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综合自然地理学》模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师《综合自然地理学》模拟题
一、名词解释题:
1.环境
解析:P1。
2.波尔兹曼统计熵
解析:
统计熵是奥地利物理学家波尔兹曼(Boltzmann)运用统计物理学理论,在研究系统热力学几率过程中首先建立的概念,它说明了热力学熵在微观方面的统计学意义。统计熵是对热力学熵的微观上的统计解释.也可以这样理解某个宏观状态的熵等于波尔兹曼常量乘以相应微观状态数的对数。熵是混乱度的量度,与某个宏观状态对应的微观状态数越多,它的混乱度就愈大,熵也越大。系统的有序和无序反映的是系统可能出现的微观状态数目的多少,微观状态数目越多,表明系统越无序,反之,系统则越有序。
3.干湿度地带性
解析:即经度地带性。指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以中纬地区较明显。因在一般情况下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也就是主要因水分条件的变化所致,又称“干湿度地带性”。
4.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
解析:p62
二、填空题:
1.自然地理系统最先出现的圈层是(大气圈)和(岩石圈),而后出现(水圈),
再后出现了(生物圈),与此同时,地球表层的最后一个自然圈层(土壤圈)也产生了。
2.土地分级单位自下而上可分为(相)、(限区)和(地方)。
3.影响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有二:(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
4.综合自然区划的两个基本原则是(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
5.地球表层的界限是上至(对流层顶),下至(沉积岩石圈的底界)。
解析: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范围和边界至今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科学问题。但就全球尺度的自然地理环境而言,目前大多数自然地理工作者基本接受了А.Г.伊萨钦科的观点,即地理壳的上限在对流层顶,下限在沉积岩石圈的底界(约在地面以下5~6公里)。因为对流层和水圈参与着太阳能所引起的地理壳的积极的物质循环,沉积岩则是由所有三个无机圈和有机体的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从对流层到沉积岩石圈的范围也是生命有机体可能生存的区间,而在这一区间之外,自然地理环境的内部联系就显著减弱了。概括起来,А.Г.伊萨钦科划定边界的依据有三个方面:①自然地理环境的内部联系在上、下边界处显著减弱;
②太阳能的作用在上、下边界内显著;③生命物质在上、下边界内集中存在。而在具体的研究中,陈传康的观点是值得重视的。
6.(正)反馈的作用是自我组织,(负)反馈的作用是自我调节。
解析:反馈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如果反馈的结果是抑制系统偏离原状态的就是负反馈。控制系统有一理想状态或调整点,在这个点的附近,系统保持着稳定状态。负反馈能制止或扭转某种脱离调整点的趋势,使系统回到调整点来。正反馈与之相反,反馈结果加剧了系统偏离调整点的趋势,使其脱离原状态。正反馈可以引起“雪球效应”,最终使原系统瓦解。
三、单项选择题:
1.自然地理综合体的最小单位是( C )。
A.自然区 B.限区 C.相 D.地方
2.对于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 C )是最主要的动因。
A.空气 B.水 C.生物有机体 D.土壤
3.彼列尔曼根据化学元素迁移条件,把地表面上各种各样的形态分为三种基本处境,不包括
下列的哪一项( B )。
A.残积处境 B.平亢地处境 C.水上处境 D.水下处境
4.形成地貌基本格局的能量因子不包括是( D )。
A.太阳能 B.地球内能 C.潮汐能 D.生物能
5.下列哪个不是对非地带性单位的划分?( D )。
A.自然大区 B.自然地区 C.自然区域 D.自然地带
四、简答题:
1.试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解析:p29
2.地区性的表现有哪些?
解析:地区性是地带性单位内的非地带性分异。地区性是由海陆分布带来的经度省性与大地构造—地
势单元同热量带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大陆内部、大陆东岸内部、大陆西岸内部的区域性的分异规律,或者说地区性是经度省性与热量带相互作用所表现的区域性分异规律,而大地构造—地势单元加强了这种分异。
罗开富在《中国自然区划草案》中所划分的22个副区,如兴安副区、东北平原副区、长白副区、黄土高原副区、华北平原副区、胶东、辽东副区等都反映了这种地区性的分异规律。这样理解的地区性,正是狭义的非地带性。它符合大的地貌—大地构造单元,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长白山地、大兴安岭、秦巴山地等单元。可见这一规律正反映了大气过程和下垫面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又如,中国东亚季风大区(非地带性单位)内出现南北方向更替的各自然地带差异就是一种带段性。其中每一自然地带(地带性单位)内都有明显的地区性分异。中亚热带自然地带内部由沿海到内陆存在这样的差异:东部(浙、闽)沿岸是台风侵袭的范围,暴雨影响很大;中部(湘、赣)是夏季伏旱控制的地区,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大,春季常出现倒春寒;西部(川、贵)降水比较均匀,降水强度不大,多云雾,形成比较阴湿的气候。
3.垂直地带的特征有哪些?
解析:p105-107
五、论述题:
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是怎样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如何协调发展?
解析:p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