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训练:专题八第3课上枢密韩太尉书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精学精练:游记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精学精练:游记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解析

[基础巩固层]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①则或.咎其欲出者或:或许②何可胜.道也哉胜:尽③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④其文漫.灭漫:潦草不清⑤独其为文犹可识.识:辨认⑥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尽,走到尽头⑦有怠.而欲出者怠:怠慢⑧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非常A.①②③⑧B.②④⑤⑦C.①④⑦⑧D.③⑤⑥⑧【解析】①有的人;④模糊;⑦懒惰无力;⑧尽,这里是尽情享受。

【答案】 C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此余之所得.也B.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C.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而乐亦无穷.也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解析】A项,得:能够/心得体会。

B项,文:文字。

C项,穷:走到尽头/尽。

D项,至:到达的游客/到达。

【答案】 B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何可胜.道也哉A.日出江花红胜.火B.予观夫巴陵胜.状C.二战而一胜.一负D.举不胜.举【解析】例句与D项都作“尽”讲。

A项,“胜过”“超过”;B项,“优美的”;C项,“胜利”。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B.⎩⎨⎧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D.⎩⎨⎧夫夷以.近,则游者众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解析】 A 项,其:代词,我们/代词,那。

B 项,于:介词,对/介词,在。

C 项,两个“之”都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 项,以:连词,表并列,而/介词,表原因。

【答案】 C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于是予有叹.焉 B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C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 .火尚足以明.也 【解析】 B 项,名词作状语。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精学精练:秦议 教战守策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新同步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精学精练:秦议 教战守策 Word版含解析

[基础巩固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果:究竟B.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乘:趁着,趁(机)C.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渐:事物的苗头D.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邀:邀功【解析】C项,渐:逐渐,缓进。

【答案】 C2.下面的句子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B.天下之势,譬如一身C.此疾之所由生也D.虽有小恐,然孰与夫一旦之危哉【解析】A项,“顿”同“钝”。

【答案】 A3.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以为天下之知战者.,惟我而已B.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不先于.我,则先于彼C.使之能逸而.能劳/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D.教以.行阵之节/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解析】A项,者:定语后置的标志/……的人。

B项,于:介词,由于/介词,从。

C项,而:表并列的连词。

D项,以:介词,把/介词,按照。

【答案】 C4.下面两句中不都含有名词作状语现象的一项是()A.四方之民,兽奔鸟窜/常以身翼蔽沛公B.吾得兄事之/人皆得以隶使之C.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日削月割,以趋于亡D.骊山北构而西折/而后乃今将图南【解析】A项,兽、鸟、翼,名词作状语,表比喻。

B项,兄、隶,名词作状语,表态度。

C项,日、月,名词作状语,表时间。

D项,北、西,名词用作状语,表方向;南,名词用作动词,向南飞。

【答案】 D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A.盖尝试..论之B.一旦出身..而蹈死地C.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D.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解析】A项,尝试:古义,曾经试着/今义,试,试验。

B项,出身:古义,投入、献身/今义,个人早期的经历或由家庭经济情况所决定的身份。

C项,暴露:古义,在野外劳动/今义,显露出来。

【答案】 D6.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庶人之在官者A. 战者必然之势也B. 役民之司盗者C. 教以行阵之节D.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解析】B项,与例句都是定语后置句。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专题九第3课方山子传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专题九第3课方山子传

第3课 *方山子传1.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小龙吟》2.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八声甘州》3.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喜迁莺》4.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黄州定院寓居作》5.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临江仙·夜归临皋》一、字词积累1.通假字①前十有九年 通“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②犹见于眉间 通“现”,显现③往往阳狂垢污 同“佯”,假装④方山子傥见之与 通“倘”,或许,可能2.一词多义(1)慕{①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 动词,仰慕②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动词,思慕③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动词,羡慕)(2)闻{①不与世相闻 动词,交往②今已显闻 名词,名声,名望③余闻光、黄间多异人 动词,听说④愿以闻于官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见⑤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动词,听到,听见⑥以勇气闻于诸侯 动词,闻名,出名⑦久而不闻其香 动词,嗅到)(3)等{①与公侯等 动词,等同,相类似②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 名词,次序,等级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形容词,相同,同样,一样④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助词,类,辈。

用在名词之后,表示多数或列举未尽)(4)因{①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副词,趁机②于今无会因 名词,机会③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动词,经,由,通过④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动词,依,随着⑤蒙故业,因遗策 动词,因袭,沿袭⑥因利乘便 介词,趁着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连词,因而)(5)然{①然终不遇 连词,可是,但是②方山子亦矍然 助词,……的样子③吴广以为然 形容词,表肯定,对的④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⑤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连词,表转折,但是,可是,然而)(6)焉{①过岐亭,适见焉 代词,他②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相当于“乃”“则”“就”③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两个都是兼词,于此,在这里,在那里)3.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①名词作状语岁得帛千匹 每年②名词的意动用法闾里之侠皆宗之 以……为宗,尊崇(2)动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 使……跟从(3)形容词的活用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亦足以富乐 使……富足享乐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余既耸然异之 以……为奇4.古今异义①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古义:妻子和儿女。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模块测评(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模块测评(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视角下的“大”能量彭榕网络谣言是在网络这一特定的环境下,网络使用实体以特定方式传播的对网民感兴趣的事务、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解释。

也有学者认为,网络谣言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由此可见,网络谣言是基于网民通过网络对某一事件表达立场、观点,并传递事件本身的信息(非全面也非客观),网络谣言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也并非完全与事实真相相悖,只是未经证实的一种舆论形态。

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并非都经过求证,也不排除个别人通过微博恶意传播虚假信息和言论,以达到制造舆论焦点的目的。

绝大部分微博博主都来自社会底层,与传播新闻媒体、主流门户网站的从业人员不同,他们很少带有预设立场和功利性,但也缺少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理性思维,微博博主发布信息更多是率性而为,其优势与不足都是显而易见的。

绝大多数微博博主身上的“民粹主义”倾向更加明显,且往往以弱者面孔出现。

在平民话语权得到伸张的今天,“有话要说”的人越来越多,“屌丝”声讨“X二代”、官员腐败等能得到诸多网民的回应与关注,但往往很少有人去确认这些信息本身真实与否。

这些现象都在客观上促进了谣言的产生和扩散。

基于信任人际群体的传播特征。

微博传播信息基本遵循博主发布信息,粉丝接收信息,并进行下一轮次传播这一规律,微博传播信息一般情况下是基于信任的人际群体。

而信息在信任的人际群体里传播时一般会呈现出传播者不过多考虑信息的真伪而直接进行下一轮次传播的现象。

这种基于信任群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就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插上了翅膀。

谣言酿成公共危机事件。

网络谣言一旦产生,就会借助互联网这样开放的平台呈“爆炸式”的扩散,大量的网民和普通民众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接触到谣言信息。

此时,有的民众会出于不同目的或相信或半信半疑,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民众的实际行动又反过来印证着谣言,从而引发谣言在更大范围的传播。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训练:专题一第3课朋党论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训练:专题一第3课朋党论

一、基础过关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暂相党引以为朋者 以为:作为B.而周用以兴用以:用来C.更相称美,更相推让称美:赞美D.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异心:不同心解析:选B。

用以:因而。

2.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臣闻朋党之说B.自古有之C.此自然之理也D.此君子之朋也解析:选B。

B为代词,其余为助词,的。

3.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的是( )例:古之人不余欺也A.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B.此君子之朋也C.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D.吾其何择哉解析:选D。

是宾语前置句。

A.一般陈述句;B.判断句;C.定语后置句。

4.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目为党人B.素善留候张良C.苍山负雪,明烛天南D.驴不胜怒,蹄之解析:选B。

善:形容词作动词,与……交好;其余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

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

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

此君子之朋也。

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

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

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

”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训练:专题二第1课进学解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训练:专题二第1课进学解 Word版含解析

一、基础过关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玉札.(zhá)纂.言(zuǎn)补苴罅..漏(jū xià)B.继晷.(ɡuǐ) 幽眇.(miǎo) 佶.屈聱.牙(jié áo)C.纡.余(yū) 瑕疵.(cī) 跋.前踬.后(bá zhì)D.崇庳.(bēi) 卓荦.(luò) 岁靡廪..粟(mílǐn)解析:选B。

佶读jí。

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行成于思毁于随.(因循随俗)B.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行列)C.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走路)D.记事者必提其要.(重要的,纲领)解析:选C。

读hánɡ,道路。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贪多务.得内立法度,务.耕织B.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C.长通于方.,左右具宜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D.然而公不见.信于人宰臣不见.斥解析:选B。

B.侍奉;A.追求/从事;C.礼法/治国方术;D.表被动/指对自己怎样。

4.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情况与其他各句不.一样的是()A.月费俸钱,岁靡廪粟B.补苴罅漏C.名一艺者无不庸D.踵常途之促促解析:选A。

A.“月”“岁”是名词作状语;B.苴;C.名;D.踵,都是名词作动词。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选段,完成问题。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

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抵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

沉浸..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

苏教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全册完整课件

苏教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全册完整课件

苏教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 散文选读全册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28页 0087页 0119页 0205页 0245页 0274页 0333页 0366页 0422页 0536页 0680页 0694页 0744页 0758页 0772页 0842页
辩论 *桐叶封弟辩 留侯论 进学解 *日喻 *丰乐亭记 越州赵公救灾记 游记 游褒禅山记 书序 《伶官传》序 赠序 送董邵南序 奏议 教战守策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上枢密韩太尉书
辩论
苏教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 文选读全册完整课件
原毁
苏教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 文选读全册完整课件
*桐叶封弟辩
苏教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 文选读全册完整课件
*朋党论
苏教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 文选读全册完整课件
苏教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 文选读全册完整课件
*日喻
苏教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 文选读全册完整课件
杂记
苏教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 文选读全册完整课件
留侯论
苏教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 文选读全册完整课件
杂说
苏教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 文选读全册完整课件
进学解
苏教版高三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 文选读全册完整课件
*名二子说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讲义:专题三 第8课 丰乐亭记(自读课)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讲义:专题三 第8课 丰乐亭记(自读课) Word版含答案

古人将以“记”名篇的文章称为“杂记体”。

杂记的内容很复杂,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记亭台名胜这类记文以某些历史名胜或建筑物为描写对象,篇幅短小,表现方式也较为自由,在形象生动地记叙的同时或发表议论,或借题发挥,或抒写情怀,将写景、状物、议论、抒情有机地融为一体,体现了很强的思想性和文学性。

《丰乐亭记》属于台阁名胜记。

二、记书画器物这类记文一般篇幅短小,其内容有两大类,一类是以书画的内容及艺术特点为记述对象;一类是以某些物件的形状、特点和制作工艺为记述对象。

在写法上,这类文章有的偏重于记述、描写,有的则是由记述而生发开去,借此怀人或抒发感慨,议论事理。

《木假山记》属于书画器物记。

三、人事杂记人事杂记以记人叙事为主,其中部分记文以“志”名篇,这里的“志”与“记”同义。

人事杂记文与其他记文相比,在内容和写法上更显得丰富多彩。

南宋之前,这类记文往往重视记人叙事的周详和声色的描绘。

南宋之后,人事杂记的数量增多,而且多在记人叙事的同时寄寓感慨、抒发情怀、针砭时弊,其思想性和感情色彩大大增强。

《越州赵公救灾记》就属于这种体裁。

除了以上三种还有记游山玩水类文章,如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等。

明代吴讷在《文章辨体序说》中称“大抵‘记’者,盖所以备不忘”,即目的就是以备忘记。

“杂记”在表达方式上多种多样,有的重记叙,有的重议论,有的重抒情,有的重描写。

宋代“杂记”在结构和立意上都更趋成熟和完善,宋人善于在所记事物中概括抽象出关乎社会人生的大道理,言近旨远,多有寄托。

因此,宋代散文有强烈的主体精神、个性化的性情感受和深邃的哲思意蕴。

第8课丰乐亭记(自读课)走近作者欧阳修(见《朋党论》)相关背景本文作于庆历六年(1046),欧阳修40岁,在滁州任上。

庆历五年春,朝廷大臣杜衍、范仲淹、韩琦、富弼等,因行“新政”触犯保守势力的旧官僚,因此被斥为“朋党”而相继罢去。

这时,任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的欧阳修上书极谏:“夫正士在朝,群邪所忘,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训练:专题九第3课方山子传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训练:专题九第3课方山子传 Word版含解析

一、基础过关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慕:仰慕。

B.然终不遇.遇:对待。

C.见其所著.帽著:戴。

D.因.谓之方山子因:于是。

解析:选B。

“遇”解释为“机会”。

2.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B.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C.蹑履相逢迎..D.仆以口语..遭遇此祸解析:选A。

B.古义:遗制。

今义:去世后留下的照片。

C.古义:迎接。

今义:奉承。

D.古义:说话。

今义:谈话时使用的语言。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使从事于期间,今已显闻.B.余既耸然异.之余闻光、黄间多异.人C.环堵萧然.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D.使.从事于期间使.骑逐而射之,不获解析:选C。

C.都是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A.交往/出名;B.对……感到奇怪/与众不同的;D.假使/让,叫。

4.下列句子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B.余谪居于黄C.往往阳狂垢污D.庵居蔬食,不与世闻解析:选C。

阳,同“佯”,假装。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方山子传[宋]苏轼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注]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至此者。

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而妻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专题二第1课进学解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专题二第1课进学解 Word版含解析

[专题概说]本专题共有三篇文章。

《进学解》是作者的感叹怀才不遇、自抒愤懑之作。

《名二子说》表达对爱子的劝诫与勉励。

《日喻》阐述了作者的内心感悟和思想感受。

《进学解》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先生解释,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的牢骚,字里行间饱含抑郁,也反映了对社会的批判。

文中不少成语、名句值得细细品味。

《名二子说》这篇文章苏洵通过对为二子命名的解说,说明了苏轼、苏辙两兄弟不同的性格特征,对他们的一生做了十分准确的预言,表现了对儿子的担心和希望。

《日喻》运用两个内容相近但又有连续性、发展性的寓言故事构成富有变化的结构,使寓言的主旨更趋深入,丝丝入扣,环环相接,体现了苏轼在散文创作方面的创新精神。

第1课进学解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2.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进学解》3.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山石》4.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山石》5.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一、字词积累1.字音爬罗剔.(tī)抉.(jué)纂.(zuǎn)言继晷.(ɡuǐ)补苴.(jū)罅.(xià)漏幽眇.(miǎo) ·(nónɡ)郁佶.(jí)屈聱.(áo)牙 正而葩.(pā) 闳.(hón ɡ)其中 跋.(bá)前踬.(zhì)后 何裨.(bì) 侏.(zhū)儒.(rú) 岁靡.(mí)廪.(lǐn )粟 纡.(yū)余 卓荦.(luò) 玉札.(zhá) 崇庳.(bēi ) 瑕疵.(cī) 訾.(zī) 2.通假字①登崇畯.良 畯,同“俊”,优秀 ②校.短量长 校,同“较”,比较 ③冗不见.治 见,同“现”,表现 ④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 繇,同“由”,遵循 ⑤若夫商财贿之有亡.亡,同“无”,没有 ⑥计班资之崇庳.庳,同“卑”,低下 3.一词多义(1)具⎩⎪⎨⎪⎧①治具.毕张 名词,工具②左右具.宜 副词,都,全③故人具.鸡黍 动词,准备饭食或酒席④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动词,准备,备办 (2)行⎩⎪⎨⎪⎧①行.成于思毁于随 名词,德行②卒老于行.名词,道路 (3)披⎩⎪⎨⎪⎧①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动词,翻阅②披.草而坐 动词,分开③披.心腹,见情素 动词,剖开,披露④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 动词,披上,穿上 (4)方⎩⎪⎨⎪⎧①长通于方. 名词,礼法②宰相之方.也 名词,治国方术③有朋自远方.来 名词,地方④今齐地方.千里 名词,方圆⑤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形容词,方正,正直⑥方.急时,不及召下兵 介词,当……时(5)竟⎩⎪⎨⎪⎧①竟.死何裨 动词,完毕,终了②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副词,竟然③何竟.日默默在此 形容词,全,整④道竟.何为邪 副词,究竟 (6)要⎩⎪⎨⎪⎧①言虽多而不要.其中 动词,求,要yāo ②记事者必提其要. 名词,纲要③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动词,总归,总括④张良出,要.项伯 动词,同“邀”,邀请 (7)于⎩⎪⎨⎪⎧①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不译②有笑于.列者曰 介词,在③私不见助于.友 介词,被动句中引出动作发出者④逃谗于.楚 动词,到 4.词类活用①国子先生晨.入太学 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②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 名词作状语,每月 ③补苴.罅漏 名词活用作动词,填补 ④踵.常途之促促 名词活用作动词,走,跟随 ⑤细大..不捐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小的事物;大的事物 ⑥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形容词作名词,凶险邪恶的人; 优秀的人⑦乘马从.徒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 ⑧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止;使……回⑨名.一艺者无不庸 名词作动词,名一艺,指能治一种 经书5.古今异义①作为..文章 古义:写作成。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专题八第2课答司马谏议书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学案:专题八第2课答司马谏议书

第2课 *答司马谏议书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2.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

——《千秋岁引》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元日》5.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一、字词积累1.字音强聒(ɡuō) 壬(rén)人胥(xū)怨者膏(ɡāo)泽怨谤(bànɡ)会晤(wù)重(chónɡ)念卤(lǔ)莽2.通假字①于反复不宜卤莽 通“鲁”,粗野②不复一一自辨 通“辩”,辩解3.一词多义(1)恤{①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动词,担忧,忧虑②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 动词,体恤,爱怜)(2)度{①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名词,法令,计划②度义而后动 动词,估量,考虑③宁信度,无自信也 名词,计量长短的标准④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名词,制度⑤春风不度玉门关 动词,过⑥崔九堂前几度闻 量词,次,回)(3)固{①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副词,本来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形容词,顽固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动词,巩固④乃辞谢,固请 副词,坚决,坚持⑤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 副词,原来)(4)见{①冀君实或见恕也 用在动词前,有称代作用,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为“我”②见渔人,乃大惊 动词,看见③于是入朝见威王 动词,拜见④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动词,召见,接见⑤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表被动,被)(5)修{①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动词,修正,修订②乃重修岳阳楼 动词,修建③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形容词,长,高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 动词,学习⑤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修)(6)特{①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副词,只是,只有②公车特征拜郎中 副词,特地③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名词,三岁的兽)4.词类活用①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名词作动词,做②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形容词作名词,好事③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正确5.古今异义①故今具道所以古义:……的原因。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训练:专题三第3课越州赵公救灾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训练:专题三第3课越州赵公救灾记

一、基础过关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仓廪(lǐn) 僦民(jiù) 闭粜(tiào)B.朔(shuò) 处疾病之无归者(chù) 瘗(yì)C.便宜(biàn) 罹难(lí) 拊循(fǔ)D.灾沴(lì) 有间(jiàn) 街衢(qú)解析:选B。

处chǔ。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多余)B.而谨其备(周密)C.处疾病之无归者(安顿)D.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采纳)解析:选D。

访询。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以为《越州赵公救灾记》云B.至于颠覆,理因宜然C.民尤以为得其依归D.库钱仓廪可发者几何解析:选C。

认为。

A.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B.古义:达到某种程度。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

D.古义:多少。

今义:数学术语。

4.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使各以便受之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灾所被者几乡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解析:选B。

“受”同“授”,传授。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

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廪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

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

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训练:专题四第1课钴鉧潭西小丘记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训练:专题四第1课钴鉧潭西小丘记

一、基础过关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沿着)B.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卖)C.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尽力贡献)D.贾.四百,连岁不能售(同“价”)解析:选B。

售:卖出。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由其.中以望B.是其.果有遭乎C.其.冲然角列而上者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解析:选C。

指示代词,其余为人称代词。

3.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情况不.同的一项是()A.可以笼.而有之B.素善.留侯张良C.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D.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解析:选A。

名词作动词,其他均为形容词作动词。

4.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虽古好事..之士B.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C.皆大喜,出自意外....D.吾祖死于是解析:选C。

A.古义:爱好山水。

今义:喜欢多事;好管闲事。

B.古义:奇妙的地方。

今义:他乡;外乡。

D.古义:于,在;是,这。

今义:合用为连词。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8题。

①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潭。

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②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

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5.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其石之怒突偃蹇..负土而出____________(2)其嵚然..相累而下者____________(3)其冲然..角列而上者____________(4)农夫渔父过而陋.之____________答案:(1)奇崛起伏的样子(2)山石高峻的样子(3)突起的样子(4)认为……丑陋6.下列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农夫渔父过而陋之.A.若牛马之.饮于溪B.梁之.上有丘焉C.所以贺兹丘之.遭也D.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解析:选D。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训练:专题八第1课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训练:专题八第1课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一、基础过关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蓄之者盖六七年(大概)B.不敢道足下之善(说,称赞)C.黔其庐(黑色)D.盖将吊而更以贺也(慰问)解析:选C。

烧黑。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A.宥而彰之B.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C.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D.其为乐也大矣,又何阙焉解析:选B。

A.“宥”同“侑”,C.“知”同“智”,D.“阙”同“缺”。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黔其庐,赭其垣A.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B.素善留侯张良C.今王鼓乐于此D.敬贤礼士解析:选B。

形容词作动词。

A.形容词的使动用法,C.名词作动词,D.名词作动词。

4.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B.思以发明天下之郁塞C.致书访死生D.仆近亦好作文解析:选D。

A.古义:自己。

今义:全身。

B.古义:疏通。

今义:创造新的事物或方法。

C.古义:指健康状况。

今义:实指死去和活着。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9题。

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

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

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宁朝夕,唯恬安无事是望也。

乃今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

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

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

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无他故焉。

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

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

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是。

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练习:8六一居士传实战演练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练习:8六一居士传实战演练 Word版含解析

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全相同的一项是()A.滁.州雏.形刍.议踟蹰.B.颍.水新颖.影.音应.届C.轩.裳宣.纸喧.闹煊.赫D.轶.事造诣.安逸.肄.业解析:选B。

A.都读“chú”;B.“应”读(yīnɡ),其余读“yǐnɡ”;C.都读“xuān”;D.都读“yì”。

2.下列字形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A.愉悦恻然置之度外B.逻缉荣禄无限感概C.逃避宦海自食其言D.悠闲迂缓同心共济解析:选B。

缉—辑,概—慨。

3.和“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六一,何谓也B.此吾之所以志也C.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D.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解析:选C。

定语后置。

A.宾语前置句;B.判断句;D.状语后置。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B.累于此者既佚矣C.使吾形不病而已悴D.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解析:选D。

A.使动用法,使……劳累;B.名词作动词,生病;C.形容词作动词,拖累。

5.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既老而.衰且病太山在前而.不见B.不然.。

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C.未足喻其乐且.适也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D.此吾之所以..志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析:选B。

“这样”。

A.表并列/表转折;C.表并列/将近;D.……的原因/用来……的。

6.下列句子的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A.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译文:六一居士刚刚迁居滁州时,曾自称醉翁。

B.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

吾其何择哉!译文:为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庆幸没有祸患。

我将选择哪方面呢!C.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

译文: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至今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点理由。

D.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译文:我有这三点应当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我离职也是应当的,还要再说什么!解析:选A。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阶段测评5(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阶段测评5(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

阶段综合测评(五)(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巩固(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逮.其父时逮:到B.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戢:管束C.诚.知其如此诚:如果D.环堵.萧然堵:堵塞【解析】堵:墙。

【答案】 D2.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殁不得抚汝以.尽哀B.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C.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D.焉用亡郑以.陪邻【解析】C项,因为;其余表目的。

【答案】 C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太尉判状,辞甚巽B.往往阳狂垢污C.必加宠锡D.余既耸然异之【解析】A项,“巽”同“逊”;B项,“阳”同“佯”;C项,“锡”同“赐”。

【答案】 D4.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垂死,舆.来庭中B.例.出为刺史C.市.谷代偿,使勿知D.其一犬.坐于前【解析】C项,为名词作动词,其余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 C5.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B.终必不蒙见察C.洎牧以谗诛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解析】D项,为状语后置句,A、B、C三项为被动句式。

【答案】 D二、阅读理解(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19分)鲁恭,字.仲康,扶风平陵人也。

其先出于鲁顷公,为楚所灭,迁于下邑,因氏焉。

祖父匡,王莽时,为羲和,有权数,号曰“智囊”。

父某,建武初,为武陵太守,卒官。

时恭年十二,弟丕七岁,昼夜号踊不绝声,郡中赙赠无所受,乃归服丧,礼过成人,乡里奇之。

十五,与母及丕俱居太学..》,闭户讲诵,绝人闲事,兄弟俱为诸儒所称,学士争归之。

..,习《鲁诗太尉赵憙慕其志,每岁时遣子问以酒粮,皆辞不受。

恭怜丕小,欲先就其名,托疾不仕。

郡数以礼请,谢不肯应,母强遣之,恭不得已而西,因留新丰教授。

建初初,丕举秀才,恭始为郡吏。

憙复举.恭直言①,待诏公车,拜中牟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过关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气可以养而致 养:修养B.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尝:曾经C.称其气之小大称:称赞D.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辱:屈尊解析:选C。

称:与……相称。

2.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B.听其议论之宏辩C.观其容貌之秀伟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解析:选A。

A项,“之”为助词,的;B、C、D三项均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项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项伯杀人,臣活之B.闻寡人之耳者C.则修文德以来之D.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解析:选D。

A、B、C三项均为使动用法,D项为形容词作动词,开阔胸襟。

4.从句式角度看下列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而辙也未之见焉B.王问:“何以知之?”C.古之人不余欺也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解析:选D。

A、B、C三项为宾语前置句,D项为判断句。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B.且夫人之学也C.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D.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解析:选A。

B项,夫人:古义,那个人;今义,妻子。

C项,然后: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顺承的连词。

D项,以为:古义,以……为;今义,认为。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

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

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

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

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

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

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为文者气之所形气:人的气质、修养、精神力量B.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汩没:埋没,沉沦C.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冠:位居第一D.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益:好处解析:选D。

D项,益:更加。

7.选出与例句中“其”指代内容相同的一项是( )例:不足以激发其志气A.称其气之小大B.听其议论之宏辩C.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D.偶然得之,非其所乐解析:选D。

D项与例句中的“其”相同,第一人称代词,代自己。

A、B、C三项,均为第三人称代词。

8.下列各句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而辙也未之见焉A.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B.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解析:选B。

B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宾语前置句。

A项为判断句,C项为状语后置句,D项为省略句。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著名的文论,作者首先具体地说明了“养气”的新含义,强调了后天的学习和修养,还论述了怎样“养气”的问题,篇末才点明文题。

B.全文以“气”为线索而展开,最后点出求见太尉的原因,是为了安邦兴国,抚四夷,使天下无忧矣。

C.刚十九岁的苏辙写了这封信求见韩琦,通篇少见为求见进而谀颂显达,为得功名而摇尾乞怜的俗相。

相反,他以“百氏之书”为“古人之陈迹”,意欲施展才华追配古人的岸然自命之气溢于言表。

D.全文采用相互对照的写法,突出作者的游历。

文章结构严谨,无懈可击,风格纡徐淡泊,秀杰清落。

解析:选B。

B项,最后点出求见太尉的原因,是为了扩大交游,丰富阅历以养气。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译文: (2)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译文: (3)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译文: 答案:(1)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

(2)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3)所以希望能够一睹贤人的风采,就是听到您的一句话也足以使自己心雄志壮,这样就算看遍了天下的壮观也不会再有什么遗憾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答吴充秀才书欧阳修前辱示书及文三篇,发而读之,浩乎若千万言之多,及少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

非夫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然犹自患伥伥莫有开之使前者,此好学之谦言也。

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

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先辈学精文雄,其施于时,又非待修誉而为重,力而后进者也。

然而惠然见临,若有所责,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

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

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易悦而自足。

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吾学足矣。

”甚者至弃百事不关于心,曰:“吾文士也,职于文而已。

”此其所以至之鲜也。

昔孔子老而归鲁,六经之作,数年之顷尔,何其用功少而至于至也!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

故孟子皇皇不暇著书,荀卿盖亦晚而有作。

若子云、仲淹,方勉焉以模言语,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

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

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也,道不足也。

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

先辈之文浩乎沛然,可谓善矣。

而又志于为道,犹自以为未广,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难也。

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

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励修之少进焉。

幸甚!幸甚!修白。

(有删减) 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而读之 发:启封,打开B.及少定而视焉少:稍微C.然而惠然见临见:看见D.难工而可喜工:精巧解析:选C。

见:我,指自己。

12.全都表现了欧阳修关于“为文之道”深刻观点的一组是( )①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②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③然而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④“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也,道不足也⑤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⑥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A.①⑤⑥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④⑤解析:选B。

①不是关于“为文之道”的观点,而是阐述学者到达“道”的境地的人很少这一情况。

④从文中看,应是吴充来信的话,是吴充的观点。

⑥是欧阳修自谦的话,说自己虽还未能学到“道”,但对求道不会自我满足,停滞不前。

13.对这篇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阐述了道与文的关系,二者之间,道应为先,主张文章应该追求道。

B.欧阳修赞扬吴充的文章“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可见他并不反对文采。

C.欧阳修认为,学写文章应先学道,道理充足,文章也就自然有了文采。

D.欧阳修主张要在实践中“充道”,反对作家脱离实际,在书斋里空谈作文。

解析:选C。

文中说“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所以“文章也就自然有了文采”错误。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非夫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译文: (2)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译文: (3)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

译文: 答案:(1)如果不是它文辞丰厚、文意雄伟,浩然盛大有不可阻挡之势,怎么会达到这种地步呢?(2)世上想借助(别人的)赞誉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凭借(别人的)力量然后来求得进升的人,从我这里能获取什么呢?(3)后世那些不明白事理的人,只是看到前世的文章流传了下来,就以为要学的只是文章罢了,因此越是努力越是勤奋却越达不到(道的境界)。

参考译文:前(些时日)有辱(您)寄来书信及大作三篇,打开读后,感到浩浩然像有千言万言之多,等到我稍微定下神来仔细一看,才几百字啊。

如果不是它文辞丰厚、文意雄伟,浩然盛大有不可阻挡之势,怎么会达到这种地步呢?然而还有感到无所适从,担心没人开导以求更进一步的人,这是好学自谦的话啊!我的才能不足为当时所用,官职不足荣耀于世,我(对人)的批评和赞誉也无足轻重,气势力量也不足打动人。

世上想借助(别人的)赞誉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凭借(别人的)力量然后来求得进升的人,从我这里能取得什么呢?先辈学问精深,文章雄健,都施用于当今,这些又不是借助我的声誉而被看重,借助我的力量而被提升的。

然而先辈却给我恩惠来问我,好像有求于我,难道不是您急于谋求为文之道,以至没有时间选择人而向我询问吗?大凡求学的人,未尝不是为了探求道理,但是能到达这一境界的人很少。

不是道离人很远,而是求学的人(过于)沉湎其中。

因为文章的语言难以精细工巧而可喜,却容易(使作者)喜悦而自我满足。

世上的求学者,往往沉湎于这种情况之中,(文章)一有精细工巧之处,就说:“我的学问足够了”。

甚至抛弃一切事务,不关心任何世事,说:“我是文士,做文章才是我的职业。

”这就是到达道的境地的人很少的原因啊!从前孔子老年时回归鲁国,他编纂“六经”,只用了很短的几年时间,为什么他花费时间短,却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呢?圣人的文章,虽然是(一般人)不能赶得上的,然而大部分道理懂得很多的人,他的文章自然不难达到好的水平。

所以孟子一生周游列国,匆忙奔走,没有空闲著书,荀子据说也是到了晚年才有时间著述文章。

像扬雄、仲淹,他们只是勉强模仿圣人的语言形式,这就是道理懂得不够多却勉强要写作的文人!后世那些不明白事理的人,只是看到前世的文章流传了下来,就以为要学的只是文章罢了,因此越是努力越是勤奋却越达不到(道的境界)。

这就是您所说的“整天不从书房走出来,下笔时还是不能随心所欲、挥洒自如”的情形啊。

这是因为道理不够充分啊。

如果道理充分,(文章)即使在广大的天地驰骋,在幽深的渊泉沉游,(也)没有到达不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