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_空巢老人_养老模式的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镇村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及社会保障问题分析

镇村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及社会保障问题分析

镇村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及社会保障问题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

这导致了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日益突出。

空巢老人是指子女外出工作或生活,将父母独自留在农村的现象。

这些空巢老人面临着经济状况不稳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困扰。

本文将对镇村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及社会保障问题进行分析。

一、经济状况分析1.1 退休金不足大部分农村空巢老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退休金。

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退休金水平较低。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农村退休人员的平均退休金仅为城市退休人员的一半左右。

这使得空巢老人的生活负担加重,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

1.2 缺乏养老保险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覆盖率相对较低,很多农村空巢老人没有参加养老保险。

这意味着他们无法享受到养老保险的各项福利,如医疗保障、养老金等。

缺乏养老保险的空巢老人在面临疾病和意外事故时,往往需要自己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给他们的经济状况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1.3 缺乏经济支持由于子女外出工作,空巢老人往往缺乏经济支持。

他们无法依靠子女的经济收入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

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有限,空巢老人很难找到稳定的经济来源。

他们的经济状况往往依赖于自己的退休金和农田收入,但这些收入往往难以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二、社会保障问题分析2.1 医疗保障不完善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体系相对不完善,空巢老人在面临疾病时往往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

由于医疗费用高昂,很多空巢老人无法负担得起医疗费用,导致他们在疾病面前无助和无奈。

2.2 养老服务不足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设施相对不完善,空巢老人缺乏养老服务的支持。

他们往往无法享受到社区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无法得到专业的照料和关怀。

这给空巢老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困扰。

2.3 社会关爱不够农村地区的社会关爱体系相对薄弱,空巢老人缺乏社会的关怀和支持。

他们往往感到孤独和无助,缺乏社交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及解决对策.doc

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及解决对策.doc

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及解决对策.doc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及解决对策一、问题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城市工作和生活,导致城市中的空巢老人数量日益增多。

城市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孤独寂寞:由于亲人不在身边,城市空巢老人常常感到孤独寂寞,缺乏陪伴和交流。

2. 心理健康问题:孤独寂寞容易导致城市空巢老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3. 经济困难:城市空巢老人往往生活费用较高,而他们的退休金和子女的经济支持都很有限,导致经济困难。

4. 医疗问题:城市空巢老人往往面临医疗问题,因为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多数不佳,但由于经济因素,他们无法获得足够的医疗保障。

二、解决对策针对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1. 加强社区服务:建立健全城市社区服务体系,提供社区健康服务、心理支持和社交活动,为城市空巢老人提供相应的关爱和帮助。

2. 鼓励亲情回归:鼓励空巢老人的子女或其他亲人选择回到城市与他们一起生活,提供陪伴和照顾。

3. 提高养老金待遇:加大对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金补贴力度,确保他们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

4. 开展精神关怀:加强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关怀,组织心理辅导和娱乐活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5. 建立养老机构:建立多样化、高质量的养老机构,提供独具特色的养老服务,满足城市空巢老人的各种需求。

6. 加强医疗保障:完善城市空巢老人的医疗保障体系,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7. 增加公共交通便利性:改善城市空巢老人的交通出行条件,提供公共交通优惠、便捷的交通方式,方便他们与外界交流和活动。

8. 加强社会组织的养老服务: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参与,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和关怀。

三、结语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

通过加强社区服务、鼓励亲情回归、提高养老金待遇、开展精神关怀、建立养老机构、加强医疗保障、增加公共交通便利性和加强社会组织的养老服务等措施,可以改善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城市空巢老人的数量逐渐增多。

空巢老人是指子女已经独立生活或者迁居他地,老人独自居住的一种现象。

这种现象给城市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应运而生。

一、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定义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是指通过社区组织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为城市空巢老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以满足他们的生活、健康、精神等方面的需求。

二、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特点1. 多元化服务: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注重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包括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心理关怀、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以满足老人的各种需求。

2. 社区参与: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强调社区的参与和支持,通过社区居委会、志愿者组织等渠道,为老人提供各种服务和帮助。

3. 个性化关怀: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注重对老人的个性化关怀,根据老人的特点和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让老人感受到关爱和尊重。

4. 综合管理: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服务模式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实现对老人的全面管理,包括健康管理、生活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三、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实施步骤1. 调查研究:了解城市空巢老人的实际情况,包括数量、年龄、健康状况等方面的信息,为制定养老服务计划提供依据。

2. 制定计划: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服务计划,明确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方式等。

3. 建立机构:建立专门的机构或组织,负责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服务的实施和管理,包括人员配备、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4. 招募志愿者:通过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等渠道,招募志愿者参与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

5. 开展服务:根据计划,开展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包括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心理关怀、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分析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分析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他们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村空巢老人是指那些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独自生活的农村老年人。

这一群体面临着诸多养老困境,如经济保障不足、生活照料缺失、精神慰藉匮乏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经济方面,农村空巢老人往往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

在农村,许多老年人依靠种地为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劳动能力逐渐下降,种地的收入微薄且不稳定。

子女外出打工,虽然能给家里寄一些钱,但往往不足以满足老人的生活需求。

此外,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养老金水平较低,难以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

一些老人甚至因为经济困难而无法支付医疗费用,导致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加重了生活的负担。

生活照料是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无人帮助解决。

比如,房屋维修、水电故障等问题,对于年迈的老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在饮食方面,很多老人为了省事,常常凑合着吃,营养难以保证。

而且,一些老人身体不好,行动不便,自理能力较差,个人卫生和居住环境也难以得到良好的维护。

精神慰藉的缺失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子女长期不在身边,老人们感到孤独和寂寞,缺乏情感上的交流和支持。

他们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失落、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农村的文化娱乐活动相对较少,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单调乏味。

有些老人甚至因为长期的孤独和压抑,出现了心理疾病。

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相对较差,也给空巢老人的养老带来了不便。

一些村庄没有正规的医疗机构,老人看病需要去较远的乡镇或县城,路途奔波,十分不便。

而且,农村的医疗资源有限,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对于一些疑难病症难以有效诊治。

为了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养老事业的投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养老金标准,减轻老人的经济负担。

城镇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探析——以重庆市某新区为例

城镇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探析——以重庆市某新区为例
Junl f aj gC l g r oua o rg m n gm n o ra o n n ol ef p l nPor meMaae et N i e oP i t a
Jn ,01 a .2 2
Vo. 8 No 1 12 .
第2卷 8
第1 期
城 镇 空巢 老人 社 区居 家 养老 服 务 需 求探 析
sc l eu t i r s f cn m c el ,e oi n f srie h sa hso s hth ao t o e oi cry nt m oo i,h a h m t na dle ev .T e eer h w a t m jry fh as i e oe t o i c r c t e i t
l e a o ,wh l h l i t me v h i t e od—a e s r ie r vd d b h o e g e c s p o i e y t e c mmu i r o i l n t o e e ,w i h ae v nt a e t o s y mp e a d a w lv l h c r l t e i r v d o b mp o e .Ac o d n l , c re p n i g c u t r e s rs a e p tfr r o e tb ih t e s ils r i e a d c r i gy o r s o d n o n e m a u e r u o wad t s l h o a ev c n a s c w l r y tms o d v lp c mmu i u sn d la d p o t o ef e s s a e ,t e e o o n t n ri g mo e n r moe c mmu i —b s d v l n e rs r ie fr t e y nt y a e o u te e vc o h ed r . lel y

关爱空巢老人研究养老模式

关爱空巢老人研究养老模式

关爱空巢老人研究养老模式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空巢现象也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现象。

空巢老人是指子女都不在家居住的老年人,他们在生活上面临诸多挑战和困惑。

养老模式的研究和,对于关爱空巢老人、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空巢老人的养老模式可以分为家庭居住模式、社区养老模式和机构养老模式。

首先,家庭居住模式是传统的养老方式,也是许多老年人希望能够选择的方式之一、在这种模式下,子女与父母共同居住,共同照顾。

然而,由于子女们的工作、生活等原因,不少老人往往面临独自生活的困境,导致他们在生活上和心理上都感到孤独和无助。

其次,社区养老模式逐渐兴起,尤其在一二线城市得到广泛应用。

这种模式下,老年人可以选择住进养老社区,享受全方位的服务。

养老社区提供住房、餐饮、医疗、娱乐等多项服务,同时也有专业的健康医疗团队和保健人员负责老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社区养老模式能够让老年人在保障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可以有更多的社交、娱乐和学习的机会,有效地缓解空巢老人的孤独感和无聊感。

最后,机构养老模式则是老年人选择住进专业的养老院。

这种模式下,老人可以得到更全面和专业的护理和照顾,养老院提供饮食、起居、医疗等服务,并设有康复设施和活动中心等。

虽然机构养老模式可以提供更完善的生活条件和护理服务,但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费用较高、机构数量不足等。

为了进一步改善和创新养老模式,有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政府应加大对空巢老人的关怀力度,加大对社区和机构养老模式的支持和投入。

建设更多的老年公寓和养老机构,提供更多的服务和选择,同时也能够减轻子女的负担,让老年人能够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

其次,加强对社区养老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加强对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社区养老工作离不开专业人士的支持和指导,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护理技能和服务意识,能够更好地照顾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健康。

此外,加强社区与居民的互动和交流,增加居民之间的友情,组织各种养老活动,提高老人的社交圈子和生活品质。

我国空巢老人精神养老问题分析

我国空巢老人精神养老问题分析

265百家论坛我国空巢老人精神养老问题分析纪洋平吉林财经大学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的激增,人口老龄化开始成为人口结构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特别是空巢老人的数量,在老龄化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过大,尤其是处在农村中的空巢老人们,对于他们的精神养老问题,逐渐成为我们国家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重视此类问题,十分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价值取向,也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必须要立即着手处理的棘手问题。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时代价值;农村困境一、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问题符合时代的价值第一,有利于推进人们践行关爱生命的基本原则。

保持对每个微小生命的基本尊重与人文关爱,就是当代伦理价值原则的核心内容。

关爱生命伦理原则,应该强调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注重对弱小群体的关爱。

而我们所提倡的精神养老,正是这样一种道德实践,从精神层面上关爱与孝敬老人,有利于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也是我们践行关怀生命原则的一种表现。

第二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

为了实现中国梦,必须以人民为有利依托,也应该造福人民群众,而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以人民过上有自尊的生活与幸福、安康为出发点。

尊严与幸福两者难以分割,因此精神养老问题,就应是人性尊严问题。

所以,应该注重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问题,让老人获得精神上的幸福感,从此过上既幸福又有尊严的美好生活。

二、关于农村空巢老人在精神养老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在养老上存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上:第一是家庭精神养老功能的衰化,第二是空巢老人们自身缺乏精神养老的能力,第三是农村社区缺失供给,第四点是精神养老方面的法规政策保障不足,可以说是,各种实际困难综合到一起的产物。

具体表现为:城市化导致居住方式出现更改以及农村老年人养老规模出现缩小,从而影响儿孙对父母的生活观照、经济支撑,由于家庭支撑的能力大大降低,导致家庭精神养老功能的严重衰化。

因为受到城乡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虽然辛苦工作,但收入不高,经济基础薄弱。

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与问题分析

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与问题分析

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与问题分析一、背景当我们在关注农民工问题,关注“80后”成长历程,关注社会发展、城市变迁时,我们的目光是否错过了他们?他们是外出打工子女的父母,是在城市中打拼的“70后”“80后”的双亲,是失去老伴独留空房的老人。

他们是数目不断增长的庞大群体,他们在城区各处静静地生活,数着日子盼儿女回家,守着电话等儿女的问候。

因为孤单,面临着很多问题:生活无人照料、病痛不能及时妥善治疗、抑郁烦闷的情绪无法排遣。

他们被称作城市里的空巢老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已成为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的生存现状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城市中空巢老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是怎么样?有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这是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利用文件综述法,采访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进行论文编写。

由于家中有亲戚在社区居委会工作,以下采访资料均来自于此。

二、课题研究主要内容:花苑社区位于桂城南边,东至宝翠南路,南至桂城中心村交界处,西至天佑六路,面积约1.5平方公里。

社区有旧的小区花苑广场、桂兴住宅区。

新的有鹿璟村、御景城市花园,还有一个商住结合的桂南名都小区。

居民住宅楼178幢,住户约有6000多户,总人口约13000多人,其中60岁的老人有1350多人,老龄人口占社区总数11%9月24日起,围绕着老年人在生活物质、情感、身体和医疗状况等问题,分别对南海桂城花苑社区居委会的10户老年人进行采访上门调查。

以下就列举其中的几个案例:1.具体采访对象:案例1 鹿璟村小区的关德全关伯今年65岁,有一儿一女,是一个国企退休的老职工,现在和老伴刘姨一起居住在鹿璟村的一厅两室的商品房里,儿女则分别在怡翠花园和保利星座那里买了房子。

通过交谈了解到关伯对自己的生活现状还是很满意的,每个月和老伴都有退休金,而且儿女逢年过节也给了不少的钱。

平时关伯的主要活动是每天早上和以前的旧同事去喝喝早茶,跟着和老伴一起到市场买菜,下午就到小区的公园里下棋、聊天,然后就到花苑幼儿园去接小孙子。

社会工作介入城中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城中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城中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作者:许昭颖来源:《新生代·下半月》2019年第04期【摘要】:城中村空巢老人是高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定群体,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还有老龄化社会,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城市居民更容易享受到改革的红利,也更容易得到实实在在的养老保障,而在发展相对滞后的城中村,生活着很多远离子女、收入较低的空巢老人。

本文以合肥市x社区城中村空巢老人为调查对象,对老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研究调查,用社会工作方法分析了造成空巢老人现状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中村空巢老人社会工作方法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化不断加速的进程中,位于城市边缘的农村被划入城区,在区域上已经成为了城市的一部分,但在土地权属,生活模式上仍保留原来的农村生活方式的居民区。

由于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管理之外,城中村中存在着人口杂乱,城市规划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使用不合理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空巢老人是指60周岁以上,没有子女照顾,独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家庭模式的转变,空巢老人已经成为了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也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由于城中村发展落后,经济水平低下,城中村中的年轻人多数选择外出打工,留在城中村的大多是老弱病残群体,因此,城中村中的空巢老人既缺乏子女照顾,又面临着恶劣的生活环境,加之没有收入来源,成为了一个比城市中的空巢老人更亟待帮助的社会群体。

一、研究方法(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是以合肥市x社区为背景,该社区面积约1.9平方公里,除去两个单位住宅区之外,其余部分具有典型的“城中村”特征,其常住人口部分总共有十个村民组,居民住房面积大约30万平方米,常住人口约2600人。

此次调查共抽取了60户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

(二)调查方法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抽取了50户空巢老人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对10户典型个案进行样本进行了深入访谈。

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研究_社会工作专业

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研究_社会工作专业

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研究_社会工作专业一、问题背景当前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城市空巢老人问题日益凸显。

空巢老人指的是孩子已经成家独立,空闲下来的老人。

城市空巢老人普遍存在社交孤立和经济困难,他们面临的家庭照料、医疗保障和精神寄托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如何建设一个以其特殊性质为核心的社区养老模式,使空巢老人能够过上更加美满、便捷并且幸福的晚年生活,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二、问题分析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涉及很多方面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一)家庭照料问题大部分空巢老人的子女因各种原因无法在身边照料他们,加之人口流动性大,空巢老人在日常起居、饮食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存在难题。

如何为他们提供日常的照料服务是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的关键。

(二)医疗保障问题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多为较弱,如何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服务是社区养老的重要任务之一。

社区需要提供健康体检、疾病预防及治疗等服务,医护人员需要定期拜访老人,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并及时处理老人的健康问题。

(三)精神寄托问题空巢老人由于长期孤独,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情感失落、孤独绝望等。

社区需要为其提供心理疏导和陪伴活动,让空巢老人重获生活的信心和快乐。

(四)经济困难问题很多空巢老人的经济来源有限,缺乏经济保障,社区需要为这些老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如基本生活物资和爱心捐赠、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

社区还应该帮助老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加老人的经济来源。

三、解决方案为解决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家庭照料服务社区需要建立专业的家庭照料服务机构,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家庭照料服务,帮助老人解决各种日常和安全问题。

(二)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社区应该建立综合性的医疗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的健康管理服务,给予空巢老人专业的医疗保障和健康指导。

(三)建立社交餐厅和社交活动场所社区应该建立社交餐厅和社交活动场所,鼓励老人们走出家门,参与到社交活动中,增加社交互动,增加社交支持。

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研究-开题报告论文

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研究-开题报告论文
在当下,中国已经进入到了深度老龄化阶段,庞大的老龄人口数量,需要急需解
决养老问题,而单单靠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一种新的养老
方式“社区养老”,融合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双重特点,应运而生,并得到飞速发展,这不仅仅能更好的缓解城市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更能够发挥出它强大的一面来应对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了空巢老人社区养老的对策措施通过第一章绪论介绍空巢老人社区养老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找到文章的立足点同时通过国内外相关学者对于空巢老人社区养老的研究从学者的研究中产生启发以此来进行本篇文章的研究第二章通过相关概念的介绍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以及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贯穿于文章中保证了文章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通过对国内空巢老人社区养老的现状分析找到现阶段空巢老人社区养老的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找到原因为下文的解决措施提供指导找到解决思路而本文的第四章则研究了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城市的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研究方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全面系统地了解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确定这一问题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完善城市社区养老研究奠定充分的理论基础。
第二,比较分析法。社区养老作为新兴产业在国内来讲发展的并不成熟,但是相对而言,国外由于老龄化起步早,社区养老问题已经比较成熟,通过对英国、美国、日本以及中国的上海市的社区养老方式的对比分析,比较出各自的优势,为解决我国空巢老人的社区养老问题提供借鉴支持,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研究
课题类型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年月日
课题来源:我国自90年代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基数大不断加大、并且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现象也日益增多,再加上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逐渐小型化的现状,养老问题异常严峻。而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空巢老人”现象尤其引人关注。数据显示,到2050年,我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再次引发关注。为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保障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能够安详度过晚年生活,能够享受到国家提供的养老福利,让老人能够感受到来自国家社区居民带来的温暖,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建设,解决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应该作为现阶段养老福利建设的重中之重。因将解决城市空巢老人养老的问题提上日程非常有必要。加强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切实要求。因而在此背景下,研究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与养老模式的分析——基于江苏常州的实证研究

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与养老模式的分析——基于江苏常州的实证研究
口4 6 8 . 6 8万 , 户籍人 口 3 6 4 . 7 7万 。6 0周岁及 以上老年人 口 5 1 . 3万 , 占户籍总人 口的 2 1 . 1 7 %, 其 中空巢老人 占全市 总人 口的近 9 %。 从这些数据 即可看出常州人 口老龄化的程度 。 据 我们 的走访调查发 现 , 大 多数的老人都 为空巢老人 , 从一些 数据也可 以看 出, 城市 的快速发展伴 随着空巢化 的加 速 , 空
活状况大致受经济来源 、 医疗保 障、 生活照料 、 精神状况等因
素影 响 。
1 . 经济来源 。 在实地 调查 中发现 , 市 区的空巢老人每月养 老金在 1 5 0 0 元 ~ 2 0 0 0元左右 , 地处城 乡结合处的空巢老人 每月退休金只有 4 0 0 元 5 0 0元 , 区域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2 . 医疗保障。8 0 %左右的空巢老人都 患有各种各样 的慢
性病症 , 需要 长期的休养 和药物治疗 , 这对于 老人 来说是一 笔不小 的开销 。 一般来说 , 城 市空巢老人有一定 的经济基础 , 但是重大疾病带来的高额 费用还是令人担心 。 截至“ 十一五” 时期 , 常州市城市社 区的老人基本纳入 医疗保险 , 对于城镇 中未覆盖医保 的区域以及未参保 职工 医疗保险 的老人 , 目前 也参与新 型农村 医疗保 险 , 尽管如此 , 但 对于有重大疾 病的 空巢老人来说 , 只是杯水车薪 , 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
3 . 生活 照 料 。大 约 6 0 %的老 人 是 可 以生 活 自理 或 者 是 夫
( 一) 城 市 空 巢 老 人 调查 样 本 分 析 此 次 调查 , 选 取 常 州 市 工 人 新 村 社 区和 河 海 社 区 两 个 典
型社区 , 随机抽取 2 O户( 总共 ) 空巢家庭。调查 对象 为 6 0岁 以上独居或与配偶居住的空巢老人 , 每一户空巢家庭采访一

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政策应对

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政策应对

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政策应对
城市空巢老人指的是子女不在身边,居住在城市中的独居老人。

这些老人面临着许多养老困境,包括孤独、精神压力、医疗保障不足、居住环境差等问题。

政府应对这些问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
入手。

1. 加强社会关爱和网络支持。

城市空巢老人需要日常社会关爱
和亲情关怀,政府应该鼓励社会力量组织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定
期走访老人,了解老人的生活状态,提供心理疏导和日常帮助。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老年人照护服务网络建设,建立老年人服务设施,如日间照料中心、养老院等等,以便老人们有更好的居住和生
活条件。

2. 改善医疗保障体系。

城市空巢老人渐渐老去,他们的健康问
题越来越多。

政府应当加强对空巢老人的医疗保障,建立老年人医
疗保险体系,完善城市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筛查和治疗。

同时,医疗设施和支持服务也需要加强,保障城市空巢老人在医疗保障方
面的平等和可及性。

3. 加强居住环境改善。

城市空巢老人需要拥有更舒适、更安全
的居住环境。

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科学的城市规划,统筹老
年人的住房需求,提高老年人住房补贴标准,让其居住环境更为宽敞、明亮、安全和便捷。

政府对住房环境的调整和提升也应该考虑
到老年人的需求,如增设扶手电梯、无障碍通道等。

总之,城市空巢老人关注和照顾是一个全社会应该共同关注和
解决的重要议题。

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实现对老
人的全方位保障和关怀。

同时,每个公民也应该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为社会的老年人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思考一、概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空巢”家庭逐渐成为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现象,而“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日益成为一大社会问题。

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不仅能够缩小城乡差距,还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生活在“空巢”家庭中,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这一现象更为突出。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在社会养老的范畴内显得尤为严峻。

解决这类人的养老问题,对于保障农村的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进行概述,包括“空巢”家庭的定义以及养老保障的主要内容。

我们将探讨农村“空巢”老人在养老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以期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1. 简要介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的背景和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这一人口流动趋势导致农村留守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的数量急剧增加。

空巢老人,指的是那些因子女长期外出工作、学习或定居,而独自留守在农村的老人。

他们面临着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保障等多方面的养老问题。

针对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等多方面共同努力,通过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社会关爱、推动家庭支持等措施,为农村空巢老人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温馨的养老环境。

2. 阐述研究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意义和价值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研究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社会价值。

从现实意义来看,研究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有助于解决当前农村养老面临的困境。

随着农村青壮年人口的大量外流,农村空巢老人数量不断增加,他们面临着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保障等多方面的困难。

关于城市空巢老人问题分析调研报告

关于城市空巢老人问题分析调研报告

关于城市空巢老人问题分析调研报告篇一:城市空巢老人问题分析调研报告【摘要】本调研报告是通过对就近的一些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所提及的问题进行的调查与分析,主要涉及空巢老人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空巢老人概念的界定;空巢老人的基本特征;以及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等内容。

并根据所得出的分析结果对社区及政府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提出一些建议。

1.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相关资料统计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而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空巢家庭已成为社会热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经过调查老龄化的形势日趋严重,与此同时空巢家庭中的空巢老人也成为了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问题也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

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2.空巢老人概念的界定本次调查所界定的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或虽有子女但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这些老人的年龄都在60周岁及以上。

这些老人具体又包括三种,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3调查概述(1)调查的目的:深入了解空巢老人的实际生活状况,了解社会及社区等对于空巢老人的支持,进而提出一些关于解决空巢老人的建议和措施。

(2)调查对象:学校后街及省庄的老人。

他们中或者子女在外务工、定居,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或者是子女虽然与自己居住在同一社区,但不与自己共同生活;或者甚至膝下无无后人照料。

(3)调查目标:经济状况、日常生活状态、健康与医疗问题、心理状态、娱乐活动等方面。

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

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

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家庭结构的变迁,空巢老人问题逐渐凸显。

空巢老人是指在城市中居住的老年人,其子女因工作或其他原因外出,老人独自生活。

空巢老人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解决。

二、社会问题1.社会孤立感:空巢老人由于家人的离开和子女的繁忙,经常感到被孤立,缺乏陪伴和亲情支持。

长期处于孤独状态,容易导致抑郁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2.物质匮乏:许多空巢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赖子女,而子女外出工作后,老人的生活困难增加。

许多老人的退休金较低,难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更不用说医疗和养老等方面的开支。

3.就医难题:空巢老人在生活中遇到健康问题时,往往面临就医难的困境。

缺乏陪伴和照料,老人往往无法及时获得有效的医疗资源和帮助。

三、经济问题1.经济压力:对于空巢老人来说,独自生活会带来经济上的压力。

除了家庭开支外,还需要支付日常生活、医疗和养老等费用。

对于收入较低或退休金较少的老人来说,经济压力更加明显。

2.养老困境:空巢老人可能面临因年龄增长而无法照顾自己的问题。

由于独自生活,无人照料和陪伴,老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容易受到影响。

而进入养老院的选择肯定会进一步增加经济负担,对于困难的老人来说,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四、心理问题1.孤独感与抑郁:空巢老人面临亲人的离去,缺乏社交和交流,生活乏味和孤独感会滋生。

长期的孤独感和悲观心态易导致老年抑郁症的发生。

这对老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2.自尊心受损:许多空巢老人多年来为家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而现在却被家人忽视或留下。

这可能会导致老人的自尊心受损,产生自卑和无用感,影响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幸福感。

五、解决方案1.加强社会关怀:社会应该加强对空巢老人的关怀和支持。

各级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建立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提供老年人的咨询、陪伴和生活援助等。

同时,鼓励年轻人多关心和陪伴他们的父母和祖父母,减轻老人的孤独感。

新型城镇化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

新型城镇化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

新型城镇化下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史金玉 摘 要:农村养老问题是我国解决老龄化问题的短板。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引起重视的同时,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也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

农村空巢老人经济、生活与精神上的压力不容忽视,但传统家庭功能弱化以及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下的养老体系与养老资源供给问题等因素,是导致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的主要原因,需要从农村养老保障与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特点出发,以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空巢老人;养老困境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中国城乡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2017年末,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超过2.4亿,人口老龄化率达到17%以上,其中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1.4%。

尽管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农村总人口呈下降趋势,但是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总量仍然不可小觑,2018年统计局数据显示,农村常住人口5.64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仍然达到40%。

而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的城乡发展差距明显,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老年人占比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而在这些老年人中,空巢化、留守化程度越来越严重。

有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近0.5亿农村留守老人,而空巢老人的数量远不止这些。

有专家指出,到2030年我国空巢老人将达到近2亿,并且有相当大比例在农村。

农村人口老龄化、空巢化发展快速,这加剧了我国农村养老资源的供给短板,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日益成为农村养老保障的重点。

然而,与城镇相比,我国农村传统养老观念仍然存在,并且农村养老体系与社会保障仍不健全,这些都给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带来了困难。

一、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现状随着农村社会变革,农村空巢老人数量不断增加。

而由于缺乏子女亲人陪伴,且经济来源有限,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涉及经济、精神、身体等各个方面,影响空巢老人生活质量。

•1.经济来源不足,生活压力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管理830城镇 空巢老人 养老模式的比较分析朱 征摘 要:老龄化带来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养老, 空巢老人 是老年人中有特殊需求的群体, 空巢老人 如何养老,已成为人们所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本文研究城镇 空巢老人 养老模式,对主要的三种养老方式如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进行分析比较,居家养老方式是未来主要的养老模式。

关键词:老龄化;空巢老人;养老模式中图分类号:F 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43-1027/F (2011)05-083-02作 者: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硕士(M P A)研究生;湖南,湘潭,411100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了人口老龄化进程,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

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67亿,约占总人口的12.5%,65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13亿,约占总人口的8.5%。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都将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

随着独生子女进入中年, 空巢家庭 的激增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根据全国老龄委2008年2月公布的 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 报告,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 空巢家庭 的比例已达49.7%,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7.7个百分点。

大中城市的老年人 空巢家庭 比例更高,达到56.1%,其中独居老年人占12.1%,与配偶同住的占44%。

空巢 成为21世纪中国社会的主要家庭模式,空巢中的老人成为人口经济与社会福利重点关注的人群。

与发达国家养老模式相比,目前我国城镇 空巢老人 养老模式还不健全, 空巢老人 长期照顾体系仍然薄弱,社会养老的公共设施及相关的社区服务仍然滞后于老龄化速度。

中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十多亿人口大国,庞大的老龄化群体,单靠国家 包揽 是不现实的。

应该积极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多种养老模式是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必由之路,养老模式应该优先选择居家养老模式。

1.家庭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是传统的养老模式。

所谓 家庭养老 ,即指以家庭为单位,由家庭成员或亲属主要是年轻子女或孙子女赡养年老家庭成员的养老方式。

养老的内容,主要集中于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三个方面。

家庭养老是人类社会最古老、最基本、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具有生命力的养老方式。

家庭养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是我国养老的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在养老保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家庭养老的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导致了其功能的逐步弱化。

在以东方文化为主的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家庭养老仍占一定的地位。

家庭养老基本上形式有三种:共居型家庭养老、流动型家庭养老和分居型家庭养老。

分居型家庭养老正是 空巢老人 养老的真实状况。

此种家庭养老形式,一般表现为老人不与子女住在一起,自己负责照顾自己的生活,而子女在空闲时间或节假日看望老人,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共享天伦之乐,并对老人力不能及的事务进行扶助。

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来临,在城市这种分居型家庭养老现象日益明显。

家庭养老具有以下优点:由亲属、朋友和邻居们提供的养老照顾相对来说成本较低;亲属、朋友对老年人的照顾能使之感受精神、情感上的慰藉,特别是当老年人面对健康和社会生活危机的困扰时,亲人、朋友能够给与老年人精神、情感上的支持;家庭养老涉及面广,特别是那些按照社会服务机构的条例和例行程序难以得到照顾的老年人可以得到关心和照料;家庭养老在一些情况下比专业养老机构提供更加迅速、更有效的即时服务;由亲属、朋友或是邻居组成的连续式人员互相支持,在协助老年病者康复方面十分重要,可以协助患病老年人出院后较快融合到社区生活中去。

但家庭养老也存在着一定的劣势和不足:与有组织的专业机构服务相比较,家庭养老不能提供足够的人力或专业护理水平;一些老年人因为个性或惯常的社交形态而不适应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提供的照顾缺乏连续性以及资源不足等都会削弱家庭照顾能力。

老年人不断地需要照顾,对家庭成员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责任。

2.机构养老模式机构养老也是目前国内外纷纷设立的养老模式。

据统计,我国 空巢老人 选择在机构中养老的约占6%至8%,在国外,西方发达国家约有5%~15%的老年人愿意在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是指由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等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护理、食宿、照料服务的养老方式。

机构养老的发展,为老年人提供了专业的养老服务,减轻了子女照顾老人的压力,缓解了因老人带来的各种家庭矛盾,对老人来说也建立了另一种社会交流的网络,更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

从居住方式来看,养老院所包括老年公寓、托老所、养老院、老年护理院等。

老年公寓是指实行家庭式的生活方式,符合老年人体能、心态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

托老所是指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的院所。

养老院(包括福利院和敬老院)是指为生活没有保障的老年人以及有养老需求的一般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为主的综合性服务的院所,是机构养老的主体。

老年护理院是指为需要护理服务的老年人提供以生活照料、疾病康复护理为主的院所。

机构养老具有四点优越性:(1)全面专业照顾。

不管是综合性养老院所还是专业护理性养老院所,选择入住的很大一部分 空巢老人 在生活上不能够完全自理。

因为养老院所可以对老人进行比家庭照料更为专业和全面的照顾,这样不仅保障了老年人的生活,也正式地将照顾老人的功能从家庭中分离出来。

(2)尽情享受生活。

老人住在机构养老,由养老院所全面负责其生活,使老人摆脱了其家庭烦恼:一方面,可以不再从事繁重的家务和承担扶持子女的责任,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享受晚年生活;另一方公共管理084 W ORLD面,住在养老院所,与子女分居,也使得彼此的生活方式、习惯、爱好上的差异得到了尊重。

(3)满足多种需求。

养老院所不仅仅局限于吃住穿等老人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的满足,还将服务范围扩大到了就医、教育、娱乐等各个方面。

经常性的文化活动的安排,使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更为充实。

同时,老人与老人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彼此语言、感情上的交流更可深入满足老人的需求。

(4)生活更加规律。

养老院所的生活一般比较有规律,这对老人的身体、心理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因此,机构养老以其自身的优势,成为了家庭养老的有益补充。

但是,机构养老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缺乏家庭氛围。

老年人入住养老院所,相对家庭而言是进入了一个不够熟悉的环境,可能会不够适应而觉得不如家庭舒服和自由。

而且养老院所缺乏亲情氛围,更多的只是承担了老人的生活照顾功能。

不能与子女随时相聚,更是难以满足老人对家庭生活的需要和对亲情、天伦之乐的精神需求。

(2)与外界沟通较少。

老人长期在院所里养老,缺乏或较少的与外界沟通,身边所接触的绝大多数是老年人,看到许多老年人患上病痛甚至死亡的事例,会产生与社会隔离、甚至是被社会抛弃的感觉,心理上承受较大的负面影响。

(3)个人口味难调。

一部分养老院所服务不够完善,难尽人意。

如医疗条件不充足,饭菜不合口味,住宿条件不理想等,不能完全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3.居家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是一种新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是伴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在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新鲜事物。

在国外,无论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居家养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首选的生活方式。

居家养老是相对于 机构养老 的概念提出来的,与机构养老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居家养老的养老地点在老人家中和熟悉的社区中;与传统的 家庭养老 不同的是,居家养老的养老资源主要来自于社会,家庭养老的养老资源来自于家庭。

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会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

居家养老是养老服务模式在新形势下的新探索,是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领域的新拓展,居家养老是未来的主要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的优点是十分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居家养老符合 未富先老 的老龄化社会特点。

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现有床位尚不及需求的1/12,还有大部分老年人需要在家庭和所在的社区养老。

而且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相比,具有成本较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等诸多优点,是最便捷最现实最方便的养老方式,因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居家养老适应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老年人的家庭观念比较牢固,地缘文化观念比较浓厚,重视街坊邻里的情感和维系。

老年人的生活空间主要在社区,他们对社区有较强的归宿感、认同感和依赖感。

(3)居家养老有利于减轻子女的负担和压力。

随着家庭日趋小型化和 空巢化 ,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

因此,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有利于巩固家庭养老地位,减少子女的体力负担和心理压力,安心在本地和异地生活、学习、工作、经商等。

当前居家养老存在问题:(1)政府有关部门重视不够。

有的领导还没有意识到老龄化问题造成的压力,对居家养老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一时还难以引起高度重视。

在资金投入、资源分配和政策扶持上力度不够,也缺少标准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

(2)政策文件难配套。

尽管现在针对发展养老服务业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规定,但是缺少用于具体指导居家养老工作的配套文件,在具体操作中基层往往缺乏依据,影响了此项工作在城镇展开。

(3)物质经费难保障。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社区建设不断的推进,为养老服务创造了条件,也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老年人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在物质需求上一时难以保障。

另外,居家养老主要靠政府埋单,需要公共财政有效的投入。

(4)社会氛围难形成。

居家养老是新形势下的一种新的养老模式,目前社会氛围还没有形成。

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人们对居家养老还缺乏了解,有些老年人和子女持观望态度,要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需要有一个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选择养老模式取决于 空巢老人 本身和家庭状况,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老年人个人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二是老年人家庭特征,包括婚姻状况、居住情况、经济来源和存活子女数;三是老年人健康特征,包括自理能力和患慢性病情况。

对于社区供给能力,在现阶段认为主要受体制因素、资金因素、服务人员素质因素和组织机制因素的影响。

笔者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等这三种养老模式同时存在,多种养老模式是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必由之路。

通过对城镇 空巢老人 养老模式的研究探讨,使广大社区和全社会行动起来,都来关爱 空巢老人 。

为建立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制定老年养老措施,开展社区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注空巢老人,构建养老服务体系不仅关系到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而且关系到家庭、代际乃至社会的和谐,需要政府、家庭和老年人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2-25.[2]汪黎黎,姚劲松,许改玲.城市空巢家庭的养老特征分析[J ].当代经济:2008,(5):56-57.[3]许传新.城市空巢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因素分析[J ].西北人口:2008,29(2):95-100.[4]陈叔红编著.养老服务与产业发展.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责任编辑:邹定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