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一(人教版):专题测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共6套)高中人教版生物选修1(全册)章节检测题配套练习附答案
(共6套)高中人教版生物选修1 (全册)章节检测题配套练习附答案章末检测(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1.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制作果酒时瓶口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C.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D.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解析】果酒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得到的,果醋是利用醋酸菌的有氧呼吸得到的,并且醋酸菌是好氧型生物,没有氧气便死亡,故A正确.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使水分析出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故B正确 .为了得到品质好的发酵产物,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故C正确.制作果酒的酵母菌是异养兼性厌氧型,醋酸菌是异养需氧型,故D错误.【答案】 D2.以下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C.变酸果酒的外表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解析】A、果酒的发酵菌种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醋的发酵菌种是醋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A错误;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B正确;C、变酸的酒的外表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C正确;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如果酒制作需要无氧环境,适宜温度为18~25℃,而果醋制作需要有氧环境,适宜温度为30~35℃ ,D正确 .【答案】 A3.(2021·吉林实验中学期中)以下有关于发酵技术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在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B.长期放置的酒外表会出现一层膜,这层膜是醋酸菌在液体外表繁殖形成的C.泡菜腌制过程中,泡菜坛外表会长出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产膜酵母大量增殖形成的D.腐乳最|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就是由毛霉的直立菌丝构成的【解析】在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A 正确;长期放置的酒外表会出现一层膜,这层膜是醋酸菌在液体外表繁殖形成的,B正确;泡菜腌制过程中,泡菜坛外表会长出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产膜酵母大量增殖形成的,C正确;腐乳最|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就是由毛霉的气生菌丝构成的,D错误.【答案】 D4.以下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解析】参与果酒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含有线粒体;参与果醋发酵的微生物是醋酸菌,是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A错误;果酒制成后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接入醋酸菌并保持通气条件可制作果醋,B错误;腐乳制作过程中利用的酶主要是脂肪酶和蛋白酶等,C正确;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增加盐量,D错误.【答案】 C5.(2021·正定中学月考)关于发酵过程产物检验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NaOH来检验B.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C.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能测定D.测定果酒、果醋的产生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可用品尝法【解析】果汁发酵是否产生了酒精可以使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来检测,故A错误;醋酸无毒,可以用品尝的方法检测,也可以用pH试纸鉴定,故B正确;泡菜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可以用对氨基苯磺酸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检验,亚硝酸盐的含量的检测可以用比色法进行测量,而不能用品尝法,故C错误,D错误.【答案】 B6.以下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制作果酒必需先制果醋B.酿制果醋的醋酸菌只能在无氧环境中生存C.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D.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过程所需的温度条件相同【解析】果酒可以作为制作果醋的原料,故A错误;酿制果醋的醋酸杆菌属于好氧型细菌,不能在无氧条件下生存,故B错误;制作腐乳时,使用的微生物为毛霉,毛霉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分解,故C正确;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不同,所需要的最|适温度也不同,故D错误.【答案】 C7.(2021·湖北四校期中联考)以下关于发酵技术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果酒制作的菌种属于真核生物,而果醋制作的菌种属于原核生物B.果醋制作需要的温度比果酒制作温度高C.醋酸菌在糖源充足和缺少糖源但有乙醇时都能产生醋酸D.为了保证腐乳的风味应在加盐腌制时在每层均匀地参加盐分【解析】果酒制作的菌种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而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A正确;果醋制作需要的温度为30-35℃,比果酒制作温度18-20℃高,B正确;醋酸菌在糖源充足和缺少糖源但有乙醇时都能产生醋酸,C正确;为了保证腐乳的风味应在加盐腌制时在每层均参加盐分,但距离瓶口越近,参加的盐应该越多,D错误.【答案】 D8.(2021·唐山一中期中)人们利用某些微生物制作食品时,需要分析微生物的特点,控制微生物的发酵条件.以下与此有关的各项内容不正确的选项是()序号①②③④食品果酒果醋腐乳泡菜主要微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生物制作装置或操作步骤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制作果酒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不需要插入温度计,①错误;制作果醋是利用醋酸菌的有氧发酵,②正确;制作腐乳时应先让毛霉生长,然后再加盐腌制成形,③错误;制作泡菜时利用乳酸菌无氧呼吸,④正确;所以选A .【答案】 A9.(2021·吉林一中质检)以下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B.腐乳制作所需的适宜温度最|高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杆菌、乳酸菌D.发酵过程都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解析】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所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单细胞真菌)、醋酸杆菌(属于需氧型细菌)和毛霉(多细胞真菌) ,它们均有细胞结构,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故A正确.果酒需要的温度在18-25℃ ,果醋制备的温度是30-35℃ ,腐乳制作需要的适宜温度是15-18℃;故B错误.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和毛霉;故C错误.果酒发酵为无氧发酵,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果醋发酵过程都是有氧发酵,D错误.【答案】 A10.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中,都要防止微生物污染,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果醋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进入B.腌制腐乳的卤汤应含有适当浓度的酒精以抑制细菌的增殖C.用自然菌种发酵酿酒时,需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酵瓶高压灭菌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加盐时,接近瓶口局部的盐要铺薄【解析】醋酸菌是嗜氧菌,制作果醋时要适时通气,假设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故A错误.腐乳制作时,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假设酒的含量过低,缺乏以杀菌,假设腐乳的含量过高,那么会延长腐乳成熟的时间,故B正确.将装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会杀|死其中的自然菌种(野生酵母菌) ,使发酵不能进行,故C错误.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局部的盐要铺厚一些,因为越接近瓶口,被杂菌污染的时机越大,故D错误.【答案】 B11.(2021·大兴区期末)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过程中,发酵液最|终都呈酸性,以下原因解释不正确的选项是()A.制作果酒初期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B.制作果酒后期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C.制作果醋时醋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醋酸D.制作泡菜时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解析】制作果酒初期,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故A正确;制作果酒后期,发酵罐中没有氧气,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故B正确;制作果醋时,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醋酸,故C错误;制作泡菜时,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故D正确.【答案】 C12.(2021·东城区期末)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三种传统发酵食品的共同点是()A.菌种均可来自于自然环境B.均需在相同温度下进行发酵C.保证在无氧环境下发酵D.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种群密度不断增加【解析】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时,所用菌种均来自自然环境,都不需要接种菌种,A项正确;由于不同菌种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范围不同,因此,进行发酵时的温度条件不同,B项错误;制作果醋时的发酵是在有氧环境下,C项错误;果酒发酵过程中,营养物质消耗,酵母菌种群密度会减小,D项错误.【答案】 A13.以下关于亚硝酸盐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B.亚硝酸盐的分布广泛,其中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约为4 mg/kgC.咸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在7 mg/kg以上,所以尽量少吃咸菜D.亚硝酸盐不会危害人体健康,并且还具有防腐作用,所以在食品中应多加些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解析】A、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A正确;B、亚硝酸盐的分布广泛,其中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约为4 mg/kg ,B正确;C、咸菜亚硝酸盐较高,平均含量在7 mg/kg以上,由于亚硝酸盐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尽量少吃咸菜,C正确;D、亚硝酸盐有一定的毒性,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到达0.3~0.5g时,会引起中毒,到达3g时会引起人死亡,D错误.【答案】 D14.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正确描述是()A.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B.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C.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D.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解析】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响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形成玫瑰红色染料.【答案】 C15.腐乳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一种经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青霉、酵母、曲霉和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但主要是毛霉的作用B.腐乳制作过程中可将蛋白质、脂肪水解为多肽和氨基酸C.现代工厂化生产腐乳的菌种需专门接种D.卤汤中一般参加12%的酒,作用很关键【解析】蛋白质可水解为多肽和氨基酸,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所以B错误.【答案】 B16.以下有关发酵食品加工的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制作果酒时应对葡萄进行反复冲洗以防止杂质的影响B.制作果醋时应防止通入空气以保证有关菌种正常代谢C.制作腐乳时应适量加盐以防止豆腐变质、变软D.制作酸奶时应保证有氧环境以防止变质【解析】A、发酵技术制葡萄酒所需的酵母菌菌种来自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不能进行反复冲洗,A错误;B、制作果醋时,用的是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应通入空气以保证有关菌种正常代谢,B 错误;C、制作腐乳时应适量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不会过早酥烂,C正确;D、制作酸奶时是利用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D错误.【答案】 C17.以下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制作果酒最|快捷的途径是先制果醋,再制果酒B.酿制果酒、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底物、条件完全相同C.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D.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过程都应杜绝|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解析】制作果醋最|快捷的途径是先制果酒,再制果醋,A错误;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过程所需的温度、氧气条件是不相同的,发酵底物也可以不同,B错误;毛霉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分解,C正确;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过程都必须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只有产生足够的菌种才能保证发酵成功,D错误.【答案】 C18.以下有关传统果酒、果醋发酵和腐乳制作的比拟正确的选项是......(双选)() A.果酒、腐乳发酵的主要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果醋发酵菌种属于原核生物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C.果酒发酵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果醋和腐乳发酵在有氧条件下进行D.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过程利用的都是微生物胞内酶【解析】果酒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菌,为真核生物,腐乳发酵的微生物是毛霉,为真核生物,果醋发酵的微生物为醋酸菌,为原核生物,故A正确;果酒制成后转移至|较高温度的环境中,还需要通入氧气,才可以制作果醋,故B错误;果酒发酵在无氧条件下进行,而果醋和腐乳都需要有氧条件,故C正确;制作果酒果醋利用的是微生物的胞内酶,腐乳利用的是微生物的胞外酶(主要是毛霉分泌的蛋白酶) ,故D错误.【答案】AC19.以下关于实验室果酒、果醋制作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果酒制作的菌种属于真核生物,而果醋制作的菌种属于原核生物B.果酒制作需要的温度比果醋制作温度高C.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相应菌种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醋酸菌在糖源充足和缺少糖源时都能产生醋酸【解析】果酒制作所用菌种主要是酵母菌,为真核生物,而果醋制作的有关微生物为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故A正确;果酒发酵温度为18~25 ℃,而果醋发酵温度为30~35 ℃ ,因此果醋制作需要温度较高,B错误;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相应的菌种数量都是先增加后根本不变,即呈S型,C正确;醋酸菌在糖源充足或缺少时,都能产生醋酸,故D正确.【答案】 B20.某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发酵装置,以下有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该装置可阻止空气进入,用于果酒发酵B.该装置便于果酒发酵中产生的气体排出C.去除弯管中的水,该装置可满足果醋发酵时底层发酵液中大量醋酸菌的呼吸D.去除弯管中的水后,该装置与巴斯德的鹅颈瓶作用相似【解析】果酒制作是厌氧发酵,该装置水可阻止空气进入;果酒发酵产生的气体是CO2,该装置便于CO2的排出;该装置弯管为了排出发酵产生的气体,不能保证果醋发酵需要的O2;去除弯管中的水后,与巴斯德的鹅颈瓶作用相似,排出气体,防止杂菌污染.【答案】 C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10分)(2021·兰州一中期末)葡萄糖经酒精发酵可以产生葡萄酒,进一步经醋酸发酵可以产生葡萄醋,请利用相关的知识答复以下问题:(1)从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到酒精发酵完毕的过程中,酵母菌进行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以下图所示.①在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找出图中实验操作的错误:甲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 ,乙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以用________来检测是否有酒精产生,结果是酒精与之反响成________色.(4)为了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常常参加________ .(5)假设果汁中混杂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________(能/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形成醋酸,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利用葡萄汁制作葡萄酒,装入发酵瓶后,一开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迅速增加其数量,随着氧气的消耗,有氧呼吸逐渐减弱,无氧呼吸逐渐增强,直至|完全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2)①为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发酵瓶,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②甲图中未夹住发酵瓶的进气管,这样酵母菌会一直进行有氧呼吸,无酒精产生;乙图显示,发酵瓶中的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导致气体不能排出,随着发酵时间的递增,有可能通过排气管排出发酵液.(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响,变成灰绿色,因此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 .(4)为了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常常参加人工培养的酵母菌.(5)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假设果汁中混杂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同时果酒发酵的最|适温度也低于醋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所以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形成醋酸.【答案】(1)有氧呼吸、无氧呼吸(2)①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发酵瓶②甲:未夹住发酵瓶的进气管乙:瓶中发酵液过多,淹没了排气管在瓶内的管口(3)重铬酸钾灰绿色(4)人工培养的酵母菌(5)不能果酒发酵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22.(2021·山西四校联考)(10分)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屡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分析答复以下问题:(1)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供给________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响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________;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________%左右.(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______________反响后,与N -1 -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色染料.【解析】(1)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供给氧气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反响式为C2H5OH+O2―→CH3COOH+H2O .(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盐的用量,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12%左右.(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响后,与N -1 -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答案】(1)氧气C2H5OH+O2―→CH3COOH+H2O(2)盐的用量12(3)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4)盐酸酸化重氮化玫瑰红23.(10分)下面是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请答复:(1)食醋可用大米为原料经三步发酵来制作:第|一步:大米经蒸熟、冷却后参加淀粉酶,将原料中的淀粉分解成糊精,然后进一步分解成葡萄糖.第二步:用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这一发酵过程中,玻璃发酵瓶不应完全密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用________________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这一过程________________(填 "需要消耗〞或 "不需要消耗〞)氧气.(2)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该发酵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_ ,其产生的________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为________________和氨基酸;其产生的脂肪酶能将豆腐中的脂肪水解为甘油和________________ .(3)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还有少量的亚硝酸.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法,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响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成__________________色化合物 .【解析】(1)在果酒发酵过程中同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如果密闭完全会使瓶内压力升高可能引起爆裂,所以不能完全密闭.要将乙醇转化为乙酸,需要用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生物,必须需要氧气.(2)腐乳制作主要利用的是毛霉,其可以产生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多肽和氨基酸,产生的脂肪酶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3)泡菜制作主要利用的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对亚硝酸盐的测定可以用比色法,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响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成玫瑰红色化合物,可以根据颜色比对来大致确定.【答案】(1)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O2 ,使瓶内压力升高而可能引起爆裂醋酸杆需要消耗(2)毛霉蛋白酶肽脂肪酸(3)乳酸(或有机酸)(光电)比色玫瑰红24.(10分)生活中有许多微生物技术的应用,请分析答复:(1)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 .红色因参加了____________________而呈深红色,味厚醇香.(2)在腐乳制作时,要加盐腌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制作出色香味俱全的腐乳,关键在于________的配制.(3)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还有少量的亚硝酸.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法,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响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成________________色化合物.样品测定时,还要取等量水进行同样的测定,目的是________ .(4)在果酒、果醋的制作过程中葡萄糖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______________的空间.制作过程需严格控制温度,其中果醋制作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食醋可用大米为原料经三步发酵来制作:第|一步:大米经蒸熟、冷却后参加淀粉酶,将原料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第二步:用________________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可以通过____________(试剂)检测,发酵过程中,发酵瓶不应完全密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用____________________菌将乙醇转化成乙酸,这一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醋酸菌将乙醇变为醋酸的反响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腐乳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它具有兴旺的白色菌丝.其中有时出现红色是因为参加了红曲的缘故.(2)在腐乳制作时,加盐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防止豆腐块腐败变质.(3)泡菜制作是利用乳酸菌的发酵,在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和少量的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响的生成物再与萘基N-1-乙二胺反响生成紫红色物质,然后通过比色,可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为了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要用蒸馏水做对照试验.(4)果酒制作是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原理,由于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在鲜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果醋制作是利用了醋酸菌的有氧呼吸,其适宜生存的温度为30~35℃ .(5)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淀粉酶催化作用下,分解成糊精(主要含麦芽糖等) ,这一过程可用碘液(或KI -I2溶液)来检测反响的情况.酵母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乙醇的过程中产生CO2,随反响的进行发酵瓶中CO2逐渐增多,瓶内压力升高,可能引起爆裂,所以不要完全密闭.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在将乙醇转化成乙酸的过程中消耗氧气.泡菜发酵过程离不开乳酸菌,能产生乳酸和少量的亚硝酸,亚硝酸盐总量到达0.3~0.5 g时就会引起人中毒,必须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其测定方法可用比色法,为提高可信度、准确度应设置对照实验.【答案】(1)毛霉红曲(2)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防止豆腐块腐败变质卤汤(3)乳酸比色玫瑰红作为对照(4)1/330~35℃(5)酵母重铬酸钾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O2 ,使瓶内压力升高而可能引起爆裂醋酸杆菌需要消耗反响式:C2H5OH+O2―→CH3COOH+H2O25.(10分)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泡制时间有关.为了测定不同泡制天数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亚硝酸盐的显色剂、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等.答复相关问题:(1)请完善以下实验步骤.①标准管的制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②样品管的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 ,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参加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③将每个__________________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拟,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________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2)以下图表示的是泡菜中________趋势.(3)泡菜制作过程中产酸的细菌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填 "醋酸杆菌〞或 "乳酸菌〞) .【解析】(1)在亚硝酸盐的含量测定中,用不同浓度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和显色剂制成颜。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修一试题及答案
高二下期选修一月考试题生物一.选择题(共50分,其中1至30题1分,31至40题2分)1.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置。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培育基分装到培育皿后进行灭菌B.接种后的培育皿须放在光照培育箱中培育C.培育进程中每隔一周观看一次D.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2.培育基、培育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纳的灭菌或消毒方式依次是:)①化学消毒②灼烧灭菌③干热灭菌④紫外线消毒⑤高压蒸汽灭菌⑥巴氏消毒法A.⑤③②①④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⑥②③④①⑤D.③④②①⑥⑤3.以下关于大肠杆菌的培育中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在大肠杆菌培育进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pH、温度和渗透压等条件B.在微生物培育操作进程中,为避免杂菌污染,需对培育基和培育皿进行消毒C.假设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所得估量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稀释度D.利用过的培育基及其培育物必需通过灭菌处置后才能抛弃4.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①能够用相同的培育基②都需要利用接种针进行接种③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④都能够用来计数活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在果酒制作实验终止时要查验是不是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A.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液B.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重铬酸钾,混匀后滴加硫酸C.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铭酸钾D.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铭酸钾并加热6.以下关于果醋的制作进程,错误的选项是()A.果醋的制作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因此在制作进程中需要通氧气B.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温度要求较高,一样在50 ℃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功效醋D.当氧气、糖源充沛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为醋酸7.在果醋制作进程中,以下哪项操作会引发发酵液受污染()A.榨汁机用滚水进行清洗并晾干8.发酵瓶用温水清洗,再用75%的酒精擦拭并晾干C.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D.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8.果酒和果醋制作进程中,发酵条件的操纵相当重要,相关方法正确的选项是()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B.在葡萄酒发酵进程中,每隔12 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O2C.果酒发酵进程中温度操纵在30 °C,果醋发酵进程中温度操纵在20 °CD.在果醋发酵进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酵母菌是嗜温菌,因此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B.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间空气进行果酒发酵C.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较,自然发酵取得的产品品质更好D.适当加大接种量能够提多发酵速度、抑制杂菌生长繁衍10.以下有关微生物培育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天然培育基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不需加工的培育基B.接种前需对培育基、培育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置C大肠杆菌的纯化培育进程包括培育基的配制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时期D.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育基中唯一的氮源和碳源11.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4的培育基中,取得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的选项是()A.涂布了1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B.涂布了2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5和260,取平均值238C.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别离是2 一、212和256,取平均值163D.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别离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12.以下有关培育基的配制原那么,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任何培育基都必需含有碳源、氮源、矿质元素、生长因子B.碳源和氮源必需具有必然比例,碳元素的含量最多,第二为氮元素C.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阻碍外,还受到pH、氧、渗透压的阻碍D .营养物质的浓度越高越好13.以下有关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的实验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该实验的材料必需选用鸡血B.通过透析法能够去除样品中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此为样品的粗提取C.凝胶色谱法是利用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D.电泳法是利用各类分子带电性质的不同及分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进行分离14.以下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表达,其中错误的选项是()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育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别离涂布于各组平板上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育24-48小时D.确信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15.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分子量大的蛋白质()A.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B.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快C.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慢D.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16.以下关于电泳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进程B.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C.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它所带净电荷的多少D.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蛋白质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1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在探讨果胶酶用量实验中,尽管实验的变量发生了转变,但通过设置梯度来确信最适值的思想方式是不变的B.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能产生果胶酶C.通过测定滤出的苹果汁的体积大小无法来判定果胶酶活性的高低D.人们利用果胶酶、纤维素酶等来解决制作果汁面临的问题18.以下有关果胶酶及与果胶酶实验探讨的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探讨果胶酶的用量时,pH、温度不阻碍实验结果B.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葡萄糖异构酶等C.探讨温度对果胶酶活性阻碍时,温度、苹果泥、果胶酶用量及反映时刻等都是变量D.能够用相同时刻内过滤取得的果汁体积来确信果胶酶的用量19.探讨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阻碍、pH对酶活性的阻碍、果胶酶的用量三个实验中,实验变量依次为()A.温度、酶活性、酶用量B.苹果泥用量、pH、果汁量C.反映时刻、酶活性、酶用量D.温度、pH、果胶酶用量20.将经处置破裂后的红细胞混合液以2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后,离心管中的溶液分为四层,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是()A.血红蛋白、甲苯层、脂溶性物质层、沉淀层B.甲苯层、沉淀层、血红蛋白、脂溶性物质层C.脂溶性物质层、血红蛋白、甲苯层、沉淀层D.甲苯层、脂溶性物质层、血红蛋白、沉淀层21.以下实例中能表现细胞全能性的是()①用悬浮培育的胡萝卜单个细胞培育成了可育的植株②植物用种子繁衍后代③用烟草组织培育出了可育的完整植株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22.某同窗在进行组织培育进程中,发觉只割裂而不分化出芽和根,可能缘故是()A.未见阳光B.培育时刻不到C.培育基营养过量D.细胞割裂素和生长素配比不对23.植物组织培育依据的原理、培育进程的顺序及诱导的植物激素别离是()①细胞的全能性②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③根、芽④生长素和细胞割裂素⑤生长素和乙烯⑥愈伤组织⑦再分化⑧脱分化⑨植物体A.①、②⑦⑥⑧③⑨、④B.①、②⑧⑥⑦③⑨、④C.①、⑥②⑨⑧③⑦、⑤D.①、②⑨⑧⑥⑦③、⑤24.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对培育基的要求是()①加尿素②不加尿素③加琼脂④不加琼脂⑤加葡萄糖⑥不加葡萄糖⑦加硝酸盐⑧不加硝酸盐A.①③⑤⑦B.①③⑤⑧C.②④⑥⑧D.①④⑥⑦25.以下关于果胶酶作用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果胶酶是一种催化剂,能够改变反映速度B.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C.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后可使果汁变得澄清D.果胶酶能将乳糖醛酸分解成半乳糖醛酸26.以下各项能表示酶活性高低的是()A.单位时刻、单位体积内反映物的总量B.一段时刻后生成物的总量C.一段时刻后,必然体积中消耗的反映物的量D.单位时刻内、单位体积中反映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27.在制果酒的进程中,在不同时刻内对发酵液样品进行检测,能够发觉发酵液的pH 一直下降,缘故是()A.酵母菌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时,均产生 C 0 2,溶于发酵液中,使pH下降B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呈酸性C.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D.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28.伊红一美蓝培育基经常使用来辨别大肠杆菌,其原理是()A.大肠杆菌在该培育基中形成特定的菌落B .大肠杆菌能使培育基改变颜色C大肠杆菌菌的代谢产物与伊红一美蓝结合,使菌落呈深紫色,并有金属光泽D.大肠杆菌能在该培育基中专门好生活,其余微生物不能专门好生活29.能够作为硝化细菌碳源、氮源及能量来源的物质依次是()A.含碳有机物、氨、光B.含碳无机物、氮、氮C.含碳有机物、氨、氨D.含碳无机物、氨、氨30.以下4种生物中,哪一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3种生物的细胞有明显的区别()A.酵母菌B.乳酸菌 C.青霉菌 D.蘑菇31.如以下图所示,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以下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32.右图是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讨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以下相关操作错误的选项是()A.探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aB.经管口3取样检测酒精和CO2的产生情形C.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D.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33.无菌技术是植物组织培育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由于植物组织培育所利用的植物材料体积小、抗性差,对无菌操作的要求超级严格②对培育基及器械用高压蒸汽灭菌③对培育材料进行表面灭菌时,一方面要考虑药剂的消毒成效,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植物材料的耐受能力④培育中不同药剂、不同植物材料,乃至不同器官要区别对待⑤对培育材料可用高压蒸汽灭菌⑥若是不警惕引发污染,将可能造成培育工作前功尽弃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34.科学家利用植物组织培育技术成功培育出“白菜一甘蓝”杂种植株。
最新高中生物:选修1人教版同步综合检测 专题1专题综合检测及答案解析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1.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和谷氨酸棒状杆菌的异化作用类型依次是()①需氧型②厌氧型③兼性厌氧型A.①②①③B.③②①①C.③②①②D.②②③①解析:选B。
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乳酸菌为严格厌氧菌;醋酸菌和谷氨酸棒状杆菌为严格好氧菌。
2.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冲洗,这样洗得彻底B.在发酵装置的温度维持在20 ℃左右最好C.在发酵过程中,需从充气口不断通入空气D.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处理解析:选B。
在选葡萄时应先冲洗1~2次,再去除枝梗以防葡萄破损被杂菌污染;酵母菌的繁殖力虽然很强,但仍要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处理,因为其内含有对葡萄酒品质有害的微生物;酵母菌只有在20 ℃左右的无氧条件下才能进行酒精发酵。
3.关于葡萄酒的制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清水冲洗葡萄除去污物,应反复多次冲洗B.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4的空间C.装入葡萄汁后,应封闭发酵装置的充气口D.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 ℃,时间控制在7~8天左右解析:选C。
在冲洗葡萄除去污物时不能反复冲洗,以免造附着在葡萄上的酵母菌菌种的流失;葡萄汁装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装入葡萄汁后应封闭发酵装置的充气口,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发酵过程中,时间一般控制在10~12天左右。
4.以下关于传统发酵技术涉及的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中,密封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B.果醋的生产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的菌种是酵母菌和醋酸菌C.毛霉属于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D.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在无氧条件下,也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CO2解析:选B。
对酵母菌而言,密封时间过长,有机物耗尽,将不会再产生酒精。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能进入凝胶内部故移动速度较快B. 使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过程中不同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C. 血红蛋白提取实验中需要加入5倍体积的蒸馏水对红细胞进行洗涤以去除杂蛋白D. 凝胶色谱柱内的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所以一旦发现有气泡必须重装色谱柱【答案】C【解析】解 A.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能进入凝胶内部故移动速度较快 A正确B.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中不同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B正确C.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需加入五倍体积的生理盐水进行洗涤 C错误D.凝胶色谱柱内的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所以一旦发现有气泡必须重装色谱柱 D正确故选 C2.图甲为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示意图图乙为凝胶电泳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装填图甲凝胶色谱柱时若出现气泡会搅乱蛋白质的洗脱次序B. 在凝胶色谱操作过程中一定不能让洗脱液流干露出凝胶颗粒C. 电泳槽的①②处接通电源后带电粒子在凝胶中发生定向移动D. 图乙的凝胶中加入SDS后蛋白质的移动速率取决于电荷大小【答案】D【解析】解 A.装填凝胶色谱柱时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因为气泡会扰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使得到的红色带歪曲、散乱降低分离效果 A正确B.在凝胶色谱操作过程中一定不能让洗脱液流干露出凝胶颗粒 B正确C.电泳槽的①处接电源负极②处接电源正极带电粒子在凝胶中发生定向移动 C正确D.图乙的凝胶中加入SDS后蛋白质的移动速率取决于分子大小 D错误故选 D3.下列关于PCR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 PCR技术建立在对扩增的目的基因序列完全已知的基础上B. 该技术需要解旋酶和热稳定的DNA聚合酶C. 该技术需要一对特异性的引物要求一对引物的序列是互补的D. 该技术应用体内DNA双链复制原理也需要模板、原料、能量、酶等条件【答案】D【解析】4.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时选取如下实验材料新鲜花椰菜、体积分数95%的冷酒精、研磨液(含表面活性剂SDS、DNA酶抑制剂EDTA、适量的NaCl)、 0.015mol \cdot L^-1的NaCl溶液、二苯胺试剂、蒸馏水以及其他必要实验器材有关实验材料选择理由的叙述错误的是()A. 新鲜的花椰菜DNA含量丰富易获取B. SDS具有瓦解植物细胞膜的作用C. DNA溶于冷酒精而蛋白质等杂质不溶D. EDTA可减少提取过程中DNA的降解【答案】C【解析】解 A.新鲜的花椰菜DNA含量丰富易获取 A正确B.SDS可以瓦解细胞膜 B正确C.DNA不溶于冷酒精会在酒精溶液中析出 C错误D.EDTA是DNA酶抑制剂可以减少提取过程中DNA的降解 D正确故选 C5.下列属于PCR技术的条件的是()①单链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引物②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③脱氧核苷酸④核糖核苷酸⑤DNA连接酶⑥热稳定的DNA聚合酶⑦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 ①②③⑤B. ①②③⑥C. ①②③⑤⑦D. ①②④⑤⑦【答案】B【解析】PCR需要一对引物即一对单链的脱氧核苷酸序列①正确PCR需要模板即目的基因所在的DNA片段②正确PCR需要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③正确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而PCR合成的是DNA ④错误采用PCR技术合成DNA时不需要DNA连接酶但需要热稳定的DNA聚合酶⑤错误⑥正确体外合成DNA时不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⑦错误因此 B项正确 A、C、D项错误故选B6.甲、乙两图为“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涉及的两个操作装置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的烧杯中为NaCl溶液目的是使DNA析出B.图乙的试管中所用溶剂为酒精溶液其中A试管起对照作用C.图甲操作需用玻璃棒缓慢搅拌以使DNA析出并缠绕在玻璃棒上D.图乙操作中鉴定DNA所用试剂为双缩脲试剂【答案】D【解析】图甲的烧杯中为酒精溶液 A错误图乙的试管中为NaCl溶液 A试管起对照作用 B错误用酒精析出DNA时在试管中加入冷却的酒精静置2~3分钟溶液中会析出白色丝状物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缓慢搅拌卷起丝状物 C正确鉴定DNA所用的试剂是二苯胺试剂 D错误故选C7.在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获得的含有DNA的黏稠物(含较多物质)分别处理如下其中杂质所处的位置在()A. ①④⑤B. ①③⑥C. ①④⑥D. ②④⑥【答案】C【解析】DNA在2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高因此杂质在①中DNA在0.14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因此杂质在④中DNA不溶于冷却的95%的酒精溶液因此杂质在⑥中故选C8.下列有关在凝胶柱上加入样品和洗脱的操作不正确的是()A. 加样前要使柱内凝胶面上的缓冲液下降到与凝胶面平齐B. 让吸管管口沿管壁环绕移动贴壁加样至色谱柱顶端不要破坏凝胶面C. 打开下端出口待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直接连接缓冲液洗脱瓶开始洗脱D. 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每5mL收集一管连续收集流出液【答案】C【解析】A.加样前打开色谱柱下端的流出口使柱内凝胶面上的缓冲液缓慢下降到凝胶面平齐时关闭出口故A项正确B.加样时用吸管小心的将1mL透析后的样品沿管壁环绕移动贴壁加样至色谱柱顶端不要破坏凝胶面故B项正确C.打开色谱柱下端出口使样品渗入凝胶床内等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关闭下端出口加入磷酸缓冲液到适当的高度然后连接缓冲液洗脱瓶打开下端出口进行洗脱故C项错误D.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开始收集血红蛋白每5mL收集一管连续收集流出液故D项正确故选C9.将经处理破裂后的红细胞混合液以2000r/min速度离心10min后离心管中溶液分为4层血红蛋白位于从下至上的()A. 第一层B. 第二层C. 第三层D. 第四层【答案】B【解析】解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经过中速长时离心后可明显看到试管中溶液分为四层从下往上数第一层为杂质沉淀层第二层为血红蛋白水溶液第三层为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第四层为甲苯层因此血红蛋白位于从下至上的第二层故选 B10.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 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与蛋白质不同B. 沸水浴条件下 DNA与二苯胺反应呈紫色C. 洗涤剂可瓦解细胞膜但对DNA有影响D. 向DNA滤液中加入酒精会使杂蛋白析出【答案】A【解析】11.在表达融合蛋白时可以利用融合PCR技术把两个不同的基因片段连接起来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该过程使用的引物P2和P3的碱基完全互补配对所以不能放在一个系统中工作B. 融合PCR的第一步是不需要引物的可能是因为两条链重叠的部位互为另一条链的引物C. 融合PCR的第一步需要加入耐高温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D. 若融合PCR的第二步获得了64个融合基因则该过程消耗了128个引物【答案】B【解析】解 A.该过程使用的引物P2和P3存在互补配对片段所以不能放在一个系统中工作否则会发生结合而失去作用 A错误B.融合PCR的第一步是不需要引物的可能是因为两条链重叠的部位互为另一条链的引物 B正确C.融合PCR的第一步需要加入耐高温DNA聚合酶不需要DNA连接酶 C错误D.若融合PCR的第二步获得了64个融合基因则该过程消耗了256个引物 D错误故选 B12.在向溶解DNA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A. 加快溶解DNA的速度B. 加快溶解杂质的速度C. 减小DNA的溶解度加快DNA析出D. 减小杂质的溶解度加快杂质的析出【答案】C【解析】解在DNA粗提取实验中向在溶解DNA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蒸馏水会使NaCl溶液的浓度降低进而减少DNA的溶解度使DNA分子逐渐析出.故选 C.13.下列是关于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关键步骤其中正确的是()A.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可分为粗分离、样品处理、纯化、纯度鉴定等4步B.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可以以猪、牛、鸡、蛙等动物的血液为材料分离血红蛋白C. 对样品的处理过程分为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透析和分离血红蛋白等D. 对蛋白质的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使用最多的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答案】D【解析】解 A、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步骤一般包括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等4步 A错误B、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一般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分离血红蛋白一般不要鸡、蛙等动物血液为材料分离血红蛋白 B错误C 、样品处理的一般步骤分为为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透析等 C错误D、对蛋白质的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使用最多的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D正确.故选 D.14.下列与教材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向蛋白质样液中加入蛋白酶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样液仍能产生紫色反应B. 提取绿叶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时至少需要破坏细胞膜和叶绿体膜C. 经健那绿染液处理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的线粒体依然保持生活状态D. 可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答案】D【解析】解 A.向蛋白质样液中加入蛋白酶后蛋白质水解但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样液仍能产生紫色反应 A正确B.提取绿叶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时至少需要破坏细胞膜和叶绿体膜使叶绿体中的色素出来 B正确C.经健那绿染液处理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的线粒体依然保持生活状态 C正确D.高温会使过氧化氢分解因此不能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淀粉可以在酸性条件下分解所以不能利用淀粉、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D错误故选 D15.下图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示意图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A. 在装填图甲中凝胶色谱柱时一旦发现柱内有气泡存在就需要重装B. 图甲中大分子蛋白质因阻力大而移动慢所以最后从层析柱中流出来C.图乙中凝胶中加入的SDS可以使蛋白质迁移速率完全取决于分子大小D. 凝胶中的SDS带负电则应在电泳槽的①处接电源负极②处接电源正极【答案】B【解析】解 A.在装填凝胶色谱柱时凝胶装填在色谱柱内要均匀不能有气泡存在因为气泡会影响蛋白质洗脱的次序 A正确B.图甲中大分子蛋白质因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速度快所以最先从层析柱中流出来 B错误C.图乙凝胶中加入的SDS可以使蛋白质迁移速率完全取决于分子大小 C正确D.凝胶中的SDS带负电所以电泳槽的①处接电源负极②处接电源正极 D正确故选 B16.下列关于DNA和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提取动物细胞中的DNA和蛋白质都可以采用蒸馏水涨破细胞的方法B. 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反复溶解与析出DNA的方法可去除蛋白质等杂质C. 用二苯胺试剂鉴定DNA时在沸水浴条件下溶液呈蓝色D. 血红蛋白只能采用凝胶色谱法纯化 DNA则可采用电泳、盐析等方法纯化【答案】D【解析】A项 DNA和蛋白质存在于细胞内用动物细胞作材料提取DNA和蛋白质都要用蒸馏水处理使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出其中的蛋白质或DNA A项正确B项 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此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反复溶解与析出DNA的方法可去除蛋白质等杂质 B项正确C项用二苯胺试剂鉴定DNA时在沸水浴条件下溶液呈蓝色 C项正确D项凝胶色谱法纯化血红蛋白只是很多纯化方法中的一种蛋白质的纯化也可以采用电泳、盐析等方法 D项错误故选D17.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用显微镜直接观察新鲜的藓类小叶装片可看到扁平的椭球形叶绿体B. 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线粒体的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C. 经染色后的洋葱根尖直接在显微镜下可看到处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D. 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可用碘液检验实验结果【答案】A【解析】解 A.由于新鲜的藓类叶片是单层细胞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叶绿体叶绿体为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A正确B.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线粒体的结构照片是实物的写照不属于模型 B错误C.经染色后的洋葱根尖的细胞绝大多数处于分裂的间期不一定可以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各时期 C错误D.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宜选用淀粉水解因为淀粉酶催化的底物淀粉在酸性条件下也会发生水解反应 D错误故选 A18.下列关于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红细胞的洗涤效果与洗涤次数、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有关B. 凝胶柱中适量气泡的存在会提高分离的效果C. 凝胶色谱法是一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方法D. 判断纯化的蛋白质是否为血红蛋白可采用电泳法鉴定【答案】B【解析】解 A.红细胞的洗涤效果与洗涤次数、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有关 A正确B.凝胶柱中适量气泡的存在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B错误C.凝胶色谱法是一种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方法 C正确D.判断纯化的蛋白质是否为血红蛋白可采用电泳法鉴定 D正确故选 B19.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分离红细胞时采用低速长时间离心B. 红细胞释放出血红蛋白只需要加入蒸馏水就可C. 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是低速短时间离心D. 透析时要用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透析12h【答案】D【解析】A、分离红细胞时采用低速短时间离心 A错误B、红细胞释放出血红蛋白需要加入蒸馏水和甲苯还需要在磁力搅拌器上充分搅拌 B 错误C、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是中速长时间离心 C错误D、透析时要用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透析12h D正确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20.(1)要想构建基因组文库必须获得该生物体内的全部DNA 用________对全部DNA 进行片段化将获得的片段与________连接起来通常导入到原核细胞中最常用的受体细胞是________ 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再通过________鉴别和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菌20.(2)如果用某种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的所有mRNA反转录产生的多种互补DNA片段构建成cDNA文库一般只包含该生物的部分基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3)构建了基因文库并不等于完成了目的基因的分离因此必须用各种方法将目的基因从文库中筛选出来下列不能为筛选目的基因提供依据的是________20.(4)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这一过程中需要加入一种特殊的酶即________ 【答案】(1))限制酶, 运载体, 大肠杆菌, 感受态转化法, 标记基因【解析】解(1)基因文库包括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要想构建基因组文库必须获得该生物体内的全部DNA 用限制酶对全部DNA进行片段化将获得的片段与运载体连接起来通常导入到原核细胞中最常用的受体细胞是大肠杆菌最常用的方法是感受态转化法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目的基因筛选出来故可通过标记基因鉴别和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菌【答案】(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在某个时期只表达了部分基因【解析】(2)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在某个时期只表达了部分基因所以如果用某种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的所有mRNA反转录产生的多种互补DNA片段构建成cDNA文库一般只包含该生物的部分基因【答案】C【解析】(3)筛选目的基因可以依据目的基因的功能、目的基因的mRNA及目的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由于碱基种类并没有特异性所以不能作为筛选目的基因的依据故选 C【答案】(4)热稳定DNA聚合酶(或Taq酶)【解析】(4)PCR过程包括变性、复性和延伸三步变性过程需要用90℃以上的高温使双链DNA解聚为单链故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需要加入热稳定DNA聚合酶(或Taq酶)21.(1)将实验流程补充完整 A.________ B.________ 步骤B的目的是________ 21.(2)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________ 此过程中若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导致________ 在________的作用下红细胞会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21.(3)在利用凝胶色谱法纯化血红蛋白的过程中色谱柱不能有气泡存在原因是________ 如果________ 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待蛋白质接近凝胶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连续收集流出液先收集到的蛋白质与后收集到的蛋白质的区别是________21.(4)在判断纯化的蛋白质是否达到要求需要对蛋白质进行纯度鉴定在鉴定的方法中使用较多的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加入SDS 使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________ 【答案】(1)血红蛋白的释放, 粗分离(或透析), 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解析】解(1)蛋白质的提取与分离的一般步骤为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样品处理分为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液显然流程图中步聚A、B分别为血红蛋白的释放和粗分离步骤B粗分离是通过透析完成的透析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答案】(2)去除杂蛋白(或血浆蛋白), 白细胞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 蒸馏水和甲苯【解析】(2)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此过程中需要低速短时离心若离心速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导致白细胞一同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在蒸馏水和甲苯的作用下红细胞会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答案】(3)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红色区带均匀一致地移动, 先收集到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大后收集到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小【解析】(3)在利用凝胶色谱法纯化血红蛋白的过程中色谱柱不能有气泡存在因为气泡的存在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如果红色区带均匀一致地移动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在凝胶外部移动而先流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在凝胶内部移动而后流出【答案】(4)分子大小【解析】(4)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 SDS能使蛋白质完全变性其带有的负电荷的量大大超过了蛋白质分子原有的电荷量因而掩盖了不同蛋白质间的电荷差别使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22.(1)通过肿瘤疫苗激活的免疫应答归类正确的是()①细胞免疫②体液免疫③人工免疫④天然免疫⑤特异性免疫⑥非特异性免疫22.(2)下列可做为肿瘤抗原的是()(多选)22.(3)如图所示①﹣⑤过程需要使用限制酶的是________过程22.(4)图中所用的生物技术有()(多选)22.(5)据已有知识判断图中筛选的 CAR﹣T细胞具备特点是()(多选)22.(6)放疗是用放射性元素对人体肿瘤的部位进行局部方面的扫描和照射通过辐射杀死瘤细胞化疗是通过药物的手段使药物进入人体血液并去除人体中的癌细胞放疗和化疗对人体正常细胞也有杀伤作用相对于放疗化疗肿瘤疫苗治疗法的优点有________A. ①②⑥B. ②④⑥C. ①③⑤D. ①④⑥【答案】C2、A、衰老肿瘤细胞可以作为肿瘤抗原引起免疫反应 A正确B、肿瘤相关蛋白或多肽可以作为肿瘤抗原引起免疫反应 B正确C、肿瘤细胞内的脱氧核糖不能作为肿瘤抗原 C错误D、含有肿瘤抗原基因的质粒不能直接作为抗原其表达产物可以作为肿瘤抗原 D错误故选 AB3图中①获取目的基因、②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均需要限制酶4由图可知 CAR﹣T疗法通过转基因技术把CAR基因导入T细胞使其表达另外对获得的成功表达CAR的T细胞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进行增殖综上所述 BC不符合题意 AD符合题意故选AD5、A、只有浆细胞可以分泌抗体 T细胞不能分泌抗体 A错误B、由图可知获得目的基因的T细胞经体外培养可表达CAR受体 B正确C、图中筛选的 CAR﹣T细胞可以激活体内T淋巴细胞监控清除肿瘤细胞 C正确D、CAR﹣T细胞具有特异性不能识别不同种类的癌细胞D错误故选BC6、相对于放疗化疗肿瘤疫苗治疗法疗效高、特异性强、副作用小故答案为【解析】肿瘤疫苗会激活细胞免疫通过细胞免疫杀死肿瘤细胞该过程属于人工免疫细胞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综上所述 ABD不符合题意 C符合题意故选 C2、A、衰老肿瘤细胞可以作为肿瘤抗原引起免疫反应 A正确B、肿瘤相关蛋白或多肽可以作为肿瘤抗原引起免疫反应 B正确C、肿瘤细胞内的脱氧核糖不能作为肿瘤抗原 C错误D、含有肿瘤抗原基因的质粒不能直接作为抗原其表达产物可以作为肿瘤抗原 D错误故选 AB3.图中①获取目的基因、②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均需要限制酶4.由图可知 CAR﹣T疗法通过转基因技术把CAR基因导入T细胞使其表达另外对获得的成功表达CAR的T细胞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进行增殖综上所述 BC不符合题意 AD符合题意故选AD5、A、只有浆细胞可以分泌抗体 T细胞不能分泌抗体 A错误B、由图可知获得目的基因的T细胞经体外培养可表达CAR受体 B正确C、图中筛选的 CAR﹣T细胞可以激活体内T淋巴细胞监控清除肿瘤细胞 C正确D、CAR﹣T细胞具有特异性不能识别不同种类的癌细胞 D错误故选 BC6、相对于放疗化疗肿瘤疫苗治疗法疗效高、特异性强、副作用小故答案为【答案】C【解析】C【答案】①②【解析】A B【答案】【解析】①②【答案】A, D【解析】AD【答案】疗效高、特异性强、副反应小【解析】BC(1)疗效高、特异性强、副反应小23.为探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科学家筛选出与其相关的基因P 请论述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基因P可进行的研究说出有关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预测相关结果说明基因P的功能【答案】对基因P进行基因敲除或将编码抑制P基因表达产物的基因整合到载体中导入受体细胞若实验组生长素分布呈均匀状态说明P基因表达产物参与IAA极性运输可能为受体蛋白【解析】解为探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科学家筛选出与其相关的基因P 可设计以下实验对基因P进行基因敲除或将编码抑制P基因表达产物的基因整合到载体中导入受体细胞若实验组生长素分布呈均匀状态说明P基因表达产物参与IAA极性运输可能为受体蛋白试卷第11页,总1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模块综合检测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1.市售腐乳有时口感不好,豆腐较硬,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豆腐块的含水量太低B.发酵时间太长C.调味品加入量不足等D.菌种不纯、菌种变异、菌种老化等解析:选 B发酵时间长,蛋白质水解彻底,腐乳较软。
2.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在接种时不进行严格无菌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A.将少许干酵母加入到新鲜的葡萄汁中B.将毛霉菌液接种在切成小块的鲜豆腐上C.将转基因植物叶片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D.将土壤浸出液涂布在无菌的选择培养基上解析:选 C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如果灭菌不彻底,杂菌会迅速繁殖,与外植体争夺养料,并产生对外植体有毒害的物质,导致实验失败,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
不进行严格灭菌对A、B、D 项实验结果也有影响,但影响不大。
3.下列不属于微生物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的是()A.单细胞挑取法B.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C.接斜面法D.选择培养基分离法解析:选 C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有:单细胞挑取法、平板划线法等。
接斜面法一般是将得到的单菌落接种到试管的固体斜面培养基上,以便做鉴定或扩大培养或保存之用。
4.下列关于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A.氮源、无机盐、水等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要素B.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不同碳源的培养基C.可在培养基中加入磷酸氢二钾或磷酸二氢钾,用于维持pH 的相对稳定D.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解析:选 D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正确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5.下列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少C.加刚果红染色后,可在实验组菌落周围出现明显的透明圈D.对照组可用同样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解析:选 A选择培养能够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经选择培养后的样品浓度较高,需稀释后,才可涂布到鉴别培养基上,以便分离。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血红蛋白释放时加蒸馏水到原血液的体积再加40%体积的甲苯充分搅拌10min 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B. 血红蛋白溶液离心后分为4层第一层为白色薄层固体C. 血红蛋白溶液离心后分为4层第四层为暗红色沉淀物D. 血红蛋白溶液离心后分为4层第三层为红色透明层【答案】B【解析】解 A.用生理盐水洗涤好的红细胞加入蒸馏水和40%体积的甲苯并进行充分搅拌10min即可释放出血红蛋白 A正确B.血红蛋白溶液离心后分为4层第一层为有机溶剂层 B错误C.血红蛋白溶液离心后分为4层第四层为暗红色的红细胞破碎物沉淀物 C 正确D.血红蛋白溶液离心后分为4层第三层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层 D正确故选 B2.关于下列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DNA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大在无水酒精中溶解度最小B. 可通过观察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是否变色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 鉴定花生子叶脂肪时苏丹Ⅲ染液染色前需先用50%的酒精对子叶进行处理D.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 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混合液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答案】D【解析】A、DNA在0.14mol/L Nl溶液中溶解度最小 A错误B、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可以产生二氧化碳都可使漠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色不可判断呼吸方式 B错误C、花生子叶脂肪鉴定实验中苏丹Ⅲ染液染色后需先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 C错误D、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D正确故选D.3.实验室常用PCR技术对DNA进行体外扩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95℃时DNA的磷酸二酯键断开B. 引物与模板结合后向引物的3′端延伸C. 反应过程包括变性→延伸→复性D. 需要解旋酶和耐高温的DNA聚合酶【答案】B【解析】A、95℃时DNA的氢键断开磷酸二酯键没有断裂 A错误B、引物与模板结合后向引物的3′端延伸 B正确C、反应过程包括变性→复性→延伸 C错误D、PCR操作过程中不需要解旋酶 D错误4.PCR技术扩增DNA 需要的条件是()①目的基因②ATP③四种脱氧核苷酸④RNA聚合酶⑤mRNA⑥核糖体⑦Taq酶⑧引物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④⑤C. ①③④⑧D. ①③⑦⑧【答案】D【解析】①PCR技术扩增DNA时需要目的基因作为模板DNA ①正确②PCR技术扩增DNA时不需要细胞内的ATP提供能量②错误③PCR技术扩增DNA时需要四种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③正确④PCR操作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的因此用PCR技术扩增DNA时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④错误⑤PCR技术扩增DNA时不需要mRNA ⑤错误⑥PCR技术扩增DNA时不需要核糖⑥错误⑦PCR操作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的因此用PCR技术扩增DNA时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即Taq酶⑦正确⑧PCR技术扩增DNA时需要一对引物⑧正确5.在DNA的粗提取过程中加入洗涤剂的作用是()A. 水解蛋白质B. 水解DNAC. 瓦解细胞膜D. 破坏细胞壁【答案】C【解析】DNA的粗提取实验中加入洗涤剂的作用是瓦解细胞膜6.下列有关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 该实验的材料必需选用鸡血B. 通过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此为样品的粗提取C. 凝胶色谱法是利用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D. 电泳法是利用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及分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进行分离【答案】A【解析】解 A.该实验的材料必需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不含细胞器和细胞核没有DNA等物质的干扰 A错误B.通过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此为样品的粗提取 B正确C.凝胶色谱法是利用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 C正确D.电泳法是利用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及分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进行分离D正确故选 A7.关于凝胶色谱法除哪项外均为正确解释()A. 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B. 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一旦发现有气泡必须重装C. 用3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20mol/L的磷酸缓冲液充分洗涤平衡凝胶12hD. 凝胶用自来水充分溶胀后配成凝胶悬浮液【答案】D【解析】解 A.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 A正确B.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一旦发现气泡必须重装 B正确C.装填完后需用300m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pH=7.0)充分洗涤平衡凝胶12小时使凝胶装填紧密 C正确D.在配制凝胶悬浮液时凝胶应用蒸馏水充分溶胀 D错误故选 D8.下列对教材中相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通常用无水乙醇分离绿叶中的各种色素B. 通常用清水冲洗固定根尖的卡诺氏液C. 可以用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D. 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酒精【答案】C【解析】解 A.通常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而分离色素用层析液 A错误B.通常用95%的酒精冲洗固定根尖的卡诺氏液 B错误C.8%的盐酸可杀死细胞从而改变细胞瞑的通透性 C正确D.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 CO_2 常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D错误故选 C9.关于菌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一个菌落往往是一个细胞在固体培养基上繁殖的结果B. 菌落的大小、颜色、有无荚膜、隆起程度等特征都可作为菌种肉眼鉴定的依据C.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菌种时可在培养基上获得均匀分布的单个菌落D. 一个菌落属于一个种群【答案】B【解析】解 A.一个菌落往往是一个细胞在固体培养基上繁殖的结果 A正确B.菌落的大小、颜色、隆起程度等特征都可作为菌种肉眼鉴定的依据但有无荚膜不能通过肉眼观察到因此不能作为肉眼鉴定的依据 B错误C.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菌种时可在培养基上获得均匀分布的单个菌落 C 正确D.一个菌落是一个细胞在固体培养基上繁殖而成的属于一个种群 D正确故选 B10.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下列对样品处理过程中正确的是()A. 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血浆中的葡萄糖、无机盐B. 洗涤时离心速度过小时间过短白细胞等会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C. 洗涤过程选用0.1%的生理盐水D. 透析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答案】D【解析】解 A.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血浆中的杂蛋白 A错误B.洗涤红细胞应用低速短时离心 B错误C.洗涤过程选用五倍体积的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 C错误D.透析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D正确故答 D11.下列有关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明显缩短DNA分子复制所需要的时间主要是通过半保留复制方式实现的B.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 捕食者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能避免生态系统中出现占绝对优势的物种D. 性激素的分泌存在负反馈调节能使性激素的含量不至于过高【答案】A【解析】解 A.DNA半保留复制的意义是产生与亲代相同的DNA分子而缩短DNA复制所需时间主要是通过边解旋边复制和多起点复制来实现的 A错误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正确C.捕食者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可避免生态系统中出现占绝对优势的物种C正确D.当血液中性激素的含量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可通过负反馈调节来抑制下丘脑、垂体的分泌活动使性激素的含量不至于过高 D正确故选 A12.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A【解析】根据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形成配子过程中故选A13.红细胞中含有大量血红蛋白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下列对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A. 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一般按照“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的顺序进行B. 纯化过程中要用生理盐水充分溶胀凝胶来配制凝胶悬浮液C. 粗分离时透析的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D. 可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答案】B【解析】解A.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一般按照“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的顺序进行 A正确B.纯化过程中要用缓冲溶液充分溶胀凝胶来配制凝胶悬浮液 B错误C.粗分离时透析的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C正确D.可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 D正确故选 B14.目前 PCR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被广泛应用于刑事侦察、遗传病和传染病诊断、基因克隆等领域下列有关PCR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 DNA复制时两条子链延伸的方向分别是5→3和3→5, B. 用PCR扩增DNA分子时可能存在碱基A与U配对现象C. 若一个目的基因扩增n次则总共需要消耗\ 2^n+1个引物分子D. 检测艾滋病病毒核酸时可对其直接进行PCR扩增后用于检测【答案】B【解析】解 A.DNA复制时两条子链延伸的方向相同都是从引物的3'开始延伸即从子链的5'→3'延伸 A错误B.引物是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可以是一小段DNA或RNA 若引物为RNA 则PCR技术扩增DNA分子可能存在碱基A与U配对的现象 B正确C.若一个目的基因扩增n次则可得到 2^n个子代DNA分子共有 2^n+1条单链由于原来目的基因的两条链不含引物因此总共需要消耗( 2^n+1-2)个引物分子 C错误D.核酸检测HIV不能直接将该病毒核酸进行PCR扩增原因是HIV的核酸是RNA 需经逆转录形成cDNA后才能对其进行PCR扩增并用于检测 D 错误故选 B15.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常温下香蕉匀浆中有些酶会影响DNA的提取B. 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并增加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C. 向鸡血细胞悬液中加入蒸馏水后用玻璃棒轻轻缓慢搅拌D. 使用鸡血细胞悬液为材料的操作中两次加入2mol/L的NaCl溶液目的不同【答案】A【解析】常温下香蕉匀浆中有些酶可破坏DNA而影响DNA的提取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但不能增加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向鸡血细胞悬液中加入蒸馏水后用玻璃棒快速搅拌加速鸡血细胞的破裂使用鸡血细胞悬液为材料的操作中两次加入2mol/L的NaCl溶液目的相同都是溶解DNA故选A16.关于基因工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DNA重组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②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的设计和施工③限制酶的切口一定是 GAATTC碱基序列④只要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⑤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⑥基因工程可以将一种生物的优良性状移植到另一种生物身上⑦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唯一用作运载目的基因的运载体A. 2项B. 3项C. 4项D. 5项【答案】A【解析】DNA重组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不属于工具酶①错误基因工程又称DNA重组技术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的设计和施工②正确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其具有特异性所以限制酶的切口不都是 GAATTC碱基序列③错误即使目的基因能进入受体细胞也不一定可以成功表达还要考虑基因的插入位置等因素所以需要检测和鉴定④错误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即具有特异性⑤错误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因而可以通过基因工程将一种生物的优良性状移植到另一种生物身上⑥正确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等⑦错误故选A17.下列关于“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 琼脂中的酚酞遇到NaOH呈现紫红色B. 琼脂块越小 NaOH扩散的速率就越快C. 以琼脂块的大小表示细胞大小D. NaOH扩散体积与总体积比表示细胞物质运输效率【答案】B【解析】实验所用的琼脂小块上含有酚酞 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便于观察 A正确 NaOH在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中扩散的速率相同 B错误该实验中用琼脂块的大小表示细胞大小 C正确 NaOH扩散体积与总体积之比可表示细胞物质运输效率 D正确18.如图为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示意图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 在装填图甲中凝胶色谱柱时一旦发现柱内有气泡存在就需要重装B. 图甲中大分子蛋白质因阻力大而移动慢所以最后从层析柱中流出来C. 图乙中凝胶中加入的SDS可以使蛋白质在电泳时迁移速率完全取决于分子大小D. 洗脱时如果红色区带均匀一致的移动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答案】B【解析】解 A.在装填凝胶色谱柱时凝胶装填在色谱柱内要均匀不能有气泡存在因为气泡会影响蛋白质洗脱的次序 A正确B.图甲中大分子蛋白质因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速度快所以最先从层析柱中流出来 B错误C.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迁移速率完全取决于分子大小因此图乙中凝胶中加入的SDS可以使蛋白质迁移速率完全取决于分子大小 C正确D.洗脱时如果红色区带均匀一致的移动说明色谱柱制作成功 D正确故选 B19.在提取花椰菜的DNA时加入洗涤剂的目的是()A. 破坏细胞膜B. 破坏叶绿素C. 破坏细胞壁D. 破坏DNA【答案】A【解析】解 A、在提取花椰菜的DNA时加入洗涤剂的目的是瓦解细胞膜A正确B、该实验中不需要破坏叶绿素 B错误C 、该实验中破坏细胞壁的方法是研磨 C错误D、该实验中不能破坏DNA D错误.故选 A.20.在欧洲、亚洲许多国家都发现了禽流感疫情并引起了人体感染造成多人死亡科学工作者经研究发现了数种快速检验禽流感病原体的方法以正确诊断禽流感以下与禽流感病原体研究、诊断无关的是()A. 镜检法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病人的痰液或血液以发现病原体B. PCR 体外基因复制技术可在几十分钟内把病原体的基因扩展到数百万倍C. 酶联法用特殊制备的病原体蛋白质与病人血清中的相关抗体特异性结合通过酶联反应以发现病原体D. DNA探针技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因子等标记的DNA 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来检测病原体【答案】A【解析】A、光学显微镜下不能检测病毒的种类 A错误B、利用PCR技术可在几十分钟内把病原体的基因扩展到数百万倍 B正确C、甲型H1N1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相应抗体由于抗体与抗原结合具有特异性因此抗原通过用特殊制备的病原体蛋白质与病人血清中的相关抗体特异性结合通过酶联反应可以发现病原体 C 正确D、可以DNA分子为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病原体 D正确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21.(1)提取乙烯生物合成酶的mRNA时宜选用成熟的番茄果实组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mRNA为模板合成DNA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 合成后再将该基因反向连接到质粒上即得到基因的反义拷贝21.(2)可以通过________技术扩增基因的反义拷贝但前提是需要提供一段已知基因的反义拷贝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_________21.(3)将重组质粒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除农杆菌转化法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图2所示表达载体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4)根据以上信息分析转基因番茄比野生型番茄更加有利于保鲜和运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成熟的番茄果实组织细胞内的乙烯生物合成酶基因的mRNA 含量高, (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解析】解(1)乙烯作为一种植物激素它的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成熟的番茄果实组织细胞内的乙烯生物合成酶基因的mRNA含量高提取乙烯生物合成酶的mRNA时宜选用成熟的番茄果实组织合成DNA所需要的原料是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答案】(2)PCR, 引物【解析】(2)体外扩增DNA片段的主要方法是PCR技术但前提是需要提供一段已知基因的反义拷贝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扩增目的片段【答案】(3)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 作为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解析】(3)将重组质粒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载体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作为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答案】(4)反义拷贝能转录翻译mRNA与乙烯合成酶基因转录的mRNA互补结合抑制乙烯合成酶基因的正常表达导致没有乙烯合成【解析】(4)转基因番茄比野生型番茄更加有利于保鲜和运输原因是反义拷贝能转录翻译mRNA与乙烯合成酶基因转录的mRNA互补结合抑制乙烯合成酶基因的正常表达导致没有乙烯合成而乙烯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果实的成熟22.麦维尔角地区还有一种普通壁虎若普通壁虎与壁虎甲能交配且能产生后代则普通壁虎与壁虎甲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同一物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22.与普通壁虎相比壁虎甲的形态发生较大变化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如何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壁虎甲的某一相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抽样调查得知当年雌雄个体的比例为1∶1 雌性个体中 X^AX^A、 X^AX^a、X^aX^a三种基因型个体所占比例依次为60%、30%和10% 雄性个体中X^AY、 X^aY两种基因型各占50%①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约为________(用分数表示)②由于不含A基因的个体易被天敌捕食致使该种群中这対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由此说明该壁虎种群在不断地发生进化22.若壁虎甲的某一条染色体发生了倒位如图仅绘出相应区段的碱基序列请在空白虚线框内写出原虚线框内倒位后的碱基序列【答案】不一定, 若后代可育则普通壁虎与壁虎甲属于同一物种否则属于不同物种(答案合理即可)【解析】根据题意分析普通壁虎与壁虎甲能交配且能产生后代但是不清楚该后代是否可育因此不能判断二者是否属于同一个物种若后代可育则普通壁虎与壁虎甲属于同一物种否则属于不同物种【答案】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合理即可)【解析】与普通壁虎相比壁虎甲的形态发生较大变化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①2/3, ②A基因频率逐渐变大 a基因频率逐渐变小【解析】①假设该种群中雌雄个体各有100只则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60×2+30+50)÷(200+100)=2/3 ②由于不含A基因的个体易被天敌捕食则A的基因频率在种群中逐渐增大 a基因频率逐渐变小说明该壁虎种群在不断地发生进化【答案】如图所示【解析】倒位片段的碱基序列发生了180度的旋转因此倒位后的碱基序列变化为23.(1)图中①、②所需酶在作用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与基因组文库中的基因相比 cDNA文库中的基因在结构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2)图中③过程需要借助PCR技术该过程所需的酶为________ 若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中消耗了126个引物分子则该过程DNA扩增了________次图乙的TaqMan探针是定量PCR技术中的一种常用探针其5^\prime 末端连接荧光基团(R)3′末端连接淬灭剂(Q)当探针完整时R发出的荧光信号被Q吸收而不发荧光在定量PCR扩增过程中当扩增DNA遇到探针时探针就会被水解而释放出游离的R和Q 随PCR扩增次数的增加荧光信号________23.(3)若④过程为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该方法选择Ti质粒作为运载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3.(4)图中⑤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首先从转基因生物个体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________________杂交【答案】(1)参与①过程的酶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参与②过程的酶催化磷酸二酯键的水解(或参与①过程的酶催化DNA合成参与②过程的酶切割DNA), 没有内含子、启动子和终止子等序列【解析】解(1)图中①为反转录过程所需的酶为反转录酶能够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②为将DNA切割成一定大小范围片段的过程所需的酶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水解与基因组文库中的基因相比 cDNA 文库中的基因在结构上的特点是没有内含子、启动子和终止子等序列【答案】(2)Taq酶(热稳定性的DNA聚合酶), 6, (逐渐)增强【解析】(2)图中③过程为PCR扩增DNA 需要用到Taq酶(热稳定性的DNA聚合酶)若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中消耗了126个引物分子说明通过DNA复制产生(126+2)÷2=64个DNA分子即 2^6个因此DNA扩增了6次TaqMan探针的5^\prime 末端连接荧光基团(R)3′末端连接淬灭剂(Q)当探针完整时 R发出的荧光信号被Q吸收而不发荧光在定量PCR扩增过程中当扩增DNA遇到探针时探针就会被水解而释放出游离的R和Q 随PCR扩增次数的增加荧光信号(逐渐)增强【答案】(3)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的DNA上以保证目的基因稳定存在和表达【解析】(3)农杆菌转化法选择Ti质粒作为运载体的原因是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的DNA上以保证目的基因稳定存在和表达【答案】(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抗原—抗体【解析】(4)图中⑤过程是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首先从转基因生物个体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24.(1)a、b均为蛋白质分子其中最后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的是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24.(2)在加样前应先打开色谱柱下端的流出口目的是使________ 加样后打开下端出口目的是使________24.(3)装填凝胶色谱柱时色谱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原因是________【答案】(1)b,b相对分子质量小需要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解析】(1)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需要进入凝胶内部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最后洗脱出来【答案】(2)柱内凝胶面上的缓冲液缓慢下降到与凝胶面平齐, 样品渗入凝胶床内【解析】(2)为了使柱内凝胶面上的缓冲液缓慢下降到与凝胶面平齐加样前应先打开色谱柱下端的流出口为了使样品渗入凝胶床内加样后要打开下端出口【答案】(3)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解析】(3)因为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所以装填凝胶色谱柱时谱柱内不能有气泡存在25.(1)如图是含目的基因A的DNA分子利用PCR技术扩增A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__________ PCR一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在第3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这种DNA片段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25.(2)通过SmaⅠ酶切割扩增后的DNA分子和质粒利用________酶连接切割后的DNA分子和质粒将A基因插入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构建_______________25.(3)将A基因导入油菜细胞中常采用_____________ 将A基因导入经__________形成的油菜愈伤组织细胞在愈伤组织进一步培养过程中 MS培养基各成分用量减半并添加质量浓度为0.15mg/L奈乙酸(NAA)目的是有。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选修1第1讲1.(2017年江苏卷)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发酵温度的主要目的是腐乳调味B.腐乳制作后期加入香辛料和料酒有防腐作用C.毛霉的主要作用是分解脂肪和淀粉D.成品腐乳表面的粘性物质主要由细菌产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腐乳的制作”实验的相关问题。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以保证毛霉的生长以及密封后相关酶的活性,A错误。
加入香辛料和料酒,既有抑制杂菌的作用,又能调节腐乳的风味,B正确。
毛霉的主要作用是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以分解豆腐制品中的蛋白质和脂肪,C错误。
成品腐乳表面的粘性物质,主要是由毛霉的菌丝形成的,能固定腐乳的形状,D错误。
2.(2017年江苏卷)(多选)如图是探究果酒与果醋发酵的装置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改变通入气体种类,可以研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酵的影响B.果酒发酵中期通入氮气,酵母菌将从有氧呼吸转变成无氧呼吸C.果醋的发酵周期与尝试设定的温度密切相关D.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可以交换使用【答案】ABC【解析】由图可知,若通入氧气,可研究有氧呼吸对发酵的影响,若不通入气体或通入氮气可研究无氧呼吸对发酵的影响,A正确;发酵中期装置中的氧气被消耗完,通入氮气,酵母菌无法利用,其呼吸类型由有氧呼吸转为无氧呼吸,B正确;温度通过影响相关酶的活性来影响酵母菌细胞呼吸速率,C正确;气体入口通入液面以下,气体出口需在液面以上,故两者不能交换使用,D错误。
3.(2016年江苏卷)下列关于中学“腐乳的制作”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加盐主要是为了调节水分,利于毛霉生长B.加料酒主如果为了灭菌,避免腐乳蜕变C.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杆菌XXX制作的腐乳不宜直接食用【谜底】D【解析】加盐主要是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防止豆腐腐败变质,A错误;加料酒主要是为了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B错误;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C错误;实验室制作的腐乳可能灭菌不彻底,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复试题及答案全套不宜直接食用,D正确。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测试题全套及答案.doc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测试题全套及答案生物人教版选修1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果酒是以新鲜水果或果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配制而成,酒精度在7%〜18%的发酵酒。
在果酒的基础上继续发酵可得到果醋。
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oA.果酒和果酷的制作都是由酵母菌完成B.制果醋的温度要比制果酒的温度高些C.传统的葡萄酒制作一定需要人工接种菌种D.葡萄汁装入发酵瓶吋,要将瓶装满2.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配制酵母菌的培养基时,常添加一定浓度的衙萄糖液,如果葡萄糖液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其原因最可能是()oA.葡萄糖被合成了淀粉B.酵母菌细胞失水C.改变了培养液的pHD.酵母菌发生了变异3.下列关于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果醋需用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入氧气B.醋酸菌是--种嗜温菌,对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50 °C左右C.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D.当氧气、糖充足时,酷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4.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酷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坏境中即可制作果醋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5.在制果酒的过程中,在不同吋间内取发酵液样品,发现发酵液的pH-直下降,原因是()。
A.酵母菌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时,均产生CO?,溶于发酵液屮,使pH下降B.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呈酸性C.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D.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6.在制葡萄醋的过程中,时I'可应控制在()0A.7〜8天B. 10〜12天C. 9〜12天D. 15天左右7.在制果酒、果醋、泡菜时,发酵过程中对氧气的需求分别是()。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全书综合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全书综合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向左弯曲生长的是⑤B.①④是一组对照实验C.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①③D.单侧光能够对②④起作用2.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氨基酸、性激素、抗体和消化酶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若②为肌肉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C.①③④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3.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有关的4个实验:①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注入静脉血液→胰腺不分泌胰液③稀盐酸注入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对上述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促胰液素的靶器官是胰腺B.促胰液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支配C.①与③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减法原理D.在稀盐酸刺激下,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4.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特异性免疫主要通过淋巴细胞发挥作用B.免疫活性物质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组织细胞产生C.细菌、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免疫反应D.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免疫缺陷病5.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① 淋巴细胞只有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① 一种抗原不仅可以和相应的抗体结合,也可以与产生抗体的效应细胞结合① 在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① 当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时,可引起免疫缺陷病① 浆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①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① 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A.①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①6.下列有关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正在进行10000m速滑的运动员,其生理状态是产热过程大于散热过程,体温高于正常值B.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共同构成了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C.血糖含量的增加能抑制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D.下丘脑是最高级的神经中枢7.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抗利尿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后仍具有活性,因为其具有高效性B.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体内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C.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D.人体通过反馈调节维持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含量的相对稳定8.下列生理活动具有双向性的有几项()①生长素在胚芽鞘的极性运输①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水分子的运输①膝跳反射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①活细胞中ATP与ADP间的转化①草原生态系统中狼和兔子间的信息传递①人体内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间的转换①肝细胞内葡萄糖和糖原的转化①C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转换A.四项B.五项C.六项D.七项9.在免疫细胞中,有一种淋巴细胞能产生免疫活性物IL-2和IFL-γ,以促进B 细胞的增殖、分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IL-2和IFL-γ属于淋巴因子。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以下对 DNA 和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鉴定)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都要用猪血细胞来做实验材料B.在 DNA 的粗提取中可利用DNA在不同浓度盐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而析出C.在实验中都要进行除杂处理以便得到较纯净的 DNA 或血红蛋白D.将析出的DNA 溶解在2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后呈现蓝色2.下列关于蛋白质性质的叙述中,不会影响到蛋白质的泳动速度的是()A.蛋白质分子的大小B.蛋白质分子的密度C.蛋白质分子的形状D.蛋白质分子的等电点3.关于DNA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用兔的成熟红细胞可提取DNAB. PCR的每个循环一般依次经过变性-延伸-复性三步C. DNA溶液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浴后生成蓝色产物D.用甲基绿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4.通过样品处理和粗分离得到的血红蛋白溶液,还含有其他种类的蛋白质分子(如呼吸酶等)。
怎样将杂蛋白与血红蛋白分离开来呢?常用凝胶色谱法进行纯化。
以下做法、说法不正确的是()A.凝胶色谱分离蛋白质包括:制作色谱柱、装填色谱柱、样品加入和电泳B.色谱柱的装填过程要注意:装填前凝胶需要充分溶胀、装填要均匀、尽量紧密,降低颗粒间隙;无气泡;洗脱液洗涤平衡不能断流C.样品加入和洗脱的基本过程是:调节缓冲液面→加入蛋白质样品(不能破坏凝胶面)→调节缓冲液面→洗脱→红色区带均匀地移动标志着成功→收集分装蛋白质。
最后将纯化的样品进行电泳鉴定D.如果红色区带移动不均匀、歪斜、散乱、变宽等,其主要原因是色谱柱的装填有问题5.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甲、乙、丙、丁四个小组除下表中所列处理方法不同外,其他操作步骤均正确,但实验结果却不同。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材料选择错误的组别是丙B.沸水浴后试管中溶液颜色变蓝的组别是甲、丁C.甲组实验现象差的原因是25℃的酒精对DNA的凝集效果差D.乙组实验不成功仅因为在鉴定时加入了双缩脲试剂6.如果在除去杂质时选择方案三,为什么要将滤液放在60~75 ℃的恒温水浴箱中保温10~15 min()A.使DNA变性B.使蛋白质变性C.使DNA和蛋白质变性D.分解蛋白质7.对PCR的实验操作顺序的叙述,正确的是()A.准备→移液→混合→离心→反应B.准备→移液→离心→混合→反应C.离心→移液→混合→反应D.移液→离心→混合→反应8.某考古学家在西伯利亚泰加林地区的冰中,发现了一种冰冻的已灭绝的巨大动物的肌肉。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选修一(人教版 检测):专题1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Word版含答案
课题2腐乳的制作基础巩固1在豆腐的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曲霉B.酵母C.毛霉D.青霉解析: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答案:C2下列有关毛霉在腐乳制作中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将多糖分解成葡萄糖②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③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④将核酸分解成核苷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腐乳制作过程中,毛霉可产生多种不同的酶,以利用和分解豆腐中的营养物质。
其中,主要的酶是水解酶类,如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等。
答案:B3腐乳制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杂菌污染。
下列措施不能起抑制杂菌污染作用的是( )A.加入12%的料酒B.逐层增加盐的用量C.装瓶时让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D.用含水量约为70%的豆腐解析:在制作腐乳过程中加入酒,可以抑制或杀灭杂菌;而高浓度的食盐对微生物也有抑制作用,所以在加盐腌制时,越靠近瓶口的位置,加入的食盐量越多;装瓶时让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也是为了杀灭瓶口周围的杂菌,避免污染;用含水量约为70%的豆腐作为原料,是为了使制作成的腐乳成形,与抑制杂菌没有关系。
答案:D4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毛霉是参与豆腐发酵的主要微生物B.传统工艺生产腐乳一般在夏天进行C.现代食品企业是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毛霉生产腐乳的D.加盐腌制可避免腐乳变质解析:用于腐乳发酵的毛霉的最适生长温度是15~18 ℃,夏天温度过高,不适合毛霉生长。
答案:B5豆腐“毛坯”装瓶时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动作要迅速小心B.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C.加入卤汤后,瓶口不用密封,因为其内有盐,不会再滋生其他微生物D.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解析:尽管瓶内有盐,但如不密封,仍会有一些微生物滋生,使豆腐变质。
答案:C6吃腐乳时,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它是由什么形成的?( )A.腐乳外层蛋白质凝固形成B.细菌繁殖形成C.人工加配料形成D.霉菌菌丝繁殖于表面而形成解析: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毛霉等生长繁殖于豆腐表面,产生大量的菌丝,从而形成一层韧而细致的“皮”。
高中生物选修一(人教版):专题测试卷(四)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选修一(人教版):专题测试卷(四)含答案及解析高中生物选修一(人教版):专题测试卷(四)一、选择题1.在淀粉溶液中加入淀粉酶,保温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蛋白酶并继续保温,酶解产物包括什么?A.多肽B.蔗糖C.葡萄糖D.核苷酸2.在原材料有限的情况下,下列曲线中能正确表示相同时间内果胶酶的用量对果汁产量影响的曲线是哪一条?A.图AB.图BC.图CD.图D3.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
B.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C.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细胞壁。
D.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4.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得到如下实验结果。
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哪一个。
温度/℃果汁量/mLA.实验过程中应先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别调节到对应温度后再混合。
B.为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各组混合处理时间和过滤果汁时间均应相同。
C.应在50~55 ℃之间设置更细温度梯度进行实验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
D.该实验结果表明高温能使果胶酶失活,但高温也可能促进果胶分解。
5.生物体内的酶很容易降解、失活,洗衣粉中的酶却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活性,原因是什么?A.洗衣粉中的酶活性不受温度影响。
B.洗衣粉中的酶外层有特殊的化学物质层层包裹。
C.生物体内的酶是蛋白质,洗衣粉中的酶是无机物。
D.加入的酶种类很多,总有一部分保持活性。
6.有关加酶洗衣粉使用注意事项的叙述正确的是哪些?①蛋白质类织物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来洗涤。
②加酶洗衣粉使用的水温一般在50 ℃以下。
③加酶洗衣粉不宜存放太久,有保质期。
④碱性蛋白酶洗衣粉会分解人体皮肤表面蛋白质,从而损伤人体皮肤,因此应避免与这类洗衣粉长时间地接触。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7.在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实验中,下列有关变量控制方法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A.实验材料的污染程度属于本研究的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不必考虑。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成才之路】2015-2016高中生物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综合检测新人教版选修1(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30每题1.5分,31-35每题1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B.条件适宜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C.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会逐渐减小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答案] D[解析]果酒发酵后期,随着葡萄糖的消耗和酒精度的增加,酵母菌的代谢减弱,无氧呼吸产生CO2较少,所以可增加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果酒发酵过程中不断消耗营养物质葡萄糖而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释放出,使发酵液的密度逐渐降低,故A、B、C项正确。
制作腐乳时,对长满毛霉的豆腐加盐腌制时,需逐层加盐,并随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在近瓶口表面要铺的厚一些,以防杂菌感染,D项错误。
2.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传统发酵技术的过程与特点。
制葡萄酒的温度为18~25℃,制作葡萄醋的温度为30~35℃,制作腐乳的温度为15~18℃,A项错误;果醋发酵的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B项错误;腐乳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C项错误;发酵使用的菌种都有细胞结构,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 和RNA,D项正确。
3.制作葡萄醋时,必须控制的发酵条件是( )A.温度18℃~25℃,适时通气B.温度18℃~25℃,隔绝空气C.温度30℃~35℃,隔绝空气D.温度30℃~35℃,适时通气[答案] D[解析]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30℃~35℃,并且是需氧的细菌,所以要适时地进行通气。
高一生物高中生物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高中生物人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动物的精子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脱氧核苷酸链数分别是 ()A.32、16、64、64、128B.32、8、32、64、128C.16、8、32、32、64D.16、0、32、32、64【答案】A【解析】动物的精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该生物体细胞含有32条染色体,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即32条;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因此四分体数目为16个;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因此所含染色单体数为64条;初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因此所含核DNA分子数为64个;DNA分子为双链结构,所以64个核DNA分子有128条脱氧核苷酸链,故A正确。
【点睛】理清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数目、同源染色体对数、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目变化规律:2.下列为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其中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是()A.B.C.D.【答案】A【解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据图分析可知:A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D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故选A。
3.从某动物个体的睾丸中取出的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
如果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关于这两个精细胞的来源,描述不正确的是()A.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B.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C.可能来自两个初级精母细胞D.可能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答案】D【解析】如果将两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组合起来分析,正好是三对同源染色体,所以它们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A正确;如果将两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组合起来分析,正好是三对同源染色体,它们可能来自一个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后进入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所以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B正确;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不同,可能来自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来自两个初级精母细胞,C正确;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如果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产生的两个精细胞染色体组成应完全相同,所以图示的两个精细胞,不可能来自一个次级精母细胞,D错误。
高中生物选修1人教版基础题(100题)含答案
第1页 共12页 ◎ 第2页 共12页…………高中生物选修1人教版基础题(100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制作果酒、果醋两个实验的共同点是( )A .菌种为异养原核生物B .将原料灭菌后再发酵C .保证无氧环境下发酵D .发酵液最终呈现酸性2.我们平时饮用的葡萄酒呈红色,其原因是( ) A .酒精发酵前榨汁时榨出的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 B .是红色葡萄球菌分泌的色素C .在发酵的最后程序中,加入了红色的食用色素D .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 3.下列哪种条件下,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分解成醋酸( )A .氧气、糖源充足B .氧气充足、缺少糖源C .缺少氧气、糖源充足D .氧气、糖源都缺少4.某位同学在制作果酒,如果改成制作果醋,不需要改变的是( ) A .发酵过程的环境温度 B .发酵液中的氧气含量 C .培养液中的营养成分 D .检测发酵产物的试剂5.下列与果酒、果醋和泡菜的风味好坏不一定有影响的因素是( ) A .菌种和发酵温度 B .发酵原料 C .厌氧发酵 D .杂菌污染6.下图是利用微生物制作果酒、果醋的流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挑选葡萄时,去除腐烂的籽粒和枝梗后再冲洗B .家庭酿酒时加入的少量白砂糖,酵母菌并不能利用C .A 过程后仅需提高一定的环境温度就能产生果醋D .为提高果酒的品质,可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菌种 7.关于腐乳发酵的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发酵B .装瓶后豆腐上的毛霉继续生长繁殖C .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D .料酒可以影响腐乳的风味和成熟的时间8.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加盐主要是为了调节水分,利于毛霉生长B .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C .装坛阶段加入料酒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D .密封瓶口前瓶口不需要通过火焰灭菌9.豆腐发酵时毛霉等微生物能产生的酶主要有 ( )A .蛋白酶和淀粉酶B .蛋白酶和脂肪酶C .脂肪酶和淀粉酶D .肽酶和麦芽糖酶10.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 A .青霉 B .酵母菌 C .毛霉D .醋酸菌11.下列不属于造成豆腐乳腐败变质原因的是( ) A .上下层毛坯的加盐量均等 B .玻璃瓶未用沸水消毒 C .卤汤中料酒加的量较多 D .装瓶后敞着瓶口 12.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B .酿制果酒、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底物、条件完全相同C .制作果酒最快捷的途径是先制果醋,再制果酒D .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过程都应杜绝微生物的生长繁殖13.在制果酒、果醋、泡菜时,发酵过程中对氧气的需求分别是( ) A .无氧、有氧、无氧 B .有氧、无氧、无氧 C .无氧、有氧、有氧D .兼氧、无氧、有氧14.下列关于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A .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B .重氮化→酸化→比色→显色C .酸化→重氮化→比色→显色D .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15.变酸的酒表面有一层膜、泡菜坛表面有一层白膜、腐乳外面有一层致密的皮,它们分别是( ) A .乳酸菌、醋酸菌、毛霉菌丝 B .醋酸菌、毛霉菌丝、毛霉菌丝C .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D .醋酸菌、酵母菌、毛霉菌丝16.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制备样品处理液的正确操作过程是A .先加入氢氧化铝,再加入氢氧化钠,然后过滤B .先加入氢氧化钠,再加入氢氧化铝,然后过滤C .先加入氢氧化钠,过滤后再加入氢氧化铝D .先加入氢氧化铝,过滤后再加入氢氧化钠17.关于微生物平板划线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每个区域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和培养基进行灭菌B .划线操作时要完全打开皿盖,划完立即盖上C .第一区和最后一区的划线最终要连接起来,以便比较前后的菌落数D .划线时不能划破培养基,否则难以达到分离单菌落的目的 18.下列不是细菌接种过程中的无菌操作的是A .灼烧接种环B .高压灭菌C .于超净工作台操作D .靠近火焰 19.灭菌的标准是( )A .杀死所有的细菌B .杀死所有的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C .杀死所有的病原微生物D .使病原菌不生长 20.下列关于制备大肠杆菌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制作培养基时,可不加入琼脂B .倒好培养基的培养皿要立即将平板倒过来放置C .大肠杆菌培养基可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D .制备斜面培养基可用于大肠杆菌的保存21.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肉眼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重要依据是( )A .细胞的大小、形状、颜色B .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C .有无鞭毛D .能否形成芽孢22.产生每个标准菌落的细菌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 ) A .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 B .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 C .一个细菌,固体培养基D .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23.将大肠杆菌从菌种试管接种到另一支试管的操作,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整个接种过程都要在酒精灯的火焰附近进行B .接种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之后即可伸入菌种试管挑取少许菌种C .菌种试管口和待接种的试管口接种前后都要通过酒精灯火焰2至3次D .带菌的接种环应在培养基面上轻轻划线24.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基本流程是A.计算—供量—灭菌—溶化—倒平板B.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C.称量—计算—溶化—灭菌—倒平板D.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25.生长因子是指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下列不属于生长因子的是()A.维生素B.氨基酸C.碱基D.脂肪26.广泛用于牛奶、奶酪、啤酒等产品的消毒方法是A.高压蒸汽灭菌B.巴氏消毒法C.酒精消毒D.火焰灼烧27.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对操作者的双手、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超净工作台的处理方法依次是A.酒精消毒、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紫外线消毒B.酒精消毒、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灼烧灭菌、紫外线消毒C.紫外线消毒、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紫外线消毒D.酒精消毒、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干热灭菌、酒精消毒28.下列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尿素为唯一氮源、加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培养尿素分解菌,指示剂不变红B.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将尿素分解产生氨和二氧化碳C.统计尿素分解菌的数目时,以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D.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0—35℃恒温培养24〜48小时29.要从土壤中将分解尿素的细菌分离出来,应该将它们接种在()A.加入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上B.含有蛋白胨的固体培养基上C.只有尿素而无其他氮源的选择培养基上D.含四大营养要素的培养基上30.土壤中的细菌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一种()A.尿素酶B.脲酶C.蛋白酶D.肽酶31.土壤中的细菌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一种()A.尿素酶B.脲酶C.蛋白酶D.肽酶32.可以鉴定出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的方法是()A.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指示剂B.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二苯胺试剂C.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苏丹Ⅲ试剂D.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双缩脲试剂33.在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的菌落是( )A.分解尿素的细菌B.硝化细菌C.分解纤维素的细菌D.乳酸菌34.下内所注的酶不属于纤维素酶组分的是A.麦芽糖酶B.C1酶C.C x酶D.葡萄糖苷酶35.纤维素含量最高的是( )A.棉花B.亚麻C.秸秆D.木材36.纤维素酶可以将哪种物质分解()A.牛肉片B.鱼片C.滤纸条D.塑料条37.萝卜根的一小块组织,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在培养基上发育为一株完整的萝卜,这属于A.分裂生殖B.出芽生殖C.营养繁殖D.有性生殖38.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当培养基中添加的生长素含量高于细胞分裂素时,主要诱导植物组织()A.脱分化和愈伤组织的形成B.再分化和根原基的形成C.脱分化和根原基的形成D.再分化和芽原基的形成39.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C.愈伤组织是一团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是再分化的产物,细胞具有全能型D.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器官部位如花药进行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的基因只有体细胞的一半40.愈伤组织是一类A.没有分化呈无定形的具有分裂能力的薄壁细胞B.排列繁密星正方形的一群薄壁细胞C.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植物组织D.经细胞再分化过程产生的具有分裂能力的薄壁细胞41.植物组织培养为无性繁殖技术,以下是实验室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过程,以下设备及用品中,该实验无需..使用的是A.酒精灯B.灭菌锅C.封口膜D.玻璃刮刀42.下列关于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愈伤组织的形成需要激素的诱导B.愈伤组织是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细胞C.愈伤组织的全能性比胚状体的全能性低D.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不需要光照条件43.影响花药组织培养的主要因素是A.材料的低温处理与接种密度B.选择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C.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成分D.亲本植株的生理状况44.植物细胞工程常采用的技术有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等,这项技术的理论基础是()A.植物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B.植物细胞的结构是完整的C.植物体的生命活动受激素调节D.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45.下列关于果胶酶说法正确的是()A.果胶酶可以分解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B.果胶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C.果胶酶不特指某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D.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46.下列各项能表示酶活性高低的是()A.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物的总量B.一段时间后生成物的总量C.一段时间后,一定体积中消耗的反应物的量D.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第3页共12页◎第4页共12页47.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不包括()A.温度B.pH C.表面活性剂D.光照48.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的目的是( )A.增加果汁的营养成分B.增加果汁的黏稠度C.使榨取果汁变的更容易,并使果汁澄清D.分解纤维素49.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的洗涤效果”的探究活动。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必修一全书综合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必修一全书综合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人体免疫失调病的是( )A.糖尿病B.重症联合型免疫缺陷(SCID)病C.系统性红斑狼疮D.类风湿性关节炎2.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B.二次免疫反应中的抗体直接由记忆细胞产生C.青霉素能杀菌和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杀菌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再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将自身物质当作异物进行攻击3.对人体内环境中pH及调节途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血液的pH通常维持在7~7.45之间B.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C.血液中Na2CO3过多,就与H2CO3结合成NaHCO3D.血液中CO2过多时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将CO2排出4.如图分别代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燕麦胚芽鞘,其中琼脂切块是经胚芽鞘尖端处理过的(A选项中有一胚芽鞘尖端套锡纸小帽),胚芽鞘表现出生长方向相同的一组是( )A.B.C.D.5.下列关于生物学中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缺氧引起神经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是影响了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的Na+内流B.在酵母菌的有氧呼吸装置中,应将空气持续通入以保障O2供应C.培养液中的O2浓度不影响酵母菌的K值,因为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D.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从外界环境中获得O26.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间隙属于内环境,液体是组织液B.神经递质的释放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C.神经递质会长时间存在于突触间隙D.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是单向的7.对照试验中,自变量的设置常运用“减法原理”。
与常态相比,让一部分“缺席”,研究此时系统的反应。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达尔文探究胚芽鞘的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运用了减法原理B.艾弗里用DNA酶处理提取的S型细菌DNA,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运用了减法原理C.沃泰默切除通向狗小肠的神经,用稀盐酸刺激小肠,探究胰液分泌运用了减法原理D.格里菲斯将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向小鼠注射运用了减法原理8.下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综合检测卷(全册6专题6套)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综合检测卷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019·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高二期中]在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的制作中,用到的主要微生物分别是( ) A.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B.酵母菌、乳酸菌、毛霉、乳酸菌C.毛霉、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D.酵母菌、乳酸菌、毛霉、醋酸菌解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能将糖源或酒精转变成醋酸;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有多种,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A项正确。
答案:A2.[2019·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高二期中]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泡菜坛内的白膜,腐乳外部致密的“皮”,与其相关的微生物分别是( )A.醋酸菌、酵母菌、毛霉B.乳酸菌、毛霉、醋酸菌C.醋酸菌、乳酸菌、毛霉D.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解析:①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能将乙醇转化成醋酸,变酸的酒表面的一层菌膜,主要与醋酸菌有关;②泡菜坛液面的一层白膜,主要是成膜酵母菌繁殖的结果;③腐乳表面一层致密的皮是由毛霉的匍匐菌丝形成的。
答案:A3.[2019·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高二期中]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果酒、果醋制作相比,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C.使用的菌种同化作用类型分别是自养型、异养型、异养型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解析:果酒制作所需要的温度在18 ℃~25 ℃,果醋制作所需要的温度是30 ℃~35 ℃,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是15 ℃~18 ℃,A项错误;醋酸杆菌为需氧型细菌,因此进行的是有氧发酵,B项错误;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和毛霉,三种菌都是异养型,C项错误;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所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单细胞真菌)、醋酸杆菌(属于需氧型细菌)和毛霉(多细胞真菌),它们均有细胞结构,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D项正确。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测试:专题6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课题2 课时精练 含解析
[基础对点]知识点一胡萝卜素1.下列有关胡萝卜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胡萝卜素的化学性质稳定,溶于水,不溶于乙醇B.胡萝卜是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的原料C.微生物的发酵生产是工业提取β-胡萝卜素的方法之一D.粉碎后,干燥过程中,时间不能太长,温度不能太高[答案] A[解析]胡萝卜素为橘黄色结晶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A错误。
2.在用胡萝卜做菜时,菜中浮油会呈现出橘黄色,为了增加胡萝卜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在进食胡萝卜的同时,应()A.多喝水B.多吃蛋白质类食品C.多吃脂质食品D.多吃蔬菜[答案] C[解析]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而胡萝卜素属于脂溶性物质,进食胡萝卜时多吃脂质食品,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C正确。
知识点二胡萝卜素的提取3.下列关于提取胡萝卜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胡萝卜素可以从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提取B.提取胡萝卜素时可采用石油醚、丙酮等作为溶剂C.提取胡萝卜素时的萃取过程中要采用水浴加热D.干燥时间太长、温度太高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答案] B[解析]胡萝卜素可以从植物或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提取,A正确;提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该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所以采用石油醚,丙酮能够与水混溶,所以不用丙酮作为溶剂,B错误;提取胡萝卜素时的萃取过程中不能用明火加热,要采用水浴加热,C正确;干燥时间太长、温度太高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D正确。
4.在β-胡萝卜素的提取实验中,对作为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特点的叙述中,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是()①能充分溶解色素②与水混溶'③对人无毒④易燃⑤易与产品分离'⑥沸点低A.②④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②③④[答案] A[解析]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该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
此外,还需要考虑萃取效率、对人的毒性、是否易燃、有机溶剂是否能从产品中完全除去、会不会影响产品质量等问题。
5.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首先要将原料粉碎、干燥,其目的主要是() A.让胡萝卜尽快溶解成胡萝卜素B.使原料充分与有机溶剂接触,提高萃取效率C.减少萃取的时间,从而提高效率D.节省萃取剂的使用量[答案] B[解析]影响萃取的因素主要有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此外,原料颗粒的大小及含水量也会影响萃取效果。
完整版本高中生物选修一试卷试题含包括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练习题(含答案)第 I 卷(选择题)1.在制果酒、果醋、泡菜、腐乳时, 所用微生物的代谢种类分别是A.兼性厌氧型、需氧型、厌氧型、需氧型B.厌氧型、厌氧型、厌氧型、需氧型C.兼性厌氧型、需氧型、需氧型、厌氧型D.厌氧型、兼性厌氧型、需氧型、厌氧型2.以下对于“DNA粗提取与判定”的实验,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酵母、菜花和猪的红细胞均可作为提取DNA的资料B.DNA易溶于氣化钠溶液,不溶于酒精溶液C. 向切碎的植物组织中加入适当蒸馏水,可获取含大批DNA的溶液D.将提取的丝状物溶解后,加入二苯胺试剂后水浴呈蓝色3.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应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固定化酶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响方面优势显然B.牛肉膏蛋白胨培育基是常用的细菌基础培育基,可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C.相同 pH 时,加酶洗衣粉清洗成效好于一般洗衣粉D.向鸡血细胞中加入冷却的 95%的酒精,能够获取无杂质的DNA4.以下对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一般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可用来制作果酒B.果醋发酵包含有氧发酵和无氧发酵C.制作腐乳时,应防备毛霉之外的其余微生物生长D.都是利用微生物胞内酶催化获取最后产品5.果胶酶能使果胶水解,使榨取果汁变得更简单,提升水果的出汁率。
某同学为研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在不一样温度下,将等量的果胶酶加入到等量的苹果泥中,在反响相同时间后,再将反响液过滤相同时间,用量筒测出滤出苹果汁的体积。
以下能正确反应实验结果的曲线是6.相对分子质量不一样的两种蛋白质在凝胶色谱柱中的前进过程,可表示为图中哪一个()【注:图中大圆点代表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7.以下有关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操作目的及结果剖析,错误的选项是()答案第 1 页,总 8 页A .干酵母细胞处于休眠状态,需置于蒸馏水中活化B .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时需要小火或中断加热,以防海藻酸钠焦糊C .若海藻酸钠的浓度偏低时凝胶珠呈白色,固定的细胞数目过少D .凝胶珠在 CaCl2 溶液中浸泡时间的长短,不影响发酵成效 8.如下图的固定化方式中,适合固定化酶的方法是()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③9.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有关举措正确的选项是()A .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益于发酵B .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 12 h 左右翻开瓶盖一次,放出 CO 2C .果酒发酵过程温度控制在30℃,果醋发酵过程温度控制在20℃D .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合时经过充气口充气,有益于醋酸菌的代谢 10.以下不属于纤维素酶组分的是A .C 酶B . Cx 酶1C .葡萄糖苷酶D .半乳糖苷酶11.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A .C0 和 N2B .葡萄糖和 NH23C . C02 和尿素D .葡萄糖和尿素 12.以下不属于菌落特点的是 A .菌落的形状B .有无荚膜C .菌落的大小D .隆出发度 13.变酸的酒表面有一层膜、泡菜坛表面有一层膜、腐乳外面有一层致密的皮,它们分别是 A .醋酸菌、乳酸菌、毛霉菌丝 B .醋酸菌、毛霉菌丝、毛霉菌丝 C .醋酸菌、酵母菌、毛霉菌丝 D .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14.从土壤中挑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设计正确的选项是 A .土壤取样→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发酵培育 B .土壤取样→选择培育→稀释涂布平板→精选菌落 C .土壤取样→梯度稀释→选择培育→精选菌落D .土壤取样→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选择培育→精选菌落 15.以下有关分解纤维素微生物的分别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B .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挑选后,无需再进行其余实验C .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D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16.含氨苄青霉素的LB 培育基在基因工程中有很重要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选修一〔人教版〕:专题测试卷〔四〕一、选择题1.在淀粉溶液中参与淀粉酶,保温一段时间后,再参与蛋白酶并连续保温,酶解产物包括( )A.多肽B. 蔗糖C. 葡萄糖D. 核苷酸2.在原材料有限的状况下,以下曲线中能正确表示一样时间内果胶酶的用量对果汁产量影响的曲线是( )A. B. C. D.3.以下关于纤维素酶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B.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C.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细胞壁D.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4.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试验中,得到如下试验结果。
据此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温度/℃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果汁量/mL 3.5 4.6 8.6 10.9 12.3 11.7 10.1 5.4 3.9 4.8 5.6A.试验过程中应先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别调整到对应温度后再混合B.为了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各组混合处理时间和过滤果汁时间均应一样C.应在 50~55 ℃之间设置更细温度梯度进展试验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D.该试验结果说明高温能使果胶酶失活,但高温也可能促进果胶分解5.生物体内的酶很简洁降解、失活,洗衣粉中的酶却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活性,缘由是( )A.洗衣粉中的酶活性不受温度影响B.洗衣粉中的酶外层有特别的化学物质层层包裹C.生物体内的酶是蛋白质,洗衣粉中的酶是无机物D.参与的酶种类很多,总有一局部保持活性6.有关加酶洗衣粉使用留意事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①蛋白质类织物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来洗涤②加酶洗衣粉使用的水温一般在 50 ℃以下③加酶洗衣粉不宜存放太久,加酶洗衣粉有保质期④碱性蛋白酶洗衣粉会分解人体皮肤外表蛋白质,从而损伤人体皮肤,因此应避开与这类洗衣粉长时间地接触A. ①②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7.在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试验中,以下有关变量把握方法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试验材料的污染程度属于本争论的无关变量,试验过程中不必考虑B.假设承受手洗法进展去污操作,需尽可能保证各组的洗涤用力程度、时间等根本一样C.水温属于本试验的变量,试验过程中必需保证各组试验温度一样且恒定D.水的用量和布料的大小是成正比的,试验用的布料越大、水量越多试验效果越好8.蒸熟的苹果具有很好的止泻作用,这是由于苹果中果胶的“立场”不太坚决,未经加热的生果胶可软化大便,与膳食纤维共同起着通便的作用,而煮过的果胶则摇身一变,不仅具有吸取细菌和毒素的作用,而且还有收敛、止泻的成效。
以下有关果胶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果胶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B.酵母菌可产生果胶酶,是由于酵母菌的细胞壁中也含有果胶C.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D.果胶影响出汁率9.进展“加酶洗衣粉和一般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比较”课题争论的试验步骤中,错误的选项是 ( )A.设置 2 组试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B.在等量的水中参与等量的洗衣粉、等量的同种污渍污染的衣物C.用洗衣机进展洗涤,洗涤温度都为35 ℃D.依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论10.下面关于酶的分别提纯和固定化技术的表达中,合理的是( )A.分别中先酶蛋白沉淀再过滤滤液B.提纯方法是使酶和承载物交联在一起C.固定后的酶仍具有酶的活性D.固定化酶只能利用一次,不能重复利用11.某兴趣小组欲利用固定化酶进展酶解淀粉的试验,分组见下表,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组别)固定化酶柱长度/cm 淀粉溶液的流速/(mL·min-1)甲10 0.3 乙10 0.5 丙15 0.3 丁15 0.5A.固定化酶柱长度和淀粉溶液流速打算了酶柱中酶的含量B.淀粉溶液流速过快会导致流出液中含有淀粉C.各组试验所用的淀粉溶液浓度应一样D.淀粉溶液的pH 对试验结果有影响12.试分析以以下图中,哪一种与用海藻酸钠作载体制备的固定化酵母细胞相像( )A. B. C. D.13.某同学为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提出如下试验思路,不合理的是( )A.试验自变量为水温,设置温度为 0 ℃、20 ℃、40 ℃、60 ℃、80 ℃、100 ℃B.试验因变量是污布的清洁程度,洗涤完毕后应先用清水漂洗污布,再晾干比较C.试验无关变量有水量、衣物的质料与大小、洗衣粉的用量、浸泡与洗涤时间等D.试验预期结果是某温度下洗涤后污布最干净,高于或低于这一温度洗涤后污布上污渍残留多14.以下关于酶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争论与应用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从酶的固定方式看,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小B.作为消化酶使用时,蛋白酶制剂以口服方式给药C.尿糖试纸含有固定化的葡萄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反复使用D.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目的是洗去CaCl2和杂菌15.pH 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试验中,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自变量是不同的pH 梯度B.把握不变的量有温度、底物浓度、酶浓度、反响时间等C.可通过测定滤出的果汁体积推断果胶酶最适pHD.pH 过低时,果胶酶活性变小,但不失活二、非选择题16.某生物争论性学习小组为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试验:(1)该试验中如何设置比照?。
(2)试验的自变量是,试验过程中哪些因素应当保持不变?(答两点)。
(3)推断不同温度下果胶酶活性的凹凸,除利用果汁的体积作为检测指标外,还可以通过比较来推断。
(4)依据所学学问,请你在图中绘出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大致曲线图。
17.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三等份,在甲、乙组两组洗衣粉中参与一种或两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两种污渍,即血渍(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油渍(主要成分是脂肪),其他试验条件均一样。
试验结果见下表。
请答复以下问题:水温/℃10 20 30 40 50组别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去除血渍时间67 66 88 52 51 83 36 34 77 11 12 68 911 67 (min)去除油渍时间93 78 95 87 63 91 82 46 85 75 27 77 69 868 (min)(1)试验结果说明,提高洗衣粉去污力气的方法有和。
(2)据表分析,甲组在洗衣粉中参与的酶是,乙组在洗衣粉中参与的酶是。
(3)从试验结果可知去除污渍所需要的时间越,说明酶的活性越高.通过表中的数据,(能、不能)得出“酶的最适温度是 50 ℃”的结论,理由是。
(4)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能够说明酶具有性。
(5)假设甲、乙、丙三组均在水温为80 ℃时进展试验,觉察这三组的结果无明显差异,缘由是。
18.生物技术实践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亲热相关。
请答复以下有关问题。
(1)如图一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中的X 溶液为,其作用是―→→。
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菌混合时,应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才能参与已活化的酵母菌,目的是防止。
(2)为了探究某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含量与洗涤效果的关系,某同学通过试验获得如图二所示的结果。
由图可知,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本试验的自变量是。
19.为了探究海藻酸钠固定化对绿球藻生长的影响,以及固定化藻对含 Zn2+污水的净化作用,科研人员用筛选到的一株绿球藻进展试验,流程及结果如以下图。
请答复以下问题:图1 图2(1)试验中的海藻酸钠作用是,CaCl2的作用是。
(2)为洗去凝胶球上剩余的CaCl2和其他污染物,并保持绿球藻活性,宜承受洗涤。
图 1 中1.0%海藻酸钠组培育 24 h 后,移去凝胶球,溶液呈绿色,缘由是。
(3)为探究固定化藻对含Zn2+污水的净化作用,应选用浓度为海藻酸钠制备凝胶球。
(4)图 2 中空白凝胶球组Zn2+浓度下降的缘由是。
结合图1 和图2 分析,固定化藻的试验组24~48 h 间Zn2+浓度下降速度较快的主要缘由是;72~96 h 间Zn2+浓度下降速度较慢的缘由有。
20.某同学进展苹果汁制作试验,工艺如以下图。
(1)图中用KMnO4的溶液浸泡苹果的目的是。
黑曲霉提取液中含有的可水解果胶,从而使果汁澄清。
固定化柱中填充的石英砂通过方式将酶固定化,酶被固定在用蒸馏水洗涤固定化柱是为了除去。
(2)试验中,操作流程A 和B 的先后挨次为。
在苹果汁澄清过程中,应关闭的流速调整阀是。
要测定从固定化柱流出的苹果汁中是否还有果胶,可取确定量的果汁与等量的混合,假设消灭现象,说明果胶还没有被完全水解。
为使果胶完全水解,应将流速调。
(3)试验后,将洗涤过的固定化柱在低温环境中保存假设干天,该固定化柱仍可用于苹果汁制作试验,说明固定化酶可被使用。
答案及解析1.【答案】A【解析】酶具有专一性: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
在淀粉溶液中参与淀粉酶,保温一段时间,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此时再参与蛋白酶并连续保温,蛋白酶将淀粉酶〔是一种蛋白质〕分解为多肽,故最终的酶解产物有葡萄糖和多肽,应选AC。
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原材料有限,所以一开头随着酶量的增加果汁产量增加,A 错误,当酶的量到达确定量时,由于反响物消耗尽,果汁总量不变,BD 错误,此题选C。
考点:酶促反响点评:此题考察了学生的理解分析力气,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会分析曲线和留意题干中的信息。
3.【答案】B【解析】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 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A 正确;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B 错误;植物体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所以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细胞壁,C 正确;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D 正确.【考点定位】果胶酶的活性测定【名师点睛】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 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但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并不和水解后的产物发生这种反响.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试验过程中应先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别调整到对应温度后再混合,A 正确;为了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把握单一变量,各组混合处理时间和过滤果汁时间均应一样, B 正确;试验中的温度梯度跨度较大,要想确定最适温度,需要设置更细温度梯度进展试验,分析数据,应当在45~55℃之间设置更细温度梯度进展试验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C 错误;高温可以使酶失活,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高温也可能促进果胶分解,D 正确。
考点:此题主要考察试验的相关学问,意在考察考生对所学学问的理解,把握学问间内在联系的力气。
5.【答案】B【解析】生物体内的酶活性受温度影响,洗衣粉中酶活性也受温度影响,A错误;洗衣粉中的酶外层有特别的化学物质层层包裹,使洗衣粉中的酶却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活性,B正确;生物体内的酶是蛋白质,洗衣粉中的酶也是蛋白质,C 错误;加酶洗衣粉的酶不易失活,缘由是该酶是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出的特别酶;用特别化学物质将酶包裹,使其与洗涤剂隔离;加酶洗衣粉的酶能耐酸、耐碱、耐较高温度和能忍受外表活性剂,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