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09年中国经济的回顾与反思—两次宏观调控的认识、比较和对策建议

合集下载

2009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0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2009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0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2009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0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简要分析报告2009年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农业粮食生产连续6年丰收,GDP2009年增速预计达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30%,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18%,零售总额预计达到12万亿左右,进出口总额虽然下降,但下半年已止跌回升。

企业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明显,整个国家创新意识加强,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形势喜人。

一、取得成绩原因及存在问题分析为什么会取得那样好的成绩,首先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和正确决策的结果。

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4万亿投资实施,刺激消费的一榄子计划实施,对于我国经济减少经济危机冲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其次是中央和地方积极性发挥作用结果。

面对金融危机,中央制订政策和计划,地方密切配合,发挥中央和地方积极性,在中央和地方资金配套、投资项目审批上,效率是高的,为抢得时间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保障。

第三:金融危机下,2009年国人生活水平并不受多大的影响,市场商品琳琅满目,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价格稳定,社会政治经济安定团结,并举行了建国60周年阅兵和群众游行,安定团结局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

但即将过去2009年,是不是我们就没有不需要总结的方面?也不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个人认为主要有如下方面:第一:在信贷供给方面我们供给不够均衡,波动比较大,信贷结构不是很好。

第二:在投资监管方面还不到位。

第三: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

这些是需要在新的一年注意和改进的。

二、建议和对策这些成绩取得,我们就没有必要怀疑我们的过去一年的做法。

新的一年就要来到了,总的来讲既然我们过去的一年做得好,我们现有的政策就要坚持,要采取进攻、主动的态度,调控和发展好国民经济。

首先是要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现在有些人讲政策方向要收缩了,也有人讲,GDP增长悠着点,我想问一下他们,是不是他们喝西北风就可以生存了。

物质财富生产和增长任何时候都是第一位的,没有物质资料持续生产和增长,其它什么生产建设那是不可能的。

浅析我国历次宏观调控及2007年经济发展趋向

浅析我国历次宏观调控及2007年经济发展趋向

浅析我国历次宏观调控及2007年经济发展趋向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为保持经济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国家在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特点适时适当地实行了干预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

在最近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中央政府提出了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把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开展经济工作的立足点。

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宏观调控的情况,然后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趋向进行分析。

关键词:宏观调控,经济增长,发展趋向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宏观调控简述1、1979年-1981年的第一次宏观调控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同时,经济过热问题随之而来。

经济过热表现一是当年的经济增长率达11.7%。

(改革开放以来历年的经济增长率见以下图表)。

二是1980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达到之前二十年来的最大涨幅6%。

三是地方和企业财权扩大后投资过热,货币发行过多,形成大量财政赤字。

当时的调控主要措施有:注意综合平衡;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停建、缓建一批项目,严格控制新项目上马,防止急躁冒进;加强物价管理,制止乱涨价;下放给企业更多自主权利办更多的事情。

通过对投资和消费实行力度较大的全面紧缩,使经济增长率在1981年回落到5.2%。

2、1985年-1986年的宏观调控1985年到1986年宏观调控是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和向城市推进经济改革的过程中进行的。

1984年下半年对信贷资金和消费基金管理不严,货币发行超量,信贷增长过猛和工资奖金增长过快,致使银行信贷和消费基金急剧增长,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

由于供求关系的紧张和价格双轨制的存在,以及受乱涨价这一问题的影响,价格问题凸显。

国家采取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管理和监督检查,坚持制止乱涨价,全面进行信贷检查等一系列措施,防止高通货膨胀状态发生。

由于1985年和1986年的宏观调控没有到位,虽然1987年形势有所缓和,但是受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潜伏着进一步经济过热的趋势,最终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

对我国宏观调控实践的历史回顾_张志强

对我国宏观调控实践的历史回顾_张志强

92对我国宏观调控实践的历史回顾摘要:自1993年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三轮宏观调控实践,历次宏观调控都收到了预期的成效并且各有特点,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经验教训。

文章对中国宏观调控实践进行了历史回顾,提出了宏观调控实践给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带来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宏观调控;实践;经验;政策文/张志强理论研讨对我国宏观调控实践的历史回顾一、1993年以来我国宏观调控实践的回顾1993—1996年的紧缩性宏观调控。

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鼓舞下,我国经济出现了超高速增长,这一年增长率高达14.2%,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急剧扩张,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造成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和资金全面短缺,经济运行环境全面趋紧。

面对经济过热而出现的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和金融秩序混乱等问题,1993年6月24日,中央做出《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包括提高存贷款利率为主要内容的16条宏观调控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实施后,失控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得到遏制,金融秩序混乱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货币供应增长下降,财政收支趋向平衡,经济增长速度放缓,1994年,又对财政、税收、银行、外汇、投资体制等实施一揽子改革措施,1995年和1996年继续实行财政和货币双紧政策,经过三年半的宏观调控,过快增长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得到了有效遏制,价格涨幅显著回落,消费价格指数由1994年的24.1%分别下降到1995年和1996年的17.1%和8.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下降到1995年和1996年的17.5%和14.8%,经济增长速度则由1992年的14.2%、1993年的13.5%平稳回落到1996年的9.6%,通胀率从1994年7月的21.6%降到1996年底的6.1%,国民经济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势头,成功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

这一轮的宏观调控不同于以往的特点是,首先,宏观调控是在市场化程度有了极大提高,而且是在明确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进行的。

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回顾及启示

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回顾及启示

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回顾及启示我国2003年以来的宏观调控具有预防性、局部性、适度微调、手段多样化等特征,整体上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暴露出宏观调控短期政策的不足以及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因此,当前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为主要基调的新一轮的宏观调控要注意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将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相结合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

关键词:宏观调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我国经济在2003-2007年连续五年都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发展态势,渐进式改革的成功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是其内在动因,但这期间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2003年以来的宏观调控进行回顾与分析,以期为当前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为主要基调的宏观调控提供借鉴和启示。

2003-2004年宏观调控简要分析1998-2002年,我国的GDP增长率一直在8%左右徘徊,2003年我国经济终于走出了低迷,2003、2004年的GDP增长率分别为10.0%、10.1%。

同时,在世界经济复苏和加入WTO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对外贸易也出现了高速增长,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分别为37.1%和35.7%。

虽然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但是经济中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也开始显现:一是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在建和新开工项目较多,投资盲目扩张的冲动仍较强,导致煤电油运等物资供应紧张。

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567亿元,比上年增长27.7%;2004年为70477亿元,比上年增长26.6%。

二是农业发展滞后,粮食减产,农业的基础地位亟待加强。

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448万公顷,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低水平,全年粮食产量下降5.8%;2004年播种面积有一定的增加,粮食增收,但粮食生产仍然产不足需。

三是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波动较大,生产资料价格持续攀升、涨幅较大。

首先,2003年CPI开始回升,比上年上涨1.2%。

2004年CPI涨幅达到3.9%,波动较大,食品类价格比上年上涨9.9%,占总涨价因素的85%。

1999—2009年中国经济的回顾与反思—两次宏观调控的认识、比较和对策建议

1999—2009年中国经济的回顾与反思—两次宏观调控的认识、比较和对策建议

1999—2009年中国经济的回顾与反思—两次宏观调控的认识、比较和对策建议内容摘要:1999-2009年的1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5个经济周期。

这10年有值得认真总结的成功经验,也有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和教训。

同时,1999年和2009年都是在地区或国际性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重要时间点,也都是分别对前期经济过热形势进行了较大力度调控之后的重要时间点。

对于这1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势加以回顾,特别是深刻反思我们曾经采取的不同的宏观调控政策,将有助于今后更加自觉地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彻底改变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

关键词:反思调控中国经济货币政策失衡研究时间段的选择其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

30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9.8%。

在人类历史上,只有7个国家(地区)曾经以7%以上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超过40年,中国是其中之一,而且是其中最大的经济体。

但同时也要看到,这几十年的发展仍然经历了周期性的经济波动(见图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而1999-2009年的10年,基本上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5个周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第一个完整的周期。

这里有值得认真总结的成功经验,也有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和教训。

此为选择这10年进行研究的第一个原因。

其二,1999年和2009年都是在地区或国际性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重要时间点,也都是分别对前期经济过热形势进行了较大力度调控之后的重要时间点。

首先,在这两个时间点之前的1991-1992年和2006-2007年,中国经济都呈现出明显的过热势头。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都把预防或治理通货膨胀作为首要的宏观调控任务,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其次,在调整过程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都给中国以往依赖出口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以严重冲击。

1999年和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处于相对低位。

其三,1999-2009年的10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运行时间最长的一个周期。

1999-2009年中国经济的回顾与反思--两次宏观调控的认识、比较和对策建议

1999-2009年中国经济的回顾与反思--两次宏观调控的认识、比较和对策建议

勇 教授 ( 中国民航 大学航 空法律 与政 策研究 中心 天津 3 0 0 3 0 0 ) 基金 项 目:本 文为 国家社会 科 学基金 项 目:《 马 克思 主 义经济 周期 理论 与解决 全球 经济危机 的对 策研 究 》( 项 目批准号 :0 9 B J L 0 0 4 )的
阶段 性 成 果 之 一
内容 摘要 :1 9 9 9 - 2 0 0 9 年的 1 0 年 ,是 中 国 改革 开放 以来 的 第 5 个 经 济周 期 。 这 1 0年 有 值 得 认 真 总 结 的 成功 经验 , 也 有 需要 深 刻反 思 的 问题 和 教 训 。 同 时 ,
1 9 9 9 年和 2 0 0 9年 都是 在 地 区或 国 际性 金 融 危 机 爆 发 之 后 的 重 要 时 间点 , 也

中图分类号 :F O 1 1 文献标 识码 :A
或 国际 性金 融 危机 爆 发 之后 的重 要 时 间点 ,
扩展 用于 支持 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2 0 0 0
年发行 的 1 5 0 0 亿元长期 建设 国债 , 除用于
基 础设 施 建 设 和 支持 国 有企 业 的技 术 改 造
到 以往几次 “ 经济过热”都是败在投资规
模过大上 。因此 ,改 变了过去 以政府投资 为主导 发动经济增长 、推进经济发展 的模 式 ,而是 以人们 的需 求为导 向。既注重投 资需 求,更扩 大了消 费需 求。首先 ,在投 资需求方面 ,1 9 9 9年发行的 1 1 0 0亿 元长 期建设 国债 ,除用于 基础设施 建设 外 ,又
都是分 别对前期 经济过 热形势进行 了
较 大 力 度 调 控 之 后 的 重 要 时 间点 。 对

对我国宏观调控方式的观察与思考(一)

对我国宏观调控方式的观察与思考(一)

对我国宏观调控方式的观察与思考(一)【摘要】我国的宏观调控手段逐渐成熟,已经在调控的时机选择、力度选择和结构调整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于经济运行的复杂性,我国的宏观调控手段还应在建立预警机制、配合制度建设和加强中央和地方的协调性等方面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关键词】宏观调控;结构调整;预警机制一、我国宏观调控的特点我国已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但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与成熟市场经济相比,政府的宏观调控必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一)时机选择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明显表现出适时适势灵活调整的特点。

九五期间,我国针对当时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情况,采取了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随着通货膨胀水平的不断下降,1997年在继续实行适度从紧政策的同时,实施了稳中求进的政策,两次下调利率,使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

1998年后,根据亚洲金融危机影响逐步扩大,商品供给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和需求不足问题成为主要矛盾的形势变化,又由适度从紧、稳中求进转向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消费政策从限制消费转变为鼓励消费,政策目标从控制通货膨胀转变为抑制通货紧缩,并运用灵活的经济杠杆努力扩大内需,以及随着2003年、2004年经济增长率的明显提高,2005年确立的“双稳健”政策,这一系列调控政策措施的实施说明了我国宏观调控能力越来越成熟。

可见,宏观调控将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不存在何时结束的问题,但是宏观调控的方向和重点应当而且必须根据不同时期经济运行情况而有所调整。

在过去发挥作用的市场机能扩张性政策如果没有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加以调整而继续执行下去,那么就会导致“政府失灵”。

当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社会环境发生变化,这样的政策就不起作用或反而可能成为新的进展的障碍,因而需要注意其作用的动态变化。

(二)力度选择市场机制是一个非常灵敏的机制,它对于价格、投资、货币供应量等信息的反应是非常敏感的。

所以,政府在进行宏观决策的时候,也注意把握好政策使用的力度,多用“微调”方式,政策运用既要到位,又不能过头。

对我国近几年宏观调控政策的分析与探讨

对我国近几年宏观调控政策的分析与探讨

对我国近几年宏观调控政策的分析与探讨作者:盛国杰来源:《经济师》2009年第08期摘要:近几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是依靠货币政策来调控总量,应将调总量向调结构过渡,向财政政策调控过渡。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应该相协调。

关键词:宏观调控政策探讨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8-039-02笔者建议,目前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应改变传统的调控总量,将调总量向调结构过渡,向财政政策调控过渡。

2004年,甚至是2003年6月到现在,这几年期间,主要就是依靠货币政策来调控总量。

因为货币政策的特点,只能调控总量,调不了结构,所以是一刀切,搞不好就要错杀。

股市里有错杀,宏观经济也有错杀的。

比如一些经营得比较好、比较有效益的企业也被错杀了。

另外,我们主要依靠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调控经济是间接的,不是直接的。

所以调了这么长时间,调了几年,我们政策是越收越紧,货币政策有效性存在一些问题。

而现在国民经济运行主要的问题是结构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经济的深层矛盾不断地外在化,不断地暴露出来,越来越明显。

所以在我们现在的经济生活中,到处都体现着两难的状态,到处都是互相矛盾的东西并存。

比如现在最大的结构问题,就是滞胀并存。

在通货膨胀的同时,也存在着生产停滞。

货币政策再收紧也调节不了滞胀并存。

还有很多的结构问题。

比如,我们现在经济总量在不断地增长,投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

可是与此同时,我们劳动力失业的绝对值也在不断地增加,这个用经济理论是没法解释的。

经济总量的扩大,投资项目的充分扩张,有利于就业。

可是我们现在失业的绝对值在增加。

失业的增长率也较高,但是基本还算比较平稳,失业增长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数据。

在发达国家,这个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代表着经济发展的状况。

经济衰退,失业增长率必然就会提高;经济发展,失业率就会降低。

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数据,这个数字甚至可以跟通货膨胀并列。

西方有一个菲利浦斯曲线,纵向坐标代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用失业率来代表,横向坐标是通胀率。

十多年来宏观调控的得与失

十多年来宏观调控的得与失

十多年来宏观调控的得与失编者按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较好地避免了冷热剧烈交替的破坏,宏观经济政策的及时调整与跟进功不可没,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初以后,市场化的调控手段日臻合理。

当前,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已与十多年前不可同日而语,调控政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鉴往而知来,作为几十年来中国经济风云变幻的亲历者,经济学界的耆宿沈立人先生对十多年来宏观调控政策得失的梳理,为完善和改进宏观经济政策以及背后的制度环境提供了方向。

经济运行的宏观回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其运行轨迹明朗耀目。

从宏观层面给以回眸,一瞥之间,与市场经济那只看不见的手并行不悖的是宏观调控那只看得见的手。

原来,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拐点,在择定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性作用时,同时择定以宏观调控为前提。

近3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及其运行市场化正是循着此一途径前进,取得了赫赫战绩。

对照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不论是事前的综合平衡或事后的大力调整,由于难以抵御扩张冲动的干扰,也都难以防治屡戒不止的大起大落和短缺恶果。

但是,并不意味着市场化就能避免周期性的起伏波动。

仅从上世纪90年代后,也有经济过热和偏冷的交替,要求加强宏观调控,给以必要扭转。

大体上有三次:一次是1995年后的明显过热,二次是世纪之交的几年有所呆滞,还有一次是这几年的偏快。

这三次的大体症状,一次是公认的通货膨胀,物价指数上扬超过20%;一次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下,采取从紧对策带来一度的通货紧缩;一次是绵延迄今的物价渐升直逼和突破警戒线,从轻度通胀到中性通胀(所谓结构性通胀),距全面通胀仅一箭之遥。

这三次的对策,不同于l988~1991年的“急刹车”,l993~1996年实行“软着陆”,大大减少了治理通胀的代价;但未做到较长时期的安定,类似于l985~1988年,“软着陆”不久又来“硬起飞”。

不同于过去,还表现在首次采取向市场经济过渡后的宏观调控,而非完全依赖行政办法,与当代国际通行的方式越来越靠拢,主要杠杆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宽严相济。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的回顾与反思(上)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的回顾与反思(上)

1978年我国开始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1979年,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被给予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1984年,我国作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2年10月,我国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向世界宣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1978年至2007年我国GDP增长了57.8倍,年均增长9.7%,远远高于世界3%的平均增长速度,经济总量现已排名世界第四。

一、引言经济增长都是在上上下下、高低起伏的波动中向前推进的,我国经济也不例外。

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征十分明显,从下图我国经济实际运行的曲线可以清晰地观察出来。

在图中,坐标的横轴是以年为单位表示的时间,纵轴表示的是GDP,左边表示GDP的绝对量,右边表示GDP的年增长率。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经济波动的性质属于增长型波动,只是经济增长率的减缓和增加,不是经济总量的绝对下降。

从图中可以看出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GDP的变动情况。

从GDP的绝对值来看,很难看出我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征,我们通过GDP的年增长率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我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波动状况。

如果按照波峰——波峰分析,图形显示我国经济发展在客观上存在着一种规律性波动,经济发展的扩张与收缩是循环交替出现。

我国从1978年至今有三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第一个经济周期为 1978—1984年;第二个经济周期为1985—1992年;第三个经济周期为 1993—2007年。

从耗费的时间来看,第一个周期耗时7年,第二个周期耗时8年,第三个周期耗时15年。

这表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周期平均长度增大,经济稳定性增加。

第三个周期是建国以来延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周期波动。

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回顾及2010年展望

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回顾及2010年展望

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回顾及2010年展望王小广内容提要:2009年中国经济运行极具戏剧性,一季度各项宏观经济指标跌入谷底,随后在前所未有的宽松货币政策及积极财政政策强劲刺激下反身向上,逐季加速回升。

由于增长的复苏主要是外力推动,市场这一内在的增长力量仍然偏弱,因此回升的基础不很牢靠。

我们对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有两个基本判断:一是从增长走势看,企稳回升态势将进一步稳固,但不会很快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二是从政策取向看,宏观政策由“强力刺激、提振信心”的第一阶段逐步转向“稳固增长、提升内力”的第二阶段。

关键词:宏观经济运行 提升内力 强化民生一、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反身向上但基础不牢 总结2008年底开始实施的一揽子保增长政策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鼓励国有企业投资保投资高增长。

很显然在外需极端不景气的情况下,保增长主要是保投资增长,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以及地方刺激增长的政策主要集中在扩大投资上。

一季度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8%,比上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比2008年四季度加快6.3个百分点,之后两个季度继续强劲回升,1~2季度、1~3季度分别增长33.5%和33.4%,预计全年投资增长超过32%,超过了上轮经济繁荣期的高点。

推动投资高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对国有企业的超强刺激。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口径)一季度增长37.7%,1~2季度上升到41.4%,1~3季度为38.8%。

1~11月累计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增长37.8%,比上年同期提高16.2个百分点,对投资的贡献率高达49.2%,比上年同期提高14.1个百分点。

所以,从投资上讲确实出现了“国进民退”问题,应引起重视,这可能是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出现的短期现象。

2.通过持续达半年多的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房市”。

2009年中国房价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由年初房地产的低迷、悲观转化为三四月份的“小阳春”,再由“小阳春”转化为“大炎夏”。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进程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进程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进程[摘要] 宏观调控国民经济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认可和采用的做法。

宏观调控的实施是因时而宜的,起到熨平经济周期、稳健经济发展的作用。

回顾和总结这六次宏观调控面临的问题、经济运行和经济体制的阶段性特征及宏观调控政策的特点,对于理解当前我国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改革开放经济宏观调控历史进程有效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1978年~2006年年均经济增长9.7%。

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也经历了几次明显的波动,现今的宏观调控体系正是在治理经济波动的政策实践基础上不断演进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六次宏观调控措施第一次:1979—1981年“计划”式宏观调控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国各地“大干快上”的建设热情和冲动导致宏观经济出现经济过热:一是当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1.7%,供不应求的矛盾突出。

二是投资过热和投资品价格上涨。

当年投资率为38.2%,由于投资超出了计划,计划之外的产品供给相当一部分是高于计划价格的议价产品,从而抬高了物价指数。

三是财政出现赤字。

迅速增长的基建投资使财政支出大大增加,1978年财政节余10.1亿元,而1979年财政赤字207亿元。

四是外贸出现较为严重的赤字。

为了满足国内投资需要,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扩大进口,1979年外贸赤字为11.4亿美元。

五是消费增长和物价上涨。

为提高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政府增发了工资、奖金和补贴,促使社会购买力快速增长,以致供不应求的状况更加严重。

国家因此调高了多种产品的价格,1980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达6%。

投资和消费增长导致通货膨胀严重,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物价上涨的第一个高峰。

1979年,中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进行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宏观调控。

1980年国家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计委”)等部门以计划手段调整了国民经济计划,降低各项计划指标,减少政府和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基本建设项目;以行政手段压缩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支出,压缩国防经费和行政管理费用;以行政手段加强银行的信贷管理,冻结企业存款,向企业推销国库券48亿元。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的回顾与反思(下)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波动与宏观调控的回顾与反思(下)

五、对宏观调控手段的反思(一)判断经济过热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每次经济过热之初,争论总是十分激烈。

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对于判断经济是否过热的标准各不相同,有的以经济增长速度为主要指标,有的以CPI为标准,有的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为标准,也有的以过去的经验为参照,还有的看就业。

标准不同,判断起来自然会存在分歧,对于过热和偏快的标准,结构性过热和行业过热则众说纷纭。

因为判断的标准不同,最终会影响调控手段实施的时机和力度,进而影响调控的效果。

(二)宏观调控的多目标性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宏观调控目标决定于宏观调控的手段。

由于新古典经济学认可的宏观调控手段只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按照一种政策工具只能有效调控一个宏观经济目标的原理,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宏观调控最好坚持“单一目标”即“稳定物价水平”。

在我国鉴于宏观调控政策不仅要以稳定增长、稳定物价水平、实现充分就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还要兼顾稳定与增长、发展与改革、开放与转型等方面的综合效应,因此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是多重的。

所以在多重目标下,如何有效的选择政策调控工具。

(三)单一的调控手段向多重调控手段转变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发生了从行政单一化向经济、法律和行政多元化转变。

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既有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一些特点,也有市场经济体制和不成熟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些特点。

因此,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确保调控取得预期效果是当前的必然选择,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法制建设的推进,宏观调控将更多地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采用相机抉择的调控方式。

(四)统计预警指标体系的建设无论是政府实施力度还是政策实施的时间选择,都要基于对形势的正确判断。

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科学的预警指标体系。

我们在这方面的严重不足,是造成政策力度和时间把握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

我国的宏观调控在1979—1981年、1985—1986年和1989—1990年三次调控中,由于动手晚,延误了调控的最佳时机。

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及建议

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及建议

作者: 刘晓(供稿)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经营与管理
页码: 6-6页
主题词: 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宏观调控政策 财政货币政策 扩大消费需求 增长目标 经济持续双稳健 改革
摘要:2009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应针对2008年以来的“偏紧型”政策进行调整,采取中性偏松的政策,即在“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下实行结构性松动。

“双稳健”政策的重点要以扩大消费需求为核心、以加快改革为重点,从战略上实现短期增长目标与长期稳定发展相结合,以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增长。

我国历次宏观调控的基本经

我国历次宏观调控的基本经

我国历次宏观调控的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间接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建立,调控的手段和工具越来越丰富,调控的理念和技术也趋于成熟,调控实践的科学性越来越强。

从调控效果来看,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性越来越好,逐步形成了“高增长、低通胀”的协调增长格局,迎来了国民经济既快又稳的发展局面。

改革开放29年特别是近几年提出并实施科学发展观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经验。

一、科学预测,及早动手,在调控时机选择上注意把握提前量,加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在吸取20世纪80、90年代调控中由于动手晚、延误最佳时机造成经济增长潜能不能充分发挥的教训后,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特别是在“非典”以后,宏观调控的效果明显改善。

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提出并运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宏观调控全过程,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认真进行跟踪分析形势,科学预测月度、季度和年度经济变化趋势,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苗头和矛盾动向,并及早动手缓解、遏制这些矛盾和问题。

比如,为应对“非典”冲击,2003年上半年采取了宽松的财税和金融措施,银行信贷和投资快速增长。

在抗击“非典”胜利后,中央及时察觉到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及时预警,向有关地方和部门打招呼,连续发出“黄灯信号”,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早控制苗头性、局部性问题,预防性调控的频率、涉及面、手段、节奏和力度都掌握得比较好,使2003年的经济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势头。

2004年一季度,经济增长重新加速,在5月到9月,及时采取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措施,遏制了经济增长加速的势头。

2006年上半年,信贷、投资、工业、净出口增长再度加速,金融市场流动性偏多,出现了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势头。

针对这些情况,中央又及早动手,采取偏紧的措施操作,控制住了经济增长的加速度,保持了经济持续繁荣的形势。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历次宏观调控实践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历次宏观调控实践

一、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历次宏观调控实践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一共经历了8次宏观调控实践,其中7次是反通胀的紧缩性调控、1次是反通缩的扩张性调控。

按时间顺序排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时期:1、1979-1981年的宏观调控:刹住“一拥而上”1978 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社会迸发出极大的建设热情,各地出现一拥而上和宏观经济的过热情况,1978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1.7%,产品供不应求,投资出现过热现象,消费品价格上涨。

当时宏观经济运行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宏观经济运行增速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地接近于零。

1979 年、1980 年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1980 年通胀达到6%,这就是第一轮的经济过热。

1979年3月,李先念、陈云就财经工作写信给中共中央,明确提出,现在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情况相当严重,要有两三年的调整时期。

同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用3年时间进行国民经济调整。

4月,召开了专门讨论经济问题的中央工作会议,正式提出用3年时间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实行新八字方针,即“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然而,在1979年、1980年两年中,从中央到地方对调整的认识并不统一,贯彻执行不力,基建总规模并没有降下来,地方和企业财权扩大后盲目上项目,财政大量赤字,货币发行过多。

为此,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再次召开工作会议,决定在经过1979年和1980年两年调整之后,1981年对国民经济进行进一步的大调整。

至此,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宏观调控得以有效实施。

当时采取的主要调控措施有:解放思想,搞好综合平衡;注意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缩短基本建设战线,严格控制新项目上马;加强物价管理,坚决制止乱涨价;扩大企业自主权,让企业办更多的事情。

国务院在1980 年12 月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对通货膨胀进行治理。

五年来宏观调控的历程和经验

五年来宏观调控的历程和经验

五年来宏观调控的历程和经验【刘树成2008年04月02日08:09人民日报理论版】2003年至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围绕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大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五年来,宏观调控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取得了什么明显成效?具有哪些突出特点?认真梳理和总结五年来宏观调控的历程和经验,对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继续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五年来的宏观调控,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三年(2003年至2005年);第二阶段是后两年(2006年至2007年)。

第一阶段的宏观调控,主要针对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以及粮食供求关系趋紧。

进入新世纪,在成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和克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之后,我国经济增长率逐渐回升,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

到2003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迅速升温;在第二季度抗击非典取得胜利的基础上,从第三季度起,经济增长又继续升温,特别是钢铁等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

这使得煤电油运的供给全面趋紧。

与此同时,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到15亿亩以下,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低水平;粮食产量下降到1990年以来的最低点。

针对这种情况,本轮宏观调控拉开了序幕。

2003年7月,以土地管理为切入点,出台了暂停审批和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加强建设用地管理的措施。

严把土地闸门,对于控制盲目新上投资项目来说是一种釜底抽薪的硬措施,对于确保耕地和粮食增产来说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保证。

12月,又出台了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的措施。

进入2004年,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大幅度攀升。

1月至2月,有关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分别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453.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72.6%,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00.1%,非金属矿采选业14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37.3%。

1月至2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高达5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9—2009年中国经济的回顾与反思—两次宏观调控的认识、比较和对策建议作者:王勇来源:《商业时代》2013年第29期内容摘要:1999-2009年的1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5个经济周期。

这10年有值得认真总结的成功经验,也有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和教训。

同时,1999年和2009年都是在地区或国际性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重要时间点,也都是分别对前期经济过热形势进行了较大力度调控之后的重要时间点。

对于这1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势加以回顾,特别是深刻反思我们曾经采取的不同的宏观调控政策,将有助于今后更加自觉地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彻底改变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

关键词:反思调控中国经济货币政策失衡研究时间段的选择其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

30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9.8%。

在人类历史上,只有7个国家(地区)曾经以7%以上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超过40年,中国是其中之一,而且是其中最大的经济体。

但同时也要看到,这几十年的发展仍然经历了周期性的经济波动(见图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而1999-2009年的10年,基本上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5个周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第一个完整的周期。

这里有值得认真总结的成功经验,也有需要深刻反思的问题和教训。

此为选择这10年进行研究的第一个原因。

其二,1999年和2009年都是在地区或国际性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重要时间点,也都是分别对前期经济过热形势进行了较大力度调控之后的重要时间点。

首先,在这两个时间点之前的1991-1992年和2006-2007年,中国经济都呈现出明显的过热势头。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都把预防或治理通货膨胀作为首要的宏观调控任务,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其次,在调整过程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都给中国以往依赖出口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以严重冲击。

1999年和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处于相对低位。

其三,1999-2009年的10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运行时间最长的一个周期。

整个周期表现出长期扩张、振幅减弱和经济运行微波化趋势。

但值得注意的是,面对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和较为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所采取的具体经济刺激计划有所不同,从而导致在1999年和2009年这两个时间点之后的短期经济走向略有不同。

这也是接下来我们要着重讨论的问题。

1999年和2009年不同的调控政策(一)1999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给调整中的中国经济以一定冲击。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居民消费和支出中,原先属于福利化的部分,正在市场化。

教育要高收费了,住房也要花钱去买,下岗失业的要为自己准备一些失业金,养老也逐步市场化了。

因此,大家要去为子女教育、为下岗后的生活、为买房子、为养老而储蓄。

这又造成国内有效需求不足。

二者效应叠加,使1997年、1998年、1999年连续三年经济增长率继续下滑,分别为9.3%、7.8%、7.6%。

为此,从1999年开始,中央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扩大内需。

在这些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以往几次“经济过热”都是败在投资规模过大上。

因此,改变了过去以政府投资为主导发动经济增长、推进经济发展的模式,而是以人们的需求为导向。

既注重投资需求,更扩大了消费需求。

首先,在投资需求方面,1999年发行的11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除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外,又扩展用于支持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

2000年发行的15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除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持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外,又加大了西部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加大了对发展科技教育的投入。

2001年和2002年又各发行了15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坚持了上述方向,并重点用于在建项目和西部开发。

其次,把消费拉动看作是最根本的拉动,着重培育和扩大了消费需求。

表现在:增加社会保障、提高人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和推行消费信贷。

消费信贷的种类已扩展到住房、助学、汽车、大额耐用消费品、旅游等。

2002年底,消费贷款余额达1.07万亿元(刘树成,2003)。

与此同时,国家开始把汽车、住房、旅游、教育、信息等新的消费领域作为重点加以培育,逐步取消这些领域限制消费增长的政策,使这些行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正是由于坚持以人们的需求为导向来推进整个经济的发展,从而使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遭遇不景气、增长速度放慢的大背景下,不仅没有受到太多影响,而且走出了一条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既稳定又较快增长的轨迹。

GDP的增长率连续4年保持在8%左右,发展速度在世界上仍然是一枝独秀。

同时,物价始终保持低位运行,甚至个别年份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这种调控所带来的成效在2003年之后更为明显的表现出来。

2003年,我国经济在遭受“非典”及多种自然灾害的不利条件下,仍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总的经济发展形势是1997年以来最好的一年。

就在这时一些不健康的苗头又有所抬头,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较大幅度的攀升。

2004年,状况继续。

为此中央政府出台一批措施加以遏制,使2005年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物价涨幅处于较低水平。

但是,由于没有解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偏大且结构不尽合理等根本问题,经济过热势头在2006-2007年再次显现。

从2007年5月开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呈逐月上涨之势,特别是8-12月,连续5个月价格涨幅超过6%;全年上涨4.8%,为10年来的最高涨幅。

与之相对应的是,2007年,我国GDP增长率高达14.2%。

于是,国家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3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8次。

2007年6月,执行了近10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转换为“稳中适度从紧”。

然而就在此时,美国爆发次贷危机,进而影响到全球,演变成一场国际金融危机。

2008年10月之后这场危机开始蔓延到我国大中型企业,从出口部门扩散蔓延到其他部门,从东部沿海地区蔓延到内陆地区。

可以说,惊人相似的一幕在10年后再度上演。

(二)2009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说到惊人相似,是因为恰恰又是一场金融危机给正在降温中的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冲击。

当然,相似不等于相同。

此时我们所面对的是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更加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及时调整了宏观调控政策,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增加投资、保持增长的政策。

具体来说,国家相继提出了“四万亿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

其中,中央拿出4万亿财政资金主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如房地产、铁路、公路、机场建设,部分用于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文教事业等一些民生项目。

这部分资金带动地方配套贷款资金也从金融系统陆续进入市场。

据统计,2009年,全国投放贷款达9.59万亿元。

2010年,全国新增贷款7.95万亿元,超出年初制定的7.5万亿规模4500亿元。

此外,从2008-2009年央行先后5次下调基准利率,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可以说,由于这些措施力度大、出手早,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为9.2%,仅比上年回落了0.4个百分点。

将上述内容与1999年的调控进行比较,不难发现这两次调控的差别绝不仅仅在于是“稳健”还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问题,而在于是以什么作为调控的导向。

前文已谈到,从1999年开始的宏观调控是以人们的需求为导向,特别是消费需求。

这样做的结果是:在当时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既保证了我国经济的稳定、较快增长,又使物价始终保持低位运行。

但是2009年前后的宏观调控就发生了一些变化。

虽然我们也非常关注民生,许多措施也是围绕社会保障、医疗、提高居民收入等内容,但整个导向则偏重于投资,主要着眼于投资需求对经济的拉动。

我们的4万亿财政资金大部分投入到了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5万亿元,同比增长30.1%,超过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幅度近1倍。

而外贸总额同比下降至2.21万亿美元,降幅13.9%。

在投资、消费、外贸这实现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拉动一枝独秀。

这也成为2010年以后中国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困扰的一大诱因。

由于投向较为集中,打破了原有各行业部门间劳动分布的比例关系,从而造成一方面房地产等行业在该比例分布中越来越占有优势,房价出现新一轮的过快上涨。

另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用工对农产品需求的传导作用,使原本处于劣势的农业等部门的瓶颈更加凸显出来,也导致价格出现大的上涨。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消费物价指数(CPI)在2010年11月达到创新高的5.1%后,一直到2011年上半年始终在4.5%-5.5%之间徘徊。

对1999年到2009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差异的原因分析从上面1999年和2009年两次宏观调控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对后一次应该反思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它为什么没有像1999年调控时选择以人们的消费需求为导向,而是有些像上世纪90年代之前那样整个导向更偏重于投资?笔者经过研究发现,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所处的形势不同客观地讲,2007年之后我们所面临的形势要更加紧迫。

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的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力远远超过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爆发危机时,虽也涉及了多个国家,但因为欧美等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被卷入其中,而亚洲各国并非世界经济的中心,且当时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远没有现在深,所以其影响力是有限的、区域性的。

但10年之后则不同。

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实体,是牵引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危机是世界性的,影响到全球的经济发展。

对中国来说,直接对我们的进出口贸易、人民币币值、外汇储备乃至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都造成了严重冲击。

与此同时,在国内又经历了几场严重的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还要举办北京奥运会,因此,在面临着异常复杂严峻的局面的情况下,通过以政府投资为主导发动经济增长,下几副“猛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扭转经济增速下滑的状况。

(二)缺乏新的消费热点作为经济的新增长点在1999年之后的调控过程中,国家把汽车、住房、旅游、教育、通讯、信息等新的消费领域作为重点加以培育,使这些行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10年之后,许多上述领域都已发展的如火如荼,在当时的背景下已不容易再进行深入开发。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在着眼消费需求拉动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就非常有限了。

(三)在调控的指导思想上也的确存在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得到加强。

在调控中逐渐变行政手段为市场调节机制,注意依靠和运用财政杠杆为经济活动注入稳定因素,从而使周期内的经济波动幅度趋于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