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学生作文生活源泉 培养学生感悟生活能力
从生活中挖掘习作的源泉
从生活中挖掘习作的源泉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
平时,习作教学一般以教师讲授讲解方法,然后学生自己练习写作的方式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时课堂气氛比较平淡。
同时,每次学生的习作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写空话、套话、记流水账,或者是根本就没内容可写,这种现象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在与学生面批、面改作文时,我渐渐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首先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大部分学生没有建立起习作与生活相联系的开放系统,学生不会向生活学习,不会认识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其次,缺乏教师正确的引导,因为教师不可能跟踪每一名学生。
第三,学生不会选择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为自己的作文服务。
于漪曾说过:“写文章,也就是写生活,学写文章的人,要在生活这一关上下工夫。
”是的,生活是一个浩瀚的海洋,我们每天都畅游其中。
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能激荡起思考的波澜和写作的灵感,我们的习作,就应该从生活中撷取朵朵美丽的浪花。
最后,习作态度不端正。
学生把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放在心上,特别是不动笔的作业,没有可查的依据,有的同学就偷懒耍滑了。
因此,我觉得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才可以帮助学生挖掘习作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
”可见,生活是习作取之不尽的创作之源。
生活实践多了,感触多了,学生才有所悟,才有所写。
可是,今天的“小公主”“小皇帝”们参与生活实践的机会太少了,没有经历,就谈不上感受。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源泉,鼓励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我鼓励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走进广阔的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融入生活,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从而让写作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
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如果一个人看过蚂蚱,抓过蛐蛐,挖过蚯蚓,玩过鱼,那他对人类和自然的感觉会完全不一样。
”大自然奥妙无穷,社会生活色彩斑斓,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鲜活素材,但由于小学生有意注意还处于萌芽阶段,往往缺乏主动观察与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亮点便会如流水般悄悄溜走,所以必须善于引导学生及时捕捉生活中的亮点。
作文课应挖掘学生生活
作文课应挖掘学生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的过程就是儿童感受、体验生活并创造和审美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并通过习作来描述生活,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真正做到把生活与习作紧密相连。
农村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资源。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要开发利用农村生活及自然资源,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研讨等,丰富体验,激发情趣,乐于表达。
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老师的一个难题,如何充分利用地方校本资源,提高学生快乐、自主作文水平,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小学作文课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而语言又来自于现实生活。
虽然小学生的生活不像成年人那样浓厚,但在他们认识和年龄特征中还是有丰富多彩的内容。
他们对所接触的人和事,一般好奇心比较强,觉得人和事都有新鲜感。
然而在写作时,他们又觉得没有事例可写,这就是对生活还不在乎,也是他们年龄阶段幼稚的表现。
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下列方面引导学生挖掘生活,充实生活。
一、让学生在社会群体中去发现群体生活是小学生成长的主要基地。
他们在群体生活中接触的人和事是包罗万象的,有的给予正面的营养,有的给予了负面的启发。
要鼓励学生把正反两方面的东西进行评析,加深他们对人或事的印象,这样就会充实学生的写作题材。
二、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在校内外做的事情很多,但遗忘性很强,而对教师所布置的事则是记忆犹新。
因此,教师在命题之前,可先让学生去做,并把做的事情记下来。
例如让学生写《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教师首先要求让学生在校内外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特别是在有意义上下功夫,这样学生就会留神去做。
三、从生活中去总结学生在群体和个体生活中所做的事情很多,如果对某件事情很感兴趣,一定会有自己的见解,或总结出规律,对此应鼓励学生总结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把所做的事情记载下来作为素材,久而久之可为学生以后学写说明文打下基础。
四、按老师的指导去做,去评论在学校教育生活之中,教师常常以名言、名人轶事所悟的道理去校正学生的行为,有志的学生对名言、轶事铭记在心,对自己生活中的事,会谈论自己的观点。
在生活中发掘写作的源泉
在生活中发掘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的能力。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慨:就算是成绩很好的学生,一提起作文也是绞尽脑汁,而笔下言之无物。
这是因为学生对于生活缺少观察、体验。
离开了生活来谈写作,就犹如“镜中花,水中月”。
所以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增强写作的信心,就必须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生活这口“活水”,何愁没有写作的材料?本人谈谈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点小小的收获:一、贴近生活,留心观察,描景细致。
任何成功的作品都离不开作者对生活的留心观察。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是写出有血有肉、生动具体的习作的源泉。
然而,许多农村的学生由于地域的限制,觉得生活在农村见到不是山山水水就是大片的农田,每天重复着一样的生活。
其实这片土地就是学生写作的沃土和灵感的源泉,教师应善于引领学生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观察,写出自己的见解、感想。
在指导写“自己熟悉的景物”时,许多学生总抱怨没有内容可写,不是写校园一角,就是写教学楼,笔下文字总是那么几个很熟悉的句子。
今年春天到了,学校里的木棉花开了,金凤花开了。
我建议那些每天走大门的同学抬头看看,那些不用走大门的同学绕一次路,看看这一季的花开得怎么样。
第二天的课堂上,比平时热烈了许多。
有的学生说:木棉花开了,样子像和尚庙里的“钟”;有的学生说,木棉花原来有很多种颜色,有深红的,还有橘子红的,这是为什么呢?有的说,金凤花一开,远远望去,整棵树就像一把红色的伞,风一吹,红花落得满地都是,地上像铺了张红地毯……在自然的世界中孩子们发现到了以前他们没有发现的世界,感受到只要注意观察,作文真是有“源”了,作文不难写了。
只有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去观察周围的景物后,学生才能用自己的语言写他们看到的事实。
二、关注生活,抓住时机,激发愿望。
突发事件往往能引起学生更多的关注。
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契机,捕捉写作的灵感,激发学生写作的愿望,引发学生的思考。
掘生活之源,浇写作之花
掘生活之源,浇写作之花摘要】世界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
因此,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亮点。
让生活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舒展心灵,放飞情感,引导学生向生活投去独特的眼光,提高他们感受生活、认识世界的能力,从而且引导他们以独特的方式,对生活,对世界,进行自由的描述;对内心,对情感,进行自由的抒发,使他们在语言与精神的和谐同构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
【关键词】生活、观察、想象、乐趣小学生作文是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技能以及思想、情感的综合运用,是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检验,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显示,热爱生活,表达真情。
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通过习作来反映生活,描述生活,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个性认识和真切体验,让学生为生活而作文,为生命而歌唱,从而体验到一种酣畅淋漓的快乐。
叶圣陶先生很早就指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
”叶老还说:“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空口念着是没用的,应该去寻找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清澈的水来。
”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这里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捕捉生活:让学生“有米可炊”一次作文测试,文章的主题要求学生写一件反映父母关爱他们的事。
在批改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一半以上的同学描写了雨夜自己生病,父母冒雨送自己上医院的情景。
故事情节大同小异。
是什么原因让孩子的思维局限在这狭小的空间呢?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习作与生活的脱节。
由于学习的重压,学生失去了很多亲近自然、亲近社会的机会,缺乏对生活的感受。
因此,在临场的作文中,就造成了绞尽脑汁而“无米下炊”的现象。
世界著名诗人歌德曾说:“世界是那样的广阔丰富,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我全部的诗都是应景即兴诗,来自现实生活中……”可见,学生在写作文时无材料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不善于发现。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元素的挖掘与利用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元素的挖掘与利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元素的挖掘与利用非常重要。
生活是语文作文的最佳素材来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如何挖掘和利用生活元素。
一、观察生活,捕捉细节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观察身边的事物,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例如:路上的小花,教室里的角落,街上的小摊,等等。
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活,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可以让学生在作文中通过有形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学生可以观察到每天上学路上的小花,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路边的小花》的作文,通过观察和感受小花,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二、生活体验,心灵升华生活体验是学生作文的重要素材之一。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把生活中的美好和感动转化为文字的表达。
例如,学生可以去采摘水果、参加社区义工等活动,这些生活体验会让学生的写作更具有感染力和真实感。
例如,学生可以参加社区清洁活动,体验到如何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题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作文,展现自己关心环境保护的态度和行动。
三、课堂生活,生动形象课堂生活是学生的日常经历之一,老师可以挖掘和利用课堂生活作为作文素材。
例如,老师可以通过课上的练笔活动,引导学生写一篇题为《我的老师》的作文,描述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与尊敬。
四、社会热点,关注世界社会热点是学生作文的重要素材之一,老师可以利用热点新闻引导学生写作。
例如,学生可以关注奥运会,写一篇题为《我的奥运情缘》的作文,表达自己对奥运会的喜爱和支持之情;或者关注防疫工作,写一篇题为《勇敢的卫士》的作文,表达自己对抗击疫情的英雄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以上四种方法仅是挖掘和利用生活元素的冰山一角,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在习作教学中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生活作为学生作文的源泉,不仅展现了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也呈现了学生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因此,生活作为学生作文的源泉,不仅反映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还体现了学生的品质教育和人文素养。
首先,生活作为学生作文的源泉,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素材。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是最熟悉和亲近的,是他们思考和表达的起点。
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是学生了解事物和思考问题的重要来源。
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和感受,都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的切入点和内容。
例如,学生可以写自己的家是否温馨,学校的体育课是否足够健康,社会的善良是否显现等等。
生活内容的丰富多样,为学生作文提供了蓬勃的生命力。
其次,生活作为学生作文的源泉,陶冶了学生的品质和素养。
生活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承载着学生的人生经历和感受。
在生活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而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品质和素养的高低。
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解决方案,以此锻炼自己的自主、创新和探索精神。
例如,遇到家庭矛盾,学生可以写出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及如何通过沟通化解矛盾;面对学习困难,学生可以写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以及如何战胜学习困难。
这些都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痕迹”。
最后,生活作为学生作文的源泉,让学生发扬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生活不仅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素材,同时也是学生成长和想象力的发源地。
对于学生来说,生活体验在写作中不仅是从基础写作技巧展开的,它也是从想象和创造中展开的。
想象和创造力是学生个性和品质的表现,让他们在与时代和社会相处时具有了不同的观察和思考方式。
例如,通过想象一个美好的未来,写出自己的人生目标,以及如何为实现这些目标付出努力。
再例如,通过想象一个美好的世界,写出自己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和行为,以及如何呼吁周围的人加入环保行动。
这样的作文不仅展现了学生对于未来和人类生存的正面态度,也让学生在想象和创造中发现自己。
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写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而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生活的点滴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让写作更具生活的温度和情感。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如何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呢?本文将从生活中的点滴入手,探讨如何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课堂教学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但生活中的点滴则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激发写作的灵感。
学校也可以邀请社会名人、专家学者到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听到更多真实的故事和经历,从而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通过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生活的温度和情感,从而让写作更加生动和有趣。
让学生培养观察力和思考力。
观察力和思考力是写作的重要素养,培养好观察力和思考力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观察性的活动,比如观察校园中的植物、动物,观察社会中的人群、物品等,让学生触摸和感受生活。
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思辨性的活动,比如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等,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培养观察力和思考力,学生可以更好地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从而让写作更加丰富多彩。
让学生多读书、多积累。
读书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读书可以开阔视野,积累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多读一些名著、经典,让他们感受不同的文字魅力,学习不同的写作技巧。
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等,让他们通过写作来总结自己的阅读体会,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通过多读书、多积累,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生活的魅力,从而让写作更具深度和内涵。
让学生关注时事热点,表达自己的看法。
时事热点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事热点的刺激和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生活的脉搏,培养自己的写作素材。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这句话不仅仅是一个表面上的说法,而是一个深刻的道理。
生活是学生最为熟悉的话题,也是学生写作的主要素材来源。
一个富有生活情趣和经验的学生,会在写作中展现出更加丰富和生动的内容,而一个对生活漠不关心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往往会枯燥乏味。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体现了学生作文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首先体现在学生作文的真实性。
学生是社会中的一部分,他们的成长和体验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都会成为学生作文创作的素材。
当学生在学校遇到趣事或者困难时,可以通过作文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当学生走在街上,看到美丽的风景或者悲伤的画面,也会带来不同的感触,这些都是学生作文的真实素材。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真实来源,作文中融入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让作文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还体现在作文的生动性。
生活中的情景和人物形象是学生作文创作的灵感来源,也是作文中的重要元素。
当学生观察到身边人物的特点和行为,把这些具体的生活情境融入到作文中时,会使得作文更加具有生动性和吸引力。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家人、老师、同学的生活表现,将他们栩栩如生地描绘在作文中,这样的作文会更加引人入胜;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将自己的情感和感悟融入到作文中,让作文更加贴近读者的心灵。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生动来源,作文中的形象和情境有着鲜活的生命力,让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是作文创作的根基和灵感来源。
通过观察、感悟和思考生活,学生可以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融入到作文中,使得作文更加具有真实性和生动性。
学生应该注重观察和思考生活,将生活中的点滴转化为作文素材,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和创作质量。
生活不仅是学生作文的源泉,还是学生作文的主题。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生活,写出关于生活的作文,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
学生可以写一篇关于家庭生活的作文,表达对家庭的感恩和思念;学生也可以写一篇关于校园生活的作文,表达对老师和同学的情谊和回忆;学生还可以写一篇关于社会生活的作文,表达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生活,挖掘学生作文的源泉
生活,挖掘学生作文的源泉作者:唐恩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17年第04期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叶圣陶老先生的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
我们教师要因势利导,给学生提供宽松、民主的土壤,要激发学生有创意表达的勇气,逐步引导学生真实、真诚、自然地表达自己,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
关键词:感受生活;抓住时机;善于引导;有感而发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55-2进入三年级后,很多小学生都会为写作文而烦恼,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这里的“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不就告诉我们,作文源于生活,我们的作文教学要时时刻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
“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叶圣陶老先生的这段话更是形象地说明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
我在写作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一、把握契机,让学生真情流露小学生的有意注意还处于萌芽阶段,他们往往缺乏主动观察与发现的能力,出现在他们生活中的一些亮点不经意间仿佛流水般悄悄溜走。
生活中,善于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契机,就像得到了开启大门的钥匙,思路会如泉水般涌出。
一天中午,几个学生兴冲冲地来报告我,“一只小鸟在我们班级乱飞,现在被卡在图书橱后面了,大家都乱套了,老师你救救小鸟吧。
”到了教室,孩子们七嘴八舌地都想向我讲述事情的经过。
我示意学生安静,并提议先救小鸟,孩子们同意了。
于是,我先指挥孩子们把所有窗户打开,然后和几个力气大的孩子一起搬动书厨,让小鸟能飞出去。
结果,书橱才搬开一点,小鸟就箭一般飞走了,孩子们欢呼起来,有的还拍起了小手。
扎根生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扎根生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1. 引言1.1 生活是学习写作的源泉生活是我们学习写作的源泉,无论我们写作的内容是什么,都离不开生活的痕迹。
生活是我们写作的灵感之源,是我们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每个人的写作也应该是独一无二的。
通过观察生活,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写作的素材,从而丰富自己的作品。
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和感悟,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源泉,让我们的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生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挖掘写作素材,还可以培养我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通过深入生活,我们可以更加真实地表达我们的情感和想法。
生活是那无穷无尽的材料库,只要我们善于去挖掘,就能为我们的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素材。
我们要扎根生活,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正文2.1 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挖掘各种各样的写作素材,从而丰富我们的作文内容和表现形式。
我们可以从身边的人物和事物中获取灵感。
观察家人、朋友、同学,感受他们的情绪、行为和言谈,从中寻找故事的主题和情节;观察周围的环境和景物,记录下美丽的风景、有趣的场景,用文字表达出来,能使作文更加鲜活生动。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找到写作的素材。
一次和朋友的聚会、一次购物经历、一次旅行,都可能成为作文的题材。
通过将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写成文章,不仅能够锻炼我们的写作能力,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持敏锐的观察力,不断地发现、记录,才能不断地积累写作素材,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从生活中汲取养分,才能让作文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产生共鸣。
2.2 培养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
生活中处处都有值得我们去观察和思考的地方,只有敏锐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才能让我们更好地捕捉写作素材,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需要通过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细节。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它是不可或缺的灵感和素材来源。
学生的作文创作是通过观察、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这些观察、思考和情感通常来自学生的生活经历。
生活给予学生丰富多彩的观察对象。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而这些都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观察素材。
在家庭中,学生可以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动、家庭的氛围等等;在学校中,学生可以观察老师的教学方法、同学的学习态度、课余活动的组织等等;在社区中,学生可以观察邻居的生活习惯、社区环境的变化、社区活动的开展等等。
这些观察对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世界,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作欲望。
生活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素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面临各种问题和困惑,这些问题可以使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难题,可以思考如何解决;学生在与他人相处中出现了矛盾,可以思考如何沟通和化解;学生在看电影、阅读书籍等中可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这些思考也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的重要素材。
生活让学生拥有丰富的情感和思绪。
学生的情感和思绪是经过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而产生的。
学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情感和思绪,如快乐、悲伤、愤怒、思念、疑惑等等。
这些情感和思绪可以通过作文来抒发和表达,从而使作文更加真实和生动。
学生可以通过描述自己的情感和思绪,使读者对作文产生共鸣和共同感受,这也是作文能够打动人心的重要因素。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它可以提供学生观察、思考和抒发情感的素材。
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让作文更加真实和有趣。
学生应该重视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将生活的点滴转化为作文的灵感,不断提高作文的质量和水平。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挖掘生活的底蕴
挖掘生活的底蕴为培养学生感受生活和发现生活的能力,提高中学生作文整体能力,我从四个方面作了尝试。
一、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语文的课外作业是最少的也是最多的。
”“少”指的是相对于理科的笔头作业:“多”主要指的是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本学期颜老师不幸去世,校长致的悼词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
许多同学因此而写了许多悲痛悼念颜老师的文章。
这些饱含悼念之情的文章,无不说明这活生生的生活就是学习语文。
正如罗丹所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我们尽量引导学生领会,无论对人、事、物,哪怕是枯燥平凡的,也尽可能感受出一种品格、一种情趣、一种哲理、一种时代精神。
二、作文的升格取决于感悟生活在写作过程,观察和感受是攫取生活材料的两个阶段,而感悟则是在观察、感受的基础上捕捉、洞察生活中潜在或显现的思想意义。
换句话说,就是从平凡的生活中看出不平凡的意义,即悟出闪光点,悟出事物的内在价值。
感悟并非高深莫测,只要按常理思考即可。
比如:从“爷爷的头秃了,牙齿掉了,血压升高了,眼睛老花了”中悟出“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
从“从校门进入家门起,母亲的烧饭做菜,晚上一宿的唠叨,到第二天走出家门时的千叮咛万嘱咐”中,悟出“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从“学业上的互相竞争,生活上的互相帮助,思想上的互相交流”中,悟出“友情是生活中的一盏明灯”。
生活无处不存着亮色,只是许多同学不懂得挖掘,不善于挖掘罢了。
三、提供机会,让学生把感悟留下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面对多姿多彩的生活,常会产生许多遐想、许多领悟。
能及时记录这些亮丽的闪光点的文章,我都同大作文一样的给予评改,并加以鼓励,称之为“真实作文”。
因而班里、校里一旦举行一次活动就会出现写作高潮,涌现出一批文思流畅,思绪激荡的好文章,例如:《盆景的启示》、《失望的雪》、《星星之火》等。
其次,及时鼓励学生多投稿。
为了使学生的作文能得到充分的肯定和鼓励,除及时加以评改以外,还常给予这样的评语:“文笔优美,立意深刻,建议作适当修改后投寄文学社!”“思想顿悟力作,请速投寄《中学团讯》!”“及时反映了校园生活,可改作广播稿,投寄广播站!”四、适当的指导方法感悟也要有个思路。
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因为生活是学生学习知识和积累素材的重要来源。
生活中的各种经历和感受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灵感和素材,帮助学生把握写作的重点和角度,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深度。
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因为生活中的各种经历和感受可以成为写作的灵感和素材。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有喜有忧,有得有失。
这些经历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生活中的感受和情感可以让学生描绘出真实、生动的场景和人物形象,使作品更加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学生在旅行中的见闻可以成为一篇旅游散文的素材,学生在家庭中的亲情体验可以成为一篇家庭故事的灵感。
通过生活的感受和经历,学生可以写出接地气、贴近读者、有切身体验的作品。
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因为生活让学生把握写作的重点和角度。
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反思,使其成为深入思考和挖掘的题材,提高写作的思辨能力和观察力。
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写作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成为一篇论述文章的素材,学生在生活中碰到的困惑可以成为一篇议论文的题材。
通过生活的思考和观察,学生可以写出思想深刻、见解独特的作品。
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因为生活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
生活中的各种经验和感受需要学生进行整理和归纳,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学生需要学习各种写作技巧和方法,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生活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使其拥有更加广博的知识和更加丰富的视野。
这对于学生的写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知识储备,学生才能写出有深度和内涵的作品。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因为学生的作文大多数都是以自己的生活为内容,反映自己的思想、感受和成长。
生活是学生创作的灵感之源,是促使他们写作的动力。
生活带给学生各种各样的经历和感受,这些都成为了他们写作的素材。
学生从小学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很多事情,有 happy 的、sad 的、interesting 的,还有疼痛的、失败的、成功的等等。
这些经历都是学生写作的源泉。
学生通过外出旅游,见识到了不同的风土人情,体验了不一样的文化,这些都可以成为他们写作的素材;又或者学生经历了一次失败,虽然很痛苦,但是这个经历也是他们写作的素材,他们可以写出自己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反思。
生活中的人和事也是学生作文的灵感之源。
学生身边发生的人和事情,都可以成为他们创作的主题。
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他们的言行举止、互动关系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内容;又或者是学生遇到了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人,他们可以以这个人为主题,写出自己对这个人的认识和理解;还有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情,像是一只鸟儿在校园里飞翔、一只猫咪在阳台上晒太阳,这些平凡的事情也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灵感。
生活中的人和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学生的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体验,这些情感也促成了学生作文的源泉。
生活中的欢乐、悲伤、忧虑、兴奋等各种情感,都可以成为学生作品的素材。
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情感体验,可以通过文字来表达,让读者共同感受到他们的情感。
学生经历了一次离别,他们可以通过作文表达自己的思念和想念;学生也会有课业压力、学业困扰,他们可以写出自己的困惑和烦恼;又或者是学生获得了一次胜利,他们可以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喜悦和自豪。
学生的情感经历丰富多样,更能让读者在作文中产生共鸣。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
学生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自己的经历、感受,来自于身边的人和事,来自于丰富的情感体验。
通过写作,学生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还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元素的挖掘与利用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元素的挖掘与利用语文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检验和应用,更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习作教学中,生活元素的挖掘与利用是十分重要的。
生活是教材,生活是源泉,生活是语文习作创作的灵感之源。
那么,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挖掘生活元素,并灵活运用于习作创作中呢?生活元素的挖掘。
生活是我们写作的灵感来源,因此挖掘生活元素就显得非常重要。
小学语文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观察、体验、感悟,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细节。
学生在家中看到的一只小猫咪、一只小鸟,甚至是一片树叶,都可以成为他们习作创作的素材。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观察身边的一切事物,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发现诗意,发现可写之处,不断提高他们的创作灵感和写作素材的来源。
生活元素的利用。
发现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就要学会将这些生活元素巧妙地利用在习作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作时多加入生活中的元素,比如写一篇记叙文时,可以让学生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为题材,写一篇说明文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见闻来进行论述,写一篇议论文时,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让学生的习作更具生活气息、更富有情感。
生活元素的多样化利用。
生活元素是多样化的,可以体现在人物、事件、场景、情感等方方面面。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各种各样的素材,比如可以让学生写一篇以家人为题材的作文,可以让学生写一篇以游玩的场景为题材的作文,还可以让学生写一篇以自己内心真挚感情为题材的作文。
这样既能让学生习作的题材更加多样化,也能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更全面的提高。
生活元素的情感表达。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而情感正是作文的灵魂。
在习作教学中,学生应该学会通过对生活元素的挖掘和利用,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文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中通过对生活中琐事的情感表达,让作文更具触动人心的力量。
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写作是学生学习、思考和表达的重要方式,也是对语言和思维能力的锻炼。
许多学生在写作时却感到无从下笔,缺乏灵感和素材。
如何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的点滴,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并且让写作成为一种享受和乐趣。
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和培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忽略了身边许多可以写作的素材和题材。
老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教会他们如何去观察和思考,如何将身边的事物和事件转化为写作的灵感和题材。
可以通过组织写作活动,让学生以身边的人、事、物为题材进行创作,从而培养他们的写作习惯和兴趣。
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需要学生积极去开拓和发现。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主动去发现身边的美好和奇妙,关注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从而找到写作的灵感和素材。
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人和事、阅读各种书籍和文章、参加文学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兴趣。
只有在积极主动参与和发现生活中的点滴,学生才能从中获取写作的源头活水。
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需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和题材。
学生的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一段深刻的情感、一次有趣的观察等等。
老师和家长应该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写作素材和题材,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和发挥空间。
可以通过提供图片、视频、音乐、文章等多种形式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让他们从中获取创作的源头活水。
让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需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技巧。
写作是需要长期积累和练习的,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老师和家长应该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让他们每天都进行一定量的写作练习。
可以通过布置写作任务、评选优秀作品、进行写作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和水平,让写作成为他们生活中的源头活水。
在总结,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是写作的灵感和素材之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挖掘学生作文生活源泉培养学生感悟生活能力
作文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许多老师在“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五大环节中费尽心机。
事实却常常是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尽管绞尽脑汁,也
无从下笔。
原来,老师们忽视了作文的“源泉”——生活,忽视了学生感悟生活能力的培养。
从心理学角度看,写作动机源于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也可以说是生活打动了我们的心,使我们忍不住有一种要表达的冲动。
因此,针对作文教学中无内容可写的现象,我们应有的
放矢地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一、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轰轰烈烈、惊险奇特的大事,也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事。
只要
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做个有心人,就一定会发现身边有好多东西值得储存起来、值得
表达出来。
所以说,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创作的源泉。
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只有平时对生活倾注了热情、善于感悟生活的人,生活才会馈赠给他丰厚的写作素材。
作文教学,首先要教学生学会观察。
告诉他们:社会的发展、校园的变化、家庭的欢乐与苦恼、同学间的矛盾与协作、虫鱼鸟兽、花草树木……这些都是我们观察的范围;观察时不但要用心、留心、细心,而且要调动多种感官一齐行动,甚至发动“第六感觉”参与其中。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触发自己的灵感,才能形成自己真切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
同时语文老师要注
意多给学生创造观察的条件,可以把学生带到校外去,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想象、
领悟。
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然而,观察是有其局限性的,即使做到了所谓“行万里路”,也难免会有大量观察不到、体会
不到的东西。
所以,写文章单凭个人的生活经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汲取别人
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如通过书刊、电影、电视等媒体去间接感受生活、理解生活。
“书是有字的生活。
”作家张抗抗曾说:“我觉得文学家是最可尊敬的人,因为他能告诉人们什么是好、
什么是坏。
从小学到中学,我阅读了大量的小说、散文,凡是出的新书无一例外。
这些对我
的世界观的奠定和文艺观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所以,我们教师在平时要紧密结合课文,结合阅读教学,利用一切感知手段,提高学生的感悟力。
二、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人生
写作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达,而人的思想感情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
没有对生活的感情,当
然就谈不上写作。
写作的生活问题,不仅仅是深入就行了,更重要的是如何认识生活、理解
生活。
我们日常生活大都是细小之事,但只要仔细观察,细心体悟,给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便会慧眼独具,在别人不见中有所见,在平常中发现出奇特来;就能使材料真正化为自己的
东西,写出构思精巧、富有新意的作文。
有人说:“没心的人是另一种盲人,什么也发现不了。
”这话很有道理。
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把学生都培养成有心的人、会思考的人。
同样的观察条件,由于学生的认识不同,以及思考方式不同,作文的效果就会有很大差距。
可以说,作文要写好,离不开思考。
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深入地思考。
教师要有计划
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可以就一个作文题目,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认识、分析、挖掘,从
而提高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要让学生做到,对于生活中的某一现象都不要轻易放过,而要多加思考,善于联想,想出点意思来,悟出点
道理来,品出点情味来。
如果我们引导学生不但用心去观察,而且能勤动脑子、积极思考、
善于思考的话,那么必将促进学生感悟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生学会积累的方法
如果一个学生只学会了观察、思考,却不懂得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及时积累下来,那么,
他的作文水平还不会真正提高。
因此,必须让学生养成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习惯。
作家任溶
溶在谈写作秘诀时曾说过:“我劝你们最好记日记,把一天里遇到的有趣的事情记下来,把想到的有趣的念头记下来,这就跟我们在本子上记题目差不多。
记日记也是练笔,多写就熟能
生巧,对作文大有好处。
希望大家下功夫。
”也有人说:“写日记,就像给自己做脑保健操,
坚持下来,效果是很明显的。
”据记载,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有个习惯,他每天早晨出门总是背上个口袋,只要观察到点什么有趣的事,就赶紧记下来放在口袋里。
竺可桢在生命的最后一
刻还在坚持写日记,鲁迅在生命垂危时刻还在记录自己心中的思考……名家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涉世未深的学生呢?写日记不仅可以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记下来,为作文积累生活素材,同时,写日记还可以在对生活材料的加工过程中锤炼自己的思想,真可谓一举多得。
除了写日记,还可以要求同学们写观察记录,建立优秀作文集、设作文语言库等。
但是,值
得注意的是,开始有的同学可能会对积累活动产生好奇心或表现出短时的热情,但如果他们
不知道积累的目的、意义,或不知道要取得什么样的积累结果,这种好奇心和热情就不能转
化为持之以恒的动力。
只有树立明确积累目标的人,才能产生强烈的积累动机,保持高度的
积累自觉性。
总之,我们教师要放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做
生活的有心人,对一切事物,特别是曾引起自己心灵震撼的人和事,要鼓励学生回味深思并
及时地记下来。
久而久之,学生的经历丰富起来,情感充盈起来,思维深刻起来,就再也不
会出现没有内容可写的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