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由心灭》读后感
心乃大药:行贵禅医悟语
自觉觉他,自利利 人
01
自强不息, 疾病远离
02
缘来欣然拿 起,缘去释 然放下
04
人生苦短, 何不慢慢走?
06
但行耕耘, 莫问收获
03
前脚不放下, 后脚怎抬起?
05
人行百善, 不如守念一 日
1
接受就是最好 的修行
2
知足常乐,物 极则反
3
成功贵在有恒
4
弥勒相伴,笑 口常开
5
尽孝是世间最 好的药
1
读书笔记
读完此书,感觉对于佛教和中医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开始读感觉像是儿童读物,有点浅显,但读着读着,却吸引着你一点一点的读下去,慢慢参悟其中的道理。 患癌主任医师,生死边缘,释然顿悟,禅心医理,大德大智,教化众生。 我当时让她趴在治疗床上,我用右掌根从尾骨处开始向上推她的夹脊穴(从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脊柱两侧 0.5寸处,一侧17个,共34个),总共推了六次。接着,用右手在压痛点的上下方进行弹拨,以舒筋活络;再用 右掌直擦伤侧骶棘肌,以透热为度。 ②把手掌握成空心状,拍击腰背上的肌肉群各15次。 道医,禅医,真的是慈悲为怀。 这本书读来很是心静,很适合作为床头书。 心生万法生,心灭万法灭。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万病由心生,万病从心灭。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万病由心生,万病从心灭。 写的非常好,读完这本书心情豁然开朗,凡事都要想开心病还须心药医[强][强]。
有鸡还是先有 蛋”
过分独立就是孤立
把每天都当成最后一 天来过
布施如雨,惜福如金
勤俭不可分,兴败皆 由人
1
心平气和运自 顺
2
你为什么会在 笼子里?
3
宽恕他人就是 善待自己
4
做人一定要学 会感恩
病由心灭 重点摘抄
病由心灭重点摘抄
“万病由心生,万病由心灭”,过度的喜、怒、忧、思、悲、恐、惊,都会导致人生病。
心是五脏六腑中的“老大”,心正常了,五脏六腑都会踏实工作;心若出了问题,五脏六腑则会失调,五脏六腑失调久而久之就会得相应的病症。
“怒伤于心则肝应,思伤于心则脾应,忧伤于心则肺应,恐伤于心则肾应,喜伤于心则心应。
”
——明代医家张介宾《类经·疾病类》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灵枢篇〉》中对疾病的原因有一段说明:“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起居”,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明白生气是最原始的疾病根源之一,不但浪费身体的血气能量,更是造成人体各种疾病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
由于生气会使身体造成许多问题,因此,日常保养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不生气”。
所谓的不生气并不是把气闷住,而是修养身心,开阔心胸,或者寻求一种宗教信仰,使得面对人生不如意时,能有更宽广的心胸包容他人的过错,根本没有生气的念头。
其次人生学会自我认识,这是非常重要的个人觉悟能力。
谁能够越多找出自己的毛病,谁的觉悟能力就会越强。
谁要是找别人毛病越多,说明谁的迷痴程度越深。
六祖慧能大师曾告诫说,修道之人,不见他人非,只见自己过。
请大家深深
铭记这句名言。
上古的时候,人人修道,人人修心,那时人均能够活一百多岁。
对此,《黄帝内经》之中,曾经有过清晰的记载。
现在,我们这一生,活得大多很惨。
许多人天天都在找人家的毛病,有事总是怪怨别人,从来不懂得怪怨自己;天天总是使劲跟别人争斗,不知道,好争的人,争来争去一场空。
病隙碎笔读后感
病隙碎笔读后感
【篇一:病隙碎笔读后感】
三月的阴霾和霉雨天气,浓罩着整个天地,接近一个月的日子,都很少见过阳光,偶然的阳光出现,也像是古时待嫁躲在深阁的少女般,刚一探头,又躲闪了进往。
或许是天气的缘由,感冒了,整天昏昏沉沉的却也难受。
网购的史铁生的书《病隙碎笔》恰好就到了,生病的时候看《病隙碎笔》,却分外使人感慨。
曾有记者问史铁生职业是甚么?史铁生说:“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作”。
的确,在他短暂却辉煌的人生里,他有48年是在病中,他用残缺的身体,写出最饱满而健全的思想,他体验到生活的苦难,但却用最光辉的文字陈述存在的快乐与明朗,他照亮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得到信仰与梦想。
在《人的残缺证明了神的完善》中,他说:“我觉得人是应当有一个信仰的。
信仰就像刚才说的,我觉得我是残疾的,但有一个完善的境地存在,那末这就成为我的信仰了。
信仰和梦想差未几,没那末多实际的好处,它只是给你一种心灵的安慰。
”
心灵的慰藉在这里,已超出各种其他东西了,这个世界,历来就具有着不完善,完善的体现,就是残缺,身体的残缺,却令他的心灵闪现着最神圣的完善。
【篇二:《病隙碎笔》读后感】。
史铁生散文读后感
史铁生散文读后感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史铁生散文读后感(通用11篇),欢迎大家分享。
史铁生散文读后感篇1史铁生是位特殊的作家。
毕业于清华附中,文革初期,18岁的他响应号召赴延安一带插队,过重的农活,恶劣的生活条件,伤害了他年轻的身体,有一次还淋了大雨,高烧不退。
回北京后,生日那天住进了友谊医院,从此再没能站起来。
瘫痪那年他才21岁,他写有一篇《我21岁那年》。
正值青春年少啊!用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里的话来说,是“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每周3次血液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残疾到底给史铁生带来了些什么?有人说,他因为身体的残缺而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思索;我想说,他发现了生命普遍的残缺,并用生命的眺望弥补了身体的残缺。
他在《给盲童朋友》一文里给盲童们解释“残疾是什么呢?残疾无非是一种局限。
你们想看而不能看。
我呢,想走却不能走。
那么健全人呢,他们想飞但不能飞——这是一个比喻,就是说健全人也有局限,这些局限也送给他们困苦和磨难。
……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
”“健全人也有局限,他们想飞但不能飞”,是呀,如果能飞,谁不想飞呀?还有诸如健步如飞、事业腾飞、飞到心爱的人身边等等翱翔的人生愿望,可是身体再强壮、头脑再聪明的人也不可能平地起飞。
人生而有缺陷,谁敢说自己的人生不会经历挫折和磨难,不会有痛苦和无法拥有?既然如此,那么健全人和残疾人一样都处在超越生命残缺的路上;其实生命是普遍的残缺,即使你是健全人。
他在《有关庙的回忆》写道:“无论再往哪儿去吧,都说明此地并非圆满。
丑弱的人和圆满的神,之间,是信者永远的路。
……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
”如果此岸的生命都圆满了,就没有信者去往彼岸,那人们心目中极乐的彼岸自然就因为毫无意义而坍塌了。
中医经典著作读书心得(18篇)
中医经典著作读书心得(18篇)中医经典著作读书心得(精选18篇)中医经典著作读书心得篇1《名老中医之路》拿到手已经读了不止一遍。
夜班第一节课前读的那一遍,犹如读小说。
走马观花,很快就读完了。
合上书,除了感慨学医不易,感慨老先生们不懈追求的精神外,没有太多的感受。
学至中期,再读第二遍。
开卷之后,字字句句读起来多了许多亲切。
喜欢读书中讲到的医案,更多次被老先生的学医、行医之路深深感动。
如今,再次读来又是别有一番感觉了。
这一次读,每一篇都字字句句的细读。
最喜欢读书中的医案,但最受益的是老先生们中肯介绍的治学方法,最启迪我的是他们踏实、恒久、的求索、为学精神!关于学习方法,老先生们无一例外都强调要勤奋读书、善于思考、临证求变。
初看起来,这似乎是老生常谈。
但为什么大家都在强调这些?只有一个原因:因为这确实是行之有效的不二法门。
经过前面十节课的学习,我觉得任应秋先生总结的方法比较适合现阶段的学习。
任先生用大量的篇幅,仔细介绍了精读、勤写、深思、善记这八字箴言。
精读:强调细读经典,不放过任何一处疑问,做到深入理解。
碰到问题时去查阅其它书目,务必做到吃透原着。
现阶段老师给我们列了许多参考书目,打算结合自身情况选取一本进行精读,在深入阅读的.过程发现问题。
勤写:勤写的好处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和工作之初,我都体会很深。
通过勤写,我曾经快速且较为深入的掌握了学习的对象。
但这些年写的很少,阅读一度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
其实写笔记不仅帮助记忆,更是加深理解、梳理思路的好方法。
任老先生不惜笔墨的仔细介绍了他写读书比较的常用方法:概况和缩写;纲要笔记;摘记;综合笔记;心得笔记。
其中摘记介绍的非常仔细,详细的介绍了具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读至此处不禁深深感动!这是怎样严谨的科学精神啊!深思:我理解这里的深思和邢老师强调的独立思考是一样的。
虽然现阶段还达不到质疑的水平,但至少要做到不放过每一个疑问点,把碰到的概念都一一搞清楚,不能似是而非。
相由心生,病从心起
第一章 相由心生,病从心起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
——《寿世青编》一、当今医学发展的两个困惑自古以来,健康与长寿就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市井村夫,无不对其心驰神往。
一统江山的秦始皇,曾“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寻仙人求不死仙丹”;三国猛将张飞之威武健壮岂是常人可比,却被诸葛亮写在手心的一个小小“病”字,吓得掩面而泣;《红楼梦》中的贾敬,宁国公贵胄之后,又是丙辰科进士,为了长寿求仙,甘愿抛弃尘世间一切荣华富贵,在都外玄真观修道炼丹,孤灯独影数十年……虽然人都有追求健康与长寿之心,但在生产技术落后、科学知识贫乏、医疗手段不足的古代社会,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40岁左右,面对生老病死,大多数时候只能是徒呼奈何!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学的持续进步,人类对疾病的预防和治愈能力已大大增强,寿命也有所延长。
在许多闻名于世的长寿村和地区中,不少老者的年龄已经超过100岁甚至达到120岁。
但是,就在医疗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很多旧症新病却依然在毫不留情地夺人钱财、索人性命,很多疾病依然是人类难以攻克的难关,随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健康。
如此智慧的人类,面对疾病束手无策的同时,内心充满了无奈与困惑!《2016年全民中医健康指数研究报告》发布:2016年度中医健康指数60.9分。
健康状况居民比例为51%,中间状况比例为31.7%,疾病状况比例为17.2%。
影响健康的因素中第一位的就是情志:经常感到焦虑情绪的人群中,41.4%处于疾病状况;没有焦虑情绪的人,只有4.1%处于疾病状况。
焦虑情绪最容易导致肝气郁结,使肝脏功能失调。
其中,高收入、高学历的双高人群、一二线城市的女性、居民精神压力更大。
2016年,中央电视台曾报道:我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在全球癌症大爆发中,中国发病率第一;2015年新增429万癌症患者,死亡281万人;预测全球癌症疾病将呈现迅猛增长态势,到2035年或将达到2400万人。
病由心灭读后感
病由心灭读后感
《病由心灭》读后感
桃花心木是一种生长在南方的大叶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它能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深入扎根、拼命汲水,从而长成参天大树。
学了这篇课文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生活就犹如老天下雨,捉摸不透、摸索不清,没有一项报告可以预知下一刻将会发生什么。
痛苦和欢乐,也没有谁能在它们到来前做好盛情款待的准备。
人生中的不确定实在太多太多,来过的有多少正在发生的有多少接着要发生的又有多少谁能够回答清楚呢我们虽不能预知明天,但是却能把握今天。
今天的事情今天做,不要一天推一天。
或许也会遇到一些“不确定”,但是若能在这种“不确定”中寻找到办法来解决,就会有新发现、新收获。
我们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也许已经养成了一颗依赖的心,遇到一些“不确定”就不敢前进,样样都要依靠父母。
但是我们长大后还能继续依赖吗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学会独立自主。
不知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桃花心木》这篇课文,我知道了,种树不能像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它必须学会将根扎得更牢,自己找水,如果定时定量给它浇水,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
我羡慕冒险小虎队中三位“小虎”,无拘无束,并经历无数次考验,我羡慕德国才14 岁的小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我羡慕……
课文《桃花心木》讲述了一位种树人种下桃花心木苗后,浇水没有规律,使“我”奇怪。
后来听了种树人一番话后非常感动,并从中悟出了育人的道理的事。
读书感想200字35篇
1《一片树叶的奇迹》读书心得我读了《一片树叶的奇迹》后对我感触很大。
书中是这样讲述的:有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在外面看见一棵树,树叶都一片片地掉下来。
病人望着落叶,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她说:“当树叶落完,我也要死了。
”一位老画家知道以后,想了一个办法:用彩笔画了一片树叶挂在树上。
这片树叶永远没有落下来,这个病人居然活了下来。
我明白了:信念就像一个火炬,它能燃起生活的希望。
我们的人生有时也面临着“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问题,但只要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信念,路总会在脚下延伸,直到成功的彼岸。
2读《永别了武器》有感一个告别了武器的人,不是敌人的俘虏,就是爱的俘虏.我不是不善于自我保护,实在是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就如同生命的数据库,已经不需要进入的密码,随时都可以打开全部程序,可以读出全部的文件.我说的俘虏,就是这个意义上的俘虏.当我把自我放到阳光下的时侯,我明白从此不能有所伪装,隐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当我意识到抗拒的无奈,有多少时间无可挽回,有多少记忆渐渐从内心淡出.说到底,俘虏就是一个不能抵挡伤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够的勇气放弃希望,必须承受生存的全部压力.本来,在属于个人的空间,可以沉浸于独自的幻想,可以从尘埃里开出虚拟的花朵.而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是连欺骗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断地净化内心世界.3《西游记》读书笔记《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吴承恩先生的杰作,讲述的是一个泼猴和唐三藏及师弟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这本书我虽然看了一遍,但是以这本书编辑的电视机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它给人一种百看不厌的感觉,让人看了就喜欢上了它. 孙悟空的大智大勇,自从唐三藏把孙悟空从五指山解救出来到取得了真经,这期间经理九九八十一难,每次劫难都是孙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师傅的,最后才圆满的取回真经4《海底两万里》这几天,我看了一本《海底两万里》,这本书非常有意思。
其中,我被《海底两万里》中的冰山这一节内容深深打动了。
《病由心灭》编者推荐
《病由心灭》编者推荐从收到《病由心灭》的书稿到今天付印,大概有4个月。
看了一下和出版人王茹女士的QQ聊天记录,是从3月18日开始探讨如何使它通过选题并开始规划设计这本书的外在形式。
最初是想依照《心灵鸡汤》的功能,《秘密》的外观和《病由心生》的理念,来打造我们这本纯粹本土的修心养生书。
上述几本书均为引进版的畅销书,在国内也创下了不凡的销售业绩。
本书主旨是:心情影响健康,通过调整心情,理解社会,人生,命运,进而修养性格,反求诸己,安时处顺,以达到祛除疾病改变命运的目的。
东西方谚语都讲性格即命运,作者从人的心情与性格,性格与命运的关系入手,认为人们可以通过消除不良情绪,涵养性格,做到正气充足,公心忘私,从而使生命安和,生活也会幸福顺利。
但我需要“从形式上弱化一下作者原来看似有宿命色彩的话”,提出:“明显相信生命轮回和报应的内容也会去掉。
”“应该听听作者的意见。
他如同意我就像刀斧手大段地删节那种与我们的上层建筑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相悖的语句。
”“劝世的都保留,我只是把明显决断地唯心迷信说去掉。
”“和作者说一下,他如同意我就改。
”这些征询得到肯定答复后,便开始弄体例,初步分出了原理篇,方法篇和具体疾病的参疗法篇。
并把文中妙语箴言置于眉批上。
最后成书如此其实很是惭愧,因时间关系,改得确实有些随机和权宜。
图书出版是遗憾的艺术。
原书有很多作者独到的妙论,特别是有关自然力的概念和心情特质的论述,对生命根本问题的阐释,限于篇幅只能暂时拿掉;本书第三部分最初的书稿采用问答的形式,从方方面面解决人们工作家庭社会经济生活中不能释怀的烦恼和困境。
无论从解说的方式还是行文流畅方面,都是面前这个断章阙如的版本远不能相比的,期待将来有机会全本面世,对沉湎纠结于人生烦恼的人或有醍醐灌顶的效果。
《病由心灭》我看了足有六遍,作为一个读者,有什么心得和体会呢?我首先庆幸与本书结缘,且由于自己40岁的年纪和阅历使我没有当面错过。
虽则作者行文的口吻像一个“人类”大家长——请容许我这样形容,口气那么不厌其烦、那么不厌其详似在说教行道,可我一直在低眉微笑着倾听,听进去的感受却是那么那么温暖和亲切。
病由心灭
目录序第一章 病由心生,患自心起1.《黄帝内经》所蕴含的真理2.汉字承载的信息3.自然力的平衡法则4.人体是一台计算机5.静养VS动乱6.获得平静的几个方法第二章 明心见性,病由心灭1.去病改命的原理2.心情对身体的作用3.反参:修改你的心情4.各种疾病的成因道理5.参悟的方法第三章 直面人生,淡泊名利1.日常工作2.破解诬陷3.人生友道4.容纳虚伪5.钱财只是工具6.如何看待挫折7.宽厚包容8.好恶中修炼9.违逆导致不顺10.感悟压力11.退休享清福12.“小人”=“好人”13.人生须自信14.坦然做官15.付出与回报16.机遇之因17.初涉社会,如何应对工作中困境18.改变心性和命运19.理想与欲望20.端平心态21.相处的艺术22.机遇与运气23.享受24.欣然受惠25.先舍后得26.花钱与赚钱27.不义之财28.知足富贵29.慈善施舍30.接纳是真善31.吃亏是福32.生意成败33.平淡是真34.婚姻那些事儿35.家和万事兴36.百善孝为先37.教育子女人为什么活着编后记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是一般的哲学常识;而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发挥到何种程度,仅仅靠常识是不够的。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关键在于人“心”的修炼。
这个“心”当然不是指人的心脏,而是指作为人身主宰的精神性的心。
心脏是有形的,它只不过是身的一部分,不能成为身体的主宰。
先秦时期的思想家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
故口可劫而使墨云,形可劫而使诎申,心不可劫而使易意,是之则受,非之则辞。
”(《荀子•解蔽》)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心是人形体的君主,是精神的主宰。
它发号施令而不是接受命令。
它自己限制自己,自己使唤自己。
它自己定夺,自己取舍,自己活动,自己停止。
嘴巴可以被迫沉默或说话,身体可以被迫弯屈或伸直,心却不可以强迫它改变意志,它认为什么对就接受,认为什么错就拒绝。
菜根谭读后感(优秀8篇)
菜根谭读后感(优秀8篇)菜根谭读后感篇一据洪应明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可明白,他早年热衷于仕途,但是和大多数不得志的文人雅士一样,到了晚年都隐归了山林。
他和袁黄、冯梦桢等人是好朋友,难免有些相互的影响。
但是多数人不明白《仙佛奇踪》是洪应明的书,只明白一本《菜根谭》,这就应是一般作家的通病,因为自我某一部作品的过分出名而其他作品黯然失色,甚至有的干脆滞销,惹得出版商不快,又让我们以为这位作家的才情有限,只能做到一支独秀,无法促使百花齐放。
《菜根谭》原书共有三人作序,都是当时名士,足见此书炙热一时。
其实这只是一本教人出世入世的小册子,说到底是一本《使用说明》,与袁了凡《了凡四训》情致相当,都是说教口气。
全书综合了儒、释、道三者思想,所以领悟起来显得缓慢,有时不知所云。
好在书中语言峭拔,意境阔大,颇能引起读者兴趣。
书中节目分为“修身”、“应酬”、“评议”和“闲适”四大部分,阅毕后生出些感想,如同秋后算账一样一一记下,给读过的人一些心得上的交流,给未读或在读的人一点铺垫。
一是“无为”。
这本是老庄的产物,洪应明取其神进行说明,将其变成体系化,让自我的观点不仅仅有据可依,又显得正统。
他说“躯壳的。
我要看得破,则万物皆空而其心常虚,虚则义理来据”,又说“**火炽,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咀蜡”,清心寡欲得让人险些丧失味觉。
他不像老子直接说“为无为,则无不治”,也不像庄子愤愤劝道“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更不想列子挑明了说“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总归在“无能”二字上。
所以洪应明话说得很漂亮,让自我成为《菜根谭》处事规则的生动标榜。
第二是“无欲”。
洪应明抄袭了释氏的玄妙,却发展了他们的空灵,传播了佛家的禅宗。
例如“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心与竹俱空,问是非何处安脚?”、“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等,都是这种特点的体现。
《云边有个小卖部》读后感15篇
《云边有个小卖部》读后感15篇《云边有个小卖部》读后感1很文艺的一部小说,世事白云苍狗,刘十三、外婆、程霜等人的故事在书中缓缓展开。
豆瓣里说:“刘十三自幼与开小卖部的外婆相依为命,努力读书为了离开小镇,追寻远方与梦想。
在城市里四处碰壁受挫的刘十三回到了小镇,与少时玩伴程霜重逢。
小镇生活平静却暗潮汹涌,一个孤儿,一场婚礼,一场意外,几乎打破了所有人的生活。
为了完成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刘十三拼尽全力,却不知道,生命中更重要的正在离自己而去。
”刘十三,代表着当代年轻人,离开家乡去城市里追寻新生活。
满怀理想却四处碰壁,举步维艰而不能回去。
只不过他在失意时还有个外婆开着拖拉机走两百里去接他回去,大多数人在陌生的城市里失意时只能自我安慰,打个电话回去时更是报喜不报忧。
那个老外婆,即使老当益壮,也是一天天地变老,身患绝症也是瞒着孙子,再想他也是说不出口。
老外婆哦,守在家乡的亲人的代表,跟孩子隔着时代的鸿沟,却隔不开血溶于水的亲情。
“隔辈亲”更是,老人家的心愿是孙辈们快快乐乐,总想着替他们分忧解难。
很久以前,我也有外公外婆,有老外公(奶奶的爸爸)疼着宠着,在他们那吃着腊肉、喝着牛奶,享受着愉快的童年。
这三位老人,我都没有见上最后一面,只能在被告知时难过一番。
从此,亲人家再没有去的心思。
而书中的程霜,从小重病缠身,偷偷跑到云边镇遇到了刘十三,遇到了她生命中的那道光。
她又坚持活了二十多年,溜出来两次都找到了刘十三,最后悲剧还是发生着,她也离刘十三而去。
云雾之间的小卖部,与活在当下的大城市迥然不同,它有的是落伍多年的生活习惯,和慢悠悠的岁月。
小镇上的生老病死是常事,也是大事。
岁月在山间再悠久,也抵挡不住时间的侵蚀。
人总要死,活着的总会努力活着。
我们总是容易关注自己的生活,想有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而忽视了正在老去的亲人;我们总是容易感到自己所经受的痛苦,而小瞧了他人忍受的悲伤。
云巅之上,亲人还在守护着你成长;故土旧院,家人还在盼望着你归来。
我与地坛读后感15篇
我与地坛读后感15篇我与地坛读后感1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在看电视剧《知青》,那段时间我内心比较狂躁,有时候难过的想哭,有时候又愤愤不平,我以为自己生病了,开始检查自己的病根,但查来查去,不是我生病了,而是这个存活的空间病了。
我身边的人,让我感觉很陌生,不能亲近,不能用心交流。
我的故事变成了他们口中的笑话;我的同情变成了他们的异类;我向往的那种阖家欢乐的工作氛围变成了猜想,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这个空间中的人回归人本来的真面目,人本来的善良,感觉自己渺小的可以被口水淹没!我学着把自己掩藏起来,学着把自己覆盖住,我还是我吗?我想要的爱的生活还会有吗?是什么出现了问题?当你拼命的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自己会这么忙?这学期,工作量明显比去年的工作量大了很多,不仅需要拍照片,还需要录像,网络的工作还是需要去弄,学校的网络,电脑全部都要我去修理,很多天,真的很累,我忍不住想要流泪。
以前,希望自己做一片绿叶,去衬托花儿的美丽。
今日,我终于知道绿叶的那点儿心酸,原来,这需要多么大的胸怀,我不再只想做绿叶,有时候花儿也是需要争取着去做一下。
当你帮别人做事情的时候,一旦那件事情没有让自己学到什么,或者没有达到自己做这件事情的目标,你会感到内心的空虚,孤独?人只有自己内心满足的时候才会发自内心的开心,而当为了关系,为了往上爬等等的时候去做一些事情,我猜想他的内心是空虚的。
一段时间,很多事情让我看到了很多人的恶,但我必须学会排遣,否则我会无法承受这种难受。
周萍战友来看她,她们抱在一起哭了,我很久没有那种感情,那种很久没有见到亲人或者任何人的开心到想要流泪的那种感情,是我很久压抑着自己的感情吗?压抑太久,就失去了想要激动和感情。
感动的泪水,你流过吗?路上碰到一个和你长得很像的人,我生生的愣了一下,心跳瞬间停止,而这种感觉又怎样会常有呢?也许就像史铁生说的那段话一样,“谁又能把这个世界想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
名著阅读读后感600字(通用10篇)
名著阅读读后感600字(通用10篇)名著阅读读后感600字篇1近日我读了一本好书——《俗世奇人》。
这本书由18篇*组成,*精短,看似古文但有传奇色彩。
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可就是这些奇人,会平常人不会的事,如,苏七块、刷子李、酒婆、背头杨、认牙、青云楼主、绝盗、泥人张、小达子、大回等。
这些人本领高超,靠着着高超的本领生活。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刷子李》和《好嘴杨吧》。
我先说《刷子李》。
*在写刷子李时先描绘天津码头的情况“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
”一下子让我的心悬了起来,看来没有两下子的人是不可能在那里生存的。
接着才写刷子李的奇“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好厉害啊,刷子李不仅对自己手艺的感到自信而且还十分自豪,最让我佩服的是他还会给自己做广告。
最让我捻一把汗的是《好嘴杨吧》。
杨七杨八靠卖芝麻茶为生,凭借杨七的好手艺杨八的好口才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有一次李鸿章要喝茶汤,居然把茶汤上的碎芝麻误认为脏东西一把砸下地,顿时碎瓷乱飞,人么胆战心惊,眼看一场灾难就要来了,只见杨巴不动声色力旋狂澜,从此他在天津城威名大震、名扬天下。
看来做人啊要讲究能耐,善于积累这样才能急中生智化险为夷。
《俗世奇人》中的奇人并不是样样精通,但他们却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俗世奇人》并不简单它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名著阅读读后感600字篇2《稻草人》这本书里有许多大作家叶圣陶的经典童话,例如:《稻草人》、《一粒种子》、《小白船》、《含羞草》……这22篇童话中,其中一些都是悲惨的结局,大概叶圣陶爷爷想表达出那个年代的苦难吧。
不过,叶圣陶爷爷的童话里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许多知识。
我最喜欢的是《稻草人》,这篇小说讲的是一个稻草人,被插在田野里,守护着田野。
《病从心中》读后感
《病从心中》读后感
《病从心中》这本书是我最近读过的一本非常有意义的心理学著作。
作者通过
深入探讨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引发了我对人类心灵深处的思考。
在这本书中,作者首先提出了“病从心中”这一观点,强调了心理健康对身体健
康的重要性。
他指出,人的身体健康往往受到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引发各种疾病。
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科学研究,作者生动地展示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心理健康对于维持整体健康的重要性。
除了强调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作者还深入探讨了人类心灵深处的秘密。
他指出,人的内心是一个复杂而神秘的领域,我们往往不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无法理解他人的内心。
通过对人类心理活动的深入分析,作者揭示了人类心灵的奥秘,让我对自己和他人的内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心理学的热爱和对人类内心世
界的探索。
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复杂的心理学理论,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还对人类内心的奥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努力保持积极的心态,以保持身体健康。
同时,我也会更加关心他人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拥有更加健康的心灵。
感谢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启发和思考,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明晰和坚定。
病由心灭读后感
病由心灭读后感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它就像一个会“魔法”的老朋友,在你耳边悄悄说着那些被你忽视的健康秘密。
以前我觉得生病就是身体哪里出了毛病,什么细菌啊、病毒啊在捣乱,或者是自己没休息好、吃错东西了。
但这本书告诉我,很多病其实是心里那些个小情绪、小纠结闹出来的。
这可真让我惊掉了下巴,就像发现原来每天和自己同床共枕的人还有另外一副面孔一样。
比如说吧,书里提到生气对身体的伤害那可真是大得不得了。
我就想起来自己每次生气的时候,就像个快要爆炸的气球,脸红脖子粗的。
现在才明白,那时候身体里就像经历了一场小战争,各个器官都在喊“救命”呢。
那些因为生气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就像一群调皮捣蛋的小恶魔,在身体里到处搞破坏,今天让你的肝疼一下,明天可能又让你的胃不舒服了。
这让我不禁感叹,原来情绪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居然有着这么大的“威力”。
还有嫉妒心,书里把嫉妒描述得就像一只躲在阴暗角落里的小老鼠,总是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啃咬你的心灵。
我就反思自己有时候看到别人比自己好的时候,心里那股酸酸的劲儿。
虽然表面上还装着没事儿人一样,可心里就像有只小爪子在挠啊挠的。
原来这种嫉妒的情绪也会让身体变得不健康,就好像身体里的正能量被嫉妒这个小坏蛋偷走了一样。
不过这本书可不光是吓唬人,它还像一个贴心的小医生,给了很多让心灵和身体都健康起来的小妙招。
比如说要学会宽容,这就像给心灵开了一扇窗,让阳光能照进来,那些阴暗的情绪就没地方躲啦。
还有要懂得感恩,这就像是给身体注入了一股温暖的力量,让每个细胞都变得活力满满。
总之呢,这本书让我对健康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打算以后把这些从书里学到的智慧都用到生活里去,做一个身体和心灵都健康的快乐的人。
要是你还没看过这本书,我可得向你大力推荐,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说不定能打开你健康生活的新大门呢!。
病由心灭读后感
病由心灭读后感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它不像那些高深莫测、让人看得云里雾里的学术著作,而是像一个特别能唠嗑的长辈,坐在你面前,一边喝着茶,一边慢悠悠地给你讲那些关于疾病和人心的事儿。
作者的观点很新奇,直接说病由心生,这可和我以前想的不太一样。
以前我生病就只知道怪天气、怪吃错东西,反正就是各种怪外界的因素,就没怎么想过自己心里那些想法也能让身体生病。
比如说,书里讲到怨恨这种情绪对身体的伤害。
我仔细一琢磨,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你想啊,要是心里老是怨恨着一个人,就感觉心里像堵着一块大石头,沉甸甸的。
而且每次一想到那个人,就气得不行,这气儿在身体里乱窜,时间长了能不出问题吗?我就想起我之前和一个同事闹别扭,心里一直对他有点怨恨,结果那段时间自己老是感觉胸闷气短的,还以为是工作太累了,看了这本书才恍然大悟,原来这身体不舒服和心里的怨恨还有这么大关系呢。
还有焦虑这个事儿,现在的人谁不焦虑啊?我也不例外。
每天都在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工作能不能顺利完成啊,钱够不够花啊之类的。
书里说焦虑就像小火慢慢烤着身体一样,时间久了,身体就像被烤干的柴火,各种毛病就出来了。
我就觉得自己就像书里说的那种,整天焦虑,身体的抵抗力都下降了,感冒就像我的常客一样,时不时就来拜访我一下。
不过呢,这本书也不是光给你指出问题,还告诉你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
就像是给了你一把心灵的扫帚,让你把心里的那些灰尘啊、垃圾啊都打扫干净。
它教你要学会宽容、感恩、放下,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真不容易。
就像我要原谅那个同事,刚开始心里就特别扭,感觉凭什么呀?但是慢慢地按照书里说的去做,试着去发现他的优点,去理解他当时的做法,心里的怨恨还真的就慢慢淡了,神奇的是,胸闷气短的毛病好像也减轻了不少。
这本书还有一点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就是它把身体的各个部位和不同的情绪对应起来。
就像是给身体做了一个情绪地图一样,哪个地方生病了,你就可以按照这个地图去看看自己心里是不是有对应的情绪问题。
《病由心灭》读后感
《病由心灭》读后感
一本书,看的就是精华,我这人最喜欢带有哲理的句子,和经典一句话,心灵鸡汤,短小的豆腐块,带有感情的
小故事,我喜欢病由心灭的这句话;人的心,都连着情,叫做心情,情都连着况,叫做情况。
人的心会很脏,故
叫做心脏。
我是这么理解这句话的,也是这么个想法,衣服脏
了可以洗,饭脏了可以扔掉在做,可是心脏了怎么洗?
又怎么扔掉?人活着,无论都经历过什么事情,一定要
有一颗干净的心,和正确的思想,这样你才不会被阴暗
所捆着,其实《病由心灭》这本书,我拿着很费力,但是我很想把它看完,看自己喜欢看的,写自己想写的,因
为我知道里面有王茹姐姐的爱和发心,还有许许多多的人,每个人都是空心的,只有注入了爱,才会很幸福。
《病由心灭》:求医不如求己治病宜先治心
玫瑰/文我和《病由心灭》这本书结缘于网络,这本书是一本善书,书的内容挺好而且可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何乐不为呢?我请购了几本,送给自己和家人。
收到这本书的当天晚上我就迫不及待地阅读了,书中与众不同的思想和风格吸引着我。
更是字字珠玑,句句慧语,让我非常喜欢爱不释手。
花了10天晚上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的第一遍。
我觉得这本书主要有三个内容一是病由心生,要反省自己,知道患自心起。
二是心情对身体的作用,要反参自己,修改心情。
三是任何人的心和事都会受到自然力的平衡,要反观自省,找到对应的人生规律。
读着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是时常对照自己的事情,确实如书上说的那样,我也试着按照书中说的方法去做去感受,反思自己反参自己,感觉挺灵验的,效果还挺不错。
以下是这本书对我的改变和我的感悟。
一、学会找自己的毛病。
很多人都是看到别人的毛病比自己的毛病多,这也许是通病。
总是抱怨别人这不好那不好,遇事总是怨别人,天天总是使劲和别人争斗。
反省我自己,我觉得我是一个内心活动丰富、思虑心很重、执着、爱较劲、很认真的一个人。
这些毛病让我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时候感觉到真得很累。
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自我认识。
我知道只有找自己越来越多的毛病,这样觉悟能力才会越来越强。
感悟一:要反省自己,找出自己的毛病二、学会反参法修改自己的心情人一旦长久生了不好的心情很快就会招致疾病的到来。
一切既往由心生,也可以由心来断灭。
人的心情,可以转化疾病、灾难等等,然而人的心情,也可以修改那就是反参。
这个夏天我的状态不是很好,其实我知道是心理因素影响,导致身体不是这不舒服就是那不舒服,通过这本书第二章我认识各种疾病的成因道理,学习了许多相对应的反参词句。
反反复复默念这些词句还真有效果。
我想这就是佛教中的念力的力量。
记得我老公出差那几天的晚上,一个人在家总是感觉很害怕,莫名的恐惧感袭来,神经紧绷、心跳加快,心是被揪起的,整个人感觉很不安,根本无法入睡。
这时候我想起了书中的话:我不应该这么害怕,我不应这么紧张。
乔家的儿女读后感10篇
乔家的儿女读后感10篇《乔家的儿女》是一本由未夕著作,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9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乔家的儿女》读后感(一):一点点随想写下轮不到长篇读后感,写下点诗歌散文不好了...#这就是人生啊#前半部用愁去描绘命运悲苦,后半部用疾病和丧生去刻画命运无常。
看得让人累啊。
#好男人#每部小说里总有一个好男人,《兄弟》里面的宋凡平,可惜儿子宋钢只继承了厚道和善良,光剩下愚笨了,以及《乔家的儿女》里面的齐志强和齐唯民,仿佛在告诉你什么样的男人值得托付终身。
#人性本善#作者总是刻画了人性善良的一面,就连算计着别人的曲阿英,难以相处的三丽的婆婆,最后也流露了善良真诚的一面。
《乔家的儿女》读后感(二):理想的生活,不平静的人生。
一本好书从开头就能吸引人,《乔家的儿女》就是这样的好书。
其数抱着试读的心态去看的,读了之后就觉得很真实,书中的老爹乔祖望自私自理,贪图享乐,缺终究还是挂念着子女们的。
老大桥已成可以说从12岁便开始分担家里的负担的,内心渴望不平凡,顽强的像一块没有棱角的石头,对每个人都小心翼翼,不去伤害身边的任何一个人,甚至是想抢走祖屋的人。
小说中对爱情、亲情、友情、人物性格刻画得都很淋漓尽致。
让人容易找到共鸣之处,正式这些性格迥异的人,在老大的关怀下,朝着各自的方向发展着,却不曾离开共同的根。
最让人感动的是老大的付出总不是徒劳的,他的生病甚至比老爹生病时还让家人牵挂,这一辈子的忙绿,真是值了。
《乔家的儿女》读后感(三):责任之前在豆瓣看了这本书的书评就很想买来看看,在当当收藏中存了n久终于在上周买来了,用了周末2天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看完后觉得生活中每家都有每家的各种无可奈何,乔家的无可奈何更是都落到了乔一成的肩膀上,使得他从小就变成了弟弟妹妹的家长,承担起了照顾他们得责任,这种责任伴随他一生,以至于多少影响到了他婚后的生活;但是正是因为这种兄妹间的关系,使得他们兄妹始终能抱成一个家庭,无论产生多大隔阂,只有有事大家还是如最初般相互扶持,反观现在的家庭,兄弟姐妹大多为了财产而相互反目,突然感叹人们现在都把钱都放在了第一位而忽略了这种难得的手足情吗?钱没了可以再挣,如果情没了,还能在找回吗?午夜梦回时这些人会不会因为当初的决定而后悔过呢?我想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了《乔家的儿女》读后感(四):巷子的声源有了点年纪的特征之一,就是越来越相信缘,越来越相信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由心灭》读后感
桃花心木是一种生长在南方的大叶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它能在不确定的环境
中深入扎根、拼命汲水,从而长成参天大树。
学了这篇课文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生活就犹如老天下雨,捉摸不透、摸索不清,没有一项报告可以预知下一刻将会发生
什么。
痛苦和欢乐,也没有谁能在它们到来前做好盛情款待的准备。
人生中的不确定实在
太多太多,来过的有多少?正在发生的有多少?接着要发生的又有多少?谁能够回答清楚呢?
我们虽不能预知明天,但是却能把握今天。
今天的事情今天做,不要一天推一天。
或许也
会遇到一些“不确定”,但是若能在这种“不确定”中寻找到办法来解决,就会有新发现、新收获。
我们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也许已经养成了一颗依赖的心,遇
到一些“不确定”就不敢前进,样样都要依靠父母。
但是我们长大后还能继续依赖吗?所
以我们从小就要学会独立自主。
不知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
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桃花心木》这篇课文,我知道了,种树不能像种菜或种稻子,种
树是百年的基业,它必须学会将根扎得更牢,自己找水源,如果定时定量给它浇水,树苗
就会养成依赖的心。
我羡慕冒险小虎队中三位“小虎”,无拘无束,并经历无数次考验,我羡慕德国才14 岁的小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我羡慕……
课文《桃花心木》讲述了一位种树人种下桃花心木苗后,浇水没有规律,使“我”奇怪。
后来听了种树人一番话后非常感动,并从中悟出了育人的道理的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