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12月)

合集下载

2016届河南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A卷语文试卷(带解析)

2016届河南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A卷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6届河南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A 卷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1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

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 。

在对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

A .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B .不但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而且还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

C 一方面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另一方面在于中国人将其故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D .虽然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但更重要还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试卷第2页,共12页A .滑坡事故发生在深圳这样一个现代化城市,让人难以理解,政府应该给公众交出一份详尽的事故原因及责任的清单,严查相关责任人。

B .11月,市政府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市重点领域各牵头部门要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范要求在本部门网站开设重点领城信息公开。

C .近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门急诊高峰单日突破9000人次,同时,夜门诊的就诊人数也从去年的日均800人次增加到今年的超过1000人次。

D .电视剧《半月传》在荧屏上持续升温,在荧屏外话越也不少。

河南省洛阳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

河南省洛阳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

洛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中三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A)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万历年间,利玛窦在澳门登陆后惊讶地发现,这个古老而遥远的东方之国原来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他告诉西方人一件重大的事实:“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也就是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

”他还煞有介事地告诉欧洲老乡,“在中国最终实现这一原则的制度叫做科举制。

”但这样一种被利玛窦赞美的科举制,却在1905年废止,从而使这一年成为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其划时代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辛亥革命;就其现实的和象征性的意义而言,科举革废代表着中国已与过去一刀两断,这种转折大致相当于1861年沙俄废奴和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不久的废藩。

废科举后才四个月,深谙社会进化和世事变迁的严复,便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的演说中说:“结果如何,非吾辈浅学微识者所敢妄道。

”科举制才废除五年,曾以废除它而自豪的梁启超就后悔了,转而称赞“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一大发明”,说废除科举是因噎废食、大错特错的一件事。

他甚至主张恢复科举:“吾故悍然曰:复科举便。

”国学大师钱穆也认为废科举是件昏头大错事。

1955年,他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直到晚清,西方人还知采用此制度弥缝他们政党选举之偏陷,而我们却对以往考试制度在历史上有过一千年以上根柢的,一口气吐弃了,不再重视,抑且不再留丝毫顾惜之余地。

那直是一件可诧怪的事。

”自隋朝开始,经过整个唐朝的补充和完善,中国建立了一个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

科举制度的创建是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平民社会向豪门社会争取平等权利的成功实践。

隋唐科举的创新意义和价值,是可以与西方的汉穆拉比法典、英国的大宪章、欧洲文艺复兴比肩的伟大创造。

全国大联考2016届高三十二月联考语文考试试题

全国大联考2016届高三十二月联考语文考试试题

全国大联考2016届高三十二月联考语文试题时间:12月7日下午14:30~17:00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画之所以能为大众接受,是因为它的人性指归的“至善”。

既然是养心修身之术,谁都不会排斥,是人性的需要。

面对宋人山水,可游可居、可静心畅神,坐游万里、精骛八极,进而进入一种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状态,也即“入静”的状态。

老子说:“静胜躁,寒胜热,清净以为天下正。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中国画就是让人静下来的艺术,它不表现战争,不表现血腥,不表现暴躁,也极少表现焦虑。

它追求至静至远,调和天人。

这种艺术观念源自老子思想,无所谓消极积极。

“选、神、妙、能”四格,逸之外其余三格没有原则的界限。

如果要分的话,每个品种还分上中下呢,这需要是同时代的人才好比较。

画论品评申多有点评,我不研究画史,故对“典型的代表人物”无大兴趣。

孔子说“君子不器”,大约是指对“术”和“技法”不是看得太重。

学生请教种地,孔子说“吾不如老农”。

中国画中“道”的部分千栽不移,而“术”的部分代代有变,这应验了石涛那句“笔墨当随时代”。

变是自然的变,而不是刻意的变。

形而上的认知,是历代中国画论提炼出来的共同部分。

其中我们所谓的“逸”是宋之后,贯穿中国画精神的一个核心命题。

如果仅仅把“逸”看作是“文人画”的产物,这认识是狭隘的。

“逸”是笔墨文化成熟的标志。

“逸”关乎才情,更关乎修为和境界。

关于“逸”的历代论述很多,我把它概括为六个字:不象——不愿拘泥于物象,“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实在是不屑于那个“象”。

自由——忠实于个人情感。

语文试卷河南省洛阳市2016

语文试卷河南省洛阳市2016

语文试卷河南省洛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中三年级期中考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为何自称汉人中国人中绝大多数的族群都认同自己是汉人,汉人的名称从汉朝而来,因此汉朝对中国的意又便不只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将各种不同来源、背景的中国人融铸成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

为什么别的朝代不能做到这一点,以至于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还一直称自己为汉人?这在于,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汉人和欧洲族群的概念是相当不一样的,犹太人、日耳曼人、拉丁人等都以族群、种族、血统来界定,而汉人却是以文化来定义的,所以才能一直维持到今天。

从刘邦到吕后再到文景二代,最初的动荡不安尚未融铸成一个具体的朝代。

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显现汉朝之所以为汉朝的特点。

首先是政权的整合。

政权从一个武装集团共有逐漸转变成各地人才都可以加入,汉初,丞相只有功臣可担任,非侯不能担任丞相,非军功不能封候,因此只有功臣的子硐才能封侯。

后来转变成公孙弘可以布衣封侯,文人也可以封侯做宰相。

汉朝的察举制度使全国的人才进用到中央,也使全国人才分散到各地担任统治工作。

每个郡都有一定的配顧,每个地区的人皆可加入国家的统治集团。

察举制度的建立,打下了政治统治集团的基础。

这个制度开启了中国科举制度几千年的传统,使汉朝从封闭的功臣集团统治转变为全国各地的精英共同统治的局面。

其次是经济网络的整合。

在战国时代,中国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城市化,商业活动非常活跃,各地有各地的货币,加之各地有各地的物产、风俗习惯,所以各地的市场也没有真正被整合为一个市场,产品在城市生产。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生产单位,手工业在知坊里进行,不在农村,自己销、自己运,并没有被整合为共同的市场。

汉武帝时代,因连年对外战争,须征收大量税收。

河南省洛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河南省洛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河南省洛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分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

”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对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不仅要看到其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要看到其在民族交流融合方面的纽带作用。

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

除了汉族,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

他们的迁徙浪潮、相互交往以及游牧经济特点,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

早期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开通草原古道、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继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之后,鲜卑、柔然、吐谷浑、突厥、吐蕃、回纥、契丹、党项、蒙古等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有的一度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

洛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统一考试

洛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统一考试

洛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统一考试物理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上交.一、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9题为单选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0—14小题为多选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关于物理学思想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关系的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电学中电阻、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定义都运用了比值法C.力学中将物体看成质点运用了理想化模型法D.当物体的运动时间△t趋近于0时,△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运用了等效替代法2.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8s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4s停下.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 :1B.加速、减速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 :1C.加速、减速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之比为2 :1D.加速、减速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率大小之比为2 :13.如图1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绝缘细绳,一端系着一个带电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点,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最高点为a,最低点为b.不计空气阻力,则A.小球带负电B.电场力跟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小D.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4.如图2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30V,内电阻为1Ω,一个标有“6V,12W”的电灯与一个绕线电阻为2Ω的电动机串联.开关闭合后,电路中的电灯正常发光,则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为A .36 WB .44 WC .48 WD .60 W5.如图3所示,离地面高h 处有甲、乙两个小球,甲以初速度v 0水平射出,同时乙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v 0沿倾角为45°的光滑斜面滑下,若甲、乙同时到达地面,则v 0的大小是A BC D . 6.如图4所示,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粒子(不计重力),经电压U 加速后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粒子在磁场中转半个圆后打在P 点,设OP =x ,能够正确反应x 与U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7.从星球表面发射的物体能脱离星球的引力束缚不再绕星球运行所需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

河南省洛阳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河南省洛阳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酒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诗人也可以借酒浇胸中的块垒,所以唐人有“斗酒诗百篇”和“乞酒缓愁肠”之说。

由于诗人与酒的关系极为密切,唐代诗歌中不但写到了酒,还写到了酒价。

杜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一诗中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

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杜甫诗歌对酒价的叙述,成了一个聚讼纷纭的话题。

以为然者不乏其人。

宋代刘邻《中山诗话》记载:“真宗问进臣:‘唐酒价几何?’莫能对。

丁晋公独日:‘斗直三百。

’上问何以知之,日:‘臣观杜甫诗:速须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宋代陈岩肖《庚溪诗话>也认为:“少陵诗非特纪事,至于都邑所出,土地所生,物之有无贵贱,亦时见于吟咏。

如云:‘急须相就饮一斗,恰有青铜三百钱。

”’不以为然者认为,杜甫诗中所谓的“三百青铜钱”之说,来自前人的典故。

北齐卢思道曾说过:“长安酒钱,斗价三百”,所以王嗣爽在《杜臆》中指出,杜甫诗歌中“‘酒价苦贵’乃实语,‘三百青钱’,不过袭用成语耳。

”那么唐代酒价究竟是多少呢?据《新唐书·食货志》记栽:“建中三年,复禁民酤,以佐军费,置肆酿酒,斛收直三千。

”在古代容量单位中,一斛等于十斗,“斛直三千”也就是“斗直三百”。

这样看来,似乎杜甫诗歌确实反映了现实生活,无愧于“诗史”的赞誉。

但需要说明的是,“建中”是唐德宗的年号,这与杜甫生活的时代相距几十年了,所以不能以此作为坐实杜诗对于唐代酒价叙述的依据。

唐代写到酒价的绝不只有杜甫,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写到了酒价问题。

如李白“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成阳游侠多少年”;崔国辅“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白居易“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陆龟蒙“若得奉君饮,十千沽一斗”。

这些诗人虽然分布于盛唐、中唐和晚唐各个时期,但他们的诗歌却普遍地说到唐代的酒价乃每斗十千钱。

那么,杜甫和李白等人对于酒价的叙述,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呢?也许有读者认为,李白、王维等人所说的乃是美酒的价格。

洛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三一练答案(语数外理化生)

洛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三一练答案(语数外理化生)

洛阳市2015一一-2016学年高中三年级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1.C(耻感文化有助于“形成“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但它本身并不”是"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原文说的是“在这种价值追求的基础上'\追求的是道德品格和人生品行,而不是"耻感文化“,选项中“它”指代错误)3.A(因果关系错误)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B5.AC河上就指黄河边。

)6.C (说霍彦威靠着淳千晏的帮助学会了礼节,于文无据。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7.(1)天子不加宽恕,一心想要剿灭他们。

现在应当与城中军队会合,打退各镇的军队。

("垂原宥"、“合势”各1分,句子大意3分。

)(2)朱守殷造反,被杀,霍彦威派使臣骑马给明宗献上两支箭作为庆贺,明宗赐给他两支箭作为回报。

(“伏诛"、"驰骑"、“报”各1分,句子大意2分。

)参考译文:霍彦威字子重,洛州曲周人。

年少时遭遇兵乱,梁将霍存抢掠得到他,收为养子。

后未事奉梁太祖,太祖也喜欢他,升迁为邠宁节度使。

李茂贞派后梁的叛将刘知俊攻打邠州,霍彦威坚守一年多,每次捉到刘知俊的俘虏,一定放还,刘知俊感激他,后来就不再进攻了。

迁徙到天平,和后晋的军队在黄河边相互对峙。

后唐庄宗平灭了后梁,霍彦威从陕州来朝见,庄宗摆酒宴,赐霍彦威姓名叫李绍真。

笫二年,调任镇守武宁,跟随明宗进攻契丹,明宗喜爱他的为人,非常亲近厚爱他。

后来,赵在礼造反,霍彦威被派到邢州单独讨伐赵太,平定赵太后,回师带兵归属明宗讨伐赵在礼。

明宗的军队哗变,纵火焚营吵啋呼叫:“城中之人有什么罪,戍卒思归不得回家罢了!天子不加宽恕,一心想要剿灭他们。

现在应当与城中军队会合,打退各镇的军队。

”霍彦威与安重诲劝明宗答应兵士们,于是带兵入城,霍彦威自己不进城。

明宗手下留在城外的军士都溃散了,只有霍彦威所卒五千人在城西北角安营未动。

过了两天,明宗又出城,得到霍彦威的军队,于是前往魏县。

洛阳市高三上册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12月)试卷

洛阳市高三上册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12月)试卷

洛阳市高三上册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12月)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句中加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这些年轻人做事都靠电脑,但只要一停电,他们就束手无策了。

B . 老板严苛的目光使他觉得无地自容,恨不得挖个地洞钻下去。

C . 平时不努力,临考前的加班加线终究无济于事,我只有自咽苦果。

D . 我们漫步在林荫道上,沿途的风景络绎不绝。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在很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金砖国家有着相同或相似看法,都致力于发动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并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建设者。

B . 泡菜、葡萄酒之类的产品,科技含量和生产成本低,质量易于达标,新兴市场国家更容易从这些产品起步,满足特定地区和一定层次的外国消费者,从而取得市场份额。

C . 我们中国的古代先贤们最关注的不是外在的自然,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国,也不是纯粹的思辨领域,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心性、人性、生命、社会和人生。

D . 《办法》明确了参与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主体定位,规定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理赔、承保、3. (2分) (2019高三上·通州期末) 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香山居士”纪念馆的一组是()①一代功名高宋室千秋俎豆重苏台②凄绝暗风吹雨夜魂销明月绕船时③欲共水仙荐秋菊长留学士住西湖④万户争传新乐府千秋永祀老诗翁⑤心中怀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⑥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A . ①③⑥B . ②④⑤C . ①②④D . ③⑤⑥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4. (6分) (2019高三上·常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資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洛阳市2015-2016年高三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洛阳市2015-2016年高三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洛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中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1.B(A不存在因果关系;C在刘邠的记载中,丁晋公这么认为,不能因此就说记载者也执此观点;D“特”是“只、仅”的意思)2.C(只是王嗣奭等不以为然者认为,杜甫的“三百青铜钱”之说是袭用成语)3.A(原文有“不排除”三,表明只是推测)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4.D(3分)5.A(此处的“曲笔”意思是徇情枉法。

)(3分)6.C(文中“廷尉上请”的内容是请求惩处汉武帝的外甥昭平君,因此,汉武帝“可其奏”,就是同意处罚,而不是宽恕。

)(3分)7.(1)如今大理寺官员经常不守法,将放纵犯罪当作仁慈,把坚持依照法律条文办事视为苛刻,臣执掌法典,恐怕将会受到诽谤。

(译出大意给2分;“ 奉法”“ 纵罪”“ 持文” 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王志翻墙逃跑,而屯营士兵悔悟,反过来杀掉权梁山等人后自行返回营地,王志因惭愧恐惧而死。

(译出大意给2分;“逾垣”“更斩””自归”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参考译文:王志愔,是博州聊城人。

考中进士科。

中宗神龙年间,任左台侍御史,以刚正强硬之风执法,下属官吏畏惧他,称他为”皂雕” 升任大理正,曾上奏说:” 法令,是约束人们的堤防,不制定法令,人们就无所制约。

如今大理寺官员经常不守法,将放纵犯罪当作仁慈,把坚持依照法律条文办事视为苛刻,臣执掌法典,恐怕将会受到诽谤。

” 于是献上所撰的《应正论》来表达他的志向,以规劝皇帝的过失。

又说“赏罚这二种权力,只有君主掌握它。

所以说:…用力气遵行法律的,是百姓;用死来严守法律的,是主管部门;用依循天道来改变法律的,是君主。

‟北魏时游肇任廷尉,魏宣武帝私下敕令游肇有所宽恕,游肇执意不从,说:…陛下自己就能宽恕他,怎么可以叫臣徇情枉法呢?‟”又说:“治国应当以严法达到太平,不能以宽法达到太平。

严法,不是指苛刑重法,而是在于叫人不轻易犯法,而且难以逾越已有的规范。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 语文(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 语文(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高中三年级统一考试语文试卷(A)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卷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上交。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世界的青花瓷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艺术作为人类智慧的璀璨结晶,不仅映照历史的风貌,也会引领未来的发展。

在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延续下来的中华文明,更是创造出无数令人称赞的艺术瑰宝。

中华文明曾多次遭遇异域文明,相互间既有碰撞,更有融合。

从大艺术史的角度观察,不同文明的碰撞和融合不仅可造成社会、经济运行结构上的变化,亦必激起艺术创新的波澜。

以青花瓷为例,诸多学术研究和考古发掘均表明,它的创造和发展历程,深受伊斯兰文化因素的影响。

从汉代开始,因商贸活动而兴起的丝绸之路断断续续地联系着中华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

唐代制作的三彩陶器中便拥有大批异域商队的形象。

南宋时期,由于陆路丝绸之路通道被切断,海上开辟的贸易通道更加昌盛。

据记载,海上贸易带来的收益至少占南宋经济收入的20%,广州和泉州成为陶瓷出口的重要港口。

历史上这种基于经济需求而开展的贸易交流,为中国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1219年开始的蒙古汗国第一次西征,亦间接地推动了两种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此间,伊斯兰文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本土陶瓷制造业的发展潮流。

璀璨的元代青花瓷得以崭露头角,正是受惠于对两种不同文明先进技艺的撷取。

早在两宋时期,江西的景德镇在漫长的技术演变中便开创了瓷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伊斯兰世界受到宋瓷影响,也开始改良釉面和纹饰。

在伊斯兰世界,钴料被大批量用于装饰。

这种钴蓝不仅仅是基于审美和自然资源的差异,更包含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由于伊斯兰世界对于中国瓷器的需求,新的器型和纹饰日益被景德镇的工匠熟练掌握,钴料也经由不同通道进入中国市场。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A)试卷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A)试卷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A)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6高三下·揭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唐朝的官员致仕,通常都有退休(致仕)的保障。

官员致仕,根据等级不同,规定也有所不同。

皇帝身边的五品官,地方上的四品官,到了退休年龄即七十岁,所谓“悬车①”之年,要自己打报告给皇帝,获得皇帝批准才能办理致仕手续。

比如唐高宗时的张行成,是尚书右仆射,加授太子少傅。

因为天旱,他认为自己有责任,于是上表请求致仕,高宗亲手书写诏书,不允许,反而赏赐宫女、黄金、器物等。

但是,六品以下官员的致仕,到年龄便退,没有回旋的余地。

吏部每年都会向皇帝报告,今年有多少官员致仕,报告方面,附有一个长长的名单,通常照章办事即可。

以制度应付多数,这是基本方略。

有的大臣致仕,会获得皇帝的支持。

唐太宗时期,尚书右仆射“战神”李靖以足疾为由上表请退休,唐太宗表示支持,把李靖树立成一个知所进退的楷模,所有待遇不变,还赏赐绢帛千段,皇帝的御马两匹,还特意派人到李靖府上表达皇帝的关怀。

可见,致仕制度在唐朝,对于中下级官员,多按照制度执行,而对于高官并不采取一刀切。

对于退休官员的优待,突破制度的限制,由皇帝给予特别恩赏。

还有一种优待的办法是退休前提职,以更高级别的官职致仕,这样相应的待遇也得到了提高。

致仕,有时也是朝廷处理大臣的一个手段。

开元十五年(727年),御史大夫崔隐甫、中丞宇文融与尚书左丞相张说矛盾不休,各自组织朋党展开斗争。

结果崔隐甫免官,宇文融贬官,而张说致仕。

甚至有的官员虽然已经致仕,但是还可能受到追究。

因为朝廷需要,致仕官更有起复的现象。

苗晋卿在天宝末年以刑部尚书身份致仕。

至德二年(757年),肃宗拜他为宰相,统领国务。

安史之乱平定后,苗晋卿以太子太傅的身份再次致仕。

第二年,皇帝又任命他为侍中(门下省长官)。

河南省洛阳市2016届高三语文第二次统一考试试题不分版本

河南省洛阳市2016届高三语文第二次统一考试试题不分版本

河南省洛阳市2016届高三语文第二次统一考试试题不分版本河南省洛阳市2016届高三3月统一考试语文〔A卷〕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学而优那么仕〞传统之功过说两千余年来,“学而优那么仕〞作为以学致仕的信条被读书人奉行不渝。

尤其是隋唐科举制度形成以后,“学而优那么仕〞的信条与科举制度融为一体,互为里表,成了士子生活的金科玉律。

“学而优那么仕〞传统在历史演化中对中国社会产生过积极影响。

它确立了学问作为政府取吏的标准。

以学取士将大局部饱读儒家经典的读书人吸引到官员队伍中,保证了政府运作始终处于接受过儒家道德教训的文吏手中。

历代草莽英雄出身的开国皇帝不得不接受叔孙通的名言“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并视之为治国要诀,对书生保有相当的尊重。

文吏统治造就了“士〞作为无冕之王的优越地位,也促成了“士为四民之首〞的观念。

《三国演义》塑造了名士祢衡裸体痛骂曹操而为曹操所宽宥的形象,近代文化名人章太炎以大勋章作扇坠在袁世凯的总统府门前大诟袁氏包藏祸心,而被袁氏所容忍,个中原因固不止一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士子对世道民心的巨大影响,无论是治世英雄,还是乱世奸雄,都不能不有所忌惮。

另一方面,读书人坚守位卑不忘忧国的信条,以天下为己任,希望将平生所学奉献于国家民族,都与学优而仕传统有关。

中国历史上,所谓“贵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文化概念,并不是全由血统决定。

对社会各等级的人而言,通过以科举制度为表达的“学优而仕〞途径跻身于士大夫阶级之后,可以参加孟子所说的“劳心者〞之列,由“治于人〞而变为“治人〞,从而由“贱〞入“贵〞,成为“贵族〞。

正是由于学优而仕传统为读书人提供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出路,整个中国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划分才不像印度种姓制度那般僵死。

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创造出多少“平等〞观念,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信众以信教而这自己争得了平等地成为上帝仆人的权利,而中国的士子们那么由学优而仕获得了参与政治的平等权。

[推荐学习]河南省洛阳市2016届高三语文12月统一考试试题

[推荐学习]河南省洛阳市2016届高三语文12月统一考试试题

洛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中三年级统一考试语文试卷(A)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知耻则有所不为耻感文化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萌芽于早期国家形成的尧舜禹时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对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立足于人的个性修养,延展到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

从向内的方向看,首先,它强调个人的修身,要求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而达到正人,这一点构成了耻感文化的核心内容。

其次它激发人的奋斗精神,“行已有耻”,它使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不屈不挠,形成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

孔子有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在这天下三德中,知耻居于最深层次,它对好学、力行乃至其他种种行为发挥着重要影响。

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倡导“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

由孔孟所倡导的人生理想和实践,为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认同,成为他们立身行事的楷模,造成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刚正之气,形成一种刚直不阿、特立卓行、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

再次它崇尚操守,褒扬气节。

由于耻感文化能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形成中国古代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品格,其具体内涵就是指廉洁正直、守志不辱的人生品行,最终则是在这种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气节观。

从向外的方向看,耻感文化对人的一个基本行为要求就是改过迁善,见贤思齐。

这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内省机制的外化,“知耻则有所不为”,进一步做到改过迁善、见贤思齐、最终而达到“至善”的崇高境地。

其次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社会道德评价机制。

特定社会中的道德规范是耻感发生的外在依据,因而“以何为耻”是个具有鲜明时代性的问题,它与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有着密切联系’。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凡是缺乏道德、丧失廉耻之人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无德、无耻之徒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洛阳市2016届高三12月月考

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洛阳市2016届高三12月月考

河南省洛阳市2016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知耻则有所不为耻感文化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萌芽于早期国家形成的尧舜禹时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对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立足于人的个性修养,延展到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

从向内的方向看,首先,它强调个人的修身,要求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而达到正人,这一点构成了耻感文化的核心内容。

其次它激发人的奋斗精神,“行已有耻”,它使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不屈不挠,形成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

孔子有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在这天下三德中,知耻居于最深层次,它对好学、力行乃至其他种种行为发挥着重要影响。

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倡导“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

由孔孟所倡导的人生理想和实践,为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认同,成为他们立身行事的楷模,造成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刚正之气,形成一种刚直不阿、特立卓行、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

再次它崇尚操守,褒扬气节。

由于耻感文化能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形成中国古代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品格,其具体内涵就是指廉洁正直、守志不辱的人生品行,最终则是在这种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气节观。

从向外的方向看,耻感文化对人的一个基本行为要求就是改过迁善,见贤思齐。

这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内省机制的外化,“知耻则有所不为”,进一步做到改过迁善、见贤思齐、最终而达到“至善”的崇高境地。

其次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社会道德评价机制。

特定社会中的道德规范是耻感发生的外在依据,因而“以何为耻”是个具有鲜明时代性的问题,它与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有着密切联系’。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凡是缺乏道德、丧失廉耻之人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无德、无耻之徒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12月)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知耻则有所不为耻感文化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萌芽于早期国家形成的尧舜禹时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对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立足于人的个性修养,延展到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

从向内的方向看,首先,它强调个人的修身,要求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而达到正人,这一点构成了耻感文化的核心内容。

其次它激发人的奋斗精神,‚行已有耻‛,它使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不屈不挠,形成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

孔子有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在这天下三德中,知耻居于最深层次,它对好学、力行乃至其他种种行为发挥着重要影响。

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倡导‚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

由孔孟所倡导的人生理想和实践,为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认同,成为他们立身行事的楷模,造成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刚正之气,形成一种刚直不阿、特立卓行、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

再次它崇尚操守,褒扬气节。

由于耻感文化能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形成中国古代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品格,其具体内涵就是指廉洁正直、守志不辱的人生品行,最终则是在这种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气节观。

从向外的方向看,耻感文化对人的一个基本行为要求就是改过迁善,见贤思齐。

这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内省机制的外化,‚知耻则有所不为‛,进一步做到改过迁善、见贤思齐、最终而达到‚至善‛的崇高境地。

其次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社会道德评价机制。

特定社会中的道德规范是耻感发生的外在依据,因而‚以何为耻‛是个具有鲜明时代性的问题,它与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有着密切联系’。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凡是缺乏道德、丧失廉耻之人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无德、无耻之徒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耻感文化的生理基础在于人的物质个体对外界的反映和反应;它的心理基础在于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它的社会基础在于人们对社会行为规范所达成的共识。

中国之所以特别强调礼、义、廉、耻,是由于古人早已认识到人的内省和自律对控制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因而才有‚知耻而勇‛‚知耻则有所不为‛的论断;也认识到无耻之徒为一已私利而不惜、不怕损害社会的利益,因而也违背了人们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和普遍的行为规范。

所以,必须发掘人的羞耻之心,从根本上使人达到道德上的完善,这在今天尤其值得大力继承和弘扬。

(选自《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包括人的个性修养和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

B.以强调个人的修身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对数千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耻感文化能激发人的奋斗精神,使人为实现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是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

D.孔子所提出的好学、力行、知耻被称为天下三德,其中知耻很重要,它对好学和力行都有很大的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耻感文化起源于尧舜禹时期,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要求个人要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来正人。

B.中国古代之所以能形成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品格,是因为耻感文化能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

C.耻感文化既强调个人修身,又崇尚操守,褒扬气节,在对耻感文化追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气节观。

D.违背了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和普遍的行为规范的人,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并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之所以特别强调礼、义、廉、耻,是因为我们传统文化中有“知耻而勇”、“知耻则有所不为”的论断。

B.由孔孟所倡导的人生理想和实践,为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认同,是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内向层面的展示。

C.改过迁善、见贤思齐的行为要求,以及整个社会公认的道德评价机制,是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外向层面的展示。

D.《世说新语》中周处除三害的故事说明耻感文化对中国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有助于人道德上的完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霍彦威,字子重,洺州曲周人也。

少遭兵乱,梁将霍存掠得之,养以为子。

后事粱太祖,太祖亦爱之,迁邠宁节度使。

李茂贞遣梁叛将刘知俊攻邠州,彦威固守逾年,每获知俊兵,必纵还之,知俊德之,后不复攻。

徙天平,与晋军相持河上。

庄宗灭粱,彦威自陕来朝,庄宗置酒,赐姓名日李绍真。

明年,徒镇武宁,从明宗击契丹,明宗爱其为人,甚亲厚之。

其后赵在礼反,彦威别讨赵太于邢州,破之,还以兵属明宗讨在礼。

明宗军变,纵火焚营噪呼:‚城中之人何罪,戍卒思归而不得耳!天子不垂原宥,志在剿除。

今宜与城中合势,击退诸镇之兵。

‛彦威与安重诲劝明宗许之,乃拥兵入城,彦威独不入。

部兵在外者皆溃去,独彦威所将五千人营城西北隅不动。

居二日,明宗复出,得彦威兵,乃之魏县。

庄宗崩,彦威从明宗入洛阳,首率群臣劝进,内外机事,皆决彦威。

彦威素与段凝、温韬有隙,因擅捕凝、韬下狱,将杀之,安重诲日:‚主上方平内难,以恩信示人,岂公报仇之时?‛彦威乃止。

彦威徙镇平卢。

朱守殷反,伏诛,彦威遣使者驰骑献两箭为贺,明宗赐两箭以报之。

夷狄之法,起兵令众,以传箭为号令,然非下得施于上也。

明宗本出夷狄,而彦威武人,君臣皆不知礼,动多此类。

然彦威客有淳于晏者,少举明经及第,遭世乱,依彦威。

彦威尝战败脱身走麾下兵无从者独晏徒步以一刽从之榛棘间以免彦威高其义所历方镔常辟以自从至其家事无大小皆决于晏彦威以故得少过失。

天成三年冬,彦威卒于镇。

赠彦威太师,谥曰忠武。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彦威尝战败脱身走麾下/兵无从者/独晏徒步以一剑从之榛棘间以免/彦威高其义/所历方镇/常辟以自从至其家/事无大小/皆决于晏/B.彦威尝战败脱身走/麾下兵无从者/独晏徒步以一剑从之榛棘间以免/彦威高其义/所历方镇/常辟以自从/至其家事无大小/皆决于晏/C.彦威尝战败脱身走/麾下兵无从者/独晏徒步以一剑从之榛棘间以免/彦威高其义/所历方镇/常辟以自从至其家/事无大小/皆决于晏/D.彦威尝战败脱身走麾下/兵无从者/独晏徒步以一剑从之榛棘间以免/彦威高其义/所历方镇/常辟以自从/至其家事无大小/皆决于晏/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河上,指黄河北岸,黄河呈东西走向,上方为北方,故称之。

B.赐姓名,一般可分为赐姓、赐名,或两者兼有,是君主对臣下的奖励行为。

C.举明经,是参加明经科考试,明经科也是科举考试中的一个科目。

D.夷狄,占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

也泛称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霍彦威德才兼备,作战能攻能守。

他前有放回抓获的俘虏,感动敌将刘知俊,从而守住邠州的事迹,后有攻破邢州打败赵太的战功。

B.霍彦威出谋划策,帮助明宗脱身。

军变之时,他劝明宗暂时答应哗变军人的要求,率兵入城,自己带兵守在城外,以为接应之力。

C.霍彦威善于纳谏,故而少犯错误。

他接受了安重诲的建议,避免落下个借机报私仇的恶名;他倚重淳于晏,逐渐习得了君臣之礼。

D.霍彦威一心事主,死后谥为忠武。

他年少时于乱军之中被人收养,后来无论是跟随梁太祖东征西讨,还是侍奉后唐二主,都能尽心尽力。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天子不垂原宥,志在剿除。

今宜与城中合势,击退诸镇之兵。

(2)朱守殷反,伏诛,彦威遣使者驰骑献两箭为贺,明宗赐两箭以报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唐多令·秋暮有感陈允平休去采芙蓉①。

秋江烟水空。

带斜阳、一片征鸿。

欲顿闲愁无须处,都著在两眉峰。

心事寄题红②。

画桥流水东。

断肠人、无奈秋浓。

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

【注】①芙蓉:莲(荷花)的别名。

②题红:即红叶题诗。

8.采莲是古代女子喜爱的习俗,本词开篇却说“休去采芙蓉”,这是为什么?请结合上片内容分析。

(5分)9.词中人物有什么样的“心事”?结尾三句是如何表现人物心情的?请简要阐述。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在《诗经?氓>中,女主人公遭到了氓在心愿满足之后对自己粗暴无礼的对待,自己的家人表现出的不仅不是同情,反而是“”。

(2)刘禹锡《陋室铭》中“,_ ___ ”两句,写了室外清幽雅致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3)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表示自古以来蜀、秦之间就没有沟通来往的原因是“___ _,_ ___ ”,进一步写出了两地之间被高山峻岭所阻的情状。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1)、第四(12)两题中选定一题作答。

注意:只能作答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棵树的正常死亡梅寒老槐是一棵很老很老的槐树。

它从什么时候就站在那里,连那所院子里年纪最老阅历最广的老张也不知道。

小院是四合院,临街,门前就是小镇最繁华的人民路。

老槐站在小院门口右侧。

老槐是小镇上天然的一把巨伞,在每一个炎夏来临之际,把灼人的热浪挡在外面。

树下,是小铁人的乐园。

老人们摇着蒲扇下棋,姑娘媳妇儿聊着家常纳鞋底绣花,孩子们最是快乐,撅着屁股趴在树底下逗蚂蚁。

.老张是小院的主人,也算是老槐的半个主人。

他喜欢那份热热闹闹的烟火气,南来北往,无论是来树下纳凉的老街坊还是过路歇脚的陌生人,来了,拿张小凳来杯茶水,三言两语,就聊成老友。

过日子,要有人气。

老张家的日子,在那份热闹的人气中蒸蒸日上,越过越红火。

儿女们一个个长大出息了,回头将家里的旧房旧院翻整一新。

老张熬成了家里的爷,有事无事拿把宜兴紫砂小壶,坐在老槐树上的石桌边不紧不慢地啜。

看人民路上车来人往,听老槐树项上鸟鸣啾啾,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

老张挺感激那棵老槐树,待它也好。

春天里,他在老槐树周围挖上一圈深沟,将发酵好的土肥填上,再浇足水,老槐就像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一下子返老还童。

夏天来时,长疯了,那叶子油绿发亮,密不透风,将整个小院笼在一片清凉里。

老槐树身上出现几个莫名的洞,害虫钻的。

那洞就像咬在老张的身上,找来针筒,找来药,按比例兑好,给老槐树打针,绕着树来来回回找,一个小洞也不放过。

一棵树的寿命长短,有时候不在于它本身,不在大自然为它提供的阳光雨露,而在于最初那颗种子的选择,或者说在于人的选择。

儿子回来,把他的生意触角伸到了小镇,伸到了他们的老院里。

他要将老院的房子全部扒倒,建吊脚楼,搞农家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