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高鸿业第五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二十一章
8
丹尼森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六个: (1)劳动;(2)资本存量的规模;(3)资 源配置状况;(4)规模经济;(5)知识进展; (6)其他影响单位投入量的因素。 丹尼森的结论是:知识进展是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
9
第四节
新古典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是由美国的索洛提出的。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本假定包括(1)社 会储蓄函数为S=sY,式中,s是作为参数的储 蓄率;(2)劳动力按照一个不变的比率n 增长; (3)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 在上述假定(3)之下,并暂时不考虑技术进 步,可将经济中的生产函数表示为人均形式:
18
第六节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一、鼓励技术进步
二、鼓励资本形成
三、增加劳动供给
19
第七节
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一、经济周期含义
二、经济周期的特征
20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及阶段
经济周期是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 业的波动。这种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 而同期地扩张和收缩为特征。P709
GDP 繁荣 繁荣 衰退 萧条 O
32
K sY K
13
上式两边同时除以劳动数量N,有:
K N sy k
k K N
另一方面,注意到
于是k的增长率可写为:
k k
K K
N N
K K
n
最后一个等式用到了
K (k k
N N
n
于是有:
k nk
) K nK
K N
两端同除以N,则有:
经济周期曲线 时间
21
衰退
复苏
潜在GDP水平线
202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学习打卡表
5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1 财政管理体制内容与类型
第十六章 财政管理体制
2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3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合理划分中央 4
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
第十七章 财政政策
1 财政政策功能与目标 2 财政政策工具与类型 3 财政政策乘数与时滞
1
第十八章
2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
衡
3
4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货币均衡 通货膨胀
3 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终止 4 合同的担保和保全
5 合同的转让、变更和解除
6 违约责任
1 公司法和公司概述
2 公司登记与企业信用信息公示
3 公司的设立
第三十六章 公司法律制度
4 公司的组织机构 5 股东资格和股东权利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 6
资格和法定义务
7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
公司的合并、分立、增资、减资、 8
3 互关系
4 宏观经济治理的内涵与特征
第十章 国际贸易理 论和政策
1 国际易理论 2 国际贸易政策 3 建设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体制
时间
章
节
目录
课程 练习
第十一章
1 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 2 市场与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
能
3 财政的基本职能
1 财政支出及其分类
第十二章 财政支出
2 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 3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 4 购买性支出
1 回归模型 2 最小二乘法 3 模型的检验和预测
1 时间序列及其分类
第二十七章 时间序列分析
2 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3 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 4 时间序列的分解和预测程序
宏观课外习题(八)21修改
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理论课外习题一、单选题1.“资本深化”的含义是()A.相对于劳动力规模而言的资本存量增加B.引进体现技术变革的新的资本品C.资本生产率提高使总的资本存量减少D.以上选项都不是2.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B.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沿曲线移动3.根据新古典模型,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将()A.提高人均资本的稳定状态水平B.降低人均资本的稳定状态水平C.对人均资本的稳定状态水平没有影响D.如果δ<n则如B所述,如果δ>n则如A所述4.假定不存在技术进步,从长期来看,( )不正确。
A.资本存量保持不变B.人均消费水平保持不变C.储蓄率保持不变D.人均产出保持不变5.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率是指()A.产出增长率等于储蓄率B.资本边际产出等于人口的增长率C.储蓄率等于人口增长率D.产出增长率等于技术变化率6.资本深化是指()A.增加每单位资本的工人数B.增加人均资本存量C.减少人均资本存量D.将资本从低效部门重新分配到高效部门7.在宏观生产函数F=ALαK(1-α)中 ,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A.αB. A C.L D. K8.如果在人口不变的情况下,某国居民突然间变得非常节俭,从长期来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均产出将减少B.人均资本将增加C.人均产出将增加D.总资本存量将增加9.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最终将()A.以一个不断增长的比率增长B.使人均产出保持一个静止状态C.耗光自然资源难以生存D.造成严重污染使其人民难以生存10.加速原理表明()A.产出的增加导致投资数倍增加B.产出的增加导致投资数倍减少C.投资的增加导致GDP数倍增加D.投资的增加导致GDP数倍减少11.经济之所以会发生周期性波动,是因为()A.乘数作用B.加速数作用C.乘数和加速数的交织作用D.外部经济因素的变动12.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此是()A.繁荣、萧条、衰退、复苏B.繁荣、衰退、萧条、复苏C.复苏、衰退、萧条、繁荣D.衰退、萧条、复苏、繁荣13.当某一社会处于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时()A.经济的生产能力增加导致存货增加B.总需求逐渐减少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D.总需求超过总供给14.根据现代关于经济周期的定义,经济周期是指()A.名义GDP值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B.人均GDP值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C.GDP值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D.实际GDP值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15.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资本深化最终会()A.提高资本-产出比率B.降低资本-产出比率C.增加资本所有者在总产出中拥有的份额D.使产出数量增加,而且增加的数量大于资本增加的数量16.在索洛(Solow)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技术进步扮演的角色是()A.当不存在资本深化时,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B.技术进步不重要,只有资本深化才最重要C.如果没有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最终会停滞D.技术进步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是一个内生变量17.根据索洛 (Solow) 模型,n 表示人口增长,δ表示折旧率,每个工人资本变化等于()A.sf(k)+(n +δ)k B.sf(k)+(n -δ)kC.sf(k)-(n +δ)k D.sf(k)-(n -δ)k18.如果其它条件不变,A国的人口增长率大于B国的人口增长率,则()A.A国的储蓄率大于B国的储蓄率B.A国的稳态人均产出水平大于B国的稳态人均产出水平C.A国的稳态人均产出水平小于B国的稳态人均产出水平D.A国的储蓄率小于B国的储蓄率19.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储蓄率增加的结果是()A.增加了稳态增长率B.减少了稳态增长率C.增加了稳态人均产出水平D.减少了稳态人均产出水平20. 投资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A.投资可以给新进入劳动力队伍的人提供机器设备使他们可以进行生产B.投资可以为现有工人提供更多的机器设备 , 从而提高他们的生产率C.投资可以为新技术提供装备D.投资必定提高劳动生产率21.经济周期中的两个主要阶段是 ( )A.繁荣和萧条B.繁荣和衰退C.萧条和复苏D.繁荣和复苏22. GDP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一个极好指标,是因为()A.GDP以货币表示,易于比较B.GDP的增长总是意味着已发生的实际经济增长C.GDP的值不仅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还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福利程度D.以上说法都对23.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自然失业24.下列哪种说法表达了加速原理()A.消费支出随着投资支出增长率的变化而变化B.投资支出随着国民收入增量的变化而变化C.国民收入随着投资支出的变化而变化D.投资支出的减少会造成消费支出一轮一轮地减少25.下列哪种说法没有表达加速原理()A.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化将导致投资支出的变化B.消费支出的变化会引起投资支出更大的变化C.投资支出的减少会造成消费支出一轮一轮地减少D.投资支出随着国民收入增量的变化而变化26.加速原理发生作用的条件是()A.投资的增加会导致国民收入增加B.消费品的生产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资本品, 因而消费支出的增加会导致投资支出的增加C.投资的增加会导致消费支出的持续增加D.投资支出的减少会造成消费支出的减少27.下列选项中,属于资本深化的是()A.人口增长2%,资本存量增加5%B.人口增长2%,资本存量增加2%C.人口增加2%,资本存量增加1%D.人口没有增长,资本存量也没有增加28.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的新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是()A.经济增长的余量B.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C.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D.引起经济增长的次要因素29.根据加速原理, 净投资会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发生()A.国民收入和消费支出分别达到最高水平B.国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正在下降C.国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正在增加D.国民收入和消费支出保持不变30. 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的联系在于()A.前者说明投资的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后者说明国民收入的变化又对投资产生影响B.两者都说明投资是怎样产生的C.前者解释了经济如何走向繁荣,后者说明了经济怎样走向萧条D.A 和 C单选题答案:1-5: ABBAB 6-10: BBCBA11-15: CACCA 16-20: ACCCA21-25:AACBC 26-30: BACCA二、多选题1.以下哪些说法符合索洛(Solow)创立的新古典增长模型?()A.分析潜在产出的增长B.假设经济基本上是竞争性的C.引入资本增长和技术进步扩充了早期的增长模型D.假设经济是垄断性的2.当经济处于复苏时,将会出现的经济现象是()A.就业增加B.产量扩大C.消费减少D.投资增加3.当经济处于衰退时,将会出现的经济现象是()A.消费增长放慢B.投资减少C.失业增加D.产量扩大4下列哪些是经济周期的阶段( )A.复苏B.失业C.企业亏损D.繁荣5.下列哪些与经济周期有关( )A.失业率B.通货膨胀率C.股票市场D.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6. 索洛(Solow)创立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包括()A. 社会储蓄函数为S=sY B. 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C. 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D. 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7.下列哪些不是中周期的一个周期()A.5~6年B.8~10年C.25年左右D.40个月左右8.50~60 年一次的周期称为()A.朱格拉周期B.基钦周期C.康德拉耶夫周期D.长周期9.库兹涅茨 (Kuzmts) 所分析的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有()A.知识存量的增加B.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产业结构变化D.工作时数的增加。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主编:高鸿业目录第一章引论02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02第三章效用论14 第四章生产论16 第五章成本论36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45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55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65第九章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69第十章博弈论初步75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80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83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85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92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95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06 第十七章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110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115 第十九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119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22第二十一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127 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134 第二十三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139第一章引论(略)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
计算题(宏观)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 假定一个两部门经济中,消费为1000亿元,储蓄为100亿元,请计算GNP2. 已知某国在某季度的有关国民收入的统计数据如下:工资:100亿元间接税减津贴:10亿元利息:10亿元消费支出:90亿元租金: 30亿元投资支出:30亿元利润:20亿元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30亿元出口额:60亿元进口额:70亿元⑴按收入法计算GNP ⑵按支出法计算GNP3. 假设某国某年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10亿元资本消耗补偿356.4雇员酬金1866.3企业支付的利息264.9间接税266.3个人租金收入34.1公司利润164.8非公司企业主收入120.3红利66.4社会保险税253.0个人所得税402.1消费者支付的利息64.4政府支付的利息105.1政府转移支付347.5个人消费支付199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⑴国民收入;⑵国内生产净值;⑶国内生产总值;⑷个人收入;⑸个人可支配收入;⑹个人储蓄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 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 投资为50(单位:10亿元),⑴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⑵如果实际产出为800,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为多少?⑶若投资增至100,求增加的收入;⑷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时收入增加多少?⑸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2. 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书为C=100+0.8Y d(Y 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为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 税收T=250(单位:均为10亿), 试求:⑴均衡的国民收入;⑵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3. 假设某经济社会储蓄函数为S= -1000+0.25Y, 投资从300亿元增加到500亿元时,均衡的收入增加多少?若本期消费是上期收入的函数,即C t=a+b Y t−1,试求投资从300亿元增至500亿元过程中第1,2,3,4期收入各为多少?4. 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 d(Y d为可支配收入), 投资支出为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 税收T=0.25Y(单位均为10亿元),试求:⑴均衡的国民收入;⑵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5. 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30+0.8Y d,净税收T=50, 投资I=60, 政府支出G=50,净出口函数NX=50-0.05Y, 求:⑴均衡收入;⑵在均衡收入水平上净出口余额;⑶投资乘数;⑷投资从60增加到70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⑸当净出口函数从NX=50-0.05Y变为NX=40-0.05Y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⑹变动国内自发性支出10和变动自发性净出口10对净出口余额的影响何者大一些,为什么?6. 假设有一个三部门经济,其中:消费:C=50+0.8Y d投资:I=70政府购买:G= 200 政府转移支付:TR=100 税率t=0.20自发税收量:Ta=0⑴计算均衡国民收入及各种乘数值;⑵计算预算盈余;⑶假设t增至0.25,那么新的均衡收入水平为多少?新的乘数又为多少?计算预算盈余的变化。
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第二十一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 )项属于生要要素供给的增长?A、劳动者教育年限的增加B、实行劳动专业化C、规模经济D、IT技术的迅速应用2、经济周期的主要衡量指标是( )。
A、利率波动B、通胀率波动C、国民收入波动D、就业率波动3、经济之所以会发生周性波动,是因为( )。
A、乘数作用B、加速数作用C、乘数和加速数的交织作用D、外部经济因素的变动4、一国在一段时期内GDP的增长率在不断降低,但是总量却在不断提高,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该国处于( )阶段。
A、复苏B、繁荣C、衰退D、萧条5、根据丹尼森的研究,经济增长的最大的可衡量的源泉源是( )。
A、物质资本的积累B、规模经济C、资源的重新配置D、人力资本的积累6、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 )。
A、 繁荣 衰退 萧条 复苏B、衰退 复苏 繁荣 萧条C、衰退 萧条 繁荣 复苏D、繁荣 萧条 衰退 复苏7、7-10年一次的经济周期被称为( )。
A、基钦周期B、朱格拉周期C、康德拉季耶夫周期D、库兹涅茨周期8、导致经济波动的投资主要是( )。
A、存货投资B、重置投资C、意愿投资D、固定资产投资9、如果一段时间内国民收入保持稳定,那么总投资将( )。
A、保持稳定B、减少C、增加D、不能确定10、增长的原因包括( )。
A、资本的积累B、劳动力素质的提高C、技术进步D、以上都是11、某大学毕业生由于不满意现有工作而辞职,在没有找到新工作之前,此种失业为( )。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 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12、其他条件不变,如果某一时期内国民收人增加,则净投资肯定( )。
A、持续增加B、持续减少C、大于零D、小于零13、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经济增长是由于( )。
A、技术进步导致人均产出持续增长B、高储蓄率C、高人口增长率D、以上说法都正确14、在图形上看,经济增长表现为( )。
A、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一点向曲线上移动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一点沿曲线向上方移动C、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D、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原点方向移动15、人力资本指的是( )。
(完整)《宏观经济学第五版》(高鸿业)复习重点
《宏观经济学第五版》(高鸿业)复习重点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测量一个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有国民收入以及增长、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
2、国内生产总值: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核算GDP的三种方法:①生产法②支出法:GDP=C+I+G+(X-M)③收入法: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4、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5、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两部门经济是由家户部门和企业部门构成的经济。
❖总需求(总支出)=消费+投资,即Y=C+I;总供给(总收入)=消费+储蓄,即Y=C+S;❖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C+I=C+S,即I=S6、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政府的经济活动表现在,一方面有政府收入(主要是像企业和居民征税),另一方面有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以及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
❖总需求(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即Y=C+I+G;总供给(总收入)=消费+储蓄+政府净收入,即Y=C+S+T;❖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式为:C+I+G=C+S+T,即I+G=S+T7、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I+G+X-M=S+T+K8、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名义GDP/GDP核算指数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凯恩斯定律: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均衡收入的决定条件:投资=储蓄❖i = s 的含义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
回顾: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储蓄投资恒等式 I = S,指的是实际发生的投资(包括计划和非计划存货投资在内)始终等于实际储蓄。
西方经济学知识结构图
微观部分
第一章引论
知识结构图: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效用论
第四章生产论
第五章成本论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知识结构图:
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知识结构图:
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知识结构图: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
宏观部分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知识结构图: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十九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略)第二十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知识结构图:
第二十三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略)。
多项选择 单项选择 宏观经济学
二、多项选择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关于国内生产总值,正确的说法是()A、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活动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B、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存量概念而不是流量概念C、国内生产总值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D.国内生产总值测度的是产品的市场价值,不包括劳务2.下列关于国内生产总值,正确的是()。
A、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活动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
B、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存量概念而不是流量概念。
C、国内生产总值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D、国内生产总值测度的是产品的市场价值,不包括劳务。
3.用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产值,()应该包括在内。
A、资本折旧B、工资C、企业间接税D、利息4.属于转移支付的有()A 、支付给公务员的奖金B 、退伍军人津贴C 、贫困补助D 、失业救济金5.下面哪几项不计入当年的GDP?()A 、购买一辆二手车B 、购买股票C 、面包店购入面粉D 、买二手车支付20元中介费E.、购买一块地产.6.下列经济问题中属于实证经济学的问题有:()A、国家应该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法;B、政府宜通过收入再分配的形式救济贫穷的人;C、失业与通货膨胀不可能并存;D、由于理性预期的作用,菲利普斯曲线总是垂直的;E、财政支出的扩张会导致基础效应;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关于投资乘数,正确的说法是()A、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大B、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大C、投资乘数反映的是投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效应D、投资乘数反映的是国民收入变动引起投资变动的效应E、通货膨胀率较高2.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认为()。
A、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B、依照人们的习惯,增加消费容易,减少消费则难C、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永久收入决定D、年轻人消费可能超过收入,而老人消费会超过收入E、中年人的消费刚好与收入相同3.下列选项中属于总需求的是:()A 、政府购买B、净出口C 、税收D、投资4.关于平均消费倾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说明了家庭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状况B、平均消费倾向总是为正数C、收入很低时,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1D、随着收入的增加,平均消费倾向的数值也在不断增加5.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内容有:()A 、消费水平的高低会随着收入多少的变动而变动,收入越多,消费水平就越高B 、消费水平的高低与收入多少的变动无关C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数量的增加会赶不上收入的增加D、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数量的增加会赶不上投资的增加6.下列关于乘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反向变动B 、乘数与边际储蓄倾向反向变动C、乘数对国民收入既能产生积极的作用,也能产生消极的作用D、乘数对国民收入只有积极的影响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PC+MPS=1;B、APC+APS=1;C、APC>MPC;D、MPC+MPS=APC+APS. 8.影响投资的因素有:()A、实际利率水平;B、名义利率水平;C、预期收益率;D、投资风险.9.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可使国民收入增加的选项是:A、增加储蓄;B、增加消费;C、增加政府支出;D、增加投资.10.投资乘数等于:()A、收入变化除以投资变化;B、投资变化除以收入变化;C、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D、(1-MPC)的倒数第十四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1. 关于货币供给,正确的说法有()A. 狭义的货币供给是指硬币、纸币和银行定期存款的总和B. 狭义的货币供给是指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C. 在M1、M2、M3中,货币供给最少的是M3D. 在M1、M2、M3中,货币供给最少的是M12.根据IS-LM模型()A.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B. 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C. 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D. 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3.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主要有()A. 交易动机B. 谨慎动机C. 预防性动机D. 投机动机E. 储蓄动机4.根据IS-LM模型( ) 。
宏观课外习题(八)21修改
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理论课外习题一、单选题1.“资本深化”的含义是()A.相对于劳动力规模而言的资本存量增加B.引进体现技术变革的新的资本品C.资本生产率提高使总的资本存量减少D.以上选项都不是2.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B.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沿曲线移动3.根据新古典模型,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将()A.提高人均资本的稳定状态水平B.降低人均资本的稳定状态水平C.对人均资本的稳定状态水平没有影响D.如果δ<n则如B所述,如果δ>n则如A所述4.假定不存在技术进步,从长期来看,( )不正确。
A.资本存量保持不变B.人均消费水平保持不变C.储蓄率保持不变D.人均产出保持不变5.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率是指()A.产出增长率等于储蓄率B.资本边际产出等于人口的增长率C.储蓄率等于人口增长率D.产出增长率等于技术变化率6.资本深化是指()A.增加每单位资本的工人数B.增加人均资本存量C.减少人均资本存量D.将资本从低效部门重新分配到高效部门7.在宏观生产函数F=ALαK(1-α)中 ,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A.αB. A C.L D. K8.如果在人口不变的情况下,某国居民突然间变得非常节俭,从长期来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均产出将减少B.人均资本将增加C.人均产出将增加D.总资本存量将增加9.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最终将()A.以一个不断增长的比率增长B.使人均产出保持一个静止状态C.耗光自然资源难以生存D.造成严重污染使其人民难以生存10.加速原理表明()A.产出的增加导致投资数倍增加B.产出的增加导致投资数倍减少C.投资的增加导致GDP数倍增加D.投资的增加导致GDP数倍减少11.经济之所以会发生周期性波动,是因为()A.乘数作用B.加速数作用C.乘数和加速数的交织作用D.外部经济因素的变动12.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此是()A.繁荣、萧条、衰退、复苏B.繁荣、衰退、萧条、复苏C.复苏、衰退、萧条、繁荣D.衰退、萧条、复苏、繁荣13.当某一社会处于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时()A.经济的生产能力增加导致存货增加B.总需求逐渐减少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D.总需求超过总供给14.根据现代关于经济周期的定义,经济周期是指()A.名义GDP值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B.人均GDP值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C.GDP值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D.实际GDP值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15.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资本深化最终会()A.提高资本-产出比率B.降低资本-产出比率C.增加资本所有者在总产出中拥有的份额D.使产出数量增加,而且增加的数量大于资本增加的数量16.在索洛(Solow)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技术进步扮演的角色是()A.当不存在资本深化时,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B.技术进步不重要,只有资本深化才最重要C.如果没有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最终会停滞D.技术进步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是一个内生变量17.根据索洛 (Solow) 模型,n 表示人口增长,δ表示折旧率,每个工人资本变化等于()A.sf(k)+(n +δ)k B.sf(k)+(n -δ)kC.sf(k)-(n +δ)k D.sf(k)-(n -δ)k18.如果其它条件不变,A国的人口增长率大于B国的人口增长率,则()A.A国的储蓄率大于B国的储蓄率B.A国的稳态人均产出水平大于B国的稳态人均产出水平C.A国的稳态人均产出水平小于B国的稳态人均产出水平D.A国的储蓄率小于B国的储蓄率19.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储蓄率增加的结果是()A.增加了稳态增长率B.减少了稳态增长率C.增加了稳态人均产出水平D.减少了稳态人均产出水平20. 投资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A.投资可以给新进入劳动力队伍的人提供机器设备使他们可以进行生产B.投资可以为现有工人提供更多的机器设备 , 从而提高他们的生产率C.投资可以为新技术提供装备D.投资必定提高劳动生产率21.经济周期中的两个主要阶段是 ( )A.繁荣和萧条B.繁荣和衰退C.萧条和复苏D.繁荣和复苏22. GDP是衡量经济增长的一个极好指标,是因为()A.GDP以货币表示,易于比较B.GDP的增长总是意味着已发生的实际经济增长C.GDP的值不仅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还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福利程度D.以上说法都对23.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自然失业24.下列哪种说法表达了加速原理()A.消费支出随着投资支出增长率的变化而变化B.投资支出随着国民收入增量的变化而变化C.国民收入随着投资支出的变化而变化D.投资支出的减少会造成消费支出一轮一轮地减少25.下列哪种说法没有表达加速原理()A.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化将导致投资支出的变化B.消费支出的变化会引起投资支出更大的变化C.投资支出的减少会造成消费支出一轮一轮地减少D.投资支出随着国民收入增量的变化而变化26.加速原理发生作用的条件是()A.投资的增加会导致国民收入增加B.消费品的生产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资本品, 因而消费支出的增加会导致投资支出的增加C.投资的增加会导致消费支出的持续增加D.投资支出的减少会造成消费支出的减少27.下列选项中,属于资本深化的是()A.人口增长2%,资本存量增加5%B.人口增长2%,资本存量增加2%C.人口增加2%,资本存量增加1%D.人口没有增长,资本存量也没有增加28.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的新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是()A.经济增长的余量B.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C.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D.引起经济增长的次要因素29.根据加速原理, 净投资会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发生()A.国民收入和消费支出分别达到最高水平B.国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正在下降C.国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正在增加D.国民收入和消费支出保持不变30. 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的联系在于()A.前者说明投资的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后者说明国民收入的变化又对投资产生影响B.两者都说明投资是怎样产生的C.前者解释了经济如何走向繁荣,后者说明了经济怎样走向萧条D.A 和 C单选题答案:1-5: ABBAB 6-10: BBCBA11-15: CACCA 16-20: ACCCA21-25:AACBC 26-30: BACCA二、多选题1.以下哪些说法符合索洛(Solow)创立的新古典增长模型?()A.分析潜在产出的增长B.假设经济基本上是竞争性的C.引入资本增长和技术进步扩充了早期的增长模型D.假设经济是垄断性的2.当经济处于复苏时,将会出现的经济现象是()A.就业增加B.产量扩大C.消费减少D.投资增加3.当经济处于衰退时,将会出现的经济现象是()A.消费增长放慢B.投资减少C.失业增加D.产量扩大4下列哪些是经济周期的阶段( )A.复苏B.失业C.企业亏损D.繁荣5.下列哪些与经济周期有关( )A.失业率B.通货膨胀率C.股票市场D.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6. 索洛(Solow)创立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包括()A. 社会储蓄函数为S=sY B. 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C. 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D. 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7.下列哪些不是中周期的一个周期()A.5~6年B.8~10年C.25年左右D.40个月左右8.50~60 年一次的周期称为()A.朱格拉周期B.基钦周期C.康德拉耶夫周期D.长周期9.库兹涅茨 (Kuzmts) 所分析的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有()A.知识存量的增加B.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产业结构变化D.工作时数的增加。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性质:经济类(包括经济、金融、财政、管理及其相关财经类)专业必修课,针对已具备高等数学和微观经济学知识的本科生开设。
基本内容:宏观经济学是一门以一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
作为经济类专业2年级本科生的基础课程,它包括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深入和扩展、前沿课题讨论三大部分,旨在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经济学知识奠定扎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宏观经济理论是系统介绍国民经济运行、结构、核算和循环的理论,系统介绍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并据此介绍失业、通货紧缩、通货膨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等国民经济的基本理论。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以及政策调整、政策使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三、教学基本要求1、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理论讲述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2、考试内容、考核目标和命题体现经济学专业的特点,注意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理论应用能力的考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3、学期期末采用标准化闭卷考试。
四、教学总时数:72学时五、教材和主要参考文献1、《宏观经济学》,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高鸿业2、《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各思想流派比较研究引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4月第1版。
布莱恩.斯诺登等:3、《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魏埙,刘俊民,南开大学出版社4、《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宏观经济学》,Olover Blanchard,清华大学出版社6、《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斯蒂格利茨7、《经济学小品和案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斯蒂格利茨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6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掌握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及其核算方法,名义GDP,实际GDP,GDP的意义及缺陷,以及与GDP有关的其他宏观经济学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关系,能熟练地运用支出法计算GDP。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记忆口诀(一)
第二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1.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
记忆口诀:保过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记忆口诀:富少(富有弹性降价好)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记忆口诀:多长高大(多长高则弹性大)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1.企业的本质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记忆口诀:本质替代2.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交易成本的节约,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记忆口诀:节约产物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1.一级价格歧视记忆口诀:服装店(按不同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2.二级价格歧视记忆口诀:批发(不同批发量不同价,同个批发量同个价)3.三级价格歧视记忆口诀:学生票(划分出学生等几组消费者分别收取不同价格)4.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市场的供给曲线记忆口诀:带“垄断”二字的市场都没有供给曲线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1. 一般均衡状态(瓦尔拉斯均衡状态)记忆口诀:瓦斯均衡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1.C+I+G+(X-M)=C+S+T记忆口诀:吃一个西梅=吃食堂2.凯恩斯消费理论记忆口诀:两减一收3.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记忆口诀:莫生4.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记忆口诀:佛救5.决定投资的因素主要有实际利率、预期收益率、投资风险、预期通货膨胀率、折旧。
记忆口诀:风一吹,莉莉的帐篷旧了6.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β)=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第十七章)7.总需求的影响因素:利率、货币供给量、政府购买、税收、预期、价格总水平。
记忆口诀:购公寓睡家里8.总供给的影响因素:价格、成本、其他因素、预期。
记忆口诀:预计其他人嫁成功9.长期总供给的影响因素:劳动、资本、技术、经济体制。
记忆口诀:老子技惊四座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1.古典型周期,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经济总量GDP绝对减少。
西方经济学知识结构图
微观部分第一章引论: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第三章效用论第四章生产论第五章成本论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知识结构图: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知识结构图: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知识结构图: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宏观部分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十四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第二十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知识结构图:下面是赠送的范文,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2013党风建设心得体会范文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我们认真组织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活动。
通过学习,我对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一个更高的认识,使我对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可以肯定地说,通过这次教育活动,使自己对相关内容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在一些方面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搞好工作的信心。
现就学习情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干干净净履行职责党风廉政建设关乎民心向背,关乎事业成败。
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给予高度关注和重视,采取了强力措施,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提出了“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中央连续出台了《党内监督条例》和《纪律处分条例》两个法规,充分显示了坚持不懈反腐倡廉的强大决心。
对于廉洁自律问题,要把握好两条:一要干事,二要干净,也就是既勤又廉。
不勤政无以立业,就没地位;不廉政无以立身,就栽跟头。
要把这两条统一起来对待,经得起考验,树立好形象。
1、要警钟长鸣,筑牢防线。
任何腐化、腐败行为都是从思想的蜕化开始的,都有一个思想演变的过程。
因此,把牢思想这一关是最有效的预防,加强思想教育也是反腐倡廉的根本之策。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二十一章课后习题答案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二十一章课后习题答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 解答: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这里的产量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表示成人均产量。
经济增长通常用经济增长率度量。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
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
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质”的概念。
2. 解答:关于经济增长的源泉,宏观经济学通常借助于生产函数来研究。
宏观生产函数把一个经济中的产出与生产要素的投入及技术状况联系在一起。
设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Y=A t f(L t,K t)t式中,Y t、L t和K t顺次为t时期的总产出、投入的劳动量和投入的资本量,A代表t时期的技术状况,则可以得到一个描述投入要素增长率、产出增长率与t技术进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方程,称其为增长率的分解式1,即G=G A+αG L+βG KY式中,G Y为产出的增长率;G A为技术进步增长率;G L和G 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
α和β为参数,它们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
从增长率分解式可知,产出的增加可以由三种力量(或因素)来解释,即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
换句话说,经济增长的源泉可被归结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
有时,为了强调教育和培训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贡献,还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单独的投入写进生产函数。
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个人身上的获取收入的潜在能力的价值,它包括天生的能力和才华以及通过后天教育训练获得的技能。
当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单独投入时,按照上述分析的思路可知,人力资本也可以被归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
3.解答:离散形式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为Δk=sy-(n+δ)k其中k为人均资本,y为人均产量,s为储蓄率,n为人口增长率,δ为折旧率。
上述关系式表明,人均资本的增加等于人均储蓄sy减去(n+δ)k项。
第二十一章 经济增长理论
1a s k
n
1
kA
n
s
1a
由人均生产函数,又可求得稳态下的人均产量yA。
由sy=(n+δ)k,可以求得
y n k
均储蓄,△k为人均资本增量。(n+δ)k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nk——人均储蓄中用于装备新增劳动力的花费, 另一部分是δk——人均储蓄中用于替换旧资本的花费,
即人均折旧量,(n+δ)k被称为资本的广化。人均储蓄 中超过资本的广化的部分会使得人均资本增多,即△k> 0,△k就是资本的深化。因此,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
储蓄正好能够全部用来为不断增长的劳动力购买资本品(花费为 nkA)和替换旧的资本品(花费为δkA),人均资本没有变化(即
△k =0)。
19
⑸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在A点之左,sf(k)曲线高于(n+δ)k曲线, 表明人均储蓄大于资本广化,存在着资本深化即△k>0。这时,
人均资本k有增多的趋势,人均资本k会逐步地增加,逐渐接近于 kA。当k的数量为kA即k=kA时,经济实现稳定状态。反之,在A点
式说明:一个社会的人均储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1)人均资
本的增加△k,即为每一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这被称为资本
的深化。(2)每一增加的人口配备每人平均应得的资本设备
(n+δ)k,这被称为资本的广化。总而言之,这里的意思是:在
一个社会全部产品中减去被消费掉的部分之后,剩下来的便是储 蓄;在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条件下,整个社会的储蓄可以被用于 两个方面:一方面给每个人增添更多的资本设备,即资本深化, 另一方面为新出生的每一个人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设备,即资本 广化。
sy =△k+(n+δ)k
(完整版)目录: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
书名: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编组:教育部高教司主编:高鸿业版次:1996.02第1版,2007.03第4版印次:2008.03第7次印刷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2.1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12.2 国内生产总值12.3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12.4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12.5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司12.6 名义GDP和实际GDP12.7 结束语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3.1 均衡产出13.2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13.3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13.4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及变动13.5 乘数论13.6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13.7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13.8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13.9 结束语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4.1 投资的决定14.2 IS曲线14.3 利率的决定14.5 LM曲线14.6 IS-LM分析14.7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14.8 结束语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5.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15.2 财政政策效果15.3 货币政策效果15.4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15.5 结束语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6.1 经济政策目标16.2 财政政策16.3 货币政策16.4 资本证券市场16.5 金融衍生品市场16.6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16.7 结束语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7.1 总需求模型17.2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17.3 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17.4 古典总供给曲线17.5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17.6 常规总供给曲线17.7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17.8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17.9 结束语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18.1 失业的描述18.2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18.3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18.4 通货膨胀的描述18.5 通货膨胀的原因18.6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18.7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18.8 结束语第十九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19.1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19.2 国际贸易组织19.3 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19.4 有关倾销的基本知识19.5 政府调节国际经济往来的措施19.6 结束语第二十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20.1 汇率和对外贸易20.2 国际收支的平衡20.3 IS—LM—BP模型20.4 资本完全流动下的IS—LM—BP模型20.5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20.6 南北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20.7 包括国际部门在内的宏观经济体系的数学小结20.8 结束语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21.1 国民经济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21.2 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21.3 增长核算21.4 新古典增长理论21.5 内生增长理论21.6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21.7 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21.8 经济周期理论的简要回顾21.9 乘数—加速模型21.10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21.11 结束语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22.1 从菲利普斯曲线到总供给曲线22.2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22.3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22.4 一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AD—AS模型22.5 新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和特征22.6 名义粘贴22.7 一个新凯恩斯主义的AD—AS模型22.8 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22.9 博弈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应用22.10 本章和宏观经济学结束语第二十三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23.1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科学吗?23.2 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的有用之处23.3 在应用西方经济学时应加考虑的我国国情的特殊性23.4 科学主义23.5 对意识形态的隐讳23.6 广泛而庞杂的内容23.7 貌似新颖的形象23.8 忽视道德的重要性23.9 全书结束语。
《宏观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宏观)课程编码:开课单位:地理与旅游学院开设学期:2013-2014年第二学期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总学时数:共72学时,讲授72学时周学时数: 4适用专业:旅游管理编写时间:2013年12月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
参考教材:1、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宏观部分)》上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历以宁:《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3、多恩布什[美]:《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萨缪尔森[美]:《经济学》16版,麦格劳—希尔公司,1998年。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黑体小四)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最基本概念,了解这一学科的基本构架和分析逻辑;能够运用宏观经济学原理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比较简单和典型的宏观经济现象和问题;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经济学及其相关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准备。
教学任务:使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掌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几个核心问题,把握住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模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了解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善于运用所学的概念、原理和模型去理解、分析和解释一些实际的简单的宏观经济问题。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前导课程《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后续课程《消费经济学》、《旅游经济学》。
三、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课程内容按章节来写)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8课时,讲授)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二、GNP与GDP第二节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一、支出法的含义二、收入法的含义第三节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一、国内生产总值GDP二、国内生产净值NDP=GDP-折旧四、个人收入PI五、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第四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与储蓄-投资恒等式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与储蓄-投资恒等式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与储蓄-投资恒等式第五节名义GDP和实际GDP一、名义GDP的概念二、实际GDP的概念三、GNP折算指数=名义GNP/实际GNP第六节结束语一、比较SNA与MPS体系二、SNA核算体系的局限性三、SNA核算体系的合理性1.基本要求本章通过研究宏观经济中各有关总量是如何核算的,使学生掌握:(1)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的核心指标;(2)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原理;(3)对于经济学院的学生来说,还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一些实际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算。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课件第二十一章dmqx.pptx
4.4
1.4
1.2
1.8
1970-1980
3.6
1.4
1.2
1.0
1980-1990
3.4
1.2
1.6
0.6
1990-1999
3.7
1.2
1.6
0.9
第三节 增长核算
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总国民收入的增长源泉
(1929—1982年)
增长因素
总要素投入 劳动:1.34 资本:0.56
单位投入的产量 知识:0.66
0.00
衰退
14
1.00
1.0078125
-0.0078125
2.00
衰退
第十节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一、作为波动源的技术冲击 二、基本理论
生产函数和资源函数
第十节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
第十节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技术变化所引起的投资、收入变动
第二十一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重要问题
❖国民收入长期增长的趋势问题 ❖实际国民收入围绕长期趋势而做出周期性
波动的问题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 第六节 ❖ 第七节 ❖ 第八节 ❖ 第九节 ❖ 第十节
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 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 增长核算 新古典增长理论 内生增长理论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经济周期理论的简要回顾 乘数–加速数模型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二、增长的经验估算
第三节 增长核算
美国经济增长的核算
年份
产出增长
增长源泉
Y /Y
资本的贡献
劳动的贡献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 长
王云多宏观经济学教案.答案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案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主讲教师王云多一、课程介绍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以国民收入的决定为核心,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其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理论。
具体来说,它主要研究国民收入问题、失业问题、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问题、通货膨胀问题、开放经济问题(国际收支平衡和贸易平衡问题)及宏观经济政策问题等。
宏观经济学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为分析总体宏观经济行为和政府调控经济提供解释和指导。
所以,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一般包括国民收入的核算、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失业理论、经济周期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等。
宏观经济学在分析方法上,既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又采用规范分析方法,大量使用总量分析法、均衡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经济模型等。
二、教学内容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一般包括国民收入的核算、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失业理论、经济周期和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等三、本课程的教案主要包括下列教学活动形式1、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2、本章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3、教学重点与难点4、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5、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6、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7、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8、教学进程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课外作业。
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堂讲授主要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增加讨论课和习题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习题习题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习题巩固讲授过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习题课:安排每章后。
宏观部分(第五版)习题答案.
目录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6.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 (2).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9.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2..9.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3 (4)..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4 0...第十九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4..6. .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5..0. .第二十一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5..5. .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 6..2.第二十三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 6..8.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 、研究的对象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A/A为索洛余量。
二、增长的经验估算
美国经济增长的核算
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丹尼森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 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 具体而言,丹尼森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归结为六个。即:(1)劳动;(2)资本 存量的规模;(3)资源配置状况;(4) 规模经济;(5)知识进展;(6)其他影 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
y
y0 t0
t1
时间
增长率
产量的增长率最终回落到人口增长率的水平上
t0
Y N K n Y N K
t1 时间
五、人口增长
1.人口增长对于人均产出有影响。人口增长率提高后,人口增长率曲线向 上移动。与人均储蓄曲线交于一个新的稳态水平。此时: ①稳态的人均产出减少。 ②稳态的人均资本减少。 2.根据稳态分析,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增加了总产量的稳态增长率。
31910 25170
3550 2660
德国
墨西哥 俄罗斯 巴西
23510
8070 6990 6840
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尼日利亚
2230
1860 1530 770
上表反映了以下事实: 国家间在人均收入方面,进而在生活水平 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 经济增长率在国家间有显著的差异; 增长率并不一定长期保持稳定。
Y N K n Y N K
人口增长率提高后的稳态变化
经济学意义: 人口增长使人均资本 和人均产量降低
六、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
黄金分割律:使人均消费最大化的人均资本。 1)由于总产出等于消费加投资,即Y=C+I,若两 边同除N,则有: Y/N=C/N +I/N 2)由于Y/N = f(k),I/N=K/N =k+nk, 则有: f(k)=C/N+k+ nk 人均产出f(k)可以配置到人均消费C/N、资本深 化 k 、资本广化nk三种用途上。 c=C/N=f(k)-k-nk 要使人均消费达到最大,对上式两边对 k 求导, 则有:c’=0,因此f'(k)= n 3)如果要使人均消费达到最大,稳态的人均资本 量应该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出等于人口增长率。
这一定义包含三个含义: 第一、经济增长集中表现在经济实力的增长 上,而这种经济实力的增长就是商品和劳 务总量的增加,即GNP的增加。 第二、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第三、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 相应调整。
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①人均产量和人口高增长。 GNP的增加是最基本特征。 ②生产率本身的迅速增长。数量特征 ③经济结构的变革速度较高。(产业结构升级) ④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城市化)结 构特征 ⑤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运输和通讯) ⑥世界增长的情况是不平衡的。(3/4处于落后) 国际扩散特征
三、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一些方法
经济增长的中心问题:
为什么一些国家如此富裕,而另一些国家那么 贫穷? 什么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怎样理解某些国家或地区的增长奇迹?
经济分析方法:
增长核算:将影响产出的不同决定因素的贡献 程度数量化; 增长模型:即把要素供给、技术进步、储蓄和 投资的互动关系模型化。
丹尼森增长核算及对经济增长源泉的解释
(1929—1982年)
增长因素 总要素投入
劳动:1.34 资本:0.56 单位投入的产量 1.02
增长率(%) 1பைடு நூலகம்90
结论:劳动的增加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相当大; 知识的进展、技术进步 对产出的贡献达到约2/3.
知识:0.66
资源配置:0.23
资源配置和规模经济对 生产率的提高也有很大 贡献。 因此:知识进展是发达 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
投资、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的国际证据(1)
投资、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的国际证据(2)
四、储蓄率的增加
当储蓄增加时,人均储蓄曲线向上移动。 在新的稳态时: ①短期中,新稳态时的人均产出y增加,人均资本k增加。 ②长期中,稳态时的产出增长率独立于储蓄率,所以产出增长率在短期 提高后,会逐渐降低到劳动人口增长率水平。
为什么一些国家如此富裕,而另一些国家那么贫穷?
当经济偏离稳定状态时,无论人均资本过多还是 过少,都存在着某种力量使其恢复到长期的均衡。
设 y f k k 参数 介于0与1之间,则有
sk n k
k A s / n
y A s / n
Y N K A Y N K A
其中MPN×N/Y表示劳动收益在产出中的份额,记为α; MPK× K/Y表示资本收益在产出中的份额,记为β
即:产出增长=(劳动份额 X 劳动增长) + (资本份额 x 资本增长)+ 技术进步 结论:产出的增长可以由三种因素所引起, 即劳动量变动、资本量变动和技术变动。 由于技术进步难以直接观察,可以由方程式 间接地衡量,即:
总量增长率与人均增长率
经济增长通常定义为产量增加,表现为:
总产量增长率
Yt Yt 1 Gt Yt 1
人均产量增长率
yt yt 1 gt yt 1
二、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些事实
生活水平的国际差异(1999年) 国别 美国 日本 人均收入(美元) 国别 中国 印度尼西亚 人均收入(美元)
第三节 增长核算
一、增长核算方程
设经济的生产函数是: Y = AF ( N,K )
其中Y为总产出,A经济的技术状况,N投入的劳动量,K为投入 的资本。
根据微观经济学知识,则产出变动为: △Y = MPN ×△ N + MPK × △ K + F(N,K) × △ A 两边同除以Y = AF ( N,K ) ,则:
表示总量, 小写表示 人均量
因为资本增量有两个去处:△K=N△k+△Nk,即为每 个人新增资本和为新增的人口配备资本。 所以△K/N=(N△k+ △Nk)/N=sy-δk=△k+ k*△N/N,即 △k=sy- (n+δ)k sy =△k+(n+δ)k 人均储蓄=资本深化+资本广化 一个社会的人均储蓄可以被用于两个部分,一部分 为人均资本的增加△k,这被称为资本深化;另一部 分为每一增加的人口配备每人平均应得的资本设备 (n+δ)k,即资本广化。
储蓄和投资
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设人口增长率n=△N/N, 人均产量y=Y/N,人均 资本k=K/N。s是储蓄率,S=sY。两部门经济中, I=S。 假定折旧是资本存量K的一个固定比率δK (0<δ<1)。 资本存量的变化=净投资△K =I-δK。I=S= sY 所以△K = sY-δK,即资本存量变化=储蓄-折旧 同时除以劳动数量N,得到: △K/N=sy-δk, 大写字母
三、稳态分析
稳态:指一种长期的均衡状态,人均资本达到均衡,并维 持在均衡水平不变,忽略技术变化,人均产量也达到均衡 的稳定状态。 要实现经济的稳态增长,即人均资本达到均衡,并维持 在均衡水平不变,即△ k = 0 。这样,在稳态中,总产出 的增长率=资本存量增长率=劳动人口增长率,即经济 增长率g=n。 如果△ k = 0 ,人均储蓄必须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所以 稳态条件是:
又 y
Y f (k ) N Y 不变 N
K N (1) K N
得到 y
同上理得到
Y N (2) Y N
由(1)、(2)得:
Y N K n Y N K
总产出的增长率=劳动人口增长率=资本存量增长率
y=Y/N
y
y1
人均 消费
B M A R T
y人均产量
教学要求与目标
1、掌握稳定状态分析的内容 2、掌握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的定义及求解 3、掌握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对索洛模型的影响 4、理解考虑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时的黄金律稳态 5、掌握哈罗德模型中不同增长率公式的关系及实 现均衡增长的条件 6、了解多马模型及其与哈罗德模型的关系 7、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类型; 8、经济周期的成因、乘数一加速原理;
1 1
1
上式表明,若其他条件相同,储蓄率或投 资率高的国家通常比较富有,这些国家劳 动力人均资本量较高,因此人均产量也较 高; 相反,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通常比较贫 穷,这些国家,面对人口增长,为保持资 本—劳动比率不变,需要更大比例的收入 用于储蓄和投资。这种资本广化的要求使 得资本深化变得更为困难,从而使得人均 资本量减少。
Y N K n Y N K
y
经济学意义: 从短期来看,储蓄率上升, 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增加
C' y'1
(n+ δ )k s'y sy
y1
C
0
k1
k1'
k
储蓄率增加后的稳态变化
储蓄率的增加,能提高收入的稳态水平,但不能影响稳态的增长率。 结论:储蓄率的增加只有水平效应,但没有增长效应。 产出水平
第一节 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
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包括两个主要问题, 即国民收入的长期增长的趋势问题和实际 国民收入围绕长期趋势而作出周期性波动 的问题。 图1细线表示实际GDP的趋势过程,粗线表 示不同时期实际GDP的路径。
图1 经济周期
图2 美国1970-2003年实际产量与潜在产量
其中, f (k ) F (1, k )
人均生产函数:y=f(k)
随着每个工人拥有的 y
资本量的上升,即k
值的增加,每个工人 的产量也增加,但由 于报酬递减规律,人 均产量增加的速度是 递减的。 0
F(k)
k
产量与资本的关系
产出增长率唯一地由资本增长率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