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能流畅朗读。

3.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对小动物的保护意识和爱心。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辨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流畅朗读并理解课文。

•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思考和拓展。

三、教学准备1.课文《猫》相关教学资料。

2.教学课件及相关图片。

3.学生熟悉的动物课件。

4.课堂布置好学生的座位。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安排好学生的座位,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料和课件。

2. 热身启动•让学生看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家里或者周围是否有养过猫,有什么感受。

3. 主体教学1.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猫”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习课文: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并进行注重重点内容的解释。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就“猫”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了解学生对猫的认识和想法。

4. 拓展延伸•展示相关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并进行简要讨论。

•让学生猜测猫在不同情景下的表现。

5. 小结反馈•请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强调学习要点和方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爱护小动物的情感,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猫的生活习性,增加课堂讨论时间,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六、板书设计•标题:《猫》七、课后作业1.复习课文。

2.描述你家里养的宠物或者周围见到的猫的生活习性。

3.阅读相关有关猫的故事或资料。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老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13《猫》说课稿

《猫》说课稿(一)一、说教材1、教材位置: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4组的一篇精读课文,它位于课本的48页一50页。

2、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各作家笔下的动物,让学生具体感受各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猫》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本文主要通过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可爱进行描写,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本文共有4个自然段,分两个部分来写,前1—3自然段主要写猫的古怪性格,而第4自然段则写了满月小猫的可爱。

整篇课文作者以对猫的喜爱之情贯穿全文,把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可爱刻画的栩栩如生。

3、编排目的:学习本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具体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4、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因此,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等词语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情感目标:了解猫的古怪性格和可爱,感受作者与动物之间的那份和谐美好。

5、重难点:本课的重难点也正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来了解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可爱以及学习作者用具体事实来描写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二、说学情小学四年级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着重进行篇的训练,加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理清层次的训练,重视培养观察,分析事物和连段成篇的能力。

三、说教法根据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课文的能力,对此,我要求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老舍笔下的猫写了哪些方面,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猫的性格。

借此,也使学生感受到作者与猫的那份和谐与美好。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情境教学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能够更加设身处地的感受到猫的古怪性格和可爱形象。

四、说学法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学法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部编版语文《猫》教案

部编版语文《猫》教案

猫教学目标1.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2.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3.消除误会,平等相处的意义,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2.消除误会,平等相处的意义,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观看小猫游戏视频。

很多同学喜欢小猫,下面观看视频: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有趣的视频,相信你你一定会更加喜欢小猫的。

这真是一只贪玩的小猫。

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一起学习作家郑振铎的小说《猫》,看看细微的事物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启示。

一、自学指导预习交流【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生难字词铎duó忧郁yù怂恿sǒng yǒng蜷伏quán惩戒chéng 污涩sè红绫líng 悲楚chǔ妄下断语wàng怅然chàng冤枉yuān辩诉biàn2.词义污涩:肮脏且不光滑。

忧郁:忧伤愁闷。

毫无生意:没有一点生机和活力。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若有若无:好像有,也好像没有。

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畏罪潜逃:犯罪后怕受制裁而偷偷地逃走。

3.作者简介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

现代作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4.背景链接《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

在此之前他的其他作品,内容已经触及五四时期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是对不会说话的猫,因为“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感到自己的良心受了伤。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优秀说课稿13《猫》说课稿一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猫》一文是部编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

《猫》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本文主要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特点的描写,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以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为主线,贯穿了猫的古怪性格及满月小猫的可爱形象,描写栩栩如生。

2.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纬度的有机整合,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知识和技能目标:①学会认读本课“虑、职”等8个生字,会写“忧虑”等15个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跌倒、变化多端、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过程和方法目标:以“自读,感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了解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

4.教学方法: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等。

5.学习方法(1)“读书、思考、感悟”的学习方法贯串始终。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6.教学课时:二课时二、说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文作者表达了深厚的思想感情,因此,让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悟情,读中表情,同时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图文结合创设情境的方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应用“读—悟—说—议—读—写”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谁养过猫,能给大家说一说吗?(最好能讲一下发生在你们之间的有趣的小故事。

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下册《猫》说课稿附教学反思 共2篇

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下册《猫》说课稿附教学反思 共2篇

《猫》说课稿(一)一、说教材《猫》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以“可爱的动物”为主题的第四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精读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不同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小动物,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从而启发我们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指导我们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出特点。

《猫》是老舍写的一篇记叙文,通过风趣、亲切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大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刚满月时的活泼可爱,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屏、折”,会写“忧、虑”等15个字。

能正确读写“无忧无虑、呼唤”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

结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先总后分的写法及平实、口语化的表达,并能照样子写一段话。

4.阅读不同文章中写猫的片段,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能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结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先总后分的写法及平实、口语化的表达,并能照样子写一段话是教学的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爱猫感情的方法也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出发,本课采用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等教法。

在学法上,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掌握“读——思——议”相结合的学习方法,通过“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即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从深层次上进一步认识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通过“议”,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检验读和思的效果;再通过反复朗读,使感情进一步升华,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领会。

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以可爱的动物引入课题,谈名家笔下的动物,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师生查记,解决生字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探究,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猫》说课稿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猫》说课稿

《猫》说课稿一、说教材《猫》一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这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本文语言浅显易懂,优美朴实。

二、说目标1.一是通过阅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蕴含的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

教学难点:在课文中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四、说教法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点,击破难点,我将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法,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动物世界的气氛,让学生觉得仿佛置身于猫的的世界里,展示不同形态的猫,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辅以重点词句突破,图文结合,反复诵读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猫是较常见的家养小动物,绝大多数学生见过猫,不少学生还养过猫,因此在教学本文时,要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猫的性格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五、说学法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学法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因此,与上述教法相配合,要引导学生掌握: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通过“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即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从深层次上进一步认识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通过议,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检验读和思的效果;再通过反复诵读,使感情进一步升华,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会,达到提高兴趣的效果。

六、说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

在这个环节里我先给学生出一个有趣的谜语,谜语的具体内容是:“胡子不多两边翘,开口总是喵喵喵,黑夜巡逻眼似灯,粮仓厨房它放哨[打一小动物]”当同学们猜出是猫的时候,我会用简笔画的形式板画一只小猫的形象。

(开始画画)猫本来就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动物。

这样使猫的形象得到再现,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优秀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优秀教案

13猫国现代小说家、 著名作家, 杰出的语言大师、 人民艺术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曾经产生过较大的国际影响。

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 强的北京韵味。

”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出示课件 3】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 多读几遍。

2. 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 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 出示课件 4、5、6】 尽职 抓痒 稿纸 咕噜 屏息凝视 丰富多腔 遭殃 彼此 任凭 逐渐 无忧无虑 贪玩 解闷 花盆 性格古怪 粗细各异 温 柔可亲 变化多端 枝折花落 生气勃勃 天真可爱 (1)读准字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蹭、遭”,翘舌音“职、折、蛇 ”。

其中有两个多音字“屏、折”, “屏”在这里读“ bǐng ”, 还有一个读音是“ píng ”,组词“屏风”;“折”在这里 读“ shé”,还有一个读音是“ zhé”,组词“折断”。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虑 遭”。

“虑”半包围结构,注意“虍”的撇写长一些,下面的“心” 写得小一些,藏在虎字头的下面 。

“遭”半包围结构,注意先写“曹”,再写“辶”。

3. 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出示课件 7】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虑和顾虑。

枝折花落:枝断了 , 花也落了 ,“萧条”与“破败”的意思。

变化多端:形容变化极多。

也指变化很大。

生气勃勃:形容气势旺盛的样子。

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屏息凝视:全神贯注地看,连呼吸都不敢呼吸一下。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 自由轻声读课文。

新课教学()分钟 鼓励学生多种方 法识记生字、理解词 语,可以提高自学能 力,培养学生主动理解 词语的兴趣,为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思考:①老舍先生从哪两方面来写猫的?②给课文分段。

2. 指名读,交流。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说课稿《猫》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说课稿《猫》精品教案

《猫》说课稿一、说教材《猫》一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这篇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本文语言浅显易懂,优美朴实。

二、说目标1.一是通过阅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蕴含的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

教学难点:在课文中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四、说教法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点,击破难点,我将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法,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动物世界的气氛,让学生觉得仿佛置身于猫的的世界里,展示不同形态的猫,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辅以重点词句突破,图文结合,反复诵读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猫是较常见的家养小动物,绝大多数学生见过猫,不少学生还养过猫,因此在教学本文时,要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猫的性格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五、说学法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学法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因此,与上述教法相配合,要引导学生掌握:读→思→议→读的学习方法,通过“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思”,即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从深层次上进一步认识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通过议,进行信息反馈和交流,检验读和思的效果;再通过反复诵读,使感情进一步升华,进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会,达到提高兴趣的效果。

六、说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

在这个环节里我先给学生出一个有趣的谜语,谜语的具体内容是:“胡子不多两边翘,开口总是喵喵喵,黑夜巡逻眼似灯,粮仓厨房它放哨[打一小动物]”当同学们猜出是猫的时候,我会用简笔画的形式板画一只小猫的形象。

(开始画画)猫本来就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动物。

这样使猫的形象得到再现,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第四单元人类的伙伴在我们美丽的星球上,每一天,太阳都灿烂地升起,又绚丽地落下。

每一天,都有一些生命开始它的旅程,都有一些生命释放它的价值,也有一些生命永远地消失。

我们生活的世界多姿多彩,人类孜孜不倦地生产劳动,花草日夜不停地吐纳芬芳,而动物们则默默陪伴我们,它们是人类的知己、亲人、老师。

人类的小伙伴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与别样的温暖……本单元让我们走近这些小伙伴们,一起去感受老舍先生笔下猫的调皮与可爱,去领略母鸡对儿女的慈爱情感,去见识丰子恺先生笔下白鹅别有趣味的高傲。

让尊重、友好与信赖成为我们人类与动物的交流方式,让我们把家园建设得更加温馨!本组教材以“动物朋友”为主题编排了教学内容。

前两篇《猫》和《母鸡》是同一个作家写的两种不同的动物,后一篇是另一位作家写的动物。

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课文猫细致而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及刚满月的小猫的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他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2课时母鸡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用前后鲜明的对比,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从讨厌母鸡到不再讨厌的原因,体会母鸡爱护小鸡雏的那种伟大的母爱。

2课时13 猫物形象,还可以了解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

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重点理解“尽职、淘气”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描述大猫的古怪和小猫淘气可爱的性格,培养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1.会认“虑、职、屏”等8个生字(包括2个多音字),会写“忧、贪、蹭”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无忧无虑、呼唤、贪玩”等词语。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3 猫》教案 (4)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3 猫》教案 (4)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3 猫》教案(4)
一、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学会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猫的基本生活习性,培养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的阅读内容和语音语调。

2.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三、教学内容
1. 课文《13 猫》导入
通过谈论猫的形象和特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为后续的阅读做好
准备。

2. 课文阅读
1.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快速了解整个故事的大意。

2.逐段进行解析,注重生字词的理解和拼音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课文
的核心内容。

3.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深入。

3. 语文练习
1.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练习,注意语音语调和表达情感。

2.布置相关的语文练习题,巩固词汇和语法知识。

4. 拓展延伸
1.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表演相关情节,增强理解和记忆。

2.引导学生思考:你家里有宠物吗?你会怎样对待它?为什么?
四、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学生能否自如地阅读课文,掌握语音语调。

2.课后作业:语文练习的完成情况和表现。

3.考查总结:通过课后考查,检验学生对本单元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13 猫》这篇课文展开,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和表达情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通过课后评价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的进步和提高提供更好的帮助。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3 猫》教案(1)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3 猫》教案(1)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3 猫》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

–掌握词语的意思和用法,提升词汇积累和理解能力。

–训练学生的朗读、背诵和拼写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学习乐趣。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内容和细节。

2.掌握生词的意思和用法。

3.提升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
1. 课前准备
•复习相关知识点,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导入
•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话题,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3. 学习内容
•按照课文的逻辑顺序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注重重点、难点。

4. 学习方法
•采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合作与表达能力。

5. 拓展延伸
•通过课文内容延伸相关话题,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启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提高朗读水平。

2.巩固生词,完成相关练习。

3.创作有关动物的故事或诗歌。

五、教学反思
•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亮点,总结经验,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以上为《13 猫》教案(1)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语
文素养,培养综合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一课时教案

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猫》,使学生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3.能够用较准确的语言描述猫的生活习性。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猫》的大意。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语句。

2.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猫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1.课文《猫》的课文板书。

2.课文录音机或电子设备。

3.图片资料或小动画,展示猫的生活习性。

4.相关词汇卡片,帮助学生记忆生词。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引入话题:你家养过猫吗?你知道猫的生活习性吗?•准备好课件和相关资料,为学生呈现更直观的世界。

2. 学习课文《猫》1.让学生朗读课文,并画出课文中关键词。

2.学生理解课文,讨论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辅导学生理解生词和生词搭配。

3. 活动展示1.展示猫的生活习性的图片或小动画,让学生更直观了解猫的特点。

2.学生根据展示内容口头描述猫的生活习性。

4. 课堂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与猫相关的习题,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2.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复习课文重点。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作业,练习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2.自主搜索有关猫的资料,并写一篇有关猫的短文。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猫》的学习,让学生对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图片和动画的展示,增加了学生对猫的印象。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在理解课文时有些困难,需要更多的引导和解释。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方案,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猫》这篇课文,增加对猫的了解和兴趣。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猫》(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猫》(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猫》(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猫》中的故事情节,掌握生字词语的意思。

2.学习感悟课文中蕴含的价值观念。

3.了解猫的基本生活习性和特点。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引导学生珍惜身边的一切,体会分享和友爱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猫》的内容和主题。

2.学习生字词语的意思。

3.领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隐含的意义和情感。

2.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进行语境填空和造句。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教师可以通过谈论学生家中养的宠物或者大自然中的小动物,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猫》这篇课文。

2. 学习新课1.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中心思想。

2.解释生字词语,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3.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和意义。

4.完成课文理解题和生字词语填空题。

3. 拓展延伸1.学生自主阅读其他关于猫的文章或故事,分享自己的感受。

2.为学生展示猫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猫的生活习性。

3.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宠物猫的文章,可以描述自己家中的猫或朋友家的猫。

4.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日记,描述一天中与猫相处的经历。

要求使用本节课学到的生字词语。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着《猫》这篇课文展开,通过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讨,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热爱,使之能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收获。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做出一定的贡献。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13课《猫》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屏、折”,会写“忧、虑”等15个字,会写“无忧无虑、呼唤”等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学习文中的“说……吧……可是……”的句子,思考这种写法是如何具体展现猫的性格特征的,并照样子写一写。

4.结合“阅读链接”,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文中的“说……吧……可是……”的句子,思考这种写法是如何具体展现猫的性格特征的,并照样子写一写。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猫吗?猫给你的印象是什么?2.哪位同学养过猫?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3.猫是那么活泼可爱,充满灵性,它不仅是画家爱画的小动物,也是作家爱写的小动物。

大作家老舍先生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无忧无虑任凭尽职蹭稿纸丰富多腔遭殃枝折花落责打生气勃勃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再强调。

重点指导:“蹭、腔、殃”的读音,注意“屏、折”的多种读音。

2.指名说说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重点注意“忧”与“扰”、“虑”与“虚”、“稿”与“搞”的区别。

3.教师再次出示以上生字新词,让学生一起读一读,在读中巩固对生字新词的掌握。

4.理解词语的意思。

可以结合生活理解,也可以结合文中的语句理解。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儿忧愁和顾虑。

任凭:无论,不管。

尽职: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屏息凝视:抑制住呼吸,集中注意力地看。

①猫怎样屏息凝视?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猫“屏息凝视”的情形?②引导学生说:“猫一听到老鼠的响动,就弓起背,悄悄地来到洞口,只见它瞪大眼睛,连呼吸也不敢。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3 猫》教案 (11)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3 猫》教案 (11)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3 猫》教案(11)一、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内容为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3 猫》的教学。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文,了解关于猫的趣事,培养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能够流畅准确地朗读课文。

2.能够理解并解释课文中生词和固定搭配的意思。

3.能够发表自己对课文中内容的看法和感受。

4.能够简单表达自己对动物的爱护态度。

三、教学重点1.生词理解和解释。

2.课文朗读训练。

四、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涉及猫的相关知识和趣事。

2.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五、教学过程1. 情绪热身(5分钟)通过简短的趣味游戏或小故事调动学生情绪,为学习展开创造积极的氛围。

2. 课文学习(25分钟)1.教师导读,学生跟读课文,重点讲解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2.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和表情。

3.学生互相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小组,共同探讨以下问题: 1. 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为什么? 2. 对动物应该怎样进行爱护和保护? 3. 如果你有一只猫,你会怎样照顾它?4. 课堂表演(10分钟)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表演他们对待动物的爱护态度,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

5. 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最亲近的宠物或动物的作文,表达对动物的爱和关怀。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通过《13 猫》这篇课文,引导学生认识到对动物的爱护和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小组讨论和表演,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作为教师,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多地融入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第1课时优质示范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第1课时优质示范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13《猫》第1课时优质示范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基本含义。

2.能够深入感悟课文中的情感。

3.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并理解读音。

4.能够简单描述课文中的情节和主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基本含义。

2.朗读课文并掌握正确的发音。

3.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并进行简单表达。

三、教学难点1.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并进行表达。

2.理解课文中可能存在的比喻和暗示。

四、教学准备1.课文《猫》相关教材。

2.教学课件。

3.黑板、粉笔、擦子等教学工具。

4.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猫的图片让学生们展开话题,引出猫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主体:1.学生跟读课文,老师讲解生字词和段落重点。

2.分角色朗读《猫》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情感的共鸣。

3.分组讨论,总结课文中的主题和描写手法。

4.带领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并进行个人或小组表达。

操练与训练:1.学生进行课文的默写和朗读训练。

2.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课文相关的练习题训练。

3.学生之间进行课文内容的讨论和展示。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强化知识点。

六、课后任务1.完成《猫》课文的笔记和心得体会。

2.复习课本相关内容,并做好预习下一课内容的准备。

3.课后查找有关猫的资料,进行展示。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感课文《猫》,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与人的和谐,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暗示和比喻,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提高课文的感悟水平。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精品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3课《猫》精品教案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着“动物朋友”这一主题,编排了《猫》《母鸡》《白鹅》3篇课文,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

前两篇课文《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

后一篇课文《白鹅》及课后“阅读链接”中的《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

在他们的笔下,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职的母鸡、高傲的白鹅,无不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可亲可爱。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课时 教学目标 猫2 1.认识27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45个字,正确读写3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趣味。

3.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4.读“阅读链接”中的文章,体会不同作家描写同一动物在表达上的异同。

母鸡2 白鹅 2藏戏 2 习作 2 写自己的动物朋友,试着写出它的特点。

语文园地 2 1.能与同学交流阅读时如何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识字加油站”,学会用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生字。

3.通过“词句段运用”,认识一组含有比喻意义的词语;体会冒号的用法;了解语气词不同的表达效果。

4.根据“书写提示”练习写字。

5.积累背诵古诗《蜂》。

13猫▶教学目标1.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忧、虑”等15个字,正确读写“呼唤、响动”等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现作者非常喜欢猫的句段,把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

3.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学习总分的结构方式。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初步领悟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策略1.识字教学课文中的多音字较多,要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要求会写的字中,有几个字容易写错,可以根据学生写字的情况适当加以提醒。

2.阅读理解注意围绕“人爱猫,猫亲人”这一情感主线,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注意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13 猫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3 猫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课题猫年级四课时第1课时备课人教材分析(重点、难点)本课是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各作家笔下的动物,让学生具体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试着比较一下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

《猫》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

尤其是在写猫的性格时,是将看似矛盾的事情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老舍先生是通过平实无雕琢的语言将猫的形象描写的栩栩如生。

全文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对生活的热爱,“人爱猫、猫亲人”,为我们创造出一个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本单元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提出了用比较的方法来阅读。

本课课后就以“阅读链接”的形式推荐了周而复和夏丐尊写猫的片断,意在引导学生与老舍先生的《猫》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不仅可以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还可以了解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2.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3.拓展阅读不同作家创作的《猫》片段,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4.观察某种小动物,学习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视频。

看了视频,说说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可爱、调皮)看来,你们也挺喜欢这些猫的。

有位作家也非常喜欢猫,2.这位作家就是——老舍。

(出示PPT)谁愿意来介绍他?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

他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他一生创作了1000多篇(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经典著作。

过渡:语言大师老舍平生有两大爱好——养花和养猫。

他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今天我们就学习13课(出示PPT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句读词(2min)过渡:预习时哪些句子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选一句读给大家听一听吧。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3《猫》(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3《猫》(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猫》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语文要素是感受作家们是如何表现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本课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主要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特点的描写,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1.学习作家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提炼写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写法,习题做梯,当堂练笔。

3.激发学生细致观察的兴趣和对小动物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的写法,当堂练笔。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点明喜爱老舍先生是如何表达对猫的感情的?这既是本单元语文要素的新本领,也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下面,我们就开启学习之旅。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对话,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聚焦段落,提炼写法(举一)(一)具体表现透喜爱1.看看课文的第二段,你从哪里能看出老舍特别喜欢猫呢?轻声读,勾画相关语句,做出简单批注。

2.学生交流:老实、贪玩、尽职。

3.小结:先概括猫的特点,再写具体表现,原来作家就是这样,在一个一个小事例中,抒发了对猫的喜爱。

(二)说话语气露喜爱1.大家还从哪儿读出了老舍对猫的喜爱呢?2.语气词:学生关注到“吧”“啊”“呢”等语气词。

3.作为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语言特点之一就是善用语气词。

如果去掉行不行呢?为什么?4.探转折5.小结:语气就像镜子反射着作家的心,你们把老舍对猫的喜爱越看越清楚了。

(三)用词精妙展喜爱1.让我们继续往下读,课文中还有没有其他地方,也表达着老舍对猫的爱呢?2.用词准确:蹭、小梅花、丰富多腔3.小结:有热爱才有热情,有观察才有妙笔,这就是老舍先生用词成功的原因啊!4.思维导图,梳理写法【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通过抓住关键词,体味文章的情感。

】三、写法铺路开启思维(反三)1.用前面的方式,读读课文的第6段,看看作家是不是从具体的表现、说话的语气、用词的精妙,展现出对小猫的喜爱。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3 猫》教案 (12)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3 猫》教案 (12)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13 猫》教案(12)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课文《13 猫》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2.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能够按照要求进行语言表达和朗读。

3.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较为抽象的寓意,把握文章的感情色彩。

三、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课件或图片,便于展示课文内容。

2.准备评价工具,如评分表、评价标准等。

3.准备相关教学辅助材料,如小道具、生动形象的表现方式等。

四、教学过程一、热身(5分钟)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二、导入(10分钟)1.展示课文《13 猫》的背景和主题,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让学生讨论猫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猫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三、课文学习(30分钟)1.通过逐段讲解,让学生理解课文中每个段落的意思,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色彩,提高表达能力。

四、课文理解(20分钟)1.开展问答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寓意和主题。

2.分组讨论,让学生就猫的象征意义进行交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五、课后练习(10分钟)完成课本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总结(5分钟)以小结方式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课文《13 猫》的理解程度有所提高,但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课文中抽象寓意的理解。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引导和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拓展学生的文学修养。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本上相关的练习题目。

2.思考猫在故事《13 猫》中的象征意义,写下自己的感想。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着“动物朋友”这一主题,编排了《猫》《母鸡》《白鹅》3篇课文,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

前两篇课文《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

后一篇课文《白鹅》及课后“阅读链接”中的《白公鹅》,是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

在他们的笔下,性格古怪的猫、慈爱尽职的母鸡、高傲的白鹅,无不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可亲可爱。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课时 教学目标 猫2 1.认识27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45个字,正确读写3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趣味。

3.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4.读“阅读链接”中的文章,体会不同作家描写同一动物在表达上的异同。

母鸡2 白鹅 2藏戏 2 习作 2 写自己的动物朋友,试着写出它的特点。

语文园地 2 1.能与同学交流阅读时如何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识字加油站”,学会用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生字。

3.通过“词句段运用”,认识一组含有比喻意义的词语;体会冒号的用法;了解语气词不同的表达效果。

4.根据“书写提示”练习写字。

5.积累背诵古诗《蜂》。

13猫▶教学目标1.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忧、虑”等15个字,正确读写“呼唤、响动”等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现作者非常喜欢猫的句段,把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

3.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学习总分的结构方式。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初步领悟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策略1.识字教学课文中的多音字较多,要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要求会写的字中,有几个字容易写错,可以根据学生写字的情况适当加以提醒。

2.阅读理解注意围绕“人爱猫,猫亲人”这一情感主线,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注意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品味词句,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对动物深深的爱。

3.表达运用利用好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

通过对比阅读课后的两段文字,体会不同作家的相同爱猫之情,以及不同作家运用的不同表达方法。

同时,带领学生增加自己的语言积累,并尝试着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把读与思、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猫的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检查预习情况,认识“滤、职”等6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忧、虑”等15个字,正确读写“呼唤、响动”等10个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识记字词1.课件出示猫的图片及课题:猫。

(生齐读)(板书:猫)2.师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养过猫?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猫的了解?(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3.课件出示补充资料。

4.师:同学们,老舍先生也很爱猫,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猫》,就体现了他对猫的喜爱之情。

5.生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读完后四人小组内交流反馈字词预习情况。

6.学习生字新词。

(1)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6个生字,师指名认读。

(2)辨析多音字“屏、折”。

①出示“屏、折”2个字,让生读出每个字的不同读音。

②用“屏、折”2个字的不同读音组词。

(出示课件,师指名读后生齐读)bǐnɡ(屏息凝视)shé(枝折花落)屏pínɡ(屏风)折zhē(折腾)bīnɡ(屏营)zhé(打折)(3)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①师指名认读;生开火车认读;全班齐读。

②口头组词。

③师指名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示例1:分析字形结构,归类识记。

(相机出示课件)示例2:利用形近字识记。

如,盆—盘;稿—搞;遭—糟。

(4)指导书写。

①“遭”。

(视频出示书写笔顺)生边看边书空。

②师提示:“贪”的上面是“今”,不要写成了“令”;“勃”的右边是“力”,不是“攵”。

③生在田字格中练写。

(5)理解词语。

①出示课件。

(课件中括号内的字相机出示)你能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吗?不管,无论。

(任凭)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无忧无虑)有意识地暂时抑止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屏息凝视)形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生气勃勃)②师指名说词语。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入新课的学习,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展示猫的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猫的可爱,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识字过程中,注重教授识字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板块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引导生自读课文。

(1)师过渡:同学们顺利闯过字词关,接下来我们进入课文的学习。

(2)出示课件。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师:下面请同学们先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再用一句话说一说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给你留下的印象。

(相机板书:古怪淘气可爱)2.再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1)出示课件。

思考: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哪几个自然段又写了猫的淘气?分别用横线画出概括描写的句子。

(2)预设:第1~3自然段:猫的性格古怪。

(成年的猫)第4自然段: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3)出示课件。

成年的猫和满月的小猫既有不同的特点,又有相同之处,谁能从下面的句子中找到答案?●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4)师指名交流。

示例1:成年的猫性格古怪,满月的小猫淘气,这是它们的不同特点。

示例2:从“更可爱”的“更”字,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成年的猫和满月的小猫的相同之处是它们都可爱。

3.初步感知小猫的可爱。

(1)师:如果这只淘气的小猫是你家的猫,你会怎么评价它?(出示课件)这是一只_____________的猫。

(2)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3)师引导:老舍先生是怎样评价它的?快速从文中找出两个相关的词语。

(相机出示课件)(4)师:此时此刻,你对猫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谁来说一说?(预设:喜欢、喜爱)4.课堂小结。

师:这样一只生气勃勃、天真可爱的猫,我们只是通过老舍先生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描述,便对它心生喜爱之情,与它朝夕相处的老舍先生该对它何等喜爱呀!下节课我们再深入学习。

【设计意图】本板块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为深入理解文本做好铺垫。

第2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激起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1.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梳理了课文脉络。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猫》。

(板书:猫)2.检查复习。

(1)课件出示词语,师指名认读。

(2)师指导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猫的哪几种不同的形象?各有什么特点?预设:写了猫在成年时和满月时的不同的形象;猫的性格实在古怪,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设计意图】本课一开始,通过检查复习,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进一步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

同时回顾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为品读文本做好铺垫,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板块二品词析句,体会“古怪”1.学习第1自然段。

(1)师引导:“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古怪在哪儿呢?听老师读课文第1~3自然段。

(2)课件出示段落。

(3)指名朗读。

师:这段话中,我们看到了猫的几种不同的形象?结合图片以及平日所观察到的细节,具体描绘一下猫的这些形象。

(出示课件)课件出示:①师指名描述图中猫的形象。

预设:猫很老实,喜欢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板书:老实) 师:这真是一只无忧无虑的猫啊!注意读句子时要读出你的感受。

②(出示课件)师指名描述第二幅图中猫的形象。

课件出示:预设:猫很贪玩,决定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板书:贪玩) 师:猫真贪玩,居然出走一天一夜也不肯回来。

谁来读一读这一句?(师指名读)③(出示课件)师指名描述第三幅图中猫的形象。

课件出示:预设:猫很尽职,只要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就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板书:尽职)师:猫多么尽职啊!这段话中哪些词语让你最有感触呢?认真地读一读。

(4)改写句子。

①(出示课件)师:谁能不改变句子意思,给这个句子换个说法?(师指名回答)课件出示: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②师:这只猫多么有决心啊!师指名用“非……不可……”说一句话。

(5)学习起连接作用的词句。

师:猫老实、贪玩又尽职,那么课文中作者是怎么把这些不同的特点连起来的呢?再自由读读第1自然段,注意课文中那些起连接作用的词语和句子。

(出示课件)师指名交流,相机补充:作者就是巧妙地运用这些词语和句子,将猫的古怪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

这哪里是一只猫啊,这分明就是一个无拘无束的孩子啊!(全班齐读)(6)课件出示下面两组句子,比较朗读,体会两种句式语气的不同。

课件出示:●说它老实吧。

→它很老实。

●说它贪玩吧。

→它很贪玩。

师指名读后,生自由练读。

师:体会体会课文中的这种语气给你什么感觉?(预设:它并不完全这样)师指导读出这种感觉。

(7)师小结:说它老实,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可是它又贪玩;说它贪玩吧,它的确贪玩,可是它又很尽职。

这些就是猫的古怪性格的表现之一。

因此,课文第一句话就写到“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①师引导: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大觉,晚上捉老鼠,没事东跑西跑,根本谈不上什么古怪呀。

可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呢?(预设:作者爱猫,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了爱猫的感情)②师指导朗读,引导生读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自主学习第2自然段。

(1)师课件出示自学要求,生小声读第2自然段。

课件出示:●思考:第2自然段主要写猫的什么特点?哪几句能概括全段内容?把有关的语句画下来,自己讲一讲。

●学法提示:学习这一自然段可以读读、想想、讲讲。

如,层次的划分,详略的分配,运用的表现手法,用词和造句,甚至标点符号的作用等都可以挖掘。

(2)生交流。

示例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后面用了冒号,表示后文写猫的温柔可亲。

示例2:高兴时的温柔可亲是详写的,不高兴时一声不出则写得简略。

生交流时师指导朗读,注意把冒号、层次、感情等用停顿和语调表达出来。

3.学习第3自然段。

(1)师指名读第3自然段,引导生试着用一对反义词概括这一自然段中猫的特点。

(板书:胆小勇猛)(2)师引导:谁能用一组合适的关联词语把它们连成一句话呢?(3)生交流。

师引导:如果要表明猫同时具备两个特点,用什么关联词比较合适?(预设:猫既胆小又勇猛)师:多么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