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十 第1讲 新时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活动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十 第1讲 新时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和外交活动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K12课件
2
【阶段特征】
1978年至今,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时期
1.政治: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
法2.经治济国:写经入济宪体法制;改“一革国不E两断v制深a”l化u提,逐a出渐t并i形成o成n功了运社o用n会,l海主y峡义.两市岸场不经断济交体流制和。发对展外。 ith开放As范p围o不s断e.扩S大l,层id次e不s断加fo深r,逐渐.N形E成T了全3.方5位的C对li外e开n放t格P局r。ofile
扩张转向收缩,因此,开始同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②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稳定发展,形成了一种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 三国”为主要原则的新型的国家关系,为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了贡献。
K12课件
15
要点史料探究
研习史料·探究重点
主题 分歧与合作并存——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史料 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Copyright 2004-20知1识1点A的s比p较o和s联e系。Pty Ltd.
K12课件
6
主干知识整合
整合知识·夯实基础
抓主干 一、新时期民主法制的健全与完善
1.法制走向健全 Evaluation only. ith(①1)1A措9s7施8p年o,中se共.十S一l届id三e中s全会fo提r出“.有NE法T可依3,.有5法必C依li,执e法n必t 严P,违ro法file
(2)20世Co纪p90y年r代i:两gh岸t关系2的0新0突4破-。2011 Aspose Pty Ltd.
①20世纪90年代初,两岸分别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 岸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即“九二共识”。 ②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两 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人教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人教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一、.我国古代主要赋税制度的类型:①以人丁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②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③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人亩)二、. 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①初税亩:春秋后期从鲁国开始实行,前提是“私田”的出现。

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实际田亩数征税,鲁国初税亩,承认私田合法,它与齐国“相地而衰征”等新税制的出现,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

②编户制度:主要盛行于两汉,前提是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地主土地私有制。

秦始皇时,让百姓自己申报土地,载于户籍,国家依户籍征发赋税余徭役。

西汉时期,政府把农户的人口、年龄、性别和土地财产等情况都详细登记在户籍上,作为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的根据。

编户农民对封建国家承担的义务有四项:田租、算赋或口赋(人头税)、徭役和兵役,并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③租调制:主要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前提是实行均田制(按人口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

受田农民每年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还必须服徭役、兵役。

这是由当时商品货币关系减弱以及纺织业的兴起所决定的。

④租庸调制:实行于隋至唐中期。

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

隋朝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交纳一定数量的绢来代替服役。

唐朝则取消了庸对年龄限制。

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

⑤两税法:唐朝中后期,为解决财政危机,于780年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关系变化的产物,标志着以人丁为主的课税标准开始改变。

⑥“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神宗于 1069年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其中“募役法” 收取免役钱,限制了地主的特权;“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按亩纳税,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的人口和人口迁移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的人口和人口迁移

清朝康熙年间,四川移民政策:移民入川,五年内不用纳土地税。三藩之乱 平息之后,清政府还宣布,入川移民可以入籍,可应科举。一对夫妇,给水 田三十亩,或旱地五十亩,有可作为丁壮劳力的儿子,再加拨四亩。每户给 银十二两,作为定居的置产费用。
中国古代的人口
人口大迁移
第六次: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闯关东:“关东”原指山海关以东地带,泛指东北各省。明朝以后, 人们把不顾官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迁入现象称作闯关东。 走西口: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 和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下南洋: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末年,福建、广东一带的普通百姓和 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不堪战乱纷纷移居海外。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 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和避难所,因此这种迁徙历史上称 为“下南洋”。
晋朝 “八王之乱”,使得国力大损。到了西晋末年,中原水利 失修,旱灾、蝗灾、疾疫连年不断,加上西方和北方五胡势力 的冲击,引起大规模的移民潮。
中国古代的人口
人口大迁移
第二次:唐朝“安史之乱”时期
约有100万人南迁,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 国人口分布以黄河 流域为重心的格局, 我国南北人口分布 比例第一次达到均 衡。
2019届高三历史复习
中国古代的人口和人口迁移
厦门三中 薛明石羡
中国古代的人口
人口概况
人口数量的不确切性
(1)秦朝~~约2000万。
(2)西汉末年~~5059万,约占世界人口的1/5。
(3)此后至康熙初年~~人口一般都约6000万。 (两宋、明代中期曾达到1亿) (4)康熙初年到鸦片战争~~人口快速发展时期。 (1684年1亿;1762年2亿;1790年3亿;1834年超 4亿。) 历史时期人口数量的史料来源 ① 正史《地理志》 ② 典章制度的专著 ③ 地方志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2 专题8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24讲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模块2 专题8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24讲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

第24讲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及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某某某某高三年级调研测试,33)16、17世纪,英国的封建领主不再愿意将土地出租给农民,而更愿意将其出租给资本家去投资办农场或牧场。

导致这一变化发生的因素有( )A.农村劳动力的增加B.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C.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D.农村土地价格的下降解析:选B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发生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资产阶级实力壮大,特别是经济实力,封建地主当然愿意将土地租给资本家,故选B项;随着圈地运动的开展,农村中的大量劳动力成为雇佣工人,农村劳动力在减少,排除A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是17世纪40年代,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英国的封建领主将土地出租给谁的问题,不涉及土地价格,排除D项。

2.(2019届某某某某三模,33)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X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该历史学家( ) A.否定了航海家的作用B.关注到殖民扩X的内在动力C.意在提高资本家政治地位D.强调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侵略性解析:选B 材料意在说明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否定航海家的作用,故A项错误,B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提高了资本家的政治地位,排除C项;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海外扩X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制度尚未确立,排除D项。

3.(2019届某某某某二模,33)美洲被“发现”后,“谁先到达,便由谁命名”的原则持续了几个世纪,甚至南极洲各地的命名也是如此。

这表明欧洲早期航海活动( ) A.受到人文主义影响B.始终遵循着国际法C.密切洲际文化交流D.抹杀土著的命名权解析:选A 由材料“谁先到达,便由谁命名的原则持续了几个世纪,甚至南极洲各地的命名也是如此”可知是对发现者价值和尊严的肯定,这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故选A项;“始终遵循”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洲际文化交流,排除C项;当时的土著还处于未开化的阶段,排除D项。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资料第09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押题专练)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资料第09讲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押题专练)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资料1.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声明:“共产主义就是要最坚决地打破过去传下来的所有制关系;所以,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坚决地打破过去传下来的各种观念。

”这说明()A.共产主义是最好的生产关系B.过去的所有制从未起过积极作用C.体现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彻底性D.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答案】C2.《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作者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A.阶级斗争学说B.谋求人类解放的目标C.无产阶级政党学说D.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反映出《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是强调谋求人类解放的目标。

3.《共产党宣言》指出:“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这里的“代替”是指()A.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B.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C.新教代替天主教D.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答案】D【解析】结合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的背景推知,无耻的、露骨的剥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剥削代替了封建主义的剥削,D项符合题意。

4.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

……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

”这表明()A.巴黎公社的出现不是必然的B.法国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C.工业革命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D.巴黎公社实行的是无产阶级专政【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只能适合于”和“特殊措施”,这表明巴黎公社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出现是偶然的,故正确答案为A项。

B项错误;C、D两项从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

5.某人生活在1871年4月的巴黎,他有可能经历的现象是()A.他的工资比当时最高领导人的工资还高B.他被任命为巴黎公社委员会委员C.他到资产阶级法庭要求调解邻里纠纷D.他要去朝拜法兰西皇帝【答案】A6.马克思说:“公社的真正秘密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巅峰冲刺专题09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突破含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巅峰冲刺专题09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突破含解析

专题09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高考预测:2019年高考会站在社会转型时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历史传统等方面考查各国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结合各国宪法的特点,考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下不同政体的特点。

再就是西方民主制度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联系考查。

考点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

这说明当时在英国A. 议会无权制裁国王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内容。

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王权受到限制,权力由国王向议会转移,并通过一系列法令的颁布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但议会能否制裁国王显然与题干主旨无关,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

在君主立宪制之下,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安妮女王不经过议会而直接解除辉格党人行政职务的做法违背了君主立宪制下对国王权力的规定,说明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尚未发展完善,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项。

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英国的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这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保留了行政权,安妮女王做法的错误之处主要在于其没有经过议会,并不是对《权利法案》的破坏,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

预测押题1.下图是英国画家乔治·克鲁克香克的名画《彼得卢屠杀》描述的是1819年英国军警在曼彻斯特圣彼得广场镇压数万谋求普选权群众集会的流血惨案。

这说明当时英国A.代议制度有待于完善B.君主立宪制尚未确立C.责任内阁制尚未形成D.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答案】A2.(山西省2018届高三省际名校联考(五)历史试题)下表为不同年代英国主要经济部门的总收入(单位:万英镑)这份资料可以用来研究A. 议会改革的经济背景B. 光荣革命的经济影响C. 工业革命催生世界市场D. 工业革命导致农业巨变【解析】不同年代英国主要经济部门的总收入从1688年到1801年、到1831年,英国农林牧渔、工矿建筑、商业运输和地产房租等都有增长,但是工矿建筑增长最快,所以这可以用来研究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故选A;光荣革命的经济影响应该不会持续一个半世纪,故排除B;工业革命是在1765年开始的,而且它发挥催生世界市场的作用应该是在1840年之后,故排除C;表格中工矿建筑增长要超过农业增长,故D属于以偏概全了,所以排除D。

2019年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试题: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测评正文Word版含答案

2019年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试题: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测评正文Word版含答案

单元小卷(九)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时间/ 45分钟分值/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以下是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大中小型建设项目投资表。

它表明“一五”计划时期()年份投资额(亿元)投资比重(以总额为100%)大中型小型大中型小型1953年34.6855.7638.361.71954年43.8755.2044.355.71955年60.0240.3459.840.21956年85.1270.1654.845.21957年79.1064.2255.244.8“一五”时期302.79285.6851.548.5A.已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小型工业没有得到足够重视C.大中小型工业的投资比重相当D.投资比重向大中型工业倾斜2.“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作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

”这首歌谣()A.最早传唱于20世纪60年代B.反映了农民的土地需求得到满足C.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调整D.表明集体化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3.1958年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目的是“既不能让城市劳动力盲目增加,也不能让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

中国现代户籍制度由此确立。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从长远看,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保障了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实现D.形成了稳定合理的经济结构4.1959年9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市场形势的回顾和展望》的社论,提到“关系民生最大的粮食零售量,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7.9%,比去年下半年增长了30.9%”。

这说明()A.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B.“大跃进”造成中国城市人口猛增C.中国市场经济建设成绩斐然D.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粮食短缺5.1962—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此期间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6讲 走向现代化的改革 专题3 戊戌变法模拟演练 岳麓版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6讲 走向现代化的改革 专题3 戊戌变法模拟演练 岳麓版

第66讲专题三戊戌变法1.如何处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中日两国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 26812616材料一他们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只需要“传统范围内的改革”。

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

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

这部反传统观念的著作将孔子描写成人民权利而不是帝国权力的维护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涩泽荣一(1840~1931)被誉为“日本实业之父”。

他提倡“《论语》加算盘”,强调“要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帮助大家过好日子,就得有钱”,也就是说不能丢开经济来空谈政治。

他又强调“孔子之教与富是一致的,为富不仁是不对的,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

——《涩泽子爵·话论语》(1)就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概述材料一、二的观点,并指出其相似之处。

(2)有西方学者认为:“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请简要评述这一观点。

[答案](1)材料一主张传统范围内的改革,认为对儒家文明进行改造,就可以满足现代化的需要。

材料二主张发展经济的同时倡导儒家伦理,仁义与财富并重。

相似点:传统文化可以和现代化并存。

(2)角度1:西方科学是近代文明的产物,儒家文化是农耕文明的反映,两者对立等。

角度2:西方科学与儒家文明可以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等。

[解析]本题考查中日近代的改革。

第(1)问,“观点”从材料中寻找关键字句进行提炼即可;“相似之处”从材料一、二中找出共性,即传统与现代化并存。

第(2)问是开放性题目,根据理解进行评判分析,但必须观点与论据统一。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 26812617材料一假使我们是那个时代的人,新知识新技术都没有,所能作的仅八股文章,所读过的书仅中国的经史,我们救国方案还不是离不开我们的经典,免不了作些空泛而动听的文章?假使正在这个时候,我们中间出了一个人提出一个伟大的方案,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其文章是我们所佩服的,其论调正合乎我们的胃口,那我们还不拥护他吗?材料二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8单元 第20讲 “十四年抗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通史版一轮复习课件:第8单元 第20讲 “十四年抗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历史解释 1.抗日战争的特点 (1)民族性: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阶层、 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2)双重性:从斗争性质来看,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具有双重性。 (3)两个战场并存: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相 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 (4)以弱胜强: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5)持久性:中国的抗战坚持了十四年,是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较早、结 束最晚的战场。
2.获取材料信息
从材料中找出抗日战争日本失败的原因。
材料 对于日本战败的真正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们意见不一。负责进行战 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毁了。尼米 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 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出人意料地得到负责中国境内空中作战的陈纳德 将军的支持。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这样„„看 来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到
二、全民族抗战 1.抗战初期 (1)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展开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的序幕。 (2)共同抗日: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全 国 军 民 奋起抗战。 (3)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制定 全面抗战 路线,即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 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 日根据地。
2.全民族抗战的具体表现
(1)旗帜: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地域: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
(3)参战:全国各个阶级、阶层。工农兵学商各界各族人民,社会各Leabharlann 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十四 第1讲 俄国十月革命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板块十四 第1讲 俄国十月革命
地(3)区发C的展o革阶p命段y道:r资i路产g。阶ht级民2主0革04命-和2社0会11主义A革s命po(即s二e月P革t命y和L十t月d革.命)
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 (4)斗争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夺取政权。
K12课件
11
3.比较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的异同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K12课件
2
【阶段特征】
20世纪上半叶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现代化模式的 调整与创新是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
1.政治:俄国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
两种社会制度开始并存E、v对al立u。ation only. ith2了.经高A济s度p:集苏o中俄s的(e联.计)开S划l始经i探济d索e体社s制会;f面主o对义r1建92.设9~N道1E9路3T3,年失3的误.经与5济成C大就l危并i机存e,n,美并t国逐罗步P斯r确o福立file
板块十四 E世va界lu现at代io化n 模on式ly的. 创新与调 ith AsCpo整opsy—er.i—Sglh2it0d世e2s0纪0f4初o-r2~02.10N1世ETA纪s3p4.o05s年eC代lPit中eyn期tLtPdr.ofile
K12课件
1
Evaluation only. 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ith Aspos目e标.Slides fo“r面包.、N停E战T”3.5 Cli建e立n社t会主P义rofile
Cop领y导ri者ght 组织性
2004-自2工发0人,没1、1有士纲兵A领spose有组P织布提t,y尔纲有什》准L维为备t克,纲以d党领《.四月

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单元十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30讲 从“战时共产主

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单元十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30讲 从“战时共产主
答案:B
K12课件
28
提升点三 单列视点——斯大林模式的特点、评价及启示 [史料研读]
史料一 “一五”“二五”时期苏联经济增长比较
K12课件
29
史料二 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 体农庄经济制度。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 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 购农庄的产品。1953 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 粮食 13.2%,土豆 7.5%,牛肉 5%。
K12课件
6
(2)意义 ①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②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K12课件
7
3.从 3 大视角理解斯大林模式
工业 建设
经济 体制
农业 建设
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 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K12课件
15
4.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在苏俄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 客观规律,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推动了生产 力的迅速发展,保证了苏俄稳步地向社会主义过渡。
5.苏俄政府采取的新经济政策大大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国际共产主 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提示] 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变化:由直 接过渡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
K12课件
11
史料二 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 民们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 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 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 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 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 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 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江苏专版精选考点提分练(含2018最新模拟题):第60练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江苏专版精选考点提分练(含2018最新模拟题):第60练

1.1598年,汤显祖的《牡丹亭》塑造了不顾生死追求爱情的杜丽娘的经典形象。

约三年后,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借主人翁之口说出“人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这一历史现象能够说明()A.爱情故事是中西方表达思想自由的共同题材B.16世纪末17世纪初中英两国商品经济发达C.戏曲表演是中西方传播人文思想的首要方式D.这一时期中西方文明都出现人性解放的追求2.恩格斯说,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对启蒙主义的“理性王国”来说是一幅讽刺画。

充满希望的启蒙主义知识分子们忍受不了这样的社会现实,强烈的反差令他们失望。

其实,也并不是没有人预感到这种社会现实。

如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就提出了“返回自然”的口号。

而同时文学领域出现了()A.浪漫主义文学B.批判现实主义文学C.魔幻现实主义文学D.印象主义文学3.(海门2017年3月质检,35)在某一历史时期,欧洲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

具有这一创作风格的文学作品()A.通过发掘人类感情世界反对封建制度B.典型再现社会风貌并揭露批判社会罪恶C.表现了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精神危机D.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4.(溧阳2018届第一次质量检测,35)启蒙主义宣示的“价值”和浪漫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想”并未实现,人们必须以新的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并思考自己的命运,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

下列文学作品反映这一思潮的是()A.《巴黎圣母院》B.《寂静的春天》C.《人间喜剧》D.《西风颂》5.有学者在评价一种文学艺术流派时说:“(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抗……不喜欢强烈的激情、主观性和混乱无序……人的精神是镜与灯,它照亮通往真理之路,而不仅仅是反映真理,人的精神天生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实际上能够塑造外部世界。

”与这一文学艺术流派相似的是()A.《蓝色的多瑙河》B.《拾穗者》C.《向日葵》D.《等待戈多》6.“看似快速无序的笔触,贴近生活的选题,瞬间变化的色彩和精致的构图让绘画彻底的从刻板的学院派式风格中解脱出来。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 第5讲 渐进的制度创新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西方政治文明的演进 第5讲 渐进的制度创新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第5讲渐进的制度创新和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考点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教材补充『历史现象』内阁集体负责制内阁责任制是英国宪政的核心制度之一,而内阁集体负责制则是内阁责任制中使内阁(政府)团结一致面对国王、议会和人民的重要机制。

内阁集体负责制加强了首相的政治权力,因为它强调内阁制政府的集体本质特征而不强调内阁成员个人负责。

『史论观点』对“光荣革命”的评价“它(光荣革命)遏止了……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考点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教材补充『社会现象』近代欧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兴起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它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想由理论付诸于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支柱。

[巧学妙用][图示解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易错易混] 英王“统而不治”《权利法案》颁布时英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议会制约。

随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图解历史] 责任内阁制的运转[图示证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图解历史] 国徽体现的政治理念★秃鹰叼着的飘带上书:“合众为一”,体现联邦制原则。

[图示解史] 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自主学习答案]考点一①主权②《权利法案》③法治④行政⑤1721⑥集体⑦议会⑧多数党⑨议会改革⑩民主考点二①邦联②制宪会议③联邦政府④自主权⑤民选⑥主权⑦奴隶制考法1 史料主旨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特点【考题1】(2016·课标全国Ⅰ,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

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答案 B『方法突破』★明立意从英国君主立宪制演变历程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讲义: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 第15讲 Word版含答案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讲义: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 第15讲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15讲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与三民主义一、“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1.原因(1)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

(2)直接原因:鸦片战争的战败,西方坚船利炮的刺激。

(3)主观原因: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2.代表:林则徐、魏源。

3.主张: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4.作用: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二、“中体西用”思想(地主阶级洋务派)1.背景(1)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

(2)清政府内部分裂,出现了洋务派。

2.代表:中央以奕?,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

3.主张(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2)“师夷长技以自强”。

4.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筹划建设近代海军。

5.影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轻巧识记“一、二、二、三”识记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一个层面:学习西方技术。

二个派别:抵抗派、洋务派。

二个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

三点影响:冲击了传统观念;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1.早期维新思想(1)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2)代表:王韬、郑观应等。

(3)主张: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4)局限: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它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

2.康梁维新思想(1)背景:政治上,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严重;经济上,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两极格局下的世界第37讲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两极格局下的世界第37讲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19届⾼考历史⼀轮复习第⼗五单元两极格局下的世界第37讲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第37讲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阶段特征⼆战后⾄20世纪90年代初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也是世界联系进⼀步加强的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了深刻变化,整体世界不断发展。

政治上: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战后初期,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形成;20世纪六七⼗年代,欧共体、⽇本、不结盟运动等新兴⼒量崛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伴随着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经济上:两种模式借鉴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另⼀⽅⾯,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市场的作⽤不断加强;同时,世界市场向纵深⽅向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科技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第三次科技⾰命极⼤地推动了⽣产⼒发展,改变了⼈们的⽣产和⽣活⽅式。

20世纪末,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类进⼊信息时代。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冷战1.背景(1)基础框架:雅尔塔体系以美、苏为主导,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世界主要国家实⼒的变化①西欧和⽇本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②苏联实⼒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增⼤。

(3)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盾⽇益加剧。

2.含义:以美国为⾸的西⽅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切敌对⾏动。

3.开始: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

4.表现5.影响(1)世界局势紧张,全⾯“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

(2)美苏未发⽣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战的爆发。

6.“冷战”影响下的国际关系(1)德国的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持下先后成⽴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2)朝鲜战争①美苏分区占领朝鲜半岛,建⽴了⼤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民共和国。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2讲 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的抗争学案 新人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第12讲 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的抗争学案 新人

第12讲列强侵华与中国军民的抗争阶段特征总体特征:从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爆发(1840~1912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逐步形成并日益加深时期,是中国近代化起步并日益发展时期。

政治上: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清朝中央机构日益半殖民地化,并开展新政、预备立宪和教育改革等自保活动。

农民阶级先后发动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给中外反动势力沉重打击。

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失败后,民主革命日益成为救国的重要选项。

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动。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洋务派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了初步发展。

中国经济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思想上:封建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猛烈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中体西用思想、维新改良思想、三民主义相继产生。

社会生活上: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社会习俗、交通、通讯、大众传媒手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鸦片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①18世纪中后期,英、法、美等国相继开展工业革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

②清朝政治腐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2)直接原因林则徐在虎门销烟,英国借端发动侵略战争。

2.过程(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

(2)扩大: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清军将领海龄等抗英殉国。

(3)结束:1842年8月,英军入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3.结果: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及附件(1)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

(2)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3)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4.影响(1)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板块十四 俄国十月革命Word版含解析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板块十四 俄国十月革命Word版含解析

板块十四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中期第1讲俄国十月革命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2017·广东梅州一模)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推翻专制统治B.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解析:B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二月革命后“群众的迫切需要”不再是要求推翻专制统治,而是“和平”与“面包”,临时政府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故B项正确。

2.下表为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更迭表,据表可知( )A.两个政权并存是俄国临时政府更换频繁的原因B.布尔什维克党主张暴力革命导致临时政府更换频繁C.临时政府不能有效应对当时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D.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不会下台解析:C 材料反映了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更替频繁,说明临时政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得不到苏维埃的支持,苏维埃代表人民的利益,C项正确,A项错误。

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主张和平夺权,B项错误。

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下台的原因是不能代表人民的利益,得不到广泛支持,没有十月革命,照样会下台,D项错误。

3.在某次会议上,有代表提出俄国没有一个政党愿意夺取政权,列宁即席反驳道:“有的!任何一个政党都不会放弃这样做,我们的党也一样,它随时都准备夺取全部政权。

”这一会议的背景是( )A.罗曼诺夫王朝腐朽反动的统治B.《四月提纲》明确了继续革命的任务C.七月事件促使斗争策略的改变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解析:B 材料反映了列宁对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任务要求的转变,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及“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B项正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第2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第7讲英国君主立宪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第2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第7讲英国君主立宪制

第7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选择题1.(2019届四川乐山一模)1688年11月荷兰执政威廉率领远征军登陆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出逃。

议会通过了詹姆士二世“退位”的决议,正式立威廉为国王,玛丽为女王。

此举意味着英国( )A.国王彻底丧失统治权B.法权至上时代来临C.责任内阁制正式确立D.君主制度从此结束解析:选B 光荣革命后国王仍旧有行政大权,并未彻底丧失统治权,故A项错误;1688年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决议实现政权和平转移,确立王在法下原则,故B项正确;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确立,故C项错误;光荣革命立威廉为国王,说明英国依旧实行君主制度,故D项错误。

2.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大部分辉格党人放弃运用契约理论、天赋人权或者人民主权这些激进观念为革命合理性做出辩护。

相反,认为光荣革命是对宪政传统的恢复。

这表明在当时英国( )A.政治合法性受历史传统影响B.光荣革命成果受到挑战C.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D.政治生活缺乏理性精神解析:选 A 据材料“认为光荣革命是对宪政传统的恢复”可知,英国确立民主政体受到传统宪政的影响,故A项正确;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巩固了革命成果,故B项错误;据材料“对宪政传统的恢复”,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的宪政传统是限制王权,这说明立宪政体阻止了国王专权,故C项错误;政治生活的理性是反对国王和教会,材料“对宪政传统的恢复”体现了对国王权力的限制,是理性的体现,故D项错误。

3.(2020届安徽“皖南八校”摸底)英国的宪政体制从根本上解决了民族国家政府建构问题——现在是“议会中的国王”,而不再是王朝政府时“单独的国王”。

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国王的权力开始受到限制B.议会与国王组成新政府C.议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D.国王仅保留了形式权力解析:选C 在光荣革命之前,英国国王的权力就受到了限制,A项中“开始”的说法错误,故错误;B项与史实不符,故错误;通过题干“现在是‘议会中的国王’,而不再是王朝政府时‘单独的国王’”,可知在英国宪政政体之下国家的主权由国王转移到了议会,即议会在国家政权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故C项正确;在《权利法案》颁布之后,国王还是有一定行政权的,其权力是逐步被缩小的,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担任第一任首相,国王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统而不治”,故D项错误。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教师用书:考点24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教师用书:考点24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考点二十四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对应学生用书P104)一、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时间:甲午战争后到一战前。

2.原因(1)甲午战争后,列强大量输出__资本__,增加商品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2)受民族危机刺激,“设厂自救”、“__实业救国__”兴起。

(3)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3.表现:张謇的大生纱厂,荣宗敬、荣德生创办的保兴面粉厂,__周学熙__创办的启新洋灰公司等。

4.意义(1)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气息。

(2)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1)原因: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辛亥革命为__民族工业__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促进作用。

(2)表现:①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的速度和规模空前。

②发展最快的工业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③重工业也有一定增长。

(3)特征:①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未形成独立完整的__工业体系__。

②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③传统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

(4)结果:一战后,__帝国主义列强__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

[易错提醒]正确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放松对华侵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不等于所有列强都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这一时期,美国和日本利用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机会加紧对华侵略,日本还一度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

2.国民党统治前期(1)原因:①国民政府开展“__国民经济建设运动__”,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交通运输业。

②反帝爱国运动的发展,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③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__币制改革__”。

(2)表现: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苏格拉底
1、主要观点:
(1)“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 探讨人本身(人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
(2)知识即美德 ①强调知识的作用,有知致善,无知致恶。 ②知德合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 “善”的认识。
2、内涵: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核心:肯定人、人性和人的价值
我追求
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 公元前5世纪 智者运动 →人文精神的起源
• 公元14-17世纪 文艺复兴 →人文精神的复兴
• 公元17-18世纪 启蒙运动 →人文精神的发展
成熟

核心:肯定人、人性和人的价值


首先是肯定人,强调人的尊严
我探第二是强调理性,开始追求真理和科学探索
含 要以人为标准、为尺度来考查、衡量 义 一切事物。

普罗塔哥拉 价 Protagoras 智者学派
1.人是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 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积 极 2.用人取代神作为判断是非善
恶的标准,具有反传统的意义。
3.反映了希腊民主政治的需求。
消 极
倾向于主观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智者学派言论的特点:
2016届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专题六 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2020/6/20
导入
古希腊创造了民主制度,诞生了 人文精神,以及后来由罗马人在 希腊人的文化和理性思维基础之 上建立起来的法制原则,正是这 些,构成了现代西方文明的核心 。
概念解读
人文精神
• 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 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广义指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
• 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强调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以人为 归宿的精神,关心人及人价值和尊严的一种思想态度。
• 广义上的人文精神,指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其基本内涵 为人性(指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 理性(指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和超越性(指对生 活意义的追求)。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是智者、“智者运 动”?该运动出现的主要原因?
原智因者(:背指景专)门: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政治:民主制度发达,平民政治地位提高
智经济者:运工动商:指业大发展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古希腊兴 起思想的文关化心:与个人人类主自义身的成密长切相关问题的运动。
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
1、否定神灵, 强调人的价值 和作用。
2、关注政治、 关注人与人,人 与社会的问题。
3、否定权威, 追求人与人的平 等。
4、注重实利, 关注对人的教育
课堂演练
(2012•浙江文综•T12)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
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
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 狭义的人文精神,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主张以人为 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 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张扬人的理性, 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 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 世生活等思想。
• 材料二 既然道德是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那 么,知识是可教的,德行也是可教的。……必 须经过一系列的引导、启发,也就是教育…… 把别人先天就有的,潜在的知识或德性诱发出 来,引导人们走向知识和美德。通过传授知识、 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道德的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苏格拉底什么观点? (2)苏格拉底认为完善一个人美德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对于你有何启示?
怀疑神灵、否认权威、批判传统,敢于 创新。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注重 实利、人的本性不可违、尊严和价值至 高无上、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是对人有 利和符合人性、人是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热衷认识社会政治法律、与世界共处、 解决日常问题、参与政治生活
奴隶制不合人性、追求所有人“平等”
角色——教师,任务——收取学费,教 育能言善辩的好公民参与政治。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课堂演练
柏拉图把智者斥为“批发或零售精神食粮的商人”, 智者学派为什么会遭到柏拉图的批评和斥责?
提示:智者学派虽然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 了人的地位和作用,但也过分强调了人类智慧活 动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因而偏离了人的核心价值。

第三是强调超越性,就是超越人生,追求生命的意义
我追求
公元前8、9世纪的希腊第神1话1课时代希,腊人先们哲称的宙精斯神是觉醒 众神之王,人类之王,人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宙斯
雄伟的古希腊宙斯神殿遗址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公元前7世纪以前希腊人的自然观: 神主宰一切
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一个 长着狮子躯干、女人头面的 有翼怪兽。坐在忒拜城附近 的悬崖上,向过路人出一个 谜语:“什么东西早晨用四 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 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 如果路人猜错,就被害死。 俄狄浦斯猜中了谜底是人, 斯芬克斯羞惭跳崖而死。
这则古希腊神话故事折射了古希腊对“人”自身的 思考。请思考:古希腊关注的对象有什么变化?
由“自然”转向“自我”, 由“神本”转向“人本” 。
探究一:智者运动
公元前5世纪,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繁荣的时代。公 民会议和陪审法庭上,人们常常要辩护,发表意见。 由于社会需要,出现了一批“教授智慧的教师”,即 智者,他们向人传授说话的艺术和争辩的艺术。他们 自命为能够使人智慧的智慧教师,因此获得“智者 “的名称。——《西方思想史》
二、苏格拉底
①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②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以上言论,表明苏格拉底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什么?
“认识你自己”——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

“认识你自己” ,是对人的价值的思考,体现了 对理性的尊崇、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对道德的重 视,丰富了人文主义的内涵。
二、苏格拉底
• 材料一 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 具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 是恶,才能趋善避恶。因此“美德即知识”或 “知识即美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