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师文档:训练一 中西方政治文明的演变及差异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外政治文明》课件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外政治文明》课件

三、现代政治制度
1、现代中国 2、现代西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和成熟
1、古希腊政治制度与秦朝的政治制度有何不同?
古希腊的政治制度 政治体制 经济基础 决策机构或 决策者 民主政治 商品经济 公民大会
秦朝的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 小农经济 皇帝
2、美国的共和政体实行的三权分立制和中国唐朝实行的 三省六部制形式上有何共性?本质上有何区别? (1)形式: 权力的相互制约 (2)本质: 三权分立制的目的是避免绝对权力,维护民主制 度,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法治的特点。 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强化封建专制皇权,体现了 封建社会人虽然出身贵族,却是一个热心诚挚的民主 主义者。他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 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伯里克利还规定 大部分公职实行薪金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 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 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 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 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 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 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4)材料四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是通过哪些具 体内容来体现的? “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说 明了什么?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说明:立足国情,借鉴西方民主的合理成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伯里克利为完善雅典民主制度采取的措施。 措施: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实行职务津贴制; 设立民众法庭,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法官。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一)沿革—政治文明的精髓与局限(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一)沿革—政治文明的精髓与局限(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

专题限时集训(一) 沿革——政治文明的精髓与局限(建议用时:30分钟)微专题一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1.商朝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商王事实上是内外服联盟的首领。

周朝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由此可知( )A.周天子对地方控制加强B.王位世袭制的完善C.中央集权制度逐渐确立D.贵族政治正式形成A[商王对各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而周王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对各诸侯国的控制,故选A项;材料强调商王、周王对地方控制的强弱不同,未涉及王位世袭制是否完善,排除B 项;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才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排除C 项;贵族政治是指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一种统治形式,排除D项。

]2.(2020·某某质检)西周的封国,有姬姓王室子弟、姻亲、功臣、古帝王后、殷后、重要方国等六种类型。

其中,前三种群体是西周最信赖的力量,其他则无足轻重,西周分封后三种群体主要是出于( )A.推行仁德的旨趣B.防御狄人的思量C.拓展疆域的需要D.羁縻笼络的考虑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制的主体是姬姓王室子弟、姻亲、功臣,为了巩固其统治,周王不得不分封一些先代贵族,即题干中的“古帝王后、殷后、重要方国”,说明周王分封先代贵族的主要目的在于笼络和羁縻,故选D项。

]3.(2020·某某一模)有学者认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着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贵族宗法血缘关系有所松动B.君主对地方的掌控能力有限C.奠定中国大一统的政治基础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B[“‘共主’名义的地方分权体制”体现了分封制下地方权力较大的问题,故选B项;西周时期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到春秋战国时期才逐渐松动,排除A项;秦的统一奠定了大一统的政治基础,排除C项;西周时期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排除D项。

浙江省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题:考向1 东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与差异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题:考向1 东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与差异 Word版含答案

考向1 东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与差异一、选择题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

”“列强”的做法( )A.加强了中央集权B.维护了宗法制度C.导致分封制崩溃D.促使了礼崩乐坏2.下表文献史料,判断它们可以用来辅证哪方面的研究的可能性最大( )A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郡县行政制度C.西周后期宗法制下的分封关系D.当时出现国家统一的政治趋势3.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完成于汉武。

”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A. 确立皇帝制度B.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C. 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D. 从世官制到军功爵制4.“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它”是指( )A.三公九卿制B.中外朝制度C.三省六部制D.中书省制度5.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所谓“汉朝的革命”主要是指( )A.“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B.血缘国家到地域国家的转变C.世卿世禄到选贤举能的转变D.分裂割据到中央集权的转变6.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来、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

这种民主形式指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B.政协会议C.民族区域自治D.村民自治7.“虽然说这种民主对于古代雅典是一种必然,但对于整个世界历史却是偶发性的个案,也就没有多么重大的实际推广价值。

”这一评价旨在( )A.肯定雅典民主的开创性B.强调雅典民主的具体性C.揭示雅典民主的普适性D.剖析雅典民主的阶级性8.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为后世提供了 重要的借鉴和启示,如三权分立 、代议制等现代政治制度都可以
在古罗马找到源头。
法律思想
古罗马的法律思想对现代西方法 律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如自然 法思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等。
文化传承
古罗马政治文明作为西方文明的 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传承至今 仍然对现代社会产生着重要影响
福利国家政策问题
然而,福利国家政策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财政压力、社 会不公、懒汉现象等。这些问题使得福利国家政策在实践 中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和质疑。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治理模式创新
全球化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全球化使得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家治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全球化要求国 家治理更加开放、包容、多元,以适应全球化带来的变化。

中世纪西欧封建国家与教会权
03
力斗争
封建国家形成与发展历程
1 2 3
封建制度的建立
中世纪初期,西欧地区逐渐建立起封建制度,封 建领主在其领地内享有独立的政治、经济、司法 等权力。
王权的加强
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国王逐渐通过各种手段加 强王权,削弱封建领主的权力,建立起相对集中 的君主专制政体。
封建等级制度
罗马法体系
包括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等,构 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对后世产生了 深远影响。
世界影响
罗马法体系对欧洲大陆法系产生了深 远影响,成为现代西方法律制度的重 要渊源之一。
法律原则
罗马法体系中的法律原则,如平等、 公正、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对 现代法律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罗马政治文明遗产
政治制度
02
古罗马政治文明
罗马共和国时期政治制度
01
02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东西方政治文明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东西方政治文明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一古代东西方政治文明一、选择题1.1.(2010·石家庄一模)《武丁卜辞》中有“乙巳卜殻寅(壳上的纹路),王大令衆(众)人曰协田……”的记载,由此可见,商代的政治特征是()A.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B.王位世袭制的实行C.井田制的盛行D.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2.(2010·上海单科,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

学者推断此地应是()A.夏人的活动地域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3.(2010·郑州一模)右图中的“华表”,源于尧舜时期的“谤木”。

相传尧舜时于交通要道竖立木牌,让人民在上面写谏言。

《淮南子·主术训》记载:“尧臵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

”夏朝中期“谤木”的设臵地点由交通要道移至宫室之旁。

“谤木”几经变化,逐渐演变成为“华表”,明永乐年间建于天安门,其含义也变成“华饰屋之外表”了。

由“谤木”到“华表”的演变见证了()A.商品经济的发展B.专制统治的加强C.交通工具的发展D.生产工具的进步4.(2010·南昌高三一模)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相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

中国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最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A.秦朝郡县制B.西汉郡国并行制C.元朝行省制D.清朝军机处5.(2010·贵阳模拟)“严密的行政、控制和告诫仍都需要,因为不讲人情的选拔制原则——虽然它始于汉制——与渗透在儒家伦理中的家族和个人联系背道而驰。

”(《剑桥中国史》)材料所述的“选拔制”是()A.先秦的世袭制B.汉代的察举制C.魏晋的九品中正制D.隋唐的科举制6.(2010·济南模拟)汉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在汉代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7.(2010·武汉高三模拟)宋濂在《元史·百官志》中说,“世祖即位,登用老成(登用老儒),大新制作(大规模修改典章制度)……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

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

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

模块一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演进★知识整合一、中国古代的政体——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产生及维持的原因(1)理论基础:华夏族共同的社会文化传统,有利于这一制度的长期维持。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流派大都强调“大一统”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法家思想在秦朝的成功,儒家思想在汉代的胜利,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莫定了理论基础——思想基础。

(2)经济根源:封建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与再生产;封建的地主经济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保护他们的土地私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3)社会根源: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新兴地主阶级为反对奴隶主贵族的需要,改革变法,封建制逐渐形成。

为巩固封建国家的统治,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同时长期的分裂割据,也需要中央集权来巩固统一。

(4)地理原因:中国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也是促成制度形成和巩固的重要因素。

2、演变过程(1)萌芽——战国时期:①理论上,韩非子提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的主张。

②实践上,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除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初步确立。

(2)创立——秦朝:①内容:皇帝制度、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行郡县、颁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②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的结合起来。

③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皇权至上,地位不可僭越,是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④意义: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注意:秦始皇旨在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措施及其历史影响)(3)巩固——西汉:①内容:实行刺史制度;西汉推行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势力膨胀。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除王国的威胁;思想上实行“大一统”(即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

中西方的政治文化差异

中西方的政治文化差异

中西方的政体差异摘要:当代世界各国在全球政体的多元化影响下普遍发生了政治体变迁,成为中西差异的突出表现。

而对中西方政治监督的差异、中西方法律的差异、及其差异的原因的研究逐渐成为我国发展政体的议程。

关键字:政治监督中西法律差异原因在当今人类的各种文化中,政体已超越传统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开创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政体研究已成为当代政体领域的重要分支,它在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后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而中西方也在其发展中呈现了明显的政体差异。

一、防范牵制还是分权制衡——中西方政治监督的差异中国古代社会,在王权的统一控制下,由各级政府分别主管各方面的政务。

为了使其得以长期延续,统治者非常讲究“以内驭外”,“以小驭大”,以便加以防范和牵制,形成庞大的行政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人治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在历史上,在监察工作上主要采用连坐告密、遣吏巡行、牵制监督等方式。

这些无非都我是为了使皇帝独掌监察大权并充分运用之,使各类官吏,都要受到来自皇权的严密约束,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然而,西方社会则是分权说,试图通过政治权力内部“分立”、“分工”达到权力的均衡,防止腐败。

政府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每个部门都一定要限于行使自己的职能,不允许侵蚀其他部门的职能。

进而组成这三个机构的人员保持分离和不同,不允许任何个人同时是一个以上部门的成员。

这样,每个部门对其他部门都是一个制约,没有任何一群人将能控制国家的全部机器。

政治监督理论既是近代西方国家民主政体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传统社会巩固皇权的权术设计和制度安排。

西方的政治监督理论不仅能有效防止腐败和权力滥用,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国家出现####权力,而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监督理论,既不能有效遏制腐败,也不能防止####。

现代的政治文明要求政府的权力严格的受到法律的限制,要求政府的行为不得违反法治所认可的价值前提。

而法治最好的制度安排则是国家权力的分立和制衡,以分权作为核心特征的宪政是现代国家最好的制度设计。

2008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教案(1):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演进(1)

2008年高考二轮复习历史教案(1):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演进(1)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演进一.高考命题规律总结:1.考察内容涉及到中央政府机构改革;中央政权对地方和边疆的管辖;历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统一,反对分裂的斗争;人才选拔制度等。

2.命题思路上更加关注现实,能力立意的考查趋向增强,出现许多引人注意的新命题角度,在考查知识的过程中更注重问题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二.热点提示风向标:1.制度创新与社会变革、地方和边疆管理与构建和谐社会、同一问题将成为2008年高考的热点。

建议复习时对中华民族维护国家统一的历程、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各朝代的制度创新与政治改革等内容进行整合,梳理出主干,形成立体知识体系。

2.国家统一、与民生问题相联系的试题,在高考中可能出现,应予以关注。

复习时注意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大一统与封建盛世、把分裂与人口迁徙流亡等现象进行专题知识梳理,并进行规律性总结。

3.将中国古代秦、隋的暴政与封建盛世的表现对比分析,探讨国家长治久安的历史经验,将康乾盛世与同一时期西方的社会发展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中国封建社会盛世背后的危机。

三.考纲主干思维图专题一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斗争一.走进高考典题林(《金榜》3页实战高考)二.考纲主干思维图(1)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2)结束分裂,建立统一政权(3)平定叛乱,维护统一局面(4)加强边疆管辖,巩固统一(5)“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三.基础知识显微镜大事年表重要人物赢政秦始皇蒙恬汉武帝班超唐蒙夜郎侯滇王杨坚杨广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赵匡胤宋太宗忽必烈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明成祖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施琅邓小平叶剑英重要概念河套地区北汉南明推恩令附益之法嫡长子列侯衣食租税贵州布政使司土司衙门流官改土归流伊犁将军三藩之乱西域都护南海都督府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黑水都督府渤海郡王云南王澎湖巡检司琉球宣政院乌思藏卫所僧官驻藏大臣理藩院总督巡抚将军办事大臣告台湾同胞书一国两制三通四.重点解析高概片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历程(1)华夏:①过渡,炎黄,产生;②春战,接触,促融。

政治文明与中西差异

政治文明与中西差异
幻灯片 1 热点 1.关注政治文明,认识中西差异 热点 2.关注社会转型,把握现代化模式 热点 3.关注监察制度,完善社会民主法治 热点 4.关注民生幸福,完善社会保障 热点 5 关注大国风云,把握大国关系 热点 6 民族情感、家国天下 热点 7 制度创新与社会管理 热点 8 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 幻灯片 2 热点 1.关注政治文明,认识中西差异 例:材料一 实际上,让每个人有尊严生活的民主政治制度,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培育 这种制度的土壤。先秦中国不例外。之所以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形成两种不同的政治制 度,主要是当时两地强者、掌权者追求政治利益的主观欲望与维护既得利益的客观统治手 段的差异所致。客观统治手段的差异,包括对被统治者的欺骗技巧是否高明以及是否采用 斩草除根式的残暴镇压等。强者、掌权者的主观欲望与客观统治手段的差异,决定了先秦 中国与古希腊雅典形成不同的政治制度的结果。 ——陈忠云《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的比较》 (1)依据材料一,作者认为导致“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形成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的 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赞成作者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意识或者下意识回应与思考。——黄洋《古代文明研究的现代意义》
3)依据材料三简要分析罗马法的影响,并运用材料四的观点谈谈我们研究古代中国和古代
希腊罗马文化的现实意义。
(3)影响:罗马法中蕴含的公民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或欧洲大多数国家都以罗马法为基
——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法国 1875 年宪法得以通过的原因。(7 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美国相比有何不同。(6 分) 幻灯片 10 28.(13 分) (1)共和制逐渐获得广泛支持;国民议会中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共和派的变化;君主派与 共和派之间不存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宪法吸收了各派意见,借鉴了英美经验。(7 分) (2)具有总统制和议会制双重特色;权力重心在议会,总统由议会选出,权力相对较小, 总统之下设有内阁。(6 分) 幻灯片 11

(教师用书)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主题一 中西方政治文明的演变及差异(含最新模拟试题,含解析)

(教师用书)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主题一 中西方政治文明的演变及差异(含最新模拟试题,含解析)

主题一中西方政治文明的演变及差异[主题解读]以“专制、人治到民主、法制的演变”为主线,纵横古今中外重要政治制度内容、特点及评价,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差异性及相互包容性;而实现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之一。

高考命题特别重视对这一主题的命题考查,多是从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整体史观角度,综合考查中外政治文明的演变、权力的制衡及差异比较,也反映了高考命题中蕴含的人类追求公平、公正的主流价值观思想。

[知识链接]1.西方(1)古代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律制度。

(2)近代英、美、法、德四国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2.中国(1)古代先秦宗法制、分封制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演变。

(2)近代康梁维新变法倡导君主立宪到孙中山学习欧美民主共和政治。

(3)近代中共以俄为师,向苏联学习,反侵略求民主、追求民族解放的斗争历程。

(4)现代中国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经典考题】(2013·课标全国Ⅱ,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图1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图2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命题意图本题以中国太和殿、英白金汉宫与唐宁街10号图片为载体,意在考查读图获取信息,分析比较中西政治制度的差异,理解认识建筑与政治制度的关系及反映的政治本质问题。

解答思路首先解读图片蕴含的信息:图片反映了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太和殿和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从图片可以看出,太和殿高大雄伟,白金汉宫工整威严,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其次,迁移所学知识:中国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相关史实以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内容予以解读,进一步提取出建筑背后所蕴含的政治特点,例如中国的皇权至上,英国国王的统而不治、地位尊贵以及首相的民主政治;中英比较可从中英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作答。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9 世界政治制度的重大演变——西方的民主政治及社会主义运动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作业9 世界政治制度的重大演变——西方的民主政治及社会主义运动

课时作业9 世界政治制度的重大演变——西方的民主政治及社会主义运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22·周口市二模]古希腊人对神意怀有敬畏之心。

在雅典人看来,抽签的整个过程,神都在显示着他的作用,抽签的结果是神意的表达,他们必须执行。

所以,抽签方法被雅典人广泛地应用到了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城邦公职人员的选任上面。

这反映了雅典( )A.人文精神亟需发展B.民主实践借助文化传统C.宗教思想束缚民主D.抽签方式存在诸多弊端2.[2022·包头市二模]阿克顿在《自由的历史》中提到,雅典人所知道的防止政治骚乱的唯一方法,就是权力的集中。

而梭伦则将在他看来普通民众有能力运用的影响力都交给了他们,并说,除了法律以外不服从任何主人。

梭伦的主要意图是( ) A.推行民主政治 B.追求法律至上C.实行寡头政治 D.建立城邦制度3.[2022·咸阳市三模]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雅典共有139个地区中心,每个人都可以在区域登记表上找到自己的名字,且“所有住在同一村社的人彼此都是村民,使他们不用祖上的名字相称,而以村社名字相呼,即某区的某人”。

这一状况( ) A.体现了雅典法律的健全B.取消了公民的等级划分C.打破了城邦封闭的状态D.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力量4.[2022·湖南怀化三模]雅典时期偶尔出现过这样的恶性事件:在未经详细调查的情况下,公民大会就给被指控者定罪,当真相大白时,被指控者被证明无罪却早已被处以刑罚甚至失去生命。

这表明当时的雅典( )A.公民大会有司法权B.社会治安亟待改善C.民主政治存在弊端D.公民权利已然失控5.[2022·武威市一模]罗马共和国早期,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操控在贵族法官手里。

贵族法官利用这项权力为贵族谋利益。

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长期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诞生。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a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a

古希腊政治文明对后世影响
01
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影响
古希腊政治文明为后世西方政治制度提供了重要借鉴,如代议制、选举
制等。
02 03
对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古希腊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源头之一,对后世产生了 深远影响。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等著作至 今仍具有重要价值。
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治理新模式探索
全球化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分析全球化对国家主权、政治体制、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影响,探讨国家治理面临的新挑战 。
国家治理新模式探索
介绍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治理的新模式,如全球治理、区域治理、网络治理等,分析其特点 和发展趋势。
国家治理新模式实践
以欧盟、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为例,探讨国家治理新模式的实践效果及启示。
王权的加强过程
在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王权逐渐得到加强,国王通过各种手段削 弱贵族和教会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绝对主义王权的出现
在一些国家,如法国和西班牙,出现了绝对主义王权,国王成为国 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绝对权力。
中世纪西欧封建国家发展特点
封建割据与分裂
中世纪西欧封建国家长期处于封建割据和分裂状态,缺乏 统一的中央政权。
特点
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对议会负责 ;政党政治逐渐形成,两党制成为英国政治重要特征。
美国民主共和制实践及三权分立原则
实践
美国独立战争后,通过1787年宪 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实行联邦 制、总统制和三权分立原则。
三权分立原则
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 统,司法权属于联邦法院。三者 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有效防止 了权力滥用。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三部分世界史专题12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课件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三部分世界史专题12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课件

教学课件资料精选
5
线索
精品
教学课件资料精选
6
线索 1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1.英国君主立宪制 (1)前提与标志:1688 年的“光荣革命”与 1689 年《权 利法案》的颁布。 (2)主要发展阶段与内容 ①英国的有限君主制度起源于 13 世纪的《大宪章》和 议会制度。
精品
教学课件资料精选
精品
教学课件资料精选
18
3.全面理解西方民主政治中的分权制衡原则 (1)内涵:分权制衡是近现代西方国家普遍运用在政治体 制和其他国家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法理;制衡学说源于分权思 想,本质是权力约束权力。其中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是西方分权制衡的基本原则。 (2)形成:分权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深受欧洲启蒙 思想家的影响,最终形成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近代资产 阶级革命的产物。
精品
教学课件资料精选
11
(5)评价:进步性:①有效防止专制独裁的出现,保持政 局的稳定,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1787 年宪法是世 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为世界资本主义 民主制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局限性:严重的种族与性别歧 视。
精品
教学课件资料精选
12
3.法国共和制 (1)前提:1789 年法国大革命,最终推翻了君主制,但 是共和制与保守派长期反复斗争。 (2)标志:1875 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3)内容: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行政权由总统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可 连选连任。
精品
教学课件资料精选17Fra bibliotek2.英、美两国的制度创新 (1)英国:通过立法,实现了国家权力重心的转移,议会 的权力大幅提高,形成了对王权的有效约束;在议会内部形 成初步的权力分割和制衡机制,这包括两院制的沿袭、政党 的分立;对个人自由的保护和尊重,包括对言论出版自由的 肯定和对人身自由的保护。 (2)美国: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特点是权力制衡。权力制 衡一方面表现为中央机构之间的三权分立,另一方面表现为 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之间权力的分权制衡。在中央与地方权 力分配的某些方面,联邦政府的权力有扩大趋势。

2016年高考历史复习题:考向1 东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与差异 含答案

2016年高考历史复习题:考向1 东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与差异 含答案

考向1 东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与差异一、选择题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

”“列强”的做法()A.加强了中央集权B.维护了宗法制度C.导致分封制崩溃D.促使了礼崩乐坏2.下表文献史料,判断它们可以用来辅证哪方面的研究的可能性最大()A.诸侯国之间的征伐不断的战争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郡县行政制度C.西周后期宗法制下的分封关系D.当时出现国家统一的政治趋势3.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完成于汉武。

”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A. 确立皇帝制度B.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C. 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D. 从世官制到军功爵制4.“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它”是指()A.三公九卿制B.中外朝制度C.三省六部制D.中书省制度5.梁启超曾说:“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所谓“汉朝的革命”主要是指()A.“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B.血缘国家到地域国家的转变C.世卿世禄到选贤举能的转变D.分裂割据到中央集权的转变6.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来、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

这种民主形式指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B.政协会议C.民族区域自治D.村民自治7.“虽然说这种民主对于古代雅典是一种必然,但对于整个世界历史却是偶发性的个案,也就没有多么重大的实际推广价值。

”这一评价旨在()A.肯定雅典民主的开创性B.强调雅典民主的具体性C.揭示雅典民主的普适性D.剖析雅典民主的阶级性8.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

浙江省临安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文明专题

浙江省临安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文明专题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文明一、复习X围:必修一专题一、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国古代政治家二、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包含三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1、原始社会:距今约170年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1世纪2、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

国体是奴隶主贵族专政,政体是分封制。

(1)夏朝:奴隶制建立(2)商朝:奴隶制发展(3)西周(前11世纪- 8世纪):强盛(4)春秋:奴隶制衰亡3、封建社会:前475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

国体是封建地主阶级专政,政体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战国(前475—前221年):封建制度形成(2)秦汉(前221--220):封建社会大一统(3)魏晋南北朝: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4)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5)宋、元:民族融合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6)明清(鸦片战争前)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三、重点概念阐释 1、分封制与宗法制 (1)异同点475B.C1840年朝 军机处 文4、古代中国文明——政治制度演进主要内容 分封制 宗法制世卿世禄制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秦统一 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外朝制度选官制(察举制) 选官制(科举制)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参知政事为副相 三司枢密院废丞相 权分六部 内阁制八股取士1912年封建君主制度结束选官制(九品中正)王位世袭制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地方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刺史制、司隶校尉——州郡县司府县道州县路州县密折制省路府州县(2)在比较中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二者是周王朝的两大政治支柱。

2、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全面认识(一)含义:君主专制是决策方式,中央集权是一种组织方式,两者的结合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君主专制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国家大事由其一人独断。

【原创】(新高考)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九 西方文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演变 教师版

【原创】(新高考)2021届高考二轮精品专题九 西方文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演变 教师版

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其主要内容为民主政治的建立,伯利克里“黄金时代” (2)罗马法,其主要内容为习惯法,成文法,法律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3.启蒙运动4.欧美代议制的确立:(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线索提炼]本专题的线索分为五条:线索一 古希腊民主: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意识;原始直接民主、有限民主、泛滥民主。

线索二 古罗马法律:核心内容: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发展趋势: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影响因素:平民斗争、疆域扩张。

线索三 人文精神:欧洲人的思想先后经历了从神灵到自然再到人类的过程;“人是万物的尺度”揭开了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重视理性、强调知识重要,使人文精神得到升华。

线索四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起源(智者运动)——形成(文艺复兴)——发展(宗教改革)——高峰(启蒙运动)的历程。

不同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具体各不相同。

命题趋势考点清单专题 九 ××西方文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演变线索五英、美、法、德因国情不同,形成了两种政体形式: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但英、德两国的君主立宪制又不尽相同,美、法两国的共和制也各具特色,体现了世界各国政治文明的多元性、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相同的代议制基本特征,即选举、议会立法、权力制约与平衡等。

常规考点一古希腊民主政治一、形成条件1.地理:以海洋为依托,多山、多岛、环海。

2.经济:工商业、海外贸易相对发达。

3.政治: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4.人文: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较高的公民素质。

二、确立过程1.梭伦改革:财产等级民主,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行使部落民主,确立起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伯里克利)改革:公民民主权利的扩大,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一中西方政治文明的演变及差异1.(2014·湖北荆州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成祖在位时,大学士职官的设立,填补了皇帝和帝国官僚体制之间的空白,大学士开始在政策问题上备皇帝顾问,这些措施都没有背离明太祖建国的任何基本制度上的设想;相反的倒是弥补了现存制度的缺陷,它们在发挥新出现的皇帝的内廷助手内阁的职能时制度化了。

这些炙手可热的翰林学士开始成为皇帝的主要顾问和作为皇帝与官僚政制之间的承上启下的人,他们常常和六部主管官员开联席会议审议国事,他们逐渐地左右了外廷的六部,内阁似乎恢复了以前中书省的气象。

——摘自[美]牟复礼《剑桥中国明代史》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

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

1717年之后,英王不再主持并逐渐不参加内阁会议,开始形成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后来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宣告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重要的宪法上的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的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1784年,内阁首相小威廉·庇特试图通过改革内阁来抑制国王乔治三世的个人专制,起先未得到下议院赞同,庇特便解散下议院重新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们的支持,得以继续主持内阁17年。

自此之后,在英国又开创了一个先例:倘若内阁在下议院失去多数议员的信任,它可以解散它,重新选举,如果新议员们对这一内阁表示信任,就可以继续执政,否则就应辞职,而让下议院的多数派去组阁。

——摘自潘润涵《简明世界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内阁制建立的主要政治影响。

比较明朝内阁与前代中书省的权力区别。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光荣革命后近百年英国君主立宪政体演变的主要阶段特征和发展趋势。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朝内阁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主要异同点。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首先抓住材料信息从制度建设和王权强化两方面概括影响;第二小问,从两者的地位、议事决策的方式两方面进行对比。

第(2)问,第一小问,注意把握材料关键信息从行政权转移、国王与内阁关系、内阁与议会关系三方面来概括阶段特征;第二小问,从国王与议会权力的消长来概括趋势。

第(3)问明朝内阁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同点主要从两者的作用上回答;不同点要注意把握两者的最大区别。

答案(1)影响:有效提高中央行政效率;封建专制王权得到强化;形成新的中央行政运行体制并影响后世;埋下宦官专权等腐败政治现象的隐患。

区别:与中书省相比,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与中书省相比,尽管后来内阁首辅具有最后决定权,但各殿阁大学士可参与发表意见,具有合议性质,减少了首辅独裁的机会(如回答内阁制下最后的裁决权一直掌握在君主手中、从未被阁臣所操纵或内阁大学士官职较低等也可)。

(2)特征:由国王掌控行政权到大臣掌握行政权,产生内阁责任制;由国王控制内阁到内阁从属于议会;议会中的下议院对内阁具有否决权和组阁权。

趋势:王权不断衰落,议会权力不断增长(回答由国王拥有至上权力到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也可)。

(3)相同:都在不同程度上起到权力制约和权力均衡的作用(回答都起到提高行政决策和行政事务效率作用也可)。

不同:明朝内阁制是君主权力加强的产物,成为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制度保障,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的过程,就是封建王权不断衰落、议会权力不断增长的过程,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断成长的过程。

2.(2014·浙江五校一模)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内阁制度,下属官员有事题奏,或皇帝颁发诏旨,都是经过层层机构,辗转交送,常常要花费很多时间。

军机处则不然,一切均由大臣和章京通同办理,皇帝有谕,随时奉诏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

——摘自《历史教学》材料二在雅典,公民大会是其最高权力机关,在公民大会上,公民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共同商议城邦大事,最后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

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摘自百度百科材料三“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

……众议院应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一次之议员组成,……合众国的参议院由每州的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

”——摘自《1787年美国宪法》材料四一些公民,不论全体公民中的多数或少数团结在一起,被某种共同情感或利益所驱使,反对其他公民的权利,或者反对社会的永久和集体的利益,造成多数人的暴政。

苏格拉底就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

”——摘自付百平《论雅典民主法制的局限性》(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西方两种制度各自的优势。

并指出二者性质上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雅典公民大会成员和美国国会议员在产生方式上有何差异?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直接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造成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制度缺陷。

(4)为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美国《1787年宪法》遵循了怎样的原则?若总统与国会间就某一法案出现严重分歧,他们将如何依照宪法行使权利?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归纳各自的优势;第二小问是专制与民主的区别。

第(2)问,第一小问,就是民主方式的不同;第二小问,从城邦制国家与联邦制国家等方面分析。

第(3)问,依两段材料归纳。

第(4)问,第一小问,回答出三权分立的原则;第二小问,回答行政权与立法权之间如何相互制约。

答案(1)优势:前者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有助于提高办事效率;后者的民主政治有助于调动公民的政治热情,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决策的独断性。

不同:前者的实质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后者则属于原始的直接民主政治。

(2)差异:雅典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参加公民大会(或采用原始的直接民主制);美国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或采用近代资本主义代议制)。

原因: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而美国是幅员辽阔、人口较多的大国。

(3)分析:公民大会易被野心家煽动和控制,做出盲目决策;抽签选举的参政方式,使素养不同的人都能享有国家的管理权,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4)原则:三权分立,权力制约与平衡。

行使:总统对法案动用否决权,但国会在复议之后若以2/3以上的多数再次通过此法案时,即为有效。

3.(2014·云南昆明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统治,王权逐渐虚设,成为立宪君主。

民选的代表通过议会治理国家,并掌管国家财政。

通过这样一个改造,英国政府变成了一个公司董事会,有产者管理国家,财权与政权高度吻合,一种与资本主义制度之本质相适应的政治形式被创造出来。

这是一次巨大的制度创新,英国从此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卞姗姗《现代化史观与世界近现代史教学》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定宪法,同受治焉。

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

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

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

——康有为《请定宪法开国会折》材料三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

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挥相当的作用。

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绝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政治制度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及其在近代中国的实践,并分析影响其政治主张的因素。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信息“确立了议会统治,王权逐渐虚设”,从国王和议会两方面归纳;第二小问,整合书本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方面分析,从现代化视角出发,着眼于民主政治、工业革命、近代科学形成、自由主义。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以立宪法开国会”概括;第二小问,紧扣君主立宪制主张,梳理与此相关的历史实践;第三小问,结合材料三的提示,内部原因从本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着手,外部原因着眼于英国实践和启蒙思想传播。

答案(1)特点:渐进性,国王权利逐步缩小,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议会权利逐步扩大,确立议会主权。

创新性,在继承英国政治传统的基础上,创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影响:政治方面,奠定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基础,国家政局长期稳定。

经济方面,为资本主义经济稳步发展提供保障,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思想文化方面,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由主义思潮盛行。

(2)主张:君主立宪制。

实践:维新变法运动;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袁世凯复辟帝制等。

因素:中国长期君主专制的历史传统;中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现实国情;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成功实践;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和政治学说传入中国。

4.(2014·甘肃兰州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不列颠国通过“光荣革命”驯服了专制王权,使得议会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威。

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权力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三“民国成立后的二十年是一段令人愁丧的开始。

……中国的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

……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

”——以上均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1)结合史实并根据材料一概述自“光荣革命”至十九世纪中期,大不列颠国是如何用和平渐进之方式来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秦汉及唐朝政治制度的“大变动”分别是指什么?请用明清具体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3)材料三中的旧体制“既已拆卸”指的什么?“不能衔接的新制度”又是指什么?试根据当时的国内和国际形势来分析“拆卸”的背景。

(4)结合上述三段材料,归纳世界历史上政治制度演变所反映的历史趋势。

解析第(1)问,结合思考的时间范围,依据所学知识从《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内阁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等方面回答;第(2)问,依据教材内容回答;第(3)问,根据时间“民国成立后”,依据教材内容理解:“旧体制既已拆卸”是指清王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被推翻;“新制度”是指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背景是指辛亥革命的背景;第(4)问,综合第(1)(2)(3)设问的内在联系即可回答: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