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1沁园春雪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第1单元《沁园春雪》教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第1单元《沁园春雪》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沁园春雪》的基本概念、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词之美,传承中华文化。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教师可提供写作支架,如开头、结尾的模板,引导学生借鉴诗文的表达手法,激发创意写作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确保学生理解透彻,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沁园春雪》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时,有没有过被深深感动的时刻?”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词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走进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感受诗词的魅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意写作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沁园春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诗词的美学价值、文化意义,并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应用诗词之美。
二、核心素养目标
《沁园春雪》教学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学习诗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创作简单的诗文。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文学素养。

《沁园春雪》(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沁园春雪》(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沁园春雪》(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沁园春雪》(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沁园春雪》是我国伟大诗人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被收入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材中。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蓬莱“夜半钟声到客船”和“沁园春雪”,使人情不自禁地感受到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灵。

作为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毛泽东的诗歌具有思想性、哲学性、文学性三位一体的特征。

《沁园春雪》是时间上一次较为独立的创作,也是他较为颇具情感色彩的诗歌之一,能够充分展现毛泽东文化艺术的诗歌魅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毛泽东诗歌《沁园春雪》的背景、内容、艺术风格和意义。

②了解毛泽东的文学创作特征和风格。

③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诗歌欣赏能力。

④增强自觉学习文艺,融入文学世界的兴趣和参与欲。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理解和尊重。

②解读古典文学作品,锻炼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③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诗歌与自身的内心有更深刻的联系,从而发掘内心深处的个性与美感,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④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美,并通过创作与表达形式将美呈现出来。

三、教学内容课时一:导入环节1.教师用图片、音乐、视频等音像资料导入课程,唤起学生对归属感和共同文化价值观的认知和感受。

2.教师介绍毛泽东及其诗歌创作特点,对毛泽东的政治思想以及文学风格进行简单介绍。

课时二:诗歌鉴赏环节1.引导学生先谈论“春雪”的感受,看“春雪”是一种怎样的情感体验;然后学生通过讲述自己独特的体会来呈现自身对春雪印象。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朗读诗文,理解体会比较深,就请学生朗读,多角度思考包括:故事情节、创作背景、词句意境等角度来引导学生阅读全文,从而体现毛泽东对人生和理想的抒发和表达。

3.教师为学生解读《沁园春雪》的内容、形式、语言风格及艺术魅力,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描绘诗歌中所表达的“情”和“心”,并对于含义进行逐句解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教案新人教版

1 沁园春·雪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诗词,把握本词的感情基调。

2.品读意象,领略词的意境美。

3.感受作者的伟大胸襟,树立远大理想抱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诗词,把握本词的感情基调。

教学难点:品读意象,领略词的意境美。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唐代“张打油”曾写过一首打油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你知道他写的是什么吗?没错,就是雪。

雪,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你能说出几句描写雪的诗句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雪的词——《沁园春·雪》。

(一)检查预习,夯实基础。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沁园春qìn莽莽mǎng mǎng分fèn外妖娆ráo数shǔ风流人物折zhé腰成吉思汗hán稍逊xùn风骚sāo还看今朝zhāo(二)了解作者。

1.毛泽东生平:(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2.本词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战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冰雪皑皑的塬上,面对祖国北方壮丽雪景,心潮澎湃,过后便写下了这首词。

3.知识链接。

词,又称长短句。

一首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一首词的一段称为一“阕”。

若词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

本课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二、诵读感知雪中景1.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后,播放朗读音频。

[停顿与重音指导]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沁园春雪》教案(精选13篇)

《沁园春雪》教案(精选13篇)

《沁园春雪》教案《沁园春雪》教案(精选1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沁园春雪》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沁园春雪》教案1一、导学目标1、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能有感情的背诵全词;2、掌握上下阕所写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重点)3、学会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揣摩,并能体会其作用。

(难点)二、导学引领,自主学习(一)基本知识学习1、识记文常,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

2、识记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以及文章注释中注音的字词。

3、反复朗读全词,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思路:(1)词的上下两阙各写了什么内容?主要采用那些表达方式?(2)作者欣赏这幅图的立足点在什么地方?从词的上阙中哪个字能看出来?(3)上阙中的有虚写的景色也有实写的景色,请你把它在文中勾画出来。

(4)词中哪一句话可概括上阕这个意境磅礴,气势雄伟的画图?(5)下阕中哪句话是过渡句?下阕由景到人,写了哪些英雄人物?作者用哪一个字概括他对五位历史英雄的评价?作者这样评价的目的是什么?(6)本词的主旨句是那句?抒发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二)重难点突破词的下阙部分作者评论历代的帝王,分别用了“略输”、“稍逊”和“只识”三个词语,请问它们有什么含义?点拨:“略输”、“稍逊”两个词语一方面表明了毛泽东对秦皇汉武的惋惜之情,同时又对他们在历史上的贡献;而“只识”一词则表现了毛泽东对成吉思汗只重武功忽视文治的之情。

(三)学法指导学习本词,应该先弄清它的创作背景,在掌握上下阕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困惑所在:三、组内合作,收获共享(1)我们组讲解的问题是:(2)我们组讲解的思路是:(3)讲解中需要强调的关键点和重难点是:四、课前热身,自我完善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沁()分()外妖娆()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2、“沁园春雪”中的“沁园春”是词的()“雪”是词的()上下阕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三上册语文《沁园春雪》教案三篇

初三上册语文《沁园春雪》教案三篇

【导语】《沁园春·雪》是*的经典词牌名,称赞祖国的美好壮丽,也抒发了*的伟⼤的抱负及壮志难酬的胸怀。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 教学活动 (⼀)、谈雪景,引⼊新课,揭题: 引导学⽣描绘雪景,并⽤⼀两句话表达⾃⼰的情感。

(学⽣交流)相机引⼊1936年2⽉,抗⽇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同志登上海拔千⽶、⽩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对苍茫⼤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咏雪的词。

词中展现了塬上怎样的雪景?表达了诗⼈怎样的情感呢?(教师揭⽰课题) (⼆)、出⽰学习⽬标,明确学习任务: (⽬标同上)引导学⽣明确。

(三)、诵读诗词,整体感知,感受其⾳乐美: 1.教师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学⽣聆听范读,客观评价优点及不⾜。

2.学⽣明确字⾳及停顿,⾃由朗读诗词,读出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情感美,并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感情。

请学⽣多次齐读这⾸词,教师把握学⽣的理解程度和朗读问题。

教学过程 ⼀、交流预习⼼得导⼊ 1.结合本地的⽓候特征,引导学⽣展开对“雪景”的描绘。

学⽣畅所欲⾔,想象⼤地披⽩、青松傲雪、堆雪⼈、打雪仗等雪景。

2.不同的⼈、不同的⼼境、不同的时代环境,会赋予雪景不同的特点,1936年2⽉,抗⽇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同志登上海拔千⽶、⽩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对雪原壮景,触景⽣情,写下了这⾸壮词,抒发了⽆产阶级⾰命英雄的壮志豪情。

1945年发表于重庆《新民晚报》,引起极⼤轰动。

今天我们有幸来欣赏学习这“伟⼤的篇章”——《沁园春雪》。

(学⽣接触古典诗词不多,对此的兴趣爱好尚未形成,对*的了解恐怕也只停留在政治家的层⾯。

设计这段导语的⽬的在于引起同学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了解*作为古典诗词爱好者和伟⼤诗⼈的⼀⾯。

) ⼆、听范读,正读⾳,感受⽓势。

1.学⽣出⽰⽣字词,教师选有代表性的⽤实物投影展⽰,请学⽣读准每个字⾳,教师⽰范,学⽣纠正⾃⼰的读⾳,重点注意下列字的发⾳。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引言教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教育方式的实践过程。

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够引导学生认知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文旨在探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感悟,并掌握文学鉴赏的基础知识。

一. 教学目标1.了解晚清时期的社会背景,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2.掌握诗的意境和诗歌结构、语言运用等。

3.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教学内容和难点1.《沁园春雪》的背景和创作史2.《沁园春雪》的内容和结构3.《沁园春雪》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三. 教学方法1.情感教育引入法。

老师可以播放八分钟远景纪录片《近代史上的秘密》,简单介绍光绪、宣统年间的中国社会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动荡和苦难。

2.小组讨论。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课前阅读材料,分小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

3.文学鉴赏实践。

a.学生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诗歌赏析方法,对《沁园春雪》进行分析,感受诗歌的形式与结构,揭示诗歌的寓意及其情感。

b.通过模仿创作,让学生尝试模仿诗歌结构和表达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点鉴赏诗歌的方式、诗歌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的运用。

五.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和阅读请学生预习《中国诗歌鉴赏辞典》中“沁园春·长沙”条目,掌握诗歌的内容。

2.情感教育引入播放八分钟远景纪录片《近代史上的秘密》,介绍晚清时期的历史背景。

3.小组讨论对于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对诗歌背后的情感和思考进行理解和感悟。

4.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介绍《沁园春雪》的背景和作者赛珍珠。

5.诗歌结构分析引导学生对诗歌的结构和意境进行分析,了解诗的韵律和结构。

6.作品语言鉴赏可以通过先教学习相关的常用中英鉴赏术语如:典型意象,浮应急,比喻,拟人,雏鸟,寓意等,之后经典诗文文本梳理中较典型句子对其进行分析。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沁园春雪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初步学习知人论世的学习方法,深入领会作品蕴含的崇高情感。

2.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2.通过问答讨论,使学生在了解当时历史背景的情况下,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小组合作探究,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借辽阔景象表达的伟大胸怀、坚定的信心,获得诗词鉴赏的审美愉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本首词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诗词主旨,初步学会知人论世的阅读赏鉴方法。

2.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

教学难点:了解毛泽东的伟大功绩,体会诗词大气磅礴的创作特点源于献身国家、民族的伟大的人格与胸怀。

三、教学策略1.教学实践中不主张在一篇文本中面面俱到讲很多琐碎的知识点,无论是在学习方法、知识技能、情感价值的哪一方面,都要力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课有一得,突出重点。

2.由于本文产生的年代距离学生较远,历史背景又比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激发学习兴趣是首要任务。

本课主要采用扩展思维的学法,调动历史课及日常积累的学习成果,贯通文、史、哲思维为语文课堂所用。

在朗读中不追求表面的抑扬顿挫,而是加大思考力度,赏读、评议结合,以真正的情感领悟自然地带动朗读语气,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今天学生对毛主席已经非常生疏的教学背景下,注重在课文解读中以知人论世的角度切入,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伟人、诗人毛泽东,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以及阅读毛主席诗词的兴趣。

4. 在讨论中教师不能一概否定或越俎代庖直接说出答案,而应在部分肯定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同时教给方法,注意引导。

九年级语文上册1《沁园春雪》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1《沁园春雪》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1.沁园春雪教学目标1、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3、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好!在这节课的开始,先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

(多媒体播放大雪纷飞的北国风光视频)冰清玉洁、晶莹剔透的雪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钟情的对象。

然而不同时代、不同经历、不同胸襟的人,面对漫天飞雪,会有迥然不同的个性情怀。

边塞诗人岑参,坚韧写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欣喜;遭贬诗人柳宗元,郁闷流露“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无奈。

一代伟人毛泽东也一生爱雪,那么在他的笔下与胸中又有一幅怎样的雪景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领略!二、作者简介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有感情地朗读本文,也可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在学生朗读时,添加背景音乐)2.再听名家的配乐朗诵,并完成下列任务.(媒体链接名家配乐朗诵)①找学生说说大屏幕上绿体字的读音.(学生读,教师幻灯随之展示)②找学生说朗诵者的感情基调.(教师引导提示并幻灯展示:激昂慷慨、气势磅礴)⒊再次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遍一、整体感知:通过预习和刚才几遍的朗读,词的大致意思应该明白了吧!谁来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词的主要内容,也可分上下两片来概括。

初中上册语文《沁园春雪》教案三篇

初中上册语文《沁园春雪》教案三篇

初中上册语文《沁园春雪》教案三篇初中《沁园春·雪》教案一【教学设想】《沁园春雪》这首词的教学应以读为主,教师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在读的过程中,整体把握词的内容,感受词的意象,体会词的情感,借鉴词的表达。

为此,我对本课的教学做出如下构想:一、入情入境,加强朗读1.创设情境(登高远眺),加强朗读。

介绍背景,还原某主席登高远眺创作此词的场面,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2.老师范读,学生听读。

这样做,不仅在于指导学生将词读通读顺,而且还在于指导学生注意词句的重音、节奏,在读中初步整体感受情感。

3.播放《沁园春雪》的配乐flah,训练学生根据画面进行朗读,实现“言、象、意”统一。

4.听歌曲《沁园春雪》,升华情感。

二、感受意象,体会情感(一)感受诗化的意象,把握上阕内容,体会情感。

1.登高远眺,广袤无垠,胸怀宽广。

静物描写,想象丰富。

动景衬托,生机勃勃。

展开想象,北国大地,晴日当空,红妆素裹,妖娆美丽。

2.通过描绘北国雪景,诗人的宽广胸怀得以崭露,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得以表达。

(二)评论历史英雄,抒发远大抱负。

1.“惜”字奠定评论基调。

肯定历代帝王的建功立业,为中华民族做出贡献,批评历代帝王欠缺文治才华,显示无产阶级革命者将会后来居上的雄心壮志。

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褒扬中带批评;对成吉思汗,先扬后抑,略带嘲讽。

2.点名主旨,抒发抱负。

俱往矣,一笔带过封建王朝,显示诗人对自己的自信。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是诗人的远大抱负,今朝的风流人物,斗志昂扬,武功与文治皆具,必将创造空前的奇迹。

三、借鉴写法1.写景抒情。

概括写景、具体写景、想象写景,动静相称,虚实相生,融情于景,抒发胸怀。

2.惜中褒扬批评,惜中寓志,后来居上,点名主旨,抒发抱负。

【教学目标】2.抓住领起诗句内容的关键句,说出诗词上阕和下阕的内容;品味并说出诗词中关键词句的意思和作用,学习景中藏情,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诗词朗读中体会情感。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沁园春 雪)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沁园春 雪)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第一课沁园春雪一、教材分析《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一首咏雪抒怀之作。

全词融写景、议论、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本课被安排在第一单元第一课,位居单元之首,对本单元的教学有引领作用,具有重要的阅读价值。

二、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妖娆、风骚、红妆素裹、一代天骄”等词语。

2、理清诗人的思路和全词的主旨。

3、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培养欣赏诗歌的能力。

4、充分调动联想和想象,领会诗人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5、背诵并默写。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反复朗读,品味本词的语言,领悟语言的深层意蕴。

难点:品味语言,理解文中内涵深刻的语句。

四、教学准备1、教学方法:诵读法、圈点批注法2、教师准备录音磁带,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

3、学生预习课文:疏通字词,反复朗读,了解课文内容,搜集咏雪的诗句或佳作,完成《同步探究》部分内容。

学有余力的同学尝试背诵。

五、课时:2课时六、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并明确学习目标。

师:古诗词中咏雪的诗句很多,同学们搜集到哪些?请把你的收获展示给大家。

学生交流展示咏雪的诗句,教师提示大家整理并积累。

师:我们欣赏过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清高孤傲,我们也领略过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浪漫色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毛泽东“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豪迈壮阔。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习诗歌都会关注哪些内容?学生回答后明确:积累词语;明白诗歌的内容;理清诗人的思路以及诗歌的主旨;品味诗歌的语言;背诵。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以《同步探究》为主。

2、播放录音,学生听读并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

3、指名朗读并评价:指出朗读注意的地方,如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

4、齐读,进一步体会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各抒己见,词的上片和下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交流后明确:上片描写北国雪景,下片评论历代帝王,歌颂当代英雄。

《沁园春雪》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沁园春雪》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沁园春雪》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沁园春雪》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沁园春雪》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林徽因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领会诗人为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所作出的努力和付出。

3、感悟诗人对人生和人世的深刻思考和思想启示。

4、理解和鉴赏诗歌的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性认识与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诗歌语言的运用。

2、把握领会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主旨。

三、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对自我境遇的描述。

2、理解作者对宇宙与自然的反思。

四、教学方法:1、讲授。

2、合作探究。

3、课堂互动。

五、教学过程:1、开场导入通过展示诗歌《沁园春雪》的诗歌音乐视频,带领学生感受沁园春雪的诗歌意境,铭记诗歌的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

2、导入教材通过撰文配图讲述林徽因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林徽因的创作背景、创作思路,并细读诗歌原文《沁园春雪》。

3、理解作者的思想教师主讲介绍诗人林徽因的人生追求和思想境界:林徽因的文学追求在于对人性的体认,对人类生命的全景理解。

同时,她从亲身经历、生命体验出发,发掘自身文学灵感,并独立思考人生和人世的意义。

通过讲解,学生对诗歌作者,林徽因,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促使学生引起兴趣,进一步阅读、鉴赏和思考。

4、课堂探究通过语文课堂活动:“诗歌鉴赏赏析”让学生了解和学习诗歌中的语言运用,如形象描写、修辞手法等。

并进行诗歌分析,得出林徽因沁园春雪的主题思想:《沁园春雪》表达了林徽因对民族、对生命、对自我的追求和关爱的情感表达,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呼唤个体的独立意识和自我实现。

5、作品呈现通过学生演讲PPT文件和小组展示课堂作业等多种形式,展现学生对《沁园春雪》的理解和感悟,展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水平。

6、总结点亮在学生行进的过程中,教师总结课程,强调诗歌的语言艺术和思想内涵,需要学生在平时读书、写作、生活中多多借鉴,在抒写个人情感和思想表达中,运用好诗歌的语言特点和风格特色,争取更多、更好的成果。

九年级语文上册 1《沁园春 雪》教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1《沁园春 雪》教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案

1 沁园春雪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课标虽未对第四学段的现代诗的教学做出明确的表述,但要求学生“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2.教材分析本单元所选四篇课文均是歌咏大自然的诗词,属新诗的X畴,是诗人从自然中获取灵感,受到启发,用美妙的诗行,弹奏出自然的乐音,抒发情志的典X作品。

《沁园春雪》是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一课。

《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豪迈之作。

通过描写雄伟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全词熔写景、抒情和议论为一炉,胸襟开阔,感情奔放,意境恢宏。

3.中招考点诗歌常考考点:品味炼字、名句赏析、主旨情感、画面描述、理解词语。

九年级的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大多停留在默写与背诵上。

如何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和重点句子来揣摩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是古诗词教与学的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学习目标1、通过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学生能说出诗歌内容。

2、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能说出写景、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的作用。

3、通过反复品味,学生能说出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诵读课文,圈点勾画有用信息,能读出词的韵味和蕴含的感情,初步掌握词的主要内容。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品读语言的方式,能总结出通过各种表达方式表达感情的方法。

3.针对目标3,设计一个活动:通过理解重点句的含义,学生能说出诗歌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有谁知道雪中飞的广告词?“千里冰中封,万里雪中飞”。

大家知道这两句广告词化用了谁的词句?常言道:酒香也怕巷子深。

雪中飞羽绒服依靠化用的词句,使产品家喻户晓,产品畅销。

由此可以看出诗词的妙处。

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来鉴赏的一首词《沁园春·雪》(板书题目)。

(二)预习检测1、文体知识本文体裁词。

词又叫诗别体,长短句。

《沁园春雪》教案(优秀8篇)

《沁园春雪》教案(优秀8篇)

《沁园春雪》教案(优秀8篇)沁园春·雪篇一《沁园春雪》学习目标:1、积累《沁园春雪》中重点字词2、抓住关键词语,领会诗歌宏阔的意境,感受毛泽东的博大精神和革命壮志。

课前学习:1、查工具书,初步理解这首词的大意。

2、以“我所了解的毛泽东”为题,收集资料,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课堂学习:一块:诵读欣赏,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1明确要求,播放《沁园春雪》的朗诵看课文,听朗读2谈听后的体会,把握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交流体会3组织朗读。

请2-3位同学进行朗读交流4、组织评价学生评价5初步理解大意,准备质疑。

看页下注释,理解大意,记录疑问。

6组织交流、评价;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总结。

交流,互评7组织朗读。

全班齐读第二块:小组合作探究,精读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1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我所了解的毛泽东” 交流、补充2问题情境:这首词问世之初,就备受推崇,人们盛赞这首词“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

它的发表也使蒋介石集团惊恐万分,蒋介石立即唆使其御用文人进行反扑。

学生听讲3、小组合作探究:这首词为何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要求从词的内容、主题及其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探究)参与到各小组中进行指导。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4小组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5组织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学习其他小组的长处6、对小组发言进行补充并板书。

听讲、记笔记第三块:语文活动:学唱歌曲《沁园春雪》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1播放歌曲《沁园春雪》听歌曲学唱课后学习:收集描写雪的诗词、散文,选择其中一篇与《沁园春雪》中的雪景比较、分析,写200字左右的心得。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学设计篇二云南省泸县第四中学张开芳一、导入:四大文明的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幅员辽阔;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有汹涌澎湃的长江黄河;有“甲天下”之称的桂林山水;有动物王国之称的云南;有肥沃辽阔的四大平原……这一切,无不如磁铁般的吸引着每个炎黄子孙的衷肠,无不使多少巾帼英雄为之倾倒;也无不使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在这块黄土地上争名夺利;也曾引来了如豺狼虎豹的帝国者……那么,究竟是什么人才是这片黄土地的建设者呢?(揭示课文并板书标题)二、整体感知:(注: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1、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导语中所提出的问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教案新人教版

1 沁园春·雪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诗词诵读,感受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和博大胸襟。

2.体会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品味凝练准确的诗词语言,多角度赏析诗词,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素养。

教学重难点品味凝练准确的诗词语言,多角度赏析诗词,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诗歌鉴赏基础,可按照学习的渐进性原则安排诵读,每个层次的诵读又带动对课文内容和感情的理解,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

因此,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可以压缩讲解分析的时间,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让他们去朗读体会,去合作探究,从而达到了解内容、品味语言、领悟感情的目的。

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词,以其博大恢宏、奇恣纵肆的激情,成为当代诗坛一曲个性强烈、色彩斑斓的绝唱。

吟诵豪放之作,令人热血沸腾、精神昂扬。

《沁园春·雪》便是他文情并茂、最有气魄之作。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词作,去感受豪放之风。

二、背景介绍(播放PPT课件)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肩负起抗日救国的伟大使命。

1936年1月,红军准备渡河东征,2月初,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饱含激情地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毛泽东写完后存于箱底,一直秘而不宣。

1945年8月毛泽东从延安飞抵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43天的谈判。

其间柳亚子屡有诗赠毛,十月七日,毛泽东即赠此词。

柳亚子读后大为赞赏,随后这首词在《新民晚报》发表,轰动了重庆,甚至轰动全国。

蒋介石因为自己的气势被毛泽东压倒,气急败坏,召集了一大批御用文人,要求他们写出一首词来胜过毛泽东的词。

然而,这些御用文人绞尽脑汁、挖空心思也没有写出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教案:1《沁园春雪》(共5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教案:1《沁园春雪》(共5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教案:1《沁园春雪》(共5篇)第一篇: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教案:1《沁园春雪》沁园春·雪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理解诗句中的“妖娆”、“风骚”、“一代天骄”等字词的意义;⑵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表达出来的感情;⑶注重诗句朗读节奏的把握。

2、过程与方法:诵读感悟法、品读法、联想想像法、合作探究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赞美祖国山河和革命英雄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表达出来的感情;2、注重诗句朗读节奏的把握;3、学习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语言的表意丰富的特点;4、品味词中所蕴含的诗人对河山热情赞美之情,体验革命领袖毛泽东的胸怀。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作者、背景、上片。

第二课时:下片、总结、思考练习。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毛泽东的书法作品,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熟读本词,扫清字词障碍,搜集有关简介毛泽东生平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背诵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名句导入本词的教学。

二、研习课文1.毛泽东生平(学生介绍,老师概括并展示其书法作品)2.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冰雪皑皑的塬上视察地形,面对祖国北方壮丽雪景,心潮澎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3.字词。

(1)多音字:分、数、汗、还、朝。

(2)难写字:莽、娆、竞、骚。

4.录音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领会本词所表达的情感。

5.学生齐读,教师对学生朗读过程中的缺点予以更正。

6.合作探究。

(1)学习词的上片:①上片分几层?写法上有何特点?明确:分三层。

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动静结合;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多姿迷人。

②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明确: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出了视野的辽阔。

1.1沁园春雪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上)

1.1沁园春雪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上)
1.六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答案,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2.做完后小组内交流答案,互相纠错。
3.班级内集体讲评,出现的问题要分析错因,及时订正。
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及成因:
一、分、数的多音把握不牢。
二、“风骚”、“风流人物”的解释要结合具体语境。
练习答案:
一、qìnfèn xùnshǔ
二、等到 鞠躬,倾倒 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代指文学才华。 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学生分角色朗读,再次感悟意境,体会诗中的感情。
每个小组交流朗读心得,师生评价
展示交流
重点学习上阕
师投放研读思考题。
师要给予适当的方法指导。
(1)提问: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
(2)讨论: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方雪景?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3)指出写静、动景的词语,体会其意境。
风骚: 风流人物:___________
三、填空
1.这首词的上阕写 。其中前三句是 写,“望”字以下是______写。另外,从“北国风光”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是______景;“须”字以下是______景,即想象雪过天晴之景。
2.词的下阕是评论______,抒发__________其中前两句起__________作用。“惜”字领起的七句属表达方式中的________,后三句属_____________。
学生细读下阕,合作探讨,联系历史知识,品评五位帝王,老师评判,界定,激励
明确: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是无数英雄中的佼佼者,都是雄才大略,战功赫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沁园春雪》《沁园春·雪》编排在河大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这个单元以“历史的长河”为主题组织阅读课文,课文包括两首词、一篇文言文、两篇现代文。

这首词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从古至今抒发英雄情怀的千古绝唱。

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这首词与下一课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同有异,阅读这样的佳作,对学生是一次眼睛和心灵的享受。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性格比较活泼开朗,表现力较强,在七年级学习过《黄河颂》等诗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诗词阅读经验。

但生活在幸福生活当中的他们,较难理解毛泽东在特定的时代所要表达的情怀。

再加上学生(特别是男生)对于计算机的特殊兴趣爱好,自我调控能力不强,因此需要教师正确引导。

(三)教学环境分析这首词的美学成就,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大气磅礴,景象非凡,傲视古今,纵横八荒;情与景,诗与论,高度融合。

所以本节课教学适合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下完成,通过具体、直观的材料,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体会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的凝练而富有表现力;(2)领会上下阕写景、议论、抒情的关系,能联系词中的文化背景说出自己对诗人情感的体验;(3)熟练背诵这首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这首词大气磅礴的意境;(2)质疑合作探究,评说伟人情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通过理解诗人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立下远大抱负,敢于超越前人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关键词语所表达的感情,体会最后三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上阕写景是为下阕评古论今,抒发情怀作铺垫的,这是作者的立意所在,这点初中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步骤目标与内容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图整合点与软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学习内容展示北国雪景图片,回忆写雪名句欣赏了这么优美的图片和诗句,我们也许会对北国雪景心驰神往。

今天我们来体会一代伟人毛泽东看到北国雪景后所触发的情怀。

学生欣赏图片,畅谈写雪名句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课前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对审美的感知和想象。

展示北国雪景图片让学生欣赏出示写雪的古诗词名句让学生读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诗词思想内容教师展示PPT幻灯片,指名学生朗读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内容,读幻灯片上的简介让学生对伟人及相关的写作背景有更全面的了解,进而更深刻的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出示关于毛泽东和写作背景的PPT幻灯片让学生读三、整体感知课文直观感知课文,营造意境,形成表象1.教师播放配图朗读课件,让学生欣赏2.展示生字词,检查预习情况3.让学生自由读词然后全班评议,读后用一句话写出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受1.学生欣赏朗读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注意朗读要领2.齐读生字词3.自由读课文,全班评议,看谁读得最清楚、流利,读后用一句话写出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受并与本组同学交流,看谁写得最简洁。

1、在课堂中诵读,既能减轻学生课外的学业负担,同时也调动了课堂的学习热情。

2、学生听朗读,让学生进入情境。

这是尊重学生的“个体”认知个性,引导他们乐于去读,为“品味语言”环节做好准备。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读出感觉。

播放美丽的北国雪景图片和朗读录音出示检查生字的PPT幻灯片四、研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怀感受北国雪景之美,领会课文的深层意义,领会作者豪情壮志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讨论探究:1.词的上阕给我1.学生独立思考与讨论交流相结合,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理解文章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和思考的空间,既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师设疑, PPT幻灯片展示。

学生讨论发言,对讨论结果进行归纳展示。

们描绘了一幅什么图画? 2.下阕作者是怎样评论古代帝王的?3.请找出主旨句,你怎样理解这句话?4.有人说词的上阕写景和下阕评古论今没有什么联系,你看呢?5.有人认为毛泽东写这首词是自我标榜。

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谈谈你得看法。

五、总结提高巩固知识,认识课文对生活的指导意义,进行德育。

1.教师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

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

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2.出示练习题,学生抢答学生回忆本节课内容,抢答练习题。

背诵课文比赛。

总结提高,巩固知识,陶冶情操。

出示练习题PPT幻灯片六、课外延伸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教师出示《沁园欣赏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领会毛泽东诗词中大气磅礴的气势,使学生对毛泽东出示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春长沙》的词作有进一步的了解。

七、布置作业学习运用本文的写作手法,提高能力。

根据自己的印象,写一段雪景的文字,字数不限。

学生在日记本上完成写景片段。

学以致用,提高能力。

出示作业内容PPT幻灯片(二)介绍毛泽东及写作背景、解题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

湖南韶山人。

毛泽东一生著述很多,他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一生中创造了大量的诗词,气魄雄浑,意境开阔,描绘出中国革命的壮丽图画,表现了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的情怀。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面对祖国壮丽山河,他意气风发,一气呵成写下这首不朽名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去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其间,诗人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就赠以《沁园春·雪》。

随后在《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整个重庆山城都轰动了。

蒋介石气急败坏,要求他的御用文人日夜埋头写作以写出一首在气势上和意境上胜过这首词的词。

然而,那些御用文人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也没有写出来……“沁园春”,词牌名。

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词咏其事。

这个词牌就因此而得名。

“雪”是这首词的题目,内容与“沁园春”无关。

(三)配乐朗读,理解文意从认识的心理过程来说,这一环节是学生的感性认识阶段,它是学生进行想象的基础。

设计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扫清字词的障碍,习得语感,积累感性材料。

1.学生听朗诵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注意朗读要领,并激发学生要当堂背下短文的兴趣与信心。

2.展示生字词,检查预习情况分.()外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今朝.()竟折.()腰风骚.()3.学生自由读,读法自定。

这是尊重学生的“个体”认知个性,引导他们乐于去读。

4.全班评议,看谁读得最清楚、流利。

通过讨论比较优劣找差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5.“读”后让学生写出一句话,把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受表达出来,并与本组的同学交流,看谁写得最简洁。

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四)研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怀,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

(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讨论解决)(15分钟)1.词的上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图画? (北国雪景图)2.从总体上写雪景的句子是哪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3.作者站在千米高原上欣赏北国雪景,登高就能--(远眺),词的上阕有一个字能表达这个意思,这个字是--(望)。

4.作者在高处望见了哪些具体的景物? (长城、大河、山脉、高原)5.(讲析了“长城”“大河”两句后)如果说长城、黄河两个名词本身就带有雄壮的气势,那么作者怎样赋予山脉、高原以奔放的气势? (使用比喻、拟人修辞,化静为动……)6.上述感受全是作者看到的吗? (不全是) 其中带有很大的什么成份? (联想、想象)7.除此以外,作者还作了怎样的联想和想象? (在雪中想象雪后红日当空,白雪交映的壮丽景色)你能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这样的意境吗?(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

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

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妖艳多姿!)8.词的下阕第一句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9.下阕由景到人,写了哪些英雄人物?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五位)10. 这几位历史人物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明确: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是无数英雄中的佼佼者,都是雄才大略,战功赫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这几位历史人物有什么特点?(都是古代帝王,雄才大略,战功赫赫… )11.作者用哪一个字概括他对五位历史英雄的评价? (惜))12.分析“惜”字所包含的意味。

第一,惜中含褒。

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第二,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欠缺。

第三,他们的不足是由于时代、阶级局限造成;第四,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13.作者这样评论古人,目的是什么?(评古为颂今)14.歌颂今天的哪种人? (人民大众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15.那么主旨句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6.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真正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应看今天的人民大众)17.词上阕写景下阕评古颂今,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前者是基础,正是由于"江山如此多娇"才会引无数英雄折腰,评古颂今就很自然)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和思考的空间,既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质疑探究,评说伟人情怀(约4分钟)这部分是课文的难点,也是值得探究之处。

(小组合作探究解决)有人认为毛泽东写这首词是自我标榜。

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

(六)归纳总结(约1分钟)进行课堂小结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

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

毛泽东的词作大气磅礴,格调高亢,充满了热爱祖国河山、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七)课堂训练与课外延伸1. 课堂巩固训练(1)《沁园春.雪》这首词写于()年2月,其中“沁园春”是(),“雪”是()。

(2)解释加线的字:须晴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3)选词山舞银蛇,原驰(腊蜡)象。

江山如此多(娇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4)上阙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5)上阙运用想象描绘雪后天晴美景的句子是()(6)本词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7)本词的主旨句是()2.比较阅读: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首题为《江雪》的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