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业式勤工助学对公安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影响--以南京某警校“邦邦”爱心服务团队为研究蓝本

合集下载

浅谈高校勤工助学资助育人

浅谈高校勤工助学资助育人

浅谈高校勤工助学资助育人高校勤工助学资助育人可以培养学生自食其力、自立自强的精神。

在这个物欲横流、消费观念严重影响人的时代,很多学生习惯了依赖家长的供养,没有自己挣钱的意识和能力。

高校勤工助学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设立的,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支付一部分的学费,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培养学生自食其力、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

高校勤工助学资助育人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上进、努力拼搏的精神。

在大学里,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家庭经济状况不好,而导致学习生活压力很大,这样容易影响学习和生活的态度。

而通过参加勤工助学,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自己减轻经济负担,通过辛勤的劳动来换取相应的经济收入,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积极上进、努力拼搏的精神。

高校勤工助学资助育人可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在中国的大学教育中,很多时候,学生只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层面,很缺乏实践动手的能力,而参加勤工助学可以让学生接触到社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实际的工作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这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是非常有利的。

高校勤工助学资助育人可以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的精神。

在中国,有一句古话叫“行行出状元”,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成才。

参加勤工助学也是一种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的表现,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为社会做贡献,这可以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增强爱心和责任感,使学生明白人应当怀着感恩的心,为社会、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校勤工助学资助育人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教育模式,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自食其力、自立自强、积极上进、努力拼搏、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的精神,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我们应该重视和支持高校勤工助学,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广泛、更多样的选择,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警官大学生勤工助学问题研究

警官大学生勤工助学问题研究

警官大学生勤工助学问题研究作者:李旺陈钰顾馨张妍曹飞来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5期摘要大力开展勤工助学活动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而警官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又有其特殊性。

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警官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从多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警官大学生勤工助学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D0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304-0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勤工助学成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并且体现出许多新特点。

经过国家和地方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勤工助学机制。

但是由于警察院校其警务化管理的特殊性,大学生勤工助学问题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有所不同。

为了更好的解决该问题,通过本课题研究,准确了解警察院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现状,发现实际运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措施,促进警察院校勤工助学工作体系的完善,协调学生勤工助学与警察院校正常教学秩序、警务化管理之间的关系,引导勤工助学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劳动观、价值观。

为警察院校勤工助学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促进警察院校勤工助学工作的健康开展。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研究样本采用中央司法警官学院2005—2007级在校勤工助学的普高学生为研究对象。

由于调查时间为2008年10月中旬。

课题组通过走访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学生处下属的学生资助办公室了解到参加勤工助学工作学生的人数和年级。

(二)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

课题组以“陕西师范大学勤工助学调查问卷”为蓝本,并结合警察院校特色制定调查问卷,经学院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有关专家的评审,并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证明调查问卷有效可行。

之后,课题组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勤工助学情况调查问卷”共计500份,在有勤工助学经历的学生中发放。

共收回有效问卷96份,回收率为96%。

数理统计法。

对有效问卷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高校勤工助学管理工作的探索-最新教育文档

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高校勤工助学管理工作的探索-最新教育文档

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高校勤工助学管理工作的探索勤工助学活动是指学生在高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的就业、创新创业意识不断提高,多数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的要求更加迫切,因而,勤工助学活动的影响及吸引力不再局限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越来越多的学生要求参与勤工助学活动以增加自身社会实践经历,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鉴于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导向下,创新勤工助学的工作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拓宽高校勤工助学开展渠道,进一步完善高校勤工助学教育管理模式,提升勤工助学受益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勤工助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高校勤工助学的资金来源渠道少,难以满足当前学生的需求按照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勤工助学工作的通知》的规定,勤工助学的资金主要来源包括学杂费收入中划出的5%的经费、从学校预算外收入中划出的一定比例的经费等。

从经费的预算来看,高校每年基本的下拨资金基本保持不变,间接导致了每年的勤工助学的工作岗位数量定额,工作岗位出现了“供”远远少于“求”的现象,与当前学生的现实需求不相适应。

2.新的勤工助学渠道拓展力度不够,勤工助学岗位数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长期以来,勤工助学岗位的固定性和传统性造成勤工助学人员的工作性质只是“协助、辅助型”,这些人员与社会的交流、合作甚少,无法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渠道,导致勤工助学的“市场化”及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发展转型无从说起,无法创造更多的物质利润和更多的人力资源市场,故而无法提供更多的岗位和资金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主观能力与勤工助学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3.勤工助学岗位和平台不足,勤工助学的人员结构单一从字面上了解,“勤工助学”有解决困难、帮助学习的重要作用。

浅谈高校勤工助学资助育人

浅谈高校勤工助学资助育人

浅谈高校勤工助学资助育人在中国的高等院校中,勤工助学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普遍的资助学生的方式。

勤工助学不仅能够缓解学费压力,还可以促进学生们的自我发展和成长。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资助育人的角度来探讨高校勤工助学的意义和作用。

高校勤工助学是一种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和锻炼自己的机会,这种机会对于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

首先,勤工助学可以让学生了解职场的基本实践要求,例如面试、职业礼仪、沟通技巧等等。

这样一来,学生们在未来的就业中就具备更多的优势,能够更快适应新的职业环境。

更重要的是,勤工助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们通过工作实践,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解决问题。

通过这些实践,学生们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规划,从而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

其次,高校勤工助学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勤工助学让学生们面对真实的职场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逐渐发现自己的天赋与特长。

通过这些机会,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建立自己的自我认同感,更有自信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此外,高校勤工助学还能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勇气。

在工作过程中,学生们常常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例如听取老师和上级领导的指导、与同事协作完成任务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养成了自律的习惯和责任感,也更加敢于挑战自我,勇于尝试和探索。

最后,高校勤工助学还能形成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勤工助学,学生们了解到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和珍贵性,明白自己的劳动付出都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特别是在参与一些公益活动时,学生们更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影响。

通过这样的参与,学生们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更加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更加愿意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之,高校勤工助学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资助育人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和平台,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发现和锻炼自己的潜力和能力。

正是因为勤工助学与资助育人相结合,才让我们的高校更加注重全人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浅谈勤工助学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浅谈勤工助学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高教 论坛

1 3 0・
浅谈勤 工助学 对贫 困大学 生心理健康 的影响
颜 廷 亮 ( 哈 尔 滨理 工 大 学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摘 要: 开展高校勤工俭 学活动的 目的是帮助贫 困的 大学生减轻经 济 负担 , 一 定程 度上能够有效调 节贫 困生的心理健康 , 贫困生在 参加 勤工俭 学活动的 同时 , l f ag 提 高自己的生活能力 , 较 早的认识社会 , 适应社会 , 为今后 的就 业打 下基础 。但是 最主要 的作 用还是 消除 贫困生的 自卑心理 , 在认识 自我的道路 上更进一步 。重点探 讨 了勤工俭 学对心理健康具有何种积极影响。 关键词 : 高等学校 ; 贫 困生; 勤工俭 学压力 的影 响下 , 自然而然的就不 相关 资料表 明, 经济贫 困的学生在 高校 中占 5 %~ 1 0 %, 从这一 比例 中我们能够发现较多的问题 。 最 主要 的还是贫困生由于生活上 愿意 与外界相接触 , 融人群体 的意愿 不积极 , 平 时习惯于一个 人的 集体 活动也不会主动参与其 中, 更不必说关心班集体 、 关 的拮据无法适应校 园生活 , 进一 步就会造成 自己的心理压力 , 从而 独来独往 , 影 响到学 习成绩 , 因此我们 要关注当代大学生 中的经济 问题 , 帮助 爱 同学 了。 事实上 , 他们 的内心是渴望与大家打成一片的 , 也愿意与 他 们缓解 由此造 成的压力 , 使其 愉快 的度过大学生 活 , 顺 利完成学 同学们共 同学习共同成长 ,无奈脆弱 的内心 又惧怕被别人 嘲笑 , 这 业。勤 工助学这一项 目自实施以来 , 已经帮助众 多的高校贫 困生改 矛盾 的心理经过长时间的转化就形成了 自我封闭的状态 。 善了生 活 , 具有积极 地实 际意义 , 值得我们借鉴 。 3 勤工助学在推动贫 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中的作用 1勤工助学政策的提 出 3 . 1有助于消除贫 困生不劳而获思想 ,彰 显 自立 自强意识 , 提 勤工助学这一政策 的提出是源于 当前教 育活动 的大众化 以及 高心理承受力 经济上的拮据两个 因素而为解决问题共同形成 的行为 。 通过 自身的 目 前, 我国已经构建 了较为完备的“ 奖、 贷、 勤、 减、 免、 补、 助” 等 努力 , 用 自己的双手养 活 自己是勤工助学 的整体要 求 , 同时也是其 多元化 的资助体系 , 这对于保障贫 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具有非常重要 意义所 在。 工 与助是两个不能分离的方 面 , 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 的意义 。 但是 , 任何事 物都具有两面性 。 助学贷款 、 困难补助 、 学 费减 不仅能够进一步认识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的关系 , 还 能够使人才得 免等措施的实行一定 程度上滋生 了部分贫 困生 “ 等、 靠、 要” 思想 , 有 到 更加 全 面 的发 展 。 些贫 困生甚至把 国家的帮扶政策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从 这个角度 当前勤工助学 的定 义是以造福社会 以及 合法经 营为前提条件 来看 , 勤工助 学具有和其他 资助政 策根本不 同的一 面 , 可 以消除贫 的, 学生为了改变较 为困难 的生活条件或是 学习条件 , 在 不影 响到 困生不劳而获的思想 , 培养贫 困生 的 自主精神和 自强意识 。贫 困生 学习 的情况 下 , 参 与到勤工助学 的活动 中来 , 以改善生 活条件为基 只有参 加勤工助学 , 才能获得一定 的经济报酬 , 部分甚至全 部解决 有 的贫 困生还能用部分劳动报酬供弟 本 目的。 在条件得到改善 的同时 , 还能获得实践的机会 , 增加 自身的 自己的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 , 工作经验 , 为今后的工作 提供 帮助 , 具 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 。 这种将教 妹读书 。 3 . 2有助于贫困生正确认识 自我 , 形成积极 向上的生活态度 育与实践相互结合 的方式 , 应该在今后 的教 学活动中广泛 推广 。勤 工俭学可 以帮助学生克服 自卑 心理 , 重拾信 心 , 使学生 的思想得 到 勤工助学工作给予了贫困生找 回 自我 、正确认识 自我 的舞 台 。 锻炼 , 知识上获得补充 , 能力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 其形式也可以是 有助 于他们重塑信心 , 战胜 自卑 , 形成积极 向上的生活态度 。 通过参 贫困生生活空 间扩 大了 , 接触 的事 物和遇到 的矛盾增 多样的 , 一个人的 自发活动或是学校提供 的集体性行 为都属 于勤工 加 勤工 助学 , 俭学的种类 。当前大学生虽然有知识 , 却缺乏修养 ; 虽然有智商 , 却 多 了 , 兼 之有 些岗位需要贫 困生 独当一面 , 这就迫使他们 不得不按 没有足够的智慧 。因此 , 在勤工俭学方 面有助 于帮助广大学子 克服 照 预定 的实践 目的 , 独立思考 和分析问题 , 努力 使主观贴 近客观实 上述问题 , 还能使生活困难的学子安心完成学业 , 将来 回报社会。 际, 个人追求贴 近社会需求 , 乃 至最 终解 决问题 , 这种多样 的生活体 2贫困大学生的“ 心理贫困” 验 和磨 练 , 大 大增强 了贫 困生 自我调整能力 、 耐挫力和独立解 决 问 高校大学生 由于生活上的贫困久而久之就会产生 自卑心理 , 从 题 的能力 。 而造成心理上 的贫 困。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从根本上人手 , 只有 帮 3 . 3有助于锻炼贫 困生 的社会交往 能力 , 消 除贫 困生的 自我封 助贫 困生改 变了生活条件 , 他们才能够重新乐 观的面对生 活 , 减 轻 闭 心理 头顶上 由经 济压力造成 的“ 贫 困生 ” 这顶帽子 。 人际交往能力是事业成功 的必备 素质 。随着社会 的发展 , 社交 2 . 1 自卑心理 活动在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 中的作 用越来越 大 ,从一定 意义上讲 , 导致 自卑心理 的原 因是因为对 自我各个方面的否定 , 许 多贫困 社交能力是一种生存 与发展 的能力 。而对 于大学生来说 , 良好 的人 生 由于家庭 上的问题 , 无 力承担高额 的学 费 , 为 了上 学经常要 为求 际关 系 , 同学之间 的相互理解 、 信任 、 关心 、 友爱又是维持 和增 进其 学 的费用而 担忧 , 在 吃穿用 度上据需要一 大笔 开支 , 当看 到其他 同 心理健康 的必要条件。贫 困生这一方 面的能力整体较 弱 , 而勤工助 学衣食无忧 的情况下 , 这种精神上 的压力 得到最大化 的爆发 , 最终 学 为贫 困大学生开展人际交往创造 了机会和舞台。 造成心理上 的 自卑 , 害怕别 人用异样 的眼光看 自己 , 不愿 意与其他 通过大学生勤工俭学 这一 问题 的思考 , 有助于解决贫 困生在心 同学接触 , 将经济 宽裕 的同学的有好 帮助 当做 是一种施舍 , 一种 瞧 理 健康方 面的问题 , 帮助他们 重拾信 心 , 完成学业 , 提升 自我认知 不起人 的态度 , 整个人 变得 异常敏感 , 稍不 留神就会悲 观的面对生 度 , 在今后 的发展道路上变得更加 自信与健康 , 成为祖 国的栋 梁之 才。 活, 从长久下去就会丧失活下去的勇气 , 放弃得之不易 的学业 。 2 . 2焦虑心理 参考 文献 因为 自尊心受到伤害 , 所 以在 待人 接物 方面均具有一定程 度的 [ 1 】 邱 军, 王乾. 学生勤工助 学与学业的矛盾及其对 策研 究[ J 】 . 企业 家 不安 、 焦躁状态 , 过度 的焦躁就会造成心理健康都受到严重伤害 , 从 天地 下半 月刊 ( 理论 版 ) , 2 0 0 8 ( 8 ) . 2 】 谢 云锋 . 大 学生勤 工助 学活动 的现 状与 对策 『 J 】 . 丽水 学 院学报 , 而发展成为心理 障碍 。贫 困生在学业 、 经济 以及 就业 等方 面承受着 [ 比普通学生 更加大的压力 , 心理负担较重 , 他们肩负着 自己未来 的 2 0 0 8 ( 3 ) . 命运以及家里人 的期 盼, 往往压力越大 , 心理焦虑的情况就越严重 。 [ 3 】 陈晓飞, 谭红 生. 构建 高校 贫 困生人 文关怀 的长效机 制[ J 】 . 湖 南科 当遇到不顺利 的情况下 , 就会爆发 出积压 已久的情 绪 , 认 为 自己愧 技 学 院 学报 , 2 0 0 7 ( 6 ) . 对父母 , 在种种 冲突与现实压力 的打击下 , 造成他们 患上焦虑症 的 可能性变大。

浅议高校勤工助学现状反思及创新思路

浅议高校勤工助学现状反思及创新思路

浅议高校勤工助学现状反思及创新思路摘要:助困工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从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的现状与现存问题分析着手,结合各兄弟院校贫困助学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方法,探讨完善贫困生勤工助学工作体系的新路径,提出完善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的工作机制创新思路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勤工助学现状创新思路一、勤工助学现状在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我国各地区、行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高校“招生并轨、上学缴费”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使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面对这一问题,国家和各高校都采取了包括奖、贷、助、补、减、勤等一系列积极的措施, 为贫苦生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服务。

勤工助学由于具有灵活性、公平性、易操作性、可持续性等特点,兼具解困与育人的双重功能,成为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普遍选择,成为高校解决贫困生经济问题的重要途径,并为部分大学生全面发展锻炼能力和施展才华提供了社会实践的舞台。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每年进入高等院校的新生中,有10%左右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贫困生,而学校勤工办提供的岗位“僧多粥少”,在这种情况下,勤工助学的这种途径既可创收又可锻炼,可谓一举两得。

这对于许多贫困生来说无疑是一大难题,出现一般的贫困生通过勤工助学获得的经济帮助要比特困生多的情况。

二、当前勤工助学现状反思①勤工助学功能有待再认识。

大学生勤工助学不仅是高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且对大学生思想的锤炼,知识结构的完善、创新创业能力和自强自立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②对勤工助学存有认识上的偏差。

在开展勤工助学过程中,贫困生精神、心理问题比经济问题更难解决。

他们表现出自卑心理,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在参加勤工助学,还有的因学习受挫,引发思想问题。

因此,学校不仅要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物质上的贫困,还要对症下药,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出现的精神、心理双“贫困”。

③勤工助学岗位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仍无法全部解决贫困生的困难,且校外的岗位拓展工作处于探索阶段,无法充分借助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为学生勤工助学开阔市场。

论勤工助学对推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

论勤工助学对推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
受到压抑 ,这种 心理 的矛盾性致使 贫 困生在人际交往 和群体
生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圆 66 。5 . %的贫 困大学 生存在心理健康
问题 ,3 %的贫 困学生有 明显 的心理 障碍 , 生心理贫 困生 1. 2 又称为“ . 自我否定 ”是一种 自我贬低或 , 自己瞧不起 自己的情 绪体 验 。贫 困大学生 由于缺乏经济支撑 现实生 活很 窘迫 : 一方 面为筹学 费愁 、 筹生 活费愁 、 为参 与社 会交 往的经费愁 , 为爹妈 日常生活艰辛愁 、 自己是否有 能力 为
敏 感心理 、 偏激心理等。 勤工助学在 消除如 上负面影响提 高心理承受 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 锻炼交往能力和综合 素质 , 消除心理 闭 锁 等起 了重要作 用。
[ 键词】 关 勤工助学; 贫困生; 心理贫困; 心理健康
扶助 高校 中的弱势 群体—— 贫困大学 生是 当今社 会 的热 点问题。对该问题党和政府 高度重视 , 经过几年的努力建立 了 包括奖 、 、 、 补 以及学费减免 等高校助 困体系 。但贫 困 助 贷 勤、 问题 不仅仅是物质问题 ,高校在物质扶 贫 的同时还需加强精 神扶 贫以解决 目前 在高校贫困生 中存在 的心理贫 困现象。本 文将在分析贫 困学 生心理贫困现象及其成 因 的基础上 探讨勤 工助学对推动贫困大学 生心理健康发展 的作用 。
学费 、 生活费 困难或基本生活费得 不到保障 的学 生 , 困生是 特
指无力支付学费、 生活费 , 即无任何经济来源 。截 至 20 0 3年年 底, 在全国普通高校 中 , 一般 贫困家庭学 生约 占 2 % 。 0 人数 在
2 0万左右 。经济 特别 困难 的学 生约 占在 校生 总数 的 5 4 %至
生活 中存 在不 同程度 的困难 , 际关 系出现 障碍 , 而久 之 , 人 久

论勤工助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帮扶效果

论勤工助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帮扶效果
教育部指 出“ 勤工助学是学校 学生资助工作 的重要组成
会效应 。但是 ,这些措施不可能解决他们 的全部贫 困问题 ,

些学生反而产生 “ 、 、 的依赖 心理 ,完全依赖学 校 , 等 靠 要”
缺乏 独立 自主 ,既不利 于 闻题 的解决 ,也 给学校管 理带来
负 面效 应 。 ( ) 三 焦虑 心理 。
题 , 助于培 养其 自尊 、 有 自立 、 自信 、 自强 的精神 风貌和人 格 特征 。这一 人格特征 一且形 成 , 是其一生 的财 富 , 生受 将 一
用不尽 。 ・
堵 防御 的墙 ; 么产 生磨擦 、 要 争吵 , 甚至打架斗殴 。
( ) 赖心理 。 二 依
调查显示 , 我院有 3 %的家庭 经济困难 学生因贫困问题 o
个沉 重的包袱 , 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 导致 他们灵魂扭 曲 , 阻
外, 还需精 神帮扶 。因此 , 重视家庭经 济 困难 学生精 神帮扶
中的勤工助学 , 有助 于学 生形成 正确 的认知 意识 、 培养 独立
的 自强意志 、 发学习的热情 等具 有重要 的现实 意义 。 激 ( 有助 于形成 正确 的认知意识。 一) 勤工助学可 以锻 炼家庭 经济 困难学生 的人 际交往 及社 会适应能力 , 使他们在交往中不断地认识 自己 , 调整 自己 , 形 成 正确 的认 知。特别是 自己的劳动获得肯 定和表扬后 , 那种 类 似成 功的满足 心理有利 于其建立 自信 或悦纳 自己 , 形成 良
有些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在诸多方 面觉 得 已不如 人 , 但本能 的 自尊又使他们不得不维护 自已的脸面。这种情况下 , 容易 出 现风 吹草 动 , 件小事 , 一 一个 眼神 , 一句无 意言语 , 都可能 被 他们 误认为别 人不怀好 意 , 瞧不起 自己。于是 , 要么架起 了

高校勤工助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支持功能新探-勤工助学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高校勤工助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支持功能新探-勤工助学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难大学生精 神和 物质上的支持 和 帮助 。 人 的需求 已由 “ 生存” 向 “ 发展’ 进, 勤工 助 学对 经济 困难大学生精 神上 支持 助 学 提 高 了你 的 哪 些 能 力 ”时 , 大 学 生 认 为勤 工
显得越 来越重要, 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是其精神支持和帮助中
要作用, 是 大学 生 成 功 创 业 不 可 或 缺 的必 备 因 素 。
( 1 ) 完善知识结构
学 生参加勤工助学, 也 就 是 在 实 践 中 汲取 营 养 , 补充 学 识 。
对 家 庭 经 济 困难 大 学 生 精 神 和 物 质 上 的 支 持 和 帮 助 。 而 现今,
人 的需求 已由 “ 生 存 ”向 “ 发 展” 迈进, 勤 工 助 学 对 经 济 困 难 大
学与 “ 造血式 ” 助 学 相 结 合 的新 模 式 , 而这 种 模 式 是 现 今 解 决 大
言 表 述 出来 , 它需要 实践者的 “ 躬 行”。 此外 , 在 知 识 体 系 急 速 变
化 的时代 , 最 新、 最 生 动 的知 识 难 以 及 时 编 入 教 材 , 而 勤 工 助 学 活 动 恰 好 能 够 使 大 学 生 在 丰 富 的 现 实 生 活 中 更早 地 去 体 验 、 去 了解认识这 些 新知 识 。 这样 , 在 勤 工 助 学 的 过 程 中 获 得 了 课 堂
不可忽略的一 部 分。 关 键词 : 勤工 助学 社会支持 功 能 创 业能力
助学 的主要功 能按 所占份额依 次排列 : 1 . 社 会 活 动 及 适 应 能 力
列居榜 首, 占5 3 . 0 9 ‰ 2 . 锻炼 心里抗衡 能力, 占2 1 . 7 3 ‰ 3 . 提 高

勤工助学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勤工助学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v ro l s n e uc si fro i e c me il e s ss h a n e irt y,a xe y d pr s in,e c S s t e e o h i stv tiu e o r n it , e e so t . O a o d v lp t e rpo iie att d s t wa d
fre n ,t ne sf h i sca o ee c ,s ca d pain a dla ig a i t. i c nas ep te t - oc me t oitn i ter o ilc mp tn e o il a tt n e nn bly t a loh l h m oO y a o i
力等 , 消除他 们的 自卑心理 、 心理 、 我封 闭心理 、 焦虑 自 忧郁心 理 、 心理 等不 良心理 , 他们 正确认 识 自 和 偏激 使 我
社会 , 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形
[ 关键 词] 高等 学校 ; 困大学生 ; 贫 勤工助 学; 心理健康 [ 中图分类号 ] 52 5 G 2 .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 7— 3 X(0 6 0 0 6 o 10 0 2 20 )2- 08一 4
l e i. f
Ke o d : olg sa d Unv ri ey t i n d Su e t W ok su y Me tl at y W r s C l e n ies is ;Sr t e td n; e t ae r -td ; na He l h
据有关资料显示, 截至 20 03年年底 , 在全 国普 通高校中, 贫困家庭学生约 占2 % , 0 人数在 20万 4 左右 。经 济 特 别 困难 的 学 生 约 占在 校 生 总 数 的

浅谈勤工助学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浅谈勤工助学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高校贫 困生 ;勤工助学 ;心理健康 【基金项 目】本文为 2017年度河 南省教 育厅人 文社 会科 学研 究项 目“高校 勤工 助 学活动 对培 育 大 学生心 理功 能研 究”成 果
之 一 。
【作者简介 】杨运华 (1984.6~)男,河南周 口人 ;河南科技 学院化 学化 工学院助教 ,硕士 ;研 究方 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刘颖 (1986.2~),女 ,河南鹤壁人 ;河 南科技 学院化学化工学 院助教 ,硕士 ;研 究方向 :思想政 治教 育
“奖 、助 、贷 、勤 、补 、减 (免 )”及 “绿色 通道 ”等多 元化 学 生资助体系较好地解决 了高校 贫困生 的经济 问题 ,但是 占高 校学生总数 20% 以上 的贫 困生仍是 弱势 群体 。l1 对于高 校贫 困生而言 ,贫困不仅指物质匮乏 ,还包括 精神 贫 困,随着 国家 资助体系的不断深入 ,高校贫 困生 的 自卑 、焦 虑 、自我封 闭等 负面心理问 题逐 渐 凸显 出来 ,而这 些 问题 尚未 得 到 足够 重 视 。 正如联合 国世 界卫生组织 (WHO)提出 的 口号“心 理健 康是健康的一半 ”,分析贫 困生存 在心理 问题 ,积极探索 国家 资助体系 (特别 是勤工助学机制 )的有效 途径 ,构建勤 工助学 对高校贫 困生心理健康促进体 系 ,实现 国家 资助从 外在 经济 帮扶到 内心 精 准 资 助 ,切 实 发 挥 资 助 育 人 功 能 显 得 极 为 迫 切 。
(四 )忧 郁 。贫 困生 的学 习 生 活 条 件 不 可 避 免 地 给 其 身 心带来 巨大 的压力 ,其忧 郁 心理要 远远 高 于普通 学 生。 对 “贫 困”的不理解 、对 自身素质 的不 自信 、对 家庭 的责 任 、对学 业的担心 、对明天的迷茫 、对社会 的不满 、对未 来 的无 助等种 种负面心理无 时无刻不打击着其脆 弱而 敏感 的内心 ,使其 悲 观失望 ,丧失前行 目标 和动力 ,以冷灰 色调面对 生活 ,严重 影 响心理健康 。

浅析勤工助学,大学生为创业起航

浅析勤工助学,大学生为创业起航

浅析勤工助学,大学生为创业起航作者:任登峰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年第02期摘要:在当代社会的大学生勤工助学,已经不再是以前以单纯获得物质利益为目的,同时也为了提高自身能力和锻炼自己。

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如何做到既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也保证了学习的优良成绩和对自己未来的就业、乃至创业有所帮助。

本文章在分析高校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和为创业创造更多的可能,及其所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的思想认识,详细论述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勤工助学对其毕业后的创业就业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勤工助学就业创业0 引言回顾至今,高校勤工助学的发展,已经有了20多年,其形式的变化也呈现出了由“经济资助”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变化。

在当前时期,高校毕业生的人数日益增加,就业压力逐渐增大。

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

1 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勤工助学1.1 勤工助学的定义“勤工”即在所从事的岗位上任劳任怨,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助学”是“勤工”的直接目的,通过“勤工”所得的劳动报酬帮助完成学业,二者相互作用,不能过分强调一方,否则不能达到勤工助学的目的。

1.2 勤工助学岗位分类按照一般的标准,勤工助学可以分为如下几类:第一类:家教,主流项目。

从大学生开展勤工助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家教所占的比重很大。

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约有六成的勤工助学职位为家教。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给一些初中、小学学生进行辅导,通过自己的知识,赚取一定的费用。

第二类:校内岗位,人称“铁饭碗”。

其中比较常见的方式,就是学校内部,为学生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长期岗位,例如,一些教研室的卫生清洁工作、行政辅助工作等。

这类工作岗位不多,基本上只能满足很小一部分人的需求。

第三类:市场调查和宣传促销。

这类职位的人才需求缺口非常大,基本上是常年有需求。

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学生可以较好的锻炼个人的销售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高校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推进功能的探讨的论文

高校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推进功能的探讨的论文

高校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推进功能的探讨的论文高校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推进功能的探讨的论文论文摘要:高校勤工助学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提升大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考察贫困大学生群体就业创业难的现实因素,进行勤工助学与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相关性分析,寻找在当前就业创业形势背景下,勤工助学增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的实现途径。

论文关键词:高校;勤工助学;就业创业勤工助学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勤工助学是一项有偿性的社会活动,为广大学生尤其是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身才华、培养自身能力的空间,它可使大学生获取经济上的帮助,也能让他们锻炼相应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培养品格。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但在高校大规模扩招而社会就业岗位供给不足的情况下,特别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后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而高校動工助学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因其有偿性、实践性、教育性等特点,不仅成为大学生缓解经济困难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在提升大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一)就业期望值过高。

从1999年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已经从“天之骄子”变为“大众化劳动力”,然而十几年的学校教育的成本太高,高额的学费对于困难学生和家长来说是极为沉重的负担,因此,贫困大学生及其家长都期望毕业后能够“走出农村”,找到一份薪水较高、地域较好、单位性质相对稳定的工作。

但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却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对就业岗位的期望值,更多的毕业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只能进入社会的一般岗位或者边远地区就业。

过高的就业期望值与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之间的差距,成为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一大障碍。

(二)家庭经济条件受到限制。

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化发展越来越深入,大学生就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多机会,大学毕业生必然要制作精美的简历、打造良好的个人形象、频繁参与各种跨地域甚至跨省市的招聘会。

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优化思路

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优化思路

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优化思路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经济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精神。

然而,目前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劳动条件差、工作内容单一、培训不到位等。

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优化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改进。

首先,建立完善的勤工助学工作管理体系。

高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勤工助学工作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勤工助学工作。

该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确保勤工助学工作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同时,建立勤工助学工作的考核与评价机制,对参与勤工助学的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鼓励他们参与创新创业实践。

其次,提升勤工助学岗位的工作质量。

高校应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提供多样化的勤工助学岗位,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

同时,加强对勤工助学岗位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学生在工作中得到公平的待遇和合理的培训。

高校还可以通过与创新创业企业合作,开展勤工助学的创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创新创业的能力。

第三,加强勤工助学的培训和指导。

高校可以组织勤工助学岗位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岗位技能和知识。

同时,还可以组织创新创业相关的培训和讲座,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此外,高校还可以与创新创业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创业导师,帮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最后,加强对勤工助学工作的宣传和引导。

高校应积极宣传和推广勤工助学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可以通过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提高勤工助学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优化高校勤工助学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提升工作质量、加强培训和指导,并加强宣传和引导。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勤工助学工作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培养实践能力、提高创新创业素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高校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发展影响

高校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发展影响
• 加强实证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大规模调查数据或个案研究数据,深入挖掘勤 工助学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联,为相关政策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关注勤工助学的负面效应。虽然勤工助学对学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也可能 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时间分配不当、工作压力过大等。未来研究可以关注 这些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薪酬待遇低,缺乏激励措施
总结词
薪酬待遇低,缺乏激励措施,导致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积 极性和动力不足。
详细描述
当前勤工助学岗位的薪酬普遍较低,无法充分激励大学生积 极参与。缺乏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可能导致大学生的 工作热情和投入度降低,影响其工作效率和质量。
05
改进措施与建议
完善勤工助学政策,提高工作质量
加强培训指导,提升学生能力素质
提供职业培训
高校应为学生提供职业培训,包 括工作技能、沟通技巧、团队合 作等,帮助学生适应工作环境和
提升综合素质。
加强心理辅导
高校应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帮助学生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心理问 题,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
开展职业规划指导
高校应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服 务,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路径和 就业市场情况,提高学生的职业规 划能力。
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设立奖励制度
高校可以设立奖励制度,对在勤 工助学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 行表彰和奖励,激励学生积极投
入工作。
实施绩效考核
高校可以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 学生在勤工助学工作中的表现进 行评估,将评估结果与工资待遇
和晋升机会挂钩。
提供发展机会
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 机会,如参加培训课程、参与科 研项目、进行国际交流等,以激
详细描述

创新创业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实践研究

创新创业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实践研究

创新创业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实践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是指在学习之余通过打工的方式来获取经济来源,是一种古老而普遍的生存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通过勤工助学来减轻家庭负担、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当前创新创业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对于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实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创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对于我国的创新创业发展至关重要。

而通过勤工助学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大学生通过实践锻炼自己,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对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实践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创新创业环境下的高校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在当前创新创业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实践对于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旨在为高校和社会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实践指导。

具体的研究目的包括:1. 分析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在创新创业环境下的现状和特点,探讨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探讨创新创业环境下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就业竞争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影响,揭示其潜在的价值和意义;3. 探讨影响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实践的关键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支持因素等,为进一步提升勤工助学实践的效果和质量提供参考;4. 分析不同实践方法对大学生的影响,探讨如何设计更加科学有效的实践方案,为高校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议。

通过对以上研究目的的深入探讨和分析,将有助于为高校大学生的勤工助学实践提供更有价值的借鉴和指导,为高校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实践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其在创新创业环境下的发展备受关注。

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优化思路

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优化思路

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优化思路【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优化思路。

首先介绍了高校勤工助学的背景及存在的问题,引出研究意义。

接着对高校勤工助学现状进行分析,并从创新创业教育角度探讨其重要性。

在优化思路部分,提出了创新创业导向、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专业对接与课程设置以及校企合作等具体思路。

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回顾,展望未来发展,并提出建议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可以为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实现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持续优化与发展。

【关键词】高校勤工助学、创新创业教育、优化思路、创新创业导向、学生实践、专业对接、课程设置、校企合作、未来展望、建议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增加了收入来源、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自立能力。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逐渐普及,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也需要不断优化和升级,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在过去的发展中,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主要侧重于为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勤工助学岗位,如宿舍阿姨、食堂服务员等。

这些岗位虽然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一部分生活费用,但却很难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创业做出有效的对接。

如何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视角下优化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成为当前亟需探讨的问题。

通过在勤工助学中引入创新创业元素,可以让学生在勤工助学中获得更多实践机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道路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创新创业教育角度出发,探讨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优化思路,旨在为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改进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建议。

1.2 问题提出在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传统的勤工助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学生只是卖力地进行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缺乏对实际工作内容的理解和积累。

勤工助学仅仅停留在赚取零花钱的层面,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勤工助学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

勤工助学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

勤工助学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摘要:勤工助学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经济活动。

通过勤工助学贯彻教育方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成才与成长都有着重要意义。

勤工助学能缓解高校贫困生的经济负担并减轻心理负担。

勤工助学主体范围不断扩大,高校规范勤工助学工作制度,完善勤工助学工作体系,创新勤工助学育人模式,勤工助学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明显。

关键词:勤工助学;高校;重要性勤工助学是在校大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在学校内外参加,以获得报酬的各种有偿服务或劳动。

勤工助学能培养大学生艰苦朴素的精神,学会自强自立。

通过勤工助学,大学生能深入了解社会,锻炼实践能力,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扩展自身的知识面,培养和发展组织管理、生活理财、人际交往、自我调整、规划创新等多种能力。

引导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创建一个完善的勤工助学工作体系,在高校育人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勤工助学在大学生资助体系中的重要性目前,高校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高校的学费给高校贫困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给贫困生家庭带来了重重考验。

据统计得出,高校贫困生每年都以—定的数量增加,这意味着要承受高校学费所带来的学习、心理、生活等压力的人会越多,这一严峻趋势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国家关心高校贫困生的学习与生活,自2000年以来,要求各个高校务必创建“绿色通道”制度,该制度规定对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录取入校时,在核实个人情况后,要分别实施不同的自助措施,保障每位新生都能顺利入学,并且能够享受到由国家初步建立的包含奖、助、贷、勤、补、减等多元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国家在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上也有了新的突破,规定各大高校每年都要从所收取盼学费中抽取10%的资金,用于发放参加勤工助学学生的报酬以及利用这些资金开展各种相关的资助工作。

二、勤工助学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高校大学生通过勤工助学取得相应报酬,这种资助要比直接给予他们补贴效果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办公室业务·office operations 251办公室业务2014·11文/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学生工作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牟新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祝姝婷李明峻陈荧李童论创业式勤工助学对公安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影响——以南京某警校“邦邦”爱心服务团队为研究蓝本【摘要】本文在分析公安院校贫困生的心理行为模式基础上,结合公安院校勤工助学的现状,重点研究创业式勤工助学对公安院校贫困生产生的积极心理影响。

【关键词】勤工助学;公安院校;贫困生;心理勤工助学是指高校学生在学习之余参加学校提供的各类教学、行政、科研岗位的工作,并取得一定工资的行为,它与“奖、助、补、贷”等助学政策合力形成我国高等院校的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系统。

高校的勤工助学措施能够起到减轻贫困生的经济负担,为大学生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建构了平台。

根据勤工助学的岗位和性质,可大致划分为校内勤工助学和校外勤工助学,常规勤工助学和创业式勤工助学。

本文结合南京某警校学生开展的“邦邦”爱心服务团队的成效来分析研究创业式勤工助学对公安院校的贫困生的心理影响。

一、公安院校勤工助学的现状(一)公安院校的管理特点公安院校也是高等院校的组成部分,但公安院校的定位非常明确,它是为国家培养专业公安人才的基地,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公安队伍的任务。

公安院校的管理模式和普通高校有很大的区别,实行的是警务化管理,各校均根据《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制定警务化管理实施细则。

对学生在礼节、着装、举止、内务方面均有详细、严格的要求。

在公安院校中,实行一日生活制度,学生起床进行早操后方可进餐、上课,一天中有多次集队,晚就寝时须查铺,平时还有内务检查和各项评比,学生不能随意外出,要严格遵循请假销假制度。

这样的警务化管理对培养纪律意识、服从观念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学生的品质养成的决定性因素。

(二)公安院校勤工助学工作的特点因为警务化管理而产生的单一条块结构、命令—服从模式使得公安院校的勤工助学工作发展滞后,具体表现为:形式相对单一、工作时间僵化以及岗位类型较少,缺乏创新意识等。

以调研的南京某警校为例,该校勤工助学岗位绝大部分为校内岗位,分布在图书馆高、教学和行政管理等部门,学生主要从事清洁、整理文件等事务性工作,此类工作性质导致学生很难在勤工助学中获得价值感,往往对工作的态度较为消极,工作岗位的流动性较大。

该校勤工助学工作中的突出矛盾是勤工助学工作的时间僵化,缺少选择性。

这部分贫困生虽有勤工助学的意向,但往往因为课程排满,在教师的工作时间内无法上岗。

因此在公安院校的勤工助学工作,仍是侧重于“救助”,单纯地从经济上解决贫困生的问题,而没有发挥出勤工助学对贫困生的积极心理影响。

二、公安院校贫困生的心理行为模式特征(一)公安院校学生的总体特征公安院校的学生年龄介于17岁至24岁之间,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正是处于自我同一性的认同和亲密与孤独冲突这两个阶段。

同一性的认同阶段一般分布在12岁至18岁,这一阶段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对自我的认同,即“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

”亲密与孤独的冲突存在于18岁至25岁这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与他人建立亲密联系,特别是与他人发生爱的关联。

这一阶段的主题也自我认同密切相关,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

……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

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

”目前就读公安院校的学生已是“90后”的新人,因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比以往的公安院校学生具有更加鲜明的个性特征,在公安院校严密的管理体制下,他们始终在张扬个性与服从命令间寻找平衡点,在心理断乳期,他们的心理冲突与office operations办公室业务·252办公室业务2014·11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显得更加的激烈。

(二)公安院校贫困生的心理行为模式在公安院校中,还存着一个特殊的群体——公安院校中的贫困生,与普通高校的贫困学生一样,公安院校的贫困生也普遍具有自卑、焦虑、孤独、敏感等特征,与此同时,在公安院校的特殊管理体制所带来的强烈心理冲突下,他们往往显现出下列心理行为模式:1.自我认同困难,自尊与自卑同时并存。

对于考入公安院校的贫困生而言,就读公安院校意味着今后有稳定的工作和良好的收入,满足了家人的期待,对其自尊有极大的提升作用。

但另一方面,当他们来到学校后,发现与其他同学在价值观、日常生活习惯、消费习惯等方面有差异之后,往往又陷入自卑的境地。

这样的处境使公安院校的贫困生在自我认同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往往要比别的同学多得多。

2.人际交往问题突出,个人发展受限。

公安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采取的是半封闭模式,学生不得随意外出,从客观上限制其发展新的人际关系。

在校内,学生以区队单位参加学习和各项活动,人际交往范围狭窄。

贫困生因经济原因往往对人际交往中的花费心存顾忌,因此获得各类信息的渠道也单一,获得的各类信息相对较少,失去了很多结识新朋友的机会和锻炼、提升个人能力的机会,他们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也相对较弱。

3.社会支持不足,内心自我封闭。

公安院校的贫困生往往来自艰苦偏远地区,甚至有部分贫困生的原生家庭本身也存在着问题,因其社会支持系统没有当地学生和经济条件好的学生丰富,在遇到困难或人际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自己默默承受,缺乏寻求外在援助的意识和机会。

在公安院校高强度的训练和严格管理模式下,贫困生呈现出内心封闭,遇到危机应对失当的状态。

三、创业式勤工助学对公安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影响(一)创业式勤工助学产生的背景与特点近年来,创业式勤工助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传统的校内勤工助学的新形式。

由大学生主导的创业项目往往紧密结合学校生活,主要围绕大学生这一群体开展,以服务业为主要形式。

创业式的勤工助学方式也逐渐推广到公安院校中,南京某警校的“邦邦”爱心服务团队即是一例。

“邦邦”爱心服务团队成立于2013年,是一个集快递邮寄、快递代领、行李托运、爱心公益等为一体的高校学生团体,其成员优先向吃苦耐劳的贫困生招募。

“邦邦”爱心服务的产生是基于公安院校的两大需求,一是因警校实行本封闭化管理,学生的课余时间与快递领取时间衔接不上;二是部分教学、行政部门有邮寄或领取快递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该团队利用中午和下午的时间代领授权学生的快递,晚上在集队后到各宿舍楼分发。

项目运行后,受到学生和教师的青睐,后又逐渐发展出快递代寄业务,其人员上岗制度、风险防范要求也逐渐完善。

“邦邦”爱心服务团队运行至今,已在校内享有一定知名度,能够做到自负盈亏,除支付工作人员报酬外、更新通讯及运输设备外,还响应学校的爱心捐款活动,向云南山区小学捐款。

(二)创业式勤工助学对公安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影响毫无疑问,创业式勤工助学对公安院校的贫困生有着积极的心理影响,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显著的效果:1.个人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在进行创业式勤工助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新情况新变化不断做出及时反映,同时在工作过程中也面临和团队人员沟通合作的情况,这些情境无疑为贫困生提供了锻炼个人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的机会,是传统的勤工助学岗位所不能提供的。

此外,传统的勤工助学模式是在教师的监督下,以任务分配的方式进行,即使出现错误也会由教师及时发现,而创业式的勤工助学是体验式的工作,学生往往需要为其犯的错误付出代价,使得贫困生有一个自主学习,主动成长的机会,提高了贫困生的耐挫能力和应对水平。

2.认知方式得到转变:公安院校的贫困生普遍存在对自我评价较低,对自己认识不全面的情况,在参与创业式勤工助学的过程中,既能够提升个人能力,更为其认识自我提供了宝贵的平台。

在与不同的人进行交往使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被动的服从到能够自主做出选择,自我价值感大大增强。

3.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改进人际关系:在公安院校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贫困生的人际交往面较为狭窄,加之社会支持系统薄弱,在遇到危机时能够运用的资源十分有限。

但通过创业式勤工助学,增加了贫困生和他人的交往机会,特别是扩大了贫困生的人际交往范围和层次,对完善其社会支持系统有很大的助力。

据南京某警校参与“邦邦”爱心团队的贫困生表示,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的是经济方面的收益,更重要的是感觉自己更加有归属感,获得了在日常生活中所没有的认同感。

四、结语创业式勤工助学作为高校勤工助学的一种新形式,发展迅速,获得大部分贫困生的认可,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安院校开展创业式勤工助学仍要注意一些问题,不能违反公安院校的规章制度,需要遵循保密原则等,还是需要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老师给予关注和指导,方能更好地发挥其对公安院校贫困生的积极心理影响。

参考文献:[1]季良靖,张华.勤工助学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2:68-71.[2]张华,季良靖.浅析大学生勤工助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107-109.[3]陈玉华.勤工助学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刍议[J ].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06:242-243.[4]夏拥军.高校勤工助学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况调查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08,24:134-135.[5]王斌,陈志强.大学生勤工助学心理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 ].学理论,2009,15:228-229.论创业式勤工助学对公安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影响--以南京某警校“邦邦”爱心服务团队为研究蓝本作者:牟新, 祝姝婷, 李明峻, 陈荧, 李童作者单位:牟新(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学生工作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祝姝婷,李明峻,陈荧,李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刊名:办公室业务英文刊名:Office Operations年,卷(期):2014(21)引用本文格式:牟新.祝姝婷.李明峻.陈荧.李童论创业式勤工助学对公安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影响--以南京某警校“邦邦”爱心服务团队为研究蓝本[期刊论文]-办公室业务 2014(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