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验四 串行口实验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实验9点对点串行通信
波特率
串行通信接口
单片机上的串行通信接口通常包括发 送数据端(TXD)、接收数据端 (RXD)和地线(GND)。
表示每秒钟传输的位数,是衡量串行 通信速度的参数。
串行通信的分类
同步串行通信与异步串行通信
同步串行通信是指发送方和接收方以相同的时钟频率进行数据传输,而异步串 行通信则没有共同的时钟频率。
02
例如,空调的温度设置、电视的频道切换等操作,都是通过性、易扩展等优点,因此
03
在智能家居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需要实时地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 点对点串行通信能够满足工业控制领域对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高要求。
波特率设置
波特率计算
根据通信协议的要求,计算出合 适的波特率。常用的波特率有 9600、19200、4800等。
寄存器配置
根据计算出的波特率,配置单片 机串行通信接口的相关寄存器, 以实现所需的波特率。
测试与调整
在实际通信过程中,可能需要根 据实际情况调整波特率,以确保 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正确性。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 验)实验9点对点串行 通信
contents
目录
• 单片机串行通信原理 • 点对点串行通信的实现 • 单片机点对点串行通信实验步骤 • 点对点串行通信的应用 • 点对点串行通信的优缺点 • 点对点串行通信的未来发展
01
单片机串行通信原理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串行通信
指数据在单条线路上一位一位地传输, 具有节省传输线、成本低、远距离传 输可靠等优点。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串行通信
单工是指数据只能向一个方向传输,半双工是指数据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 但不能同时进行,全双工则是指数据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
单片机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报告学院: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第一章实验内容、目的及要求 (2)一、内容 (2)二、目的及要求 (3)第二章实验 (3)实验一数字量输入输出实验 (3)实验二定时器/计数器实验 (4)实验三A/D、D/A转换实验 (11)实验四串行通信设计 (20)第三章实验体会 (28)第一章实验内容、目的及要求一、内容实验一数字量输入输出实验阅读、验证C语言程序功能。
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完成实验指导书之“3.1 数字量输入输出实验”基本实验项目。
实验二定时器/计数器实验阅读、验证C语言程序功能。
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完成实验指导书之“3.3 定时/计数器实验”基本实验项目。
提高部分:定时器控制LED灯由单片机内部定时器1,按方式1工作,即作为16位定时器使用每0.05秒钟T1溢出中断一次。
P1口的P1.0-P1.7分别接八个发光二极管。
编写程序模拟时序控制装置。
开机后第一秒钟L1,L3亮,第二秒钟L2,L4亮,第三秒钟L5,L7亮,第四秒钟L6,L8亮,第五秒钟L1,L3,L5,L7亮,第六秒钟L2,L4,L6,L8亮,第七秒钟八个LED灯全亮,第八秒钟全灭,以后又从头开始,L1,L3亮,然后L2,L4亮……一直循环下去。
实验三A/D、D/A转换实验阅读、验证C语言程序功能。
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完成实验指导书之“4.3 A/D转换实验”项目(P64)和“4.4 D/A转换实验”项目。
提高部分:(要求:Proteus环境下完成)小键盘给定(并显示工作状态),选择信号源输出波形类型(D/A 转换方式),经过A/D采样后,将采样数据用LED灯,显示当前模拟信号值大小及变化状态。
实验四串行通讯实验阅读、调试C语言程序功能。
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完成实验指导书之“3.7 串口通讯实验”项目。
(要求:实验仪器上完成)提高部分:(要求:Proteus环境下完成)利用单片机实验系统,实现与PC机通讯。
功能要求:将从实验系统键盘上键入的数字,字母显示到PC机显示器上,将PC机键盘输入的字符(0-F)显示到单片机实验系统的数码管上。
单片机实验指导书
目录实验一系统认识实验 (2)实验二端口I/O输入输出实验 (14)实验三外部中断实验 (17)实验四定时器实验 (21)实验五串行口通信实验 (25)实验六串行通信的调试实验 (29)实验七数码管静态显示实验 (34)实验八数码管动态显示实验 (39)实验一系统认识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Keil C51编译环境的使用;2.学习STC单片机的下载软件STC-ISP的使用;3.掌握51单片机输出端口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任选单片机的一组I/O端口,连接LED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实现8个LED按二进制加1点亮。
三、接线方案单片机P10~P17/C51单片机接L0~L7/LED显示,如下图:图1-1实验线路四、实验原理51单片机有4个8位的并行I/O端口:P0、P1、P2、P3,在不扩展存储器、I/O端口,在不使用定时器、中断、串行口时,4个并行端口,32根口线均可用作输入或输出。
作为输出时,除P0口要加上拉电阻外,其余端口与一般的并行输出接口用法相同,但作为输入端口时,必须先向该端口写“1”。
例如P0接有一个输入设备,从P0口输入数据至累加器A中,程序为:MOV P0, #0FFHMOV A, P0若将P0.0位的数据传送至C中,程序为:SETB P0.0MOV C, P0.0五、实验步骤1、连接串行通信电缆和电源线;2、根据图1-1实验线路进行电路连接;3、将C51单片机核心板上的三个开关分别拨到“独立”、“运行”“单片机”;4、打开实验箱上的电源开关。
5、利用Keil C51创建实验程序,并进行编译生成后缀为.HEX的文件;6、利用STC-ISP软件将后缀为.HEX的文件下载到单片机ROM中;7、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若实验现象有误请重复第5、6步。
六、参考程序ORG 0000H ;程序的开始LJMP MAIN ;转入主程序ORG 0200H ;主程序的开始MAIN: MOV P1,#00H ;P1口做准备M1: INC P1 ;P1口连接输出计数,LCALL DELAY ;转入延时子程序LJMP M1 ;循环DELAY: MOV R5,#255 ;延时子程序D1: MOV R6,#255DJNZ R6,$DJNZ R5,D1RETEND ;程序体结束七、思考题1、利用其他I/O口实现LED加1点亮功能;2、利用P1端口实现流水灯(左移或右移)功能;3、实现LED其他点亮功能。
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报告Abstract本实验旨在通过单片机串口通信的方式,实现两个或多个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与交互。
通过该实验,旨在加深对串口通信的理解,以及掌握单片机串口通信的配置与应用。
1. 实验背景在现代电子产品中,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而串口通信作为一种常见的单片机通信方式,被广泛使用。
通过串口通信,单片机可以与其他设备或单片机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如下:- 了解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掌握单片机串口通信的配置方法;- 实现两个或多个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与交互。
3. 实验原理3.1 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串口通信通过发送和接收两个引脚实现数据的传输。
典型的串口通信包含一个发送引脚(Tx)和一个接收引脚(Rx)。
发送端将数据通过发送引脚逐位发送,接收端通过接收引脚逐位接收。
3.2 单片机串口通信的配置在单片机中进行串口通信配置,需要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
波特率用于控制数据的传输速率,数据位决定发送和接收的数据位数,停止位用于标识数据的停止位,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传输的错误。
4. 实验步骤4.1 硬件准备(描述实验所需硬件的准备,例如单片机、串口模块等)4.2 软件配置(描述实验所需软件的配置,例如开发环境、编译器等)4.3 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编写(描述如何编写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包括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代码)4.4 程序下载与调试(描述如何下载程序到单片机,并进行调试)5. 实验结果与分析(描述实验的结果,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解释)6.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深入了解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通过编写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实现了两个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与交互。
在实验过程中,我掌握了单片机串口通信的配置方法,并解决了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
通过实验,我加深了对单片机串口通信的理解,并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不需要链接)致谢:(感谢相关人员或机构对实验的支持与帮助)附录:(附上相关的代码、电路图等附加信息)以上为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报告,通过该实验,我掌握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以及单片机串口通信的配置与应用方法。
串行通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串行通讯的基本原理及通信方式。
2. 掌握串行通讯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实现方法。
3. 学会使用串行通讯进行数据传输。
4. 通过实验,加深对单片机串行口工作原理和程序设计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串行通讯是指将数据一位一位地按顺序传送的通信方式。
与并行通讯相比,串行通讯的通信线路简单,成本低,适用于远距离通信。
串行通讯主要有两种通信方式: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
1. 异步通信异步通信中,每个字符之间没有固定的时钟同步,而是通过起始位和停止位来标识字符的开始和结束。
每个字符由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
2. 同步通信同步通信中,数据传输过程中有固定的时钟同步信号,发送方和接收方通过同步时钟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三、实验设备1. 单片机最小系统教学实验模块2. 数码管显示模块3. 串行数据线4. 电脑四、实验内容1. 单片机串行口初始化首先,我们需要对单片机串行口进行初始化,包括设置波特率、通信方式、数据位、停止位等。
2. 数据发送在单片机程序中,编写数据发送函数,将数据通过串行口发送出去。
3. 数据接收编写数据接收函数,从串行口接收数据。
4. 数据显示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
5. 双机通信通过两套单片机实验模块,实现双机通信。
一台单片机作为发送方,另一台单片机作为接收方。
五、实验步骤1. 将单片机最小系统教学实验模块和数码管显示模块连接到电脑上。
2. 编写单片机程序,初始化串行口,并设置波特率、通信方式、数据位、停止位等。
3. 编写数据发送函数,将数据通过串行口发送出去。
4. 编写数据接收函数,从串行口接收数据。
5. 编写数据显示函数,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
6. 编写双机通信程序,实现两台单片机之间的通信。
7. 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进行实验。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成功实现了单片机串行口的初始化、数据发送、数据接收和数据显示。
2. 成功实现了双机通信,两台单片机之间可以相互发送和接收数据。
串行口的四种工作方式标准版文档
RB8 停止位
RI(中断标志)
接收时,数据从右边移入输入移位寄存器。当位检测逻辑 采样到RXD上的负跳变,便开始接收1帧数据。在接收完第九 位数据后,满足下列条件,才能真正接收到1个字符。
当RI=0,且SM2=0(或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为1)时,接收到 的数据装入接收缓冲器SBUF和RB8(接收数据的第9位), 置RI=1,向CPU请求中断。如果条件不满足,则数据丢失, 且不置位RI,继续搜索RXD引脚的负跳变。
❖解:设数据的发送不采用串行口,即用一段程序模拟 串口方式0的操作,选择用P2.1传数据,P2.0传时钟。
DOUT CLK
BIT P2.1 BIT P2.0
DP12: MOV R2, #8 MOV A, @R0
DP13: RLC A MOV DOUT, C CLR CLK SETB CLK DJNZ R2, DP13 RET
先输出低位吗?
能改变吗?
开始 循环次数设置 取显示数据 数据码左移一位 送一位数据至P2.1 输出一个移位脉冲
够8次了? Y
RET
读图练习--实验六的原理图
D
PY
1 a
2
a
b
3
c
f
b
4
g
d
5
ee
c
6 f
d dp
7 g d p
8
2
0
D
PY
1 a
2
a
b
3
c
f
b
4
g
d
5
ee
c
6 f
d dp
7 g d p
方式2和方式3
方式2或方式3时为11位数据的异步通信口。TXD为数据发
单片机串行通信实验报告(实验要求、原理、仿真图及例程)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实验》实验指导实验三调度器设计基础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练使用Keil C51 IDE集成开发环境,熟练使用Proteus软件。
2.掌握Keil与Proteus的联调技巧。
3.掌握串行通信在单片机系统中的使用。
4.掌握调度器设计的基础知识:函数指针。
二、实验设备1.PC机一套2.Keil C51开发系统一套3.Proteus 仿真系统一套三、实验容1.甲机通过串口控制乙机LED闪烁(1)要求a.甲单片机的K1按键可通过串口分别控制乙单片机的LED1闪烁,LED2闪烁,LED1和LED2同时闪烁,关闭所有的LED。
b.两片8051的串口都工作在模式1,甲机对乙机完成以下4项控制。
i.甲机发送“A”,控制乙机LED1闪烁。
ii.甲机发送“B”,控制乙机LED2闪烁。
iii.甲机发送“C”,控制乙机LED1,LED2闪烁。
iv.甲机发送“C”,控制乙机LED1,LED2停止闪烁。
c.甲机负责发送和停止控制命令,乙机负责接收控制命令并完成控制LED的动作。
两机的程序要分别编写。
d.两个单片机都工作在串口模式1下,程序要先进行初始化,具体步骤如下:i.设置串口模式(SCON)ii.设置定时器1的工作模式(TMOD)iii.计算定时器1的初值iv.启动定时器v.如果串口工作在中断方式,还必须设置IE和ES,并编写中断服务程序。
(2)电路原理图Figure 1 甲机通过串口控制乙机LED闪烁的原理图(3)程序设计提示a.模式1下波特率由定时器控制,波特率计算公式参考:b.可以不用使用中断方式,使用查询方式实现发送与接收,通过查询TI和RI标志位完成。
2.单片机与PC串口通讯及函数指针的使用(1)要求:a.编写用单片机求取整数平方的函数。
b.单片机把计算结果向PC机发送字符串。
c.PC机接收计算结果并显示出来。
d.可以调用Keil C51 stdio.h 中的printf来实现字符串的发送。
[整理]单片机6个必做实验
第一部分软件实验实验一二进制到BCD码转换一、实验目的1、掌握简单的数值转换算法2、基本了解数值的各种表达方法二、实验说明单片机中的数值有各种表达方式,这是单片机的基础。
掌握各种数制之间的转换是一种基本功。
我们将给定的一个二进制数,转换成二十进制(BCD)码。
将累加器A的值拆为三个BCD码,并存入RESULT开始的三个单元,例程A赋值#123。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启动计算机,打开伟福仿真软件,进入仿真环境。
首先进行仿真器的设置,选择使用伟福软件模拟器。
2、打开TH2.ASM源程序进行编译,编译无误后,全速运行程序,打开数据窗口(DATA),点击暂停按钮,观察地址30H、31H、32H的数据变化,30H更新为01,31H更新为02,32H更新为03。
用键盘输入改变地址30H、31H、32H的值,点击复位按钮后,可再次运行程序,观察其实验效果。
修改源程序中给累加器A的赋值,重复实验,观察实验效果。
3、打开CPU窗口,选择单步或跟踪执行方式运行程序,观察CPU窗口各寄存器的变化,可以看到程序执行的过程,加深对实验的了解。
四、流程图及源程序1.源程序RESULT EQU 30HORG 0000HLJMP STARTBINTOBCD:MOV B,#100DIV ABMOV RESULT,A ;除以100得百位数MOV A,BMOV B,#10DIV ABMOV RESULT+1,A ;余数除以10得十位数MOV RESULT+2,B ;余数为个位数RETSTART:MOV SP,#40HMOV A,#123CALL BINTOBCDLJMP $END2.流程图实验四程序跳转表一、实验目的1、了解程序的多分支结构2、掌握多分支结构程序的编程方法二、实验说明多分支结构是程序中常见的结构,在多分支结构的程序中,能够按调用号执行相应的功能,完成指定操作。
若给出调用号来调用子程序,一般用查表方法,查到子程序的地址,转到相应子程序。
单片机键盘显示实验报告
单片机的键盘和显示实验报告㈠实验目的1.掌握单片机I/O的工作方式;2.掌握单片机以串行口方式0工作的LED显示;3.掌握键盘和LED显示的编程方法。
㈡实验器材1.G6W仿真器一台2.MCS—51实验板一台3.PC机一台4.电源一台㈢实验内容及要求实验硬件线路图见附图从线路图可见,8051单片机的P1口作为8个按键的输入端,构成独立式键盘。
四个LED显示器通过四个串/并移位寄存器74LS164接口至8051的串行口,该串行口应工作在方式0发送状态下,RXD端送出要显示的段码数据,TXD则作为发送时钟来对显示数据进行移位操作。
编写一个计算器程序,当某一键按下时可执行相应的加、减、乘、除运算方式,在四个显示器上显示数学算式和最终计算结果。
注:①通过按键来选择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方式。
②输入两个数字均为一位十进制数,可预先放在内存中。
㈣实验框图(见下页)㈤思考题1.当键盘采用中断方式时,硬件电路应怎样连接?P1.4~P1.7是键输出线,P1.0~P1.3是扫描输入线。
输入与门用于产生按键中断,其输入端与各列线相连,再通过上拉电阻接至+5 V电源,输出端接至8051的外部中断输入端。
2.74LS164移位寄存器的移位速率是多少?实验中要求计算的式子和结果之间相差一秒,移位寄存器的移位速率应该是每秒一位吧。
其实这个问题确实不知道怎么回答。
LED 显示用的段码与教科书所提供的不同,本实验采用如下段码:显示数符段码显示数符段码0BBH A DBH109H B F1H2EAH C B2H36BH D E9H459H E F2H573H F D2H否有否P1口置输入读P1口开 始显示“0000”是否有键按下?延迟消抖是否有键按下?是读键码加法运算减法运算除运算6F3H—40H70BH.04H8FBH┗┛A1H97BH┗┛1AH灭00H P DAH实验代码:ORG 0000HAJMP MAINORG 0030HMAIN:MOV 41H,#0BBH ;对几个存放地址进行初始化MOV 42H,#0BBHMOV 43H,#0BBHMOV 44H,#0BBHMOV SCON,#00H ;初始化串行口控制寄存器,设置其为方式0 LCALL DISPLAY ;初始化显示KEY:MOV R3,#08H;用来存放两个数据MOV R4,#02HMOV P1,#0FFH ;初始化P1口MOV A,P1 ;读取按键状态CPL A ;取正逻辑,高电平表示有键按下JZ KEY ;A=0时无键按下,重新扫描键盘LCALL DELAY1;消抖MOV A,P1 ;再次读取按键状态CPL AJZ KEY ;再次判别是否有键按下PUSH AKEY1:MOV A,P1CPL AANL A,#0FH ;判别按键释放JNZ KEY1 ;按键未释放,等待LCALL DELAY1;释放,延时去抖动POP AJB ACC.0,ADD1 ;K1按下转去ADD1JB ACC.1,SUB1 ;K1按下转去SUB1JB ACC.2,MUL1 ;K1按下转去MUL1JB ACC.3,DIV1 ;K1按下转去DIV1LJMP KEYADD1:LCALL BUFFER ;显示加数和被加数MOV 43H,#049HLCALL DISPLAY ;显示加号MOV A,R3ADD A,R4DA AMOV R3,A ;相加结果放入R6ANL A,#0FHMOV R4,A ;结果个位放入R7MOV A,R3SWAP A ;半字节交换,高四位放入低四位ANL A,#0FHMOV R3,A ;结果的高位放入R6LCALL L;显示缓存区设置LCALL DELAY2;延时一秒后显示LCALL DISPLAYLJMP KEYSUB1:LCALL BUFFER ;显示减数和被减数MOV 43H,#40HLCALL DISPLAY ;显示减号MOV A,R3CLR CY ;CY清零SUBB A,R4 ;做减法PUSH ARLC A ;带进位循环左移,最高位放入CYJC F ;判断最高位,若为1则跳转到负数ZHENG: POP AMOV R4,AMOV R3,#00H ;高位清零SJMP OUTFU:POP ACPL A ;取绝对值INC AMOV R4,AMOV R3,#11H ;显示负号OUT: LCALL L ;显示缓存区设置LCALL DELAY2 ;延时1s后显示LCALL DISPLAYLJMP KEYMUL1:LCALL BUFFER ;显示两位乘数MOV 43H,#99HLCALL DISPLAY ;显示乘号MOV A,R3MOV B,R4MUL AB ;结果放入AB,A中是低8位,B中是高8位MOV B,#0AHDIV AB ;十进制转换MOV R4,B ;结果个位放入R7MOV R3,A ;结果的十位放入R6LCALL LLCALL DELAY2LCALL DISPLAY ;延时1s后显示LJMP KEYDIV1:LCALL BUFFER ;显示除数和被除数MOV 43H,#62HLCALL DISPLAY ;显示除号MOV A,R3MOV B,R4DIV AB ;A除以BMOV R4,B ;余数放在R4中MOV R3,A ;商放在R3中MOV A,R4MOVC A,@A+DPTR ;调用段选号MOV 41H,A ;显示余数MOV A,R3MOVC A,@A+DPTRMOV 43H,A ;显示商MOV 42H,#00HMOV 44H,#00HLCALL DELAY2 ;延时1S后显示LCALL DISPLAYLJMP KEYBUFFER: MOV 41H,#22H ;显示初始化,在做计算之前显示两个操作数,显示等号MOV DPTR,#TABLMOV A,R4MOVC A,@A+DPTRMOV 42H,AMOV A,R3MOVC A,@A+DPTRMOV 44H,ARETDISPLAY:MOV R5,#04H;共四位需要显示MOV R0,#41HDISPLAY1:MOV A,@R0MOV SBUF,ADISPLAY2:JNB TI,DISPLAY2;是否传完了CLR TIINC R0DJNZ R5,DISPLAY1RETL:MOV A,R4MOVC A,@A+DPTRMOV 41H,A ;R4对应的段码MOV A,R3MOVC A,@A+DPTRMOV 42H,A ;R3对应的段码MOV 43H,#00HMOV 44H,#00HRETDELAY1: ;普通延时MOV R1,#20HDS1:MOV R2,#0FFHDS2:DJNZ R2,DS2DJNZ R1,DS1RETDELAY2:MOV R6,#14H ;定时1SMOV TMOD,#01HDS3:MOV TH0,#3CHMOV TL0,#0B0H ;50msSETB TR0LOOP:JNB TF0,LOOPCLR TF0CLR TR0DJNZ R6,DS3 ;1s到,中断返回RETTABL:DB 0BBH 09H 0EAH 6BH ;段码表DB 59H 73H 0F3H 0BHDB 0FBH 7BH 00H 0DBHDB 0F1H 0B2H 0E9H 0F2HDB 0D2H 40H实验结果及分析按键1:8+2= 结果:10按键2:8-2= 结果: 6按键3:8*2= 结果:16按键4:8/2= 结果:4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本次实验基本完成了实验要求。
单片机双机串行实验报告
单片机双机串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单片机实现双机串行通信功能,掌握串行通信的原理、方法和程序设计技巧。
实验原理:双机串行通信是指通过串行口将两台单片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互动。
常用的串行通信方式有同步串行通信和异步串行通信。
异步串行通信是指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时的起始位、停止位和校验位进行数据的传输。
而同步串行通信是指通过外部时钟信号进行数据的同步传输。
实验器材:1.两台单片机开发板(MCU7516)2.两个串口线3.两台计算机实验步骤:1.将两台单片机开发板连接起来,通过串口线连接它们的串行口。
2.在两台计算机上分别打开串口调试助手软件,将波特率设置为相同的数值(例如9600)。
3.在编程软件中,编写两个程序分别用于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
4.在发送数据的程序中,首先要设置串口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并将数据存储在缓冲区中。
然后利用串口发送数据的指令将数据发送出去。
5.在接收数据的程序中,同样要设置串口的参数。
然后使用串口接收数据的指令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在缓冲区中,并将其打印出来。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单片机之间的双机串行通信。
发送数据的单片机将数据发送出去后,接收数据的单片机能够正确地接收到数据,并将其打印出来。
实验中需要注意的是,串口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必须设置为相同的数值。
否则,发送数据的单片机和接收数据的单片机无法正常进行通信。
同时,在实验之前,需要了解单片机开发板支持的串口通信相关的指令和函数。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片机之间的双机串行通信原理和方法。
掌握了串口的设置和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的指令和函数。
在实验中,我们学会了如何通过串行口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互动,为今后的单片机应用和开发打下了基础。
同时,我们还发现,双机串行通信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例如,可以通过串行通信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或者实现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收发。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报告一、引言单片机(Microcontroller)是一种集成为了处理器、存储器和各种接口电路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它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自动化控制、电子设备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深入了解单片机的原理和接口技术,并通过实验验证相关理论。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掌握单片机与外部器件的接口技术。
3. 进一步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单片机开辟板2. 电脑3. 串口线4. LED灯5. 蜂鸣器6. 数码管7. 按键开关8. 电阻、电容等元件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单片机原理实验1.1 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单片机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AM、ROM)、输入输出接口(I/O)、定时器/计数器、串行通信接口等组成。
通过学习单片机的基本结构,我们可以了解各个部份的功能和作用。
1.2 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单片机的工作原理是指单片机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内部状态和运行规律。
通过学习单片机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单片机的工作过程,为后续的实验操作提供基础。
2. 单片机接口技术实验2.1 LED灯接口实验将LED灯与单片机相连,通过控制单片机的输出口电平,控制LED灯的亮灭。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学习到单片机的输出接口的使用方法。
2.2 蜂鸣器接口实验将蜂鸣器与单片机相连,通过控制单片机的输出口电平和频率,控制蜂鸣器的声音。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学习到单片机的输出接口的使用方法。
2.3 数码管接口实验将数码管与单片机相连,通过控制单片机的输出口电平和数据,显示不同的数字。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学习到单片机的输出接口和数码管的使用方法。
2.4 按键开关接口实验将按键开关与单片机相连,通过检测单片机的输入口电平,实现按键的功能。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学习到单片机的输入接口的使用方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单片机原理实验结果通过学习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片机的内部组成和工作过程,为后续的接口技术实验打下了基础。
串行通信实验原理
串行通信实验原理序串行通信技术是一种基本的数字通信技术,它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的数字通信系统中。
与并行通信相比,串行通信在处理速度高、传输距离远、信号线使用少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在现代计算机内部以及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中应用广泛。
串行通信实验是理解串行通信原理和掌握串行通信应用的基本途径之一。
本文将介绍串行通信实验的原理、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对读者在学习串行通信方面起到一定的帮助。
一、实验原理1.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串行通信是一种数据传输的方式,数据信号按照一个比特一个比特地顺序传输,每个比特之间通过同步信号进行分隔。
与之相对应的是并行通信,其数据信号在多根信号线上并行传输。
串行通信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线路简单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数字通信系统中。
2.串行通信的实现串行通信的实现需要用到一些重要的电路,包括移位寄存器、同步信号发生器等。
移位寄存器用于将数据按照顺序存入、读出,并进行位移操作;同步信号发生器则用于发生用于分隔数据的同步信号,使得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时序保持一致。
三、实验步骤本实验以ASM51单片机为例,演示了串行通信的应用过程。
1.硬件连接将示波器的通道1连接到P1.0引脚上,通道2连接到P3.0引脚上,波形分别对应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
2.编写程序编写程序,对串行通信的数据发送、接收、位移等进行设置和控制,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 设置移位寄存器,将需要发送的数据从高位开始存入。
(2) 设置同步信号发生器,发生用于分隔数据的同步信号。
(3) 控制寄存器进行位移操作,将数据按照顺序读出并发送。
(4) 在接收方,需要通过串行口中断方式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判断和处理。
3.实验操作按照编写的程序对硬件进行操作,发送一些测试数据,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以及数据是否正确接收和处理。
四、实验注意事项1.串行通信实验需要耐心和细心,对硬件和程序进行仔细的连接和设置。
2.在传输数据时,需要保证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时序保持一致,否则可能会导致数据发送失败或者数据接收错误,因此需要认真设置同步信号发生器。
串行口实验报告
图 5-1 电路原理图
-1-
3、程序设计流程(预习)
姓名:
开始
设置串口工作方 式
并入 74166 数据
学号:
4、实验结果及分析
将 74166 数据移 位串出
数据处理,将处 理后的数据送给 P1 口显示
结束
图 5-2 程序流程图
图(1)
-2-
图(2)
姓名:
学号:
图(3)
分析:这次试验将原有的 74164 改为 74166,74166 作为一款并入串出的移位寄存器,将并 口采集到的电平信号通过串口送入单片机,再把信号送到 P1 端口显示,所以外部哪几个按 键按下时,P1 口对应的哪几个灯点亮
姓名:
实 验 报 告5
学号:
实验项目名称: 串行口实验
同组人:
实验时间: 月 号
实验室: K2-407 单片机室 指导教师: 胡蔷
一、实验目的:
(l)学习单片机串行口的应用。串行口 4 种工作方式的区别,波特率设置,串行口初始化。
(2)熟悉 Proteus 软件电路设计和 Keil 软件程序调试方法。
判断 3 个按键 是否按下
串口发送 对应字符
图 5-4 程序流程图
分析:程序中设置为每一个按键分别显示一句话
-4-
姓名:
学号:
四、思考题: AT89S51 单片机串行口有几种工作方式,有几种帧格式?各种工作方式的波特率如何确定?
指导教师批阅及成绩
-5-Βιβλιοθήκη 重点:串行口 4 种工作方式的区别应用
二、实验顶备知识: (l)AT89S51 串行口的基本原理,方式 0 的扩展应用,单片机与 PC 机的通信方式。 (2)Proteus 软件应用,Keil 软件程序调试应用。
双机通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双机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2. 熟悉串行通信的硬件接口和软件编程。
3. 通过实验,加深对单片机串行通信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双机通信是指两台计算机或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交换。
串行通信是双机通信中常用的一种通信方式,它将数据一位一位地按顺序传送,适合于远距离通信。
本实验采用单片机串行通信,通过串行口实现数据传输。
三、实验设备1. 两套单片机实验装置(如AT89S51单片机最小系统)2. 串行通信线(如RS-232线)3. 串口调试工具(如串口助手)4. 连接线和电源四、实验内容1. 硬件连接将两套单片机实验装置通过串行通信线连接起来,确保连接线正确无误。
2. 软件编程(1)单片机编程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程序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初始化串行口: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
- 发送数据:将数据写入发送缓冲区,启动发送。
- 接收数据:检测接收缓冲区是否有数据,读取数据。
(2)PC端编程编写PC端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程序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串口配置:设置串口号、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
- 发送数据:将数据写入串口缓冲区,启动发送。
- 接收数据:从串口缓冲区读取数据,显示或处理。
3. 调试与测试(1)单片机端调试- 使用串口调试工具,发送数据到单片机。
- 检查单片机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
(2)PC端调试- 使用串口调试工具,发送数据到PC。
- 检查PC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硬件连接硬件连接正确,两套单片机实验装置通过串行通信线连接。
2. 软件编程(1)单片机程序```c// 单片机程序示例(AT89S51)#include <reg51.h>#define BAUDRATE 9600sbit TXD = P3^1; // 发送引脚sbit RXD = P3^0; // 接收引脚void Serial_Init() {TMOD = 0x20; // 定时器1工作在模式2TH1 = 0xFD; // 设置波特率TL1 = 0xFD;TR1 = 1; // 启动定时器1SCON = 0x50; // 设置串行口工作在模式1 }void main() {Serial_Init();while (1) {// 发送数据TXD = 1; // 发送起始位while (!TXD); // 等待发送完成// 发送数据字节for (char i = 0; i < 8; i++) {TXD = 1; // 发送数据位while (!TXD);TXD = 0; // 发送停止位while (!TXD);}// 接收数据RXD = 1; // 接收起始位while (!RXD); // 等待接收完成// 接收数据字节for (char i = 0; i < 8; i++) {RXD = 1; // 接收数据位while (!RXD);RXD = 0; // 接收停止位while (!RXD);}}}```(2)PC端程序```c// PC端程序示例(C#)using System;using System.IO.Ports;class Program {static void Main() {SerialPort serialPort = new SerialPort("COM1", 9600, Parity.None, 8, StopBits.One);serialPort.Open();while (true) {// 发送数据serialPort.WriteLine("Hello, world!");// 接收数据string receivedData = serialPort.ReadLine();Console.WriteLine("Received: " + receivedData);}serialPort.Close();}}```3. 调试与测试通过串口调试工具,发送数据到单片机和PC,检查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
串行口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协议。
2. 掌握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及其程序设计。
3. 通过实际操作,实现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验证通信协议的正确性。
4. 学习串行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
二、实验设备1. 单片机开发板(如STC89C52、AT89C51等)2. 串行通信模块(如MAX232、CH340等)3. 连接线(杜邦线、串行线等)4. 电脑(用于调试程序)5. 串口调试工具(如串口助手、PuTTY等)三、实验原理串行通信是指数据在一条线路上按位顺序传送,一次只能传送一位。
与并行通信相比,串行通信具有成本低、传输距离远、易于实现等优点。
串行通信的常见协议有RS-232、RS-485、I2C、SPI等。
本实验采用RS-232协议,通过单片机的串行口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四、实验步骤1. 硬件连接将单片机的串行口(如RXD、TXD)与串行通信模块的RXD、TXD引脚相连,并通过杜邦线连接到电脑的串口。
2. 软件设计(1)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2)编写电脑端程序,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
3. 程序调试(1)将单片机程序烧写到单片机中。
(2)在电脑端打开串口调试工具,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参数。
(3)通过串口调试工具发送数据,观察单片机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
4.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成功实现了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
在调试过程中,遇到以下问题:(1)波特率设置不正确:波特率设置错误会导致数据无法正确接收。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找到了正确的波特率设置方法。
(2)串行口初始化错误:串行口初始化参数设置错误会导致通信中断。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找到了正确的初始化方法。
(3)数据接收错误:数据接收过程中,可能出现乱码现象。
通过检查程序代码,发现是数据接收缓冲区溢出导致的。
通过调整接收缓冲区大小,解决了该问题。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单片机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2. 掌握单片机串口通信的编程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串口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串口通信是指通过串行通信接口进行的数据传输方式。
串口通信具有传输速率较低、通信距离较近等特点,但具有简单、可靠、易于实现等优点。
在单片机应用中,串口通信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设备控制、远程通信等领域。
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接口(如UART、USART等)发送和接收数据。
串口通信的数据格式通常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
三、实验设备1. 单片机开发板(如STC89C52、STM32等)2. 串口调试助手(如PuTTY、串口调试助手等)3. 仿真软件(如Proteus、Keil等)四、实验内容1. 串口通信硬件连接2. 串口通信软件编程3. 串口通信调试与验证五、实验步骤1. 硬件连接(1)将单片机的TXD、RXD、GND等引脚与计算机的串口通信线相连。
(2)将计算机的串口通信线与串口调试助手相连。
2. 软件编程(1)在仿真软件中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2)在串口调试助手中编写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3. 调试与验证(1)在仿真软件中运行单片机程序,观察串口调试助手中的数据是否正确接收。
(2)修改单片机程序,改变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验证串口通信的可靠性。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实现了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串口通信。
在串口调试助手中,可以观察到单片机发送的数据被正确接收,同时也可以向单片机发送数据。
2. 实验分析(1)实验验证了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参数的设置,以保证通信的准确性。
(3)实验过程中,可以尝试不同的通信协议,如ASCII码、十六进制等,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七、实验心得1. 串口通信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数据传输方式,在单片机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MCS-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涛
《MCS-5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新疆水利水电学校水电机电系2010年9月前言:任务与要求一.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的任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一部分,它的任务是: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单片机原理的基本概念、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及调试方法。
2.学习和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程序设计基础。
3.提高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及水平,提高逻辑思维及动手能力。
二.实验设备单片机实验所使用的设备由计算机、DP-51PRO单片机综合仿真试验仪,其中计算机是软件开发平台,主要完成程序编辑、编译、下载程序等任务;单片机综合仿真试验仪是硬件开发平台,是基于80C51单片机的扩展实验系统。
计算机和单片机实验开发系统之间是通过RS232串行接口进行通信的。
图1 单片机原理实验设备在计算机软件的控制下可完成单片机基本实验及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
所有的MCS-5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都在这套综合仿真试验仪上完成。
三.实验要求和成绩考核1.遵守实验室纪律,在实验室内不得随意走动、大声喧哗。
2.实验前,按实验要求事先复习与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内容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务必带上教材和实验文档,认真听讲,以调试为主要目的,注意观察思考,记录有关数据和程序,每次实验成绩根据完成情况给予评分。
3.按实验指导书要求进行接线和操作,经检查和指导老师同意后再通电。
小心使用机器,以免出现意外故障,若机器出现硬件故障,可报告并请求老师协调维护,勿喧哗和起哄。
4.禁止在实验室中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特别是玩游戏者,一经发现本课程实训总成绩将减10分,发现两次实训总成绩按0分处理。
5.按规定时间完成并上交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字迹要清楚,结论要明确,并写出程序流程图、程序、并分析实验结果、完成思考题等。
6.实验后应断电并返回WINDOWS下关闭计算机,整理实验台,恢复到实验前的情况。
第一部分 Keil C51 软件使用说明Keil C51 软件是众多单片机应用开发的优秀软件之一,它集编辑,编译,仿真于一体,支持汇编、PLM语言和C 语言的程序设计,界面友好,易学易用。
单片机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报告《单片机系统实验》实验报告院系:学号:姓名:2017年12月一、实验目的1.了解32位单片机(STM32系列)原理及其应用,熟悉单片机的资源,掌握单片机的最小系统设计及扩展技术,掌握单片机的编程语言。
2.通过本实验了解LCD液晶工作原理,能通过编程操作液晶的显示。
二、实验设备STM32实验系统一套,PC机一台。
三、实验原理(1)I/O口及定时器实验:STM32的GPIO口控制4个发光二极管,了解其硬件连接方式,学会使用STM32的一个定时器,掌握对定时器计时方式的编程。
编写程序循环点亮4个发光二极管,控制点亮时间为1秒钟闪烁。
(2)外部中断实验:掌握STM32单片机外部中断的用法,学会设置中断优先级,在实验(1)的基础上完成,如果有外部中断发生改变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规律。
(如,仅其中2个灯亮,再次触发外部中断后,发光二极管重新变成4个灯循环点亮。
)(3)串行口通信实验:掌握STM32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硬件连接方式,了解二者之间的传输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4)LCD实验:掌握STM32单片机与液晶之间的硬件连接方式,单片机如何驱动液晶进行显示。
四、内容与步骤1.学会使用IAR或KEIL的编译链接调试环境,熟悉有关STM32使用到的库,并能顺利建立包含各种库文件的工程。
(2学时)2.I/O口实验:在建立工程的基础上能点亮发光二极管。
(2学时)3.定时器实验:循环定时(用定时器做)点亮4个灯,即每1秒闪烁点亮一个灯,循环往复(或叫跑马灯实验)。
(2学时)4.外部中断实验:按键作为触发外部中断的条件,中断发生时,改变发光二极管的点亮规律。
(2学时)5.串行口通信实验:编写串行口通信实验程序,能在计算机与STM32系统间进行ASCII码的传输。
(2学时)6.LCD实验:通过自行编写库文件和了解液晶显示字库,能在液晶上显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字样。
(6学时)五、关键代码1.I/O口及定时器实验/*通过定时器3中断函数实现跑马灯,现象为每个LED灯依次点亮1秒后熄灭*/void TIM3_IRQHandler(void){extern uint8_t LED_Status[5];if(TIM3->SR&0X0001)//溢出中断{if(LED_Status[1]==0){LED1_ON;LED2_OFF;LED3_OFF;LED4_OFF;LED_Status[1]=1;}else if(LED_Status[1]==1){LED1_OFF;LED2_ON;LED3_OFF;LED4_OFF;LED_Status[1]=2;}else if(LED_Status[1]==2){LED1_OFF;LED2_OFF;LED3_ON;LED4_OFF;LED_Status[1]=3;}else if(LED_Status[1]==3){LED1_OFF;LED2_OFF;LED3_OFF;LED4_ON;LED_Status[1]=0;}}TIM3->SR&=~(1<<0);//清除中断标志位}2.外部中断实验/*LED灯的发光规律有两种:一种是每个LED灯依次点亮1秒后熄灭,另一种是每次2个LED灯同时点亮,持续1秒后向前移动1个LED灯的位置。
单片机双机串行实验报告
单片机双机串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单片机双机串行通信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单片机实现双机间的串行通信,包括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并利用这种通信方式完成一定的任务。
二、实验原理1.串行通信:串行通信是将数据一个个位发送或接收的方式。
数据通过一个线路逐位发送或接收,可以减少通信所需的线路数目。
2. UART串口通信:UART是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的简称,是一种最常用的串口通信方式,通常用于单片机与计算机、单片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
3.串口模块:串口模块是负责将数据转变为串行传输的硬件模块,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
通过设置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等参数,可以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4.单片机串口通信:单片机内部集成了UART串口通信接口,只需要通过相应的寄存器配置,可以实现串口通信功能。
5.双机串行通信:双机串行通信是通过串口将两台单片机进行连接,一台单片机作为发送端,负责将数据发送出去;另一台单片机作为接收端,负责接收并处理发送的数据。
三、实验器材与软件1.实验器材:两台单片机、USB转TTL模块、杜邦线若干。
2. 实验软件: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配置发送端单片机(1)连接单片机和USB转TTL模块,将USB转TTL模块的TXD端连接到单片机的P3口,将GND端连接到单片机的地线。
(2)在Keil C51环境下创建新工程,编写发送端程序。
(3)配置串口通信的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并打开串口发送中断。
(4)循环发送指定的数据。
2.配置接收端单片机(1)连接单片机和USB转TTL模块,将USB转TTL模块的RXD端连接到单片机的P3口,将GND端连接到单片机的地线。
(2)在Keil C51环境下创建新工程,编写接收端程序。
(3)配置串口通信的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并打开串口接收中断。
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接口实验项目名称:串口通信实验实验时间:2017.5一、实验目的:1.了解什么是串口,串口的作用等。
2、了解串口通信的相关概念3、利用keil软件,熟悉并掌握中串口通信的使用4、通过实验,熟悉串口通信程序的格式,串口通信的应用等二、实验原理1、串口通信概念:单片机应用与数据采集或工业控制时,往往作为前端机安装在工业现场,远离主机,现场数据采用串行通信方式发往主机进行处理,以降低通信成本,提高通信可靠性。
如下图所示。
2、串口数据通信方式及特点★数据通信方式有两种: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并行通信:所传送数据的各位同时发送或接收,数据有多少位就需要多少根数据线。
特点:速度快,成本高,适合近距离传输如计算机并口,打印机,8255 。
★串行通信:所传送数据的各位按顺序一位一位地发送或接收。
只需一根数据,一根地线,共2 根特点:成本低,硬件方便,适合远距离通信,传输速度低。
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示意图如下:成绩:指导老师(签名):3、串行通信基本格式①单工通信:数据只能单向传送。
②半双工通信:通信是双向的,但每一时刻,数据流通的方向是单向的。
③全双工通信: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流动,即通信双方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是同时进行的。
4、异步串行通信/同步串行通信①异步串行通信:异步串行通信采用如下的帧结构:起始位+ 8位数据位+ 停止位或起始位+ 9位数据位+ 停止位其中:起始位为低电平,停止位为高电平。
优点:硬件结构简单缺点:传输速度慢②同步串行通信:在同步通信中,发送方在数据或字符开始处就用同步字符(常约定1~2个字节)指示一帧的开始,由时钟来实现发送端和接收端同步,接收方一旦检测到与规定的同步字符符合,下面就连续按顺序传送若干个数据,最后发校验字节。
见下图:5、串行通信过程与UART基本的计算机异步串行通信系统中,两台计算机之间通过三根信号线TxD、RxD和GND连接起来,TxD与GND构成发送线路,RxD与GND构成接收线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学号时间 2013.12 地点 B526实验题目实验四串行口实验一、实验目的1. 学习MCS-51串行口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 学习MCS-51串行口的初始化程序、应用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二、实验说明本实验1单片机通过检测开关,将开关编号存入内部数据存储器并在LED数码管上显示,同时记录开关动作的总次数存入工作寄存器, 然后通过本机的串口发送和接收开关编号。
实验2通过单片机的串行口进行双机通信,由甲机将开关编号和开关动作的总次数发往乙机。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掌握单片机串口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以及串口的初始化程序、应用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三、实验内容1、P1.0--P1.7作输入口接拨动开关S0--S7,每当有开关动作(低电平)时,1)将开关编号(0—7)存入内部数据存储器,要求存入的开关编号数据不少于10个,存储空间自定;2)采用工作寄存器记录开关动作总次数;3)通过本机的TXD和RXD进行串行通信,发送开关编号,接收的数据存入另一内部数据存储器,存储空间自定(不能重叠),要求采用方式1,波特率为4800b/s,fosc=11.0592MHz;4)将接收到的数据显示在LED数码管。
编写初始化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在实验板上调试通过。
2、双机通信:1)甲机P1.0--P1.7作输入口接拨动开关S0--S7,每当有开关动作(低电平)A、将开关编号(0—7)存入内部数据存储器,开关编号数据显示在LED数码管上。
B、采用工作寄存器记录开关动作总次数,数据以二进制形式显示在LED上。
C、通过本机的TXD发送开关编号及开关动作总次数,要求采用方式3,奇校验,波特率为2400b/s,fosc=11.0592MHz;2)乙机通过本机的RXD接收甲机发送的开关编号及开关动作总次数数据,要求采用方式3,奇校验,波特率为2400b/s,fosc=11.0592MHz;将接收到的开关编号数据显示在LED数码管,开关动作总次数数据以二进制形式显示在LED上。
编写初始化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在实验板上调试通过。
将接收和发送互换,将波特率改为9600b/s,完成上述双机通信任务。
四、实验步骤1.事先写好程序,在WAVE软件上编译仿真通过后,下载到硬件上进行调试。
将单片机的P2口与数码管连接以显示编号,将P1.0——P1.7分别通过开关控制高低电平。
将串行口输入P3.0与输出3.1接在一起,实现本机向自身传送数据。
2.将P1.0—P1.7与拨动开关连接以控制高低电平,P0.0--P0.7接发光二极管,P2口与数码管相连,甲机的串口输出P3.1接到乙机的串口输入P3.0,将甲机的GND与乙机的GND接在一起实现双击共地。
Array五、实验程序流程框图、实验程序1、第一个实验的程序与框图如下:ORG 0000HLJMP MAINORG 0023HLJMP SINTORG 0100HMAIN:MOV SP,#60H ;各寄存器初始化MOV TMOD,#20H ;T1工作方式二MOV TH1,#0FAH ;设置波特率MOV TL1,#0FAHMOV SCON,#50H ;工作方式1SETB EASETB TR1 ;启动T1CLR ET1CLR TB8SETB PT1CLR PSSETB ESMOV R6,#00H ;记录开关总次数MOV R0,#30H ;地址MOV R1,#50HMOV SBUF,#FFHLP2:MOV A,P1 ;读P1口状态CJNE A,#0FFH,LP1 ;有键按下则跳置LP1SJMP LP2 ;无键按下则跳回LP2,等待按键LP1:INC R0 ;R0加一MOV @R0,P1 ;读入P1到地址@R0INC R6 ;R6自加一,记录开关次数LP3: MOV A,P1XRL A,@R0 ;比较当前P1口与以前P1CJNE A,#00H,LP2SJMP LP3 重新读取P1口SINT:JNB TI,IT ;由于串口的输入与输出都能产生串口中断, CLR TI 因此应先判定是哪个引起的中断MOV SBUF,P1 ;发送LJMP LAST ;中断返回IT:CLR RIMOV A,SBUFMOV @R1,AINC R1CJNE A,#0FFH,LC ;如果开关没有动作,LED数码管不显示 MOV P2,#00HLJMP LASTLC:LCALL SHULAST:RETI ;中断返回SHU:MOV R7,#00H ;数码管显示子程序XUN:RRC AJC L1MOV A,R7MOV DPTR,#TABMOVC A,@A+DPTR ;查表MOV P2,A ;显示LJMP LP4L1:INC R7LJMP XUNLP4:RETTAB: DB 3FH,06H,5BH,4FH,66H,6DH,7DH,07H2、第二个实验的程序与框图如下:发送端:ORG 0000HLJMP MAINORG 0023HLJMP SINTORG 0100HMAIN:MOV SP,#60H ;各寄存器初始化MOV TMOD,#20HMOV TH1,#0F4HMOV TL1,#0F4HMOV SCON,#0C8H ;设置SCON,方式3SETB EASETB TR1CLR ET1CLR TB8SETB PT1CLR PSSETB ESMOV R6,#00HMOV R0,#30H ;设置内部存储单元MOV SBUF,#0FFHLP2:MOV A,P1CJNE A,#0FFH,LP1MOV P2,#00H ;若开关没有动作,数码管与LED灯均不亮 MOV P0,#0FFHLJMP LP2LP1:INC R0MOV @R0,P1INC R6 ;开关每当有动作,就增加次数MOV P0,ALCALL SHULP3: MOV A,P1 ;通过比较选择是否跳出循环XRL A,@R0CJNE A,#00H,LP2LJMP LP3SINT:CLR TI 串口中断服务程序MOV SBUF,P1RETISHU:MOV R7,#00H ;数码管显示子程序XUN:RRC AJC L1MOV A,R7MOV DPTR,#TABMOVC A,@A+DPTRMOV P2,ALJMP LP4L1:INC R7LJMP XUNLP4:RETTAB: DB 3FH,06H,5BH,4FH,66H,6DH,7DH,07H接收端:ORG 0000HLJMP MAINORG 0023HLJMP SINTORG 0100HMAIN:MOV SP,#60H ;各寄存器初始化MOV TMOD,#20HMOV TH1,#0F4HMOV TL1,#0F4HMOV SCON,#0D4H ;设置SCON,方式3SETB EASETB TR1CLR ET1SETB PT1CLR PSSETB ESSJMP $ ;等待中断SINT:CLR RI ;中断服务程序MOV A,SBUF ;读入收到的数据MOV P0,A ;将A的值给P0,控制发光二极管亮CJNE A,#0FFH,LP1 ;若收到的甲机开关状态有效则显示MOV P2,#00HSJMP ENLP1: LCALL SHUEN: RETISHU:MOV R7,#00H ;数码管显示子程序XUN:RRC AJC L1MOV A,R7MOV DPTR,#TABMOVC A,@A+DPTR ;查表MOV P2,ALJMP LP4L1:INC R7LJMP XUNLP4:RETTAB: DB 3FH,06H,5BH,4FH,66H,6DH,7DH,07H ;数码管显示数表流程图:六、实验及程序的分析和讨论(结合思考题)1、串行口有几种工作方式?有几种帧格式?各种工作方式的波特率如何确定?答:串行口有四种工作方式.可有8位、10位和11位三种帧格式.对于方式0,它的波特率固定为fosc/12.对于方式1,波特率=(2SMOD/32)*定时器T1的溢出率,式中,SMOD为PCON寄存器的最高位的值(0或1).对于方式2,波特率=(2SMOD/64)*fosc对于方式3,波特率=(2SMOD/32)*T1的溢出率.2、MCS-51串行口应怎样与计算机的232C串口接口?为什么?画出接口电路。
答:由于单片机输入.输出的电平为TTL电平,而RS-232是IBM-PC机的标准串行接口,两者的电气规范不一致,因此,要完成232与单片机的数据通信,必须进行电平转换。
电路图如下:个不同的输入和结果。
)八、体会这次实验难度比较大,第二个实验需要双机通信,我经过反复的调试和与合作同学的交流才得以完成。
通过这次试验,我进一步理解了MCS-51串行口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学习了MCS-51串行口初始化程序、应用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相信对我今后对单片机的进一步学习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