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综合自然地理学》模拟题
2013福师《综合自然地理》在线作业一

2013年秋季福师《综合自然地理》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坚持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人是()。
A. 索恰瓦B. 道库恰耶夫C. 孟德斯鸠D. 贝尔格满分:2 分2.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创始人是()。
A. 道库恰耶夫B. 洪堡德C. 伊萨钦科D. 索恰瓦满分:2 分3. 地理系统(自然地理系统)是由()首先提出的。
A. 罗士培B. 贝尔格C. 索恰瓦D. 帕萨格满分:2 分4. 从土地评价的类型来看,美国八等制基本上属于()。
A. 潜力评价B. 适宜性评价C. 经济评价D. 综合性评价满分:2 分5. 自然地理学的创始人是( )。
A. 洪堡德B. 道库恰耶夫C. 伊萨钦科D. 索恰瓦满分:2 分6. 按照道库恰耶夫的理解,()是自然地理综合体的一面镜子A. 植被B. 土壤C. 气候D. 人文满分:2 分7.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地理环境B.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C. PRED系统D. 人文地理满分:2 分8. 干旱草原环境的标型元素是()。
A. Fe++B. Fe+++C. Ca++D. Fe+满分:2 分9. 《21世纪议程》是在()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
A. 1972B. 1987C. 1978D. 1992满分:2 分10. 冷湿的森林沼泽环境的标型元素是( )。
A. Fe++B. Fe+++C. Ca++D. Fe+满分:2 分11. 或然论的创始人是()。
A. 维达尔·白吕纳B. 罗士培C. 拉采尔D. 伊萨钦科满分:2 分12. 山体越高,垂直带谱越( )。
A. 简单B. 复杂C. 不变D. 高满分:2 分13. 按照狭义理解,()属于地带性规律。
A. 纬度地带性B. 垂直地带性C. 水平地带性D. 经度地带性满分:2 分14. 景观生态学的创始人是()。
A. 贝尔格B. 索恰瓦C. 帕萨格D. 道库恰耶夫满分:2 分15. FAO土地评价纲要的土地适宜级主要是根据( )划分的。
福师《综合自然地理》在线作业二15秋答案

福师《综合自然地理》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
1. 山体越高,垂直带谱越( )。
A. 简单
B. 复杂
C. 不变
D. 高
正确答案:B
2. 下列区划方案中属于统一单列系统的是()。
A. 任美锷的区划方案
B. 黄秉维的区划方案
C. 席承藩的区划方案
D.
A.H.克雷洛夫的区划方案
正确答案:A
3. 干旱草原环境的标型元素是()。
A. Fe++
B. Fe+++
C. Ca++
D. Fe+
正确答案:C
4. 地理系统(自然地理系统)是由()首先提出的。
A. 罗士培
B. 贝尔格
C. 索恰瓦
D. 帕萨格
正确答案:C
5. 下列分异规律属小尺度的分异是()。
A. 地方性
B. 干湿度地带性
C. 带段性
D. 省性
正确答案:A
6. 按照道库恰耶夫的理解,()是自然地理综合体的一面镜子
A. 植被
B. 土壤
C. 气候
D. 人文
正确答案:B
7. 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粗略地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
A. 原始共生阶段。
福师《综合自然地理》在线作业一-0003F923A32F

福师《综合自然地理》在线作业一-0003
美国八等制的土地潜力级主要是根据()划分的。
A:土壤
B:自然环境
C:限制性
D:适宜性
答案:D
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包括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下列那种不是对地带性单位的划分?()。
A:自然带
B:自然亚地带
C:自然地区
D:自然地带
答案:C
自然地理综合体的最小单位是()。
A:自然区
B:限区
C:相
D:地方
答案:C
按照狭义理解,()属于地带性规律。
A:纬度地带性
B:垂直地带性
C:水平地带性
D:经度地带性
答案:A
FAO土地评价纲要的土地适宜级主要是根据( )划分的。
A:适宜性类别
B:适宜性程度
C:限制性因素
D:限制性程度
答案:B
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
A:《汉书·地理志》
B:《管子·地员篇》
C:《梦溪笔谈》
D:《禹贡》
答案:D
()是自然地理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A:大气
B:岩石地形复合体
C:水分
D:有机界
答案:B
当一个系统对周围环境输出过多的能量和物质,从而使系统因满足不了最低需求而使系统受损,这种损伤功能类型称之为()。
A:进料过多
B:泄漏。
福师《综合自然地理》在线作业二-00030A7A2094

福师《综合自然地理》在线作业二-0003
坚持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学者是()。
A:拉采尔
B:罗士培
C:维达尔·白吕纳
D:伊萨钦科
答案:A
FAO土地评价纲要的土地适宜级主要是根据( )划分的。
A:适宜性类别
B:适宜性程度
C:限制性因素
D:限制性程度
答案:B
从土地评价的类型来看,美国八等制基本上属于()。
A:潜力评价
B:适宜性评价
C:经济评价
D:综合性评价
答案:A
彼列尔曼根据化学元素迁移条件,把地表面上各种各样的形态分为三种基本处境,不包括下列的哪一项()。
A:残积处境
B:平亢地处境
C:水上处境
D:水下处境
答案:B
土地评价因素的选取原则主要是()。
A:因评价用途的不同而不同
B:因地区的不同而不同
C:A和B
D:因评价者的理论水平差异而不同
答案:C
干旱草原环境的标型元素是()。
A:Fe++
B:Fe+++
C:Ca++
D:Fe+
答案:C
当一个系统对周围环境输出过多的能量和物质,从而使系统因满足不了最低需求而使系统受损,这种损伤功能类型称之为()。
A:进料过多
B:泄漏
C:进料不足
D:阻塞
答案:B
美国八等制的土地潜力级主要是根据()划分的。
A:土壤
B:自然环境。
奥鹏2020年6月福师《综合自然地理》在线作业二_2.doc

1.坚持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学者是()。
A.拉采尔B.罗士培C.维达尔·白吕纳D.伊萨钦科【参考答案】: A2.FAO土地评价纲要的土地适宜级主要是根据( )划分的。
A.适宜性类别B.适宜性程度C.限制性因素D.限制性程度【参考答案】: B3.从土地评价的类型来看,美国八等制基本上属于()。
A.潜力评价B.适宜性评价C.经济评价D.综合性评价【参考答案】: A4.彼列尔曼根据化学元素迁移条件,把地表面上各种各样的形态分为三种基本处境,不包括下列的哪一项()。
A.残积处境B.平亢地处境C.水上处境D.水下处境【参考答案】: B5.土地评价因素的选取原则主要是()。
A.因评价用途的不同而不同B.因地区的不同而不同C.A和BD.因评价者的理论水平差异而不同【参考答案】: C6.干旱草原环境的标型元素是()。
A.FeB.FeC.CaD.Fe【参考答案】: C7.当一个系统对周围环境输出过多的能量和物质,从而使系统因满足不了最低需求而使系统受损,这种损伤功能类型称之为()。
A.进料过多B.泄漏C.进料不足D.阻塞【参考答案】: B8.美国八等制的土地潜力级主要是根据()划分的。
A.土壤B.自然环境C.限制性D.适宜性【参考答案】: D9.()是无机界与有机界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关键环节。
A.土壤B.水分C.有机界D.大气【参考答案】: A10.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
A.地理因素B.环境因素C.人文因素D.气候因素【参考答案】: B11.土地分类单位自上而下为()。
A.科—属—种B.立地—土地单元—土地系统C.相-限区—地方D.级—亚级单元【参考答案】: A12.下列分异规律属小尺度的分异是()。
A.地方性B.干湿度地带性C.带段性D.省性【参考答案】: A13.地理系统(自然地理系统)是由()首先提出的。
A.罗士培B.贝尔格C.索恰瓦D.帕萨格【参考答案】: C14.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
[答案][福建师范大学]2020秋《综合自然地理》在线作业二
![[答案][福建师范大学]2020秋《综合自然地理》在线作业二](https://img.taocdn.com/s3/m/a04faeb7ddccda38366baf41.png)
答案在最后1.坚持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的学者是()。
A.拉采尔B.罗士培C.维达尔·白吕纳D.伊萨钦科2.FAO土地评价纲要的土地适宜级主要是根据()划分的。
A.适宜性类别B.适宜性程度C.限制性因素D.限制性程度3.从土地评价的类型来看,美国八等制基本上属于()。
A.潜力评价B.适宜性评价C.经济评价D.综合性评价4.彼列尔曼根据化学元素迁移条件,把地表面上各种各样的形态分为三种基本处境,不包括下列的哪一项?()A.残积处境B.平亢地处境C.水上处境D.水下处境5.土地评价因素的选取原则主要是()。
A.因评价用途的不同而不同B.因地区的不同而不同C.A和BD.因评价者的理论水平差异而不同6.干旱草原环境的标型元素是()。
A.Fe++B.Fe+++C.Ca++D.Fe+7.当一个系统对周围环境输出过多的能量和物质,从而使系统因满足不了最低需求而使系统受损,这种损伤功能类型称之为()。
A.进料过多B.泄漏C.进料不足D.阻塞8.美国八等制的土地潜力级主要是根据()划分的。
A.土壤B.自然环境C.限制性D.适宜性9.()是无机界与有机界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关键环节。
A.土壤B.水分C.有机界D.大气10.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
A.地理因素B.环境因素C.人文因素D.气候因素11.土地分类单位自上而下为()。
A.科—属—种B.立地—土地单元—土地系统C.相-限区—地方D.级—亚级单元12.下列分异规律属小尺度的分异是()。
A.地方性B.干湿度地带性C.带段性D.省性13.地理系统(自然地理系统)是由()首先提出的。
A.罗士培B.贝尔格C.索恰瓦D.帕萨格14.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A.《汉书·地理志》B.《管子·地员篇》C.《梦溪笔谈》D.《禹贡》15.北美洲可分为四大区,下列哪个不属于北美洲的分区?()A.南美洲大区B.极地岛屿大区C.东部大区D.科迪勒拉山地大区16.()是自然地理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地理科学”《综合自然地理》网课测试题答案卷3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地理科学”《综合自然地理》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A.错误B.正确2.岩溶峰林是成群或分散的石灰岩山峰,通常是峰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A.错误B.正确3.昼夜节律是地球公转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效应。
()A.错误B.正确4.土壤粘化过程主要在温湿气候条件下发生,土壤粘化作用明显的土壤是黑壤和黄壤。
()A.错误B.正确5.地球表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
()A.错误B.正确6.景观生态学的创始人是()。
A.贝尔格B.索恰瓦C.帕萨格D.道库恰耶夫7.下列哪个不是对非地带性单位的划分?()A.自然大区B.自然地区C.自然区域D.自然地带8.北美洲可分为四大区,下列哪个不属于北美洲的分区()?A.南美洲大区B.极地岛屿大区C.东部大区D.科迪勒拉山地大区9.下列哪个不是对非地带性单位的划分()。
A.自然大区B.自然地区C.自然区域D.自然地带10.旋回性节律是以等长的时间间隔为重复周期的自然演化规律。
()A.错误B.正确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A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B6.参考答案:C7.参考答案:D8.参考答案:A9.参考答案:D10.参考答案:A。
福师《综合自然地理》在线作业一15秋答案

福师《综合自然地理》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
1. ()是自然地理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A. 大气
B. 岩石地形复合体
C. 水分
D. 有机界
正确答案:B
2.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地理环境
B.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
C. PRED系统
D. 人文地理
正确答案:B
3. 对于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是最主要的动因。
A. 空气
B. 水
C. 生物有机体
D. 土壤
正确答案:C
4. 土地评价因素的选取原则主要是()。
A. 因评价用途的不同而不同
B. 因地区的不同而不同
C. A和B
D. 因评价者的理论水平差异而不同
正确答案:C
5. 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
A. 《汉书·地理志》
B. 《管子·地员篇》
C. 《梦溪笔谈》
D. 《禹贡》
正确答案:D
6. 从土地评价的类型来看,美国八等制基本上属于()。
A. 潜力评价
B. 适宜性评价
C. 经济评价
D. 综合性评价
正确答案:A
7. 地理系统(自然地理系统)是由()首先提出的。
A. 罗士培
B. 贝尔格
C. 索恰瓦。
综合自然地理练习题

《综合自然地理》模拟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辐射干燥指数辐射干燥指数=R/Lr,式中,R为年辐射平衡;L为蒸发潜热;r为年降水总量。
2.纬度地带性各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纬线延伸,按纬度发生有规律的排列,而产生南北向的分化。
3.耗散结构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有序结构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这种结构称为耗散结构。
4、地球表层是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通过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组成的有一定结构能完成一定功能的整体。
5、自然区是在发生上相同又能表现自然地带特征的区域。
在它的范围内可观察到地质构造、地形形态、地表水和地下水、地方气候、土壤类型、生物群落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组成的综合体有规律地典型地重复出现。
6.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自然地理环境中化学元素由一种存在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存在形式,并伴随着一定的空间位移的运动过程。
7.波尔兹曼统计熵公式是S=klnΩ,其中S为波尔兹曼统计熵,k为波尔兹曼常数,Ω为热力学几率或无序度。
8.干湿度地带性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按经度由海向陆发生有规律的东西向分化。
9、平亢地排水良好,既没有强烈的侵蚀,也没有明显的堆积,土壤颗粒粗细适中,地下水埋深较深,不影响土壤发育。
该地段的地方气候可代表当地的大气候;有良好的养分平衡量条件。
10、水迁移元素:以简单的或复杂的离子或分子状态,通过水圈进行迁移的元素。
11、自然地理区划:一方面要把具有历史发展的共同性和有规律的地域联系的自然地理单元自下而上地合并联结起来,另一方面要根据发展的共同性、自然结构的相似性和自然地理过程的统一性,将区域内部相似性最大、差异性最小,而与其外部相似性最小、差异性最大的地方自上而下地划分开来。
12.季节节律由于地球公转而出现自然地理过程和现象以季节(年)为周期的节律性变化。
13.旋回性节律是以不等长的时间间隔为重复周期的自然演化规律。
福师(2020-2021)《综合自然地理》在线作业一(4)答案

福师(2020-2021)《综合自然地理》在线作业一注:本科有多套试卷,请核实是否为您所需要资料,本资料只做参考学习使用!!!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1、下列著作哪一部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划著作()。
A《汉书·地理志》B《管子·地员篇》C《梦溪笔谈》D《禹贡》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参考选择】:D2、双列系统中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序列为()。
A自然区—自然地区—自然省—自然州B自然大区—自然地区—自然亚地区—自然州C自然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自然次亚地带D自然区—自然亚区—自然小区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参考选择】:C3、FAO土地评价纲要的土地适宜级主要是根据( )划分的。
A适宜性类别B适宜性程度C限制性因素D限制性程度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参考选择】:B4、景观生态学的创始人是()。
A贝尔格B索恰瓦C帕萨格D道库恰耶夫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参考选择】:C5、或然论的创始人是()。
A维达尔·白吕纳B罗士培C拉采尔D伊萨钦科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参考选择】:A6、下列分异规律属小尺度的分异是()。
A地方性B干湿度地带性C带段性D省性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参考选择】:A7、()是自然地理系统中起联系作用的组成部分。
A大气B土壤C水分D有机界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参考选择】:C8、按照狭义理解,()属于地带性规律。
A纬度地带性B垂直地带性C水平地带性D经度地带性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参考选择】:A9、按照道库恰耶夫的理解,()是自然地理综合体的一面镜子A植被B土壤C气候D人文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参考选择】:B10、下列区划方案中属于统一单列系统的是()。
福师(2020-2021)《综合自然地理》在线作业一(2)答案

福师(2020-2021)《综合自然地理》在线作业一
注:本科有多套试卷,请核实是否为您所需要资料,本资料只做参考学习使用!!!
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
1、下列那个不是对非地带性单位的划分()。
A自然大区
B自然地区
C自然区域
D自然地带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D
2、下列分异规律属小尺度的分异是()。
A地方性
B干湿度地带性
C带段性
D省性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A
3、自然地理学的创始人是( )。
A洪堡德
B道库恰耶夫
C伊萨钦科
D索恰瓦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A
4、彼列尔曼根据化学元素迁移条件,把地表面上各种各样的形态分为三种基本处境,不包括下列的哪一项()。
A残积处境
B平亢地处境
C水上处境
D水下处境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B
5、土地分类单位自上而下为()。
A科—属—种
B立地—土地单元—土地系统
C相-限区—地方
D级—亚级单元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福师《综合自然地理》在线作业一-00028D94440A

福师《综合自然地理》在线作业一-0002
下列那个不是对非地带性单位的划分()。
A:自然大区
B:自然地区
C:自然区域
D:自然地带
答案:D
下列分异规律属小尺度的分异是()。
A:地方性
B:干湿度地带性
C:带段性
D:省性
答案:A
自然地理学的创始人是( )。
A:洪堡德
B:道库恰耶夫
C:伊萨钦科
D:索恰瓦
答案:A
彼列尔曼根据化学元素迁移条件,把地表面上各种各样的形态分为三种基本处境,不包括下列的哪一项()。
A:残积处境
B:平亢地处境
C:水上处境
D:水下处境
答案:B
土地分类单位自上而下为()。
A:科—属—种
B:立地—土地单元—土地系统
C:相-限区—地方
D:级—亚级单元
答案:A
《21世纪议程》是在()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
A:1972
B:1987
C:1978
D:1992
答案:D
下列区划方案中属于统一单列系统的是()。
A:任美锷的区划方案
B:黄秉维的区划方案
C:席承藩的区划方案
D:A.H.克雷洛夫的区划方案
答案:A
景观生态学的创始人是()。
A:贝尔格
B:索恰瓦
C:帕萨格。
19秋福师《综合自然地理》在线作业一-0005参考答案

C.自然区—自然地区—自然省—自然州
D.自然区—自然亚区—自然小区
答案:A
3.FAO土地评价纲要的土地适宜级主要是根据( )划分的。
A.适宜性类别
B.适宜性程度
C.限制性因素
D.限制性程度
答案:B
4.景观生态学的创始人是()。
A.贝尔格
B.索恰瓦
C.帕萨格
D.道库恰耶夫
答案:正确
34.风化作用的结果,使坚硬的岩石成为松散的物质,增强了透水性和通气性,矿质养分元素以可溶性盐的形式释放出来,并形成一些次生的黏土矿物,为土壤的形成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答案:正确
35.自然地理环境中化学元素由一种存在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存在形式,并伴随着一定的空间位移的运动过程。
答案:正确
36.大气循环的原动力是太阳辐射。
答案:正确
42.一般认为土地是地理环境(主要是陆地环境)中由相互联系的各自然地理成分所组成,包括人类活动影响在内的自然综合体。
答案:正确
43.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是可逆的。
11.当一个系统对周围环境输出过多的能量和物质,从而使系统因满足不了最低需求而使系统受损,这种损伤功能类型称之为()。
A.进料过多
B.泄漏
C.进料不足
D.阻塞
答案:B
12.土地分类单位自上而下为()。
A.科—属—种
B.立地—土地单元—土地系统
C.相-限区—地方
D.级—亚级单元
答案:A
13.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创始人是()。
答案:A
16.干旱草原环境的标型元素是()。
A.Ca++
B.Fe+++
16秋福师《综合自然地理》在线作业二答案

福师《综合自然地理》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
1. 对于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是最主要的动因。
A. 空气
B. 水
C. 生物有机体
D. 土壤
正确答案:C
2. 自然地理综合体的最小单位是()。
A. 自然区
B. 限区
C. 相
D. 地方
正确答案:C
3. 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创始人是()。
A. 道库恰耶夫
B. 洪堡德
C. 伊萨钦科
D. 索恰瓦
正确答案:A
4. 彼列尔曼根据化学元素迁移条件,把地表面上各种各样的形态分为三种基本处境,不包括下列的哪一项()。
A. 残积处境
B. 平亢地处境
C. 水上处境
D. 水下处境
正确答案:B
5. 坚持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人是()。
A. 索恰瓦
B. 道库恰耶夫
C. 孟德斯鸠
D. 贝尔格
正确答案:C
6. ()是自然地理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A. 大气
B. 岩石地形复合体
C. 水分
D. 有机界。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地理科学”《综合自然地理》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5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地理科学”《综合自然地理》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坚持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人是()。
A.索恰瓦B.道库恰耶夫C.孟德斯鸠D.贝尔格参考答案:C2.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3.土地分级的基本单位是()。
A.自然区B.相C.限区D.地方参考答案:BCD4.潮汐是在月球和地球的引潮力作用下产生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综合自然地理学总的发展趋势是()。
A.模式化B.系统化C.技术化D.理论化参考答案:ABD6.下列哪个不是对非地带性单位的划分?()A.自然大区B.自然地区C.自然区域D.自然地带参考答案:D7.阶地类型主要有:侵蚀阶地、堆积阶地两种。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8.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的主要方法()。
A.定性分析法B.统计分析法C.系统分析法D.模型化方法参考答案:ABCD9.或然论的创始人是()。
A.维达尔·白吕纳B.罗士培参考答案:A10.人类与自然地理系统的相互作用可分为下列哪几个阶段?()A.工业化阶段B.采集渔猎阶段C.人地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阶段D.农业社会阶段参考答案:ABCD11.沙(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2.地球表层系统的整体性表现为()。
A.垂直结构B.结构整体性C.功能整体性D.时间结构参考答案:BC13.当一个系统对周围环境输出过多的能量和物质,从而使系统因满足不了最低需求而使系统受损,这种损伤功能类型称之为()。
A.进料过多B.泄漏C.进料不足D.阻塞14.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诞生的摇篮,不存在着种种束缚人类发展的困难因素。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5.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分层结构、渗透结构、地理结构。
福师《综合自然地理》在线作业二-0004F4214669

福师《综合自然地理》在线作业二-0004我国领土分别位于东亚大区、亚洲中部大区和()。
A:自然区B:青藏高原大区C:欧洲东部大区D:亚热带大区答案:B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地理环境B:自然地理环境整体C:PRED系统D:人文地理答案:B<font face="Arial">北美洲可分为四大区,下列哪个不属于北美洲的分区()?</font>A:<font face="Arial">南美洲大区</font>B:<font face="Arial">极地岛屿大区</font>C:<font face="Arial">东部大区</font>D:<font face="Arial">科迪勒拉山地大区</font>答案:A双列系统中地带性区划单位等级序列为()。
A:自然区—自然地区—自然省—自然州B:自然大区—自然地区—自然亚地区—自然州C:自然带—自然地带—自然亚地带—自然次亚地带D:自然区—自然亚区—自然小区答案:C彼列尔曼根据化学元素迁移条件,把地表面上各种各样的形态分为三种基本处境,不包括下列的哪一项()。
A:残积处境B:平亢地处境C:水上处境D:水下处境答案:B《21世纪议程》是在()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
A:1972B:1987C:1978D:1992答案:D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粗略地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
A:原始共生阶段B:和谐共生阶段C:改造自然阶段D:顺应自然阶段答案:B()抗人类干扰能力最弱,是自然地理系统丧失功能和结构的突破口。
A:绿色植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师《综合自然地理学》模拟题
一、名词解释题:
1.环境
解析:P1。
2.波尔兹曼统计熵
解析:
统计熵是奥地利物理学家波尔兹曼(Boltzmann)运用统计物理学理论,在研究系统热力学几率过程中首先建立的概念,它说明了热力学熵在微观方面的统计学意义。
统计熵是对热力学熵的微观上的统计解释.也可以这样理解某个宏观状态的熵等于波尔兹曼常量乘以相应微观状态数的对数。
熵是混乱度的量度,与某个宏观状态对应的微观状态数越多,它的混乱度就愈大,熵也越大。
系统的有序和无序反映的是系统可能出现的微观状态数目的多少,微观状态数目越多,表明系统越无序,反之,系统则越有序。
3.干湿度地带性
解析:即经度地带性。
指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
以中纬地区较明显。
因在一般情况下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也就是主要因水分条件的变化所致,又称“干湿度地带性”。
4.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
解析:p62
二、填空题:
1.自然地理系统最先出现的圈层是(大气圈)和(岩石圈),而后出现(水圈),
再后出现了(生物圈),与此同时,地球表层的最后一个自然圈层(土壤圈)也产生了。
2.土地分级单位自下而上可分为(相)、(限区)和(地方)。
3.影响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有二:(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
4.综合自然区划的两个基本原则是(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
5.地球表层的界限是上至(对流层顶),下至(沉积岩石圈的底界)。
解析: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范围和边界至今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科学问题。
但就全球尺度的自然地理环境而言,目前大多数自然地理工作者基本接受了А.Г.伊萨钦科的观点,即地理壳的上限在对流层顶,下限在沉积岩石圈的底界(约在地面以下5~6公里)。
因为对流层和水圈参与着太阳能所引起的地理壳的积极的物质循环,沉积岩则是由所有三个无机圈和有机体的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从对流层到沉积岩石圈的范围也是生命有机体可能生存的区间,而在这一区间之外,自然地理环境的内部联系就显著减弱了。
概括起来,А.Г.伊萨钦科划定边界的依据有三个方面:①自然地理环境的内部联系在上、下边界处显著减弱;
②太阳能的作用在上、下边界内显著;③生命物质在上、下边界内集中存在。
而在具体的研究中,陈传康的观点是值得重视的。
6.(正)反馈的作用是自我组织,(负)反馈的作用是自我调节。
解析:反馈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
如果反馈的结果是抑制系统偏离原状态的就是负反馈。
控制系统有一理想状态或调整点,在这个点的附近,系统保持着稳定状态。
负反馈能制止或扭转某种脱离调整点的趋势,使系统回到调整点来。
正反馈与之相反,反馈结果加剧了系统偏离调整点的趋势,使其脱离原状态。
正反馈可以引起“雪球效应”,最终使原系统瓦解。
三、单项选择题:
1.自然地理综合体的最小单位是( C )。
A.自然区 B.限区 C.相 D.地方
2.对于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 C )是最主要的动因。
A.空气 B.水 C.生物有机体 D.土壤
3.彼列尔曼根据化学元素迁移条件,把地表面上各种各样的形态分为三种基本处境,不包括
下列的哪一项( B )。
A.残积处境 B.平亢地处境 C.水上处境 D.水下处境
4.形成地貌基本格局的能量因子不包括是( D )。
A.太阳能 B.地球内能 C.潮汐能 D.生物能
5.下列哪个不是对非地带性单位的划分?( D )。
A.自然大区 B.自然地区 C.自然区域 D.自然地带
四、简答题:
1.试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解析:p29
2.地区性的表现有哪些?
解析:地区性是地带性单位内的非地带性分异。
地区性是由海陆分布带来的经度省性与大地构造—地
势单元同热量带的相互作用形成的大陆内部、大陆东岸内部、大陆西岸内部的区域性的分异规律,或者说地区性是经度省性与热量带相互作用所表现的区域性分异规律,而大地构造—地势单元加强了这种分异。
罗开富在《中国自然区划草案》中所划分的22个副区,如兴安副区、东北平原副区、长白副区、黄土高原副区、华北平原副区、胶东、辽东副区等都反映了这种地区性的分异规律。
这样理解的地区性,正是狭义的非地带性。
它符合大的地貌—大地构造单元,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长白山地、大兴安岭、秦巴山地等单元。
可见这一规律正反映了大气过程和下垫面的复杂的相互作用。
又如,中国东亚季风大区(非地带性单位)内出现南北方向更替的各自然地带差异就是一种带段性。
其中每一自然地带(地带性单位)内都有明显的地区性分异。
中亚热带自然地带内部由沿海到内陆存在这样的差异:东部(浙、闽)沿岸是台风侵袭的范围,暴雨影响很大;中部(湘、赣)是夏季伏旱控制的地区,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大,春季常出现倒春寒;西部(川、贵)降水比较均匀,降水强度不大,多云雾,形成比较阴湿的气候。
3.垂直地带的特征有哪些?
解析:p105-107
五、论述题:
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是怎样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如何协调发展?
解析:p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