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空间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自学考试流体力学名词解释汇总

自学考试流体力学名词解释汇总

流体力学名词解释1. 流动性:流体在静止时不能承受剪切力,或者说任何微小的剪切力作用,都使流体流动,只要剪切力存在,流动就持续进行。

2. 连续介质假设:把流体当做是由密集质点构成的、内部无空隙的连续体来研究。

3. 质点:指大小同所有流动空间相比微不足道,又含有大量分子,具有一定质量的流体微元。

4. 质量力:作用在所取流体体积内每个质点上的力,力的大小与流体的质量成比例。

5. 压缩性:流体受压,分子间距离减小,体积缩小的性质。

6. 膨胀性:流体受热,分子间距离增大,体积膨胀的性质。

7. 等压面:流体中压强相等的空间点构成的面(平面或曲面)。

8. 绝对压强:以没有气体分子存在的完全真空为基准起算的压强。

9. 相对压强:以当地大气压为基准起算的压强。

10. 真空度:指绝对压强不足当地大气压的差值,即相对压强的负值。

11. 真空高度:当测点的绝对压强小于当地大气压,即处于真空状态时,hv=Pv/ ρg也是可以直接量测的高度。

12. 位置水头:z为某点在基准面以上的高度,可直接测量,称为位置高度或位置水头。

它的物理意义是单位重量液体具有的相对于基准面的重力势能,简称位能。

13. 压强水头:hp=p/ρg称为测压管高度或压强水头,物理意义是单位重量液体具有的压强势能,称为压能。

14. 测压管水头:z+ p/ρg称为测压管水头,是单位重量液体具有的总势能,物理意义是静止液体中各点单位重量液体具有的总势能相等。

15. 潜体:全部浸入液体中的物体。

16. 浮体:部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

17. 阿基米德原理:液体作用于潜体或浮体上的总压力,只有铅垂向上的浮力,大小等于所排开的液体重量,作用线通过潜体的几何中心。

18. 拉格朗日法:从整个流体运动是无数个质点运动的总和出发,以个别质点为观察对象来描述,再将每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汇总起来,就描述了流体的整个流动。

19. 欧拉法:是以流动运动的空间点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不同时刻各空间点上流体质点的运动,再将每个时刻的情况汇总起来,就描述整个运动。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习题-练习选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习题-练习选

道路与交通系统规划试题选一、填空题1、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

2、一条自行车道的通行能力为500-1000 辆/小时,宽度为1 _。

3、《周礼》中把城市道路网分为经涂、纬涂、环涂和野涂四个部分。

4、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是: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和适当分离。

5、平面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较低,一般不适用于快速路和主干路的交叉口。

当进入交叉口的混行交通量超过2700 辆当量小汽车/小时或环形交叉口任何一个交织路段通过的交通量超过1400 辆当量小汽车/小时时,不宜采用平面环形交叉。

6、平面弯道设计时在限界内必须清除高于1.2 米的障碍物,包括灌木和乔木。

7、各类机动车分到行驶时,小客车每条车到宽度3.5 米;其他车型当设计车速小于40km/h时每条车到宽度3.5 米,当设计车速大于40km/h时每条车道宽度3.75 米。

8、机动车道的车道条数常采用偶数,路段上机动车道的车道数不宜过多,单向车道一般不超过 4 条。

9、一般城市公共交通线网类型有:棋盘型、中心放射型、环线型、混合型和主辅线型五种。

10、从地域关系上,城市综合交通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

11、城市交通的四个基本因素:用地、人、车和路。

其中,城市用地是产生交通、吸引交通的“源”和“泽”。

12、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和_ 分隔带_ 四部分。

13、临近建筑交通组织和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把建筑内部的交通流线与外部城市道路的交通流线合理地组织成为有机整体。

14、横断面设计就是根据城市规划确定的道路性质、功能要求和规划交通量,合理确定道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宽度和高差。

15、按修筑路面的材料,路面可分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和砂石路面。

16、《马丘比丘宪章》强调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增长的基本要素。

17、城市道路景观要素可分为主景要素和配景要素两类。

二、单项选择题18、在以放射式道路交通为主的城市中心外围建环行道路在于( A D )A缓解过境交通对市中心的压力B扩大市中心的交通容量C缩短对角交通的直线距离D方便各个方向之间的横向联系19、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的办法是( D )A城市工业尽量减少“三废“的排放量B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C就近布局工业区和生活区,减轻道路负担D建造高架道路,立交桥和地铁20、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 )A交通线路拥堵B交通工具发展滞后C交通设施比较陈旧D城市交通空间不够21、解决城市交通线路拥堵的根本措施是( A )A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B 限制人行道发展C建设高架道路D让主干道通过市区22、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原则有(BD )A增加市中心区的路网密度B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C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一应俱全D节约用地,保护环境23、从( D )上,将城市综合交通分为地上交通、地下交通、路面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

流体力学 总复习 名词解释

流体力学 总复习 名词解释

流体力学概念总结1.连续介质模型:在流体力学的研究中,将实际由分子组成的结构用流体微元代替。

流体微元有足够数量的分子,连续充满它所占据的空间,这就是连续介质模型。

2.质量力:处于某种力场中的流体,所有质点均受有与质量成正比的力,这个力称为质量力。

3.表面力:相邻流体作用于此流体微团各表面的力,包括:压力、剪力和表面张力。

4.粘性:当流体在外力作用下,流体微元间出现相对运动时,随之产生阻碍流体层间相对运动的内摩擦力,流体产生内摩擦力的这种性质称为粘性。

5.动力粘度:单位速度梯度时内摩擦力的大小μ=τ∕(dv∕dh)6.运动粘度:动力粘度和流体密度的比值。

υ=μ/ρ7.恩氏粘度:被测液体与水粘度的比较值。

8.理想流体:一种假想的没有粘性的流体。

9.牛顿流体:在流体力学的研究中,凡切应力与速度梯度成线性关系,即服从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

10.表面张力:引起液体自由表面欲成球形的收缩趋势的力称为表面张力。

11.湿润现象:液体分子与固体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附着力)大于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内聚力)时产生的湿润固体的现象。

12.毛细现象:液体和固体接触时,液体沿壁面上升或下降的现象。

毛细管越细,液面差越大。

13.静压强:当流体处于绝对静止或相对静止状态时,流体中的压强称为流体静压强。

14.有势质量力:质量力所做的功只与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这样的质量力称为有势质量力。

15.力的势函数:某函数对相应坐标的偏导数,等于单位质量力在相应坐标轴上的投影,该函数称为力的势函数。

16.等压面:在充满平衡流体的空间,连接压强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称等压面。

17.压力体:由所研究的曲面,通过曲面周界所作的垂直柱面和流体的自由表面(或其延伸面)所围成的封闭体积叫做压力体。

18.实压力体:当所讨论的流体作用面为压力体的内表面时,称该压力体为实压力体。

19.虚压力体:当所讨论的流体作用面为压力体的外表面时,称该压力体为虚压力体。

密斯流动空间名词解释

密斯流动空间名词解释

密斯流动空间名词解释密斯流动空间名词解释导语:密斯流动空间是建筑师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所提出的概念,他是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

密斯以简约、功能、美学等理念塑造了众多标志性的建筑作品,密斯流动空间也成为他设计原则的精髓之一。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密斯流动空间进行解释和探讨。

一、密斯流动空间的概念密斯流动空间是指建筑内部区域没有明确界限的设计手法。

它打破了传统的空间划分方式,使得空间在功能和视觉上具有更大的连续性和流动性。

密斯流动空间的设计理念往往强调空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让人们在空间内自由地流动和交互。

二、密斯流动空间的特点1. 开放性与连续性密斯流动空间强调开放性和连续性。

通过去除墙壁、隔间和其他空间隔断,创造出一个开放的整体空间。

这种设计手法使得空间在视觉上延伸,让人们的视线和活动可以自由流动,形成一种通透的开放感。

2. 功能与美学的融合密斯流动空间注重功能和美学的统一。

空间的布局和家具的安排都要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同时也要考虑美学效果,使得空间既舒适实用,又具有艺术性和美感。

3. 简约与精致密斯流动空间的设计风格通常以简约为主。

建筑材料的选择、家具的设计都追求简洁而精致的效果。

通过精心的细节处理,使得整个空间呈现出简洁、大气的美感。

三、密斯流动空间的应用领域密斯流动空间的设计理念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建筑项目中,特别是办公楼、展览馆等公共建筑的设计中。

1. 办公楼办公楼是一个需要灵活空间的场所。

密斯流动空间的设计特点能够满足办公楼内不同需求的空间划分,同时给员工创造一个舒适、开放的工作环境。

2. 展览馆展览馆作为展示艺术品和展览的场所,需要提供灵活的空间布局和流线设计。

密斯流动空间的设计理念可以帮助展览馆实现空间的多功能性和流动性,使观众在展览中能够自由地浏览和欣赏。

四、对密斯流动空间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种建筑设计理念,密斯流动空间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外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一.选择题1. 西方古典主义建筑是指( )a. 古代希腊,罗马建筑b.学院派建筑c.17世纪法国宫廷文化支配下的建筑d.19世纪以前的古代建筑2. 下列哪一点不是古代西亚建筑的特点? ( )a.砖的应用b.拱券的应用c.平面对称布局d.建筑多建于平台之上3. 下列各种形式的拱顶哪一种不是古罗马时代的?( )a.交叉拱b.十字拱c.棱拱d.抹角拱4. 佛罗伦萨巴齐礼拜堂由_____设计.( )a.米开朗其罗b.伯拉孟特c.布鲁乃列斯基d.帕拉第奥5. 文艺复兴时代著作<<建筑五柱式>>的作者是 )a.阿尔伯蒂b.帕拉第奥 c维特鲁威 d.维尼奥拉6. 下列建筑师谁不属于新理性主义学派? ( )a. 罗西b. M.博塔c.波多盖西d. R.克里尔7. “光明城市”是由______提出?( )a. 赖特b.柯布西埃c.霍华德d.格罗皮乌斯8. 芝加哥学派产生于 ( )a.19世纪80年代b.19世纪90年代c.20世纪30年代d.20世纪20年代二.填空题1. 古埃及的”玛斯塔巴”用于( )用途.2. 古波斯的波斯波里斯宫建筑群的主要建筑有(百柱厅和中央接见大厅)3. 古希腊列雪格拉德音乐纪念亭是早期( )柱式的代表.4. 罗马风建筑与哥特建筑在屋顶结构上的区别在于一个采( )结构,一个采用( )结构.5. 拜占庭时期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当时的( )(地名),即今天的( )6. 举出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的哥特教堂各一例( ),( ),( ),( ).三.画图题列举下列建筑师近10年内的作品各一例,以简图示之1. 皮阿诺(Renzo Piano)2. 盖里3. 罗西外建史一.选择题1.西方古典建筑是指():a.古希腊.古罗马建筑 2.学院派建筑 3.17世纪法国宫廷文化支配下的建筑d.19世纪的西方建筑2.圣彼得大教堂的第一个方案由(b)所设计:a. 米开朗基罗b.伯拉孟特c.伯鲁乃列斯基d.帕拉第奥3. 柯布的新建筑五点的代表作是(萨伏伊别墅)4. 浪漫主义最著名的作品是(英国国会大厦)5. 文艺复兴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广场是a.圣马可广场b.波波罗广场c.梵蒂冈宫前广场d.卡比多广场6. “插入式城市”,“行走式城市”是由()提出a.日本新陈代谢派 b.勒.柯布 c.荷兰mvdrv小组 d.英国的建筑电讯派a.R.文丘里b.詹克斯c.R.斯特恩d.M.格雷福斯8. 下列建筑师中——获得了2000年普利策奖a.库哈斯 b.迈耶 c.皮阿诺 d.让努维尔9. 下列各种形式的拱顶,哪一种不是古罗马时代():a.交叉拱b.十字拱c.帆拱d.筒形拱二. 填空题1. 古希腊神庙最典型的平面形式是_____,古典柱式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密斯流动空间名词解释

密斯流动空间名词解释

密斯流动空间名词解释
密斯流动空间,通常指的是德国现代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所设计的建筑空间风格,以及他所代表的现代主义建筑流派。

密斯·凡·德·罗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的设计理念强调极简主义、几何形状、开放空间和材料的坚固性。

密斯流动空间的特点包括:
1.开放性和透明性:密斯的建筑空间通常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
使室内与室外之间的界限消失,创造了广阔、透明和连贯的空
间感。

2.极简主义:密斯的设计理念强调极简主义,简化建筑元素和结
构,强调几何形状和线性排列。

3.开放平面布局:密斯的建筑常常采用开放平面布局,取消内墙
或采用可移动隔断,以实现多功能和灵活的空间。

4.优质材料:密斯强调使用高质量、坚固的材料,如钢、玻璃和
大理石,以创造持久和精致的建筑。

5.独特的比例和对称:密斯的建筑以精确的比例和对称为特征,
使空间和建筑元素看起来平衡和和谐。

6.平整屋顶:密斯的建筑通常采用平整的屋顶,强调水平线,营
造简洁而现代的外观。

密斯流动空间的设计理念对现代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和文化建筑中。

密斯·凡·德·罗的作品包括巴塞罗那
椅、塞尓达大厦、芝加哥联邦广场等标志性建筑,他的设计理念成为现代建筑的典范之一,强调了简约、功能性和美学的统一。

环境工程原理名词解释

环境工程原理名词解释

径, deS
A ;等
10.吸收过程类型: ⑴按溶质和吸收剂 之间发生的作用,
表面积当量直径:
dea
6 a

可分为 物理吸收 和 化学吸收 ; 物理吸收:在吸收
6.旋风分离器主要 剂中的溶解度大而
用于除去气体中颗 粒在 5m 以上的
被吸收; 化学吸收:溶质与
粉尘。反映旋风分 吸收剂发生化学反
离器的分离性能的 应而被吸收。
使边界层的溶质浓
⑴沉降方向不 有时层流,有时湍 上所受到的剪力称
少。
度大大高于主体溶 是向下,而是向外, 流,处于不稳定状 为剪切应力。
14.萃取剂的选择 液中的浓度,形成 即背离旋转中心; 态,称为过渡区; 流动阻力:流体具
原则应考虑一下几 由膜表面到主体溶
⑵离心力随颗 取决于外界干扰条 有“黏滞性” →流
3000 Kc 50000 ; 学讨论的主要问题
⑶超高速离心机: 是过程发生的 方
Kc 50000 。 Kc 为 分离因数。 8.过滤按过滤机理 可分为 表面过滤 和 深层过滤 ⑴表面过滤:采用
向、极限及推动 力。 12.相际传质的助 力全部集中在 两 层停滞膜中 ,即双 助力模型。(选择)
过滤介质的孔比过 13.传质总阻力包 滤流体中的固体颗 括 气模阻力 和
是 理 想 流 体 的 流 湍流时大,形体阻 1.按过滤机理分:
动。 (5)流动分 力较大。(2)物体 表面过滤和深层过
为两个区域。
表面的粗糙度的影 滤
边界层分离条件 : 响:粗糙表面摩擦 2.按促使流体流动
黏性作用和存在逆 阻力大。但是,当 的推动力分:
压梯度是流动分离 表面粗糙促使边界 重力过滤:在水位

植物生理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名词解释一、植物细胞生理单位膜:它是包围在整个细胞最外层的薄膜,又称质膜。

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壁内的原生质,即指细胞通过质壁分离,能够和细胞壁分开的那部分细胞物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壁:位于细胞膜外的一层较厚、较坚韧并略具弹性的结构,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物质等多糖。

微管:是一种具有极性的细胞骨架。

微管是由α,β两种类型的微管蛋白亚基形成的微管蛋白二聚体,由微管蛋白二聚体组成的长管状细胞器结构。

微丝:是由肌动蛋白分子螺旋状聚合成的纤丝,具有明显的极性。

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贮藏密切相关的细胞器,它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根据色素的不同,质体可分成三种类型:叶绿体、色质体(或称有色体)和白色体。

细胞分室化:细胞分化成各种各样的细胞器,每个细胞器在同一时间内都可以进行着特定的代谢活动而不受干扰。

叶绿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的半自主细胞器。

大液泡:是由单层膜与其内的细胞液组成的。

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内膜系统:是指细胞质基质中在结构与功能上相互联系的一系列膜性细胞器的总称,广义上内膜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分泌泡等。

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由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构成胞间连丝:是指贯穿细胞壁、胞间层、连接相邻细胞的原生质体的管状通道。

细胞全能性:每个活细胞都具有产生一个完整个体的全套基因,在适宜的条件下,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的潜能。

共质体:是指植物原生质体间通过胞间连丝连接而成的连续的整体。

质外体:是指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外围由细胞壁、胞间隙和导管组成的系统。

二、植物水分生理水势:植物细胞中的水与纯水之间每偏摩尔体积的水的化学势差,包括了溶质势、压力势和衬质式。

衬质势:是由于细胞胶体物质亲水性和毛细管对自由水的束缚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用Ψm 表示。

渗透势:由于溶质的存在而使水势降低的值,用Ψs表示压力势: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引起的细胞水势增加的值,用Ψp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空间名词解释
流动空间指的是没有固定场所的工作、生活或学习空间。

它的出现是
因为现代社会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需要随时随地地
处理工作、生活和学习。

以下就流动空间的概念、特点、应用和发展
进行详细解释。

一、概念
流动空间可以被定义为没有固定位置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人们可
以工作、学习、休息、娱乐和社交。

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固定的区域,也不是一个只有一定功能的空间,而是一个可以随时随地设定的虚拟
空间。

二、特点
1.灵活性
流动空间的最大特点是灵活性。

在这个空间中,人们可以根据具体需
求选择不同位置,拥有更多的自由度。

这样可以解决人们在固定场所
工作、生活时,因为交通、时间等问题所带来的不便。

2.数字化
流动空间的另一个特点是数字化。

人们通过网络连接和云技术可以实
现各种活动,例如工作和社交。

数字化的空间可以使人们随时随地访
问和分享信息。

3.加强的社交
流动空间可以加强人际关系的联系和互动。

在这个空间中,人们可以
依据个人兴趣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流动空间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
和共同进步。

三、应用
1.远程办公
流动空间已经成为远程办公的重要空间。

员工可以不在办公室工作,
而是随时随地用任何设备进行工作。

这可以提高效率,节约时间和成本。

2.在线学习
在线学习已成为越来越流行的在流动空间的应用。

使用网络技术,学
生可以参加在线培训课程并参加网络学习。

这种模式可以更容易地提
供教育资源。

3.数字旅游
数字旅游是又一个在流动空间的应用。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
技术体验世界各地的文化和风光。

这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选择。

四、发展
流动空间的发展充满前景。

人们渐渐认识到流动空间在现代生活中的
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企业、教育机构和政府部门开始向流动空间处发展。

未来,流动空间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和
学习的最佳选择。

综上所述,流动空间是具有极大潜力的空间概念。

它的灵活性、数字
化和社交特点可以满足我们进行工作、学习或娱乐的所有需求。

流动空间的应用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接受和使用,它的前景也越来越明朗。

作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流动空间将在不久的未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