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二轮历史社会热点专项练3 长路漫漫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全解全析)
2019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文科综合历史·全解全析24.A【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
材料表明,春秋时期,就周朝的范围而言,周天子地位下降,诸侯地位上升;就各诸侯国而言,诸侯地位下降、卿大夫地位上升。
这反映了统治集团中严格的等级制在春秋时期趋于瓦解,故A项正确。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在秦代,B错误。
春秋时期,周天子地位虽然下降,但仍是天下共主,C项错误。
周天子之下的诸侯以及卿大夫均属于贵族,当时贵族垄断政治权力的局面仍然存在,D项错误。
27.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时期原料生产与手工制造业的分离,扩大了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故D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农本商末观念的变化,排除A项。
B项“商业资本日益活跃”材料不能体现。
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地区之间商品交换的状况,与农业无关,C项说法错误。
28.C【解析】根据“中国应在外交上接纳西方以获得一段时期的和平,并于这期间在西方帮助下加强军事力量”,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维持了暂时和好的局面,客观上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故C项正确。
《南京条约》中五口通商的开放表明中国对外闭关锁国状态已被打破,A项错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分化出洋务派和顽固派,他们仅在应对西学问题上产生分歧,但都是为了维护统治,且慈禧太后支持洋务运动,因此此统治集团内部的冲突对立并未加剧,B项错误。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出现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与此新政策的实施使中外出现和好的局面不相符,D项错误。
29.D【解析】本题考查晚清西学东渐。
材料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翻译西方著作增多。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42526272829303132333435A CB DCD B D A B B D文科综合历史第1页(共6页)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为了挽救民族危机,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传播西学,并成为传播西学的主体。
他们传播西学已从之前的器物技艺等物质文化为主转为以思想、学术等精神文化为主,故A项错误,D项正确。
(新课标)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高频命题点突破_模块三 中国近代篇模块通史贯通课件
模块通史贯通一、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阶段特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在屈辱中逐步向近代化迈进。
通史要点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1)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两次鸦片战(1)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入侵,(1)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了“师夷(1)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服、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导致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长技以制夷”思想西餐、西式住宅传入中国(2)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2)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中体西(2)社会习俗受到冲击,婚俗、社(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用”思想交礼仪等发生重大变化(3)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二、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阶段特征: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时期,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异常活跃,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通史要点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1)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变法(1)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允许民间(1)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1)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运动设厂,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2)农民阶级发动义和团运动(3)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2)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主张民主共和(2)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获得了一个“短暂的春天”(2)报纸等大众传媒在宣传维新变法与革命思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资产阶级激进派发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洪流阶段特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及其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通史要点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1)1919年五四运动揭开新民主主(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义革命的序幕,1921年中共诞生(2)中共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国民革(2)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受打击(1)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导(2)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领导了国民革命(1)在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物质生活、交通和通讯、影视事业都得到较快发展主义获得较快发展命、十年内战、十四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国民政府统治后期,民族工业(2)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生活进步缓慢陷入绝境(3)毛泽东思想形成并逐渐走向成熟一、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及启示第一次:中国处于清朝中后期,受专制统治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中国经济没有发生大的变动。
2019高考历史二轮练习综合检测试题(一)
2019高考历史二轮练习综合检测试题(一)(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发迹旳阶级是对任何人都开放旳,无论其家庭、出身和宗教信仰如何。
事实上,在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相当大旳流动性。
权势之家或名门望族可能会因子孙不肖而败落,出身低微者则会通过这种制度而发达。
”这种制度是( )A.宗法制B.郡县制C.均田制D.科举制解析:D科举制打破贵族世袭旳现象,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
科举及第者立即可以改变自己旳命运,增加了社会旳流动性。
2.唐代元稹《估客乐》:“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
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
……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
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
”诗中反映出当时( )①商帮旳活动范围很广②长安城是重要旳商贸城市③市场设置不受地点限制④民族间经济交往频繁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B商帮出现在明朝时期,排除①;由诗句中“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可知②正确;唐朝时期,市场有严格旳地域限制,排除③;从诗句中“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可知中原地域与少数民族经济交往活跃,故④正确。
3.1840~1842年旳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南京条约》旳签署告终。
而那些战争旳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旳结果旳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地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旳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旳是( )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旳反思有限B.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旳影响C.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旳思维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旳颜面解析: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屈辱旳开始,是中国主权丧失旳开端,但清政府极力地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这说明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反思有限。
B、C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属于现象而非实质。
4.1860年,曾国藩和他旳高级秘书赵烈文,谈到京师旳种种腐败和破败,忧心打败太平军也挽救不了清朝。
曾国藩问赵烈文:腐败这个情况今后会发展到什么地步呢?赵烈文说,大清朝暂时还不能怎样,但50年间可能会土崩瓦解。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考试版)
西方以获得一段时期的和平,并于这期间在西方帮助下加强军事力量”。据此可知,此项新政策的实施
A.打破了中国对外闭关锁国的状态
B.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利益冲突
C.提供了中国自强运动的良好环境
D.引发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9.1900—1911 年,中国通过日文、英文、法文共译各种西书至少 1599 种,占晚清 100 年译书总数的 69.8%,
地所植棉花不能满足需要,商人从山东、直隶、河南一带产棉区运来,而山东、直隶、河南则不事纺
织,“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这种情况说明
A.农本商末观念发生变化
B.民间商业资本日益活跃
历史试题 第 1页(共 4页)
C.农业多种经营方式兴盛
D.地区之间商品交换扩大
28.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位 28 岁的亲王为中国制定了一项新政策:中国应在外交上接纳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统治者推行抑商政策的措施及目的。(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北京政府经济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积极作用。(12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务院正式下达扩大企业自主权文件的意义。(5 分) 42.(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理论是重要的,相对于经济政策设计是第一层次的。经济理论相当于基础科学,经济政策 设计相当于应用科学。应当指出的是,人类对经济理论的研究是不够的,在这种情况下,急功近利的 政策设计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为了使政策设计更为科学,必须给其以科学的理论指导。
2019年高考二轮历史社会热点专项练 2
社会热点专项练(二)思想解放——中西文化交融碰撞,彰显人类文明进步1.儒家将“喻于义”的人称为君子,墨家将能够扶危济困作为“兼士”的标准。
这表明儒墨两家都()A.忽视了个人利益B.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C.追求个性的自由D.具有平等的社会观念B[无论是君子还是“兼士”,都是儒墨两家对有修养的人的一种称呼,“喻于义”“扶危济困”都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故选B项。
A、C、D三项材料均未涉及,故排除。
]2.在我国古代,每一个王朝都不会永远存在。
西汉董仲舒指出:“三统之变,近夷遐方无有,生煞者独中国。
”隋朝王通说:“天命不于长,惟归有德。
夷狄之德,黎民怀之。
”据此可知()A.王朝存续的长短关键在于是否行德B.古代王朝更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儒家思想逐渐背离先秦的孔孟之道D.儒家的民族思想逐步走向开明包容D[董仲舒认为,“三统之变”只有“中国”有,“近夷遐方”是没有的。
而王通认为,天命不是永恒不变的,无论是华夏族还是少数民族,只要实行“仁政”、践履王道,就会得到民众的认同与归附。
由此可知,西汉儒家的民族思想较为保守,而到隋朝时已逐步走向开明包容,故D项符合题意。
A、B两项在董仲舒的思想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故排除。
]3.朱熹是理学定型的关键人物,朱熹论“理”,一则明其绝对永恒,在气之先,二则明其运动不息而无处不存。
针对佛教“空虚”之说,特别强调“理是实理”,“万理皆实”。
据此,下列关于“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范畴B.求理方法是格物致知,以求贯通C.重在对客观规律的探索D.求理途径是发明本心,以求彻悟B[朱熹的“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A项错误;因为“理”运动不息而无处不存,“理是实理”“万理皆实”,求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以求贯通,故B项正确;格物致知是通过接触万事万物求的已存的“理”,而不是对客观规律的探索,故C项错误;求“理”途径是发明本心,以求彻悟是陆王心学求“理”的方法,故D项错误。
2019年高考二轮历史社会热点专项练 4
社会热点专项练(四)深化改革——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改革开放新战略1.20世纪30年代,上海中产阶级学生群体中流行“欲占人间风气先,起居服御用心研。
矜奇立异标新式,不是摩登不少年”的说法,看电影、跳舞、喝咖啡等社交活动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必修课。
以上现象说明上海()A.成为全国时尚中心B.主动破除国人陋俗C.学生普遍崇洋媚外D.西式生活方式发展D[根据材料“上海中产阶级学生群体……看电影、跳舞、喝咖啡等社交活动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必修课”可知,西式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年轻人的时尚,故D项正确。
]2.下图为近代中国两个时期的工业资本统计示意图。
该图反映出()A.外商企业和民族企业相互促进B.国民革命推动民族企业迅速发展C.外商企业压制了民族企业的发展D.20世纪前后民族企业发展迅速D[在近代中国,外商企业依仗着不平等条约长期保持着对民族企业的压制状态,二者之间并不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故A项错误;国民革命始于1924年,与图中时间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通过图中数据不难看出,与1872—1894年相比,民族企业在1895—1913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增幅甚至大于外商创办的企业的增幅,故C项错误;通过图中数据不难看出,中国的民族企业在20世纪前后发展迅速,故D项正确。
]3.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赶英超美”,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趋势的变化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D.中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D[从材料所列举的一系列变化来看,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不断成熟的过程,D项符合题意。
] 4.(2018·上饶三模·31)1953年,陈云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道:“有些同志认为合作社应该在农业工业化之后,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
2019高三历史ⅱ专项二阶段性测试题
2019 高三历史ⅱ专项二阶段性测试题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联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虑,多理解!无论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拥有委婉性,特别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添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供给的有限资料,明确观察重点,最大限度的发掘资猜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频频细读。
只有经过认真斟酌,推断命题老师的企图,踊跃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可以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本试卷分第一卷 ( 选择题 ) 和第二卷 ( 非选择题 ) 两部分。
总分值 100 分。
时间 90 分钟。
第一卷 ( 选择题共 50分 )【一】选择题 ( 每题 2 分,共 50 分)1、(2018 ·长春一模 ) 阅读以下相关近代中国境内工业统计资料( 外国人办的企业略 ) ,从中我们获取的相关中国经济的正确信息是 ()第一期间 1872~第二期间 1895~1894 年1913 年设厂数53463商办资本( 千元)469790801资本所占比重9.6%41%官办和设厂数1986官商合资本( 千元)1619629469办资本所占比重33.1%13%A.拥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色B、官僚资本经济今后逐渐走向消亡C、民族资本在社会经济中占支配地位D、甲午战后民族资本获取迅速发展【答案】 D【分析】观察学生提取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
由资料表格可见,1895 年后的商办投资和厂数都有较快增添,而官办和官商合办的那么增添较为缓慢,所以可见民族资本主义在1895 年后获取一次较快的发展。
A 项答案是没法得出的,因表格未表达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B 项也没法得出,因表格中官办企业未至消亡的境地,C项不符合史实。
2、(2017 ·杭州学军中学 ) 某学校历史研究小组在图书室找寻资猜中找到了以下一组图片,该小构成员为它们确定的主题中,最合适的是 ()图片说明,从左往右:① 1863 年的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②张謇民国初年有名实业家③ 1932 年日军炸毁的商务印书馆④ 1956 年上海工商界申请推行全行业公私合营A、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季B、“实业救国”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C、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困难重重D、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答案】 A【分析】①②反响了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③反响了民族工业的曲折;④公私合营反响了民族工业的春季。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主题9长路漫漫——世界经济模式的不断探索课件
一
二
三
四
欧美国家 19 世纪末至 19 世纪初 20 世纪 20 世纪 30 至 70 年代 30 年代后 年代 以西欧为 中心,资本 国际 主义世界 经济 市场基本 格局 形成,英国 成为“世 界工厂” 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最终 形成,美、德 两国经济发 展迅速,但英 国仍为世界 经济大国 美国掌握世界 经济霸权;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 确立以美国为 主导的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体 系
解析
关闭
答案
-18-
1 2 3 4 5
3.(2018四川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35)下表为英国1951年和1982年 政府福利支出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单位:亿英镑)由此可 见英国( )
福利支出 1951 年 20.74
国民生产总值 145.08
关闭
685.10 3 166.98 1982 年 “货币扩张 材料中未涉及 ”,故A项错误;福利支出增大不一定导致各阶层贫
-13-
一
二
三
四
(3)性质及目的不同:苏俄(联)是在无产阶级掌握经济命脉条件下, 通过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国家资本主义的办法发展生产;美国罗斯福 新政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前提下,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达 到解决经济危机的目的,最终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中国在坚 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改革生产关系 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14-
一
二
三Leabharlann 四(4)结果和影响:苏俄(联)新经济政策巩固了工农联盟,有利于经济 恢复,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但到后来,新经济政策被废除,斯大林 模式建立。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 破坏,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并促成了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 展趋势的出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 实际相结合、依照国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举,使中国取得 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历史卷(考试版)
C.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导致欧洲进一步走向联合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41 题~第 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5 题~ 第 47 题为选考题,请考生从给出的 3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1.(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装………………○………………订………………○………………线………………○………………
绝密★启用前
2019 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
文科综合·历史
注意事项:
(考试时间:5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 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滇南本草》中,就有关于玉米的记载:“玉麦须,味甜,性微温,入阳明胃经, 约 1436 年
通肠下气,治妇人乳结红肿或小儿吹着,或睡卧压着,乳汁不通”
1578 年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有“玉蜀黍种出西土”之句,并对玉米形态作了描述
A.中国古代已从多角度研究玉米
B.三部著作的记述内容完全一致
C.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为可信
——摘编自雷颐《历史:何以至此〈从小事件看清末以来的大变局〉》 材料提供了一个近代战争中的细微情节,从中可管窥中国近代历史大变局。请从以上材料中自选
历史试题 第 3页(共 4页)
角度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 清晰) 45.(15 分)[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8 年 8 月,英国《养老金法》获准成为法律。法令对养老金领取标准做出如下规定:(一) 年满 70 岁;(二)作为英国居民至少已达 20 年,并居住在联合王国的土地上;(三)依该法令标准计 算的年收入不高于 31 英镑 10 先令。同时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将没有或失去领取国家养老金的 资格:(一)1908 年 1 月 1 日以后仍领取各种形式的济贫补贴;(二)在达到养老金领取标准前,有工 作能力却未能为自己及其家人努力工作;(三)被拘禁于疯人院或同类机构的流浪贫民;(四)被控犯 罪处以监禁者,在监禁期间及释放后 10 年间无权领取(或继续领取)国家养老金。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选试题整合练主题九长路漫漫——世界经济模式的不断探索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主题九长路漫漫——世界经济模式的不断探索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8辽宁六校协作体期中,25)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
这一时期( )A.政府实行了新经济政策B.苏维埃希望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C.苏联正处于卫国战争时期D.国家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答案:B解析:国内战争时期,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导致农民的不满,出现了“经济发展停滞、生产萎缩”等一些现象,故A项错误,B项正确;苏联卫国战争发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即1941年到1945年,与材料所给的时间不相符,故C项错误;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粮食的产量是增加的,故D项错误。
2.(2018吉林百校联盟考,22)瞿秋白在《赤都心史》中写道:“(苏俄)1921年的五一节恰巧与基督复活节同一天,一改两三年来冷漠枯寂生活,突现活泼泼的气象。
”这说明当时苏俄( )A.成功反击了外国干涉B.农民已摆脱了被奴役的地位C.新经济政策已经启动D.工业化建设提高了生活水平答案:C解析:苏俄国内战争在1920年已经结束,成功反击外国干涉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俄国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农民已经摆脱了被奴役的地位,故B项错误;为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经济、政治危机,1921年3月俄国实行了新经济政策,缓解了社会矛盾,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故C项正确;俄国工业化是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模式的成果,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3.(2018黑龙江哈三中第三次验收,28)下面是1922—1926年苏联与外国资本家达成的租让合同数量变化示意图。
图中的变化反映了苏联( )A.新经济政策逐渐废止B.收缩外来资本的比重C.反击西方的经济封锁D.探索经济建设新模式答案:B解析:苏联逐步取消新经济政策是在1928年以后,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图表看出,苏联在1922—1926年与外国资本家达成的租让合同数量呈现先上升而后缓慢下降的趋势,故B项正确;反击西方的经济封锁,更应该增加与外国资本家的租让合同,故C项错误;题干中的变化发生于新经济政策期间,此时期苏联的经济建设模式没有发生变化,故D项错误。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主题9长路漫漫__世界经济模式的不断探索课件
-14-
一
二
三
四
(4)结果和影响:苏俄(联)新经济政策巩固了工农联盟,有利于经济 恢复,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但到后来,新经济政策被废除,斯大林 模式建立。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 破坏,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并促成了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 展趋势的出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 实际相结合、依照国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举,使中国取得 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15-
-17-
12345
2.(2018河南郑州三模,35)1951年,第比利斯地铁获准开建,国内上百
家国有企业参与其中:莫斯科提供列车、车站电子钟、通风系统、
盾构机,列宁格勒生产扶梯,变压器来自基辅,哈尔科夫制造配电器、
通讯基站……这说明当时苏联( )
A.经济体系日趋完备 B.工程技术实现自给
解析 答案
-18-
12345
3.(2018四川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35)下表为英国1951年和1982年 政府福利支出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单位:亿英镑)由此可 见英国( )
福利支出
国民生产总值
1951 年
20.74
145.08
关闭
材料19中82未年涉及“货币扩68张5.1”,0故A项错误;福利3 1支6出6.9增8大不一定导致各阶层贫
主题九 长路漫漫—— 世界经济模式的不断探索
-2-
一
二
三
四
6.特点:政府干预经济不是实行工业国有化,而是依靠增加政府开 支和大量军事订货,实行优惠税来刺激生产与社会固定资本投资, 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7.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8.作用 (1)它突破了私人垄断的局限性,使生产、技术改造以及劳动力再 生产过程社会化,从而可在更大程度上容纳生产力的发展。 (2)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有限性以及同现代化 巨额投资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使资本 主义基本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山东青岛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新资料历史)二轮练习二模块试题1(含解析)
山东青岛第二中学2019年高三(新资料历史)二轮练习二模块试题1(含解析)【一】选择题1、“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能够运官粮客货,有事能够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
”这一言论促成了〔〕。
A、洋务运动兴起B、外国企业进入中国C、实业救国风潮D、抵制外货的运动2、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是在〔〕。
A.唐朝后期B.北宋时期C.南宋时期D.元朝时期3、有人在民国初年如此说道:“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
他的依据最有可能是民国成立后〔〕。
A、国家挣脱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B、共和制度成为推动经济进展的保障C、产业革命顺应了世界进展潮流D、民族资产阶级克服了自身的局限性4、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说:“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特别惬意的。
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能够利用他们来相互反对……”。
这说明当时他意识到要A、实行西欧统一自主的政策B、完全消除西欧国家间的矛盾C、启动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D、确立法国在西欧的主导地位5、《覆园丛话·产业》中记载:明清时候,“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
造成这种现象的全然缘故是〔〕。
A、商品经济繁荣B、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D、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6、〔2017年11月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19题〕有人说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
以下最能反映“中世纪的衰落”的全然表现是〔〕A、美洲的发明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B、美洲的发明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存的步伐C、美洲的发明冲击了西欧教会的威信D、美洲的发明有利于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7、〔2017年12月安徽省城名校联考12题〕在一部反映南宋末期历史的电视剧中先后出现了以下几个情节,其中明显与史实不符的是〔〕A.高转筒车正用于灌溉田间的庄稼B.一商人在戌时与朋友逛市场C.倭寇娼獗导致政府下令实行“海禁”D.农村百姓们大清早忙着赶集8、在上古和中世纪,世界上只有区域性大国,没有全球性大国,15、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热点专项练(三)长路漫漫
——实践政治宣誓制度,推进政治文明建设1.公元前6世纪,梭伦设立公民陪审法院,规定:陪审法官从年满30岁的雅典公民中选举产生,按照一定顺序轮流参加案件审判。
每次参加审判的人数大约是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审判结果由陪审法官往票箱内投放石子的方式投票表决。
这一规定()
A.保证了雅典各阶层的权利
B.适应了当时的民主政治体制
C.避免了司法中的集体暴政
D.构建了现代陪审制度的框架
B[“每次参加审判的人数大约是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审判结果由陪审法官往票箱内投放石子的方式投票表决”不可能保障“各个阶层”的利益,故A项错误;“公元前6世纪,梭伦设立公民陪审法院”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组成部分,故B项正确;“审判结果由陪审法官往票箱内投放石子的方式投票表决”这种方法不能保证每个参与审判的人的素养,也无法回避“集体暴政”,故C项错误;“现代陪审制度的框架”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主要来源于罗马法,故D项错误。
] 2.罗马法将规定国家事务的法称为公法,其效力由国家政权加以保障,不允许依私约变更;将规定私人事务的法称为私法。
罗马法重视私人权利保护,但罗马公法的地位高于私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B.体现了国家至上理念
C.维护了罗马民主政治D.维护了城邦整体利益
B[罗马公法是规定国家事务的法,其地位高于保护私人权利的私法,体现国家至上的理念,故B项正确。
]
3.(2018·芜湖一模)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前夕,曾反驳宋教仁等人的内阁制主张,而在交卸临时大总统职务后,却称赞内阁制:“现就中国情形论之,以内阁制度为佳。
”其态度的变化是()
A.为了维护民主共和B.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C.模仿法国政治体制D.形成灵活的立法机制
A[从材料信息可知,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前夕反对内阁制,交卸临时大总统职务后赞同内阁制,这主要是由于孙中山希望实行责任制内阁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制度,故选A项。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故B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借鉴的是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和英国的责任制内阁,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孙中山对内阁制态度的转变,而非立法机制,故D项错误。
]
4.(2018·洛阳三模)美国学者海斯认为,英国既是第一个摧毁专制政体的国家,但也是最后建立起民主政体的国家之一。
他意在说明英国() A.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较晚B.民主政体的确立缓慢
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民主进程具有渐进性
D[英国第一个摧毁专制政体是指通过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但其政治民主化发展程度较慢,不断通过议会改革完善民主政治,直到20世纪中期才最终实现全民普选,即题目中“也是最后建立起民主政体的国家之一”。
英国民主进程通过多次议会改革逐步进行,具有渐进性,故D项正确。
]
5.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除众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之外,其他政府部门的官员都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通过州议会选出,总统由各州选出的选举人选出,联邦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并需经参议院批准。
美国的建国精英做出这样的安排是为了()
A.避免因某种共同利益而出现部门勾结
B.巩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联邦体制
C.限制议员、总统和大法官的权力范围
D.保证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的独立性
A[美国各部门人员的产生方式不同,是为了避免为了共同利益,出现部门
之间相互勾结的现象,故A项正确。
]
6.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1793年宪法规定,执行会议(相当于最高行政机构)成员的组成由立法议会决定,并受后者监督。
后来国民公会不仅拥有立法权,而且通过救国委员会直接行使行政权。
这说明法国大革命期间的议会改革() A.彻底废除了旧议会的等级特权
B.促使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C.彰显现代议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D.清除了保皇派政治势力
C[材料中议会经过不断改革废除了旧式议会的不合理成分,逐渐具有现代议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故C项正确;A项说法绝对,排除;法国大革命期间的议会改革是向共和制迈进,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议会改革并未清除保皇派的政治势力,1875年宪法就是资产阶级和保皇派妥协的产物,故D项错误。
]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5分)
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第2条第1款规定,总统在就职前应作如下宣誓或郑重声明:“我谨庄严宣誓,我一定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
”按照传统,在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主持下,当选总统需手按《圣经》宣读誓言。
此外,第6条规定:参议员和众议员、各州议会议员以及合众国政府和各州一切行政、司法官员均应宣誓或郑重声明拥护本宪法。
——摘编自邓静秋《各国宪法宣誓制度的比较》材料二1894年兴中会成立会上,孙中山带头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监察”。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拟定盟书后带领大家举手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失信
矢忠,有始有卒,如或谕此,任众处罚。
”1912年1月1日晚10时,孙中山在南京原两江总督衙门就任临时大总统,便首开总统宣誓之先河:“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
——《孙中山与民国宣誓制度之建立》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宪法宣誓制度的特点。
(9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宣誓的不同。
(10分)
(3)综合以上材料,探讨就职宣誓制度的价值。
(6分)
解析:第(1)问,应根据材料一从宣誓的内容、形式等方面概括美国宪法宣誓制度的特点。
第(2)问,应结合材料二从辛亥革命前的宣誓对革命忠诚到辛亥革命后建立现代民主国家,指出孙中山宣誓的不同。
第(3)问,要综合说明就职宣誓制度的价值。
答案:(1)宣誓主体广泛;突出宪法的权威;体现三权分立、权力制约;手扶《圣经》宣誓,彰显宣誓的神圣感和宣誓者的使命感。
(9分)
(2)前者是为了激发革命党人的斗志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后者是为了在中国建立现代民主国家;前者是对政党负责,后者是对国民宣誓。
(10分)
(3)树立法治信仰;凝聚共识力量;强化民主观念;增强历史使命感。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