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总结ppt

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总结ppt

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总结ppt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必修一是我们首次接触地理学科的阶段。

这一年级的地理课程主要围绕着地球、地球与人类社会、地球表层与岩石圈等知识展开。

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探讨它们在未来的应用。

1. 地球与人类社会地球与人类社会是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地理与人文的融合。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等基本知识。

了解地球的构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各个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以及自然灾害的潜在风险。

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我们做出明智的决策,并为未来的城市规划、旅游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2. 地球的内部地球的内部结构是地理学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地球上的各种地质现象。

我们学习了地壳、地幔和地核这三个主要部分。

地壳是我们生活在其上的部分,地幔和地核则对地壳的运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一部分的知识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地壳运动背后的原因。

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现象都与地球内部的构造和运动有关。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能够预测地震发生的可能性,提前采取措施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3. 地貌与行星地貌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研究的是地球表面的形态和特点。

我们学习了风蚀、水蚀、冻蚀等地貌形成的过程,以及它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掌握地貌知识对我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也非常有帮助。

农业、旅游业、工业等行业都需要依据地貌特点进行发展规划。

了解不同地貌类型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地球资源,并合理开展生产活动。

4. 地球与环境地球与环境的关系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

我们学习了大气层、水资源、土地利用等知识,了解了它们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保护环境是当今时代的重要任务,而地理学提供了解决环境问题的基础。

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自然资源。

未来我们可以应用这些知识来推动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高一地理必修一PPT课件

高一地理必修一PPT课件

体 识到的最大宇宙范围。





天体系统的级别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统
总 星
其他恒星系统
系 河外星系——未包括地球在内
总星系就是天文学家所说的可见宇宙或已知宇 宙范围,半径为150亿光年。
太阳外部的大气层
由里到外:光球,色球,日冕
绘图总结训练
日冕层—太阳风

阳 大
色球层—耀斑,日珥

人为界线与自然界线
180°
旧一天
0:00
N
新一天
注:180°经线的地方时如果是12时,新的一天的范围就是 12个时区,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24时)的时候, 即人为界线与自然界线重合,全球同属于一个日期。
已知图中阴影部分是3月21日, 空白部分是3月22日。求
高中新课程标准地理必修(1)复习课件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课堂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
一、宇宙的概念
“宇”指无限空间,“宙”指无限时间
宇宙就是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 总称,即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 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恒星、星云、卫星、彗星、流星
体、行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总星系是人类目前所认
1、同一经度的各地---------( A )
A、区时和地方时相同
B、每天日出日落的时刻相同
C、地转偏向力的大小相同
D、气温相同 2、当北京时间为10月1日12点时,位于东经49º
的某地的区时是(C )
A、10月1日17点
B、9月30日22点
C、10月1日7点
D、10月2日4点
典型题例——区时计算: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结构ppt课件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结构ppt课件
东暖西寒 寒流 暖流
洋流部分重 点掌握分布 规律和A、 B、C、D四 大渔场的成 因,并将洋 流与航线42结 合起来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影响沿海气候: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 影响渔场分布:寒暖流交汇和上升流形成渔场 • 影响海洋环境: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 影响海洋航行:顺洋流航行省时、省力、省能
空间指向不变 恒星年/回归年
运动 速度
角速度:除极点,15度/小时 角速度:平均1度/天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级递减 线速度:平均30千米/秒
近/远日点与快慢
关系
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5
昼夜更替现象
地球 自转 地理 意义
地方时的产生
晨昏线 太阳日
地方时 区时
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偏移
地球的形状
6
公转的意义
类型 气压 近地面气流状况
天气 我国典型
状况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特征 的天气
低压 中心 由四周向中心流
(气旋)
低四 周高
入,北逆南顺
高压 中心
高四 (反气旋)周低
由中心向四周流 出,北顺南逆
上升 下沉
阴雨
台风 (夏秋)
晴朗
冬季:干冷 秋高气爽
干燥 夏季:伏旱
低压与高压是相对于气压状
况而言、气旋与反气旋是相
大气环流图1
侧视图
34
大气环流图2
垂直剖面图
35
气候类型的判读之一
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
36
根据气候类型分布图判断
37
图7
38
39
内因
水循环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外因

意义

地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ppt

地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ppt

地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ppt 地理科目是中学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它帮助学生们理解地球上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

在高一必修一的地理课程中,学生们需要掌握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回顾和巩固这些知识,本文将对地理高一必修一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并以PPT形式呈现。

第一部分: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在地理学中,有一些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

首先是地理学的定义和分类。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圈层及其表面自然现象、人文现象和人地关系的一门综合性自然科学。

其次是地理学的分类,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自然环境,而人文地理学则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二部分:地球的基本知识和地球的运动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对于学习地理至关重要。

首先是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立体物体。

此外,地球的内部结构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内容,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球的运动也是影响地球表面自然现象的重要因素,包括自转和公转。

自转指的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而公转则是地球绕太阳做椭圆形轨道运动。

第三部分:地理坐标与地图地理坐标和地图是地理学中重要的工具。

掌握地理坐标和地图的使用方法对于学生们进行地理研究和定位至关重要。

地理坐标通常使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位置。

经度指的是地球表面上某一点与本初子午线的夹角,而纬度则是地球表面上某一点到地球球心的角度。

地图则是用来图形化地表示地理位置和信息的工具,在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地区的分布、地势高低以及气候特征等信息。

第四部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方向,它们分别研究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

自然地理学包括地球的大气层、水圈、土壤和植被等自然要素的研究。

而人文地理学则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人口分布、城市发展等人文现象。

两者互为补充,共同揭示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特点和特征。

第五部分:地球的自然资源地球上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等。

地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pt

地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pt

地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pt 地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导语:地理作为一门学科,对于我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的地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而作为高中地理课程的必修一,它涵盖了许多基础的地理知识点。

本文将总结这些知识点,并以PPT的形式呈现给大家。

一、地球与地球的运动地球是我们所居住的行星,也是生命存在的家园。

在我们的地理课程中,我们要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和运动。

首先,地球是一个由固态地壳、液态海洋和气态大气组成的行星。

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次。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的厚度大约为10-70公里,因地区不同而导致厚度不一。

地壳表面是一片广袤的海洋和陆地,而这些陆地和海洋是地质演化中被不断改变的。

此外,地幔位于地壳之下,占地球的体积约80%。

地核则位于地幔之下,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其次,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自转和公转。

自转是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周期大约为24小时,使地球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轨道运动的现象,周期大约为365.25天,形成了四季变化。

这两个运动共同决定了地球的时间和季节。

二、地球的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总体分布和格局。

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 自然地理环境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地形、水文系统和气候。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包括山脉、平原、高原、丘陵等地貌特征。

地形特征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土地利用和自然资源分布。

水文系统由河流、湖泊、海洋等组成,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同时,水文系统也是地球上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气象变化情况。

气候的冷暖、湿润程度等因素决定了不同地区的生态系统类型和植被分布。

2. 人文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是指人类在地球表面活动和生活的区域分布,包括人口分布、城市分布和经济发展等。

人口分布指的是人类在地球上的居住分布情况。

人口数量和密度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图文版-全面详尽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图文版-全面详尽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图文版-全面详尽复课: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其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赤道的周长约4万千米,经线圈长约4万千米。

地球仪:地球仪由纬线和经线组成。

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除极点外,均为圆;只有赤道平分地球。

从赤道到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

东西方向。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每个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长度相等(2万千米)。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任意两条经线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南北方向。

经度和纬度:纬度以赤道为,向南北两极度量到90,北极点为90N,南极点为90S。

北纬度越向北度数愈大,南纬度越向南度数越大,北纬用N,南纬用S。

经度由经线(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作180,经线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以西的180属于西经。

自西向东,度数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减小的是西经,两条正对的经线度数之和是180,东西经相反,东经用E,西经用W。

经纬网中重要的经纬线:纬线有四条重要的线:°南北半球分界线、23°26′热带和温带分界线、66°34′温带和寒带分界线、90°极点。

经线有两条重要的线:°和180°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20°W和160°E 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经纬网的常见形式:地球仪侧视图上的经纬网,纬线是直线,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地球仪俯视图上的经纬网方格状经纬网,纬线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同心圆,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射状的线;纬线是横线,经线与纬线垂直。

经纬网的应用:经纬网可以用来确定地理坐标和方位。

确定地理坐标的方法是确定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间隔,一般情况俯视图是45°,侧视图是30°,从已知经线开始沿自西向东的方向,依据东经增大,西经减小,标出各条经线的度数。

新教材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知识点

新教材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知识点

新教材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知识点
第一章自然地理
- 地球和地图
- 地球的形状、结构和运动
- 地图的类型、制图方法和使用
- 气候与天气
- 气候要素和类型
- 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
- 植被与土壤
- 中国的森林资源和保护
- 土壤的形成、类型和肥力
- 水资源
- 世界水资源、用水和管理
- 中国的水资源、用水和保护
- 生物圈与生物多样性
- 生物圈的组成和结构
-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
第二章人文地理
- 人口与城市
- 人口变化和人口问题
- 城市发展和规划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区域的概念和类型
-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对策
- 旅游与文化
- 旅游资源和类型
-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发展
- 全球化的特征和趋势
- 区域发展的对策和机遇
- 自然灾害与防治
- 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特征
- 自然灾害的防治和减灾
该教材详细介绍了地理学知识点,旨在让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了解自然、人文地理,以增强地球环境和地球人文之间的联系。

通过学生阅读此教材,他们将了解到自己所在的环境,学会保护和关爱它,保障人类的未来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ppt课件

高中地理必修一全册ppt课件
Biblioteka 经纬网与地理坐标经纬网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 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 线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 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 向,纬线圈由赤道向两极 逐渐缩小。
地理坐标
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 球面坐标,由经度和纬度 两个要素组成。
地球的运动
地区则相对便利。
自然灾害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03
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可能对城市和交通线路造成严重破坏。
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气候与农业
光照、热量、水分等气候 条件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 量有重要影响。
土壤与农业
土壤的肥力、质地和酸碱 度等因素直接影响农作物 的生长和质量。
地形与农业
不同地形对农业生产的类 型和方式产生影响,如山 地农业、平原农业等。
介绍岩石的成因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阐述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02 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
分析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震、火山等)和外 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对地表形 态的影响。
03 地貌类型
介绍常见的地貌类型,如山地、丘陵、平原、盆 地等,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生物圈与生态环境
生物圈概述
地图的三要素
方向
地图上表示地理方位的方法,主要有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三种。
图例和注记
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和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或数字,统称为地图的“语言”。图例 是集中于地图一角或一侧的地图上各种符号和颜色所代表内容与指标的说明;注记是地图上用 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阐述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高一地理必修一总复习课件

高一地理必修一总复习课件

D D.④~①
五、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
自转
产生时差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昼夜长短变化
公转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四季的更替 五带的划分
【晨昏线的判断】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
光照图的判读
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
【练习】
判断图中E、F、G、H四点哪些在晨线上,哪些在昏线上?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 一 节
宇 宙 中 的 地 球
地 球 在 宇 宙 中 的 位 置
天 体
1、定义:
凡是在地球平流层以外的存在于宇宙空间的物质都是天体
自然天体:恒星.行星.流星.彗星.卫星.星云 人造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航天站.[残骸] 3、判断: 天上的云,飞机是天体吗? 不是 地球是天体吗? 是
2、分类:
4、各天体的特点
天 体 系 统
太阳系
地月系
银河系
总星系 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其他行星系
太阳系中 一颗普通 行星
存 在 生 命 的 行 星
地 球 本 身 特 点
同向性 与其他行星运动特征相似 共面性 近圆性 与其他类地行星结构特征相似 日地距 离适中 体积质 量适中 有液态水 适宜的 温度 适合生 物呼吸 的大气 地 球 上 有 生 命 存 在
【练习】
6.下面四幅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D
【练习】
右图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2014年1月31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这一天地球 的绕日公转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A .a点 B.b点 C.c点 D.d点
D
8.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的时段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PT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PT
工业生产活动
工业生产活动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等,工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社 会经济的进步。
工业可持续发展
工业可持续发展强调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资源节约和环 境保护,推动工业的绿色化和智能化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战
04
略与实践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01 02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维持资源结构符合持续发展需要, 环境功能仍具有维持其稳态效应能力的条件下,所能承受人类各种社会 经济活动的能力。
功能
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和变换、空间 分析和统计、产品制作与演示、二次开发和编程等。
全球定位系统原理和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原理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主要由空间部分——GPS 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三大部分组成。
图例
注记
地图上用于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 号和注记的总称。图例可以帮助读者快速 了解地图上的信息。
地图上用于说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文字和 数字的总称。注记可以补充图例的不足, 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自然地理要素及其
02
相互作用
大气圈层结构与气候类型
大气圈层结构
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 热层和外大气层,各层温度、气
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不 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具有地域性特点。
农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强调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注 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工业区位选择及工业生产活动
工业区位选择
工业区位选择受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等因素影响, 不同工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区位指向。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PT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PT

02
自然地理环境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大气环境及其影响
大气环境对气候的影响
• 全球变暖是由于大气中温 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的, 如二氧化碳、甲烷等。
大气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 空气污染会导致呼吸道疾 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 题,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大气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问题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根 据联合国的数据,2018年全球城市化率已达到55.7%,预计到2050 年将达到68%。 城市化与环境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土地被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据世界银 行报告,全球城市化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8年达到了33亿吨, 占全球总排放量的40%。 城市化与社会问题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密度增加,导致住房、交通、教育等社会问 题日益突出。据中国统计年鉴,2018年中国城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 里109人,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 大气中的污染物会进入水 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和繁衍,进而影响整个生 态系统的平衡。
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是导 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 原因,而气候变化又反 过来影响了大气环境的 变化。
水环境及其影响
水资源短缺 全球约有20亿人面临严重的水短缺问题,其中大部分位于发展中国家。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到2050年,全球将有近10亿人面临严重缺水问 题。 水污染 每年,全球约有700万人死于与水污染相关的疾病,如霍乱、疟疾和肾结石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有800万人因水污染而死亡。 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 全球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同时也面临着水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相比之 下,许多发展中国家则面临着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气候变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全球水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干旱和洪水事件的增加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加剧。根据联合国的报告,全球气温上 升导致冰川融化,进而影响水资源供应。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pt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pt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ppt 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它研究地球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包括地球表面的形状、地质构造、气候变化、人口分布、资源利用等内容。

在高一的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必修一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并给出一个合适的ppt 格式,以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I.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乎球体的天体,其形状是由引力和自转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地球的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其中,地壳是地球最上层的岩石壳,地幔是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岩石层,地核则是地球的内部核心。

II. 地球的板块构造地球的地壳被分成了若干个大块,称为地球板块。

地球板块不断运动,形成了地球的板块构造。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地震、火山喷发等现象的发生。

III. 大气圈和气候变化地球的大气圈是包围地球的气体层,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

大气圈中的水蒸汽、气温、气压等要素影响着地球的气候。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IV.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人口分布不均衡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人口集聚和资源集聚,但同时也面临着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挑战和问题。

V. 土地利用和资源利用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地表土地的各种活动利用,包括农业、工业、建设等。

资源利用则是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如矿产资源、水资源等。

合理的土地利用和资源利用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VI. 农业与农村发展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形式之一,同时也是农村发展的基础。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转型,农村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VII. 工业与城市发展工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

城市发展与工业发展紧密相连,但也需要注意解决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社会问题。

VIII. 生态环境与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生态环境保护涉及森林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ppt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ppt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ppt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表层的科学,通过研究地理学,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地球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特征。

在高一的地理学习中,我们涉及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将对其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球的结构与地学方法地球是一个由多个大陆和海洋构成的行星,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组成和地质变化的学科,地球物理学是研究地球的物理性质以及物质与能量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地理学习中,我们需要运用地学方法进行观察、分析和推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现象和规律。

二、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经纬度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分别是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的不同地区有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公转使得地球的季节变化,也影响了气候的分布。

地理经纬度是用来确定地球上某个地方位置的坐标系统,其中经度用来表示东西方向的位置,而纬度用来表示南北方向的位置。

三、地球的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地球的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植被和水资源等。

地形决定了地表的地貌特征,例如山脉、平原和高原等。

气候是地球的大气长期平均状态,包括温度、降水和风等因素。

植被是地球上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不仅为人类提供氧气和食物,也对水的循环和土壤保持有着重要的作用。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

人文因素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例如人口分布、城市发展和农业生产等。

四、地球上的水资源与水循环地球上大部分的水都是海水,而淡水资源非常有限。

水循环可以简单理解为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面径流和地下水等。

水循环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也是水资源的重要来源。

五、地球的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系统,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例如森林、湿地和沙漠等。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不同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

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1.1地球的宇宙环境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结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统 总星系 其他恒星系统 河外星系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八大行星运动特点: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 ②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充足的液态水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3、意义: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⑶植物的光合作用;⑷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能源---直接利用(太阳能),间接利用(煤、石油、天然气)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1.3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即为晨线,反之是昏线。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

东早西迟。

1.地方时计算原理:①地方时东早西晚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2. 区时的计算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说明:①时间差计算:同减异加(同为东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

②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补充内容---找特殊时刻点: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③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点;④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0点。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约为23.5º。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

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1)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4)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

3) 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夏至日出现最大值,冬至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夏至日出现最小值,冬至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太阳直射时,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1.4地球的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2.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1)组成岩石的矿物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 ↓结合成单质或化合物矿物:岩石构成的最基本单元,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积聚 岩浆岩:岩浆冷凝形成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岩石沉积岩:岩石经外力作用形成(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两个特征①具有层理②含有化石,典型的有石英岩,页岩,砂岩,砾岩变质岩:高温高压下变质形成,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片麻岩。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①冷却凝固③变质作用④重熔再生(或高温熔化) 2.2地球表面形态 一、内力作用2.3 大气环境一、大气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

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三、全球大气环流(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月,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1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五)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五、常见的天气系统(二)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三)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

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

2.4水循环和洋流一、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类型: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

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②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③更新陆地水资源;④塑造了多种地表形态。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二、洋流1、洋流的分布分类暖流: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分布规律中低纬度海区:北顺南逆寒流:高纬度流向低纬度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南半球40度附近海区:西风漂流(寒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顺冬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

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高,降水较多。

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气候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寒流:降温减湿。

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低,降水较少。

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上升流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加快净化的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对航海的影响:顺风顺流可以提高航速,节省燃料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1、生物演化史:(见教材P67表格)2、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原因:环境变迁、灾变事件。

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整体性的表现: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

(见课本71—75页)3、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3.3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方性分异: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影响 因素:地方地形、地方小气候、岩性和土质的差异等。

表现规律:有序性和重复性。

2、自然带: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

地域分异有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3、自然带的分布: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

请利用气候一植被的关系, 确定左边各自然带的分布与相应的气候类型森林自然带—湿润、半湿润 草原自然带—半湿润半干旱 荒漠自然带—干旱地区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一、地形对聚落的影响1、聚落概念 (课本88页)2、分布特点:北方平原,村落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人数比较多;南方丘陵,村落规模一般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人数少;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科技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

总之: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形,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少占好地,注意保护生态。

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气候变化: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

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时期3、雪线:长年积雪的下界,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降水量和地形等条件——温度、坡度与雪线高度正相关,降水量与雪线高度负相关。

4.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1、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及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必须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自然资源的特征: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2、分类: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