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口实验 单片机
单片机实验 P3.3口输入,P1口输出
实验一P3.3口输入,P1口输出一、实验目的1、掌握P3口、P1口简单使用2、学习Keil,Proteus软件使用二、实验说明本次实验用外中断1的中断方式控制P1口8位LED亮灭状态,即第一次按下S键时,8位LED点亮,再次按下S时,8位LED熄灭,如此循环。
三、实验线路图四、实验步骤1、先建立文件夹“ex1”,然后建立“ex1”工程项目,最后建立源程序文件“ex1.c”,输入如下源程序;/*******************************************实验1:P3.3输入,P1口输出******************************************///用外中断1的中断方式进行数据采集#include<reg51.h>sbit S=P3^3;/*******************************************函数功能:主函数******************************************/void main(void){EA=1;EX1=1;IT1=1;P1=0xff;while(1); //无限循环,防止程序跑飞}/**************************************************************函数功能:外中断T1的中断服务程序**************************************************************/void int1(void) interrupt 2 using 0{P1=~P1;}2、用Proteus软件仿真经过Keil软件编译通过后,可利用Proteus软件仿真。
在Proteus ISIS编辑环境中绘制仿真电路图。
打开配套实验1仿真原理图文件“ex1.DSN”,将编译好的“ex1.hex”文件载入AT89C51。
P1口输入输出实验
.实验一P1口输入输出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习51单片机外面引脚线路连结;2)考证常用的51指令;3)学习简单的编程方法;4)掌握单片机全系统调试的过程及方法;5)学习P1口的相关功能作用以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说明P1口因为有内部上拉电阻,没有高阻抗输入状态,称为准双向口。
作为输出口时,不需要在片外接上拉电阻,P1口“读引脚”输入时,一定先向锁存器写1;三.实验内容P1口做输出口,接八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使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
、作输进口接两个拨动开关,、作输出口,接两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读取开关状态,将此状态,在发光二极管上显示出来四.实验原理以实验机上74LS273做输出口,接八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使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
循环时间由准时器控制。
五.实验流程六.实验源程序ORG0000H;程序进口AJMP RIGHT ;跳向标号RIGHT处ORG0030H;程序RIGHT:MOVR0,#08H;置移位次数.MOV A,#0FFH ;置全1CLRC;将Cy清零RIGHT1:RRC A;因为进位Cy=0,因此带进位的循环右移会出现灯的亮灭MOV P1,A;输出至P1口,控制LEDCALL DELAY;调用延时子程序DJNZ R0,RIGHT1 ;R0-1,不为0则转移到标号 RIGHT1处AJMP RIGHT ;绝对转移至RIGHT处;*****************************************************************************;/*延时子程序*/;*****************************************************************************;使用不断的跳转来实现延时,DELAY:MOV R5,#10DELAY1:MOV R6,#50DELAY2:MOV R7,#250DJNZ R7,$DJNZ R6,DELAY2;R6-1,不为0则转移至DELAY2,履行2*200*10us DJNZR5,DELAY1 ;R5-1,不为0则转移至DELAY1,履行2*10usRET;退出子程序履行END七.硬件设计(1)P1口某一I/O口线反转输出电路P1口输出电路八.实验连结图.九.原理:十.仿真器的置步:仿真模式置:8752模式。
单片机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报告班级:09050541学号:0905054116姓名:王昆鹏实验1 P1口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P1口的使用方法。
2.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二、实验设备:CPU挂箱、8051CPU模块三、实验内容:1.P1口做输出口,接八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使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
四、实验原理:P1口为准双向口,P1口的每一位都能独立地定义为输入位或输出位。
作为输入位时,必须向锁存器相应位写入“1”,该位才能作为输入。
软件延时,如果用c编程时,通过使用keil的软件模拟,调试观察子函数(delay)延时时间。
(具体延时可以自行设定)使用汇编语言的软件延时,可以计算其指令的周期数,大概估算其软件延时。
五、实验原理图:P1口输出、输入实验六、实验步骤:执行程序:P1.0~P1.7接发光二极管L1~L8。
七、程序框图:循环点亮发光二极管(具体延时可以自行设定)八、程序代码NAME T1_1ORG 0000HLJMP STARTORG 0030HSTART: MOV A,#0FEH //将1111 1110赋给A LOOP: RL A //A循环左移MOV P1,A //把A赋给端口P1LCALL DELAY //延时0.16sJMP LOOP //循环;延时函数DELAY: MOV R1,#200DEL1: MOV R2,#200DEL2: DJNZ R2,DEL2DJNZ R1,DEL1RETEND实验2 中断口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外部中断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
2.学习中断处理程序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设备:CPU挂箱、8051CPU模块三、实验内容:通过设定两个中断使能和触发方式,并编写相应的中断服务子函数,改变led灯的变化情况。
当按下KEYBOARD的按键时8个led都灭,当把k1向上拉再复位后,4个led亮,4个灭。
四、实验原理:参考《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三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单片机实验之二极管循环点亮
实验一P1口亮灯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P1口的使用方法;(2)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
二、实验内容P1口做输出口,接八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使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
三、实验预备知识(1)P1口为准双向口,可定义为输入,也可定义为输出。
(2)本实验中延时子程序采用指令循环来实现,机器周期(12/6MHZ)*指令所需机器周期数*循环次数,在系统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此方法。
四、程序框图五、实验步骤1、实验连线P1.0~P1.7用插针连至L1~L82、PC环境在与PC联机状态下,打开桌面图标“MCS-51集成开发环境”,下载PH51\he01.asm,编译、连接、装载,用连续方式运行程序。
3、观察运行结果在连续运行方式下,观察发光二极管闪亮移位情况。
4、终止运行按“暂停图标”或实验箱上的“暂停按钮”,使系统无条件退出该程序的运行返回监控状态。
六、思考修改延时常数,使发光二极管闪亮时间改变。
修改程序,使发光二极管闪亮移位方向改变。
七、实验电路八、实验程序ORG 0790H;----------------------------------------------------------SE18: MOV P1,#0FFH ;送P1口LO34: MOV A,#0FEH ;L1发光二极管点亮LO33: MOV P1,ALCALL SE19 ;延时RL A ;左移位SJMP LO33 ;循环;----------------------------------------------------------SE19: MOV R6,#0A0HLO36: MOV R7,#0FFHLO35: DJNZ R7,LO35DJNZ R6,LO36 ;延时RET;----------------------------------------------------------END教你如何用W ORD文档(2012-06-27 192246)转载▼标签:杂谈1. 问:W ORD 里边怎样设置每页不同的页眉?如何使不同的章节显示的页眉不同?答:分节,每节可以设置不同的页眉。
单片机实验一实验报告
题目实验1 P1口实验一一、实验目的:1.学习P1口的使用方法。
2.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二、实验设备:CPU挂箱、8031CPU模块三、实验内容:1.P1口做输出口,接八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使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
2.P1口做输入口,接八个按纽开关,以实验箱上74LS273做输出口,编写程序读取开关状态,在发光二极管上显示出来。
四、实验步骤:1、打开CPU挂箱,正确安装8031CPU模块,指导显示屏上显示“199502”字样2、执行程序1(T1_1.ASM)时:P1.0~P1.7口接发光二极管L1~L8。
执行程序2(T1_1.ASM)时:P1.0~P1.7口接平推开关K1~K8;74LS273的O0~O7接发光二极管L1~L8;74LS273的片选端CS273接CS0。
3、打开软件,选择相应的COM口和波特率,电脑与CPU挂箱正确连接上后,软件窗口的下端会显示已连接上,相应的CPU挂箱显示屏上会显示“C ”字样。
4、在软件上选择新建,新建文件类型为ASM51,新建好后,编写程序。
5、程序编写好后,选择保存,然后进行编译,调试,运行程序。
6、观察CPU挂箱上硬件的运行是否与设计的一样,否则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试。
五、注意事项1、P1口为准双向口,P1口的每一位都能独立地定义为输入位或输出位。
作为输入位时,必须向锁存器相应位写入“1”,该位才能作为输入。
8031中所有口锁存器在复位时均置为“1”,如果后来在口锁存器写过“0”,在需要时应写入一个“1”,使它成为一个输入。
2、延时程序的实现,采用指令循环来实现,本实验系统晶振为 6.144MHZ,则一个机器周期为12÷6.144us即1÷0.512us。
现要写一个延时0.1s的程序,可大致写出如下: MOV R7,#X (1)X为外循环的次数,放在R7DEL1:MOV R6,#200 (2)200为内循环的次数,放在R6DEL2:DJNZ R6,DEL2 (3)执行内循环DJNZ R7,DEL1 (4)判断R7是否为0,是否结束循环上面MOV、DJNZ指令均需两个机器周期,所以每执行一条指令需要1÷0.256us,现求出X 值:1÷0.256+X(1÷0.256+200×1÷0.256+1÷0.256)=0.1×10⁶指令(1)指令(2)指令(3)指令(4)所需时间所需时间所需时间所需时间所以X=(0.1×10⁶-1÷0.256)/(1÷0.256+200×1÷0.256+1÷0.256)=127D=7FH 经计算得X=127。
51单片机实验-实验二 P1口输入、输出实验
实验二 P1口输入、输出实验一、实验目的学习Pl口的使用方法。
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进一步熟悉星研Star16L仿真器系统的操作,和EL-Ⅱ型通用接口板实验电路结构,学习使用PROTEUS仿真软件实现单片机的虚拟仿真。
掌握虚拟仿真与实际系统仿真的有机衔接。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PC机、星研Star16L仿真器系统+仿真头PODPH51(DIP)、EL-Ⅱ型通用接口板实验电路,PROTEUS仿真软件。
三、实验内容1)P1口做输出口,经过74LS04反相器接八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使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
2)(选作)P1口既做输入又做输出,在P1.0~P1.3口接四个平推开关,通过开关的不同位置向P1.0~P1.3输入不同的状态,然后利用输入指令读取所设开关状态,为验证输入结果的正确与否,将它们输出到P1.4~P1.7,经过74LS04反相器驱动发光二极管。
四、实验结果1)循环点亮八只发光二极管。
取P1.0口接出第一个二极管,以此类推,第八个接P1.7口。
Proteus 仿真图①循环左移,即从第一个二极管开始点亮到第八个二极管实验程序:ORG 0000HSTART:MOV R2,#8MOV A,#01H ;先让第一个发光二极管点亮LOOP: MOV P1,A ;从P1口输出到发光二极管LCALL DELAYRL A ;循环左移(从第一个发光二极管开始一直往下一个二极管)DJNZ R2,LOOP ;判断移动是否超过8位,未超过则继续循环LJMP START ;循环发光DELAY:MOV R5,#5 ;延时0.5秒子程序DEL1: MOV R6,#200DEL2: MOV R7,#126DEL3: DJNZ R7,DEL3DJNZ R6,DEL2DJNZ R5,DEL1RETEND仿真结果:发光二极管从D1开始发光,依次往下到D8,然后循环这一过程。
实验结果:发光二极管从第一个开始发光,依次往左到第八个,然后循环这一过程。
单片机实验实验指导书
目录实验一P1口输入、输出实验 (1)实验二P3口输出控制继电器实验 (4)实验三简单I/O实验(交通灯控制) (6)实验四外部中断实验(急救车与交通灯实验) (8)实验五定时器实验 (11)实验六8155输入输出实验 (13)实验七矩阵键盘实验 (15)实验八8279显示实验 (17)实验九串并转换实验 (20)实验十A/D转换实验 (22)实验十一步进电机控制实验 (24)实验十二D/A转换实验 (27)实验十三传送带控制系统综合实验 (29)实验十四机械手控制实验 (32)实验一 P1口输入、输出实验一.实验要求1.P1口做输出口,接八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使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
延时时间500ms。
2.P1口做输入口,接八个开关,以74LS273作输出口,编写程序读取开关状态,将状态写入P0口,在发光二极管上显示出来。
二.实验目的1.学习P1口的使用方法。
2.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三.实验电路及连接实验1-1电路图如下:图1.1实验1-2中:P1.0-P1.7接八个按钮K1-K8,P0.0-P0.7接八个发光二极管L1-L8。
四.实验说明1.P1口是准双向口,它作为输出口时与一般的双向口使用方法相同,由准双向口结构可知当P1口作为输入口时,必须先对它置高电平使内部MOS管截止,因为内部上拉电阻阻值是20K~40K,故不会对外部输入产生影响,若不先对它置高,且原来是低电平,则MOS管导通,读入的数据是不正确的。
2.延时子程序的延时计算问题对延时子程序DELAY: MOV R0,#00HDELAY1: MOV R1,#0B3HDJNZ R1,$DJNZ R0,DELAY1查指令表可知MOV,DJNZ指令均需要两个机器周期,而一个机器周期时间长度为12/12MHZ(假设晶振频率是12MHZ),所以该段程序执行时间为:((0B3+1)*256+1)*2*12/12000000=100ms五.实验程序流程图实验要求1的程序框图:实验要求2的程序框图:图1.2 图1.3六、调试方法第一步:打开位于d:\单片机实验\实验一\1_1.uv2,进行实验1_1打开位于d:\单片机实验\实验一\1_2.uv2,进行实验1_2第二步:在资源管理器中如打开.src文件,在程序窗口中输入已编好的程序,保存。
单片机实验
实验一 I/O口实验1.P1口输出实验一、实验目的学习51单片机的32 根I/O口的基本输出功能,以P1口为例,P0,P2,P3口均同理。
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应用。
二、实验条件TMD-2 模块化单片机实验仪主机一台,串口线一条,PC机一台。
三、实验原理如图3.1所示,MAX708为看门狗电路。
CYAL2为6MHz晶振。
SW8为下载开关。
将DZ2 组的8个短路帽全部短接上,使P1口接74LS244的输入端,74LS244的输出端接发光二极管LD0-LD7。
图3.1 P1口输出实验原理图四、实验内容与要求1.使8个LED发光二极管循环闪亮,时间间隔为1秒。
2.使8个LED 发光二极管同时亮、灭,时间间隔为1秒。
五、实验步骤1.将短路帽组DZ2的8个短路帽短接,其余短路帽不短接。
2.给TMD-2加电,运行程序。
注意:TMD-2的所有实验都必须短接DZ4,用来连接PC机与单片机的RXD,下载程序用。
另外,涉及到短路帽短接的实验,除实验步骤中要求短接的短路帽,没提到的均不接。
六、参考程序1. 8个发光二极管循环闪亮,间隔时间为1秒。
ORG 0000HLJMP MAINORG 0100HMAIN: MOV SP,#60HMOV A,#01H ;先让第一个发光二极管亮LOOP: MOV P1,A ;从P1 口输出到发光二极管LCALL DELAY ;延时1秒RL A ;左移一位,下一个发光二极管亮SJMP LOOP ;循环DELAY: M OV R0,#10 ;延时1秒子程序,使用参数R0、R7、R6 DELY0: MOV R7,#100 ;延时0.1 秒DELY1: MOV R6,#250 ;延时1mSDJNZ R6,$DJNZ R7,DEL Y1DJNZ R0,DEL Y0RETEND2. 8个发光二极管同时亮、灭,间隔时间为1秒。
ORG 0000HLJMP MAINORG 0100HMAIN: MOV SP,#60HMOV A,#0FFH ;先让发光二极管全亮LOOP: MOV P1,A ;从P1 口输出到发光二极管LCALL DELAY ;延时1秒CPL A ;取反SJMP LOOP ;循环DELAY: M OV R0,#10 ;延时1秒子程序,使用参数R0、R7、R6 DELY0: MOV R7,#100 ;延时0.1 秒DELY1: MOV R6,#250 ;延时1mSDJNZ R6,$DJNZ R7,DEL Y1DJNZ R0,DEL Y0RETEND2.P2口输入实验一、实验目的学习51单片机的32根I/O口的基本输入功能,以P2口为例,P0,P1,P3口均同理。
单片机实验P3.3输入、P1口输出和步进电机控制实验
单⽚机实验P3.3输⼊、P1⼝输出和步进电机控制实验南昌航空⼤学实验报告⼆0⼀⼀年⼗⽉⼀⼗七⽇课程名称:单⽚微型机实验名称:P3.3输⼊、P1⼝输出和步进电机控制实验班级: 080611 学⽣姓名:学号: 08061108 指导教师评定:签名:⼀、实验⽬的1、掌握P3⼝、P1⼝简单使⽤;2、学习延时程序的编写和使⽤;3、了解步进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4、掌握步进电机转动编程⽅法。
⼆、实验内容及要求1、P3.3输⼊、P1⼝输出实验1)P3.3⼝做输⼊⼝,外接⼀脉冲,每输⼊⼀个脉冲,P1⼝按⼗六进制加⼀。
P1⼝做输出⼝,编写程序,使P1⼝接的8个发光⼆极管L1—L8按16进制加⼀⽅式点亮发光⼆极管。
2)P1⼝是准双向⼝,它作为输出⼝时与⼀般的双向⼝使⽤⽅法相同,由准双向⼝结构可知:当P1⼝作为输⼊⼝时,必须先对它置⾼电平,使内部MOS管截⽌,因内部上拉电阻是20KΩ—40KΩ,故不会对外部输⼊产⽣影响。
若不先对它置⾼,且原来是低电平,则MOS管导通,读⼊的数据是不正确的。
3)延时⼦程序的延时计算问题。
对于延时程序:DELAY :MOV R6, #00HDELAY1:MOV R7, #80HDJNZ R7, $DJNZ R6, DELAY1查指令表可知MOV、DJNZ指令均需⽤两个机器周期,⽽⼀个机器周期时间长度为12/ 6.0MHZ,所以该段指令执⾏时间为:((80+1)×256+1)×2×(12÷6000000)=132.1ms。
图1 P3.3输⼊、P1图2 实验电路原理图2、步进电机控制实验1)从键盘上输⼊正、反转命令,转速参数和转动步数显⽰在显⽰器上,CPU再读取显⽰器上显⽰的正、反转命令,转速级数(16级)和转动步数后执⾏。
转动步数减为零时停⽌转动。
2)步进电机驱动原理是通过对它每相线圈中的电流和顺序切换来使电机作步进式旋转。
驱动电路由脉冲信号来控制,所以调节脉冲信号的频率便可改变步进电机的转速,微电脑控制步进电机最适合。
P1、P3口输入输出实验
实验二 P1、P3口输入输出实验一、实验目的进一步熟悉keil仿真软件、proteus仿真软件的使用。
了解并熟悉单片机I/O口和LED灯的电路结构,学会构建简单的流水灯电路。
掌握C51中单片机I/O口的编程方法和使用I/O口进行输入输出的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MCS-51系列单片机有四组8位并行I/O口,记作P0、P1、P2和P3。
每组I/O口内部都有8位数据输入缓冲器、8位数据输出锁存器及数据输出驱动等电路。
四组并行I/O端口即可以按字节操作,又可以按位操作。
当系统没有扩展外部器件时,I/O端口用作双向输入输出口;当系统作外部扩展时,使用P0、P2口作系统地址和数据总线、P3口有第二功能,与MCS-51的内部功能器件配合使用。
P1口的位结构如图1所示。
P1口用作双向输入输出端口。
这时图中多路开关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输出与锁存器的反向输出端相连,同时上面的场效应管由于与门输出为低电平而截止。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硬件:微机、单片机仿真器、单片机实验板、连线若干软件:KEIL C51单片机仿真调试软件,Proteus系列仿真调试软件四、实验内容及结果分析用Proteus仿真软件设计流水灯电路,分别实现下列功能:P3口作为输入口读取开关状态,P1口作为输出口,连续运行程序,发光二极管显示开关状态。
如果是下载式实验仪,在程序装载前,必须使P3口的拨动开关处于高电平状态。
并且不能单步调试,只能连续执行。
完整的电路图如图所示。
2)利用keil软件编写相应的程序:a、运行keil 2软件,启动后,点击Project菜单新建项目,如图6所示。
b 、新建项目后,选择仿真单片机的型号,如图7所示:c、单击File菜单的“New”新建程序文件,再右击“Source Group1”添加文件,如图 8、图9所示:d、在软件的程序编写界面编写相应的程序。
点击按钮运行程序,确认无误后,点击,图5 完整电路图图6 新建项目界面图7 单片机型号选择图8 新建程序文件图9 添加文件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Output 选项卡,勾选选项,之后点击按钮,最后再点击按钮,生成hex 文件。
P1口实验
实验一 P1口实验(一)一、实验目的1.学习P1口的使用方法。
2.学习延时子序的编写和使用。
二、实验原理P1口为准双向口,P1的每一位都能独立地定义为输出线或输入线,作为输入的口线,必须向锁存器相应位写入“1”,该位才能作为输入。
8031中所有口锁存器在复位时均置为“1”,如果后来在口锁存器写入过“0”,在需要时应写入一个“1”使它再成为一个输入。
可以用第二个实验做一下试验。
先按要求做好程序并调试成功后,可将P1口锁存器中置“0”,此时将P1作输入口,会有什么结果。
延时程序的实现,现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是用定时器中断来实现,一是用指令循环来实现。
在系统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后一种方法。
本实验系统晶振为6.144MHZ,则一个机器周期为 12÷6.144u s即 1÷0.512 u s 。
现要写一个延时0.1s的程序,可大致写出如下:MOV R7,#200 (1)DE1:MOV R6,#X (2)DE2:DJNZ R6, DE2 (3)DJNZ R7, DE1 (4)上面M0V、DJNZ指令均需两个机器周期,所以每执行一条指令需1÷0.256u s现求出X值:(X×1÷0.256+1÷0.256+1÷0.256) × 200+1÷O.256=0.1×10 6指令(3) (2) (4) (1)所需时间需时间需时间需时间得出X=126。
代入上式可知实际延时约0.100004s,很精确了。
三、实验仪器TSC-51/98 单片机实验开发系统一套数字万用表一快连接导线若干四、实验内容及步骤注意:在联线时,要把实验箱的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开关关上才能进行连接。
1、实验内容程序1:P1口做输出口,接八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使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
程序2:P1口做输入口,接八个钮子开关,以实验台上74LS 273做输出口,编写程序读取开关状态,将此状态,在发光二极管上显示出来。
单片机实验指导书
目录实验一P1口输入、输出实验 (2)实验二继电器控制实验 (8)实验三音频控制实验 (11)实验四程序调试 (14)实验五5LED静态串行显示实验 (16)实验六6LED动态扫描显示实验 (21)实验七查询式键盘实验 (28)实验八阵列式键盘实验 (36)实验九计数器实验 (47)实验十定时器实验 (49)实验十一外部中断实验 (54)实验一P1口输入、输出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P1口的使用方法2、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二、实验说明P1口是准双向口,它作为输出口时与一般的双向口使用方法相同。
由准双向口结构可知当P1口用作输入口时,必须先对口的锁存器写“1”,若不先对它写“1”,读入的数据是不正确的。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一):用P1口做输出口,接八位逻辑电平显示,程序功能使发光二极管从右到左轮流循环点亮。
1、使用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1模块。
关闭该模块电源,用扁平数据线连接单片机P1口与八位逻辑电平显示模块。
2、用串行数据通信线连接计算机与仿真器,把仿真器插到模块的锁紧插座中,请注意仿真器的方向:缺口朝上。
3、打开Keil uVision2仿真软件,首先建立本实验的项目文件,接着添加P1_A.ASM源程序,进行编译,直到编译无误。
4、进行软件设置,选择硬件仿真,选择串行口,设置波特率为38400。
5、打开模块电源和总电源,点击开始调试按钮,点击RUN按钮运行程序,观察发光二极管显示情况。
发光二极管单只从右到左轮流循环点亮。
实验(二):用P1.0、P1.1作输入接两个拨断开关,P1.2、P1.3作输出接两个发光二极管。
程序读取开关状态,并在发光二极管上显示出来。
1、用导线分别连接P1.0、P1.1到两个拨断开关,P1.2、P1.3到两个发光二极管。
2、添加 P1_B.ASM源程序,编译无误后,运行程序,拨动拨断开关,观察发光二极管的亮灭情况。
向上拨为熄灭,向下拨为点亮。
四、流程图及源程序1.流程图2.源程序:(一)实验一ORG 0000HLJMP STARTORG 0030HSTART: MOV A, #0FEHMOV R2,#8OUTPUT: MOV P1,ARL AACALL DELAYDJNZ R2,OUTPUTLJMP STARTDELAY: MOV R6,#0MOV R7,#0DELAYLOOP:;延时程序DJNZ R6,DELAYLOOPDJNZ R7,DELAYLOOPRETEND(二)实验二KEYLEFT BIT P1.0 ;定义KEYRIGHT BIT P1.1LEDLEFT BIT P1.2LEDRIGHT BIT P1.3ORG 0000HLJMP STARTORG 0030HSTART: SETB KEYLEFT ;欲读先置一SETB KEYRIGHTLOOP: MOV C,KEYLEFTMOV LEDLEFT,CMOV C,KEYRIGHTMOV LEDRIGHT,CLJMP LOOPEND五、思考题(1)对于本实验延时子程序Delay: MOV R6,0MOV R7, 0DelayLoop:DJNZ R6,DelayLoopDJNZ R7,DelayLoopRET如使用12MHz晶振,粗略计算此程序的执行时间为多少?六、电路图实验二继电器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I/O端口的使用方法2、掌握继电器的控制的基本方法3、了解用弱电控制强电的方法二、实验说明现代自动控制设备中,都存在一个电子电路的互相连接问题,一方面要使电子电路的控制信号能控制电气电路的执行元件(电动机,电磁铁,电灯等),另一方面又要为电子线路和电气电路提供良好的电气隔离,以保护电子电路和人身的安全。
单片机KEIL软件的使用及P1口控制实验
KEIL软件的使用及P1口控制一实验目的1、学习KEIL软件的使用方法及单片机实验平台2、学习P1口的控制方法3、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单片机延时计算方法二实验原理1、KEIL软件是德国Keil公司开发的基于Windows平台的单片机集成开发环境软件。
KEIL 软件包括编译器、连接器、库管理器和仿真调试器,通过集成开发环境(μVision)将这些部分组合在一起。
2、P1口是一个八位的准双向I/O口,其中一位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输出驱动电路有一只场效应管和一个上拉电阻组成。
每一根口线都可以分别定义成输入或输出线。
做输出线时,写入“1”,则Q’为“0”,T1截止,P1.X输出高电平,写入“0”,则Q’为“1”,T1导通,P1.X输出低电平。
做输入线时,必须先向该口线写“1”,使T1截止。
3、程序延时分析方法:延时=指令个数X机器周期机器周期=12÷nMHZ n为单片机时钟频率三实验要求与步骤实验(一):用P1口做输出口,接八位逻辑电平显示,程序功能使发光二极管从右到左轮流循环点亮。
1、使用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1模块。
关闭该模块电源,用扁平数据线连接单片机P1口与八位逻辑电平显示模块。
(并口线与右侧的8个插孔是串联等效的。
)2、用串行数据通信线连接计算机与仿真器,把仿真器插到模块的锁紧插座中,请注意仿真器的方向:缺口朝上。
3、打开Keil uVision2仿真软件,首先建立本实验的项目文件,接着添加P1_A.ASM 源程序,进行编译,直到编译无误。
4、进行软件设置,选择硬件仿真,选择串行口,设置波特率为38400。
5、(先接通仿真器电源再开启试验箱电源)打开模块电源和总电源,点击开始调试按钮,点击RUN按钮运行程序,观察发光二极管显示情况。
发光二极管单只从右到左轮流循环点亮。
注:软件具体操作见附录实验(二):用P1.0、P1.1作输入接两个置位开关,P1.2、P1.3作输出接两个发光二极管。
程序读取开关状态,并在发光二极管上显示出来。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8051单片机P1口应用实验)
8051单片机P1口应用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
学习8051单片机P1口作为双向I/O口的使用方法, 采用循环指令编写延时子程序。了解用弱电控制强电的 基本原理,采用单片机P1口实现继电器开关控制。 ① 采用8051单片机的P1口做输出口,接4只发光 二极管,编写程序,使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 ② 采用P1.0,P1.1作输入口接两个拨动开关, P1.2,P1.3作输出口,接两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 读取开关状态,并将此状态在发光二极管上显示出来。 ③ 采用P1口输出电平控制继电器的吸合和断开,从 而实现对外部装置的开关量控制。 ④ 采用P1口控制音频电路发声。
低4位为T0的控制字,高4位为T1的控制字
GATE为门控位 它对定时/计数器的启动起辅助控制作 用。 C/T为方式选择位 C/T = 0为定时器方式 C/T =1为计数器方式 M1、M0二位的状态确定定时/计数器的 工作方式
定时/计数器控制寄存器TCON的地址为 88H,格式如下:
D7 TF1 D6 TR1 D5 TF0 D4 TR0 D3 IE1 D2 IT1 D1 IE0 D0 IT0
程序参考流程 框图如右图:
采用P1口作输入和输出
由P1口的准双向口结构可知,当作为 输入口时,必须先对它置“1”。若不先对 它置“1”,读入的数据是不正确的。实验 所需要LED电平显示电路和逻辑电平开关 电路如图所示。
程序参考 流程框图如 右:
在实验系统 上如表所示连线。 执行上述程序, 发光二极管LED 将随拨动开关的 位置而点亮或熄 灭.
8051单片机有四个并行I/O口,称为 P0、P1、P2、P3,每个口都有8根引脚, 它们都是双向通道,每一条I/O引脚都能 独立地用作输入或输出,作输出时数据可 以锁存,作输入时数据可以缓冲。
单片机实验报告
单⽚机实验报告单⽚机原理及接⼝技术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实验⼀P1⼝输⼊输出实验与P1、P3⼝输⼊输出实验⼀、实验⽬的及任务学习P1、P3⼝的使⽤⽅法,熟练HICE单⽚机试验系统的操作步骤。
⼆、实验总体设计本实验分为两部分:P1⼝和P1、P3⼝输⼊输出实验。
1、P1⼝是⼀个准双向⼝,外接⼋个发光⼆极管,连续运⾏程序,发光⼆极管循环点亮2、P3⼝作为输⼊读取开关状态,P1⼝作为输出⼝,连续运⾏程序,发光⼆级管显⽰开关状态。
3、设计思路如下:(1)、开始——>P1⼝初始化——>点亮⼀位发光⼆极管——>右移⼀位——>循环;(2)、开始——>初始化——>P3⼝开关状态送到P1⼝——>驱动发光⼆极管——>延时三、试验程序框图及实验电路(实验电路及连线详见附录)四、软件设计⼀、P1⼝输⼊输出程序代码:#inc lud e#def ine uc har un sig ned ch ar#def ine ui nt uns ign ed intucha r r rc(uch ar a,n);ucha r r rc(uch ar a,n) //循环右移⼦程序{ucha r b,c;b=a<<(8-n);c=a>>n;a=c|b;retu rn(a);}void ma in(){ucha r i,te mp;uint j;P1=0xff;loop:temp=0x7f;for(i=0;i<8;i++){P1=r rc(tem p,i);for(j=0;j<30000;j++);//延时}}⼆、和P1、P3⼝输⼊输出实验。
#i ncl ude#def ine uc har un sig ned ch ar#def ine ui nt uns ign ed intvoid ma in(){uint j;loop:P1=0XFF;P1=P3;//读取P3⼝状态送P1⼝for(j=0;j<5000;j++);//延时goto lo op;}五、硬件设计1、仿真模式设置:8752模式,仿真存储器模式选择:内程序存储器外数据存储器;2、仿真器P3.6/P3.7短路块设置在WR/RD状态(见仿真器说明书跳线设置)。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验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 验
单片机可靠的复位是保证单片机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设计复位电路时,通常要使RST引脚保持10ms以 上的高电平。当RST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之后,单片机就从 0000H地址开始执行程序。本电路是上电自动复位。
将8个LED接在单片机P1端口的P1.0-P1.7引脚上,注意 LED有长短两个引脚,分别表示正负极,其中较短的负极接 单片机,较长的为正极,通过限流电阻R与Vcc相连。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 验
单片机端口是集数据输入缓冲、数据输出驱动及 锁存等多项功能一体I/O的电路,特别是把握它准 双向、多功能的特点。单片机4个并行端口是P0、 P1、P2、P3。本实验只讨论P1端口。
1、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P1口作为输入输出方式使用 时,CPU对P1口操作方式。
•1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 2、验实验要求(1)、2)为必做,3)为选做)
•11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验
图3 P1端口的一位结构
•12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验
5、程序设计
P1口输出控制程序的设计主要包括控制输出程序设计与延时程序设计。 (1)输出控制:当P1.5端口输出低电平,即P1.5=0,这时LED亮,反 之,LED灭,可以使用P1.5=0指令使P1.5端口输出低电平,同样利用指 令使P1.5端口输出高电平。
灭;
状态3:8个LED发光二极管
全灭后,从左右两边开始同时点亮LED发光二极管,全亮
后,8个LED发光二极管再明暗一起闪烁2次 ?
•3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实 验
3、实验设备与仪器 单片机应用与仿真开发实验台,PC机,
E6000/L仿真器+POD-51仿真头、 Wave软硬件仿真软件。
实验二_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及中断实验
单片机P1口输入输出及外部中断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P1口的使用方法。
2、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3、熟练在汇编软件环境下编写、修改、调试、和运行硬件程序4、熟悉汇编语言二、实验说明1、P1口做输出口,接八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使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
2、P1.0,P1.1作输入口接两个拨动开关,P1.2,P1.3作输出口,接两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读取开关状态,将此状态,在发光二极管上显示出来。
编程时应注意P1.0,P1.1作为输入口时应先置1,才能正确读入值。
3、用单次脉冲申请中断,在中断处理程序中使P1.0的输出状态发生反转,并通过发光二极管观察P1.0的电平。
三、实验仪器计算机伟福软件(lab2000P )四、实验内容1、P1口是准双向口。
它作为输出口时与一般的双向口使用方法相同。
由准双向口结构可知当P1口用为输入口时,必须先对它置“1”。
若不先对它置“1”,读入的数据是不正确的。
2、8051延时子程序的延时计算问题,计算和估算延时子程序的时间。
3、保护进入中断时的状态,并在退出中断之前恢复进入时的状态。
4、必须在中断程序中设定是否允许中断重入,即设置EXO位。
1> 关于延时子程序的时间计算,查指令表可知MOV和DJNZ指令均需用两个机器周期,在6MHz晶振时,一个机器周期时间长度为12/6MHZ,所以上面延时子程序该的执行时间为:(256×255+2)×2×12÷6 ≈261ms2>采用P1口作输出P1口是准双向口,它作为输出口使用时具有锁存功能。
实验所需要LED电平显示电路如图所示。
3>采用P1口作输入和输出由P1口的准双向口结构可知,当作为输入口时,必须先对它置“1”。
若不先对它置“1”,读入的数据是不正确的。
实验所需要LED电平显示电路和逻辑电平开关电路如图所示。
思考题1、改变延时时间,变快或者变慢,观察效果;2、第2个实验在每个端口增加软件延时,延时时间变快或者变慢,观察拨动开关响应效果;3、改变流水灯的运行方向;4、改变流水灯的运行模式,双灯对跑,双灯一起跑。
51单片机p1口转弯灯实验
51单片机p1口转弯灯实验实验报告实验 P1口转弯灯实验一、实验内容P1.0 接开关5V,右转弯灯闪亮,P1.1接开关5V时左转弯灯闪亮,P1.0,P1.1同时接5V或接地时,转弯灯均不闪亮。
二、实验步骤P1.0 接K1,P1.1接K2,P1.4,P1.7接L1、L4、L7、L10,连续运行本程序,应看到转弯灯正确闪亮,在用单步方式调试本程序时需修改延时子程序,(例可把延时程序第一个字节改成返回指令22H),以便观察。
三、实验原理图, 实验程序框图:, 实验接线图:四(实验程序清单ORG 0000HLJMP PX00ORG 0C30HPX00: MOV P1,#0FFH ;初始化PX03: MOV A,P1MOV B,AANL A,#03HCJNE A,#01H,PX01 ;满足只是P1.0为高条件? JB 00H,PX04 ;闪烁标志位CLR P1.4CLR P1.5 ;开右灯SETB P1.6SETB P1.7 ;关左灯MOV R2,#20HLCALL DELY ;延时SETB 00H ;置标志位LJMP PX03 ;继续查找状态PX04: SETB P1.4SETB P1.5SETB P1.6 ;关灯SETB P1.7MOV R2,#20HLCALL DELY ;延时CLR 00H ;清标志位AJMP PX03 ;继续查找状态PX01: CJNE A,#02H,PX02 ;满足只是P1.1为高条件吗? JB 01H,PX05 ;判标志位SETB P1.4SETB P1.5 ;开左灯CLR P1.6CLR P1.7 ;关右灯MOV R2,#20HLCALL DELY ;延时SETB 01H ;置标志位LJMP PX03 ;继续查找PX05: SETB P1.4SETB P1.5SETB P1.6 ;关灯SETB P1.7MOV R2,#20HLCALL DELY ;延时CLR 01H ;清标志位LJMP PX03 ;继续查找状态PX02: SETB P1.4SETB P1.5SETB P1.6 ;关灯SETB P1.7LJMP PX03 ;继续DELY: PUSH 02HDEL2: PUSH 02HDEL3: PUSH 02H ;延时DEL4: DJNZ R2,DEL4POP 02HDJNZ R2,DEL3POP 02HDJNZ R2,DEL2POP 02HDJNZ R2,DELYRETEND五、实验总结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P1口的使用,学习汇编语言编程方法及调试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端口说明
CAP0 SDA P1.0 P1.1
SCL PWM0 CADC0
CDAC0 SPICLK SPISTE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六.参考程序
• • • • • • • • • • • • • • • •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30H ;跳过异常向量区 MAIN:MOV SP,#53H ;初始化堆栈指针 START: MOV P0,#0FEH ;将P0口设置为输入态 LOOP:MOV A,P0 ;读回P0口的状态 LCALL DELAY10 ;【设置断点,观察窗口的数值与 LJMP LOOP ;--------延时约10ms程序-------DELAY10: MOV R6,#20 D1: MOV R7,#248 DJNZ R7,$ DJNZ R6,D1 RET END
P1口实验
P1口实验
一。实验目的:
学习单片机读取IO引脚状态的的方法。
二.实设备:
EL-EMCU-I试验箱、EXP-89S51/52/53 CPU 板。
三.实验内容:
编程读取P0口引脚状态,从P1口输出并通过 软件观察。P0口接入八个拨动开关,P1口接八只发光 二极管。
四.实验步骤
1、将CPU板正确安放在CPU接口插座上,跳线帽JP2短 接在上侧。 2、连线:用导线将试验箱上的的IO1--- IO8分别连接到 SWITCH的8个拨码开关的K1---K8的输出端子K1---K8上, P1.0-P1.7连接到八支LED端子上,连接好仿真器。 3、实验箱上电,在PC机上打开Keil C环境,打开实验程 序文件夹IO_INPUT下的工程文件IO_INPUT.Uv2编译程 序,上电,在程序注释处设置断点,进入调试状态,打开 窗口Peripherals-->IO-Port-->P0,改变开关状态, 运行程序到断点处,观察窗口的数值与开关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