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9课 报任安书(节选)课件 粤教版必修5

合集下载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9《报任安书(节选)》课件2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9《报任安书(节选)》课件2

精选教育课件
16
罢了。总之,到死的那一天,然后是非才会有个定论。这封信不能 详尽地表达我的意思,(只能)简略地说说一些固塞而鄙陋的想法。 谨再次致意。
简析:第3段是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 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法。
精选教育课件
17
结合注释阅读第一段,概括此段的内容。
第一段: 先说任安信的内容,再就迟复表示歉意,说明复
史令的通称。牛马走,供驱使的人,如牛马一般。这里是
作者的谦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曩(nǎn
g)者〕从前。辱赐书〔辱赐书〕委屈你给我写信。这是
古代书信中的客套话。辱,犹言降低了对方的身份,使对
方蒙受了耻辱。,教以慎于接物〔慎于接物〕待人接物要
慎重。,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意气勤勤恳恳〕
精选教育课件
4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 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 题多为“报……书”“答……书”“与…… 书”“上……书”“寄……书”等
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 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精选教育课件
5
太史公牛马走〔太史公牛马走〕太史公,汉代史官太
精选教育课件
12
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究,推断、研究。天,自然界。人, 人类。,通〔通〕通晓。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草创〕起 草稿。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 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传之其人〕传给可传的人。,通邑 〔通邑〕大的城市。通,指四通八达。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责 (zhài)〕通“债”。指下狱受腐刑。,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 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 19报任安书课件粤教版必修五.ppt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 19报任安书课件粤教版必修五.ppt

比一比
例2: 传递更是一项崇高的使命 是谁搅动了一江春水?是屈原站在汨罗江畔,那是他在生 命最后一刻,“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高呼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抱石坠汨罗江。生命 沿江而下,传递了两千多年的辉煌,于是我们听到了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更看到了谭嗣 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 壮语。鲁迅先生 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的壮语。鲁迅先生 说过:“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 有真进步。”显然,这种需要一代代人传递的民族魂就是“重 大义,轻生死”的生死观,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 命感,就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大无畏精神。 —07年广东省高
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 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
此文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 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债。 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 (第1段) 复信内容:①说明自已隐忍苟活的原因是“恨私心有所 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第2段) ②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思垂 空文以自见”。(第3、4段) ③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 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第5段)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仲尼厄而作《春秋》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退而论书策,以舒其
愤”,终于成功
相信自己也能成功
进一步表明自己“隐 忍苟活”的原因
结合注释阅读第 四段,概括此段的内容。 第四段:《史记》的内容、体例和创作《史记》的目的。

【语文】第19课《报任安书》课件(粤教版必修5)

【语文】第19课《报任安书》课件(粤教版必修5)

《史记》还具有抒发情怀的目的。《报任安书》
中,把《周易》、《诗经》、《离骚》等等,归结为 “大抵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由此提出了“发 愤著书”之说。这种说法不一定完全符合于他所列举 的古人著述的实情,但完全符合于《史记》的实情。 《史记》在叙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同时,处处渗透了作 者自身的人生感受,内心的痛苦和愁闷,这就是我们 千年之下读《史记》仍不能不为之感动的关键。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 之《离骚》”,后者也正是从这一点着眼的。
《报任安书》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全信以申辩自
己为何不能“推贤进士”为主线,倾诉自己无端受宫 刑的冤屈,吐露自己遭受奇耻大辱后的创痛,并述说 自己何以忍辱苟活的深层动因。全文共6个自然段, 可分成五个部分来赏读。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诉说自己困厄受辱的处境,陈 说无力“推贤进士”的苦衷,倾吐了愤懑的心情,并 表达了对即将离世的朋友的怜念。
第四部分(第4-5自然段)对自己写作《史记》
的思想动力,对《史记》的构成作了介绍。第一层列 举了文王、孔子、屈原等名人在厄境中著书立说,被 后世传颂。这些事例,用孟子的话说是“殷忧启圣”, 用现代的话说是“逆境成才”,是符合坏事可以变成 好事的辩证观点的。这八个排比句从此成为激人奋发 的名句。文中所叙述的八件事,虽不能说都是“圣贤 发愤”之作,但作者不过旨在说明“发愤著书”是普 遍现象。第二层紧承第一层,说明自己在效法圣贤, 发愤著书,并介绍了有关情况:方法、篇数、篇目、 特点等,更主要的是说明自己著书的原委和宗旨,以 及忍辱成绩此书后的最大意愿,而这些又都“难为俗 人言也”。
第五部分(第6自然段)司马迁再次倾诉自己遭 受酷刑后产生的深不可灭的耻辱感,答复任安的问题。 具体写了痛苦的原因、表现,说自己已形同宦竖,又 不能引退隐居,只能在世上隐忍苟活,实在无法推贤 进士,也不想用言辞自饰,是非功过,只有死后乃定, 又一次陈说其苦衷。

语文:4.19《报任安书(节选)》课件(1)(粤教版必修5)

语文:4.19《报任安书(节选)》课件(1)(粤教版必修5)
恒 ——章培
; / 盛树宝
jch69kcf
找不着人,苏家怕我再揪他们家五少爷出来细问,就把人藏起来,说他们五少爷跑了!就为护那么个私生子,有必要?我就那 么可怕?!”“没有必要。”蝶宵华取下发上一根细细的金簪,去挑灯芯,动作优美如在舞台上。七王爷欣赏他的动作。“跑 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谢五少爷是谢府的五少爷,他跑了,苏家还在。苏家藏他,于事无补,何况还添上两个姨娘的声名,他们 应该不会这样做。”蝶宵华挑完了,自己将金簪插回发髺上。七王爷这时候真的惊讶起来:“你是说——”“恐怕谢五少爷真 的离家出走了。”蝶宵华此时的笑容,甜美得简直纯真。“可是为什么!”七王爷怪叫起来。“可能外头好玩、可能外头自由、 可能外头刺激、可能外头潇洒。”蝶宵华扳着手指道,“你还能想得出其他理由吗?”七王爷叹了口气:“我还能想出八百条, 但你列出的四条就已经够了。我现在简直羡慕起他来。”“你也想离家出走?”蝶宵华问。“皇族以国为家,”七王爷难受道, “我要离家出走,可能比较难了。”“我比你更难。”蝶宵华道,“你看,我没有家。我要离家出走,还得给自己先经营出一 个家来。经营一个家,是很难很难的事,你有没有经验?我向你保证,你最好不要有经验。”说这话时,蝶宵华还是笑着,笑 容似回环小篆香,烧到了尽头,剩那一点淡淡的香烟,还在空中袅袅。七王爷看得心下忧伤起来,把他的手拉到自己怀里,暖 着。侍卫叩环。蝶宵华便要把手抽出来,七王爷不让,只捉着,叫侍卫进来。侍卫进了门,目不斜视,低声跟七王爷说了几句 话,七王爷的表情,就好像自己忽然变成了那快烧完的香,终点就在眼前了。侍卫等着七王爷的回话,七王爷定定神:“我知 道了。”侍卫还等着,七王爷怒道:“你先出去!”侍卫这才出去。七王爷转向蝶宵华,勉强笑一笑:“我非回京不可了。” 蝶宵华淡淡一声:“哦。”“你不想我?”七王爷心拔凉拔凉的。“邸报未下,年节已近,连宵华都知道,王爷这样在锦城呆 不长的,”蝶宵华若无其事解释,“总要回去一次,等官府通传公知,明正言顺了,宫府也建起来、舆乘也备起来,那时王爷 才好来长住的。”“可还要分开一段时间呀!”七王爷眼泪汪汪对住他:“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秋复秋兮,白了少年 头!”“王爷,”蝶宵华温言安慰,“小别胜新婚。”七王爷正待再说什么,感觉到外头什么动静,微拧身,自有知情着意的 一个小僮去开了窗屉,见外头已然纷纷大雪。积了一冬的鹅毛,终于全倾倒下来。另一个小僮替他们二人披上氅子,屈膝问可 要烫暖酒、备软轿,供二位爷赏雪赏梅?“你看!你看!”七王爷朝蝶宵华抱怨,“你的小僮,都比我自己的好用。我真不想 走!” “王爷要不走,就是赐宵华死罪了。”蝶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19课《报任安书(节选)》精品课件(共61张PPT)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19课《报任安书(节选)》精品课件(共61张PPT)

司马迁立下志向,要 继承父业,写一部“成一 家之言”的史书。他读 《春秋》、《尚书》。20 岁开始漫长而艰苦的游览、 考察,足迹几乎遍及全国 各地的名人旧址。之后又 大量阅读国家藏书、历史 资料。受宫刑后,他想到 了死,但他又想到著述没 有完成,不应轻于一死, 决心“隐忍苟活”最终写 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 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 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 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 毛,用之所趋异也。”不仅如此,他也 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今天,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 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原:司马迁,字 子长 。西 汉 史学 家,文学和 思想 家。元封三年任太 史令, 后因替李陵 辩解, 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 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 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 《太史公书》,后称 《史记》 ,是我国最 早的 纪传体通史 , 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材料始终抓住论点“逆境出人才”,叙述司马迁如何身处逆境, 如何成才 。
素材的运用
论点:逆境出人才
改: 西汉司马迁因替投降
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汉武帝处以 “宫刑”,身体受到摧残,精神 受到折磨,曾经痛不欲生。但为 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忍辱负重 ,经过前后十六年含辛茹苦,用 生命写成巨著《史记》。司马迁 无故蒙冤,身受极刑,可谓不顺 到了极点,但他靠着坚强的毅力 ,不懈的精神,撰写巨著,终成 一代大家,成为逆境中开出的一 朵绚丽的花。
天汉二年(前99),李陵抗击匈奴, 力战之后,兵败投降。消息传来,武帝大为 震怒,朝臣也纷纷附随斥骂李陵。司马迁愤 怒于安享富贵的朝臣对冒死涉险的将领如此 毫无同情心,便陈说李陵投降乃出于无奈, 以后必将伺机报答汉朝。李陵兵败,实由武 帝任用无能的外戚李广利为主帅所致,司马 迁的辩护,也就触怒了武帝。他因此受到 “腐刑”的惩罚。对于司马迁来说,这是人 生的奇耻大辱,远比死刑更为痛苦。 。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9课报任安书(节选)课件粤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9课报任安书(节选)课件粤教版必修5

一、作者名片 (见 14《鸿门宴》) 二、相关背景 这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 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 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任安, 字少卿,西汉荥阳人。
年轻时比较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 卫青的荐举,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
[教材重点词句]
第一、二、三段重点词句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或说出用法
1.若望仆不相.师.(
)
2.而用.流俗人之言(
)
3.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
4.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
5.乃.有所不得已也(
6.且勇者不必死.节(
7.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8.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9.以舒.其愤(
用,凭借(以后省略“之”) 6.言论、著作 7.因为 说 话,发表议论 8.只,仅仅 9.恐怕……吧 10.名词作状 语,用美好的言辞用来 11.恰好
二、翻译文中重要句子 1.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也是想借此研究自然现象与政治社会的关 系,通晓历史的变革,写成有独立见解、自成体系的著 作。
2.身直为闺 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只是个禁宫中的宦官,还怎能自行引退,过 山居穴处的隐士生活呢? 3.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恐怕和我内心的苦衷相违背吧?

最新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 第19课《报任安书(节选)》课件.ppt

最新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 第19课《报任安书(节选)》课件.ppt
第四单元 文言文(3)
第19课 报任安书(节选)
内容索引
预读先学 —— 读文本内容,学基础知常识 精读研析 —— 读课文题点,析思路明答案 多读厚积 —— 读素材美文,积素养提技能
识积累
1.词语理解 (1)通假字 ①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通_抵__ ②网罗天下放失旧闻:通_佚__ ③则仆偿前辱之责:通_债__ ④古者富贵而名摩灭:通_磨__ ⑤思垂空文以自见:通_现__
(2)一词多义 若望仆不相师:_怨__恨__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向__远__处__看__
①望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_盼__望__ 先达德隆望尊:_名__望__,__声__望__ 丁卯三月之望:_阴__历__每__月__十__五__日_
②重
重为乡党所笑:_更__加__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_贵__重__ 商人重利轻别离:_重__视__ 勿复重纷纭:_重__复_ 卷我屋上三重茅:_层__
(3)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译文:_(此__书__的__)_草__稿__还__没__有__完__成__,__恰__好__碰__上__这__件__祸__事__,__惋__惜__它__没__有__完__成__, _因__此__(宁__愿__)_接__受__宫__刑__而__没__有__怨__怒__的__表__情__。_
(4)身直为闺 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
以通其狂惑。 译文:_我__自__己__只__是__一__个__皇__宫__里__的__臣__仆__,_怎__么___能_自__身__引__退__、__过__山__居__穴__处__的__ _隐__士__生__活__呢__?__所__以__我__姑__且__随__波__逐__流__,__按__照__时__代__的__形__势__行__事__,__疏__散__内__心__的_ _烦__闷__悲__愤__。_

高中粤教版语文必修5 第4单元 19 报任安书(节选)课件PPT

高中粤教版语文必修5 第4单元 19 报任安书(节选)课件PPT
栏目导航
xiàng,名词,赞礼官,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4.形容词词尾 ……的 样子 代词,这样 连词,然而 5.介词,用 连词,因为 介词, 因为 表目的连词,来 介词,用 6.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助词, 的 定语后置的标志 代词,它
栏目导航
四、词类活用
1.若望仆不相师. 2.孙子膑.脚 3.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4.思垂.空文以自见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栏目导航
5.且勇者不必死.节 6.略陈固.陋. 7.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8.曩者辱.赐书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栏目导航
[答案] 1.名词用作动词 效法 2.名词用作动词 受膑刑 3. 名词用作状语 像牛马一样 4.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流传 5. 动词的为动用法 为……而死 6.形容词用作名词 固塞鄙陋(的意 见) 7.形容词用作名词 富贵的人 8.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受 了耻辱
栏目导航
6.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谈话时使用的语言(区别于“书面语”)。 7.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同其他事物不相互联系;不能得到同情和援助;使得不 到同情和援助。

3.相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

粤教版必修五《报任安书》(精品课件)

粤教版必修五《报任安书》(精品课件)
第四单元 文言文(3)
19 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
版权所有:广东教育出版社数字出版部编制
ppt课件,可编辑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以上苏轼语) 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 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 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 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曾写信给他,希望他 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 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 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 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 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 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善于叙事,说理透彻;雄辩历史却不至于华而不实; 行文朴素却不粗俗;直书其事,不弄虚作假,文过饰 非;记事详实准确,不妄加赞美,不隐帝王恶行。
ppt课件,可编辑
■司作马者迁追作求品完美,正因为他作为史官,对历史、时代、
真理的强编烈修责任史感书,使需他要在四受腐种刑素之后养忍辱负重,忘怀所
以,创作《史记》;(历史责任感)
取独 固定句式,表原因 在
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
表转折,却

也。
ppt课件,可编结辑合注释阅读第二段
二段译文:按人之常情来说,没有人不贪生怕死,思念父母, 顾念妻子儿女;至于那些被正义和真理所激励的人就不是这样 了,是(因为他们)有不得不如此的缘故。如今我很不幸,早 年丧失父母,又没有兄弟相亲,孑然一身,独自生活,少卿您 也看得出我对于妻子儿女的态度是怎样的吧?况且,真正的勇 士不一定为名节而死,怯懦的人只要仰慕节义,随时随地都可 以勉励自己不受屈辱!我虽然怯懦,想苟且偷生,也很懂得舍 生取义的道理,何至于自己甘心遭受被捆绑囚禁的侮辱呢!再 说,奴婢侍妾(一类的人),尚且能够下决心自杀不受屈辱, 何况我已经到了不能不自杀的地步呢?我之所以忍辱存活,被 囚禁在粪土一般污秽的牢狱中而不肯死,是痛惜我的志愿尚未

4.19《报任安书(节选)》课件(粤教版必修5)

4.19《报任安书(节选)》课件(粤教版必修5)
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文言特殊句式。
2. 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 与司马迁的遭遇。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
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3. 学习本文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 络清晰的行文特点。
考风俗游遍九州,承父志博览群书 司马迁20岁时,从长安南下漫游江淮 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 集传说。以后他在任郎中、太史令以及中 书令时,或奉旨出使,或陪驾巡幸,游历 了更多的地方。这些经历,使他有机会亲
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
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 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 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 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
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 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 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
身领略祖国壮阔的自然风貌,调查了解许
多历史故实,订正和补充文献上的疏漏,也使他有可能接触 广大人民的实际生活,增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了解。
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
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 了丰富的资料。
何谓“书”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
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一、主旨预览 本文是司马迁给任安的一封回信。作者通过这封信,以 无比激愤的心情,叙述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他内心的痛苦 和不满,说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就极刑而无
愠色”、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学
观和生死观。
二、结构图示

高中语文配套课件(粤教必修5)第四单元 第19课 报任安书(节选)(33张PPT)

高中语文配套课件(粤教必修5)第四单元 第19课 报任安书(节选)(33张PPT)

里却甘愿接受这种当时是最侮辱人格的腐刑,这需
要多么大的勇气,多么大的生的愿望!在事业与人
格甚或是生命之间,司马迁所作出的选择,也值得
后人深思。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 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这几句话 表露司马迁什么情感?结尾为什么要这样写?
(6)若望仆不相师._名__词__活__用_为,动__词__听__从_,_ 效法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5.古今异义
(1)且负天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古比喻处于卑贱义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指卑鄙龌龊。
栏 目

(2)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宾(语前置句 )
(2)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 栏
私 (


)

被不动句
尽目


(3)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被动句
)
(4)虽万被戳,岂有悔哉
(被动句 )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7.积累熟语
风流倜傥:
__________豪__爽__洒__脱__,__卓__越__不__凡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栏 目 链 接
精读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探究
(1)“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 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司马迁 为什么要做出“隐忍苟活”的选择?
答:这是本文中司马迁直接表露自己心态和观点的

【优化方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第19课报任安书(节选)精品课件 粤教必修5

【优化方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第19课报任安书(节选)精品课件 粤教必修5

自•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82022/1/18January 18, 2022 主•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82022/1/182022/1/182022/1/18
知 能










探 究
2.司马迁受宫刑后的感受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提示】 是以肠一日而九迴,居则忽忽若有所亡, 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3.文章最后一段中,哪些句子与前文照应,哪些 句子写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提示】 最后一段第一句中的“谤议”者、“笑”者 都是俗人,照应前段“难为俗人言”;“以污辱先人” 照应上文“太上不辱先”;“今少卿”一句中“推贤进 士”照应信的开头语,“私心”照应“草创未就,会遭 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和“仆诚
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 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两句。首句“且 负下未易居”极言环境的恶劣;“是以肠一日而九迴 ”至“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写当时的心情;“故且 从俗浮沉”至“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写当时的思 想矛盾,也是写心情的。
4.与一般书信不同,《报任安书》写出了作者的痛 苦、无奈,释解了人们的心头疑惑,耐人寻味,作 者是从哪一个角度进行写作的?
⑥则仆偿前辱之责. (_“_责__”_通__“_债__”_,__指__下__狱__受__腐__刑________) ⑦身直.为闺 之臣(__“_直__”_通__“_只__”_,__只__是_____)
四、词类活用
①曩者辱.赐书. (_“_辱__”_,__使__动__用__法__,___使__…__…__受__了__耻__辱__;__“_书__”_,___名___ _词__用__作___动__词__,__写__信__。_) ②若望仆不相师.(_名__词__用__作__动__词__,__听__从__,__效__法__。____)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第19课报任安书课件共52张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第19课报任安书课件共52张
顾念妻子儿女;至于那些被正义和真理所激励的人就不是这样
了,是(因为他们)有不得不如此的缘故。如今我很不幸,早
年丧失父母,又没有兄弟相亲,孑然一身,独自生活,少卿您 也看得出我对于妻子儿女的态度是怎样的吧?况且,真正的勇
士不一定为名节而死,怯懦的人只要仰慕节义,随时随地都可
以勉励自己不受屈辱!我虽然怯懦,想苟且偷生,也很懂得舍 生取义的道理,何至于自己甘心遭受被捆绑囚禁的侮辱呢!再
结合注释阅读第三段。 卓越超群,洒脱不拘
? 古者富贵而名 摩.灭,不可胜记,唯 倜傥 非常之人称焉。
通“磨”
非同寻常
盖文王拘 而演 《周易》;仲尼 厄而作《春秋》;屈原放
表承接,于是
困窘
逐, 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
才 铺叙,创作
.有《国语》;孙子

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
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
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 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 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作者作品
《史记》
? 司马迁自述其写作此书的目的是:“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探究自然现象和政治社会的关系, 通晓古今历史变革的进程,成就
第四单元 文言文 (3)
19 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
版权所有 :广东教育出版社数字出版部编制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以上苏轼语) 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 (后人续)
报任安书 司马迁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b.卑鄙龌龊
(2)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口语:古今异义词。这里指说话;今义指谈话时使用的
语言(区别于书面语) (3)重为乡党所笑 ①重: 更加
②为: 介词,表被动
(4)亦何面目复上 父母之丘墓乎 . 上: 名词用作动词,到……去 (5)虽累 百世,垢弥甚耳 . (6)以通 其狂惑 . 累: 经历 通: 抒发
成熟了、懂得了,才恍然有所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虽有
不甘,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人生必须学会做减法。欲 做杂家,难成专家。人的一生要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做一件 成一件,做一件像一件。做减法的过程并不容易,人容易患 得患失,怎样才能离梦想更近?需要学会放弃,放弃是为了
另一种更好的坚持。
重要的是,你做人生的减法了么?与其患得患失, 不如脚踏实地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在生命的大舞台上, 我们每个人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关键是要扮演好这 个角色,不要贪大求高,不要欲望太盛,不要好高骛
[背名句·烂熟于胸]
1.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 顾妻子 ;至激于义理者 不然, 乃有所不得已也 。 2. 所以隐忍苟活,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恨私心有所不
尽, 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3.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 4.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 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 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 大底圣贤发 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愤之所为作也 。
(7)今少卿乃 教以推贤进士 乃:却 . (8)无乃与仆私心剌谬 乎 .. (9)曼 辞以自饰 . 剌谬: 违背 曼: 美
12.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译文:我因为言语遭到了这次灾祸,更加被邻里同乡人 耻笑 (被动句)
[环节二
分析文理]
13.下列对第四部分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 . 一项是 ( ) A.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再次倾诉自己沉痛羞辱的愤懑 心情,答复任安的问题。 B.司马迁说他不能“自引深藏于岩穴”,只能“从俗 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这种痛苦只有自
至此,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 转变。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
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你可以摧残他的肉身,但你摧不毁他
的抱负;你可以夺取他的生命,你却打不倒他的精神。他就 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 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 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炼狱淬 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自己。
状况危急。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 回信的机会,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抱 憾终生,于是写下了这封著名的回信。
二、主旨领悟 这是一封司马迁写给好友任安的回信,在信中,司 马迁以无比激愤的心情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 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信中还委 婉地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 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忍受屈辱和耻笑,绝不轻易
5.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译文:至于被义理信念所激发的人则不是这样 (被动句) (2)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译文: 怎么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的侮辱之中呢
(被动句)
(3)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 所不尽 译文:我忍辱苟活,被幽禁在污秽的监狱中而不肯死的原 因,
的来源,说明自己写作《史记》的思想动力。 D.司马迁忍辱成就《史记》的最大意愿是“藏之名山, 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并以此“偿前辱之责”,但 《史记》只“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 解析:D项,“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的是司马迁 创作《史记》的苦心。
答案:D
四、诵读第四部分(第5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环节一 突破词句] 1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下流多谤议 . . 下流: 古今异义词。这里指处于卑贱的地位。今义:a.下
远。找寻最适合自己的角色最重要,哪怕很不起眼、
很平凡也是很有意义的!
人的一生很短暂,也很漫长,这是相对的,什么事可
以做,什么事可以不做,要心如明镜。学会做减法,就是 要坚持坚守地做一件事,无怨无悔地做一件事,做一件对 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事。 风雨彩虹,步履铿锵。生命之重,重何如哉!做喜欢 做之事,做有益之事,不挑肥拣瘦,不这山看着那山高, 而是咬定青山。这比什么都好!
身效命的事业。
D.司马迁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超脱了“ 激于义理”而死的观念的束缚。 解析:D项,司马迁超脱的是“死节”观念的束缚。 答案:D
三、诵读第三部分(第 3、4 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环节一 突破词句]
7.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古者富贵 而名摩 灭 .. . ①富贵:形容词用作名词,富贵的人 ②摩:通“磨”,磨灭 (2)屈原放逐,乃赋 《离骚》 . (3)左丘失明,厥 有《国语》 . 赋: 铺叙,创作 厥: 副词,乃,就
名词用作动词,效法
[环节二
分析文理]
3.下列对第一部分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是 ( ) A.司马迁对待老朋友态度十分谦恭,“牛马”“辱赐” “足下”都是自谦之词。 B.这一段先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就答复迟表 示歉意。
C.“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司马迁为他“说情”的婉 转说法。 D.“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己志。 解析:A项,“足下”是对人的敬称。 答案:A
[读美文·滋养心灵]
人生学会做减法 “一个人围着一件事转,最后全世界都可能围 着你转;一个人围着全世界转,最后全世界都可能 会抛弃你。”这是一位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一句 名言,读后令人茅塞顿开,颇受启发。
人的成长,其实就是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过程。年 轻时,有很多梦想,总想有更多尝试,吸收更多东西,抓住 更多机遇,但根本不可能抓住每一个机会和境遇;等到慢慢
(4)所以 隐忍苟活 .. 所以: 古今异义词。这里表示原因,……的
原因(缘故);今义表示因果关系,连词
(5)恨私心 有所不尽 .. 私心: 古今异义词。这里指自己的志愿。
今义:a.个人心里;内心。b.为自己打算的念头。
(6)鄙陋 没世而文采不表 于后世也 .. . ①鄙陋: 平平庸庸 ②表: 显露
[读人物·知人知情]
一、人物档案
见14课《鸿门宴》 二、人物轶事 司马迁曾经对武帝刘彻抱有幻想,做太史令,他异常勤奋,
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即使站出效一番“款款之愚”。然而,残酷 的现实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他终于明白了:刚直不阿的书生和 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于是,他不再幻想不再幽 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 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他咬牙吞血,毅然决然 地走向了苦难,“就极刑而无愠色”。
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
三、行文脉络
一、诵读第一部分(第 1 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环节一 突破词句]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太史公牛马 走司马迁再拜言 .. 牛马: 名词用作状语,像牛马一样 (2)曩 者辱赐书 . 曩: 从前,过去
(2)曩 者辱赐书 .
曩: 从前,过去 ②进士: 推荐人才
(4)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译文:因此,身受最重的刑罚也没有怒色 (宾语前置句) (5)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即使万次被杀,又有什么可悔恨的呢 (被动句) 译文:
[环节二
分析文理]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司马迁“愤而著 书”的思想的一组是 ( )
①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②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征和二年(前91)七月,太子刘据在京城长安发兵诛杀借
巫蛊诬陷他的江充等人,大战丞相刘屈髦军。当时任安是北 军使者护军,负责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乱中接受刘据要他 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汉武帝急忙从二百多里外避暑的 离宫甘泉宫赶回长安,平定事件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
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将任安下狱,论罪腰斩,
5.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6.仆诚以著此书, 藏之名山 , 传之其人 ,通邑大都 , 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一、背景链接
任安是司马迁的朋友,字少卿,荥阳人,曾任益州刺
史、北军使者护军。他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司马迁利用 中书令的地位“尽推贤进士之义”,委婉地要求司马迁为 他说情。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出于以往的沉痛 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 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
③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④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⑤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⑥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A.①②④ C.②③④ B.②③⑤ D.④⑤⑥
解析:①是讲拥有财富、尊贵而姓名埋没的人很多。 ⑤是讲《史记》的创作目的。⑥是讲俗人不能理解 自己。 答案:C
二、诵读第二部分(第 2 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环节一 突破词句]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念父母,顾妻子 .. 妻子: 古今异义词。这里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女
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2)至激于义理 者不然 .. 义理: 古今异义词。这里指正义和真理;今义指言论或 文章的内容和道理。
(3)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 为务 ... . ①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能的人 ③务: 责任
(4)意气勤勤恳恳 ...... ①意气:古今异义词。这里指情意。今义:意志和气概;
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②勤勤恳恳: 古今异义词。这里指诚挚恳切; 今义指勤劳而踏实
(5)若望 仆不相师 . . ①望: 怨恨 (6)请略陈固陋 .. 固陋: 形容词用作名词,固塞鄙陋的意见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教以慎于接物 译文: 教导我与他人交往要谨慎 (状语后置句) ②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