留在感知的层面上,没有形成可操作性的认识时间的思维方法。
因些,在设计本课时,一方面要抓住学生的已有知识背景;另一方面,要引领学生经历认识整时和几时半的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基于以上分析,我把本节课教学目标定位在三个方面:知识目标: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能够正确地认、读、写整时和几时半,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能力目标:活动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归纳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能够正确地认、读、写整时和几时半,知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三、教学模式。
基于上面的学情分析以及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等特点,本节课我采用“生活——数学——生活”的生活化教学模式。
三、教学设计。
本着“教为学服务”的原则,本节课我安排了五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从具体实物到抽象符号的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课题。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研说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材。
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方面进行研说。
一、说课标(一)、课程目标:一年级处于第一学段,新课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不同的维度对本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在知识与技能这一维度1、主要是让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基本运算,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2、认识厘米、米、这两个长度单位。
3、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4、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培养统计意识。
在数学思考这一维度1、在认识100以内的数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2、在探索运算的过程中,形成探索和估算的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思考。
在解决问题这一维度1、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2、用方向、图形等知识解决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的多样性。
在情感与态度这一维度1、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二)、内容标准:新课标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四个领域阐述了各自的内容标准:在数与代数领域: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
2、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并能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
3、认识整时、半时、大约几时。
在图形与几何领域:1、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能够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在综合与实践领域:通过实践活动1、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2、加深对统计知识的理解。
二、说教材(一)、编写特点青岛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素材内容新颖、丰富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了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新颖的且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比如:我们的鞋码是认识学生自己的素材。
下雨了、小小存钱罐是反映学校和家庭生活的素材。
统计复习(说课稿)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统计复习(说课稿)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
2.学会用图形和数字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
2.掌握用图形和数字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3.发展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2.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板书笔、教具。
四、教学过程1.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情境教学和问题导入的方式展开,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2. 教学流程(1)导入与激活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2)学习性活动设计•活动一:数据的观察与分类教师将1~9的数字卡片放在桌面上,让学生观察,将相同数字的卡片放在一起,同学们按规定的顺序进行分类,出示分类结果。
对于分类错误的学生,要通过反思和讨论来纠正。
•活动二:制作小气球教师向学生介绍制作小气球的过程,并要求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出示分组结果,然后根据所给的材料和工具,让学生制作小气球。
•活动三:统计图表的制作教师通过让学生上台展示统计图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
对于展示出错的学生,要进行纠正和解释。
3. 教学总结本课教学旨在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了情境教学和问题导入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达到教学目标。
五、教学评价本课采用情境教学的教育方式,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指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知识掌握不够熟练的学生要及时补充课堂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现行六三制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电子教材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8
小力,你是什么时间到家的?
钟面上长针指着12, 短针指着5。
是5时。
钟面上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 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
时针指在5和6中间,分针 指着6,是5时半。
小青和小林分别是什么时间到家的?
小青快到5时到家的。
小林刚过____时到家的。
快到5时和刚过5时都 可以说大约5时。
14
12
6. 12-9=
15-9=
17-9=
13-9=
4
7. 有15只“小鸡”,
捉住了9只。
还有几只没捉住?
□○□=□(只)
8. 在○里填上“>”、“<”或“=”。
4+3○17-9 15-9○5+9
7+8○9+6
14-3○15-5 16-10○13-9 12-0○0+12
9. 一共要折14
只。
还要再折 多少只?
33
5. 排一排。 64 35 42 70 83 29
( )<( )<( )<( )<( )<( )
6.
我拍了40下。
我拍的比小玉 多得多。
我拍的比小玉 少一些。
小玉
小涛
小珍
小涛可能拍多少下?画“√”;小珍可能拍多少 下?画“△”。
9
37
45
82
30
7. 想一想,填 一填,说一说。
我读十位上是 6的数。
□ 相减得数是7的:( 6 □14 □5 □12 ) □ 相减得数是9的:(16 □13 □4 □8 )
11
9. 连一连。
14-6
3+9
全册大单元说课稿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1.数字1-10的认识和书写。
2.数字的大小比较。
3.数字之间的排列规律。
4.运用数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数字1-10的认识和书写。
2.能够进行数字的大小比较,理解数字之间的顺序关系。
3.掌握数字的排列规律,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列排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1.学生对数字排列规律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
2.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可能缺乏灵活性。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
1.在课堂上增加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进行针对性指导。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分析学生的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4.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5.对学生的进步和表现给予及时、积极的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和认识数学概念。选择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与现实世界的互动来构建知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创设故事情境:讲述数字王国的故事,数字宝宝们要举行一场排队大赛,谁排得最快最好,就能得到王国的奖励。通过这个故事,激发学生对数字排列的兴趣。
2.设疑引趣:提问学生:“你们觉得数字宝宝们会怎么排队呢?”“谁能帮助数字宝宝们排好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022年青岛版小学数学《 认识线段、射线和角》说课稿
2.1 认识线段、射线和角《线段、直线和角的认识》教材内容包括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认识。
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角和直角的根底上教学的,是几何形体知识中最根本的概念之一,也是认识三角形等图形的知识以及进一步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根底。
学生学习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时,已会直观描述它们的特点。
本课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有限〞到“无限〞,引导学生认识直线和射线,掌握角的概念。
〔2〕学情分析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学习比拟积极但还不够稳定,知识和思维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操作口述能力比拟强。
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
学生缺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提倡的三维目标教学,我给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直线,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拟、猜测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学习形式,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4〕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射线,知道射线、直线和线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理解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5〕教法、学法在教法上,我注重学生对形状的直观感受,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采用设疑诱导法、启发式谈话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发现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经历过程获得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在学法方面,我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在组内合作交流,互相可以得到启发,共同理清思路,运用这种方法,便于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精神。
总之,在这节课中,我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研说教材稿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研课标说教材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是Xx小学的教师XXx。
今天,我研说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
其中说课标包括说说本学段的课程目标及本册的内容标准;说教材我将从教学内容、教材的编写体例和意图、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知识与技能的整合来阐述;说建议我将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这三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部分说课标《新课标》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一年级处于第一学段,本学段的目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知识与技能方面: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作图的技能。
(二)、数学思考方面:要求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要求学生对调查数据进行简单的归类与整理。
(三)问题解决方面: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与他人合作探讨,解决问题。
(四)情感态度方面:课标要求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课标对本册的教材提出了具体要求,本册的教学目标我也同样从这四个方面来说一说。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1、主要是让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基本运算,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2、认识厘米、米这两个长度单位。
3、识别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4、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培养统计意识。
(二)数学中思考方面1、在认识100以内的数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
2、在探索运算的过程中,形成探索和估算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念。
(三)问题解决方面1、用10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_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2.在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过程中,体会求几个几相加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经历由加法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
渗透分类的思想,对应思想等,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认识几个几1.谈话导入谈话导入:今天森林里的动物们正在举行盛大的聚会,你们想去看吗?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学生观看情景表演提出加法问题并解决。
(1)一共有多少只海豚?(2)一共有多少只老虎?(3)一共有多少只雄鹰?学生列算式师板书2.观察算式特点(1)刚才我们一起列式解决了几个问题,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点?(3)师小结:这些算式,每一道算式的加数都相同。
(板书:相同加数)3.认识几个几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中相同加数是几?数一数,有几个几相加?(二)尝试对比感知乘法1.谈话:除了这两个问题,其实我们身边还有像这样用相同加数相加解决的数学问题呢。
比如,我们听讲用的是耳朵。
每人有2只耳朵,我们班10名男生一共有多少只耳朵?(1)全班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只耳朵?你能列式算一算吗?(2)你准备用多少个2相加?(3)学生说算式,师板书,师故意少些一个2,学生纠错。
(4)看到这个算式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加法算式写起来麻烦、易错。
(5)那我们能不能创造一种新写法,使得10个2写起来简便些呢?学生同桌讨论写法,全班交流展示。
2.揭示课题: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老师看得眼花缭乱,你们的想法都比原来的算式要简便,你们可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一年级下册研说稿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研说稿刘金凤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教材是青岛版一年级下册,青岛版数学实验教材凭借内容丰富多彩、情境有趣生动、形式活泼多样等诸多特点,在实践中显现出它的价值和生命力。
本套教材以数学活动为主线,以解决问题为框架,以数学知识的学习为载体,以探索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
下面就让我们一块走进青岛版数学教材,来感受教材的魅力,体会编者的意图,发挥教材的优势,引领孩子走进数学的乐园。
今天我主要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进行研说。
说课标是说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说教材是说教材的特点、内容结构和知识与技能的立体整合;说建议是说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说课标:一:总体目标:新课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对本学段的学习提出了基本要求:1、知识与技能: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数学思考: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并能条理、清晰地阐述观点。
3、解决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情感与态度: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这四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二:内容标准新课标分别阐述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标准。
本册教材数与代数领域涉及到数的认识: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百。
数的运算:学会估算、100以内加减法、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常见的量学习认识钟表、认识人民币;空间与图形领域涉及到图形的认识:主要是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测量学习认识厘米、米。
小学数学青岛版说课稿(7篇)
小学数学青岛版说课稿(7篇)小学数学青岛版说课稿(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最新小学数学青岛版说课稿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学数学青岛版说课稿精选篇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它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的第五节内容。
下面,我从教材理解、学情分析、设计思路、教学流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思考和设计。
一、教材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是在前面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安排的。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它既是对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的进一步巩固与深化,又是后续学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和铺垫,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同时本节教材承担着“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不等式、方程、函数之间联系和区别”的章节目标,它是本章中的一个难点,渗透着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反映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哲学规律。
本节内容的学习,对于启发学生数学思维,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观察图象,使学生初步掌握利用一次函数图象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
2、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初步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3、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学情分析我校是一所山区乡镇初中,办公条件相对较差,为了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需求,近期学校在每个教室三面墙体装上黑板,并用竖线分成30小块,每块黑板都是学生课堂交流展示的平台,为学生创造了极大的展示空间。
教室内学生的座位分布以小组为单位,6人课桌相并,相对而坐,好、中、差不同层次学生相互搭配,组成6人学习小组,便于课堂上合作交流,互帮互学,互相促进。
青岛版数学一下 说课稿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教材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我研说教材的流程是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见课件)一、说课标。
(一)课程标准。
新课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对教材提出了具体要求。
除了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方面对知识与技能提出要求外,对数学思考的要求是:能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估算意思,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归纳类比。
对解决问题的基本要求是: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在情感与态度方面:新课标的要求是: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和形来描述现象,能够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
(二)内容标准。
见课件二、说教材。
(一)教材的编写特点。
1、选取的素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生动有趣。
2、密切主题素材之间的联系,构成情景串;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
3、构建开放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编排方式,为教与学留有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
4、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综合情境图中,一般设计了两类问题,一类是显性的、引导性的问题;一类是隐性的、由学生通过问题自己观察、分析才能提出的问题。
为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材设计了“卡通问号”。
把问号设计成卡通人的形象,以“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引导学生。
此外,为了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教材还设计了“问题口袋”,把不属于本节课解决的问题或难度较大、本节课解决不了的问题存入其中。
在“自主练习”板块中,除有一定的基本练习外,还设计了许多“综合信息图”,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此外,教材还设立了“你知道吗”、“聪明小屋”等小栏目,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信息量,增长学生的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研说
东平街道中心小学一年级3班王婷
大家好!我研说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我的研说体系是1、说课标2、说教材3、说建议。
第一部分说课标
一、课程目标:
新课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四维目标对本册教材提出了具体要求:(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做出不同的要求。
数与代数: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百",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结合实际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3,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大约几时。
4,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空间与图形: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认识厘米、米,会估计物体长度,会选择长度单位测量。
统计与概率:1、初步学会数据整理,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2、能完成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实践与综合应用:1、加深对百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图形与统计的理解。
2、在实践中了解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渠道与方法。
(二)数学思考目标:1、让学生经历从生活情景中抽象出100以内数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与符号感。
2.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
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认识图形、方向及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三)解决问题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算法多样化。
2、能综合运用方向、图形等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四)情感与态度目标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内容标准:
本册教学内容从课标内容的四大领域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数与代数这一领域安排了:二、下雨了------学看钟表三、丰收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五、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六、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五个单元,这五个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数的基本运算、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在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安排了:四、牧童------认识图形八、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这两个单元,这两个单元主要是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统计与概率这一领域安排了:九、我换牙了------统计这一个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体会统计在数学中的价值。
在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安排了:第四单元后面的实践活动------趣味拼摆第八单元后面的实践活动-----我们身上的“小尺子”这两个实践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是:人民币的认识、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第二部分说教材
一、教材知识结构
本套教材内容深度形成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不断拓展的螺旋式编排。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是在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和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
方位与图形是在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和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习对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他方向和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做铺垫。
我们的鞋码统计是在学习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的基础上学习的,为统计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做好知识准备。
在本套教材中首次出现的内容有:厘米、米的认识、认识人民币、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是学习其它时刻和24时计时法的基础。
厘米、米的认识为后面学习其它长度单位和测量的有关知识做好准备。
认识人民币是本套教材中出现的唯一单元。
二、为了达成以上目标,教材在编写上体现以下特点和意图:
1、素材生活化,新颖有趣。
有反映学校和家庭生活的素材,比如,第二单元下雨了认识钟表(以老师打电话询问学生放学回到家的时间为素材,将认识整时、半时、大约几时巧妙的串在一起,并从整体上比较它们的不同,引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和第六单元小小存钱罐认识人民币。
有认识大自然的素材,比如,第一单元逛公园和第七单元大海边。
有反映环保的素材,比如,拣电池塑料袋。
有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素材,比如,第四单元牧童,第八七单元阿福的新衣。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身边的、学生所熟悉的,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能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2、由“情境串”引发“问题串”。
以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设计了几个有密切联系的信息窗,校园护绿、保护环境、绿色回收、绿色家园,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情景贯穿起来,编成情境串,从而引出一系列相对独立而又有着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形成问题串,使学生在解决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问题的过程中,融入数学课程。
3、优化单元知识结构。
以第七单元为例,传统教材中,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不进位)”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不退位)”的笔算放在一起,将相关的口算放在其他单元中,人为的将笔算与口算分开,不便于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本单元将口算与笔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策略。
4、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相融合。
以第七单元第5个信息窗为例,教材没有直接出示算式,而是在学生解决教材中提出的“用50元钱去买一只海螺和一只珊瑚标本,还剩多少元钱”或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其他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探索获取运算的方法,然后利用获取的方法解决其他问题,实现解决问题能力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步发展。
5、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
本册教材沿用了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特点,在每个情境图的后面都设置了,卡通问号,问题口袋,目的是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
6、学习方式多样化重视个性发展。
你说我讲,实践活动,聪明小屋,目的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本册教材的编写思路、呈现方式和栏目设置都旨在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学习方式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
第三部分说建议
教学建议:
1.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
如,由充分运用小棒、摆学具、拨计数器等直观操作到比较抽象的笔算。
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如我换牙了——统计
2. 注重学科间的整合。
3. 加强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如连环画奶奶过生日,漫画阿福的新衣,剪贴画拼图,及弹球游戏等,教材通过不同的设计及富有童趣的呈现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能力。
4. 实施多元化的评价。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评价,重点是单元中的基础知识。
二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是学习中的心理状态、合作意识、参与程度等。
如教材中“我学会了吗?”栏目,利用数学游戏、情境图呈现、实践和操作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做出自我评价。
如教材中“丰收园”栏目的的设置,旨在让学生初步的从三维目标的达成上全面评价自我。
并把相应的绿苹果涂红,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力。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运用生活资源
我们在学习教材内容时,可以巧妙的结合生活,利用生活资源。
比如
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时,可以利用教室后面的石英表对学生们进行讲解,
形象直观,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2、利用其他学科资源
其他学科与数学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要从其他学科中开发资
源,来促进数学教学。
3、开发网络资源
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我们要学会利用网络教学,充分开发网络资
源。
比如制作ppt课件,可以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让学生
观看励志的短片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等。
我的研说教材到此结束,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